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能源轉型牽涉油、氣、水、電等項目,也與民生、經濟、國防及能源自主高度相關,為極度跨領域的能源大戰。在此關鍵時刻,需要廣納各領域專家意見,才能破除穀倉效應的高牆,調適出符合全民期待、可實踐的能源發展戰略及法規,擘畫可持續發展的能源轉型路徑。
能源轉型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經濟和政治多層次的變革。老路走不到新地方,若以過往的方式、思維和行動,難以期待會有符合現實的改變。變革管理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至關重要,能源轉型是社會轉型,先應積極提升民間參與,事前召開利害關係人溝通諮詢會議,民眾需積極參與討論和決策,不是政府或台電單方面的事,民間參與是轉型過程的重要內涵,民間的利益和需求被考慮到,可減少反對或抵制,真正實踐E+S+G。
其次,採取更開放公正公開的競爭方式取代躉購制度,除非該能源技術為國內的產業發展政策,否則應採用市場機制或採用差價合約等靈活方式,支持新型能源發展,以降低國家財政壓力,並透過市場競爭,促使廠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最後,沒有開放的資訊和獨立的市場監管機關,就沒有公平的市場。全球所有發電和售電公司都期望追求更多發電資源,台電也不例外,多數已開發國家將發、輸、售電專業分工,讓具獨立性的組織監管電力市場營運,以及如美國的北美電力可靠度公司等電力系統可靠度常態性組織,基於專業和公眾利益,監管電力市場和系統營運。
鄭智文表示,自由市場才能吸引更多民間參與,要減少看不見的手管控市場價格及供需數量,但不代表不需要監管,反而需要設計良好的法規、制度和市場機制,廣納民間參與,以市場競爭促進多元商業模式的創新,使電力市場達到健全快速且穩定可靠的低碳發展。
玖鼎電力擁有高精確度的「智慧電表」、「配電盤用電力監控儀表」與「電能管理儀表」等系列產品,可整合至該公司的「套裝化電能管理系統」、「階層式電能管理系統」、「客製化電能管理系統」及「預付費電能管理系統」等系統化產品中,協助廣大的工商電力用戶及系統整合商進行能源實時收集及分析用電數據,全面掌握能源消耗狀況,進而有效調整能源使用策略,達到降低能耗的目標,是我國產業推動節能減碳、ESG、碳盤查的重要工具。
玖鼎電力開發的智慧電表已通過國際IEC、ANSI認證,已大量布建在台電智慧電網系統,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可靠的智慧電表設備。此外,玖鼎電力也積極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相關產品,如充電樁量測模組及DC電表,為電動車充電及直流電能量測試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綠色能源轉型。
今年玖鼎加入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ESCO公會)聯展,和其他5家會員廠商展及公會一起展出節能技術、智慧能源管理等解決方案,期待透過節能效益分享的方式,幫助企業和組織實現深度節能。玖鼎在展會中將展出更多具體案例,並分享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與成果。
自2021年底以來,太電成功進入沃旭能源(Ørsted)全球供應鏈,為台灣唯一通過其評鑑的特高壓陸域電纜供應商,並完成多項離岸風電專案,包括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風場的230kV電纜系統工程合約,預計2025年完工,促進台灣離岸風電進展。
此外,也完成IEC 345kV特高壓電纜系統定型試驗,獲得國際認證機構KEMA認證,證明其特高壓電力電纜系統工程的技術能力獲得國際認同。
太電在此次展會發表與日本住友電工技術合作的釩液流儲能系統,並由太電為工研院南分院建置釩液流儲能示範系統,預計2024年11月啟用。釩液流電池的壽命超過20年,具備長效穩定及深度充放電能力與高安全性(不易燃爆)特性,特別適用於再生能源電廠與廠房表後儲能,將為台灣電網穩定性注入強大支持,為能源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為響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太電與中華電纜、大亞電纜及捷全企業共同成立聯合鋁業公司,專注於新一代超耐熱鋁鋯合金導體的生產與加工。該導體擁有卓越的耐久性、耐熱性與環保性能,為未來高壓架空鋁纜的核心原料,預計2025年第三季在大溪廠區開始量產,支持台電進行南北輸電主幹線路升級與汰換。太電表示,在技術創新與協同政策方面不遺餘力,會與政府、產業及國際夥伴緊密合作,助力台灣能源轉型與綠能發展,為實現2050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多年來,汎武承接不少光儲充案場的配電盤承製、電力系統建置,累積不少實績;近年整合材料銷售與配電盤製造的資源,進一步跨足充電樁建置工程服務,涵蓋社區大樓、公有停車場及國道休息站的充電樁設置。充電樁建置從場地勘查、價格估算、台電申請,到施工安裝、測試驗收及售後服務;電源管理系統可以提供最優化的能耗管理,確保客戶在每一階段都能得到最專業的支援。地下停車場的充電樁設置選用高強度導線架,經過檢測認證,每跨距可承重高達150kg,比鋁合金更耐用,獲建商的高度認可;戶外則加強防風雨的配電盤與防水控制箱的安全設計,優質的用料與施工品質造就了汎武的卓越口碑。
汎武以顧問式的系統化服務,甫榮獲全國商總「2024品牌金舶獎」,以365天24小時隨時待命的承諾,憑藉誠信與正直的理念,成為企業能源轉型、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汎武展示「太陽能與儲能案場-中高壓配電盤案例實績」與「充電樁建置統包」。歡迎蒞臨南港展覽館2館4樓太陽能光電展區汎武S0904指導,無論是太陽能╱儲能╱風電╱充電樁的開發商、EPC廠商、或工程承包商,都有相對應的資源整合,開創合作商機。汎武電話(07)616-7936#111。
各家變流器廠牌因應案場大型化趨勢,競相推出高功率機型,新望今年展出320KW、輸入電壓達1,500伏的旗艦新機種,資深產品經理陳智能表示,這是專為大型漁電及地面型案場而設計,具有提升管理效率,優化成本的顯著效益。新望也針對禽畜舍等特殊場域推出30kW無風扇機型,解決禽畜舍中雞毛及雜物造成風扇堵塞,影響發電量及維運的困擾,很適合過保固期需換機的案場。
太陽光電案場的虛功補償、夜間虛功及 LVRT/HVRT等功能要求,市場討論非常熱烈。新望業務資深協理范明中表示,新望全系列機型符合這些要求及台電的規範,在執行虛功補償時,具備實功不降載的優異能力。業主及客戶無需擔心虛功補償影響實功發電的收益。
范明中表示,新望持續關注市場的發展趨勢,並依模組及零件規格演進,推出相應的產品。無論是單相或三相變流器,新望都能提供齊全的產品組合,達到經濟高效,應對不同案場的容量需求。大型專案為新望的60╱75╱110╱125kW系列帶來銷售動能,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讓產品在體積、重量、效能及可靠度上,擁有最佳表現。
新望的變流器在台灣獲得數以萬計案場採用,包括屋頂、水面、地面及漁電等光電場域,滲透率極高。漁電應用方面,近期完成多個MW等級案場,後續有更大型案場陸續進入設計階段。新望變流器與其他廠牌具有高度相容性,成為過保換機案場的第一選擇。隨著愈來愈多案場過了保固期,汰舊換新帶來新的商機,由於新望簽下延長保固的案場不少,目前需求未顯著增加,新望也將持續關注市場的變化。
此前,經濟部於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給予部分衰退產業減半調漲或凍漲。台電依此決議公告減半調升產業,其中,「菸草製造業」竟列在減半調漲之列,但反觀國內大型醫院電價卻要調升14%。對此,有醫師感慨「救命的比不上賣菸的?」在此現象持續發酵下,讓經濟部決策轉彎。
經濟部昨日發新聞稿指出,基於國家政策與公共利益,避免引起鼓勵吸菸、違反國家衛生健康政策的疑慮,因此菸草製造、批發、及零售業改調漲14%。相關調整會送請審議會委員書面確認後,將於10月16日實施。
經濟部強調,菸草製造業(行業統計分類100)雖符合用電及產值衰退的標準,列在調漲7%之列,考量配合國家衛生健康政策,將比照一般產業用電用戶調漲14%;此外,「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批發業(454)」、「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零售業(472)」兩類用戶,也將當中專售菸草的用戶分類出來,不予凍漲,調漲14%。
至於醫院(861)及診所(862)的部分,經濟部表示,考量到醫療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也擬全部改為凍漲。事實上原來的75%的診所用戶,本就使用小商家的計費方式,在本次電價調整時,已經是凍漲不受影響,至於25%(約1256戶)較大型的診所,考量同一產業類型應以同一標準,將建議審議會,醫院診所都改為凍漲。後續則比照社福、學校、農漁用電,再行與主管機關協調後續預算編列議題。
經濟部表示,考量民生物價影響,針對餐廳、攤販等用戶,原採用小商家方式計費者本就凍漲,另有較大型的餐廳,分類在餐食業(561)及外燴及團膳承包業(562),因其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擬自調漲14%改為凍漲。至於花蓮地區的旅宿業,由於震災後又遇颱風影響,將參考0403地震的災後電費優惠,不予調漲。
經濟部表示,這次調整產業電價,並非所有產業用戶都是依照行業統計分類調整。大部分小型產業用戶都是使用小商家(電費單電價種類一欄印有「表燈」者)的計費方式,這次均凍漲不在調整之列,例如民宿業,多數均屬小商家計費方式,此次亦不調漲。另用戶可於電費單上列示之「行業別」,判斷自身行業的電價調整幅度。
業內人士預計,這次停爐恐怕要等二、三天後,才能逐步恢復正常運轉;初估石化廠上下游每一天的營業損失恐達數億元。
中油表示,在中度颱風山陀兒進逼下,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昨日上午11時許發生一條特高壓供電迴路跳電、壓降意外。
經了解,可能是興達火力發電廠的輸電系統出狀況,造成供電不穩。
林園工業區內被波及的石化廠包括有乙二醇(EG)廠東聯、聚苯乙烯(PS)和ABS廠台達化、聚乙烯(PE)廠亞聚、氯乙烯(VCM)廠華夏子公司台氯、甲基第丁基醚 (MTBE)廠台灣石化合成,以及苯乙烯(SM)廠台苯等廠家。
其中,台苯因配備有另一條迴路可使用,加上本身也有汽電共生設備,正逐步恢復運作中,其他業者目前則處於停產狀態。
另外,昨日下午2時許,南台灣另一個石化專區-大社石化工業區也傳出供電系統跳電事故,進一步導致聚乙烯(PE)廠台聚、丙烯腈(AN)廠中石化、聚丙烯(PP)廠李長榮、醋酸乙烯(VAM)廠大連,以及SM、PS和ABS廠國喬。除國喬目前處於生產線歲修狀態外,其他業者的生產線同樣因此均被迫停工。
中油石化事業部面對高雄兩大石化重鎮內的近十家下游客戶進料大減,為避免石化基本原料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的儲槽爆倉,年產72萬公噸乙烯的新三輕於昨晚間5時展開停爐作業,僅維持年產3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正常運轉。
據了解,兩大工業區現行停產的石化廠正等待颱風過境、風雨減緩後,啟動設備檢修,預計業者最快二、三天後可望相繼復工,中油方面也將視下游復產進度,重啟新三轉運作。
至於就跳電造成石化業損失,業者說,中油新三輕一天約有2,000噸乙烯、1,000噸丙烯和300多噸丁二烯產量,目前現貨行情各為每公噸840美元、850美元和1,550美元,換算一天營業損失約1億元,加計下游的衍生品產能,上下游每天營損恐達數億元。
此外,台塑集團雖未被跳電意外波及,但昨日傳出台塑仁武廠的氯乙烯生產線因高雄港運輸卡住,正面臨減產關卡,有待進一步觀察。
目前未復電的13.1萬戶,包括高雄市65,741戶、屏東縣63,402戶、雲林縣1,347戶、台中市875戶、嘉義縣79戶、台東縣61戶、台北市57戶、新北市39戶。
台電表示,考量颱風對南部地區影響較大,強風豪雨持續造成停電災情,台電已從受災較輕微地區調派84人馳援高雄及屏東地區,以期縮短復電時間。
針對外傳興達電廠輸電線路出現狀況造成林園工業區用戶停電,台電表示,電廠輸電線路正常、供電穩定,颱風登陸當下瞬間強風豪雨造成當地69kV輸電線路斷線為停電主因,台電將視風雨狀況盡速搶修。
台電表示,強勁風勢及雨勢引起部分線路受損及樹枝觸壓電線,導致停電災情,台電將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全力搶修,為加速復電時效,台電已啟動跨區支援機制,擴大搶修量能,目前已動員桃園、新竹、苗栗、台東、北南、北市及北西等7個區處共16班84人支援高雄、鳳山及屏東等災情較嚴重地區。
台電指出,有鑑於去年小犬颱風過境,彰雲嘉沿海地區因強風無雨,引起嚴重鹽塵害,釀成停電事故,台電此次加強防範,於颱風登陸前事先完成礙子清洗工作。
此外,針對部分山區發生邊坡土石流、道路坍方等狀況,影響台電復電工作,台電持續待命作好準備,一旦道路搶通將立即趕赴山區搶修。
山陀兒颱風重創台灣,台電緊急調度搶修
山陀兒颱風3日中午於高雄市小港區登陸,造成全台近35萬戶曾停電。由於南部地區受颱風影響較大,台電已從受災較輕微地區調派84人前往高雄及屏東協助搶修,希望盡快縮短復電時間。
另一方面,經濟部考量花蓮地區旅宿業在震災後尚未恢復,且又遇上風災等因素,決定不調漲該地區的電價。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日前決議,產業用電平均漲幅為12.5%,最高漲幅可達14%。但經濟部表示,仍有部分個案情況特殊,因此請台電另行調整。其中,菸草製造業恢復應有漲幅14%,而醫院診所、餐食及外燴、團膳承包等業別則凍漲。
截至3日晚上7時,全國尚有超過15萬戶尚未復電,其中高雄市有8萬多戶、屏東縣約6.8萬戶。台電表示,外傳興達電廠輸電線路有問題造成林園工業區停電,但實際上電廠輸電線路運作正常。這次停電主要是因為颱風登陸時瞬間強風豪雨,造成當地69kV輸電線路斷線所致。台電將持續視情況搶修。
去年小犬颱風過境時,彰雲嘉等沿海地區因強風無雨,造成嚴重鹽塵害引發停電事故。為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台電在山陀兒颱風登陸前已完成礙子清洗工作。此外,針對山區可能發生的邊坡土石流、道路坍方等狀況,台電也已做好準備,一旦道路搶通,將立即前往山區進行搶修。
**台股連假營收報喜 台電概念股、生技醫療股亮眼**
儘管台股因颱風連假休市,上市櫃公司仍不間斷公布9月營收佳績。根據統計,網通概念相關的仲琦、明泰、其陽等公司,以及生技醫療股的明基醫、長聖、晶碩等表現亮眼,9月營收出現月增、年增雙漲的情形。
其中,明基醫和長聖的9月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受惠於長照題材,明基醫持續成長;而長聖在再生醫療領域的布局也取得成效。此外,隱形眼鏡股晶碩的9月營收同樣表現不俗,顯示相關產業需求強勁。
分析師指出,受惠於台積電概念的迅得,本周二股價拉上漲停,外資單日買超逾1,500張。隨著9月營收陸續公布,台電概念相關股、非電類股如水泥、塑膠、鋼鐵等龍頭股,以及中概內需的餐飲、隱形眼鏡等個股,都值得投資人關注。
國票投顧分析,網通股營收可望持續回升,加上新基建題材的帶動,明年營收有望重回成長軌道。此外,由於台廠網通廠的殖利率多落在4%~5%,也為股價提供了支撐。
受惠於美國ADP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投資人預期聯準會降息機率降低,經濟衰退風險也隨之下降。10月2日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上漲,費城半導體指數則在大漲1.48%的帶動下表現最為出色。
法人看好台股在連假後,由9月營收表現優異的個股領頭,帶動整體股價走揚。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日前共識決議,產業用電平均漲幅12.5%、 最高漲幅14%,給予部分衰退產業減半調漲或凍漲。經濟部3日指出 ,由於仍有部分個案特殊情況,考量民生及公共利益,已請台電另行 調整,針對菸草製造業恢復應有漲幅14%,醫院診所、餐食及外燴及 團膳承包業等業別給予凍漲。至於花蓮地區旅宿業震災後仍未恢復、 且又遇風災等因素,擬不予調漲。相關調整將送請審議會委員書面確 認後,10月16日實施。
台電表示,截至3日19時全國曾停電戶數344,606戶,其中184,765 戶已修復,159,841戶尚未復電,包括高雄市87,660戶、屏東縣68,2 77戶。外傳興達電廠輸電線路出現狀況造成林園工業區用戶停電,台 電表示,電廠輸電線路正常、供電穩定,颱風登陸當下瞬間強風豪雨 造成當地69kV輸電線路斷線為停電主因,台電將視風雨狀況盡速搶修 。
有鑑於去年小犬颱風過境,彰雲嘉沿海地區因強風無雨,引起嚴重 鹽塵害,釀成停電事故,台電此次加強防範,於颱風登陸前事先完成 礙子清洗工作。此外,針對部分山區發生邊坡土石流、道路坍方等狀 況,影響復電工作,台電持續待命作好準備,一旦道路搶通將立即趕 赴山區搶修。
由於颱風假連休,時值上市櫃公司公布9月營收密集發布期間,依 規定每個月10日是上市櫃公司公布前一個月營收的截止日,因10月1 0日(下周四)為雙十國慶日,故9月營收公布截止為11日。
投顧法人建議,到下周五止,上市櫃公司將大量且密集公布9月營 收,隨時進入第三季到第四季產業旺季,營收優異股將成為市場最大 吸金與吸睛的亮點,值得留意各公司營收公布數字。
據統計,目前約有30家公司公布9月營收,其中有迅得、其陽、仲 琦、眾福科、明基醫、長聖、豐達科、德律、互動、明基材、信邦、 明泰、矽瑪、晶碩、艾笛森等15檔,9月營收呈現月增,其中,明基 醫及長聖9月營收均寫歷史新高。
就產業來看,與網通相關或新基建概念股相關有仲琦、明泰、其陽 等,生技醫療股則有長照題材股明基醫、再生醫療股長聖及隱形眼鏡 股晶碩等,台積電概念股迅得本周二股價拉上漲停,外資單日買超1 ,522張。
凱基投顧表示,本周二台電子股稍有回溫,電子股個別族群除半導 體設備、光通訊、PA、UPS、散熱外,即將公布的9月營收業績股值得 留意;另在非電強勢類股建議可逢低留意水泥、塑膠、鋼鐵、玻陶、 造紙龍頭股;建議可聚焦中概內需的餐飲、隱形眼鏡,以及工具機等 個股。
國票投顧分析,網通股營收可望陸續落底向上,隨著明年歐美國家 庫存回補以及新規格的產品推動,新基建題材帶動下,營收有望重回 成長軌道,另台廠網通廠殖利率多落在4%∼5%,成為股價重要支撐 。
美國ADP非農最新公布新增就業遠超過預期,市場預期聯準會(Fe d)降息2碼與經濟衰退機率低,10月2日美股四大指數同步翻揚,尤 其在輝達領頭強彈下,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1.48%最亮眼,法人看好 台股連休後,9月營收優異股可望領頭帶動股價走揚。
**產業用電漲、民生凍漲 台電平均調漲12.5%** 經濟部於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通過產業電價平均調漲12.5%,平均每度4.29元;民生電價則全面凍漲,維持每度2.77元。 **民生電價不影響CPI** 本次電價調整對民生影響不大,影響時間僅有2.5個月,預估對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約0.03個百分點。經濟部強調,考量照護民生與物價穩定,住宅及小商店累進電價各級距均不調整,未調足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民生內需產業如食品、攤販、量販店、超商及超市也凍漲。農漁、學校及社福團體的漲幅,則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年度預算支應。 **產業用電漲幅不一** 為落實使用者付費,並維持產業國際競爭力,本次產業用電平均漲幅12.5%,平均每度4.29元。針對產業用電量及產值變化,設置兩項「打折門檻」: * 用電量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的產業,凍漲。 * 用電量衰退5%以上,但產值/銷售額衰退不足15%;或用電量衰退不足5%,但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的產業,漲幅約7%。 * 未符合以上條件的產業,則調漲14%。 哪些產業屬於哪一類的漲幅,須等待經濟部提供清單給台電。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表示,例如運輸類的汽車、自行車等產業,預計僅調漲7%或凍漲。 **台電持續虧損** 目前台電每賣1度電就虧損0.4元,經濟部表示,本次調價考量民生、物價穩定與產業競爭力等因素,調漲後平均每度4.29元,仍低於日韓工業電價,有助於台電持續開發建設及穩定供電。
**台電巨虧累計2年 新增預算面臨變數**
為改善台電財務狀況,行政院原本打算追加預算撥補1000億元,但預算案遭立法院退回,撥補是否過關仍未有定論。
為此,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電價調整,民生用電凍漲,工業用電調漲12.5%,預計台電營收將增加150億元,但今年仍將虧損。
台電財務報告顯示,過去2年虧損金額分別為2272億元和1977億元。政府除追加預算1000億元外,明年公務預算也編列1000億元改善台電財務。
儘管工業用電電價調漲,但工商企業質疑這是變相懲罰用電大戶,且擔心民生物價受影響。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此前宣布公司7月出現盈餘,但經濟部強調,台電虧損與非核能政策無關。
能源政策轉型下,成本最低的核能被排除,取而代之的是價格高昂的再生能源電力,加上火力發電成本受國際燃料價格影響,加重台電財務負擔。
再生能源發購電量增加,目前每度電成本5.39元,高於自發成本2.49元,加重台電負擔。火力發電成本也高於平均售電價格。
高價購電也是台電虧損原因之一,每度購電成本達3.90元,占比33.5%,遠高於自發電力每度成本2.73元。
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凍漲民生用電,但工商企業認為終將推動民生物價波動。台電財務陷入困境,凸顯能源政策錯誤造成的後果,調整能源政策才是治本之道。
```電價調漲重電股受惠 士電、亞力看好後市
經濟部舉行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台灣電力公司(簡稱台電)提出產業用電調漲15%方案,預計10月中或11月調漲,這讓重電產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重電產業供應鏈指出,除了國內電價調漲,美國電廠因應電力輸配轉型,加上美國政府的基建計畫,讓台灣的重電零組件採購持續增加。此外,政府推動強韌電網計畫,預計提早4年完成,為重電產業帶來成長空間。
法人分析,士電變壓器交貨時間短,競爭力強,今年上半年重電事業群成長17%,受惠於綠能政策、台電電網計畫、北美市場商機。
亞力手持訂單超過百億元,下半年營運樂觀。隨著AI半導體需求帶動機房等商機,營運可望持續成長。亞力位於楊梅的變壓器二廠已投產,目前進行台電驗證,預計明年可填滿產能。
為達2050淨零目標 國科會淨零科技方案上路
為達成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2024年跨部會淨零科技預算約130億元,未來將持續增加。國科會淨零科技方案包含三個願景:多元自主能源、淨零新經濟,以及淨零生活和社會。
為了達成目標,國科會自2023年推動淨零科技方案,涵蓋永續能源、低碳、負碳、循環和人文社會科學等五大科技領域。透過跨部會協作,協助社會、產業、生活和能源等面向系統性轉型。
吳誠文指出,淨零科技方案已展現初步成果,包括擴大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能源大戶平均年節電率、研發碳捕捉再利用技術、推動資源循環資訊平台等。
不過,立委也關注能源供應問題。吳誠文表示,經濟部正在努力開拓綠能。至於有立委質疑台灣火力發電占比預計在2028年超過80%,是否與淨零目標背離,吳誠文則表示這是經濟部的業務。
另有立委關注工業電價調漲問題。吳誠文表示,在開發園區時會與台電協調電力需求,確保供應無虞後才會進行開發,包括資料中心也是如此。
**台灣企業ESG推動有落差,台電綠電採購成關注重點**
台灣上市櫃公司近年來紛紛推出永續報告書(ESG),內容強調「環境」、「社會」及「治理」三大面向,但各家推動方式差異甚大。
傳統產業多以自家使用太陽光電或並聯發電供應台電為主,但專家認為,獲利較佳的企業應率先響應採購綠電,並搭配種樹或認養山林等實際行動,展現降低地球暖化的決心。
永續報告書前身為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2021年由金管會更名為「永續報告書」,主要揭露企業在ESG重點內容。
以豐泰企業為例,2023年永續治理、價值鏈管理、環境保護、員工關係及社會關懷等項目都有著墨。其中,集團回收水占比達41.8%,臭氧消耗物質排放總量減少27%,總廢棄物量減13.4%,並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與外部查證。
豐泰集團2023年綠電採購量達9,300萬度,太陽能發電量262萬度,再生能源使用比率16.8%。此外,豐泰印度廠透過「Beyond」計畫,協助鄰近社區改善醫療保健服務和學校設施。
除自我推動ESG外,也有企業結合供應鏈一起推動。大立光建立永續供應鏈,要求合作夥伴遵守社會責任,包括環保、勞工人權、衛生安全、風險管理和禁止衝突礦產。
大立光也制定「採購作業管理程序」,確保合格供應商關係,建立永續供應鏈典範。在水資源方面,大立光健全管理措施,實施水管理和減量,並回收再利用,成為業界效法對象。
**華城擴廠投資 加碼11.5億元**
因應電網建設需求和美國基建計畫,國內重電設備大廠華城(1519)宣布擴大廠房投資,將原本預計的8.8億元提高至11.5億元。 華城指出,觀音三廠廠房面積增大,部分營建成本也增加,導致投資預算調高。該廠預計明年第一季完工、第二季投產,產能涵蓋小型至大型變壓器。 除了擴廠外,華城也持續優化既有廠區產能。中壢廠從去年產能超過42億元,今年已突破60億元,目標未來兩年達到80億元以上。 此外,預計明年投產的台中港廠房,因應美國電力需求成長,將擴大投資設廠面積,以供應當地市場。 華城表示,未來將有四個廠房專注於變壓器生產,預計新廠開出後,整體產能可增加100億元,今年產能預估成長3到4成以上。 華城強調,電力產業受淨零排放、AI等新科技推動,加上台灣電網強韌計畫和國際電力建設外銷市場,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三大動能。**台灣電力工業電價再漲 66%創新高**
國內工業電價自2022年以來歷經四次調整,平均電價已從2021年的每度2.58元調漲至今年預計的3.81元。此次再調整後,工業電價將達4.29元,較2021年累計漲幅高達66%。
隨著工業電價持續攀升,與住宅電價的差距也持續擴大。此次調整後,工業電價已超過台電目前的發電成本3.9元,而住宅電價仍維持在2.77元,兩者價差超過1.5元。
為了解決台電電價未足額反映成本的問題,經濟部昨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到民生用電及物價穩定,審議會決議住宅、小商店等95.2%的用電戶維持現行費率。未調足的部分將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農漁、學校及社福團體的漲幅則由相關單位自行編列預算支應。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2024年編列的千億元追加預算目前卡在立法院。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表示,尊重立法院的決策。若千億元撥補獲立院通過,將用於彌補台電民生電價凍漲的虧損。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指出,近三年來,台電已補貼民生電價超過2,300億元,平均每年虧損800億元。王耀庭表示,台電虧損的主因是俄烏戰爭後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即使國際油價近期有下滑趨勢,但國際煤價和天然氣價格仍高於俄烏戰爭前,發電成本難以顯著下降。
**台灣電力自救!工業電價調漲 11%**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宣布,由於原本預期的千億元追加預算遭立法院卡住,為避免財務惡化,決議「自救」調整工業電價。 先前,經濟部規畫搭配預算撥補,今年下半年電價凍漲。但預算審查受阻後,台電與經濟部決定調漲工業電價,以彌補虧損。 台電財務吃緊,截至 7 月負債比高達 93.2%,如果不漲價或撥款,預計今年全年虧損將超過 1,000 億元,累計虧損將達 4,800 億元。 經濟部官員表示,在「淹到鼻子了」的財務危機下,只能自救。因此工業電價將調漲約 11%,預計明年可為台電挹注 740 億元營收,穩定財務。 這波調漲不影響民生用電,並仿效南韓做法,大幅調漲工業電價以打消累虧。台電表示,這是一項「險招」,但也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