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重電輸配電系統商樂士(1529)昨(16)日法說會,樂士總經理劉信賢表示,參與星能太陽能電廠建置工程,預計今年12月開始將有少部分挹注,該案估計明年8月完工有機會持續認列全案收益,明年營運有機會優於今年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遠航董事長張綱維過去曾透過樺富建設、樂祺投資等投資公司進入樂士,惟公司表示,目前張綱維持有張數已不到2,000張。
樂士代理發言人許明杰表示,目前主要營運有兩大項目,第一機電事業群,第二是太陽能事業群;重電市場由於主要大客戶為台電,接下來公司將以三大方向衝刺營運,包括加強與台電合作、開發新式產品,另外利用自主技術和設計,以自有品牌擴大深入市場。還有瞄準太陽能系統併網輸配電系統之高壓開關站、升壓站設計與統包工程等。
許明杰分析,由於重電市場需搭配政府公共工程投資建設,營運較容易受到政策影響,這部分也是讓公司積極轉型跨入太陽能廠EPC、電廠投資以及維運(O&M)的主因,同時也讓公司從2017年至今、連續維持獲利;樂士昨日收在18.95元、下跌0.25元。
許明杰指出,以今年來說,公司已買下金來國際案場,該公司旗下擁有七家電廠,在該廠挹注下,已讓樂士今年前11月營收衝上5.98億元、年增90.5%,同時,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達0.05億元,每股純益0.07元,其中光是第3季稅後純益為0.04億元,優於去年同期虧損0.03億元,單季每股純益為0.04元。
劉信賢強調,除了買下金來國際外,樂士今年更參與星能太陽能電廠建置工程合約約2.7億元,預計本(12)月有機會依完工比例法認列少部分收益。由於該案將在明年8月完工,可望貢獻明後年營運,將一舉推升太陽能事業占營收比重達八成,明年營運不看淡。
政府目標2025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達20GW,不過目前僅執行十分之一,加上樂士在太陽能電廠擁有一條龍建廠、開發、維運等優勢下,樂觀正面看好接下來市場發展,以及公司未來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遠航董事長張綱維過去曾透過樺富建設、樂祺投資等投資公司進入樂士,惟公司表示,目前張綱維持有張數已不到2,000張。
樂士代理發言人許明杰表示,目前主要營運有兩大項目,第一機電事業群,第二是太陽能事業群;重電市場由於主要大客戶為台電,接下來公司將以三大方向衝刺營運,包括加強與台電合作、開發新式產品,另外利用自主技術和設計,以自有品牌擴大深入市場。還有瞄準太陽能系統併網輸配電系統之高壓開關站、升壓站設計與統包工程等。
許明杰分析,由於重電市場需搭配政府公共工程投資建設,營運較容易受到政策影響,這部分也是讓公司積極轉型跨入太陽能廠EPC、電廠投資以及維運(O&M)的主因,同時也讓公司從2017年至今、連續維持獲利;樂士昨日收在18.95元、下跌0.25元。
許明杰指出,以今年來說,公司已買下金來國際案場,該公司旗下擁有七家電廠,在該廠挹注下,已讓樂士今年前11月營收衝上5.98億元、年增90.5%,同時,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達0.05億元,每股純益0.07元,其中光是第3季稅後純益為0.04億元,優於去年同期虧損0.03億元,單季每股純益為0.04元。
劉信賢強調,除了買下金來國際外,樂士今年更參與星能太陽能電廠建置工程合約約2.7億元,預計本(12)月有機會依完工比例法認列少部分收益。由於該案將在明年8月完工,可望貢獻明後年營運,將一舉推升太陽能事業占營收比重達八成,明年營運不看淡。
政府目標2025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達20GW,不過目前僅執行十分之一,加上樂士在太陽能電廠擁有一條龍建廠、開發、維運等優勢下,樂觀正面看好接下來市場發展,以及公司未來營運。
台中市政府本(12)月3日、14日以台中電廠用煤量超過所謂的減煤四成限值「1,104萬噸」為由開罰台中電廠,台電除表達遺憾外,也呼籲中市府「依法行政」。
台電強調,改善空品最有效方式是減少排放,不是躁進減煤,中火去年排放為近十年來新低點,今年排放量將比近十年的排放高峰2011年減低49%,中火投入降載減排的「熱騰騰」努力不應被「冷冰冰」刻意抹殺無視。
台電表示,中市府針對空品改善應全面治理,不應僅將矛頭指向中火,中市府近來針對中火的減煤要求與作為存在四個適法性爭議。
首先,中市府開罰的減煤目標竟與2017年11月核發的許可證不同,產生是否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中市府2017年10月核發中火第9號機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時,即於許可證載明「自2020年1月26日起應減少全廠生煤用量40%」;同年11月核發中火其他九部機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時,也在許可證上載明「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公噸」。台電據此安排機組調度,但今年中市府9月召開聽證會提出「1,104萬噸」的減煤目標,10月22日正式函告中火須於2020年1月25日前達成。此種否認市府自己核發許可證的矛盾情形,是否違反行政程序法第8條「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此外,距離年底僅剩一個多月修改用煤上限,不合理也不合法。
第二,今年中火2號機完成環保改善工程,申請許可證異動,中市府11月19日回函藉機附加「減煤至1,104萬公噸」之條件,恐違反「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第31條「審查範圍不得及於申請項目或內容以外之事項」,以及第42條「審核機關不得以任何形式之處分增加法規所未明定之義務」。
第三,中火9號機申請許可證展延,中市府卻在11月20日來函,以「誤繕」為由,將許可證上所載之明年1月26日「起」減煤,改為1月26日「前」減煤,衍伸出「誤繕」更正能否涉及實質內容變更的適法性爭議。
第四,「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明定有10%容許差值,環保署也解釋規定已施行達18年,市府2017年核發的許可證也載明中火適用,但近日中市府對外宣稱中火不適用,衍伸出可能違反行政程序法第6條「不得為差別待遇」與行政程序法第8條「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的爭議。
台電強調,改善空品最有效方式是減少排放,不是躁進減煤,中火去年排放為近十年來新低點,今年排放量將比近十年的排放高峰2011年減低49%,中火投入降載減排的「熱騰騰」努力不應被「冷冰冰」刻意抹殺無視。
台電表示,中市府針對空品改善應全面治理,不應僅將矛頭指向中火,中市府近來針對中火的減煤要求與作為存在四個適法性爭議。
首先,中市府開罰的減煤目標竟與2017年11月核發的許可證不同,產生是否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中市府2017年10月核發中火第9號機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時,即於許可證載明「自2020年1月26日起應減少全廠生煤用量40%」;同年11月核發中火其他九部機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時,也在許可證上載明「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公噸」。台電據此安排機組調度,但今年中市府9月召開聽證會提出「1,104萬噸」的減煤目標,10月22日正式函告中火須於2020年1月25日前達成。此種否認市府自己核發許可證的矛盾情形,是否違反行政程序法第8條「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此外,距離年底僅剩一個多月修改用煤上限,不合理也不合法。
第二,今年中火2號機完成環保改善工程,申請許可證異動,中市府11月19日回函藉機附加「減煤至1,104萬公噸」之條件,恐違反「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第31條「審查範圍不得及於申請項目或內容以外之事項」,以及第42條「審核機關不得以任何形式之處分增加法規所未明定之義務」。
第三,中火9號機申請許可證展延,中市府卻在11月20日來函,以「誤繕」為由,將許可證上所載之明年1月26日「起」減煤,改為1月26日「前」減煤,衍伸出「誤繕」更正能否涉及實質內容變更的適法性爭議。
第四,「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明定有10%容許差值,環保署也解釋規定已施行達18年,市府2017年核發的許可證也載明中火適用,但近日中市府對外宣稱中火不適用,衍伸出可能違反行政程序法第6條「不得為差別待遇」與行政程序法第8條「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的爭議。
仲量聯行最新調查指出,政府土地開發案招標和招商案隨房市轉熱 明顯增溫,估計2020年招商金額上看1,500億元,其中以地上權招標 最熱門,估計至少800∼900億元,雙北市共五大案最受矚目,包括世 貿3館、士林北投科技園區產專區、林口國際媒體園區、啤酒文化園 區、國泰營區,都將是年度指標案。
仲量聯行統計,2019年政府公部門成功招商逾1,500億元,包括預 計在下周17日簽約的台北雙子星案約600億元,以及松江南京地上權 53.3億元、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上權159.81億元等大案。
仲量聯行副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台北地區商辦供給短缺、租賃需求 強勁及土地取得有限的環境,國內投資人也開始把視線轉移至政府土 開招商案件。展望2020年,即將公告招商的公辦都更、捷運聯開、設 定地上權等三大類將是市場焦點;目前已可掌握公辦都更至少底價4 00億、捷運聯開60億、設定地上權600億,總投規模上看千億。
若再加上尚未公告標售底價的世貿3館、國泰營區兩大地上權案, 及新北市環狀線三個站開發案,市場估計2020年至少有13筆政府招商 案登場,底價上看1,500億元。
此外,台電北儲中心AR1-2開發案則是北市少見大面積、產權單一 、近捷運站的公辦都更指標案,投資金額至少110億,已有多家業者 表達投資興趣。另捷運聯開案也重燃戰火,仲量聯行預期,新北市即 將通車的環狀線沿線車站可望成為投資焦點; 目前Y11、Y13站已選 出最優申請人,另秀朗橋站、景平站及板橋站正在公告或即將公告。
至於地上權更是大翻身,侯文信表示,今年地上權案因地租新公式 降低投資成本與風險,大幅提升民間信任度及進場意願,松江南京、 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上權案脫標標金額都大幅超過底標,顯見市場熱度 。預期2020年第一季將公告標售的世貿3館地上權案,面積近5,000坪 將掀起搶地大戰,全年地上權案脫標金額也可望再改寫紀錄。
仲量聯行統計,2019年政府公部門成功招商逾1,500億元,包括預 計在下周17日簽約的台北雙子星案約600億元,以及松江南京地上權 53.3億元、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上權159.81億元等大案。
仲量聯行副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台北地區商辦供給短缺、租賃需求 強勁及土地取得有限的環境,國內投資人也開始把視線轉移至政府土 開招商案件。展望2020年,即將公告招商的公辦都更、捷運聯開、設 定地上權等三大類將是市場焦點;目前已可掌握公辦都更至少底價4 00億、捷運聯開60億、設定地上權600億,總投規模上看千億。
若再加上尚未公告標售底價的世貿3館、國泰營區兩大地上權案, 及新北市環狀線三個站開發案,市場估計2020年至少有13筆政府招商 案登場,底價上看1,500億元。
此外,台電北儲中心AR1-2開發案則是北市少見大面積、產權單一 、近捷運站的公辦都更指標案,投資金額至少110億,已有多家業者 表達投資興趣。另捷運聯開案也重燃戰火,仲量聯行預期,新北市即 將通車的環狀線沿線車站可望成為投資焦點; 目前Y11、Y13站已選 出最優申請人,另秀朗橋站、景平站及板橋站正在公告或即將公告。
至於地上權更是大翻身,侯文信表示,今年地上權案因地租新公式 降低投資成本與風險,大幅提升民間信任度及進場意願,松江南京、 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上權案脫標標金額都大幅超過底標,顯見市場熱度 。預期2020年第一季將公告標售的世貿3館地上權案,面積近5,000坪 將掀起搶地大戰,全年地上權案脫標金額也可望再改寫紀錄。
針對減少空汙排放,經濟部表示,國公營事業近年來正投入超過1,045億元進行改善,投資金額為史上最大,目前成效顯著,依環保署全國PM2.5濃度資料顯示,全國年平均值已由104年的21.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今年的16微克(每立方米),減幅約27%。
經濟部指出,空汙問題累積多年,但政府已展現決心及行動力,投入史上最大資源改善,督促國公營事業自源頭、製程至末端,以整體性思維減少空汙排放。
源頭方面,國公營事業自106年即投入相關投資進行空汙減排,預計至114年將投入超過1,045億元,包括台電台中電廠興建2座室內煤倉,中油林園石化廠之19號鍋爐更新,中鋼新建煤礦封閉式設施,中龍興建原料堆室內堆置場。此些針對源頭改善的環保投資,預計總共可減少粒狀物排放970噸(每年)、硫氧化物10,299噸(每年)、氮氧化物17,146噸(每年)、揮發性有機物233噸(每年)。
在製程與末端方面,台電將投入更多經費於既有燃煤電廠加裝多種空汙防制設施,同時靈活運用高效率低汙染的超超臨界及燃氣機組,預估至114年空汙總排放量可比106年降低35%。
其他國公營事業亦於空氣品質不良期間,配合環保署及各地方環保局執行降載減汙等措施。
至於工業局針對工業用燃煤鍋爐也已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改善,107年至108年合計補助經費共約15億元,今年底前預計完成目標為2,090座鍋爐。依環保署全國PM2.5濃度資料顯示,以近五年1至8月同期數據進行比較,全國年平均值已由104年的21.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今年的16微克(每立方米);改善成果顯著。而高雄以及高屏地區部分,PM2.5的年平均濃度亦呈現下降趨勢,改善率可達22%以上。
經濟部並表示,根據環保署所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產業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約全體空汙僅占約1/3,該部除要求國公營事業積極改善空汙排放外,也將對民間企業擴大推廣運用、學習空汙防制技術標竿,以達成產業發展與環境兼顧的目標。
經濟部指出,空汙問題累積多年,但政府已展現決心及行動力,投入史上最大資源改善,督促國公營事業自源頭、製程至末端,以整體性思維減少空汙排放。
源頭方面,國公營事業自106年即投入相關投資進行空汙減排,預計至114年將投入超過1,045億元,包括台電台中電廠興建2座室內煤倉,中油林園石化廠之19號鍋爐更新,中鋼新建煤礦封閉式設施,中龍興建原料堆室內堆置場。此些針對源頭改善的環保投資,預計總共可減少粒狀物排放970噸(每年)、硫氧化物10,299噸(每年)、氮氧化物17,146噸(每年)、揮發性有機物233噸(每年)。
在製程與末端方面,台電將投入更多經費於既有燃煤電廠加裝多種空汙防制設施,同時靈活運用高效率低汙染的超超臨界及燃氣機組,預估至114年空汙總排放量可比106年降低35%。
其他國公營事業亦於空氣品質不良期間,配合環保署及各地方環保局執行降載減汙等措施。
至於工業局針對工業用燃煤鍋爐也已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改善,107年至108年合計補助經費共約15億元,今年底前預計完成目標為2,090座鍋爐。依環保署全國PM2.5濃度資料顯示,以近五年1至8月同期數據進行比較,全國年平均值已由104年的21.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今年的16微克(每立方米);改善成果顯著。而高雄以及高屏地區部分,PM2.5的年平均濃度亦呈現下降趨勢,改善率可達22%以上。
經濟部並表示,根據環保署所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產業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約全體空汙僅占約1/3,該部除要求國公營事業積極改善空汙排放外,也將對民間企業擴大推廣運用、學習空汙防制技術標竿,以達成產業發展與環境兼顧的目標。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後,綠電可直供或轉供給用電戶業者,能源 局長游振偉9日受訪表示,分手費是台電跟各家綠電開發商的私人契 約,要如何協議終止契約,需由雙方討論,台電在訂出分手費時,最 重要就是「不影響電價」。
據了解,由於再生能源條例修法過後,過去與台電簽訂躉售合約的 綠電業者,有的價格具有競爭優勢會跳脫台電自行找尋客戶,加上未 來用電大戶必須負擔或是購買一定比例綠電,增加綠電在市場上的價 值,但綠電業者想終止躉售合約,就必須繳交「分手費」。
國內規定綠電憑證與躉購只能二選一,而國內綠電大多已綁在躉購 合約,游振偉指出,根據再生能源條例,綠電餘電台電有義務要收購 ,只是價格會依首次併聯價格。也因收購餘電會造成台電成本增加, 游振偉說,台電顧及供電穩定,會有操作上成本,因此台電在訂定分 手費相關規則時要考量成本分攤。
台電則表示,綠電餘電收購是台電義務,台電在綠電上扮演推動角 色,並不以獲利為優先,會在不影響電價情況下來規劃分手費,但仍 希望綠電業者解約前須先想清楚。
外傳分手費台電訂出每度2.77元門檻,而綠電業者與台電簽約落在 2.1至2.7元之間,等於要繳交不同費率的分手費。台電副總徐造華說 ,目前分手費尚未定案,且因各個案場當時簽約金額不同,因此各個 契約各自獨立,不會有統一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綠電業者與台電解約,將增加行政管理及電網調度 成本,台電表示,現階段計畫將在不影響電價情況下酌收相關費用, 但以契約容量或是計次來計算尚未定案,台電偏向不以每度計算,希 望讓相關規則更公平。
據了解,由於再生能源條例修法過後,過去與台電簽訂躉售合約的 綠電業者,有的價格具有競爭優勢會跳脫台電自行找尋客戶,加上未 來用電大戶必須負擔或是購買一定比例綠電,增加綠電在市場上的價 值,但綠電業者想終止躉售合約,就必須繳交「分手費」。
國內規定綠電憑證與躉購只能二選一,而國內綠電大多已綁在躉購 合約,游振偉指出,根據再生能源條例,綠電餘電台電有義務要收購 ,只是價格會依首次併聯價格。也因收購餘電會造成台電成本增加, 游振偉說,台電顧及供電穩定,會有操作上成本,因此台電在訂定分 手費相關規則時要考量成本分攤。
台電則表示,綠電餘電收購是台電義務,台電在綠電上扮演推動角 色,並不以獲利為優先,會在不影響電價情況下來規劃分手費,但仍 希望綠電業者解約前須先想清楚。
外傳分手費台電訂出每度2.77元門檻,而綠電業者與台電簽約落在 2.1至2.7元之間,等於要繳交不同費率的分手費。台電副總徐造華說 ,目前分手費尚未定案,且因各個案場當時簽約金額不同,因此各個 契約各自獨立,不會有統一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綠電業者與台電解約,將增加行政管理及電網調度 成本,台電表示,現階段計畫將在不影響電價情況下酌收相關費用, 但以契約容量或是計次來計算尚未定案,台電偏向不以每度計算,希 望讓相關規則更公平。
談到改變未來生活的重要科技,5G可說是最重要項目,低延遲傳輸特性除實現自駕與智駕,智能化工業應用也得以全面展開,同時帶動包括觸控面板在內的周邊產業。
以平板螢幕取代傳統儀表板,改為觸控式中控系統,是車界最大的改變,又以中國進展最快。洋華光電(3622)總經理許益川表示,各國朝著相同方向前進,但日系及歐系車廠相對驗證期間較長;洋華去年起已與歐洲車廠展開合作,因驗證期長達近2年,目前尚未量產,仍於待發酵狀態。
洋華本業包括電機及光電兩大事業部,電機的主力產品為線纜接頭,供應台電輸配電工程,平均1年訂單量約3億元。由於第3季部分訂單遞延至第4季,前三季營收略低於去年同期,法人推估,全年仍有機會超過去年的7.4億,維持前年約9億元的水準,以及連2年獲利的局面。
許益川表示,光電事業營收占比逾六成,工控及車載為二大重點,前者今年有相當程度的成長,應用面包括醫療、計票機及手持式POS機等;至於消費性應用則持平,教育白板有待更完善通路布建,方能顯現效益,企業會議也深具開發潛力。越南工廠是洋華主要生產基地,近年也積極開發當地企業及外商的合作商機。
發言人何逢有表示,除電機及光電事業部,洋華一直有穩定的租金與股票投資利得等業外收入,光電事業部經過多年轉型調整,虧損持續縮小,力拚明年轉盈。
以平板螢幕取代傳統儀表板,改為觸控式中控系統,是車界最大的改變,又以中國進展最快。洋華光電(3622)總經理許益川表示,各國朝著相同方向前進,但日系及歐系車廠相對驗證期間較長;洋華去年起已與歐洲車廠展開合作,因驗證期長達近2年,目前尚未量產,仍於待發酵狀態。
洋華本業包括電機及光電兩大事業部,電機的主力產品為線纜接頭,供應台電輸配電工程,平均1年訂單量約3億元。由於第3季部分訂單遞延至第4季,前三季營收略低於去年同期,法人推估,全年仍有機會超過去年的7.4億,維持前年約9億元的水準,以及連2年獲利的局面。
許益川表示,光電事業營收占比逾六成,工控及車載為二大重點,前者今年有相當程度的成長,應用面包括醫療、計票機及手持式POS機等;至於消費性應用則持平,教育白板有待更完善通路布建,方能顯現效益,企業會議也深具開發潛力。越南工廠是洋華主要生產基地,近年也積極開發當地企業及外商的合作商機。
發言人何逢有表示,除電機及光電事業部,洋華一直有穩定的租金與股票投資利得等業外收入,光電事業部經過多年轉型調整,虧損持續縮小,力拚明年轉盈。
經濟部即將預告明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據悉,包括風電、太陽光電都擬調降,離岸風電降幅約7%,太陽光電擬降1%至3%,引發業者、環團憂慮,調降費率恐不利推廣公民電廠。
能源局官員透露,明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價格將調降7%,每度約減新台幣0.5元;若以離岸風電固定費率躉購20年為例,明年躉購費率大約只剩每度電5元。
所幸離岸風電業者只要與台電完成簽署購售電合約(PPA),就可以適用簽約當年度的躉購費率,目前只剩一家業者尚未簽署PPA,受影響程度較小。
至於太陽光電則微降1%至3%;沼氣發電與小水力發電將上調1%,至於地熱發電及離岸風電費率將維持滿發時數,超過者採階段式費率。
針對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下調,引發業界的擔憂,經濟部能源局官員昨(3)日表示,費率近日預告後,會再舉辦聽證會蒐集各方意見,並根據案場規模的大小、位置訂定差別費率。
行政院昨日帶媒體參訪「再生能源推動重要成效」;全台首座公民電廠─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出席時,也談到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調降議題。
陳惠萍指出,公民電廠規模雖較小,但能創造更多元效益,希望政府在躉購費率政策上,能給予支持,並對於小規模案場、更適合社區公民電廠的推動,給予更多鼓勵措施。
陳惠萍指出,公民電廠可協助開發屋頂光電場址,躉購費率的制訂應納入公民參與價值,且因過去較大的屋頂案場,都是以統一招標方式標給大型業者,希望能以最有利標鼓勵公民參與。她強調,還是希望政府能針對規模100kW(瓩)以下的場址,不要調降費率。
能源局官員昨日則表示,近日就會預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能源局在訂定費率時,會根據案場不同的經濟規模、不同位置來區分不同的費率,對於較小型案場的費率會較優惠,例如太陽光電,就會因日照時數不同,苗栗以北會加成15%。
官員說明,基本上公民電廠的業者,已評估約可給投資者6%的投資效益,躉購費率也會考量投資報酬率的差異,來審議每年度的費率,以補償不同經濟規模、分散度的案場,畢竟可供開發的面積有限,能源局希望盡可能共同參與開發。
能源局官員透露,明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價格將調降7%,每度約減新台幣0.5元;若以離岸風電固定費率躉購20年為例,明年躉購費率大約只剩每度電5元。
所幸離岸風電業者只要與台電完成簽署購售電合約(PPA),就可以適用簽約當年度的躉購費率,目前只剩一家業者尚未簽署PPA,受影響程度較小。
至於太陽光電則微降1%至3%;沼氣發電與小水力發電將上調1%,至於地熱發電及離岸風電費率將維持滿發時數,超過者採階段式費率。
針對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下調,引發業界的擔憂,經濟部能源局官員昨(3)日表示,費率近日預告後,會再舉辦聽證會蒐集各方意見,並根據案場規模的大小、位置訂定差別費率。
行政院昨日帶媒體參訪「再生能源推動重要成效」;全台首座公民電廠─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出席時,也談到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調降議題。
陳惠萍指出,公民電廠規模雖較小,但能創造更多元效益,希望政府在躉購費率政策上,能給予支持,並對於小規模案場、更適合社區公民電廠的推動,給予更多鼓勵措施。
陳惠萍指出,公民電廠可協助開發屋頂光電場址,躉購費率的制訂應納入公民參與價值,且因過去較大的屋頂案場,都是以統一招標方式標給大型業者,希望能以最有利標鼓勵公民參與。她強調,還是希望政府能針對規模100kW(瓩)以下的場址,不要調降費率。
能源局官員昨日則表示,近日就會預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能源局在訂定費率時,會根據案場不同的經濟規模、不同位置來區分不同的費率,對於較小型案場的費率會較優惠,例如太陽光電,就會因日照時數不同,苗栗以北會加成15%。
官員說明,基本上公民電廠的業者,已評估約可給投資者6%的投資效益,躉購費率也會考量投資報酬率的差異,來審議每年度的費率,以補償不同經濟規模、分散度的案場,畢竟可供開發的面積有限,能源局希望盡可能共同參與開發。
針對中市府對中火開罰、要求改善,甚至不排除撤照。台電昨(3)日表示遺憾,後續視裁罰內容研議是否提出行政救濟。
台電也表示,台中電廠一路減煤,今年在供電無虞,擴大降載情況下,用煤量可望低於1,300萬噸,較台中市政府核發許可證之許可使用量1,600萬噸大減300萬噸。對於台中市政府昨日開罰舉措,台電表示不解市府開罰所認定之「違法事實」為何。台電後續將視裁罰內容研議是否提出行政救濟。
台電強調,中火並非空汙元凶,地方政府針對空汙問題應全面治理,不應僅將矛頭指向台中電廠,且中部地區用電成長,需靠中火穩定供電。
台電也喊冤,台中市府9月20日召開聽證會提出1,104萬噸減煤目標,今年10月22日才正式發函告知須於今年底達成,上月更以「誤繕」為由突襲更改原許可證。
事實上,台中電廠今年用煤量可望低於1,300萬噸,較中市府核發許可證的許可使用量大減300萬噸,台電確實依據許可證要求操作,並無違誤。
台電也表示,台中電廠一路減煤,今年在供電無虞,擴大降載情況下,用煤量可望低於1,300萬噸,較台中市政府核發許可證之許可使用量1,600萬噸大減300萬噸。對於台中市政府昨日開罰舉措,台電表示不解市府開罰所認定之「違法事實」為何。台電後續將視裁罰內容研議是否提出行政救濟。
台電強調,中火並非空汙元凶,地方政府針對空汙問題應全面治理,不應僅將矛頭指向台中電廠,且中部地區用電成長,需靠中火穩定供電。
台電也喊冤,台中市府9月20日召開聽證會提出1,104萬噸減煤目標,今年10月22日才正式發函告知須於今年底達成,上月更以「誤繕」為由突襲更改原許可證。
事實上,台中電廠今年用煤量可望低於1,300萬噸,較中市府核發許可證的許可使用量大減300萬噸,台電確實依據許可證要求操作,並無違誤。
台中市昨(3)日再對中火開罰300萬元,且揚言不排除撤銷部分機組操作許可證。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昨日表示,台中市府此裁處於法不合,他呼籲地方政府不要意氣用事;而且地方政府以當年公文「誤繕」就據此開罰,「以後誰還敢投資」。
沈榮津昨天是在出席經濟專業獎章頒獎典禮時受訪做以上表示;他說,公務員一定要依法行政,若地方政府突然發文指當年公文「誤繕」,並且據此開罰,「以後誰敢相信政府」,「誰還敢投資」。
台中市昨邀集中部七縣市首長召開空汙會議,市長盧秀燕昨天宣布,上周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使用量已達1,108萬噸,超過1,104萬公噸許可量,台中市政府依法對中火開出第一張裁處書,開罰最高300萬元,並限期十天改善。
盧秀燕強調,中火如不改善,將按次處罰,甚至不排除撤銷一至二張許可證。中市府也要求在二部天燃氣機組商轉前,直接將四部燃煤機組除役。
台電指出,台中市府於今年9月20日召開聽證會提出所謂「1,104萬噸」的減煤目標,今年10月22日才正式發函告知須於今年達成,並於11月以「誤繕」為由突襲更改原許可證所載明「明年起」完成減煤四成期程。
台中市府2017年核可的許可證規定就是生煤年用量1,600萬噸、2020年起減煤四成,台電確實依據許可證要求操作,並無違規,期盼台中市政府依法行政。
沈榮津表示,依台電規劃,待中火二部新設燃氣機組上線,就會將四部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且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啟用;況且,若直接將還能用的機組除役,並不符合審計部程序。
沈榮津喊話,縣市政府「不要意氣用事」,讓四部燃煤機組備而不用。
沈榮津昨天是在出席經濟專業獎章頒獎典禮時受訪做以上表示;他說,公務員一定要依法行政,若地方政府突然發文指當年公文「誤繕」,並且據此開罰,「以後誰敢相信政府」,「誰還敢投資」。
台中市昨邀集中部七縣市首長召開空汙會議,市長盧秀燕昨天宣布,上周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使用量已達1,108萬噸,超過1,104萬公噸許可量,台中市政府依法對中火開出第一張裁處書,開罰最高300萬元,並限期十天改善。
盧秀燕強調,中火如不改善,將按次處罰,甚至不排除撤銷一至二張許可證。中市府也要求在二部天燃氣機組商轉前,直接將四部燃煤機組除役。
台電指出,台中市府於今年9月20日召開聽證會提出所謂「1,104萬噸」的減煤目標,今年10月22日才正式發函告知須於今年達成,並於11月以「誤繕」為由突襲更改原許可證所載明「明年起」完成減煤四成期程。
台中市府2017年核可的許可證規定就是生煤年用量1,600萬噸、2020年起減煤四成,台電確實依據許可證要求操作,並無違規,期盼台中市政府依法行政。
沈榮津表示,依台電規劃,待中火二部新設燃氣機組上線,就會將四部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且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啟用;況且,若直接將還能用的機組除役,並不符合審計部程序。
沈榮津喊話,縣市政府「不要意氣用事」,讓四部燃煤機組備而不用。
近日台中電廠用煤量依法有10%彈性空間,引發外界誤解為台電將增加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用媒量,台電澄清,中火近年來一直朝減煤方向努力,以今年為例,中火的用煤量已從103年的1,839萬公噸降至近1,300萬公噸左右,大減了500萬噸,減煤態勢明顯(見表1),今年相較去年,更大減超過300萬公噸,創下單年度減煤量新高,預計將低於1,300萬公噸。
台電說明,部分人士指稱所謂「增加用煤量」,實際上法律規定許可證操作條件及數值可以有10%容許差值,但中火歷來並沒有動用到這個容許差值,且近五年實際用煤量都未超出台中市府核發的許可使用量。所謂「中火增加燃煤量」不是事實,部分人士所指控的與實際不符。
台電進一步說明,中市府103年核發許可使用量為2,100萬噸,而中火實際用煤量1,839萬噸,近年來一路減煤,107年實際用煤量1,597萬噸,在台電透過擴大降載、環保停機及空污防制設備改善等努力下,今年預計實際使用量將接近1,300萬噸,沒有如部分人士所言多燒100萬公噸!數據顯示,中火不僅實際用量低於許可使用量,更顯示近六年持續減用(見表1),並無超過容許差值。
今年中火的用煤量乃遵照台中市政府106年核發之生煤操作許可證要求:「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公噸」。事實上,台電今年中火降載及減煤均有長足進展,今年預估用煤量將低至1,300萬公噸左右,明年用煤量也將依「許可使用量」2,100萬公噸,減煤4成進行規劃,亦即以1,260萬公噸為努力方向。
台電指出,今年在供電情勢好轉下,台電積極自主減煤,亦配合台中市府減煤要求,中火落實擴大降載,1至10月降載363次,減發42.3億度,比起去年同期減發20.8億度的2倍以上。減煤方面,中火近5年減用500萬公噸生煤,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今年達成,相較於去年1,597萬公噸,今年足足減用近300萬公噸,不但創下中火10部機商轉以來之歷年最低燃煤用量,也創下單年最大減煤量,顯見台電兼顧穩定供電及減煤期待所做的努力。
台電表示,減污不能只靠減煤,以中火為例,透過短期降載以及中期環保改善工程,空氣污染物排放已由105年每年3.8萬公噸,降至107年2.9萬公噸,預估至109年更可達約2萬公噸,減量可達48%。而長期中火計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推估至114年2部燃氣機組上線後,全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與105年相比減量可達78%(相關改善及減量情形見表2)。因此,空污改善需多管齊下,各種防制措施共同減量,才能事半功倍。
台電說明,中火自建廠以來,即針對污染防制採取當時最佳可行技術,建廠時近2千億投資經費中,環保設備約占5分之1。自86年起20年間,持續投入139億元改善防制設備。106年起又投入超過410億元從事環保改善工程並興建煤倉。總計從建廠開始迄今,投入環保改善金額達948億元。與87年相較,107年中火總空氣污染物排放減量超過7成,硫氧化物減量超過8成,氮氧化物與粒狀物也減量超過6成及5成。台電相信,與台中市政府在兼顧穩供及環保上目標一致,若能攜手合作便能共創雙贏局面。(台電廣告)
台電說明,部分人士指稱所謂「增加用煤量」,實際上法律規定許可證操作條件及數值可以有10%容許差值,但中火歷來並沒有動用到這個容許差值,且近五年實際用煤量都未超出台中市府核發的許可使用量。所謂「中火增加燃煤量」不是事實,部分人士所指控的與實際不符。
台電進一步說明,中市府103年核發許可使用量為2,100萬噸,而中火實際用煤量1,839萬噸,近年來一路減煤,107年實際用煤量1,597萬噸,在台電透過擴大降載、環保停機及空污防制設備改善等努力下,今年預計實際使用量將接近1,300萬噸,沒有如部分人士所言多燒100萬公噸!數據顯示,中火不僅實際用量低於許可使用量,更顯示近六年持續減用(見表1),並無超過容許差值。
今年中火的用煤量乃遵照台中市政府106年核發之生煤操作許可證要求:「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公噸」。事實上,台電今年中火降載及減煤均有長足進展,今年預估用煤量將低至1,300萬公噸左右,明年用煤量也將依「許可使用量」2,100萬公噸,減煤4成進行規劃,亦即以1,260萬公噸為努力方向。
台電指出,今年在供電情勢好轉下,台電積極自主減煤,亦配合台中市府減煤要求,中火落實擴大降載,1至10月降載363次,減發42.3億度,比起去年同期減發20.8億度的2倍以上。減煤方面,中火近5年減用500萬公噸生煤,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今年達成,相較於去年1,597萬公噸,今年足足減用近300萬公噸,不但創下中火10部機商轉以來之歷年最低燃煤用量,也創下單年最大減煤量,顯見台電兼顧穩定供電及減煤期待所做的努力。
台電表示,減污不能只靠減煤,以中火為例,透過短期降載以及中期環保改善工程,空氣污染物排放已由105年每年3.8萬公噸,降至107年2.9萬公噸,預估至109年更可達約2萬公噸,減量可達48%。而長期中火計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推估至114年2部燃氣機組上線後,全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與105年相比減量可達78%(相關改善及減量情形見表2)。因此,空污改善需多管齊下,各種防制措施共同減量,才能事半功倍。
台電說明,中火自建廠以來,即針對污染防制採取當時最佳可行技術,建廠時近2千億投資經費中,環保設備約占5分之1。自86年起20年間,持續投入139億元改善防制設備。106年起又投入超過410億元從事環保改善工程並興建煤倉。總計從建廠開始迄今,投入環保改善金額達948億元。與87年相較,107年中火總空氣污染物排放減量超過7成,硫氧化物減量超過8成,氮氧化物與粒狀物也減量超過6成及5成。台電相信,與台中市政府在兼顧穩供及環保上目標一致,若能攜手合作便能共創雙贏局面。(台電廣告)
台電27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徐造華 ,升任副總經理,主管再生能源並兼任發言人,人事令12月1日起生 效。
台電依照不同業務分別設有策略行政、財務會計、發電 、工程、 核能、輸供電、配售電及再生能源等八位副總經理,近期由於政府積 極推動再生能源,急需副總級來督導,加上台電近期因中火案與台中 市府較勁攻防,徐造華口條清晰、條理分明,態度不慍不火、反應敏 捷,因此獲得高層青睞,拔擢他升任台電副總。
台電董座楊偉甫受訪指出,升徐造華為副總,是因為「他很優秀」 ,過去幾年在公司表現亮眼,擔任發言人可圈可點,對公司的貢獻大 家有目共睹。最近徐造華才獲蘇揆頒發模範公務人員獎。
台電基層則說,徐造華凡事都會盡力做好,親力親為,發生事件會 先替長官設想、建議如何回應,且身為發言人會預先準備好近期敏感 議題內容,尤其數字會牢記在心。家在台中的徐造華,住在台北宿舍 ,每天回到宿舍關注新聞輿情手機都不離身。55歲的徐造華,雖未打 破台電史上最年輕副總先例(最年輕紀錄46歲),但四年內升官三級 跳,確是台電內部罕見,平均一年多就跳升一級。
徐造華為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民國79年進入台電,也是首份工 作,在台電服務將近30年。曾任董事長特助、董事會秘書室主秘及企 劃處長,也在地方服務過。去年2月接下發言人一職,與媒體互動良 好,與媒體互動甚佳,被譽為「國營事業最佳發言人」。
此外,針對中火減煤議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 ,民進黨政府持續減煤,今年預計用煤量將低於1,300萬噸,遠比過 去用煤高峰已減少500萬噸,但中市府卻不斷過分要求,希望中市府 應「依法行政」。
曾文生呼籲,電是大家都要用,台商回台投資,也有很多企業選擇 在台中投資,讓台中市的用電量持續提升。根據台電統計,中部地區 的用電已有超過八成的時間,需要其他地方支援。中市府應該考慮整 個國家的供電穩定,更不要讓公務員無端承受違法風險。
台電依照不同業務分別設有策略行政、財務會計、發電 、工程、 核能、輸供電、配售電及再生能源等八位副總經理,近期由於政府積 極推動再生能源,急需副總級來督導,加上台電近期因中火案與台中 市府較勁攻防,徐造華口條清晰、條理分明,態度不慍不火、反應敏 捷,因此獲得高層青睞,拔擢他升任台電副總。
台電董座楊偉甫受訪指出,升徐造華為副總,是因為「他很優秀」 ,過去幾年在公司表現亮眼,擔任發言人可圈可點,對公司的貢獻大 家有目共睹。最近徐造華才獲蘇揆頒發模範公務人員獎。
台電基層則說,徐造華凡事都會盡力做好,親力親為,發生事件會 先替長官設想、建議如何回應,且身為發言人會預先準備好近期敏感 議題內容,尤其數字會牢記在心。家在台中的徐造華,住在台北宿舍 ,每天回到宿舍關注新聞輿情手機都不離身。55歲的徐造華,雖未打 破台電史上最年輕副總先例(最年輕紀錄46歲),但四年內升官三級 跳,確是台電內部罕見,平均一年多就跳升一級。
徐造華為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民國79年進入台電,也是首份工 作,在台電服務將近30年。曾任董事長特助、董事會秘書室主秘及企 劃處長,也在地方服務過。去年2月接下發言人一職,與媒體互動良 好,與媒體互動甚佳,被譽為「國營事業最佳發言人」。
此外,針對中火減煤議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 ,民進黨政府持續減煤,今年預計用煤量將低於1,300萬噸,遠比過 去用煤高峰已減少500萬噸,但中市府卻不斷過分要求,希望中市府 應「依法行政」。
曾文生呼籲,電是大家都要用,台商回台投資,也有很多企業選擇 在台中投資,讓台中市的用電量持續提升。根據台電統計,中部地區 的用電已有超過八成的時間,需要其他地方支援。中市府應該考慮整 個國家的供電穩定,更不要讓公務員無端承受違法風險。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26)日指出,現行綠電儲能方案包括抽蓄發電、電池儲能及氫能,可供未來綠電生產過剩時,搭配智慧電網及輔助服務,免於「棄風棄光」窘境,但抽蓄電廠建置緩不濟急,不如扶植國內電池產業,建構儲能市場較實際。
政府規劃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20%,但因風電、光電發電特性,需搭配輔助服務及儲能方案,才能避免發電過量時「棄風棄光」而浪費。
鍾炳利昨天出席「智慧電網、電力輔助服務與需量反應之研討會 」,鍾炳利指出,台電對於未來綠電生產過多時已進行規劃,可利用包含綠電製造氫等方式來儲能。鍾炳利表示,台電可藉由搭配智慧電網與儲能方案,盡量不會讓「棄風棄光」的情形發生。例如未來電動車普及後,可經由通訊網路及納入系統監控,讓電動車也能回饋給電網,就是很好的儲能設備。
鍾炳利指出,抽蓄電廠是最便宜的儲能方案,目前有日月潭大觀電廠,石門、翡翠水庫仍在評估,還要做可行性研究、環評等,緩不濟急。他認為,可調整優先順序,先做好輔助服務市場,包含使用電池等方式儲能,在綠電發較多時,確保發電的平滑性與可控性。
據了解,台電現行搭配綠電的儲能方案,主要是抽蓄(水力為主)、氫能及化學能(電池)與其他,其中電池價格較以往已大幅下降,但距離可大量使用及商業化仍需一段時間。
據了解,目前電池儲能併網的輔助服務仍處於先導階段,台電尚未大規模與電池廠商展開合作,但具有製造百萬瓦級產品能力的廠商都是潛在參與者,國內有台達電、車王電;國際大廠有特斯拉、東芝與日本電器。
據了解,經濟部能源局已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各規劃一座百萬瓦級的儲能系統做為示範,近期可望加入輔助服務行列。
政府規劃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20%,但因風電、光電發電特性,需搭配輔助服務及儲能方案,才能避免發電過量時「棄風棄光」而浪費。
鍾炳利昨天出席「智慧電網、電力輔助服務與需量反應之研討會 」,鍾炳利指出,台電對於未來綠電生產過多時已進行規劃,可利用包含綠電製造氫等方式來儲能。鍾炳利表示,台電可藉由搭配智慧電網與儲能方案,盡量不會讓「棄風棄光」的情形發生。例如未來電動車普及後,可經由通訊網路及納入系統監控,讓電動車也能回饋給電網,就是很好的儲能設備。
鍾炳利指出,抽蓄電廠是最便宜的儲能方案,目前有日月潭大觀電廠,石門、翡翠水庫仍在評估,還要做可行性研究、環評等,緩不濟急。他認為,可調整優先順序,先做好輔助服務市場,包含使用電池等方式儲能,在綠電發較多時,確保發電的平滑性與可控性。
據了解,台電現行搭配綠電的儲能方案,主要是抽蓄(水力為主)、氫能及化學能(電池)與其他,其中電池價格較以往已大幅下降,但距離可大量使用及商業化仍需一段時間。
據了解,目前電池儲能併網的輔助服務仍處於先導階段,台電尚未大規模與電池廠商展開合作,但具有製造百萬瓦級產品能力的廠商都是潛在參與者,國內有台達電、車王電;國際大廠有特斯拉、東芝與日本電器。
據了解,經濟部能源局已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各規劃一座百萬瓦級的儲能系統做為示範,近期可望加入輔助服務行列。
台電持續布建智慧電網,並在金門練兵,待未來綠電滲透率提高時,可透過多項儲能方案,達成穩定供電。
為推動能源轉型,政府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其中以離岸風電、光電為大宗。不過,再生能源對電網的影響,包括日間太陽光電較多,冬季風電增加的不穩定性,以及再生能源發電時,在極短時間內發電出力的大幅度變動,要靠輔助服務或儲能系統將變動平滑化。
台電指出,台電將金門做為智慧電網與儲能的練兵場,希望增設「慢充慢放」儲能系統,讓未來綠電的供電能更平滑,以因應未來若綠能生產過多時,可讓儲能方案搭配智慧電網運作。
台電表示,希望盡快發展輔助服務市場,例如電池產業有液流、鋰電池等類型,待輔助服務建置完整後,就有更多企業參與,電池廠商、電動車廠商等都是潛在供應者。
台電表示,除針對電池儲能、綠電製氫外,也可分析不同作法的效益進行搭配,例如小型、分散的抽蓄儲能,發揮各種儲能方案的特性,相輔相成。例如電池儲能反應速度最快,但價格較高,無法一次大量採購,要逐步增加;未來的燃氣機組,也會要求有快速啟停的機制,雖然速度不如電池,但可彼此搭配、靈活運用。
為推動能源轉型,政府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其中以離岸風電、光電為大宗。不過,再生能源對電網的影響,包括日間太陽光電較多,冬季風電增加的不穩定性,以及再生能源發電時,在極短時間內發電出力的大幅度變動,要靠輔助服務或儲能系統將變動平滑化。
台電指出,台電將金門做為智慧電網與儲能的練兵場,希望增設「慢充慢放」儲能系統,讓未來綠電的供電能更平滑,以因應未來若綠能生產過多時,可讓儲能方案搭配智慧電網運作。
台電表示,希望盡快發展輔助服務市場,例如電池產業有液流、鋰電池等類型,待輔助服務建置完整後,就有更多企業參與,電池廠商、電動車廠商等都是潛在供應者。
台電表示,除針對電池儲能、綠電製氫外,也可分析不同作法的效益進行搭配,例如小型、分散的抽蓄儲能,發揮各種儲能方案的特性,相輔相成。例如電池儲能反應速度最快,但價格較高,無法一次大量採購,要逐步增加;未來的燃氣機組,也會要求有快速啟停的機制,雖然速度不如電池,但可彼此搭配、靈活運用。
為解決空污,台中市府要求台電今年減煤目標要達1104萬噸,台電26日表示,中市府減煤規定一變再變,朝令夕改,令台電無所適從,強調減煤腳步不會停歇。
國民黨台中市三位立委江啟臣、顏寬恒、沈智慧,及台中市副市長楊瓊瓔、環保局長吳志超昨齊赴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發出一紙公文,就允許台中火力電廠可增加10%燃煤量。要求中央既然通過環評增加兩部燃氣機組,就應同步減掉四部燃煤機組。楊瓊瓔說,中央一紙函文,等於讓中火多燒110萬公噸的煤,相當25天火力全開,讓中部人須多呼吸25天髒空氣,中市府深表遺憾、失望與無奈。
環保署表示,這是在11月11日解釋函文,是因收到台電來函要求解釋,有關「許可證記載之各項許可條件或數值,於未超過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設施最大處理容量,且符合排放標準及本法相關管制規定者,可有10%容許差值」。環保署強調,這規定存在18年之久,中市府認為環保署以一紙函文「放寬」空污排放規定,是對法令規定的誤解。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台電以三個減煤措施,包括短期降載減燒,中期從事環保改善工程,長期新增燃氣機組,卻「真心換絕情」,換來中市府一變再變的三個謬誤。
包括:一,今日的台中市府推翻過去市府於106年核發許可證時核定的操作條件「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噸」,及「自109年1月26日起應減少全廠生煤用量40%」,違反信賴保護;二,市府計算減煤四成基準為「實際用煤量」,而非法規一貫的「許可使用量」,讓人無所適從;三,許可證內條件及數值依法規有10%容許差值,此規定行之有年且全國一體適用,中市府卻認為主管機關對中火「放寬」。
台電並表示,近五年中火用煤量已減少近500萬噸,從2014年實際用煤量1,839萬噸,今年可望降至接近1,300萬噸,光今年就減煤近300萬噸,未來會持續減煤,有決心可以做到兼顧穩定供電與環保的目標。
國民黨台中市三位立委江啟臣、顏寬恒、沈智慧,及台中市副市長楊瓊瓔、環保局長吳志超昨齊赴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發出一紙公文,就允許台中火力電廠可增加10%燃煤量。要求中央既然通過環評增加兩部燃氣機組,就應同步減掉四部燃煤機組。楊瓊瓔說,中央一紙函文,等於讓中火多燒110萬公噸的煤,相當25天火力全開,讓中部人須多呼吸25天髒空氣,中市府深表遺憾、失望與無奈。
環保署表示,這是在11月11日解釋函文,是因收到台電來函要求解釋,有關「許可證記載之各項許可條件或數值,於未超過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設施最大處理容量,且符合排放標準及本法相關管制規定者,可有10%容許差值」。環保署強調,這規定存在18年之久,中市府認為環保署以一紙函文「放寬」空污排放規定,是對法令規定的誤解。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台電以三個減煤措施,包括短期降載減燒,中期從事環保改善工程,長期新增燃氣機組,卻「真心換絕情」,換來中市府一變再變的三個謬誤。
包括:一,今日的台中市府推翻過去市府於106年核發許可證時核定的操作條件「全廠生煤年用量不得超過1600萬噸」,及「自109年1月26日起應減少全廠生煤用量40%」,違反信賴保護;二,市府計算減煤四成基準為「實際用煤量」,而非法規一貫的「許可使用量」,讓人無所適從;三,許可證內條件及數值依法規有10%容許差值,此規定行之有年且全國一體適用,中市府卻認為主管機關對中火「放寬」。
台電並表示,近五年中火用煤量已減少近500萬噸,從2014年實際用煤量1,839萬噸,今年可望降至接近1,300萬噸,光今年就減煤近300萬噸,未來會持續減煤,有決心可以做到兼顧穩定供電與環保的目標。
達德能源集團董事長王雲怡昨(25)日表示,離岸風電在政府支持及長期市場需求下,已獲得國際大廠高度重視;不過,她認為開發業者面臨融資、長期政策與法規等三大問題需政府持續協助克服,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果。
王雲怡昨天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就「離岸風電─再生能源未來主流」為題參與專題座談。
王雲怡指出,德國開發商投入離岸風電已經有18年的時間,在政府積極釋出需求以及引導國產化之下,台灣獲得國際矚目,也有很好的機會。但目前遭遇到三個主要的問題需要政府協助。
首先是台幣資金融資的問題,5.5GW需投入資金大約近新台幣1兆元,業者與台電簽約的躉售電價是台幣,業者需要融資也是台幣而非外幣,即使以75%的融資比率算,金融市場要有7,500億元的融資,雖然已有部分銀行願意積極進行,但台灣的銀行業有金管會的主管與單一貸放對象的融資上限,如果國銀無意投入,整個資金鏈就會有問題。
另外,離岸風電是在海上,台灣雖是海島國家,但對海洋利用的很少,法規部分也有必要重訂或是新訂,否則有太多行政裁量權的問題,這部分對國外開發商來說更是充滿不確定因素,這是需要政府協助的。此外要讓更多業者投入、成為離岸風電供應鏈的一環,必須有長期穩定政策。
王雲怡昨天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就「離岸風電─再生能源未來主流」為題參與專題座談。
王雲怡指出,德國開發商投入離岸風電已經有18年的時間,在政府積極釋出需求以及引導國產化之下,台灣獲得國際矚目,也有很好的機會。但目前遭遇到三個主要的問題需要政府協助。
首先是台幣資金融資的問題,5.5GW需投入資金大約近新台幣1兆元,業者與台電簽約的躉售電價是台幣,業者需要融資也是台幣而非外幣,即使以75%的融資比率算,金融市場要有7,500億元的融資,雖然已有部分銀行願意積極進行,但台灣的銀行業有金管會的主管與單一貸放對象的融資上限,如果國銀無意投入,整個資金鏈就會有問題。
另外,離岸風電是在海上,台灣雖是海島國家,但對海洋利用的很少,法規部分也有必要重訂或是新訂,否則有太多行政裁量權的問題,這部分對國外開發商來說更是充滿不確定因素,這是需要政府協助的。此外要讓更多業者投入、成為離岸風電供應鏈的一環,必須有長期穩定政策。
經濟部能源局長游振偉昨(25)日表示,政府已經完整規劃到2025年能源轉型的明確路徑,至於更長遠的能源發展,經濟部已著手研擬2026年至2035年的能源開發計畫,預計將以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為主,延續產業發展,相關規畫拚在明年第1季對外說明。
游振偉昨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台灣再生能源新趨勢」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在今年10月9日示範風機完工後,政府可以很有信心向大家報告,在台灣建置離岸風機、自產能源是可行的,並依照三階段循序漸進,發展國內產業生態鏈。
游振偉說,能源轉型是改寫台灣能源版圖的工作,台灣目前能源高度依賴進口,占比高達98%,只有2%屬於自產能源;從2018年的發電結構來看,84%化石燃料,核能國內發電占比約為一成,未來這些結構也都會調整。
有關風力發電的開發規劃,游振偉指出,經濟部採行循序漸進做法,初期因缺乏經驗,透過示範獎勵方式推動,而第一個示範風場已在今年10月9日施工完成,明年台電的另一個示範風場也會完工。有了示範計畫做基礎,後續潛力場址、區塊開發都會更有信心,可望順利在2025年達成6.9GW(10億瓦)目標。
此外,經濟部目前在規劃2026-2035年未來每年1GW,並把離岸風電的發展現況及成效考慮進去,延續區塊開發產業關聯,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環境,變成生態鏈,也會考量價格,提供國內持續發展的機會。
能源轉型以積極節能、多元創能、智慧儲能方向推動,目前,透過積極節能,節電抑制需求手段。至於儲能,更是再生能源穩定供電,有效調度電力之不可或缺。
游振偉昨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台灣再生能源新趨勢」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在今年10月9日示範風機完工後,政府可以很有信心向大家報告,在台灣建置離岸風機、自產能源是可行的,並依照三階段循序漸進,發展國內產業生態鏈。
游振偉說,能源轉型是改寫台灣能源版圖的工作,台灣目前能源高度依賴進口,占比高達98%,只有2%屬於自產能源;從2018年的發電結構來看,84%化石燃料,核能國內發電占比約為一成,未來這些結構也都會調整。
有關風力發電的開發規劃,游振偉指出,經濟部採行循序漸進做法,初期因缺乏經驗,透過示範獎勵方式推動,而第一個示範風場已在今年10月9日施工完成,明年台電的另一個示範風場也會完工。有了示範計畫做基礎,後續潛力場址、區塊開發都會更有信心,可望順利在2025年達成6.9GW(10億瓦)目標。
此外,經濟部目前在規劃2026-2035年未來每年1GW,並把離岸風電的發展現況及成效考慮進去,延續區塊開發產業關聯,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環境,變成生態鏈,也會考量價格,提供國內持續發展的機會。
能源轉型以積極節能、多元創能、智慧儲能方向推動,目前,透過積極節能,節電抑制需求手段。至於儲能,更是再生能源穩定供電,有效調度電力之不可或缺。
台電副總經理張忠良昨(25)日表示,台灣處於智慧電網2.0的階段,經過盤點,台電重中之重的目標,就是要達到「穩定供電」、「提升供電品質」以及「提升系統運轉效率」。
張忠良昨天出席經濟日報主辦「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前瞻台灣智慧電網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說,智慧電網發展趨勢,就是電力、能源的交易,不再是單向由電廠流向用戶,而是雙向流通,未來用戶角色將有顯著改變,從過去被動角色,在能源轉型後,轉變成包含供電等更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
張忠良表示,未來在能源供應階層,台電不再是唯一主角,參與角色將比現在更廣泛,與眾多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也更密切,台電要打通「資通訊基礎建設」的任督二脈,包含加大自設光纖系統頻寬,且台電正將變電所到用戶端的「最後一哩路」,實現無線通訊,也就是物聯網的連接。
張忠良指出,智慧電網有三階段,目前台灣處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實務運作模式導向。台電正全力讓所有技術、應用,在資通訊層次的基建完成後,逐步展開許多應用、運作,尤其在電力調度上能有更多新應用,在實務運作穩定後,就可邁向3.0的商業模式導向。
張忠良表示,台電智慧電網三個重要目標,第一,就是無論再生能源角色有多少,都始終能扮演穩定供電的重任;第二,即使氣候變遷更極端及台電設備逐年老舊,也能維持電網韌性、維持高品質供電;第三,即時掌握、調控發電資訊,讓電力交易或供需平衡更有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備轉容量,促進商業模式興起。
此外,國際認定成熟的智慧電網有七大指標,包含監測與控制、數據分析、用電供應與可靠性、分散式能源整合、綠色能源、資通安全、用電資料提供與滿意度,台電要與各部門分工合作,完成此數位整合大工程。
張忠良昨天出席經濟日報主辦「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前瞻台灣智慧電網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說,智慧電網發展趨勢,就是電力、能源的交易,不再是單向由電廠流向用戶,而是雙向流通,未來用戶角色將有顯著改變,從過去被動角色,在能源轉型後,轉變成包含供電等更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
張忠良表示,未來在能源供應階層,台電不再是唯一主角,參與角色將比現在更廣泛,與眾多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也更密切,台電要打通「資通訊基礎建設」的任督二脈,包含加大自設光纖系統頻寬,且台電正將變電所到用戶端的「最後一哩路」,實現無線通訊,也就是物聯網的連接。
張忠良指出,智慧電網有三階段,目前台灣處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實務運作模式導向。台電正全力讓所有技術、應用,在資通訊層次的基建完成後,逐步展開許多應用、運作,尤其在電力調度上能有更多新應用,在實務運作穩定後,就可邁向3.0的商業模式導向。
張忠良表示,台電智慧電網三個重要目標,第一,就是無論再生能源角色有多少,都始終能扮演穩定供電的重任;第二,即使氣候變遷更極端及台電設備逐年老舊,也能維持電網韌性、維持高品質供電;第三,即時掌握、調控發電資訊,讓電力交易或供需平衡更有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備轉容量,促進商業模式興起。
此外,國際認定成熟的智慧電網有七大指標,包含監測與控制、數據分析、用電供應與可靠性、分散式能源整合、綠色能源、資通安全、用電資料提供與滿意度,台電要與各部門分工合作,完成此數位整合大工程。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5)日表示,過去台灣能源進口總值占GDP比重約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如果把這些能源花費變成台灣國內生產,是非常值得發展的領域,除了透過科學潔淨方式滿足能源需求,也將成為經濟成長的動能。
曾文生昨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智慧能源 永續經濟」,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局、台電、永豐銀行、工研院、永豐餘、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共同協辦。
曾文生在開幕致詞時說,過去台灣有98%的能源仰賴進口,能源進口依賴度非常高,而隨著油價漲跌波動,台灣進口能源花費占GDP比重約在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
他表示,由於這部分是進口,在GDP的計算是被扣掉的項目;透過能源轉型,除了提高台灣能源的自主性之外,我們由過去購買能源,轉變成自主在地生產,將對GDP有正向貢獻,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能。
除了再生能源發電之外,由於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都具有間歇性質,因此,曾文生特別強調,「能源儲存」也將會是國家未來重要的競爭力,包括了抽蓄水力、電池、以及電動運輸設備的電池等。
透過儲電技術來調度發電電力,當中的技術能不能夠匹配,都是重要的工作,確保讓再生能源發電效率和穩定度提高。
此外,能源轉型在投資面也是新的挑戰,曾文生指出,從台電過去的支出結構看得出來,資本設備的支出比重並不高,過去我們使用能源,有80%的成本花費在購買燃料;而再生能源不同在於,它的投資花費在前期,而不是後續的發電。
曾文生說,再生能源所有的投資花費幾乎都在最前段,甚至要等未來二十年的營收,才能將投入成本收回來,背後需要有非常精密、堅實的財務工程支撐才做得到,過去是八成的成本買發電燃料,「現在是一支離岸風機插在那裡,錢就下去了」,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不同的施工階段怎麼撥款,對金融界來講也是新的課題。
曾文生最後表示,再生能源、能源轉型有很重要的部分,是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力,不管是政府部門、台電、工研院,已看到非常多年輕人加入再生能源發展的行列,如何將地球上運轉所有動能,包括太陽光、水、風、地熱或海洋等,轉變成我們需要的能源,這是新科技發生的所在,也可能變成台灣新的機會。
曾文生昨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智慧能源 永續經濟」,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局、台電、永豐銀行、工研院、永豐餘、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共同協辦。
曾文生在開幕致詞時說,過去台灣有98%的能源仰賴進口,能源進口依賴度非常高,而隨著油價漲跌波動,台灣進口能源花費占GDP比重約在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
他表示,由於這部分是進口,在GDP的計算是被扣掉的項目;透過能源轉型,除了提高台灣能源的自主性之外,我們由過去購買能源,轉變成自主在地生產,將對GDP有正向貢獻,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能。
除了再生能源發電之外,由於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都具有間歇性質,因此,曾文生特別強調,「能源儲存」也將會是國家未來重要的競爭力,包括了抽蓄水力、電池、以及電動運輸設備的電池等。
透過儲電技術來調度發電電力,當中的技術能不能夠匹配,都是重要的工作,確保讓再生能源發電效率和穩定度提高。
此外,能源轉型在投資面也是新的挑戰,曾文生指出,從台電過去的支出結構看得出來,資本設備的支出比重並不高,過去我們使用能源,有80%的成本花費在購買燃料;而再生能源不同在於,它的投資花費在前期,而不是後續的發電。
曾文生說,再生能源所有的投資花費幾乎都在最前段,甚至要等未來二十年的營收,才能將投入成本收回來,背後需要有非常精密、堅實的財務工程支撐才做得到,過去是八成的成本買發電燃料,「現在是一支離岸風機插在那裡,錢就下去了」,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不同的施工階段怎麼撥款,對金融界來講也是新的課題。
曾文生最後表示,再生能源、能源轉型有很重要的部分,是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力,不管是政府部門、台電、工研院,已看到非常多年輕人加入再生能源發展的行列,如何將地球上運轉所有動能,包括太陽光、水、風、地熱或海洋等,轉變成我們需要的能源,這是新科技發生的所在,也可能變成台灣新的機會。
推動已近八年的台電嘉興街都更案有重大進展,國家住都中心表示,經歷近一年多整合,目前同意戶比率已達95%,有望在2020年第1季正式公告招商。目前初步估計投資額約30億元,將採權利變換方式,規劃為集合住宅大樓。
台電嘉興街都更基地面積約1,550坪,是以台電現有的嘉興街學生宿舍土地為主,併入鄰近老舊住宅土地,劃定完整街廓為更新地區,由於此案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設施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地段相當精華,一直以來都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此案將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全區由國家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採公開徵求投資人方式辦理,預計2020年第1季登場,2021年至2024年拆屋、施工,2025年上半年就能夠完工、驗收並交屋。
據初步規劃,此案將朝向優質住宅區發展,預計興建地下五層、地上17至19層的集合住宅大樓,一樓規劃為零售業、管理員室等空間,二樓以上為集合住宅。
目前國家住都中心八大案中,除了台銀圓山案已由麗寶建設得標、信義兒福B1-1、B1-2兩塊基地正公告招商,其餘案件也在持續整合、規劃,最快明年就會招商,台電嘉興街案可望成為國家住都中心所推出的第三案公辦都更。
過去,本案因私有產權複雜,導致整合不易,其中包括台電產權約五成,另有近一成是公有土地,剩餘四成為私有土地,討論多年以來,如今有超過九成以上地主同意,往前跨了一大步。
國家住都中心去年8月成立並接手八大公辦都更案,其中對於台電嘉興街一案更是抱以高度期待,也曾舉辦招商說明會,列為第一波推案標的。不過當時同意戶比例僅約六成,雖招商會吸引超過40家開發商注意,但投資人對於此案能否整合成功、會不會有釘子戶等問題,心中仍有極大問號。
為完成私地主整合,為投資人搬開路障,國家住都中心今年8月至10月間,就實地探訪至少30戶、約談27次,終於使95%合法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願意參與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先期整合已逐步完成,預料屆時釋出後將吸引不少業者爭相投標。
台電嘉興街都更基地面積約1,550坪,是以台電現有的嘉興街學生宿舍土地為主,併入鄰近老舊住宅土地,劃定完整街廓為更新地區,由於此案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設施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地段相當精華,一直以來都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此案將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全區由國家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採公開徵求投資人方式辦理,預計2020年第1季登場,2021年至2024年拆屋、施工,2025年上半年就能夠完工、驗收並交屋。
據初步規劃,此案將朝向優質住宅區發展,預計興建地下五層、地上17至19層的集合住宅大樓,一樓規劃為零售業、管理員室等空間,二樓以上為集合住宅。
目前國家住都中心八大案中,除了台銀圓山案已由麗寶建設得標、信義兒福B1-1、B1-2兩塊基地正公告招商,其餘案件也在持續整合、規劃,最快明年就會招商,台電嘉興街案可望成為國家住都中心所推出的第三案公辦都更。
過去,本案因私有產權複雜,導致整合不易,其中包括台電產權約五成,另有近一成是公有土地,剩餘四成為私有土地,討論多年以來,如今有超過九成以上地主同意,往前跨了一大步。
國家住都中心去年8月成立並接手八大公辦都更案,其中對於台電嘉興街一案更是抱以高度期待,也曾舉辦招商說明會,列為第一波推案標的。不過當時同意戶比例僅約六成,雖招商會吸引超過40家開發商注意,但投資人對於此案能否整合成功、會不會有釘子戶等問題,心中仍有極大問號。
為完成私地主整合,為投資人搬開路障,國家住都中心今年8月至10月間,就實地探訪至少30戶、約談27次,終於使95%合法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願意參與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先期整合已逐步完成,預料屆時釋出後將吸引不少業者爭相投標。
國家住都中心共有八大公辦都更案,包括台電嘉興街一案在內,皆依進度向前推進,明年中山女中南側基地、信義兒福A基地等指標性案件,將可望接棒上場。
國家住都中心八大公辦都更案包括:台銀圓山案、信義兒福A基地、信義兒福B基地、台電嘉興街、板橋浮洲案、中山女中南側、中正區行二行三及新竹建功高中南側都更案。住都中心說,有信心力拚五年內完工。
今年國家住都中心已推出首件公辦都更台銀圓山案,由麗寶建設得標,預估總投資金額約43億元,規劃打造複合式飯店及美食廣場,目前正在議約階段,預計年底完成簽約,並於2025年完工營運。
乘勝追擊,國家住都中心接續推出信義兒福B1-1、B1-2兩塊基地,B1-1預估投資額11.78億元,採權利變換方式實施,收件時間至明年1月2日;B1-2基地投資額10.75億元,採設定50年地上權方式,今年12月2日截止收件。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剩餘的六大案除了中正區行二行三案仍規劃中,其餘案件都將會釋出。
國家住都中心八大公辦都更案包括:台銀圓山案、信義兒福A基地、信義兒福B基地、台電嘉興街、板橋浮洲案、中山女中南側、中正區行二行三及新竹建功高中南側都更案。住都中心說,有信心力拚五年內完工。
今年國家住都中心已推出首件公辦都更台銀圓山案,由麗寶建設得標,預估總投資金額約43億元,規劃打造複合式飯店及美食廣場,目前正在議約階段,預計年底完成簽約,並於2025年完工營運。
乘勝追擊,國家住都中心接續推出信義兒福B1-1、B1-2兩塊基地,B1-1預估投資額11.78億元,採權利變換方式實施,收件時間至明年1月2日;B1-2基地投資額10.75億元,採設定50年地上權方式,今年12月2日截止收件。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剩餘的六大案除了中正區行二行三案仍規劃中,其餘案件都將會釋出。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