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土地銀行近期在財富管理領域表現亮眼,旗下基金投資策略以穩健為主軸,強調波動較小、風險較低、適合長期投資的標的。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客戶投資信心普遍不穩,土地銀行依然堅持商品決勝負的原則,並預計下半年將逐步回升,積極推動財富管理業務。
根據最新數據,公股銀行上半年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陸續出爐,彰化銀行以超過2成成長率領先群倫,而華南銀行則約成長6%。對於下半年市場,雖然仍有景氣衰退的可能性,但公股銀主管普遍樂觀,認為下半年業績成長力道將更為強勁。
在基金方面,彰化銀行規劃下半年將以公債及高評等債基金為建議主軸,並建議投資人分散投資於多重資產及平衡型基金,以降低風險。而土地銀行則重點推廣波動較小、風險較低、適合長期投資的基金。
第一銀行則在商品策略上持續以穩健投資為主軸,並關注ESG相關基金商品及綠色債券基金等趨勢基金,以平衡型及債券型基金為重點銷售投資產品。華南銀行則將針對主要商品特性及市場需求或變化,伺機調整策略,並以4433法則及Sortino指標挑選績效優異的基金。
在保險方面,彰化銀行將「增額型壽險」作為推廣重點,並計劃增加推廣美元還本或分紅保單,以提升客戶購買意願。土地銀行則以高保障的分期繳保險為主。第一銀行則以高保障保險及分期繳儲蓄險為主軸,並計劃下半年持續引進具競爭力商品及差異化商品。華南銀行則聚焦傳統型保險商品及分紅保單的推廣。
【台灣金融新聞】公股銀行債券業務興旺,土地銀行領航防禦型策略
近年來,台灣公股銀行的國外債業務成長迅猛,不僅成為傳統保險和基金業務的重要補充,更成為金融市場的一股強勢力量。特別是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周期接近尾聲,預計明年起將進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各公股銀行紛紛積極調整策略,強化國外債產品的多樣性。
以台灣土地銀行為例,該行為應對明年景氣可能的衰退,已經制定了一套防禦型策略。在上半年,土地銀行將以公債和信評高的投資等級債券為主,這些債券具有保本保息的特色,適合退休族群等需要相對穩定固定收益的客群。到了下半年,土地銀行將轉向較為穩健且長期投資效益的標的,並鼓勵客戶進行長期投資。
此外,土地銀行的策略也與其他公股銀行有所不同。彰化銀行則著重於發行機構為產業龍頭的債券,這些債券具有產業地位及營運展望穩健的特性,且殖利率水準在4%以上。華南銀行則預計在下半年持續上架信評A級以上的短年期公司債,以穩定領息及降低波動風險。
從整體市場來看,公股銀行債券業務的興旺,反映了市場對於穩定投資回報的需求。而土地銀行等銀行的策略調整,也顯示了金融市場對於未來經濟環境的預測和應對。
台灣土地銀行在「以房養老」業務上表現亮眼,與其他銀行形成鮮明對比。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全台共有15家銀行承辦此項業務,但其中三家民營銀行今年至今卻無法創造成長。在過去兩個月中,每月增加的件數和核貸額均呈現緩慢增長,與首季相比,成長動能明顯放緩。雖然如此,台灣土地銀行等公股行庫在這項業務上表現出色,躍居前五大。 童政彰副局長指出,公股行庫在「以房養老」業務上的表現主要得益於其客戶群的高齡化。然而,對於那三家民營銀行而言,業務零成長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銀行的高齡客戶普遍習慣將不動產傳給子女,因此對於「拿房子換養老金」的方案並不熱衷。其次,高齡戶普遍希望維持現有的安養生活狀態,不願意處理房子相關事宜。 童政彰強調,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行提供給高齡者的金融商品應該更加多元化和適應客戶的財務偏好。此外,升息導致高齡者月領養老金減少,這也可能影響他們申辦「以房養老」的意願和動能。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若以個別銀行來看,今年前五月的件數和金額增加最多者都是公股行庫,包括合庫、土銀、一銀、華南銀和台銀躍居前五大,但反觀業務沒成長者,包括三家民銀行。
至於這三家民營銀行業務零成長,銀行局了解後,主要有兩大主因,一、這些銀行的高齡客戶,習慣把不動產留給子女,因此不願「拿房子換養老金」,二,高齡戶也不想處理房子,希望維持安養生活狀態。
童政彰說,高齡化社會來臨,各銀行提供各種不同金融商品給高齡者,也需視高齡者得財務偏好與財務規劃,例如可能高齡客戶對自己傳統財務運用方式,觀念上還是沒有改變。
其次,升息導致高齡者月領養老金變少,也可能降低高齡者申辦意願和動能。
公股銀主管分析,偏好國外債的重點客群,主要是高資產族群及需 要相對穩定固定收益的退休族群,平均交易金額較高。若分析其年齡 層,主要分布以中壯年為主,考量重點是國外債相較其他金融商品申 購門檻較高,且在發行機構不違約的前提下,具有保本保息的特色, 更符合該年齡層的財務規劃需求。去年雖是金融市場少數股、債齊跌 的一年,但隨著今年金融環境更趨穩定,可說是債券買點浮現,目前 國外債已是保險及基金等主要業務以外的重點項目。
個別銀行方面,彰化銀行規劃國外債的發行重點上,將以發行機構 為產業龍頭為主要推展重點,因其具有產業地位及營運展望穩健的特 性,信評挑選高評級債券為優先,且殖利率水準有4%以上為基礎的 核心商品聚焦。
土地銀行國外債商品,為預防明年景氣衰退,將以公債及信評高的 投資等級債為主,整體來看,上半年採取防禦型策略,下半年將以較 穩健且具長期投資效益標的,並鼓勵客戶長期投資為主。
華南銀行預計下半年持續上架一些信評A級以上的短年期公司債, 讓客戶在現行利率走向不明的階段,能利用短債穩定領息及降低波動 風險。
中、長期資產配置部份,仍持續聚焦在金融、健護、保險、公用事 業這些長期違約率低、高信評的產業龍頭企業所發行的長年期美元公 司債為主,期待降息時有機會獲取額外的資本利得。
老行庫指出,「以房養老」貸款經由政府普惠金融政策及社會媒體 的資訊宣導,已逐漸打開能見度及民眾的認識度。但受到央行連續五 次升息(合計0.75個百分點),借款人每月需支付的利息增加,實領 的生活費縮減,致目前申辦貸款有減緩的趨勢。
以合庫來說,截至今年5月底,以房養老承作案量就略微下降,新 增140件及新增核准額度約10.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149件減少9件, 但核准額度較去年同期9.2億元增加約1.4億元;台銀今年前五月承作 「以房養老」貸款戶數16戶、核貸額度0.93億元,較去年同期承作戶 數21戶、核貸額度0.57億元,也減少5戶,但核貸額度增加0.36億元 。
華銀認為,今年在推廣上發現長者主要擔心三件事,一是不動產價 值及借款期間長短,影響每月領取的生活資金;二是目前利率環境, 難以預料未來利率水準如何變動,若利率升高,月付利息會增加;三 是目前以房養老轉換來覺得夠用的生活費用,隨著通膨,10年、20年 後該金額是否符合生活所需,也是一個問題。
土銀說明,隨邁入高齡化社會,以房養老商品為時勢所趨,潛在需 求將隨高齡人口增加而成長,但如遇「利率上揚或房市萎縮」就可能 影響年長者申貸意願。
合庫銀表示,目前以房養老整體承作趨勢呈現穩健緩增,主因是年 長者有更多樣化的金融商品可選,部分考量避免負債,改以申辦留房 養老結合信託、擔保品出售、出租或其他方式以獲取安養資金。
一銀強調,近年主要鎖定三大族群,包括名下有不動產但無人繼承 (單身)、家中有每月生活開銷大需長期照顧的長者(子女負擔大) 、生活無虞想要享受人生(高資產客戶),且「以房養老」還能結合 「安養信託」進行現金流規劃,約定由信託專戶支付每月基本生活開 銷,剩餘資金可於信託專戶累積,作為未來臨時性醫療或緊急救助金 使用,信託款項專款專用於自身照顧,以確保老年生活無虞。
就增速來看,有所趨緩。銀行局分析,趨緩因素有二,一是長者在 財務運用的觀念難改變;二是升息後,每月養老金縮水,價格變動也 會影響需求。
以房養老放款件數、金額來看,今年成長速度略微趨緩,但仍是雙 位數成長。金管會統計,去年12月底較前年同期成長率各有19%、1 8%,今年首季年增率也有19%、23%,今年5月較去年同期則略降至 18.6%、17.1%。
金管會指出,今年5月與去年同期相較,以房養老在件數、金額成 長最多的還是公股行庫居多,前五大分別是合庫、土銀、一銀、華銀 、台銀,而「零成長」的三家銀行清一色為民營銀行,包括台新銀、 安泰銀、陽信銀。
銀行局認為,公股銀做得較好是因較早踏出第一步,面對高齡客群 相關機制早已制定;民營銀行發展較慢,據銀行反應,主要是年長客 戶仍習慣把不動產留給子女,另有部分長者覺得麻煩、不想處理財產 ,希望一直在老宅住到壽終正寢,所以推廣不易。
金管會是否會提供誘因讓銀行再加速推廣?銀行局強調,以房養老 貸款主要是提供不同產品給高齡者選擇,效度要看長者財務調度偏好 ,站在監理角度還是要尊重民眾財產運用規劃的意願。
區域別件數來看,銀行局說明,成長較快的為「北北基、中彰投、 桃竹苗」,截至5月底件數分別有3,615件、1,042件、808件,這三個 區域就占核貸件數的77%,核貸金額分別是279.8億元、41億元、31 億元,占總核貸金額的87%;性別、平均承作年限來看,女性仍多於 男性,件數各4,040件、3,070件,年限從去年同期20.36年,今年首 季降至20.28年,5月再降到19.75年。
公股銀主管分析,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客戶投資信心普遍不 足,但仍是以商品決勝負,接下來希望在市場趨勢逐漸明朗,下半年 業績成長力道能更為強勁。
基金方面,彰化銀行規劃,下半年將以公債及高評等債基金為建議 主軸,為避免投資人錯失相關投資商機,但又避免單一產業型股票波 動過大,下半年建議以多重資產及平衡型基金做為衛星投資;土地銀 行基金重點為波動較小、風險較低、穩健且適合長期投資標的為主。
第一銀行下半年在商品策略方面,將持續以穩健投資為主軸,因應 市場變化推廣定期定額,另將持續關注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 SG)相關題材的基金商品及綠色債券基金等趨勢基金,並以符合抗波 動或具防禦性的平衡型及債券型基金為重點銷售投資產品,例如ESG 主題、公用事業及核心消費等。
華南銀行下半年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計劃,將針對主要商品特性及市 場需求或變化伺機調整。以4433法則及Sortino指標挑選出架上績效 績優基金。
保險方面,彰銀以「增額型壽險」為推展重點,且考量多數購買投 資型保險的客戶,都會希望有現金流量定期入帳,下半年將會增加推 展美元還本或分紅保單的力道,讓客戶了解商品優勢,以提升購買還 本或分紅保單的意願;土銀則以高保障的分期繳保險為主
一銀保險銷售以高保障保險及分期繳儲蓄險為主軸,下半年將持續 引進具競爭力商品及差異化商品;華銀保險商品則因應保險市場回歸 保障本質,下半年延續上半年策略,持續聚焦傳統型保險商品,並同 步聚焦分紅保單的推展。
台灣土地銀行積極推動綠色金融,今年起全面實施赤道原則,並計劃陸續設立太陽能分行,以加速綠建築和碳中合的布局。這項措施不僅展現了土地銀行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體現了公股銀行在推動綠色金融方面的領先地位。
根據報導,土地銀行目前已有20家太陽能分行,並計劃在今年再增設三家,總數達到23家。這些分行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由於這一地區日照充足,適合架設太陽能發電板。目前,這些分行已經發電量達到13萬度,預計全年可發電25萬度,一年可節省電費至少98萬元。
除了土地銀行,其他公股銀行也在積極推動太陽能分行計劃。例如,華南銀行去年已完成兩間屋頂型太陽能分行,並計劃在2030年前完成全行68處據點的太陽能設備建置。彰化銀行則規劃今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1%,並計劃在2030年前累計十家太陽能分行。
此外,合庫銀行和台灣銀行也在推動太陽能分行計劃,預計在2028年底前完成建置30到42家太陽能分行。臺灣企銀則全面盤點自有行舍建置太陽光電的可行性,並以每年增設至少一家太陽能分行為目標。
這些公股銀行的努力不僅有助於降低碳足跡,也為台灣的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太陽能分行計劃的逐步實施,未來台灣的銀行業將更加綠色、可持續。
台灣土地銀行在推動永續金融方面,不僅是公股行庫的佼佼者,更在2022年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根據證交所規定,金融業需在6月底前發布永續報告書,而土地銀行在這一領域表現突出,不僅對綠能產業放款年增高達37.44億元,更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公股銀行紛紛將ESG指標納入聯貸條件,土地銀行也不例外。該行2022年永續報告書顯示,去年主辦了15件ESG聯貸案,總金額達25.68億元,並成功達成100%的目標。此外,核准參貸金額目標達成率更超標,達到103%,共25案,總金額達200.86億元。
在放款餘額方面,土地銀行2022年對六大核心產業(包括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台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的放款餘額達9,641億元,年增4,297億元。其中,綠能產業放款餘額佔約4,564億元,比2021年增加3,744億元,授信戶數也從1,660家增至2,873家。
與此同時,兆豐銀行在永續金融方面也表現亮眼。截至去年底,該行已承作44件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往來餘額約320億元,其中包含三家石化大廠。透過與減碳相關的永續指標連結,幫助客戶實現淨零轉型。整體來看,兆豐銀行對永續發展產業放款總計1,829.13億元,其中對符合各項永續標準的企業放款達1,042.96億元。
公股銀近年積極強化「碳盤查」,鎖定綠建築、太陽能分行、碳中 和等重點工作,尤其是各公股銀在日照充足的中南部分行眾多,可在 頂樓架設發電板,因此改造太陽能分行已經成為重要方向,各銀行也 投入自有大樓再生能源的建置,可有效利用太陽能發電作為銀行業使 用的綠電,但目前都還在起步。
第一銀行目前已有20家太陽能分行,為公股第一名,今年目標再增 三家,達23家,目前評估太陽能發電可用20年,且中南部的設立條件 優於北部,中部目前八家、南部九家、北部三家。目前完成20家太陽 能分行,1月至6月發電量13萬度,預計全年25萬度,一年節省電費至 少98萬元,年底前會再新增三家,以後每年以二家到三家速度成立太 陽能分行。
華南銀行去年完成二間屋頂型太陽能分行,分別為員林大樓、高雄 大樓,已併網發電,員林大樓預估每年可發電26,160度,高雄大樓預 估每年可發電61,247度,未來將持續擴增自有行舍太陽能設備,完成 自發自用的長期目標。華銀盤點頂樓可設置太陽能設備的據點有68處 ,預計至2030年全行68處完成建置,發電量可佔全行用電17.92%。
彰化銀行規劃今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1%,並要有一家太陽能分行 。2030年中期目標是累計十家太陽能分行。去年選定彰化分行建置為 太陽能分行,預計今年發包,完工後將採電力自發自用形式,提高再 生能源使用占比;並同步規劃評估台南、嘉義、屏東等地的分行的屋 頂太陽能發電建置計畫。
合庫銀行至去年底共九處自有大樓屋頂建置太陽能裝置,加總約3 12.84kW自發自用,計畫每年完成五到七家太陽能分行,至2028年底 前完成建置30到42家;台灣銀行目前已有九家分行行舍屋頂建置太陽 光電;土地銀行2021年完成建置員林分行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去 年完成斗六、北港、虎尾等三家分行發電系統建置,南投分行、草屯 分行、高雄分行、苓雅分行都在進行或規劃或建置中,預計在未來每 年完成5家的目標;臺灣企銀全面盤點整棟自有行舍建置太陽光電的 可行性,目前以每年增設至少一家太陽能分行為目標。
為推動企業ESG,公股銀近年紛紛將永續經營指標納入聯貸條件, 例如若企業達到條件,放款利息就能給予優惠,也積極推動綠能產業 放款、石化產業轉型放款等,成績一家比一家優異。
根據台銀2022年永續報告書指出,六大核心產業(資訊及數位、資 安卓越、台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 )放款餘額9,641億元、年增4,297億元,其中綠能產業放款餘額就占 約4,564億元,且比2021年增加高達3,744億元,授信戶數從1,660家 增至2,873家。
土地銀行2022年永續報告書表示,2021年沒有主辦任何一件ESG聯 貸案、僅8件參貸,但去年全力拚永續,主辦15件ESG聯貸案、金額2 56.88億元,且是百分百達標,核准參貸金額目標達成率更超標、為 103%,共25案、200.86億元。因此,土銀今年訂下主辦ESG聯貸案1 7案、總計金額260億元的目標。
兆豐銀行2022年永續報告書說明,截至去年底該行已承作44件永續 績效連結貸款,往來餘額約320億元,其中包含三家石化大廠,透過 連結減碳相關的永續指標,幫助客戶實現淨零轉型。整體度永續發展 產業放款方面,總計1,829.13億元,其中對MSCI AA級以上、入選DJ SI、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20%,及符合台灣永續分類標準的「永續績 優」企業放款就有1,042.96億元。
台灣土地銀行積極拓展海外放款,成長目標看高無遠弗屬!
隨著台灣經濟逐漸回穩,各大公股銀行紛紛展開海外市場的拓荒計畫。特別是台灣土地銀行,它們的成長目標可是直指二位數,這可是自從2020年疫情以來的新高目標呢!
為了提升境外單位外幣放款的營運量,台灣土地銀行推出了多項激勵措施,讓海外放款成為今年的重頭戲。公股銀主管分析,由於台灣本土經濟成長放緩,加上外幣利率持續走高,國內外幣放款成長不易,所以這次的策略是轉向利差較高的海外市場。
雖然全球景氣有衰退或放緩的風險,但台灣土地銀行在海外放款上可是格外謹慎,會精選案件以避免風險。他們的放款順序是先以國際優質聯貸為主,再來是自貸案件。
在聯貸方面,台灣土地銀行針對信用風險較低的優質個案,計劃提高參貸金額,以擴大授信業務規模。自貸業務則是以台商背景的企業為主,並辅以當地非台商企業的發展。
海外放款方面,台灣土地銀行正朝著多元化及區域化調整授信結構,並著重於區域特色的發展與管理。像是歐美及澳洲地區因經濟前景較為穩健,將持續擴大國際聯貸案源及投資等級案件部位;東南亞則配合當地市場及經濟發展,逐步擴大規模;大中華地區則強化資產品質,鞏固優質台商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土地銀行休士頓分行在去年為大成鋼集團旗下美國子公司籌組了8,500萬美元聯貸案後,今年再接再厲,為大成鋼集團主辦了5年期3.18億美元建廠聯貸案。這次案件由台灣土地銀行統籌主辦,並有多家銀行共同參與,總共超額認購1.6倍,顯見市場對台灣土地銀行的信賴度。
公股銀主管分析,台灣今年經濟成長放緩,加上外幣利率仍處高檔 ,國內外幣放款成長不易,所以今年外幣放款策略,都是轉往利差較 高的海外市場(含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主要是經過2020年、20 21年疫情衝擊,及去年全球暴力升息後,今年外幣放款將是全力衝刺 的一年。
但全球景氣仍有衰退或放緩可能,因此銀行雖衝刺海外放款,但會 更加慎選案件,避免產生風險,放款順序以國際優質聯貸最優先,再 來是自貸案件。
公股銀評估,今年在聯貸針對信用風險較無虞的優質個案,規劃提 高參貸金額,提升整體授信業務承作規模。自貸業務部分則是以具台 商背景的企業為優先推展對象,並以發展當地非台商企業為輔。
且海外放款朝多元化及區域化調整授信結構,並著重在區域特色的 發展與管理。公股銀指出,像是歐洲、美國及澳洲地區經濟前景相對 穩健,將持續擴大國際聯貸案源及增持投資等級案件部位;東南亞則 配合當地市場及經濟發展,逐步擴大規模,持續深耕在地市場;大中 華地區則強化資產品質,強化風險管理、鞏固優質台商客戶。
其中第一銀行休士頓分行繼去年為大成鋼集團旗下美國孫公司TCI Texarkana Inc.籌組8,500萬美元聯貸案後,今年再下一城,為大成 鋼集團主辦5年期3.18億美元建廠聯貸案,5日完成簽約,一銀統籌主 辦暨額度管理銀行,玉山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土地銀行與兆 豐銀行擔任共同主辦行,並獲合庫銀行協辦,參貸行還包含永豐銀行 及臺灣企銀,總共超額認購1.6倍。
暑假來到,台灣土地銀行為了幫助青少年培養運動習慣,特別從7月3日到14日,在員工訓練所的羽球館舉辦了一個很受歡迎的活動——「國手伴您Fun一夏 青少年羽球夏令營」。這個活動不僅吸引了許多家庭學童的參與,還特別邀請了「新北市家扶中心新店服務處」的學童一起加入,活動完全免費,而且表現優秀的學員還能夠獲得獎品呢!
土地銀行表示,這個羽球夏令營非常受歡迎,除了免費的優惠,還有來自土銀現役甲組羽球隊的球員親自指導,從基本常識到揮拍動作,再到體適能教學,讓學子們在樂趣中學習羽球。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子們度過了一個充滿「Fun一夏」的暑假。
土地銀行每年都會投入數千萬元來補助羽球隊的預算,不僅自己有球隊,還與7所國中、高中及大學簽訂建教合作關係,培育優秀選手。同時,土銀還為退役球員提供完善的職涯制度,從而提升台灣運動產業環境,讓現役球員能夠專心訓練和比賽。
在嚴謹的團隊紀律和扎實穩健的養成機制下,土地銀行羽球隊一直是國家培育優秀選手的重要搖籃。隊員們近年來的成績表現亮眼,今年度已經奪得了9次冠軍、11次亞軍和13次季軍,在2020東京奧運上,「麟洋配」更為台灣奪得了羽球項目的第一面金牌。
土地銀行每年還會定期舉辦羽球夏令營和公益教學,幫助學生和弱勢族群獲得更多的體育受教權。比如,今年2月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主辦了「羽球我來了,愛土地挺罕病」羽球體驗營公益活動;4月在台中市立特殊教育學校辦理了「土銀有愛,關懷及陪伴羽球體驗營」公益活動。
長年來,土地銀行在這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已連續14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的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質獎」、「贊助類長期贊助獎」以及「推展類金質獎」等三大獎項,展現了其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的社會參與成果。
土地銀行指出,土銀羽球夏令營深受各界好評,除活動免費外,豪 華教練團也是一大亮點,此次由土銀現役甲組羽球隊員親自指導羽球 基本常識、揮拍動作及體適能教學,運用輕鬆互動及寓教於樂方式推 展羽球運動,讓學子們留下「Fun一夏」的暑假。
土銀每年斥資數千萬元補助羽球隊預算,除本身擁有自有球隊外, 並與7所國中、高中及大學學校簽訂建教合作關係,為羽球界培育優 秀選手。同時,土銀提供退役球員完善職涯制度,進而提升臺灣運動 產業環境,讓現役球員專心投入訓練與賽事。
在嚴謹的團隊紀律、扎實穩健的養成機制下,土銀羽球隊一直是國 家培育優秀選手重要之搖籃,隊員近年成績表現亮眼,今年度至今已 奪得9次冠軍、11次亞軍及13次季軍的殊榮,在「2020東京奧運」上 「麟洋配」更一舉為我國勇奪奧運史上羽球項目第一面金牌。
土銀每年皆定期舉辦羽球夏令營與公益教學,協助學生與弱勢族群 獲得更多體育受教權。
111年2月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主辦「羽球我來了,愛土地挺 罕病」羽球體驗營公益活動;4月在台中市立特殊教育學校辦理「土 銀有愛,關懷及陪伴羽球體驗營」公益活動。
在長年耕耘之下,土銀連續14年榮獲教育部頒發體育推手獎「贊助 類金質獎」、「贊助類長期贊助獎」以及「推展類金質獎」等三大獎 項,展現深耕ESG的社會參與成果。
【台北訊】近日,台灣金融界發生人事變動,與台灣土地銀行有關的資訊頗受矚目。據了解,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在雷仲達轉任兆豐金董事長後出現空缺,這不僅因為雷仲達的職位異動,也因為他原本是以合庫金身份當選的公會理事長。在這波人事調整中,台灣土地銀行的呂桔誠董事長被任命為代理銀行公會理事長。 這一切起於雷仲達在6月16日從合庫金轉任兆豐金董事長,這一職位變更使得他失去了合庫金的會員代表資格,進而導致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出現空缺。於是,在6月29日的理監事會上,銀行公會決定由呂桔誠董事長暫時代理理事長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呂桔誠董事長的代理任期並非永久的,因為他目前仍擔任台灣土地銀行的董事長。此外,雷仲達在轉任兆豐金董事長後,也從公會理事長轉任為顧問。 在銀行公會的常務理事方面,目前由台銀、華南金、第一金、土銀和國泰金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代表。這次人事異動也波及到合庫金,新任董事長林謙浩上任不到兩周便因病離世。根據合庫金的最新消息,金控和銀行董事長目前由金控總經理陳美足和銀行總經理林衍茂暫代。 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不僅反映了台灣金融業的動態,也顯示了銀行公會在應對這些變動時的迅速反應和決策能力。未來,台灣金融業的發展勢必會受到這些人事變動的影響。
今年因兆豐金前董事長張兆順辭任、由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接任,但因雷仲達當初是以合庫金身分當選公會理事長,轉赴兆豐金後,職務異動自然喪失合庫金會員資格,導致銀行公會理事長出缺。
29日公會理監事會上,由公會五席常務理事互推由呂桔誠暫時代理理事長一職,而雷仲達則以兆豐金董事長身分轉聘為顧問。
目前銀行公會的五位常務理事,分別由台銀、華南金、第一金、土銀和國泰金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做代表。
人事異動的還包括合庫金。合庫金新任董事長林謙浩上任不到兩周,2日因病逝世。合庫金昨(3)日發出重訊,金控和銀行董事長,分別由金控總經理陳美足、銀行總經理林衍茂暫代。
土地銀行羽球隊再創佳績!繼林俊易在超級500男單賽事奪得銅牌後,新星蘇力揚在世界羽球聯盟超級300系列賽事中展現驚人實力,成功打敗香港一哥伍家朗,進軍總決賽。雖然最終無法奪冠,但蘇力揚仍以銀牌的成績,預計將躍升至世界羽球排名前40名。這位21歲的右手持拍球員,是土地銀行積極培育的新星,也是亞運會代表團成員。自去年全國排名賽獲得男單冠軍以來,蘇力揚在比賽中不斷刷新個人最佳成績,世界排名已攀升至42位。與林俊易並列為國內羽壇新星的他們,兩人都有機會為國出征巴黎奧運。
土地銀行自1976年成立羽球隊以來,不僅提供選手全方位的培訓資源,還為退役球員設立完善的職涯制度。近年來,與多所學校簽訂建教合作契約,成為國內羽球國手的搖籃。隨著長期投入資源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台灣運動產業持續發展,相關服務產業近五年銷售額成長超過50%,年複合成長率達8.7%,成效顯著。
土地銀行同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定期舉辦青少年羽球夏令營和公益教學活動,讓更多學生和弱勢族群有機會接觸羽球運動。長期耕耘下,土地銀行已連續14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體育推手獎,展現其在ESG領域的社會參與成果。
現年21歲、身高183公分,右手持拍的蘇力揚屬全能型球員,為土 地銀行積極培育的新生代好手,也是我國「2022杭州亞運會」代表團 成員。蘇力揚自去年第二次全國排名賽拿下男單冠軍後,更在挑戰賽 事中多次奪得前三名佳績,目前世界排名已衝到42,在此次取得台北 羽球公開賽亞軍積分後,其排名有望再創新高,目前蘇力揚與土銀羽 球隊的林俊易並列國內羽壇新星,兩人皆有機會角逐巴黎奧運出賽資 格。
土地銀行自1976年成立羽球隊,除提供選手軟硬體培訓資源、退役 球員完善職涯制度,近年也和7所各級學校簽訂建教合作契約,堪稱 國內羽球國手搖籃。隨著長期投入資源與政府政策獎勵,我國運動產 業持續壯大,依財政部最新統計,台灣運動相關服務產業近五年銷售 額自262億元成長至397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約8.7%,顯見成效斐然 。
土地銀行持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定期舉辦「青少年羽球夏令營」 、「羽球我來了」公益教學系列活動,協助學生與弱勢族群獲得更多 體育受教權,在長年耕耘下,已連續14年榮獲教育部頒發體育推手獎 「贊助類金質獎」、「贊助類長期贊助獎」及「推展類金質獎」等三 大獎項,展現深耕ESG的社會參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