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全球市場風雲詭譎,投資策略亟需更高的靈活度。美國8月1日 新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通膨壓力仍未完全消 退,法人建議,投資人在布局方面可選擇組合平衡型基金,因應市場 更具投資韌性。
瀚亞多重收益優化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聯準會觀望立場略 帶鴿派色彩,加上美股財報陸續開出,AI廠的財報與展望仍符合市場 期待;隨關稅議題逐漸被市場消化,股市呈現多頭氣焰,惟漲多後的 走勢易受消息面影響走弱,投資人在布局方面可選擇以全球股債作為 主要成分的基金,保持多元且靈活的投資方式,可因應市場的不確定 性。
富邦投信指出,該基金由傳統倚賴企業獲利成長的單核心策略,升 級至納入環球債、黃金ETF以及比特幣ETF之雙核心戰略,為今年金管 會函令放寬以來,首批獲准納入比特幣ETF之基金,基金將善用黃金 ETF及比特幣ETF積極分散國家、產業造成的震盪,同時基於戰略配置 考量,為投資人捕捉新興資產的成長機會。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臻怡認為,基金透過雙 核心戰略活化資產運用,依據全球動盪指標(G.T.S)監控地緣政治 風險,靈活調整企業獲利驅動及地緣風險驅動兩大核心配置板塊比重 ,同時搭配傳統的金融市場量化指標進行監控,控管投資組合波動率 ,追求低波動及長期回報。
凱基投信建議,面對當前多重不確定性因素交織的環境下,可採用 股債雙引擎配置策略,布局美國大型成長股與中天期公債,兼顧成長 動能與緩衝風險應對不確定性。面臨複雜的市場環境,預期波動將持 續,與其寄望預判市場轉折時機,不如以長期投資經典配置的股7債 3,鎖定全球市場指標的美國股票與債券,作為核心資產配置。
股票聚焦那斯達克指數中市值前10大的科技巨頭,美股10強佔據產 業領導地位,掌控AI關鍵商機,即便面對關稅或供應鏈調整的壓力, 都具備競爭力來抵禦不確定性。布局相關族群,可望在市場動盪中, 掌握未來市值增長潛力。
隨著大型科技企業陸續進入財報季,人工智慧依然是市場關注的核 心主題。多家外銀持續看好科技股,認為在人工智慧投資與軟體開發 的帶動下,美國、歐洲與大陸三大市場的科技板塊具備成長潛力。然 而,在AI動能加速的同時,關稅不確定性亦在升溫,使企業獲利前景 出現分歧。
在創新驅動與各國政策支持的雙重推動下,全球對人工智慧的承諾 正日益加深,並以建立主權AI能力為核心,推動產業的全面進步。外 銀分析師指出,全球大型企業對AI基礎設施的投資迅速增加,金額達 數千億美元,整個產業的總體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張,大型科技企業 近期財報突顯了人工智慧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美國企業今年第二季財報數據已陸續公布,關稅對企業的影響呈現 多空互見的訊號。例如現代和通用汽車等汽車公司因受貿易戰影響, 獲利疲軟。然而,Alphabet和海力士等科技企業獲利卻優於市場預期 。
渣打銀行認為,受惠於人工智慧投資與軟體開發的推動,對美國、 歐洲及中國大陸三大市場的科技股持正向看法。在美國,受惠於監管 放寬、數位廣告及線上娛樂的持續成長,金融與通訊服務產業亦獲看 好;歐洲方面,金融股具備具吸引力的股息殖利率以及相對整體市場 的評價面折讓,未來6至12個月仍維持多頭展望。
至於大陸,看好科技、通訊以及非必需消費品產業,這些企業普遍 具備穩健的資產負債表與強勁的現金流,並在需求驅動下積極擴大對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投資。
星展銀行表示,受惠於人工智慧的企業表現,將優於營業利潤率較 低且美國生產能力有限的傳統產業,考慮到關稅不確定性和人工智慧 動能增強的交叉影響,企業獲利表現分岐的現象可能持續,故在維持 看好科技股的同時,仍留意投資組合多元化。
丹娜絲颱風襲台重創中南部,造成嚴重災害損失與人民傷亡,為支 持受災民眾共同面對漫長重建之路,國泰金控29日宣布捐款2,000萬 元予衛福部賑災專戶,以實際行動為災區重建盡一份心力,盼能幫助 受災民眾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國泰金控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除了伸出援手提供重 建所需資源外,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在颱風來襲時即於第 一時間啟動關懷機制。國泰人壽保戶服務關懷機制,包含快速理賠服 務、醫療理賠預付金、續期保費緩繳、保單借款利息緩繳、房貸本息 緩繳、免費保單補發等服務措施(申請期間: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 日止)。國泰產險針對保戶住家因颱風受損,立即啟動快速理賠服務 ,並提供番石榴農作物「理賠即時通」服務。
國壽業務員工也在第一時間展現溫暖行動,同為居住在災區的嘉義 市員工,自發性自行準備「關懷包」送至保戶家中,內含可即食食品 、飲用水等,盡己之力提供生活物資與關懷陪伴;嘉義縣布袋鎮員工 ,雖自家尚未完全修復,卻仍自發性投入救災行動,親手準備愛心便 當,送給在第一線辛苦搶修的台電人員;台南新營地區行銷主管帶領 團隊災區送暖,進行愛心便當捐贈,交予村里長帶進災區家戶,以實 際行動傳遞「同理心」與「在地力量」。
國泰產險即時關注丹娜絲風災影響情形,並主動進行關懷,如保戶 住家因颱風造成財產受損,只要符合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之受災 保戶,立即啟動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快速理賠服務,只要檢 具相關理賠文件後,即可快速下款,協助民眾清理及恢復家園。另外 ,針對番石榴農作物保險保戶推出「理賠即時通」服務,只要達到理 賠條件時,即可於隔日中午前收到符合申請理賠簡訊及郵件通知專屬 服務,讓農民快速獲得充分保障。
在美元走弱與市場風險情緒轉變的背景下,歐元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美國財政憂慮引發美元重貶後,歐元相對吸引力上升,成為多數外 銀長線看好的主要貨幣之一。不過,外銀指出,歐元當前重拾「逐險 」屬性,且貿易與經濟下行風險浮現。
歐洲央行近期宣布將存款利率維持在2%不變,時隔逾一年首次暫 停利率調整,自2024年6月啟動減息週期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減息 2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表示,經濟環境仍高度不確定,特別是考慮到 貿易爭端的影響,而增長風險仍偏向下行,不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 德更為關注潛在貿易協定對緩解不確定性的積極作用,並重申歐洲央 行有理由按兵不動,並密切追蹤未來幾個月風險因素會如何演變。
儘管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外銀經濟學家認為,若歐元匯率維持 在當前水平附近,歐洲央行將結束降息。然而,若歐元兌美元上探至 1.25∼1.30區間,則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低於目標,促使歐洲央行再 度考慮在12月或明年初減息。市場也已下調對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的 預期,目前預計9月減息概率約為20%。
滙豐銀行指出,當前歐元正重拾逐險屬性,任何實質性 的關稅措施升級都可能引發避險情緒,進而拖累歐元;反之,達成較 低關稅水平的貿易協定則可能提振風險偏好,為歐元走勢提供支持。 有鑑於此,預計未來數周歐元匯率將主要呈現橫盤走勢,不過,風險 偏向下行,特別是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歐元區經濟疲軟跡象顯現的 情況下。
歐元為多數外銀長期看好的貨幣,星展銀行預期,歐元長線將進一 步走升,無論是相對美元還是其他主要貨幣。就絕對規模而言,歐洲 持有美股的多頭部位最大;就市場規模和深度而言,歐元區可能是僅 次於美國的最佳替代方案。此外,歐元區的財政擴張被視為經濟成長 動能,可望成為歐元的利多因素。
在美元走弱與市場風險情緒轉變的背景下,歐元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美國財政憂慮引發美元重貶後,歐元相對吸引力上升,成為多數外 銀長線看好的主要貨幣之一。不過,外銀指出,歐元當前重拾「逐險 」屬性,且貿易與經濟下行風險浮現。
歐洲央行近期宣布將存款利率維持在2%不變,時隔逾一年首次暫 停利率調整,自2024年6月啟動減息週期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減息 2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表示,經濟環境仍高度不確定,特別是考慮到 貿易爭端的影響,而增長風險仍偏向下行,不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 德更為關注潛在貿易協定對緩解不確定性的積極作用,並重申歐洲央 行有理由按兵不動,並密切追蹤未來幾個月風險因素會如何演變。
儘管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外銀經濟學家認為,若歐元匯率維持 在當前水平附近,歐洲央行將結束降息。然而,若歐元兌美元上探至 1.25∼1.30區間,則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低於目標,促使歐洲央行再 度考慮在12月或明年初減息。市場也已下調對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的 預期,目前預計9月減息概率約為20%。
滙豐銀行指出,當前歐元正重拾逐險屬性,任何實質性 的關稅措施升級都可能引發避險情緒,進而拖累歐元;反之,達成較 低關稅水平的貿易協定則可能提振風險偏好,為歐元走勢提供支持。 有鑑於此,預計未來數周歐元匯率將主要呈現橫盤走勢,不過,風險 偏向下行,特別是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歐元區經濟疲軟跡象顯現的 情況下。
歐元為多數外銀長期看好的貨幣,星展銀行預期,歐元長線將進一 步走升,無論是相對美元還是其他主要貨幣。就絕對規模而言,歐洲 持有美股的多頭部位最大;就市場規模和深度而言,歐元區可能是僅 次於美國的最佳替代方案。此外,歐元區的財政擴張被視為經濟成長 動能,可望成為歐元的利多因素。
南山人壽作為永續健康領航者,透過多元的健康促進方式,為保戶 社會與環境累積健康資本,今年首度舉辦「NS Dance南山熱舞大賽」 ,號召全臺灣對舞蹈有興趣的優質業務人才以及大專院校的活力學子 一同「跳舞存健康」。賽事共吸引69隊,近400名選手報名,經過激 烈的海選及決賽後,結果終於揭曉,由保生、群真及立盛通訊處聯合 組成的「N.Life Crew」抱走南山業務組的冠軍獎盃,而大專院校組 的冠軍隊伍,則是由黎明技術學院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聯合組成的「 Seraphi」獲得評審好評,分別獲得5萬元及3萬6千元的獎金。南山人 壽期許透過活動更貼近年輕族群、接軌校園,也藉由團體競賽,凝聚 組織情感,為健康與夢想發聲。
南山人壽持續從創新商品與服務出發,推動保險價值轉型,走向事 前健康促進,近年積極以「健康」為主軸舉辦多樣化的企業活動,今 年更進一步啟動「每日存健康行動」,鼓勵民眾加入響應,為個人、 生活、社會、企業與環境等五大健康帳戶存下資本。南山人壽表示, 觀察到年輕優質業務人才對於舞蹈的興趣,今年首度舉辦「南山熱舞 大賽」特分為「南山業務組」及「大專院校組」,號召通訊處業務夥 伴與年輕學子報名,用舞蹈彼此交流、開創與Z世代對話的嶄新舞台 。
南山人壽業務通路資深副總陳維新表示,從熱舞到壽險,看似兩條 平行線,卻同樣需要自律、合作與堅持的心。跳舞強調節奏與紀律, 與南山人壽所主張的「創業家精神」不謀而合,同時也觀察到第一次 舉辦熱舞賽事,便能如此熱鬧非凡,除展現業務夥伴及年輕學子對於 「身心平衡」、「群體認同」與「自我實現」的追求,也為南山人壽 的「每日存健康行動」注入了新想像。
近期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投資者樂觀情緒持續高漲,全球多頭 投資氛圍良好。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近期法說會也釋出佳音,上修全 年展望,帶動整體AI供應鏈持續有所表現,預期台股後市仍有高點可 期。
上周投信台股基金共有四檔淨值再創新高,表現十分亮眼,再度展 現經理人的擇股能力。
投信法人表示,近期主流仍聚焦在AI供應鏈概念股,包括:先進製 程半導體、IC設計、AI伺服器、關鍵零組件等,在趨勢不變下,後市 仍然可期。
台中銀投信台股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轉佳,且市 場對於關稅政策議題反應已淡化,使得大盤近期表現強勁,距離台股 歷史高點24,416僅差一步之遙。惟櫃買指數漲幅較為落後,加上新台 幣匯損問題等,選股難度將大幅增加,建議慎選產業個股,逢修正後 再做布局。
投信法人指出,展望未來,近期仍將聚焦在陸續公布的財報表現、 國際政經局勢的變化、以及聯準會降息意向的影響,關鍵半導體產業 、AI供應鏈仍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中長期大趨勢仍向上並未改變 ,建議投資人可把握震盪機會,精挑優質標的布局。
因應後疫情時代保健市場快速成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市場 紅海,利統(1293)結合生技研發、營養設計、製造能量與國際貿易 專業實力,致力為客戶打造差異化產品,拓展藍海市場。日前於亞洲 生技大展中,以創新劑型與全方位代工服務成為展會焦點。
展出內容橫跨微生物應用趨勢專區,到與日韓代工夥伴聯手開發的 創新劑型,包含雙倉設計與雙膠囊緩釋等設計,兼顧產品外觀、穩定 性與使用便利性。
利統同步推動國際代工與一站式產品服務,助客戶掌握海外脈動。 該公司具備從配方設計、製程開發、產品製造至日韓市場相關規格認 證整合能力,提供完整代工方案,滿足多元產品開發需求。展會則吸 引許多有意開發海外市場業者洽談合作。
利統自創的「IDMO」整合模式,即Innovation(創新)、Develop ment(開發)、Manufacturing(製造)、Organization(組織), 串聯從產品發想、配方設計、健字號申請、原料溯源、品管控管、教 育訓練、客服支援,及出口法規與國際認證,協助品牌穩健成長、有 效升級。
台積電昨(30)日股價在AI題材助攻下,盤中最高攻上1,160元,平歷史最高價,終場上漲20元、收1,155元,站回所有均線。市場專家指出,台積電尾盤拉抬動能明顯,主要由外資法人與壽險資金領軍回補,顯示對後市仍具信心,內資布局動作也相當積極,支撐台積電續強。
台積電昨日股價強勢攻高,法人紛紛加碼布局。根據統計,昨日最後一盤點火買超台積電的主要買盤,以外資為主,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法巴、麥格理、野村、花旗、里昂等,金額介於1.5億元至50億元之間。
除了外資,另一股點火台積電重要買盤則來自內資,包括富邦、國泰等壽險單。其他重要的市場主力,還包括市場大戶聚集地的元大總公司、當沖客聚集地的凱基台北、虎尾幫也有著墨的身影。
法人通路訪查後發現,為配合川普政府「美國製造」政策,台積電亞利桑那先進封裝產線2025年月產能可達二、三千片,2026年將擴增到1萬至2萬片,屆時將占台積電整體先進封裝產能約10%至20%。
該廠封裝技術以2.5D CoWoS與3D SoIC為主,前段晶圓製程(CoW)仍倚賴台積電自製,美商艾克爾(Amkor)則負責後段的晶圓堆疊與封裝(WoS)。目前SoIC最大客戶為超微(AMD),預期2026年蘋果將成為第二家主要客戶,應用於其自研M系列晶片。
大陸智慧手機ODM巨頭華勤技術,擬以人民幣24億元(約新台幣98億元)現金,收購大陸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合集成6%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股權轉讓方為台資力晶創投,將持有1.2億股份,以每股人民幣19.88元,相較於30日收盤價約折價10%,轉讓給華勤技術。力晶創投將從晶合集成第二大股東變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率降至13.08%。
華勤技術主要為一家ODM廠,並為華為、小米做代工,目前以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伺服器三大業務為主,衍生智慧生活、商業數位生產力及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該公司2024年全年營收人民幣1,098億元,年增28%;歸母公司淨利潤達人民幣29億元,年增8.1%。
本次交易完成後華勤技術將向晶合集成提名董事一名,且將成為晶合集成第四大股東。
科創板日報報導,業內人士表示,終端廠商與產業上游的晶圓廠,建立類似戰略合作並不意外。在上一輪半導體產業周期中,由於經歷階段性的供需錯配,使得產業鏈合作更加緊密,部分終端品牌商甚至會與代工廠建立直接合作以爭取產能。ODM企業自然也有類似訴求。接近晶合集成人士表示,華勤成為公司戰略投資者後,對晶合產品進入終端供應鏈會有進一步說明。
針對此次股權轉讓,力晶創投則承諾,自交割日起三年內,未經華勤技術同意,持有晶合集成股份比率不低於8%;並且力晶創投對晶合集成剩餘股份的轉讓,華勤技術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優先購買權。
接近晶合集成人士表示,力晶創投後續減持仍將通過類似形式,協議轉讓予相關產業方,而不會經二級市場以大宗等形式轉讓。
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合計發行2,371億元的公司債,較2024年同期的3,214.9億元大減26.2%;反觀金融債,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9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大幅增長220%。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合計發行2,371億元的公司債,較2024年同期的3,214.9億元大減26.2%;反觀金融債,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9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大幅增長220%。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合計發行2,371億元的公司債,較2024年同期的3,214.9億元大減26.2%;反觀金融債,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9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大幅增長220%。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合計發行2,371億元的公司債,較2024年同期的3,214.9億元大減26.2%;反觀金融債,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9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大幅增長220%。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合計發行2,371億元的公司債,較2024年同期的3,214.9億元大減26.2%;反觀金融債,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9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大幅增長220%。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年輕戰力報到。壽險業務員2025上半年登錄人數出爐,其中,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三個月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壽險業務員人數逐漸回升。且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均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方面發展。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來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7人,來到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39人,達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382人,為2022年6月以來,近三年新高。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十家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
年輕戰力報到。壽險業務員2025上半年登錄人數出爐,其中,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三個月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壽險業務員人數逐漸回升。且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均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方面發展。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來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7人,來到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39人,達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382人,為2022年6月以來,近三年新高。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十家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
年輕戰力報到。壽險業務員2025上半年登錄人數出爐,其中,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三個月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壽險業務員人數逐漸回升。且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均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方面發展。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來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7人,來到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39人,達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382人,為2022年6月以來,近三年新高。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十家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
年輕戰力報到。壽險業務員2025上半年登錄人數出爐,其中,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三個月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壽險業務員人數逐漸回升。且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均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方面發展。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來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7人,來到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39人,達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382人,為2022年6月以來,近三年新高。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十家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
年輕戰力報到。壽險業務員2025上半年登錄人數出爐,其中,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三個月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壽險業務員人數逐漸回升。且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均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方面發展。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來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7人,來到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39人,達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來到376,382人,為2022年6月以來,近三年新高。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十家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