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機構iSuppli估計,數位家庭趨勢帶動下,包括DVD PLAYER 、數
位電視、數位相機等消費性電子晶片,二○○七年產值將達五百億美
元。台灣晶片業者如旺玖、合邦、慧榮等多家都已投入,積極搶食相
關大餅。
iSuppli 表示,雖然多媒體消費性電子產品自二○○二到二○○七年的
年複合成長率僅為九.三%,不過穩定成長、大量的市場規模,仍舊
吸引不少晶片供應商加入。
這些產品主要為DVD player、數位電視、數位相機、視訊轉換器、遊
戲機等,以及其他支援多種數位影音功能的複合式產品。
打著「數位家庭」的旗幟,iSuppli 表示,目前電腦已經快速成為家庭
數位影像檔案、數位音樂的儲存中心。另外一個趨勢,是多樣且品質
日益提升的數位影音播放系統,已讓家庭電視、汽車音響等裝置娛樂
效果大幅提升。
提供一個讓所有數位影音產品互相連結、透過網路即時傳輸或監看的
平台,這樣的商機才剛萌芽。
而在所有電子消費性產品中,iSuppli預估,全球可錄式DVD PLAYER
數量今年仍可望較去年成長一倍,明年也大致可維持此成長力道。
不過只能放映、不能錄影的DVD PLAYER年成長率,則將由去年約四
成掉到今年的約一成,明年甚至有負成長的可能。數位相機方面,去
年出現三五%的年成長率後,今年仍可望成長二成、明年則降為一五
%。
繼原相(3227)之後,今年興櫃市場另一高成長明星股晶宏(31
41)也在審議前夕自行撤件,二家公司上市之路相繼「鎩羽而歸
」,在市場引起極大的震撼,頻問二家公司出了什麼問題,為何
要自行撤件?集中市場到底要什麼樣的公司?
二家興櫃明星股自行撤件最直接的衝擊股價,原相四月間公佈撤
件,旋即由二百元高價直接被砍掉四○元;晶宏股價更在這二、
三天之內打對折,是血淋淋的腰斬。
以原相今年單月每股盈餘屢有超過一元的表現,晶宏目前為國內
出貨量最大的彩色STN驅動IC業者、六月以後,至少到可預期的第
三季,每月每股稅後盈餘也有○.八到○.九元的傲人成績,為何
在證交所審議審到一半便「自廢武功」?
市場更關心的是,若二家公司不自行撤件,到底能不能通過上市
審議?
雖然發行公司都有一套自行撤件的說法,但以常識判斷,會在上
市櫃審議過程中撤件,應該是審議過程「壓力不小」,機率可能
只是「一半一半」;若過關了,即使低空飛過,就如同一般的考
試,不必計較幾分通過,但如果審議未過,至少給外界的觀感可
就「代誌大條」了,只得自行撤件。
晶宏與原相對於自行撤件共同的感想是,上市審議「超嚴格」,
部分審議委員的「無厘頭」問題也予人被「刁難」的感受。例如
原相被問到與聯電的關係人交易問題,原相原本就是聯電的轉投
資公司,原相自然會有「不讓聯電代工,難道要給台積電?」、
「外行人審內行人」的委屈;而晶宏早期合併美國技術團隊(JP
S公司)給的技術股被認為價碼太高,則讓晶宏對此一「已無法
改變的歷史」百口難辯。
另外,遠茂審議時,剛好碰到威盛的「挖角」事件,挖角問題在
遠茂審議時被放大來審,目前博達事件風波未過,證交所對上市
案更為「嚴格把關」,晶宏上市案也有些「時機不對」的因素。
但換個角度,審議機關是否有審議準則不明確的問題?也頗值得
探討。因為,超嚴格或無厘頭的審議,會讓想回台上市的台商卻
步,也會逼發行公司往海外掛牌。
鉅亨網資料中心/整理• 7月26日
2004 / 07 / 26 星期一 07:26
◆盤勢分析
區間壓力:5450 區間支撐:5250
【面對混沌,何必逞能】
量縮究竟是否為窒息量,又成為市場技術線型派討
論的焦點議題,而近期量微增與指數呈現利空不跌的現
象,似乎市場又掀起一片樂觀的想法,唯若按歷史經驗
來看,即使是窒息量的出現,指數走勢上仍最有可能以
『再次測底』,才有機會走放量上漲的反彈行情。
若以近兩周全球匯市市場來看,波蘭及南非幣是最
為強勢的幣別,它們代表東歐加入歐盟的一個新興題材
,可惜前周上漲的東歐股市,本周又出現滑落,這個現
象與四周與三周前股匯市走法相同,相對從AMGDATA資
料顯示『資金從債市資金流出,並微量流入股票型與國
際型基金』,換句話說,市場並不特別認同任一地區的
當下經齊展望。
再者以GREENSPAN談話與美國MICRO SOFT加倍發予
現金股利,市場也只給美股一日好光景,幸賴7/22日周
四美股是在開盤急跌後,再由INTEL及CISCO等跌深股拉
抬,形成指數並未因為7/21日NASDAQ爆量下而開始一路
追空,另外一方面,美年國債券天王PIMCO基金經理人
也指出『美國經濟復甦力道與通膨並不明顯,利率反而
有下挫的可能性』,當然,美國十年公債殖利率確實也
跌破4.5%的原先支撐。
那麼,美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非但整體製造業
的存貨大幅增加,相對INTE衱DELL及BROADCOM等龍頭廠
也出現庫存激增,而WAL-MART與TARGET也發佈七月零售
數字可能不如理想,且SEMI也公佈半導體設備值連續兩
個月衰退,尤其,六月份更是衰退約20%,再加上手機
大廠如NOKIA及MOTOROLLA及TI對於下季展望又僅僅是持
平,輔以INTEL已經是PC及NB新產品皆延後推出,最後
,網通產品部分,也不時有如FOUNDRY NETWORK或
EXTREME NETWORKS或CONEXANT等季報展望之大幅調降,
無怪乎全球籠罩在對科技股信心全失階段。
再回到東亞來看,大陸宏觀調控確實是收到成效,
然李顯龍訪台後又增加中共當局,不願在口語上釋放解
禁利多,日圓匯率也不因為其央行將今年經濟成長率調
高一倍而走強,持續用弱勢日圓來希冀美國的加碼買進
東亞產品,可惜美國雙赤字問題未解,且近兩個月來耐
欠訂單或; 工業生產數據又走弱,另外一方面,歐洲除
西班牙及法國目前己陸續傳出消費增溫的好消息以外,
大部分國家仍然苦惱於失業率及高油價的壓抑需求問題
,相信這個結構,很難產生國與國的共榮局面。
台股11月雖有MSCI第一階段提高台股權值利多,8
月份也有外資經理人開始歸隊的心理面因素,但是,先
前國外科股一堆利空之際,國內面板股始終認為『長期
需求穩定而健康』,然目前友達法說已要減產,同時面
板價格不論是MONITOR或TV兩塊市場,均見到因應PDP或
CRT的激烈殺價競爭,同時面板股先前聯貸效應,也影
響市場對於如中信金的持股信心,再加上員工分紅配股
的問題,已成為法人外資嚴重避開的議題,而影響最大
的又是電子權值股,故電子股雖有跌深反彈的機會,介
入卻是是要戒慎恐懼的因應。
電子基本面拖累著大盤,同時金融與傳產又被兩岸
關係壓抑,同時日本與韓國在匯率上,也並不希望以擴
大內需來刺激景氣,導致市場只有資金泛濫的利多,可
惜它們也是只以定存概念股為操作重心,反映出當下全
球O東亞O兩岸均存在,各種不同的系統或非系統變數,
無怪乎全球股市皆是無量的狀況,綜合來看,後勢只要
量能與匯率未有變化,操作上均應以定存概念為主軸。
(寶來普泰投顧 研究室)
◆投資組合分析
◎1718 中纖
1.以中線基本面來看,2006年EG擴產產能才將進入量產
密集期,唯屆時WTO已於今年底完全開放紡織配額,
有助於亞太區需求面的激增。
2.中纖目前股價對應於其它原物料漲幅相對較小,同時
Q3末及Q4將進入其旺季,且乙烯目前又有多家國際大
廠歲修,後勢有漲勢題材。
建議操作區間:16-22元
◎1326台化
1.石化及尼龍產品兩大營收結構,報價均見正向與有需
求成長味道,台化後勢配合塑化旺季到來,將有波段
行情可期。
2.台化今年每股獲利超過6元,又有台塑石化轉投資利
益可期,未來三年多頭行情走勢不墜。
建議操作區間:50-58元
◎2886兆豐金
1.兆豐金由於實施庫藏股與註銷股本之舉,8/4日現金
股息增配為1.5356元,對應當下股價,可謂高現金股
息之定存概念股。
2.兆豐金目前重點放在企業重整與台商整合與消金拓展
,未來將有助於毛利率的拉高,且增加與外策略聯盟
的機會。
建議操作區間:22-25元
鉅亨網資料中心/整理• 7月26日
2004 / 07 / 26 星期一 08:02
◆台股現貨發展: 美股仍不振台股下壓風險未除
上週台股依舊面對利空交集的場面,國內的証所稅
復徵,雖很快平息,但已讓股市受到傷害,以致於早已
知道的兩岸軍演,也讓股市承受不起。另外,美國股市
雖於週二葛林斯班信心喊話,而出現短暫的反彈,但破
底之勢未能改變,因而台股上週亦是持續下滑。惟或因
台股本是領先下跌,加以政府基金撐盤,使得5300點得
以力守,且電子股逐漸穩定,反而是金融股似有補跌狀
況。通週台股挫跌2.3%至5374點,惟電子類股僅跌1.5%
,金融股跌幅則達6%。至於成交量則大致保持於600億
上下,外資則為賣超。
最近台股走勢持續不振,惟上週的發展似乎並非太
令人悲觀。一則先前甚多分析師普遍認為5450為多頭之
必守,倘若不保則大勢已去。但顯然失守5450後的賣壓
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重,台股很快於5300點取得初步支撐
,雖然技術面還是偏弱,5300點是否為底部,恐怕還是
問題,但由此種走勢觀察,的確有底部似已不遠的感覺
。另外,科技股尤其是半導體股為近來全球股市下殺的
主因,然美國的半導體類股雖然仍是弱勢,費城半導體
指數到上週五止維持於400點之上,台灣的半導體類股
也有穩住跡象。另一個弱勢的面板股,雖然經友達承認
下半年艱困,但已喊出減產策略,此似乎能為投資人所
接受,故面板股亦出現止跌訊號。換言之,先前領先下
挫的電子股,上週的跌幅已小於大盤,基本上是個有可
能大盤跌勢逐漸緩和的訊號。
當然電子股緩跌之後,空頭目標轉到先前較強的類
股,其中金融股壓力最大,上週跌幅高達6%,讓大盤守
5300點雖然成功仍也頗為辛苦。金融股走空的理由是以
短期投資失利為主,所謂的短投不佳,除股市之外還有
債市。然股市不佳非金融業所能為,且就財報上看,能
有股市大短投的壽險業均於第二季大幅減少股市持有比
重。另外博達事件導致債券市場不穩,但此事已很快平
息,雖未完全解除後續危機,但金融業短投的損失暫還
不致擴大。而另一個導致金融股不振的全面金檢的問題
。其實金檢是必要的動作,不能本末倒置,日本成立摶
屬金檢單位後,其嚴格的行動反而是去年以來金融股大
漲的主因之一。是故金融的大挫,反而是技術派的補跌
還有點道理。但也就因為如此,當上週已有65跌幅,也
差不多補跌完成之後,金融股就算暫時無力大漲,至少
也有止跌的可能。
因此就兩大類股的動向而言,預料台股下檔空間應
屬有限。當然台股目前的環境還是偏弱,軍演問題就上
週的市場反應,其實並不熱烈,只是股市剛好是弱勢,
故成為空方理由而已。顯然多數投資人認同兩岸均會自
制,發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甚低。但至少軍演還是持續
之中。而美股的表現亦不佳,上週五Nasdaq再破底,道
瓊亦收於萬點之下,費城半導體勉力守400點,但距離
不遠。顯然上週五美股的不振,會讓今天的台股受壓,
再測5300點的風險不小。而本週也還找不到足以令美股
大反攻的理由,故美股最佳情況是低檔震盪,對台股並
無助益,如此則台股底部雖可能已近,但暫仍屬探底行
情。
◆國際市埸解析:本週指標 或有助美股止跌
投資人對於全球景氣與企業獲利前景不明的疑慮,
持續讓全球股市不振,主要股市中相對較強的日股上週
亦開始有轉弱的情況,上週五日股正式收於11200點之
下,短線技術面當然不大有利。
以目前的發展來看,雖然現階段景氣基本面依然穩
健,尤其是日本依舊屬於成長階段,日本官方亦已將
2004/05會計年度GDP預估調高兩倍,且到目前為止,企
業對後市也並未看壞。然股市的反應似非如此,最近偏
空的訊息依然主導市場,讓多頭無著力之處,日股的基
本面雖是較佳,還是敵一波波的賣壓,造成股價每況愈
下。當然相對美、歐,或亞洲的南韓與台灣,日股還算
穩健,以年度計算,日股依照上揚,而其他股市大致已
是下挫。但國際投資環境如若還不改變,日股續挫的風
險恐亦難除。
在美國超級財報週結束之後,接下來換成日本與歐
洲,本週有相當多的日本龍頭企業發表財報,其中也包
含近來壓力最大的晶片族群,如Tokyo Electron、富士
通等,不過最多者則是消費電子業,如新立、SHARP、
松下、以及Canon等。從已知的資料可知,第二季的獲
利多頗佳,但問題也是在對下半年的看法,以美國相關
產業的評論,或者只有晶片業會較保守,消費電子應該
還是會較為樂觀。
但也如美國財報,較佳的企業預測不一定成為理由
,但只要出問題,則賣壓就會加重。同樣的情況也可能
發生在景氣指標上,本週日本有甚多指標,消費、投資
與就業加上物價通通有,看來可能不會太強。雖然只是
因為前一個月太好,6月時正常降溫,但只要是降溫,
就又可能被視為利空。
倘若此,本週的日股似有下測11000點的風險。惟
上週日股的走低,除了因應美股之外,市場上的理由之
一就是擔心本週企業財報
鈺瀚液晶面板用加速晶片通過國內主要面板廠及系統大廠認証,開始
小量出貨,可望帶動全年營收達五千萬元,並達單月損平目標;法人
表示,鈺瀚為國內首家有能力供應下游客戶液晶面板加速晶片業者,
因市場需求殷切,在第四季出貨量能放大後,粗估明年營收較今年大
幅成長。
全球 TFT面板需求持續成長,液晶面板加速晶片需求大增,過去使用
於高階監視器及LCD TV的加速晶片大部份仰賴NS、川崎及RENESAS
等大廠供應;前年十一月成軍的鈺瀚科技,成立五個月後便推出國內
第一顆加速晶片,並很快獲得面板及系統大廠認證,陸續出貨;法人
認為,以目前加速晶片需求榮景來看,該公司應用於高階監視器用的
3061系列晶片來看,年底前便可達二十萬顆水準,明年出貨更上看五
十萬顆。
鈺瀚科技目前實收股本為二.二五億元。
繼原相(3227)之後,今年興櫃市場另一高成長明星股晶宏(31
41)也在審議前夕自行撤件,二家公司上市之路相繼「鎩羽而歸
」,在市場引起極大的震撼,頻問二家公司出了什麼問題,為何
要自行撤件?集中市場到底要什麼樣的公司?
二家興櫃明星股自行撤件最直接的衝擊股價,原相四月間公佈撤
件,旋即由二百元高價直接被砍掉四○元;晶宏股價更在這二、
三天之內打對折,是血淋淋的腰斬。
以原相今年單月每股盈餘屢有超過一元的表現,晶宏目前為國內
出貨量最大的彩色STN驅動IC業者、六月以後,至少到可預期的第
三季,每月每股稅後盈餘也有○.八到○.九元的傲人成績,為何
在證交所審議審到一半便「自廢武功」?
市場更關心的是,若二家公司不自行撤件,到底能不能通過上市
審議?
雖然發行公司都有一套自行撤件的說法,但以常識判斷,會在上
市櫃審議過程中撤件,應該是審議過程「壓力不小」,機率可能
只是「一半一半」;若過關了,即使低空飛過,就如同一般的考
試,不必計較幾分通過,但如果審議未過,至少給外界的觀感可
就「代誌大條」了,只得自行撤件。
晶宏與原相對於自行撤件共同的感想是,上市審議「超嚴格」,
部分審議委員的「無厘頭」問題也予人被「刁難」的感受。例如
原相被問到與聯電的關係人交易問題,原相原本就是聯電的轉投
資公司,原相自然會有「不讓聯電代工,難道要給台積電?」、
「外行人審內行人」的委屈;而晶宏早期合併美國技術團隊(JP
S公司)給的技術股被認為價碼太高,則讓晶宏對此一「已無法
改變的歷史」百口難辯。
另外,遠茂審議時,剛好碰到威盛的「挖角」事件,挖角問題在
遠茂審議時被放大來審,目前博達事件風波未過,證交所對上市
案更為「嚴格把關」,晶宏上市案也有些「時機不對」的因素。
但換個角度,審議機關是否有審議準則不明確的問題?也頗值得
探討。因為,超嚴格或無厘頭的審議,會讓想回台上市的台商卻
步,也會逼發行公司往海外掛牌。
市場傳出,四月份在上市審議途中自行撤件,而在市場上沸沸揚
揚的興櫃明星股原相(3227),已決定轉進店頭市場。至於甫自
行撤件的晶宏(3141)是否跟進?該公司則表示,目前還是朝海
外掛牌的方向進行,暫時不會「自打嘴巴」。
原相在上市審議過程中,審議委員提出包括獨立監察人「不夠獨
立」、與母公司聯電的關係人交易,甚至外傳的與安捷倫的侵權
官司等多項「審得很細」的問題,該公司需要補充的資料要一些
時間準備,另外,若重新送件,將可適用新股承銷辦法,不必提
列老股供上市承銷等因素,而於四月二十一日自行撤件。當時該
公司並表示,並不會放棄上市機會,將在補足資料後再向集中市
場叩關。
當時,成交界就有原相「如果先上櫃」就沒問題了。近日市場盛
傳原相「果真」將轉進店頭市場掛牌;對此,原相的輔導券商一
銀證券並不否認,作風保守的原相則說,「聽誰說的?董事會都
還沒討論」,目前上市資本市場的相關程序的作業都持續在準備
中,預計在半年報出來後,再由董事會決議。不過,原相亦意有
所指的表示,其實公司獲利能力較重要,上市、上櫃差別不大,
該公司目前申請上市、上櫃作業「同時都在進行」,至於上市或
上櫃將由董事會決定。
至於自行撤件公司晶宏,是否也轉進OTC?該公司發言人蘇郁嵐
表示,目前台股的流通性與本益比都太低了,新股幾乎是一掛牌
,大股東就有跌價損失,而且該公司剛剛對外界提出「考慮到海
外掛牌」的說法,若現在就轉進店頭市場,如同對先前的說法「
自打嘴巴」,更何況,就與海外資本市場初步接觸的反應都相當
正面,因此,目前還是朝赴海外掛牌的方向發展。
半導體管路工程專業廠商千附實業今年前兩季已確定顯著超越財測目
標,並預定在八月上旬以三十九元掛牌價上櫃買賣。
正積極規劃新產品導入商品化階段的千附,另亦於高附加價值的水處
理及太陽能能源產業上伸出觸角,下半年如新客戶訂單發酵,甚至可
望超出全年營收九.四億元目標。
遊戲軟體專業研發商鈊象電子(三二九三),挾強大的產品研發及跨
平台移值能力,使得該公司競爭力已能與日商丕敵,產品更行銷五大
洲及四十五個國家,且繼去年每股純益達四.五一元後,今年更在股
本大幅膨脹下,每股純益更挺升至六.一二元,由於數位內容產業是
政府積極推動兩兆雙星的明星產業之一,因此,該產業的未來成長空
間持續看俏。
鈊象六月營收在娛樂類大型電子遊戲機種新機種,出貨帶動下,達八
千三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四○%,並創近年來新高點,累
計上半年營收三億七千六百萬元,成長三七.九三%。
鈊象訂定今年營收目標七億七千九百萬元,較去年成長二一%,稅後
淨利一億八千四百萬元,大幅成長九四%,每股純益六.一二元,上
半年營收達成率四八%,今年第一季自結每股益一.四六元;然隨著
下半年歐美出貨旺季的到來,預期全年營收將順利達成。
國內製造不銹鋼厚板的龍頭廠商有益鋼鐵(九九六二),繼去年業績
創歷年來新高後,今年業仍將再登高峰。六月營收二億七千六百萬元
,創歷年來新高點,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七.○九%,累計上半年營
收十二億五千四百萬元,成長六六.七七%,有益表示,去年鋼價不
斷的上揚,到今年上半年累計漲幅相對可觀,使得六月營收創高點,
不銹鋼厚板售價仍將會維持在高檔,預期營收仍將居高而不墜。
有益八十五年成立,目前股本三億四千三百萬元,法人股東占三七.
五%,允強實業九.七九%,燁聯鋼鐵九.三二%,裕勝投資七.六
九%及吉茂投資四.九五%等,其餘均為大股東及經營團隊等擁有。
有益近二年來業績表現不俗,九十一年營收十三億七千四百萬元,稅
後淨利五千六百餘萬元,每股純益一.六五元,九十二年營收十六億
七千七百萬元,稅後淨利六千三百餘萬元,每股純益一.八六元,股
東會通過每股配發一.五元股票股利。
規劃第三季轉上櫃的興櫃公司–信億科技(3126),6月營收4,08
7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6%;累計上半年營收2.24億元,成
長36%,每股盈餘已超過2元。
興櫃績優公司信億科技,日前舉辦興櫃股票法人說明會。信億科
技已於3月8日正式向TC申請上櫃,並於6月28日經OTC董事會通過。
成立於信億科技年,主要從事網路儲存設備之設計研發、製造及
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儲存控制器、磁碟儲存控制器及系統以及相
關積體電路等。產品應用範圍包括:網路儲存備份產品、電腦及
伺服器,也可廣泛應用於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如CD/DVD、PVR及
DVR等。
由技術團隊創立的信億科技,目前實收資本額1.96億元,近三年的
年營收分別為1.74億元、2.54億元及3.46億元,呈穩定成長走勢;
毛利率則都維持在50%至60%的水準。
端午節前夕,崇貿科技 (6280)宣布獲英特爾投資入股,崇貿成為英
特爾在台灣投資第三家IC設計公司,崇貿目前是國內唯一有能力提
供AC/DC電源IC的公司。
立錡 (6238)和茂達 (6138)號稱國內電源管理IC雙雄,崇貿雖然單月
營收規模不如它們,但崇貿切入利基型的AC/DC電源IC市場,另
起一片天。AC/DC晶片市場規模不大,但涉及電源交流轉直流,
技術難度較高,新進廠商進來門檻頗高。
崇貿不與立錡、茂達強碰,從AC/DC晶片切入,鴻海集團目前是
崇貿最大的客戶,光寶、台達電、ASTEC、迎廣、大同等都向崇貿
採購電源管理IC。崇貿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約2.3元,創投業者估計
,崇貿全年每股稅後純益挑戰4元以上。
崇貿今年營收目標7.37億元,比去年成長37.7%。崇貿在電腦、液
晶顯示器市場上已有可觀的市占率,下半年目標希望在筆記本型
電腦電源管理器市場,好好衝刺。
崇貿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2.3元,已達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8元的82
%。今年以來,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股價表現並不出色,本益比持
續往下修正,立錡7月20日除權,棄權賣壓陸續出籠,今年掛牌的
沛亨、安茂微股價表現也不出色,崇貿的利基在哪裡
崇貿總經理林宗德表示:「崇貿的電源管理IC具有省電專利技術,
可減少啟動與操作時的電源損耗,假設全國都用省電IC,一年可省
下一座發電廠,是台灣第一顆環保IC。」
電源管理IC同時整合管理與保護的功能,像電腦設備的處理器、晶
片組、繪圖卡、DRAM等電子零組件各有不同最適電壓,為達省電
,有休眠、低速運轉、高速運轉等各種狀態,電源管理IC能夠因應
這些狀態,聰明的調整電源的供輸, 追求安全、穩定與省電的效果。
林宗德指出,今年電源管理IC產業景氣有點遲緩,但幾乎所有電子
產品都需要用電源管理晶片。以崇貿而言,目前筆記本型電腦電源
管理IC占營業額才僅5%,成長空間很大,崇貿也打算跨足手機充電
器等相關領域。
目前電源管理IC市場幾乎是外商的天下,電源管理IC分為直流對直
流 (DC/DC)、交流對直流 (AC/DC)、直流對交流 (DC/AC),國內
立錡、茂達等以DC/DC為主戰場,崇貿、偉詮電等則專注AC/DC
晶片。一塊主機板往往要用到七到八顆DC/DC晶片,但可能只用
到一顆AC/DC晶片,因此DC/DC被視為電源管理IC 主流市場。
從技術上來看,AC/DC涉及交流轉直流,功能上要更聰明。比方
說,筆記本型電腦開機的瞬間最為耗電,這時用於筆記本型電腦電
源管理器 (Adapter)的晶片就要根據不同情形自行調整,以提升電源
系統的效能。
電源通常以交流 (AC)狀態進入,直流 (DC)產出,電源AC/DC過程
包括功因校正 (PFC)、頻寬調整 (PWM)、整流和濾波、監控等,崇
貿的產品線包括PFC、PWM、整流和濾波、監控等用途IC,涵蓋A
C/DC過程,崇貿未來也會進入直流對直流 (DC/DC)的階段。
林宗德說,AC/DC技術上有些門檻,包括應用線路設計不同,IC設
計和製程頗費功夫,有些新進廠商想跨足AC/DC領域,但DC/DC電
源管理IC業跨足AC/DC不多,多半是其他領域的公司比較感興趣。
據了解,立錡不打算跨足AC/DC領域,茂達已跨入、但數量並不多
;其他如偉詮、信億、虹冠等切入特定市場,崇貿國外對手還有:安
森美半導體、快捷、德儀和飛利浦等。
英特爾數月前決定投資崇貿,這是英特爾繼投資上元、立錡之後投
資的第三家IC設計公司。英特爾投資立錡和崇貿,著眼於技術合作
,但英特爾與兩家公司合作的技術項目大不相同,立錡在英特爾的
處理器相關技術扮演重要角色,但崇貿AC/DC技術,讓英特爾眼
睛一亮。
林宗德表示,新產品接續性是IC設計公司延續的關鍵,新產品若能
銜接好,可打破「一代拳王」IC設計業的宿命。
崇貿執行副總經理林宗德今年4月升任崇貿總經理,原任總經理楊
大勇則專任崇貿董事長一職,崇貿主要股東包括楊大勇、首席創
投董事長林坤銘等人,崇貿6月21日已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
上市。
崇貿是台灣老牌IC設計業,許多IC設計公司成立幾年,即著手上市
上櫃,崇貿成立約20多年,今年才向證交所申請上市,崇貿20多
年來歷經轉型、合併、分割等,是家相當特殊的IC設計業。
崇貿最早是生產電源供應器、IC元件燒錄器,民國88年成立半導體
事業群,正式跨足IC設計產業。後來陸續合併永承半導體、引進原
世大積體電路的研發團隊,觸角延伸到類比IC,陸續推出PC ATX電
源管理IC、LCD Control IC等,董事長楊大勇及首席創投董事長林坤
銘在蛻變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林、楊有姻親關係,是崇貿兩大
股東。
崇貿轉型過程中,曾將原液晶控制(LCD Control)晶片人員和資產分
割出去,即為今日的晨星半導體,原任崇貿總經理的梁公偉轉任晨
星董事長,全心衝刺晨星業務,如今兩家公司各自走出一片天。
崇貿三年來逐步站穩公司腳步,民國91年、92年每股稅後純益分別
2.04元、2.8元,現分為半導體事業群和自動化編程測試儀器事業群
,目前77%營收來自電源控制與管理IC,其餘是元件編程測試儀器和
矽智財銷售。
崇貿的半導體產品包括桌上型ATX交換式電源控制IC、高 (低)功率
返馳式轉換器控制IC、功因校正IC等,去年桌上型電腦ATX 控制IC
占IC產品營收45.08%。另一事業群包括全自動化IC編程測試系統、
萬用和特殊元件型IC燒錄器、量產等。
合庫今天將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董事長陳笋在月初卸下證交
所董座職務時,致詞希望同仁們以後繼續給予「溫暖與支持」,
預料在他的「拉票」下,合庫上市案未來將可望順利通關。
財政部在五月中旬核准合庫上市,今天合庫將正式向證交所遞件
申請上市,預估最快可望在10月掛牌上市,屆時合庫40%的民股
都可在公開市場上自由交易,財政部也計劃在年底前釋出13%的
合庫公股,完成合庫民營化的政策任務。
合庫目前每股淨值為27元,逾放金額497億元,逾放比為3.96%,
轉銷呆帳金額已達55.78億元,合庫計畫在10月份辦理上市時,先
徵求2,000萬股民股辦理上市承銷,之後包括信合社、農漁會信用
部等民間對合庫的持股,都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公股釋出部分
將由財政部遴選承銷商辦理公開承銷,可望在年底前完成。
合庫要上市前就已到證交所拜會,當時的董事長陳笋,允諾全力
支持,現在他轉任合庫董座,他在證交所交接典禮上說,合庫將
在短期內申請股票上市,屆時也希望同仁們繼續給予合作與溫暖
,當下為新公司積極「拉票」,可望讓合庫上市案順利過關。
壽險公司總經理難為,去年11月才剛上任的國華人壽總經理郭井
田,已多次公開表達辭意,他說,自己年紀大了,應該找年輕人
接手。
除了國華人壽之外,宏泰人壽至今也尚未找到總經理人選。宏泰
人壽自去年12月宣布原總經理夏銘賢升任董事長之後,就一直由
夏銘賢兼任總經理,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情況,至今已經七個月。
郭井田今年62歲,是國華人壽的老員工。他在去年11月接任總經
理之前,國華總經理一職曾懸缺達一年之久。
為何接任總經理短短半年多就萌生辭意?郭井田說,當初國華人
壽董事長翁一銘找他時,他就向翁一銘說過幫忙一陣子,現在國
華人壽財務表現愈來愈好,應該讓年輕人來接棒。
郭井田表示,壽險業的低潮仍未過去,儘管市場利率已經開始回
升,但他預期至少還有一年的艱苦時期,經營保險業並不容易。
他也多次向媒體透露,想要卸下總經理一職。
外界認為,國華人壽總經理並不好當,除了與同業一起面對低利
率的外在環境挑戰之外,還要面對國華內部諸多問題,包括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的現金增資壓力,另外還須改善財務結構、
提高資金運用報酬率、降低逾期放款、重塑企業形象等。
郭井田上任之後,積極塑造國華社會公益的形象,包括在今年七
二水災中捐款1,000萬元、親自擔任伊甸基金會的志工、發起賣殘
障安養保單捐款給慈善機構的措施。
鉅亨網資料中心/台北• 07月26日 07/26 20:45
寶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九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開
始新增為奇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號:三三五六
)興櫃股票櫃檯買賣之推薦證券商。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7月26日 07/26 17:12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撤銷其授予先前由
聯合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所管理的聯合債券基金
及聯合威利債券基金「A.tw/MR3.tw」之信用風險及市
場風險評等。該項評等撤銷係基於此二債券基金之管理
機構自2004年7月19日起,由聯合投信轉移至富邦證券
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穆迪指出,此二基金在二週前經歷了大量的基金贖
回申請。為保障所有基金投資人的利益,聯合投信在當
時向主管機關申請並獲准暫停基金之贖回申請。此一措
施係為使聯合投信在維持基金於一定流動性水準下,評
估任何保障基金投資人利益之可能措施。穆迪於2004年
7月15日確認該二債券基金之評等。
鉅亨網記者陳怡君/台北•7月26日 07/26 20:30
小心(芯),絡達玩真(整)的!明碁集團內唯一的IC
設計公司絡達科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便整合起全球
第一顆高功率PA的802.11b射頻晶片,由此可見其整合
的功力。
絡達專注於射頻與混頻IC設計,並且均由國內團隊
自行研發。絡達董事長雷輝表示,當初公司計畫同時做
射頻(RF)與基頻(BB),但隨後見其困難度高、競爭力弱
,於是決定專攻RF晶片領域。而就其觀察,在絡達之前
國內也尚未出現專做RF晶片成功的公司,因此絡達的定
位便是要成為台灣第一家RF晶片公司,並達到經濟規模
、取得領先地位。
絡達也確實開出一條新的道路,該公司提供RF晶片
,與國內基頻業者合作,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
矽統、華邦、揚智、益勤等生產基頻晶片的業者均成為
絡達的合作夥伴。雷輝即表示,絡達若跨足基頻晶片,
則競爭對手眾;然而現今與基頻晶片廠合作,對手都變
成了合作夥伴。
絡達專注於手機與無線區域網路(WLAN)RF晶片的結
果,展現出高效率的整合能力。該公司於2002年便開發
出國內第一顆GSM/GPRS手機射頻晶片,甚至比聯發科早
了一年。絡達並於2002年底投入WLAN RF晶片的研發,
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便整合起全球第一顆高功率PA的
802.11b射頻晶片。2003年底更推出全球第一顆整合PA
的802.11b/g射頻晶片,上述兩項產品均已量產出貨中
。而今年下半年,絡達將推出整合5GHz和2.4GHz PA的
802.11a/b/g射頻晶片,預期可再引起業界另一波騷動。
絡達將推出的手機RF晶片AG2750,包含GSM/GPRS/
EDGE規格,應用於2.5代行動電話;而計畫明年推出的
AG3070則可應用於第3代行動電話。該公司今年在WLAN
的主力產品則是AL2215LP,不僅延續802.11b RF晶片
AL2210LP內建功率放大器(PA)的特色,還進一步整合週
邊數十顆被動元件,由1顆晶片與3顆電容組成RF模組。
AL2215LP已於今年第1季提供客戶樣本驗證,預計
第3季可提供客戶量產樣本,第4季進入量產階段。雷輝
表示,該產品的應用範圍相當廣,包括Smart Phone、
PDA、數位相機、無線耳機以及雙模手機等。他強調,
未來手機勢必將與WLAN整合。
絡達目前資本額為3.1億元,主要股東明碁持股約4
成,也是明碁集團旗下唯一的IC設計公司。絡達主力產
品為手機(GSM/GPRS)與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RF
晶片,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手機與WLAN晶片技術的公司
。雷輝即表示,國內普遍缺乏RF產業人才,絡達靠著本
土團隊做出此成果確實不容易。公司下半年可開始獲利
,計畫明後年申請上市。
鉅亨網記者陳怡君/台北•7月26日
2004 / 07 / 26 星期一 16:04
由明碁ASIC部門獨立出的絡達科技,在WLAN RF晶片的研發上已
領先全球。該公司推出無線區域網路射頻 (Wireless LAN RF)模組AL2
215LP,具備高整合、面積小及低耗電等特性,該產品已於今年第1
季提供客戶樣本驗證,預計第3季可提供客戶量產樣本,第4季進入
量產階段。
AL2215LP RF模組為絡達成立3年以來第4項將進入量產的產品,該
產品不僅延續802.11b RF晶片AL2210LP 內建功率放大器(PA)的特色
,還進一步整合週邊數十顆被動元件,由晶片與被動元件組成單一
的射頻模組。除了整合性高之外,其採用LTCC封裝技術,以36mm2
的面積、1.1mm的高度榮登目前世界最小的射頻模組。其低耗電量
的設計則也創業界紀錄,總經理呂向正表示, AL2215LP RF模組接
收模式僅需耗電60mA,發送模式也僅耗電120mA,而輸出功率可達
14dBm;在省電模式下,更是僅需耗電5uA。
絡達在WLAN RF晶片整合的速度與程度驚人,除了近期主力產品
AL2215LP RF模組外,該公司還於去年下半年推出802.11b/g雙模
WLAN RF晶片AL2230LP,其整合了11b/g系統的RF與PA為單一晶
片,目前已量產出貨中。此外,絡達還計畫於今年下半年推出整
合5GHz和 2.4GHz PA的802.11a/b/g RF晶片,預期可再引起業界另
一波騷動。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預計於今(26)下午召開第4屆第13 次董事、監察
人聯席會議,會中將討論中日新科技(8266) 、弘如洋生技(3266)、
宇環科技(3276)、協禧電機(3071) 、大學光學科技(3218)、順達科技
(3211)、邁達康網路事業(9960)、尖點科技(8021)及昱捷(3232) 9家公
司申請股票上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