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電動載具動力系統生產大廠富田電機(4590),近期將送件申請創新板上市。董事長張金鋒表示,富田除了電動載具外,近幾年並導入小型化事業部,跨入無人機、機器人、機器狗、電動輔助自行車等領域,積極朝多角化發展,擴大營運版圖。
3月初,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主動帶隊到富田位於銅鑼園區的總部參訪,並親自作說明,表示富田符合創新板上市的條件,願意提供協助。富田隨後於3月14日同意申請創新板上市。
張金鋒感謝證交所的協助與安排,認為有助於讓富田的形象國際化,對於人才招募、業務拓展都有加分效果。他強調,參加證交所在新加坡舉辦「Taiwan Capital Market and Innovation Networking Event」交流會,讓富田有機會與更多國際大廠接軌,落實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富田以傳動馬達起家,20年前投入電動車動力馬達研發生產,目前除了是特斯拉(Tesla)主要供應商外,最新推出的七合一電動增程型動力系統,又打入日系馬自達供應鏈。
近幾年,富田積極朝多角化發展,包括成功開發30款無人機動力載具,打入國內電子五哥供應鏈;同時研發機器人與機器狗關節馬達、低軌衛星球型馬達,以及水上摩托車、雪地車、電動輔助自行車等動力馬達。
國內電動載具動力系統生產大廠富田電機(4590),近期將送件申請創新板上市。董事長張金鋒表示,富田除了電動載具外,近幾年並導入小型化事業部,跨入無人機、機器人、機器狗、電動輔助自行車等領域,積極朝多角化發展,擴大營運版圖。
3月初,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主動帶隊到富田位於銅鑼園區的總部參訪,並親自作說明,表示富田符合創新板上市的條件,願意提供協助。富田隨後於3月14日同意申請創新板上市。
張金鋒感謝證交所的協助與安排,認為有助於讓富田的形象國際化,對於人才招募、業務拓展都有加分效果。他強調,參加證交所在新加坡舉辦「Taiwan Capital Market and Innovation Networking Event」交流會,讓富田有機會與更多國際大廠接軌,落實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富田以傳動馬達起家,20年前投入電動車動力馬達研發生產,目前除了是特斯拉(Tesla)主要供應商外,最新推出的七合一電動增程型動力系統,又打入日系馬自達供應鏈。
近幾年,富田積極朝多角化發展,包括成功開發30款無人機動力載具,打入國內電子五哥供應鏈;同時研發機器人與機器狗關節馬達、低軌衛星球型馬達,以及水上摩托車、雪地車、電動輔助自行車等動力馬達。
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對日、韓等14國課徵的關稅稅率,這些國家面臨的稅率介於25%至40%不等,且簽署行政命令,將關稅截止日期從7月9日延長至8月1日,市場期待還有協商空間,對於關稅政策後續發展仍持觀望態度。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5月實質薪資年減2.9%,連五個月陷入萎縮、為20個月來最大降幅,市場對日本央行短期升息預期降溫,日央下一次政策決定將於7月31日公布,預期基準利率將維持在0.5%不變。值得關注的是,在美國關稅釀成全球不確定性之際,澳央8日意外宣布按兵不動,主要利率維持在3.85%,消息公布後,澳幣應聲走揚。
技術面來看,美元指數近期跌深反彈,接連收復短期均線,不過上方仍有多條下彎均線反壓,上檔壓力沉重,因此在突破月線反壓前,整體空方架構沒有改變。美元指數是由美國貿易往來最重要的六大貨幣所組成,分別是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幣、瑞士法郎,因此投資人若持有日圓及美元商品,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台灣期交所發行的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來作為避險工具。
由於期貨交易為高槓桿的保證金交易,因此均有高度的投資風險,請投資人應衡量自我的投資能力,適度作加減碼的動作,並且設定停損機制,以利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元富期貨提供)
台股昨(9)日開低走高,終場指數上漲164點、漲幅0.7%,收在22,527點;台指期則上漲176點、至22,434點,逆價差為93.01點。期貨商建議,由於目前台指期除站穩年線外,下方均線向上形成支撐,整體偏多架構未遭到破壞,短線仍有機會震盪走高。
台指期淨部位方面,昨日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1,073口至1,576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1,181口至58,711口,再攀歷史新高;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空單減少977口至5,159口。
其中,外資現貨買超、期貨淨空單增加,股期雙市操作不同調;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並無明顯多空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呈現樂觀,賣權OI大於買權OI差距為2.9萬餘口,賣權OI增量持續大於買權,目前選擇權多方表態。
群益期貨表示,外資期貨偏空布局,自營商選擇權保守態勢,月選擇權呈現樂觀,整體籌碼面略為樂觀;技術面上,昨日台積電、聯發科攜手撐盤,台股目前測試年線位置有撐,短線拉回仍可樂觀操作。
元富期貨認為,台指期昨日開低震盪走高,早盤低開後回測月線支撐,所幸月線具備支撐力道,盤勢迅速穩住,午盤過後買盤敲進,推升指數再度走高,終場以紅K棒作收。目前指數除站穩年線外,下方均線向上形成支撐,整體偏多架構未遭到破壞,短線仍有機會震盪走高。
永豐期貨指出,昨日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2,7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1,750點。全月未平倉量put/call ratio值由0.98上升至1.27,VIX指數下降1.63至22.88。短線來說,若川普關稅政策偏向正面,台股有望挑戰上檔壓力區;若半導體關稅稅率超出預期,將對供應鏈帶來直接衝擊,市場可能重回保守調節格局。
台股昨(9)日開低走高,終場指數上漲164點、漲幅0.7%,收在22,527點;台指期則上漲176點、至22,434點,逆價差為93.01點。期貨商建議,由於目前台指期除站穩年線外,下方均線向上形成支撐,整體偏多架構未遭到破壞,短線仍有機會震盪走高。
台指期淨部位方面,昨日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1,073口至1,576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1,181口至58,711口,再攀歷史新高;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空單減少977口至5,159口。
其中,外資現貨買超、期貨淨空單增加,股期雙市操作不同調;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並無明顯多空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呈現樂觀,賣權OI大於買權OI差距為2.9萬餘口,賣權OI增量持續大於買權,目前選擇權多方表態。
群益期貨表示,外資期貨偏空布局,自營商選擇權保守態勢,月選擇權呈現樂觀,整體籌碼面略為樂觀;技術面上,昨日台積電、聯發科攜手撐盤,台股目前測試年線位置有撐,短線拉回仍可樂觀操作。
元富期貨認為,台指期昨日開低震盪走高,早盤低開後回測月線支撐,所幸月線具備支撐力道,盤勢迅速穩住,午盤過後買盤敲進,推升指數再度走高,終場以紅K棒作收。目前指數除站穩年線外,下方均線向上形成支撐,整體偏多架構未遭到破壞,短線仍有機會震盪走高。
永豐期貨指出,昨日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2,7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1,750點。全月未平倉量put/call ratio值由0.98上升至1.27,VIX指數下降1.63至22.88。短線來說,若川普關稅政策偏向正面,台股有望挑戰上檔壓力區;若半導體關稅稅率超出預期,將對供應鏈帶來直接衝擊,市場可能重回保守調節格局。
川普本周公布14個國家包含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稅率為25%,印尼為32%,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稅率最高介於36%~40%,當下對於金融市場影響,日圓與韓圜還有其他亞幣則出現1%的貶值幅度,10年債殖利率則走升,整體來說,對金融資產的影響幅度不算太大。
川普再次確認8月1日將是關稅的最終日期,不會再改變或延期,且宣稱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內,將陸續發送關稅信函給各國,可能會有15~20個國家收到,稅率有可能高達70%。
同時指稱歐盟可能在兩天後發布關稅信函,並批評歐盟的數位服務稅侵害美國科技公司。
川普再將矛頭指向產業關稅,宣布將對進口的銅實施50%的關稅,使得COMEX銅價昨(9)日漲幅超過10%,另外,也將對於藥品實施最高200%的關稅,最後是半導體關稅,但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與稅率,市場情緒雖受到影響,但沒有太大波動,可能是認為川普目前對於關稅稅率只是恐嚇手段,且還有三周的時間可以談判,接下來將陸續會有協議敲定。
台灣部分,由於目前尚無結論,因此影響近期台指期表現弱勢,直到昨(9)日才止跌反彈。由於目前台灣適用的稅率尚不明朗,因此建議投資人可待實際結果出爐後,評析多空趨勢,再透過大小台進行偏多或偏空操作。(凱基期貨提供)
近期美股S&P 500指數、NASDAQ指數頻頻創下歷史高點。法人表示,在美股經濟數據表現向好、貿易戰擔憂獲舒緩下,投資人可布局美股相關基金;操作策略可聚焦於成長動能明確的產業,AI仍可為核心主軸。
來到七月,根據投信法人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每年的7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其中勝率100%有三個分別是美國S&P 500指數、美國道瓊指數、印尼,若以平均漲幅來看前五名分別為費城半導體指數6.24%、巴西4.9%、NASDAQ指數4.14%、S&P 500指數3.69%、印度3.41%,美股指數就占了三席好表現。整體上兩種統計數據都顯示出美股強勢表現。
進一步觀察投信發行美股相關基金表現,近一月、近三月、近六月、今年來期間都正報酬共有七檔,分別為群益美國新創亮點、瀚亞美國高科技、復華美國新星基金、聯博美國成長入息、富邦NASDAQ-100正2、合庫標普利變特別股收益指數、國泰美國ESG基金。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隨產能持續擴張,GB200機櫃出貨已恢復順暢。市場近期也開始上修明年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預估,若進一步考量新興與二線CSP及企業端需求,預期明年整體資本支出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細分支出結構後,AI相關支出成長幅度將更為顯著。未來AI基礎建設與終端應用發展將齊頭並進,美國科技股後市表現值得期待,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群益投信美股研究團隊表示,美國6月PMI優於預期,製造業方面持續擴張、消費服務動能則略有降溫。6月Fed利率維持不變,偏向觀望立場使市場對於年內降息預期維持在2碼。儘管降息預估保守,市場仍預期明年有降息3碼可能,反映鮑威爾於明年卸任後,市場可能有更為鴿派的主席人選,長線來看利率下行趨勢不變,市場寬鬆資金政策將挹注股市。
響應「五大信賴產業」願景,金融業力挺半導體產業。臺灣土地銀行日前與功率半導體元件大廠強茂共同舉行「強茂公司5年期新臺幣40億元永續績效連結聯合授信案」簽約典禮,由該銀行攜手9家本土銀行共襄盛舉,最終超額認購比率達157%。
土地銀行指出,強茂聯合授信案資金用途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公司業務發展所需中長期營運資金,由該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額度管理銀行,元大銀行、合作金庫與第一銀行為共同主辦銀行,並有國泰世華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彰化銀行、上海銀行及臺灣銀行等行庫共同參與,顯見銀行團對強茂公司長期務實經營的認同與肯定。
強茂集團具備從設計、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的垂直整合能力,是臺灣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元件製造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性電子、車用、工控、電源、網通及運算領域,客戶遍及全球。因應未來產業趨勢,強茂聚焦三大發展方向:深化車用市場、拓展電源應用及布局AI領域。目前車用電子已貢獻營收三成以上,並成功打入特斯拉、比亞迪、博世與馬牌等Tier 1供應鏈。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AI伺服器需求大幅成長,強茂在電源與AI應用領域也逐步展現成果,近年亦可望受惠於AI PC的導入,持續推升相關營收貢獻。
土地銀行因應國政願景「五大信賴產業」首要項目半導體產業,在行政院政策方向下,該銀行與國內金融同業大力支持我國成為全球半導體全供應鏈主導者,一同推進本土MIT半導體產業至117年新增產值新臺幣2.6兆元,藉此穩固臺灣產業在國際的領先地位。
深耕台灣32年、秉持「不只是保險,我們分享愛」理念的公勝保險經紀人(股號6028),日前以「公益撲滿落實全齡關懷」專案,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的社會公益發展獎,此專案由公勝保經攜手保險公司、內外勤員工、全台保戶,彼此串聯、擴展影響力,幫助需要關懷的公益團體,實踐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SDG1: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公勝保經在2021年啟動「公益撲滿落實全齡關懷」專案,訴求「零錢隨手捐,天天讓愛撲滿」,與各利害關係人攜手合作,逐步擴展公益行動的廣度與深度,4年來包含民眾、業務夥伴捐款,加上公勝保經針對捐款總額,再相對提撥30%之善款,累計捐款金額逾1,100萬元,專案直接、間接總受益人次超過5萬人,累積影響與擴散近7萬人次以上。
2024年公勝保經串聯12家保險公司,透過全台28個業務據點、逾5,200位的業務夥伴,推動專案讓愛撲滿各地,以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計算,每投入1元新臺幣即產生3.81元的社會價值。善款捐助予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唐氏症基金會及基督教芥菜種會等公益單位。
公勝保經董事長蔡聖威表示,該專案的推動,不只是協助弱勢族群,更希望創造一個能永續運作、良善循環的公益平台。這次獲獎是對公勝保經公益努力的肯定,也激勵公勝持續以專業與溫度投入更多公益行動。未來,公勝保經將持續以實際行動落實社會責任,實踐成為金融產業最受信賴的標竿品牌的企業願景。
保德信投信指出,第3季全球經濟將溫和成長、通貨膨脹降溫,市場展望中性偏多,拉回即可酌量加碼。在資產配置上,可配置七成在股票基金,聚焦台股高成長、全球消費及基礎建設,搭配兼具防禦與創新的醫療生化基金;三成在債券基金,鎖定受惠於企業體質仍具韌性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2025年市場波動三大因子為利率、關稅及人工智慧(AI)變現力,這三大波動因子進入第3季仍不變。雖然4月全球股債市遇亂流,但時間證明強者恆強、市場終將回歸經濟基本面,建議投資人第3季分批逢低買進。
在台股方面,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可占三成。這檔基金成立於1994年,是保德信旗艦台股基金,也是國內高知名度老字號台股基金,基金團隊採紀律選股加上實地走訪,篩選台股最具成長機會的模範生,產業橫跨布局科技、製造、醫療、電商與傳產,前三大持股為台積電、智邦及廣達。保德信投信指出,雖然目前台股遇到關貿不確定性等逆風因子壓力,但從產業數據觀察,下半年經濟動能將出現先蹲後揚的態勢。
產業基金方面,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同時掌握高齡化趨勢與產業創新機會,比重可占20%。該基金精選45檔具優勢企業,聚焦重磅藥品與精準醫療,美股逾七成,投組靈活布局生技、製藥、生命科學工具與服務、醫療保健設備與用品等次產業。特別是這檔基金從2002年成立以來,江宜虔一直擔任經理人到現在,是長青基金及經理人的最佳典範。
保德信投信指出,根據FactSet數據,2025年醫療產業預估獲利成長率達14.5%,高於S&P 500指數的9%。從評價面看,目前醫療產業預估本益比為16倍,低於S&P500指數的22倍、科技產業的27倍,反映醫療產業面對政策風險,不僅能維持良好獲利能力與基本面,也具有中長期上漲潛力。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可占10%。這檔基金布局四大基礎建設,綜合考量企業市值、現金流、股利率及成長性等,精選高品質標的;產業分布以公用事業股占五成最多,其次工業股27.6%、能源股13.2%;區域以成熟國家為主,包括北美近五成、歐洲四成,搭配潛力新興國家,全方位掌握各地基建商機。
PGIM保德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可占10%,這是在全球消費浪潮中淘金,囊括新舊商機,同時布局非核心消費、核心消費與通訊服務類股,攻守兼備,靈活掌握市場輪動機會,且特別廣納AI帶動的消費商機,進軍大消費趨勢前緣。目前基金以互動媒體服務股占17.2%最多,其次為核心消費經銷零售股的10.9%。
債券方面,PGIM保德信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選券著重品質與投資潛力,目前平均信評為BB-,不會為了過度追求收益而重壓CCC部位。目前基金以非核心消費債占22.8%最多,其次是金融債的12.9%、通訊債的10%。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8.12~8.75%。
摩根資產管理昨(9)日首發台灣版《ETF環球市場縱覽》,結合美國、亞太與台灣專家觀點,內容涵蓋全球ETF趨勢、主動式ETF發展與交易實例,是一份專為台灣投資人量身訂做的ETF教育文件。
全球ETF格局正快速變化,主動式ETF也迅速興起,摩根資產管理今年初發布亞洲版的《ETF環球市場縱覽》,昨日也發布台灣版,方便投資人獲取主動式ETF的資訊,也完成數位化準備,相關內容已在摩根投信官網,未來將季度更新。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台灣ETF受益人數達1,535萬人,其中台股ETF就占1,153萬人。摩根資產管理指出,雖然台灣ETF投資滲透率已高,但主動式ETF仍處於起步階段。相較之下,亞太地區主動式ETF過去10年年複合成長率達53%。
摩根投信通路業務部門主管張敬杰表示,從管理規模來看,摩根資產管理為全球第二大主動式ETF發行商,且過去一年多來為全球主動式ETF資金淨流入最多的業者。也因此,摩根具備充分實力,能為台灣投資人提供主動式ETF相關知識,並推動投資人教育。
張敬杰分析,台灣市場主動式ETF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若能借鏡美國市場方式與產品設計,未來在投資行為、法規彈性與資產配置策略,皆具高度成長潛力。
近期債券市場受許多重大事件影響,包括美國就業市場仍熱絡,使得聯準會降息急迫性降低;同時,美國國會正式通過「大而美法案」,市場憂心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持續擴大,造成長天期的美國公債波動增加。
然而,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市場多空訊息充斥的環境下,債券市場短中長天期或不同信評債種漲跌將快速輪動,若能主動掌握機會與管控風險,可望提升債券投資的整體報酬。主動式債券ETF由經理人選債,靈活依據基本面調整持債組合,不受限參考指數限制,是投資人現階段可以考慮的核心投資標的之一。
江常維分析,主動式債券ETF最明顯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依市場狀況調整存續期。在聯準會尚未明確釋出降息時程、利率路徑可能高檔震盪的背景下,經理人可根據對利率環境的判斷主動拉長或縮短存續期,幫助投資組合更有效避開利率風險。
另一項關鍵優勢,則是主動選債、剔除體質相對不佳標的。與被動式債券ETF須完整追蹤指數、無法即時調整部位不同,主動式債券ETF可主動剔除財務體制不佳、槓桿過高的企業債,並避開潛在遭降評的風險標的。
此外,若債券因突發事件跌出投等債指數成分,被動式債券ETF往往須被迫賣出,而主動式債券ETF反而可透過基本面評估,保留仍具價值的標的。
聯博投信推出全台首檔主動式債券ETF—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本基金有一定比重得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且並無保證收益及配息)(下稱00980D),即為主動配置策略的具體實踐。
00980D選債不受績效指標限制,可依據投資價值與市場變化全面配置不同天期與產業的投等債,並適度納入不超過 20%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以爭取更高的債息收益與資本利得機會。
江常維觀察,美國通膨降溫緩慢且政策環境不確定,增加預測聯準會降息時程的難度,此時以主動策略出擊,較能在目前環境下勝出。以調整天期為例,由於長天期債券對利率變動敏感,波動相對較大;中短天期債券反而具備相對優勢,若聯準會繼續降息可望帶動中短率隨基準利率下滑,而財政赤字、通膨降幅預期不大等原因,卻可能使長率難以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動能減緩,銀行、保險、公用事業等防禦性產業表現通常較為穩健,透過主動選債,更能精準掌握這類機會。
江常維強調,在利率與信用風險同步升高的環境下,債券投資策略也需與時俱進。單靠被動追蹤指數已難因應當前的市場變局,主動式投等債ETF憑藉靈活調整與深入選債能力,相對能因應動盪市況,為投資人創造更穩定的收益來源與中長期報酬機會。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市場持續關注其對外政策是否再度推動貿易保護主義與財政擴張,進一步削弱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信任基礎,全球金融體系正逐步朝去美元化方向演進。富邦投信指出,美元信用基礎逐步動搖,全球央行與資產配置機構正重新審視外匯儲備結構。黃金與比特幣等替代性資產受到高度關注,其中黃金2025年初以來至7月4日已上漲逾27%;根據Bloomberg統計,全球前十大比特幣現貨ETF今年以來至5月底,平均每月獲得約16億美元淨流入,顯示避險與替代資產需求強勁。
此外,根據比特幣數據商Bitcoin Treasuries的資料,第二季期間全球上市公司共購入約13.1萬枚比特幣,季增18%;同期ETF持幣量增幅為8%,約11.1萬枚。比特幣購買量季增幅連三季超越ETF,主因在於監管環境對加密貨幣日趨友善,愈來愈多企業仿效策略公司的操作策略,擴大比特幣儲備量。
為因應全球資產重組趨勢,即將於8月4日展開募集的「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靈活納入股票、債券、REITs、黃金主題基金、比特幣ETF資產等新一代戰略資產配置。該基金擬任經理人陳臻怡表示,隨著美元地位動搖,全球資金正積極尋找替代儲備資產,黃金與比特幣有望成為資金的長期配置標的。
陳臻怡分析,以納入黃金與比特幣ETF的新一代戰略思維來進行策略型資產配置,在川普當選至4月對等關稅發布期間進行回測,採取策略型資產配置報酬率為1%,明顯優於單一股票資產的-5%,及傳統股債配置(股4債6)的-0.5%。
另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2015年4月至2025年5月的10年期間,策略型資產配置累積報酬率達131.44%,年化報酬率為8.75%,大幅超越傳統股債配置(股4債6)的70.44%累積報酬與5.92%年化報酬率,展現其長期投資優勢與超額報酬潛力。
陳臻怡表示,在全球貨幣秩序重構過程中,投資人應該擺脫單一貨幣思維,布局跨貨幣、跨資產的多元組合,方能提高投資組合抗震性。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正是為應對新世代市場挑戰而設計的靈活配置方案。透過「雙核心」策略,結合機會收益與成長潛力,打造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架構,協助投資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前行。
宮崎駿電影《風之谷》中風之少女在危機四伏的世界裡,不靠力量對抗風暴,而是懂得在風中站穩腳步,投資市場亦如此;能夠穩扎穩打、長年站穩腳跟,才是真正讓人放心的投資之道。
統一投信推出的「統一美國50 ETF」(009811),所追蹤之美國50指數,囊括美國市值前50大企業,橫跨科技、金融、醫療、消費等各行各業,即便遇到亂流,也能找到最佳的飛行狀態。009811正募集繳款,繳款期間至明(11)日,發行價格每股10元,IPO入手價1張1萬元,採半年配息機制,每年3月、9月底評價,現透過統一投信官網線上申購更可享0%手續費。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在乎風多大,而是當風停了,誰還能優雅地站在風口上。根據ICE指數公司及彭博回測2015至2024年美國50指數、S&P 500指數、S&P 500成長指數、S&P 500價值指數資料顯示,這10年間經歷了中美貿易戰、疫情爆發、聯準會暴力升息等各種風起雲湧,美國50指數仍以總報酬率294.04%居冠。投資除了關注報酬率外,風險控制同樣重要。觀察相同風險下獲得超額報酬能力的夏普值,美國50指數連夏普值都以0.76領先,顯示無論風向如何,美國50指數都能掌握最佳飛行軌跡。
009811所追蹤之美國50指數,成分股涵蓋美股前50大市值企業,就像一片蔚藍的森林,孕育著強大的生命力量。舉例來說,輝達和Meta引領著科技與通訊產業的發展;禮來、默克藥廠等醫療保健企業專注於維護人們的健康;VISA、JPMorgan等金融業者為經濟體系提供支撐;COSTCO、可口可樂等消費產業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這50家企業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頂尖的存在,共同構成一個平衡而強韌的投資生態。投資人持有009811即可同時享有成長股的爆發動能與價值股的防禦特質,無論市場風向怎麼轉變,投資人都無需切換投資風格。
有鑑於目前市場仍處於波動頻繁的階段,柏瑞投信表示,採用中長期布局全球股市較為適宜, 建議可透過柏瑞環球重點股票策略來抵禦市場不確定性。
柏瑞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帥仕偉表示,從近期經濟數據觀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仍低,全球經濟增長軟著陸的預期重回主流。隨著全球經濟的動態變化,資金流向也發生轉變,部分資金開始流入非美市場,包括正在擺脫過往企業投資不足的歐洲、以及持續推動經濟改革的日本,都值得關注。此外,就產業表現來看,科技類股雖仍是市場投資主旋律,但適度配置其他產業才有機會掌握未來輪動契機。
面對近期市場的震盪,柏瑞環球重點股票基金經理人Robert Hinchliffe指出,投資團隊主要是依據全球總體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表現,並分析各產業與景氣的趨勢,採取由下而上的選股方式,挑選出具有長期競爭力和獲利成長空間的優質標的,並不會因為短期市場波動就任意調整投資組合的個股部位。
柏瑞環球重點股票基金採用柏瑞環球重點股票策略,聚焦投資於全球的優質股票,選股思維跳脫產業侷限,進一步發掘企業營運升級與資本支出等商機,亦有望受惠於科技創新和消費浪潮等中長期投資趨勢。
此外,研究團隊每年拜訪超過2,000家企業,透過獨家研發的生命周期分類研究(歸類企業屬性),並以股票風險評估全方位評比企業體質與評價面,兼顧投資組合的品質與成長性。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近日公佈了「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其中,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驕人成就。
在這場盛會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共同獲得。此外,「傑出新創獎」則落入漢康、捷絡、澄交手中。在「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技術也同樣獲得殊榮。
生物產協會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期待挖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的創新動能。
劉理成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生技產業正處於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生技產業在這股浪潮中展現出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了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呈現出高度的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會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為了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並通過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歷屆得主已在全球市場展現競爭力,吸引了跨國合作與投資,並幫助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他期望透過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近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其中生達、葡萄王、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表現亮眼,榮獲各項殊榮。
在這次頒獎典禮中,生達與葡萄王分別獲得「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獲得。此外,「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捷絡、澄交等公司奪得。
「年度產業創新獎」方面,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以及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也成功脫穎。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期望發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
劉理成進一步指出,台灣生技產業在近年來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展現了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從得獎名單中可見,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均具有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獲得殊榮。為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
劉理成期望,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能夠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並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使台灣在全球生技產業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8日公布了「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其中生達、葡萄王、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表現突出,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強大實力。
在這次獎項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則獲得「潛力標竿獎」。漢康、捷絡、澄交則在「傑出新創獎」中脫穎而出。此外,「年度產業創新獎」則由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以及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獲得。
生物產協會理事長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期待發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創新動能。
劉理成指出,近年來全球生技產業正處於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這波浪潮中展現出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從得獎名單中可見,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均具有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顯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會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獲獎。為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並通過國際展會平台促進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期望,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能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並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8日盛大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表彰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表現卓越的台灣生技產業。此次頒獎典禮,共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其中生達、葡萄王、友霖、漢康等企業及產品榮獲殊榮。
在「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中,生達與葡萄王分別獲得肯定;「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捷絡、澄交等企業獲得。此外,「年度產業創新獎」則由永笙-KY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脫穎而出。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不僅肯定已有卓越成就的企業,也期望能發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
隨著全球生技產業的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台灣在這波浪潮中展現出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得獎名單的多元性,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的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獲得殊榮。為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指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主多已在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並助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他期許透過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亮眼成績。
其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則獲得「潛力標竿獎」。漢康、捷絡、澄交則分別獲得「傑出新創獎」。在「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以及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均獲得殊榮。
生物產協會理事長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不僅肯定了已經取得卓越成就的企業,同時也期待能發掘更多潛力新星,激發產業的創新動能。
劉理成指出,在全球生技產業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這波浪潮中展現了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了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充分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鏈的成熟與國際競爭力。
生物產協會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獲得殊榮。為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在主要議程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並透過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歷屆得主已在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吸引了跨國合作與投資,並幫助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他期望透過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