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五輕設備整廠輸出案進入最後階段,中油正等候最後一個合作對象印尼國營Pertamina石化公司回覆,在8月底前若未有新進展,將中止協商,確定走向拍賣設備一途。
中油表示,位於高雄煉油廠內的五輕在2014年關廠後,規劃採整廠輸出方式處置,先後與印尼、越南、柬埔寨及緬甸等接洽。其中,印尼的Pertamina石化公司態度最為積極,加上當地政府支持,雙方一度傾向以合資方式重建,惟印尼新總統上台後,對該投資案立場轉為冷淡,進度停滯下,中油轉向尋找新合作對象。
伊朗POGDC集團年前向該公司以400萬美元買下高雄廠一套異構化工場設備後,對五輕設備也表達高度興趣,雙方去年針對技術移轉、安裝、生產等層面展開洽商。不過,因美國總統川普對伊朗啟動新一輪經濟制裁,讓五輕輸出案胎死腹中;同時,與POGDC集團簽下的異構化工場設備買賣合約也被迫解約。
中油指出,目前正重新與Pertamina接觸,雙方並訂出8月底的答覆期限;屆時,若對方表態有合作意願,將可以繼續走下去,否則協商即確定終止。
中油表示,位於高雄煉油廠內的五輕在2014年關廠後,規劃採整廠輸出方式處置,先後與印尼、越南、柬埔寨及緬甸等接洽。其中,印尼的Pertamina石化公司態度最為積極,加上當地政府支持,雙方一度傾向以合資方式重建,惟印尼新總統上台後,對該投資案立場轉為冷淡,進度停滯下,中油轉向尋找新合作對象。
伊朗POGDC集團年前向該公司以400萬美元買下高雄廠一套異構化工場設備後,對五輕設備也表達高度興趣,雙方去年針對技術移轉、安裝、生產等層面展開洽商。不過,因美國總統川普對伊朗啟動新一輪經濟制裁,讓五輕輸出案胎死腹中;同時,與POGDC集團簽下的異構化工場設備買賣合約也被迫解約。
中油指出,目前正重新與Pertamina接觸,雙方並訂出8月底的答覆期限;屆時,若對方表態有合作意願,將可以繼續走下去,否則協商即確定終止。
中油四輕將於今年11月歲修,因準備全面健檢設備,停產時間由以往的40天增至65天,目前擬進口料源支援供料,希望能把對下游各石化廠營運影響降至最低。
中油指出,針對四輕即將於第4季進行三年一次的歲修工程,準備展開最高標準的全面健檢,除打算汰舊換新三座塔槽外,所有的壓力容器也會開放檢查,只要有安全疑慮的零件均更新,期望能達到零工安問題。
四輕此次停爐時間排定為65天,由11月16日至明年1月19日,較往年增加20多天。初估工程費用達三、四億元,比以往多出一、兩倍。由於年產38.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停工後,只剩下年產72萬公噸的新三輕維持正常運轉,產量減少35%的情況下,將依此減幅,對下游各廠全面實施乙烯、丁二烯減供原料措施,直至四輕復工為止,至於丙烯客戶減供幅度大約在15%上下。
中油為紓解下游缺料壓力,向貿易商談妥引進來自歐洲和東北亞地區的乙烯,預計每個月可進口約1萬公噸的料源,運抵高雄港儲存,供下游運用。四輕停產受影響的下游乙烯用戶包括有台聚、亞聚、東聯、中纖、台塑林園廠及仁武廠、華夏子公司台氯、台苯.國喬及榮化等,雖有進口料填補需求,惟礙於輸送管線限制,預期多數將配合減量供料進行相關生產線減產或檢修。
中油指出,針對四輕即將於第4季進行三年一次的歲修工程,準備展開最高標準的全面健檢,除打算汰舊換新三座塔槽外,所有的壓力容器也會開放檢查,只要有安全疑慮的零件均更新,期望能達到零工安問題。
四輕此次停爐時間排定為65天,由11月16日至明年1月19日,較往年增加20多天。初估工程費用達三、四億元,比以往多出一、兩倍。由於年產38.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停工後,只剩下年產72萬公噸的新三輕維持正常運轉,產量減少35%的情況下,將依此減幅,對下游各廠全面實施乙烯、丁二烯減供原料措施,直至四輕復工為止,至於丙烯客戶減供幅度大約在15%上下。
中油為紓解下游缺料壓力,向貿易商談妥引進來自歐洲和東北亞地區的乙烯,預計每個月可進口約1萬公噸的料源,運抵高雄港儲存,供下游運用。四輕停產受影響的下游乙烯用戶包括有台聚、亞聚、東聯、中纖、台塑林園廠及仁武廠、華夏子公司台氯、台苯.國喬及榮化等,雖有進口料填補需求,惟礙於輸送管線限制,預期多數將配合減量供料進行相關生產線減產或檢修。
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建構全球化的能源公司,中油規劃赴越南投資潤滑油摻配廠、在澳洲投資天然氣廠。其中,越南潤滑油摻配廠預計今年第3季動工,2020年首季營運;澳洲天然氣廠若一切順利,明年2月投產。
此外,除台灣天然氣市場朝領先佈局目標推進,高值化的日本海外最大投資的「曄暘案」及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都要全力以赴,力拼10月、8月動工。
洲際貨櫃中心等2000億元投資案也要繼續推動。透過海內外多元布局,強化長期營運能量。
有鑑台灣潤滑油屬完全競爭市場,中油在高雄煉油廠關廠後也失去自有摻配工廠,而中油產品多外銷中國大陸。
考量東協市場活絡商機,中油規劃與2家民營企業合作(中油持股4成,其餘兩家公司各持股3成),斥資18億元,前進越南建置潤滑油摻配廠,除享有關稅優惠,更可以增加外銷大陸、東協國家的競爭能量。
因應全球能源佈局趨勢率,中油加速在探勘、採油方面投入世界市場。為此,中油配合採購天然氣,評估降低成本的投資角度,參與由日商、法商主導的澳洲天然氣廠建置計畫(中油持股2.625%);透過取得上游油氣田開發、生產的權力,提升中油自有的油氣權,倘若一切順利的話,明年2月有望開始投產。
中油去年營運轉虧為盈,今年前4月稅前盈餘已突破百億元;目前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
截至今年3月底,中油從民國59年至今,已開採14713萬桶油、801億立方公尺氣,合計貢獻1356億元淨利。目前剩餘證實蘊藏量還有6238萬桶油及130億立方公尺氣,合計價值達834億元。
此外,除台灣天然氣市場朝領先佈局目標推進,高值化的日本海外最大投資的「曄暘案」及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都要全力以赴,力拼10月、8月動工。
洲際貨櫃中心等2000億元投資案也要繼續推動。透過海內外多元布局,強化長期營運能量。
有鑑台灣潤滑油屬完全競爭市場,中油在高雄煉油廠關廠後也失去自有摻配工廠,而中油產品多外銷中國大陸。
考量東協市場活絡商機,中油規劃與2家民營企業合作(中油持股4成,其餘兩家公司各持股3成),斥資18億元,前進越南建置潤滑油摻配廠,除享有關稅優惠,更可以增加外銷大陸、東協國家的競爭能量。
因應全球能源佈局趨勢率,中油加速在探勘、採油方面投入世界市場。為此,中油配合採購天然氣,評估降低成本的投資角度,參與由日商、法商主導的澳洲天然氣廠建置計畫(中油持股2.625%);透過取得上游油氣田開發、生產的權力,提升中油自有的油氣權,倘若一切順利的話,明年2月有望開始投產。
中油去年營運轉虧為盈,今年前4月稅前盈餘已突破百億元;目前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
截至今年3月底,中油從民國59年至今,已開採14713萬桶油、801億立方公尺氣,合計貢獻1356億元淨利。目前剩餘證實蘊藏量還有6238萬桶油及130億立方公尺氣,合計價值達834億元。
經濟部長李世光昨(5)日坦言,未來當我國能源配比為天然氣發電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二成後,燃料成本也假設與現在市場價格一樣來精算,電價漲幅為10%。
李世光也鬆口,由於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一半,如果國際燃料價格上揚,發電成本提高,電價隨著公式,漲幅會超過10%。不過,電價公式已納入電價平穩基金,以及每半年漲、跌幅不得逾3%的防衛性限制,電價不至於暴漲。
李世光也說,為了達到《電業法》修法後,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達50%的能源結構,國內要有五座天然氣接收站,每年營運規畫量將倍增到2,800萬公噸。為了分散供應來源與風險,經濟部的政策是開放台電自建天然氣接收站,以及自行採購天然氣,但只限發電自用,不會與中油競爭搶市場。
同樣的,減少燃煤電廠、改為天然氣發電已是國際趨勢,為了保障海外供氣來源,免受國際競爭排擠,中油與台電的天然氣採購招標合約,得同時兼顧「單一保證來源」以及「多元分配」。前者是藉大量採購來獲得獨家供應,以穩定供氣來源,後者則避免押寶單一採購來源的風險。
李世光表示,未來國際天然氣需求雖然上升,但包括美國頁岩氣、加拿大油砂、中國大陸油砂陸續開採,不至有氣源不足的問題。
李世光也鬆口,由於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一半,如果國際燃料價格上揚,發電成本提高,電價隨著公式,漲幅會超過10%。不過,電價公式已納入電價平穩基金,以及每半年漲、跌幅不得逾3%的防衛性限制,電價不至於暴漲。
李世光也說,為了達到《電業法》修法後,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達50%的能源結構,國內要有五座天然氣接收站,每年營運規畫量將倍增到2,800萬公噸。為了分散供應來源與風險,經濟部的政策是開放台電自建天然氣接收站,以及自行採購天然氣,但只限發電自用,不會與中油競爭搶市場。
同樣的,減少燃煤電廠、改為天然氣發電已是國際趨勢,為了保障海外供氣來源,免受國際競爭排擠,中油與台電的天然氣採購招標合約,得同時兼顧「單一保證來源」以及「多元分配」。前者是藉大量採購來獲得獨家供應,以穩定供氣來源,後者則避免押寶單一採購來源的風險。
李世光表示,未來國際天然氣需求雖然上升,但包括美國頁岩氣、加拿大油砂、中國大陸油砂陸續開採,不至有氣源不足的問題。
中油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計畫案,環保署昨(5)日召開環差 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中油表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急迫且必要 ,且觀塘工業區(港)為唯一可行站址,無替代方案,將全力爭取8 月如期動工。
中油指出,現有的永安及台中二座天然氣接收站營運量已趨近飽和 。因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3∼4部複循環燃氣機組所需燃氣需求,及未 來北部地區工業用戶燃油鍋爐改用天然氣、新增民營電廠用量等新增 天然氣需求,其中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自111年開始陸續商轉 ,每年增加近300萬公噸天然氣,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必須如期 完工供氣,時程緊迫。經評估,觀塘工業區(港)已分別於88、89年 通過環評審查,且已完成圍堰造地約2.5公頃及多項臨時設施,可有 效縮短計畫期程,如期供應台電大潭電廠從民國111年開始的用氣需 求。
對於環團訴求的藻礁保育主張,中油認為,台灣藻礁分布於新北市 、淡水、石門、三芝與屏東縣恆春半島,桃園並非唯一具有藻礁之海 岸,而觀塘工業區(港)開發區所在區域位於「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保護區外,相對於保護區及其他區域藻礁來 說,並非生態熱點,生物多樣性並不高,且多為泥沙覆蓋,生態功能 不彰。
中油表示,後續施工及營運階段都會落實審查結論要求,推動藻礁 異地補償等措施,並委請專家學者持續進行藻礁相關研究與監測,落 實地方回饋。
中油指出,現有的永安及台中二座天然氣接收站營運量已趨近飽和 。因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3∼4部複循環燃氣機組所需燃氣需求,及未 來北部地區工業用戶燃油鍋爐改用天然氣、新增民營電廠用量等新增 天然氣需求,其中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自111年開始陸續商轉 ,每年增加近300萬公噸天然氣,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必須如期 完工供氣,時程緊迫。經評估,觀塘工業區(港)已分別於88、89年 通過環評審查,且已完成圍堰造地約2.5公頃及多項臨時設施,可有 效縮短計畫期程,如期供應台電大潭電廠從民國111年開始的用氣需 求。
對於環團訴求的藻礁保育主張,中油認為,台灣藻礁分布於新北市 、淡水、石門、三芝與屏東縣恆春半島,桃園並非唯一具有藻礁之海 岸,而觀塘工業區(港)開發區所在區域位於「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保護區外,相對於保護區及其他區域藻礁來 說,並非生態熱點,生物多樣性並不高,且多為泥沙覆蓋,生態功能 不彰。
中油表示,後續施工及營運階段都會落實審查結論要求,推動藻礁 異地補償等措施,並委請專家學者持續進行藻礁相關研究與監測,落 實地方回饋。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能源部長發表聯合聲明,力促延長減產協議至明年3月底,獲多數產油國支持及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減少等消息助漲,國際原油價位回升。中油、台塑化宣布,調漲國內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0.5元、各式柴油價格每公升0.6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5.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7.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1.5元。此外,台塑化22日凌晨01:00開始,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5.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7.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1.2元。
中油指出,本周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48.86美元,上漲至51.28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51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3.82%,汽、柴油每公升各調漲0.5元、0.6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5.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7.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1.5元。此外,台塑化22日凌晨01:00開始,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5.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7.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1.2元。
中油指出,本周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48.86美元,上漲至51.28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51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3.82%,汽、柴油每公升各調漲0.5元、0.6元。
為達成2025年裝置容量20GW目標,各地積極建置太陽光電,各國營企業、地方政府也都全力配合,目前能源局已經盤點出1.2萬公頃閒置土地鋪設太陽光板,集中在桃園、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地區。
能源局局長林全能指出,現有1.2萬公頃閒置用地可設置裝置容量達8GW,足夠配合至2020年6.5GW的目標量,現階段先完成階段性目標完成,未來也會持續盤點土地。
資料顯示,目前盤點土地中,有近4成來自嚴重地層下陷區,2成是水庫、滯洪池和埤塘等水域空間,另外近2成是公家機關、工廠和農業設施屋頂,地方政府可以說是推動主力。像是桃園「千塘之鄉埤塘光電綠能計畫」、雲林台西工業區綠能專區等。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程序上會由地方政府盤點土地後交由中央,各部會評估完再交由能源局公告或招標。政府需要評估是否衝擊農業等其他產業,這部分涉及到跨部會、中央跟地方協商。
另外,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也扮演領頭羊。台電設定4期目標,總裝置容量約140MW,國產率在8成以上。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指出,現階段再生能源開發以「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為主,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系統10.3%。
陳一成表示,台電已完成太陽光電第1期地面型光板鋪設,裝置容量約18MW;第二期屋頂行光板也已招標,今年7月起陸續開始併聯發電,裝置容量約11MW。
陳一成指出,第三期計畫在彰濱工業區內鋪設約30萬片太陽能光板,最大裝置容量100MW,預計明年併聯;第四期則與台水合作,在8個水庫內鋪設浮動型太陽光板,後年夏天併聯,裝置容量約10MW。
能源局局長林全能指出,現有1.2萬公頃閒置用地可設置裝置容量達8GW,足夠配合至2020年6.5GW的目標量,現階段先完成階段性目標完成,未來也會持續盤點土地。
資料顯示,目前盤點土地中,有近4成來自嚴重地層下陷區,2成是水庫、滯洪池和埤塘等水域空間,另外近2成是公家機關、工廠和農業設施屋頂,地方政府可以說是推動主力。像是桃園「千塘之鄉埤塘光電綠能計畫」、雲林台西工業區綠能專區等。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程序上會由地方政府盤點土地後交由中央,各部會評估完再交由能源局公告或招標。政府需要評估是否衝擊農業等其他產業,這部分涉及到跨部會、中央跟地方協商。
另外,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也扮演領頭羊。台電設定4期目標,總裝置容量約140MW,國產率在8成以上。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指出,現階段再生能源開發以「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為主,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系統10.3%。
陳一成表示,台電已完成太陽光電第1期地面型光板鋪設,裝置容量約18MW;第二期屋頂行光板也已招標,今年7月起陸續開始併聯發電,裝置容量約11MW。
陳一成指出,第三期計畫在彰濱工業區內鋪設約30萬片太陽能光板,最大裝置容量100MW,預計明年併聯;第四期則與台水合作,在8個水庫內鋪設浮動型太陽光板,後年夏天併聯,裝置容量約10MW。
響應蔡政府乾淨能源政策,台塑集團啟動評估,將麥寮汽電三部大型燃煤機組改為燃氣機組,且內部傾向自購天然氣。換言之,台塑將自建天然氣接收站、儲槽等基礎設備,依市場行情,總預算上看700億至800億元,將在取得環評後五年完成。
台塑集團之前允諾將台塑化公用四廠石油焦機組,改為燃煤機組,是回應地方政府的期望,如今麥寮汽電民營電廠(IPP)也評估改為燃氣機組,等於二度配合政策,展現十足誠意。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根據國家能源政策發電結構的設定,2025年發電比重只有三成來自於煤燃,但現有台電燃煤發電廠,就已滿足30%占比,因此剩下發電廠,就要改為天然氣或綠能;此外,雲林縣政府也提到,希望台塑企業可以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用天然氣取代生煤,基於上述理由,台塑同意展開評估計畫。
現階段針對麥寮汽電三座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規劃均改為燃氣機組換算,對於天然氣的年需求量約為160萬噸。
【記者吳秉鍇、潘羿菁╱高雄報導】中油指出,燃媒機組改為燃氣可有效降低粒狀汙染物 (PM2.5)、二氧化碳(CO2)和硫、氮化合物排放,對此調整給予肯定。 就發電效率比較,燃煤發電是41%,即100噸煤炭只會使用到41噸,而燃氣發電效率可達51%。不過,如以原料成本來看,依每一度發電量估算,使用天然氣約燃煤的一倍,這是業者選用燃料考量的一大重點。
台塑集團之前允諾將台塑化公用四廠石油焦機組,改為燃煤機組,是回應地方政府的期望,如今麥寮汽電民營電廠(IPP)也評估改為燃氣機組,等於二度配合政策,展現十足誠意。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根據國家能源政策發電結構的設定,2025年發電比重只有三成來自於煤燃,但現有台電燃煤發電廠,就已滿足30%占比,因此剩下發電廠,就要改為天然氣或綠能;此外,雲林縣政府也提到,希望台塑企業可以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用天然氣取代生煤,基於上述理由,台塑同意展開評估計畫。
現階段針對麥寮汽電三座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規劃均改為燃氣機組換算,對於天然氣的年需求量約為160萬噸。
【記者吳秉鍇、潘羿菁╱高雄報導】中油指出,燃媒機組改為燃氣可有效降低粒狀汙染物 (PM2.5)、二氧化碳(CO2)和硫、氮化合物排放,對此調整給予肯定。 就發電效率比較,燃煤發電是41%,即100噸煤炭只會使用到41噸,而燃氣發電效率可達51%。不過,如以原料成本來看,依每一度發電量估算,使用天然氣約燃煤的一倍,這是業者選用燃料考量的一大重點。
台電近年積極推動資產活化,手中最後一塊大面積素地,占地5.3公頃的高雄特貿三土地也將進行開發。台電新開室土地開發組組長吳珍妮表示,為配合高雄港灣整體風貌形塑,台電正式加入「亞洲新灣區聯盟」,台電將和高雄市政府聯手擘畫,將這塊土地開發成辦公、金融、購物等經貿使用建物。
事實上,高雄特貿三土地,最初並不是台電所持有的。1987年,台灣鋁業公司解散,當時中鋼、台電等國營企業配合政策購進台鋁土地,台電這塊高雄特貿三土地就是1990年購入。
台電向台鋁購入這塊土地後,最初只是當成擺置大型電力器材的倉庫;1999年,配合高雄市都市計畫,從乙種工業用地變成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三(特貿三)土地。
吳珍妮說,之後,台電還購買了北側的畸零地,也排除國有地的占用,才變成一塊方正的素地;2009年並配合高雄世運會進行綠地美化。但因土地前身為台鋁廠房,2010年高雄市府函告北側方形地有重金屬汙染,台電歷時四年終於完成土汙整治。
吳珍妮表示,考量近幾年,高雄市政府致力於「亞洲新灣區」的建設,包括基地右邊是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方是高雄世貿展覽館,旁邊還有輕軌捷運C8站。周邊高雄市相關建設都已到位,開發時機到了。
今年3月29日,台電與中油、台糖、台肥、台銀、台酒等國營事業,共同出席高雄市政府在高雄85大樓舉辦的「亞洲新灣區聯盟暨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成立典禮」,共同簽約成為「亞灣聯盟」一員。
台電加入「亞灣聯盟」後,高雄特貿三的招商主導就交給高雄市政府,並依據都市計畫回饋法,依法回饋約40%土地給高市府利用。
2011年,高市府提出全國最大港灣再造計畫—「亞洲新灣區計畫」,目標要讓舊港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成長引擎。亞洲新灣區現規畫四棟國際建築及輕軌等五大建設,包括高雄世貿展覽館、市圖總館、環狀輕軌、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及港埠旅運中心。前三項現已陸續啟用,未來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港埠旅運中心估兩年內竣工。
事實上,高雄特貿三土地,最初並不是台電所持有的。1987年,台灣鋁業公司解散,當時中鋼、台電等國營企業配合政策購進台鋁土地,台電這塊高雄特貿三土地就是1990年購入。
台電向台鋁購入這塊土地後,最初只是當成擺置大型電力器材的倉庫;1999年,配合高雄市都市計畫,從乙種工業用地變成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三(特貿三)土地。
吳珍妮說,之後,台電還購買了北側的畸零地,也排除國有地的占用,才變成一塊方正的素地;2009年並配合高雄世運會進行綠地美化。但因土地前身為台鋁廠房,2010年高雄市府函告北側方形地有重金屬汙染,台電歷時四年終於完成土汙整治。
吳珍妮表示,考量近幾年,高雄市政府致力於「亞洲新灣區」的建設,包括基地右邊是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方是高雄世貿展覽館,旁邊還有輕軌捷運C8站。周邊高雄市相關建設都已到位,開發時機到了。
今年3月29日,台電與中油、台糖、台肥、台銀、台酒等國營事業,共同出席高雄市政府在高雄85大樓舉辦的「亞洲新灣區聯盟暨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成立典禮」,共同簽約成為「亞灣聯盟」一員。
台電加入「亞灣聯盟」後,高雄特貿三的招商主導就交給高雄市政府,並依據都市計畫回饋法,依法回饋約40%土地給高市府利用。
2011年,高市府提出全國最大港灣再造計畫—「亞洲新灣區計畫」,目標要讓舊港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成長引擎。亞洲新灣區現規畫四棟國際建築及輕軌等五大建設,包括高雄世貿展覽館、市圖總館、環狀輕軌、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及港埠旅運中心。前三項現已陸續啟用,未來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港埠旅運中心估兩年內竣工。
經濟部長李世光年初曾保證「今年不會限電」,昨(9)日加碼保證,如果新機組都順利加入,「今年夏天備轉燈號不會出現紅燈(限電警戒)」。他並說,核二廠1號機、發生歲修意外的核三廠2號機都預計6月中旬可以歸隊發電。
李世光上任後致力推動能源轉型,今夏供電是否穩定備受關注,4月中旬出現只差8萬瓩就亮起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近日用電量又頻刷新高。
李世光坦言,因為核電廠的機組退得很快,再生能源卻需要時間才能建立起來,壓力也非常大。
李世光說,電力備轉率不僅經濟部、台電很緊張,連蔡英文總統都常常在盯。現在每一到兩周就會與台電、中油董總層級開「電力穩定」會議,經常計算多快可以加進新機組,目前看起來「今年備轉容量率普遍會在5%至6%之間」。
李世光表示,依台電施工計畫,核二廠1號機格架工程可在5月20日前完成,經過原能會申請後,預計可以在6月中旬併聯發電。
李世光上任後致力推動能源轉型,今夏供電是否穩定備受關注,4月中旬出現只差8萬瓩就亮起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近日用電量又頻刷新高。
李世光坦言,因為核電廠的機組退得很快,再生能源卻需要時間才能建立起來,壓力也非常大。
李世光說,電力備轉率不僅經濟部、台電很緊張,連蔡英文總統都常常在盯。現在每一到兩周就會與台電、中油董總層級開「電力穩定」會議,經常計算多快可以加進新機組,目前看起來「今年備轉容量率普遍會在5%至6%之間」。
李世光表示,依台電施工計畫,核二廠1號機格架工程可在5月20日前完成,經過原能會申請後,預計可以在6月中旬併聯發電。
中油擬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遇到環團抗爭,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強調,桃園觀塘落腳處有三大不可取代性,包括就近供應大潭電廠、該地已完成環評以及興建急迫性,「中油已別無選擇」,他指若年底不動工,五年後台電大潭機組恐無法運轉,北部將陷入缺電危機。
他指出,中油也了解藻礁珍貴性,願意匡列1億元投入保育、補償等工作,盼望兩害相權取其輕,環團也應重視用電需求的價值。
陳金德去年9月上任,提出2,200億元重大投資計畫,其中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擬投入600億元,是最大投資推動案。近日來環團認為桃園觀塘有藻礁天然資源,強烈反對中油在該地施工。
陳金德回應分析,選址桃園觀塘工業區,首先是因應「非核家園」施政主軸,減少燃煤發電,透過乾淨能源天然氣發電彌補燃煤、核能缺口,現有天然氣輸儲能力不夠,台灣天然氣仰賴進口,運到港口需用海水氣化,接收站一定要在海邊。而台電因應用電需求,新增機組擺在大潭電廠,桃園觀塘可就近供應。
第二是觀塘工業區已取得環評,在該區域投資,不確定因素能降至最低。第三是按照時程,中油要趕在2022年啟動第一階段年供應50萬噸天然氣,只剩五年時間,如果今年底不動工,恐怕無法即時供氣。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環保署原訂今(10)日召開觀塘工業港環差案初審會議,但昨天臨時傳出有環評委員請辭,而且將改任開發單位中油公司顧問,為求公正性,環保署昨天下午緊急宣布會議延期。
對於中油昨晚發布新聞稿表示,中油並未聘請林幸助擔任顧問,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這不是環保署關注的重點,而是要力求環評的公平性。
他指出,中油也了解藻礁珍貴性,願意匡列1億元投入保育、補償等工作,盼望兩害相權取其輕,環團也應重視用電需求的價值。
陳金德去年9月上任,提出2,200億元重大投資計畫,其中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擬投入600億元,是最大投資推動案。近日來環團認為桃園觀塘有藻礁天然資源,強烈反對中油在該地施工。
陳金德回應分析,選址桃園觀塘工業區,首先是因應「非核家園」施政主軸,減少燃煤發電,透過乾淨能源天然氣發電彌補燃煤、核能缺口,現有天然氣輸儲能力不夠,台灣天然氣仰賴進口,運到港口需用海水氣化,接收站一定要在海邊。而台電因應用電需求,新增機組擺在大潭電廠,桃園觀塘可就近供應。
第二是觀塘工業區已取得環評,在該區域投資,不確定因素能降至最低。第三是按照時程,中油要趕在2022年啟動第一階段年供應50萬噸天然氣,只剩五年時間,如果今年底不動工,恐怕無法即時供氣。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環保署原訂今(10)日召開觀塘工業港環差案初審會議,但昨天臨時傳出有環評委員請辭,而且將改任開發單位中油公司顧問,為求公正性,環保署昨天下午緊急宣布會議延期。
對於中油昨晚發布新聞稿表示,中油並未聘請林幸助擔任顧問,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這不是環保署關注的重點,而是要力求環評的公平性。
據媒體報導,環保署有關觀塘工業港環境差異評估專案小組初審會議原訂今(10)日舉行,昨(9)日下午環保署突然宣布延會,係因環保署聘任的濕地生態專家-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由「環評委員變開發單位顧問」之故;對此,中油表示林幸助教授係農委會推薦的專家學者,環保署聘任為委員,中油並未聘任其為顧問。
中油呼籲,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興建期程,攸關台電大潭電廠新增機組能否順利啟用供電,事關重大,希望環保署務必儘速依法公正審查。
中油指出,配合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天然氣發電是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有鑑於國內現有的天然氣接收站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港,北部需要新建一個接收站,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每年至少增加300萬公噸天然氣,中油必須在2022年開始逐年供氣,興建時程十分緊迫。經可行性評估,觀塘工業區是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的最佳地點,台北港並不可行,且亦經環境影響評估通過。
中油呼籲,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興建期程,攸關台電大潭電廠新增機組能否順利啟用供電,事關重大,希望環保署務必儘速依法公正審查。
中油指出,配合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天然氣發電是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有鑑於國內現有的天然氣接收站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港,北部需要新建一個接收站,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每年至少增加300萬公噸天然氣,中油必須在2022年開始逐年供氣,興建時程十分緊迫。經可行性評估,觀塘工業區是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的最佳地點,台北港並不可行,且亦經環境影響評估通過。
中油營運成本漸高,而看好美國頁岩氣低廉原料優勢,原擬攜手下游體系投資美國,不料泛中油體系部分人士持保守觀望態度,認為投資美國頁岩氣黃金時期已過,由於雙方齟齬、雜音不斷,讓公司陷入兩難局面,也替中油美國行增添變數。
對此中油強調,下月將參加選擇美國投資招商峰會(Select USA),考察當地石化各州投資環境後,再正式徵詢國內下游廠家意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強調美國利益優先,促使美國在台協會(AIT)積極對外招商;而經濟部長李世光先前也透露,由於美國頁岩氣低廉乙烷具有競爭力,因此讓中油評估在當地布局。
據了解,上個月中油邀集泛中油體系討論共同赴美事宜,並明確指出鎖定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作為投資選項,中油內部表示,過去公司並未實際跨入下游石化產品領域,只專注於上游乙烯、丙烯與丁二烯生產,基於專業分工概念,希望拉攏泛中油體系企業共襄盛舉,才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
再者,若要去美國投資裂解廠,其規模向來是100萬噸乙烯起跳,若沒有下游廠商「吃」下料源,生產成本再低也會虧錢。
不過泛中油體系企業認為,Shell、ExxonMobil與Dow等國際大廠早在三、四年前就布局美國頁岩氣,三大廠投入年產能450萬噸乙烯,陸續在今年下半年、明年初投產,換句話說,乙烯衍生物包括聚乙烯(PE)、乙二醇(EG)等,也會一併生產。有廠商直言,此刻中油要談投資美國,恐怕為時已晚。
業內人士也認為,不是每家廠商都像台塑,已長期耕耘美國市場,在不熟悉當地通路情況下,只能把產品運回亞洲,但新廠、新產品還要經過客戶認證,時間一長,也不知道屆時石化產業有何變化,投資風險太高。
業界認為,中油到海外投資是早晚問題,能夠對美方爭取到何種優惠條件,是該體系評估赴美的關鍵。
對此中油強調,下月將參加選擇美國投資招商峰會(Select USA),考察當地石化各州投資環境後,再正式徵詢國內下游廠家意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強調美國利益優先,促使美國在台協會(AIT)積極對外招商;而經濟部長李世光先前也透露,由於美國頁岩氣低廉乙烷具有競爭力,因此讓中油評估在當地布局。
據了解,上個月中油邀集泛中油體系討論共同赴美事宜,並明確指出鎖定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作為投資選項,中油內部表示,過去公司並未實際跨入下游石化產品領域,只專注於上游乙烯、丙烯與丁二烯生產,基於專業分工概念,希望拉攏泛中油體系企業共襄盛舉,才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
再者,若要去美國投資裂解廠,其規模向來是100萬噸乙烯起跳,若沒有下游廠商「吃」下料源,生產成本再低也會虧錢。
不過泛中油體系企業認為,Shell、ExxonMobil與Dow等國際大廠早在三、四年前就布局美國頁岩氣,三大廠投入年產能450萬噸乙烯,陸續在今年下半年、明年初投產,換句話說,乙烯衍生物包括聚乙烯(PE)、乙二醇(EG)等,也會一併生產。有廠商直言,此刻中油要談投資美國,恐怕為時已晚。
業內人士也認為,不是每家廠商都像台塑,已長期耕耘美國市場,在不熟悉當地通路情況下,只能把產品運回亞洲,但新廠、新產品還要經過客戶認證,時間一長,也不知道屆時石化產業有何變化,投資風險太高。
業界認為,中油到海外投資是早晚問題,能夠對美方爭取到何種優惠條件,是該體系評估赴美的關鍵。
對於中油擬攜手下游廠商赴美國布局,業界認為,以目前國內無法擴產的投資環境來看,石化業到海外投資將有助於永續成長、維持競爭力,雖然時間晚了點,但若不去,恐怕會逐步被邊緣化。
業界分析,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成熟後帶動Shell、ExxonMobil等國際大廠到美國投資乙烷裂解廠,而使乙烷生產成本降低,比石油腦每噸便宜300~400美元,因此從乙烷裂解出的乙烯,再去做成乙烯衍生物,極具有競爭力。
亞洲向來是塑化原料最大市場,剛好亞洲裂解廠絕大多數是透過石油腦裂解,美國塑化原料運到亞洲銷售,即使加上運費,仍比亞洲便宜,這也是石化大廠在美投資的主因。
雖然國際油價下跌會削弱頁岩氣低價競爭力,但是同一時間,也會讓客戶提貨意願放緩,這自然會壓抑塑化產品報價,因此今年以來石化業獲利形成上肥下瘦局面,已是不爭事實。
中油內部也分析,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在美國頁岩氣新增的投資案已經陸續成熟,產能自今年下半年起陸續開出,集中量產時間點落在明年上半年,屆時亞洲石化業多頭行情恐將結束。
業界分析,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成熟後帶動Shell、ExxonMobil等國際大廠到美國投資乙烷裂解廠,而使乙烷生產成本降低,比石油腦每噸便宜300~400美元,因此從乙烷裂解出的乙烯,再去做成乙烯衍生物,極具有競爭力。
亞洲向來是塑化原料最大市場,剛好亞洲裂解廠絕大多數是透過石油腦裂解,美國塑化原料運到亞洲銷售,即使加上運費,仍比亞洲便宜,這也是石化大廠在美投資的主因。
雖然國際油價下跌會削弱頁岩氣低價競爭力,但是同一時間,也會讓客戶提貨意願放緩,這自然會壓抑塑化產品報價,因此今年以來石化業獲利形成上肥下瘦局面,已是不爭事實。
中油內部也分析,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在美國頁岩氣新增的投資案已經陸續成熟,產能自今年下半年起陸續開出,集中量產時間點落在明年上半年,屆時亞洲石化業多頭行情恐將結束。
國際原油連番下探,國內油價也連續3周調降,創今年低點!中油、台塑化宣布國內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降價0.3元、各式柴油價格每公升調降0.4元;合計近三周國內油價降價空間達1.3元。
中油今(8)日凌晨0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0.9元;此外,台塑化今凌晨01:00後,92無鉛汽油零售參考價為每公升23.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0.6元。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較前週減少90萬桶至5.278億桶,明顯低於分析師原先預估將減少230萬桶。尤其,美國今年來有4週的原油日均出口量超過百萬桶,包括2月份第二週與第三週的102.6萬桶與121.1萬桶、3月24日當週的101萬桶,以及4月21日當週的115.2萬桶,衝擊市場多頭信心。
中油表示,利比亞產量驟增與市場信心不足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仍處低檔震盪。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跌破50美元關卡,從每桶50.33美元跌至49.06美元,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值0.076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2.21%,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3元、0.4元。
台塑化認為,中國、美國大幅輸出油品,壓抑油品市場推進力道。中國3月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口量皆呈現大幅走高,因當地煉油業者持續依賴外國市場來消化他們的過剩庫存。
中油今(8)日凌晨0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0.9元;此外,台塑化今凌晨01:00後,92無鉛汽油零售參考價為每公升23.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0.6元。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較前週減少90萬桶至5.278億桶,明顯低於分析師原先預估將減少230萬桶。尤其,美國今年來有4週的原油日均出口量超過百萬桶,包括2月份第二週與第三週的102.6萬桶與121.1萬桶、3月24日當週的101萬桶,以及4月21日當週的115.2萬桶,衝擊市場多頭信心。
中油表示,利比亞產量驟增與市場信心不足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仍處低檔震盪。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跌破50美元關卡,從每桶50.33美元跌至49.06美元,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值0.076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2.21%,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3元、0.4元。
台塑化認為,中國、美國大幅輸出油品,壓抑油品市場推進力道。中國3月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口量皆呈現大幅走高,因當地煉油業者持續依賴外國市場來消化他們的過剩庫存。
中油重大外海石油氣探勘案達陣。中油昨(4)日宣布與法商道達爾(中國)及大陸中海油簽訂合作契約,將攜手探勘位在海峽中線的「南海台陽石油契約區」,若探勘成功並符合經濟效益而順利開採,將成為兩岸聯合開採的成功首例。
中油昨日宣布,與法商道達爾(中國)及大陸中海油順利簽約,即日起啟動「南海台陽石油契約區」的石油氣探勘案,該探勘區域位在東經117至120度,北緯20至22度,距高雄外海約70公里,範圍達2.5萬平方公里,雙方領海各占一半,雖名為「南海」,實屬海峽中線南端,並未涉及國際爭端熱點的南海區域,敏感度大為降低,唯正值兩岸關係低迷之際,兩岸攜手在海峽中線開發資源,讓外界大感意外。
中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廖滄龍表示,該案自2011年啟動,歷時五年餘,最初由中油和中海油共同提出構想,但中油深海探勘技術不足,中海油也對高達3,000公尺深海探勘較無把握,再邀全球石油排名第六的法商道達爾共同合作,在兩岸政府皆同意情況下順利完成簽約。
根據合約內容,未來探勘將為期八年,由法商道達爾負責探勘工作,期間技術和費用由其全包,探勘成功後三方按權益比率分擔費用和分成,其中以道達爾承擔風險最高,權益比為49%,中油和中海油各占25.5%,不需承擔探勘失敗風險。
至於整體區域的天然氣蘊藏量,中油表示,現階段只是啟動探勘作業,其中蘊含多少石油氣,是否符合經濟效益,都還是未知數,一切要等探勘後才有定論。
根據了解,當初中油等三方都認為該區域深具潛力,主因指向其鄰近區域珠江口一帶已有探勘成功先例,蘊藏量豐富,該地海床礦脈延伸至目前鎖定探勘區域的機會相當大。
2003年中油與中海油簽署「台潮石油合約」,在台灣海峽中線附近鑿了第一口井,儘管發現天然氣,但量少不符經濟效益,宣告失敗。
中油昨日宣布,與法商道達爾(中國)及大陸中海油順利簽約,即日起啟動「南海台陽石油契約區」的石油氣探勘案,該探勘區域位在東經117至120度,北緯20至22度,距高雄外海約70公里,範圍達2.5萬平方公里,雙方領海各占一半,雖名為「南海」,實屬海峽中線南端,並未涉及國際爭端熱點的南海區域,敏感度大為降低,唯正值兩岸關係低迷之際,兩岸攜手在海峽中線開發資源,讓外界大感意外。
中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廖滄龍表示,該案自2011年啟動,歷時五年餘,最初由中油和中海油共同提出構想,但中油深海探勘技術不足,中海油也對高達3,000公尺深海探勘較無把握,再邀全球石油排名第六的法商道達爾共同合作,在兩岸政府皆同意情況下順利完成簽約。
根據合約內容,未來探勘將為期八年,由法商道達爾負責探勘工作,期間技術和費用由其全包,探勘成功後三方按權益比率分擔費用和分成,其中以道達爾承擔風險最高,權益比為49%,中油和中海油各占25.5%,不需承擔探勘失敗風險。
至於整體區域的天然氣蘊藏量,中油表示,現階段只是啟動探勘作業,其中蘊含多少石油氣,是否符合經濟效益,都還是未知數,一切要等探勘後才有定論。
根據了解,當初中油等三方都認為該區域深具潛力,主因指向其鄰近區域珠江口一帶已有探勘成功先例,蘊藏量豐富,該地海床礦脈延伸至目前鎖定探勘區域的機會相當大。
2003年中油與中海油簽署「台潮石油合約」,在台灣海峽中線附近鑿了第一口井,儘管發現天然氣,但量少不符經濟效益,宣告失敗。
中油海外布局再添新計畫。有鑑於南海區域天然探勘資源頗受各方關注,中油宣布與法國道達爾探勘與生產(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TOTAL)及中國大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CNOOC)簽署南海台陽契約區石油契約,共同合作於南海台陽石油契約區進行油氣探採。
中油副總畢淑蒨表示,中油與中海油原先本有海外探勘合作交流,這次是因探勘區域含括台灣、中國,但因屬深海探勘,成本、風險相對較大,因而決定尋找第三方投資伙伴一同推動。
據三方合約規劃,中油、中海油因有探勘區域資源,因此TOTAL為本案經營人擁有49%參與權益並負擔探勘期全部費用,中油及CNOOC各擁有25.5%參與權益。此合約為期8年,在探勘考察期間,TOTAL每2年均有機會評估當前掌控的投資案效益,決定是否延續參與,推動計畫。
建置穩定能源自給率,中油除聚焦核心礦區,擴大海外探勘,以美洲、非洲、澳洲、東南亞為探勘目標地區,並運用購油與購氣長期合約優勢,爭取優良礦區探勘合作與上游權益讓入機會。中油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已開發、生產中的礦區分布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州等地,及厄瓜多和尼日、澳洲、印尼等礦區;探勘中的礦區則有查德、利比亞、剛果等。
截至今年3月底,中油從民國59年至今,已開採14713萬桶油、801億立方公尺氣,合計貢獻1356億元淨利。目前剩餘證實可蘊藏量還有6238萬桶油及130億立方公尺氣,合計價值達834億元。
中油副總畢淑蒨表示,中油與中海油原先本有海外探勘合作交流,這次是因探勘區域含括台灣、中國,但因屬深海探勘,成本、風險相對較大,因而決定尋找第三方投資伙伴一同推動。
據三方合約規劃,中油、中海油因有探勘區域資源,因此TOTAL為本案經營人擁有49%參與權益並負擔探勘期全部費用,中油及CNOOC各擁有25.5%參與權益。此合約為期8年,在探勘考察期間,TOTAL每2年均有機會評估當前掌控的投資案效益,決定是否延續參與,推動計畫。
建置穩定能源自給率,中油除聚焦核心礦區,擴大海外探勘,以美洲、非洲、澳洲、東南亞為探勘目標地區,並運用購油與購氣長期合約優勢,爭取優良礦區探勘合作與上游權益讓入機會。中油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已開發、生產中的礦區分布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州等地,及厄瓜多和尼日、澳洲、印尼等礦區;探勘中的礦區則有查德、利比亞、剛果等。
截至今年3月底,中油從民國59年至今,已開採14713萬桶油、801億立方公尺氣,合計貢獻1356億元淨利。目前剩餘證實可蘊藏量還有6238萬桶油及130億立方公尺氣,合計價值達834億元。
由中油、台橡合資的台耀石化材料科技,因市場環境變化,將進行解散;台橡(2103)昨(4)日指出,由於中國大陸近一年來,碳五分離、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IS)等產能已開出,市場供需出現變化,投資效益已沒有先前大,股東因此同意解散。
因台耀解散,台橡將因此認列2.8億元的損失;台橡指出,預計在第二季時認列。
對此,中油僅低調回應,由於目前相關投資認列案需待主管機關審核、股東會通過後,方進行認列,暫時無法公布數字。
不過,據悉,台耀投資案中,台橡持股48%、中油持股49%,另富邦金控持股3%;因此,以股權比例來看,中油認列金額也與台橡相差不大。惟台橡先前已認列過部分損失,因此中油實際認列總損失應該會比這次2.9億元額度來的多,約3.5∼5億元間。
業者指出,中油、台橡在2011年合資成立台耀時,以中油生產的不飽和五碳烴為進料,生產高附加價值石化衍生物,做為各種高級接著劑、醫療、電絕緣、包裝、標誌、和民生用品的生產原料產品,當時預估營運報酬率約12%,預計2014年投產。不過,在建廠過程中,由於環保團體和附近居民認為該廠有汙染疑慮,反對設廠,因此一直延宕。
台橡指出,因各種因素,台耀石化從2015年就一直停滯,經過2年,中國大陸許多石化廠對SIS等產品積極擴充產能,目前市場的供需狀況已不如當年所評估的,投資效益已沒有這麼大了,所以股東有共識,同意解散。
台橡指出,台耀解散案還須報請行政院核准,再由台耀召開股東會通過解散案後,才能進行清算。
因台耀解散,台橡將因此認列2.8億元的損失;台橡指出,預計在第二季時認列。
對此,中油僅低調回應,由於目前相關投資認列案需待主管機關審核、股東會通過後,方進行認列,暫時無法公布數字。
不過,據悉,台耀投資案中,台橡持股48%、中油持股49%,另富邦金控持股3%;因此,以股權比例來看,中油認列金額也與台橡相差不大。惟台橡先前已認列過部分損失,因此中油實際認列總損失應該會比這次2.9億元額度來的多,約3.5∼5億元間。
業者指出,中油、台橡在2011年合資成立台耀時,以中油生產的不飽和五碳烴為進料,生產高附加價值石化衍生物,做為各種高級接著劑、醫療、電絕緣、包裝、標誌、和民生用品的生產原料產品,當時預估營運報酬率約12%,預計2014年投產。不過,在建廠過程中,由於環保團體和附近居民認為該廠有汙染疑慮,反對設廠,因此一直延宕。
台橡指出,因各種因素,台耀石化從2015年就一直停滯,經過2年,中國大陸許多石化廠對SIS等產品積極擴充產能,目前市場的供需狀況已不如當年所評估的,投資效益已沒有這麼大了,所以股東有共識,同意解散。
台橡指出,台耀解散案還須報請行政院核准,再由台耀召開股東會通過解散案後,才能進行清算。
新南向推動一年,行政院政委鄧振中昨表示,去年5月到今年3月,台灣對新南向國家貿易額成長明顯達7.52%,1-3月新南向旅客來台觀光成長達30%。鄧說,政府將把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6國,列為優先推動新南向重點國家,並和越南、菲律賓、印度等三國,洽談投資保障協議簽訂或修訂。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在行政院會報告「新南向工作執行進度與滾動檢討」,林揆指示,未來應集中資源在核心項目,例如產業人才培育、醫藥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新南向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等「五大旗艦計畫」,希望規劃提出具體亮點。
身兼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長的鄧振中表示,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等6國都對政府新南向政策反應正面,往來也熱絡,這6個國家將列為優先重點推動目標國。
另台商相當關切投保協定洽簽,鄧振中說,台商在越南、菲律賓投資金額龐大,而企業對印度市場也有很大興趣,過去雖和這3個國家有洽簽投保協定,但都老了,未來將積極重新協商洽簽新投資保障協定內容。
鄧說,過去投保協定偏重製造業,未來擬將範圍擴張到服務業,例如資產管理等業務;投保協定除對財產的保障外,希望納入人身保障,對修訂洽簽,他感到樂觀,也會呼應企業需求,在協定內容納入爭端解決機制。
過去一年新南向推動有不少成果,鄧振中表示,觀光方面去年6月至106年3月新南向18國總來台旅客人次為163萬2,610人,較上年同期成長22.61%,以柬埔寨(101.11%)、泰國(76.62%)、越南(67.91%)成長幅度較大;今年1-3月成長33.26%。
貿易方面,去年5月至今年3月我國對新南向地區出口貿易額成長率為7.52%,進口大幅成長16.47%;國營及公股事業布局方面,以在印尼與越南最積極,包括中油、台糖、台鹽、中鋼、台船、中華電信、台肥等累計投資31案;新增合作案包括中鋼成立越南爐石粉產銷公司;台鹽投資印尼精鹽廠及包裝水、中華電成立泰國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等6案。
另公銀行庫在當地據點越來越多,商業銀行紛紛到新南向國家設立據點,去年520到現在,金管會核准中國信託、上海商銀、國泰世華等,在新南向國家設立新據點。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在行政院會報告「新南向工作執行進度與滾動檢討」,林揆指示,未來應集中資源在核心項目,例如產業人才培育、醫藥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新南向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等「五大旗艦計畫」,希望規劃提出具體亮點。
身兼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長的鄧振中表示,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等6國都對政府新南向政策反應正面,往來也熱絡,這6個國家將列為優先重點推動目標國。
另台商相當關切投保協定洽簽,鄧振中說,台商在越南、菲律賓投資金額龐大,而企業對印度市場也有很大興趣,過去雖和這3個國家有洽簽投保協定,但都老了,未來將積極重新協商洽簽新投資保障協定內容。
鄧說,過去投保協定偏重製造業,未來擬將範圍擴張到服務業,例如資產管理等業務;投保協定除對財產的保障外,希望納入人身保障,對修訂洽簽,他感到樂觀,也會呼應企業需求,在協定內容納入爭端解決機制。
過去一年新南向推動有不少成果,鄧振中表示,觀光方面去年6月至106年3月新南向18國總來台旅客人次為163萬2,610人,較上年同期成長22.61%,以柬埔寨(101.11%)、泰國(76.62%)、越南(67.91%)成長幅度較大;今年1-3月成長33.26%。
貿易方面,去年5月至今年3月我國對新南向地區出口貿易額成長率為7.52%,進口大幅成長16.47%;國營及公股事業布局方面,以在印尼與越南最積極,包括中油、台糖、台鹽、中鋼、台船、中華電信、台肥等累計投資31案;新增合作案包括中鋼成立越南爐石粉產銷公司;台鹽投資印尼精鹽廠及包裝水、中華電成立泰國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等6案。
另公銀行庫在當地據點越來越多,商業銀行紛紛到新南向國家設立據點,去年520到現在,金管會核准中國信託、上海商銀、國泰世華等,在新南向國家設立新據點。
行政院院長林全昨(3)日原則同意我國電動車朝車電分離的「電池交換」營運模式發展,換電站商業營運模式鼓勵朝公民營業者合資成立公司。至於經濟部規劃的5年衝刺電動機車成長25萬輛,林揆認為太過保守,指示經部協調業者以每年占燃油機車年銷量1/4為努力目標,亦即每年10多萬輛,加速我國電動機車產業快速發展。
經部昨天再度「補考」我國電動車發展方案,會中聚焦討論電動機車發展策略。據經部提出數據顯示,國內電動機車採充電式的銷售往下滑,但以車電分離用電池抽換式的銷量則呈現上揚。
會中熱烈討論認為,充電式要等待30∼40分,但換電式不到5分即可換好電池,消費者喜歡更換電池模式,日本、德國也採此一模式,這是國際潮流。相關人士表示,業者已將大數據、GPS及防盜系統導入抽換電池系統中。
經部也指出,未來將協調機車業者開發公版電池,電池芯、避震器、輪胎等,擬朝規格化、標準化發展,如此可讓電動機車售價大幅下跌,與燃油車5∼6萬元相近。相關人士稱,經部將促使產業界成立策略聯盟朝標準化發展,這樣大家都可以賺到錢。
林揆原則同意以「電池交換」營運模式發展我國電動機車,但營運模式為何,林揆要求經部兩周後提出「路徑圖」,包括換電站如何經濟規模經營,是否引進國際業者,能否讓中油、中華電國營事業與民間業者有參與合作空間等。
經部規劃至110年電動機車發展目標成長25萬台,其中105年為2.1萬台、106年規劃3.6萬台。林揆認為,逐年成長太過保守,應有更大企圖心,以1年機車銷售為70∼80萬輛來看,電動機車每年應占燃油車約1/4以上,指示經部與機車業者協調生產策略,於下次「補考」時提出報告。
此外,環保署針對二行程機車汰舊換新補貼策略,傾向執行至今年底即停止,將提出新的換購電動機車補貼策略,鼓勵空汙3年汰換百萬二行程機車,導向換購一定比例電動機車。而經濟部昨日提出的5年發展方案,仍建議重型125cc電動機車補貼1.1萬元、輕型補貼9千元,小輕型7,200元,補貼建議連同電動機車發展策略,可望於兩周後明朗化。
經部昨天再度「補考」我國電動車發展方案,會中聚焦討論電動機車發展策略。據經部提出數據顯示,國內電動機車採充電式的銷售往下滑,但以車電分離用電池抽換式的銷量則呈現上揚。
會中熱烈討論認為,充電式要等待30∼40分,但換電式不到5分即可換好電池,消費者喜歡更換電池模式,日本、德國也採此一模式,這是國際潮流。相關人士表示,業者已將大數據、GPS及防盜系統導入抽換電池系統中。
經部也指出,未來將協調機車業者開發公版電池,電池芯、避震器、輪胎等,擬朝規格化、標準化發展,如此可讓電動機車售價大幅下跌,與燃油車5∼6萬元相近。相關人士稱,經部將促使產業界成立策略聯盟朝標準化發展,這樣大家都可以賺到錢。
林揆原則同意以「電池交換」營運模式發展我國電動機車,但營運模式為何,林揆要求經部兩周後提出「路徑圖」,包括換電站如何經濟規模經營,是否引進國際業者,能否讓中油、中華電國營事業與民間業者有參與合作空間等。
經部規劃至110年電動機車發展目標成長25萬台,其中105年為2.1萬台、106年規劃3.6萬台。林揆認為,逐年成長太過保守,應有更大企圖心,以1年機車銷售為70∼80萬輛來看,電動機車每年應占燃油車約1/4以上,指示經部與機車業者協調生產策略,於下次「補考」時提出報告。
此外,環保署針對二行程機車汰舊換新補貼策略,傾向執行至今年底即停止,將提出新的換購電動機車補貼策略,鼓勵空汙3年汰換百萬二行程機車,導向換購一定比例電動機車。而經濟部昨日提出的5年發展方案,仍建議重型125cc電動機車補貼1.1萬元、輕型補貼9千元,小輕型7,200元,補貼建議連同電動機車發展策略,可望於兩周後明朗化。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