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期貨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隨著海運價格減弱,宜家、可口可樂、沃爾瑪、和家得寶等企業在 去年一櫃難求時,不論租用、購買集裝箱船或成立航運公司,在目前 殺價競爭的環境下,都無法繼續營運。
此外,全球貨櫃輪巨頭馬士基預警,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將拖 累海運的未來訂單量,預期今年全球集裝箱需求將下降2%∼4%,低 於此前預期,加上未來全球經濟的一些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 ,進而影響全球運輸和物流需求。
根據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的報告顯示,在今年第45周∼4 9周(10月30日∼12月3日),2M聯盟在預定的130個航班中,取消了 14個航班,海洋聯盟則在預定的172.5個航班中取消了23.5個航班。
受到貨運量不足影響,導致各家航運積極殺價搶貨,市場預期在元 旦到農曆年前,歐美有機會趕在亞洲市場放長假前積極拉貨,只要貨 運量能夠達到一定水準,加上航商進行艙位調控,運價有機會止跌回 穩。
由於感恩節和耶誕節即將來臨,受到市場旺季不旺因素影響,加上 全球海運市場卻頻頻殺價搶貨,導致航運指數期貨也在10月中旬,向 下來到近期新低。
所幸先前跌深後轉為整理時已醞釀反彈力道,目前短線行情已經開 始止跌回升,但在基本面未改善前,搶反彈應更加謹慎,投資人可利 用期交所推出的航運期貨進場操作並嚴守停損。
此外,全球貨櫃輪巨頭馬士基預警,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將拖 累海運的未來訂單量,預期今年全球集裝箱需求將下降2%∼4%,低 於此前預期,加上未來全球經濟的一些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 ,進而影響全球運輸和物流需求。
根據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的報告顯示,在今年第45周∼4 9周(10月30日∼12月3日),2M聯盟在預定的130個航班中,取消了 14個航班,海洋聯盟則在預定的172.5個航班中取消了23.5個航班。
受到貨運量不足影響,導致各家航運積極殺價搶貨,市場預期在元 旦到農曆年前,歐美有機會趕在亞洲市場放長假前積極拉貨,只要貨 運量能夠達到一定水準,加上航商進行艙位調控,運價有機會止跌回 穩。
由於感恩節和耶誕節即將來臨,受到市場旺季不旺因素影響,加上 全球海運市場卻頻頻殺價搶貨,導致航運指數期貨也在10月中旬,向 下來到近期新低。
所幸先前跌深後轉為整理時已醞釀反彈力道,目前短線行情已經開 始止跌回升,但在基本面未改善前,搶反彈應更加謹慎,投資人可利 用期交所推出的航運期貨進場操作並嚴守停損。
順應國際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臺灣期貨交易所將於明(9)日掛牌「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契約,使市場參與者有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
雙周到期契約掛牌方式,是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的契約,也就是「下周三到期的新契約,原於本周三掛牌,提前至上周三掛牌」,每個交易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周、二周及月到期契約可供交易。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掛牌同月份第四個星期三到期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掛牌同月份第五個星期三到期新契約,以此類推。
明天上市之雙周到期契約202211W4,到期日為11月23日,11月16日不會再掛牌相同到期日契約,未來每周三仍只有一個契約到期結算。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的當月到期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
另外,提醒交易人,雙周到期契約掛牌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不同週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到期日。
「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相關資訊已置於期交所網站專區(activity.taifex.com.tw/file/taifex/event/cht/newrule2022q4/index.html),歡迎上網查詢。
期交所表示,近年國際期貨市場周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的契約。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
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主要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雙周到期契約掛牌方式,是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的契約,也就是「下周三到期的新契約,原於本周三掛牌,提前至上周三掛牌」,每個交易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周、二周及月到期契約可供交易。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掛牌同月份第四個星期三到期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掛牌同月份第五個星期三到期新契約,以此類推。
明天上市之雙周到期契約202211W4,到期日為11月23日,11月16日不會再掛牌相同到期日契約,未來每周三仍只有一個契約到期結算。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的當月到期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
另外,提醒交易人,雙周到期契約掛牌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不同週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到期日。
「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相關資訊已置於期交所網站專區(activity.taifex.com.tw/file/taifex/event/cht/newrule2022q4/index.html),歡迎上網查詢。
期交所表示,近年國際期貨市場周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的契約。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
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主要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受市場預期中國大陸將會放寬「清零政策」以及美國監管機構提前完成中概股審查,讓大陸企業免於從美國摘牌下市,激勵市場信心,從上周五陸股和港股雙雙大幅走揚延續至昨(7)日,並帶動亞股上漲動能,不過近期台股走勢尚未十分明朗,呈現持續性的震盪格局,可利用永續期貨進行短線進出,或是做為避險工具。
美聯準會(Fed)在利率決策會議後宣布升息3碼,並對市場再次重申抑制通膨直到恢復至2% 目標的決心,主席鮑爾強調,最快12月和1月會討論放緩升息步伐,但市場不應該將目光放在聯準會的加息速度,而是應該放在最終利息將會升到多高,以及此次升息循環將會持續多久。目前市場對於Fed終端利率的預期,有可能會落在上一次2008 年次貸危機時的利率高點。
美國本周迎來期中選舉,選舉行情有望帶動股市,另外,還將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預期年增率較上個月微幅下降。
臺灣期貨交易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屬於小型契約(1點100元),其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所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公司。其走勢與加權指數高度相關,提供投資人便捷參與ESG議題的管道。(統一期貨提供)
期貨交易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美聯準會(Fed)在利率決策會議後宣布升息3碼,並對市場再次重申抑制通膨直到恢復至2% 目標的決心,主席鮑爾強調,最快12月和1月會討論放緩升息步伐,但市場不應該將目光放在聯準會的加息速度,而是應該放在最終利息將會升到多高,以及此次升息循環將會持續多久。目前市場對於Fed終端利率的預期,有可能會落在上一次2008 年次貸危機時的利率高點。
美國本周迎來期中選舉,選舉行情有望帶動股市,另外,還將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預期年增率較上個月微幅下降。
臺灣期貨交易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屬於小型契約(1點100元),其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所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公司。其走勢與加權指數高度相關,提供投資人便捷參與ESG議題的管道。(統一期貨提供)
期貨交易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臺灣期貨交易所近年分階段推動各商品動態價格穩定措施,以強化期貨市場價格穩定功能,現已適用於所有期貨商品及指數選擇權,規劃今年11月將擴大適用至ETF選擇權。期交所考量ETF選擇權之商品特性與指數選擇權類似,其動態價格穩定措施運作方式原則上與指數選擇權相同。
期交所近年分階段推動各商品動態價格穩定措施,以強化期貨市場 價格穩定功能,現已適用於所有期貨商品及指數選擇權,規劃今年1 1月將擴大適用至ETF選擇權。
期交所考量ETF選擇權之商品特性與指數選擇權類似,其動態價格 穩定措施運作方式原則上與指數選擇權相同:見表。
退單範例:
假設富邦上証ETF選擇權(OAO)次近月履約價32買權即時價格區間 上限為2.65點。
若交易人以限價5點委託買進20口履約價32買權。依當時委託簿試 算,該委託可能成交價為1.54點11口、1.62點5口、3.54點4口。
若委託條件為ROD或IOC:1.54點11口,1.62點5口成交,剩餘4口因 可能成交價高於即時價格區間上限退單。
若委託條件為FOK:整筆委託退單。
期交所考量ETF選擇權之商品特性與指數選擇權類似,其動態價格 穩定措施運作方式原則上與指數選擇權相同:見表。
退單範例:
假設富邦上証ETF選擇權(OAO)次近月履約價32買權即時價格區間 上限為2.65點。
若交易人以限價5點委託買進20口履約價32買權。依當時委託簿試 算,該委託可能成交價為1.54點11口、1.62點5口、3.54點4口。
若委託條件為ROD或IOC:1.54點11口,1.62點5口成交,剩餘4口因 可能成交價高於即時價格區間上限退單。
若委託條件為FOK:整筆委託退單。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於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中 致詞指出,本屆有更多金融業者獲獎,並借此活動相互觀摩,預期在 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政策引導下,金融產業數位轉型,將秉持「合作 、創新及以人為本」三大原則,持續向前邁進。
吳自心為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總評審團總召集人,這次 活動邀請30位金融及科技領域專家擔任評審,分成銀行、保險及證券 三大組,共70家金融單位、193項數位產品參與角逐。
吳自心指出,每一家參賽單位都非常認真準備,每一項參賽產品, 都有非常優秀的實作績效,使得整個評審工作變得艱鉅困難。在三個 月的評審過程中,從初審、復審到決審,評審團以嚴謹的態度充分討 論,順利完成此次作業,並選出72件得獎作品。
吳自心表示,甫於10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台北金融科技展,是在暌 違兩年之後,重返實體盛大展出,工商時報2022數位金融獎緊接著舉 行頒獎典禮,可以看到,在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的政策引導下,金融 產業的數位轉型一定能秉持主委黃天牧的期許,在合作、創新及以人 為本的原則上,持續向前邁進。
吳自心為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總評審團總召集人,這次 活動邀請30位金融及科技領域專家擔任評審,分成銀行、保險及證券 三大組,共70家金融單位、193項數位產品參與角逐。
吳自心指出,每一家參賽單位都非常認真準備,每一項參賽產品, 都有非常優秀的實作績效,使得整個評審工作變得艱鉅困難。在三個 月的評審過程中,從初審、復審到決審,評審團以嚴謹的態度充分討 論,順利完成此次作業,並選出72件得獎作品。
吳自心表示,甫於10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台北金融科技展,是在暌 違兩年之後,重返實體盛大展出,工商時報2022數位金融獎緊接著舉 行頒獎典禮,可以看到,在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的政策引導下,金融 產業的數位轉型一定能秉持主委黃天牧的期許,在合作、創新及以人 為本的原則上,持續向前邁進。
期交所預計今年11月9日推出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到期 契約,契約推出後,交易人可在任一交易日選擇未來一周、二周後到 期之契約進行交易或避險。
加上現有月到期契約,將可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之契約 ,藉此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該 兩項商品同時上市亦可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滿足各式交易需求。
一、雙週契約效益
1.提供更多交易機會、
策略更多元
在現有臺指選擇權各到期月份契約中,從事策略性交易的交易人, 可利用不同到期日(周別或月別)的契約從事時間價差交易。
而掛牌雙週到期選擇權後,存續期間可同時涵蓋一周及二周,將多 出一種天期選擇權可供交易,使得從事策略性交易的交易人,有更多 交易機會。
另就資金需求來看,選擇權存續期間愈短,時間價值愈低,其價格 相對較低,對於持倉天數二周內的交易人,買進雙週選擇權,相較於 月選擇權便宜,有助於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2.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
創造流動性
存續期間與交易標的物均相同期貨與選擇權,易套用理論價格模型 進行評價,可創造更多交易機會,進一步提升小型臺指期貨與臺指選 擇權流動性,亦有助於交易人計算選擇權合理價格,提升市場價格發 現功能。
二、「臺指選擇權」以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契約掛牌方式
期交所預計於11月第二個星期三(11月9日)掛牌首個雙週到期契 約,即2022年11月第四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4),最後交易日 及到期日皆為11月23日。
換言之,在雙週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之當月到期 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 周後到期。
接續,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則掛牌2022年11月第五個 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日 。
另提醒交易人,新制上線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 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 不同周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之到期日。
加上現有月到期契約,將可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之契約 ,藉此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該 兩項商品同時上市亦可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滿足各式交易需求。
一、雙週契約效益
1.提供更多交易機會、
策略更多元
在現有臺指選擇權各到期月份契約中,從事策略性交易的交易人, 可利用不同到期日(周別或月別)的契約從事時間價差交易。
而掛牌雙週到期選擇權後,存續期間可同時涵蓋一周及二周,將多 出一種天期選擇權可供交易,使得從事策略性交易的交易人,有更多 交易機會。
另就資金需求來看,選擇權存續期間愈短,時間價值愈低,其價格 相對較低,對於持倉天數二周內的交易人,買進雙週選擇權,相較於 月選擇權便宜,有助於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2.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
創造流動性
存續期間與交易標的物均相同期貨與選擇權,易套用理論價格模型 進行評價,可創造更多交易機會,進一步提升小型臺指期貨與臺指選 擇權流動性,亦有助於交易人計算選擇權合理價格,提升市場價格發 現功能。
二、「臺指選擇權」以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契約掛牌方式
期交所預計於11月第二個星期三(11月9日)掛牌首個雙週到期契 約,即2022年11月第四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4),最後交易日 及到期日皆為11月23日。
換言之,在雙週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之當月到期 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 周後到期。
接續,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則掛牌2022年11月第五個 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日 。
另提醒交易人,新制上線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 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 不同周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之到期日。
期交所預計今(2022)年11月9日推出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契約推出後,交易人可在任一交易日選擇未來一周、二周後到期之契約進行交易或避險,加上現有月到期契約,將可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之契約,藉此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該兩項商品同時上市亦可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滿足各式交易需求。
一、雙周契約效益
1.提供更多交易機會、策略更多元
在現有臺指選擇權各到期月份契約中,從事策略性交易之交易人,可利用不同到期日(周別或月別)之契約從事時間價差交易。掛牌雙周到期選擇權後,存續期間可同時涵蓋一周及二周,將多出一種天期選擇權可供交易,使得從事策略性交易之交易人有更多交易機會。另就資金需求來看,選擇權存續期間越短,時間價值越低,其價格相對較低,對於持倉天數二周內之交易人,買進雙周選擇權相較於月選擇權便宜,有助於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2.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創造流動性
存續期間與交易標的物均相同之期貨與選擇權,易套用理論價格模型進行評價,可創造更多交易機會,進一步提升小型臺指期貨與臺指選擇權之流動性,亦有助於交易人計算選擇權之合理價格,提升市場價格發現功能。
二、「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契約掛牌方式
期交所預計於11月第二個星期三(11月9日)掛牌首個雙周到期契約,即2022年11月第四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4),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23日。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之當月到期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接續,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則掛牌2022年11月第五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日。
另提醒交易人,新制上線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不同周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之到期日。
一、雙周契約效益
1.提供更多交易機會、策略更多元
在現有臺指選擇權各到期月份契約中,從事策略性交易之交易人,可利用不同到期日(周別或月別)之契約從事時間價差交易。掛牌雙周到期選擇權後,存續期間可同時涵蓋一周及二周,將多出一種天期選擇權可供交易,使得從事策略性交易之交易人有更多交易機會。另就資金需求來看,選擇權存續期間越短,時間價值越低,其價格相對較低,對於持倉天數二周內之交易人,買進雙周選擇權相較於月選擇權便宜,有助於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2.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創造流動性
存續期間與交易標的物均相同之期貨與選擇權,易套用理論價格模型進行評價,可創造更多交易機會,進一步提升小型臺指期貨與臺指選擇權之流動性,亦有助於交易人計算選擇權之合理價格,提升市場價格發現功能。
二、「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契約掛牌方式
期交所預計於11月第二個星期三(11月9日)掛牌首個雙周到期契約,即2022年11月第四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4),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23日。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可選擇交易之當月到期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接續,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則掛牌2022年11月第五個星期三到期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日。
另提醒交易人,新制上線後,交易月份每個星期三將同時存在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之契約可供交易,交易人可依各自需求選擇不同周別到期之契約交易,並留意契約之到期日。
期交所臺指選擇權一周到期選擇權自2012年推出以來,該商品整體日均量由2012年之43.4萬口大幅成長至2021年之80.9萬口,成長86%,其中一周到期選擇權日均量約占整體臺指選擇權八成,顯示短天期選擇權深受交易人青睞。
近年國際期貨市場周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之契約。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未來商品推出後,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臺指選擇權一周到期選擇權外,亦可交易雙周到期選擇權。
另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周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之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一、「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方式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上市同月份第四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上市同月份第五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以此類推。換言之,雙周到期契約係將現有一周到期契約之新契約上市日期提前一周,依此掛牌方式,每個交易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周(即一周到期契約)、二周(即雙周契約)之契約可交易。
二、臺指選擇權序列掛牌方式及履約價格間距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契約序列及履約價格間距規定與現有一周到期契約相同,說明如下:
(1)序列掛牌方式
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前一營業日標的指數收盤指數為基準(基準指數),於一般交易時段依履約價格間距,向上及向下連續推出不同之履約價格契約至最高及最低履約價格涵蓋基準指數之上下10%。
(2)履約價格間距
雙周到期選擇權履約價格間距原則比照近月契約,履約價格未滿3,000點者,履約價格間距為50點,履約價格3,000點以上者,履約價格間距為100點。
另在基準指數上下3%範圍內之序列,履約價格間距為近月契約之二分之一,近月契約自到期日前第二個星期三起比照辦理(即到期當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至到期日之間)。
近年國際期貨市場周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之契約。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未來商品推出後,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臺指選擇權一周到期選擇權外,亦可交易雙周到期選擇權。
另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周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之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一、「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方式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上市同月份第四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上市同月份第五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以此類推。換言之,雙周到期契約係將現有一周到期契約之新契約上市日期提前一周,依此掛牌方式,每個交易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周(即一周到期契約)、二周(即雙周契約)之契約可交易。
二、臺指選擇權序列掛牌方式及履約價格間距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契約序列及履約價格間距規定與現有一周到期契約相同,說明如下:
(1)序列掛牌方式
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前一營業日標的指數收盤指數為基準(基準指數),於一般交易時段依履約價格間距,向上及向下連續推出不同之履約價格契約至最高及最低履約價格涵蓋基準指數之上下10%。
(2)履約價格間距
雙周到期選擇權履約價格間距原則比照近月契約,履約價格未滿3,000點者,履約價格間距為50點,履約價格3,000點以上者,履約價格間距為100點。
另在基準指數上下3%範圍內之序列,履約價格間距為近月契約之二分之一,近月契約自到期日前第二個星期三起比照辦理(即到期當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至到期日之間)。
期交所臺指選擇權一週到期選擇權自2012年推出以來,整體日均量 由2012年之43.4萬口大幅成長至2021年之80.9萬口,成長86%,其中 一週到期選擇權日均量約占整體臺指選擇權8成,顯示短天期選擇權 深受交易人青睞。
近年國際期貨市場週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 多個不同週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週次到 期之契約。
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週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 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未來商品推出後, 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臺指選擇權一週到期選擇 權外,亦可交易雙週到期選擇權。
另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週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週 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之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 率。
一、「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到期契約掛牌方式。
雙週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週三掛牌二 週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上市同月份 第四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上市同月份第五 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以此類推。換言之,雙週到期契約係將現有 一週到期契約之新契約上市日期提前一週,依此掛牌方式,每個交易 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週(即一週到期契約)、二週(即雙週契約) 之契約可交易。
二、臺指選擇權序列掛牌方式及履約價格間距
雙週到期臺指選擇權契約序列及履約價格間距規定與現有一週到期 契約相同,說明如下:
(1)序列掛牌方式
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前一營業日標的指數收盤指數為基準(基準指數 ),於一般交易時段依履約價格間距,向上及向下連續推出不同之履 約價格契約至最高及最低履約價格涵蓋基準指數之上下百分之十。
(2)履約價格間距
雙週到期選擇權履約價格間距原則比照近月契約,履約價格未滿3 ,000點者,履約價格間距為50點,履約價格3,000點以上者,履約價 格間距為100點。另在基準指數上下3%範圍內之序列,履約價格間距 為近月契約之1/2,近月契約自到期日前第二個星期三起比照辦理( 即到期當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至到期日之間)。
近年國際期貨市場週到期選擇權蓬勃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 多個不同週次到期契約,交易人藉此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週次到 期之契約。
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期交所規劃推出雙週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 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未來商品推出後, 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臺指選擇權一週到期選擇 權外,亦可交易雙週到期選擇權。
另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週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週 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之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 率。
一、「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到期契約掛牌方式。
雙週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週三掛牌二 週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例如交易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即上市同月份 第四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交易月份第三個星期三上市同月份第五 個星期三到期之新契約,以此類推。換言之,雙週到期契約係將現有 一週到期契約之新契約上市日期提前一週,依此掛牌方式,每個交易 日將同時有存續期間一週(即一週到期契約)、二週(即雙週契約) 之契約可交易。
二、臺指選擇權序列掛牌方式及履約價格間距
雙週到期臺指選擇權契約序列及履約價格間距規定與現有一週到期 契約相同,說明如下:
(1)序列掛牌方式
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前一營業日標的指數收盤指數為基準(基準指數 ),於一般交易時段依履約價格間距,向上及向下連續推出不同之履 約價格契約至最高及最低履約價格涵蓋基準指數之上下百分之十。
(2)履約價格間距
雙週到期選擇權履約價格間距原則比照近月契約,履約價格未滿3 ,000點者,履約價格間距為50點,履約價格3,000點以上者,履約價 格間距為100點。另在基準指數上下3%範圍內之序列,履約價格間距 為近月契約之1/2,近月契約自到期日前第二個星期三起比照辦理( 即到期當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至到期日之間)。
雖然近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高點有所回落,核心通膨仍然再上升,核心通膨的竄升主要受到勞動成本與租金價格所驅動。目前勞動市場持續保持緊俏,名目薪資仍在增長,也意味著通膨具備一定的韌性,與美國聯準會錨定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也引發市場開始猜測聯準會是否上調升息路徑,同時也造成風險資產波動加劇。
在市場大幅波動,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下,投資人須採取更謹慎的策略來因應當前的金融市場,可以善用期貨工具進行避險,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低,操作上較為彈性,資金運用也更為靈活。
儘管美國第3季GDP翻正,但進口放緩與消費成長保持強勁成為驅動GDP翻正主因,但在高通膨與持續升息下,家庭財務狀況逐漸惡化,市場預期經濟增長的動能未來難以持續。
台股近期外資加速撤離,指數持續低位徘徊。歐美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轉弱,可能出現旺季不旺情況,加上台廠庫存去化的問題,整體而言會使得近期台股持續弱勢。
臺灣永續期貨追蹤的臺灣永續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所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公司,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提供投資人一個有效避險管道。
在市場大幅波動,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下,投資人須採取更謹慎的策略來因應當前的金融市場,可以善用期貨工具進行避險,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低,操作上較為彈性,資金運用也更為靈活。
儘管美國第3季GDP翻正,但進口放緩與消費成長保持強勁成為驅動GDP翻正主因,但在高通膨與持續升息下,家庭財務狀況逐漸惡化,市場預期經濟增長的動能未來難以持續。
台股近期外資加速撤離,指數持續低位徘徊。歐美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轉弱,可能出現旺季不旺情況,加上台廠庫存去化的問題,整體而言會使得近期台股持續弱勢。
臺灣永續期貨追蹤的臺灣永續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所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公司,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提供投資人一個有效避險管道。
隨全球旅遊業逐漸復甦,包含波音、IATA都預期明年整體旅運市場持續轉好,將拉升航太零組件需求。國內唯一軍機製造商漢翔在軍用及民用市場傳出佳績,承製空軍的勇鷹號高教機今年排定交機八架。展望明年,在高教機密集交機挹注下,漢翔第4季營運成長可期。
漢翔在民機方面,承製波音、空巴及龐巴迪等飛機結構件,及發動機業者的訂單,預計整體旅運市場持續轉好。市場概況來看,航太業者普遍持續抱持著樂觀看法,而後續也可期待需求是否持續回升。
投資人欲參與航運相關議題,可以考慮搭配台灣期交所推出的「航運期貨」。
漢翔在民機方面,承製波音、空巴及龐巴迪等飛機結構件,及發動機業者的訂單,預計整體旅運市場持續轉好。市場概況來看,航太業者普遍持續抱持著樂觀看法,而後續也可期待需求是否持續回升。
投資人欲參與航運相關議題,可以考慮搭配台灣期交所推出的「航運期貨」。
臺灣期貨交易所(期交所)於111年10月24日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 委員會(CFTC)核發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交易許可(Commissio n Certification),即日起美國投資人得交易本契約。
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標的指數為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 價指數,係臺灣最具代表性之股價指數,具有相當知名度且投資人熟 悉度高,為期交所旗艦商品,外資參與比重高。
依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資料,110年亞洲股價指數期貨交 易量,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分別排名第八名與第三名;今年以來 外資交易占比近4成,顯示兩商品受到國際投資人青睞。
本次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取得CFTC交易許可,美國投資人可透 過合格期貨商交易該二商品,有利拓展美國市場。更多詳細資訊可參 考期交所網站:www.taifex.com.tw/cht/2/tX。
針對25日台指期表現,技術面呈開高走低格局,早盤開小高後隨即 湧現賣壓,電子權值股台積電、聯發科同步重挫超過4%,終場台指 期大跌202點,收在12,682點,以黑K棒作收,日K已連三黑。
元富期貨認為,目前指數尚未出現止跌訊號,整體盤勢仍偏弱勢, 因此在利空消息緩解前,短線以中性偏空看待為宜。
永豐期貨表示,市場情緒再度承壓,盤面仍受眾多消息面利空因素 干擾,上檔賣壓沉重,反覆震盪將成常態,而本周為超級財報周,大 盤波動恐加劇,不排除短線續探低的可能。
群益期貨則指出,外資買期貨、賣現貨,自營商選擇權略為不樂觀 ,月、周選呈現不樂觀,整體籌碼面不樂觀。目前台海地緣緊張升溫 ,新台幣持續走貶態勢,短線台股反彈可以選擇權方式避險操作。
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標的指數為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 價指數,係臺灣最具代表性之股價指數,具有相當知名度且投資人熟 悉度高,為期交所旗艦商品,外資參與比重高。
依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資料,110年亞洲股價指數期貨交 易量,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分別排名第八名與第三名;今年以來 外資交易占比近4成,顯示兩商品受到國際投資人青睞。
本次臺股期貨與小型臺指期貨取得CFTC交易許可,美國投資人可透 過合格期貨商交易該二商品,有利拓展美國市場。更多詳細資訊可參 考期交所網站:www.taifex.com.tw/cht/2/tX。
針對25日台指期表現,技術面呈開高走低格局,早盤開小高後隨即 湧現賣壓,電子權值股台積電、聯發科同步重挫超過4%,終場台指 期大跌202點,收在12,682點,以黑K棒作收,日K已連三黑。
元富期貨認為,目前指數尚未出現止跌訊號,整體盤勢仍偏弱勢, 因此在利空消息緩解前,短線以中性偏空看待為宜。
永豐期貨表示,市場情緒再度承壓,盤面仍受眾多消息面利空因素 干擾,上檔賣壓沉重,反覆震盪將成常態,而本周為超級財報周,大 盤波動恐加劇,不排除短線續探低的可能。
群益期貨則指出,外資買期貨、賣現貨,自營商選擇權略為不樂觀 ,月、周選呈現不樂觀,整體籌碼面不樂觀。目前台海地緣緊張升溫 ,新台幣持續走貶態勢,短線台股反彈可以選擇權方式避險操作。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近期在法說會中指出,第3季財報依然優於市場預期,而第4季的財測也符合預期。台積電營運動能持續強勁,高速運算相關及車用相關需求將保持穩定,在基本面穩健下,長線看好。
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表示,技術面觀察自8月17日開始的一波急殺以來,台積電股價和季線的乖離率已經過大。在長期基本面展望樂觀下,近期的低點是長線伺機進場的好買點,可期待台積電期有往上反彈的動能。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以及央行激進的升息衝擊半導體產業股價,但數位轉型仍在加快進行,隨著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被企業大量導入,對於高效能運算的強勁需求仍處於爆發性成長階段。回顧台積電營運表現來看,台積電第3季合併營收為6,131.4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為2,808.6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10.83元優於預期,單季獲利賺逾一個股本。
曹富凱表示,未來在HPC、車用等大趨勢下,台積電長期營運將可望上升至15~20%年成長率,毛利率可望維持在55%以上;今年EPS預估為37元,以昨(24)日收盤價387元計算的本益比約10.4倍,處於長期評價下緣,估值偏低,台積電期將有進一步上揚空間。
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表示,技術面觀察自8月17日開始的一波急殺以來,台積電股價和季線的乖離率已經過大。在長期基本面展望樂觀下,近期的低點是長線伺機進場的好買點,可期待台積電期有往上反彈的動能。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以及央行激進的升息衝擊半導體產業股價,但數位轉型仍在加快進行,隨著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被企業大量導入,對於高效能運算的強勁需求仍處於爆發性成長階段。回顧台積電營運表現來看,台積電第3季合併營收為6,131.4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為2,808.6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10.83元優於預期,單季獲利賺逾一個股本。
曹富凱表示,未來在HPC、車用等大趨勢下,台積電長期營運將可望上升至15~20%年成長率,毛利率可望維持在55%以上;今年EPS預估為37元,以昨(24)日收盤價387元計算的本益比約10.4倍,處於長期評價下緣,估值偏低,台積電期將有進一步上揚空間。
期交所將於11月9日掛牌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的雙周到期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滿足各式策略性交易需求。
期交所表示,雙周契約推出後,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一周到期契約外,亦可交易雙周到期契約,加上現有月到期契約等,可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的契約,藉此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
另外,小型臺指期貨同時上市亦可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舉例來說,今年11月9日期交所將掛出首個雙周到期契約,即二周後到期的契約(202211W4),該契約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為11月23日。
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即可選擇交易的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接續下周三為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掛牌11月第五個星期三到期的雙周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 日,交易人可依需求選擇不同契約,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
期交所表示,一周到期選擇權推出以來,臺指選擇權整體日均量大幅成長至2021年的80.9萬口,其中一周到期選擇權日均量約占整體臺指選擇權八成,顯示短天期選擇權深受交易人青睞。
此外,綜觀國際市場的發展,近年國際期貨市場的周到期選擇權快速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的契約,因此,期交所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
同時,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周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期交所表示,雙周契約推出後,交易人在每一個交易日,除可持續交易現有一周到期契約外,亦可交易雙周到期契約,加上現有月到期契約等,可提供存續期間涵蓋短、中、長期的契約,藉此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機會,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
另外,小型臺指期貨同時上市亦可提升避險及定價效率。
雙周到期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掛牌方式為「每周三掛牌二周後星期三到期之契約」。舉例來說,今年11月9日期交所將掛出首個雙周到期契約,即二周後到期的契約(202211W4),該契約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為11月23日。
換言之,在雙周到期契約掛牌首日,交易人即可選擇交易的契約,包含202211W2、202211及202211W4,分別於當日收盤、一周及二周後到期。接續下周三為11月第三個星期三(11月16日),掛牌11月第五個星期三到期的雙周契約(202211W5),最後交易日及到期日皆為11月30 日,交易人可依需求選擇不同契約,可運用交易策略更為多元。
期交所表示,一周到期選擇權推出以來,臺指選擇權整體日均量大幅成長至2021年的80.9萬口,其中一周到期選擇權日均量約占整體臺指選擇權八成,顯示短天期選擇權深受交易人青睞。
此外,綜觀國際市場的發展,近年國際期貨市場的周到期選擇權快速發展,大多數交易所同時推出多個不同周次到期契約,交易人得於任一交易日選擇多個周次到期的契約,因此,期交所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推出雙周到期選擇權契約,提供交易人更多交易機會。
同時,配合推出臺指選擇權雙周到期契約,同時推出小型臺指期貨雙周到期契約,提升臺指選擇權與小型臺指期貨價格發現功能與定價效率。
臺灣期貨交易所昨(20)日公告調整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RHF)等六檔匯率類期貨契約、聯亞期貨等兩檔股票期貨契約所有月分保證金金額及適用比例,並自今(21)日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起實施。
本次調整的匯率類期貨包含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澳幣兌美元期貨契約、英鎊兌美元期貨契約、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美元兌日圓期貨契約。
股票期貨則為聯亞期貨以及潤泰全期貨。
本次調整的匯率類期貨包含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澳幣兌美元期貨契約、英鎊兌美元期貨契約、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美元兌日圓期貨契約。
股票期貨則為聯亞期貨以及潤泰全期貨。
在美聯準會(Fed)繼續大幅升息的預期不變下,美債殖利率再度 大幅攀升,衝擊股市,本周兩位Fed官員再度發表鷹派談話。
近期房市數據方面,美國9月新屋開工率降幅超過預期,其中集合 住宅下降13.1%,顯示美國積極緊縮貨幣政策,已顯著削弱房市的成 長動能。
技術面來看,觀察道瓊指數期貨12月合約,10月3日指數止跌反轉 收長紅K棒,10月13日再度打出第二支腳,10月份短線打出W底,有助 短線底部成形,但由於上方有多重均線反壓,限制上檔的發展空間, 加上10月份頸線位置多方並未能守穩,使指數持續形成多重底的機會 仍高,操作需保持謹慎。需觀察短中長期均線重新進入整理,後市再 次測試底部支撐後,才有利盤勢止穩,對反彈仍保守看待。
臺灣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在美國道瓊指數期貨與美國標普500指 數期貨兩項商品後,去年10月增加美國那斯達克100指數,指數期貨 槓桿倍數約10倍左右;國內也可善用2倍槓桿ETF,如美國道瓊正2, 投資人可依個人風險屬性,操作與美股相關具槓桿倍數之商品。
臺灣期交所設計之美股期貨,具以下優勢:一、以新台幣計價,投 資人不需承擔匯率風險;二、交易便利,透過現有下單管道即可參與 美國市場投資;三、交易門檻低;四、指數涵蓋主要美國個股,成分 股包含蘋果、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適合想輕鬆參與美國股市的臺灣 投資大眾。(國票期貨提供,方歆婷整理)
近期房市數據方面,美國9月新屋開工率降幅超過預期,其中集合 住宅下降13.1%,顯示美國積極緊縮貨幣政策,已顯著削弱房市的成 長動能。
技術面來看,觀察道瓊指數期貨12月合約,10月3日指數止跌反轉 收長紅K棒,10月13日再度打出第二支腳,10月份短線打出W底,有助 短線底部成形,但由於上方有多重均線反壓,限制上檔的發展空間, 加上10月份頸線位置多方並未能守穩,使指數持續形成多重底的機會 仍高,操作需保持謹慎。需觀察短中長期均線重新進入整理,後市再 次測試底部支撐後,才有利盤勢止穩,對反彈仍保守看待。
臺灣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在美國道瓊指數期貨與美國標普500指 數期貨兩項商品後,去年10月增加美國那斯達克100指數,指數期貨 槓桿倍數約10倍左右;國內也可善用2倍槓桿ETF,如美國道瓊正2, 投資人可依個人風險屬性,操作與美股相關具槓桿倍數之商品。
臺灣期交所設計之美股期貨,具以下優勢:一、以新台幣計價,投 資人不需承擔匯率風險;二、交易便利,透過現有下單管道即可參與 美國市場投資;三、交易門檻低;四、指數涵蓋主要美國個股,成分 股包含蘋果、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適合想輕鬆參與美國股市的臺灣 投資大眾。(國票期貨提供,方歆婷整理)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111年10月20日公告調整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 (RHF)等六檔匯率類期貨契約、聯亞期貨(OTF)等兩檔股票期貨契 約所有月份保證金金額及適用比例,並自111年10月21日一般交易時 段結束後起實施。
六檔匯率類期貨契約,包括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RTF)、 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RHF)、澳幣兌美元期貨契約(XAF)、英鎊 兌美元期貨契約(XBF)、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XEF)、美元兌日圓 期貨契約(XJF)。
而兩檔股票期貨契約,則包括聯亞期貨(OTF)、潤泰全期貨(DW F)。
期貨市場係採保證金交易,為維護期貨市場穩定,期交所每日均會 檢視各商品價格波動狀況及保證金之風險承受力,並適時且機動性調 整保證金,以因應市場波動變化。
期交所提醒交易人應注意未沖銷部位之風險及帳戶權益數變化,適 時調整部位及繳存足額之保證金,強化風險意識。
針對20日台指期表現,大拉尾盤,跌點由盤中的300點,收斂至62 點,收在12,900點,加權指數走勢相仿,終場跌點收斂至30.66點, 以12,946.10點作收。
籌碼面上,三大法人賣超138.53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27.35億元 ,對期貨則是淨多單增加2,905口、至7,665口。
元富期貨指出,台指期20日開盤跳空開低,失守萬三關卡,跌至今 年新低,尾盤在台積電拉抬下,收斂跌幅,終場以紅K棒留長下影線 作收。目前指數再度回測低點支撐,且在空方均線承壓下,整體盤勢 仍有向下探底的可能,在利空因素緩解前,先以中性偏空看待為宜。
永豐期貨則表示,近期受到美企公布財報,及各國通膨依舊炙熱的 影響,國際股市動盪加劇,投資人宜作好停損停利,以防短期波動。
六檔匯率類期貨契約,包括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RTF)、 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契約(RHF)、澳幣兌美元期貨契約(XAF)、英鎊 兌美元期貨契約(XBF)、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XEF)、美元兌日圓 期貨契約(XJF)。
而兩檔股票期貨契約,則包括聯亞期貨(OTF)、潤泰全期貨(DW F)。
期貨市場係採保證金交易,為維護期貨市場穩定,期交所每日均會 檢視各商品價格波動狀況及保證金之風險承受力,並適時且機動性調 整保證金,以因應市場波動變化。
期交所提醒交易人應注意未沖銷部位之風險及帳戶權益數變化,適 時調整部位及繳存足額之保證金,強化風險意識。
針對20日台指期表現,大拉尾盤,跌點由盤中的300點,收斂至62 點,收在12,900點,加權指數走勢相仿,終場跌點收斂至30.66點, 以12,946.10點作收。
籌碼面上,三大法人賣超138.53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27.35億元 ,對期貨則是淨多單增加2,905口、至7,665口。
元富期貨指出,台指期20日開盤跳空開低,失守萬三關卡,跌至今 年新低,尾盤在台積電拉抬下,收斂跌幅,終場以紅K棒留長下影線 作收。目前指數再度回測低點支撐,且在空方均線承壓下,整體盤勢 仍有向下探底的可能,在利空因素緩解前,先以中性偏空看待為宜。
永豐期貨則表示,近期受到美企公布財報,及各國通膨依舊炙熱的 影響,國際股市動盪加劇,投資人宜作好停損停利,以防短期波動。
美股財報季由金融股揭開序幕,結果是好壞參半,接下來美股更多 龍頭股將公布業績,18日嬌生和高盛等企業財報告捷,提振市場的氣 氛,四大指數延續反彈走勢,道瓊工業指數來到近一個月新高。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彭博》17日發布的經濟模型預測顯示,美國 在未來12個月內必然發生衰退,可能性已達到100%,此前的預測機 率僅有65%。
以技術面來看,道瓊工業指數13日破底後出現強彈,接連收復短中 期均線,以及3萬點整數大關,短線稍稍化解破底危機,有機會進一 步挑戰季線反壓,因此,建議先以中性區間看待道瓊工業指數為宜。
而投資人可觀察台灣期貨交易所發行的美國道瓊期貨(UDF),此 商品與美國道瓊連動性高,加上市場量能充裕,及流動性佳的特性, 且跳動每點僅新台幣20元,是非常好參與道瓊指數的商品,因此建議 以美國道瓊期貨為短線當沖投資考量。
由於期貨交易為高槓桿的保證金交易,因此均有高度的投資風險, 請投資人應衡量自我的投資能力適度作加減碼的動作,並且設定停損 機制,以利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彭博》17日發布的經濟模型預測顯示,美國 在未來12個月內必然發生衰退,可能性已達到100%,此前的預測機 率僅有65%。
以技術面來看,道瓊工業指數13日破底後出現強彈,接連收復短中 期均線,以及3萬點整數大關,短線稍稍化解破底危機,有機會進一 步挑戰季線反壓,因此,建議先以中性區間看待道瓊工業指數為宜。
而投資人可觀察台灣期貨交易所發行的美國道瓊期貨(UDF),此 商品與美國道瓊連動性高,加上市場量能充裕,及流動性佳的特性, 且跳動每點僅新台幣20元,是非常好參與道瓊指數的商品,因此建議 以美國道瓊期貨為短線當沖投資考量。
由於期貨交易為高槓桿的保證金交易,因此均有高度的投資風險, 請投資人應衡量自我的投資能力適度作加減碼的動作,並且設定停損 機制,以利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6月27日上市航運期貨(SHF),提供市場更多特 色商品及掌握類股輪動交易機會。航運期貨標的為證交所航運類股指 數,成分股涵蓋海運、空運及陸運等不同行業,包括長榮、長榮航、 陽明、華航、萬海及台灣高鐵等,為衡量航運類股表現主要參考指標 。
相關航運新聞指出,SCFI貨櫃運價指數上周恢復報價後持續下跌, 四大遠洋線全面重挫,已連續17周下跌,遠東到美西運價跌幅12.5% ,遠東到美東運價跌幅5.5%,遠東到歐洲運價跌幅12.5%,遠東到 地中海運價跌幅8.4%,亞洲線則開始有回穩的跡象。其中,以日本 關西線表現最好。
雖是連17周下跌,但因為上周是大陸黃金周,跌幅開始趨緩,加上 波斯灣與南美等航線運價止跌回升,讓第四季歐美線淡季不會太看壞 ,亞洲線旺季則有支撐。
另外,長榮14日法說會表示,第三季旺季不旺,歐美長約運價面臨 修正,但強調明年雖偏向保守,但並不悲觀,明年不致於出現虧損。
今年以來,受升息、通膨、戰爭、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信心,航運 市場的需求面急凍,供給面卻碰到大量運力釋出,主要來自塞港緩解 、新船下水,目前壅堵問題已較年初解決大半,意味運價接下來會回 到疫情前水準,甚至更差。
相關航運新聞指出,SCFI貨櫃運價指數上周恢復報價後持續下跌, 四大遠洋線全面重挫,已連續17周下跌,遠東到美西運價跌幅12.5% ,遠東到美東運價跌幅5.5%,遠東到歐洲運價跌幅12.5%,遠東到 地中海運價跌幅8.4%,亞洲線則開始有回穩的跡象。其中,以日本 關西線表現最好。
雖是連17周下跌,但因為上周是大陸黃金周,跌幅開始趨緩,加上 波斯灣與南美等航線運價止跌回升,讓第四季歐美線淡季不會太看壞 ,亞洲線旺季則有支撐。
另外,長榮14日法說會表示,第三季旺季不旺,歐美長約運價面臨 修正,但強調明年雖偏向保守,但並不悲觀,明年不致於出現虧損。
今年以來,受升息、通膨、戰爭、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信心,航運 市場的需求面急凍,供給面卻碰到大量運力釋出,主要來自塞港緩解 、新船下水,目前壅堵問題已較年初解決大半,意味運價接下來會回 到疫情前水準,甚至更差。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