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睿生物科技公司新聞
台睿生物科技(6580)近期喜事連連,旗下新藥C VM-1118在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新藥成功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授予孤兒藥資格,這對台睿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肯定。此外,台睿旗下的硒注射劑「西寧特」也與信東生技攜手,開拓海外市場,初步目標將聚焦於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並計劃在2026年下半年取得證照進行上市。
對於C VM-1118獲得孤兒藥認證,台睿總經理簡督憲表示,這將帶來多項好處。首先,申請藥證時可以免除昂貴的新藥申請費用,同時享有優先審查資格。此外,該藥品上市後還可享有7年的市場獨占權。簡督憲透露,台睿已經開始進行C VM-1118的2b臨床試驗,並已鎖定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預計在歐美地區收案,參與試驗的人數將超過100人。
簡督憲還提到,C VM-1118與免疫製劑「保疾伏」合併使用於晚期肝癌的二線治療,結果顯示合併療法相比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有更佳的治療效果。這一成果已經引起中國大陸藥廠的關注,有藥廠表達了合作意願,希望將C VM-1118與其PD-1免疫製劑聯合應用於中國大陸的肝癌市場。
台睿生物科技在研發新藥和拓展市場方面的進展,不僅展示了公司的研發實力,也顯示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未來,台睿將繼續堅持創新,為患者帶來更多優質的治療選擇。
台睿總經理簡督憲表示,CVM-1118取得獲孤兒藥認證後,除申請藥 證可免除昂貴的新藥申請費用及擁有優先審查資格外,亦有機會加速 審查時間,且藥品上市後可享有7年的市場獨占權。
目前台睿已鎖定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進行2b臨床試驗,預計在歐、 美收案,人數約100多人。由於該新藥2a臨床數據佳,簡督憲透露, 已和歐洲孤兒藥大廠就全球授權合作進行討論中。
CVM-1118合併免疫製劑「保疾伏」用於晚期肝癌二線治療,結果顯 示合併用法相較於單用免疫療法有更佳的趨勢,已經吸引中國大陸藥 廠表達合作意願,希望將CVM-1118與其PD-1免疫製劑聯合應用於中國 大陸肝癌市場。
台睿生物科技(股票代號:6580)近期發表了其發展的最新進展,強調公司在多元化產品發展和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的成果。台睿透露,公司目標在2025年達成合作目標,並計劃啟動申請科技事業核准函,為上市櫃申請做好準備,期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上市櫃申請,為未來的全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藥物上市方面,台睿生物科技已成功獲得藥證的「西寧特R」硒注射針劑,該產品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硒缺乏症。自上市以來,該產品每年都保持著高成長,對台睿的營收增長做出了貢獻。台睿表示,「西寧特R」已經在國內50多家醫院和300餘家診所中布局,銷售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24年,銷售成長達40%。此外,新獲取的藥證增加了藥物使用劑量,對於嚴重硒缺乏的病人,如急重症和急性發炎引起的硒缺乏病患,提供了更佳的治療選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占率。
在保健品市場方面,台睿生物科技也展現了其領先地位。公司利用其高品質的活性硒原料,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查驗登記的國產硒元素食品添加物廠商。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台睿在產品質量上的堅持,也顯示了公司在保健品市場的競爭力。
台灣新藥研發領域再添新血!台睿生物科技(6580)總經理簡督憲於近日宣布,該公司研發的抗癌新藥CVM-1118在去年順利完成臨床二a期試驗後,今年將展開對神經內分泌腫瘤及肝癌兩項適應症的下一階段臨床試驗。簡督憲強調,公司將積極尋求與國內外生技公司合作,並計劃在中國大陸或美國進行臨床二b期試驗。
對於CVM-1118的未來發展,台睿董事長林某表示,公司不僅將持續推進CVM-1118的臨床試驗,同時也在尋求國際市場授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台睿計劃在今年上半年申請獲得科技事業核准函,並努力在年底前完成上市櫃申請。
去年臨床二a期試驗的結果顯示,CVM-1118具有高度安全性與初步治療成果。簡督憲透露,今年將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胰臟癌及胃癌的適應症進行臨床二b期試驗,並尋找不同的生技公司合作,分別在中國大陸收案。此外,CVM-1118在肝癌的臨床二b期試驗也將同步進行。
在國際市場方面,台睿已與國際大藥廠進行洽談,該藥廠對CVM-1118的臨床結果表達了極大興趣,並積極追蹤討論。在肝癌藥物發展上,台睿為加速收案,已成功爭取到中國大陸市場合作夥伴,該夥伴將提供免疫療法併用藥物,協助台睿進行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
台睿已成功獲取藥證的「西寧特R」硒注射針劑,可用於治療或預 防硒缺乏症,自上市以來每年都有高成長,挹注台睿營收。台睿透露 ,硒注射針劑「西寧特R」自上市以來,目前已布局於國內50多家醫 院以及300餘家診所,銷售逐年增加,尤其2024年更較前一年有40% 的成長,而新獲取同意的藥證增加藥物使用劑量,更可針對嚴重硒缺 乏病人,例如來自於急重症及急性發炎引起硒缺乏病患,有更佳的助 益,可進一步增加市占率。
台睿近年也布局保健品市場,以台睿的高品質活性硒原料,成為國 內第一個通過查驗登記的國產硒元素食品添加物廠商。
台睿董事長林羣表示,除了持續進行CVM-1118的下一階段發展,公司也正針對這項藥物尋求國際市場授權。同時台睿也規劃,將在今年上半年申請獲得科技事業核准函,力拚今年底前完成上市櫃申請。
台睿現有核心產品的CVM-1118,去年臨床二a期試驗已顯示高度安全性與初步治療成果,簡督憲說明,今年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胰臟癌及胃癌的適應症,將規劃臨床二b期試驗;CVM-1118在肝癌的臨床二b期試驗也將進行,這兩項臨床試驗都將尋找不同的生技公司,分別在中國大陸收案。
此外,台睿也正努力尋找全球合作夥伴,在歐美市場方面,台睿已與國際大藥廠洽談,該對象積極在尋求下一個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藥物,對台睿目前的臨床結果表達極大興趣,將持續的追蹤討論。
在肝癌藥發展方面,為加速收案,台睿將藥物開發朝中國大陸邁進,目前已成功爭取到中國大陸市場合作夥伴,同意提供免疫療法併用藥物,協助台睿進行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
台灣生技產業近期來風雲变幻,一批新興企業如同春蘇之草,逐步冒頭,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潛力。其中,永信小金雞永鴻預計明年第一季將正式登上證券市場,而健亞旗下的浩宇也已經申請上櫃,這兩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引人關注。
永鴻,這家由永信在2016年斥資6.2億元收購外商碩騰生技工廠而成立的公司,與永信動物藥品部門整合後,已經擁有近300張國內動物產品許可證。其產品涵蓋治療性藥品、含藥飼料添加劑、非含藥飼料添加劑、寵物用藥和保健品等四大類,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永信集團持股逾5成,為永鴻的最大股東,而兆豐、玉山創投、中盈投資等也是其重要的股東。
另一方面,健亞旗下的浩宇,則是透過NaviFUS系統併用Avastin來對抗復發型腦瘤(rGBM)。該系統利用聚焦式超音波技術,有效增強藥物穿過血腦屏障的效率,實現更精準的治療。浩宇與超音波顯影劑領導品牌Bracco合作,將這項技術帶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下半年將在台大及長庚醫院啟動試驗。
在聚焦超音波治療腦疾的領域,以色列的Insightec、法國的Carthera以及浩宇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其中,Insightec和浩宇分別在2018年和2022年榮獲愛迪生獎金牌獎,這一榮譽充分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國際影響力和潛力。
而華人最大生技創投維梧資本(Vivo)投資的邦睿,以及前光寶集團大掌櫃林群掌舵的全福,也將加入上市行列。林群近年來積極布局生醫產業,不僅入股全福、台睿成為最大股東,還成立了安富一號、二號基金。全福的上市,被視為林群在生技業的一次重要嘗試,未來股價走勢和新藥的臨床開發都將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永鴻是永信在2016年斥資6.2億元,收購外商碩騰生技工廠,與永 信動物藥品部門整合成立,目前擁近300張國內動物產品許可證,產 品分為治療性藥品、含藥飼料添加劑、非含藥飼料添加劑、寵物用藥 、保健品等四大類;最大股東永信集團持股逾5成,其次為兆豐和玉 山創投、中盈投資等股東。
健亞小金雞浩宇NaviFUS系統併用Avastin於復發型腦瘤(rGBM)- 血腦屏障開啟,透過聚焦式超音波可增強藥物穿過血腦障壁效率,以 發揮療效。該公司攜手超音波顯影劑領導品牌Bracco,投入無創精準 治療復發性膠質細胞腦瘤三期臨床試驗,預計下半年在台大及長庚醫 院啟動。
目前以聚焦超音波治療腦疾的頂尖公司,進度較快的是以色列的I nsightec、法國的Carthera和浩宇,其中Insightec、浩宇分別在20 18和2022年時拿下愛迪生獎的金牌獎,凸顯該技術受國際關注程度。
另外,近年積極布局生醫產業的林群,不僅已結盟金融壽險和科技 傳產業友人資金,入股全福、台睿成為最大股東外,也成立了安富一 號、二號基金。
由於全福上市被視為林群進軍生技業的代表作,未來股價走勢和後 續新藥的臨床開發都備受關注。
台睿生物科技CVM-1118抗癌藥大放異彩
台灣生技產業傳出捷報!台睿生物科技(6580)宣布,旗下研發的新藥CVM-1118在神經內分泌瘤(NET)和肝癌(HCC)二期臨床試驗均取得令人振奮的成果,為後續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台睿董事長林榮顯表示,NET將成為公司優先發展項目,預計未來6至9個月內完成國際授權或合作案。
CVM-1118的獨特機制備受國際矚目,在大前天的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中,台睿執行的神經內分泌瘤臨床試驗從眾多投稿中脫穎而出,於會中進行口頭發表。會中特別指出,NET領域亟需新作用機制的藥物,CVM-1118針對粒線體蛋白TRAP1的創新機制令人期待。
林榮顯指出,NET雖為罕見疾病,但市場規模達50億美元以上。CVM-1118二期臨床結果證實其顯著療效和安全性,公司將持續推進臨床試驗,同時進行美國臨床二b與授權談判。由於CVM-1118的創新機轉,授權談判需要時間與國際大廠洽談,預計6至9個月內會有結果。
此外,CVM-1118與免疫治療抑制劑「保疾伏」合併用於肝癌一線治療失敗後患者的臨床試驗,也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突破高峰會發表。結果顯示,合併用法優於單用免疫治療,且安全性良好,有機會挑戰目前肝癌一線標準療法。
台睿總經理簡督憲表示,CVM-1118臨床試驗驗證了其利基點,無論單獨使用或與現有藥物合併治療,都展現潛力。公司將持續推動,並透過授權合作模式,讓產品儘快進入市場造福病患。
台睿生技24日舉行臨床試驗成果發表,總經理簡督憲表示,台睿生技執行的神經內分泌瘤臨床試驗,於今年的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被挑選為口頭成果發表,在所有的投稿中雀屏中選的機率只有4%,該成果由試驗計畫總主持人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顏家瑞主任發表,會議主席特別指出長久以來在NET治療領域非常缺乏新作用機制的藥物,因此CVM-1118針對粒線體蛋白TRAP1的抑制來引起細胞凋亡及抑制類管道生成的新穎作用機制令人期待。
林羣表示,NET雖為罕見疾病,但市場不小,超過50億美元,從二期臨床結果顯示有明顯療效且有高度安全性,確定會繼續往下推進,策略上會採取在美國進行臨床二b、與授權談判並進,因CVM-1118是全新的機轉,需要時間與國際大廠洽談,預期授權談判在六至九個月內月會有結果,共同開發或直接授權都納入考量。
此外,台睿生技CVM-1118用於肝癌一線治療失敗後之患者合併免疫治療抑制劑「保疾伏」之臨床試驗成果, 也在上個月於「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突破高峰會(ASCO Breakthrough)」發表研發成果,CVM-1118的合併用法,能優於單用免疫治療的療效,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確認合併使用並未增加用藥的毒性,有機會繼續開發,並挑戰目前肝癌一線的標準療法。
簡督憲表示,CVM-1118經臨床試驗的驗證已掌握其利基點,包含單獨使用或與現有藥物合併治療的策略,有望持續推動。台睿生技將再接再厲,利用授權合作的商業模式,讓產品借助國際藥廠之力,儘速進入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生技股王保瑞15日公告停牌,市場推估應該與保瑞 的新併購案有關,可望是賴蕭勝選之後,生技業第一個利多。
生技醫療族群是綠營政策受惠股,訊聯、訊聯基因、金萬林、安克 、普瑞博等15日開盤氣勢如虹進行謝票,並挾再生醫療、癌症次世代 定序納入健保及AI健檢等題材走揚,終場上市生醫指數上漲1.98%, 僅次於電器指數、為上市各指數漲幅第二高。
其中,生技股王保瑞以CDMO和併購題材,15日開盤表現就十分亮麗 ,盤中一度衝破700元大關。保瑞2023年營收141.95 億元,繳出年增 35.27%的佳績,法人看好全年獲利估從三個股本起跳,坐穩生技獲 利王寶座;若16日再有併購案公布,預期保瑞2024年營運將大大加分 。
備受關注的再生醫療雙法,預期也將成為綠色延續執政的第一個利 多法案,長聖、基亞、訊聯、三顧、向榮、台寶等廠商都將受惠。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賴清德長期來就關注產業, 了解精準健康產業,惟台灣生醫業與國際接軌力道不足,期待未來法 規更彈性,助力生醫業打進國際賽局。
台睿、全福董事長林群認為,賴清德是台灣第一位醫生總統,熟悉 生技產業,且近年來包括醫療法、壽險業投資生技法規都有陸續鬆綁 ,未來生技產業一定比四年前更好,期待未來能祭出更多利多政策, 吸引人才和資金,讓產業能量能讓世界看到。
北極星董事長陳鴻文表示,總統關心產業一定是全面性的,在目前 三黨不過半的情況,可能會讓政治更混亂,建議賴蕭政府要更包容廣 納人才。他建議,由比較中性的產業界人士入閣也是不錯的選項。
台睿生物科技(6580)董事長林群近日在記者會上透露,公司研發的全世界首款能抑制類管道形成的CVM-1118,用於治療神經内分泌腫瘤,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年底完成收案。林群表示,除了申請孤兒藥資格外,也將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出突破性療法申請,預計明年中數據出爐後,申請藥證,最快明年底可望完成國際授權。 為應對未來三年約5.18億元的研發開支,台睿計劃辦理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定為25元,預計募集資金達5億元,並規畫於2025年申請上市櫃。 CVM-1118的二期臨床試驗預計年底完成最後一位病患收案後,將進行6個月觀察期,完整數據預計明年中出爐。考慮到樞紐三期試驗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台睿傾向與國外藥廠合作開發,目前已有多家藥廠表示合作興趣,預計最慢明年底完成國際授權。 此外,台睿另一項新劑型口服抗癌藥物TRX-920,也於今年獲得FDA及台灣食品藥品管理署(TFDA)的核准,即將在第四季在台灣啟動一期臨床試驗,希望快速找出最高安全劑量,並計劃對直腸癌、胰臟癌或肝癌進行TRX-920的二期臨床試驗。 林群強調,他投資新藥公司有三個重點:首先,團隊的經驗,包括在大藥廠的職位和曾經成功研發新藥的紀錄;其次,產品線是否齊全,台睿擁有6項研發品項,涵蓋早、中、長期開發階段,不僅市場前景良好,也能平衡研發風險和增加公司價值;最後,變現性,台睿已有一項藥品「西寧特」硒注射針劑成功取得藥證在台灣上市,並具備出場機制。
台睿生物科技(6580)董事長林明哲昨(12)日透露,公司研發的口服抗癌新藥CVM-1118(Foslinanib)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二期臨床試驗中已經收案超過一半,預計今年底就能提前完成,明年中將有臨床數據出爐,並有望在年底前完成國際授權。此外,台睿也計劃在2025年申請上市櫃。為了加速新藥產品線的開發和充實營運資金,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每股發行25元,共發行2萬張普通股,預計募集資金達5億元。
林明哲指出,台睿目前擁有六項研發中新藥,涵蓋早、中、長期開發階段,其中「西寧特」硒注射針劑已取得藥證在台灣上市。他強調,公司最大的優勢在於團隊新藥開發經驗豐富,能夠快速推動藥物獲得藥證核准,並快速應對新藥開發中的風險,精準規劃開發策略。
CVM-1118是台睿的明星產品,也是全球第一個能夠抑制類管道(Vasculogenic mimicry)形成的抗癌藥物。目前該藥物有兩項適應症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分別是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和晚期肝癌。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罕見疾病,美國每年潛在病患約10萬人,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台睿將申請孤兒藥資格,爭取在完成臨床二期試驗後就能上市。該產品全球市場預計到2030年可達60億美元。
台睿因陸續有新藥加入臨床,為因應未來三年約5.18億元的研發費 用,擬辦理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訂為25元,預計募集資金5億 元,並且規畫2025年申請上市櫃。
根據台睿規畫,CVM-1118的二期臨床今年底完成最後一位病患收案 後,會有6個月觀察期,完整數據可望在明年中出爐;考量樞紐三期 試驗需投入龐大資金,台睿傾向和國外藥廠合作開發,目前已有多家 藥廠表達合作興趣,最慢明年底敲定國際授權。
台睿另一項新劑型口服抗癌藥物TRX-920,今年也獲得FDA及TFDA的 核准,即將於第四季在台灣啟動一期臨床試驗,希望能快速找出最高 安全劑量,再接續針對直腸癌、胰臟癌或肝癌規畫TRX-920的二期臨 床試驗。
林群表示,他投資新藥公司主要有三大要件:一、團隊的經驗,包 括在大藥廠任職、曾做出新藥的紀錄。二、產品線是否齊全?台灣很 多藥廠只有一、二個藥,會面臨一翻兩瞪眼的風險;而台睿有6項研 發品項涵蓋早/中/長期開發階段,不僅皆具市場利基,亦可平衡研 發風險及增加公司價值,且已有一項藥品「西寧特」硒注射針劑已成 功取得藥證在台灣上市。三、變現性:是否已經登興櫃或上市櫃,要 具備出場機制。
台睿為加速推動新藥產品線開發及充實營運資金,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以每股25元發行普通股2萬張,預計募集資金5億元。
林羣表示,目前擁有六項涵蓋早、中、長期開發階段的研發中新藥,有一項藥品「西寧特」硒注射針劑已取得藥證在台灣上市。他強調,公司最大優勢是團隊新藥開發經驗豐富,有能力快速推動藥物獲得藥證核准,尤其面對新藥開發風險,應變能力快速,可迅速找到補強點,精準規劃開發策略。
林羣表示,台睿的CVM-1118是全世界第一個可抑制類管道(Vasculogenic mimicry)形成的抗癌藥物,目前有兩項適應症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一是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另一是治療晚期肝癌。
他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罕見疾病,美國一年潛在病患約10萬人,目前無有效治療藥物,台睿將申請孤兒藥資格,爭取完成臨床二期就上市,全球市場估計到2030年可達60億美元。
生技產業近期可說是風雲變色,股價大漲的勢頭帶動了募資熱潮。今年截至5月底,至少已有30家台灣生技公司宣布進行募資,總金額突破300億元,創下了年度募資金額的新紀錄。其中,藥華藥以141.1億元的GDR募資金額領先群倫,而逸達、漢達、泰福-KY、台新藥等公司也分別籌得超過10億元的資金。全福則在林群主導的安富基金入股後,董事會通過再加碼募資約18億元,若再加上台睿生物科技規畫的7億元籌資,林群的引資實力顯然已成為生技業的新興教父。
易威則因抗發炎藥物TLX-030取得美國藥證,積極拓展美國市場銷售,董事會通過私募5萬張股票,拿下募資數量王寶座。該私募案將在一年內分三次辦理。同時,仁新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子公司Belite,也成功完成3,000萬美元的增資,用於加速推進LBS-008針對視網膜地圖性萎縮的臨床試驗,有望成為全球首款治療該疾病的口服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生技募資潮不再僅限於新藥族群,學名藥廠如健喬、強生、瑩碩、易威,以及醫材股如杏昌、岱宇等,都紛紛加入募資陣容。中化董事會雖已通過現增、私募案,但尚未付諸行動,顯示這些公司都在積極籌備,為未來的投資整併做準備。
生技獲利王保瑞近年以併購策略擴大營運規模,但為控制股本,董事盛保熙採取「借錢」和攜手台新私募基金的模式投資。雖然獲利表現亮眼,但目前的負債比已達72.26%。保瑞第一季EPS以13.62元,改寫台灣製藥業單季獲利新高紀錄,並穩坐生技第一季獲利王寶座。
台灣生技產業近年來掀起了一股募資熱潮,這股熱潮不僅帶動了產業的洗牌,更讓一些公司因為引進了「富爸爸」而加速了營運的翻身。其中,全福、台睿、向榮、諾貝兒、達邦等公司因為這些新資金的挹注,有望為台灣生醫產業注入新活力,並向前邁進國際市場,迎接世界級的挑戰。 在這波募資熱潮中,新進的「富爸爸」們相當受矚目。像是單軸鋼鐵廠燁輝集團透過私募案,以2.08億元入股向榮,並取得14.45%的股權,這一舉動讓向榮的募資水漲船高。由於再生醫療雙法今年有望過關,細胞治療已成為趨勢,向榮的募資成功也讓人們關注起來,是否也會有新金主入股,成為了話題。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佳世達。今年4月,佳世達分兩階段入股諾貝兒(丁丁藥局),先以每股150元、合計7.5億元參與諾貝兒私募增資案,取得14.27%股權,再以每股210元、總計18億元的收購價收購諾貝兒普通股,持有增資後28.54%的股權。法人認為,佳世達的入股將帶動連鎖藥局通路排名的大洗牌。 而成為生技新興教主的林群,在2020年6月引進了富邦創投、遠雄人壽、萬海航運、台新等「富爸爸」,以5.04億元參與台睿的私募案,並拿下3成股權。去年底,林群又成立了規模15億元的「安富基金一號」,以3億元入股全福,取得12.9%股權,躍居第一大股東。由於投資績效佳,林群已全數投資完畢,目前正籌募規模30億元的「安富基金二號」。加上台睿和全福今年都有現增案,合計二家公司的募資金額最高可達25億元,林群的號召力實在不容小覷。 達邦則是由創始股東國歡集團以每股13.88元、合計約2.77億元,吃下私募股,以持股逾4成,成為最大股東。國歡集團作為國內最大動物產品進口商,與達邦主力外銷市場的營運有著互補效益,法人看好這將可創造雙贏的利基。
生技業今年的募資計畫中,藥華藥透過GDR募資141.1億元穩居吸金 王外,逸達、漢達、泰福-KY、台新藥的募資金額都由10億元起跳; 全福則在林群主導的安富基金入股後,近期董事會通過再加碼募資約 18億元,有機會躍居吸金亞軍,若加上台睿也規畫籌資7億元,林群 的引資實力,儼然已成生技業的新興教父。
另外,易威則受惠抗發炎藥物TLX-030取得美國藥證,將積極推廣 美國市場銷售,公司乘勝追擊,董事會通過將私募5萬張股票,拿下 這一波生技股募資數量王寶座,該私募案將在一年內分三次辦理。
仁新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子公司Belite,上周也公告獲得數家國 際大型基金挹注資金,完成3,000萬美元的增資,作為加速推進LBS- 008針對視網膜地圖性萎縮(GA,屬於晚期老年性乾性黃斑部病變) 臨床試驗的資金,可望成為全球首款治療GA及中期乾性黃斑部病變口 服藥物,搶攻全球龐大的未被滿足之醫療需求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生技業今年的募資潮,一反過去都由新藥族群獨占 的現象,學名藥廠的健喬、強生、瑩碩、易威,醫材股的杏昌、岱宇 都加入募資陣容;而中化董事會雖已通過現增、私募案,卻一直沒有 付諸行動,但顯然這些公司都在充實銀彈,為下一個投資整併做準備 。
生技獲利王保瑞近年以併購策略壯大營運規模,但為控制股本,董 座盛保熙採取「借錢」和攜手台新私募基金的模式投資,雖然獲利表 現亮眼,惟目前的負債比已達72.26%。保瑞第一季EPS以13.62元, 改寫台灣製藥業單季獲利新高紀錄,也穩坐生技第一季獲利王寶座。
生技業新進的「富爸爸」,以單軋鋼鐵廠燁輝集團透過私募案,以 2.08億元入股向榮,取得14.45%股權,最受關注!由於再生醫療雙 法,今年可望過關,細胞治療已成趨勢,向榮的吸金,也讓正在辦理 現增案的台寶募資水漲船高,是否也會有新金主入股,已成話題。
另佳世達今年4月分兩階段入股諾貝兒(丁丁藥局),先以每股15 0元、合計7.5億元參與諾貝兒私募增資案,取得14.27%股權後,再 以公開收購方式收購諾貝兒普通股,每股收購價210元,總計佳世達 砸下約18億元,持有諾貝兒增資後28.54%股權。
法人認為,佳世達的入股,將帶動連鎖藥局通路排名大洗牌。
已成生技新興教主的林群,是在2020年6月引進富邦創投、遠雄人 壽、萬海航運、台新等「富爸爸」,以5.04億元參與台睿的私募案, 拿下3成股權;去年底林群成立規模15億元的「安富基金一號」,以 3億元入股全福,取得12.9%股權,躍居第一大股東。
由於投資績效佳,已全數投資完畢,目前林群已在籌募規模30億元 的「安富基金二號」,加上台睿和全福今年都有現增案,合計二家公 司募資的金額最高為25億元,林群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達邦是由創始股東國歡集團以每股13.88元、合計約2.77億元,吃 下私募股,以持股逾4成,成為最大股東。由於國歡是國內最大動物 產品進口商,與主力為外銷市場的達邦,有營運互補效益,法人看好 將可創造雙贏利基。
台睿生物科技(股票代號:6580)近期宣佈,旗下專注於預防與治療硒缺乏症的亞硒酸鈉注射液產品「西寧特」(Zelnite)將搶進中國大陸市場。該藥品將與深圳奧祺生物醫藥合作行銷,並計劃在第三季向中國大陸CFDA提交藥證申請,目標是力拼在明年底前獲得銷售許可。
根據雙方達成的合約,未來五年內,深圳奧祺將最低購買600萬支西寧特,預計為台睿帶來超過30億元的營收。
台睿董事長林群指出,硒元素是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台灣市場早已取得上市許可。硒元素不僅能提升抗氧化能力,對抗衰老,在韓國等地市場已經非常受歡迎。台灣除了用於治療硒缺乏症,也逐漸拓展至醫美市場,未來還有望推廣至腎臟科和家醫科等領域。
此次與奧祺的合作,第一階段將著眼於大陸癌症化療後免疫力低下的市場。目前預計,第三季即可向中國大陸提交銷售許可申請,並根據审評流程,預計約需1至1.5年,有機會在明年底前獲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