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以往民眾想要買基金,大多要從銀行或證券戶扣款,近期三大基金 通路鎖定電支平台,包括好好證券與全支付推出「電支雞」、元大投 信與愛金卡合作推出「電支基金投資」。
以全支付「電支雞」為例,結合電子支付與基金交易,使用者可邊 消費、邊存錢,是全台「電子支付買基金」的首例;用戶在全支付的 App 上,就能開通帳戶、買賣基金、扣款等一條龍服務。消費者在合 作通路消費超過100元,系統就會自動記錄這筆消費的「虛擬零頭」 (只計入10位數),當零頭額度累積超過300元,系統就會從使用者 的帳戶中扣款、買入基金。
愛金卡公司旗下icash Pay今年1月則與元大投信合作,首創電子支 付帳戶申購基金服務,用戶在線上就可以完成元大投信開戶及支付綁 定,目前線上開戶合作銀行包括14家金融機構,可申購24檔元大投信 人氣基金,且最熱門的0050連結基金、0056連結基金以及三檔龍頭系 列基金,綁定icash Pay購買元大投信熱門基金還可免手續費,申購 金額也降至新1,000元起,投資門檻更親民。
至於國泰投信與悠遊付推出的「電支基金投資」,民眾於悠遊付A PP首頁點選後,可直接申請國泰投信開戶,還可直接購買國泰投信的 多檔指定熱門基金,點選悠遊付進行扣款等,可選擇超過10檔以上的 基金,包含國泰台灣高股息、國泰中小成長基金、國泰美國優質債券 基金、國泰泰享退系列基金。
【台灣新聞】日本經濟復甦,元大投信看好日股投資機會
日本政府於近期通過了一項規模驚人的17兆日圓經濟刺激計畫,這一動作象徵著日本正逐步走出長期通縮的陰影,迎接一個新的經濟發展篇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也表示樂觀,上調了2023年日本經濟成長的預估值。
元大投信觀察到,由於日圓的弱勢,企業獲利不斷增長,這已經啟動了日本經濟的一個良性循環:薪資成長帶動內需活絡,進而推動溫和通膨,企業擴大設備投資,最終再促進企業獲利的增長。這一現象使得日股在今年以來的表現領先全球主要股市。
日本製造業和金融業都受到景氣成長的推動,投資熱潮全面升溫。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預測,每年11月是股票回購的高峰時期,這將為年底前的日本股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野村資產管理日本策略價值協管基金經理河野光成強調,雖然投資日本股市與投資美國或台灣股市一樣,都會受到全球景氣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但日本近年來政治穩定性提高,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時機。
河野光成對2024年的展望充滿信心,他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庫存去化將接近底部,企業獲利強勁,勞動市場和工資的變化將有利於國內經濟成長。政策的推動和企業獲利率的提升將是中長期利多因素。
總結來說,日本經濟的利多題材不斷出現,日股的投資魅力值得期待。市場的每一次修正都可能是長期投資的良機。
元大投信在近期展現強大的市場實力,旗下多檔ETF產品表現亮眼。其中,元大美債20年(00679B)規模成功突破1,200億元,成為亞太區規模最大的債券ETF。此外,高股息ETF方面,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元大高股息(0056)的規模也分別刷新歷史新高,達到2,283億元和2,433億元。這些亮眼的成績,不僅顯示出元大投信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於高債息和固定收益資產的熱情追捧。 在債券ETF市場,元大美債20年的表現格外突出。這檔ETF不僅規模創下新高,還是國內首檔成立的海外債券ETF,自2017年掛牌以來,已經成為市場的長期投資選擇。此外,受益人數也達到20.3萬,顯示其廣受投資者歡迎。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9日,台灣發行的債券ETF總規模已達1.78兆元,再度創下新高,今年來增加5,679億元,成長46.4%。這主要得益于法人與散戶對債券ETF市場的大舉布局。 在亞太區債券ETF規模排名中,台灣發行的四檔ETF進入前五大,其中三檔來自元大投信。除了元大美債20年外,還有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和元大AAA至A公司債。 高股息ETF方面,國泰永續高股息和元大高股息的規模連續刷新新高,分別達到2,283億元和2,433億元。這兩檔ETF的表現,反映了市場對於高股息投資的熱情。 總結來說,元大投信在ETF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僅在債券ETF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在高股息ETF方面也展現了強大的吸金能力。
台灣元大金控作為綠色先鋒,不僅關注環境議題,更積極行動,守護地球生態及海洋生物多樣性。他們號召全體員工參與淨灘、植樹等公益活動,展現企業的公益力量。連續三年,元大金控響應《今周刊》的「還海行動1095」計畫,透過清除海洋廢棄物,讓台灣的海洋更乾淨。近期,他們在北海岸的衝浪天堂中角灣進行淨灘活動,短短300公尺的沙灘就拾得了814公斤的海洋垃圾。 元大證券則連續兩年以「減碳」為目標,舉辦員工家庭日健走暨植樹活動,今年更捐贈新北市8所學校共3,142株台灣原生樹苗,為地球暖化盡一份力。元大投信和元大期貨也長期投入守護台灣海岸線,邀約供應商夥伴、員工及眷屬共同參與,為地球環境永續盡心。 面對台灣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元大金控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永續社區、保育海洋資源。他們串聯主管、員工及供應商,共同投身海洋生態保護,展現對於執行永續發展目標的決心。元大金控積極為後代打造更好的未來,成為台灣環境保護的典範。
元大投信指出,日圓弱勢所驅動的企業獲利成長,已開啟日本經濟「薪資成長→內需活絡→溫和通膨→企業擴大設備投資→企業獲利再成長」的正循環,造就日股今年以來領先全球主要股市的漲幅表現。日本經濟正在復甦,最大重點在於透過「持續性的」的貨幣寬鬆,實現工資增長不低於通膨的目標,再度確認日本政策積極針對經濟進行正向引導。日本製造業喜迎景氣成長循環,金融業也反映經濟擺脫通縮魔咒後的向上契機,日本投資熱潮全面升溫。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繼5月後,每年11月為股票回購最繁忙的時點,對日本股市在年底前提供支撐;當前靜待今年上半年企業獲利公布,企業屆時會再視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預估回購熱度將彌補前些時間的停滯,日股有望再攀新高。
野村資產管理日本策略價值協管基金經理河野光成(Mitsunari Kawano)表示,投資日本股票市場的風險和投資美國、台灣股票市場一樣,都會涉及全球景氣動向及地緣政治等風險,不過在日本2006年到2012年一共換了七位首相,政黨輪替頻繁可能致使政策推動無法延續,易引發政策不穩定性擔憂,自從安倍晉三上任後,政治任期穩定長達八年,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已在位三年,顯示日本政情穩定,對於投資日本股市而言是很好的時機。
河野光成展望2024年,日本半導體產業庫存去化接近底部,日本企業整體獲利強勁,勞動供需及工資的變化有利國內經濟成長,政策推動及企業獲利率提升將是中長期利多因素。整體而言,日本利多題材不減,日股投資魅力值得期待,逢市場修正都是很好的長期買點。
債券ETF投資當紅,買盤對於的高債息、債券價格大折價熱烈追捧,帶動債券ETF追募連連,推動台灣發行的債券ETF總規模為居亞太區第一大,根據CMoney統計,截至9日,總規模為1.78兆元,再度改寫新高,今年來一共增加5,679億元,大幅成長46.4%,歸功於法人與散戶大舉布局債券ETF市場。
以亞太區債券ETF規模排名來看,在前五大ETF中由台灣發行就占四檔,且三檔都是元大投信旗下ETF,依序為元大美債20年1,200億元、中信高評級公司債1,179億元、元大AAA至A公司債1,155億元、沛富基金1,074億元、元大投資級公司債989億元。
元大美債20年共創下四項第一,首先,規模1,200億元再度改寫新高紀錄,國內規模最大一檔債券ETF也是亞太區債最大,今年以來規模大增753億元,成長168.7%;第二,國內首檔成立的海外債券ETF,自2017年掛牌至今,時間最久;第三,受益人達20.3萬,國內受益人最多的債券ETF,同時也是今年增加15.2萬人最多;第四,一共追加募集八次,高居債券ETF追加次數之冠,也是海外ETF最多。
元大投信指出,美國公債是由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被視為無風險資產,更是全球資金配置固定收益資產的基本標配,也被台灣投資人作為前進債券ETF的第一步。債券為固定收益資產,有其配置價值,且隨著承受風險的能力降低,應更增加債券的比重。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表現仍不遑多讓,因高評等公司債具有相對公債較好的收益,同時兼顧高信用品質,今年以來的日均交易量破萬張且折溢價小優勢,是國內首檔破千億的債券ETF。曾為亞太區規模最大債券ETF,目前仍是亞太區最大的投等債ETF,亦是市面上規模最大一檔月月配ETF,也是首檔採用月月配的債券ETF。
高股息ETF持續吸金,兩大巨頭同步改寫新高,國泰永續高股息繼8日2,276億元後,9日2,283億元,連兩日刷新高;元大高股息也2,433億元改寫新高。與此同時,元大台灣高息低波、11月新成立的中信成長高股息和台新永續高息中小也創新高。
元大金控連續3年響應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095」計畫,透過清除海洋廢棄物,還給台灣一片乾淨的海洋,並將海洋廢棄物再製成藍白拖,讓海廢重新走入生活。元大金控同仁10月底至北海岸知名的衝浪天堂中角灣,與眾多企業共同揮汗淨灘,在短短300公尺的沙灘拾得總重814公斤的海洋垃圾。
元大金控旗下子公司亦持續深化永續作為,元大證券致力於減緩地球暖化,連續兩年以「減碳」為目標,舉辦員工家庭日健走暨植樹活動,今年捐贈新北市8所學校共3,142株台灣原生樹苗。元大投信、元大期貨長年投入守護台灣海岸線行動,邀約供應商夥伴、員工及眷屬,共同為地球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台灣四面環海,守護海洋生態在這塊土地至關重要,元大金控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永續社區、保育海洋資源,串聯主管、員工及供應商一同投身海洋生態保護作為,展現執行永續發展目標的決心,積極為後代打造更好的未來。
素有「國內證券期貨界奧斯卡獎」美譽的金彝獎,於今日盛大舉行第17屆頒獎典禮。在這場盛會中,元大金控旗下子公司元大證券、元大投信、元大期貨表現亮眼,共獲得13項大獎殊榮,成為此次獲獎數最多的金融業者。這一結果充分展現了元大金控及其子公司在健全證券期貨市場發展、風險管理、金融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現,同時也體現了其積極響應主管機關永續發展政策的決心與成果。 元大證券在本次頒獎典禮中,獲得「傑出風險管理獎」及「傑出人才培育獎」。該公司持續發展多面向的量化風險分析,並強化風險預警及重大風險事件通報機制,為投資大眾提供最完善、最周全的服務,並為客戶帶來更大的利潤與保障。元大證券也以「企業、員工、社會三方共榮」的理念,以普惠金融及青年培育為己任,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作為債券承銷市占率第一名的龍頭券商,元大證券透過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投入永續發展金融相關產品,發揮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發展債券市場承諾,因而獲得「傑出綠色金融獎」。 在數位金融創新、ESG永續、人才培育等議題上,元大投信也不遺餘力,一舉囊括「傑出資產管理獎」、「傑出ESG永續獎」、「傑出金融創新獎」、「傑出人才培育獎」、「特殊貢獻獎」及「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等6項大獎。根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元大投信ETF總規模已突破新台幣兆元,不僅是台灣第一,在亞洲ETF規模排名中也位居第九,成為台灣唯一入榜的業者。債券ETF合計規模達3,258億元,位居亞洲業者之冠。 元大期貨則堅信人才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連續5屆蟬聯「傑出期貨人才獎」。同時,元大期貨不畏後疫情時代與經濟環境衝擊,打造「AI策略戰情室」,提供「營運管理-客戶服務-風險控管」全方位數位整合服務,有效降低客戶風險,並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經營策略中,全面推動綠色營運及永續商品,創造員工、客戶與股東最大價值,因而獲得「傑出金融創新獎」、「傑出風險管理獎」、「傑出綠色金融獎」等殊榮。
元大證券持續發展多面向的量化風險分析、強化風險預警及重大風險事件通報機制,為投資大眾提供最完善、最周全服務,以及為客戶帶來更大的利潤與保障,秉持企業、員工、社會三方共榮理念,以普惠金融及青年培育為己任,獲「傑出風險管理獎」及「傑出人才培育獎」;身為債券承銷市占率第一名的龍頭券商,元大證券藉由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投入永續發展金融相關產品,發揮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發展債券市場承諾,獲「傑出綠色金融獎」。
在數位金融創新、ESG永續、人才培育等議題上,元大投信不遺餘力,一舉囊括「傑出資產管理獎」、「傑出ESG永續獎」、「傑出金融創新獎」、「傑出人才培育獎」、「特殊貢獻獎」及「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6項大獎。彭博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元大投信ETF總規模突破新台幣兆元,不僅是台灣第一,更是亞洲ETF規模排名第九,也是台灣唯一入榜業者;債券ETF合計規模3,258億元,位居亞洲業者之冠。
堅信人才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元大期貨重視培養全球化的專業金融人,連續5屆蟬聯「傑出期貨人才獎」;同時不畏後疫情時代與經濟環境衝擊,打造「AI策略戰情室」,提供「營運管理-客戶服務-風險控管」全方位數位整合服務,有效降低客戶風險,同時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經營策略中,全面推動綠色營運及永續商品,創造員工、客戶與股東最大價值,獲「傑出金融創新獎」、「傑出風險管理獎」、「傑出綠色金融獎」。
【金融新聞】 近日,元大投信在國際市場上再度發光發熱,其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成為投資日本市場的最大一檔,吸引了眾多海外投資者的目光。這股資金挪移的趨勢,不僅反映了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也顯示出元大投信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隨著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除了傳統的「存台股」外,日股也逐漸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元大投信的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正是基於這種趨勢而設立,旨在幫助投資者抓住日本市場的轉機潛力。 對於元大投信來說,這並非首次在市場上展現其領先地位。過去20年間,元大投信出版超過70本ETF相關書籍,並且近年來與國際業務合作,出版了三本英文書籍。這些書籍的出版,旨在讓投資者能夠透過基金經理的專業內容,更清楚了解不同ETF的投資概念,避免誤會和投資風險。 除了出版書籍,元大投信還積極推廣投資教育。他們設立了基金理財教室,每年舉辦多元投資理財課程,與投資者互動,幫助他們對投資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組成適合的資產配置。 作為國內ETF發行先驅,元大投信引領了ETF熱潮,並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儘管近三年沒有推出新的ETF IPO,但元大投信的ETF部位仍然吸引了超過2,700億元的資金流入,穩居市場第一大發行商的位置。 在投資人教育方面,元大投信過去三年以平衡主動與被動產品為主要定調,不斷轉型,強化發展主動基金的決心。他們致力於打造主動與被動的雙引擎,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總之,元大投信以其專業的投資策略和廣泛的投資教育,不僅在台灣市場上取得成功,也在國際市場上展現了其實力。未來,元大投信將繼續發揮其領先地位,帶領投資者走向更美好的投資未來。
元大投信創新ESG投資策略,引領台灣金融業永續發展新風潮
隨著全球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元大投信積極推出「首創指數議合」計劃,將ESG投資從傳統的排除法、選擇題,推向一個全新的境界。這項策略不僅讓ESG投資更具廣度和深度,更從善良管理人的角度出發,透過盡職治理及議合手段,發揮投資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
台灣政府在永續發展政策的推動上,不僅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從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到金管會不斷更新與提出的綠色金融、公司治理、以及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金融業在永續發展趨勢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作為台灣最大共同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元大投信響應政府政策,於2022年首創攜手指數公司進行指數公司與企業三方議合,與指數成分股中的被投資公司共同推動永續發展。這種做法與過去投信單純投資公司的做法截然不同,它要求資產管理公司重新檢視投資的四大流程:分析、執行、決定、檢討,以提升ESG的投資效果。
過去,資產管理業者多是以產品面為出發,設計出綠色債券基金、公司治理基金等永續相關產品,提供給投資人。而現在,元大投信則是將ESG融入投資的整個流程中,去年開始協助被投資公司優化ESG,並與攜手指數公司共同進行「議合」,2022年共與15家企業完成議合,成為台灣投信業唯一一家進行指數議合的公司。
元大投信的這項創新策略,不僅展現了其在ESG投資上的領先地位,也為台灣金融業的永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答:從資產配置角度出發,除了主流「存台股」,日股已然成為投資台灣、美國之外的新選擇之一,以因應國際政經環境變化、產業發展出現結構性轉變。
未來日本的轉機潛力值得期待,儘管目前資產運用特區還沒有太多細節,但日本正在鼓勵和降低海外投信業進入日本門檻。不久的將來也許海外資產管理業者可以在日本成立投信,把資產管理和業務團隊放日本,中後台業務仍由原本辦公室處理,或委外負責。
如今錢潮湧入日本股市,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成為投資日本的最大一檔,驚艷海內外市場,「我們看好日本、日本人也開始看好日本;我們看好台灣,也希望日本人也看好台灣」,期許台、日雙向奔赴的資金挪移效果。
問:ETF成全民運動,元大投信在普惠金融與教育推廣的貢獻?
答:我們在過去20年出版超過70本ETF相關書籍,近幾年更因為國際業務合作,出版三本英文書籍。出版書籍的目的,是希望投資人透過基金經理完整且專業的內容,能夠清楚瞭解不同ETF的投資概念,不要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在線上課程以及數位行銷方式尚未普及之前,更設有基金理財教室,每年舉辦多元投資理財課程,目的也是希望透過與投資人互動,進一步對於投資的產品能夠更清楚,搭配自身的投資需求,運用適合投資元件,組成適合投資的資產配置。
元大投信是國內ETF發行先驅,掀起ETF熱潮,引領投信產業的發展趨勢,儘管近三年沒有再推出新ETF IPO,但仍保有強大的競爭優勢,今年以來光在ETF部位仍流入超過2,700億元,穩居市場第一大發行商地位。
且在投資人教育這塊依舊不遺餘力,過去三年以平衡主動與被動產品為主要定調,不斷轉型,強化發展主動基金的決心,致力於打造主動與被動的雙引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元大投信共同基金管理規模為1.2兆元,為台灣第一大;市占率20%,也高居第一;總受益人數達到270.7萬人,同樣為全市場最多;基金檔數共92檔,累計今年以來每股純益達8.08元。
奉行八字箴言
奠定龍頭地位
元大投信秉持「穩健、誠信、服務、創新」的經營理念,擁有堅強的研究團隊及龐大的研究陣容,歷年來在產品、品牌、人才三大面向皆獲國內外多項專業機構評鑑大獎及專利肯定,並且四度打出龍頭牌,奠定其產業龍頭地位。
劉宗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元大投信創公募基金規模破兆元的關鍵?
答:掌握優質產品、用心服務、穩健績效是三大關鍵。第一,掌握住趨勢,元大集團全體上下一心,進而提出優質產品,涵蓋主被動、國內外、股與債等商品。
第二,不斷在前、中、後台整合,持續完善機制,並且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務。第三,處在內外部風險情況加劇的現在,求績效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風險管理,重視投資者教育,以求提供穩健的績效。
問:龍頭系列檔檔成功的要素?
答:最早龍頭系列在20年前就占先機。元大台灣50(0050)儼然成為台股主、被動基金最具代表性商品,9月底規模2,862.24億元,是境內所有基金規模最大;主管機關在2017年開放ETF、個股定期定額,至今年9月底,0050定期定額戶數達21.35萬戶,稱霸市場。
元大投信也是重返台股主場優勢的帶領者。儘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台股也一度下殺至8,523點,不過,2020年成立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逆勢吸金248.2億元,一舉成為主動式台股基金的大哥大;截至9月底,合計規模為367.49億元,穩居市場第一。
產品觸角由國內延伸至國際。2022年發行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為台灣首檔以全球龍頭企業為主、不投資非投資等級債的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符合基金長期投資對波動控管的要求。
2023年再下一城,放眼日本,推出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提供台灣投資人一個參與日股的質變以及量變的機會,在今年7月首波募集期就瘋傳熱銷佳話,首次募集額滿新台幣200億元,創下境內日本股票型基金募集成立規模紀錄,並且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日股基金。隔月火速申請追加募集,截至9月底,合計規模368.81億元,已經成為元大投信主動式基金的第三支點。
日股掀四變革
投資價值浮現
問:為何現在是投資日本的好時機?
答:日本股市發生質變以及量變,產生四大變革:國際化、年輕化、永續化以及優質化。第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將設資產運用特區,鼓勵海外資產管理業一起加入,代表著接軌國際的意願。
資產運用特區將以全區的行政管理皆英語化為目標,並且將修法讓外資投信容易進入日本,包括允許把中後台業務外包,降低進入門檻。
日本投信業資產管理規模現在約300兆日圓,但日本家庭金融資產有2,000兆日圓,發展潛力仍大。這是岸田經濟,資產運用立國的其中一項具體措施。
第二,在年輕化部分,日本將NISA額度從600萬日圓提高到1,800萬日圓,免稅額度還直接升級為永久,推出一連串對資產管理業和資本市場有利政策。
此外,日本前兩大網路券商SBI與樂天從9月起,把日股相關交易的手續費降為零,其他規模較小的網路券商,暫時不會跟著打日股交易零手續費率戰,將先以優化網路下單介面來做出差異,對喜歡交易的網路世代股民,和整體日本股市,則是一項利多。
第三,永續化,全球最大年金機構日本GPIF,肩負主導日本ESG投資任務,從2018年不到5兆日圓增加到今年的12兆5,000億日圓。也因為投資金額龐大且持續增加,GPIF開始針對ESG投資績效做定量分析。
第四,優質化也就是龍頭化,日本企業具有尖端以及關鍵地位的特質,且因日本上市企業正賣出所謂政策性交叉持股,賣出持股的現金用來改善資本投資效率。
台灣政府與主管機關自2022年起,在相關永續發展政策急起直追,不只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從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到金管會陸續更新與提出的綠色金融、公司治理、以及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等,金融業在永續發展趨勢上扮演的角色更是至關重要。
元大投信身為台灣最大共同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呼應政府政策,在2022年首創攜手指數公司進行指數公司與企業三方議合,就是希望與指數成分股中的被投資公司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過去投信單純只是在投資公司,投資ESG不等於用ESG去投資,過去資產管理業者多半是以產品面為出發,設計出永續相關的產品,像是綠色債券基金、公司治理基金等提供給投資人,如果公司不夠ESG就不進行投資。
但現在的做法轉變為資產管理公司本身重新檢視投資的四大流程:分析、執行、決定、檢討,如何在這過程中變得更ESG是投信業者更需要關注的,元大投信早已在投資流程與風管控管上導入ESG,去年更開始協助被投資公司再優化ESG,攜手指數公司一起與被投資公司進行「議合(Engagement)」,2022年總共與15家企業完成議合,是目前台灣投信業首創且是唯一一家進行指數議合。
台股ETF除息接力戰正式開打!隨著國泰永續高股息、兆豐藍籌30搶先熱身,昨日台股市場共公告14檔ETF的配息金額,重量級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中信關鍵半導體等均名列其內,計算下來,11月將有16檔台股ETF進行除息。這場ETF除息接力賽從11月16日開始,持續到21日,當中16日有13檔ETF配息,而21日則有三檔。配息頻率則涵蓋了月配、季配、半年配、年配,單期殖利率落在0.64%至4.46%之間。其中,中信小資高價30的季配息最低,永豐智能車供應鏈的年配息則是最高的。
在年配組的ETF當中,永豐智能車供應鏈、元大中型100、元大富櫃50、元大電子、元大MSCI金融等五檔ETF都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最高配息紀錄。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此次每受益權單位配出0.628元,元大電子則配出1.9元,元大中型100配出2.5元,元大富櫃50配出0.65元。而半年配息方面,富邦投信的三檔ETF:富邦公司治理、富邦台灣半導體以及富邦台50,其配出金額均優於去年同期。
季配息部分,元大臺灣ESG永續今年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11月配出0.7元,略高於上一季;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也由年配改季配,11月配出1.1元。中信關鍵半導體配出0.27元、富邦特選高股息30配出0.224元,兩者都優於去年同期。不過,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是持續第五個月配出0.11元,穩定收穫。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各次配息金額可能會不一致,不宜單憑單次配息來預測該ETF未來的配息率。
11月ETF除息接力賽跑,從11月16日起至21日,其中,16日計有13檔、21日則有三檔;配息頻率涵蓋月配、季配、半年配、年配,以昨日收盤價換算單期殖利率來看,落在0.64%至4.46%之間。
其中,以季配的中信小資高價30最低、年配的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最高。
以昨日公告的年配組來看,共有五檔,包含永豐智能車供應鏈、元大中型100、元大富櫃50、元大電子、元大MSCI金融。
其中,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此次每受益權單位配出0.628元、元大電子配1.9元、元大中型100配2.5元、元大富櫃50配0.65元均創成立以來最高。
半年配則為富邦投信三檔:富邦公司治理、富邦台灣半導體以及富邦台50,其中,富邦公司治理配出1.062元,優於去年同期。
季配息部分共有五檔:元大臺灣ESG永續、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特選高股息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以及中信小資高價30。其中,元大臺灣ESG永續今年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8月配出0.68元,11月配出0.7元略高於上一季;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同樣是今年由年配改季配,8月配出1.22元,11月配出1.1元。
此外,中信關鍵半導體配出0.27元、富邦特選高股息30配0.224元,雙雙優於去年同期。至於月月配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是連續第五個月配出0.11元。
元大投信提醒,「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的情形,不宜以單次配息推估該ETF未來會維持一樣的配息率。
境外日本股票基金在台灣市場的熱度持續攀升,9月底已經連續六個月淨申購金額為正數,顯示出它遙遙領先於其他同類型基金。據投信法人分析,11月的回購熱潮將彌補之前的停滯,預計日股將再創新高,對於布局日股基金來說是一個好時機。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境外股票型基金在9月份出現了190.17億元的減少,但在一國家股票基金中,前十強的基金中,美股有六檔,日股有三檔,印股有一檔。其中,日本股市因為今年的政策改革和外資的持續青睞,股價直衝新高,讓投信業者普遍看好。
瀚亞投信表示,雖然近期日股大盤走勢震盪激烈,基金績效也受到影響,但外資在短期獲利了結後,又開始伺機加碼日股,這意味著外資對於日股的長期續漲力道仍抱有信心,並對基本面和企業結構的重整,以及資金效率的提升持有長期信心。
每年11月是股票回購最繁忙的時點,日股在年底前提供支撐。目前市場正靜待上半年企業獲利的公布,企業界將根據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預計回購熱潮將彌補之前的停滯,日股有望再創新高。
保德信大中華股票投資市場的投資長郭明玉認為,今年來日股的漲勢非常猛烈,日經225指數的漲幅超過了2成。日本央行在9月的利率會議上決議維持當前的貨幣寬鬆措施,日圓的持續貶值對國內企業產生了幫助。同時,日本名目經濟成長率的上升,若能持續超越實質經濟成長率,日本將正式脫離通貨緊縮的困境。
由於日本名目成長率的上升將帶動薪資和企業獲利的提高,進一步帶動稅收增加和資產價值走高,日股將有重新評價的機會。目前多家外資都預期日本經濟將加速成長,這對於國際資金持續回補日股有利。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8月物價温和上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推出新經濟計畫,積極朝經濟成長良性循環目標前進。這一預期在市場上得到了反應,受惠於經濟正向循環啟動的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第三季以來平均股價漲幅近兩成,帶動銀行和保險股成為近期東證表現最佳類股之一,成為繼日本製造業股後,另一道挹注日股成長的力道。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境外股票型基金9月失血190.17億元,從 一國家股票基金淨申購金額觀察,前十強美股占六檔、日股三檔、印 股一檔。其中,日本因今年政策改革、外資持續青睞等利多加持,日 股走勢直衝新高,投信業者紛紛喊多。
瀚亞投信指出,近期日股大盤走勢震盪激烈,基金績效也受影響, 但觀察外資短期獲利了結後,近期又開始伺機加碼日股,意味外資長 期仍看好日股續漲力道,也透露對基本面與企業結構重整,提升資金 效率的長期信心。
每年11月為股票回購最繁忙時點,日股年底前提供支撐,目前靜待 上半年企業獲利公布,企業界時會再視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 預估回購熱度將彌補前些時間的停滯,日股有望攀高。
保德信大中華股票投資市場投資長郭明玉認為,今年來日股漲勢凌 厲,日經225指數漲幅超過2成,日本央行9月利率會議決議堅持當前 貨幣寬鬆措施,日圓持續貶值持續助攻國內企業。且日本名目經濟成 長率上升,若名目經濟成長率能持續性地超越實質經濟成長率,日本 將正式脫離通貨緊縮窘境。
由於日本名目成長率成長隱含薪資及企業獲利將升高,進一步帶動 稅收增加,及資產價值走高,日股將有重新評價的機會,目前多家外 資均預期日本經濟將加速成長,有利於國際資金持續回補日股。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8月物價溫和上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 推出新經濟計畫,積極朝經濟成長良性循環目標前進,持續反映此預 期,受惠於經濟正向循環啟動的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第三季以來平均 股價漲幅近兩成,帶動銀行與保險股成為近期東證表現最佳類股之一 ,成為繼日本製造業股後,另一道挹注日股成長的力道。
台灣金融市場近來受到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OMC)會議結束後的影響,美債殖利率上漲,長天期債券承受價格壓力,短天期美債則成為避險新選擇。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增加,聯準會可能維持較長的高利率時期,因此短天期美債的投資價值逐漸凸顯。
新光美債1-3 ETF經理人簡伯容分析,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美國公債殖利率不會立刻下降,中長天期美債的資本利得短期內不易實現。他建議投資者可以採用長短天期的美債ETF進行靈活配置,並在明年美國降息前,配置較高比例的短天期美債ETF,以享受較高的票息率。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則認為,目前正是布局新興市場短天期高收債的良機。她強調,應該專注於短天期、基本面佳、融資需求低、管制風險低且安全標的。
元大投信強調,預測美債殖利率將維持相對高檔的區間,不會承擔長債利率風險。他們建議投資者關注美國短期公債的高殖利率與低利率敏感性,並利用短天期債券較低的價格波動特性,來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