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去年4月14日已請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 ,成員還包含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券商公會等,對採用T+1制度 進行效益分析,從四大面向研議,包含強化交割借券機制、增加對證 券商款項撥付彈性、優化結算交割系統、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等。
黃厚銘說,會觀察美國5月之後執行情形,並蒐集他國情況才會拍 板,意即最快要今年底或明年初確定。目前已實施T+1的市場,有美 國、印度、加拿大、阿根廷等,研究報告也會參考歐盟、英、日、韓 、港、新加坡等對T+1的看法,尤其是台灣鄰近亞洲主要市場是否會 跟進。
美國T+1上路對台股外資進出是否有影響?黃厚銘表示,各國家交 割週期都是分開獨立的,且外資不是只有美國,還有歐系,美國T+1 影響的是美國市場與在美國市場交易的投資人,不會影響外資來台投 資意願。
台股30日一度下跌超過200點,彭金隆上任後也首次喊話,台股有 基本面,股票市場短期受消息面影響,長期會回歸基本面,國發會公 布景氣對策信號,4月是2022年3月以後第一次轉為黃紅燈,顯現國內 經濟情勢審慎樂觀。
針對證交所、櫃買、期交與集保是否四合一整併,他表示內部討論 過,各國交易所整併效益不見得都好的,證券F4組織形態不同、整合 有困難點,初估維持現行運作方式。
6月3日下午1時Taiwan Conference 2024投資論壇記者會,證交易 所總經理簡立忠及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商銀 總經理陳志堅將連袂出席,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台灣資本市場成為外資 友好環境,加深各界對台灣投資市場優勢和韌性的了解。
證交所指出,台灣持續著眼於AI、5G 、雲端資料中心等新經濟產 業發展,並致力打造 投資環境以鞏固台灣資本市場利基。為此,將 與滙豐證舉行Taiwan Conference 2024,會中將分享台灣 企業如何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吸引國際重要機構投資人目光進而 掌握成長契機。
接下來,證交所將於2時舉行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由林修銘親自 出席致詞,另金管會主秘尚光琪將出席致詞,隨即進行兩場專題演講 ,第一場由貝萊德亞太區主動投資主管兼新興市場投資長Belinda B oa談「永續投資策略的觀點」,第二場由ISS-Corporate 歐非中東及 亞太區事業群董事總經理Stephen James談「股東行動主義時代的資 訊揭露」。
至於座談會主題為「全球視角中的台灣市場」,由證交所副總陳麗 卿主持,並邀請滙豐銀行亞太區股權策略主管Herald va n der Linde、貝萊德盡職治理團隊日本外亞洲市場主管元新普及IS S-Corporate副總監亞太區業務發展主管鄭俙達等三位專家與談。
證交所表示,00673R今年4月16日因最近10個營業日淨值較最初單 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65%,自4月17日起實施管控,因4月18日起 連30個營業日單位淨值累積跌幅均未達65%,符合相關規定,將自5 月31日起,恢復融資融券交易、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交易。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T+1制度是國際研議趨勢,去年4月中就已請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收集各方意見做效益分析,也觀察國際交割制度和發展情況做參考。
交易所對台股市場結構和制度,研議四大面向,一、強化交割借券機制,二、增加對券商款券撥付的作業彈性,三、優化結算交割系統,四、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最快2024年底提出初步研究結果,作為是否跟進T+1的政策參考。
證交所研議T+1制度,借鏡學習歐盟、英國、亞洲,包括日、韓、港等主要市場,了解對T+1議題的看法,及是否未來要導入,廣義收集資料。依金管會掌握,目前有導入T+1制度是美國、加拿大、印度和阿根廷。
對台股是否跟進實施「T+1」交割,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表示,將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的立場為原則,站在證券商公會及業者立場,有助國際接軌,當然抱持樂觀其成態度。
目前台股的股票交割制度是採用「T+2」,投資人在下單買股後的第二個營業日早上,券商才會到投資人的戶頭內扣款,如外資法人11月10日下單,券商會在11月12日早上10時前從交割戶扣款。
若從T+2改為T+1,對券商來說,從過去三天(T日起算)的交易風險,縮短到兩天,有助降低交易風險,多數券商認為技術面和系統不是問題,若跟進國際趨勢,也有助吸引外資來台。
針對國內碳權交易平台進度,田建中透露,目前正與環境部緊鑼密鼓討論中,對於民間出身的新任環境部長彭啟明相當期待,希望在第3季或9月底前能順利上路,不用再延至第4季。
臺灣證券交易所、碳交所攜手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昨日共同舉辦「邁向臺灣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表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平台,證交所配合主管機關推動的「永續發展政策」,積極與市場中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建構ESG生態系,透過「以大帶小」的資源整合策略,協助各產業積極因應「淨零減碳」,將持續推動「數位/永續」雙軸轉型,厚實國際競爭力。
田建中解釋,碳權分為「減緩類」、「移除類」,其中,太陽能、風力發電屬於「減緩類」,亦為碳交所去年底上架的首批碳權類型,而自然碳匯等「移除類」預計第二波上架,並經過嚴格篩選,從30多項商品中僅挑選出二種,因此買方對於品質相當滿意。
碳交所去年底第一批國際碳權交易,共有27家代表性企業共襄盛舉,首日成交88,520噸碳權,市場關切新一波國際碳權交易進度。
**台灣證交所ETF規模突破4.8兆元** 台股ETF規模持續攀升,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截至4月底,在台股交易的ETF規模已突破4.8兆元,年增幅度超過20%。 證交所指出,ETF在台灣市場的成長速度相當驚人,過去三年年成長率分別約為19%、11%和68%。主要原因包括全球主要股市和台股持續創新高,以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深受投資人青睞。 證交所表示,台灣ETF市場的成長動能,不同於歐美和日韓市場以法人為大宗,而是由機構法人和散戶同步參與。一般投資人參與熱情較高,反映出ETF在台灣市場的普及程度。 為了方便投資人掌握ETF相關資訊,證交所於去年8月推出「e添富」投資資訊平台。該平台提供視覺化分析工具、ETF統計數據、專家觀點和投資篩選器等功能,打造健全的ETF資訊整合平台。 此外,證交所也將在下半年推出e添富2.0版,提供中英雙語的機構投資人網站和擴充資訊內容,以符合普惠金融的目標。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與風險各有不同。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目的和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ETF產品。在投資前,應仔細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並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和風險。
**台股訊/華懋獲核准融資融券交易 今起正式上架**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依照相關規定審查後,華懋(5292)自上市滿半年後的今日(2月28日)起,正式核准得為融資融券交易,意味著投資人可透過信用交易投資該公司股票。
證交所表示,華懋自去年11月21日上市至今已符合相關規定,因此開放信用交易。信用交易機制允許投資人借款買入或賣出股票,藉此放大投資部位和潛在獲利,但同時也提高風險。
投資人提醒,信用交易具備一定風險,宜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和投資標的。投資前應詳閱相關公開資訊,並密切注意市場動態,做好適當的風險管理。
**ETF集資熱消退 回歸常態** 今年第2季以來,新上市ETF集資規模回歸正常,單筆募集資金從12億到45億不等。其中,中信優息投資級債券ETF (00948B) 以超過75億元的表現奪得第2季冠軍,凸顯訴求國內首檔10元計價債券ETF策略奏效。 **10元計價成新寵** 3月,ETF熱潮席捲台灣,募集金額屢創新高。中信上游半導體創下海外股票型ETF募集規模175億元的紀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規模531億元緊隨其後,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打出10元募集價,終以1,752億元巨量成立。 **債券ETF表現優於股票型** 第2季初,資本市場修正影響,新ETF募集規模不如首季。4月募集的股票型ETF中,兆豐電子高息等權募得12億元、群益科技高息成長募集45億元。野村趨勢動能高息募集13億元,表現優於首檔募集的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債券型ETF方面,凱基投信推出首檔月配息美國非投等債ETF,募集24億元。中信優息投資級債ETF主打10元計價,募集金額超過75億元,成為ETF募集降溫中的意外亮點。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優息投資級債ETF與中國信託高評級策略收益債券基金屬同一檔傘型基金,後者募集時間至5月31日止。
**佳世達看好醫療、AI發展 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
國內科技大廠佳世達(2352)昨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其宏表示,集團持續擴展医療及AI垂直應用落地佈局,強調佳世達在AI領域不會缺席。
陳其宏指出,集團旗下其陽科技佈局的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以及友通的AI工業用主板,皆可協助產業邊緣運算,展現佳世達在AI領域的布局。
**業績展望**
陳其宏受訪時表示,預計佳世達第二季業績將略優於第一季,隨著各產業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下半年旺季可期。
**2022財報通過**
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佳世達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2,036億元,稅後純益29.8億元,每股純益1.51元,配發現金股利1.2元。
**AI投資**
陳其宏表示,佳世達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重點,就是回應市場對AI的期待。他強調,集團旗下智能解決方案事業群已因應AI浪潮,佈局已久。
**醫療投資**
佳世達也持續加速医療、AI智慧解決方案等新事業投資。陳其宏表示,旗下拍檔科技已將AI應用於智慧餐飲。
台股以往戲稱5元以下低價股為雞蛋股、水餃股,但時至今日,隨著物價上漲,雞蛋、水餃都不便宜。集中市場即將出現一家真正的雞蛋股,即專攻中高階蛋品市場的「大武山牧場」,將於6月掛牌上市。
大武山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案,採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方式辦理。證交所表示,大武山競價拍賣股數5,468仟股,公開申購股數為1,417仟股,本次參與投標之投標單筆數計692筆,合格標單共665筆,以美國標方式決定競價拍賣得標價格,已於29日於證交所經由公開方式電腦開標作業,並全部順利拍賣成功,最低得標價格50.11元、最高得標價格171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57.13元。
依「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規定,大武山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格50元,後續公開申購價格57.13元,5月31日至6月4日為公開申購期間;6月6日公開抽籤。
證交所指出,台灣近年來ETF規模快速成長,截至4月底,ETF規模 約達4.8兆元,今年以來大增逾1兆元,成長逾20%,而2021年至202 3年這三年內,年成長率各約達19%、11%、68%,增長十分迅速。
證交所分析,台灣ETF市場熱絡主因全球主要股市及台股持續創新 高,加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大受歡迎所致。此外,有別於其他歐 美和日韓市場,主以法人為大宗,台灣市場增長動能,主要來自機構 法人及散戶的同步參與,一般投資人參與熱情較高。
因此,為方便投資人掌握投資脈動及ETF最新資訊,證交所已於20 23年8月籌設一站式投資資訊平台「e添富」,提供視覺化分析工具、 ETF相關統計數據、達人講BAR及投資篩選器等功能,打造健全ETF資 訊整合平台,以即時、優質、多元化之方向提升對國內外投資大眾之 服務,做為投資研究的參考,方便全台投資者便利獲取ETF相關資訊 。
另為持續提升e添富網站的服務,規劃下半年升級為e添富2.0版, 預計增設中英雙語呈現之機構投資人網站,並擴充e添富網站提供的 資訊內容,以利達成普惠金融的目的。
此外,證交所強調,仍須提醒投資人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 與風險亦不同,民眾應依自身之投資需求、目的與風險承受度等,選 擇適合的ETF。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熟悉 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台灣近年來ETF規模快速成長,截至今年4月底,ETF規模約4.8兆元,今年來大增逾1兆元,成長逾20%,而2021年至2023年成長率各約達19%、11%、68%,增長迅速。
證交所分析,台灣ETF市場熱絡主因全球主要股市及台股持續創新高,加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大受歡迎。此外,有別於其他歐美和日韓市場,ETF主要以法人為大宗,台灣市場增長動能,主要來自機構法人及散戶的同步參與,一般投資人參與熱情較高。
有鑑於台灣散戶投資ETF比重高,證交所為方便投資人掌握投資脈動及ETF最新資訊,已於2023年8月籌設一站式投資資訊平台「e添富」,提供視覺化分析工具、ETF相關統計數據、達人講BAR及投資篩選器等功能,打造健全ETF資訊整合平台,以即時、優質、多元化之方向提升對國內外投資大眾之服務,做為投資研究的參考,方便全台投資者便利獲取ETF相關資訊。
另為持續提升e添富網站之服務,規劃下半年升級為e添富2.0版,預計增設中英雙語呈現之機構投資人網站,並擴充e添富網站提供之資訊內容,以利達成普惠金融之目的。
此外,仍須提醒投資人,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與風險亦不同,民眾應依自身之投資需求、目的與風險承受度等,選擇適合的ETF。
例如,訴求以股息率作為選股指標之高股息ETF,可能較適合需要有定期取得現金流的投資人;訴求高配息頻率的ETF,可能須承擔較高的交易及配息成本。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台股縮短結算周期?證交所曝三關鍵觀察
美國股市交易結算周期縮短為T+1,台灣股市是否跟進備受關注。證券交易所表示,將觀察三大重點再決定。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出,會持續觀察國際及亞洲主要股市的動向,若T+1成為國際共識,再評估是否往T+1調整。
三大觀察重點
1.各市場實施情況:印度、美國、加拿大已實施T+1,日本去年才改為T+2,短期內應不會再變,歐盟現行是T+2。
2.外資交割需求:台股外資占比約四成,美股改T+1會影響資金調度。證交所指出,跨時區匯款、與銀行互動、周邊單位運作等問題將浮現。
3.台灣現行運作:台灣從T+3轉換到T+2已逾10年,市場已習慣。部分外資因時差,T+2時間較充裕,但T+1若未來成國際主流,台灣也會做好準備。
證交所強調,目前沒有立即實施T+1的誘因,會視國際動態再評估是否跟進。未來將持續與金管會合作,蒐集海外市場交易實務及國內交割結算制度的資訊,提供金管會作為精進台灣資本市場的評估依據。
**證交所重磅法規宣導開跑!上半年8場次密集登場**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即將舉辦「2024年度證券商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課程」,今年恢復疫情前規模,規劃上、下半年分階段推動,全年度預計達近3,000人次參與。
上半年共分3梯次,第1梯次將於5月底在台中市開講,接著是新竹市、台南市和高雄市。6月下旬則在台北市連開4場。
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將說明政策重點和法規修正,包括業務鬆綁、資訊安全、高齡客戶保護等。證交所則針對常見業務缺失、資安作業、管理規章增修和交易制度變革等主題進行講解。
證交所提醒從業人員應隨時關注法規要求,並關心投資人權益,根據客戶不同特性評估適合的金融商品,預防金融剝削。
為配合金融革新,證交所去年起在新竹市加開場次,方便當地證券商參加。今年將在第二季和第四季舉辦一系列法規說明活動,提升宣導頻率和效能。
證交所秉持數位轉型原則,採網路報名和二維條碼報到,簡化流程。此外,講義簡報資料以電子檔提供,響應永續發展和環保趨勢。
台股再拉緊資安規範 證交所明訂重大事件認定標準
面對頻傳的資安事故,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日前修正「重大訊息問答集」,明確規範資安事件的「重大性」標準。上市公司發生資安事件時,應依規定評估損害或影響範圍,並切實發布重大訊息,向投資人披露事件始末和對公司財務、營運的影響。
證交所強調,資安風險持續升高,上市公司應加強防護措施。證交所已提供資通安全管控指引,並推動上市公司提升資安人力和資源,以及加入資安情資共享組織。同時,加強查核資安事件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上市公司的資安自保能力。
證交所表示,資安事件的認定標準包括:系統或資料遭未經授權存取、破壞、竊取或竄改;對營運或財務造成重大影響;對聲譽或顧客信心造成重大損害。
上市公司若發生符合重大性標準的資安事件,應依重大訊息處理程序發布重大訊息,說明事件始末、損害範圍和後續因應措施。證交所將持續強化資安管理,保障投資人權益。
台股兩檔新股競拍落幕 來億-KY、巨漢公開申購期間出爐
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來億-KY(6890)及巨漢(6903)28日完成競標程序。
來億-KY競價拍賣股數19,991仟股,公開申購股數5,098仟股,競拍得標價格為125元,公開申購價格為85元。巨漢競標得標價格為175.45元,公開申購價格為151元。
來億-KY競標共有3,276筆,合格標單3,179筆,最低得標價格為110元,最高得標價格達298元。根據規定,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為77.27元,公開申購價格為85元,公開申購期間為5月30日至6月3日,6月5日將進行公開抽籤。
巨漢競標股數為4,375仟股,公開申購股數為1,193仟股,競標共收到1,682筆單據,合格標單為1,615筆,最低得標價格168.6元,最高得標價格200元,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75.45元。巨漢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為133.63元,公開申購價格為151元,公開申購期間同樣為5月30日至6月3日,公開抽籤日為6月5日。
台股除權息警戒!證交所調高正崴期貨保證金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公告,因正崴(2392)股價波動劇烈,將自今日(5月29日)起調高正崴期貨契約(GLF)所有月份的保證金適用比例,為現行適用比例的1.5倍。
證交所指出,正崴於5月27日被公告為處置有價證券,處置期間從5月28日至6月11日。為符合相關規定,證交所調整正崴期貨契約所有月份的保證金適用比例。
調高後的保證金適用比例將從5月29日(證券市場處置生效日次一營業日)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生效。處置期間結束後,也就是6月11日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將恢復調整前的保證金適用比例。
**台股所攜手政治大學、台碳交所 邁向淨零減碳新紀元**
台灣證券交易所(台股所),攜手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台灣碳權交易所(台碳交所),將在 30 日共同舉辦「邁向臺灣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
論壇從企業在淨零排碳時代面臨的碳風險出發,探討永續金融和碳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如何協助企業減碳轉型。
論壇邀請政大資源所教授李堅明,講述「企業碳風險與 ESG 減碳管理之挑戰與機會」。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則將發表「永續金融協助企業減碳與台灣碳交易市場發展契機」專題演講,解析企業淨零趨勢和市場契機。
此外,論壇還將舉辦「台灣淨零減碳政策與碳交易市場未來發展」和「永續金融協助企業永續數位雙軸轉型提升企業影響力」兩場圓桌焦點對談,以永續金融支持企業,在碳管理和碳權交易市場提供多元解決方案,推動企業永續發展。
**台證交所推宣導課程 約3000從業人員受惠**
臺灣證券交易所(台證交所)將舉辦「2024年度證券商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課程」,上、下半年共兩階段密集推動,預計最多可達近3000人次受惠。
上半年課程分三梯次,首場於5月底在台中市開跑,後續將陸續至新竹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台北市舉辦。
宣導議程涵蓋:證券期貨局近期開放業務及法規說明,台證交所業務缺失暨案例分享、資安作業說明、管理規章增修說明,以及交易相關制度變革重點。
台證交所表示,課程對象為證券商基層人員,旨在強化從業人員法遵觀念,並關懷投資人權益,評估合宜金融商品。
配合政府金融革新,台證交所恢復疫情前規模,上、下半年分階段辦理,提升宣導頻率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