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8日揭曉「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得獎名單,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獲得肯定,展現台灣生技產業的卓越成果。


其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奪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捷絡、澄交生物科技等新創公司獲頒。


「年度產業創新獎」則有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技術獲獎。


理事長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獎項,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發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創新動能。


劉理成指出,近年來全球生技產業正處於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關鍵時刻,台灣在這股浪潮中展現堅強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台灣生技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呈現出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為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進一步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預期,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表彰與推廣將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而推動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高科技產業加速發展的趨勢下,稀土元素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成為國際競爭的關鍵焦點。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稀土元素在製造永磁材料、發光元件、光學元件、雷射元件、玻璃元件、電池材料及核反應材料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些元件廣泛應用於電動車、無人機、風力發電裝置、通訊衛星、醫療設備、軍工設備與先進工業設備,稀土元素供應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對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供應安全具有重要影響。


稀土元素可分為輕稀土元素與重稀土元素,其中輕稀土元素如釹(Nd)、鐠(Pr)等,主要應用於高效能永磁體,廣泛見於電動車馬達與風機發電裝置;而重稀土元素如鏑(Dy)、鋱(Tb)與釔(Y)等,則多用於核反應材料、雷射模組與感測設備,其附加價值更高。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中國2024年稀土產量達27萬噸,占全球比重達69.2%,儲量約為4,4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48.4%。中國在稀土上游資源、中游分離冶煉與材料加工環節擁有高度整合與規模化生產能力,形成以北方稀土集團與中國稀土集團為核心的產業聚落。


2025年4月,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公告實施出口管制,針對重稀土元素進行管控,這被視為對美國晶片禁令與關鍵技術封鎖政策的回應,同時凸顯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若出口限制措施持續並擴大適用對象,將對終端製造業造成實質性影響。


為因應潛在風險,美國早在2020年便啟動本土稀土產業重建計畫,並於2022年主導成立「礦物安全夥伴關係」(MSP),積極建構多元且低依賴性的戰略礦物供應網絡。然而,美國與盟國的中游產能短期內難以完全補足,預估至少需3至5年時間才能填補產業鏈缺口並達成規模化生產能力。


若中國未來實施擴大性出口封鎖,供應鏈緊縮狀況將於2025年下半年顯現,並在2026至2028年間對全球終端設備生產產生干擾。但若歐美日供應鏈建置進度順利,預計2028年後供應壓力將逐步緩解;若中國持續強化管制,全球稀土市場緊張局勢可能延續至2030年前後。


長期來看,稀土供應分布與政策風險將持續牽動全球高科技製造版圖。雖然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高儲量,但隨著全球對稀土資源自主性的重視提升,以及開採與分離技術的進步,未來全球儲量分布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形塑新一輪供應格局重組。

台灣壽險業界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隨著數位化浪潮的推進,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2025年下半年徵才布局,力圖吸引AI、Fintech、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專才,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數位化挑戰和新制度接軌的需求。


其中,國泰人壽預計在下半年招募內勤人力約100至150名,關鍵招募對象包括AI、保險科技、大數據分析與程式開發工程師。公司強調,將以數據為核心,導入敏捷工作模式,並涵蓋傳統專業人才,同時也會尋找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及健康管理等全方位人才。


富邦人壽則聚焦於實務營運端的人力補強,主要涵蓋銀保通路服務人員、保單行政人員與系統開發工程師三大職缺。銀保通路服務人員將橫跨壽險與銀行通路,負責商品推廣、文件處理、業務支援與客戶服務;保單行政人員則專注於理賠業務,以優化理賠流程與服務品質。


富邦人壽同時也將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Power BI等數位工具,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高重複性的行政與報表統計作業,讓人力能夠專注於更具價值的任務。


南山人壽預計下半年將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除了傳統保險核心專業人才外,也積極尋求AI、Fintech、數據分析、專案管理、程式撰寫等科技專才。公司內部還設立了Beyond Lab研發中心,導入生成式AI與RPA自動化流程。


新光人壽也宣布將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徵才重點放在數位資訊、精算、投資與核保理賠等核心職能領域。


總結來說,台灣壽險業在迎接數位化與新制度接軌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統保險專業人才,更需要跨領域的科技人才來帶動業界的進步。

隨著數位化浪潮席捲各個行業,壽險業也不例外,正積極準備迎接即將來臨的數位化轉型。近期,台灣的壽險公司紛紛展開2025年下半年的人才招募計畫,以應對新制與市場變革。其中,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以及新光人壽等業界重量級公司,都公布了各自的徵才策略。

南山人壽預計在下半年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除了傳統的保險核心專業人才外,也積極尋求AI、Fintech、數據分析等科技專才。為了加強數位化能力,南山人壽內部還設立了Beyond Lab研發中心,並導入生成式AI與RPA自動化流程,以提升工作效率。

國泰人壽則表示,下半年將招募100至150名內勤人力,招募對象包括數位轉型AI、保險科技、大數據分析與程式開發工程師。國泰人壽強調,將以數據為核心,導入敏捷工作模式,並涵蓋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劃、核保理賠等傳統專業人才。

富邦人壽則聚焦於實務營運端的人力補強,主要涵蓋銀保通路服務人員、保單行政人員與系統開發工程師等三大職缺。富邦人壽強調,將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Power BI等數位工具,以自動化高重複性的行政與報表統計作業。

新光人壽則宣布,下半年將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徵才重點集中在數位資訊、精算、投資與核保理賠等核心職能領域。新光人壽也將積極尋求具有IFRS 17國際會計準則相關知識的專業人士,以應對即將來臨的國際標準轉換。

此外,這些壽險公司也都在積極尋找熟悉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語言與文化的跨域人才,為未來的市場拓展預做準備。隨著這些徵才計畫的進行,預計將為台灣壽險業帶來新一波的數位人才注入,促進產業的發展與創新。

台灣壽險業2025年下半年展開新一波大規模徵才行動,看準30歲以下青年、轉職與斜槓族的發展潛力。富邦人壽、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等業者均表示,將深化外勤業務招募力道,並採取多元策略,搶攻年輕人才與中高潛力轉職者。


富邦人壽將2025年下半年定為實現全年外勤團隊達成1.9萬人目標的關鍵時期,招募重點鎖定高潛力轉職者、社會新鮮人與中階主管人才,以推動組織結構性擴張。富邦人壽強調,今年上半年新聘人力維持成長趨勢,預計下半年將配合主管晉升優惠方案,帶動績優同仁積極增員,進一步驅動團隊晉升與業績提升。


國泰人壽則延續去年度的大規模徵才策略,預計全年招募5,100人,其中4,860名為外勤業務菁英。國泰人壽表示,無論是希望全職投身壽險事業的業務夥伴,或是想以兼職方式投入的斜槓人才,都歡迎加入。下半年的人力需求與上半年大致持平,維持穩定徵才節奏。


南山人壽則聚焦於青年市場,將「吸引年輕世代」作為核心增員方針。南山人壽積極走入校園,透過暑期營隊、校園競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計畫,強化品牌與年輕族群的連結。每年投入超過新台幣2億元於新人培育,提供長達12個月、超過200小時的系統化培訓課程,並搭配數位銷售技能強化與獎勵制度,協助新人穩定成長。


新光人壽也預計招募外勤3,000人,加入這波壽險業的徵才浪潮。

台灣壽險業在2025年下半年積極擴大業務通路人力規模,針對30歲以下的青年、轉職與斜槓族等潛在市場,展開新一波徵才行動。富邦人壽、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等業者均表示,將深化外勤業務招募,並採取多元策略,搶攻年輕人才與中高潛力轉職者。


富邦人壽強調,2025年下半年是達成全年外勤團隊1.9萬人目標的關鍵時刻,將著眼於高潛力轉職者、社會新鮮人與中階主管人才,推動組織結構性擴張。該公司也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聘人力呈現成長趨勢,預計下半年將透過主管晉升優惠方案,鼓勵績優同仁積極增員,以促進團隊晉升與業績提升。


國泰人壽則延續去年度的大規模徵才策略,計劃全年招募5,100人,其中4,860名為外勤業務菁英。該公司表示,無論是希望全職投入壽險業的業務夥伴,還是想兼職的斜槓人才,都歡迎加入。下半年的人力需求與上半年大致持平,維持穩定的徵才節奏。


南山人壽則聚焦於青年市場,將「吸引年輕世代」作為核心增員策略。該公司積極進入校園,透過暑期營隊、校園競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計畫,加強與年輕族群的連結。南山每年投入超過新台幣2億元於新人培育,提供長達12個月、超過200小時的系統化培訓課程,並搭配數位銷售技能強化與獎勵制度,協助新人穩定成長。此外,新光人壽也預計招募外勤3,000人。

台灣電動機車領導品牌Gogoro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資費革新,推出「0月租」方案,這一創新措施將對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Gogoro的公告,該方案將採用「騎多少、付多少」的彈性計價機制,每月依實際騎乘用量計費,每公里平均價格約為1元,適用於所有PBGN聯盟旗下新舊車主。


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表示,隨著免月租方案的推出,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正式邁入新時代,這一策略將使消費者能夠更加自由地選擇他們的用車模式。


該方案綁約24個月,開通時僅需支付一次性「設定費」,用於電池、換電站與網路維運等基礎建設費用。之後每月按使用量以每安時1.1元計費,平均每公里電費約為1元,這一價格優惠於傳統燃油車,對大學生、職場新鮮人與油轉電族群更具吸引力。


姜家煒強調,未來「0月租」方案將成為常態方案,不會取消,並期望通過此方案吸引更多客戶,創造更高的現金流,預計在2027年達成獲利。


Gogoro過去10年來已經布建超過2,700座換電站,總投入超過140萬顆電池,其中70%以上為最新第三代,網路覆蓋率達90%。依靠全天候能源網路及雲端大數據平台,Gogoro Network能夠即時監控與調度,持續優化能源服務品質。


此外,Gogoro今年啟動了體質優化計畫,第一季營業支出已較去年同期減少960萬美元,財務結構穩健化,這也成為推出新資費方案的重要後盾。


為了鼓勵消費者,Gogoro推出限時優惠,即日起至7月27日止,購買指定熱銷車款可享不同等級設定費優惠。與台新銀行合作的「Gogoro Rewards聯名卡」也將提供更多回饋機會。


Gogoro強調,「0月租」方案象徵著從用戶需求出發的服務創新,與PBGN聯盟的深化合作將推動智慧移動生態的加速成形。

台中百貨市場上半年整體營收受挫,但新光三越的缺席卻讓台中其他百貨公司逆勢成長。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台中百貨市場整體營收規模估計約332.6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55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4%。其中,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減65%,對整體市場的影響顯著。


然而,台中其他百貨公司卻在這波困境中逆勢崛起。台中港三井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商場,上半年營收分別年增7.5%至12%,成為台中百貨市場的亮點。其中,台中港三井OUTLET上半年營收年增7.5%,中友年增8%,廣三SOGO年增10%,台中LalaPort年增11%,大魯閣新時代年增12%。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台百貨零售業表現普遍不理想,主要受到大環境不佳和消費力減弱影響。但台中百貨業卻能逆勢成長,主要原因是分食了新光三越流失的部分業績。不過,新光三越短少的76億元業績,並未全數流進同業口袋,顯示市場競爭仍十分激烈。


對於新光三越的暫停營業,業界認為,這並不代表原本的消費者都不再消費,而是出現了轉移與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遞延消費,為其他百貨公司帶來了機會。


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界預計將面對關稅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利因素的干擾。雖然新光三越因暫停營業出現市場空缺,但消費者花錢的意願可能仍會低落,因此下半年的百貨市場仍需持平和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台中新光三越百貨在2月13日發生氣爆事件後,經過四個多月的調查,台中地檢署已於6月25日同意解除11、12樓的封鎖,並將其交還給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新光三越正力拚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復業,以期挽回損失。


此外,台中百貨業界也展現了互助精神。台中百貨業新店王台中遠百,提供近百個臨時櫃位給新光三越廠商使用,推升了其上半年營收達107.2億元,年增率7.7%,顯著受益於新光三越的停業。

台中百貨市場競爭激烈,新光三越暫停營業後,中友百貨等競爭對手乘勢崛起


台中百貨市場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規模估計約332.66億元,較去年同期縮水約55億元,年減逾14%,但其中一枝獨秀的則是台中百貨業。


由於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減65%,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然而,台中港三井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商場,上半年營收則分別年增7.5%~12%。


特別是中友百貨,其上半年營收衝破百億大關,達到107.2億元,年增7.7%,成為台中百貨市場的新店王。


業界人士分析,台中新光三越暫停營業,並不代表原本的消費者都不再消費,而是出現了轉移與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遞延消費。


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界預期將面對關稅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利因素的干擾,市場變數增加。雖然新光三越暫停營業創造了市場空缺,但消費者花錢的意願可能會降低,因此下半年的百貨市場仍需持續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月13日發生氣爆事件後,經過四個多月的調查,台中地檢署已同意解除11、12樓的封鎖,並將其交還給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力圖在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復業。


在這段期間,中友百貨等競爭對手也乘勢崛起,提供臨時櫃位給新光三越廠商使用,進一步推升了自己的營收。例如,台中遠百上半年營收達107.2億元,年增率7.7%,顯然是新光三越停業的間接好處。

台中百貨市場上半年整體營收遭遇寒流,總計規模估約332.6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水了約55億元,年減幅達14%。其中,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減65%,成為眾多百貨公司中表現最慘烈的。不過,其他百貨公司如台中港三井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上半年營收則呈現成長,年增率介於7.5%至12%之間。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台百貨零售業普遍受大環境不穩定、消費力下降等因素影響,業績普遍不佳。然而,台中百貨業卻逆勢成長,主因是分食了新光三越流失的業績。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光三越短少的76億元業績,並未全部轉移至其他百貨公司。


業界普遍認為,新光三越暫停營業不意味著原本的消費者會完全消失,而是出現了消費轉移和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延後消費。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面臨著關稅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確定因素,市場變數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台中新光三越百貨在2月13日發生氣爆事件後,經過四個多月的調查,台中地檢署於6月25日同意解除11、12樓的封鎖,並將其交還給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力圖在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開業。


在沒有新光三越的七期百貨商圈的情況下,台中百貨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台中港三井OUTLET、中友、廣三SOGO等百貨公司,上半年營收的成長,明顯是因為新光三越的停業而帶來的機會。其中,台中港三井OUTLET上半年營收年增7.5%,中友年增8%,廣三SOGO年增10%,台中LalaPort年增12%,大魯閣新時代年增7.7%。


台中百貨業界普遍認為,下半年的百貨市場將會更加艱難,需要密切關注消費者花費意願的變化,並且準備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以確保市場的穩定發展。

嘉義72年老字號小吃品牌「林聰明沙鍋魚頭」不僅是地道的台灣小吃,更是地方故事的載體。近日,這家聞名遐迩的小吃店正式在台北101地標點插旗,為這碗充滿故事的小吃寫下了新的篇章。從嘉義二通起家,經過Netflix世界小吃推介的推廣,林聰明沙鍋魚頭如今已經在台南、機場及南港LaLaport等地設立分店,而今站上台北101,意味著嘉義小吃也將走向世界舞台。


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執行長林佳慧表示,台北101的店雖然不大,但意義非凡,她希望透過這家店讓全世界的旅人都能感受到嘉義小吃的魅力,並強調林聰明小吃不僅接地氣,更接上國際WiFi,將台灣的味道推向全球。


為響應永續發展的潮流,林聰明沙鍋魚頭通過了「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的認證,成為愛海店家。在台北101的店中,菜單以「海洋永續」為靈感,推出了取得海洋之心永續標章的「沙鍋鬼頭刀魚排套餐」,這不僅是環保的承諾,也將永續理念融入到了餐桌上。林佳慧表示,她希望每一口美味都能善待地球。


為滿足國際旅客的需求,台北101的林聰明沙鍋魚頭店特別推出了8款主題套餐,包括唐揚、烏冬、越南河粉、精釀啤酒等,並推出了沙鍋炸蝦套餐、沙鍋河粉套餐、沙鍋烏龍麵以及沙鍋魷魚套餐等經典美食。此外,還有限定小食「炸牡蠣」,搭配嘉義白醋沾醬,展現南部獨有的風味。店內還有熱銷的林聰明沙鍋魚頭杯麵與限量復刻的魚鬆爆米花。


林聰明沙鍋魚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7月底將參加東京的「台灣祭」,現場烹煮沙鍋魚頭,並計畫推出更多延伸商品、聯名啤酒與出口計畫。從嘉義到國際,林聰明用行動讓世界看見台灣小吃的無限可能。

台灣精密螺帽製造領域再創佳績,盈錫精密工業躍升為全球前三大供應商。該公司不僅建置了通過TAF認證的「精密量測實驗室」,更以「永續、成長、卓越、誠懇」的經營策略,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盈錫精密正邁向全球七大行銷服務中心,不斷深化其在精密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總經理巫有崇強調,公司近年來進行了全面的轉型升級,重點在於核心流程的盤點與合理化,並對未來發展愿景進行規劃。這一策略旨在通過數位匯流持續優化,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巫有崇表示,公司對品質的堅持來自於經營者的態度,為滿足國際大廠對品質的要求,不斷投入高階量測設備與數位管理系統,並培養專業品保人才。


為確保量測數據的公信力,盈錫精密在工研院量測中心的協助下,成功建置了全球唯一的「精密螺帽檢測暨精密量測實驗室(TAF2867)」,其出具的量測報告在國際間享有盛譽,獲得國內外大廠的信任。


執行副總經理巫有捷指出,隨著產業發展對少量多樣、高精度的需求日益增加,盈錫精密透過智慧製造的推動,引進了資通訊相關的軟硬體整合應用。該公司將提供優質客戶在少量多樣與量產混線製造方面的能力,並在頂尖客戶的研發階段,提供高精度、高品質的精密零件製造服務。


盈錫精密的網站:www.yins.com。

【台灣新聞】


台灣半導體材料市場近期表現亮眼,達興(5234)和山太士(3595)兩大公司均創下第二季營收新高,展現出業界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信心。


達興材料在第二季合併營收達11.51億元,季增4.1%,為近七季單季最高點。其中,半導體材料營收比重也超過15%。該公司6月合併營收3.72億元,年增15.7%。上半年累計營收22.57億元,年增14.2%,創同期新高。


達興表示,第二季顯示器材料銷售持平,但半導體材料銷售增長,營收占比提升。展望第三季,雖然顯示器客戶較為保守,但半導體新品量產出貨預期將帶動成長。公司預計今年還有三到五個新產品將加入市場,並預估2025年半導體材料營收將有高二位數甚至三位數成長。


山太士則在第二季營收8,872萬元,季增37.73%,其中半導體材料比重增至7成。6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新高,達4,885萬元,年增475.54%。山太士近年積極轉型半導體材料市場,重點發展翹曲控制及AI晶片測試材料,預計今年營收有望轉虧為盈。


兩家公司的好表現反映了台灣半導體材料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顯示了市場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正面預期。

東方風能科技,這家在臺灣風能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於近期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交了股票上市申請,成為今年第15家申請上市的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在興櫃市場的表現方面,東方風能於8日的收盤價為253元,下跌1.72元,收盤均價為251.03元。


該公司的董事長由陳柏霖擔任,公司實收資本額高達15.66億元。東方風能的主要業務範圍包括海事工程船舶租賃、離岸風場近岸端及海上端建設工程,以及各類海纜工程建設等。這些產品和服務不僅在臺灣本土市場受到歡迎,也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在股權結構方面,東方風能的大股東是台南地區的知名營造商宏華營造,其持股比例達到43.54%。宏華營造近年來積極進行業務轉型,不僅投資船隊,還涉足離岸風電領域。此外,雲豹能源和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也分別持有東方風能4.17%和5.96%的股份。


在經營成果方面,東方風能去年實現的稅前淨利為15.44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的稅前淨利則為3.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為7.94元和1.63元,這些數據顯示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隨著東方風能的上市申請進入審批階段,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這家在臺灣風能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未來將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東方風能(7786)今(8)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交股票上市申請,成為今年第15家申請上市的公司(不含創新板)。該公司於興櫃市場收盤價為253元,下跌1.72元,收盤均價為251.03元。


東方風能公司董事長陳柏霖領軍,公司實收資本額接近15.66億元。其主營業務涵蓋海事工程船舶租賃、離岸風場近岸端及海上端建設工程,以及各類海纜工程建設等。


在股權結構方面,東方風能的主要股東為台南地區的知名營造商宏華營造,持股比例達到43.54%。宏華營造近年來積極推動企業轉型,進軍船隊投資及離岸風電投資。此外,雲豹能源及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也分別持有東方風能4.17%及5.96%的股份。


在經營成果方面,東方風能去年實現的稅前淨利為15.44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的稅前淨利則為3.25億元。對於股東來說,公司每股稅後純益(EPS)在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分別為7.94元和1.63元,表現亮眼。

近期台股市場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下,買氣受到壓抑。雖然台積電在8日力守平盤,但這並未能阻止加權指數的下跌。當日,加權指數下跌66點,收於22,362點,而台指期則下跌77點,收於22,251點,期現貨逆價差達111.27點。


在法人操作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減少至503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至57,530口,創下歷史新高。而在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空單增加至6,136口。


選擇權方面,周買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2,000點;月買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0,000點。全月未平倉比由1.01下降至0.98,期交所VIX指數下降0.6至24.51。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為-0.99億元,賣權淨金額為-0.83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呈現中性。


永豐期貨分析師指出,台股受到美股收跌的衝擊,加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觀望氣氛較重。儘管加權指數在8日開低後呈現震盪整理,但在台積電的買盤支撐下,指數跌幅得以收斂至100點以内。


目前公布的國家關稅税率與4月預告差異不大,但美方指出這些國家尚未達成協議或談判破局,後續談判結果將對市場情緒產生影響。我國持續與美方進行談判,市場對結果保持觀望。


盤面上,AI與半導體族群震盪整理,傳產類股表現平淡,僅金融股維持穩健,對指數形成部分支撐。短線來看,台股的重心仍在關稅進展以及國際禿鷹基金對亞股資金流向的影響,投資人需關注國際政治經濟變化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干擾。


元富期貨則表示,美國政府公告14國對等關稅,台灣並未在名單上。市場預期在8月1日執行大限前,台美關稅談判變數仍存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量能依舊不足3,000億元。台指再次回測月線出現買盤支撐,成功留下影線,可作為短期支撐力道。

台股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下,買氣受壓。昨日(8日),台積電力守平盤,成功帶動加權指數跌幅收斂,縮小至66點,收盤於22,362點。期貨市場方面,台指期下跌77點,收於22,251點,期現貨之間出現111.27點的逆價差。


在法人交易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減少1,218口至503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742口至57,530口,創下歷史新高。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空單增加1,120口至6,136口。


選擇權市場方面,周買權最大未平倉量(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2,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全月未平倉比由1.01下降至0.98,期交所VIX指數下降0.6至24.51。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為-0.99億元,賣權淨金額為-0.83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呈現中性。


永豐期貨分析師指出,台股受美股收跌及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雖然台積電在買盤支撐下守住平盤,但指數仍呈現震盪整理。目前國家公布的關稅税率與4月預告相當,但美方指出尚未達成協議,後續談判結果將影響市場情緒。


我國與美方持續進行談判,市場對結果保持觀望。盤面上,AI與半導體族群震盪整理,傳產類股表現平淡,金融股則維持穩健,對指數形成部分支撐。短期而言,台股的重心仍在關稅進展及國際禿鷹基金對亞股資金流向的影響,投資人需關注國際政治經濟變化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


元富期貨則表示,美國政府公告14國對等關稅,但台灣並未在名單上。市場預期在8月1日執行大限前,台美關稅談判仍存在變數,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量能依舊不足3,000億元。台指再次回測月線時,出現買盤支撐,並成功留下影線,可作為短期支撐力道。

台股在近期全球股市波動中,表現出強勁的復原力,其中中小型基金上漲近25%,成為市場焦點。根據理柏資訊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台股基金近三個月表現亮眼,平均漲幅達24.9%,領先其他類型基金。在這波上漲潮中,AI供應鏈的獲利表現超出預期,帶動相關產業及個股反彈,進一步推升大盤及基金表現。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指出,AI供應鏈的亮麗表現,是帶動台股後市表現的一大關鍵。他預估,台股後市仍有上升空間,未來將以AI供應鏈為布局主軸,同時分散布局中長期趨勢成長的中小型股及內需等傳產題材。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提醒,雖然台股近期受到美股攀高提振,但也要留意短期漲多後可能面臨的調節壓力。他們認為,第三季將面對關稅議題和匯率變動可能對企業獲利成長造成壓抑,因此在操作上將更重視基本面及股價位階,布局上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


野村投信則對AI市場持樂觀態度,指出CSP今年大舉下單AI伺服器,但由於組裝產能限制,上半年交貨可能僅為訂單的3成。然而,下半年交貨動能將顯著升溫,預計將對營收與獲利產生顯著貢獻。此外,中東推動主權AI、AWS積極擴張ASIC訂單,都顯示AI需求持續高檔,預計今明兩年需求反轉的可能性極低,為台股基本面提供強力支撐。

台股ETF本周股利發放熱鬧非凡,根據最新統計,共有10檔ETF發放現金股利,總金額達194.21億元,為台股帶來豐沛的資金活水。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以129億元的股利金額領先群倫。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國發會公佈5月景氣燈號轉綠,這是14個月來的首見。謝經理人認為,此轉變主要受益於對等關稅對國人購車意願的影響減弱,以及傳統貨品需求疲弱。展望下半年,謝經理人對國際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擴增資本支出持樂觀態度,並看好AI相關科技應用的快速發展,這將對維繫下半年出口成長動能產生正面影響。


在排除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後,全球AI應用持續擴大,對算力的需求強勁。謝經理人強調,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上仍具有競爭優勢,預期在市場秩序逐漸恢復後,台股仍能恢復過去成長動能。


富邦台50(006208)經理人洪珮甄則提到,市場關注焦點集中在第三季關稅政策對企業獲利和未來財測的影響,以及聯準會對利率政策的最新態度。洪經理人指出,全球前十大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預期將增長38%,總額達到3,9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將帶動全球AI晶片與伺服器銷售的高速成長,台股AI產業鏈成為長期成長焦點。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提出投資策略,強調核心配置應聚焦於大型科技與產業領導股,包括AI、生技、電動車與綠能族群。此外,AI伺服器與新型終端裝置驅動下的電源管理族群也值得關注。在衛星配置上,建議加入主動式ETF,如成長型或高股息型產品,以增加組合彈性。

近期在美國川普政府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與市場觀望情緒下,日本股市短線雖然經歷了多空交戰,但長線投資機會依然受到法人們的看好。特別是,在內需與防禦型產業的帶動下,日本企業的加薪動能持續強勁,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野村基金(愛爾蘭系列)日本策略價值基金經理團隊的觀察,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Rengo)近日公布的2025年春鬥最終彙整結果顯示,企業平均調薪幅度達到5.25%,連續兩年超過5%的高增幅。其中,大型企業加薪幅度為5.33%,中小企業則為4.65%,均較去年有所上升。這一調薪結果預計將有助於提升家庭消費,對日本經濟的復甦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正常化產生積極影響。


儘管川普關稱的關稅緩衝期即將結束,而日本與美國尚未達成明確的關稅談判協議,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短期內日股呈現震盪整理。然而,日本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堅實,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內資也為市場注入新動能。法人們普遍認為,近期市場的回檔反而提供了中長期投資布局的良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投資團隊聚焦於四大投資主題:消費、工業、金融與通訊科技。其中,日本觀光產業的強勁復甦為消費動能帶來顯著的推動力。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邱正松表示,日本股市的風險報酬特性依然吸引人,交易價格較其他成熟市場平均折價約25%。隨著企業改革和經濟逐步正常化,預期將持續改善企業獲利及股東報酬率,為中長期投資提供結構性成長動能。


瀚亞投信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則指出,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近期日本科技股表現疲軟,資金轉向服務業、零售、陸上運輸及國防等防禦型產業。短期來看,日經指數已經漲至波段相對高點,市場缺乏明顯利多,投資情緒偏向觀望。在漲多後面臨較重的賣壓情況下,短期內指數上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