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近年來,債券市場不再是專屬於大戶投資者的領域,小資族和保守型投資人也能透過債券ETF進行投資。特別是美國當前利率較高,機構法人預期升息循環即將結束,這對於尋找進場時機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對於教師這樣的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債券ETF的收益率是重點考量。市場上有許多選擇,從長天期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ETF,到金融債ETF,甚至還有配息率更高的投資級產業債ETF。如果只是想鎖定固定收益,目標到期債的ETF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吳如玉表示,目標到期策略的一大優勢在於,即使債券到期前價格有波動,也不會影響投資時的殖利率。只要慎選優質企業債,並持有至到期,就有機會將整體債券收益率長期鎖定在目前的高水位。 元大投信強調,與股利可能隨企業營運狀況變化的高股息ETF不同,債券ETF的債息收益是固定的,只要發債國家或企業不違約,就會每期固定支付。這對於尋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資料,2018年至2023年8月,台股大盤平均殖利率為3.9%,最高的2022年則有5.1%。然而,在美國基準利率持續上漲的背景下,目前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達5.0%,而投資級債彭博美國20+年期AAA-A公司債流動性指數殖利率則高達5.5%,已超越近年台股大盤的最高水準。 元大投信還提到,隨著股市指數的拉升,評價面上的檔壓力也逐漸顯現。這時,股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突出。目前債券價格築底,代表殖利率處於高點,提供了收穫保護。 此外,債券ETF還具有節稅優勢。由於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而且,因為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所以還可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吳如玉表示,目標到期策略的一大優勢,主要來自債券到期前價格雖有波動,但不影響投入時的殖利率,因此只要慎選優質企業債,標的不違約並持有至到期,有機會將整體債券收益率長期鎖在目前高水位區間。
元大投信表示,相對於股利會隨企業營運狀況而有變化,債券ETF領的是債息,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提供不同於高股息ETF的領息選擇。據證交所統計資料,2018年至2023年8月,台股大盤平均殖利率為3.9%,最高的2022年則有5.1%;但在美國持續推升基準利率下,目前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5.0%,更高的投資級債彭博美國 20+ 年期 AAA-A 公司債流動性指數殖利率達5.5%,已超越近年台股大盤最高水準。
元大投信表示,隨股市指數拉升,評價面上檔壓力也明顯出現,此時更顯股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特別是目前債券價格築底代表殖利率在高點,所以有收益率的保護。另外債券相對股票也有避險價值,讓債券在這兩年來成為資產配置的標配。
債券ETF有節稅優勢,因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故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元大投信近期對市場分析指出,在預期高利率環境將持續一段時間的情況下,全球龍頭企業成為了投資的關鍵選擇。該公司建議投資者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著眼於美國、日本、台灣三大市場,進行龍頭企業的布局。在第四季度的投資組合中,元大投信將日本龍頭企業基金佔比50%,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佔比30%,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佔比20%。 根據元大投信的統計,今年初至8月底,國際股市表現最亮眼的正是龍頭股。美國S&P 5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的漲幅達47%,超過S&P 500指數的16%;日本東證指數前十大成分股上漲36%,超過東證指數的24%。這些數據顯示,龍頭企業在高利率環境下的抗壓能力,以及其品牌和技術優勢,使得它們成為市場資金的首選,並推動了領漲行情。 對於第四季度的投資策略,元大投信建議持續布局龍頭企業,並將日本股市作為首選。由於日圓的弱勢帶動出口企業獲利增長,加上日本央行可能調整負利率政策,以及日相岸田文雄宣布的經濟政策,使得製造業和大型金融股成為日股走揚的兩大主力。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日股基金,積極布局日本製造業復興及金融股,近一月來主要持股豐田汽車股價漲幅達兩成,創歷史新高。 此外,元大投信也強調,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企業基金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也是著眼於龍頭企業的投資選擇。該基金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並在過去八個月的含息報酬率達40%,成為了領股息並賺取價差的理想選擇。元大投信還推薦以全球為投資範圍,著眼於世界級龍頭企業的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這樣的基金配置了攻擊性的股票和防衛型債券,適合作為核心部位並長期布局。
台灣金融市場近日受到聯準會(Fed)利率決策的影響,投信法人對於未來市場走向提出看法。聯準會9月會議如預期暫停升息,但利率點陣圖卻出乎意料地顯示放鷹態度,終點利率預估值達到5.6%,意味著2023年內還將進行一次升息。面對這樣的複雜情勢,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應該選擇進可攻退可守的股債平衡商品,以維持資產的防禦性,避免潛在的經濟衰退風險。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今年以來美股表現優於全球其他主要股市,這顯示美國經濟仍保有韌性。在基本面和企業獲利方面,他看好美股後市。對於債市,他預估聯準會在2024年中有機會降息,以支持經濟,並認為投資級債券在這個時期仍然是低風險資產。 元大投信則表示,目前高利率環境可能持續時間比預期更長,全球大型龍頭企業現金流充足,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降低,加上品牌和技術優勢,受高利率影響相對較小。他們觀察到今年以來美股龍頭股的漲勢強於中小型股。在債券方面,他們看好大型龍頭企業發行的投資級債券,認為這些債券在目前環境下具有相當的收益性。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認為,市場普遍預期升息循環將逐漸結束,經濟衰退風險降低,企業獲利持續具韌性。他強調,股債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但需持續關注經濟數據和政策動向,同時地緣政治問題也需注意。他建議採取股債多元配置,並精選具有成長潛力和收盆優勢的資產,以優化投資組合的收益成長效果。
展望聯準會放鷹後的最新情勢,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今年以來美股的表現優於全球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主要股市,顯示美國經濟仍保有韌性,在基本面與企業獲利面仍有撐之下,仍看好美股後市;在債市方面,預估聯準會在2024年中有機會採取降息動作,才能對經濟產生足夠支持,此時,投資級債券仍是投資組合中重要的低風險資產,隨著公債殖利率攀高以及股市震盪的避險需求,預期仍可吸引保守型買盤的回流,未來景氣衰退的疑慮仍未完全消除,可聚焦高評價債券以平衡潛在的經濟衰退風險。
元大投信則指出,目前高利率環境可能比預期維持更久,全球大型龍頭企業現金流充足較少依賴銀行貸款,受影響的程度相對緩和,加上擁有品牌、技術優勢,建立難以跨越高門檻,一向是機構法人投資首選。
觀察今年以來美股也確實是龍頭股漲勢更勝中小型股。
在債券方面,今年依舊受到升息壓力影響,債券價格處於築底階段,尤其看好大型龍頭企業發行的投資級債,目前彭博美國20+年期 AAA-A公司債流動性指數殖利率達5.5%*,具備一定收益性。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市場普遍預期升息循環將漸入尾聲,而經濟衰退風險亦明顯降低,企業獲利仍具韌性,基本面有撐,股債後市表現仍不看淡,不過在各項經濟數據與政策動向也還須持續觀察下,同時地緣政治問題亦存,股債多元配置方式可望帶來更好的投資組合波動管理效果,再搭配精選具成長潛力與收益優勢的資產,以優化投組收益成長效果。
元大投信統計今年初至8月底,國際股市以龍頭股表現居前。美國S&P 5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漲幅達47%,超過S&P 500指數的16%;日本東證指數前十大成分股上漲36%、東證指數為24%,顯示龍頭企業在高利率環境的耐受力,加上擁有品牌、技術優勢,建立難以跨越高門檻,因此成為市場資金加碼首選,推動領漲行情。
元大投信建議,第4季持續布局龍頭企業,首選持續改寫波段新高的日本股市。弱勢日圓帶動出口企業獲利走揚,日本央行表態有機會調整負利率政策,象徵走出30年通貨緊縮。日相岸田文雄在宣布內閣改組的同時,也決定將於10月推出新的經濟政策,製造業及大型金融股成為日股走揚兩大主力。
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日股基金,到8月底的規模為352億元,率先瞄準日本製造業復興及金融股題材,近一月主要持股豐田漲幅兩成創歷史新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這三大金融集團分別上漲21.5%、18.8%與20.4%。至於日本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及知名工業品牌日立,股價距離歷史高點也只有一步之遙。
受惠日圓弱勢,重點出口製造業如豐田全年營收挑戰新高。元大投信分析,隨薪資成長、通膨回溫,日本國債殖利率自0.65%上升至0.7%,為2014年以來首次,有利銀行股未來債券再投資及放款利率提升,帶動股價表現。
即使日股表現強勢,但元大投信表示,日股的股價淨值比仍相對低估,目前豐田僅1.26倍、三大金融集團平均僅0.78倍,相較於蘋果的45.62倍、特斯拉的17.14倍,日股龍頭企業極具投資價值。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企業基金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到8月底的規模達437億元,同樣瞄準龍頭企業。元大投信指出,基金每月配息設計提供穩定現金流,且今年前八個月的含息報酬率達40%,是領股息又賺取價差的選擇。
統計近十年來台股各季走勢,發現第4季上漲機率平均達九成,且平均漲幅4.5%領先其他季,元大投信表示,搭配國發會景氣燈號落底訊號浮現,現在正是分批進場機會。
站在對抗通膨的最後一哩,股債各擁利多,針對全球股債平衡配置,元大投信推薦以全球為投資範圍、瞄準世界級龍頭企業的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藉由專業團隊依景氣位置主動靈活配置,兼納攻擊性的股票與防衛型債券部位,適合作為核心部位並長期布局。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目前股票部位約七成,現金與債券部位三成,美股比重逾七成。
台灣投信法人對於原油市場的預測相當樂觀,近期國際原油價格的漲幅達到約3.7%,顯示市場對未來供需未恢復平衡的認識。由於看好油價的漲升空間,投資人紛紛追價原油ETF,其中元大投信及街口投信的兩檔原油ETF股價均創下6月以來新高點。 根據最新收盤數據,元大S&P石油ETF(00642U)在昨日(19日)收盤時的價格為19.69元,較前一日上漲0.14元,漲幅達0.72%。而街口布蘭特正2ETF則上漲0.05元,收盤價為19.58元,漲幅為0.26%。 街口投信指出,國際燃油持續上漲、美國經濟預期軟著陸、歐央利率決策暗示升息結束等因素,共同推動油價持續攀升。美國勞工就業報告中,新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略增也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穩健狀態,而核心消費數據的緩降則讓市場預期本周美聯儲FOMC將維持利率不變,11月不升息的機率接近七成。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2.7%,明年則預計增長2.6%,並預計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225萬桶/日。美國銀行分析師預測,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可能會在年底前逼近每桶100美元的關卡。 看好油價的背後原因之一是預期亞洲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中國大陸持續增加石油儲備。中國大陸8月工廠產出年增率達4.5%,創4月來最快增速,同時煉油廠加工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近20%。此外,大陸零售銷售增速加快,整體經濟可能底部浮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沙烏地阿拉伯自第3季以來的自願性減產政策將延續至年底,使沙國產量保持在每日約900萬桶的數年來最低水準。今年俄羅斯也將持續調降石油出口,整體OPEC+相較去年9月產量已每日削減逾300萬桶。在需求回升至疫情前高水準的背景下,全球原油供不應求的狀態愈發明顯。
昨(19)日收盤,期元大S&P石油ETF(00642U)收盤價19.69,上漲0.14元、漲幅0.72%;期街口布蘭特正2ETF上漲0.05元以19.58元作收,漲幅0.26%。
街口投信表示,因國際燃油持續上漲及美國經濟仍支持軟著陸預期、歐央利率決策暗示本輪升息終結等因素激勵油價續漲。美國勞工就業報新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僅略有增加,顯示美國經濟仍穩健,而核心消費數據持續緩降,市場預期本周美聯儲FOMC維持利率不變、11月不升息的機率接近七成。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月度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2.7%、明年的增長2.6%,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225萬桶╱日。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持續的供應削減可能會使布蘭特原油期貨在年底前朝每桶100美元的關卡進,看好油價的原因是預期亞洲能源需求增長,及中國大陸持續增加石油儲備。
中國大陸8月工廠產出年增率4.5%,超出市場預期,創4月來最快,同時大陸煉油廠加工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近20%;大陸零售銷售增速加快,整體經濟尚未反轉向上,但可能底部浮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沙烏地阿拉伯自第3季以來的自願性減產政策將延續至年底,使沙國產量今年下半年都保持在每日約900萬桶,為數年來最低水準,今年俄羅斯也將持續調降石油出口,整體OPEC+相較去年9月產量已每日削減逾300萬桶,反觀全球原油需求回升至疫情前的高水準,整體OPEC+持續大規模降低原油供應、全球原油需求反而維持強韌,導致市場供不應求態勢愈趨明顯。
台灣金融新聞/美國核心通膨率高企,元大投信強調債券配置重要性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市場對於經濟軟著陸的看法更加堅定,這也對台灣投資環境產生了影響。根據最新數據,美國8月核心通膨月增率超過預期,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數據也強於預期,這些因素共同推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元大投信強調,股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該公司指出,由於股市評價面檔壓力明顯,因此債券配置成為降低波動風險的關鍵。元大投信認為,目前債券價格已經筑底,殖利率處於高位,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保護層。
此外,元大投信還提到,債券相對於股票具有避險價值,在過去兩年裡,債券已經成為資產配置的標配選擇。該公司建議投資人透過債券部位配置來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
對於具體的投資策略,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應該聚焦評價相對較高的債券族群,並維持部分防禦性資產,如全球債與短債等,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風險。
總結來說,元大投信的這些觀點反映出市場對於美國核心通膨持續高企的關注,並強調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債券配置的重要性。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參考。
icash Pay昨(18)日宣布,與元大投信合作的電子支付買基金服務再添新血!新增十檔基金,讓選購選項從此前的幾檔增加到23檔,這種電子支付與基金結合的新模式,成為金融科技競爭的新戰場。不僅icash Pay搶先在年初與元大投信攜手,全支付和悠遊付也紛紛加入戰局,與好好證券、國泰投信合作,推出購買基金服務。業內人士分析,這種不須將銀行與投信綁定的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大吸引點。 目前市場上有三家電子支付平台與投信合作,提供購買基金服務,分別是icash Pay、全支付和悠遊付。其中,icash Pay以最快速的上市時間獲得先機,年初便與元大投信合作,並在昨日宣布再度增加上架基金。icash Pay表示,他們選擇上架的基金主要針對那些原本就受到熱烈關注的產品,比如首推的0050 ETF連結基金,以及本次上架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等熱門主題基金。 除了icash Pay積極推進基金業務,全支付與好好證券也推出了一款創新的微金融商品「電支雞」,其中「零錢存」功能特別受到關注。在消費時,交易會自動記錄「十位數零頭」,累積到300元後,系統會自動從帳戶扣款,並按照設定的規則買進基金。此外,還有「定期投」功能,最低投資額只需900元。而悠遊付則與國泰證券合作,推出14檔基金,但與icash Pay和全支付的定期定額投資相比,悠遊付僅提供單筆申購,最低投資額為1萬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目標客群不同,悠遊付可能更鎖定於有一定存款、年齡層較高的族群,而全支付和icash Pay則更傾向於小資理財市場,從小额投資中積累資金。
安聯投信表示,持續釋出的經濟數據在過去一周牽動市場情緒,在 較高通膨數據使市場擔憂聯準會未來升息空間的同時,較強的經濟數 據則是緩解了市場對於景氣衰退的擔憂。
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單周走高約七個基點來到4.3%左右水準,利 率連動性較高的政府債券與投資級債單周多走跌;非投資級債指數則 是表現較佳,單周多收紅。
債券布局上,安聯投信建議,目前信用債收益率仍明顯較公債為佳 、且信用面仍穩健,可布局在收益較高的券種,同時因未來景氣衰退 的疑慮仍未完全消除,配置信用債時宜聚焦評價相對較高的族群,也 可維持部分防禦性資產,如全球債與短債等,平衡潛在的經濟衰退風 險。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指出,美國通 膨的確已顯著下滑,但核心通膨仍黏著,離聯準會目標尚遠,加上就 業市場還是太強勁,預期將維持高利率較長一段時間,目前基金股票 產業配置相對多元分散,在追求品質與避免評價面風險下尋求投資價 值與機會,債券配置近期更偏好於投資級債,持續在投資級債有顯著 加碼,也同時提升基金的整體債信評等。
元大投信認為,今年以來股市漲多,評價面上檔壓力明顯,凸顯股 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特別是目前債券價格築底代表殖利率在高點, 所以有收益率的保護,另債券相對股票也有避險價值,讓債券在這兩 年來成為資產配置的標配,建議投資人透過債券部位配置平衡波動風 險。
目前市面上三家與投信業者合作,購買基金的電支分別為icash Pay、全支付及悠遊付,其中以icash Pay上線時間最快,年初便與元大投信合作,而昨日又宣布再度增加架上基金,icash Pay表示,上架標的的挑選主要針對原先就有熱度的基金,如最初推出的0050 ETF連結基金,或是較熱門的題材,如本次上架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
除了icash Pay進軍基金,全支付與好好證券也推出微金融商品「電支雞」,提供「零錢存」的特殊功能,於全支付通路消費時,交易都會虛擬紀錄「十位數零頭」,累積達300元後,系統將依照設定從帳戶扣款、自動買進設定的基金,另外也有定期定額的「定期投」,最低900元。
悠遊付則與國泰證券合作推出14檔基金,不過相較電支雞最低300元不定期定額及icash Pay的1,000元起定期定額,悠遊付僅推出單筆申購,且最少1萬元,便有業者分析,主要是目標客群不同,悠遊付鎖定客群可能就不會是新鮮人,而是有一定存款、年齡層稍長的族群,而全支付及icash Pay則是走小資理財路線,從一筆一筆的小額投資中積少成多。
台股近期行情熱絡,高股息ETF成為市場焦點。隨著9月除息行情的來臨,加上上周加權指數成功測試半年線支撐,吸引大量投資人湧入市場。美國經濟狀況強韌,聯準會官員持續釋出維持高利率訊息,使得高股息和美債ETF受到投資人熱烈追捧。據CMoney統計,近一周ETF投資人增加前十強中,有八檔為台股高股息商品,兩檔為長天期美債,其中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增加幅度較大。 近期,高股息ETF市場競爭激烈,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單周受益人大增4.1萬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也增加3萬人,大華優利高填息30、凱基優選高股息30增加人數也在6,000人以上。這些ETF的熱門程度,主要因為投資人想把握除息機會。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總投資人數突破30萬人次,躍升為ETF人氣第四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則從第11大竄升至第八大,超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美債20年以及中信中國高股息。 在ESG基金方面,國泰永續高股息的受益人數達110萬人,為全台規模最大的ESG主題基金。目前,共有八檔ESG基金於證交所掛牌,資產規模合計達2,780億元,其中逾76%為國泰永續高股息貢獻。 在債市方面,美國8月CPI與PPI指數及零售銷售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強韌,油價上漲,導致公債殖利率再度揚升。由於美國公債作為投資組合中的無風險資產,其殖利率的攀高以及股市震盪的避險需求,吸引保守型買盤回流,統一美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單周受益人數增加逾千人。 元大投信表示,今年股市漲多,升息預期放緩與AI題材的利多效應近期明顯減少,隨著股市指數拉升,評價面的上檔壓力也明顯出現。在此時,股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更加顯著,特別是債券價格築底代表殖利率在高點,具有收益率的保護,同時也具有避險價值,讓債券在這兩年來成為資產配置的標配。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15日,以近一周ETF投資人增加前十強來看,總共有八檔台股高股息商品、兩檔長天期美債;其中,受益人數增加的前五大都由高股息拿下。
近來高股息ETF市場競爭激烈,因本周ETF除息秀將登場,吸引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單周受益人大增4.1萬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也大增3萬人,大華優利高填息30、凱基優選高股息30增加人數也在6,000人之上,主因想參與除息的投資人把握機會上車。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以及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人氣雙雙大幅躍進,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總投資人數跨過30萬人次關卡,以30.6萬人超車國泰台灣5G+的30.1萬人,成為ETF人氣四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則來到18.2萬人,從第11大竄升至第八大,超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美債20年以及中信中國高股息。
以總投資人數來說,國泰永續高股息的受益人達110萬人最多,且單周也再增加逾萬人,同時也是全台規模最大的ESG主題基金;目前共有八檔ESG基金於證交所掛牌,資產規模合計新台幣2,780億元,其中逾76%為國泰永續高股息貢獻。
至於在債市部分,因為美國8月CPI與PPI指數及零售銷售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強韌與油價上漲的影響,公債殖利率再度揚升,由於美國公債仍是投資組合中重要的無風險資產,隨著殖利率攀高,以及股市震盪的避險需求,吸引保守型買盤的回流,統一美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單周受益人數增加逾千人。
元大投信表示,今年以來股市漲多,升息預期放緩與AI題材的利多效應近期明顯減少,隨股市指數拉升,評價面的上檔壓力也明顯出現,此時更顯股債平衡配置的重要性,特別是目前債券價格築底代表殖利率在高點,所以有收益率的保護,另外債券相對股票也有避險價值,讓債券在這兩年來成為資產配置的標配。
市場普遍預期明年全球經濟表現與今年相當,選對市場成為投資績效勝負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投信業對於中美日三大成熟市場的展望,特別是美國與日本股市第四季的表現,給予了較高的期待。對於大陸股市,則因製造業移出等因素,抱持較多疑慮,多數建議靜待落底。
葉家榮,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對股市前景持正面看法。他認為,市場雖然偶有震盪,但股市仍有上升動能。下半年獲利展望為正向,看好美國基本面、企業獲利表現有望好轉,以及日本企業獲利在日圓貶值之下大幅成長。第四季美股與日股在成熟市場中相對具有表現機會。
群益投信分析,美國市場潛在利多包括景氣溫和擴張、通膨下降、Fed降息等。從產業角度出發,投信業者認為,Nvidia與AMD帶動的AI潮流,以及央行升息循環今年可望結束,明年美國股債齊揚的機率高。
對於日股,群益投信指出,在弱勢日圓之下,日股企業獲利年增率大增,並吸引外資回流。今年來,對日本股市淨買超金額高達5兆4798億日圓。由於過去外資法人持有日股水位偏低,即使今年大幅回補,持股水位仍有增加空間。元大投信則看好下一波日股由金融業接棒製造業再創高峰。
至於大陸股市,多數投信法人持相對持平看法。外資資金短期持續流出,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製造業供應鏈率續從大陸移出等因素,使得市場對陸股持保守態度。因此,靜待陸股落底成為第四季較穩當的因應策略。
投信法人第四季普遍聚焦獲利展望確定正向發展的美國與日本。保 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市場雖然時有震盪,但股市仍有 上升動能,下半年獲利展望為正向,看好美國基本面、企業獲利面表 現有望好轉,以及日本企業獲利在日圓貶值之下大幅成長,第四季美 股與日股是成熟市場中相對具有表現機會的市場,大陸則需靜待政策 托底、投資信心恢復。
群益投信分析,美國景氣溫和擴張、通膨下降、Fed降息都是未來 美國市場潛在的利多,加上企業獲利成長可期。另外也有投信業者從 產業角度出發,認為受惠於Nvidia與AMD帶動的AI潮流,與央行升息 循環今年可望結束,明年美國股債齊揚的機率高。
日股方面,在弱勢日圓之下,日股企業獲利年增率大增,並吸引外 資回流,推升日股持續創下33年來新高,今年來,對日本股市淨買超 金額高達5兆4798億日圓,然因為過去外資法人持有日股水位偏低, 即使今年大幅回補,持股水位仍有增加空間,且評價面相對美股便宜 ,目前日股本益比僅18倍,遠低於美股超過20倍,顯示日股價廉物美 ,後市仍相當看好。元大投信看好下一波日股由金融業接棒製造業再 創高峰。
大陸股市方面,多數投信法人持相對持平看法,主要因外資資金短 期持續流出,何時能止穩還需要觀察,加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以及製 造業供應鏈率續從大陸移出,這些產業變動帶來的衝擊與後續效應須 再觀察,因此靜待陸股落底會是第四季比較穩當的因應策略。
台灣金融圈近期掀起人事地震,多間基金公司領導層發生重大變動。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公告,今年已有9家投信、投顧公司共12位董總出現異動,其中元大投信也加入了這股變革的潮流。 不僅元大投信,施羅德、野村、日盛、德銀遠東、復華、路博邁、中信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也陸續宣布董總更迭。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次人事異動背後是台灣資產管理市場的激烈競爭所導致。隨著境內ETF的迅猛發展,境外基金在境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加大,市場份額難以維持,迫使基金公司領導層進行人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人事異動中,退休成為一個關鍵因素。施德投信董座巫慧燕、中信投信董事長陳國世、野村投信董座馬文玲等重量級人物都因退休而離開了現職。這些退休的領導者大多由新生代接棒,例如施德投信由陳思伊接任,中信投信則由陳金榮接棒,品浩Pimco則由年紀不到40歲的唐佳志接任。 具體來說,中信投信自7月1日起,陳正華接任總經理,陳金榮則於9月8日接任董事長。路博邁投信則因原總經理陳正芳請辭,由黃忠雄接任。元大投信原總經理謝忠賢請辭後,由陳沛宇接任。復華投信聘任張偉智擔任總經理,日盛投信則由林麗珍董事擔任董事長,高福乾任總經理。德銀遠東投信新總座為黃釗盈,野村投信則由白曼德Eddy Belmans在今年1月1日就任總經理,施德投信董座則由董事陳思伊接任。 這次的人事變動,不僅反映了台灣資產管理市場的競爭激烈,也顯示了產業內部世代交替的趨勢。隨著新生代領導者的崛起,台灣基金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篇章。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市場對於債券ETF的興趣與日俱增,尤其是那些提供較高殖利率的投資級產業債ETF。以銀行債為例,這類債券的殖利率可達6%,成為追求穩定高債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元大投信指出,民眾對於金融股的喜好,讓銀行債也成為資產配置的關鍵部位,因為它們兼具安全性、獲利與配息穩定的特點。在去年股債雙殺後,2023年債券市場已經來到相對低點,預計今年升息循環將結束,明年則可能開始降息,這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是個布局的好時機。 以元大10年IG銀行債(00786B)為例,其除息月份為2、5、8、11月,目前殖利率高達6%,由摩根大通、高盛等知名金融業龍頭公司持有,這些企業長期穩定經營並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監控,從而確保整個產業的穩定性。此外,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於相對高點,為投資者提供了進場的好機會。 瀚亞投信則強調,升息進入尾聲時,投資級債往往在升息停止後一年都會呈現上漲趨勢。無論是在升息停止當日、前二個月或前三個月進場,持有一年後達到正報酬的機率都是100%。瀚亞投信產品投資策略部主管黃韻潔表示,若聯準會停止升息,公債殖利率通常會觸頂並向下趨勢。自1993年以來,聯準會共經歷五次升息循環,其中三次公債殖利率觸頂日早於升息結束日。雖然當前公債殖利率處於相對高點,但仍有機會在升息結束前觸頂,提前啟動價格行情。 瀚亞投信-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指出,由於當前市場不確定性較高,債市走勢可能受到消息面影響而走弱,但預計影響有限。
元大投信表示,民眾喜愛的金融股,常常是資產配置領息的重要部位,因其具備安全性、獲利跟配息穩定等多樣特點,銀行債也有相同優勢,加上去年股債雙殺後,2023年債券來到相對低點,本輪升息循環預計在今年告終,明年起則很有機會開始降息,現階段布局債券主要著眼高息及未來資本利得空間。
以元大10年IG銀行債(00786B)為例,除息月份為2、5、8、11月,目前殖利率高達6%,持債企業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等知名金融業龍頭公司,長年穩定經營且受各國政府高度監控,讓整個產業更加穩固。
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相對高點,提供投資人進場好時機。瀚亞投信表示,升息進入尾聲,投資級債往往在升息停止後一年,都會呈現上漲趨勢,且不論是在停止升息當日進場、前二個月進場或是前三個月進場,持有一年後達正報酬的機率均是100%;換言之,現在是正是入手優質公司債基金的好時機。
瀚亞投信指出,根據過去經驗顯示,在停止升息前二或三個月進場,持有一年與二年的報酬率接近;也就是說,不論年底前還會不會升息,只要是升息尾端進場投資級債,獲得亮眼報酬的機率相當高。
瀚亞投信產品投資策略部主管黃韻潔表示,若聯準會停止升息,往往伴隨公債殖利率觸頂向下趨勢。
自1993年以來,聯準會共經歷五次升息循環,其中有三次經驗,公債殖利率觸頂日明顯「早於」升息結束日。
雖然現在公債殖利率處相對高點,還是有機會在升息結束前觸頂,提前啟動價格行情。
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由於當前市場不確定偏多,債市走勢難免會受消息面影響走弱,但估計影響有限。
業界人士分析,台灣資產管理界競爭激烈,境內基金猛發ETF,境 外基金在境內ETF大軍夾殺下已無往日榮景,除用配息基金搶市,其 餘業績規模難維持,但基金公司總座從過去以來就異動頻繁,2018年 、2019年曾經一年就更換十多個總座。業界人士指出,人事異動一般 是個人健康或職涯考量、組織調整或輪調退休等因素。
今年異動發現世代交替現象特別多,多家董總都是申請退休,像施 德投信董座巫慧燕退休後由陳思伊接棒;中信投信董事長陳國世也是 申請退休,由陳金榮接棒;野村投信董座馬文玲則是申請退休後,轉 戰當永豐金獨董;而品浩Pimco總座王可華,據了解也是申請退休, 接棒的新任總經理唐佳志則是新生代,年紀甚至不到40歲。
根據投信顧公會公告,中信投信自今年7月1日陳正華接總經理、陳 金榮9月8日接董事長;路博邁投信原總經理因陳正芳請辭、黃忠雄接 任;元大投信原總經理謝忠賢請辭,陳沛宇接任;復華投信聘任張偉 智擔任總經理;日盛投信則由林麗珍董事擔任董事長、高福乾任總經 理;德銀遠東投信新總座為黃釗盈;野村投信原總經理馬文玲去年底 卸任總經理、白曼德Eddy Belmans在今年1月1日就任總經理;施德投 信董座由董事陳思伊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