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陳守道表示,中鋼以2018年為減碳基準年,當年碳排量為2,210萬噸,透過使用再生能源、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2021年至2023年完成695項減碳方案,年減碳量127萬公噸,年減碳幅度1.93%,為過去平均值的2.93倍。
陳守道表示,第二階段中鋼預計以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氫取代煤、增用廢鋼、鋼化聯產等四大路徑,持續降低碳排。中鋼近期已完成6,000噸HBI投入高爐的生產試驗,結果顯示每噸HBI約可減少1.53噸二氧化碳排放。
中鋼也規劃2030年後採行製程設備電力化、無碳燃料、碳捕捉封存具體作為,自2018年減碳基準年降低25%排碳量。陳守道強調,中鋼減碳路徑提前部署,都是前期就投入研發、測試,同時透過碳中和推動小組追蹤進度、定期彙報。
中鋼長程規劃是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陳守道認為最大挑戰來自三大面向,包括資金、技術、資源。主要是減碳路徑下,涉及許多設備整改工程,需要龐大資金支撐。在技術方面,減碳同時要顧及產品品質,需要足夠工藝,提升技術成熟度。
中鋼是用電大戶,年用電量約50億度,最高曾經向台電購電約27億度電,目前大概有五成是靠自有的汽電共生供電。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4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新能源 永續淨零」,連錦漳出席致詞時表示,能源轉型有許多面向,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產業鏈合作與綠色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期待找到更具體合作機會,並為國家能源轉型與永續淨零注入新動能。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署、台電、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凱基金控等協辦。
連錦漳表示,多元綠能可提升能源自主性,我國離岸風電截至今年11月,已累計設置374座風機,裝置容量超過3百萬瓩(GW),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光電部分,截至今年10月,累計裝置容量達13.7GW。
除持續發展已成熟的風電、光電,連錦漳表示,政府也將開發台灣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今年10月國內首口4,000公尺深層地熱探測井已於宜蘭開鑽,在中油、台電等國營企業帶頭開發下,盼在2027、2028年地熱推動可以達到1GW目標。
連錦漳表示,再生能源會面臨很多瓶頸,「希望先給我們掌聲,之後再批評」。他提及,推動再生能源過程中,經濟部做了很多溝通協調,像是如何降低離岸風電成本,相信企業界都能感受到經濟部誠意。
經濟部協調台電釋出手中綠電,像是推出小額綠電。2030年是企業亟需綠電的關鍵年,經濟部將持續發展綠能,並釋出綠電給企業。
連錦漳並表示,國際能源總署報告曾指出,節能是推動淨零碳排的「首要燃料」,台灣天然資源較為稀缺,對我們來說,節能就是最便宜的能源,經濟部已規劃依用戶屬性推動深度節能。
他表示,經濟部希望導入金融資金,扶植節能服務業(ESCO)擴大能量,並由十大公營事業、九大部會節能帶動產業全面擴散。同時透過法規提升家電能效標準,並補助汰換老舊家電為一級能效,全面落實節電。
除落實經濟部各單位碳盤查,同時協助推動部門公務車電動化、建築節能及綠色採購等,由政府帶頭做起。
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蓬勃興起,其中台灣的第三方充電營運商市場競爭白熱化。為了搶攻這個巨大的商機,許多業者紛紛加入價格戰,不斷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充電服務。
特別是,近期來,多家充電業者於離峰時段將電費率壓低至每度電7元以下,而特爾電力則在這股潮流中再次發揮先鋒作用,宣布自12月起將電價費率進一步調降。該公司將限定站點的電價壓低至5.8元,並將慢充服務的價格調整為以分計價,每分鐘1元。
為配合台電的離尖峰不同費率,特爾電力積極引導用戶降低尖峰用電,從而達到電力穩定供應及節能減碳的目的。此次調降時間電價費率,特爾電力將離峰費率降至每度電6.5元,並特別在慶祝棒球隊12強奪冠的背景下,在限定三站點全時段將每度電價格下殺至5.8元,同時也推出了期間限定之儲值加贈充電金活動。
在充電營運商市場中,U-POWER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該公司自今年9月中起實施「時段費率」,並規劃了「離峰費率」、「尖峰費率」及「假日費率」三種時段價格,每度電費率自6.9元起。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第三方充電營運商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2019年時,台灣僅有3家充電營運商,而目前已有22家,短短五年間家數增長逾6倍。這些充電營運商積極布點搶市,其中EVOASIS擁有最多的快充站和慢充站,規模龐大;U-POWER則與國內車廠合作緊密,並獲得龍頭車廠和泰汽車入股,成為首次有國內車廠入股第三方充電營運商的案例。
隨著充電需求的增加,U-POWER的充電量也在不斷攀升。5月單月充電度數已突破100萬度,11月則再創新高,達到單月170萬度,預計明年單月度數將可突破200萬度。
近年來,台灣電動車市場呈現迅猛發展趨勢,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全新電動車款,力圖在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搶佔一席之地。根據市場統計,今年前九月電動車領牌數已達2.88萬輛,超越去年全年規模,顯示台灣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
儘管MG電動車的MG4生產受到國產化新制限制,但業內人士普遍預測,今年電動車銷售量仍可達到約3.8萬輛,相比去年2.55萬輛的銷售量,成長近50%,成為市場的一大亮點。
今年,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電動車品牌都積極推出新車型。進口車方面,豪華品牌如賓士、BMW等不遺餘力地推動電動車市場,成功提升在台銷量。其他品牌如KIA、福斯、SKODA也陸續推出新款電動車,共同推動台灣電動車銷量攀升。
國產車方面,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的上市,為台灣電動車市場帶來新動能。截至11月底,n7的領牌數已達6,500輛,朝著全年銷售1萬輛的目標前進,成為今年電動車銷量大增的主要推手。
原先預計在下半年上市的華僑MG首輛純電車MG4,雖因國產新規上路而延後上市,但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若全年市場規模能夠突破4萬輛,將創下新的紀錄。
然而,今年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MG4的延後上市以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問題,都對市場規模造成一定影響。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若進口車能夠順利到港交車,今年電動車總銷量仍有機會達到3.8萬輛,相比去年成長近50%,創下新紀錄。
台電投入臺灣體育發展已近80年光景,成為了擁有最多球隊的國營事業,培育了超過500位國手,不斷為體壇注入活力。今年,台電再度榮獲體育推手獎,這是它第15次獲此殊榮,並已蟬聯「金質獎」、「長期贊助獎」及「推展類金質獎」等三大獎項達10年之久。
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於11月29日代表公司出席台北美福大飯店舉行的2024年體育推手獎頒獎典禮,並從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手中接過獎項。自2009年以來,教育部體育署辦理的體育推手獎已邁入第16年,台電在126個企業與個人單位中脫穎而出,與其他知名企業一同獲得三大獎項。
自1946年以來,台電陸續成立了男子棒球、男子排球、女子羽球、女子排球、男子足球及女子籃球等6支球隊,不斷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其中,台電女羽的「種子殺手」宋碩芸及余芊慧剛在11月初的德國海洛羽球公開賽(超級300等級)中奪得女子雙打冠軍,為臺灣爭光。而世界棒球12強賽帶領臺灣奪得首冠的TEAM臺灣隊長陳傑憲,也曾是台電棒球隊的一員。
在國內各項競賽中,台電球隊也表現亮眼。2023年,棒球隊獲得全國成棒甲組春季聯賽季軍;男女排球在企業排球聯賽中分別獲得亞軍;女羽在2024年第一次全國羽球排名賽中奪得女子雙打冠軍,余芊慧及李子晴在第二次全國羽球排名賽中再奪女子單打冠軍;女籃在2024 WSBL超級籃球聯賽中奪得季軍;足球隊則是頒獎台上的常勝軍。
除了培養體育選手,台電也積極結合球隊資源推動公益。自2016年起,每年推出的暑期限定「球類Fun電營」吸引了逾3,600名學童參與,創下歷史新高。至今,已有超過1.8萬名小朋友參與此活動。此外,台電每年也以自家球隊組成「關懷列車」,進入偏鄉校園傳承球技,至今已舉辦超過100場次,將愛心傳送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並期許能夠帶動體育發展。
隨著2024年的時間車輛緩緩進入年底,台股今年再次以驚人的表現,第三度跌破半年線。不過,這並沒有阻礙投資者們對明年台股的樂觀預期。近期,「川普投顧」的衝突言論引發了市場的短暫波動,但中信、富邦、群益三大投顧公司卻共同發布了2025年的台股投資與產業展望,預測台股明年將迎來新的高峰。
今年台股的表現可圈可點,以台積電為首的護國神山創下了業績新高及股價飆漲,帶動追價買盤,台股指數也持續創下新高。從去年底的17,930點一路攀升至24,416點,累計大漲6,485點,漲幅達36.17%。台積電股價從593元一路飆升至1,100元,勁揚507元,漲幅高達85.5%。儘管第三季有較大的漲多拉回,以及川普勝選後關稅談話引發的盤勢震盪,但法人仍對明年台股行情保持樂觀。
中信投顧預估明年台股指數將在20,000至27,500點之間波動,建議在指數回測至20,500點時逢低偏多布局。明年低點預計在第二季,而高點則將出現在第四季。中信投顧看好載板、塑化等產業的回歸成長,封測、設備、網通等產業則將持續加速成長。
富邦投顧則對台灣GDP及企業獲利的持續成長持樂觀態度,預估明年台股指數將在20,000至25,500點之間。在樂觀情況下,指數將挑戰26,000點。富邦投顧認為,明年低點將出現在第三季,主要受到高股息ETF買盤暫歇、台電缺電疑慮、外資資金匯出等因素影響,而高點則將在第四季出現。富邦投顧的「ACE」選股法中,AI、CSP、Energy將扮演多方主流角色,包括AI半導體、CPO、散熱、滑軌、機器人、無人機等。
群益投顧預估明年台股指數將在21,500至26,500點之間,高點可能出現在第一季或第四季。群益投顧認為,明年最大的變數將是川普與貿易戰2.0的升級,以及上半年科技業的淡季。群益投顧看好高階半導體製程、AI伺服器、HPC應用、散熱、滑軌、機櫃、折疊機軸承組件等電子股,以及生技、鋼鐵、航空、金融等傳產。
配合台電離尖峰不同費率,引導用戶降低尖峰用電,國內充電營運 商自今年起也陸續就快充服務推出「時間電價費率」,各家業者依據 不同時段實施不同費率,按現行主流業者推出的費率,離峰價格落在 每度電6∼10元,尖峰收費約10∼12.5元區間。
特爾電力表示,推出時間電價費率後,成功引導大部分的車主改變 使用習慣,在離峰時段充電,除了增進電力穩定供應,也能落實節能 減碳。
此次再擴大調降時間電價費率,特爾說明,自12月起將離峰費率降 至一度電6.5元,為慶祝棒球隊12強奪冠,甚至限定三站點全時段每 度下殺5.8元,除價格調整,同時拉長離峰時間外,也推出期間限定 儲值加贈充電金活動。
目前各家超充離尖峰費率各有不同之外,對於離尖峰時段亦各有不 同,以U-POWER為例,自今年9月中起實施「時段費率」,亦規劃「離 峰費率」、「尖峰費率」及「假日費率」三種時段價格,每度電費率 自6.9元起。
事實上,隨電動車市場擴大,看好後續充電商機,相關產業亦蓬勃 發展,相較於2019年僅有3家充電營運商,至目前已有22家,短短五 年時間家數擴充成長逾6倍。
各充電營運商積極布點搶市,包括EVOASIS、EVALUE、特爾電、及 U-POWER今年也都更積極擴充在台站點數,其中,EVOASIS目前在國內 擁有最多快充站,同時亦有超過150個慢充站,規模最大,其離峰費 率每度電6.2∼6.8元,亦相當具有競爭力。
另如U-POWER與國內車廠合作密切,年初更獲國內龍頭車廠和泰汽 車入股取得10%股權,成為國內車廠入股第三方充電營運商首例。U -POWER採全快充站經營,隨電動車車口數持續成長,5月單月充電度 數已突破100萬度,11月再成長至單月170萬度,預計明年單月度數可 突破200萬度。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都有重要電動車款上市,進口車除豪 華品牌賓士、BMW火力全開,採電動車大軍壓境戰術,成功衝高在台 電動車款銷量,其他包括KIA、福斯、SKODA也都陸續導入新款電動車 ,共同推升台灣電動車銷量。
國產車部分,年初隨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開始大量交車,前11月 領牌數約已達6,500輛,朝全年銷售1萬輛目標邁進,成為今年台灣電 動車銷量大增的主要動能。
原先市場樂觀下半年中華MG首輛純電車MG4上市,也將進一步擴大 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全年市場規模有望衝破4萬輛,但受限國產新 規上路,導致MG4延後上市,加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都使得今年 電動車市規模未若預期。
今年剩下最後一個月,多數業者認為全年電動車銷量應可成長至3 .6萬∼3.8萬輛,影響數量的關鍵主要在進口車到港狀況,若各廠皆 可順利到港交車,今年電動車總銷將站上3.8萬輛,較去年成長近5成 。
2024年體育推手獎頒獎典禮11月29日下午於台北美福大飯店舉行, 台電第15度奪獎,由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接受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頒 獎表揚。教育部體育署自2009年起辦理體育推手獎,本屆邁入第16年 ,台電從126個企業與個人單位中脫穎而出,與合作金庫、富邦金控 與第一商業銀行等企業齊名同獲3大獎項榮耀。
台電自1946年起陸續成立男子棒球、男子排球、女子羽球、女子排 球、男子足球及女子籃球等6支球隊,持續協助國家培養體育人才, 從高中、大學發掘潛力球員,成為國手搖籃。其中,台電女羽「種子 殺手」宋碩芸及余芊慧更剛於11月初的德國海洛羽球公開賽(超級3 00等級)勇奪女子雙打冠軍,為台灣揚名。本屆世界棒球12強賽帶領 我國勇奪第一,同時也是台灣於成棒世界一級賽事首冠的TEAM台灣隊 長陳傑憲,過去亦曾為台電棒球隊的一員。
台電球隊於國內各項競賽成績也十分亮眼,包括棒球隊於2023年獲 全國成棒甲組春季聯賽季軍;男女排於2023年企業排球聯賽皆獲亞軍 ;女羽部分,余芊慧及李子晴於2024年第一次全國羽球排名賽奪得女 子雙打冠軍、邱品蒨於2024年第二次全國羽球排名賽獲女子單打冠軍 ;女籃於2024 WSBL超級籃球聯賽搶下季軍;足球隊同為頒獎台常勝 軍。
台電表示,除了培育體育選手外,也積極結合球隊資源推動公益, 自2016年起每年推出暑期限定「球類Fun電營」,讓國手級球員化身 最強教練,今年吸引逾3,600名學童一起瘋玩球,創下歷史新高,至 今已累積超過1.8萬名小朋友參與。此外,台電每年也以自家球隊組 成「關懷列車」,挺進偏鄉校園傳承球技,至今辦理超過100場次, 將愛心傳送到台灣每個角落並期能帶動體育發展。
2024年護國神山台積電業績創高及股價飆漲,引領追價買盤,台股 指數屢創新高,去年底17,930點的新高24,416點累計大漲6,485點( 漲幅36.17%),而台積電股價從去年底593元到新高1,100元勁揚50 7元(漲幅85.5%)。即使第三季漲多拉回,以及川普勝選美總統後 ,關稅談話引發盤勢震盪,法人仍看好明年台股行情。
中信投顧預估明年指數高低檔20,000∼27,500點,若以長期平均支 撐換算,指數回測至20,500點應逢低偏多布局,明年低點在第二季、 高點則第四季。看好產業中,載板、塑化重回成長,封測、設備、網 通維持加速成長,其餘均趨緩或衰退。
富邦投顧估台灣GDP及企業獲利持續成長,明年指數高低檔20,000 ∼25,500點,樂觀情況將挑戰26,000點;低點在第三季,主因高股息 ETF買盤暫歇、台電缺電疑慮、外資資金匯出等因素,高點在第四季 。以王牌「ACE」選股法:AI、CSP、Energy扮演多方主流,包括:A I半導體、CPO、散熱、滑軌、機器人、無人機,與電腦、智慧型手機 、雲端服務,及供電、重電、儲能等。
群益投顧預估明年指數高低檔21,500∼26,500點,高點將在第一季 或第四季。最大變數是川普與貿易戰2.0升級,加上上半年科技業淡 季等因素。電子股看好高階半導體製程、AI伺服器、HPC應用、散熱 、滑軌、機櫃、折疊機軸承組件等;傳產看好生技、鋼鐵、航空、金 融。
台電力公司再創新猷,今(2023)年小額綠電自11月13日起正式開賣,總額達2千萬度綠電,並於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進行公開標售。這次的產品設計更加多元,首度將離岸風電納入,並結合用戶用電特性,推出多款不同年期的綠電商品組合,同時也提供「加購」冬季綠電的服務。
台電規劃了「彈性購買機制」,用戶可選擇將所購綠電每月平均分配,並開放總公司可代表分公司競標。這項措施旨在滿足中小企業的減碳需求,並推動綠電交易市場的多元發展。台電提醒,投標截止日僅到12月3日中午12時,誠摯邀請各界把握機會參與投標。
此次小額綠電的產品設計再升級,台電自建離岸一期風電首次加入售電行列。考慮到風光綠電的不同特性,並針對用戶用電時段差異,台電設計了「日間型」與「全日型」兩種主商品,各6款組合供用戶選擇。
「日間型」主要面向上午7時至下午5時營業的用戶,利用日間太陽光電進行媒合匹配;「全日型」則主要針對營業至夜間或採三班制全日營業的用戶,白天使用光電,其他時段則使用風電。這兩種主商品均提供1萬、10萬、20萬度,分別搭配1年及5年期組合款式。
此外,台電為滿足冬季使用較多電力的用戶需求,特別設計了冬日加購商品,用戶在投標主商品時可選擇加購。為回應去年部分用戶的意見,台電今年推出「月定額」新制,用戶得標後可自行訂定每月轉供度數上限。為便利有分支機構的用戶統一購買,台電也開放總公司代表投標,後續將所購綠電分配給轄下分支機構使用。
台電強調,此次小額綠電的底價依據各案場適用之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及相關規費訂定,並參考目前綠電市場行情。在綠電交易平台標售,價高者得標,由市場機制決定最終價格。投標截止日為12月3日中午12時,決標結果將於12月4日17時由憑證中心通知。詳細資訊可上台電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66-5865服務專線。綠電媒合平台使用問題請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43-1850、(02)2343-4529、(02)3343-2266。
華城電機暨華城電能執行長許逸晟於近日宣布,隨著台灣電動車的普及,華城電能積極投入充電樁建置,累計建置數量已成功突破千座大關。許逸晟強調,公司將繼續加強充電樁的佈局,預計年底前每日以3至4座的速度開站,目標年底前達到1,400至1,500座,並在明年目標倍增,至少達到3,000座,甚至挑戰3,500座。
許逸晟透露,華城電能今年成功取得雙北市政府的電動車充電樁建置案,這些項目對資金的需求相當大。為此,公司正在積極尋找資金來源,並與有興趣的業者進行策略性合作洽谈。預計在募資完成後,華城電能持有華城電能股份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成多降至6成。
華城電能今年8月取得新北市府充電樁建置案,計劃在3年內於229個站點建置1,200座充電樁,包括7KW、11KW及180KW等不同功率的充電樁。第一期計劃今年底完成建置350座,第二期則規劃明年底完成累積建置900座,第三期目標則是2026年底完成1,200座的建置。華城電能也與台北市府合作,在56個站點建置350座充電樁。
許逸晟強調,華城電能今年底前將在台北和新北各建置350座充電樁,並已提前達到千座充電樁的目標。未來,公司將繼續擴大充電樁的建置量,預計明年累積建置量將推進至3,000至3,500座。
在市場佈局方面,許逸晟指出,台灣目前有40至50家電動車充電樁運營商,華城電能的充電樁數量市占率約為1成多。若年底累計建置達到1,400座,且同業建置數量不再增加,華城電能的市占率有望再提升3%,並實現營收及充電樁數量的同比成長。
許逸晟還提到,全台約有9萬輛電動車,其中9成車主都下載了華城電能的「EVA LUE」APP。近期,公司持續向8萬多名會員發送充電樁開站通知,並將持續以每日3至4座的速度開展新站點的建置工作。
納自建離岸風電 推「日間型」與「全日型」還可加購冬日綠電
台電表示,去年首度以南鹽光電與彰濱光電等自建光電案場綠電開 賣小額綠電,今年擴大納入台電自建離岸一期風電,台電也考量風、 光綠電不同特性,並針對用戶用電時段差異,搭配不同年期設計2種 主商品各6款組合。
台電說明,第一種主商品為「日間型」,主要對應約從上午7時營 業至下午5時的用戶,以日間太陽光電進行媒合匹配;第二種為「全 日型」,主要鎖定營業至夜間或採三班制全日營業的用戶,白天用光 電,其他時段則用風電。用戶投標競價,僅能在兩種主商品中擇一。 而這兩種主商品皆有1萬、10萬、20萬度,分別搭配1年及5年期組合 款式。
此外,針對冬季使用較多電力的用戶,台電設計冬日加購商品,於 投標主商品時可加購。
台電進一步表示,考量去年部分用戶意見反映,除既有「年定額制 」,今年推出「月定額」新制,開放用戶得標後跟台電簽約時,可依 需求自行訂定每月轉供度數上限。此外,為方便有分支機構的用戶統 一購買,今年台電也開放總公司代表投標,後續再將所購綠電分配給 轄下分支機構使用。
台電強調,此次小額綠電底價依據各案場適用之再生能源躉購費率 及相關規費,並綜合參考目前綠電市場行情後訂定,在綠電交易平台 標售,價高者得標,由市場機制決定最終價格,台電也提醒投標截止 日至12月3日(周二)中午12時,歡迎踴躍投標,決標結果12月4日1 7時由憑證中心通知,詳細資訊可上台電官網查詢,或撥(02)2366 -5865服務專線,綠電媒合平台使用問題請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 官網查詢,或撥(02)2343-1850、(02)2343-4529、(02)3343- 2266。
許逸晟指出,華城電能今年取得雙北市政府的電動車充電樁建置案 ,這些都需要資金,計畫年底引資,正與有興趣的業者洽談,找尋策 略性合作夥伴,等完成募資屆時華城持有華城電能股份從目前6成多 降至6成。
華城電能今年8月取得新北市府充電樁建置案,預計3年內在229個 站點,總計建置1,200座7KW、11KW及180KW等電動車充電樁。第一期 預計今年底完成建置350座充電樁,第二期規劃明年底完成累積建置 900座,第三期目標是2026年底完成累計1,200座充電樁建置。華城電 能同時也與台北市府合作將在56個站點建置350座充電樁。
許逸晟指出,華城電能今年要在新北市、台北市各建置350座電動 車充電樁建置案,今年底前充電樁達千座目標提前在本周達陣,明年 充電樁累積建置量要推進至3,000∼3,500座。
許逸晟指出,台灣電動車充電樁運營商有40、50家,華城電能目前 充電樁數量市占率約1成多,年底累計建置若達1,400座,且同業建置 充電樁數量不再增加,華城電能市占率可再增加3%,今年營收及充 電樁數量也比去年成長。
許逸晟表示,全台電動車約9萬輛,9成車主都下載華城電能「EVA LUE」APP,最近頻頻發送通知給8萬多名會員,年底前每天都有3∼4 個站點要開站。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啟動,不僅為電力供應帶來穩定性,更成為機電產業的強大後盾。近期,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及華城(1519)等機電四強,皆因該計畫而受惠,未來三至四年的營運可說是穩如泰山。這波計畫帶來的訂單能見度,甚至可看到2027年,讓業界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在這波盛況中,士電表現亮麗,第三季每股收益(EPS)達到1.34元,創下同期新高;前三季EPS則是4.97元,超越過去年度的4.51元。士電預計,由於重電事業持續受到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的推動,電裝及開關兩大事業小幅成長,市場預估士電全年營收將至少達到320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中興電也表現出色,目前GIS開關及統包工程在手訂單達到401億元,前三季EPS達5.61元,超越去年全年的3.25元,並提前創造年度獲利新高紀錄。前十月合併營收達209.83億元,年增長14.63%,創下同期新高。
亞力前三季EPS達2.19元,改寫同期新高。亞力主管透露,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訂單能見度可達2027年。去年獲得晶圓大廠新加坡建廠所需配電盤及變壓器等重電設備訂單,去年第三季至今年第一季陸續出貨,這也為去年第四季的比較基期帶來壓力。雖然今年第四季營收可能難以超越去年同期,但全年營收仍可望創下同期次高,明年則有機會在營收及獲利上超越今年。
華城近年來的營運成長,主要受到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銷及綠能產業三大動能的推動。公司在手訂單超過200億元,前三季EPS由去年同期5.6元攀升至9.48元,創下同期新高。華城受惠於外銷及台電出貨雙雙增長,10月合併營收達9.68億元,年增長46.36%,前十月合併營收150.09億元,年增長55.81%,已超越去年全年的139億元,改寫年度營收歷史高。市場預估,華城今年全年營收上看180億至200億元,EPS至少15元。
士電第三季EPS為1.34元,創同期新高;前三季EPS達4.97元,也勝 過去年度4.51元,士電預期,今年重電事業持續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釋單而受益,電裝及開關兩事業小幅成長。市場推估,士電全年營收 至少可達320億元,再度改寫歷史新高。
中興電目前GIS開關及統包工程在手訂單401億元,前三季EPS達5. 61元,勝過去年全年的3.25元,提前締造年度獲利新高紀錄。前十月 合併營收209.83億元、年增14.63%,也創同期新高。
亞力前三季EPS達2.19元,改寫同期新高。亞力主管表示,亞力目 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去年獲晶圓大廠新 加坡建廠所需配電盤及變壓器等重電設備訂單,去年第三季至今年第 一季陸續出貨,墊高去年第四季比較基期,今年第四季營收很難超越 去年同期,全年營收恐只創同期次高。不過明年營收及獲利有機會勝 過今年。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銷、綠能產業是華城近年營運成長的三大動 能,在手訂單超過200億元,前三季EPS由去年同期5.6元攀升至9.48 元,改寫同期新高。
華城受惠於外銷及台電出貨雙雙增長,推升10月合併營收達9.68億 元、年增46.36%,前十月合併營收150.09億元、年增55.81%,已超 越去年全年的139億元,改寫年度營收歷史高。市場預期,華城今年 全年營收上看180億∼200億元,EPS至少15元。
台電再下一城!冬山60MW儲能系統啟用,攜手大同智能共創綠能新局
近日,台電於冬山超高壓變電所盛大舉行60MW儲能系統啟用典禮,這項重量級的儲能系統不僅是台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展現了與國內優秀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創造綠能新局的精神。
該儲能系統與大同智能攜手合作,總容量達60MW/85MWh,可儲電量達8.5萬度,能夠滿足約8,000戶家庭一整天的用電需求。這不僅是台電為應對未來能源需求的不確定性,提升電力系統穩定與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對政府2025年建置1,500MW储能目標的具體實踐。
台電表示,此次與大同智能的合作,結合了大同集團在電力能源領域的專業與資源,於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建置了23個儲能貨櫃,佔地約1,600坪。這個储能系統採用「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技術,能在白天將旺盛的光電儲存起來,於傍晚陽光減弱時快速放電,成為夜間尖峰電力的穩定供應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當遭遇突發電力事件,導致電網頻率下降時,冬山储能系統能在0.4秒內迅速反應完成放電,提供穩定的電力,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彈性。
此外,台電去年與英國創新能源技術公司RTL合作,於全國十處場域布建測量設備,進行電力系統即時慣量量測計畫。而今,冬山儲能系統更導入「週期性功率調變功能技術」,成為全台唯一可實測系統慣量的储能系統,對於提升台灣電力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大意義。
再生能源再添儲能最佳戰友!面對國際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的趨勢,台電積極推動多元能源發展,為了強化電網的韌性,近期不斷落實储能計畫。繼台南鹽田光電與高雄路園變電所各設置20MW储能後,龍潭超高壓變電所今年初啟用60MW储能系統,如今再傳佳音,台電於20日隆重舉行60MW冬山储能系統的啟用典禮。
台電副總經理蕭勝任、大同集團總經理沈柏延、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等各界貴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台電強調,储能系統具有快速充放電的特點,能夠有效協助再生能源併入電網的頻率調節,並在突發電力事件發生時,立即提供穩定電力,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彈性。
本次與大同智能攜手合作,台電在宜蘭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建置了23個储能貨櫃,占地約1,600坪,打造了60MW/85MWh的储能系統,儲電量達8.5萬度,足以滿足約8,000戶家庭一整天的用電需求。
冬山储能系統採用「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技術,能在白天將旺盛的光電儲存起來,並在傍晚陽光減弱時放電,成為夜間尖峰電力穩定供應的重要力量。當電網頻率下降時,系統也能在0.4秒內迅速反應,維持電網頻率的穩定,同時兼具提供穩定電力與調節電壓的多重功能。
台電去年與英國創新能源技術公司RTL合作,全國10處場域佈建測量設備,並在冬山储能導入「週期性功率調變功能技術(FPPM)」,成為全台唯一可實測系統慣量的储能系統,為電力調度提供重要參考。
在安全方面,冬山储能系統取得國際储能安全標準IEC 62933-5-2與國際工控資安標準IEC62443-3-3雙重認證,並通過了國際第三方驗證機構的頒發證書。系統採取四大階段措施,從氣體偵測與排氣、溫度異常警報、櫃內滅火系統到櫃外消防水霧滅火系統等,確保零風險零災害。
台電表示,在政府目標2025年1,500MW整體储能建置規劃中,台電自建160MW储能系統,並結合電力交易平台匯聚840MW民間資源,共計1,000MW。近年來,台電結合自有場域以變電所為储能發展基地,相繼打造路園、龍潭储能,如今冬山储能啟用併網,正式達成自建储能的里程碑。
台灣電力龍頭正崴(2392)與永崴投控(3712)近期同步舉行法說會,雙方營收均因能源事業挹助而顯著成長。展望未來,兩家公司將進入工程認列高峰期,預計將在2025年中達到頂峰。
正崴副總經理卜慶藩在法說會上表示,隨著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其提高關稅、降低所得稅的政策將對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正崴將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相應調整,並規劃明年開始出貨電池備援電池模組(BBU)與AI高速傳輸線產品。
為應對可能的政策變化,正崴已在越南胡志明市啟動廠房,生產印刷電路板、外接式電源供應器、配線組合產品,並在峴港高科技園區自建廠區,持續擴大非中國產能。
在能源事業方面,正崴的富崴能源台電離岸風電二期工程預計2025年底完工,並將依工程進度認列收入。此外,富崴電力在綠電買賣、儲能與節能碳工程方面也將為公司成長提供動能,該公司上市審查已於10月30日通過,預定2025年1月15日掛牌。
在AI運算中心方面,正崴斥資20億元打造的「Ubilink」超級運算中心在全球500大超級電腦算力排名第31名,預計2025年開始對公司營收有所貢獻。
正崴在零組件產品方面,將來自AI PC、Server用高速傳輸線;耳機、手機、NB、平板等TypeC連接器、連接線、訊號轉換器與電源產品;低軌衛星連接器及線纜產品;電動車用連接器、軟板、電池模組、電池備援電力模組及相關模組產品。
在系統產品方面,則來自AI智慧視訊系統產品、電競與戲機之搖捍、耳機、掌上型遊戲機等相關產品,及智慧筆、頭罩式耳機及個人穿戴裝置等產品。
通路產品方面,正崴看好iPhone 16系列手機導入Apple intelligence後,將延續iPhone銷售熱潮,並帶動其他Apple產品銷售。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近年來對電網的強化計畫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大亞(1609)公司便是受惠者之一。根據最新公布的消息,大亞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已超過50億元,加上太陽光電案場的電費收入以及國際銅價上漲的影響,前三季度的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84元,創下同期次高紀錄。
在21日召開的法說會上,大亞公司公布前三季合併營收達222.30億元,創下同期新高,EPS為1.84元,雖然略低於去年同期,但主要原因是去年有處分保瑞、穎崴兩檔股票業外收益近20億元挹注。
大亞公司對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持审慎樂觀的態度,並預期今年的業績將比去年成長。目前線纜事業手上有50億元以上訂單未交貨,這對第四季度的營運來說是一個正面的預兆。
近年來,大亞積極布局太陽光電案場及儲能系統,目前在台灣全島已經有74座太陽光電案場,累積建置容量達212MW。其中,志光能源在台南七股的漁電共生太陽光電案場已於2022年11月掛表,並在去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開始計入電費收入。第二期建置容量為35MW,已向台南市府提出施工許可,預計11月底取得籌設許可,並在明年第二季開工,明年底掛表。此外,大亞還取得了能源署雲林光儲合一標案,漁電共生太陽光電案場建置容量185MW,若一切順利,預計明年下半年可開工。
在儲能系統方面,大亞在台中龍井打造了第一個輸電級E-dReg100MW储能案場,目標是明年5月完工掛表,並在明年第二季底或第三季初提供儲電給台電。此外,大亞投資心忠電業將部分太陽能光電案場的綠電賣給台達電,其他案場綠電則售給企業,這些策略都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