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特動力工業(未)公司新聞
無人機(UAV)概念股正夯,屬於無人機動力系統製造領域的上銀(2049)、開發金及千附,後市發展看俏。
傳動系統元件製造大廠上銀,近幾年產品研發積極朝多角化方向發展,其中線性滑軌早已獲美國GE飛機引擎公司的品質系統認證,滾珠螺桿也被用於航太方面,最早的應用始於與中科院飛彈尾翼自動器的合作。
受惠於智慧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需求持續提升,以及歐洲航太與汽車產業增溫,上銀今年首季營收達30.1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9%。展望第2季,法人依舊維持樂觀看法。
全球景氣回升、航空公司機隊規模不斷擴張,也帶動航太製造產業需求看旺,千附航太引擎零組件與航空控制器生產,今年持續看好。
千附原以高科技製成管路系統為主要業務,近年開拓多角化事業,跨足機械、精密科技、海水淡化等事業,其中受航太等精密科技事業快速成長所驅動,去年營收24.56億元,年增11.9%,創五年來新高。
金融股中,開發金以股東身分,投資相關無人飛行載具推進系統廠商,包括摩特動力、興櫃廠晟田科技等,因此也躋身「無人機概念股」一員。回歸基本面,開發金日前公布第1季自結稅後純益,達26.64億元,3月單月稅後純益12.18億元,年增率逾八成,每股稅後純益0.18元。
開發金除本業持續成長之外,今年開發金在金融整併也有所突破。開發金、萬泰銀行日前舉辦股東臨時會,通過雙方合併案,預計7月底正式合併,將萬泰銀納為100%子公司。
傳動系統元件製造大廠上銀,近幾年產品研發積極朝多角化方向發展,其中線性滑軌早已獲美國GE飛機引擎公司的品質系統認證,滾珠螺桿也被用於航太方面,最早的應用始於與中科院飛彈尾翼自動器的合作。
受惠於智慧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需求持續提升,以及歐洲航太與汽車產業增溫,上銀今年首季營收達30.1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9%。展望第2季,法人依舊維持樂觀看法。
全球景氣回升、航空公司機隊規模不斷擴張,也帶動航太製造產業需求看旺,千附航太引擎零組件與航空控制器生產,今年持續看好。
千附原以高科技製成管路系統為主要業務,近年開拓多角化事業,跨足機械、精密科技、海水淡化等事業,其中受航太等精密科技事業快速成長所驅動,去年營收24.56億元,年增11.9%,創五年來新高。
金融股中,開發金以股東身分,投資相關無人飛行載具推進系統廠商,包括摩特動力、興櫃廠晟田科技等,因此也躋身「無人機概念股」一員。回歸基本面,開發金日前公布第1季自結稅後純益,達26.64億元,3月單月稅後純益12.18億元,年增率逾八成,每股稅後純益0.18元。
開發金除本業持續成長之外,今年開發金在金融整併也有所突破。開發金、萬泰銀行日前舉辦股東臨時會,通過雙方合併案,預計7月底正式合併,將萬泰銀納為100%子公司。
摩特動力機車近兩年在台灣內銷市場快速崛起,連續兩年內銷倍增,今年機車內銷量首度突破2萬輛,躋身市場第4大品牌。
摩特動力表示,將強化125cc機種的開發,明年內銷挑戰5萬輛目標,期待3年內成為市場前3大品牌。
摩特動力產銷PGO品牌機車聞名,產品策略上聚焦於利基性、差異化產品,不僅避開與市場主流產品硬碰硬,也避開近兩年市場的削價競爭紅海,業績快速崛起。
例如摩特動力率先將ABS(防鎖死剎車系統)導入用於150cc速克達 (Tigra 150ABS)上,日前更進一步向下,發表J-BuBu 115ABS機種,成為全球第一款導入ABS系統的100cc等級機車,定價7.79萬∼8.0 9萬元,儘管售價高人一等,但因為ABS配備的高安全性號召力,仍吸引不少車迷下訂。
同業分析,國內機車廢氣排放進入五期新規,機車定價大幅上漲,一線品牌原有的成本優勢不再,產品價格與摩特動力大幅拉近,更為近兩年摩特動力的行銷加分。
根據摩特動力內部透露,今年前11月機車內銷量突破2萬輛,較去年全年的1萬輛倍增,內銷量更首度超越外銷量,坐穩台灣機車市場第四大品牌位置。
摩特動力指出,受到主要外銷市場歐洲景氣低迷影響,近來外銷成長趨緩,在經營策略上,對於內銷市場的開拓態度轉趨積極。
審視目前的產品線,已經在110cc與150cc兩個級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面對市場規模最大的125cc市場,摩特動力也表示不會缺席,明年會有更積極的作為,包括將會有更多新機種的投入,期待進一步拉近與前三大間的銷售差距。
據悉摩特動力內部明年定出機車內銷5萬輛的新高目標,連續第3年倍增。
該公司主管認為,依目前的銷售成長速度,以及對手的市占率快速下滑,3年內摩特動力要躋身台灣機車市場前三大將不是夢。
摩特動力表示,將強化125cc機種的開發,明年內銷挑戰5萬輛目標,期待3年內成為市場前3大品牌。
摩特動力產銷PGO品牌機車聞名,產品策略上聚焦於利基性、差異化產品,不僅避開與市場主流產品硬碰硬,也避開近兩年市場的削價競爭紅海,業績快速崛起。
例如摩特動力率先將ABS(防鎖死剎車系統)導入用於150cc速克達 (Tigra 150ABS)上,日前更進一步向下,發表J-BuBu 115ABS機種,成為全球第一款導入ABS系統的100cc等級機車,定價7.79萬∼8.0 9萬元,儘管售價高人一等,但因為ABS配備的高安全性號召力,仍吸引不少車迷下訂。
同業分析,國內機車廢氣排放進入五期新規,機車定價大幅上漲,一線品牌原有的成本優勢不再,產品價格與摩特動力大幅拉近,更為近兩年摩特動力的行銷加分。
根據摩特動力內部透露,今年前11月機車內銷量突破2萬輛,較去年全年的1萬輛倍增,內銷量更首度超越外銷量,坐穩台灣機車市場第四大品牌位置。
摩特動力指出,受到主要外銷市場歐洲景氣低迷影響,近來外銷成長趨緩,在經營策略上,對於內銷市場的開拓態度轉趨積極。
審視目前的產品線,已經在110cc與150cc兩個級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面對市場規模最大的125cc市場,摩特動力也表示不會缺席,明年會有更積極的作為,包括將會有更多新機種的投入,期待進一步拉近與前三大間的銷售差距。
據悉摩特動力內部明年定出機車內銷5萬輛的新高目標,連續第3年倍增。
該公司主管認為,依目前的銷售成長速度,以及對手的市占率快速下滑,3年內摩特動力要躋身台灣機車市場前三大將不是夢。
看準機車產品復古風,產銷PGO品牌機車的摩特動力,上市J-bubu duos歐風雙座版機車,在外觀運用復古車色,加上原有J-bubu經典的車身線條,搭配棕色的馬鞍式雙座墊,托襯出迷人的貴族氣息。
摩特動力表是,PGO J-bubu duos歐風雙座版預訂價6.99萬元(辦到好),預購還享有價值3,100元的限量禮,包括專屬復古擋風鏡及 6萬好險。
摩特動力表是,PGO J-bubu duos歐風雙座版預訂價6.99萬元(辦到好),預購還享有價值3,100元的限量禮,包括專屬復古擋風鏡及 6萬好險。
看準年輕族群「痛車」次文化的銷售商機,摩特動力針對3大主力機車產品,限量推出航海王特仕版車,搶攻寒假檔期銷售商機。摩特動力今年喊出內銷2萬輛機車高目標,力拚業績逆勢高飛。
摩特動力表示,「痛車」文化源自於日本,主要是透過貼紙或噴漆彩繪的方式改裝車子,但和一般改裝車不同的是,痛車噴塗的,是動漫、遊戲主題或人物。
國內近年也跟上日本的動漫、遊戲流行風潮,不僅有角色扮演(c osplay)、同人誌產生,汽機車也開始吹起「痛車」次文化,更有不少改裝店,專門替車主創作痛車。
據了解,坊間未經合法授權的改裝店,光提供機車前擋單純的動漫人物噴塗,要價就從萬元起跳,若全車改裝所費不貲,代價甚至超越機車售價,但動漫迷仍趨之若鶩。
看準痛車商機,摩特動力取得日本東映公司授權,在農曆年前限量推出J-BuBu、Tigra 150與X-Hot 150等3款「航海王特仕版」機車,提供車體大面積的痛車風格圖案設計,以航海王人物為視覺重點,並加入故事「新世紀」的相關元素,要吸引痛車迷的目光。
摩特動力指出,希望結合航海王在國內動漫界的高人氣,能在農曆年前創造一波行銷話題。這次PGO航海王特仕版車,其中115cc的J-B uBu有100輛、訂價7.89萬元,150cc的Tigra與X-Hot各30輛,訂價分別為10.69萬元與9.03萬元。
摩特動力指出,儘管這次航海王授權金不低,加上昂貴的施工成本,但特仕版車價只較原價增加1.2萬∼2萬元,希望能創造農曆年前行銷話題。
摩特動力主管說,今年將把行銷火力集中於150cc車款上,預計將發表2款150cc新車,喊出今年內銷業績2萬輛的挑戰目標,力拚優於整體市場的成長表現。
摩特動力表示,「痛車」文化源自於日本,主要是透過貼紙或噴漆彩繪的方式改裝車子,但和一般改裝車不同的是,痛車噴塗的,是動漫、遊戲主題或人物。
國內近年也跟上日本的動漫、遊戲流行風潮,不僅有角色扮演(c osplay)、同人誌產生,汽機車也開始吹起「痛車」次文化,更有不少改裝店,專門替車主創作痛車。
據了解,坊間未經合法授權的改裝店,光提供機車前擋單純的動漫人物噴塗,要價就從萬元起跳,若全車改裝所費不貲,代價甚至超越機車售價,但動漫迷仍趨之若鶩。
看準痛車商機,摩特動力取得日本東映公司授權,在農曆年前限量推出J-BuBu、Tigra 150與X-Hot 150等3款「航海王特仕版」機車,提供車體大面積的痛車風格圖案設計,以航海王人物為視覺重點,並加入故事「新世紀」的相關元素,要吸引痛車迷的目光。
摩特動力指出,希望結合航海王在國內動漫界的高人氣,能在農曆年前創造一波行銷話題。這次PGO航海王特仕版車,其中115cc的J-B uBu有100輛、訂價7.89萬元,150cc的Tigra與X-Hot各30輛,訂價分別為10.69萬元與9.03萬元。
摩特動力指出,儘管這次航海王授權金不低,加上昂貴的施工成本,但特仕版車價只較原價增加1.2萬∼2萬元,希望能創造農曆年前行銷話題。
摩特動力主管說,今年將把行銷火力集中於150cc車款上,預計將發表2款150cc新車,喊出今年內銷業績2萬輛的挑戰目標,力拚優於整體市場的成長表現。
機車內銷市場3大品牌大打價格戰,反而造就第4勢力崛起空間,摩特動力、宏佳騰與台鈴等品牌,市占率逐月提升,來到逼近9%的近年新高。摩特動力昨(15)日上市國內首款搭載ABS系統的150cc速克達Tigra,挾產品差異化策略,要在競爭激烈的機車紅海市場中突圍。
產銷PGO品牌機車的摩特動力,今年以來月銷市占率穩定維持在3%以上,成為國內機車市場3大品牌之外的第4勢力。台灣機車業前3大品牌分別為光陽、山葉與三陽。
摩特動力指出,在現有機車銷售通路被三大品牌壟斷下,要在市場突圍,必須要靠產品創新與差異化策略,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尤其國內機車實施五期環保規定,產品全面噴射化以來,機車單價大幅拉高,獨立品牌沒有大廠「量」的資源與資金,很難在產品價格戰上,與大廠競爭。
然而今年以來,原本合計把持95%以上國內機車市場的三大品牌,除光陽保持在4成以上絕對領先位置外,另兩家品牌的總和市占率卻出現下滑;反觀其他車廠的第4勢力慢慢崛起,總和市占率從原本不到5%,逐步成長至今年10月的8.8%,累積前10月市占率也超過7%。
摩特動力指出,這次新上市的Tigra 150,就率先同業搭載Bosch開發的第9代摩托車ABS防鎖死剎車系統,不僅降低體積與重量,同時大幅提升機車行駛安全性,儘管定價9.8萬元並不便宜,但有信心可以吸引識貨的行家青睞。
產銷PGO品牌機車的摩特動力,今年以來月銷市占率穩定維持在3%以上,成為國內機車市場3大品牌之外的第4勢力。台灣機車業前3大品牌分別為光陽、山葉與三陽。
摩特動力指出,在現有機車銷售通路被三大品牌壟斷下,要在市場突圍,必須要靠產品創新與差異化策略,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尤其國內機車實施五期環保規定,產品全面噴射化以來,機車單價大幅拉高,獨立品牌沒有大廠「量」的資源與資金,很難在產品價格戰上,與大廠競爭。
然而今年以來,原本合計把持95%以上國內機車市場的三大品牌,除光陽保持在4成以上絕對領先位置外,另兩家品牌的總和市占率卻出現下滑;反觀其他車廠的第4勢力慢慢崛起,總和市占率從原本不到5%,逐步成長至今年10月的8.8%,累積前10月市占率也超過7%。
摩特動力指出,這次新上市的Tigra 150,就率先同業搭載Bosch開發的第9代摩托車ABS防鎖死剎車系統,不僅降低體積與重量,同時大幅提升機車行駛安全性,儘管定價9.8萬元並不便宜,但有信心可以吸引識貨的行家青睞。
在國內汽、機車大廠甚至自行車廠紛紛投入電動二輪車的製造之後,電動機車開始彌漫卡位煙硝味,並在多家廠商新車相繼發表上市銷售後,正式燃起今年戰火。
以現階段的市場動態可概分為掛牌且通過TES認證的電動機車,與免掛牌的電動自行車為兩大主力,大廠皆以掛牌的電動機車為銷售主力,中小型廠商則搶先進入免掛牌的電動自行車,但無論掛牌與否都將引爆今年國內電動二輪車市場卡位戰。
國內電動二輪車無論研發技術、製造品質、騎乘環境與上路的適法性及民眾的認知等都已臻成熟,加上節能減碳與環保議題持續發酵的潮流,使得國內現階段依規模可分成三個區塊廠商,第一區塊廠商為中華汽車、光陽機車、三陽機車、YAMAHA機車等四家,目前僅YAMAHA的電動機車未通過TES認證,其餘三家皆已通過。
第二區塊廠商包括摩特動力、益通動能、易維特公司、捷豹公司、美博士電動車、飛寶科技及自行車大廠捷安特等具有上市櫃公司背景的廠商。
第三區塊廠商則為在原有市場耕耘多年,以及新加入較小規模者,例如見發電動車、可愛馬公司、宏龍公司、佶典動力、泰勝、爬山王、金牌、綠鎛、美達以及新近的吉亞、推出掛牌電動機車的綠鑽等(還有眾多廠商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
今年開春以來第二區塊廠商幾乎都以電動自行車上市試水溫,後續也都積極鋪陳推出掛牌與TES認證的電動機車,老牌的益通動能也趁勢發表第二款電動機車。
第三區塊廠商則幾乎為電動自行車製造廠商;見發公司率先掛牌並通過電動機車TES認證,以完整的產品線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因此,在眾多廠商加持下,無論掛牌與否都將提升國人對電動二輪車的信心以及採購熱潮,加上經濟部工業局、環保署與各地方縣市政府的重視及加碼補助,熱絡的景象將擠爆各銷售通路。
今年國內電動二輪車市場也將由過去的電動車專賣店、大賣場轉進到更具規模與煙硝味的機車行卡位戰,從去年中華汽車的電動機車經銷商卡位戰即吸引多家大規模的機車行加入,光陽機車與三陽機車雖未鋪貨,仍全面警告旗下機車行不可販售他牌電動機車。
今年則由台鈴體系將全面販售美博士電動二輪車揭開序幕,許多中華的經銷商也積極自行洽談電動自行車業者搭配,以提供旗下經銷更完整的產品線與售車盈餘,加上今年中具有上市櫃背景的第二區塊廠商全面投入新車的銷售,以其背景都將有一定的金源可運用,在既有銷售通路不敷需求的此時,開發新的機車行通路將是今年的重頭戲。
既有通路擁有者的三大車廠是否會放任旗下通路被啃食,將端看其何時正式全面銷售電動機車的時間點。
以現階段的市場動態可概分為掛牌且通過TES認證的電動機車,與免掛牌的電動自行車為兩大主力,大廠皆以掛牌的電動機車為銷售主力,中小型廠商則搶先進入免掛牌的電動自行車,但無論掛牌與否都將引爆今年國內電動二輪車市場卡位戰。
國內電動二輪車無論研發技術、製造品質、騎乘環境與上路的適法性及民眾的認知等都已臻成熟,加上節能減碳與環保議題持續發酵的潮流,使得國內現階段依規模可分成三個區塊廠商,第一區塊廠商為中華汽車、光陽機車、三陽機車、YAMAHA機車等四家,目前僅YAMAHA的電動機車未通過TES認證,其餘三家皆已通過。
第二區塊廠商包括摩特動力、益通動能、易維特公司、捷豹公司、美博士電動車、飛寶科技及自行車大廠捷安特等具有上市櫃公司背景的廠商。
第三區塊廠商則為在原有市場耕耘多年,以及新加入較小規模者,例如見發電動車、可愛馬公司、宏龍公司、佶典動力、泰勝、爬山王、金牌、綠鎛、美達以及新近的吉亞、推出掛牌電動機車的綠鑽等(還有眾多廠商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
今年開春以來第二區塊廠商幾乎都以電動自行車上市試水溫,後續也都積極鋪陳推出掛牌與TES認證的電動機車,老牌的益通動能也趁勢發表第二款電動機車。
第三區塊廠商則幾乎為電動自行車製造廠商;見發公司率先掛牌並通過電動機車TES認證,以完整的產品線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因此,在眾多廠商加持下,無論掛牌與否都將提升國人對電動二輪車的信心以及採購熱潮,加上經濟部工業局、環保署與各地方縣市政府的重視及加碼補助,熱絡的景象將擠爆各銷售通路。
今年國內電動二輪車市場也將由過去的電動車專賣店、大賣場轉進到更具規模與煙硝味的機車行卡位戰,從去年中華汽車的電動機車經銷商卡位戰即吸引多家大規模的機車行加入,光陽機車與三陽機車雖未鋪貨,仍全面警告旗下機車行不可販售他牌電動機車。
今年則由台鈴體系將全面販售美博士電動二輪車揭開序幕,許多中華的經銷商也積極自行洽談電動自行車業者搭配,以提供旗下經銷更完整的產品線與售車盈餘,加上今年中具有上市櫃背景的第二區塊廠商全面投入新車的銷售,以其背景都將有一定的金源可運用,在既有銷售通路不敷需求的此時,開發新的機車行通路將是今年的重頭戲。
既有通路擁有者的三大車廠是否會放任旗下通路被啃食,將端看其何時正式全面銷售電動機車的時間點。
經濟部推動電動機車補助政策將於7月起跑,太陽能電池廠益
通(3452)已送件進行整車安全檢測,以利新車在7月上市。預期
新政策將帶動國內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包括台達電(2308)、新
普(6121)等有機會受益。
行政院推動四年16萬輛電動機車的政策規畫7月上路,約在7月中
旬後,市場將開始銷售通過安全檢測的電動機車,消費者購車可
獲補助8,000或1.1萬元補助,有助刺激市場需求。
在電動機車整車廠中,太陽能電池廠益通態度最積極,4月下旬率
先將新車送請經濟部認可的電動機車檢測實驗室檢測,大約需二
至三個月檢測,新車7月上市後,將可開始貢獻營收。
三陽、光陽及摩特動力等電動機車廠仍在準備中,新車6月初送測
。在整車廠新車檢測通過後,即可大量生產,將帶動上游供應鏈
需求。
政府補助將以抽取式鋰電池,做為電動機車的驅動能源,鋰電池
供應鏈將可受惠。整車廠7月下旬產品上市前,上游廠大約6月出
現需求,會逐漸反映至業績上。
台塑(1301)轉投資長園科技,及宏碁(2353)轉投資宏瀨,均
布局鋰電池產業的正極材料,長園更擴大投資四、五億元。過去
以3C電池芯為主的能元,已投資40餘億元擴產大功率的動力鋰電
池芯,已是國內最大動力鋰電池芯廠。
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除轉投資有量外,也直接和車廠合作,跨
入生產動力電池組。下游客戶力拚內外銷業務,台達電將可受益
。電池廠新普、達振等都採取和車廠合作模式,生產動力電池。
益通、三陽等整車廠除售車業績外,還可拿到政府獎勵金。經濟
部規劃,第一年內外銷量達5,000輛的車廠,可拿到600多萬元;
內外銷量達6,000萬輛的是900多萬元;銷量7,000萬輛和8,000萬輛
以上者,獎勵金各為1,200多萬元和1,600多萬元。
通(3452)已送件進行整車安全檢測,以利新車在7月上市。預期
新政策將帶動國內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包括台達電(2308)、新
普(6121)等有機會受益。
行政院推動四年16萬輛電動機車的政策規畫7月上路,約在7月中
旬後,市場將開始銷售通過安全檢測的電動機車,消費者購車可
獲補助8,000或1.1萬元補助,有助刺激市場需求。
在電動機車整車廠中,太陽能電池廠益通態度最積極,4月下旬率
先將新車送請經濟部認可的電動機車檢測實驗室檢測,大約需二
至三個月檢測,新車7月上市後,將可開始貢獻營收。
三陽、光陽及摩特動力等電動機車廠仍在準備中,新車6月初送測
。在整車廠新車檢測通過後,即可大量生產,將帶動上游供應鏈
需求。
政府補助將以抽取式鋰電池,做為電動機車的驅動能源,鋰電池
供應鏈將可受惠。整車廠7月下旬產品上市前,上游廠大約6月出
現需求,會逐漸反映至業績上。
台塑(1301)轉投資長園科技,及宏碁(2353)轉投資宏瀨,均
布局鋰電池產業的正極材料,長園更擴大投資四、五億元。過去
以3C電池芯為主的能元,已投資40餘億元擴產大功率的動力鋰電
池芯,已是國內最大動力鋰電池芯廠。
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除轉投資有量外,也直接和車廠合作,跨
入生產動力電池組。下游客戶力拚內外銷業務,台達電將可受益
。電池廠新普、達振等都採取和車廠合作模式,生產動力電池。
益通、三陽等整車廠除售車業績外,還可拿到政府獎勵金。經濟
部規劃,第一年內外銷量達5,000輛的車廠,可拿到600多萬元;
內外銷量達6,000萬輛的是900多萬元;銷量7,000萬輛和8,000萬輛
以上者,獎勵金各為1,200多萬元和1,600多萬元。
摩特動力、三陽與光陽等國內主要機車業者,重新投入電動機車
與電動自行車產品開發,瞄準全球節能減碳環保商機,加上政府
明年下半年起,將提供電動機車購車補助至少1萬元,業者看好電
動車內需市場前景。
生產PGO(比雅久)品牌機車的摩特動力,開發出全球第一款「
智能型雙電池系統」電動機車Ebubu,訴求結合鋰電池與鉛酸電
池優點,延長電池壽命,日前並配合台北縣府推廣電動機車活動
,提前上市。
三陽也與工研院等單位合作,開發出包括eMio等鋰電池電動機車
,以及摺疊式電動機車RoboScooter,預計明年中陸續量產上市。
光陽更計劃切入電動自行車市場,計劃明年2月起以自有品牌「
Kymco」在國內市場試銷,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機車業者表示,近年來電池技術有長足進步,改善電動機車採用
鉛酸電池帶來的重量過重、電池壽命太短的問題;加上全球節能
減碳風潮,將帶動電動機車銷售契機。
業者預期明年7月起,環保署將核發每輛電動機車1萬元至1.5萬元
的補助,將大幅提升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
摩特動力樂觀預期,推廣初期,電動機車可望有2%至5%的市占率
,換算下來約有1.2萬輛至3萬輛的需求。
摩特動力指出,電動機車發展上最大的瓶頸,還是在電池。現在
各廠家投入鋰電池電動機車開發,卻面臨成本過高,以及鋰電池
在大電流放電使用會有危險的問題,有待克服。
摩特動力與科技業者合作,開發出全球專利的智能型雙電池系統
,以鋰電池對鉛酸電池進行定電流充電,提供電動機車所需平均
需求電能,再由鉛酸電池作為電力輸出調節,供應電動馬達所需
電力驅動機車,解決鋰電池大量放電可能有的危險問題,以及避
免鉛酸電池經常深度放電減短壽命的困擾。這項新產品已獲得許
多國外買家注意,明年也可望順利打入多國外銷市場。
與電動自行車產品開發,瞄準全球節能減碳環保商機,加上政府
明年下半年起,將提供電動機車購車補助至少1萬元,業者看好電
動車內需市場前景。
生產PGO(比雅久)品牌機車的摩特動力,開發出全球第一款「
智能型雙電池系統」電動機車Ebubu,訴求結合鋰電池與鉛酸電
池優點,延長電池壽命,日前並配合台北縣府推廣電動機車活動
,提前上市。
三陽也與工研院等單位合作,開發出包括eMio等鋰電池電動機車
,以及摺疊式電動機車RoboScooter,預計明年中陸續量產上市。
光陽更計劃切入電動自行車市場,計劃明年2月起以自有品牌「
Kymco」在國內市場試銷,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機車業者表示,近年來電池技術有長足進步,改善電動機車採用
鉛酸電池帶來的重量過重、電池壽命太短的問題;加上全球節能
減碳風潮,將帶動電動機車銷售契機。
業者預期明年7月起,環保署將核發每輛電動機車1萬元至1.5萬元
的補助,將大幅提升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
摩特動力樂觀預期,推廣初期,電動機車可望有2%至5%的市占率
,換算下來約有1.2萬輛至3萬輛的需求。
摩特動力指出,電動機車發展上最大的瓶頸,還是在電池。現在
各廠家投入鋰電池電動機車開發,卻面臨成本過高,以及鋰電池
在大電流放電使用會有危險的問題,有待克服。
摩特動力與科技業者合作,開發出全球專利的智能型雙電池系統
,以鋰電池對鉛酸電池進行定電流充電,提供電動機車所需平均
需求電能,再由鉛酸電池作為電力輸出調節,供應電動馬達所需
電力驅動機車,解決鋰電池大量放電可能有的危險問題,以及避
免鉛酸電池經常深度放電減短壽命的困擾。這項新產品已獲得許
多國外買家注意,明年也可望順利打入多國外銷市場。
電動機車進入跨時代新領域,國內第一部搭載鋰電池的PGO比雅
久電動機車E- BUBU,即將於10月量產上市。首創採用鋰與鉛酸
雙電池設計,兼顧馬力與續航力,現已取得多國專利。
摩特動力公司發言人謝志燦表示,一台汽油機車平均行駛1,000公
里會產生70公斤二氧化碳,電動機車僅為2公斤,節能減碳的效益
相當高。但電動車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過高,所以在
研發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卻能增加續航量和動力,是業者的
重要課題。
該公司即將上市的E-BUBU採用創新的IDEP智能型雙電力,藉由鋰
與鉛酸兩顆電池結合的新設計,由鋰電池蓄電、穩定供電給鉛酸
電池,再由鉛酸電池輸出大電流驅動馬達帶動機車,解決鉛酸電
池深度放電問題,並大幅提高電池壽命。此電力系統徹底顛覆一
般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既有印象,且大大提升傳統電動機車的
效能。E-BUBU每次充電僅需1.5小時,續航力可達60公里,最高時
速也有60公里,車價在7萬元左右,未來還有政府提供購車補助。
謝志燦強調,國際上新一代電動機車已紛紛朝向鋰電池系統發展
,摩特動力所採用的智能型雙電力系統,結合了兩種電池分別以
高功率密度提供馬力,以及高能量密度提供續航力的優點,且成
功的找出將現今成熟的鋰電池應用在電動機車的方法,兼顧了安
全性及成本的合理性。且此系統目前已取得台灣,美國,及中國
大陸的專利,國際上並無類似的競爭系統。
久電動機車E- BUBU,即將於10月量產上市。首創採用鋰與鉛酸
雙電池設計,兼顧馬力與續航力,現已取得多國專利。
摩特動力公司發言人謝志燦表示,一台汽油機車平均行駛1,000公
里會產生70公斤二氧化碳,電動機車僅為2公斤,節能減碳的效益
相當高。但電動車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過高,所以在
研發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卻能增加續航量和動力,是業者的
重要課題。
該公司即將上市的E-BUBU採用創新的IDEP智能型雙電力,藉由鋰
與鉛酸兩顆電池結合的新設計,由鋰電池蓄電、穩定供電給鉛酸
電池,再由鉛酸電池輸出大電流驅動馬達帶動機車,解決鉛酸電
池深度放電問題,並大幅提高電池壽命。此電力系統徹底顛覆一
般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既有印象,且大大提升傳統電動機車的
效能。E-BUBU每次充電僅需1.5小時,續航力可達60公里,最高時
速也有60公里,車價在7萬元左右,未來還有政府提供購車補助。
謝志燦強調,國際上新一代電動機車已紛紛朝向鋰電池系統發展
,摩特動力所採用的智能型雙電力系統,結合了兩種電池分別以
高功率密度提供馬力,以及高能量密度提供續航力的優點,且成
功的找出將現今成熟的鋰電池應用在電動機車的方法,兼顧了安
全性及成本的合理性。且此系統目前已取得台灣,美國,及中國
大陸的專利,國際上並無類似的競爭系統。
摩特動力協理邱錦嵐:其實國內在政策的實施與官員的支持等都
是相當的肯定的,如馬來西亞大使參觀該公司時即十分讚揚工研
院的設立成效,所以環保署對電動機車的推動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能再多加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發展,應相當可行。
本公司生產的電動機車如使用鋰電池成本確實過高,但本公司也
很清楚未來營運目標應該是放眼外銷市場,以去年國內業者總銷
售電動機車約五千輛左右的數據,就算都給一家大廠也無法維持
營收,更何況還是多家的總和,不過既然目標是放在外銷市場,
那為何還要爭取內銷實績呢?主要還是希望能經由內銷市場的成
功經驗轉換進入國際市場,如此才能在國際間站穩腳步。因此希
望能在量產初期獲得政府的肯定與推動甚至補助,那未來整個電
動機車產業將更有發展的空間。
宇泉能源總經理馬斌嚴:首先感謝摩特動力對該公司的支持,由
汽油機車製造廠跨足電動機車產業,以該公司的測試數據而言,
電池成本每公里充電只需七毛錢,汽油機車每公里約為一˙三元左
右;由於過去鉛酸電池對於電動機車在壽命與重量的表現上,並
不是一個很理想的儲存媒介,鋰電池則可在適當的規劃下相當接
近並適合電動機車使用,在測試中鋰電池的成本約為鉛酸電池的
三至五倍,壽命則為五至八倍。
雖然整體表現鋰電池相當適合電動機車使用,但是初期鋰電池成
本確實在整車上佔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補助政策確實有協商空間
,或是在貨物稅上能否從現今的一半再減為全免。
益通動能副理林祺能:國外先進工業國家近年來也相當注重電動
車輛的推動以日本為例,YAMAHA車廠最新板配備鋰電池的
電動機車在日本銷售價為台幣五萬四千元,鋰電池售價為台幣
一萬五千元,扣掉補助款只要台幣三萬九千元即有一部相當漂亮
的電動機車,而在法國民眾只要購買電動機車或電動腳踏車都可
在年度的所得稅全額抵繳,這些都是目前國外推動的相關案例。
另外,也建議往後能在此相關政策的推動上,都能規劃出長遠的
政策與延續性,讓相關製造廠在營運上有所依據。
圓匯科技總經理蕭木松:如果能再次推動補助,對業者的成本考
量確實有所幫助,但最重要的應該是經由政策的再次信心,重新
建立民眾對電動機車的信心,這樣的效益或許還更大於實質的補
助。
是相當的肯定的,如馬來西亞大使參觀該公司時即十分讚揚工研
院的設立成效,所以環保署對電動機車的推動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能再多加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發展,應相當可行。
本公司生產的電動機車如使用鋰電池成本確實過高,但本公司也
很清楚未來營運目標應該是放眼外銷市場,以去年國內業者總銷
售電動機車約五千輛左右的數據,就算都給一家大廠也無法維持
營收,更何況還是多家的總和,不過既然目標是放在外銷市場,
那為何還要爭取內銷實績呢?主要還是希望能經由內銷市場的成
功經驗轉換進入國際市場,如此才能在國際間站穩腳步。因此希
望能在量產初期獲得政府的肯定與推動甚至補助,那未來整個電
動機車產業將更有發展的空間。
宇泉能源總經理馬斌嚴:首先感謝摩特動力對該公司的支持,由
汽油機車製造廠跨足電動機車產業,以該公司的測試數據而言,
電池成本每公里充電只需七毛錢,汽油機車每公里約為一˙三元左
右;由於過去鉛酸電池對於電動機車在壽命與重量的表現上,並
不是一個很理想的儲存媒介,鋰電池則可在適當的規劃下相當接
近並適合電動機車使用,在測試中鋰電池的成本約為鉛酸電池的
三至五倍,壽命則為五至八倍。
雖然整體表現鋰電池相當適合電動機車使用,但是初期鋰電池成
本確實在整車上佔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補助政策確實有協商空間
,或是在貨物稅上能否從現今的一半再減為全免。
益通動能副理林祺能:國外先進工業國家近年來也相當注重電動
車輛的推動以日本為例,YAMAHA車廠最新板配備鋰電池的
電動機車在日本銷售價為台幣五萬四千元,鋰電池售價為台幣
一萬五千元,扣掉補助款只要台幣三萬九千元即有一部相當漂亮
的電動機車,而在法國民眾只要購買電動機車或電動腳踏車都可
在年度的所得稅全額抵繳,這些都是目前國外推動的相關案例。
另外,也建議往後能在此相關政策的推動上,都能規劃出長遠的
政策與延續性,讓相關製造廠在營運上有所依據。
圓匯科技總經理蕭木松:如果能再次推動補助,對業者的成本考
量確實有所幫助,但最重要的應該是經由政策的再次信心,重新
建立民眾對電動機車的信心,這樣的效益或許還更大於實質的補
助。
低利時代追求高報酬,有效管理和團隊運作更為重要,包括益張
集團、摩特動力(比雅久機車)、全興工業、愛之味等廠商紛紛
導入本土化的PDM(產品研發管理)資訊系統,並邀請協力廠
商加入,共同透過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創造五
倍的投資報酬率。
經濟部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昨(15)日舉辦「中衛
urPDM產品暨成功案例發表會」,除發表中衛自行開發的資
訊軟體與輔導經驗外,並邀請益張集團總經理邱明鶴及摩特動力
設計部門主管何參發,與現場來自中南部廠商的研發與資訊主管
,共同分享產品研發電子化管理關鍵成功要素。
企業競爭不能再只是單打獨鬥,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表示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市場中,誰能整合設計鏈的伙伴,強化協同
設計運作,有效管理產品生命周期,誰就掌握邁入藍海市場的鑰
匙。
由中衛中心開發的urPDM整體解決方案,綜合該中心多年產
業輔導經驗,發展出的本土化PDM資訊系統,已成功應用於車
輛產業、機車產業、家俱業、食品業等多元產業,獲得多家企業
導入,有效控制研發時程與成本。
例如,為車輛產業一階協力廠的全興工業,面對國內外汽車大廠
要求,流程與資料複雜性相當高,但與中衛合作改善研發管理流
程,導入客製化的企業邏輯後,不但改善產品開發與設計變更流
程,且協助跨部門溝通,在PLM上線一年,創造五倍的投資報
酬率。
摩特動力設計部門主管何參發也指出,因為導入本土化的系統,
與有同樣研發觀念的中衛合作,溝通更加容易,詢報價與研發均
可線上討論,同時將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可避免重要的物料清
單(BOM)發生錯誤。
為世界知名品牌流通業指定供應商的益張集團,是五金家俱專業
製造廠商。益張總經理邱明鶴表示,中衛累積過去經驗提出完善
解決方案,更貼近客戶需要,雖然僅導入urPDM半年,但去
年集團拿出成長40%的成績,效益呈倍數成長。
除了發表urPDM系統外,中衛昨天也發行第三期中衛報告,
以「協同優勢、研發鏈結」為主題,加入協同設計概念、案例專
題及推動方法論,更向素以創新管理及供應鏈聞名的美國供應鏈
協會、PRTM等公司的資深顧問邀稿,闡述設計鏈的國際標準
、創新管理要義與設計鏈解決方案。
集團、摩特動力(比雅久機車)、全興工業、愛之味等廠商紛紛
導入本土化的PDM(產品研發管理)資訊系統,並邀請協力廠
商加入,共同透過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創造五
倍的投資報酬率。
經濟部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昨(15)日舉辦「中衛
urPDM產品暨成功案例發表會」,除發表中衛自行開發的資
訊軟體與輔導經驗外,並邀請益張集團總經理邱明鶴及摩特動力
設計部門主管何參發,與現場來自中南部廠商的研發與資訊主管
,共同分享產品研發電子化管理關鍵成功要素。
企業競爭不能再只是單打獨鬥,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表示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市場中,誰能整合設計鏈的伙伴,強化協同
設計運作,有效管理產品生命周期,誰就掌握邁入藍海市場的鑰
匙。
由中衛中心開發的urPDM整體解決方案,綜合該中心多年產
業輔導經驗,發展出的本土化PDM資訊系統,已成功應用於車
輛產業、機車產業、家俱業、食品業等多元產業,獲得多家企業
導入,有效控制研發時程與成本。
例如,為車輛產業一階協力廠的全興工業,面對國內外汽車大廠
要求,流程與資料複雜性相當高,但與中衛合作改善研發管理流
程,導入客製化的企業邏輯後,不但改善產品開發與設計變更流
程,且協助跨部門溝通,在PLM上線一年,創造五倍的投資報
酬率。
摩特動力設計部門主管何參發也指出,因為導入本土化的系統,
與有同樣研發觀念的中衛合作,溝通更加容易,詢報價與研發均
可線上討論,同時將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可避免重要的物料清
單(BOM)發生錯誤。
為世界知名品牌流通業指定供應商的益張集團,是五金家俱專業
製造廠商。益張總經理邱明鶴表示,中衛累積過去經驗提出完善
解決方案,更貼近客戶需要,雖然僅導入urPDM半年,但去
年集團拿出成長40%的成績,效益呈倍數成長。
除了發表urPDM系統外,中衛昨天也發行第三期中衛報告,
以「協同優勢、研發鏈結」為主題,加入協同設計概念、案例專
題及推動方法論,更向素以創新管理及供應鏈聞名的美國供應鏈
協會、PRTM等公司的資深顧問邀稿,闡述設計鏈的國際標準
、創新管理要義與設計鏈解決方案。
國內第五大機車製造廠摩特動力工業,成功研發全球第一輛「鋰-
鉛酸電池」機車,計畫明年上市,同時 推出第一輛500cc Buggy車
Bug Racer 500,開發高檔休閒用車市場商機。
摩特動力昨(11)日發表搭載噴射引擎的G-Max 150機車。因應將
在2009年上路的五期環保法規,未來摩特動力內銷產品線,將逐步
推出搭載噴射引擎機種。
在通路有限的情況下,以PGO自創品牌行銷機車的摩特動力,過去
在國內市占率並不高。
近年來摩特動力轉向推出造型設計前衛的速克達產品,避開與三大
業者─光陽、三陽與台灣山葉正面衝突,才逐漸在國內機車市場占
有一席之地。
不過摩特動力在海外市場,則有不錯的業績。例如在北歐丹麥,
PGO可是當地輕型機車的第一品牌。
去年王記汽車集團與中華開發聯手,從台灣農林手上收購摩特動
力入主後,公司財務狀況明顯改善,不僅外銷業務穩定成長,並投
入大筆資金開發新產品,企圖甩開大陸廉價機車的競爭,另闢外銷
新藍海。
摩特動力協理李榮宜表示,融合沙灘車(ATV)與賽車特質的Buggy
車,就是近來全力開發的新產品。為生產新產品,摩特動力還斥資
數千萬元,打造全台最大的機車塗裝線。
李榮宜指出,Buggy車單價不低,以PGO的Bug Racer 500來說,在
歐洲售價高達1萬歐元(約合新台幣46萬元),但近來在歐美頂級
休閒市場大受歡迎,摩特動力訂單應接不暇。
摩特動力也看準電動機車商機,與電子業者宇泉公司合作,共同開
發全球第一輛「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
主持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開發計畫的陳志超博士解釋,鋰電池與
鉛酸電池結合的新設計,由鋰電池蓄電、穩定供電給鉛酸電池,再
由鉛酸電池輸出大電流驅動馬達帶動機車。
陳志超表示,新設計改善過去電動機車因深度放電,導致鉛酸電池
壽命不長的問題,且大幅降低電動機車的重量;鋰電池採抽取式設
計,可以拆下帶回家中充電,改善以往大樓住戶電動機車無處充電
的困擾。
陳志超透露,PGO的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售價與過去的電動機
車相當,約5萬多元;由於物美價廉,已獲得歐美代理商下單預定,
該商品將在明年初上市,搶攻海外市場。未來也將在國內市場銷售。
鉛酸電池」機車,計畫明年上市,同時 推出第一輛500cc Buggy車
Bug Racer 500,開發高檔休閒用車市場商機。
摩特動力昨(11)日發表搭載噴射引擎的G-Max 150機車。因應將
在2009年上路的五期環保法規,未來摩特動力內銷產品線,將逐步
推出搭載噴射引擎機種。
在通路有限的情況下,以PGO自創品牌行銷機車的摩特動力,過去
在國內市占率並不高。
近年來摩特動力轉向推出造型設計前衛的速克達產品,避開與三大
業者─光陽、三陽與台灣山葉正面衝突,才逐漸在國內機車市場占
有一席之地。
不過摩特動力在海外市場,則有不錯的業績。例如在北歐丹麥,
PGO可是當地輕型機車的第一品牌。
去年王記汽車集團與中華開發聯手,從台灣農林手上收購摩特動
力入主後,公司財務狀況明顯改善,不僅外銷業務穩定成長,並投
入大筆資金開發新產品,企圖甩開大陸廉價機車的競爭,另闢外銷
新藍海。
摩特動力協理李榮宜表示,融合沙灘車(ATV)與賽車特質的Buggy
車,就是近來全力開發的新產品。為生產新產品,摩特動力還斥資
數千萬元,打造全台最大的機車塗裝線。
李榮宜指出,Buggy車單價不低,以PGO的Bug Racer 500來說,在
歐洲售價高達1萬歐元(約合新台幣46萬元),但近來在歐美頂級
休閒市場大受歡迎,摩特動力訂單應接不暇。
摩特動力也看準電動機車商機,與電子業者宇泉公司合作,共同開
發全球第一輛「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
主持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開發計畫的陳志超博士解釋,鋰電池與
鉛酸電池結合的新設計,由鋰電池蓄電、穩定供電給鉛酸電池,再
由鉛酸電池輸出大電流驅動馬達帶動機車。
陳志超表示,新設計改善過去電動機車因深度放電,導致鉛酸電池
壽命不長的問題,且大幅降低電動機車的重量;鋰電池採抽取式設
計,可以拆下帶回家中充電,改善以往大樓住戶電動機車無處充電
的困擾。
陳志超透露,PGO的鋰-鉛酸電池電動機車,售價與過去的電動機
車相當,約5萬多元;由於物美價廉,已獲得歐美代理商下單預定,
該商品將在明年初上市,搶攻海外市場。未來也將在國內市場銷售。
生產比雅久(PGO)機車聞名的摩特動力公司,經營權最近移轉,
中華開發結合王記汽車集團董事長王公威,聯手收購台灣農林與大
股東熊名武持股,入主摩特動力。
王記汽車曾代理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六年前結束代理後,王
公威逐漸退出汽車事業領域,此次重出江湖,鎖定機車產業,讓同
業相當意外。
中華開發入主摩特動力後,委託王公威、王公燮兄弟主導經營,由
王公威出任董事長,並留用總經理吳寬榮及經營團隊。
摩特動力前身是羽田汽車二輪事業部,1996年後分割獨立,出售
94%股權給上市公司台灣農林,由當時農林董事長熊名武主導營運。
摩特動力過去與義大利知名機車業者Piaggio技術合作多年,培養出
自主研發機車的技術與能力,後來自創PGO品牌,行銷國內外市場。
摩特動力主管指出,PGO品牌在海外知名度遠高於國內,在丹麥更
是當地機車銷售第一品牌,在開發中國家也表現不錯,近三年來開
發包括馬來西亞等國CKD零件外銷業務。在國內銷售方面,PGO排
名第五。
近三年來,由於外銷業務快速成長,摩特動力虧轉盈,獲利穩定,
成為吸引中華開發收購入主的關鍵。
由於農林全面結束機車事業投資,去年起分兩階段出售持股,去年
售股由摩特動力員工與創投業接手;剩下近35%股權,今年由中華
開發與王記汽車集團旗下的德產汽車公司購下,中華開發持股二成
,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摩特動力在9月15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中華開發、德產
汽車、台歐企業(摩特動力最大海外代理商)、啟鼎創投與員工代
表各取得一席董事,並推選德產汽車代表王公威出任董事長。
摩特動力新經營團隊強調,不會放棄內銷市場。看好國內重型機車
需求成長,將在近期推出第一款200cc機車G-Max,開發國內利基市
場。
海外市場方面,摩特動力今年底與台灣農林結束所有代理合約後,
將加速拓展新興市場,結合台歐企業原經營的海外市場,全力衝刺
業績。
人物側寫
王公威 車壇名人 節儉低調 王記汽車集團董事長王公威為汽車業聞
人,早年在進口車管制時代的民國60年代,即開始從事進口車貿易
業務,成立王記汽車,代理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多年。
即使後來他讓出現代汽車代理權給慶豐集團後,仍投資持有慶豐集
團旗下的慶眾汽車20%股權,和汽車業維持一定的關係。
從台中發跡的王公威,大部份的錢都拿去投資土地,包括在基隆路
、敦化北路、承德路與台中中港路都有大樓不動產,2001年花旗銀
行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上的台灣總部大樓出售,就是由王公威出面
承接。外傳王公威二、三十年來,光靠土地投資就獲利超過百倍。
不過,王公威致富後依舊維持節儉低調的行事作風,六年前現代汽
車代理權移轉後,更幾乎在媒體鏡頭前絕跡,但從未停止過投資其
他事業的動作。
目前王記汽車集團對外多以德產汽車貿易公司名義,對外進行投資
。王公威也參與包括長生電廠等知名投資案,後來更出任長生電廠
董事長,也因此與投資長生電廠的另一大股東中華開發結緣。
中華開發與王公威合作,入主摩特動力,王公威雖非最大股東,但
中華開發卻願意讓出董事長大位給王公威,顯示對王公威經營能力
的肯定,以及看重他過去經營汽車業的經歷,希望能協助摩特動力
的營運管理更上層樓。
中華開發結合王記汽車集團董事長王公威,聯手收購台灣農林與大
股東熊名武持股,入主摩特動力。
王記汽車曾代理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六年前結束代理後,王
公威逐漸退出汽車事業領域,此次重出江湖,鎖定機車產業,讓同
業相當意外。
中華開發入主摩特動力後,委託王公威、王公燮兄弟主導經營,由
王公威出任董事長,並留用總經理吳寬榮及經營團隊。
摩特動力前身是羽田汽車二輪事業部,1996年後分割獨立,出售
94%股權給上市公司台灣農林,由當時農林董事長熊名武主導營運。
摩特動力過去與義大利知名機車業者Piaggio技術合作多年,培養出
自主研發機車的技術與能力,後來自創PGO品牌,行銷國內外市場。
摩特動力主管指出,PGO品牌在海外知名度遠高於國內,在丹麥更
是當地機車銷售第一品牌,在開發中國家也表現不錯,近三年來開
發包括馬來西亞等國CKD零件外銷業務。在國內銷售方面,PGO排
名第五。
近三年來,由於外銷業務快速成長,摩特動力虧轉盈,獲利穩定,
成為吸引中華開發收購入主的關鍵。
由於農林全面結束機車事業投資,去年起分兩階段出售持股,去年
售股由摩特動力員工與創投業接手;剩下近35%股權,今年由中華
開發與王記汽車集團旗下的德產汽車公司購下,中華開發持股二成
,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摩特動力在9月15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中華開發、德產
汽車、台歐企業(摩特動力最大海外代理商)、啟鼎創投與員工代
表各取得一席董事,並推選德產汽車代表王公威出任董事長。
摩特動力新經營團隊強調,不會放棄內銷市場。看好國內重型機車
需求成長,將在近期推出第一款200cc機車G-Max,開發國內利基市
場。
海外市場方面,摩特動力今年底與台灣農林結束所有代理合約後,
將加速拓展新興市場,結合台歐企業原經營的海外市場,全力衝刺
業績。
人物側寫
王公威 車壇名人 節儉低調 王記汽車集團董事長王公威為汽車業聞
人,早年在進口車管制時代的民國60年代,即開始從事進口車貿易
業務,成立王記汽車,代理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多年。
即使後來他讓出現代汽車代理權給慶豐集團後,仍投資持有慶豐集
團旗下的慶眾汽車20%股權,和汽車業維持一定的關係。
從台中發跡的王公威,大部份的錢都拿去投資土地,包括在基隆路
、敦化北路、承德路與台中中港路都有大樓不動產,2001年花旗銀
行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上的台灣總部大樓出售,就是由王公威出面
承接。外傳王公威二、三十年來,光靠土地投資就獲利超過百倍。
不過,王公威致富後依舊維持節儉低調的行事作風,六年前現代汽
車代理權移轉後,更幾乎在媒體鏡頭前絕跡,但從未停止過投資其
他事業的動作。
目前王記汽車集團對外多以德產汽車貿易公司名義,對外進行投資
。王公威也參與包括長生電廠等知名投資案,後來更出任長生電廠
董事長,也因此與投資長生電廠的另一大股東中華開發結緣。
中華開發與王公威合作,入主摩特動力,王公威雖非最大股東,但
中華開發卻願意讓出董事長大位給王公威,顯示對王公威經營能力
的肯定,以及看重他過去經營汽車業的經歷,希望能協助摩特動力
的營運管理更上層樓。
台灣農林(2913)為配合子公司摩特動力申請上市櫃交易,及改
善財務結構需求,昨(六)日出售摩特動力股權一千五百零六萬股,
配合對員工釋股五百四十四萬七千股,一口氣持股比率由九四%降低
至二二.五%,釋股金額為五億一千餘萬元,獲利約一億六千七百萬
元。
善財務結構需求,昨(六)日出售摩特動力股權一千五百零六萬股,
配合對員工釋股五百四十四萬七千股,一口氣持股比率由九四%降低
至二二.五%,釋股金額為五億一千餘萬元,獲利約一億六千七百萬
元。
台灣農林(2913)於民國八十五年向羽田集團購入的摩托車製造
公司-摩特動力,在農林多年來投入入力、物力調整改善,近年來業
績持續好轉;據農林透露,摩特動力去年每股盈餘逾五元,連續第二
年每股獲利超過五元,摩特動力去年度計劃每股配發股票股利五元。
農林表示,摩特動力為國內少數擁有研發、製造能力的機車製造業,
目前自製率逾九成,經過減資、財務結構強化,九十一年、九十二年
獲利彌補過去幾年虧損後,體質大幅改善;目前除了比雅久機車內、
外銷外,也承接不少沙灘車、四輪驅動車訂單,因此,業績持續好轉
,自結九十三年獲利逾一億五千萬元,比原先預估的八千萬元好很多
。
公司-摩特動力,在農林多年來投入入力、物力調整改善,近年來業
績持續好轉;據農林透露,摩特動力去年每股盈餘逾五元,連續第二
年每股獲利超過五元,摩特動力去年度計劃每股配發股票股利五元。
農林表示,摩特動力為國內少數擁有研發、製造能力的機車製造業,
目前自製率逾九成,經過減資、財務結構強化,九十一年、九十二年
獲利彌補過去幾年虧損後,體質大幅改善;目前除了比雅久機車內、
外銷外,也承接不少沙灘車、四輪驅動車訂單,因此,業績持續好轉
,自結九十三年獲利逾一億五千萬元,比原先預估的八千萬元好很多
。
台灣農林(2913)原本透過子公司台林投資公司所間接投資的摩特動
力公司,自去年首度轉虧為盈後,今年業績持續成長,為了增強投資
、控股間的連繫,農林決定自台林手中收回所有摩特動力的股權,使
持股數佔摩特動力股本三億元之九四%;摩特動力在持續獲利之下,
明年將視情況決定股票上市或上櫃。
摩特動力以產銷比雅久機車為主,是台灣農林集團於民國八十五年時
向羽田集團購入,經過多年的慘澹經營,去年結束營運後連虧六年的
頹勢。
力公司,自去年首度轉虧為盈後,今年業績持續成長,為了增強投資
、控股間的連繫,農林決定自台林手中收回所有摩特動力的股權,使
持股數佔摩特動力股本三億元之九四%;摩特動力在持續獲利之下,
明年將視情況決定股票上市或上櫃。
摩特動力以產銷比雅久機車為主,是台灣農林集團於民國八十五年時
向羽田集團購入,經過多年的慘澹經營,去年結束營運後連虧六年的
頹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