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電力公司昨(20)日盛大舉辦了集團的68週年能源藝術展,董事長沈尚弘在活動中與大家分享了公司的最新發展。他提到,近年來台灣電力不僅積極拓展能源領域,還在推動新創事業上不遺餘力。沈尚弘強調,公司未來將持續開發新案場,對明年的前景相當樂觀。由於電線電纜的需求不斷攀升,供應已經緊張,而漆包線的產量也隨著經濟景氣的逐漸回升而看漲。他預期,明年公司的本業營收和獲利都將超越今年。 在太陽能電廠方面,沈尚弘透露,目前太陽能電廠的總裝置容量已經超過212MW,未來還有許多大型案場在規劃中。包括志光二期、三期,以及心忠二期、雲林等地的大型案場,目標是將太陽能電廠的總裝置容量在2026年至2027年間提升至500MW。此外,公司的储能系統總容量也達到了36.5MW。其中,太陽能志光能源第一期的23.3MW光儲合一系統預計在年底前正式商轉。在台中龍井,公司還有100MW的項目將參與台電的E-dReg輔助服務。此外,二期和三期項目各35MW的储能系統也在進行土地開發中。
台灣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近日在記者會上宣布,高雄市政府成功取得20億元綠色債券發行資格,成為全國政府機構首例。今年永續發展債券發行金額已創下1,450億元的新高,明年預計將成長三成。此外,今年申請上櫃的公司數目目標為24家,年底前有望達標甚至超標,興櫃部分今年申請數量已超過原訂目標。李愛玲強調,櫃買中心對政府單位、金融機構及民間機構發行永續發展債券持樂觀態度,並希望以此帶動更多政府單位投入。為幫助上市櫃企業取得永續發展資金,櫃買中心也於近期修正了相關作業要點,開放更多金融產品可轉換為永續發展債券,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永續轉型。
漢翔航空(2634)昨日(20日)盛大舉行法說會,正式表態將與無人機廠商攜手合作,積極推動「無人機國內自製與維修在地化」政策。隨著航空旅運業復甦,漢翔在手民用在手訂單金額已達420億元,市場預測,明年漢翔三大核心業務將以民用事業成長動能最強,預計帶動全年營運表現優於今年。 漢翔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達357.9億元,年增長31.9%,創下歷史新高。前三季每股純益2.08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總經理馬萬鈞表示,12月公司業務依然忙碌,全體員工繼續全力衝刺。 漢翔副總經理黃淑媛在法說會上指出,雖然疫後全球供應鏈體系仍不穩定,但漢翔在設備、人力、產能方面具備足夠的基礎,對三大核心業務均持審慎樂觀態度。今年新式高教機依約交運17架,本月12日最後一批四架勇鷹飛往台東基地交機,完成年度目標。全案66架飛機預計2026年交付完畢,明、後兩年各交18架。 黃淑媛強調,隨著交機數量的增加,產生後勤維保需求,漢翔已成立專責單位全力投入,與空軍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此外,針對「鳳展專案」,漢翔已依約將139架戰機全數升級為最新型F-16V戰機。 在無人機業務方面,漢翔雖然目前尚未與廠商建立參標或合約關係,但公司擁有成熟的製造技術與設備,並具備完整的測試能力等後勤量能,樂意配合國家政策,與具設計能力的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無人機國內自製與維修在地化。 展望國際民航市場,黃淑媛表示,疫後航空旅運強勁復甦,波音與空巴公司預測未來20年新機需求將超過4萬架。漢翔民用業務在手訂單已逾420億元,與歐美發動機客戶的大型長期合約亦穩定履約中。 在科技服務業務方面,漢翔自建三座儲能案場持續貢獻穩定營收,並在台電(通霄)、中油(永安及梧棲)等電廠建置統包工程,成功打出口碑及能見度。漢翔將乘勝追擊,瞄準國內相關業務,爭取擴大占有率。
太陽能電廠方面,沈尚弘指出,目前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已超過212MW,未來還有志光二期、三期與心忠二期、雲林等大型案場,目標最快2026年、最晚2027年能達到500MW。
儲能系統總容量達到36.5MW,太陽能志光能源第一期23.3MW光儲合一系統預計年底前商轉,在台中龍井則有100MW要參與台電E-dReg輔助服務,另,還有二期35MW、三期35MW持續進行土地開發中。
李愛玲指出,IPO方面,今年申請上櫃家數目前有22家,距離設定目標的24家,年底前要達標應該沒有問題,甚至有機會超標。興櫃部分,今年申請已有67家,順利超過原訂目標45家。至於近期有不少興櫃公司趕在年底前登錄,應該是與明年規劃送件申請掛牌有關(需登錄興櫃滿六個月)。
永續發展債券方面,今年來已經發行45檔,發行金額為新台幣1,450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發行金額1,122億元,並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並連續三年發行金額突破千億元大關,流通在外發行檔數為163檔,發行餘額4,808億元。而在台積電、鴻海、台電等大企業紛紛投入永續發展債券後,高雄市政府獲得發行總額20億元的綠色債券資格認可,可發行政府綠色債券,創下全國政府單位發行綠色債券首例。
李愛玲表示,櫃買中心對政府單位、金融或民間機構發行永續發展債券,都是樂觀其成這次高雄市政府帶頭,成為政府機構發行綠色債券首例,當然也希望能藉此帶動更多其他政府單位投入。同時,國際上政府發行公債行之有年,發行永續債是推動淨零減碳的最好示範,希望未來有更多政府部門積極加入發行的行列,對環境永續發揮影響力。
此外,李愛玲指出,為協助我國上市櫃企業取得永續發展資金,櫃買中心已經於12月14日公告修正「永續發展債券作業要點」,開放轉換公司債、交換公司債及附認股權公司債為得發行永續發展債券的商品範疇,配合資訊系統建置時程,開始受理櫃檯買賣申請日期將另行公告。
過去轉換公司債發行人以中小型的上市櫃公司為主,本次開放有助於協助永續金融範疇由大型公司擴充至中小型企業,讓更多的企業得以透過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實現永續轉型與發展,也能進一步擴大我國的永續發展債券市場規模。
漢翔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357.9億元、年增31.9%,續寫歷史新高,而前三季每股純益2.08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總經理馬萬鈞日前說,12月依然忙得不得了,全公司繼續衝。
漢翔副總經理黃淑媛主持法說會,她指出,疫後全球供應鏈體系仍不穩定,但漢翔因設備、人力、產能俱足,對三大核心業務均持審慎樂觀態度。
漢翔今年新式高教機依約交運17架,本月12日最後一批四架勇鷹飛往台東基地交機,完成年度目標。全案66架飛機預計2026年交付完畢,明、後兩年各交18架。
隨著交機增加,就產生後勤維保需求,黃淑媛說,未來勇鷹維保商機擴大,已成立專責單位全力投入,與空軍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
另外,針對「鳳展專案」,規劃將空軍F-16A╱B型機性能提升為最新型F-16V戰機,漢翔已依約將139架戰機全數升級完畢。
外界關心的無人機業務,漢翔目前雖未與廠商有參標或是合約關係,但公司具備成熟的製造技術與設備,也有完整的測試能力等後勤量能,樂意配合國家政策,與具設計能力的公司合作,支持無人機國內自製與維修在地化。
展望國際民航市場,黃淑媛說,疫後航空旅運強勁復甦,波音與空巴公司都預測未來20年新機需求將超過4萬架。民機前景看好,漢翔民用業務在手訂單已逾420億元;此外,與歐美發動機客戶的大型長期合約亦穩定履約中。
在科技服務業務方面,漢翔自建三座儲能案場持續貢獻穩定營收,另台電(通霄)、中油(永安及梧棲)等電廠建置統包工程,已成功打出口碑及能見度,漢翔將乘勝追擊,瞄準國內相關業務,爭取擴大占有率。
大亞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受益,市場預估今年電力線纜營收上看1 10億元,以161KV及345KV超高壓線纜為主,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
大亞今年68周年,沈尚弘指出,集團以Double E為主軸,能源與新 創事業有助公司營運。能源因電費收益穩健,有助抵抗景氣波動,集 團目前太陽能電廠累積裝置容量212MW,儲能系統總容量36.5MW。大 亞計劃從太陽能電廠第一期76MW,提出45MW太陽能光電結合32MW儲能 系統,參與能源署25日光儲合一標案,志光能源第一期23.3MW儲能系 統預計年底前商轉掛表。
大亞預期明年太陽能光電建置及建置中累積容量超過300MW,目前 在雲林建置180MW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廠預計2026年底前完成,屆時 太陽能光電總建置容量至少500MW。明年儲能系統建置及在建容量, 從今年36.5MW增加至180MW,其中台中龍井100MW儲能系統要參與台電 E-dReg輔助服務,估2025年上半年完工併入台電。2026年底如果能順 利完成太陽能光電及儲能系統布局,每年獲利至少10億元。
台電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於19日透露,台電高雄興達電廠的混氫發電試驗已取得顯著成果,混燒比已超過10%。為了進一步落實氫能應用,原定年底前設立的中油首座移動式加氫示範站,將延後至明年啟用。這項示範站將與交通運具的規劃相結合,從載重較大的大巴路線開始,期望在交通事業上發揮氫能的潛力。 曾文生強調,氫能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不僅適用於交通事業,也可應用於工業領域。台電正在進行混氫氣與天然氣燃燒發電的試驗,目前興達電廠的混氫發電測試成果良好,工程師正透過數據搜集,努力掌握混燒比例和發電效率,以確保系統穩定。未來,台電也期望在氯氫製造和應用上有所貢獻。 對於加氫示範站的設置進度,曾文生表示,今年確定無法完成,但中油已開始進口相關設備,預計年底前到達台灣。未來,這座加氫站將與氫能巴士路線共同規劃,並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確保選址適合。選址考量將以大型巴士運行路線為主,以達到最佳的加氫站規劃效果。 曾文生指出,全球都在努力推動能源轉型,朝向淨零和電氣化社會。電力產業作為核心,不僅要有穩定的電力設備,還要提升電網的穩定性和效率。新能源發電端將有蓬勃發展,包括再生能源發展的效率提升和新材料的研發。經濟部已於7月將氫燃料納入能源管理法,正式啟動台灣的氫能元年。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在高雄興達電廠進行了一項重要的混氫發電試驗,這項試驗對於台灣達成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具有關鍵意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最近的「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上透露了這項進展。 曾文生指出,台電於2023年2月選定了高雄興達電廠作為混氫發電的示範基地,並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在11月發布了「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目前,台電預計在12月完成5%的混氫試驗,並計劃逐步提高混燒比率。 這項混氫發電試驗是台電為了提升發電效率及穩定運作而進行的。曾文生透露,目前混燒比率已經超過了10%,並正在進行測試和蒐集相關數據,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 此外,對於外界關切的加氫站設置進度,曾文生表示,經濟部已在11月公告了相關設置辦法,中油將進口加氫站設備,預計12月底抵達台灣。由於加氫站的設置涉及到土地利用等問題,台電正在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 曾文生還提到,台電正與跨部會合作規劃大型氫能巴士的運行路線,並將與加氫站的設置進行同步安排。他強調,氫能應用範圍廣泛,不僅可以用於發電,還可以涵蓋交通和工業領域。台電設計加氫站的初衷是希望能在交通業上發揮作用,並先著手應用於載重車輛。
台灣電力產業迎來新挑戰,跨域人才成為搶手貨!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昨(19)日強調,在變化多端的電力產業中,擁有人工智慧(AI)、資通訊等跨域技能的「T型人才」將是未來電力職場的搶手貨。為培育這類人才,工研院與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共同舉辦了「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並與多所大學合作推動電力跨域學程,透過獎學金和專業課程來培養優秀學子。
劉文雄提到,去年行政院已核定台電公司提出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旨在提升全國電網對突發事故的應對能力。這個計畫強調了輸電、配電、發電等工作對人才的需求,以支撐產業的競爭力。
工研院早在五年前就開始籌組「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與多所大學合作,如台灣大學的「智慧電網與綠能領域專長模組」,中山大學的「永續能源學程」,以及成功大學的「跨域永續綠能學程」等,透過獎學金和紀念獎來鼓勵學生投入電力能源領域。
經濟部次長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提到,隨著新科技和新能源的加入,電力產業正逐漸成為高科技產業。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在全球具有領導地位,有望帶動電力產業的發展,並在電力設備、電纜、再生能源等領域開拓無窮商機。
未來,能源樞紐將成為新興能源產業的重心,需要結合高科技調控技術來整合發電、輸配電與用戶端行為,以達到最佳的能源轉換與分配。
曾文生昨日出席「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時,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台電2023年2月選定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並於11月與中央研究院共同發布「去碳燃氫」發電技術,台電預計12月完成5%混氫試驗,後續混燒比率會慢慢提高。
曾文生透露,台電正在執行混合氫氣和天然氣燃燒發電試驗,目前混燒比率已經超過10%,正在測試、蒐集相關參數,以更能清楚掌握混燒比例和發電效率,確認系統穩定運作。
外界關切加氫站設置進度,曾文生表示,今年11月經濟部已經公告加氫站設置辦法,中油進口加氫站設備預計12月底來台。曾文生表示,加氫站的設置因牽涉到土地等相關利用,需和地方政府溝通,現跨部會在規劃大型氫能巴士運行路線,將與加氫站設置一同安排。曾文生認為,氫能應用廣泛,不僅能用於發電,還涵蓋交通事業和工業層面,加氫站的設計就是希望能在交通事業上有所發揮,將先聚焦應用於載重大的車輛。
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昨天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及「劉書勝紀念獎」表彰電力菁英在專題研究、產業上等成就。
去年行政院核定台電公司所提「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其中輸電、配電、發電等的工作,都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投入,才能支撐產業的競爭力。
劉文雄指出,工研院五年前號召國內外產學研組成「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已與大學合作推動電力跨域學程,包括台灣大學「智慧電網與綠能領域專長模組」、中山大學「永續能源學程」,成功大學「跨域永續綠能學程」等,並以獎學金及紀念獎方式鼓勵菁英參與電力能源領域,期盼培育更多優秀的本土綠領人才。
經濟部次長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電力產業隨著新科技及新能源導入,企業乃至於家戶都能是電力產銷者,電力將逐步成為高科技產業。
台灣資通訊產業具全球領導地位,可望驅動電力產業發展,包括電力設備、電纜、再生能源等領域都商機無窮。此外,匯集電力與其他形式的能源載體,能源樞紐就成為未來新興能源產業,需結合高科技調控技術來整合發電、輸配電與用戶端行為,達成最佳的能源轉換與分配。
曾文生說,氫能可廣泛運用在交通事業及工業上,台電正在執行混 合氫氣和天然氣燃燒發電試驗,目前興達電廠混氫發電測試逾10%, 相關參數仍在測試,工程師藉數據搜集,盼能更清楚掌握混燒比例和 發電效率,尋求更清楚的模式以確保系統穩定,未來盼在氯氫製造和 應用上,也有所貢獻。
至於加氫示範站的設置進度,今年確定來不及,曾文生坦言,原定 今年底前完成中油首座移動式示範加氫站,目前中油已開始進口加氫 站的相關設備,預計會在今年底前來台。未來希望加氫站在交通事業 上有所發揮,將與氫能巴士路線共同規劃。
選址方面,曾文生說,經部在11月通過加氫站的設置辦法,因選址 牽涉到土地等相關利用,需和地方政府溝通,此外,考量加氫站主要 為了氫能巴士等交通運具使用,將持續在跨部會議上討論,兩者要有 同步的進展,會依據選定的大型巴士運行路線,來搭配加氫站的規劃 位置。
曾文生說,全世界都致力發展能源轉型,未來走向淨零、走向電氣 化社會,電力產業是最重要的核心,除了既有的電力設備電力的零組 件如變壓器、電纜材料等,電網的穩定和效率也至關重要。
因應能源轉型,曾文生認為,在新能源的發電端將有非常蓬勃的發 展,包括各種再生能源發展的效率及裝置提升等;而設備上,未來也 可能出現新的材料,研發具耐熱、提高導電效率等材料開發及設計, 需要更多人才投入電力產業的發展。經濟部7月將氫燃料納入能源管 理法,正式宣告台灣2023年進入氫能元年。
其中,統一投顧將指標股華城(1519)推測合理股價一口氣拉升到 420元,國泰證期研究則高度看好中興電(1513)喜獲變電站升級與 新能源併網雙助攻,升評「強力買進」、股價估值170.8元。
總統大選倒數中,內外資研究機構關注焦點之一即為政策牛肉概念 股,除AI發展、半導體、健康照護與國防外,市場對能源政策關注度 堪稱最高;指標股像是中興電、華城、士電、東元等,投資熱度也始 終沒有退燒。
美國推出2.3兆美元基建計畫、降低通膨法案,大舉補貼綠能投資 ,加上美國製造業回流的趨勢,外銷市場需求強勁,電力、配電變壓 器供不應求,統一投顧看好,華城未來二年的高毛利外銷占比會逐漸 提高。
整體而言,受惠變壓器外銷、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產業需求持 續增溫,目前華城在手訂單超過100億元,未來二年營收將維持雙位 數成長。產能方面,目前三班制生產,並持續增人增班,加上智慧工 廠的改善、產線自動化、增租廠地、設備增加,統一投顧預估未來二 年產值均將成長30%∼40%。
法人估計,華城2023∼2025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8.7元、12. 9元、18.2元,成長幅度是驚人的171%、48%、41%。考量重電產業 成長趨勢明確,外銷市場需求強勁,加上近期市場認同度提高,統一 投顧將華城股價預期從276元調升至420元。
國泰證期研究最新則將中興電投資評等,由「買進」調升到更樂觀 的「強力買進」,並提出以下利多:一、林口開關廠的既有廠房配置 優化,以及雲林廠的組裝產能開出,預計2024年第一季設備產能將呈 雙位數幅度擴張。二、台電變電站擴容升級與變電站室外改屋內化計 畫持續,加上民間再生能源案場開始加速興建,帶動開關設備出貨2 024年第二季起開始成長。
三、花蓮太陽能案場將有機會在2024年第二季開工,第四季前部分 案場完工,預計年底可部分併網。四、氫能業務除了既有的備用電力 業務外,產氫機、氫能機車等相關配套業務,也將隨產品升級逐步進 入小量產階段。
綜合上述,考量2024年台電的擴建計畫依舊,民營電廠的建置將加 速進行,二者有利於開關設備的出貨大幅成長,其他包括氫能配套將 進入小量產、快充充電站也將進入獲利穩定期,法人估計,中興電2 024年EPS將大幅跳增1.81倍,寫下8.99元佳績。
正崴(2392)這家公司最近真是「旺旺旺」!因為iPhone新機出貨帶動,通路貢獻大增,再加上旗下金雞母森崴能源(6806)在台電離岸風電二期工程中拿到可觀的工程款,這下子真是搭上了年底集團作帳的列車,股價也是一路飆升,兩天內就拉出兩根長紅,順利脫離了底部盤整區,還寫下了波段新高呢! 你說這正崴是怎麼辦到的?原來啊,它美系客戶的2023年新品上市時間比別人晚,所以這個月的營收一舉突破百億,達到105.96億元,這可是近14個月來的新高哦!第四季的營收看來也能繳出季增、年增雙成長的好成績。展望2024年,因為還有許多新產品即將上市,再加上客戶庫存去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正崴對2024年的營收再成長可是信心滿滿呢!
正崴因美系客戶2023年新品上市時間比較晚,業績愈陳愈香,11月 營收一舉突破百億,以105.96億元,寫下近14個月新高,第四季營收 繳出季增、年增雙成長在望,展望2024年,因仍有不少新產品即將上 市,再加上客戶庫存去化已有一段時間,正崴拚2024年營收再成長的 機會大增。
台灣電力公司新聞稿內容:
近期,台灣興櫃市場的營收表現亮麗,11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中,星宇航空、世紀風電、巧新、欣新網等四檔公司實現了年月雙增的佳績。在321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共有106檔公司在11月實現了營收的年月雙增,這一數字比10月增加了24檔,占比超過了所有興櫃公司的3成,呈現出線性上升的趨勢。
其中,星宇航空在11月的營收達到20.36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年增率達到228%。這一成績主要來自於其客運營收的成長,11月客運營收為17.65億元,年增2.76倍。展望未來,星宇航空對12月的客運營收持續看好,因為將迎來美日聖誕節旺季,全航線平均載客率預計將超過8成。此外,其貨運市場也進入傳統旺季,貨量及運價齊揚,貨運營收也創下了歷史單月新高。
世紀風電作為國內首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由於其率先投資百億建廠及前瞻布局,11月的營收年增率達到1,097.29%。該公司表示,其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的訂單幾乎已滿手,接單能見度可看到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預計將大幅成長,公司也將放眼亞太市場布局。
欣新網作為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將於12月15日掛牌轉上櫃。該公司在11月實現了營收的年月雙增,前三季EPS為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欣新網的電商商品銷售營收比重從去年全年的7成降至65%,數位行銷服務則由3成上升至35%,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今年景氣下滑以及解封後民眾外出購物和旅遊的增加,導致電子商務商品銷售成長趨緩,而數位行銷服務則因客戶廣告預算增加而受益。
台灣電力公司強韌電網計畫帶動線纜業界發展
近來,台灣線纜產業因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迎來發展春天,國際銅價的穩定回穩也對業界帶來正面影響。根據市場資料顯示,包括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大山(1615)、億泰(1616)、合機(1618)等線纜公司,在11月份的營收均呈現成長。其中,合機11月的營收更創下單月新高,華新、大山則在1至11月的營收創下同期新高。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今年已陸續釋出超過400億元的饋線汰舊換新標案,各線纜廠的累積接單金額從10多億元至50多億元不等。合機今年陸續獲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出的345kV、161kV、69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採購及安裝標案,訂單金額高達42億元,推升11月營收達7.75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年增長率達146.05%。合機指出,營收成長主要來自銅板、高壓線及超高壓線等交貨數量的顯著增加。
此外,外資對合機的投資也相當熱烈,11日持續買進合機,股價連兩個交易日漲停,尾盤漲停排隊買單還有超過1萬張,收盤價達36.30元,創近19年新高。華榮11月的合併營收為11.09億元,年增長27.66%,主要因為2019年接獲的台電345KV超高壓線纜近2.5億元訂單出貨,以及近期大陸電動車業者對裸銅線需求的增加。
大亞11月的合併營收為23.20億元,年增長3.7%,創同期次高。大亞表示,營收成長是因台電拉貨增加,以及志光能源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案場第一期電費收入的增加。華新11月的合併營收為145.79億元,年微增0.94%,創同期第三高;前11月合併營收達1,763.23億元,年增幅6.91%,締造同期新高,今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1,9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據統計,興櫃10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 空、和淞、富基電通、世紀風電、日盛台駿、巧新、兆聯實業、欣新 網等。
星宇航空11月營收20.36億元又創歷史新高、為11月單月新高,年 增率228%。其中,11月客運營收為17.65億元,年增2.76倍,12月客 運持續看好,迎接美日聖誕節旺季,全航線平均載客率逾8成;貨運 市場進入傳統旺季,貨量及運價齊揚,貨運營收亦創下歷史單月新高 。
世紀風電為國內首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由於率先投 資百億建廠及前瞻布局,11月營收年增1,097.29%,離岸風電水下基 礎(jacket及基樁)設施幾已滿手訂單,公司表示,接單能見度看到 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也會放眼亞太市 場布局。
世紀風電表示,CIP水下基礎訂單168億元已完工,正在執行台電二 期有130億元,海龍風場訂單約100億將於2025年完成,2026年起交貨 的第三階段風場,每年預計1.5GW裝置容量,水下基礎一年約7、800 億商機,其中6成需本土化,但不包含風機塔筒潛在商機。集團整體 未來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還有國外風場洽談及浮式風場製 造,預估2025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
本次入榜營收前十大的電商代運營商欣新網定於12月15日掛牌轉上 櫃,日前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承銷價90元,並已於11日抽籤。欣新 網為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除了繳出11月營收年、月雙 增的好成績,前三季EPS 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
欣新網電商商品銷售營收比重,從去年全年的7成降至65%、數位 行銷服務則由3成上升至35%,主因今年景氣下滑,以及解封後民眾 外出購物/出國旅遊比例增加,使電子商務商品銷售成長趨緩,數位 行銷服務則反受惠客戶為加強留住其客戶及新品上市而積極增加廣告 預算,客戶數量及廣告預算同增帶動成長。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今年陸續釋出超過400億元饋線汰舊換新標案, 各線纜廠累積接單金額從10多億元至50多億元不等。合機今年陸續拿 下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出345kV、161kV、69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 採購及安裝標案,訂單金額逾42億元,推升11月營收7.75億元,創歷 史單月新高,年增146.05%;前11月營收41.46億元,年增53.8%, 創史上新高。合機表示,營收成長主因是銅板、高壓線及超高壓線等 交貨數量大幅成長所致。
外資11日持續買進合機,股價連兩個交易日漲停,尾盤漲停排隊買 單還有1萬多張,收盤價36.30元創近19年新高。
華榮11月合併營收11.09億元,年增27.66%。華榮主管表示,11月 營收增長主因是2019年接獲的台電345KV超高壓線纜近2.5億元訂單出 貨,加上最近大陸電動車業者對裸銅線需求增加所致。
大亞11月合併營收23.20億元、年增3.7%,創同期次高。大亞指出 ,11月營收成長是台電拉貨增加,又有志光能源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 案場第一期電費收入。
華新11月合併營收145.79億元,年微增0.94%,創同期第三高;前 11月合併營收1,763.23億元,年增幅6.91%,締造同期新高,今年合 併營收有機會突破1,900億元,創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