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捷幹細胞生技公司新聞
宣捷幹細胞生技公司(股票代號:4724)近期在細胞治療領域火力全開,副董事長蔡建芳透露,公司已有5項產品陸續進入臨床階段。其中,治療慢性肺阻塞的產品進度最快,即將開始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並將開始收案。同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和兒童腦性麻痺的產品也準備進行一、二期臨床試驗,並即將送件申請。此外,宣捷在第二季也將申請GMP廠認證。 蔡建芳補充,宣捷治療慢性肺阻塞的二期臨床試驗由林口長庚和雙和醫院共同執行,第一季已開始收案。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症的產品則由成大醫院進行一期臨床試驗。該新藥已經取得FDA的ODD孤兒藥和RPD罕見疾病認證,具有7年市場獨賣和縮短藥證審核等優勢。 對於老人衰弱症的治療,宣捷將由台大醫院和台北榮總執行I/II期臨床試驗,並已經送件進行審核。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產品由成大醫院執行一期臨床試驗,而兒童腦性麻痺的產品則由台北榮總同步進行臨床I/II期試驗,目前兩者都正在積極準備送件申請中。
蔡建芳表示,宣捷治慢性肺阻塞,由林口長庚與雙和醫院執行二期 臨床,第一季開始收案;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症,則由成大醫院 進行一期臨床收案中,該新藥已取得FDA的ODD孤兒藥及RPD罕見疾病 認證,具7年市場獨賣及縮短藥證審核等優勢。針對老人衰弱症的治 療,將由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執行I/II期臨床,正送件審核中;新生 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由成大醫院執行一期臨床;兒童腦性麻痺,由 台北榮總同步進行臨床I/II期,兩者正積極準備送件。
生技業界春天來了!近期台灣生技股喜事連連,讓投資人看好的同時,也顯示出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潛力。根據新聞報導,過去短短一個半月內,已有17家台灣生技公司報喜,其中包括了保瑞併購美國百年藥廠、智擎和逸達藥證進展等亮點。
其中,<宣捷幹細胞生技>的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該公司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的臨床試驗進展,針對NaviFUS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併用Bevacizuma b藥物治療復發性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先導性臨床試驗,已經獲得美國FDA的核准執行。這項進展對於<宣捷幹細胞生技>來說,是又一次的突破,也是台灣生技產業的榮耀。
此外,安成生技的新藥AC-203也取得英國MHRA的同意,將進行第二/三期人體臨床試驗,這對於治療單純型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及大皰性類天皰瘡等疾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藥華藥的長效型干擾素新藥P1101適用症擴大,也將為復發或難治性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巨生醫的MPB-1523 MRI顯影劑-肝細胞癌新藥,則以約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授權給大陸藥廠,這次的授權簽約金、研發里程金和銷售里程金總計達到1.15億元,未來上市後還將有約10%的銷售分潤。這對於巨生醫來說,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也是市場上的重大突破。
總結來說,台灣生技產業在這段時間內的亮點不斷,<宣捷幹細胞生技>的先導性臨床試驗、安成生技新藥的臨床試驗、藥華藥的長效型干擾素新藥,以及巨生醫的MRI顯影劑授權等,都展現出台灣生技產業的活力和潛力。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我們對於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浩宇甫公告開發NaviFUS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併用Bevacizuma b藥物,治療復發性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先導性臨床試驗,獲美 國FDA核准執行。
安成生技用於治療單純型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及大皰性類天皰 瘡等新藥AC-203,獲得英國MHRA同意進行第二/三期人體臨床試驗, 預計3年內完成,由於目前該症狀尚無藥物可治療,法人看好未來授 權機會。
藥華藥持續擴大長效型干擾素新藥P1101適應症,其用於復發或難 治性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已向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申 請二期臨床試驗。
巨生醫旗下MPB-1523 MRI顯影劑-肝細胞癌,以約人民幣2億元授權 大陸藥廠,該新藥授權簽約金為人民幣2,500萬元、研發里程金人民 幣1.15億元、銷售里程金人民幣6,000萬元,未來藥品上市後,並有 約10%的銷售分潤。
而巨生醫將於台大醫院執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淋巴結的樞紐性 試驗MPB-2043 MRI顯影劑,由於大陸藥廠也看好其潛力,據悉已與巨 生醫議定優先權,研發里程金為人民幣1億元,銷售分潤則高於10% 。
藥證股中,除智擎授權法國IPSEN治療轉移性胰臟一線合併療法新 藥Onivyde取得美國FDA藥證外,逸達治療前列腺癌新藥在大陸三期數 據達標下,預計下半年申請藥證,明年營運將進一波新的成長動能。
股王保瑞以2.1億美元代價,收購美國百年藥廠Upsher-Smith,可 望帶動今年保瑞集團營收突破200億元大關,躍居生技股業績龍頭。
法人表示,生技業主流趨勢不變,在藥證、臨床重大進展之下,而 且絕大多數公司業績穩定成長下,今年仍將是吸金又吸睛的族群。
近期,台灣生技產業再創佳績,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治療藥「諾健生」以高達4,900萬元的人民幣價格納入健保,為台灣新藥產業帶來新的希望。這不僅是罕病藥物的一個重大突破,更象徵著台灣在基因治療領域的進步與實力。 隨著罕病藥物和基因治療的興起,台灣生技公司紛紛取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據統計,台灣已有至少30家生技公司旗下新藥獲得歐美孤兒藥和罕見兒科疾病資格。其中,國邑治療肺動脈高壓新藥L606以2.25億美元的價格將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安基治療罕病甘迺迪氏症的小分子新藥AJ201,則以2.5億美元的價格授權給美國Avenue新藥公司,創下國內罕病新藥授權金紀錄。 專家表示,罕病新藥因為市場缺口大、成功率和投報率高,吸引了國際藥廠的關注。而台灣生技公司在這一領域的表現令人矚目,如中橡治療龐貝氏症的Myozyme、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藥華藥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的Besremi/P1101等,都已經成功授權。 在基因與細胞治療方面,台灣生技公司也不遺餘力。宣捷、育世博、長聖、基亞、訊聯、向榮、台寶等公司積極布局,並有大型集團如佳世達、大江基因、宏碁、台塑生醫等加入戰局。其中,台塑生醫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51%股權,長春藤專攻的「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已完成治療晚期肝、肺癌的臨床一期人體試驗,證明其安全性。 在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法的發展上,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多家台灣生技公司如浩鼎、泰福、免疫功坊、台耀、永昕、台康、旭富等,以新藥開發和CDMO代工生產模式加入競爭。 總之,台灣生技產業在罕病藥物和基因治療領域的發展前景看漲,不僅為台灣帶來經濟效益,更為患者帶來希望。
初步統計,台廠至少已有30家公司旗下新藥分別拿到歐、美孤兒藥 、罕見兒科疾病資格。上周國邑治療肺動脈高壓新藥L606,就以2.2 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0億元)將北美市場授權予Liquidia公司;今 年3月安基也將治療罕病甘迺迪氏症的小分子新藥AJ201,以2.5億美 元(約合新台幣逾75億元)授權美國Avenue新藥公司,創下國內最大 的罕病新藥授權金紀錄,足見罕病新藥卡位投資熱潮已成新顯學。
專家認為,罕病新藥因缺口大、成功率和投報率高,吸引國際藥廠 分食大餅;台廠在中橡治療龐貝氏症的Myozyme、智擎胰臟癌新藥安 能得、藥華藥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的Besremi/P1101多年前即已授權 ,加上新近的國邑和安基等,都將為罕病新藥公司創造「吸金」利基 。
此外,新世代主流的基因與細胞治療,隨著再生醫療雙法今年可望 過關,2050全球再生醫療市場3,800億美元的商機規模,激勵廠商布 局,除育世博、長聖、基亞、訊聯、向榮、台寶、宣捷等生技公司外 ,大型集團也以結盟方式加入戰局,像是佳世達與大江基因合作,今 年啟動細胞新藥臨床前開發;宏碁AI助攻三顧個人化「腫瘤新抗原D C」篩選;台塑生醫則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51%股權,長春藤專攻 的「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已完成治療晚期肝、肺癌的 臨床一期人體試驗,驗證其安全性無虞。
首創和利基新藥中,則以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最受關注,浩鼎 、泰福、免疫功坊、台耀、永昕、台康、旭富以新藥開發和CDMO代工 生產模式加入戰場。
【台灣股市新聞】近期台灣股市中,生技醫療股宣捷幹細胞(4724)表現亮眼,成為興櫃漲幅王。隨著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重申鷹派立場,本周股市行情波動,但宣捷幹細胞卻逆勢上揚,從本周開始至今,其股價已狂漲65.6%,顯示出其強勁的市場表現。 根據櫃買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興櫃股票本周成交金額達133.13億元,成交股數為2.14億股,成交筆數則達13.7萬筆,這三項數據均較前一周有所上升。端午連續假期結束後,投資者回歸市場,帶動了買盤的活絡。 宣捷幹細胞作為生技醫療領域的佼佼者,其優秀的表現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在這波股市波動中,宣捷幹細胞能夠逆勢上漲,充分顯示了公司強大的基本面和市場競爭力。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截至昨(29)日,興櫃股票本周總成交金額攀升到133.13億元、成交股數提升至2.14億股、成交筆數增加至13.7萬筆,三項數據皆高於前一周,因端午連續假期後買盤歸隊。
台股近期熱鬧非凡,成交金額飆破4,000億元,興櫃市場也興起來,單周成交值衝上170億元,創兩個月來單周新高。這股熱潮中,生技股領頭羊宣捷幹細胞生技格外引人注目。在這波台股盛況下,宣捷幹細胞生技表現亮眼,帶動股價上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這波台股的興盛,除了因為美國聯準會(Fed)宣布6月暫停升息,市場預期年底前可能再升二碼,讓升息循環進入尾聲外,還因為景氣逐漸復甦、電子旺季來臨,帶動台美兩地投資氛圍轉佳,熱錢紛紛湧向股市。
在個股表現方面,興櫃市場17檔個股繳出雙位數漲幅,其中宣捷幹細胞生技周漲幅介於13%~25%間,表現不俗。而宣捷幹細胞生技的表現,也得益于旗下生技新藥公司因華16日公告,原料藥鹽酸沙丙蝶呤取得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核准,該產品在大陸製劑技術已授權山東新時代藥業,原料藥將由被授權方於大陸運用於製劑生產及銷售。
這個利多消息激勵了宣捷幹細胞生技股價,16日飆漲17.62%,最高價27元刷新近三年高,單周漲幅高達39.47%,榮登興櫃之冠。這也反映了市場對宣捷幹細胞生技未來發展的期待。
不僅如此,宣捷幹細胞生技還在電動車領域展現了強大的潛力。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股價本周來連日衝高,市值暴增逾2,000億美元,為台股電動車概念股打上強心針。受此激勵,興櫃電池芯廠格斯科技*單周勁揚38.59%,成為市場另一個焦點。
格斯科技*為目前國內唯一能同時製造鈦酸鋰及高鎳鋰三元高階芯的廠商,鈦酸鋰電池具有安全、多次充放性質,壽命也較鋰鐵電池長,適合作為電動載具的電池芯解決方案。而其在中壢工業區打造國內首座GWh規格工廠,預計本季底啟動試產,未來將可用於電動車系統。
宣捷幹細胞生技(股票代號:4724)近期搶攻再生醫療市場,全力開發治療慢性肺阻塞的新藥,預計在7、8月啟動二期臨床試驗收案,目標明年完成。同時,公司積極與多國海外潛在夥伴洽談授權合作,展開全球化布局。 創立於2001年的宣捷幹細胞,由科技業大老宣明智創辦,成為宣捷集團旗下第一家進軍資本市場的生技公司。該公司股價16日以28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盤中最高飆升至36.8元,漲幅達3成,終場以31元作收,漲幅10.71%。 宣明智表示,他認為應用當代材料的是強者,而他崛起的時代關鍵材料是「矽」。在半導體產業已成為新顯學的今天,產業不會再需要他這樣的人。因此,在2000年,他轉向生技產業,並看好台灣完整的醫療體系,認為細胞治療將成為下一個新世代。 宣明智強調,與半導體產業不同,醫療產業是「家門口」就是市場,只要規範健全,台灣的細胞治療在全球將有領先地位,這是台灣的新機會。 總經理吳世揚透露,宣捷幹細胞由於乾細胞儲存業務的重點在擴增,目前公司一條胎盤可擴增至4萬劑,這將成為後續發展細胞治劑的基礎。 目前,宣捷幹細胞已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人衰弱症(FS)、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BPD)等三項適應症進入人體臨床階段。其中,慢性肺阻塞將於7、8月開啟二期臨床收案,規劃收案70位,預計明年底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若二期臨床達標,有機會適用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 此外,老年衰弱症將於第四季啟動臨床一/二期收案,而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症已取得美國孤兒藥認證,目前正與歐洲藥廠洽談授權中。至於兒童腦性麻痺、周產期缺氧窒息腦病變、極早產兒腦傷等適應症,則已完成臨床前試驗,後續將申請正式臨床試驗。
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宣布6月暫停升息,雖利率點陣圖仍保留 年底前再升二碼的可能性,然升息循環顯然已進入尾聲,加上景氣逐 漸復甦、電子旺季來臨,帶動台美兩地投資氛圍轉佳,熱錢紛紛湧向 股市。
台股本周正式攻破萬七,加權指數叩關17,300點,且單周五個交易 日成交金額均維持在3,000億元之上,16日甚至爆出逾4,500億元巨量 ,創去年3月初來高,量價齊揚多頭氣盛,興櫃市場也同歡,單周成 交值衝上170.81億元,是繼4月中旬寫下178.25億元以來的單周新高 。
個股表現方面,興櫃單周共17檔個股繳出雙位數漲幅,其中,因華 、格斯科技*各擁題材,周漲幅達39.47%、38.59%;而振躍精密、 聯合聚晶、凌航、景傳、影一、國邑*、晶鑽生醫、宣捷幹細胞周漲 幅則介於13%∼25%間。
興櫃生技股傳捷報,健喬旗下的生技新藥公司因華16日公告,原料 藥鹽酸沙丙蝶呤取得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核准,該產品在大 陸製劑技術已授權山東新時代藥業,原料藥將由被授權方於大陸運用 於製劑生產及銷售。受此利多激勵,因華16日飆漲17.62%,最高價 27元刷新近三年高,單周漲幅高達39.47%、榮登興櫃之冠。
美股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股價本周來連日衝高,自5月25日起拉出一 波連13紅的攻勢、刷新連漲紀錄,期間市值暴增逾2,000億美元,也 為台股電動車概念股打上強心針。
受此激勵,興櫃電池芯廠格斯科技*單周勁揚38.59%,15、16日最 高價相繼突破50元及60元整數關卡。
格斯科技*為目前國內唯一能同時製造鈦酸鋰及高鎳鋰三元高階電 芯的廠商,鈦酸鋰電池具備安全、多次充放性質,壽命也較鋰鐵電池 長,適合作為電動載具的電池芯解決方案;而其在中壢工業區打造國 內首座GWh規格工廠,預計本季底啟動試產,未來將可用於電動車系 統。
由科技業大老宣明智創辦的宣捷幹細胞,是宣捷集團旗下首家進軍 資本市場的生技公司,挾著宣明智的光環,該股16日以28元參考價登 錄興櫃,盤中最高來到36.8元,漲幅衝破3成,終場以31元作收,漲 幅10.71%。
宣明智表示,最會應用當代材料的就是強者,他崛起的時代的關鍵 材料是「矽」,在半導體已成新顯學下,產業不太需要再多一個他。 因此在2000年,他跨足生技產業,著眼台灣有完整的醫療體系,有足 夠的基礎與發展條件,預期細胞治療將會是下一個新世代。
宣明智認為,醫療產業與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差異在於,半導體多是 幫客戶拓展國際市場,而醫療產業是「家門口」就是市場,如果有先 進的法規可以依循,加上台灣優勢的醫療技術,台灣的細胞治療未來 在全球會有領先地位,這是台灣新的大機會。
創立於2001年的宣捷,是由幹細胞儲存起家,目前實收資本額6.2 7億元,總經理吳世揚表示,儲存業務的重點在擴增,目前公司一條 胎盤可擴增至4萬劑,是後續發展細胞治劑的能量。
吳世揚說,宣捷已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人衰弱症(FS) 、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BPD)等三項適應症進入人體臨床階段 ;進度最快的慢性肺阻塞,將於7、8月開啟二期臨床收案,規劃收案 70位,預計明年底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若二期臨床達標,有機會 適用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
另外,老年衰弱症,第四季將啟動臨床一/二期收案。而早產兒支 氣管肺發育不全症,已取得美國孤兒藥認證,目前則正在與歐洲藥廠 洽談授權中。
至於兒童腦性麻痺、周產期缺氧窒息腦病變、極早產兒腦傷等適應 症,皆已完成臨床前試驗,後續會申請正式臨床試驗。
宣捷幹細胞昨天舉行興櫃前法說會,該公司主要從事臍帶血、臍帶/胎盤幹細胞、成人周邊血及免疫細胞之儲存、擴增及幹細胞新藥開發,是國內少數具幹細胞儲存以及異體幹細胞新藥研發的生技公司。
吳世揚示,臍帶間質幹細胞具有開發多適應症新藥的雄厚潛力,宣捷在新藥開發進度方面,慢性肺阻塞病(COPD)臨床二期今年第3季開始收案、老人衰弱症(FS)臨床一╱二期將於第4季收案、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BPD)一期臨床進行中;此外,兒童腦性麻痺(CP)、周產期缺氧窒息腦病變(HIE)以及早產兒腦傷(PBI)皆已完成臨床前試驗,將申請正式臨床試驗。
宣捷幹細胞去年營收1.8億元,年增10.5%,主要來源為幹細胞儲存服務,吳世揚表示,目前有超過2萬筆幹細胞儲存量,由於公司正進行新藥開發,去年每股淨損1.63元。
針對立法院上月未能三讀通過的「再生醫療雙法」,吳世揚表示,台灣的幹細胞研究已領先許多先進國家,期待「再生醫療雙法」儘早通過,若不趕快立法,台灣技術領先優勢又要被其他國家超越。
宣明智對於「再生醫療雙法」提出三點看法,首先,有先進科技與技術,但醫療上無先進法規,將讓大家無從遵循,國內研究出來的技術與應用,若能利用內循環機制加速藥物開發,才有機會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另外,宣明智指出,每人都希望立法能更周延,但是面對許多未知的挑戰,若要等一切項目都已弄清楚才進行立法,這樣肯定會落後;第三,過去有許多反對聲浪基於「防弊」而反對立法,這樣會永遠考慮不完。
宣捷幹細胞成立於民國90年2月,目前實收資本額6.27億元,主要 從事幹細胞及免疫細胞之檢測、擴增、儲存及幹細胞新藥開發,並以 幹細胞儲存業務為基礎,延伸至幹細胞新藥研發業務,持續開發異體 臍帶間質幹細胞製藥暨治療技術應用。
宣捷幹細胞目前主要營收來源為幹細胞儲存服務,是全台首家執行 胎盤與臍帶間質幹細胞儲存業務,可同種異體使用,應用範圍廣泛, 儲存業務重點在擴增製造,公司目前一條胎盤可擴增至4萬劑的量產 規模,去年營收達1.8億元,年成長10.45%。
宣捷幹細胞總經理吳世揚指出,COPD市場龐大,以台灣而言,最新 公布的十大死因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位居第九名,而公司旗下COP D治療新藥已在4月向衛福部提出執行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申請,預計 7、8月啟動收案,並力拚明年底完成。
此外,亦同時著手進行四項新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開發,分別為治療 老人衰弱症(FS)、治療兒童腦性麻痺(CP)、治療周產期缺氧窒息 腦病變(HIE)和治療非常早產兒嚴重腦傷(PBI)。
台灣康和證券(6016)近期召開111年度股東會,通過決算財報及虧損撥補兩項重要議案。隨著台股交投熱絡,該公司5月份自結獲利表現亮麗,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達6.4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稅後淨損2.49億元、每股虧損0.42元有顯著改善。 康和證券表示,今年台股交易量逐漸升溫,集中市場日均量從1月的1,925億元上升至5月的2,594億元,其中更有六天交易量突破3,000億元。此外,今年前五月外資共淨匯入207.75億美元,對公司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對於今年展望,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預期,公司獲利將比去年有顯著成長。他指出,部分券商自營部門去年對今年股市看法偏負,持股水位偏低,但康和證自營部門持股部位穩定,並先行進場卡位,把握市場反彈機會。 在承銷業務方面,康和證券去年承辦的IPO業務表現亮眼,簽訂了包括宣捷、久舜、益鈞環保、水星生醫及瑞格國際生技等主辦案,並協辦愛比、達勝、友松、利百景、坦德科技、唯數娛樂等案件,均已完成簽約。鄭大宇指出,大陸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可能增加大陸台商來台IPO成本,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尚待觀察。
康和證券表示,今年台股交易較去年逐漸升溫,集中市場日均量自 1月的1,925億上升至5月的2,594億,5月更有六天交易量突破3,000億 以上,且今年前五月外資共淨匯入207.75億美元。
展望今年,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表示,受惠台股回溫、自營部門 獲益,公司今年獲利將較去年「好非常多」,他分析,部分券商自營 部門去年看壞今年股市,故持股水位偏低,康和證自營部門持股部位 穩定、先行進場卡位把握反彈。
承銷業務方面,去年康和證承銷業務在國內IPO主辦簽約表現亮眼 ,簽訂尖端、久舜、宣捷、益鈞環保、水星生醫及瑞格國際生技等主 辦案,並協辦愛比、達勝、友松、利百景、坦德科技、唯數娛樂等案 ,皆已完成簽約。鄭大宇指出,惟大陸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 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恐增加大陸台商來台IPO成本,對業務衝擊 仍待觀察。
衛司特成立於民國90年1月19日,目前實收資本額2.04億元,董事 長兼總經理為林世民,截至112年5月18日,全體董事持股比例39.52 %。
衛司特主要產品為電解設備與耗材及再生金屬服務等,111年內銷 比53.13%,外銷比46.87%,111年營收8.07億元,稅前盈餘2.46億 元,每股盈餘9.32元。
據RolandBerger預測,全球再生醫療市場產值在2025年上看1,300億歐元,年複合成長率將可達33%。而截至7月截止,全球已有70多件以再生醫療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其中更以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簡稱ARDS)的治療最熱門。
宣捷幹細胞生技總經理吳世揚指出,細胞治療可分為細胞免疫和幹細胞治療,前者講求的是攻擊,後者強調的是修復;而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除了治療、防禦外,修復也是重要的議題。
吳世揚認為,間質幹細胞因具有免疫調節、組織再生、干擾病毒合成與抗發炎的能力,國際研究已經證實,其對新冠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症療效顯著,因此間質幹細胞將成為新的療法。
目前國際間以間質幹細胞用於新冠患者的結果,在上海病人治療後14天,肺功能顯著改善且沒有不良反應;日本的病人治療後使用呼吸器的天數下降;伊朗的病人在治療後,血液的發炎因子顯著下降;印尼間質幹細胞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存活率提高2.5倍;美國的24個病例,經31天治療後存活率顯著上升;大陸南京大學針對41名受試人進行研究,肺發炎情況顯著改善,死亡率是0。這些以上數據都顯示,間質幹細胞治療對於病人存活有幫助。
台安生技總經理林世嘉表示,今年8月Healios發表利用骨隨間質幹細胞藥物治療肺炎引發的ARDS、和COVID-19感染造成肺炎引發之ARDS的臨床二期試驗結果,其療效指標不僅呈現不錯的效果,其給藥90天後,用藥者平均減少死亡率39%。為此,HLCM051治療肺炎引發的ARDS已獲得日本厚生省孤兒藥資格,且有機會取得藥證上市。
有鑑於間質幹細胞治新冠已掀風潮,台廠也極布局,長聖除了治新冠的第一/二期臨床試驗,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通過外,目前正在研發利用「雙路徑」,即透過靜脈與動脈回輸間質幹細胞,以提高細胞作用量,增加抗發炎及組織損傷修復療效。
宣捷幹細胞針對ARDS適應症,UMC119-06目前正執行臨床試驗,預計在二年後進入人體臨床二期試驗。吳世揚表示,該新藥已在雙和醫院執行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