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聯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投信業界盛傳一則新聞,關鍵就在於如何讓年終獎金發揮最大效益。許多投信公司紛紛提出獎金管理策略,其中,<安聯投信>提出一套獨特的「償債、預留、投資」三步驟,並建議搭配月月配息ETF,將一筆年終獎金變身為12筆,讓錢為自己工作。
根據新聞報導,群益投信認為,處理年終獎金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債務問題。尤其是利率較高的債務,應該優先償還,這樣才能在投資時不帶著財務壓力,做出更理性的決策。接著,預留一部份的現金作為急用基金,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到了投資階段,<安聯投信>強調多重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不僅要兼顧收益與成長,還要能夠對應短期的市場震盪。同時,他們建議投資人應該在升息周期中尋找具吸引力的優質複合債和短年期公司債,以降低投資波動並追求收益。
對於剛剛開始投資的年輕人,<安聯投信>建議可以考慮市值型ETF,並將年終獎金分為12個月定期定額投資,這樣可以避免對進場時機的判斷。對於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則可以選擇高股息ETF,例如國泰投信的永續高股息ETF,它因為每季配息不斷上升而受到矚目。
另外,國泰投信還推出了月月配息的債券型ETF,適合熟齡投資者和資本金較大的族群。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年終獎金的投資,也適用於日常的投資管理,幫助投資人實現長期財富增長。
第二步是預留備用現金,若是預期有大筆支出,建議從年終裡先留 下預備金,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總是會先結束投資,因此先預留一筆 資金,才不會因時間到或突發事件而捉襟見肘。第三步就是「投資」 ,讓小錢創造更高價值,基金是最簡單的平民投資術,運用0手續費 優惠活動,長期下來對投資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手續費。
國泰投信指出,上班族領到年終先別急著花,把握時機讓「錢滾錢 」,選擇優質ETF,一包年終根據配息頻率,可放大成2包、4包,甚 至是12包。「市值型ETF定期定額」適合小資族或是新手投資族,建 議可優先考慮市值型ETF,因為正處於財富起步階段、本金相對較少 ,也可將年終分為12個月定期定額投入,免去判斷進場時點的困擾。
高股息ETF注重持久,適合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挑選時不僅要 參考近期配息率,更應注重「持久度」,選擇連續多年穩定配息且1 00%填息的標的,國泰投信建議其國泰永續高股息,強調每季越配越 高,去年平均僅4天就填息。債券型ETF降低波動度,適合熟齡或投資 本金較大的族群,可考慮月月配的國泰10Y+金融債。
安聯投信建議,首先以多重資產做核心,兼顧收益與成長的雙重特 質,持續建立核心部位並應對短線震盪;其次,升息已滿降息尚早, 尋找具吸引力的優質,複合債搭配短年期公司債,控波動爭收益;第 三,聚焦結構成長趨勢,主要考量題材明確,具結構成長利基的強勢 領域,如台股、智慧城市及AI人工智慧。
台灣投信業龍頭安聯投信近日針對全球股市趨勢及投資策略發表看法,強調在市場波動後的快速恢復下,全球股市仍呈現向上趨勢。以下是安聯投信對當前市場環境的精辟分析及建議:
首先,市場對於聯邦儲備銀行(聯準會)維持政策利率的預期,以及近期企業財報的陸續釋出,對全球股市產生了積極影響。儘管過去一周全球股市曾經出現波動,但很快就恢復了穩定。
根據統計,全球股票型基金在過去一周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其中美國股票型基金單周淨流入達92.61億美元,位居首位。這一現象反映了市場對於美國股市的信心。
安聯投信分析師指出,今年核心通膨持續降溫,這為已開發市場國家央行放鬆貨幣政策提供了機會。美國因利率已經達到限制性水準,隨著就業市場和通膨放緩,聯準會可能會調降基準利率。然而,市場對於年內降息的預期與聯準會的立場存在差異。
在歐洲,由於通膨明顯降溫,且經濟數據表現較弱,今年歐洲央行可能會轉向降息,以避免過度緊縮導致經濟硬著陸。
對於美股,安聯投信預期標普500指數企業獲利增長有望達到二位數,顯著好於去年。歐洲方面,道瓊斯歐洲600指數企業獲利預估成長6.7%,基本面持續改善。在央行升息周期邁入尾聲的背景下,景氣逐步築底回溫,長期股市有望震盪回升。
投資策略上,安聯投信建議伺機增加股票等風險性資產的配置,以高品質大型股和成熟市場為核心部位,提高投資組合的抗風險能力。
此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指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強健,降低了聯準會短期降息的可能性。儘管降息時點延後,但降息趨勢已確定。短線殖利率反彈為投資人提供了加碼債券、平衡型基金及對利率敏感度較高股票的機會。
巴隆周刊則強調,AI採用率上升、AI驅動雲端需求及科技股提高股利發放等趨勢,將有利科技股延續多頭漲勢。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科技股的投資機會。
台股在兔年股市中,終以一個完美的句點落幕,而<安聯投信>的專家分析指出,新的一年將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隨著美國非農數據強勁、聯準會利率政策穩定,以及企業財報的消息不斷出現,美股和亞股都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台股,外資上周對其買超達16.8億美元,位居亞股第二。 從今年整體來看,南韓以46.3億美元的買超金額成為最吸金的亞股,台股則以29.5億美元位居第二。不過,印度以31.0億元的賣超金額成為賣超最多的亞股。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2月5日兔年台股封關日,雖然一度受調節賣壓影響,但最終在權值股的帶動下,加權指數收在18096.07點,首次收在萬八以上,兔年指數大漲3164點。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強調,今年大方向是成長格局,建議聚焦能見度來到二至三年的產業,如IP/ASIC、光通訊、AI與重電等。同時,手機相關庫存回補已經告一段落,而美股科技股的強勁表現也有助于提升台灣AI族群的評價。 對於越南,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土地法修正案為土地買賣管理與運作提供更準確的法律框架,有望為經濟帶來成長動力,維持多頭走勢。而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則看好印度後市,因為印度經濟保持強韌,企業獲利表現亮眼,消費升級商機可期。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對於歐洲股市的展望相當樂觀,特別是針對歐股的投資機會。隨著美國經濟的放緩,美歐間的經濟增速差距將逐漸縮小,這對歐股來說是一個正面的訊號。據法人分析,歐股相對於美股的折價已經達到歷史高點,預期在經濟增速收斂的情況下,歐股的走勢有望與美股同步,而不是落後。 安聯投信的專家們指出,隨著庫存消化結束,製造業已經進入築底階段,雖然新訂單和生產仍然疲弱,但經濟基本面正在逐漸好轉。這個趨勢對於以景氣循環股為主的歐股後市表現將會是正面影響。 在歐洲,中小型企業受到高通膨和欧元貶值的影響較大,導致其股價自2021年起落後於大型股。然而,近期市場情緒逐漸改善,中小型股的長期估值溢價已經消失。 PGIM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莊禮菡強調,歐洲央行官員對降息的預估相對保守,市場普遍期待金融環境今年將逐步放寬。因此,在低成長的大環境中,採取長期結構式成長的策略將是較佳選擇,特別是對於工業和資訊科技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去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3%,首次出現年度經濟衰退。但市場預期德國可能會是七大工業國中唯一在2023年經濟負成長的國家。不過,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德國投資人經濟信心指數上漲,並有半數受訪者看好歐洲央行將在今年上半年開始降息,這一點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正面訊號。
投信法人分析,今年核心通膨持降溫,已開發市場國家央行或有機 會放鬆既有貨幣水準,美國因利率已來到限制性水準,隨就業市場與 通膨放緩,聯準會可能會調降基準利率,但仍須留意市場對年內降息 預期的碼數與聯準會有不小落差;歐洲因通膨明顯降溫,且多項經濟 數據表現較弱,今年歐洲央行或將轉為降息,避免過度緊縮造成經濟 硬著陸。
安聯投信表示,美股標普500指數企業獲利增長有望達到二位數, 較去年明顯改善;過去一個月獲利預估比率也出現小幅上調;歐洲從 道瓊歐洲600指數觀察,今年歐洲企業獲利預估成長6.7%,基本面持 續改善中。隨央行升息周期邁入尾聲,有利景氣逐步築底回溫,長期 股市仍有望震盪回升,建議伺機拉高股票等風險性資產配置,以高品 質大型股與成熟市場為核心部位,提高投資組合抗風險的能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近一周公布的多項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維持 強健,降低聯準會短期降息的可能,儘管降息時點遞延,但降息趨勢 已確定,短線殖利率反彈提供空手投資人加碼債券、平衡型基金及對 利率敏感度較高股票的機會。建議以美國平衡型及精選收益複合債券 型基金為單筆加碼首選,留意基礎建設、全球氣候變遷及亞洲股市( 印度/日本)震盪買點。
巴隆周刊點名AI採用率上升、AI驅動雲端需求及科技股提高股利發 放等趨勢,有利科技股延續多頭漲勢,且過去經驗顯示投資科技股的 最佳策略是「持續留在市場」,原因是隨科技持續發展,中長期下科 技趨勢保持向上,投資人隨意賣出反而可能錯過後面更大的行情,建 議可留意科技股的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南韓,獲外資買超金額46.3億美元,接著 是台股的29.5億美元、印尼的6.8億美元;賣超則以印度的31.0億元 最多,再來則是泰國賣超7.5億美元。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2月5日是兔年台 股封關日,雖一度受調節賣壓影響回檔修正,但在權值股回神帶動下 ,加權指數翻紅,終場收在18096.07點,農曆年封關首度收在萬八之 上,兔年全年指數大漲3164點,為兔年股市畫下完美句點。近期台股 在基本面、資金面尚稱穩健下,呈現多頭排列,預期金龍年在AI、半 導體等題材帶動下,台股新春開紅盤有機會重啟新一波攻勢。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今年大方向為成長格局,但各產業成長性 不一,故在布局方向上建議聚焦能見度來到二至三年的產業,如IP/ ASIC、光通訊、AI與重電等;去年第四季手機急單帶動半導體復甦, 但須留意手機相關庫存回補近期已告一段落;而美股科技股近期走強 則有利於提升台灣AI族群的評價。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近期越南國會正式通過 土地法修正案,期盼透過這次的修正案,可為土地買賣管理與運作提 供更準確的法律框架,並進一步為經濟帶來有效成長動力,期在204 5年前成為高收入國家,市場投資氛圍仍屬正向,越股可望維持多頭 走勢。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經濟保持強韌姿態,企 業獲利表現同樣亮眼,隨著印度人均所得快速拉高,在可支配所得提 高下將增基高單價商品消費,消費升級商機可期,持續看好印度後市 表現。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王亨指出,隨庫存消化告一段落,製造業進入 築底階段,惟新訂單、廠商生產仍疲弱,復甦動能可能較緩步,經濟 基本面在好轉前都會有些許顛簸;但整體而言,製造業低檔回穩、貨 幣供給增速下滑幅度收斂,企業融資開始出現回溫,也讓景氣築底態 勢確立,這將有利於以景氣循環股為大宗的歐股後市表現。
先前因高通膨、歐元貶值影響,歐洲當地的中小型企業受到的衝擊 ,高於大型國際企業,使中小型股的股價自2021年起大幅落後大型股 ,但近期市場情緒逐漸好轉,中小型股相對大型股的長期估值溢價已 消弭。
整體來看,近期歐股受惠於市場情緒轉佳,走勢反彈,建議投資人 可在市場拉回時,伺機布局。
安聯投信認為,相較於美國聯準會明確釋放降息信號,歐洲央行官 員對降息預估相對較為保守,市場仍期待金融環境今年有望逐步走向 寬鬆;故在低度成長的大環境,聚焦長期具結構式成長的策略、應為 較佳的應對方式,如部份工業、資訊科技等主題,相對受青睞。
PGIM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莊禮菡分析,歐洲最大經濟體 德國去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3%,低於前年修正後的1.8%,這也是德 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經濟衰退,市場預期德國有 可能是7大工業國中,唯一在2023年呈現經濟負成長的經濟體。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出,1月德國投資人經濟信心指數從 前月的12.8攀升至15.2,高於路透統計的分析師預估值12.0,並顯示 半數受訪者看好歐洲央行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始降息,使得投資人對經 濟現況的信心攀升,然歐央會議紀錄與官員則指出,過早降息將降低 抑制通膨成效。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近期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讓信用債市場迎來淨流入潮,台灣的投信公司也不例外。根據市場研究數據,信用債包括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券基金,過去一周都看到了資金的湧入。其中,非投資級債券基金近一周及今年來,分別有6.2億美元及16億美元的淨流入,顯示市場對風險性資產的信心逐漸恢復。 日盛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分析,全球主要債市除部分指數小幅收跌外,大多數債券資產都呈現上涨,其中亞洲非投資級債表現特別亮眼,近一周上涨1%。亞洲與大陸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因擁有較高的殖利率及收益率,以及低存續期間與低利率敏感度,在市場上的評價相當吸引人。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指出,大陸的货币政策對亞洲債市走勢具有重要影響。近期大陸人行積極出手救市,實施降準等貨幣政策,為市場帶來大量的流動性,這對大陸債市上攻行情將是加分項。 安聯投信則提出債券策略的三大原則:增加存續期、布局信用債、留意波動度。由於目前信用債表現強勁,景氣放緩或衰退都將帶來公債殖利率走低的機會,這對信用債的收益率仍具有吸引力。
台股近來可說是熱鬧非凡,周K線連續三紅,指數已經站上萬八(18,000)這個重要的關卡。今日(5日)可是農曆年前台股最後交易的封關日,投資人們都相當關注,因為這意味著投資重心應該要從短線操作轉向基本面分析。這時候,大家的眼光都聚焦在那些獲利展望佳的成長族群,希望能夠在未來的股價回穩和漲升中,享受資本利得的樂趣。 上周五,台股在美聯儲鷹派壓力減輕、AI主題表現亮眼,以及外資的加碼挹注下,大盤終於上漲91點,收在18,059點,成交額也達到3,320億元。這讓投資人們對於未來的投資布局更加有信心。 安聯投信的台股團隊也對投資者提出了建議,他們認為各產業都在回歸成長,但成長性卻不盡相同。他們建議投資者聚焦那些能見度可達二到三年的產業,比如IP/ASIC、光通訊、AI和重電。美科技股的走強對台灣AI族群評價的提升也很有幫助;而去年第四季手機急單帶動的半導體復甦,則需要注意近期手機回補庫存需求已經告一段落。 此外,CSP自研晶片的需求帶動了IC設計服務業的長期成長;AI加速了光通訊基建升級的趨勢,而去中化的趨勢可能會為國內光通訊族群帶來轉機;美國電網設備的汰換升級也帶動了變壓器外銷供不應求。 今年選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電子、IP/ASIC、AI、雲端伺服器、車用電子、半導體族群以及景氣循環末段等,都是成長利基明顯的布局重點。在綠電方面,電網升級政策的受惠族群也具有相當的成長潛力。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提醒大家,台股短線指數的多空震盪相當劇烈,加上農曆年假長達九天的休市不確定性,選股成為了應對多空波動的關鍵。現在這個階段,應該以獲利展望佳的成長族群為布局主軸。 這些獲利展望佳的成長族群普遍具有長期競爭力、展望正向和產業能見度高這些特點,股價自然有表現機會。像是智邦、研華、緯創、聚陽、微星、欣興、長榮航等公司,法人預估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逾2元,近期股價也相當強勢,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農曆年封關日只剩最後一個交易日,部分法人已經開始出現擇優布局的跡象,許多中實戶也開始為金龍年挑選投資標的。
日盛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觀察全球主要債市, 除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與部分通膨連結債指數小幅收跌外,全球主要債 券資產過去一周大都收紅,其中又以信用債中亞洲非投資級債表現較 佳,近一周交出1%漲幅。
亞洲與大陸非投資等級債券較全球及美、歐非投資等級債具較高殖 利率及收益率,且擁有低存續期間與低利率敏感度特性,至1月29日 JPM亞洲非投資等級債指數利差高於5年平均,殖利率為14.2%,也高 於5年平均約10.5%,凸顯評價面深具吸引力,可持續關注後續表現 。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表示,亞洲債市走 勢仍需觀察最大經濟體大陸的貨幣政策,近期大陸人行積極出手救市 ,降準等貨幣政策組合拳,將為市場帶來及時雨,自2022年以來的全 面降準幅度均為25基本點,但這次直接宣告全面降准50基本點,釋放 人民幣1兆元流動性,幅度超市場預期。
這反映貨幣政策的邊際加碼,可帶來二大效益,一是彌合流動性缺 口,降低短期資金的市場波動;二是釋放的中長期資金可以為年後的 信貸投放提供助力,將激勵大陸債市上攻行情,進而帶動亞洲非投資 等級債表現。
安聯投信認為,債券策略建議把握三原則,即增加存續期、布局信 用債、留意波動度。目前信用債表現相對強勁,景氣放緩或衰退都提 供公債殖利率走低的環境,降息也將會引導公債殖利率走低、殖利率 曲線開始陡峭化,信用債收益率仍具吸引力。
台股上周五在美股擺脫美聯準會鷹派賣壓、AI主題表現強勁,以及外資加碼帶動,挹注大盤多頭氣勢,終場上漲91點,收18,059點,成交量3,320億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各產業重回成長但成長性不一,布局建議聚焦能見度可達二到三年的產業、如IP╱ASIC、光通訊、AI、重電;美科技股走強有利提升台灣AI族群的評價;去年第4季手機急單帶動半導體復甦,但須留意近期手機回補庫存需求已告一段落。
另外,CSP自研晶片需求帶動IC設計服務業長期成長;AI加速光通訊基建升級趨勢,加上去中化趨勢或將為國內光通訊族群帶來轉機;美國電網設備汰換升級趨勢帶動變壓器外銷供不應求。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今年選股扮重要角色,包括電子、IP╱ASIC、AI、雲端伺服器、車用電子、半導體族群、景氣循環末段等因有成長利基支撐是布局重點;綠電部分,電網升級政策受惠族群等亦具成長利基。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指出,台股短線指數多空震盪劇烈,且因農曆年假長達九天休市的不確定因素,選股仍是因應多空波動的關鍵,現階段應以獲利展望佳的成長族群為布局主軸。
獲利展望佳的成長族群普遍具長期競爭力、展望正向與產業能見度高等特點,股價相對有表現機會。如智邦、研華、緯創、聚陽、微星、欣興、長榮航等,法人預估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逾2元,且近期股價強勢、獲市場買盤青睞。
目前距離農曆年封關僅剩最後一個交易日,部分法人近期已出現擇優布局的操作跡象,且不少中實戶也開始為金龍年挑選標的。
總統大選落幕,台股迎來穩定增長期!不確定因素逐漸降低,資金回流台灣,股價指數節節高昇。法人和專家一致認為,後市資金動向將是關鍵,美聯儲降息預期強烈,外資回補台股,預計將帶來資金潮湧,台股有望再創高點。進出口增長,半導體科技類股獲利觸底反彈,基本面穩固,台股前景樂觀。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美聯儲點陣圖顯示,今年預計降息3碼,明年再降息4碼。近期經濟數據偏向樂觀,但市場仍預期今年第二季開始降息。全球央行採取寬鬆政策,資金動能強勁,對台股形成支持。
過去兩年,外資賣超2.1兆元,去年回補近2,000億元。今年,資金回補台股的可能性極高,資金潮湧將成為推升台股的主要動力。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今年市場將把握各季步調,維持投資紀律,並分批布局,以抓住市場機會。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強調,春節前封關日不易有大行情,但年後隨著企業財報陸續出爐,市場關注焦點將聚焦於此。AI伺服器相關族群受利空干擾,但近期已經開始有好消息傳出,後續有望重回主流。晶片短缺的情況逐漸緩解,AI概念股可望維持良好營運表現。
台灣投信市場近來動盪,不少基金表現亮眼,其中安聯投信的多重資產基金就格外引人矚目。根據理柏統計,境外美元各類混合型基金過去一季多數翻正,近一年來更有近四成表現逾一成,這反映出市場在升息尾聲下,採取主動式多重資產或平衡策略的重要性。安聯投信的經理人謝佳伶指出,多重資產型基金適合各類型投資人作為核心資產配置,尤其是對保守型投資人來說,搭配多重資產型基金能夠有效分散利率和信用風險,並掌握不同投資機會。 謝佳伶強調,投資策略上,建議投資人著眼於多元化、強資產、強貨幣三個重點,並與固定收益資產互為搭配,建立長期持有的核心部位。她建議,固定收益資產可以選擇複合型債券及確定性較高的債券型商品,而多重資產型則可以選擇以美國為主或者全球布局且股債均衡配置的基金。 在主題投資方面,安聯投信看好智慧城市發展的趨勢,認為這是未來幾年將持續加速的領域。她建議投資人以相對積極的多重資產策略,聚焦受惠結構性成長主題的智慧城市,並著眼於長線趨勢契機。同時,搭配收益策略以抵禦波動環境。 另一方面,瀚亞投資的全球配置優化基金研究團隊分析,美國聯準會最近結束了2024年的首次利率會議,市場預期按兵不動,但降息時程似乎比原先預期更加延後。這使得利率較敏感的美國科技股走弱,而債市則表現平穩。儘管如此,美國經濟仍具有韌性,預料將以軟著陸的方式前進。在產業復甦階段,全球股債後市行情值得期待。因此,瀚亞投資建議投資組合應包含具成長性的股票與防禦性質的債券。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根據美國聯準會點陣 圖顯示,預期今年降息3碼,至明年再降息4碼,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 偏向樂觀,但市場仍預期今年第二季開始降息。相較於過去兩年,今 年全球央行可望採較為寬鬆的政策,資金動能也會較為強勁。
統計2020年至2022年外資共賣超2.1兆元,去年回補近2,000億元, 不管是過去因為地緣政治影響,或者是緊縮政策所致,今年資金回補 台股的可能性極高,資金潮匯聚可望成為推升台股表現的主軸。台股 評價面頻頻升高,因此目前就算指數在高點,也並沒有過熱跡象。
去年12月出口為16個月以來最高,AI伺服器和雲端運算商機熱絡, 帶動顯示卡、伺服器等資通產品出口增加。企業今年受惠去年低基期 影響,電子產業重回成長,AI的運用也正式落實到硬體,而半導體產 業的存貨也逐漸去化。總體而言,今年市場預期台股上市櫃企業獲利 可達20%成長,到明年也能持續。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今年可把握抓住市場各季步調、維持投資 紀律並分批布局的主要原則進行投資;舉例來說,第一季在重要企業 法說正向、AI占比預計可高於預期以及美股走強下走高後,雖可能因 漲多出現波動,不失可視為進場布局時機。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強調,春節前封關日不易有大行情,但 年後隨各家企業財報陸續出爐下,市場關注焦點聚焦於此。先前AI伺 服器相關族群受利空干擾,但近期已經開始有好消息傳出,後續有機 會重回主流,加上美系大廠也對AI晶片市場做出驚人預測,晶片短缺 的情況逐漸緩解,AI概念股可望維持良好營運表現,相關類股表現可 持續關注。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多重資產型基金適合各類型投資人作為核心資產配置的一環。多數保守型投資人多以債券型基金為主要部位,建議可搭配多重資產型基金,以分散利率、信用風險,並掌握不同的投資機會。
謝佳伶指出,策略上建議掌握多元化、強資產、強貨幣三個重點,與固定收益資產互為搭配,建立長期持有的核心部位;其中,固定收益資產可選擇複合型債券及確定性較高的債券型商品如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作為核心部位;多重資產型可以選擇美國為主或者全球布局且股債均衡配置的基金。
此外,就主題上,安聯投信表示,為解決或滿足城市發展所需的科技、現代化方案,智慧城市的發展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加速,建議以相對積極的多重資產策略,聚焦受惠結構式成長主題如智慧城市,著眼長線趨勢契機;再搭配收益策略,以抵禦波動環境。
安聯投信分析,城市化與科技創新,應是對未來智慧城市提供趨勢機會的兩大關鍵;在全球城市推動基礎建設現代化進程需求,也會提供更多面向的廣泛機會,例如管理資源、提高永續發展,以及推動邁向數位化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瀚亞投資-全球配置優化基金研究團隊指出,美國聯準會甫開完2024年首次利率會議,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但降息時程似乎比原先預期更加延後,導致期待與事實分歧下,利率較敏感的美國科技股聞訊後走弱,而債市則表現持平,惟美國經濟仍具有韌性,預料往軟著陸方式前進,加上產業處復甦階段,全球股債後市行情值得期待,建議投資組合應納入具成長性的股票與防禦性質的債券。
生技產業近期轉向積極,法人預測市場將迎來升息觸頂的契機,三大動能包括併購熱潮、監管放寬及關鍵新藥的發展,預計今年併購數量與新藥核准動能將創下新高。百達生物科技策略投資團隊產品經理Flora Liu指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生技產業在去年底才看到行情強勢回歸,NBI生技指數自去年10月低點反彈,截至1月8日漲幅達24.6%,顯示轉折點可能已經到來。百達生物科技分析,去年生技領域併購交易數量創下歷史紀錄,總金額超過1,200億美元,反映出大型生技公司對高潛力公司的渴求。監管環境的逐步放寬,使得新藥核准進度加快,去年FDA核准新藥數量達到過去30年第二高。安聯投信強調,生技產業受益於殖利率走低及評價面的再評價,近來表現不俗。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則認為,醫療產業股價去年落後大盤,目前創造了逢低布局的機會。
百達生物科技策略投資團隊產品經理Flora Liu表示,歷史經驗顯 示,過去三年除少數疫苗股受惠新冠肺炎影響,總體經濟因升息環境 令生技產業面臨逆風,到去年底才看到生技股行情強勢回歸,NBI生 技指數自去年10月低點反彈,截至1月8日高點漲幅高達24.6%,顯示 生技轉折點可能已到。
百達生物科技策略投資團隊分析,併購是生技領域去年開始延燒的 話題,尤其是去年創下歷史最多的併購交易數量紀錄,超過20筆重要 的歐美交易,總金額超過1,200億美元,反映大型生技公司持續渴求 擁有已通過臨床二期試驗資產的高潛力公司。
逐步放寬的監管環境,令新藥核准進度加速,縮短產品上市週期。 去年FDA核准55種新藥物,這是過去30年中第二高,顯示出該年度在 新藥物核准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
具備里程碑意義的新藥核准,同樣刺激了生技市場,如首款減緩神 經疾病的阿茲海默症藥物百健的「LEQEMBI」、首款針對遺傳性肌肉 萎縮症之一的裘馨氏肌肉失養症Sarepta的「 ELEVIDYS 」,還有基 因編輯細胞療法,對醫學、植物育種、畜牧、漁業等發展有重大影響 。
安聯投信強調,整體受惠於殖利率走低、激勵評價面的再評價所致 ,受惠於資金輪動、低基期與主題式基金增溫,例如生技等主題,近 期亦在評價面回升提振下有所表現,尤其是部分新藥的研發題材、持 續發效。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認為,醫療產業股價去年落 後大盤約2成,創造逢低布局空間。考量財報表現平穩,在股價與基 本面短暫背離之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
美國第四季GDP成長亮麗,對投資市場帶來正面影響,美銀最新統計顯示,過去一周信用債基金紛紛迎來資金淨流入,顯示市場信心回升。而台灣的<安聯投信>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他們的分析與建議:
首先,<安聯投信>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過去一周內受到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影響,走勢雖然震盪,但終場與前一周持平,收在4.14%。他們強調,全球主要債市大多收紅,尤其是信用債中風險取向較強的非投資級債表現較佳。
針對今年核心通脹持續降溫,<安聯投信>預期,已開發市場國家央行接下來或將放鬆既有緊縮政策。美國利率已到達限制性水準,聯準會可望調降基準利率,但市場降息預期達6碼,與聯準會官員預期幅度有極大落差,因此要特別留意。
對於今年全球經濟的展望,<安聯投信>認為,經濟恐進一步放緩,降溫的通脹也將引導美歐央行放鬆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此,他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逐步拉長存續期間至中天期,並以多元信用債的配置來追求收益,同時聚焦信用評級較高的債券,降低潛在的經濟衰退與信用風險。
此外,<安聯投信>也提到,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對今年美國經濟的預期,認為整體狀況應較先前市場預期來的強韌,並樂觀看待固定收益資產在政策轉向下的潛在機會。
最後,柏瑞投信則認為,固定收益市場對政策利率的敏感度高,若等到Fed正式啟動降息才進場,可能錯失部分潛在報酬機會。他們建議,可以趁Fed尚未降息前,提前卡位當前投資甜蜜點。
台股近期表現亮麗,半導體產業帶動指數上攻,站上短中期均線,外資歸隊讓台股重回中多格局。市場關注點落在半導體與AI概念股能否繼續推升指數,目標是攻克並穩守「萬八」(18,000點)關卡。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近期美股財報周將釋出多項利多,帶動科技股創新高,供應鏈同步受惠,台股多頭格局有望持續。在AI與半導體仍為今年產業焦點的背景下,潘育憲經理人預期台股多頭格局將持續,強調選股關鍵性。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建議,投資者應掌握各季度節奏及波動介入時機,如第一季在法說會釋出佳音時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