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有量科技總經李誌誠表示,近年有量成功拓展高端無人機應用市場 ,是大陸業者以外全球第一家無人機軟包鋰電芯供應商,目前不僅供 應國內無人機國家隊需求,也積極向外推展海外「非紅」軍用或商用 無人機市場。
有量擁有三大技術優勢:一、高功率軟包電芯,可支援20C以上放 電能力,產品具極佳瞬間輸出能力,成功應用在高功率輸出載具上, 例如,無人機、航太、航空、軍工等高端應用,無人機適用於物流、 農業噴灑、軍警監控、工業檢測、空中計程車等。二、快速充電能力 ,可在15分鐘內充電至80%,有效提升使用效率與便利性。三、自主 模組整合能力,整合式模組設計能力,融合散熱、結構與機構設計, 打造高度客製化能源系統。
近年來有量科技在大型儲能系統上也開發出多個不同材料特性的應 用成果,包括,中油LTO 50KWh、東元NCM 2MWh、台北市政府NCM 14 0KWh、有量龜山廠NCM 1.08MWh、明碁LFP 1.27MWh、桃園觀音NMC 2 .5MWh AFC儲能系統。
創揚科技董事長李泰安在有量、創揚、智電三方戰略合作記者會上 說,作為經驗豐富的能源系統整合商,創揚用過韓系電池芯、也協助 客戶用過大陸電芯、根據去年創揚、有量、致電首次合作推出的2.5 MW 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儲能系統,有量的國產化電芯的一致性,比 韓系、陸系電芯好很多,好到不需要做電芯平衡;通常儲能系統做一 次電池平衡,需要停機2至3天,這對客戶的實際收益影響甚大。另外 ,儲能電池國產化有利於長期的供應鏈穩定。
有量、創揚、智電6月下旬啟動三方表後儲能及國產電池供應鏈戰 略合作,這是有量宣示繼無人機、移動載具之後,另一軟包動力鋰電 池芯重點發展新方向,未來營運成長值得期待。
證交所表示,第22屆董事有臺銀代表人吳佳曉、土銀代表人何英明 、台糖代表人蕭基淵、華銀代表人陳芬蘭、兆豐銀代表人簡鴻文、永 豐餘投控代表人駱秉正、台泥代表人張安平、元大證代表人黃維誠、 富邦證代表人程明乾,以及主管機關指派的林修銘、李愛玲、張心悌 、邵慶平、張琬喻、朱德芳等15人。
至於證交所第22屆監察人有一銀代表人邱月琴、中油出席此次會議 代表人陳瑞瓊及主管機關指派的許富皓等3人。
伊朗議會認為應關閉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目前待伊 朗國安最高層級批准,以回應美國先前轟炸伊朗多處核設施,全球約 五分之一石油出口須經過荷姆茲海峽。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指示鄭麗君督導穩定物價小組,密切關注包括 油價、民生物價,以及股市的波動,必要時適時採取各項措施來穩定 物價及民生資源。
行政院說明,今年以來,國內物價漲幅呈逐月減緩,今年1至5月平 均CPI年增率為2.04%,今年5月更降至1.55%;惟近期中東地緣政治 風險升溫,國際原油價格呈明顯上升趨勢,穩定物價小組將密切掌握 國際情勢,妥為應處,力求物價維持穩定。
為穩定國內物價,行政院訂定「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的浮動油價調 整機制,亦即各周調整後92無鉛汽油、超級柴油零售價換算稅前批售 價格,以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亞鄰競爭國當周稅前價之最低 價,作為調整的上限。
針對「油價平穩措施」,若95汽油每公升30元以下,中油將依油價 公式正常漲跌;95零售價落到30∼32.4元區間,將少漲25%並由中油 吸收;95零售價落在32.5∼34.9元區間,少漲50%;95零售價超過3 5元,少漲75%。
舉例來說,今年4月中油曾祭出平穩雙機制,當時汽油原應調漲1. 6元,但為了維持亞鄰最低價,汽油方面吸收1.4元,另外考量95無鉛 汽油每公升價格超出30元,因此由中油再吸收25%,四捨五入後應吸 收0.1元,最終汽油吸收1.5元,實際每公升價格僅調漲0.1元。
除此之外,為了穩定物價,並考量國際經貿情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3月拍板,第15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將 延長至9月底,以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
能源事業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共存,是 首要課題之一。台灣中油為台灣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廠區遍布不同 地貌與近郊都會區,和自然環境緊密相關。因此台灣中油致力於和各 領域專家合作,推動陸域生態監測調查,近年更希望引入OECM的概念 ,將廠區化身生態綠洲,同時規劃成立生態保育公益信託基金,優先 針對農業部保育行動計畫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保育,打造台灣野生動物 友善永續家園。
生物多樣性是我們共同的資產,生態保育有賴長期穩定地經營。玉 山銀行持續透過金融影響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本次與台灣中油的合 作案,不僅落實協助台灣產業轉型的使命,更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具 體承諾。OECM連結貸款將考量企業於物種保育及森林等棲地維護的投 入,鼓勵企業積極採行多元的永續行動,達成2050淨零及生物多樣性 正成長目標。
玉山長期投入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積極接軌國際,不僅於2024年 發布台灣首本通過TNFD符合性查核之自然報告書,獲最高評級肯定, 更於今年入選國際赤道原則協會執行委員,協助國際組織規劃全球銀 行業永續管理相關機制,為首家入選執委的台灣金融機構。未來,除 達成淨零目標、引導資金流向生態永續,也將致力協助提供全球專案 型融資基準,用以判斷、評估和管理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臺灣在淨零永續的努力。
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從上周開始,就掌握相關情勢,將根據國際油 價的走勢做不同推論,例如油價來到每桶80美元會有哪些作法、當國 際油價來到每桶100美元有什麼樣的對策,乃至每桶120、140美元, 包括要從哪些地方取得現貨報價,都有做各種方案應對。
郭智輝指出,經過盤點,運輸途經荷姆茲海峽的燃料約為20%原油 與25%天然氣,將因繞道而增加運費,不過他也強調,攤提後運費影 響並不多。據政府部會計算,當油價上漲10%,對CPI增幅影響為0. 3個百分點;燃料成本亦會影響電價,平均電價上漲1%,影響約0.0 27個百分點。
郭智輝說,因與物價有關,行政院對此命題高度關注,當燃料價格 不斷往上走的時候,身為國營事業的中油就要吸收部分差額,台電也 要能吸收一部分漲幅,並透過其他補助、援助方式來整合。
就此,中油補充說明,天然氣法定事業安全存量為11天、油品安全 存量為60天。國內原油及天然氣長期以來均採「分散風險、多元採購 」策略,且安全存量天數均高於法定規範,可充分滿足國內需求,國 內油氣供應均無影響。
但為因應中東地區衝突擴大可能性,中油依據經濟部應變小組指示 已備妥因應方案,將視國外情勢變化,短期緊急採購其他地區油氣現 貨、視情況調整成品油出口計畫、並洽現有中長期LNG契約供應商增 加供氣量;中長期則持續洽購多元油氣來源、積極建構更完備的國內 天然氣輸儲設施及強化天然氣調度供應韌性。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將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對油價的影響分為三 種情境:一、假設軍事衝突不會必然中斷石油流動,如果該地區出口 保持不受影響,布蘭特油價可能回落至每桶60美元。二、考慮伊朗出 口大幅減少的可能性,可能消除明年的全球供應過剩,在供需平衡的 市場中,油價將在75∼80美元區間交易。三、預期衝突最終可能使更 廣泛的海灣地區石油出口面臨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類似2022年的高 油價水準並非不可能出現。
2022年,國際油價年初最高飆升至140美元附近,主要受到俄烏衝 突升級的影響,隨後在OPEC多次減產、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等因素 的推動下,油價回落,年底最低觸及70美元,全年波動率接近100% 。
大摩認為,油價走勢的關鍵在於價格變化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的, 與4月初相比,油價漲幅相對溫和,與1月中旬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按 年計算甚至略有下降。布蘭特原油價格已從5月初的約每桶60美元低 點升至目前接近每桶80美元的水準,略低於1月高位。
大摩指出,油價波動對全球通膨的傳導效應因地區而異,在美國, 10%的永久性油價上漲僅推動核心通膨上升幾個基點;而對歐元區的 通膨傳導效應更為顯著。
高盛最新報告則指出,美國打擊伊朗之後,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可能 上漲,但基本情境預測取決於該地區供應是否受到嚴重干擾。
高盛分析師Daan Struyven等人認為,如果通過荷姆茲海峽的石油 運輸量在一個月內下降一半,並在接下來的11個月保持低10%的狀態 ,布蘭特油價將短暫飆升至每桶110美元。如果伊朗石油供應量每日 減少175萬桶,布蘭特將最高觸及90美元。
郭智輝表示,屆時國際油、氣價格勢將上漲,所以需要國營事業來穩定物價,將先由中油吸收差額。他表示,油價上漲10%,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3個百分點;電價上漲1%,CPI上漲0.027個百分點。
郭智輝表示,封鎖荷姆茲海峽,國際原油價格勢將上漲,經濟部從每桶80美元至130美元都有做各種情境分析及因應,他表示,這不是只有中油或經濟部在因應,行政院也做全盤考量。
經濟部官員表示,中油現已全力將國內油庫和氣槽全部先「灌飽」,若荷姆茲海峽遭封鎖,台灣不致斷氣斷油,可以高價直接在現貨市場購買,不過就是價格較高,都將導致國內油價、氣價、及電價上漲壓力。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經濟部等部會報告「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立委楊瓊瓔、張啓楷、鄭正鈐等皆詢問經濟部如何因應荷姆茲海峽遭封鎖。張啓楷引述外電評估,國際原油價格每桶將漲到130美元,可能造成通膨。
經濟部分析,此次以色列和伊朗衝突升溫,國際估計今年全年國際油價均價75至80美元之間,亦即油價短期雖會飆高,但全年平均還不致於增加太多,暫時先由中油吸收。
台灣中油公司強調,國內原油及液化天然氣(LNG)長期採「分散風險、多元採購」策略,安全存量天數均符合法定規範,可充分滿足國內需求,國內油氣供應均無影響。台灣中油將密切注意中東情勢發展,配合政府物價穩定政策,因應國際油氣價格波動,請國人放心。
立委蔡易餘質詢時提到,台塑現面臨中國大陸石化產能過剩,現又面臨危機,若油價未能反映或配合吸收,對台塑雪上加霜,各界也不希望看到台塑裁員。郭智輝允諾,會來了解、協助台塑因應。
官員表示,我國約有20%原油、25%至29%天然氣是經過荷姆茲海峽,一旦遭封鎖,油價、氣價將會上漲,油價首當其衝,氣價也會漲。因台電也大量用天然氣發電,氣價上漲,電價也會有上漲壓力。現在要先觀察伊朗是否真的會封鎖荷姆茲海峽。
同時,玉山銀行也創市場之先,與企業商議將取得台灣「保育共生地認證」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育指標之一,以逐步達成聯合國「30 x 30」目標,邁向石化重工業與生態共生共榮。
能源事業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共存,是首要課題之一。台灣中油為台灣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廠區遍布不同地貌與近郊都會區,和自然環境緊密相關。因此台灣中油致力於和各領域專家合作,推動陸域生態監測調查,近年更希望引入OECM的概念,將廠區化身生態綠洲,同時規劃成立生態保育公益信託基金,優先針對農業部保育行動計畫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保育,打造台灣野生動物友善永續家園。
玉山強調,生物多樣性是我們共同的資產,生態保育有賴長期穩定地經營。玉山銀行持續透過金融影響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本次與台灣中油的合作案,不僅落實協助台灣產業轉型的使命,更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承諾。OECM連結貸款將考量企業於物種保育及森林等棲地維護的投入,鼓勵企業積極採行多元的永續行動,達成2050淨零及生物多樣性正成長的雙重目標。
玉山長期投入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積極接軌國際,不僅於2024年發布台灣首本通過TNFD符合性查核之自然報告書,獲最高評級肯定,更於今年入選國際赤道原則協會(Equator Principle)執行委員(Steering Committee),協助國際組織規劃全球銀行業永續管理相關機制,為首家入選執行委員的台灣金融機構。
展望未來,玉山除達成淨零目標、引導資金流向生態永續,也將致力於協助提供全球專案型融資基準,用以判斷、評估和管理評估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台灣在淨零永續的努力。
台灣電力市場再掀波瀾,國內首家由泛官股組成的售電公司——台智電,即將在6月份開始對外售電。這家公司的成立,對於綠電需求殷切的企業來說,是一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台智電的成立,將有助於解決中小型供應鏈在短年期內購買綠電的困難,並對開發商去化部分購售電,取得專案融資提供幫助。
然而,這家由政府背後支持的綠電分銷平台公司,其股東結構十分特殊,結合了泛官股、高科技及傳產等不同產業的企業龍頭,這在國內尚屬首見。由於股東來自市場不同產業,公平會將對其結合行為進行嚴格審查,確保不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公平會計劃以台智電作為指標案例,對綠電售電業市場進行深入了解。審查的重點將放在出任董事的股東身上,了解他們是否具有公司控制力,以及其結合行為可能對市場帶來的影響。
台智電在完成釋股增資後,共有14家股東,包括台灣中油、中華電信、中鋼、台灣高鐵、耀華玻璃、工研院ITIC、日月光半導體、聯電、长春石化、東和鋼鐵、東元集團、中美晶、台達電、世界先進。每家持股介於5%至12.5%之間,經濟部與交通部泛官股合計持股過半。第二波增資募資目標約15億~16.5億元,增資後董事共有7席,其中中油、中鋼、中華電(各持股12.5%)以及耀華玻璃(近10%)等4家泛官股確定出任董事,民間8家股東各持股5~10%,將輪流出任董事及監察人。
台智電的購電潛在對象,主要鎖定2030年之前可併網的風場,包括風電3.1開發商如風睿、法電EDF,以及3.2風場開發商如CIP、森崴能源。預計這4家共可購買1GW綠電。台智電4月已獲得標準普爾(S&P)A-信評報告,取得投資級別信評,將有助於風電開發商未來順利獲得銀行融資。
隨著公平會對結合行為的審查結果預計在7月底出爐,台智電將加速完成增資釋股計畫,並與風場開發商簽署離岸風電購售電合約(CPA),為台灣綠電市場帶來新的動能。
綠電需求甚殷的企業對台智電公司的運作引頸期盼,認為可解決中 小型供應鏈小額(至少5MW)且短年期(10∼15年)購買綠電問題, 有助開發商去化部分購售電,取得專案融資。
因台智電為政府背後支持的綠電分銷平台公司,股東結構特殊,有 泛官股還有高科技及傳產等不同產業的企業龍頭組成,屬國內首見, 在年初即誠實向公平會申報此一結合行為。
知情人士說,公平會擬以台智電作為指標案例,對綠電售電業市場 多加了解,審查重點在出任董事的股東,了解其是否具有公司控制力 ,其結合行為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台智電釋股增資完成後共有14家股東,包括台灣中油、中華電信、 中鋼、台灣高鐵、耀華玻璃、工研院ITIC、日月光半導體、聯電、長 春石化、東和鋼鐵、東元集團、中美晶、台達電、世界先進;每家持 股介於5%至12.5%之間,經濟部與交通部泛官股合計持股過半,第 二波增資募資目標約15億∼16.5億元,增資後董事共有7席,已確定 出任董事之股東包括中油、中鋼、中華電(各持股12.5%),還有耀 華玻璃(近10%)等4家泛官股,民間8家股東各持股5∼10%,將輪 流出任董事及監察人。
台智電購電潛在對象,鎖定2030年之前可併網的風場為主,包括風 電3.1開發商如風睿、法電EDF,也和3.2風場開發商如CIP、森崴能源 接觸,預計4家共可購買1GW綠電。台智電4月已獲得標準普爾(S & P)A-信評報告,取得投資級別信評,有助風電開發商未來順利獲得 銀行融資。預計公平會7月底審查結合行為出爐後,台智電將加速讓 增資釋股計畫完成,進而和風場開發商簽署離岸風電購售電合約(C PPA)。
近期,台灣企業債市場在第二季開始回暖,各大型企業紛紛發行公司債,其中,台灣中油(台灣中油)也加入了這股發債熱潮。根據市場資訊,中油在5月份發行了163億元的新債,這次發債行動不僅點燃了企業發債的引信,也推升了整體公司債市場的發行量,達到近七月來的新高水準。
去年,台灣公司債市場的總發行量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發行量接近1,750億元。然而,今年第一季,由於中美關稅戰的不確定性,市場縮水嚴重,總發行量僅86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但隨著市場對川普關稱戰的不確定性反應逐漸淡化,以及後續降息訊號的出現,企業發債的意願逐漸提高。
5月份,除了中油發行的163億元外,台電、鴻海、環球晶、國泰金等企業也陸續發行百億元以上的公司債。在金控方面,國泰金控發行了62億元,而玉山金、元大金、富邦金等金控也陸續發行債券,其中富邦金發債量最大,達109億元。
在債券票面利率方面,中油此次發行的10年期券利率降至2%,7年期券利率降至1.95%,均低於上個月台電的同期券利率。此外,中油5年期券利率為1.9%,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這些低利率債券的發行,有助於降低企業的發債成本,進一步刺激發債意願。
在金融債市場方面,今年第一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50億元,土地銀行和中信銀行等大型銀行積極發行金融債,推升了今年金融債的總量。5月份,元大銀等銀行持續發行金融債,使得今年金融債市場的總量再創新高。
去年公司債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有近1,750億元發債量,但據 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 大幅下滑;進入第二季後,4及5月包括台電、中油陸續發債,規模都 在百億元之上。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稅戰反應逐步淡化,後 續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發債意願將更高。5月全體公司債加上可 轉債合計559億元,是今年首月破500億元大關,加上台積電公告6月 將發債141億元,會進一步炒高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公司債發行量回神,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 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比上月台電的116億元更高,其他如鴻海發 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另外如南亞、中航分別 發出54億元、40億元。
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 、元大金發債21億元,及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
觀察指標公司債票面利率,中油這次10年券利率降至2%,7年券降 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另中油5年券利率1.9%, 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券利率開始下修,回降後企業發債成本 舒緩,有助提升發債意願。
而今年第一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50億元,較大咖如土地銀行發145億 元、中信銀行百億元,有卯起來狂發意味;5月包括元大銀等持續發 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台灣中油在近日的「讀者文摘2025年信譽品牌頒獎典禮」中,再度榮獲加油站類別的「信譽品牌白金獎」,這是該公司連續25年獲此殊榮。同時,國光牌潤滑油也連續四年獲得润滑油類別的「信譽品牌白金獎」。這一最高殊榮,充分顯示了台灣中油在產品品質與顧客服務上的長期努力,以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賴與肯定。
台灣中油表示,讀者文摘每年都會透過問卷調查,讓消費者票選心目中的最佳品牌,並根據六大面向進行評分,這六大面向分別是「信賴程度」、「品質」、「價值」、「了解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這樣的評選方式,旨在挖掘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台灣中油的加油站始終以服務社會大眾為核心,重視產品品質及使用安全。隨著市場的變化,加油站採取複合式經營策略,截至2024年底,已有213座直營站銷售CUP&GO來速咖啡,並推出洗可麗洗沐系列新產品。此外,台灣中油也積極擴展電動車充換電設施,並提供中油Pay等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以滿足顧客的多元化需求。
台灣中油還非常注重環境友善設計,將加油站體規劃成綠建築,並關注公廁的清潔維護及設備提升,將永續發展落實於日常行動中。
國光牌潤滑油作為台灣中油的明星產品,已深耕市場數十年。近年來,該公司積極投入低碳潤滑油品的研發與應用,並推動使用再生塑料包材。截至2023年,全系列產品已完成碳足跡盤查,並已有十項產品取得環境部碳標籤認證,成為國內潤滑油業界的環保領航者。
未來,台灣中油將持續秉持「品質第一、服務至上、貢獻最大」的經營理念,提供消費者安心且多元的服務體驗。透過深耕服務與永續創新,台灣中油將鞏固消費者心中最值得信賴的品牌地位,為消費者的行車與機械運轉安全提供保障,為台灣加好油,讓一切都好轉。
台灣中油表示,讀者文摘每年透過問卷調查,由消費者票選心目中認定的最佳品牌,並根據六大面向評分,包括「信賴程度」、「品質」、「價值」、「了解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以發掘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台灣中油加油站以服務社會大眾為核心,首重產品品質及使用安全。因應市場變化,加油站採複合式經營,截至2024年底,有213座直營站銷售CUP&GO來速咖啡,並推出洗可麗洗沐系列新產品。同時擴展電動車充換電設施,並搭配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中油Pay,提供顧客多元化服務。
此外,台灣中油持續將加油站體結合環境友善設計,規劃成綠建築,且注重公廁清潔維護及設備提升,將永續發展落實於行動。
台灣中油創立國光牌潤滑油深耕市場數十年,近年積極投入低碳潤滑油品的研發與應用,並推動使用再生塑料包材;已於2023年完成全系列產品的碳足跡盤查,目前已有十項產品取得環境部碳標籤認證,成為國內潤滑油業界的環保領航者。
台灣中油將持續以「品質第一、服務至上、貢獻最大」經營理念,提供安心且多元的服務體驗,透過深耕服務、永續創新,鞏固消費者心中最值得信賴的品牌地位,守護每一位消費者的行車與機械運轉安全,為台灣加好油,讓一切都好轉。
台灣環境部為了推動碳排減量,積極與產業界合作,組成了「綠色先行者聯盟」。這個聯盟由台塑、中鋼、台積電、台電等17家高碳排業者組成,旨在共同探索碳交易與碳費制度的雙軌制。聯盟成員將於6月下旬前往德國取經,學習德國在碳交易和總量管制碳交易方面的經驗。
此次聯盟的出訪,將對台灣碳費的提高至國際水準提供參考。目前台灣的碳費僅為每公噸300元新台幣,相較於瑞典的每噸137美元,差距甚遠。然而,台積電等排碳大戶的減碳成本已經高達每噸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
環境部與台積電去年已簽署碳捕捉合作備忘錄,計劃將碳捕捉技術導入公有焚化爐,以降低碳排。嘉義縣鹿草焚化廠將成為首個導入這項技術的焚化廠。台灣每年約有600萬至700萬噸的垃圾在焚化廠處理,這些廠每年約排放200萬至300萬噸的碳排。
環境部還計劃透過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鼓勵國內淨零新興產業的投資。該辦公室預計於5月23日掛牌,每案投資金額約在2,000萬至1億元,旨在帶動國內淨零新創產業的成長。
台灣中油積極邁向數位轉型之路,近年來將先進的人工智慧(AI)技術與創新科技巧妙結合,應用於產品製造、銷售、儲存以及環境安全與環保等各個領域。透過AI技術的導入,不僅有效提升了營運效率,更打造出符合永續發展趨勢與市場競爭需求的智慧工場示範。
自2021年11月起,台灣中油成立了5G AIoT推動專案辦公室,專注於將AI技術應用於製程改善、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關鍵領域。截至目前,已推動逾250件案件,預計全部完成後,將為公司帶來數十億元的效益,包括增加收益和降低成本。
以煉化三廠(大林廠、桃園廠及林園廠)為例,中油選擇了其中一個工場進行AI製程優化,並利用AI圖像辨識技術來識別馬達電流故障頻譜,提前預知設備異常,減少非計畫性停爐等損失。
此外,中油與學術單位合作,開發了管線測漏與定位AI系統。今年初,該系統已成功完成民雄到新營管線區間的測漏與定位功能驗證,將偵測時間從原來的數小時大幅縮短至兩分鐘內,實時掌控風險並降低損失。
為提升大型光電案場巡檢作業效率,中油投入了「無人機輔助太陽光電巡檢技術」的開發。通過「AI影像辨識方式」,該公司成功開發出「太陽能板缺陷影像識別系統」,並獲得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牌獎。
在AI人才培育方面,台灣中油於112年獲得數位發展部「AI智慧應用暨人才淬鍊推動計畫」年度價值影響力獎。今年,公司推動了一個为期五年的AI人才培育計畫,從2024年至今年4月底,已舉辦了多場AI相關的實體、線上學習及直播培訓課程,超過5,000人次參與。
台灣中油在數位轉型上的努力逐漸顯現成效,未來將持續導入AI技術,提升整體經營效能,朝向智慧化永續企業的發展目標前進。
答:我上任以來除了推動碳費制度上路外,也宣布將啟動總量管制碳交易與碳費制度並行。環境部與企業共組「綠色先行者聯盟」,預計6月下旬要前往德國取經,初步已經有17家業者會加入,這些業者未來也將投入環境部試辦的雙軌制。
綠色先行者聯盟包括台塑、中鋼、台積電、台電、中油、台泥、長春石化、友達光電、聯電、台灣美光、永豐餘集團、東和鋼鐵、日月光、奇美、台達電、宏碁與華碩等17家,主要是高碳排業者。
由於環境部與德國簽有碳交易合作協議,因此今年6月綠色先行者聯盟出訪首站將選定德國,將前往當地了解德國如何處理碳交易、如何進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除了解國際制度運行,更想要了解的是,如何讓台灣碳費可以提高至國際水準。目前,台灣碳費每公噸僅收新台幣300元、約10美元,在世界來說是中後段班,以瑞典來說,碳稅每噸訂於137美元,超過新台幣4,000元,雖然這在台灣在未來十年都很難發生,但像是台積電等前幾名的排碳大戶,自身投入減碳的成本已經到了每噸約3,000元至5,000元,甚至還上看3萬元。
問:未來在減碳方面,與產業界有哪些新合作?
答:舉例來說,台積電與環境部去年簽署碳捕捉合作備忘錄(CCU),希望把碳捕捉相關技術導入公有焚化爐,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冷凍液化後,運輸至再利用端或是碳封存場,換取碳權,而首個導入台積電碳捕捉技術的焚化爐就是嘉義縣鹿草焚化廠。
台灣20多座焚化廠,每年約燃燒600萬噸至700萬噸各種垃圾,經過碳盤查,估計有200萬至300萬噸碳排,這樣一來,每噸碳的成本上看萬元,基於台積電持續在台灣增加投資的經營目標、及國際供應鏈的淨零宣示,讓台積電願意持續投入減碳。
現在雖然仍在測試階段,但未來環境部也會從法規端協助,例如讓碳捕捉的減碳效果獲得更明確的認證、以及公私部門合力減碳的碳權分配標準等細節,進而形成「碳捕捉」產業。
此外為了鼓勵國內淨零新興產業持續投資,環境部去年向國發基金爭取100億元,而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預計5月23日掛牌,每案投資金額約在2,000萬至1億元,希望透過綠色成長基金借力使力,帶動國內淨零新創產業成長。
中油自2021年11月成立5G AIoT推動專案辦公室,將AI技術應用在製程改善、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面向,截至目前推動案件逾250件,預期全數完成後,可帶來數十億元效益(含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中油舉例,在煉化三廠(大林廠、桃園廠及林園廠)分別擇定一個工場推動AI製程優化,另利用AI圖像辨識馬達電流故障頻譜,預知設備異常,減少發生非計畫性停爐等損失。
此外,中油與學術單位合作開發管線測漏與定位AI系統,今年初已完成民雄到新營管線區間的測漏與定位功能驗證,偵測時間從原耗費數小時大幅降至兩分鐘內,即時掌控風險並降低損失。
為提升大型光電案場巡檢作業效率,中油投入「無人機輔助太陽光電巡檢技術」開發,以「AI影像辨識方式」找出太陽能板的缺陷,取得「太陽能板缺陷影像識別系統」新型專利,並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牌獎。
AI人才培育方面,112年獲得數位發展部「AI智慧應用暨人才淬鍊推動計畫」年度價值影響力獎,今年推動為期五年的AI人才培育計畫,自2024年至今年4月底辦理AI相關實體、線上學習及直播培訓課程,逾5,000人次參與。
中油在數位轉型推動上逐漸展現成效,未來將持續導入AI技術,提升整體經營效能,朝智慧化永續企業發展。
交通部主導下,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中油和台塑等企業攜手,於23日於桃園、松山和高雄小港三大機場盛大啟動SAF(永續航空燃料)元年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在儀式上強調,這個啟動儀式不僅是一個里程碑,更是追求2030年航空器使用5%SAF的開始,並將不斷推進,以達成2050年的國際航空淨零目標。
陳世凱表示,推動SAF的過程雖然艱難,但必須堅持不懈。他對於SAF生產端的中油和台塑,以及使用端的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等企業表示感謝,並強調這是為了共同邁向航空減碳的願景。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航空業的減碳工作顯得格外重要。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積極響應行政院將SAF列為減碳旗艦行動計畫之一。交通部已成立專門工作平台,與經濟部跨部會合作,由民航局和能源署共同推動SAF的使用與供應。
民航局指出,台灣中油和台塑石化兩大油品供應商,已於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分別取得CORSIA國際認證。今年,這兩家公司分別進口了400噸和自產了5,500噸SAF,除了23日的添加航班外,後續也將持續供應給國籍航空公司使用,預計今年的減碳效益可達1.5萬噸。
民航局長何淑萍強調,國際航空減碳必須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規範。在全球機場導入SAF成為趨勢的背景下,民航局目前採取鼓勵而非強制的方式,期望各國籍航空公司能夠以2030年的SAF使用量達到總航空燃油使用量的5%為目標,並將持續鼓勵國內航空公司支持採購國內供應的SAF。
隨著台灣電動車的普及,充電網絡的建設也日益受到關注。近期,源點科技旗下的EVOASIS與台北市政府攜手,於22日宣布全面進駐北市公有停車場,這一重要行動將為全市八大行政區帶來超過300支AC(慢充)充電樁,標誌著台灣電動車充電環境的再提升。
根據報導,今年內,EVOASIS將不斷拓展其充電網絡,無論是快充(DC)還是慢充充電樁,都將實現倍增,其中慢充樁將突破1,500支。源點科技副董事長鄭旭捷表示,公司已在3月份接近損益兩平,並預計今年內有望轉盈。
EVOASIS此次進駐北市公有停車場,不僅是為了提供更便捷的充電服務,更是為了打造一個智慧充電生態圈。這將是全台第一家「AC隨插即充」的充電站,車主只需首次註冊,未來即可實現插上充電槍即自動啟用充電,充電完成後自動付款,大幅簡化充電流程,提升使用便利性。
在充電網絡的布局上,EVOASIS已迅速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充電站之一。去年,全台已設置了400支快充充電槍及600支慢充充電槍,今年底目標將翻倍至800支及1,500支以上。鄭旭捷指出,為滿足車主各種充電需求,EVOASIS將繼續推進快慢充並行布局,以大型快充站為主,慢充為輔,以達到充電網絡的全面覆蓋。
對於電動車市場的未來發展,鄭旭捷表達了樂觀的態度。雖然成長速度有所放慢,但整體電動車規模仍在持續擴大,這一趨勢不會改變。因此,EVOASIS將繼續加大布局力道,滿足市場對充電服務的需求。
除了進駐公有停車場,EVOASIS也推出了「SUPER OASIS 超級綠洲」大型快充站,並與中油、台糖、統一等加油站以及家樂福、微風、禮客等大型百貨商場合作,進一步擴大快充網絡,為台灣電動車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