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電支平台基金銷售競賽熱鬧開打!元大投信帶頭,與icash Pay、好好證券、全支付等平台合作,讓小資族也能輕鬆投資基金。近期,國泰投信也加入戰局,與悠遊付合作推出「電支買基金」服務,讓投資管道更加多元。
元大投信與icash Pay的合作,讓投資門檻降低至單筆或定期定額每月只需1,000元,而好好證券與全支付的「電支雞」則是最低門檻300元起跳。國泰投信與悠遊付的合作則是單筆最少要1萬元。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與悠遊付的合作是看準其在台北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已擁有穩定收入與資產的客群。目前,可透過電支申購的基金共有14檔。
元大投信年初與icash Pay推出的電支買基金服務,除了人氣商品0050、0056ETF連結基金,以及當紅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外,9月1日後將再上架超過10檔以上商品,讓投資人能夠透過電支方式申購更多元化的產品。
好好證券則強調,這種結合支付和投資的懒人理财方式,適合抗通膨、稳健理财的族群,包括上班族、忙碌族、手機族、月光族等,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新投資管道。
日股成為今年台灣投資圈的超級熱門,帶動日本基金規模像坐火箭一樣飆升。到了7月底,台灣銷售的境外日本股票基金已經有40檔,這些基金的表現一直很亮麗,吸引著投資人的目光。他們的規模也是一飛沖天,淨申購金額也是節節高升。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看得很清楚,日本成長股和價值股之間的價值差距還是挺大的,這在歷史上看來還是相當稀有的。他們在中小型價值股中看到了不少投資機會。 日本經濟現在處於一個很好的位置,能夠應對地緣政治的變化。中美兩國都是日本的關鍵貿易夥伴,日本在電子零組件、材料及機械等領域提供著關鍵技術。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強調,他們對長期投資日股的態度還是堅定不移。因為日股的估值還是有吸引力的,外資也在繼續進場,日本政府還推出了不少優惠政策,鼓勵民眾投資股票。在內外資的雙重推動下,日股的需求還是會持續上升。雖然近期股市有點震盪,但每次修正都是一個進場的好機會,他們建議投資人可以持續定期定額買進日股基金。 元大投信也對這個趨勢看得很清楚。他們指出,日本第二季的GDP年增率竟然高達6%,遠超過預期的3.1%,還比美國和歐元區的增長率高。這個數字是歷史新高的,而且今年以來的GDP季增年率都是高於美國、歐元區和台灣的。 元大投信解釋,日本GDP增長的三大原因是:汽車出口激增、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大增,以及日圓貶值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再加上股神巴菲特也公開表示看好日股,這讓國人對日本投資的興趣大增。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成長股與價值股之 間的估值差距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在中型價值股發現更多的投資機 會。
日本經濟位居有利的位置,能夠因應地緣政治升溫帶來的任何影響 ,中美兩國均為日本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提供這兩國關鍵技術,包 括:電子零組件、材料及機械等。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長期投資日股的定調仍 未改變,因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外資持續買入日股,日本政府也推 出優惠政策,鼓勵當地民眾將資金投入股票,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 ,估計日股的需求仍會延續;近期雖處高檔震盪格局,但任何修正都 是提供投資人介入的好時機,建議持續定期定額買進日股基金。
元大投信認為,日本政府內閣府近期公布日本第二季GDP年增率高 達6%,不僅遠高於預期的3.1%,更高於美國的2.4%、歐元區的1. 1%。觀察歷史數據可發現,日本GDP今年以來快速成長,第一季GDP 季增年率較上季大增3.5個百分點來到3.7%,第二季GDP季增年率持 續上攻2.3個百分點來到6%,今年以來GDP季增年率皆高於美國、歐 元區與台灣。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GDP大增主因有三大原因,一為日本汽車出口 激增;二為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且本次校正後的GDP實際值 達560.7兆日圓,遠高於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三為受惠日圓貶值,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股票動能強勁。再加上巴菲 特日前公開表示看好日股表現、將持續加碼日股,使得國人近期對日 本投資的興趣大幅增加。
就投資門檻來看,好好證券與全支付推出的「電支雞」算是最低, 「零錢存」最低門檻只要300元,「定期投」最低為900元;元大投信 與icash Pay則是無論單筆或定期定額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投資門 檻也不高;國泰投信與悠遊付則是單筆最少要1萬元。就投資標的來 看,icash Pay、悠遊付都超過十檔基金可選,而全支付只有四檔嚴 選基金。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截至7月底,國泰投信整體ETF與共同 基金的受益人數已超過194萬人,這次和悠遊付合作,即是看好悠遊 付在台北市府的大力推動下,已擁有穩定收入與資產可觀的穩定客群 ,雙方聯手,邀民眾體驗基金理財新服務。目前依法開放成年國民申 購「以新台幣收付」,且可電支申購的基金共有14檔。
元大投信年初攜手icash Pay推出電支買基金服務,除人氣商品00 50、0056ETF連結基金,及目前最火紅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 外,9月1日後將再上架超過10檔以上商品,讓投資人透過電支方式即 可申購元大投信更全面的產品。
好好證券說明,這樣結合支付和投資的懶人理財法,最適合想抗通 膨、穩健理財的族群,包括上班族(擁有固定收入)、忙碌族(沒時 間看市場)、手機族(常用電子支付)、月光族(很難存到錢),都 可以試試。
臺灣的家长们,對孩子的教育投資總是毫不吝嗇,不論是基礎教育、大學學費還是出國留學,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幫助家長們解決這個問題,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基富通證券與六大基金公司聯手,於9月23日晚上在兒童新樂園舉辦了一場「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感恩璀璨星光夜」活動。這場活動不僅是為了讓全臺的爸媽們帶著12歲以下的寶貝一起參與公益,同時也傳遞了理財教育的理念。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在活動中強調,親子理財的意義重大,透過穩健的理財規畫,可以為孩子的未來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他提到,基富通今年度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的框架下,推出了「好好長大」活動,幫助父母們及早儲備教育或成長基金。 為了確保活動的品質和參與者的體驗,基富通與其他基金公司共同挑選了適合親子理財需求的專案基金,並提供申購0手續費、低經理費的優惠。對於20歲以下的開戶客戶,還能夠享受基富通全平台終身VIP資格。 活動當晚,現場有基富通的吉祥物小雞迎賓、益智闖關、帶動唱跳與公益捐贈等精彩節目,以及超過20項樂園設施,讓參與者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公益的力量。為了維護現場秩序,活動採預先報名的方式進行。 這場活動的網址是www.2023kidsfundrich.com.tw,只要是基富通的12歲以下客戶,其家長都可以免費報名參加。這次活動不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更是為了讓家長們了解到,透過正確的理財方式,可以為孩子的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
今年日本股市可是風風光光,創下新高啦!看起來,大型股帶動了這波漲勢,但專家們卻說,接下來是小型股的時機到來了。對於那些喜歡找尋低估股票且期待大漲的投資人來說,這可是個好機會,透過投資中小型公司,我們可以挖掘出獲利的機會哦! 日本內閣府最近公布的數據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第二季度的GDP季增年率竟然高達6%,這個數字遠超過預期的3.1%,甚至比美國和歐元區的成長率都要高。看起來,日本經濟今年來得真的挺猛的。第一季度的GDP季增年率是3.7%,第二季則是6%,整年來的GDP季增年率都高過美國、歐元區,甚至是台灣呢! 元大投信的分析師們表示,這波日本GDP的大漲有三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汽車出口的激增,第二是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的消費,最後是日圓貶值,吸引了海外資金湧入日本股市。再加上股神巴菲特也對日股表態看好,我們可以想像,最近對日本投資的興趣真的是有增無減。 景順日本股票團隊的佐藤靖子總監也說,隨著日本經濟後疫情重啟,許多公司的獲利開始提升,投資人應該會開始尋找更多優質的投資機會。特別是那些表現落後的成長型股票,它們有著巨大的潛力,甚至有可能取代目前的主導地位。中小型股有望成為下一波成長的引擎。 根據證交所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近一個月來,日股ETF-元大日經225的交易量大幅增加,相較於去年同時期增加了近七倍。近三個月的績效成長了14.3%,今年以來上揚了27.5%,近三年來則成長了53.5%,這些數據都顯示,日本企業的成長帶動了股市的價值提升。 除了ETF,元大投信還在7月初募集成立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這個基金應對國人的投資需求,再次開放申購。這意味著投資人可以把一部分資金配置到台股以外的市場,跟隨不同國家的龍頭企業,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帶來更多元的成長獲利潛力。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每位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管是基礎義務教育、大專院校或出國留學,都是一筆不能輕忽的開銷,與退休準備同樣道理,若等到要支出時才來想辦法,恐怕已來不及,因此基富通今年度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架構下,推出「好好長大」活動,協助父母及早儲備教育或成長基金,快樂養育兒女。
王浩宇強調,別小看親子理財的威力,透過可靠的理財平台,定期定額穩健規畫,長期下來有機會累積一筆不小的基金。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新的或流行的理財商品,卻不一定適合親子理財需求。「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的專案基金都有專家把關,依基金績效、波動風險、規模、計價幣別等條件,從市面上2,000檔合法基金中挑選而出,並提供申購0手續費、低經理費,20歲以下開戶再享基富通全平台終身VIP資格。
進一步推廣親子理財教育的觀念與公益做愛心,集保結算所、基富通邀集元大投信、安聯投信、百達投顧、國泰投信、富蘭克林投顧與摩根投信六大基金公司,於9月23日晚上6點到9點半,在兒童新樂園舉辦「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感恩璀璨星光夜」主題日活動。
活動當晚將安排基富通吉祥物小雞迎賓、益智闖關、帶動唱跳與公益捐贈,還有超過20項樂園設施,為控管人潮、維持現場安全秩序,活動採預先報名方式參加。只要是基富通12歲以下客戶,其家長都可免費報名參加,網址:www.2023kidsfundrich.com.tw。
日本政府內閣府近期公布日本第2季GDP季增年率高達6%,不僅遠高於預期的3.1%,更高於美國的2.4%、歐元區的1.1%,觀察歷史數據可發現,日本GDP今年以來快速成長,今年第1季GDP季增年率較上季大增3.5個百分點來到3.7%,第2季GDP季增年率持續上攻2.3個百分點,來到6%,今年以來的GDP季增年率皆高於美國、歐元區以及台灣。
元大投信表示,本季日本GDP大增,主因有三:一為日本汽車出口激增;二為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且本次校正後的GDP實際值達560.7兆日圓,遠高於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三為受惠日圓貶值,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股票動能強勁。
此外,巴菲特日前公開表示看好日股表現、將持續加碼日股,也使得國人近期對日本投資的興趣大幅增加。
景順日本股票團隊總監佐藤靖子指出,隨著日本在疫情後的經濟重啟,許多公司獲利開始提升,預期投資人會開始更全面尋找優質投資機會,以提升日本投資的報酬,因此,小型股中尤其是表現大幅落後的成長型股票,具備龐大機會,且小型公司在創新趨勢方面仍有大量成長空間,甚至有機會取代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司,中小型股有望成為第二波成長引擎。
根據證交所截至7月底數據顯示,日股ETF-元大日經225近一個月交易量相較於近一年來大幅增加近七倍,且近三個月績效成長14.3%、今年以來上揚27.5%、近三年來成長53.5%,顯示日股在日本企業成長帶動下價值已大幅提升。
除ETF之外,剛於7月初募集成立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因應國人投資需求再度開放申購,投資人資產配置可將部分資金投入台股以外的市場,在不同國家的龍頭企業引領下,可望為投資組合帶來更多元的成長獲利潛力。
台灣金融新聞:元大投信解析全球債市動態,短天期投資級債成投資佳選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麗,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銷售成長超乎預期,市場對聯準會(Fed)會議紀要做鷹派解讀,導致多數債券資產走跌。不過,在全球債市ETF獲資金青睞的背景下,資金走向卻呈現分歧。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1.3億美元,其中全球、美國分別獲3.1億、0.7億美元淨流入,但新興市場、歐洲、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分別出現11.0億、1.9億、0.3億美元淨流出。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通膨仍是未來六至12個月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期未來幾季利率將維持在5%以上。她強調,固定收益資產正重回與股票的低相關性,具備良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功能。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則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升息後,主要國家的實質利率已陸續回到正值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利率風險應會低於去年。
對於台灣的投資者來說,元大投信指出,短天期投資級債具有存續期間短、價格波動較低,以及殖利率優於被視為資金停泊站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的優勢。這使得短天期投資級債成為現階段讓資金運用有效的好選擇。元大投信還強調,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並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
總結來說,在這個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應該注重分散風險,並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而短天期投資級債,作為一個穩健的投資選擇,值得關注。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1.3億美元,其中,全球、美國分別獲3.1億、0.7億美元淨流入,但新興市場、歐洲、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分別出現11.0億、1.9億、0.3億美元淨流出。
就債券信評類別而言,投資級債ETF獲6.2億美元淨流入,但非投資級債ETF出現16.6億美元淨流出。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通膨仍是未來六至12個月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期未來幾季利率將維持在5%以上,所幸固定收益資產正重回與股票的低相關性,具備良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功能。
考量目前的殖利率水準以及利率即將到高點的預期,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因應景氣走緩,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而精選非投資級債也有助於爭取更高的收益空間。
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升息過後,主要國家的實質利率已陸續回到正值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利率風險應會低於去年,加上債券收益率拉高後,投資吸引力增加,可將債券維持於較高水位。
不過,因通膨降溫的速度與幅度低於預期,年內降息機率低、資本利得空間有限,宜以收息為累積報酬率主要方式,建議可聚焦聚較佳收益且評級相對較高的多元信用債,在追求收益率的同時也平衡潛在未消退的景氣衰退疑慮、並降低來自單一券種的波動風險。
元大投信則表示,短天期投資級債具有存續期間短、價格波動較低,以及殖利率優於被視為資金停泊站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的優勢,是現階段可讓資金運用有效的好選擇。
目前國內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前三大投信分別安聯、元大與統一投 信,針對台股跌破季線後,三大投信業者一致定調為「短空長多」, 建議投資人可觀望等待買點,但不須過度悲觀。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由於AI需求剛開始萌芽,AI伺服器出貨量 仍難以和傳統伺服器相比,短線上密切關注產值倍增、足以抵銷出貨 量排擠因素的受惠次產業,如散熱、電源供應、PCB、CCL等族群。
面對近期修正壓力,但AI仍具長線趨勢,不會有泡沫,這波修正是 本益比、非獲利。按照過去股市季節性效應,7到9月通常台股較弱, 11月到隔年3月表現較佳,逢震盪拉回進場,可望參與新一波行情。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研究團隊分析,美債殖利率走高,拖累科技股 評價。另一方面,大陸爆發房市及金融風險問題,期待大陸祭出新一 輪刺激政策恐落空。
短線上台股失守季線,AI概念股股籌碼不穩,但建議把握利空訊息 逢低布局具備價差空間的市值型ETF,靜待電子業庫存去化告一段落 ,出口動能趨於好轉。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近期科技股修正主要是漲多回檔,使市場 出現較大震盪,但基本面最壞情況已過,台股後市仍有機會震盪向上 。產業方面,AI具實際訂單支撐,且長線成長趨勢明確,仍是未來最 有機會重獲資金流入的族群。尤其是AI伺服器供應鏈,最具成長潛力 。
根據CMoney統計,8月以來債券ETF跌多漲少,而漲幅前十強的債券ETF中,又以短天期美債為大宗,依序為中信美國公債0-1(00864B)、群益0-1年美債、國泰US短期公債、富邦美債1-3年、永豐1-3年美公債、元大美債1-3、群益1-5Y投資級債、中信EM主權債0-5、新光美債1-3、國泰1-5Y非投等債。
法人指出,由於短天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高於長天期,且對升息敏感度又較長天期低,因此現階段短天期美債相對長天期債券ETF,更具有高息、價格低波動的特性,據彭博資訊,美國1年期公債殖利率達5.36%,高於5年期的4.31%、10年期的4.16%,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第2季財報揭露,已大量買進殖利率約5%的美國短期公債。
元大投信指出,依歷史經驗,升息尾聲為進場債市最佳時機,除了相對高殖利率外,未來更有價格上漲空間, 目前各天期美債呈現殖利率倒掛,無意等待降息政策、承擔長債利率風險的投資人,可關注美國短期公債做為息收來源,以元大美債1-3為例,今年來三次季配年化配息率分別為4.4%、4.2%、4.8%,皆較長天期公債ETF更高。
市值型ETF納入存股名單,有助於參與台股市值成長的報酬潛力,元大臺灣ESG永續是市場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的台股ETF,其追蹤的臺灣永續指數,是以包含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14項ESG評鑑篩選成分股後,透過市值加權方式決定權重。
目前有44檔台灣50成分股入列該指數,因此元大臺灣ESG永續主要持股與元大台灣50高度相似,目前股價也只有元大台灣50的四分之一,吸引不少小資族青睞。
元大臺灣ESG永續2019年8月成立以來,含息報酬率95.8%,換算年化報酬率19.04%,且年年配息並填息。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截至6月底,境內基金共有1,028檔,總規模為5.7兆台幣、境外基金為981檔,總規模為3.5兆台幣,2019年起境內基金規模正式超越境外基金,主要貢獻源自於近四年的ETF蓬勃發展,也帶動ETF占共同基金比重逐年升高。
台灣ETF回溯自2003年第一檔元大台灣50問世,當年底ETF規模為396億元,如今達到3.1兆元;而ETF檔數也從2003年底的1檔至現在234檔(含14檔期信ETF)。如今境內基金總規模為5.7兆,當中ETF總規模達到3.1兆元,ETF占共同基金比重達54%,為全球最高。
劉宗聖出席「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在「投資找專家」論壇分享「ETF投資策略與布局規畫」。ETF自2003年第一檔元大台灣50開始,20年來已有16家投信公司加入市場,同時前五大投信囊括88%ETF市占率,且均為境內投信,顯示ETF發展在地化。
元大投信ETF總規模1.03兆元,市占率34%,穩居龍頭;其中,台股ETF市占率58%,而首檔、3,420億元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50,單一檔占台股ETF比重30%,與市面上多數產品不同之處,元大台灣50有一大半受益人是國際長期專業機構。至於債券ETF表現,元大投信規模市占18.3%、受益人數占52%。
近年台灣ETF成長主力之一的台股ETF,自2020年起發行的投信與產品檔數增加,重拾台灣的主場優勢,尤其高股息的火熱讓台股ETF成為近幾年規模增長最快的資產類別。
其次,債券ETF規模、人氣續創新高,2023年因預期聯準會升息近尾聲,一般投資人參與度明顯提升,受益人數連年翻倍成長,債券ETF受益人數增長至逾54萬人,加上法人客戶資金持續流入,規模續創新高近1.6兆元,持續坐穩亞洲最大。
在ETF的1.0時代,創造了「4 X 4 X 4 X 4」的大格局。第一個四是「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四種不同的資產類別。第二個四是「 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類型產品。第三個四是「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第四個四是「零股、存股、ETF、APP」四大關鍵機制。
迎接2.0時代,ETF發展將從「生產製造」跨入「創新應用」,告別產品導向、標準化、交易導向的紅海市場,進入解決方案導向,提供差異化附加價值、客製化、需求推動、動態變化、以配息╱分紅為主、智能化投資產生的多元組合、人口老化退休理財下的配置導向、品質敏感的藍海市場。
過去投資人對於ETF偏重「單次單檔」交易導向,劉宗聖認為,將從交易導向的買黑賣紅,進入到配置導向的過程中,首先,投資人要避免過度集中以及重覆購買,舉例來說,買三檔只是名稱不同的台股高股息ETF,來打造「季季配」,反而是將風險全部集中在「台股」這個類別上,若遇到台股動盪行情,有可能填不了息、賠了價差。
其次,「過去的配息並不代表未來的配息,配息前請詳閱填息紀錄」,意思就是,買這些高股息不只有存本取息而已,基本上還是要能賺到資本利得,也就是能順利填息。若是為了配息而配,也會衍生出領了息卻賠了本的問題。
第三,為抑制通膨,聯準會這波升息循環暴力升息21碼,債券到期殖利率來到4%至6%間,吸引投資人逢低買進債券ETF,然而債券ETF會因額度不夠而在次級市場溢價,提醒投資人看到出現溢價要稍安勿躁。
第四,投資人熱烈湧入ETF的同時,也呼籲投資人要選擇所愛、愛你所選;不要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投資前要先了解商品、對風險以及屬性要做好KYC、KYP,先求不傷身體,再求療效。
如今領息不只能靠一檔產品,可以透過多檔產品組成多次配息組合,用股票型、債券型、外匯型、商品等ETF打造出適合的核心及衛星的資產配置。
隨著全球市場的波動,投資人對於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定期定額投資成為一種流行的策略。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台灣38家投信業者的每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總計達36.22億元,其中九家業者的定時定額金額更是破億元,金額高達31.2億元,佔整體定期定額資金的86%。這些業者中,元大投信便是其中之一,以其特色基金產品、穩健長線表現和品牌信賴度,吸引了大量投資人的關注。 元大投信旗下眾多長青基金,對台股與海外股票均有深入研究。在台股團隊方面,元大投信投注大量資源,特別關注AI題材帶動的台股上漲。近期台股在AI帶動下來到相對高檔,但也出現震盪,透過定時定額分散進場時點,成為參與台股的好方法。 PGIM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今年台股漲幅近兩成,專業團隊的操盤選股,洞悉產業趨勢,並靈活操作,使得不少基金能夠打敗大盤,成為長線投資的首選。孫傳恕預測,短線台股將視美國CPI數據和輝達的财报表現,而年底前的台股走勢,則可從企業獲利表現判斷。歷史經驗顯示,指數年度報酬與獲利年增率相關係數高達86%,獲利年增率改善時,指數上漲機率較高。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強調,下半年風格將以可抵禦景氣變化的大型成長股、受惠AI、電動車和綠能的趨勢以及政策概念為主流。雖然近期市場有漲多與美國評級等因素干擾,但長線仍看好AI商機的發展,應用層面將逐步擴大。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則提到,AI相關族群自5月以来持續成為市場主流,個股漲幅相當大,但長線仍看好AI商機的發展。黃俊斌預測,下半年供應鏈將進入密集出貨期,AI伺服器的需求成長期才剛開始,回檔時可逢低布局貢獻度較高的AI受惠股。
台灣金融市場的領航者,元大投信,近期盛大慶祝旗下ETF產品滿20週年。自2003年首創台灣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以來,元大投信不僅在ETF市場上打下堅實基礎,更以創新與責任心,成為投資人信賴的金融品牌。這20年間,元大投信的ETF產品深受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與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ETF累計超過150萬受益人,成為市場上的明星產品。 為響應全球永續議題,元大投信積極推動數位帳單服務,減少紙張消耗,並透過email為投資人提供便利的配息通知。投資人只要在元大投信官網線上申請數位帳單,就有機會獲得LINE POINTS點數,與元大投信一起加入ESG永續行動。 台灣ETF市場自2003年開始發展至今,總規模已突破3兆元,投資人數逾600萬人。元大台灣50作為最具指標性的ETF,20年來穩定參與台股上市企業市值成長,累積報酬超過550%,成為國人投資ETF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問世的元大高股息(0056)則為台灣ETF市場帶來新的投資風潮,推動存股領息蔚為風潮。 元大投信不僅提供多元化的ETF產品,還積極推動數位化發展,從短中期的多元資產配置到長期的退休理財規畫,大量導入金融科技與創新技術。2021年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PP,更是投信業的創新之作,讓投資人能簡易方便地管理主、被動基金資產。 為慶祝ETF 20周年,元大投信特別推出申請ETF數位帳單即可抽LINE POINTS點數活動,並於9月30日前完成線上申請的投資人,將有機會獲得LINE POINTS 20點。此外,投資人還可在11日至12日參加在世貿1館舉辦的「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於元大投信攤位完成數位帳單申請或加入元大投信LINE官方帳號,完成闖關任務還可獲得限量精美小禮。 今日活動開幕當日,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被稱為「ETF教父」,將於現場「投資找專家」論壇分享「ETF投資策略與布局規畫」,根據美國後升息時代的現況,提供民眾ETF投資策略建議。
目前每月定時定額金額超過億元的業者有保德信、統一、國泰、群 益、復華、摩根、安聯、元大、野村,分析這些人氣投信旗下多有台 股與海外股票長青基金,而在台股團隊更是投注相當多研究資源,眼 見這波台股在AI題材帶動之下來到相對高檔,近期再度出現震盪,透 過定時定額分散進場時點,不失為參與台股的好方法。
PGIM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指出,台股今年來漲幅近兩成 之多,同期台股基金在專業團隊的操盤選股之下,因為洞悉產業趨勢 ,並配合類股輪動靈活操作,在兼顧大型股與中小型股,以及電子、 金融、傳產不同步調的成長機會之下,不少基金繳出大幅打敗大盤的 好成績,成為投資人參與台股長線成長的首選。
孫傳恕表示,短線台股將視今晚美國CPI數據以及本月下旬輝達的 財報數據表現,至於到年底前的台股走勢,可從企業獲利表現判斷, 根據歷史經驗,2014年以來指數年度報酬與獲利年增率相關係數高達 86%,每當獲利年增率較前季改善,則指數該季度上漲機率較高,由 於今年第三季台股獲利仍為負值,大盤要大幅揚升的機率較低,反而 是隨著第四季企業獲利可望恢復正成長,加上第四季向來有旺季行情 加持,指數創高機率將大幅提升。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 雖近期有漲多與美國被降評等因素干擾 ,但下半年的風格上主要仍為可抵禦景氣變化的大型成長股、受惠A I、電動車和綠能的趨勢以及政策概念為主流,且重點是在檢視相關 族群的長期競爭力。從產業基本面來看,雖目前產業仍以短急單來因 應不高的能見度,但普遍共識是今年下半年有望優於上半年、營運有 望逐季向上。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指出,AI相關族群從5月以來持續 成為市場主流,熱度也沸騰到高點,在個股漲幅都相當大的情況下, 面臨獲利回吐的賣壓。但長線仍看好AI商機仍將持續發酵,應用層面 逐步擴大,尤其近期包括微軟、Alphabet和Meta,接連於最新一季的 財報說明會中,重申續投AI應用服務並積極採購AI伺服器,下半年供 應鏈有望進入密集出貨期,AI伺服器的需求成長期才剛開始,回檔可 逢低布局貢獻度較高的AI受惠股。
元大投信發揮企業影響力,響應全球永續議題,全面推動ETF數位帳單,減少紙張消耗,透過email輕鬆掌握配息通知,投資人只要上元大投信官網線上申請數位帳單,就有機會抽中LINE POINTS點數,與元大投信一起加入ESG永續行動。
台灣ETF自2003年創立第一檔開始截至今年已走過20年,整體總規模正式突破3兆元,投資人數逾600萬人。最具指標意義的0050,20年來穩定參與台股上市企業市值成長,成立以來創造超過550%累積報酬,更開啟國人投資ETF的重要里程碑,成為最具指標性的投資標的。
針對市值成長與高股息兩大台股投資主軸,2007年再有台灣第一檔高股息ETF 0056問世,為台灣ETF開啟另一個篇章,帶動存股領息蔚為風潮,國內ETF從2003年的一檔0050,發展多元化商品包含市值型、高股息型、槓桿反向型、主題型、債券型等,至今已達240檔ETF商品。
元大投信除提供產品多元化服務,更以投資人需求出發,積極推動數位化發展,從短中期的多元資產配置到長期的退休理財規畫,大量導入金融科技與創新技術。2021年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PP更是投信業創舉,簡易方便、利於投資人管理主、被動基金資產,一機在手即可投資狀況,並推動ETF數位帳單,以e化行動落實環境永續,提供投資人多元投資管道與服務,讓數位理財更為普及。
配合ETF 20周年活動,元大投信推出申請ETF數位帳單即可抽LINE POINTS點數活動,只要在9月30日前完成線上申請即有機會獲得LINE POINTS 20點。民眾也可於今(11)日至明(12)日至世貿1館參與「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於元大投信攤位完成數位帳單申請或加入元大投信LINE官方帳號,完成闖關任務還可獲得限量精美小禮。
今日活動開幕當日,擁有「ETF教父」之稱的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更將於活動現場「投資找專家」論壇分享「ETF投資策略與布局規畫」,根據美國後升息時代的現況,透過股票型、外匯型、黃金等ETF商品進行資產配置組合,提供民眾ETF投資策略建議。
隨著炎炎夏日,學校暑假開始,捐血人數逐漸減少,加上天氣熱得讓人不想外出,這讓血液庫存面臨嚴峻挑戰。不過,元大金控為了應對這個問題,辦理了本年度第二次「元大愛心捐血活動」,結果共募得739袋熱血,為各地血液庫存注入了強大的支持。 元大金控一直以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聞名,他們將營運據點當作社區共好的核心,號召全台據點的員工、供應商以及鄰里共同參與,形成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從7月初開始,活動從外縣市展開,最後一週則由台北市的五個捐血點接棒,讓捐血更加便利。 在活動中,許多元大投信的員工表示,加入公司後才開始參與捐血,而且經常是同事們一起約好下樓捐血,這讓他們感到非常滿足。元大人壽的員工則分享,大學時曾經想捐血卻被退貨,但現在飲食作息健康,終於能夠順利捐血。而元大銀行的員工則表示,已經習慣定期參加集團的捐血活動,因為捐血車就在公司樓下,非常方便。 自2011年以來,元大金控已經連續七年榮獲台灣血液基金會頒發的「捐血績優企業團體」獎項,而「元大愛心捐血活動」也已經持續辦理了13年,成為集團的標準活動。透過Facebook粉絲團「元大GoodNews」與「元大愛無限」,元大金控廣泛傳遞公益捐血訊息,吸引更多有愛心的人加入捐血行列,希望以此拋磚引玉,提倡社會參與的精神,讓熱血不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正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