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台灣光通訊廠商聯鈞(3450)近期股價表現亮眼,今日(15日)在買盤推升下,股價開盤即走高,終場收在205.5元,上漲7.5元,漲幅達3.79%,成交量也達到7194張,超越昨日成交量,呈現價量齊揚的趨勢。聯鈞近期營運穩定,6月營收達6.05億元,雖然月減5.53%,但年增率仍達11.86%,累計上半年營收達46.06億元,年增幅高達54.06%,顯示主要業務持續成長。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聯鈞今年成長動力主要來自AOC(主動式光纖模組)與雷射封裝兩大業務。在AOC方面,由於美系客戶「去中化」趨勢的影響,加上聯鈞積極擴充產能,出貨量預計將有顯著提升。旗下轉投資子公司源傑科技主要供應AOC產品給北美大型雲平台業者,目前以400G產品為主,而800G AOC則預計將於下半年開始出貨,這將進一步挹注公司業績。


在雷射封裝方面,隨著800GbE(Gigabit Ethernet)應用需求的翻倍成長,聯鈞的COS(光元件晶片封裝)業務也持續受益於EML(電吸收調節雷射器)封裝需求的擴大。法人預估,隨著高階光通訊市場需求的升溫,聯鈞全年營收有望呈現逐季增長的態勢。

台股ETF市場熱潮不減,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6月數據,在62檔台股ETF中,元大台灣50(0050)以1,055億元的買盤量穩坐人氣王寶座。而群益投信的台灣精選高息(00919)則以507億元的吸金能力獲得最多注目。元大高股息(0056)也吸引141億元資金,規模前五的ETF合計吸金達1,720億元。


法人和專家分析,元大台灣50的規模已接近6,600億元,經理費僅約0.10%。今年以來,該ETF帶動費用率優化與分割議題,掀起市值型ETF的旋風,規模在短短五個月內急速成長4,000億元。經理費以目前的費用率來計算,約為0.102%,為台股ETF中的最低水平。加上6月完成分割後,一張價值5萬元的低門檻入手價,吸引了以往因為價格因素而只能選擇高股息ETF的小資族。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操作是改買進或定期定額轉扣0050,這樣做不會增加成本,同時可以增持費用較低的0050。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定額人數連續四個月呈現衰退,共減少了4.3萬戶,這顯示投資者傾向於採用定期定額轉扣的方式,將投資轉向費用率較低的0050。


群益投信的00919也展現了強大的吸金能力。經理人謝明志指出,近期金融市場仍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變化的影響,但聯準會官員近日也放出了鴿派訊號,表示若關稅政策未顯著推升通膨,可能啟動寬鬆週期,9月降息機率達70%。此外,景氣並未出現明顯反轉,這讓資金繼續流向風險性資產。這反映了投資者情緒並未因政策不確定性而有太大波動。

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近來處於一場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這場鬥爭的核心關鍵人物是新任董事長及總經理吳東昇,而他的叔姪吳東亮則成為了這場鬥爭的關鍵支持者。上周五的董事會上,吳家兩派對第三代接班人的問題各執一詞,導致會議難以達成共識,最終流會。

親近吳東亮的人士表示,吳家在上一屆董事會時就有董事長世代交替的共識,當時吳東昇也曾同意這個方案。然而,在這屆改選中,雖然大家都希望按照上次的協議進行,但吳東昇似乎對於交棒這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根據董事會記錄,日方建議在完成IPO、公司治理改善以及解決中國店問題後,再進行第三代接棒,這與吳家的認知產生了差異。

親近吳東亮的人士強調,世代交替是上屆改選時的共識,如果吳東昇不履行承諾,對第三代是不公平的。他們對家族成員間的溝通空間保持樂觀,認為只要妥善安排接班節奏,對企業治理與形象將有正向幫助。

這次董事會的流會,有關人士表示,會議開始前,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提出希望大家對董事長人選取得一致後再開董事會,主席徵得出席董事同意後才改為談話會,所以流會之說並非爭執的結果。

至於為何吳東亮應吳東興家族要求出任董事,是因為家族持股的支持吳東亮多年都擔任董事,直到上屆負責配票的吳東昇未將家族的票配給吳東亮,反由吳東亮大姊郭吳如月主動將法人代表改派吳東亮。這次同樣情形再次發生,吳東亮因為論事公道,獲得家族多數成員的支持。

吳東亮此次希望前任董事長吳東昇能信守世代交替的承諾,維持家族團結,做好百貨事業。對於外傳這是吳東亮與吳東進之爭,相關人士認為,這是故意誤導渲染。市場人士對於新光三越的公司治理透明度與經營者誠信感到擔憂,若企業內部無法對外清楚說明交棒進程與規劃,可能會影響投資人信心與企業評價。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了一項關於第二季市場交易人數的統計數據,顯示市場活躍度不斷攀升。根據數據,第二季集中市場大戶、中實戶及散戶交易人數分別增加了41人、1,166人及26,795人,其中中實戶的季增幅度達到5.29%,為各類戶型中最高,而散戶交易人數則創下歷史單季第二高紀錄。


在資金流動方面,外資及國內法人資金也顯著回流,第二季占總成交值的比重分別增加1.08個百分點與0.78個百分點。這一現象與台股在第二季的波動相關,特別是在川普關稱2.0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下,台股在17,306點至22,587點之間波動,總波幅達5,280點。


證交所進一步透露,自然人中,第二季成交金額超過5億元的戶型有2,663人,1億至5億元的戶型有23,214人,而1億元以下的散戶則有526.165萬人。這些數據反映了市場結構的多元化和交易活躍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台股在5月和6月合計上漲超過2,000點,而散戶的定期定額表現也受到關注。6月的定期定額達到143.67億元,雖然較5月略降,但仍然處於歷史相對高峰。今年最低的定期定額出現在1月,為115.49億元,這是因為過年因素導致2月的扣款延後,使得2月的定期定額衝上185.68億元的新高。


此外,6月台股集中市場的交易戶數達到333萬8,342戶,較5月的302萬2,012戶增加31萬6,330戶,月增幅度達10.47%,這一數據顯示市場人氣明顯上升。


總結來說,第二季的市場數據揭示了臺灣證券市場的強勁活力,不僅交易人數增加,資金回流也顯示了市場對未來的信心。這一趨勢值得市場關注和期待。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將於今(15)日於工商時報主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論壇-高雄場」發表專題演講,與大眾分享「根留台灣-留財引資壯大資本市場」的願景與策略。這場演講將展現臺灣資本市場的實力,以及證交所如何助力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林修銘在演講中提到,臺股在2024年的表現令人矚目,漲幅達28.47%,在全球市場中排名第二,價量創下新高。即使面對美國關稅、地緣政治衝突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臺股依然堅韌,自4月9日低點以來已反彈超過20%。


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現優異,2025年前五月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5%,首季獲利大幅增長22%,並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達2.6%,優於日、韓股市。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最新數據,臺灣集中市場股票成交金額國際排名第13,股票發行市值為全球第15大,臺灣資本市場也是全球最活絡的證券市場之一。2024年成交值周轉率達135.4%,吸引了國內外資金的大量參與。


林修銘強調,證券交易市場是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平台之一,而制度創新是市場活絡的關鍵。近年來,證交所陸續推出重大制度改革,包括定期定额、盤中逐筆交易、造市者及盤中零股等機制的推出與精進,有效擴大了臺股投資族群並降低了投資門檻。


截至2025年5月底,全臺開戶人數接近1,345萬人,有交易人數超過500萬人。此外,臺股投資價值也反映在外資交易比重達36%,持股市值比率提升至43%。


在市值壯大方面,2024年共有36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IPO掛牌上市,創下12年來新高。上市公司透過股票、債券籌資金額達6,464億元。至2025年6月19日止,新上市家數已達14家,並有多家企業正在申請或準備IPO。證交所也推動臺灣創新板(TIB)制度全面升級,累計已有20家企業在創新板掛牌。


在新的商品方面,ETF市場蓬勃發展,截至5月底上市ETF達186檔、上櫃103檔,資產規模達6.4兆元,位居亞洲第三大。2024年全球ETF資產規模增長27%,臺灣ETF成長51%,表現十分亮眼。

台灣市場獲肯定,5月來共5檔主動式ETF掛牌,將開啟資本市場新篇章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於14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近期台灣ETF市場的一大亮點。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上市儀式上致詞,強調台灣ETF市場的快速成長,並對主管機關與業者的創新商品推動給予高度評價。


林修銘表示,台灣ETF市場已經躍升為亞洲前三大的市場,總規模超過66兆元。自今年5月起,主動式ETF陸續掛牌,至今已累計有5檔,包括此次掛牌的00984A,這充分展現了主管機關與業者的創新力與執行力。


安聯投信正式加入台灣ETF發行人的行列,這是安聯投信所屬的安聯環球投資集團在全球發行的第一檔主動式ETF。安聯集團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發市場,這一舉動不僅顯示了對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高度肯定,也凸顯了台灣市場的開放度與競爭力。


林修銘提到,安聯投信在台灣深耕超過35年,以主動式資產管理聞名,目前在台灣提供超過300檔基金,規模超過1兆元,是台灣資產管理公司的佼佼者。其中,台股主動式共同基金規模也接近900億元,佔據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市場的領先地位。


林修銘認為,安聯投信進軍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將其35年累積的主動核心投資價值帶入市場,將開啟主動式基金與資本市場的新篇章。這不僅是安聯集團的發展策略,也是台灣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林修銘並強調,安聯集團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發主動式ETF市場,更進一步肯定了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潛力與國際競爭力。這不僅象徵著台灣在ETF市場的蓬勃發展,也顯示了主管機關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下的實質成果。


總之,安聯投信主動式ETF的掛牌上市,是台灣資本市場的一大盛事,也是對台灣市場發展信心的一個明證。未來,隨著更多創新商品的推出,台灣資本市場將繼續保持其亞太區的戰略關鍵地位,並成為全球資產管理機構的關注焦點。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00984A)於14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標誌著台灣資本市場再掀新篇章。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致詞時表示,台灣ETF市場近年來迅速發展,已成為亞洲前三大的市場,總規模超過66兆元。從今年5月起,主動式ETF陸續掛牌,累計已有5檔,這充分展現了主管機關與全體業者的創新精神與執行力。


林修銘強調,安聯投信的加入,對台灣ETF市場來說是一大亮點。這是安聯環球投資集團在全球發行的第一檔主動式ETF,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發市場,充分顯示了對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高度肯定與重視。


安聯投信在台灣已深耕超過35年,以主動式資產管理聞名。目前在台灣提供超過300檔基金,規模超過1兆元,是台灣資產管理公司的佼佼者。其中,台股主動式共同基金規模接近900億元,在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林修銘認為,安聯投信正式進軍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將其35年累積的主動核心投資價值帶入新的巔峰,開啟了主動式基金與資本市場連結的新篇章。


此外,林修銘還提到,安聯集團選擇台灣作為全球第一檔主動式ETF的發行市場,不僅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給予高度肯定,也反映了台灣資本市場規模、發展潛力、開放度與法規健全度均具國際吸引力與競爭力,深受全球頂尖資產管理機構的重視。


這一事件象徵著台灣在ETF市場的蓬勃發展,已具備亞太區的戰略關鍵地位,並成為國際集團的重要成長引擎。同時,也展示了主管機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下的實質成果。

六大壽險公司6月份新契約保費收入再創新高,達585.4億元,年成長37.10%,月增47.31%,上半年累計新契約保費達3,018.9億元,年增34.23%。市場分析指出,這次的成長主要受到新商品推出、新台幣升值以及保險競賽月份的三大效應所帶動。


其中,美元保單、利變型商品與保障型商品成為銷售主力。特別是利變型商品,其銷售成長迅猛,而投資型保單則因保戶採取觀望態度而持續衰退。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6月份183億元的新契約保費穩居市場第一,上半年累計達953.4億元,年增率達82%。其利變型商品占比高達7成,年增率驚人達388%。而富邦人壽則以6月份93億元的新契約保費預估居市場第二,上半年累計達629億元,年增達13%。富邦人壽強調,其銷售策略持續聚焦於分期繳與保障型商品。


南山人壽6月份新契約保費為59億元,年增14%,上半年累計455億元,年增19%。公司指出,投資型、利變壽險為較大宗的銷售項目,但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健康險與傷害險的業績較上月成長近3成。


新光人壽6月份新契約保費142.6億元,年增33.3%,上半年累計348.8億元,年增22%。新光人壽強調,外幣保單占比超過6成,保障型商品占比高達66.4%,利變型保單成長最多,年增38.8%,而投資型保單則年減33.1%。


凱基人壽6月份新契約保費56.4億元,年增22.7%,上半年累計367.5億元,年增49.5%。凱基人壽以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年增20.4%,並將主推利變型與分紅保單。同時,台灣人壽也呈現穩健成長,6月份新契約保費51億元,年成長35.07%,上半年累計265億元,年增5.02%。

台灣壽險市場在6月份迎來了一個亮眼的成績,由於新商品的推出、新台幣升值以及保險競賽月的加持,六大壽險公司的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了585.4億元,創下了今年單月的新高。


上半年累計的新契約保費金額為3,018.9億元,年增率達34.23%,顯示了壽險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在這波增長中,美元保單、利變型商品與保障型商品成為了銷售的主力。尤其是利變型商品,其銷售成長速度非常驚人,而投資型保單則因保戶採取觀望態度而持續衰退。


國泰人壽在6月份的新契約保費高達183億元,年增率達93%,穩居市場首位。上半年累計保費金額為953.4億元,年增率82%,其中利變型商品占比高達7成,年增率達388%。


富邦人壽在6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93億元,年增率3%,上半年累計保費629億元,年增率13%。公司預計將在市場中排名第二,上半年投資型保單銷售占新契約整體的近25%,而利變型商品約占8.3%。


南山人壽在6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59億元,年增率14%,月減1.67%。上半年累計保費金額為455億元,年增率19%。公司以投資型和利變壽險為主要產品,共約占7成,但與上月相比略有減少。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健康險與傷害險的業績成長近3成。


新光人壽在6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142.6億元,年增率33.3%。上半年累計保費金額為348.8億元,年增率22%。外幣保單在新契約中占比超過6成,年增率37%;保障型商品占比高達66.4%,年增率32.3%;利變型保單成長最多,年增率38.8%,投資型保單則年減33.1%。


凱基人壽在6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56.4億元,年增率22.7%。上半年累計保費金額為367.5億元,年增率49.5%。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年增率20.4%,投資型商品逆勢強勁,年增率55.9%,公司將持續主推利變型與分紅保單。


台灣人壽也表現穩健,6月份新契約保費51億元,年增率35.07%。上半年累計保費金額為265億元,年增率5.02%。

近年來,台灣產險市場呈現出顯著的成長趨勢,各大產險公司保費收入不斷攀升,其中,國泰世紀產物表現亮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根據最新統計,去年台灣產險公司保費收入成長幅度多在6%至13%之間,市場規模隨之擴大。在這股成長潮中,富邦產險以666億元的保費收入穩居市場龍頭,年增約10.8%。而國泰世紀產物和新光產物分別以378億元和269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二、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快速成長的同時,各產險公司的自留比率卻有點下降。以富邦產物為例,其自留比率從2023年的69.4%降至去年的66.4%,新光產物則從77.4%降至74.7%。這一現象反映了產險公司透過增加再保比例來分散潛在損失,進而提高淨自留金額,展現出更加穩健的經營策略。


在損率表現方面,多數產險公司的理賠支出明顯趨緩。例如,富邦產物的損率從74.9%降至54.2%,新安東京海上從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物的損率也從55.58%降至51.59%,和泰產物的損率更是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這些數據顯示,產險公司的經營成果顯著改善,理賠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在再保策略方面,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公司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以富邦產物為例,其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產物的再保支出則從99億元增至118億元,分別成長約21%與19%。這些數據反映了產險公司為了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和風險緩衝,不斷調整再保策略。


此外,近期發生的三元能源科技火災事件也值得關注。該事件中,多家產險公司共同承保,投保產險保單數量眾多,自留比重接近25%。這意味著整體產險曝險金額屬於可控範圍,顯示了台灣產險市場的穩定性。

產險市場再創佳績,信託產物保險穩定成長


近期,台灣產險市場表現亮眼,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攀升,其中多家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呈現雙位數增幅,展現出穩健的經營態勢。


根據最新統計,去年產險公司保費收入成長6%至13%之間,市場規模因而擴大。其中,富邦產險以666億元的保費收入穩居市場龍頭,年增率約10.8%。而國泰世紀產物和新光產物分別以378億元和269億元的保費收入居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產物保費收入成長幅度達20%,從27.8億元增長至33.4億元,成為成長最快的產險公司。


在保費收入穩定成長的同時,自留保費比率則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例如,富邦產物的自留比率從2023年的69.4%降至去年的66.4%,新光產物的自留比率則從77.4%降至74.7%。這顯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來分散潛在損失,提高淨自留金額。


在損率表現方面,多數公司的理賠支出明顯趨緩。以富邦產物為例,損率從74.9%降至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物則從55.58%降至51.59%,和泰產物更是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這些數據反映出各公司的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果顯著改善。


在再保策略上,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公司同時增加再保費支出,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和風險緩衝。例如,富邦產物的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產物則從99億元增至118億元。


此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發生的嚴重火警,多家產險公司共同承保,自留比重接近25%,整體產險曝險金額屬可控範圍。

近年來,台灣產險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各主要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均實現雙位數成長,這不僅反映了市場規模的擴大,也顯示了企業經營策略的穩健。在這波市場高潮中,<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等企業表現亮眼。


根據統計,去年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平均成長了6%至13%之間,其中富邦產險以666億元的保費收入穩坐市場龍頭,年增率約為10.8%。國泰世紀產物和新光產物分別以378億元和269億元的保費收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中信產物則以20%的增幅,保費收入從27.8億元增至33.4億元,成為成長最快的產險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保費收入增長,但自留保費比率普遍略有下降。例如,富邦產物的自留比率從2023年的69.4%降至去年的66.4%,新光產物的自留比率則從77.4%降至74.7%。這顯示了各公司在擴大保費規模的同時,透過增加再保比例來分散潛在的損失,並且努力提高淨自留金額。


在損率方面,多數產險公司的理賠支出明顯趨緩。以富邦產物為例,其損率從74.9%降至54.2%,新安東京海上產物的損率則從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物的損率從55.58%降至51.59%,和泰產物的損率更是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這些數據顯示,理賠壓力減輕,企業的經營成果顯著改善。


在再保策略上,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公司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例如,富邦產物的再保支出從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的再保支出則從99億元增至118億元,分別成長約21%和19%。這些措施旨在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和風險緩衝。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三元能源科技發生的嚴重火警事件,由於該公司投保了多張產險保單,並且多家產險公司共同承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金額屬於可控範圍。

產險市場再創佳績,多數公司保費收入雙位數成長,展現穩健經營策略


近期,台灣產險市場再傳佳音,各大產險公司保費收入持續攀升,其中多數公司保費收入呈現雙位數增幅,不僅市場規模擴大,更展現出穩健的經營策略。


根據最新統計,去年產險公司保費收入成長率在6%至13%之間,這一成長率不僅帶動了整體市場規模的擴大,部分公司更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進一步展現出更穩健的經營策略。


在市場龍頭富邦產險的帶領下,去年保費收入達到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首位。而國泰世紀產物和新光產物分別以378億元和269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二、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呈現出強勁增長,從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增幅達20%,成為成長幅度最高的產險公司。


在自留保費比率方面,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從2023年的69.4%降至去年的66.4%;新光產物則從77.4%降至74.7%,這些數據顯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來分散潛在損失,並且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額。


在損率表現方面,多數公司的理賠支出明顯趨緩。例如,富邦產物的損率從74.9%降至54.2%,新安東京海上從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從55.58%降至51.59%,而和泰產物更是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這些數據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果顯著改善。


在再保策略上,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公司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例如,富邦產物的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則從99億元增至118億元,分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風險緩衝。


此外,針對近期發生的三元能源科技火災事件,由於多家產險公司共保,投保數張產險保單,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金額屬於可控範圍。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一觸即發,市場對美元走勢的變動再引發高度關注。隨著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美國財政的可持续性受到質疑,「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日益明顯。在美國通膨數據即將公布之際,美元面臨著不對稱風險,若數據偏低,將加強市場對美國承受關稅衝擊能力的預期;若數據回升,則可能壓抑降息預期,進而推升美元走勢。


川普宣布對歐盟與墨西哥課徵30%的進口關稅,此舉對美元的影響,渣打銀行分析指出,反映了市場對關稅政策的兩大動能:一是「川普賣權」逐漸成為市場共識,即若市場對關稅反應過於負面,川普將可能放寬措施;二是市場認為關稅對美國貿易夥伴的傷害大於美國本身,近期加幣與日圓的疲弱即為例證。


基於上述邏輯,美元在公布CPI數據前呈現非對稱風險結構,若通膨反彈,將抑制降息預期、推升美元;反之,若通膨數字下降,有利於維持降息預期、強化市場對美國能承受關稅衝擊的看法。短期內預期美元指數將測試其50日移動平均線98.64。


(ㄏㄨㄟˋ)豐銀行則預測,展望下半年,美元存在適度走軟空間,若美國與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週期性因素對美元未必會構成明顯拖累,但政策因素對美元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不確定性短期內恐難明顯消除,「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對美元後市形成潛在壓力。


星展銀行則認為,大而美法案(OBBB)被視為財政刺激措施,通常是美元的利多因素,但其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是臨時性或針對特定群體,將抑制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應,因此對美元的正面影響也將相對減弱。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略持續進行,市場對美元走勢的關注度不斷升高。近期,外資銀行對美元未來走向的分析指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財政可持續性的疑慮,使得「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日益明顯。在美國將於近期公布通膨數據前,美元面臨著不對稱風險,數據結果將對美元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川普宣布對歐盟與墨西哥課徵30%的進口關稅後,渣打銀行分析指出,美元對於關稅消息的表現,反映了市場兩大動能:一是市場普遍認為,若關稅對市場造成過度負面影響,川普可能會放寬相關措施;二是市場普遍認為,關稅對美國貿易夥伴的傷害大於美國本身,近期加幣與日圓的疲弱即是例證。


根據這個分析邏輯,美元在公布CPI數據前呈現非對稱風險結構。若通膨數據反彈,將可能抑制降息預期,進而推升美元走勢;反之,若通膨數字下降,則有利於維持降息預期,並強化市場對美國能夠承受關稅衝擊的看法。短期內,美元指數預期將測試其50日移動平均線98.64。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指出,展望下半年,美元存在適度走軟的空間。若美國與全球經濟同步放緩,周期性因素對美元未必會構成明顯拖累,但政策因素對美元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不確定性短期內恐難明顯消除,「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對美元後市形成潛在壓力。


星展銀行則認為,大而美法案(OBBB)被視為財政刺激措施,通常是美元的利多因素,但其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是臨時性或針對特定群體,將抑制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應,因此對美元的正面影響也將相對減弱。

台中百貨市場近期來面臨重大衝擊,由於全台百貨業的「店王」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已滿五個月,市場的活力與消費動能明顯衰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台中百貨市場營收約33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逾55億元,年減幅達14.2%。其中,新光三越的營收從116.8億元暴跌至40.8億元,年減幅高達65%,對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


百貨業界普遍認為,第四季的周年慶是百貨市場的關鍵時刻,新光三越能否在周年慶前復業,將直接影響數千名勞工的生計以及百億業績。目前,市場上有部分消費者轉向大遠百、中友、LalaPort等商場消費,這些商場的營收因此逆勢成長,但整體市場的缺口仍然難以彌補。


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以來,其眾多品牌長期穩坐全台百貨的「櫃王」地位,約有400個專櫃業績居冠。因此,目前部分精品品牌選擇暫停營業或開設臨時街邊店,等待新光三越的復業,而非轉移至其他百貨據點,這顯示了新光三越在中台灣地區的關鍵地位。由於購物習慣的中斷,不少顧客選擇轉移到外縣市消費或改為網購,進而導致七期商圈的人氣明顯下滑。


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後,超過4,000名專櫃人員的生計受到影響。部分員工被安排至北部或南部其他分店支援,但面對通勤距離拉長、排班衝突、生活成本提高等問題,不少人選擇離職或暫停工作,這對原本穩定的人力安排造成了打亂。


百貨業界私下表示,新光三越的停業不僅造成中部消費斷點,近期新台幣的大幅升值也增加了民眾出國消費的意願。連假增加以及部分國家開放免簽政策,形成了出國採購熱潮,使得中高端消費族群將原本預計在新光購物的預算轉向海外消費,進一步導致台中百貨市場的人流與消費金額同步下降。


目前,新光三越仍處於全面整修階段,復業時程尚未公布。業界普遍關注其復業進度,視為下半年台中百貨市場能否回溫的關鍵。新光三越作為中台灣百貨市場的領頭羊,其復業時程將直接影響整體商圈結構與市場信心。若能盡早恢復營運,將有助於降低營業空窗期對七期商圈造成的經濟損失。

育世博-KY展開新策略,瞄准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市場,計劃以技術作價分割成立新公司,積極引進國際投資。董事長蕭世嘉於近日表示,公司目標在年底前完成新公司的設立,並募資達5,000萬至6,000萬美元,以加速新平台的技術發展。


育世博創新的抗體雙藥物連結(AD2C)平台,提供一種全新製備雙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的方法,無需抗體工程改造。該平台於今年4月的美国癌症研究協會年會上展現了其在肝細胞癌治療方面的研究成果,GPC3抗體雙藥物複合體受到廣泛關注。


蕭世嘉強調,育世博的AD2C平台具有自有的連結技術,能夠快速、簡單且成本低廉地連接雙藥物,保持ADC的穩定性和結構完整性,避免產生不規則的聚合外觀,技術上具有領先地位,已引起歐美合作夥伴的高度興趣。


隨著近期國際授權案逐漸升温,尤其是針對早期開發案,育世博對新公司的創立持樂觀態度。公司擁有兩大技術平台,包括點擊化學發展的ACC平台和具有靶向性的AD2C技術。


在ACC技術平台開發的新藥中,ACE1831已用於血液腫瘤和自體免疫疾病治療,其中淋巴癌的一期臨床試驗將力拼年底完成收案。對於罕見自體免疫疾病IgG4,育世博的異體現成型細胞療法已進行Phase I/II臨床試驗,預計下半年完成首位臨床試驗收案。


此外,實體腫瘤的ACE2016一期臨床試驗預計收案7位並完成四階試驗,有望在明年第一季完成。育世博目前已在興櫃掛牌,並規劃明年下半年至2027年初轉至創新版掛牌交易。

夏日炎炎,馬拉灣25周年慶典熱鬧登場!麗寶樂園精心規劃的「粉紅泡泡派對」將於每週五、六、日盛大開演,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泡泡狂歡!這場以「Pink一夏」為主題的派對,將在馬拉灣打造一個夢幻繽紛的粉紅世界,讓遊客在泡泡的海洋中盡情濕身尖叫、跳到斷電。


活動當天,大量泡泡將席捲全場,DJ現場炸音、MC帶頭吶喊,馬拉灣瞬間變身為粉紅浪潮的派對現場。遊客們將在這場水上派對中,挑戰成為泡泡焦點王,盡情享受泡泡帶來的樂趣。


為慶祝馬拉灣25周年,麗寶樂園還推出了「海陸空3選2」升等優惠。消費者購買「探索世界」或「馬拉灣」任一票種,只需再加價100元,即可暢玩雙園,或是選擇雙園中的一園,並加碼搭乘天空之夢摩天輪,一次玩遍陸海空三大場域。


對於渡假區會員來說,更有專屬福利等著。他們可以免費升等雙園暢遊,享受盡興的遊樂體驗,同時也省下了不少荷包。


馬拉灣25周年慶的重磅主打「粉紅泡泡派對」不僅有視覺享受,還有聽覺與觸覺的體驗。夢幻白日夢沙灘與周五至周日限定「胖卡市集」也將全面登場,天天都有新玩法,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驚喜。


即日起至8月31日,每周日還會推出「霜淇淋擠擠樂」活動。加入「麗寶樂園渡假區」LINE官方帳號,即可參加「冰品美食刮刮樂」,有機會刮中免費冰品,享受清涼無極限的夏日。


喜歡拍照打卡的遊客,絕對不能錯過全新場景「白日夢沙灘」。這個以粉紅陽傘、浪板、泳圈與氣墊沙發打造出的夢幻打卡區,將成為今年園區最火熱的社群話題景點。只要拍照並上傳至Facebook或Instagram,標註「麗寶樂園」與「#白日夢沙灘」,即可兌換25周年紀念小物一份,限量贈送,送完為止。


把握7、8月最精彩時光,現在就加入粉紅浪潮,解鎖今夏最強玩樂體驗,讓馬拉灣的泡泡與你一起共度難忘的夏日。

近期台股ETF市場再創佳績,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的最新統計,上周台股ETF受益人數逆勢創高,總受益人數達到1,124.91萬人,今年來增加達102.33萬人。其中,群益投信旗下的多檔ETF表現亮眼,包括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臺灣加權反1(00686R)、台灣強棒(00982A)等,均創下受益人數的新高。


在這波ETF熱潮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的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整體產業受惠於AI算力需求,市場預估其成長空間將達百倍。謝明志強調,雖然地緣政策干擾和供應鏈風險需要關注,但技術門檻高、全球產供鍊布局的關鍵企業,將能夠把握產業升級和區域產能轉移的機遇。他認為,高息資產的易漲抗跌特性,是投資者配置資產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台股的長期前景,謝明志表現出樂觀態度,並建議投資者在盤勢回檔時,可分批逢低布局。


另一檔群益投信旗下的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的經理人施政廷則指出,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是布局高息標的關鍵時機。施政廷透露,自7月3日成立以來,該ETF採取「貼近掛牌、穩健建倉」的策略,重視股息收益和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和填息機會。他預期,隨著全球資金配置的轉折點,第三季將是布局台股的關鍵時點,歷史經驗也顯示,第三季布局台股將有助於參與成長和累積息收。


整體來看,台股ETF市場的熱度持續攀升,群益投信旗下的ETF產品在市場中表現突出,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在市場波動中,這些ETF產品以其穩健的投資策略和優秀的表現,成為投資者信賴的投資工具。

台股ETF市場近期表現亮眼,受益人數逆勢創高,其中元大投信的台股ETF(0050)更是獲得投資者熱烈追捧。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的最新統計,上周新增一檔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00984A),使得總檔數達到74檔,總受益人數近一周增加2.1萬人,總人數突破1,124.91萬人,今年來增加超過102.33萬人。


在眾多ETF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以及00984A等11檔ETF的受益人數逆勢創高,顯示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在市場上三分天下。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整體產業受惠於AI算力需求百倍成長空間,但投資者仍需留意地緣政策干擾供應鏈與關稅成本轉嫁風險。對於技術門檻與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之關鍵企業,較能掌握規格升級與區域產能轉移雙重契機。謝明志強調,高息資產易漲抗跌,是投資者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中長期來看,謝明志對台股保持樂觀態度,建議投資者在盤勢回檔時分批逢低布局。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經理人施政廷則表示,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是布局高息標的關鍵時點。自7月3日成立以來,00984A採取「貼近掛牌、穩健建倉」策略,優先考量股息收益與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與填息機會。施政廷認為,隨著全球資金配置轉折點的到來,第三季將是布局台股的關鍵時點,歷史經驗顯示,第三季布局台股將有助於參與成長與累積息收兩大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