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森購物11月起推出全通路不限金額,買就送2,000元折價券,消費者即使買百元商品,也會獲得2,000元折價券,另11月買兩件就能參加「日本東京雙人來回機票」30組抽獎。週年慶期間,卡友好康也少不了,刷「永豐森活購物卡」享紅利點數5倍送。新申辦核卡後於東森購物消費,首刷單筆滿$888(含),即享首刷好禮鍋寶養生燉鍋組(市價$990)。
政府祭出刺激消費方案雖獨厚觀光飯店、旅遊、網購補助,零售業指標百貨業因逢全台周年慶,早已全面推動刺激消費。包括SOGO、新光三越等均推餐飲改裝聚人氣,百貨龍頭新光三越更同步推出超市日本進口商品大宗「箱購」,平均價格在5折至7折不等,部分商品甚至比網路代購還便宜一成以上。
台灣第三季GDP負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零售業在第三季亦呈現負成長1.9%,但綜合商品零售包括百貨、超市、超商與量販、免稅店等則有3.2%成長,其中百貨業年增1.9%,而網購零售更有3.7%年增率。政府希望透過旅遊住宿補助政策,讓消費留在台灣,百貨業早搶在政府政策之前,透過異國商品展、餐飲改裝來留住國人消費力。
根據業者指出,第三季受到日圓、歐元貶值,國人出國旅遊、代購已間接衝擊到國內精品、化妝品、家電等消費力道,導至7、8月暑假期間,百貨業績相對衰退,9月才逐步回復。據此新光三越全台周年慶不僅加碼貴賓卡友精品與家電滿萬再多送500元,以大幅推升業績的成長力道,像是南西店家電、精品均有兩位數成長,而信義店周年慶開打至今,家電與精品成長亦在一成左右。目前日本美食展拉升人潮增一成,今年起超市更推出「箱購」宅配到家,亦成了超市銷售黑馬,比較去年同期有8%成長,像是日本進口洗衣球一箱24盒、訂單已到12月以後才能取貨。新光三越表示,箱購價格的單盒價甚至比代購便宜,預期全檔周年慶有望一成成長。
每到周年慶,各家百貨店均搭配新餐廳登場或美食展來聚人潮,像是太平洋SOGO百貨敦南店今年周年慶前夕,就有人氣排隊店漢來海港自助餐開幕坐陣,而台北車站商圈的新光三越站前新開大心泰式麵食、微風有美式甜甜圈與日本平民天丼金子半之助登場,使得站前店在12月周年慶的氣勢強勁。
信義計劃區則因為微風信義即將加入戰線,新光三越A9引進欣葉代理的馬來西亞餐廳Papparich,加上台南老街知名的蜷尾家冰淇淋與日本美食展等,而使得人潮與業績成正比成長,新光三越信義店原目標全檔1%成長,至今每日平均有5%成長。
政府祭出刺激消費方案雖獨厚觀光飯店、旅遊、網購補助,零售業指標百貨業因逢全台周年慶,早已全面推動刺激消費。包括SOGO、新光三越等均推餐飲改裝聚人氣,百貨龍頭新光三越更同步推出超市日本進口商品大宗「箱購」,平均價格在5折至7折不等,部分商品甚至比網路代購還便宜一成以上。
台灣第三季GDP負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零售業在第三季亦呈現負成長1.9%,但綜合商品零售包括百貨、超市、超商與量販、免稅店等則有3.2%成長,其中百貨業年增1.9%,而網購零售更有3.7%年增率。政府希望透過旅遊住宿補助政策,讓消費留在台灣,百貨業早搶在政府政策之前,透過異國商品展、餐飲改裝來留住國人消費力。
根據業者指出,第三季受到日圓、歐元貶值,國人出國旅遊、代購已間接衝擊到國內精品、化妝品、家電等消費力道,導至7、8月暑假期間,百貨業績相對衰退,9月才逐步回復。據此新光三越全台周年慶不僅加碼貴賓卡友精品與家電滿萬再多送500元,以大幅推升業績的成長力道,像是南西店家電、精品均有兩位數成長,而信義店周年慶開打至今,家電與精品成長亦在一成左右。目前日本美食展拉升人潮增一成,今年起超市更推出「箱購」宅配到家,亦成了超市銷售黑馬,比較去年同期有8%成長,像是日本進口洗衣球一箱24盒、訂單已到12月以後才能取貨。新光三越表示,箱購價格的單盒價甚至比代購便宜,預期全檔周年慶有望一成成長。
每到周年慶,各家百貨店均搭配新餐廳登場或美食展來聚人潮,像是太平洋SOGO百貨敦南店今年周年慶前夕,就有人氣排隊店漢來海港自助餐開幕坐陣,而台北車站商圈的新光三越站前新開大心泰式麵食、微風有美式甜甜圈與日本平民天丼金子半之助登場,使得站前店在12月周年慶的氣勢強勁。
信義計劃區則因為微風信義即將加入戰線,新光三越A9引進欣葉代理的馬來西亞餐廳Papparich,加上台南老街知名的蜷尾家冰淇淋與日本美食展等,而使得人潮與業績成正比成長,新光三越信義店原目標全檔1%成長,至今每日平均有5%成長。
櫃買中心扶植中小事業達新里程碑,F-綠河於上月27日掛牌後,上櫃企業掛牌家數正式來到700家大關,再加上興櫃、創櫃企業,整體櫃買家族公司總數為1,055家,象徵台灣中小型市場活絡度提升。
櫃買中心表示,櫃買近年陸續建構興櫃、創櫃板之後,搭配上櫃市場形成多層次之市場架構,孕育為數眾多之微型、中小企業成長,從創櫃板接受輔導、登錄興櫃熟悉證券市場運作、經由上櫃之準備作業更加健全企業體質,公司循序建立制度化運作,上櫃後企業知名度更進一步提昇,有益業務推展,也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並實現永續經營。
2008年起,配合主管機關政策積極推動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興)櫃,足跡遍布中國、美國矽谷、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吸引愈來愈多優質之國內外企業進入櫃買市場,亦豐富產業之多元性,投資人有更多優質投資標的可供選擇。
另外,創櫃板近期持續發揮籌資功能,繼日前怡凌與隸屬社會企業的福倫交通,宣布於近期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之籌資後,隸屬農林漁牧產業的新世紀漢方生技,也將於近期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之籌資。
新漢方公司主要業務以「現代化的漢方養生」為方向,將中草藥食品化,研發各種便利易攜的養生保健產品及機能性食品。新漢方將於4日起,進行投資人認購及繳款作業。
垂直電商服務公司創業家兄弟(8477)上月底登錄興櫃之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伴隨主要業務持續擴張,創業家今年營收力拚20億元新高,最快明年轉上櫃。
創業家是在10月27日以每股72元正式登錄興櫃,上周五(30日)興櫃收盤參考價103元,波段漲幅逾43%,透露市場對其後市看好。
創業家是由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網站組成,2012年以來陸續成立賣生活用品的「生活市集」、賣冷凍海鮮的「生鮮市集」、賣零食「好吃宅配網」、賣美妝小物的「大折扣」、3C商品的「3C市集」共五個網站,商品類型不同,但都主打低價的折扣團購商品。
創業家成立於2012年,創立前兩年都處於虧損,2014年開始獲利,當年度營收14.69億元,稅後純益3,261萬元,每股純益2.86元。
創業家今年業績持續成長,前三季營收17.01億元,年增78.9%;稅後純益2,982萬元,每股純益1.89元。法人看好創業家今年營收將逾20億元,每股獲利挑戰3元。
創業家專攻垂直型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旗下營運「生活市集」、「生鮮市集」、「好吃宅配網」、「大折扣」、「3C市集」五個分眾垂直型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消費者宅配團購網路服務。創業家近年來積極發展行動購物,目前手機行動上網占公司銷售占比已超過65%,是業績成長重要動能。
櫃買中心扶植中小事業達新里程碑,F-綠河於上月27日掛牌後,上櫃企業掛牌家數正式來到700家大關,再加上興櫃、創櫃企業,整體櫃買家族公司總數為1,055家,象徵台灣中小型市場活絡度提升。
櫃買中心表示,櫃買近年陸續建構興櫃、創櫃板之後,搭配上櫃市場形成多層次之市場架構,孕育為數眾多之微型、中小企業成長,從創櫃板接受輔導、登錄興櫃熟悉證券市場運作、經由上櫃之準備作業更加健全企業體質,公司循序建立制度化運作,上櫃後企業知名度更進一步提昇,有益業務推展,也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並實現永續經營。
2008年起,配合主管機關政策積極推動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興)櫃,足跡遍布中國、美國矽谷、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吸引愈來愈多優質之國內外企業進入櫃買市場,亦豐富產業之多元性,投資人有更多優質投資標的可供選擇。
另外,創櫃板近期持續發揮籌資功能,繼日前怡凌與隸屬社會企業的福倫交通,宣布於近期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之籌資後,隸屬農林漁牧產業的新世紀漢方生技,也將於近期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之籌資。
新漢方公司主要業務以「現代化的漢方養生」為方向,將中草藥食品化,研發各種便利易攜的養生保健產品及機能性食品。新漢方將於4日起,進行投資人認購及繳款作業。
搶攻觀光住房商機,國際連鎖飯店集團在台直營的旅館飯店增加,台灣觀光飯店市場亦將從「國際牌」飯店挑戰台灣本土自創品牌飯店的「土洋對決」,正式進入「加盟國際酒店PK直營國際酒店」的時代。
九昱建設跨足飯店市場並掛上喜達屋國際酒店集團旗下「雅樂軒」(Aloft)品牌,且全權交由喜達屋集團經營管理的「台北中山雅樂軒酒店」將於11月29日試營運。而繼「台北中山雅樂軒酒店」之後,李方酒店集團在高雄新崛江商圈投資改建的「英迪格酒店」(HotelINDIGO)亦將在明(2016)年初開幕營運,新飯店也是交由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HotelsGroup)全權經營管理。
此外,國泰建設國泰商旅在台北民生東路與建國北路口及桃園高鐵特區投資經營的兩家國際觀光飯店,亦分別與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InternatonalGroup)與洲際酒店集團簽約,開幕後將分別掛上「CourtyardbyMarriottTaipeiDowntown」與「CROWNEPLAZA」品牌,並委由兩家國際酒店集團全權經營管理。
趨勢顯現,繼以「加盟」方式國際連鎖飯店集團合作掛上國際酒店品牌以爭取國內外旅客訂房入住之後,隨投入旅館飯店市場的企業集團與日俱增,市場競爭趨白熱化,愈來愈多企業集團改變投資思維採委託國際連鎖酒店集團「全權經營管理」(TotalManagement)策略,以求全面強化經營體質與競爭力。
企業財團投資興建觀光飯店並與國際連鎖飯店集團合作,主要分「加盟」與委託對方「全權經營管理」兩種模式。「加盟」可以借重對方「國際牌」品牌形象、全球行銷業務通路,以及常客忠誠獎勵計畫,達到集客目的。
而全權委由國際連鎖酒店集團「直營」,除可享有與「加盟」同等好處,飯店人才教育訓練、營運標準作業流程,亦全由對方包辦。
由於委託國際連鎖飯店經營管理的成本費用較加盟高出許多,且業主不得介入飯店經營管理,故在兩相權衡後,投資飯店的台灣企業財團過去多數選擇以加盟方式引進國際連鎖酒店集團旗下品牌飯店,實際營運仍由自己找的專業經理人負責。
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企業財團搶蓋旅館飯店,觀光飯店市場競爭日熾,且飯店人力質量都已跟不上飯店增加速度,故投資經營觀光飯店的企業決定將興建完成的飯店直接委由國際連鎖飯店集團經營管理,甚至從開發之初就與國際連鎖酒店集團合作,以全面提高飯店開幕營運的「即戰力」。
隨金融科技戰開打、第三方支付平台業務興起,加上國內金融業積極打亞洲盃,金融業人才荒愈來愈嚴重,國內金控業也紛加快與大專院校建教的合作,像是永豐銀為了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豐掌櫃,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中信銀平時也相當積極產學合作培育人才。
元大金控旗下的證券、銀行,開出需才數目超過550個,開發金控旗下的開發工銀、凱基證和凱基銀行,金融營業員、理財專員、財務分析、甚至資管人員,需才數目加總也超過300人。
中信金控今年起捐贈私立興國管理學院,並改名財團法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在民營金控業及金融高教圈中,影響甚大。中信金控表示該校特色是「保證畢業生就業」,但銀行同業卻認為,中信金控可因此真正掌握未來人才的來源。
中信銀今年也與逢甲大學、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合作,為培育並儲備櫃檯客戶服務人員基礎人力,透過產學合作,專案聘用建教實習生,並提前延攬優秀畢業人才,實習生可實地參與CSR新人訓、執行分行客戶諮詢、臨櫃業務等工作,實習時間三個月。
永豐銀行指出,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豐掌櫃上市二年,初期鎖定小農商家市場,而嘉義縣正是台灣農漁產業主要集中地之一,因此首批網路金流種子部隊選擇從嘉義縣啟動,積極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嘉義技術學院等進行建教合作,培育學生協助小農建置網路商店。
永豐銀舉出,像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進行的「豐掌櫃三中一青產學合作」,就是推廣第三方支付金流機制,協助在地農產、漁產等特色產品網路行銷,並協助學生及在地青年等了解微型創業平台,由稻江在校園開課,培養學生及老師為種子部隊,建構輔導當地商家的生力軍。
另外,永豐銀行在去年除了捐贈中興大學「食品與農業安全檢測大樓」之外,同時也在其校園裡設置e化實驗銀行「興大分行」,永豐銀行指出,因應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業相當需要同時具有二種專長以上的人才,因此自分行成立以來就積極與中興大學生涯發展中心進行產學合作。
金控業今年來積極於海內外併購、銀行也勇於轉型,組織重整擴編最常出現「招兵買馬」,外銀主管近日感嘆,成立台灣子行至今,今年被本國同業挖角的情況最嚴重,人才培養都來不及。
市場人士指出,向外銀挖角人才最多的就屬大型民營金控業,包括中信、富邦、國泰都對外銀人才虎視眈眈,連中華開發的凱基銀行都能挖走花旗業務主管,接下來還有元大、永豐正蠢蠢欲動,覬覦外銀各部門人才。
星展台灣總經理陳亮丞指出,外銀台灣子行雖然獲得總行的背書,連年增加台灣儲備幹部(MA)的名額,例如星展銀行(台灣)從最早每年3位MA名額,現在增加到50名,包括一般MA、中小企業客戶關係MA、財富管理MA等,但「還是難敵國銀挖角的速度」。
在此同時,星展銀行(台灣)也強化育才,包括在台北成立星展學院,投資上課設備及器材,員工固定接受專業知識的補強;此外,也與臺大管理學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合作推出「希望種子產學整合計劃」,大學生二年級、三年級時就可以考慮到星展台灣各部門實習。
陳亮丞指出,星展培植的人才對象,聚焦在「數位時代的客戶關係經理與未來金融領袖」,招募人數約30人。
某外銀主管分析,大型民營金控挖角外銀人才,特別鎖定具有10年業務資歷的中層主管,多數已在外銀有很好的練功基礎,而國銀開出的條件中,薪資並不是最具吸引之處,除非是關鍵人才,國銀挖角薪資頂多較外銀一般水準多了20∼30%。
陳亮丞認為,真正吸引外銀人才轉進國銀,是民營金控在組織整併後,放棄公股行庫舊式的分行管理體系,採取外商銀行的業務別模式,依法金、消金、商業銀行等,加上金控總部的直接決策彈性,讓過往常被歐美總部緊箍的台灣外銀人才動了轉檯的念頭。
其次,市場人士指出,歐美銀行因法規更新,資本條件一再被嚴格要求,被迫縮減業務或海外布局,也成為外銀人才出走的間接因素,剛好讓正在擴大的本國同業接手人才。
金控業今年來積極於海內外併購、銀行也勇於轉型,組織重整擴編最常出現「招兵買馬」,外銀主管近日感嘆,成立台灣子行至今,今年被本國同業挖角的情況最嚴重,人才培養都來不及。
市場人士指出,向外銀挖角人才最多的就屬大型民營金控業,包括中信、富邦、國泰都對外銀人才虎視眈眈,連中華開發的凱基銀行都能挖走花旗業務主管,接下來還有元大、永豐正蠢蠢欲動,覬覦外銀各部門人才。
星展台灣總經理陳亮丞指出,外銀台灣子行雖然獲得總行的背書,連年增加台灣儲備幹部(MA)的名額,例如星展銀行(台灣)從最早每年3位MA名額,現在增加到50名,包括一般MA、中小企業客戶關係MA、財富管理MA等,但「還是難敵國銀挖角的速度」。
在此同時,星展銀行(台灣)也強化育才,包括在台北成立星展學院,投資上課設備及器材,員工固定接受專業知識的補強;此外,也與臺大管理學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合作推出「希望種子產學整合計劃」,大學生二年級、三年級時就可以考慮到星展台灣各部門實習。
陳亮丞指出,星展培植的人才對象,聚焦在「數位時代的客戶關係經理與未來金融領袖」,招募人數約30人。
某外銀主管分析,大型民營金控挖角外銀人才,特別鎖定具有10年業務資歷的中層主管,多數已在外銀有很好的練功基礎,而國銀開出的條件中,薪資並不是最具吸引之處,除非是關鍵人才,國銀挖角薪資頂多較外銀一般水準多了20∼30%。
陳亮丞認為,真正吸引外銀人才轉進國銀,是民營金控在組織整併後,放棄公股行庫舊式的分行管理體系,採取外商銀行的業務別模式,依法金、消金、商業銀行等,加上金控總部的直接決策彈性,讓過往常被歐美總部緊箍的台灣外銀人才動了轉檯的念頭。
其次,市場人士指出,歐美銀行因法規更新,資本條件一再被嚴格要求,被迫縮減業務或海外布局,也成為外銀人才出走的間接因素,剛好讓正在擴大的本國同業接手人才。
國銀存款金額持續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39家業者合計存款餘額已達33.96兆元新高,但因景氣低迷,資金去化不易,放款金額僅小幅上升,讓平均存放比降至74.8%,創下2010年以來低點。
進一步觀察國銀的存款餘額變化,去年底為32.51兆元,今年1∼9月增加1.45兆元;反觀放款總額,去年底為24.93兆元,到今年9月底才成長4,800多億元。
銀行業者表示,國銀過去幾年平均存放比大多維持在77∼78%,甚至在逾放比控制得宜下,有些更可能飆破100%,等於啟用自有資金進行貸款業務,主因就是景氣趨向樂觀。
事實上,今年營運大環境的確比較困難,在放款業務上,許多優質廠商因為經濟可能轉差,普遍都保守看待,導致無借款意願;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是擔心遇到壞帳,內部放款評估較以往明顯審慎。若以今年9月與去年底作比較,有高達26家國銀的存放比都出現下滑,其中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澳盛銀行、台中商銀、凱基銀行、星展銀行、日盛銀行,下降幅度更達4個百分點以上。
一般而言,民營行庫存放比在70%上下、公股行庫在80%上下,算是較理想的狀態,但業者指出,以現階段來看,像是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凱基銀行的存放比,都僅約60%左右,而外商色彩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更是連60%都不到。
國銀存款金額持續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39家業者合計存款餘額已達33.96兆元新高,但因景氣低迷,資金去化不易,放款金額僅小幅上升,讓平均存放比降至74.8%,創下2010年以來低點。
進一步觀察國銀的存款餘額變化,去年底為32.51兆元,今年1∼9月增加1.45兆元;反觀放款總額,去年底為24.93兆元,到今年9月底才成長4,800多億元。
銀行業者表示,國銀過去幾年平均存放比大多維持在77∼78%,甚至在逾放比控制得宜下,有些更可能飆破100%,等於啟用自有資金進行貸款業務,主因就是景氣趨向樂觀。
事實上,今年營運大環境的確比較困難,在放款業務上,許多優質廠商因為經濟可能轉差,普遍都保守看待,導致無借款意願;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是擔心遇到壞帳,內部放款評估較以往明顯審慎。若以今年9月與去年底作比較,有高達26家國銀的存放比都出現下滑,其中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澳盛銀行、台中商銀、凱基銀行、星展銀行、日盛銀行,下降幅度更達4個百分點以上。
一般而言,民營行庫存放比在70%上下、公股行庫在80%上下,算是較理想的狀態,但業者指出,以現階段來看,像是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凱基銀行的存放比,都僅約60%左右,而外商色彩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更是連60%都不到。
國銀存款金額持續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39家業者合計存款餘額已達33.96兆元新高,但因景氣低迷,資金去化不易,放款金額僅小幅上升,讓平均存放比降至74.8%,創下2010年以來低點。
進一步觀察國銀的存款餘額變化,去年底為32.51兆元,今年1∼9月增加1.45兆元;反觀放款總額,去年底為24.93兆元,到今年9月底才成長4,800多億元。
銀行業者表示,國銀過去幾年平均存放比大多維持在77∼78%,甚至在逾放比控制得宜下,有些更可能飆破100%,等於啟用自有資金進行貸款業務,主因就是景氣趨向樂觀。
事實上,今年營運大環境的確比較困難,在放款業務上,許多優質廠商因為經濟可能轉差,普遍都保守看待,導致無借款意願;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是擔心遇到壞帳,內部放款評估較以往明顯審慎。若以今年9月與去年底作比較,有高達26家國銀的存放比都出現下滑,其中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澳盛銀行、台中商銀、凱基銀行、星展銀行、日盛銀行,下降幅度更達4個百分點以上。
一般而言,民營行庫存放比在70%上下、公股行庫在80%上下,算是較理想的狀態,但業者指出,以現階段來看,像是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凱基銀行的存放比,都僅約60%左右,而外商色彩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更是連60%都不到。
立委謝國樑問政犀利,但身兼華聯董事、最大股東的他,經管企業卻異常低調。他唯一出席華聯公開活動,是今年6月以董事長身分召開股東常會,不到半年卻閃辭,隱身幕後的他,仍是華聯主要操盤者。
出生於經營基隆二信、二信高中等,金融、教育與政治事業起家的基隆望族謝家,謝國樑其實也是多個家族事業的董事,包括大魯閣纖維、大魯閣賽道樂園、大魯閣開發、大魯閣建設等;唯獨華聯是他的idea,鼓勵大魯閣與秀泰、國賓兩大影城合資成立,也算是他在家族裡第一個自創的企業。
謝國樑今年初宣布不再選立委後,大力投入文創影視產業,3月接任華聯董座,積極做R&D,調整營運方向,增加電視節目製作部門。
著眼華聯長遠發展,他也積極布局好萊塢、切入主流市場,希望投資製作的影視內容可以在全球上映,而不只侷限在兩岸華人市場。
只不過,謝國樑的經營擴張和海外發展策略,在華聯經營團隊引起爭辯,多位大將以「理念不和」求去,謝國樑也辭去董座隱身幕後,據悉華聯首部投拍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是引爆點之一,上週舉行在台票房破4億元的慶功宴,即不見謝國樑的身影。
謝國樑的影視大夢能否實現,關鍵在他能否扮演好國內外人才、錢財、市場、產業鏈的整合者與開拓者。
華聯國際多媒體公司的股東結構將出現重大改變,從成立時大魯閣集團謝家、秀泰國際娛樂廖家、國賓影城張家3大股東合作,進入大魯閣謝家一家完全經營的時代!
上週宣布撤出興櫃、停止公開發行的華聯,接獲金星國際投資公司公開收購通知,據了解,金星是華聯最大股東大魯閣纖維集團(原持股40%)謝家旗下投資公司,自10月30日至11月30日,以現金價每股35元,預定收購華聯20%股權,相當砸下1.47億元。
市場並傳出,秀泰國際娛樂廖家可能出脫華聯部分持股(原持股15%)給大魯閣,未來大魯閣將掌握華聯至少6、7成股權。華聯其他大股東還有國賓影城張家(15%)、威剛科技(約7、8%)。
據了解,大魯閣第二代、立委謝國樑是主要操盤手,他的鄰居兼好友秀泰總經理廖偉銘,仍將保有華聯相當股權,並擔任董事,從旁協助業務拓展。
華聯表示,從興櫃撤出,是基於企業經營策略調整,並準備前進好萊塢發展所做考量,未來華聯跟海外公司簽約投資部分將更有彈性。
謝國樑與好萊塢合作拍片計畫,首波是與美國娛樂指揮所影業(MissionControlEntertainment)簽約,聯合製作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項目」,為「美國漫畫英雄之父」史丹.李(StanLee)最新原創超級英雄故事,結合熱門美劇導演拉爾夫.海梅克(RalphHemecker)與金牌編劇威廉姆.麥克唐納(WilliamJ.MacDonald)等製作團隊,打造全新超級英雄宇宙概念與現代英雄角色。
此片總製作費千萬美元以上,華聯將投資200萬美元,並取得該片全球票房收益之受分配權利。近日,華聯董事會決議通過,擬計畫將此電影全球票房收益部分權利賣給一家CR公司,預計每單位金額不低於50萬美元,另與QL公司、MF公司商談中國大陸的電影票房及其他媒介播映版權的合作意向,預計合作金額不低於600萬美元。
在電視劇方面,華聯將與最大法人股東大魯閣共同出資投拍偶像劇,大魯閣草衙道購物中心將是主要拍攝場景之一,華聯也有多位藝人參與演出,希望整合各方資源創造綜效。據市場人士研判,金星公開收購華聯20%股份後,領軍的謝國樑下一步,有可能全面公開收購華聯股份。
林一泓,今年才45歲,但他創業資歷已經長達十多年,這些年的職場生涯、創業歷程,歷經幾翻起伏。他說「人要跌到夠谷底、就會找新的出路」。
去年度他所創的遊戲公司歐買尬每股大虧12.7元,然而所轉投資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歐付寶身價卻是水漲船高,股東以每股溢價50元的高價認購,歐買尬因投資歐付寶,潛在獲益目前已高達15億元。
回顧林一泓的前半生,可說是天之驕子。念的是台大學府,赴美國留學念了兩個碩士,不論是西北大學或卡內基美隆,都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回台灣之後到寶來集團旗下子公司做事,寶來集團董事長白文正鼓勵他出來創業,31歲的他,意氣風發的成立了軟體公司,代理商用軟體和單機遊戲。
但單機遊戲市場已非主流,年輕的林一泓固執己見,最終公司大虧5,000萬元,公司員工從30個流失剩下3個。傷心難過時,他曾經心灰意冷到想投身淡水河;最後,他終究面對現實,自己出來「呷頭路」,到智冠集團擔任總經理王俊博的特助,拿這份薪水養三名員工。
在2006年時,看到韓國線上遊戲「飛飛」希望重啟台灣市場,他孤注一擲飛往韓國洽談台灣代理權,發揮契而不捨的精神,成功談到免付授權金。這款遊戲正好搭上台灣線上遊戲及免費遊戲的熱潮,上線之後,人氣一飛沖天。他所成立的遊戲公司茂為歐買尬,不僅順利起死回生,2009年時藉由LUNA這款經典超萌遊戲,每股EPS高達82元,成為遊戲公司每股獲利王。
但遊戲產業一變再變,從PC端轉變成社交遊戲、網頁遊戲、手機遊戲。歐買尬去年遇到簽下產品的原廠倒閉,只能認列呆帳損失,竟繳出每股虧損高達12.7元的難看成績單。
就在遊戲公司跌到谷底時,另一家子公司歐付寶的第三方支付,則是又因緣際會成為集團小金雞。因為時值政府推動第三方支付,歐付寶從2011年開始投入代收代付金流業務,也布局金流支付多時。
回想當初跨足金流支付,林一泓說,最主要是因為網路遊戲市場的詐騙很多,找了很多金融公司協助,最後決定自己來做。另一方面,遊戲產業是個起伏很大的產業,遊戲產品的生命週期並不長,他也希望找到一個生命週期很長的事業,可以永續經營,因此,跨足網路金流事業。
回顧創業歷程,中間有不少挫折和失敗,林一泓說「我很珍惜失敗的經驗」。除了歐付寶即將蓄勢待發,歐買尬集團的營運也從去年的谷底,順利爬升,目前每個月的營收已站穩6,000萬元的水準,現在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金管會在10月中旬核發第一張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執照,由歐買尬(3687)旗下的歐付寶拔得頭籌。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預言,市場投入者眾,競爭將異常激烈,第三方支付市場明年底可望分出勝負,一年之後見真章。他認為市場上只有一家業者能夠獨大存活。
而歐付寶明年度的特約商店可望超過30萬家,會員數上看八百萬。
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歐付寶已經拿到第三方支付執照,請問市場的整體布局為何?
答:歐付寶目前已經有代收代付的業務,今年的交易金額達250億元。我們未來將會針對兩個部分,一部分是B2C的業務,即提供電子商家另一種收款工具,我們祭出僅1%的手續費,遠低於信用卡的2%至3%。除此之外,還會於今年12月份推出行動支付服務,這是一款APP(應用程式),讓買家及賣家免費下載。應用程式軟體提供收款、付款等功能,消費者可以綁定常用銀行帳戶或是使用歐付寶儲值帳戶,針對買賣家雙方而言,不論是收款或付款都不用負擔手續費。但如果消費者綁定信用卡的話,發卡銀行會跟商家收取2%的手續費。
問:歐付寶的企圖心和目標為何?
答:在行動支付這一塊,我們將會與各大便利超商合作,除此之外,還會有各大連鎖店做為通路,比方說大型賣場、飲料連鎖店、連鎖藥妝店等等,初期所有的合作通路加起來至少3萬家以上。至於夜市、攤販、計程車,不必怎麼推,他們自己會下載使用。
問:行動支付應用程式(APP)對買賣雙方祭出免費策略,歐付寶要如何獲利?
答:雖然行動支付是免費,但我們對於電商的商家還是有收費的。在行動支付方面的免費策略不是一時的,是長期走免費策略。回顧一下幾家大型的網路公司,你們想想看如果Google一開始要求消費者要儲值,搜尋結果要扣點數,這樣Google還會長成這麼龐大嗎?自古以來有人潮就有錢潮,我們希望先把市場建立起來。而如何賺錢?絕對不是舊有的經濟模式,我心中已經有商業模式出來了,但讓我賣個關子。免費雖然可以有使用者進來,但如果沒有辦法變現,還是可能會掛掉,還是有風險的。
問:歐付寶的主要股東很多,請問彼此有什麼策略合作?
答:股東有全家、義美、台達資本、振樺電、國票創投、玉山創投、兆豐創投、紅心辣椒董事長鄧潤澤、一詮精密董事長周萬順。這些股東都是可以長久在一起的夥伴,生死與共。像是全家就是通路的支持者,振樺電以POS機擅長,可提供商家平板式的收銀機。未來歐付寶會員所有的交易款項也都委由兆豐銀行來承作即時信託管理,以保障買賣雙方的交易安全。
問:你認為推動第三方支付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答:第三方支付是新的概念和新的支付工具,必須要花時間教育市場,讓商家及消費者知道,這是最大的挑戰。
問:相較於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你們的優勢為何?
答:我們的優勢是我們是屬於開放平台,沒有商城的包袱。我認為整個台灣市場上最有機會成功的業者,只有歐付寶與另外一家有拍賣基礎的公司。有拍賣基礎的營運模式,基本上在美國的Paypal結合eBay,大陸的支付寶結合淘寶網都很成功,在台灣要拷貝國外的成功模式,應不會差太多,但是擁有平台,是優勢也是其劣勢,其支付工具在當今的台灣電商中要被接受,可能難度相當高,因為他們彼此都是競爭對手,不可能讓自己的金流等營業祕密讓競爭對手知悉。而歐付寶是相當開放的平台,本身不經營電商,可輕鬆與食衣住行不同的業者合作。
至於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係,我個人認為合作關係遠大於競爭關係,因為彼此的共同目標是消滅現金市場。至於其他準備進入這個市場的遊戲公司,他們均屬於防衛型的策略,要固守原來的遊戲點數卡市場,不論是對電商或是實體商家支付,了解程度應不及傳統的代收代付業者。
問:曾經有業者預言第三方支付市場馬上就面臨貼身肉搏戰,一年內會分出勝負,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覺得市場上一年內會分勝負,一年就會見真章,而且到時候只會有一家業者獨大。但要成為主流支付廠商,這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業。假設我有800萬會員,每個會員送出500元,那就要40億元,我資本額只有6.3億元,要拿出40億元來,哪有那麼簡單?因此必須要有很明確的思緒與長久的戰略布局!
問:第三方支付服務會衝擊那些領域或市場?
答: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會衝擊到現金市場。悠遊卡出來後就消滅不少現金市場,未來行動支付出來後,將會有更多現金會被消滅。至於是否會影響到現在的信用卡市場?我認為會有極小的負面影響,但正面輔助卻是巨大的,因為以前買早餐、買泡沬紅茶、夜市、攤販、坐計程車等等的現金市場,都會因為消費者在手機上綁定了信用卡,而讓信用卡把現金市場搶下。至於已經可以很優雅的在百貨公司、餐廳刷卡消費的長久習慣,要改變它沒有太大意義也不容易,這也不是歐付寶行動支付的本意。
為避免利息成本過高,今年不少國銀紛紛調降大額存款門檻,包括土銀、北富銀等,門檻均由500萬元降至300萬元;高雄銀行則從1,000萬降至500萬元,只要被列為大額存款的資金,利率都會比一般存款低。
目前土地銀行1年期固定利率定存利率為1.285%,但若存款金額逾300萬元,即所謂大額存款,利率僅剩0.48%,換算下來300萬元每年利息少約2.4萬元。
除了本國銀行,外商的星展銀行也是將大額存款標準從原先的2,500萬元調降到1,000萬元。
銀行主管表示,一般而言,當市場資金緊縮,行內缺錢時,才會特別禮遇大額存款戶,給予較高利息,希望將資金投入存款;但市場資金寬鬆,就會改採「以價制量」,讓大額存款戶的利率比一般存款低,希望民眾改採其他管道投資。
目前國銀吸收存款最多的前兩大業者,包括台灣銀行、合作金庫,對於大額存款的定義,都仍以500萬元作為門檻,而像是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很早就已經把標準訂為300萬元。
民營業者方面,吸收存款最多分別為中國信託、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
銀行主管提到,按照規定,無法拒收民眾存款,可是現在資金充裕,企業投資態度又保守,導致放款不易,尤其未來升息後,利息成本可能增加,不得不降低大額存款門檻。
為避免利息成本過高,今年不少國銀紛紛調降大額存款門檻,包括土銀、北富銀等,門檻均由500萬元降至300萬元;高雄銀行則從1,000萬降至500萬元,只要被列為大額存款的資金,利率都會比一般存款低。
目前土地銀行1年期固定利率定存利率為1.285%,但若存款金額逾300萬元,即所謂大額存款,利率僅剩0.48%,換算下來300萬元每年利息少約2.4萬元。
除了本國銀行,外商的星展銀行也是將大額存款標準從原先的2,500萬元調降到1,000萬元。
銀行主管表示,一般而言,當市場資金緊縮,行內缺錢時,才會特別禮遇大額存款戶,給予較高利息,希望將資金投入存款;但市場資金寬鬆,就會改採「以價制量」,讓大額存款戶的利率比一般存款低,希望民眾改採其他管道投資。
目前國銀吸收存款最多的前兩大業者,包括台灣銀行、合作金庫,對於大額存款的定義,都仍以500萬元作為門檻,而像是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很早就已經把標準訂為300萬元。
民營業者方面,吸收存款最多分別為中國信託、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
銀行主管提到,按照規定,無法拒收民眾存款,可是現在資金充裕,企業投資態度又保守,導致放款不易,尤其未來升息後,利息成本可能增加,不得不降低大額存款門檻。
中國人行上月23日大手筆雙降,大型行庫即日起全面調整人民幣優存專案利率。兆豐、一銀兩大行庫對各分行授權的最高利率上限,在10月初尚有超過4%的最高利率,但近月來已降至3%左右,降幅高達1個百分點。
人行10月下旬大幅調降存款準備率與基準利率兩大利率指標救經濟,在一周之後,各大行庫已全面在11月1日起上路的最新人民幣優存專案反映。行庫主管指出,這一個月來,多家大型行庫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幾乎可用「劇變」來形容。
據了解,兆豐、一銀兩家行庫在10月中旬前就已開始調降利率,而人行宣布調降雙率之後,兩大行庫進行第二波反應,其中,一銀調幅大約在0.4個百分點,除非是總金額超過300萬人民幣,等值逾新台幣1,500萬元以上的超大額存款,否則,一般存款最高一年期的利率現在降至2.9%,已低於3%。
另外,土銀、合庫也分別調降人民幣存款利率,降幅約在0.2∼0.65個百分點不等。
目前各大行庫中唯一未變動優存專案的是台銀,仍維持10月最高3.5%利率,目前已成為大型行庫中人民幣存款最高的一家。
另一方面,多家行庫對於人民幣存款的利率,天期上策略也已轉向,其中又以兆豐銀最明顯,一個月前兆豐銀以天期1個月左右的短天期利率適用最高年率4.2%,不過目前兆豐銀已將適用最優利率的天期,由1個月放長到4個月。
行庫主管指出,最主要是接下來包括新年、農曆年兩大連續假期,行庫預期市場資金一定會再度呈現緊俏,已成為拉長存款天期的主因;例如,兆豐銀直接把優存利率的天期,從1個月拉長至4個月,正好跨過2月的農曆年假,以安穩渡過人民幣拆款利率飆高可能性較大的期間。
另外一個優存天期放長的主因,是8月人民幣匯率重貶以來,迄今存款回流有限,這也加重人民幣金流的不穩定性,且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隔拆利率,仍不時升高,連帶加重銀行的人民幣的拆款資金成本負擔,因此銀行寧可把存款天期放長,以避免拆款利率不時飆高,對行庫人民幣資金調度產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