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骨科股票申請上櫃案,雖然該公司第一季獲利較財測大幅超前,
不過,先前公司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意外未獲通過,四日櫃買中心
內審時因此做保留決議,公司日內將補件。
聯合骨科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二六億元,該公司主
要產品為人工關節,為國內第一家,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家通過FDA等
相關單位認證的專業製造商。
人工關節為治療關節炎等病痛的最後一道防線,隨著全球人口的老化
,以及所得的提高,人工關節每年維持約一○%的成長,全球每年市
場規模約二至三千億元間;不過,由於醫療器材產業是一個相當封閉
的產業,目前主要市場都掌握在歐美等傳統國際大廠手中,聯合骨科
也是在這個領域獨立努力十年,才慢慢打入市場。
去年聯合骨科營收四.二億元,稅前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盈
餘○.九五元,今年公司營收目標四.六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
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九元,其中,第一季營收目標為
一.○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三億元,而依據公司的自行結算
,第一季營收一.一九億元,稅前盈餘○.○九億元。
雖然該公司第一季獲利遠較預期為佳,不過,日前相關單位到該公司
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卻意外未獲通過,導致櫃買中心進行內審時
,予以保留,要求通過安檢後再行審議。
過去櫃買中心審議股票上櫃案時,大多會遭保留的案子,都與營運有
關居多,類似聯合骨科這種因安檢問題而遭保留的案子極為少見。
對於公司因此而遭保留,公司也相當無奈,公司表示,未通過安檢純
粹是當天職員與安檢人員應對差距所致,目前公司已安排複檢,日內
將會補件說明。
群聯電子第一季獲利出爐,經會計師核閱後稅前盈餘一.一七億元,
每股稅前盈餘達六.六三元。由於業績持續上揚,且先前該公司被同
業控告侵權官司獲勝訴,公司近期將送件申請上櫃;雖然公司尚未對
外公布財測,但依據相關券商的推估,依目前股本計算,今年群聯每
股盈餘有挑戰三十元的實力。
群聯電子成立於八十九年底,目前資本額一.七七億元,該公司是專
業的Flash相關IC設計及系統整合應用廠商。雖然公司經營團隊是以六
年級生為主,不過,因在IC設計及系統整合應用能力突出,配合上公
司對市場發展趨勢掌握度高,這幾年來該公司營收獲利大幅成長,為
目前興櫃股市中一檔被寄予高度厚望的明日之星。
群聯主力產品為隨身碟、附加 MP3等功能的隨身碟,以及快閃記憶體
控制IC等熱門產品,去年度營收二四.七億元,稅後盈餘二.四九億
元,每股稅後盈餘達一四.一九元;就每股稅後盈餘排名僅次於合世
生醫,為去年興櫃股市獲利第二高的公司。
也因獲利突出,加上目前公司股本仍小,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配發
八元股票股利與一元現金股利。
今年以來在快閃記憶體缺料情況獲得紓解下,群聯營運持續看漲,累
計第一季營收一○.三億元,更是較去年同期的三.四四億元幾乎成
長了二倍。
而經由會計師核閱後的財報,群聯第一季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分別達
到一.五三億元和一.一九億元,稅前盈餘達到一.一七億元,每股
稅前盈餘高達六.六三元。
進一步將群聯第一季毛利率及稅前純益率與去年財報做比較,可發現
今年該公司不僅營收大幅成長,獲利能力也同步上揚,特別是稅前純
益率部份,更是由去年的九.八五%提升至一一.三七%。
對此公司解釋,由於該公司去年第四季投入數千萬元的新產品研發費
用,因此使得去年獲利稍稍稀釋,今年第一季未續認列這部分支出後
,獲利能力跟著上揚。
至於四月份的營收,公司因尚未結算而無法對外公布,不過,相關券
商指出,由於近來快閃記憶體跌價幅度不小,客戶在預期價格可能持
續走軟下而因採取觀望態度,影響到下單情況,因此,四月份營收可
能略較三月下滑。
復興航空到目前為止,仍是國內航空公司當中,負債比重最低的公司
,為因應高鐵即將通車所造成的影響,復興航空今年先進行瘦身計劃
,但是全年還是有信心能轉虧為盈,同時在營運面好轉後,明年將送
件申請上櫃。以下是記者專訪該公司董事長范自強的內容。
問:董事長在進入航空業這幾年間,有什麼想法?
答:國內的航空市場競爭真的非常激烈,在進入復興航空擔任董事長
後,只要是對公司及乘客有幫助的事情,都會相當堅持去做,尤其,
航空事業真的是一個良心的事業,我雖然是一位專業的經理人,但是
對於復興航空未來的經營方向,都是以長期發展為主,我不希望十年
以後有人會說這都是我錯誤的決定所造成的。
問:復興航空去年虧損是因國內航空虧損較小的公司,其主要原因為
何?
答:九十二年度對於航空業來講本來就是一個相當辛苦的年度,除了
受SARS影響外,復興航空一架B二二六○三飛機因機場控管疏失,於
台南發生飛安意外事件,在飛機的損失及客源減少下,復興航空去年
才沒有辦法出現獲利,每股稅後純益虧損九千六百萬元,每股虧損○
.一九元。
此外,復興航空營運情況仍較其他國內線業者出色,負債比重輕也是
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航空業是資本密集產業,以國際的航空業者平
均負債比重約在七○%左右,復興航空的負債比重僅五十九.二六%
,遠較國內的華航負債比重七十四%及遠航負債比重七十九%出色。
問:對於今年的營運看法如何?
答:今年台灣的景氣則有明顯復甦,所以復興航空今年原本可以繳出
不錯的成績單,不過,今年為因應明年十月高鐵即將通車,可能會對
航空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今年還是必須忍痛賠錢出售一架飛
機,預計扣除出售飛機的帳面損失後,今年還是會小賺局面,預計明
年將申請上櫃轉上市。
問:高鐵的通車對於航空市場的衝擊有多少?
答:高鐵目前是預計十月要開始通車,在週邊的配套措施未完成前,
剛開始對於航空的衝擊會較小,但是如果長期觀察國外高鐵發展對於
航空的替代性,就會發現,高鐵的通車對於先進國家的短程線取代性
相當高,所以我推估高鐵在使用一年後的取代性可以達到七成。
以日本、歐洲國家高鐵發展較先進的地區,在三百公里的旅程,取代
性達九成,其中,就舉東京到名古屋的距離來看,與台北和高雄的距
離差不多,目前東京到名古屋的國內航線已經到乏人問津情況,所以
就算是台灣的高鐵週邊交通沒有像國外完善,但是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
問:談談復興航空機隊瘦身計劃?
答:去年在有一架飛機損失報廢後,由於該架飛機是因為台南機場控
管疏失,所以目前正在向國家申請賠償。此外,目前復興的總機隊為
十八架,預計將縮減為十七架,主要是考量到北、高、南比重占復興
航空所有營業額為二十二.五%,為了將衝擊縮小,所以決定減班,
所以必須再出售一架飛機,來降低固定成本,短期看出售飛機是賠錢
的,但是長期來看對復興的體質則較有幫助。
產品研發快速 一線大廠深耕發醏 Q1營收4.27億
2003年下半以來,全球IC設計廠商多受到半導體、封測產能吃以及
同業削價競爭的影響,表現不如預期。國內類比IC設計廠茂達電子
,2003年在產品設計開發上加快速度,得以提供客戶更為完整的解
決方案及服務品質,業績表現亮麗,2003年營收13.82億元,和2002
年相較成長47%。
茂達2004年在一線大廠深耕的的效應逐漸發酵,第一季營收為4.27
億,營業毛利約1.27億,營業淨利約7,100萬元,稅前及稅後淨利分
別為6,300萬元及5,700萬元,以股本5.45億元估算,稅後EPS約為
1.06元,與2003年第一季營收3.01億比較,成長幅度約42%。
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源管理IC、音頻放大IC、Power MOSFET及
Hall IC,2003年營收比重分別為39%、25%、32%及4%,產品並廣為
PC、NB及相關週邊設備製造業採用,其電源管理IC及Power MOS
FET等新產品更已擴及通訊暨消費性電子應用領域,包括數位相機
、PDA、網路卡、無線網路上及鋰電池等。
該公司表示,類比IC為台灣非常年輕的產業,2003年台灣所有類比
IC需求求的自足率約在5%上下,從過去國外類比IC業者發展的軌跡
來看,是否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為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台灣類比
IC業者整體規模尚小,發展上架構如果能和客戶的需求一致,未來
數年間爆發力將很可觀。茂達未來產品的研發方向將朝應用於行動
通訊、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LCD監視器及LCD電視等高成長產
業發展。
台灣高鐵於日本生產七○○ T型列車,將於五月十八日裝船啟運來台
,預定五月廿五日運抵高雄港,並立即送至高雄燕巢總機廠進行組裝
及系統整合測試,在九月後於台南至高雄之間,長約六十公里路段進
行一系絘的低、高速試車,高鐵預計明年十月可順利通車。
高鐵列車的製造生產系由台灣新幹線株式會社所承造,首批將生產三
十列,主要生產基地為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
及日立製作株式會社,川崎重工負責生產一至四節車廂,而五至十二
節車廂,已於四月二十四日分別由製造商日本車輛株式會社及日立製
造株式會社以水運的方式,運抵川崎重工兵庫工廠進行組裝與測試,
在四月十七日至五月二日之間,完成功能動態測試,列車完成測試後
隨即拆解,準備運送抵台。
高鐵表示,高鐵七○○T 型第一列車組將於五月十八日於日本神戶港
進行裝船作業及啟運儀式,預計於廿五日抵達台灣高雄港,該列車也
是具有「原型車」的功能定位,在高雄燕巢總機廠進行組裝及系統整
合測試後,九月後將開始在高鐵南部(台南至高雄之間)長約六十公
里路段進行一系列的低、高速試車,其功能測試結果都將成為後續生
產中之列車的調整修改依據。
櫃買中心召開內部審議會審查三月底前送件申請上櫃案件,威剛、耀
勝及安國等公司順利通過審議,將提報審議會進一步審查,聯合骨科
則因公司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意外未獲通過而遭保留,將等公司補
件說。
威剛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目前資本額四.五六億元,公司主要從事記
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的製造及買賣。該公司去年度營收一
三四.八四億元,稅前盈餘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七.八億元和五.六
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五八元,獲利排名高居興櫃公司第三名
。
今年度威剛財測營收目標一六二.四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
為九.五七億元和七.八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九.六一元;而
經會計師核閱過的季報,第一季營收五三.五八億元,財測達成率三
二.九九%,稅前盈餘三.○九億元,達成率三二.三三%,稅後盈
餘二.五六億元,達成率三二.七四%,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
盈餘達五.六一元。
耀勝電子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目前資本額一.九一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變壓器及電感線圈。去年度公司營收三.二四億元,稅前及稅
後盈餘分別為○.八一億元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八元
。
今年度耀勝財測營收目標三.三八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為
○.六億元和○.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二元;經會計
師核則季報,第一季營收○.八四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七%,稅前
及稅後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一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四.五九
%和二四.六一%,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八元。
安國國際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目前資本額二.四五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USB相關控制 IC,去年度安國營收五.一八億元,稅前及稅後
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二六元。
今年度安國財測營收目標六.四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一.三
六億元和一.三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四.四五元;經會計師核
閱季報,第一季營收一.六二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五%,稅前及稅
後盈餘均為○.三二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三.六四%和二四.四九
%,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內審遭保留的聯合骨科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二
六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人工關節,為國內唯一家,同時也是亞洲
第一家通過 FDA等相關單位認證的專業製造商。去年度聯合骨科營收
四.二億元,稅前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九五元。
今年公司營收目標四.六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三四億元,稅後
盈餘目標○.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九元;經會計師核
閱財報,第一季營收一.一九億元,達成率二五.六八%,稅前及稅
後盈餘○.○九億元和○.○六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七.一二%和
二二.七五%,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
櫃買中心召開內部審議會審查三月底前送件申請上櫃案件,威剛、耀
勝及安國等公司順利通過審議,將提報審議會進一步審查,聯合骨科
則因公司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意外未獲通過而遭保留,將等公司補
件說明後再行審查。
威剛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目前資本額四.五六億元,公司主要從事記
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的製造及買賣。該公司去年度營收一
三四.八四億元,稅前盈餘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七.八億元和五.六
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五八元,獲利排名高居興櫃公司第三名
。
今年度威剛財測營收目標一六二.四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
為九.五七億元和七.八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九.六一元;而
經會計師核閱過的季報,第一季營收五三.五八億元,財測達成率三
二.九九%,稅前盈餘三.○九億元,達成率三二.三三%,稅後盈
餘二.五六億元,達成率三二.七四%,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
盈餘達五.六一元。
耀勝電子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目前資本額一.九一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變壓器及電感線圈。去年度公司營收三.二四億元,稅前及稅
後盈餘分別為○.八一億元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八元
。
今年度耀勝財測營收目標三.三八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為
○.六億元和○.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二元;經會計
師核則季報,第一季營收○.八四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七%,稅前
及稅後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一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四.五九
%和二四.六一%,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八元。
安國國際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目前資本額二.四五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USB相關控制 IC,去年度安國營收五.一八億元,稅前及稅後
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二六元。
今年度安國財測營收目標六.四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一.三
六億元和一.三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四.四五元;經會計師核
閱季報,第一季營收一.六二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五%,稅前及稅
後盈餘均為○.三二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三.六四%和二四.四九
%,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內審遭保留的聯合骨科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二
六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人工關節,為國內唯一家,同時也是亞洲
第一家通過 FDA等相關單位認證的專業製造商。去年度聯合骨科營收
四.二億元,稅前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九五元。
今年公司營收目標四.六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三四億元,稅後
盈餘目標○.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九元;經會計師核
閱財報,第一季營收一.一九億元,達成率二五.六八%,稅前及稅
後盈餘○.○九億元和○.○六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七.一二%和
二二.七五%,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
櫃買中心召開內部審議會審查三月底前送件申請上櫃案件,威剛、耀
勝及安國等公司順利通過審議,將提報審議會進一步審查,聯合骨科
則因公司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意外未獲通過而遭保留,將等公司補
件說明後再行審查。
威剛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目前資本額四.五六億元,公司主要從事記
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的製造及買賣。該公司去年度營收一
三四.八四億元,稅前盈餘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七.八億元和五.六
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五八元,獲利排名高居興櫃公司第三名
。
今年度威剛財測營收目標一六二.四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
為九.五七億元和七.八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九.六一元;而
經會計師核閱過的季報,第一季營收五三.五八億元,財測達成率三
二.九九%,稅前盈餘三.○九億元,達成率三二.三三%,稅後盈
餘二.五六億元,達成率三二.七四%,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
盈餘達五.六一元。
耀勝電子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目前資本額一.九一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變壓器及電感線圈。去年度公司營收三.二四億元,稅前及稅
後盈餘分別為○.八一億元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八元
。
今年度耀勝財測營收目標三.三八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為
○.六億元和○.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二元;經會計
師核則季報,第一季營收○.八四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七%,稅前
及稅後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一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四.五九
%和二四.六一%,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八元。
安國國際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目前資本額二.四五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USB相關控制 IC,去年度安國營收五.一八億元,稅前及稅後
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二六元。
今年度安國財測營收目標六.四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一.三
六億元和一.三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四.四五元;經會計師核
閱季報,第一季營收一.六二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五%,稅前及稅
後盈餘均為○.三二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三.六四%和二四.四九
%,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內審遭保留的聯合骨科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二
六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人工關節,為國內唯一家,同時也是亞洲
第一家通過 FDA等相關單位認證的專業製造商。去年度聯合骨科營收
四.二億元,稅前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九五元。
今年公司營收目標四.六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三四億元,稅後
盈餘目標○.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九元;經會計師核
閱財報,第一季營收一.一九億元,達成率二五.六八%,稅前及稅
後盈餘○.○九億元和○.○六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七.一二%和
二二.七五%,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
櫃買中心召開內部審議會審查三月底前送件申請上櫃案件,威剛、耀
勝及安國等公司順利通過審議,將提報審議會進一步審查,聯合骨科
則因公司台北辦公室進行安檢時意外未獲通過而遭保留,將等公司補
件說明後再行審查。
威剛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目前資本額四.五六億元,公司主要從事記
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的製造及買賣。該公司去年度營收一
三四.八四億元,稅前盈餘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七.八億元和五.六
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五八元,獲利排名高居興櫃公司第三名
。
今年度威剛財測營收目標一六二.四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
為九.五七億元和七.八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九.六一元;而
經會計師核閱過的季報,第一季營收五三.五八億元,財測達成率三
二.九九%,稅前盈餘三.○九億元,達成率三二.三三%,稅後盈
餘二.五六億元,達成率三二.七四%,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
盈餘達五.六一元。
耀勝電子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目前資本額一.九一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變壓器及電感線圈。去年度公司營收三.二四億元,稅前及稅
後盈餘分別為○.八一億元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八元
。
今年度耀勝財測營收目標三.三八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分別為
○.六億元和○.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二元;經會計
師核則季報,第一季營收○.八四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七%,稅前
及稅後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一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四.五九
%和二四.六一%,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八元。
安國國際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目前資本額二.四五億元,公司主要
產品為USB相關控制 IC,去年度安國營收五.一八億元,稅前及稅後
盈餘一.○四億元和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二六元。
今年度安國財測營收目標六.四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目標一.三
六億元和一.三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四.四五元;經會計師核
閱季報,第一季營收一.六二億元,達成率二四.九五%,稅前及稅
後盈餘均為○.三二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三.六四%和二四.四九
%,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內審遭保留的聯合骨科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二
六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人工關節,為國內唯一家,同時也是亞洲
第一家通過 FDA等相關單位認證的專業製造商。去年度聯合骨科營收
四.二億元,稅前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九五元。
今年公司營收目標四.六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三四億元,稅後
盈餘目標○.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九元;經會計師核
閱財報,第一季營收一.一九億元,達成率二五.六八%,稅前及稅
後盈餘○.○九億元和○.○六億元,達成率分別為二七.一二%和
二二.七五%,按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
高速鐵路明年十月通車,台灣高鐵公司訂定的票價出爐,每公里的價
格為三.四五九元,若以台北至高雄左營全長三百四十五公里估算,
約為一千二百元,價格介於國內航機及台鐵自強號列車間。高鐵營運
初期每日的運量為十四萬八千人次,年營收約可達三百五十億元,內
部報酬率在一四%至一五%之間。
台灣高鐵資深副總林天送表示,高鐵的票價每公里為三.四五九元。
不過,仍可依營運需要、乘車離尖峰及路程遠近,各有二成的價格調
整空間。高速鐵路在明年十月通車後,票價的計價原則仍以每公里三
.四五九元為標準。
若以台北至左營站區三百四十五公里估算,票價約一千二百元,行程
八十分鐘,每日有十七個班次。高鐵的票價介於航機與台鐵自強號列
車間,不過,行程卻比自強號快上數倍。
高鐵總投資金額為一千四百二十億元,二○○五年通車後,每日的旅
次為十四萬八千人,二○○八年為二十三萬一千人次,二○三三年則
可增加為三十二萬三千人次。若以營運後第一年的旅次估算,台灣高
鐵的年營收約為三百五十億元。未來高鐵除了載送營運的收入外,站
體開發的收入約佔二成五左右。
林天送說,高鐵初期營運約需三十組列車,每日單向營運班次為八十
八次,未來台灣高鐵還會再增加五十二組列車加入營運。台灣高鐵估
算,未來的營運班次中,台北至台中的旅次將佔所有旅次的二○.八
%,估計單就該班的年營收,就可達一百一十億以上。
林天送說,高鐵目前是特許行業,政府已經允諾,三十五年內不會再
蓋第二條高鐵,在台灣西部走廊長途快速運輸的迫切需求下,未來高
鐵的營運潛力應該不錯,而且更可加速城市間的均衡發展。不過,由
於高鐵車站離市區較遠,再加上各運具間的削價競爭及第二高速公路
的通車,高鐵在明年營運後,仍將面臨其他運具系統的競爭壓力。
台灣固網將在六月十一日召開股東大會,並依公司治理原則,局部改
選董監事,預料將由現有八董二監,補齊為原本規劃的九董三監。
據了解,台固前十大股東都將進入董事會,現任董監事多將留任,台
固並正積極爭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擔任董事。新任董監事名單則將在
下週二(十一)日正式公告。
台固董事會原本規劃有九席董事和三席監察人,不過去年台固董監改
選爆發主導權之爭,最後由富邦集團正式入主,現今在職的只有八董
二監。其中,包括台灣大法人代表由陳進興改派黃少華;台灣電店法
人代表由范瑞穎改派陳泰銘;台固監察人由台灣大的周麗芳改為蔡明
忠;弘運科技法人代表由武士通改為張虔生。
而在國大投資法人代表李大程辭台固董事長和董事、國大投資法人代
表吳廷楨辭台固監察人後,台灣大又改派張孝威取代蔡明忠成為台固
監察人、國基投資法人代表孫道存改派蔡明忠。
至於三金投資進入董事會,主要是因其為經理人代表,三金投資持股
不在台固前十大中。今年三月,三金投資法人代表由張孫堆改派吳永
發。另外,弘運科技法人代表王錫承請辭台固監察人,改由丁祈安接
任。
現有的八董二監原本要到九十五年才屆滿,此次台固在召開股東會時
局部改選董監,旨在依股東持股比率來決定董監席次,以符合公司治
理原則,並補足九董三監。
台固現持股前十大股東,分別是台灣電信集團、富邦集團、長榮集團
、大陸集團、宏碁公司、日月光集團、鴻海集團和華新麗華集團等。
一般預估,不在前十大股東之列的三金投資外,其他現任董監事多將
續留任,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則可望成為台固新董事。
台灣高鐵今年下半年將進行三階段募資,目前,由高鐵董事殷琪擔任
總經理的大陸工程信心滿滿,不但該公司本身會備足資金,而且宣示
五大原始股東也將依協商參與高鐵增資,長榮集團則表示,將尊重原
股東團隊的決議,但太電卻因經營權及財務問題待解決,將無法參與
七月底的增資。
根據高鐵增資計劃,除了今年七月底要募集七十五億元九月、十一月
還要個增資一百零二億元及一百億元,明年度則還要募滿三百三十億
元。
大陸副總經理洪義乾說,根據合約,長榮、太電、富邦、東元及大陸
工程等五個高鐵原始大股東,持有在高鐵的股份不得少於二五%,所
以高鐵的每次增資,上述五大股東參與增資的總金額都將維持總持股
比率二五%的底線,並依此原則協調各股東參與增資的金額。
不過,太電表示,由於目前公司董事長之爭及財務問題責任尚未釐清
,對於高鐵七月底的增資計畫將無法配合。
雖然太電無法參與高鐵七月增資,但是高鐵五大原股東仍將於近期開
會協商出資比例,即使只由太電以外的其餘四大股東參與增資,也會
將參與增資比例維持在二五%的水準。
洪義乾表示,五大股東將於近期開會協商各股東的出資比例,大陸投
入高鐵的資金已超六十億元,由於看好高鐵,大陸工程在七月的增資
中,仍舊會依各股東協調的結果,繼續出錢支持高鐵。
長榮集團也表態高鐵,該集團發言人聶國維昨(五)日強調,長榮會
尊重原始股東團隊的決,目前內部並沒有預設立場,至於參與高鐵增
資的金額,一切將視最後五大原始股東的協商結果而定。
高鐵明年十月營運後,城市與城市間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台北至台中
的旅客人次,估計將大幅增加,也是高鐵未來的營運重心。台灣高鐵
董事長殷琪表示,台中的生活機能較台北好,在高鐵通車後,台北、
台中只需約四十分鐘車程,未來大台北地區的人口,有可能往台中移
動。台灣高鐵估計,未來台北至台中的旅次,約佔高鐵總旅次的二成
以上。
台灣高鐵資深副總林天送表示,高鐵明年十月通車後的運量,單是台
北至台中的直達車每天就有三○六八二人次,佔高鐵每日運量的二成
,行程只需四十分鐘。其次是台北至高雄的運量約佔一成七;台中至
高雄的運量則佔一成。
在台中航站遷移至清泉崗後,由於距市區較遠,旅客大幅流失,未來
高鐵的運量有可能再增加。因此,台中站勢必成為高鐵的營運重心之
一。
台灣高鐵公司將在本月廿八日召開股東會,改選三年一任的董
監事,高鐵公司董事長殷琪昨日表示,由於目前董事會運作良
好,董事人選原則上規畫維持現狀。不過,原為高鐵監察人的
台糖董事長龔照勝將改任董事,而原任高鐵董事的台糖副總黃
哲宏則改任監察人。
另外,為吸引其他投資人參與高鐵增資,殷琪表示,高鐵公司
董事會尚可增加兩名董事,可以視情況保留給願意參與今年到
明年增資的投資人。
致力於電源管理IC、LCD驅動及控制IC的新德科技,自八十七年
成立來,近年來均處於研發與市場拓展期,營運均為虧損,去年
每股虧損已縮減至○.四九元,不過,今年營運將轉虧為盈,每
股獲利可達一.五元至二元間;另該公司將辦理現金增資三千萬
元,每股溢價二十五元,所募得資金七千五百萬元,將用於彌補
歷年來的虧損,以改善財務結構。
新德科技營運六年來,除第一年外,其餘均為赤字,不過去年營
收已明顯成長到一億七千三百萬元,較上一年度成長四三%,稅
後虧損降到一千餘萬元,每股虧損○.四九元;該公司目前股本
二億一千九百萬元,法人股東占二成,其餘均為大股東與員工等
所有。
主攻可攜式電子產品
新德表示,該公司經營團隊來自業界及學界,平均資歷在十年左
右,去年主要營收為電源管理IC占六成,LCD驅動IC占三成,RFI
D IC占四%等,目前國內IC設計均以邏輯IC廠商居多,類比IC業者
則是後起之秀,其中類比IC廠均以電源設計居多,而新德主攻可
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PDA、數位相機及MP3等,其中又以手機
的鋰電池保護IC等為主,至於LCD驅動IC則以STN面板為主,多應
用在傳真機及醫療產品的面板上。
新德指出,目前類比IC設計業者到處林立,競爭相當激烈,該公
司以品質與價格取代美商及日本的市場,目前大部分仍透過代理
商銷售。
明年可望申請上櫃
新德過去四年來,在歷經產品研發期與市場開拓期後,帳上虧損
約三千九百餘萬元,透過今年現金增資後,將可改善財務狀況,
且今年將邁入豐收期,由於市場已開拓有成,預估全年營運將可
轉虧為盈,明年可望申請上櫃。
新德產品銷售地區以國內及大陸市場為主,去年銷售比重分別為
五一.六四%與四八.三六%,今年起對大陸銷售比重將會進一
步提升。
據Databeans報告預測,今年類比晶片市場規模將成長一八%達三
百一十六億美元,而新德已有多項新產品陸續開發完成並依序推
出市場,在目前景氣已復甦的有利環境下,預估今明兩年營收將
分別達一倍及五成的高角度成長。
TFT-LCD產業持續榮景,以驅動IC金凸塊及測試為主要業務的
華宸科技公司,今年單月營收不斷創新高,公司自結首季營收
達二.○七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倍;以目前兩項產能幾呈
滿載情況,法人認為華宸今年營收將有挑戰十三億元實力,較
去年成長一.六倍,以股本十六.五億元計,每股稅後純益為
一.五元。
營收與獲利成長可期
聯電集團旗下驅動IC長金凸塊及測試代工大廠華宸科技從去年
第四季起接單明顯增溫,由於品質通過國內主要設計公司及德
國大廠承認,受惠TFT景氣需求勁揚,客戶長單沓至,接單已
至第四季,今年營收、獲利成長可期。
華宸目前主力代工產品是LCD驅動金凸塊、測試及記憶體模測
試。在LCD驅動IC產能供需缺口持續加大,該公司上月金凸塊
單月產出已突破一.八萬片,該公司正展開第二階段擴產,預
計第三季單月產出便可達三萬片水準。
華宸表示,從去年第四季接單明顯感受成長力道,目前金凸塊
產能已滿載,由於客戶搶產能,故平均毛率均維持在二成以上
水準,預估此長金凸塊代工將佔全年營收四五%。不過對於下
半年新產能開出及毛利率變動情形,該公司認為以目前上游各
家八吋高壓晶圓製程產出來看,年底前需求仍將大於供給,這
波榮景維持至年底應可期。
產能吃緊、毛利攀升
華宸指出,除長金凸塊產能滿載外,華宸LCD驅動IC測試代工也
受惠於面板強勁需求,產能吃緊。法人分析,華宸目前配備有五
一台專用測試機,以工作小時計,稼動率已達八成擴產的臨界點
,據了解,該公司已訂購六台測試機,若交機順利,第三季將有
五七台投入量產,屆時整體競爭力將大增,以目前產能吃緊推估
,該部份平均毛利至少在二五%以上。
華宸自結首營收為二.○七億元,由於去年同期基值低,營收呈
大幅成長;華宸認為,目前除長金凸塊及測試已近滿載外,透過
租賃取得的記憶體測試代工產能已接近滿載,此部份產品單月營
收貢獻度突破七百萬元,預計此部份全年可貢獻一.四億元營收
,因此保守推估,第二季營收將較首季成長一五%,而下半年營
收將優於上半年。
華矽半導體(8225)昨(五)日送件登錄興櫃,送件時實收資本
額為三億八千三百五十萬元,董事長鍾兆恩,主要法人股東為中
華開發,持股一○.五七%,主要產品為無線尋呼系統IC、無
線電腦週邊IC、消費性電子晶片、無線週邊IC,內外銷比重
相近,外銷比率五五%,今年預估營收目標為八億零三十二萬元
,稅前盈餘為八千零一十六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九
元,表現優於去年。華矽去年營收僅四億四千四百四十四萬元,
累計稅前淨損為七千五百四十二萬元,每股稅後淨損一.九七元
。
內容 台灣高鐵雖然波折不少,但航空業界可不敢小覷。復興航空
董事長范志強表示,為及早因應高鐵通車可能帶來的衝擊,復興
將在本月底和明年底賣出兩架空中巴士客機。
范志強指出,復興航空目前有八架空中巴士三二○型客機,三架
用在國外航線,未來高鐵通車後,國內航線只要三架用來串航台
灣本島到金門、馬公等航線,這些都是不受高鐵影響的航線。
至於另外三家國內線的航空業者,都表示暫時不會賣飛機,而改
以轉移經營重心來因應高鐵通車壓力。例如華信打算多增加高鐵
沒得搶的中花、中東、中馬(公)航班。立榮也把主力放在金馬
航線,多餘的飛機則租給長榮航空飛區域航線,遠東則極力拓展
東南亞航線。
內容 復興航空董事長范志強昨(4)日表示,在國內航空市場已
出現觸底及台澳線旅客回復,今年本業應可獲利1億元以上,如
果台南機場「傷機」事件獲得賠償,全年獲利會再增加3億元,
且已完成高鐵通車後的衝擊因應準備。
復興航空去(92)年上上半年雖受SARS疫情衝擊,但下半年快
速回復,本業原本還有獲利,基於安全及信譽決定報廢在台南機
場受創的客機,因而損失約3億元,但來自開發金控體系的范志
強對復興航空未來營運頗有信心,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高鐵明年10月通車,復興航空是否完成因應準備?
答:公司董事會在前幾天剛通過出售一架A320噴射客機,但會短
期租回因應,明年再出售一架。調整後的機隊數剛好夠操作國內
線及國際線的需求,也就是說已完成因應高鐵通車後的準備。
事實上,高鐵對航空業影響應該是在通車半年以後,復興航空受
影響的只有北高線及北南線,公司最壞打算是即使這兩條航都沒
有旅客,機隊規劃也不會影響公司營運。
問:大陸又有SARS疫情,是否會影響公司今年營運?
答:現在知道的消息是大陸SARS疫情已趨緩和,影響公司應該
比較輕。但從去年7月以來的國內線旅客人數和前期相比,已經
出現自民國86年以來的首次成長,台澳線旅客也逐步回復到去年
SARS前水準,今年本業應該會有2.5億元的獲利,但扣除出售一
架客機認列1.3億元損失,今年獲利應該會超過1億元。
問:復興航空去年因報廢一架客機而虧損,今年是否有機會向軍
方求償入帳?
答:去年原本還有盈餘,但台南機場出事的客機,在保護旅客安
全及公司信譽下決定報廢,使去年每股稅後純損0.17元。公司已
經聯合六家保險公司向軍方求償,進度一直很積極,公司當然希
望求償行動能在今年有結果,把去年先認列的3億多元損失沖回。
內容 國產實業集團及開發金控共治的復興航空昨(4)日召開
股東會,改選董監,原占有一席董事的遠東航空因持股率過低
落選,退出復興航空董事會,強化復興航空由國產及開發分工
營運的架構。
復興航空改選後的九席董事及三席監察人,開發體系占有三席
董事及兩席監察人,國產實業集團體系有六席董事及一席監察
人,董事長仍由開發金控體系的范志強(另有亞旭電腦董事長
職)擔任,續聘孫洪祥為總經理。
國產實業在復興航空占有47.27%股權,加上林氏家族的峻興投
資等法人及個人持股,集團體系約控有60%以上,開發金控因
近幾年參與現金增資,持股率為19.95%。
在國內航空業多年來的合併聲中,遠東航空與復興航空因同質
性頗高,在兩家航空公司都有持股的大股東中華開發有意促成
,雖然因各種原因未能如願,現在又因遠東航空退出復興航空
董事會,將更遙遙無期。但業界認為,如果合併環境成熟,遠
東和復興仍是最有可能的合併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