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興櫃公司中廣(8325)周三(27日)在櫃買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董事會決議通過中止股票櫃檯買賣及撤銷股票公開發行,並預計將在9月1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

中廣指出,基於未來經營發展及營運規畫,且目前暫時上無迫切需求向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因此董事會決議通過終止興櫃上市,未來也會召開股東臨時會撤銷股票公開發行案,並向金管會證期局申請終止公開發行相關事宜。

櫃買市場周三(27日)尾盤震盪回落收低130.66點,但當日新上櫃股益安生醫(6499)首日大漲25%,表現亮眼。外資連13買超達57.5億元,為史上第12高,櫃買指數今(28)日力拚重回5日線約130.84點及131點關卡。

櫃買中心代董事長暨總經理張麗真主持益安生醫新上櫃掛牌典禮,張麗真指出,益安從事高階醫材(腹腔鏡影像清晰以及心導管等相關微創醫材)研發,本次循科技事業上櫃,雖然目前沒有營收及獲利貢獻,但期許益安掛牌成為櫃買家族一員後,未來衝刺業績及永續經營發展,更要落實公司治理以及資訊揭露。

主辦券商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長時期觀察國內生技產業發展,從很容易募資,到很難募資,再到產業榮景,顯示生技產業起起伏伏,期盼來自生技業的副總統陳建仁能夠推動政策更支持生技產業發展。益安周三以132元價位掛牌,盤中股價最高到174.5元,雖受尾盤大盤走弱影響,收盤價165元仍大漲25%,首日外資調節125張,自營商小買46張。

周三櫃買指數震盪走弱,但三大法人單日仍淨買超3.33億元,主要是外資延續近期加碼動作,單日買超3.72億元,本土兩法人操作分歧,投信賣超1.69億元,自營商則買超1.3億元。本周來三大法人淨買超金額1.91億元,包含外資買超10.8億元,投信及自營商各賣超7.45億元、1.42億元。

7月來三大法人累計淨買超部位達兩位數、11.48億元,外資以及自營商各累計買超39.67億元、7.57億元,投信同期間則累計賣超35.76億元。

檢視外資周三單日主要買超前十大上櫃股,前兩大個股元太及台燿,各買超1,492張、1,392張,其餘依序為:樂陞(813張)、橘子(698張) 、穩懋(659張)、廣明(434張)、世界(421張)、商丞(390張)、譜瑞-KY(319張)、威剛(314張)等,多數周三股價逆勢上漲表現。

星展銀行認為,英國脫歐後全球可能面臨完美風暴。原本就不樂觀的前景,可能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星展銀行集團財富管理部北亞區投資長李振豪表示,如果全球主要央行無法針對利率政策、及國家的外匯存底有好的掌控能力,完美風暴的預言可能會成真。

外匯表現方面,星展銀行認為脫歐後會使得外匯進入高度波動狀態,主要原因來自英鎊貶值、及主要央行干預匯市。且市場擔心歐盟可能瓦解,也會致使歐元對美元表現疲弱。日圓則受到避險需求湧進而升值。美元也因為避險資金流入,而使得美元對多數貨幣升值。

但李振豪指出,美元指數平均六年會進入向上、或向下循環。目前美元指數向上趨勢已維持逾五年,且漲幅約30%。若加上基本面因素,像是美國企業獲利下降、且有惡化的可能性;還有勞動市場成長疲弱等因素加總下,美元續強可能已經到了尾聲,星展銀行也預期美元僅存在最後一波向上趨勢。

因此星展銀行建議,在短期美元走強之後,可以減持美元部位。因為強勢美元來自於利差因素,但在美國聯準會從年初預期今年度四次升息機會、不斷下調到一次、甚至不會升息。多少影響市場資金流動情況。

預期在美元獨強局勢告終後,國際資金也將會往目前利息較高的主要貨幣市場流動,李振豪舉例,像是成熟市場的紐幣、澳幣,目前也處於較高利率的市場,是美元強勢結束後,較為看好的外幣標的。

星展銀行集團財富管理部北亞區投資長李振豪昨(27)日表示,目前股匯市的波動雖是因為英國脫歐所致,一旦脫歐題材結束、影響趨淡,將會回歸經濟基本面。星展銀行認為,多數債券表現優於股市,看好高評等債券,並建議減碼歐股。

李振豪指出,英國脫歐後可能會對未來歐洲市場引發骨牌效應,可能影響歐洲後續發展,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蘇格蘭可能發動獨立公投;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可能會進行脫歐公投;且明年荷蘭將進行國會大選、法國則有總統大選,歐盟近期表現仍將存在政治風險,但是否帶來影響還需要後續觀察。因此對於歐洲股市不管是3個月期、12個月期,星展銀目前都是持減碼立場。

至於英國與歐盟談判時程會如何影響歐洲區表現?李振豪說,英國仍未與歐盟展開脫歐談判,對英國來說,拖延時程可以為英鎊帶來支撐,有利英國。但如果談判流程拖延至明年,對歐元及歐股都會形成壓力。再加上歐洲央行9月可能有降息的措施,歐洲股市表現,未來可能將明顯落後其他市場。

星展銀行除了建議減碼歐股,對美國股票市場看法,則是3個月期建議為中立、12個月期建議減碼。因為美國股市無論從股價評價、或是企業獲利看來,表現都不如過往。星展銀行進一步指出,美國企業獲利雖然近期有改善的現象,但美國薪資正在成長、勞動人口及生產力卻都在下降,可能會對美國企業獲利帶來更大壓力。

日股方面,最大影響因素為日圓走勢,由於市場目前趨避程度提升,會使得日圓升值、對日股帶來壓力。因此日股表現很大程度決定於日本央行後續是否進一步推出寬鬆政策。星展銀對日股看法,3個月期為中立、12個月期則為減碼。

台股9,000點多空交戰,近日盤中震盪動輒數十點起跳。基金業者表示,投資人不妨留意台股平衡基金,其中八檔基金各時期皆交出正報酬,可做為資金避風港。

統計國內核備的22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6.7%,小幅落後大盤的7.8%,但最佳十檔皆擊敗大盤。觀察單一基金表現,包括台新高股息平衡、群益安家等八檔基金,近一周、一月、三月、半年及今年來都正報酬,表現突出。

基金業者表示,台股平衡基金股債雙管齊下,市場上漲時,股債比最高可達九比一,市場下跌時,債券發揮降波動功能,特別在市場震盪之際,最展現抗跌力,是現階段看好台股、卻擔心市場波動的投資人的好選擇。

統一投信表示,由於時序步入旺季,半導體、汽車零組件、運輸及網通產業動能都看升,在新產品上市挹注下,企業獲利將明顯成長,但大盤已來到相對高檔,表現空間有限,預期個股會依獲利強弱各自表現,可根據財報汰弱留強。

由元富證券輔導的益安生醫(股票代號6499),今(27 )日正式掛牌上櫃,將成為生醫類股中,專注於研發設計、規格制訂及國際授權的高階生技醫材研發公司。

元富證券表示,益安生醫於101年12月成立,是國際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博士與晟德大藥廠、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創投注入資金,共同設立的高階醫療器材研發設計公司。益安生醫今年將邁入第四年,預計上櫃掛牌資本額為5.05億元。

元富證券指出,益安生醫承襲董事長張有德博士以往多項成功醫材開發經驗、結合國內外醫學界與產業界資源,希在台灣建立具創新、高階醫材開發能量之經營研發團隊,並與國際醫材產業脈動趨勢接軌。

展望未來,益安生醫表示,將持續藉由具高度執行力的台灣研發設計團隊,結合國內外產學醫界等合作夥伴,成為能持續催生兼具醫療品質與全球市場價值的創新醫材產品研發平台,上櫃掛牌後將持續開發新產品,並啟動洽談授權或共同合作開發等策略聯盟機會,建立台灣高階醫材產業全新營運模式的成功典範。(蔡穎青)

韓國央行(韓銀)周二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意外報喜,年增3.2%創2014年第3季來最大增速,歸功於政府刺激措施,拉抬內需消費與資本支出。不過鑑於出口仍舊疲軟恐抵銷當局財政刺激與貨幣寬鬆的效果,分析師悲觀預測此擴張力道到下半年難以為繼。

根據韓銀發布的初估數據,韓國第2季GDP經季調後季增0.7%,優於第1季修正後的季增0.5%,並擊敗《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後的預估中值季增0.6%。

若與去年同期相較,第2季GDP從前季修正過的年增2.8%,加速到年增3.2%,同樣超越經濟學家預期的年增2.9%,並創2014年第3季以來最大增幅。

韓國這亞洲第4大經濟體Q2的擴張速度快於預期,主要受惠於民間消費與資本投資轉強。Q2民間消費季調後增長0.9%,Q1則為下滑0.2%;資本投資亦翻轉Q1劇縮7.4%的頹勢,繳出2.9%增幅,為2014年第4季以來最佳。

然而分析師表示,韓國出口仍不振,料使政府猛推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效果打折扣,經濟成長動能不大可能延續到下半年,將增添韓銀的降息壓力。

澳盛銀行(ANZ)經濟學家周二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根據目前韓國國內及區域經濟的趨勢,GDP數字出奇的好確實令人意外,」若這股擴張動能還能持續下去,「那才更叫人吃驚」。

澳盛報告預測,韓國Q2的成長勁道恐怕下半年就會轉弱並一直到年底,這係基於全球貿易停滯,包括中國經濟放緩,而且韓企尚不見全面改造。

臺灣期貨交易所辦理105年新進人員招募,徵求一般業務人員、具律師資格與經驗之法務人員、程式開發維護暨測試人員、主機系統管理人員、資料庫管理人員、資安設備管理人員及主機操作人員等各類專業人才共計16名,自即日起至8月9日接受線上報名。

相關資訊請至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exam/exam5或電:(02)2357-4388。

南寶國際生技為回饋顧客推出父親節特惠活動,多項保健食品組合好禮,提供消費者孝親好選擇,同時購滿1萬元現折888元,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止。

南寶生技總經理胡坤鳳表示,今年父親節優惠內容,讓消費者買越多省越多,較往年更有感,產品有賜百齡-100、晶漾葉黃素、銀寶賜百齡、新倍力寶、藍藻素加強錠與日本進口膠原蛋白等。

胡坤鳳指出,南寶「賜百齡」藍藻錠,營養豐富易吸收,平日食用有助於營養均衡,這項具健康概念的保健食品,暢銷全球41年,廣獲消費者肯定。近幾年,為普及食用階層,藉由製造「賜百齡」藍藻錠關鍵技術與異業結合,開發出多元化產品,廣受市場青睞。

胡坤鳳說,「賜百齡」藍藻錠,每年營收穩定成長,延伸出的HPC-藍藻加強錠,也受市場歡迎;在多樣化的產品中,較吸睛的賜永康益生菌、銀寶賜百齡、晶漾複方葉黃素、藍藻餅乾、藍藻方塊酥,產品有賣點,今年呈現快速成長。

南寶生技近幾年開發出多項吸睛的產品,例如「賜永康」益生菌,有位在台南開業的醫師,使用後滿意,目前定期購買,作為全家平日保健之用;另如「晶漾葉黃素」,複方成分,贏得年長者、電腦族等認同;再者「賜百齡方塊酥」,香酥可口,具健康概念,搭配咖啡、茶飲食用,風味獨特,成為上班族下午茶點心的新寵。

南寶「賜百齡」產品,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健康輔助食品認證、國家品質金牌獎,GMP機能性食品、ISO22000、HACCP及日本健康食品協會JHFA等認證,且通過SGS六項檢驗合格,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兆豐金控昨(26)日董事會,備受矚目的兆豐金控董事長人事案,昨天仍未列議程,財政部已經指示總經理吳漢卿繼續代理董事長,預期新董事長人事案將推遲到8月下旬董事會討論,與8月底任期屆滿的台灣金董事長一併定案,現任華南金董事長徐光曦,回鍋兆豐金走馬上任新董座,還要再等約一個月。

兆豐金昨天董事會並通過8月15日除息交易,兆豐金今年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5元,預估將發出近204億元現金股息給股東,股東實際拿到現金將在9月2日。以兆豐金昨天股價收25元估算,現金股息殖利率約為6%,是金控股中最高,是新台幣定存年息數倍,可望吸引買盤。

財政部至今仍未發出兆豐金新任董事長的公文,但曾任兆豐金總經理多年的徐光曦回鍋大勢底定,財政部也流露出定案不急的態度,已經指示吳漢卿繼續代理兆豐金與兆豐銀的董事長。因此昨天兆豐金董事會還是一樣沒有董事長人事案議程。

景氣冷颼颼,連帶使廠商募資意願低落。金管會昨(26)日公布統計,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集金額僅1,790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大幅衰退五成,金額也創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新低。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表示,企業募集金額銳減,主要與全球經濟動能不足,且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透過銀行借款的籌資成本反而較便宜;上半年企業向銀行借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61億元。

除了景氣不振因素外,上半年募集基金大減另一個主因,是去年上半年台電為籌措電源開發資金,發行280億元公司債。惟今年上半年鮮見企業大規模發債案。

金管會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集發行及私募有價證券統計,上半年公募及私募金額合計155件、金額1,790億元,低於去年上半年的177件、3,602億元。這個金額,創下2009年以來的上半年新低。

募集資金是指企業透過發行有價證券向公眾籌措資金,主要包括發行債券、股票等。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兩者最大差異,在於公募可公開招募投資人,私募則否。

本次電業法修法,特別新增第53條「應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但包括交通部、教育部、衛福部代表昨(26)日輪番向台電及經濟部能源局哭窮,盼台電或未來的電業能繼續買單。

能源局昨天舉行電業法修正草案第一場針對政府部門的說明會,其中第52條規定優惠電價包括自來水、電車、電鐵路等公用事業、各級公私立學校、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用電提供電價優惠,但第53條明訂,優惠電價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

交通部代表首先發難,優惠電價若改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會排擠到相關部會預算,當政府機關編不出來,就得轉嫁消費者。

緊接者教育部代表也說,之前優惠電價補貼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各級學校增加電費14億多元,地方政府編列不出來,最後只好請教育部協助。但教育部肩負重大教育政策,如此已排擠教育預算,盼繼續由電業負擔補貼,以減輕學校和特定團體負擔。

衛福部也說,去年已支應社福機構、身障者家庭等優惠電價補貼9,000多萬元,但明年編列的9,500萬優惠預算,已遭行政院主計總處刪除,其理由是既是用電優惠,應由台電吸收,非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再支付予台電,希望能源局與主計總處溝通後再增列該條文。

對此,能源局電力組副組長吳志偉說明,優惠電價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各單位因要編列預算,才會把錢花在刀口上,對真正需者給予補貼,若全都丟回給台電公司,其實也是丟給中華民國國民,由全民負擔。尤其,電業自由化後,帳目都會算得很清楚。

不過,吳志偉也說,各部會意見,將來也會送到行政院會中討論,從行政院層級重新調和。

發債大戶台灣電力公司今年不發債,為十年來首見,對債市投下震撼彈。台電發言人蕭金益昨(26)日表示,考量台電近年營運狀況較好,近期又沒有新增重大資本支出,加上觀望中央銀行可能降息,台電今年暫時不用發債籌資。

對債券承銷商而言,台電今年不發債並不是特例。歷年來,在公司債市場扮演發行大戶的四位大咖,還包括中油、中鋼和台塑集團,發行量在今年上半年全數掛零;券商主管說,經濟前景混沌未明,企業不敢投資,資本支出需求大減,導致公司債市場發行量明顯萎縮。

「其實利率這麼低,是企業發債、取得長期低利資金的最好時機」,但銀行頭寸多,給予優質企業「隨借隨還」的短期低利借款,讓這些沒有投資需求的企業,根本不需要發債籌資,公司債市場也因此提前進入寒冬。

長期以來,台電一直扮演公司債市場發債大戶,儘管近年來,發債量不斷遞減,從2012年的753.5億元一路下滑,去年只剩下223.5億元,今年更是「零」發行。今年確定不發債的消息一出,債券承銷商語帶無奈,「本來預期第4季會發個一、二檔,沒想到連這最後的機會也沒了」,券商主管說。

台電不發債,最大的影響在於公司債籌碼大減,投資人手上的債券到期後,無法在市場上補券、苦無資金去化管道;同時,台電發行債券的利率一直是公司債的利率指標,其他企業發債,向來都以台電債券為定價基準,台電今年零發債,代表市場失去了可供企業參考的定價指標。

據了解,發債大戶台電突然不發債,最關鍵主因在於轉虧為盈,且沒有新增電廠興建計畫,所以不缺錢。據台電網頁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台電稅前盈餘已達247億元,超過每年獲利上限;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已連兩年轉虧為盈,累積虧損也從一度高逾2,300億元,如今已降到1,072億元。

發債大戶台灣電力公司今年不發債,為十年來首見,對債市投下震撼彈。台電發言人蕭金益昨(26)日表示,考量台電近年營運狀況較好,近期又沒有新增重大資本支出,加上觀望中央銀行可能降息,台電今年暫時不用發債籌資。

對債券承銷商而言,台電今年不發債並不是特例。歷年來,在公司債市場扮演發行大戶的四位大咖,還包括中油、中鋼和台塑集團,發行量在今年上半年全數掛零;券商主管說,經濟前景混沌未明,企業不敢投資,資本支出需求大減,導致公司債市場發行量明顯萎縮。

「其實利率這麼低,是企業發債、取得長期低利資金的最好時機」,但銀行頭寸多,給予優質企業「隨借隨還」的短期低利借款,讓這些沒有投資需求的企業,根本不需要發債籌資,公司債市場也因此提前進入寒冬。

長期以來,台電一直扮演公司債市場發債大戶,儘管近年來,發債量不斷遞減,從2012年的753.5億元一路下滑,去年只剩下223.5億元,今年更是「零」發行。今年確定不發債的消息一出,債券承銷商語帶無奈,「本來預期第4季會發個一、二檔,沒想到連這最後的機會也沒了」,券商主管說。

台電不發債,最大的影響在於公司債籌碼大減,投資人手上的債券到期後,無法在市場上補券、苦無資金去化管道;同時,台電發行債券的利率一直是公司債的利率指標,其他企業發債,向來都以台電債券為定價基準,台電今年零發債,代表市場失去了可供企業參考的定價指標。

據了解,發債大戶台電突然不發債,最關鍵主因在於轉虧為盈,且沒有新增電廠興建計畫,所以不缺錢。據台電網頁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台電稅前盈餘已達247億元,超過每年獲利上限;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已連兩年轉虧為盈,累積虧損也從一度高逾2,300億元,如今已降到1,072億元。

經濟部能源局昨(26)日舉行第一場電業法修法說明會,台電代表在會中拋出疑問,電業自由化後,高壓用戶把便宜的電都買走了,民眾只能買電網中剩下較昂貴的電,民生電價恐怕大漲。對此,能源局電力組副組長吳志偉回應「多慮了」。

台電代表昨日在會中一連拋出電價是否上漲、供電義務誰擔、供電穩定度等民生用電問題,提醒電業法修法過程要妥善考量。

台電代表說,電業自由化後,就立即開放642戶特高壓用戶購電選擇權,其用電量約占三成,萬一他們把燃煤等低價電源買光了,其餘1,360多萬戶,占台灣用電戶比重99%以上,是否只能購買電網中剩下比較昂貴的電源。

此外,台電將被切割成發電廠、輸配電網及售電三大塊,供電義務將由公用售電業承擔。台電代表質疑,切割後的公用售電業,「左手沒有電廠、右手沒有電網」,而台電現有售電業資產只占台電資本的1%,如何要面對電廠電價浮動的風險,但售電業卻被管制終端售電價格。

針對便宜電被買光,小老百姓只能買剩下較貴的電。吳志偉表示:「多慮了」。他說,電業管制機關將來核准發電業執照時,也會考慮到市場能源配比的要求,不是每個人想蓋燃煤電廠就會核准,也會同時要求你負擔一定比例的天然氣發電、再生能源發電。電業管制機關不會放任電業將外部成本全都丟給民眾負擔。

供電義務與穩定度方面,吳志偉說,包括發電業、售電業都要準備適當備用電力。打破現有備用機組都由台電統一興建。

根據目前草案,輸配電業維持國營獨占,但台中市政府代表在會中建議,盼輸電、配電業務也能切割,地方政府將爭取經營配電業,尤其電業設立經常面臨民眾抗爭,地方政府介入,除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當需與地方協調時,地方政府才有「可扮演」的角色。

能源局今天還將繼續舉辦第二場電業法修法說明會,受邀對象包括工商團體、環保團體與台電工會。但台電工會昨天已先到場外,抗議本次修法是「被綁架的電業法」,只想拆解台電,儘快圖利財團,漠視台電員工權益。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使用專用頻段及干擾問題,引發各界討論,近期交通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多次開會討論。遠通電收表示,ETC是台灣目前唯一物聯網成功案例,是物聯網的先鋒,使用頻段的問題需要政府及相關單位通盤考量。

而日前NCC每過幾年就要通過ETC專用無線電信頻率延續使用案,ETC執照將於今年底到期,期滿可申請換照,遠東電收則表示,暫無回應。遠東電收表示,關於高速公路設備使用的頻段問題,這還須要經過政府與相關單位的通盤考量,並非業者可以自行決定。

外資在集中市場大買台灣50 ETF,檯面下卻積極贖回,僅七天就贖回210億元,似有高檔調節跡象。

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認為,外資陷入孤軍奮戰,只能透過上下甩轎、激烈震盪,尾盤急拉撐住指數,賺高槓桿期貨的兩面策略,他提醒投資人熱錢兩面刃,留意資金退潮。

外資昨(26)日再度在尾盤拉抬台股指數,終場漲33點、收9,024點,成交值降至759億元。外資買超118億元,已連13買,台指期淨多單6.85萬口,較前一日增加5,822口。外資期、現貨看似作多,惟外資並非全然偏多操作,已有高檔調節跡象。

觀察外資在拉抬指數過程中,天天在集中市場大買台灣50,看似偏多,卻在台股收盤後將早上買的台灣50,到元大投信進行贖回,因此才會有外資集中市場大買台灣50,持股水位卻不增反減的情況。

統計外資持有台灣50比重昨日已降至13.3%、共計11.75萬張,與本波高檔7月15日持股34.7%、42.61萬張相比,短短七天大降21.4個百分點,外資贖回210億元,逢高獲利入袋且退場速度相當驚人。

群益期貨協理林昌興說,外資在快速拉抬指數中,會順勢大買台灣50,達到觸發元大投信再依比例追買台灣50成分股的目的,但這往往是指數末端跡象,一旦指數拉到關鍵點位或拉不太動,基於資金效率,外資減碼台灣50獲利入袋,保留現金,再調配資金轉進台指期或大型權值股,護住指數。因此,林昌興認為,指數可能會再創高,因此不宜猜頭放空。

富邦期貨協理范炳杰說,台股短時間內只要美股維持高檔、新台幣升值、國際尚無重大經濟利空,外資仍將持續在台指期套利。杜金龍仍維持外資熱錢接近尾聲的論調,加上內資不追價,外資買到9,000點後,透過指數大量震盪,再度清洗籌碼,藉由誘空手段,企圖累積軋空動能。

安聯人壽昨(26)日宣布推出由安聯集團投注資源,耗時年餘開發的新一代數位行銷工具Allianz Discover安聯i探索iPad行動銷售工具,並選定臺灣為此項領航計畫的試點國家。此項工具首創互動式操作介面,以「需求」為導向提供客製化商品組合。

安聯亞太區通路行銷長Lars Heibutzki表示,Allianz Discover安聯i探索以全新數位保險平台,以「數位」及「需求」為導向提供客製化商品組合,全程透明、高彈性且操作簡易,為安聯在亞太發展數位業務員模式的重要數位科技投資。

安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表示,此項工具讓業務人員行銷時更即時,除了提升工作效率外,更希望讓業務員有更充裕的時間深化與顧客的關係;且此行銷工具不僅呼應政府全力發展金融科技,也展現安聯人壽深耕臺灣壽險市場的承諾。林順才指出,儘管臺灣的保險滲透率已經很高,但是保險業服務與消費者的需求仍有落差,因此全力發展金融科技,讓營運作業與服務再升級。

臺灣土地銀行7月22日推出的「愛在土銀,深耕你心」結合公益與藝術,由頗負盛名的蘋果劇團於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演出經典兒童劇《黃金海底城》,整個節目歷時2個半小時,獲得在場大小朋友一致喝采,演出在溫馨感人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所有人在仲夏夜晚共度愛心之夜。

為了讓本次演出創造最大的公益效益,土銀邀請超過200位社福兒童以及陪伴者免費觀賞。

另外,土地銀行實踐「捐發票,做公益」的理念,邀請土地銀行客戶與一般民眾一起參與只要捐5張105年5∼7月可兌獎之發票可兌換1張入場券,所募集之發票全數捐贈予社福團體。

此外,土銀也準備了包括生活用品、文具、禮卷及運動用品等共計新臺幣20萬元的物資,致贈給台中市立奇歷兒少之家、北臺中家扶中心、彰化縣立慈生人愛育幼院、南投仁愛之家附設育幼所等11家兒童福利機構,讓社福團體照顧的孩子們同時在精神面與物質面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萬寶祿生技在董事長林淑惠注重研發及長期投入下,目前酵素產品線已齊全,並積極布建通路推動兩岸及全球市場。近年更與國內各大研究中心合作將酵素與中草藥結合轉作植物新藥,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正開發及進入臨床階段,是國內第一家以酵素產業跨足新藥開發的生技公司。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草本活性酵素,精選台灣在地新鮮蔬果及中草藥,經過三批次低溫發酵、自動化生產,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SGS檢驗合格,包括平價的酵素飲料,針對關節保養的黃薑酵素、特定人群的婦女酵素、兒童酵素、老人酵素等多樣產品,年產量近300噸,且註冊12國商標,已做好國際行銷的準備。

為持續關心消費者的健康,近年該公司也積極設立「萬寶祿健康概念館/醫學整合中心」,推廣自然療法的概念及銷售萬寶祿產品,目前已在台北市忠孝東路、高雄義大癌症醫院和屏東萬寶祿觀光工廠等設有3個健康概念館,並預計於宜蘭、桃園、台中等全台各地再增設10個據點。對岸方面,已在上海籌組新公司,並在南海島設立萬寶祿酵素農業基地,已接獲來自北京、山東、廈門、廣東、上海、南京等訂單洽談計畫,預計在未來3年內有爆發性成長。

除了本業酵素研發之外,該公司也跨足生技領域,發酵液與中草藥結合研發植物新藥,目前共有4項,包含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薑黃發酵液、抑制乳癌腫瘤去分化轉移及增進術後存活率之植物新藥、止咳及抗幽門桿菌植物新藥、紅斑性狼瘡之腎炎植物新藥。紅斑性狼瘡之腎炎植物性新藥,已於2013年經行政院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核准進行二期人體臨床試驗,並於2015年在三軍總醫院開始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