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指出,聯博、安聯及施羅德分別符合五項評估 指標、可適用兩項優惠措施,聯博、安聯及施羅德共同選擇的優惠是 得於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內,引進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與 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符的境外基金;安聯及施羅德還選擇了其 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聯博則另 選境外基金申請案得加速審核。
景順、摩根、野村、富蘭克林及NNIP則分別符合四項評估指標,可 適用一項優惠措施,分別得於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內,引進 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符的境外基金; 或其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或單 一境外基金投資大陸地區有價證券總金額上限永久放寬為該境外基金 淨資產價值的40%。
郭佳君指出,這八家在台灣募集銷售的境外基金國內投資人投資比 率上限均得放寬為70%。
證期局指出,安聯及施羅德協助在台投信據點培育投資研究等核心 資產管理技術人才;施羅德、摩根、野村、富蘭克林及NNIP辦理資產 管理人才培訓計畫及與校園合作;聯博、安聯及景順分別在台灣設置 區域性的基金服務機構;富蘭克林在台辦理金融理財教育推廣,對提 升資產管理業務經營與發展有具體績效貢獻。
金管會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並鼓勵境外基金業者依深耕計畫提出 申請,以結合境內外基金業者之資源,增進資產管理產業整體競爭力 。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外資對亞股的熱情持續升温,不論是陸股、韓股還是印度股市,都受到外資的積極買進。雖然上周陸股滬深300指數大跌3.1%,但外資卻逆勢湧入43.24億美元,顯示對陸股的逢低承接意願相當強烈。而南韓股市雖然只小漲0.4%,外資卻買超8.51億美元,顯見外資對於亞洲市場的信心未減。 在這波亞股升勢中,印度股市表現特別亮眼。外資在上周再度湧入印度股市10.21億美元,使得印度股市全年買超金額逼近90億美元,Sensex 30指數今年來上漲幅度達23.5%,成功取代越南股市成為亞股漲幅冠軍。 群益證券分析,印度最新一季企業財報顯示,整體企業獲利大增101%,運營狀況預計會持續改善。在產業方面,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科技、金融、原物料、內需族群。 對於市場近期對大陸龍頭地產股的擔憂,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單一地產商的違約狀況不會導致系統性危機。中國政府正推動國有企業更謹慎管理風險,並可能允許企業出現一定程度的違約。為避免外溢效應,中央政府可能會要求地方政府注資,或讓其他開發商承接面臨流動性問題的開發商資產。
較特別的是印度股市,外資在上周再度流入印度股市10.21億美元,不但讓印度股市全年的買超金額逼近90億美元大關,Sensex 30指數今年來上漲幅度達23.5%,取代越南股市22.5%的漲幅正式成為亞股漲幅第一。在東協部分,除了越南面臨賣壓,其餘東協股市在上周也全面吸金,顯示資金輪動仍是亞股今年主軸。
群益分析,以印度最新一季企業財報來看,整體企業獲利大增101%,且營運仍可望持續好轉。產業方面,建議可持續關注科技、金融、原物料、內需族群。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最近市場擔心大陸龍頭地產股對其經濟或亞股的影響,不過單一地產商可能的違約狀況,並不會產生系統性的危機,中國政府顯然在推動國有企業更謹慎管理風險,因此可能會允許企業出現相當程度的違約;而且為避免外溢效應,中央政府可能會要求地方政府注資,或要求其他開發商去承接面臨流動性問題的開發商資產。
再以後三個月來看,印度仍是表現最佳的股市,平均漲幅高達4.4 %,上海綜合、巴西、深圳綜合也有3%以上表現,整體來看,新興 亞股表現相對出色,特別是印度、韓國、越南、台灣;這些相關區域 基金的投資契機,投資人可多留意。
群益印度中小暨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外資連番加碼印股 ,今年來累計買超規模仍為新興股市中最高,內資今年來也是買超印 度股市,今年內、外資同步買超印股,顯示國內外投資人對印股相對 樂觀,資金進駐下有利於後續表現。
今年來印股也不斷頻創新高,累積漲幅已達17.19%,已超過過去 三年的年度漲幅,印度在疫情受控、企業財報漸入佳境下,加上基本 面改善、經濟改革等利多,可望持續吸引外資,後市表現仍可期。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印度企業第二季財報如預期亮眼 ,受惠於去年低基期,營收年成長四成,獲利倍增。由於企業獲利展 望持穩,分析師對印度未來兩年高雙位數成長預期不變,將印度今年 企業獲利成長率由25%上修至26%,明年成長率由18%上修至21%。
近12個月券商對印度股市升評數遠遠大於降評數,外資2021年累計 買超印股達73億美元,印度仍為全球新興市場共同基金傾向超額配置 的市場第一名。
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表示,印度盧比目前的價位已相當誘人 。印度政府在病例激增之際採取良好的因應措施,以及大舉提升疫苗 接種目標,這都可望在近期內成為穩定該貨幣的助力。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隨著市場對聯 準會的提早退場逐漸做好準備,所以即使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 週攀升到1.31%,但美股仍以大漲作收,可見在美國啟動利率正常化 的同時,反而是風險性資產走多的開始。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台股雖短期震盪劇烈,但全球 經濟復甦及資金寬鬆行情延續仍為多頭兩大支柱,加上電子新品推出 ,汽車產業組裝能量提升等,預估整體基本面仍是持續往上,建議可 擇機偏多布局。
外資上周對亞股的投資熱情持續升溫,中國大陸股市吸引最多資金流入,單周進帳43.2億美元,而台股也以33億美元的進帳表現亮眼。南韓股市則以18.6億美元的進帳位居第三。相對之下,越南股市是唯一一個出現賣超的亞股,單周賣超0.5億美元。亞股上周普遍收紅,其中印度股市大涨3.5%,領頭上漲,只有馬來西亞股市小跌0.06%。
今年來,外資對陸股和印度股市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吸金金額分別達到435億和76億美元,印尼股市也有15.8億美元的淨流入。然而,在賣超方面,韓股和台股仍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分別失血252億和145億美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的偏鴿立場和原物料價格的回升,以及亞股在8月中後的止跌回升,都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帶來優於成熟市場的表現。這些因素共同激勵國際資金回補亞股等新興市場,其中中國股市成為外資加碼回補的重點。
摩根中國型產品經理張致寧則表示,摩根大通證券的8月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大陸監管對股市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並計畫趁機逢低買入。他指出,歷史經驗也顯示,當MSCI中國指數波段跌幅超過三成後進場,後一月、後三月與後半年都有正報酬,當前已經醞釀極佳波段反彈機會。
印度股市方面,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由於印度疫苗加速施打、管制措施持續放寬,經濟活動逐漸回溫,市場預期今、明兩年MSCI印度股市獲利成長率將高逾20%,接近金融海嘯前的榮景,外資也持續買超,有利印度股市後市。
在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台股延續8月底的走勢,近期主軸在半導體相關族群,尤其是晶圓代工及IC設備表現出色,電子類股重回領漲族群。儘管大盤看似困於前波套牢反壓,但在晶圓雙雄與金融股強勢走揚的帶動下,大盤仍可望維持多方整理格局。
今年以來,陸股及印度仍是外資的最愛,吸金金額擴大到435億、76億美元,印尼也有15.8億美元的淨流入。在賣超方面,韓股及台股仍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失血金額分別為252億、145億美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國聯準會(Fed)偏鴿立場緩解美元漲勢、原物料及亞股於8月中後止跌回升,MSCI新興市場指數8月表現優於以成熟市場為主的MSCI世界指數,激勵國際資金回補亞股等新興市場,中國股市更成為外資加碼回補的重點。
摩根中國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說,摩根大通證券8月調查,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大陸監管對股市的影響是暫時性,並計畫趁機逢低買入。歷史經驗也顯示,MSCI中國指數波段跌幅超過三成後進場,後一月、後三月與後半年都有正報酬,當前已醞釀極佳波段反彈機會。
印度利多聚集,股市再創歷史新高。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疫苗加速施打、管制措施持續放寬,經濟活動回溫,市場預期今、明兩年MSCI印度股市獲利成長率將高逾20%,接近金融海嘯前的榮景,外資也持續買超,有利印度股市後市。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台股延續8月底的走勢,近期主軸在半導體相關族群,又以晶圓代工及IC設備表現為佳,電子類股重回領漲族群。大盤看似困於前波套牢反壓,但在晶圓雙雄與金融股強勢走揚下,大盤仍可望維持多方整理格局。
疫情對全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帶來了新的商機。根據最新的市場分析,雖然今年科技股的表現不如去年那麼耀眼,但從中長線的觀點來看,這些股票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對於投資人來說,科技顛覆、消費翻轉和醫療創新成為了三大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摩根投信的分析師們強調,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和5G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應該關注到這三大趨勢。首先,科技顛覆的潛力無限。以微軟創辦人蓋茲為例,他耗資巨資打造了一座智慧家居豪宅,這座豪宅整合了家庭安全、智慧家電、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生活服務和家庭娛樂等多項技術。預計到2024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2,490億美元。
其次,消費翻轉的趨勢也值得關注。宅經濟的興起和網購的蓬勃發展,加上千禧世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都推動了企業加速數位轉型,進行線上線下的全通路整合。市場預估,到2023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將增加至6.5兆美元。
最後,醫療創新也是一個關鍵領域。疫情讓遠距醫療的需求急增,患者和醫生更傾向於通過虛擬方式進行診斷。在台灣,從北到南,已有多家醫院加入遠距醫療的行列,這將為醫療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摩根投信指出,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技術日臻成熟,可注意科技顛覆、消費翻轉、醫療創新等三大趨勢財。
首先是科技顛覆。摩根投信舉微軟創辦人蓋茲為例,蓋茲耗費鉅資打造一座智慧家居豪宅,一口氣囊括家庭安全、智慧家電與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生活服務、家庭娛樂等多項技術。市場預估,到2024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2,490億美元。
其次是消費翻轉。宅經濟帶動網購蓬勃發展。隨AI、IoT等創新科技興起,加上重視生活品質又願意消費的千禧世代推波助瀾,刺激許多企業加速數位轉型、進行線上線下的全通路整合,掀起新零售革命。市場預估,到2023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將增加至6.5兆美元。
第三是醫療創新。疫情讓零接觸的遠距醫療需求增溫,病患與醫生更傾向以虛擬方式進行約診。在台灣,從北到南,已有多家醫院加入遠距醫療行列。
國際資金上周對東北亞股市來說可說是「逃得快」,大陸股市一個猛跌3.5%,台股更是外資賣超24.36億美元,大盤指數下跌3.7%,這個數字讓台股成為亞股中的「重傷者」。統計數字顯示,外資對陸股市淨流出16.09億美元,南韓股市也被外資賣超11.11億美元,同樣下跌3.4%。看起來,上周的東北亞股市真的是個「重災區」啊!但對於印度和東協股市來說,則相對穩定,外資上周買超印度股市4.08億美元,對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東協股市也分別淨流入1.32億美元和0.07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根據歷史經驗,每年8月或9月,美股波動都會明顯增加,這是因為亞洲股市與美股的連動性較高,所以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摩根資產管理卻有另一個觀點,他們認為,目前大陸和亞洲股市的修正,其實反而是個中長線布局的機會哦!
根據統計,上周外資對陸股市淨流出16.09億美元,南韓股市則再度被外資賣超11.11億美元,也下跌3.4%;再加上台股上周下跌3.7%,整個東北亞股市在上周可說是亞股重災區。印度與東協股市相對持穩,外資上周買超印度股市4.08億美元,對印尼與馬來西亞等東協股市也分別淨流入1.32億美元與0.07億美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根據歷史經驗,每年8月或9月,美股波動都會明顯增加,由於亞洲股市與美股連動性較高,自然也受到波及。
摩根資產管理指出,目前大陸與亞洲股市的修正,反而是中長線布局機會。
台股在近期市場動盪中,表現出相對的穩定性,不過仍受到外資流動性影響。根據市場分析,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目前美股與亞股的輪動現象相當明顯,這意味著在企業獲利的帶動下,即使部分個股漲幅已經偏高,次產業仍有可能成為今年的股市主流。林雅慧強調,只要企業獲利的趨勢不變,類股輪動就會持續,股價也將反映這一趨勢。 對於亞股市場,外資在今年的偏好並未發生太大變化,陸股和印度股市依舊受到熱烈追捧,吸金金額分別達到380億和70億美元。而印尼股市也吸引了12.9億美元的淨流入。然而,在賣超方面,韓股和台股仍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失血金額分別達到256億和161億美元。 在具體市場表現上,印度股市上周漲逾2%,成為亞股表現最佳者。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通貨膨脹數據低於預期,政府也承諾了更多的紓困措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印度股市的上涨。雖然對後市保持樂觀,但林光佑也提醒要關注疫情變化、企業獲利增長動能、通膨及總經數據。 台股方面,近期跌破萬七關口,安聯投信分析認為,美國變種病毒疫情增溫,以及部分投資人對台股交易新制的擔憂,都是導致大盤震盪走跌的原因。不過,葉獻文表示,雖然近期MSCI權重調整對台股中長線影響逐漸降低,但預計下半年台灣基本面展望仍佳,隨著疫情趨緩和財報亮眼,台股的估值和評價上修機會仍高。 另一方面,越南股市今年來漲逾24%,成為亞股第一。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越股Q2財報表現亮眼,獲利年增率達八成,尤其是大型股表現突出。
今年以來,陸股及印度仍是外資的最愛,吸金金額擴增到380、70億美元,印尼也有12.9億美元的淨流入。在賣超方面,韓股及台股仍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失血金額擴大到256、161億美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股與亞股今年主流輪動的現象都很明顯。可見在整體企業獲利的帶動下,就算漲幅已高的個股,雖然上攻空間有限,但次產業卻可以因此受惠,成為今年股市的主流。只要整體企業獲利趨勢不變,類股輪動就會持續,股價也終究會反映。
印度股市上周漲逾2%,居亞股之冠。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的通貨膨脹數據低於預期,加上政府承諾更多紓困措施,印度股市突破連日盤整區間,上周再創歷史新高。印度股市後市仍不看淡,但要持續關注疫情變化、企業獲利增長動能、通膨及總經數據。
台股跌破萬七,安聯投信分析,美國變種病毒疫情增溫,加上部分投資人擔憂台股交易新制,大盤最近大致呈震盪走跌格局。不過,除市場雜音外,盤面缺乏主流股及追價力道,也是近期牽動台股走勢的主要原因。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上周MSCI明晟公布季度調整,雖然台股權重連十降,回顧近年MSCI權重升降對台股中長線影響逐漸降低。預期下半年台灣基本面展望仍佳,隨疫情趨緩、財報亮眼,後續估值與評價上修機會仍高。
越南股市今年來漲逾24%,為亞股第一。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7月底為止,以市值統計,越股約56%個股已公布Q2財報,獲利年增率達八成,大型股最亮眼。
台股在近期外資回流亞股的趨勢中,表現亮眼,單周吸引外資投資達22.1億美元,位居亞股之首。不僅如此,南韓及中國大陸也分別有超過15億美元的淨流入,顯示市場對亞洲股市的信心逐漸增強。然而,泰國及馬來西亞則遭遇賣超,成為上周亞股中唯一兩個收黑的地區。 儘管Delta變種病毒仍然在全球蔓延,但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企業獲利預估並未受到影響,歐美及新興市場企業獲利成長率預計將達32%。雖然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仍需謹慎,因為各國在貨幣與防疫政策上的差異逐漸擴大。 對於股市的長線布局,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認為,科技與中國股市是中長線投資的好選擇。他指出,MSCI中國指數在區間跌幅超過三成後,通常會出現反彈。 另一方面,印度股市上周創下歷史新高,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疫情持續緩解,經濟活動可望進一步改善,這對股市後市是個正面消息。 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看好未來一年的市場表現,他指出,全球需求轉變,缺貨題材股如ABF載板、矽晶圓族群,供需吃緊,價格也呈現上升趨勢。
今年以來,陸股及印度仍是外資的最愛,吸金金額擴增到378億、68億美元,印尼也有13.4億美元的淨流入。在賣超方面,韓股及台股仍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失血金額縮減到195億、150億美元,但這兩大股市今年來漲幅分別達13.4%、18.6%,在亞股中名列第四及第二名。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雖然Delta變種病毒仍然肆虐,但最新的企業獲利預估顯然沒有受到影響,無論是歐美還是新興市場,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至少都有32%。不過,因為各國在貨幣與防疫政策上的差距開始擴大,市場波動也必然擴大,所以在投資上要更謹慎。
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雖然股市波動加大,但反而是中長線布局科技與中國股市的好機會。回顧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在區間跌幅超過三成後,後一個月、三個月與半年都會跌深反彈。
印度股市上周一度創歷史新高,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的新冠肺炎新增確診數已從5月初頂峰的41.4萬人,降至目前七天均值約4萬人,且首劑疫苗施打率也加速至超過20%。疫情持續降溫,經濟活動可望進一步改善,加上資金寬鬆與政策支持,有利股市後市。
台股上周收紅,結束周線二連黑。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近期全球需求樣貌逐漸改變,展望明年仍可看見持續成長、延續缺貨題材股。如ABF載板、矽晶圓族群,目前供需吃緊,而且很多客戶已在爭搶未來一年產能,報價趨勢往上。
摩根投信認為,高收益債企業基本面改善及整體違約率下滑,可望 持續支撐高收益債表現,相較其他券種,高收益債的收益率仍具吸引 力。
群益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進一步表示,隨著 市場逐步消化通膨上升疑慮,並為QE可能緩步縮減預做準備,在景氣 復甦的支持下,企業獲利改善也促使產業信評獲得調升,高收益債可 望因此受惠,加上低利環境尚未改變,市場對於收益的追求仍有助高 收益債族群表現延續。
李運婷尤其看好優先順位高收益債,認為該類高收益債不僅具有高 息優勢,且存續期較短,在面對利率上升的狀況下有較佳的抵禦能力 ,波動風險相對較低。
路博邁說,年初至今,利差收窄幅度最大且報酬亮眼的類別和發債 人,包括受惠於經濟活動和成長轉佳的企業,例如娛樂、能源、媒氣 分銷、航空運輸、金屬、礦業和零售。雖然這些類別今年以來表現不 俗,但由於整體信用債市場以至在類別之內的利差已經收窄,因此, 有必要採取主動投資管理。
路博邁表示,在未來債券殖利率低、通膨上升和經濟成長較強的環 境中,非投資級信用債將因其產生收益的持久力、存續期間明顯較短 而獲益。
摩根投信近期對第三季度的投資市場展開了深入分析,強調未來通膨的發展將是關鍵。由於全球各國經濟復甦步調不一,政策分歧,市場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需要更加謹慎。以下是對摩根投信分析的重點整理:
首先,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目前市場對於通膨的關注度非常高,但實際上通膨水平尚未達到「通膨過熱」的狀態。在此背景下,疫苗接種率的不普及導致各國經濟復甦速度不一,政策也出現分歧,這是影響投資的關鍵因素。
許長泰進一步分析,美國雖然經濟復甦速度較快,但通膨成為隱憂;歐洲則有望加入經濟復甦行列,但部分國家受Delta病毒影響;大陸在疫情控制方面取得先機,但面臨著貨幣政策正常化和地緣政治的挑戰;新興亞洲則因疫苗接種率偏低,可能持續面臨新型變種病毒的挑戰。
雖然各國經濟復甦步調不一,但全球經濟仍在擴張。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通膨升溫對企業獲利的預估受到關注,但從歷史數據來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與企業獲利呈正相關,消費者薪資成長與企業獲利也呈正相關。因此,只要通膨未進入過熱階段,企業獲利有望隨著通膨升溫而上調。
林雅慧還提到,除了景氣循環股,亞洲高股息股票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對象。目前全球股利率超過3%的企業中,有237家位於亞太地區(不含日本),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歐元區的112家,顯示亞洲高股息企業在收益上的投資優勢。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Hui)表示,今年以來市場的焦點都在通膨,不過以目前通膨的水準來看,其實離「通膨過熱」還有相當距離,所以在這段期間,真正影響投資的關鍵,反而是由於疫苗施打的不普及,使得各國經濟復甦的腳步各異,就連政策也開始出現分歧。
許長泰認為,在美國,雖然大量的財政刺激措施與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快了美國經濟復甦的力道,但通膨卻是美國經濟復甦的隱憂。在歐洲,雖然有望緊跟美國之後加入經濟復甦行列,但部分國家也因為解封而面臨Delta病毒侵擾的困境。
大陸雖然去年疫情先進先出,但仍有貨幣政策正常化與地緣政治的紛擾。至於經濟成長率相對較高的新興亞洲,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可望延續,但由於疫苗接種率偏低,也可能持續面臨新型變種病毒的挑戰。
儘管各國復甦步調不一,政策也不同,但整體來說,全球經濟還是在擴張的道路上,各國雖然擔心通膨,不過,主要央行的應對態度卻相當謹慎,再加上全球經濟增溫也將帶動企業獲利上調,所以第三季的整體環境對風險性資產還是有利,特別是對景氣循環股。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現階段通膨升溫對企業獲利的預估較易被市場關注,不過根據統計,從1999年以來,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與企業獲利的連動是正相關,而自1990年以來,消費者的薪資成長也與企業的獲利呈正相關,所以只要不是進入通膨過熱階段,企業獲利都可望隨著通膨升溫而上調。
林雅慧認為,除了景氣循環股,亞洲高股息股票也是可以留意的對象,因為企業獲利上調也將有利於股息股利的發放,以全球範圍來看,目前股利率超過3%的企業,就有237家位於亞太(不含日本)地區,遙遙領先排名第二歐元區的112家,可見亞洲的高股息企業在收益上的投資優勢。
近期亞股市場吸引不少投資者的目光,特別是摩根投信這樣的重量級金融機構,對亞股的布局顯示出對市場前景的信心。隨著第三季市場布局的趨勢逐漸明朗,不少投信法人看好亞太供應鏈的回溫,以及企業獲利的持續成長。這波資金回流現象,讓亞洲股票型基金成為投資者追逐的焦點。 陳意婷,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的經理人,指出亞太股市在經濟環境佳、通膨率低的情况下,評價相對便宜,企業獲利預估高達三成以上,本益比也相對合理,這些都是投資亞股的優勢。她強調,在第二季陸港股市修正及印度等地疫情擾動後,將提供波段布局的機會。 黃筱雲,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的經理人,則提到亞洲科技業在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電動車、5G、人工智慧等產業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這些產業的發展,讓亞洲科技股的投資吸引力再次提升,連摩根大通和高盛等華爾街大咖都紛紛建議加碼亞洲科技股。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則強調,亞洲股票的估值仍處於低位,特別是醫療保健、財富管理和保險等高端消費類股,以及科技服務如雲端計算和5G等領域,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表示,全球經濟復甕的軌道上,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空間,而科技股也再次受到經理人的青睞,這將成為未來全球股市的長線主題。
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亞太股市經濟佳且通膨低,股市評價相對便宜,包括日、韓、台等主要市場今年企業獲利預估超過三成以上,明年也多在10%以上,亞太地區股市本益比僅11∼19倍,無過高現象,具投資價值。其中,經過第二季陸港股市修正及印度等地疫情擾動後,將提供波段布局機會。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亞洲科技業從上游半導體,到中下游的電子零組件、硬體組裝等,一應俱全,在全球供應鏈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股價大幅回調後,投資吸引力再度顯現,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等華爾街大咖,都建議加碼亞洲科技股。
黃筱雲表示,今年隨著歐美疫苗大量施打後,經濟陸續解封,電動車、5G、人工智慧等加速發展,未來需求可望進一步湧現。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指出,儘管近期市場有所反彈,但亞洲股票的估值仍然處於低位。當中值得關注的領域包括醫療保健、財富管理和保險等細分領域下的高端消費類股;雲端計算和5G等科技服務的應用與普及;以及亞洲不斷增加的城市化和基礎建設需求。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全球經濟仍在復甦的軌道上,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空間,且根據最新一期的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過去這段期間,即便景氣循環股仍為經理人布局的重心,但科技股也再次受到經理人的青睞,可見類股輪動仍是未來全球股市的長線主題。
全球疫情不斷變遷,對股市產生波動。近期外資在亞股市場的動向,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的變化。以下將從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觀點,以及市場專家對亞股的預測,為大家解析這一現象。
上周,外資在亞股市場賣多買少,僅有中國大陸、印尼及菲律賓三個市場買超,分別為18.2億美元、不到1億美元。而在賣超方面,台灣以16億美元的賣超金額位居第一,南韓則失血5.9億美元。亞股上周普遍收黑,僅有印尼及馬來西亞小幅收紅。
今年以來,外資對陸股及印度的熱情持續升温,分別吸金366億、74.7億美元。印尼也有13.3億美元的淨流入。然而,韓股及台股仍然是外資在亞股的兩大提款機,失血金額進一步擴增到194億、159億美元。不過,這兩大股市今年來的漲幅分別達12.2%、18.1%,在亞股中名列前三名。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儘管上周亞股表現普遍不佳,但市場關注的是第2季企業財報。只要財報出現樂觀訊號,股市還是有向上的空間。目前公布的財報來看,多數歐美企業第2季獲利仍優於預期,這對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及亞洲企業獲利都有利。
林雅慧還指出,短期內亞股的表現將相當分歧,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及台灣等可持續受惠於電子業供應鏈或電子產品出口,建議投資人優先布局。等到亞洲的疫情受到控制,以景氣循環股為主的東協與印度投資機會將增多。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近期疫情在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持續延燒,市場關注焦點仍在疫情控制情況。由於不確定性仍在,預料亞太股市仍將震盪,操作上建議分散配置國家和產業別,以降低波動。
台股延續高檔震盪格局,安聯投信表示,電子股在晶圓代工廠毛利略低於預期下,短線面臨整理壓力;部分傳產股則受到較多利空消息及短線漲多壓力,出現回檔修正。盤面上缺乏主流股撐盤,維持整理格局。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台灣外銷訂單連16紅,第2季及上半年金額同創歷年同期新高。全球經濟穩健復甦,下半年進入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第3季接單動能可望續強,資金有逐步回流電子股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