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台灣分會每年一度授證儀式與頒獎典禮晚宴,被視為金融圈年度盛事;今年台灣有CFA新持狀人59位獲頒證書,同時今年CFA協會台灣分會特別將「卓越貢獻獎」頒發給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
CFA協會總部位於美國,成立於1947年,全球15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4萬2,000名會員。CFA協會台灣分會關注近年台灣ETF發展快速,ETF成長趨勢已從美、歐擴張至亞洲,愈來愈多國家重視ETF發展,加上近幾年金融科技日新月異,已掀起資產管理行業新變革。
CFA協會認為,元大投信自2003年推出台灣第一檔ETF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以來,引領台灣發展ETF歷程,並陸續成功發行槓桿/反向、商品與債券等新種ETF,推升ETF在台灣及亞洲發展潛力,並創建ETF新生態系統,引領台灣ETF發展邁向創新突破新格局。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投信業規模持續增長,境內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在2014年僅1.97兆元,這兩年拜ETF規模增長到1.6兆元之賜,至今年10月已達3.86兆元,超越境外基金的3.59兆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大投信不僅是目前ETF規模最大發行商,截至10月底止,元大投信ETF受益人超過50萬人,占整體受益人數比重約63%,凸顯多年來致力推動ETF受益人數散眾化經營有成。
元大投信認為,近來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認為傳統投資模式將轉型,領先資產管理結合金融科技、AI等技術後,從過去提供投資人標準化投資方案,轉型為提供客製化投資解決方案,推動資產管理行業邁向2.0下一世代發展。
元大投信不僅多年來在台灣重視產品創新、致力市場與投資人教育等多方面努力,且在國際化發展也持續擴張版圖,將ETF技術輸出亞洲鄰近國家,協助亞洲區域市場發展與鏈結,先後擔任韓國、泰國、香港、馬來西亞、中國等地基金業者ETF的技術顧問,並擁六國以上ETF業務的在地操作管理與產品發行經驗。
有鑒於此,今年CFA協會台灣分會同時頒發「卓越貢獻獎」給劉宗聖,以期待ETF未來在台灣資產管理市場繼續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CFA協會總部位於美國,成立於1947年,全球15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4萬2,000名會員。CFA協會台灣分會關注近年台灣ETF發展快速,ETF成長趨勢已從美、歐擴張至亞洲,愈來愈多國家重視ETF發展,加上近幾年金融科技日新月異,已掀起資產管理行業新變革。
CFA協會認為,元大投信自2003年推出台灣第一檔ETF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以來,引領台灣發展ETF歷程,並陸續成功發行槓桿/反向、商品與債券等新種ETF,推升ETF在台灣及亞洲發展潛力,並創建ETF新生態系統,引領台灣ETF發展邁向創新突破新格局。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投信業規模持續增長,境內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在2014年僅1.97兆元,這兩年拜ETF規模增長到1.6兆元之賜,至今年10月已達3.86兆元,超越境外基金的3.59兆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大投信不僅是目前ETF規模最大發行商,截至10月底止,元大投信ETF受益人超過50萬人,占整體受益人數比重約63%,凸顯多年來致力推動ETF受益人數散眾化經營有成。
元大投信認為,近來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認為傳統投資模式將轉型,領先資產管理結合金融科技、AI等技術後,從過去提供投資人標準化投資方案,轉型為提供客製化投資解決方案,推動資產管理行業邁向2.0下一世代發展。
元大投信不僅多年來在台灣重視產品創新、致力市場與投資人教育等多方面努力,且在國際化發展也持續擴張版圖,將ETF技術輸出亞洲鄰近國家,協助亞洲區域市場發展與鏈結,先後擔任韓國、泰國、香港、馬來西亞、中國等地基金業者ETF的技術顧問,並擁六國以上ETF業務的在地操作管理與產品發行經驗。
有鑒於此,今年CFA協會台灣分會同時頒發「卓越貢獻獎」給劉宗聖,以期待ETF未來在台灣資產管理市場繼續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元大投信先前發行「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61),因號稱為「5G ETF」打響市場名號。證交所表示,由富邦證券發行的「富邦特選世代行動通訊報酬指數指數投資證券(簡稱:富邦行動通訊N,代號020012),已完成上市籌備,將在20日(周五)掛牌,為今年第九檔上市的ETN。
富邦行動通訊N也將是首檔瞄準通訊產業的ETN,成分股有不少和台股的5G概念股相同。
證交所指出,富邦特選世代行動通訊報酬ETN連結的指數標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世代行動通訊報酬指數」,由臺灣指數公司編製,主要以上市公司為母體,篩選符合流動性條件和財務穩健度的行動通訊業中,市值前十大個股,並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足以表彰我國行動通訊重要上市股票組合的績效表現。
富邦行動通訊N也將是首檔瞄準通訊產業的ETN,成分股有不少和台股的5G概念股相同。
證交所指出,富邦特選世代行動通訊報酬ETN連結的指數標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世代行動通訊報酬指數」,由臺灣指數公司編製,主要以上市公司為母體,篩選符合流動性條件和財務穩健度的行動通訊業中,市值前十大個股,並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足以表彰我國行動通訊重要上市股票組合的績效表現。
全球債市大放異彩,在市場低利環境延續的預期下,新興市場債擁有相對於成熟市場較高殖利率、高成長性兩大優勢,預期2020年更將為投資市場一大亮點,持續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國內ETF龍頭元大投信看好商機,推出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募集日期至12月20日。
新興債市殖利率吸引人,雖然市場變數高於成熟市場,但透過投資組合配置,並謹慎控制下檔風險不僅能捕捉長線行情,更能降低波動度,以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為例,其所追蹤的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及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過去數據顯示長期波動度低,投資人可利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潛在報酬成長空間,搭配中國政金債的抗震性質,建立更兼顧報酬表現與抗震的投資組合。
在資產配置中,除了藉由股票型基金適度創造資產增值潛力外,也能透過債券型基金分散風險,對於著手退休準備的投資人,應隨退休時限遠近增加波動度低的債券型基金比重,提升個人資產抗震力。
以台灣50報酬指數搭配債券型商品進行投資組合為例,統計2014年7月3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期間,若單純台灣50報酬指數年化波動率為11.6%,若將其配置比重由100%調整為60%,另搭配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占比各為20%後,年化波動率可再調降至7.5%。
顯示透過債券ETF搭配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可望在股市較波動之際發揮防禦效果,有助提升投資理財組合的抗震度,適合做為退休資產投資策略之一。
美元指數2018年以來震盪走升,未來在各國央行持續低利率下,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選擇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匯率波動之風險。尤其面對潛在市場變數,美元資產將成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是投資人的較佳選擇。
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看好商機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商品,有助投資人資產配置多元選擇,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含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0870B)與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自18日至20日募集。
新興債市殖利率吸引人,雖然市場變數高於成熟市場,但透過投資組合配置,並謹慎控制下檔風險不僅能捕捉長線行情,更能降低波動度,以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為例,其所追蹤的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及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過去數據顯示長期波動度低,投資人可利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潛在報酬成長空間,搭配中國政金債的抗震性質,建立更兼顧報酬表現與抗震的投資組合。
在資產配置中,除了藉由股票型基金適度創造資產增值潛力外,也能透過債券型基金分散風險,對於著手退休準備的投資人,應隨退休時限遠近增加波動度低的債券型基金比重,提升個人資產抗震力。
以台灣50報酬指數搭配債券型商品進行投資組合為例,統計2014年7月3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期間,若單純台灣50報酬指數年化波動率為11.6%,若將其配置比重由100%調整為60%,另搭配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占比各為20%後,年化波動率可再調降至7.5%。
顯示透過債券ETF搭配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可望在股市較波動之際發揮防禦效果,有助提升投資理財組合的抗震度,適合做為退休資產投資策略之一。
美元指數2018年以來震盪走升,未來在各國央行持續低利率下,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選擇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匯率波動之風險。尤其面對潛在市場變數,美元資產將成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是投資人的較佳選擇。
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看好商機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商品,有助投資人資產配置多元選擇,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含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0870B)與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自18日至20日募集。
國內債券ETF數量和規模急速成長,檔數已破百,規模也達到1兆元之多,今年以來,投資債券ETF的受益人同步增長、達到43,000人,相較於去年底9,287人,擴增四倍以上。反映商品蓬勃發展之際,投信業者積極推廣,存「債」的投資人與日俱增。
國內ETF龍頭業者-元大投信著眼投資趨勢,新推出兩檔債券ETF,以「雙債」組合提供投資人強化資產抗震力選擇,也能作為退休現金流利器。
近年國際市場環境轉變,美國2018年啟動降息以來,低利環境彰顯新興市場的高殖利率優勢,然而,新興市場匯率波動大,債券投資人買債券,最在意殖利率和匯率風險。元大投信因此在本次的新商品進行考量,其特色重視債券品質與分散布局,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地區選擇上,元大投信正熱烈募集的「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為投資新興國家15年期以上之主權債券,不包括中國,另一檔「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則投資中國5年期以上的政策性金融債,投資人可申購該兩檔債券ETF,完整布局主要新興債市的機會。
「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係追蹤「ICE新興市場 15 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目前指數最新的殖利率為4.02%,投資上具三優勢:
1、美元計價主權債券:布局新興市場而不用承擔新興貨幣的匯率風險。
2、投資國家分散:指數囊括阿烏地阿拉伯、印尼等,且單一國家權重低於10%。
3、息值有助價格長期成長:新興市場債相對高的息值,讓指數長期表現走揚。
「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則追蹤「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該指數殖利率為3.63%,投資上也具備三利基:
1、殖利率、信評佳:三大債券發行銀行均獲得標準普爾給予A+信評,與中國國債相當,殖利率優於國債。
2、享有兩年免稅優勢:2018年11月7日至2021年11月6日間,中國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市取得的利息收入,得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
3、緊扣中國經濟戰略:由國家提供信用支持的政金債受到外資青睞,2016年以來持有規模成長近1.5倍。
另外,回測近五年由上述兩指數各50%權重所得出的投資組合表現,可以發現,若善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報酬成長潛力,搭配中國政金債的抗震性質,可有效建立兼顧報酬成長和下檔風險的組合,加上兩檔債券ETF分別採季配息、半年配息之機制,也能參考為現金流規劃選擇。
國內ETF龍頭業者-元大投信著眼投資趨勢,新推出兩檔債券ETF,以「雙債」組合提供投資人強化資產抗震力選擇,也能作為退休現金流利器。
近年國際市場環境轉變,美國2018年啟動降息以來,低利環境彰顯新興市場的高殖利率優勢,然而,新興市場匯率波動大,債券投資人買債券,最在意殖利率和匯率風險。元大投信因此在本次的新商品進行考量,其特色重視債券品質與分散布局,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地區選擇上,元大投信正熱烈募集的「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為投資新興國家15年期以上之主權債券,不包括中國,另一檔「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則投資中國5年期以上的政策性金融債,投資人可申購該兩檔債券ETF,完整布局主要新興債市的機會。
「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係追蹤「ICE新興市場 15 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目前指數最新的殖利率為4.02%,投資上具三優勢:
1、美元計價主權債券:布局新興市場而不用承擔新興貨幣的匯率風險。
2、投資國家分散:指數囊括阿烏地阿拉伯、印尼等,且單一國家權重低於10%。
3、息值有助價格長期成長:新興市場債相對高的息值,讓指數長期表現走揚。
「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則追蹤「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指數」,該指數殖利率為3.63%,投資上也具備三利基:
1、殖利率、信評佳:三大債券發行銀行均獲得標準普爾給予A+信評,與中國國債相當,殖利率優於國債。
2、享有兩年免稅優勢:2018年11月7日至2021年11月6日間,中國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市取得的利息收入,得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
3、緊扣中國經濟戰略:由國家提供信用支持的政金債受到外資青睞,2016年以來持有規模成長近1.5倍。
另外,回測近五年由上述兩指數各50%權重所得出的投資組合表現,可以發現,若善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報酬成長潛力,搭配中國政金債的抗震性質,可有效建立兼顧報酬成長和下檔風險的組合,加上兩檔債券ETF分別採季配息、半年配息之機制,也能參考為現金流規劃選擇。
買東西講究「CP值」,將成本(COST)與性能(Performance)兩者都納入考慮,找出最划算的買賣,讓每一分錢花得很有理;投資時要考慮的則是「報酬風險比」,把報酬表現與價格波動度都合併觀察,才能找到心目中最踏實的投資標的。元大投信12/18∼12/20募集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本基金有一定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提供退休理財優質元件。
根據回測2003年至2019年,比較標普500、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表現,發現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年化報酬(%)/年化風險(%)),表現較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更佳,適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規劃。
新興市場市由於容易受到外資流動影響,一般給人家股債匯市波動較大的印象,但是為何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報酬風險比表現優於其他資產,有幾個原因:
1.為主權債:主權債券是指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行,屬於利率債,跟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產業、景氣影響。統計過去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券若聚焦投資等級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相對有限。
2.美元計價:美元資產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匯率波動之風險。
元大投信金招牌,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本基金有一定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該指數採曝險國家分散策略,單一國家權重不超過10%,有效降低各國政經變數的影響,同時投資高收益債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風險,希望在風險、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投資人更好的債券投資選擇。
根據回測2003年至2019年,比較標普500、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表現,發現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年化報酬(%)/年化風險(%)),表現較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更佳,適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規劃。
新興市場市由於容易受到外資流動影響,一般給人家股債匯市波動較大的印象,但是為何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報酬風險比表現優於其他資產,有幾個原因:
1.為主權債:主權債券是指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行,屬於利率債,跟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產業、景氣影響。統計過去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券若聚焦投資等級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相對有限。
2.美元計價:美元資產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匯率波動之風險。
元大投信金招牌,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本基金有一定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該指數採曝險國家分散策略,單一國家權重不超過10%,有效降低各國政經變數的影響,同時投資高收益債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風險,希望在風險、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投資人更好的債券投資選擇。
買東西講究「CP值」,將成本(COST)和性能(Performance)共同考慮,找出最划算的買賣,才能每分錢花得有理;投資則考慮「報酬風險比」,將報酬表現和價格波動合併觀察,才能找到心中踏實的投資標的。元大投信著眼退休理財需求,推出具高CP值「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預計12月18日起至20日盛大募集,提供理財新選擇。
據統計,2003年至2019年間,美國標普500指數、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以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等表現,顯示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最高(以年化報酬除以年化風險(%),代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比起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表現更佳,CP值領先,可優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
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市由於容易受外資流動影響,一般投資人的印象是股債匯市波動大,然而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報酬風險比卻優於多數資產,歸納主要有兩大原因:
1.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投資「主權債」: 指由政府支持機構所發行的債券均稱主權債,也屬於利率債,其表現與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產業、景氣影響。以近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若聚焦投資等級的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有限。
2.「美元計價」:美元資產通常被視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目前的殖利率,雖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但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的匯率波動風險,長期表現穩健。
元大投信金招牌,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投資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
該指數曝險國家採分散策略,單一國家的權重不超過10%,可降低各國政經變數影響程度,同時,該指數投資高收益債券的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的違約風險,希望於風險和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投資人優質的債券投資選擇。
另觀察2014年來,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含息總報酬表現,期間經歷美國轉向升息、2018年聯準會政策緊縮以及美中貿易戰等變數,債券在修正後均能因殖利率吸引力及新興國家轉型帶動,重啟升勢,展現投資價值。
據統計,2003年至2019年間,美國標普500指數、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以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等表現,顯示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最高(以年化報酬除以年化風險(%),代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比起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表現更佳,CP值領先,可優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
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市由於容易受外資流動影響,一般投資人的印象是股債匯市波動大,然而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報酬風險比卻優於多數資產,歸納主要有兩大原因:
1.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投資「主權債」: 指由政府支持機構所發行的債券均稱主權債,也屬於利率債,其表現與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產業、景氣影響。以近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若聚焦投資等級的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有限。
2.「美元計價」:美元資產通常被視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目前的殖利率,雖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但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的匯率波動風險,長期表現穩健。
元大投信金招牌,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投資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
該指數曝險國家採分散策略,單一國家的權重不超過10%,可降低各國政經變數影響程度,同時,該指數投資高收益債券的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的違約風險,希望於風險和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投資人優質的債券投資選擇。
另觀察2014年來,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含息總報酬表現,期間經歷美國轉向升息、2018年聯準會政策緊縮以及美中貿易戰等變數,債券在修正後均能因殖利率吸引力及新興國家轉型帶動,重啟升勢,展現投資價值。
2019年全球股債齊揚,針對未來投資方向,法人建議將「報酬風險比」列入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把報酬表現與價格波動度都合併觀察,才能找到最踏實的投資標的,元大投信將於18日至20日募集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提供退休理財優質元件。
根據回測2003年至2019年,比較標普500、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表現,發現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表現較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更佳,適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規劃。
新興市場由於容易受到外資流動影響,普遍讓投資大眾有股債匯市波動較大的印象,但是在兩大原因支撐下,使得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報酬風險比表現優於其他資產,第一,主權債券是指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行的債券,屬於利率債,跟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到產業、景氣影響。
據統計,過去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券若聚焦投資等級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相對有限。
其次,美元資產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匯率波動風險。
元大投信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該指數採曝險國家分散策略,單一國家權重不超過10%,有效降低各國政經變數影響,同時投資高收益債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風險,希望在風險、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更好債券投資選擇。
觀察2014年來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表現,經歷美國轉升息預期、2018年聯準會貨幣政策緊縮、美中貿易戰等市場變數,修正後總能在殖利率吸引力及新興國家轉型助攻下,展現投資價值恢復向上走勢。
根據回測2003年至2019年,比較標普500、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股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表現,發現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的年化報酬風險比,表現較全球股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主要資產更佳,適合納入退休資產配置規劃。
新興市場由於容易受到外資流動影響,普遍讓投資大眾有股債匯市波動較大的印象,但是在兩大原因支撐下,使得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報酬風險比表現優於其他資產,第一,主權債券是指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行的債券,屬於利率債,跟國家利率政策有關,不像企業債容易受到產業、景氣影響。
據統計,過去35年投資新興市場債券若聚焦投資等級新興主權債,面對的違約風險相對有限。
其次,美元資產為資金避風港,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雖殖利率略低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卻能免去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因風險事件而產生匯率波動風險。
元大投信搭配精選指數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推出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該指數採曝險國家分散策略,單一國家權重不超過10%,有效降低各國政經變數影響,同時投資高收益債權重不超過15%,避免承擔過高風險,希望在風險、收益間取得最佳平衡,提供更好債券投資選擇。
觀察2014年來ICE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美元主權債券指數表現,經歷美國轉升息預期、2018年聯準會貨幣政策緊縮、美中貿易戰等市場變數,修正後總能在殖利率吸引力及新興國家轉型助攻下,展現投資價值恢復向上走勢。
2020年新興債市崛起!債券具備息收特性,向來有一定投資吸引力;相對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擁有較高殖利率、高成長優勢,更成為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鎖定的資產。法人看好,2020年更多資金湧向新興債市;元大投信掌握此契機,新推出「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預計12月18日起至12月20日展開募集。
市場預期,2020年新興債市將大放異彩,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瞄準商機,推出新興債市商品提供投資人資產配置新選擇。「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中涵蓋投資新興市場主權債為主的「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0870B) 以及布局中國債的「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18日起盛大募集。
法人表示,目前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普遍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可能於明年進行降息,提振經濟成長動能,整體環境將有利新興債市表現。
另方面,新興市場資產也會受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影響,而現階段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採取偏寬鬆貨幣政策,甚至不排除進一步降息,也有助支撐債市走多。
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持續走升。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的情境主要有:一、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的風險,資金信心動搖而減碼出走;二、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加快;三、2018年展開國際貿易戰,恐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債市表現面臨壓力。
然而,新興市場債市即便經歷上述回檔,在低利還境中仍彰顯出殖利率優勢,於長線重返多頭。抑或如今年初,美國暫停升息以應對全球景氣放緩的風險,又驅動資金大舉湧入,新興市場債券也受惠資金潮,表現水漲船高。
投信業者表示,看好新興債市機會,可關注具高便利性的新興債相關ETF。
並提醒投資人,新興市場債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的雙高優勢,但同時具有匯率波動較高的風險,應留意匯損可能侵蝕獲利和息收的情形;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上,優先挑選美元計價的主權債,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表現穩定。
市場預期,2020年新興債市將大放異彩,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瞄準商機,推出新興債市商品提供投資人資產配置新選擇。「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中涵蓋投資新興市場主權債為主的「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0870B) 以及布局中國債的「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18日起盛大募集。
法人表示,目前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普遍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可能於明年進行降息,提振經濟成長動能,整體環境將有利新興債市表現。
另方面,新興市場資產也會受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影響,而現階段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採取偏寬鬆貨幣政策,甚至不排除進一步降息,也有助支撐債市走多。
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持續走升。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的情境主要有:一、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的風險,資金信心動搖而減碼出走;二、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加快;三、2018年展開國際貿易戰,恐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債市表現面臨壓力。
然而,新興市場債市即便經歷上述回檔,在低利還境中仍彰顯出殖利率優勢,於長線重返多頭。抑或如今年初,美國暫停升息以應對全球景氣放緩的風險,又驅動資金大舉湧入,新興市場債券也受惠資金潮,表現水漲船高。
投信業者表示,看好新興債市機會,可關注具高便利性的新興債相關ETF。
並提醒投資人,新興市場債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的雙高優勢,但同時具有匯率波動較高的風險,應留意匯損可能侵蝕獲利和息收的情形;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上,優先挑選美元計價的主權債,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表現穩定。
2020年新興市場債市崛起!債券擁有息收特性,向來具有一定投資 吸引力,而相對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更因擁有相對高殖利率、高成 長兩大優勢,已成為國際投資機構鎖定標的,預期2020年將有更多資 金湧向新興市場債市;元大投信近期也將推出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 金,預計18日至20日展開募集。
法人說明,現階段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 皆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並有可能於明年採取降息,以刺激經濟成 長,整體環境有利新興市場債的表現;新興市場資產亦會受美國聯準 會貨幣政策影響,目前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會採取偏向寬鬆的貨幣 政策,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有助支撐債市多頭。
且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 市場債券指數仍呈上升走勢;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有三種情境,第一 、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風險,資金信心動搖出走;第二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可能加快;第 三、2018年展開的國際貿易戰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
不過,新興市場債市即便回檔,但在低利還境中仍突顯出殖利率優 勢,重返多頭走勢,或如2019年年初美國暫停升息應對全球景氣放緩 風險後,資金便大舉湧入,而新興市場債也受到資金浪潮推動,行情 跟著水漲船高。
但投信業者也提醒,新興市場債雖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雙高優勢 ,但因匯率波動相對較高,投資人仍應謹慎,避免匯損侵蝕獲利、息 收;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時,優先選擇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 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穩定。
預期2020年新興市場債將大放異彩,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也 看好商機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商品,有助投資人資產配置多元選擇,元 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含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870B)與元大中國 政金債ETF(00871B),預計18日至20日展開募集。
法人說明,現階段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 皆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並有可能於明年採取降息,以刺激經濟成 長,整體環境有利新興市場債的表現;新興市場資產亦會受美國聯準 會貨幣政策影響,目前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會採取偏向寬鬆的貨幣 政策,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有助支撐債市多頭。
且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 市場債券指數仍呈上升走勢;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有三種情境,第一 、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風險,資金信心動搖出走;第二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可能加快;第 三、2018年展開的國際貿易戰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
不過,新興市場債市即便回檔,但在低利還境中仍突顯出殖利率優 勢,重返多頭走勢,或如2019年年初美國暫停升息應對全球景氣放緩 風險後,資金便大舉湧入,而新興市場債也受到資金浪潮推動,行情 跟著水漲船高。
但投信業者也提醒,新興市場債雖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雙高優勢 ,但因匯率波動相對較高,投資人仍應謹慎,避免匯損侵蝕獲利、息 收;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時,優先選擇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 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穩定。
預期2020年新興市場債將大放異彩,國內ETF領頭羊-元大投信也 看好商機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商品,有助投資人資產配置多元選擇,元 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含元大15年EM主權債ETF(0870B)與元大中國 政金債ETF(00871B),預計18日至20日展開募集。
很多民眾因對於投資理財沒有概念,害怕跨出第一步,遲遲未進一步進行退休理財規劃,其實只要掌握「分散風險」、「善用工具」兩大關鍵,並避開理財常見3大迷思,退休理財並不難。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對常見迷思一一回應並提供建議。
迷思1:投資理財太難,不知從何下手。
元大指享退方案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可根據投資人風險屬性,量身訂做投資組合,並提供多元下單機制,投資組合標的選擇高達近100檔,除基金、ETF外,更有市場唯一的ETF連結基金可供選擇。在「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仍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散」,因此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成分投資多檔股票的特色,較有機會避免個股波動所引發的風險,又可能享有配息收益,利用選擇ETF作為退休定存股標的的作法,不僅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何下手選股的困擾。
迷思2:薪資太低,扣除日常所需後所剩無幾,難有資金再投資。
其實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期定額多以每月新台幣3,000元為門檻,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檻,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即可定期定額ETF,方便小資族在有限資金中仍可進行理財投資長期規劃。
迷思3:投資可能賠錢,不如不投資,把錢存下來。
害怕投資不賺反賠,是許多民眾未積極進行投資理財的原因之一,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表示,「先求不傷身、再求療效」是正確的觀念,不過不須因噎廢食。尤其隨著資產管理業的日益發展,已使投資商品多元化,且相較於過去強調「投資商品」,現在的投資觀念更著重在「多元的投資組合」。建議進行退休規劃時,除選擇多元投資組合符合風險分散性外,更應抱持著定期投入、持之以恆的觀念與審慎積極的理財態度為佳。(黃英傑)
迷思1:投資理財太難,不知從何下手。
元大指享退方案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可根據投資人風險屬性,量身訂做投資組合,並提供多元下單機制,投資組合標的選擇高達近100檔,除基金、ETF外,更有市場唯一的ETF連結基金可供選擇。在「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仍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散」,因此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成分投資多檔股票的特色,較有機會避免個股波動所引發的風險,又可能享有配息收益,利用選擇ETF作為退休定存股標的的作法,不僅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何下手選股的困擾。
迷思2:薪資太低,扣除日常所需後所剩無幾,難有資金再投資。
其實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期定額多以每月新台幣3,000元為門檻,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檻,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即可定期定額ETF,方便小資族在有限資金中仍可進行理財投資長期規劃。
迷思3:投資可能賠錢,不如不投資,把錢存下來。
害怕投資不賺反賠,是許多民眾未積極進行投資理財的原因之一,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表示,「先求不傷身、再求療效」是正確的觀念,不過不須因噎廢食。尤其隨著資產管理業的日益發展,已使投資商品多元化,且相較於過去強調「投資商品」,現在的投資觀念更著重在「多元的投資組合」。建議進行退休規劃時,除選擇多元投資組合符合風險分散性外,更應抱持著定期投入、持之以恆的觀念與審慎積極的理財態度為佳。(黃英傑)
相對成熟市場,新興市場因挾經濟高成長的優勢,有相對較高的殖利率,成為投信法人最看好的明年債券新寵。投信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多數國家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明年甚至可能持續降息,加上企業獲利持續改善,明年成長性相對成熟國家更為可期,預期新興市場債可望成為明年債市亮點。
投信法人表示,現階段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皆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並有可能於明年採取降息,以刺激經濟成長,整體環境有利新興市場債的表現;新興市場資產亦會受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影響,目前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會採取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有助支撐債市多頭。
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仍呈上升走勢;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情境有:一、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之風險,資金信心動搖出走;二、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可能加快;三、2018年展開的國際貿易戰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
投信業者提醒,新興市場債雖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之雙高優勢,但因匯率波動相對較高,投資人仍應謹慎,避免匯損侵蝕獲利、息收;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時,優先選擇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匯率來的穩定。
元大投信認為,債券擁有息收特性,向來具有一定投資吸引力,而相對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更因擁有相對高殖利率、高成長兩大優勢,已成為國際投資機構鎖定標的,預期2020年將有更多資金湧向新興市場債市。
群益全民安穩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全球經濟基本面仍無疑慮,債信狀況仍穩健,信用利差不致過度擴大,再搭配公債殖利率緩步下滑,將有利新興債表現。市場預期2020持續降息機率上升,在此前提下,研判債券市場為長多的開始。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壓低債券利率,負利率債券金額續況新高,因此息收水準較高之新興債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關注。
另一方面,當前新興市場債券違約率仍低,且企業體質持續改善,且當前多數新興國家雙赤字的情況也優於過往,經濟成長動能亦優於成熟國家,在上述條件的加持下,亦有助新興債走勢延續。
投信法人表示,現階段主要新興國家如印尼、墨西哥、俄羅斯等,市場皆預期貨幣政策傾向寬鬆,並有可能於明年採取降息,以刺激經濟成長,整體環境有利新興市場債的表現;新興市場資產亦會受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影響,目前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仍會採取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有助支撐債市多頭。
觀察歷史數據,美國2015年起進入升息循環,但期間內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仍呈上升走勢;過去該指數面臨回檔情境有:一、初期面對美國可能快速且連續升息之風險,資金信心動搖出走;二、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擔憂美國升息步調可能加快;三、2018年展開的國際貿易戰衝擊新興市場基本面。
投信業者提醒,新興市場債雖兼具息收與報酬風險比之雙高優勢,但因匯率波動相對較高,投資人仍應謹慎,避免匯損侵蝕獲利、息收;建議評估新興市場債券標的時,優先選擇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美元匯率相較於新興市場貨幣匯率來的穩定。
元大投信認為,債券擁有息收特性,向來具有一定投資吸引力,而相對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更因擁有相對高殖利率、高成長兩大優勢,已成為國際投資機構鎖定標的,預期2020年將有更多資金湧向新興市場債市。
群益全民安穩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全球經濟基本面仍無疑慮,債信狀況仍穩健,信用利差不致過度擴大,再搭配公債殖利率緩步下滑,將有利新興債表現。市場預期2020持續降息機率上升,在此前提下,研判債券市場為長多的開始。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壓低債券利率,負利率債券金額續況新高,因此息收水準較高之新興債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關注。
另一方面,當前新興市場債券違約率仍低,且企業體質持續改善,且當前多數新興國家雙赤字的情況也優於過往,經濟成長動能亦優於成熟國家,在上述條件的加持下,亦有助新興債走勢延續。
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表示,很多民眾因對於投資理財沒有概念,而害怕跨出第一步,但其實只要掌握「分散風險」、「善用工具」兩大關鍵,並避開理財常見三大迷思,退休理財並不難。而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對常見迷思一一回應、提供建議。
迷思1:投資理財太難,不知從何下手?
元大指享退方案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可根據投資人風險屬性,量身訂做投資組合,並提供多元下單機制,投資組合標的選擇高達近100檔,除基金、ETF外,更有市場唯一的ETF連結基金可供選擇,元大指享退方案提供「一站到底」完整服務,新手投資人也可快速入門。「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散」,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何下手選股困擾。
迷思2:薪資太低,扣除日常所需後所剩無幾,難有資金再投資
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期定額多以每月新台幣3,000元為門檻,但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檻,例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1,000元即可定期定額ETF。
迷思3:投資可能賠錢,不如不投資,把錢存下來
隨資產管理業的日益發展,投資商品多元化,且相較過去強調「投資商品」,現在的投資觀念更著重在「多元的投資組合」。更應抱持定期投入、持之以恆觀念與審慎積極的理財態度為佳。
迷思1:投資理財太難,不知從何下手?
元大指享退方案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可根據投資人風險屬性,量身訂做投資組合,並提供多元下單機制,投資組合標的選擇高達近100檔,除基金、ETF外,更有市場唯一的ETF連結基金可供選擇,元大指享退方案提供「一站到底」完整服務,新手投資人也可快速入門。「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散」,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何下手選股困擾。
迷思2:薪資太低,扣除日常所需後所剩無幾,難有資金再投資
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期定額多以每月新台幣3,000元為門檻,但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檻,例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1,000元即可定期定額ETF。
迷思3:投資可能賠錢,不如不投資,把錢存下來
隨資產管理業的日益發展,投資商品多元化,且相較過去強調「投資商品」,現在的投資觀念更著重在「多元的投資組合」。更應抱持定期投入、持之以恆觀念與審慎積極的理財態度為佳。
自5日起投資人可在「鉅亨買基金」交易平台購買投信基金,第一波上架的是國內規模前3大投信所發行的基金,包括群益、國泰及元大等投信,基金檔數超過200檔。投信基金上架後,平台的基金選項更豐富,尤其是台股基金及人民幣計價的基金商品是之前所沒有,甚至還有ETF連結基金,投資人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將有更多元的選擇。
鉅亨買基金推出申購優惠,即日起至明(2020)年2月29日,活動期間內申購群益、國泰及元大等投信的系列基金,無論是單筆申購或新設定的天天選月月扣都享零手續費的優惠,其中,天天選月月扣零手續費優惠至明年6月30日。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群益、國泰及元大3家基金公司不僅是國內前3大投信,資產管理經驗相當資深,產品線廣度足夠,品牌信任度高,操作績效亦享有口碑,成為鉅亨買基金首波上架的投信基金品牌,並持續增加其他投信基金商品,讓平台的產品線更加豐富。
另外,境外基金沒有台股基金及人民幣計價基金,透過此次投信基金上架,在鉅亨買基金進行投資時,將有台股及人民幣計價的投資標的可以選擇,利用優惠活動讓申購成本有效降低。(項家麟)
鉅亨買基金推出申購優惠,即日起至明(2020)年2月29日,活動期間內申購群益、國泰及元大等投信的系列基金,無論是單筆申購或新設定的天天選月月扣都享零手續費的優惠,其中,天天選月月扣零手續費優惠至明年6月30日。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群益、國泰及元大3家基金公司不僅是國內前3大投信,資產管理經驗相當資深,產品線廣度足夠,品牌信任度高,操作績效亦享有口碑,成為鉅亨買基金首波上架的投信基金品牌,並持續增加其他投信基金商品,讓平台的產品線更加豐富。
另外,境外基金沒有台股基金及人民幣計價基金,透過此次投信基金上架,在鉅亨買基金進行投資時,將有台股及人民幣計價的投資標的可以選擇,利用優惠活動讓申購成本有效降低。(項家麟)
休理財不僅是當前投資理財界顯學,更是全民課題,也因此各大財管機構都爭相推出相關的商品及新概念,國內擁有最大公募基金以及最多元ETF商品的元大投信更推出全面性的理財平台,提供民眾結合智能技術與各類商品的理財平台,希望協助民眾有效率完成退休規劃。
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表示,退休會成為投資理財的發燒議題,主要是因為現在平均4-5年國人平均壽命就增加一歲,政府相關的退休基金則都因面臨破產的危機,讓民眾的退休金得更晚領到且領得更少,尤其接近退休的四、五年級生,就將要成為奉養上一代的最後一代,同時也可能是被下一代棄養的第一代,如果錢存的不夠多,確實面臨相當大的問題,這也是越來越多資產管理業者聚焦在退休理財議題的原因,就是希望透過各類的理財商品與方式,協助民眾完成退休理財計畫。
梁寶華指出,以目前國內公募基金最大的業者--元大投信為例,不僅只提供理財的基金商品,更推出理財的平台,結合智能投資技術,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需求而量身訂做出來最適合的退休理財計畫,讓民眾的退休資金找到安全又有效益的去處。隨著高齡化社會正式來臨,這樣的理財平台應不只有一個,應該更加推廣讓年輕人及早加入,中高齡族群了解平台對資產配置的助益,才是投資人之福。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指出,元大這幾年在ETF市場開發、智能投資、首開基金界發明專利等方面,都可說是領頭羊,近期更整合旗下產品線及服務機制,推出一站到底全方位理財服務「元大指享退」平台與機制,訴求透過「指」數化、「享」智能、「退」休樂,協助投資人善用指數化投資優勢創造自己的主被動收入。不分性別、不分年齡,無論位處人生哪個階段,都可透過「元大指享退」,取得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每月只要新台幣3000元起,投資人就可享有自己打造投資組合的理財規劃。
「元大指享退」結合最新FinTech、AI技術,將旗下股票/債券、傳統/另類、主動/被動、國內/海外等多種產品,串連陸續開發的「薪資理財」、「貨幣通」、「智能循環投資術」、「ETF-AI智能投資平台」等交易及服務機制,提供完整涵蓋八大類資產、多空工具兼具及短、中、長期投資計畫方案。
以「智能循環投資術」為例,依據自己的投資屬性及目標,設定核心與衛星標的後,以「自動投資與買回機制」循環投資,長期資產累積,創造報酬機會。
元大投信獨有的ETF連結基金亦是「元大指享退」關鍵元素,透過ETF基金化,將以往只能在券商交易的ETF,以共同基金形態可於銀行、證券、基金平台及投信銷售,更增添資產多元配置特性。此外,配息/不配息的選項能滿足民眾稅務規劃或現金流需求。最後,ETF連結基金不會受到ETF的市價交易限制,方便投資人輕鬆進行理財規劃。
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表示,退休會成為投資理財的發燒議題,主要是因為現在平均4-5年國人平均壽命就增加一歲,政府相關的退休基金則都因面臨破產的危機,讓民眾的退休金得更晚領到且領得更少,尤其接近退休的四、五年級生,就將要成為奉養上一代的最後一代,同時也可能是被下一代棄養的第一代,如果錢存的不夠多,確實面臨相當大的問題,這也是越來越多資產管理業者聚焦在退休理財議題的原因,就是希望透過各類的理財商品與方式,協助民眾完成退休理財計畫。
梁寶華指出,以目前國內公募基金最大的業者--元大投信為例,不僅只提供理財的基金商品,更推出理財的平台,結合智能投資技術,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需求而量身訂做出來最適合的退休理財計畫,讓民眾的退休資金找到安全又有效益的去處。隨著高齡化社會正式來臨,這樣的理財平台應不只有一個,應該更加推廣讓年輕人及早加入,中高齡族群了解平台對資產配置的助益,才是投資人之福。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指出,元大這幾年在ETF市場開發、智能投資、首開基金界發明專利等方面,都可說是領頭羊,近期更整合旗下產品線及服務機制,推出一站到底全方位理財服務「元大指享退」平台與機制,訴求透過「指」數化、「享」智能、「退」休樂,協助投資人善用指數化投資優勢創造自己的主被動收入。不分性別、不分年齡,無論位處人生哪個階段,都可透過「元大指享退」,取得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每月只要新台幣3000元起,投資人就可享有自己打造投資組合的理財規劃。
「元大指享退」結合最新FinTech、AI技術,將旗下股票/債券、傳統/另類、主動/被動、國內/海外等多種產品,串連陸續開發的「薪資理財」、「貨幣通」、「智能循環投資術」、「ETF-AI智能投資平台」等交易及服務機制,提供完整涵蓋八大類資產、多空工具兼具及短、中、長期投資計畫方案。
以「智能循環投資術」為例,依據自己的投資屬性及目標,設定核心與衛星標的後,以「自動投資與買回機制」循環投資,長期資產累積,創造報酬機會。
元大投信獨有的ETF連結基金亦是「元大指享退」關鍵元素,透過ETF基金化,將以往只能在券商交易的ETF,以共同基金形態可於銀行、證券、基金平台及投信銷售,更增添資產多元配置特性。此外,配息/不配息的選項能滿足民眾稅務規劃或現金流需求。最後,ETF連結基金不會受到ETF的市價交易限制,方便投資人輕鬆進行理財規劃。
國人開始對退休感到憂慮而爆發出來的退休理財需求,是如今資產管理業者陸續推出理財平台的原因之一。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表示,過去投信業者從產品出發,希望解決投資人需求,但可能造成投資人在錯的時間買到對的商品,一檔商品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理財需求。
元大投信希望提供投資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陸續推出了很多的平台,包括貨幣通、薪資理財、ETF智能平台以及目前的「指享退」,這類似國外獨立理財顧問的服務模式,功能涵蓋理財知識、數據資料庫、日常收支的現金管理、或可透過外匯投資機會參與現金增益、基金各式智慧自動交易功能、多元投資組合建議,並結合最新AI技術,從短期多元交易、中期資產配置乃至於長期退休規劃,完整的一站到底設計,可望對接各種不同的短中長期理財需求。
這樣一次多檔持續去做調整的投資方式,讓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對報酬的期待,以及對理財目標的規劃,協助投資人去落實投資的過程,才是理財平台最大的功能與效應。不過,黃昭棠強調,理財平台也不是百貨公司,或者只給你過於簡化的套餐商品,因為每個投資人需求都不同,就連存股都必須隨著產業趨勢調整,因此要有一些機制協助投資人適時做動態調整,甚至可以在市場有重大事件的時候,透過歷史經驗提醒投資人較正確的投資態度與策略。
現在的投資策略,已經不單純只是股三債七的方式去配置,也不再只是機械式的去做股債之間的區隔,投資理財不是穿制服的方式而是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黃昭棠認為,「投資人不要覺得買了基金就有魚吃,而是要學習如何釣魚。」尤其善用理財平台所建置的各項功能,才能替自己的投資更加分,讓自己當基金經理人。
黃昭棠以退休理財為例指出,債券ETF絕對是資產配置上的重要元件,而投資人在選擇時的觀察指標,包括受益人是否過度集中可能影響其流動性,交易量不能只看量能大小而是要看掛單的綿密度,都可能是選擇標的時候的重點。隨著國內ETF規模與人數頻創新高,顯見在國外以ETF納入退休規劃商品的趨勢已被國人接受,台灣更有連結式基金可以百分百參與ETF市場,如果能再輔以商品的組合配置符合需求,結合定期定額或者加碼以及停利,就能讓資金運用更有效率。
連結式基金可以百分百參與市場表現,透過產品的變化配合投資人理財的中長期目標,可以定期定額或者加碼以及停利。
元大投信希望提供投資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陸續推出了很多的平台,包括貨幣通、薪資理財、ETF智能平台以及目前的「指享退」,這類似國外獨立理財顧問的服務模式,功能涵蓋理財知識、數據資料庫、日常收支的現金管理、或可透過外匯投資機會參與現金增益、基金各式智慧自動交易功能、多元投資組合建議,並結合最新AI技術,從短期多元交易、中期資產配置乃至於長期退休規劃,完整的一站到底設計,可望對接各種不同的短中長期理財需求。
這樣一次多檔持續去做調整的投資方式,讓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對報酬的期待,以及對理財目標的規劃,協助投資人去落實投資的過程,才是理財平台最大的功能與效應。不過,黃昭棠強調,理財平台也不是百貨公司,或者只給你過於簡化的套餐商品,因為每個投資人需求都不同,就連存股都必須隨著產業趨勢調整,因此要有一些機制協助投資人適時做動態調整,甚至可以在市場有重大事件的時候,透過歷史經驗提醒投資人較正確的投資態度與策略。
現在的投資策略,已經不單純只是股三債七的方式去配置,也不再只是機械式的去做股債之間的區隔,投資理財不是穿制服的方式而是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黃昭棠認為,「投資人不要覺得買了基金就有魚吃,而是要學習如何釣魚。」尤其善用理財平台所建置的各項功能,才能替自己的投資更加分,讓自己當基金經理人。
黃昭棠以退休理財為例指出,債券ETF絕對是資產配置上的重要元件,而投資人在選擇時的觀察指標,包括受益人是否過度集中可能影響其流動性,交易量不能只看量能大小而是要看掛單的綿密度,都可能是選擇標的時候的重點。隨著國內ETF規模與人數頻創新高,顯見在國外以ETF納入退休規劃商品的趨勢已被國人接受,台灣更有連結式基金可以百分百參與ETF市場,如果能再輔以商品的組合配置符合需求,結合定期定額或者加碼以及停利,就能讓資金運用更有效率。
連結式基金可以百分百參與市場表現,透過產品的變化配合投資人理財的中長期目標,可以定期定額或者加碼以及停利。
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將於18日至20日開始募集,元大投信基金經理人李政儒表示,中國人行推出貨幣寬鬆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債券市場表現,且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看好,具高度成長性,建議可根據不同操作策略,藉由股票及債券ETF混搭配置,完善資產布局。
李政儒分析,新興市場大致可分兩區塊來看,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基本面雖受到美國消費旺季帶動,近期有觸底反彈跡象,但在中美貿易戰還是有很大不確定性,官方也出手下調逆回購利率,期望抵銷衰退風險,支撐債券表現;此外,印尼、俄羅斯、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經濟表現亮眼,明年GDP向上,將是帶動新興市場快速成長的主要國家。
在ETF投資組合上,李政儒提出兩大布局方向,第一是「黃金蛋」概念,由台灣50作為核心蛋黃配置,蛋白部分則以利率較高的新興債,或是成長性較高的5G、AI等主題式ETF,強化獲利向上機會,作為投組保護作用的蛋殼則挑選中國國債、美國公債、中國政金債等政府ETF,完整資產配置。
第二是「月月配息」概念,相對於股票ETF偏向積極成長,對於接近退休階段的投資人希望創造現金流,且資產波動度不要太大,李政儒選擇四檔債券ETF,元大美債7-10(00697B)ETF,由於美政府公債是在發生金融海嘯時的資金避風港,為資產配置的必備元件,以及新興債傘型ETF基金,囊括各新興市場公債,具高殖利率、信用表現良好特性,另外,也納入元大中國債3-5(00721B)加上元大中國5年以上政金債(00871B)兩檔合起來,四檔ETF投資範圍涵蓋全球主要市場公債,表現相對穩健。
進一步從投資人最關心的配息來看,美債ETF配息時間為2、5、8、11月;中國債ETF為1、4、7、10月;新興市場3、6、9、12月,將三大市場債券ETF組合,就可達月月領息目標,創造配息再投入機會。
針對時下流行的存股概念,李政儒指出,存股主要是看未來走勢,雖然目前台股點位是在歷史高點區,但在經濟成長帶動下,依然有向上走高機會,以台灣50為例,當初發行價格為30元,現已來到90元。
因此,他建議慢慢布局ETF及分散投資組合,兼顧報酬與風險,尤其股票與債券走勢呈現負相關,可以維持定期定額台灣50ETF,同時布局債券型ETF,降低資產配置波動度,具有保護資產效果,即使未來有突發風險事件也不必過於擔心,是中長期投資組合的更好選擇。
李政儒分析,新興市場大致可分兩區塊來看,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基本面雖受到美國消費旺季帶動,近期有觸底反彈跡象,但在中美貿易戰還是有很大不確定性,官方也出手下調逆回購利率,期望抵銷衰退風險,支撐債券表現;此外,印尼、俄羅斯、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經濟表現亮眼,明年GDP向上,將是帶動新興市場快速成長的主要國家。
在ETF投資組合上,李政儒提出兩大布局方向,第一是「黃金蛋」概念,由台灣50作為核心蛋黃配置,蛋白部分則以利率較高的新興債,或是成長性較高的5G、AI等主題式ETF,強化獲利向上機會,作為投組保護作用的蛋殼則挑選中國國債、美國公債、中國政金債等政府ETF,完整資產配置。
第二是「月月配息」概念,相對於股票ETF偏向積極成長,對於接近退休階段的投資人希望創造現金流,且資產波動度不要太大,李政儒選擇四檔債券ETF,元大美債7-10(00697B)ETF,由於美政府公債是在發生金融海嘯時的資金避風港,為資產配置的必備元件,以及新興債傘型ETF基金,囊括各新興市場公債,具高殖利率、信用表現良好特性,另外,也納入元大中國債3-5(00721B)加上元大中國5年以上政金債(00871B)兩檔合起來,四檔ETF投資範圍涵蓋全球主要市場公債,表現相對穩健。
進一步從投資人最關心的配息來看,美債ETF配息時間為2、5、8、11月;中國債ETF為1、4、7、10月;新興市場3、6、9、12月,將三大市場債券ETF組合,就可達月月領息目標,創造配息再投入機會。
針對時下流行的存股概念,李政儒指出,存股主要是看未來走勢,雖然目前台股點位是在歷史高點區,但在經濟成長帶動下,依然有向上走高機會,以台灣50為例,當初發行價格為30元,現已來到90元。
因此,他建議慢慢布局ETF及分散投資組合,兼顧報酬與風險,尤其股票與債券走勢呈現負相關,可以維持定期定額台灣50ETF,同時布局債券型ETF,降低資產配置波動度,具有保護資產效果,即使未來有突發風險事件也不必過於擔心,是中長期投資組合的更好選擇。
近一年來廣受各界邀約演講的投資專家羅際夫坦言,十場邀約中有八場的主題都和退休有關,可見退休理財議題已經引起國人重視,而且聽眾最擔心的問題不外乎「不知如何開始、如何選擇?」以及「投資報酬率會不會不夠?」
羅際夫表示,過去面對共同基金,投資人除了挑市場、選公司還要慎選基金經理人,確實是件困難的事。但是目前國內ETF蓬勃發展,尤其元大投信持續創新發展各類ETF,幾乎都齊全了,ETF商品與投資觀念逐漸成熟,滿足了投資人希望方便與簡單的要求,尤其只要抓住趨勢甚至可以透過ETF多空交替使用,都是投資人之福。
至於投資標的該如何選擇方面,羅際夫認為,民眾希望將投資的觸角從台灣延伸至全球、從市場延伸至商品,這部分ETF也能幫投資人解決。因為ETF兼顧了廣度和深度,遍及全球各投資市場,例如元大0050選擇市值前50大的台灣上市公司,對投資人來說相對安心,很適合希望中長期投資台股的投資人。
對於投資人偏好的「懶人投資術」,羅際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投資不能懶,對於自己的理財目標必須有效管理,所以如果有類似智能平台的話,可以讓投資人省力,但還是要自己做功課,留意投資標的相關的市場或趨勢變化可能影響理財目標達成,再適時去調整投資策略,讓理財平台建置的系統去減少失敗和失誤的機率。
對於退休理財的資產配置建議,羅際夫認為債券基金債券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主要因為退休是長期的投資計劃,需要的就是穩健,債券就相當符合基本配備的條件,講求收益的債券基金,只要時間夠久,就有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本錢,不像股票有停利的需求。
不過,對於國人特別喜歡的配息基金,羅際夫強調,年輕族群不像將邁入退休的族群,需要有穩定的現金流,建議不要選擇配息,而是應該把賺的收益繼續滾入再投資。建議可選擇台股連結型基金不配息級別,讓資金真正達到累積再投資效益。以目前市場來看,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收益率相對歐日等負利率的國家高,就可以拉高新興市場債的投資比重。
另外,對於投資人非常在意的配息率,羅際夫認為,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績效遠比手續費重要的兩個觀念相當重要,千萬不要因配息率而侵蝕了本金,過度在意手續費則可能會鼓勵交易型的投資行為出現,畢竟穩健的報酬率才是退休規劃最重要準則。
羅際夫表示,過去面對共同基金,投資人除了挑市場、選公司還要慎選基金經理人,確實是件困難的事。但是目前國內ETF蓬勃發展,尤其元大投信持續創新發展各類ETF,幾乎都齊全了,ETF商品與投資觀念逐漸成熟,滿足了投資人希望方便與簡單的要求,尤其只要抓住趨勢甚至可以透過ETF多空交替使用,都是投資人之福。
至於投資標的該如何選擇方面,羅際夫認為,民眾希望將投資的觸角從台灣延伸至全球、從市場延伸至商品,這部分ETF也能幫投資人解決。因為ETF兼顧了廣度和深度,遍及全球各投資市場,例如元大0050選擇市值前50大的台灣上市公司,對投資人來說相對安心,很適合希望中長期投資台股的投資人。
對於投資人偏好的「懶人投資術」,羅際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投資不能懶,對於自己的理財目標必須有效管理,所以如果有類似智能平台的話,可以讓投資人省力,但還是要自己做功課,留意投資標的相關的市場或趨勢變化可能影響理財目標達成,再適時去調整投資策略,讓理財平台建置的系統去減少失敗和失誤的機率。
對於退休理財的資產配置建議,羅際夫認為債券基金債券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主要因為退休是長期的投資計劃,需要的就是穩健,債券就相當符合基本配備的條件,講求收益的債券基金,只要時間夠久,就有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本錢,不像股票有停利的需求。
不過,對於國人特別喜歡的配息基金,羅際夫強調,年輕族群不像將邁入退休的族群,需要有穩定的現金流,建議不要選擇配息,而是應該把賺的收益繼續滾入再投資。建議可選擇台股連結型基金不配息級別,讓資金真正達到累積再投資效益。以目前市場來看,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收益率相對歐日等負利率的國家高,就可以拉高新興市場債的投資比重。
另外,對於投資人非常在意的配息率,羅際夫認為,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績效遠比手續費重要的兩個觀念相當重要,千萬不要因配息率而侵蝕了本金,過度在意手續費則可能會鼓勵交易型的投資行為出現,畢竟穩健的報酬率才是退休規劃最重要準則。
全球面臨「人口快速老化」問題,退休理財不僅為政府極力推廣目 標,也是民眾關注焦點,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強調,很多民 眾因對於投資理財沒有概念,而害怕跨出第一步,因此也遲遲未進一 步進行退休理財規劃,但其實只要掌握「分散風險」、「善用工具」 兩大關鍵,並避開理財常見三大迷思,退休理財並不難。
針對如何著手退休規劃及選擇退休投資標的,投信業者表示,其實 在主管機關的推廣下,許多投信投顧業者陸續推出智能理財平台,不 僅規劃多項功能,更有助投資人降低入門門檻,元大投信除了原有的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外,近期更將推出元大指享退方案。
許多投資人以「定存股」作為退休理財標的,期望退休後可透過其 穩定的配息做為現金流,由於操作便利是相當常見的投資模式,然而 在「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仍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 散」,因此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
例如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與「元大 高股息ETF」(0056),根據彭博統計,0050發行以來歷年平均殖利 率約在3.6%,0056平均殖利率較高,約在4.6%。不過法人也提醒, 過去配息率不等於未來配息率,且也可能出現不配息的狀況。
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成分投資多檔股票的特色,較有機會避免個股 波動所引發的風險,又可能享有配息收益,即便是投資新手利用選擇 ETF作為退休定存股標的的作法,不僅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 何下手選股的困擾。
由於大型權值股,股價通常不低,因此讓許多小資族裹足不前,但 其實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 期定額多以每月3,000元為門檻,但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 檻,例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即 可定期定額ETF,方便小資族在有限的資金中,仍可進行理財投資的 長期規劃。
另外,「未能持之以恆」也是投資人虧損的常見原因之一,但以歷 史數據來看,定期定額投資「元大台灣50 ETF」平均長達六年以上, 原則上投資人較能有獲得正報酬的機會。所以若能利用定期定額投資 追求「長期效果」,並透過長期攤平購入成本方式,亦能有機會期待 藉由時間效果創造出累積財富的可能。
針對如何著手退休規劃及選擇退休投資標的,投信業者表示,其實 在主管機關的推廣下,許多投信投顧業者陸續推出智能理財平台,不 僅規劃多項功能,更有助投資人降低入門門檻,元大投信除了原有的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外,近期更將推出元大指享退方案。
許多投資人以「定存股」作為退休理財標的,期望退休後可透過其 穩定的配息做為現金流,由於操作便利是相當常見的投資模式,然而 在「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仍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 散」,因此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
例如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與「元大 高股息ETF」(0056),根據彭博統計,0050發行以來歷年平均殖利 率約在3.6%,0056平均殖利率較高,約在4.6%。不過法人也提醒, 過去配息率不等於未來配息率,且也可能出現不配息的狀況。
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成分投資多檔股票的特色,較有機會避免個股 波動所引發的風險,又可能享有配息收益,即便是投資新手利用選擇 ETF作為退休定存股標的的作法,不僅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 何下手選股的困擾。
由於大型權值股,股價通常不低,因此讓許多小資族裹足不前,但 其實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 期定額多以每月3,000元為門檻,但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 檻,例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即 可定期定額ETF,方便小資族在有限的資金中,仍可進行理財投資的 長期規劃。
另外,「未能持之以恆」也是投資人虧損的常見原因之一,但以歷 史數據來看,定期定額投資「元大台灣50 ETF」平均長達六年以上, 原則上投資人較能有獲得正報酬的機會。所以若能利用定期定額投資 追求「長期效果」,並透過長期攤平購入成本方式,亦能有機會期待 藉由時間效果創造出累積財富的可能。
元大投信以提供投資人全方位資產解決方案提供者為念,已推出股票、債券、商品、外匯ETF多種資產類型,截至10月底,債券ETF方面擁有國內受益人數最多的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規模最大的元大AAA-A公司債ETF(00751B),產品質量獲得投資人肯定。預計12/18?12/20募集元大新興債ETF傘型基金,整體基金檔數累積將邁向99,更完善國人退休理財規劃選擇。
相較直接投資債券,債券ETF具備投資門檻較低,投資於一籃子標的可分散風險,以國內證券戶頭即可參與各式海外債券投資機會的優點逐漸被大家熟知,成民眾退休規劃時選擇標的。元大投信自2017年初推出國內首檔債券ETF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近三年時間,國內整體債券ETF檔數超過100檔,規模也突破新台幣一兆元,是規模最大的資產類別。
其中美國政府公債、投資等級債ETF規模占比達七成,然而新興市場債有急起直追之勢。主因公債、投資等級債產品線日趨飽和,加上全球央行偏向寬鬆政策,成熟市場公債殖利率走低,低利環境擁有較高殖利率優勢的新興債券市場受到注意。
元大投信在債券ETF產品線規劃上,重視回歸債券投資本質,一向以公債、投資等級債產品為主,重視長期持有的報酬表現,以作為退休規畫之元件。成功發行多檔債券ETF後,再精選新興市場債ETF產品給投資人。
考慮到新興債市殖利率雖具吸引力,但市場變數也比成熟市場高,透過謹慎控制下檔風險更能捕捉長線行情。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基金以及元大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ETF基金兩檔主要投資於各國主權擔保的政府相關債券,信用風險相對低於一般新興市場債券,卻享受優於成熟市場公債的殖利率表現。適合投資人作為資產配置標的,建立更兼顧收益與保護下檔風險的投資組合。
相較直接投資債券,債券ETF具備投資門檻較低,投資於一籃子標的可分散風險,以國內證券戶頭即可參與各式海外債券投資機會的優點逐漸被大家熟知,成民眾退休規劃時選擇標的。元大投信自2017年初推出國內首檔債券ETF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近三年時間,國內整體債券ETF檔數超過100檔,規模也突破新台幣一兆元,是規模最大的資產類別。
其中美國政府公債、投資等級債ETF規模占比達七成,然而新興市場債有急起直追之勢。主因公債、投資等級債產品線日趨飽和,加上全球央行偏向寬鬆政策,成熟市場公債殖利率走低,低利環境擁有較高殖利率優勢的新興債券市場受到注意。
元大投信在債券ETF產品線規劃上,重視回歸債券投資本質,一向以公債、投資等級債產品為主,重視長期持有的報酬表現,以作為退休規畫之元件。成功發行多檔債券ETF後,再精選新興市場債ETF產品給投資人。
考慮到新興債市殖利率雖具吸引力,但市場變數也比成熟市場高,透過謹慎控制下檔風險更能捕捉長線行情。元大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ETF基金以及元大中國政策性金融債5年期以上債券ETF基金兩檔主要投資於各國主權擔保的政府相關債券,信用風險相對低於一般新興市場債券,卻享受優於成熟市場公債的殖利率表現。適合投資人作為資產配置標的,建立更兼顧收益與保護下檔風險的投資組合。
台股高殖利率冠亞股,國內投信推出台股具配息機制的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等ETF長期表現優異,受到市場青睞。今年在退休理財需求提升下,資產管理業進一步推出可於銀行交易的ETF連結基金,讓投資人不論習慣股市或銀行交易都能參與指數化工具,也推動台股商品邁入2.0時代。
專家表示,台股市場啟動2.0發展,投資人對配息的需求將從高收益轉向穩收益,投資標的的需求從大規模到體質優,報酬追求也轉向可長可久放長投資,貼近退休理財的穩健需要。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近年來台灣ETF投資人飛速成長,到10月底,持有ETF受益人已來到近80萬人,年增20萬人;與2017年底比較,受益人的增數更達36萬之多,短短兩年成長八成以上。
台股ETF受益人大增,與長期低利率、退休制度改革和高齡人口增加不無關係。由於投資需求轉變,台股商品逐漸興起配息型ETF為主流的趨勢,這也和台股高殖利率有關,配息所造就的報酬曲線向上,相關配息型ETF扮演指數化商品動能。
在台灣掛牌的熱門ETF中,投資台灣中大型高殖利率股票的元大高股息ETF,熱度排名第一,目前總計有15萬受益人持有,為歷史紀錄,另外,台股掛牌最悠久的元大台灣50,過去平均配息率在3-4%,也吸引超過9萬名投資人投資。
除此,近年國際趨勢流行聰明選股(Smart Beta)概念,台股中也有商品問市,以兼具高股息和Smart Beta因子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為代表。
該檔ETF自2018年掛牌以來,兩次配息率分別達到5.1%、4.7%,今年以來到11月中旬的報酬率21.6%,彰顯台股投資優勢。
由於熱門ETF主要由國內ETF最大發行商的元大投信推出,該投信所累積的受益人也成長快速,與整體市場亦步亦趨。以ETF來看,元大投信ETF受益人達到50萬人,換算約每五個ETF投資人,有三個都是元大投信客戶。
從境內基金看,元大投信ETF成長,也囊括三成以上的受益人。該投信旗下主動式與被動式基金合計受益人逾60萬人,占全體共同基金194萬名受益人30.9%。
元大投信近年持續精進金融投資服務,在今年著眼國人理財需求,並推出連結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富櫃50 ETF的ETF連結基金,讓投資人透過銀行平台就能交易ETF,開創ETF新里程。
ETF連結基金設計上,考量部分投資人布局配息型ETF,有股息再投資需求,還特別設立不配息級別,資產管理公司將幫助投資人自動投資股息,為國內特殊的投資機制。
專家表示,1990年代台股上萬點,當時國人追求高波動標的,許多飆股紅極一時,不過現在的萬點結構丕變,不僅企業穩定增長,股息配發率提高,國人偏好標的也轉以高股息為重心,而台股具備高殖利率,正值得參考。
法人強調,台股投資的地貌與天際線已完全改變,進入台股2.0時代,投資人想領配息不見得要捨近求遠。尤其在國內ETF產品逐漸完備,不妨參考國內商品來進行退休規劃。(系列十之五)
專家表示,台股市場啟動2.0發展,投資人對配息的需求將從高收益轉向穩收益,投資標的的需求從大規模到體質優,報酬追求也轉向可長可久放長投資,貼近退休理財的穩健需要。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近年來台灣ETF投資人飛速成長,到10月底,持有ETF受益人已來到近80萬人,年增20萬人;與2017年底比較,受益人的增數更達36萬之多,短短兩年成長八成以上。
台股ETF受益人大增,與長期低利率、退休制度改革和高齡人口增加不無關係。由於投資需求轉變,台股商品逐漸興起配息型ETF為主流的趨勢,這也和台股高殖利率有關,配息所造就的報酬曲線向上,相關配息型ETF扮演指數化商品動能。
在台灣掛牌的熱門ETF中,投資台灣中大型高殖利率股票的元大高股息ETF,熱度排名第一,目前總計有15萬受益人持有,為歷史紀錄,另外,台股掛牌最悠久的元大台灣50,過去平均配息率在3-4%,也吸引超過9萬名投資人投資。
除此,近年國際趨勢流行聰明選股(Smart Beta)概念,台股中也有商品問市,以兼具高股息和Smart Beta因子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為代表。
該檔ETF自2018年掛牌以來,兩次配息率分別達到5.1%、4.7%,今年以來到11月中旬的報酬率21.6%,彰顯台股投資優勢。
由於熱門ETF主要由國內ETF最大發行商的元大投信推出,該投信所累積的受益人也成長快速,與整體市場亦步亦趨。以ETF來看,元大投信ETF受益人達到50萬人,換算約每五個ETF投資人,有三個都是元大投信客戶。
從境內基金看,元大投信ETF成長,也囊括三成以上的受益人。該投信旗下主動式與被動式基金合計受益人逾60萬人,占全體共同基金194萬名受益人30.9%。
元大投信近年持續精進金融投資服務,在今年著眼國人理財需求,並推出連結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富櫃50 ETF的ETF連結基金,讓投資人透過銀行平台就能交易ETF,開創ETF新里程。
ETF連結基金設計上,考量部分投資人布局配息型ETF,有股息再投資需求,還特別設立不配息級別,資產管理公司將幫助投資人自動投資股息,為國內特殊的投資機制。
專家表示,1990年代台股上萬點,當時國人追求高波動標的,許多飆股紅極一時,不過現在的萬點結構丕變,不僅企業穩定增長,股息配發率提高,國人偏好標的也轉以高股息為重心,而台股具備高殖利率,正值得參考。
法人強調,台股投資的地貌與天際線已完全改變,進入台股2.0時代,投資人想領配息不見得要捨近求遠。尤其在國內ETF產品逐漸完備,不妨參考國內商品來進行退休規劃。(系列十之五)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