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台灣保險業數位金融發展成果豐碩,南山人壽獲數位普惠獎!
近日,由工商時報主辦的第一屆數位金融獎評鑑結果正式公佈,台灣保險業在數位金融發展上的努力獲得廣泛認可。其中,南山人壽在此次評鑑中表現亮眼,獲頒數位普惠獎,表彰其在改善弱勢服務方面的貢獻。
評比結果顯示,在保險組的壽險分組中,國泰人壽成為大贏家,拿下六個金質獎項的半數,而南山人壽則在產險分組中展現卓越表現。此外,富邦、台灣與南山三家壽險公司也緊追在後,分別獲得多項獎項。
南山人壽獲頒的數位普惠獎,是對其推出第二期糖尿病保單、針對高齡社會及身心障礙、三高等設計專屬商品的肯定。這些產品不僅彰顯了南山人壽對普惠價值的堅持,也體現了其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
此外,其他保險公司如國泰世紀、新安東京海上、泰安、富邦等,在數位轉型、數位資訊安全、網路投保服務等領域也表現突出,獲得評審的青睞。
工商時報表示,對於保險業者在數位金融發展上的努力,相當肯定,並期待這群數位尖兵能繼續帶領台灣金融市場加速轉型。
總結來說,此次數位金融獎的評比結果,充分展示了台灣保險業在數位金融發展上的豐碩成果,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主辦單位工商時報表示,對於保險業者在數位金融發展上的努力, 相當肯定,期待這群保險市場的數位尖兵們,成為領頭羊,繼續帶領 台灣金融市場加速的轉型。
國泰人壽一舉拿下數位轉型典範、網路投保服務及數位資訊服務三 項金質獎。在數位轉型方面,參照國際歐美企業轉型經驗,成立轉型 委員會,配合推出金融創新實驗室計畫,讓組織文化轉型,並以「風 險分」帶動商品及服務模式翻轉,獲客戶高滿意度肯定。
國泰世紀產險也拿下了數位轉型典範、數位資訊安全兩項金質獎。 以數位轉型為例,經由改造商業險報價流程,讓報價退件率下降5成 ,並於2020年成為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
富邦金控下的人壽與產險兩公司,亦是本次評鑑活動的贏家,分別 拿下了壽險分組的數位資訊安全獎、產險分組的網路投保服務獎。富 邦人壽各單位也設有「資安促進主管」,辦理該單位各項資安作業。
中信金控下的台灣人壽在數位創新上的成就,同樣得到評審青睞。 首創遊戲化的健康服務TeamWalk,為業界首創「手遊型健康管理 AP P」,仿造手機遊戲設計模式,融入健康挑戰及目標。
產險業在數位創新上的表現,則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最受關注。提 供短期租借車保險保障第三人責任險及車碰車車體險以日計費、新型 態的共享汽車加碼險等,均頗富創意和實用性。
評審群把數位普惠獎給南山人壽,鼓勵對改善弱勢服務的貢獻。包 括推出第二期糖尿病保單、針對高齡社會及身心障礙、三高等設計專 屬商品,彰顯對普惠價值的用心。
泰安產險則是產險分組數位資訊服務的獲勝者。全站埋設隱形人機 驗證(reCaptcha)機制、旅行綜合保險線上理賠通知服務等創新作 法,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台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委暨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對於預防醫學的推廣不遺餘力,旗下台塑生醫與南山人壽昨(6)日宣布了一個新鮮的跨界合作計畫。他們首度推出了一款「三高外溢型保單」,這款保單不僅僅是保險,更是一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方案。透過這個合作,保戶將能夠享受到遠距離的健康管理服務,並且還有機會獲得保險外溢的獎勵。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解釋說,隨著健康保險的興起,許多保險公司開始與智慧穿戴裝置廠商合作,鼓勵保戶通過運動和減重來維持健康。而台塑生醫與南山人壽的合作則是基於這個理念,透過台塑生醫的i醫健康管理中心,保戶可以自主量測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等數據,並且得到專業的建議和跟蹤。 當保戶的三高相關數值達到指定標準時,他們就能夠獲得住院日額保險金的增額獎勵。這種結合了健康管理與保險的創新模式,不僅能夠提升保戶的健康意識,還能夠實質上幫助他們改善健康狀況。 劉慧啟還提到,這只是台塑生醫推廣預防醫學的開端,未來他們還會與更多行業進行跨界合作。王瑞瑜董事長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她認為通過預防醫學,可以減輕醫療負擔,並且為台灣省下大量的健保開支。台灣每年高達7,000億元的健保給付,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注重健康,從源頭預防疾病,那麼這筆開支將會大幅減少。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表示,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推出健康險,例如和智慧穿戴裝置廠商合作,贈送保戶穿戴裝置,藉此逼著保戶運動、減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達標者可獲得一定的保障額度或保費減免。
台塑生醫的i醫健康管理中心與南山人壽合作也是類似概念,結合台塑生醫的遠距健檢管理服務,只要保戶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相關異常數值達到指定標準內,符合外溢條件,即可獲得住院日額保險金增額獎勵。
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推出個人化遠距健康管理服務,內容結合英華達的「全家寶」生理量測設備系統,民眾可居家自主量測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等數據,台塑i醫健康管理中心透過雲端,根據民眾健康數據,由健管師、營養師、體適能教練提供客製化的健康改善方案及追蹤,並透過視訊諮詢醫師。
此次與南山人壽合作,將健管服務與特殊的三高外溢型保單結合,期望搭配保險外溢獎勵機制,提升保戶的健康改善誘因。台塑生醫劉慧啟預告,這只是開端,接下來台塑生醫還會與更多業種跨界合作,全力推廣預防醫學。
劉慧啟表示,台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委暨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近年積極推廣預防醫學,目的不只是賺錢,她認為「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民眾能從源頭注意自己的健康、預防保健,可以減輕醫療需求,目前台灣每年高達7,000億元的健保給付,一定可以省下非常多錢。
台灣壽險市場再起變化,美元傳統保單逆勢上漲!近期,根據保發中心統計,8月份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達266億元,成功超越美元投資型保單的257億元,雖然整體新契約保費依舊是投資型保單獨占鮮腸,但美元傳統保單的銷售力道明顯加強。這個結果讓市場刮目相看,也讓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再度成為焦點。
8月份,壽險新契約保費總額為893億元,比7月份的819億元小幅成長9%。其中,投資型保單銷售496億元,略高於7月的484億元,仍然保持對傳統型保單的優勢,但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比重從7月的59%下降至55.6%。
先前由於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加上資本市場的看漲態勢,許多保戶為了賺取匯率及投資雙重利益,選擇投資美元投資型保單。從5月份開始,美元投資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超過了美元傳統型保單。然而,到了8月份,這個趨勢發生了變化,美元傳統型保單再度回到領先位置。
對於這個結果,壽險業內人士提出了四個原因。首先,新參與者的加入,如台新金控買下保德信人壽並更名為台新人壽,進一步加強了美元利變保單的銷售。其次,新台幣對美元的升值預期依然強烈,美元保單的投保需求仍然很高。第三,資本市場已經達到相對高位,部分壽險公司及保戶開始呈現观望態度。最後,美國聯準會即將啟動縮表,市場可能出現波動,但升息機會逐漸提高,調整宣告利率的利變壽險再次受到關注。
在這波市場變化中,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和台新人壽在美元傳統保單銷售上表現亮眼,分別以59億、44億和14億元的新台幣銷售額,維持領先地位。而國泰人壽和台壽在美元投資型保單銷售上則保持增長,分別以65億和54億元的新台幣銷售額,位居前兩名。
整體來看,台灣壽險市場在美元保單的銷售上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各家公司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進行銷售布局。未來,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值得我們關注。
8月壽險新契約保費893億元,比7月時的819億元略增9%,且投資 型保單銷售496億元,亦比7月時的484億元略高,且依舊賣贏傳統型 保單,但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占率,則從7月的59%降到55.6%左右 。
先前因為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加上資本市場多頭,保戶想要匯率、 投資兩頭賺,所以美元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從5月開始,反超一直 領先的美元傳統型保單(主要是美元利變壽險),但8月情況又出現 逆轉,美元傳統型保單再度恢復微幅的領先。
壽險業者分析原因有四,一是新參與者加入與壽險公司希望維持一 定的新契約保費排名;二是新台幣兌美元依舊看升,美元保單投保需 求仍高;三是資本市場已在相對高點,有壽險公司及保戶開始呈現觀 望;四是美國聯準會將啟動縮表,資本市場可能波動變大,但升息機 會開始提高,可調整宣告利率的利變壽險又重新成為話題。
新參與者加入是指台新金控買下保德信人壽,並更名為台新人壽後 ,強化美元利變保單銷售力道,7月約銷售新台幣9億元、8月約14億 元,遠大於保德信人壽時期的銷售。台灣人壽亦有強化其美元利變壽 險的吸引力,8月亦比7月多賣11億元,達37億元。
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亦維持其美元傳統保單的領先地位,8月各有 59億與44億元的銷售量,全球人壽8月美元傳統保單銷量亦有顯著提 升。
但在美元投資型保單上,國泰人壽及台壽依舊持續增加,8月分別 以新台幣65億元及54億元,分占第一及第二名,都比7月增加。
累計前八月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前三名公司分別是南山人壽 、中國人壽與國泰人壽,美元投資型前三名則是國泰人壽、台灣人壽 與富邦人壽。
老年健康保障成為焦點,南山人壽推出全新終身保險!
隨著年齡增長,健康保障成為許多人的關注焦點。根據最新調查,75%的民眾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因此提升健康意識並選擇適合的保單,對於老年生活來說至關重要。近期,南山人壽推出了「南山人壽健康e守護終身保險」(MSAE),專為40至60歲、符合特定條件的三高體況族群量身打造。
這款保單涵蓋了住院日額保險金、加護病房暨燒燙傷中心醫療保險金、樂活健康保險金、身故或喪葬費用保險金、祝壽保險金等多項保障,滿足基本醫療保障及資產傳承需求。南山人壽強調,該保單的保障期限可長達99歲保單年度末,並設計了終身型的醫療保障,身故保險金以及祝壽保險金按照領回年繳保險費總和設計,同時還有外溢獎勵制度,鼓勵保戶積極改善自身體況。
為了幫助保戶控制血壓等數值,從第四年度開始,住院日額保險金還可以額外獲得25%的增額獎勵。而遠雄人壽則推出了「遠雄人壽愛無限A型防癌照護終身健康保險」,為保戶提供癌症分散醫療費用風險的保障,並採限期平準繳費,讓保戶終身享有壽險及癌症保障。
遠雄人壽還設計了「初次罹患侵襲性癌症保險金」以及「罹癌照護補助保險金」,以利選擇有利醫療方式並保障罹癌後的20年。身故或保單在保障期屆滿時,將退還所繳保費,給予家庭財務支撐。此外,康健人壽推出的「樂活長青」定期保險,則是針對特定傷病保障,提供整筆給付的特定傷病保險金,並可領取長達120個月的生活照護保險金。
以68歲男性投保為例,繳費十年保障十年,保額100萬元,年繳保險費24,200元。如投保第三年起罹患嚴重阿茲海默症,可獲特定傷病保險金100萬元以及每月1萬元生活照護保險金,保證領取120個月,並提供長達120個月的長期照顧補助。這款保單的投保年齡最高可至80歲,適合關心老年健康保障的族群。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哎呀,這個壽險界今年真的是「發大財」啦!前九個月六大壽險公司累計獲利突破3,000億元大關,這個數字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但別急著high,因為第四季可能要進入「儲糧期」了,獲利腳步會放緩,大家都在等機會進場加碼,還要考慮增提準備金,這三個月可能會是獲利最低的一季呢! 說到六大壽險,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南山人壽啦!市場估計,他們的9月獲利還是「不錯」的,大約在150到300億元之間,雖然比8月少了一點,但還是相當可觀的。南山人壽的獲利已經很高了,9月沒有特別大量實現資本利得,匯兌成本也不高,獲利步伐算是「穩定」。 如果9月單月稅後獲利超過150億元,那六大壽險前九個月的稅後獲利就會超過3,082億元,創下同期及全年新高。不過,9月資本市場有點「亂流」,恒大還是讓人頭痛,加上大陸的限電限產,全球資本市場都受到影響,台股和美股都跌了3到4%,南山人壽的淨值也蒸發了超過1,500億元。 但別擔心,壽險業者說這只是短期現象,不用太在意。他們還有3兆元的國內外股市部位,未實現獲利還不少,股市回檔只是減少未實現獲利,但會有逢低進場的機會。第四季是壽險公司的「儲糧期」,會再進場投資,為明年獲利先儲備能量。 不過,業者也提醒,年底還要正式計算資本適度率(RBC)和淨值比,股市回檔時,RBC的逆景氣循環會啟動,反而有利逢低加碼股市。每年第四季壽險獲利都會少一點,因為獲利目標大多在前九個月就達成了,第四季會檢視是否要增提準備金,獲利有可能會下降。
六大壽險公司2021年獲利成長趨勢引人關注,第四季獲利將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各公司對2022年經濟景氣及市場的預期將影響獲利成長速度,若未能在維持高成長的同時避免大衰退,將是一大變數。其次,匯率變動成為另一個關鍵因素,由於新台幣兌美元升破27.5元,業者們預計將增提外匯準備金以應對。最後,投資型保單銷售熱潮可能逐漸消退,部分公司已計劃轉向傳統壽險,這將導致保單初年度成本上升,成為獲利的另一個變數。
回顧過去,2018至2020年間,六大壽險公司第四季通常為年度獲利最低季,主要是各公司在達成年度獲利目標後,會實現虧損的證券、增提準備金,尤其是外匯準備金。2018年第四季,由於資本市場回檔和匯兌成本高企,有公司甚至大量增提準備金,當季稅後虧損達213億元。
今年前三季,六大壽險公司稅後獲利已超過3,00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獲利,預計2021年獲利成長幅度將達50至100%。然而,基期墊高對2022年的經營帶來挑戰,公司們正在評估經濟景氣和資本市場走向,預估明年獲利能力,並預防獲利急劇衰退,估計第四季獲利速度將放緩。
在外匯準備金方面,截至8月底,六大壽險公司帳上外匯準備金合計僅剩231億元,比去年底減少了164億元。由於預計新台幣兌美元將持續挑戰27.5元大關,不排除第四季將有公司增提外匯準備金。增提準備金雖然能夠作為睛天儲糧,但也會增加費用,影響當季獲利。
在產品銷售方面,國壽、台壽及富邦人壽等公司的投資型保單銷售創下新高。然而,由於過度依賴某一類保單可能導致商品組合不健康,這些公司計劃在第四季調整銷售策略,增加傳統壽險銷售量。這將導致保單初年度成本上升,並可能影響新契約業績,成為第四季獲利的另一個重要變數。
保險業者指出,定時尋找專業保險人員,檢視手中自己的保單,以利與自己的年齡、工作收入、婚姻或子女狀況,做出最新的調整,另外,也可以定時吸取最新壽險保單的新規則,以利讓自己手中的保單,可以追上最新的醫療技術發展等等方向。
保險平台上,例如基富通證券上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路,結合九間保險公司,提供小額終老保險、定期壽險、重大疾病健康保險的保險,九間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壽、元大人壽、台灣人壽、宏泰人壽、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第一金人壽、富邦人壽以及新光人壽。
以南山人壽為例,想要投保重大疾病健康保險,保戶可以選擇平台上南山人壽Full樂無憂重大疾病定期健康保險等保單,涵蓋七大類重度重大疾病保障,最高保額70萬元,一次性保險金給付,20歲女性投保50萬元保額初次投保,1年期年繳保費最低僅180元。
壽險業者指出,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2025年台灣每五人將會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人有近85%罹患一項以上的慢性疾病。按照此資料,民眾必須要提早透過保險保單,轉嫁老年生病風險。
南山人壽近期推出「南山人壽健康e守護終身保險」(MSAE)是專為40至60歲、符合指定條件之三高體況族群所設計,保障內容涵蓋住院日額保險金、加護病房暨燒燙傷中心醫療保險金、樂活健康保險金、身故或喪葬費用保險金、祝壽保險金,一次充實其基本的醫療保障需求及資產傳承需求。
南山人壽指出,這張保單最長可以投保至99歲保單年度末,設計終身型的醫療保障,身故保險金以及祝壽保險金按照領回年繳保險費總和設計,另外搭配外溢獎勵制度,保戶如果積極改善自身體況,血壓等數值可以控制在指定標準以下,第四年度開始,住院日額保險金可以額外獲得25%的增額獎勵。
遠雄人壽則是有推出「遠雄人壽愛無限A型防癌照護終身健康保險」,提供保戶罹患癌症分散醫療費用風險需求,採限期平準繳費,讓保戶終身享有壽險及癌症保障。
遠雄人壽指出,保戶在癌症初期,可以獲得給付一筆「初次罹患侵襲性癌症保險金」,以利選擇有利醫療方式;並以補助金的概念設計「罹癌照護補助保險金」,有效保障罹癌後的20 年。身故或保單在保障期屆滿時,皆退還所繳保費,讓家庭財務得到支撐。
康健人壽推出「樂活長青」定期保險,為專屬特定傷病保障,罹患特定傷病可獲得整筆給付的特定傷病保險金,更可領長達120個月的生活照護保險金。如因意外導致重大失能,再另提供長達120個月的長期照顧補助,補強醫療照護財務缺口,讓家人生活無虞。
該張保單投保年齡最高可至80歲。以68歲男性投保為例,繳費十年保障十年,保額100萬元,年繳保險費24,200元,如投保第三年起罹患嚴重阿茲海默症可獲特定傷病保險金100萬元以及每月1萬元生活照護保險金,保證領取120個月,補強看護保障缺口;如因意外導致1至6級失能,也提供每月1萬元、長達120個月的長期照顧補助。特定傷病則包括老年常見退化性疾病,如嚴重阿茲海默氏症、嚴重巴金森氏症等八項疾病。
市場推估國泰、富邦、南山、中國、台灣及新光等六大壽險公司, 9月單月獲利應還是「不錯」,極大機率在150∼300億元之間,理論 上會比8月合計稅後獲利322億元「略低」,主要是9月原本就有部分 股利入帳,但比8月會少一些,各家壽險公司獲利已高,9月看來並沒 有再特別大量實現資本利得,9月匯兌成本亦不高,獲利步伐應算「 平穩」。
若9月單月稅後獲利逾150億元,則六大壽險累計前9月稅後獲利就 會超過3,082億元,續創同期及全年新高。
9月資本市場出現「亂流」,主要是原本預估恒大應可度過難關, 卻出現還款困難,加上大陸無預警能耗雙控,限電限產等措施,讓全 球資本市場都受到波動,台股及美股等9月都跌逾3∼4%,加上美國 聯準會(Fed)將執行縮表及對通膨預期延長,債券殖利率反彈,市 場預估,六大壽險公司9月淨值應蒸發逾新台幣1,500億元。
但壽險業者強調,淨值下降只是短期現象,並不用擔心,也不會因 此有什麼「拋售」有價證券的動作,六大壽險持有約新台幣3兆元的 國內外股市部位,仍有不少未實現獲利,股市若回檔,只是未實現獲 利減少,但會出現逢低進場的機會,第四季本來就是壽險公司的「儲 糧期」,即會再進場投資,為2022年獲利先儲備新能量。
其次是6月底六大壽險淨值比多數在7∼12%以上,即便以最壞情況 推估淨值少30%,主要公司淨值比都仍在5∼7%以上安全水位,但業 者分析,只要全球資金仍是淹腳目,資本市場回檔恐有限,如美股1 0月1日又回升到34,000點以上。
再者,年底才會算正式的資本適度率(RBC)與淨值比,若股市回 檔,RBC的逆景氣循環將啟動,係數會下降,反而有利壽險公司逢低 加碼股市。
每年第四季多是壽險獲利較少的一季,主要是獲利目標多數前九月 就已達成,第四季會檢視是否要額外增提壽險準備金、外匯準備金, 獲利有可能會下降。
2018∼2020年的三年間,六大壽險公司第四季都是年度獲利最低一 季,主要是各公司都會在達成年度獲利目標時,趁機實現回升無望的 有價證券虧損、增提各類準備金,尤其外匯準備金,尤其2018年第四 季更因資本市場回檔、匯兌成本又高,有公司大量增提準備金等,六 大公司單季稅後虧損逾213億元。
今年前三季六大壽險公司稅後獲利已逾3,000億,各家公司都已超 過去年全年獲利,再賺下去,2021年獲利成長幅度將逾50∼100%, 基期墊高成為2022年經營一大挑戰,各公司評估2022年的經濟景氣、 資本市場可能走向,預估明年獲利能力,若不能再次高度成長,也要 預防獲利懸崖式衰退,估第四季會放緩獲利速度,避免今年衝過頭。
其次8月底六大壽險公司帳上外匯準備金合計僅剩231億元,比202 0年底少逾164億元,六家公司外匯準備金水位都不算高,壽險業先前 亦都預估新台幣兌美元會不斷挑戰27.5元大關,所以不排除第四季會 有公司打算一次增提多一點外匯準備金,作睛天儲糧,增提準備金即 費用增加,亦影響當季獲利。
第三是六大壽險公司中如國壽、台壽及富邦人壽今年投資型保單銷 量都創新高,據了解,壽險公司內部評估,若一直大量銷售投資型保 單,過度依賴某一類保單,商品組合不夠健康,第四季考慮調整銷售 步伐,增加傳統壽險銷售量,屆時初年度成本就會增加,若又不大量 實現資本利得支應,則新契約業績亦是第四季獲利變數。
南山人壽近來表現亮眼,獲利大幅攀升,對旗下投資的潤泰全(2915)帶來可觀的轉投資獲利。根據市場資料,南山人壽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02.04億元,EPS達19.16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這份亮麗的財報,讓南山人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讓潤泰全的股價在30日上漲4.5元,漲幅達3.64%,收盤價為128元。 隨著歐美陸續解封,南山人壽的零售及量販業務逐漸回穩,並因防疫警戒降級、年底消費性採購、振興五倍券的推動,帶動獲利大增。市場預期,潤泰全今年有機會實現兩個股本的成長。 另一方面,高球球具專業代工大廠明安(8938)也因應疫情後的復工利多,股價也呈現上漲。由於明安旗下四成營收來自越南,先前因疫情停工,但9月27日已取得越南當地政府核發的復工核准函,越南廠將逐步恢復正常運營。 法人分析,疫情期間明安的高球球具訂單並未流失,訂單出貨已遞延至2022年,預期2022年業績仍將有較強的成長動能。明安今年上半年ESP為5元,法人估計明安全年EPS將達8.86元,2022年EPS將超過10元,達10.57元。 此外,明安的複合材業務切入車用輪圈業務,法人看好明安增加新業務,預計2025年將開始增加營運新的動能。這一系列的發展,讓南山人壽和潤泰全、明安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專欄報導】低利率持續,壽險業變局來臨!南山人壽等六大公司10月保單利率維持不變,投資型保單成為搶手貨!
近來,壽險業界傳來一則重要訊息:壽險利率將持續低迷至年底!根據最新資料,六大壽險公司包括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與台灣人壽,均宣布10月保單利率維持不變,其中新台幣利變主力保單宣告利率依舊在1.35~2.05%間,美元利變主力保單則在2.6~3.3%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4月起,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保單分紅利率已降至0.81%的史上低點,且由於央行利率維持不變,這一低利率水平將至少持續到今年12月。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型保單成為壽險業的新焦點。據統計,2021年前八月,投資型保單已吸收56%以上新契約保費,其中美元保單更是搶走近2千億元保費,新台幣保單幾乎沒有銷量。
南山人壽等公司也開始轉變策略,例如元大人壽將商品重心轉向美元利變壽險,將利率調高10個基本點;全球人壽則微調長年期美元利變壽險,利率上調5個基本點。
此外,三商美邦人壽則是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10個基本點,降到1.1~1.55%。
面對低利率環境,壽險業必須不斷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未來,投資型保單、美元保單以及保障型保單將成為壽險業的主要競爭戰場。
三年低利壽險貸款熱翻天!南山人壽領先全台,超過3,500人申請!
【台北訊】近期,由於新冠肺炎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南山人壽推出了一項三年超低利率1.28%的壽險保單紓困貸款方案,結果吸引了超過3,500人申請,單日申貸金額更達3.7億元,累計三個月申貸金額預計將達143億元,創下了壽險業短期內新增保單貸款的新紀錄。
這項保單紓困貸款方案從7月1日開始,到9月30日結束,為期三個月。方案內容是,只要保戶的保單價值足夠,並且該壽險公司開放此方案,保戶就可以向該公司申請最高10萬元的貸款,貸款期限為三年,利率固定為1.28%,遠低於一般短期保單的貸款利率。
在這三個月內,共有16萬人次申請了這項貸款,保單張數達18~19萬張,總申貸金額已經超過143億元。由於部分壽險公司還在繼續收件,以及後續的核貸過程,預計最終的申貸金額還會有所增加。
在這次紓困貸款中,南山人壽表現亮眼,申請人數達2.46萬人次,申貸金額為22.8億元,位居全台第二。而第一名的國泰人壽,申請人數則超過6萬人次,申貸金額近54億元,占總量的近38%。
其他如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也都有不錯的申請紀錄。這次紓困貸款的推出,不僅幫助了許多保戶解決了短期經濟困難,也為壽險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潤泰全30日上漲4.5元,漲3.64%,收在128元。明安30日上漲0.9 元,漲幅1.17%,收在77.90元。
南山人壽今年獲利明顯攀升,挹注潤泰全可觀獲利,上半年稅後淨 利102.04億元,賺贏去年全年,EPS達19.16元,較去年同期EPS達7. 62元呈現大幅度成長。
南山人壽今年前八月大賺超過500億元創新高,潤泰全為南山人壽 大股東,享受豐沛的轉投資獲利。在零售及量販的本業上,受惠歐美 陸續解封,營運逐漸回穩,量販零售事業也因防疫警戒降級、年底消 費性採購、振興五倍券的效應,帶動獲利大增,市場預期潤泰全今年 有機會大賺兩個股本。
高球球具專業代工大廠明安部分,因旗下四成營收來自於越南,而 其中25%因越南疫情停工受到影響,並於8月、9月陸續宣布停工,雖 然緊急從大陸東莞廠遞補產能,但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所幸9月27 日明安已取得越南當地政府核發復工核准函,越南廠將逐步恢復正常 營運。
法人認為,疫情爆發到目前,明安的高球球具的訂單並未流失,訂 單出貨已遞延至2022年,預期2022年業績仍會有較強的成長動能。明 安今年上半年ESP為5元,法人估計明安全年EPS將達8.86元,2022年 EPS將超過10元,達10.57元。
此外,明安的複合材業務切入車用輪圈業務,法人看好明安增加新 業務,預計2025年將開始增加營運新的動能。
10月已知元大人壽為暫時轉換商品重心,有三張美元利變壽險升息 1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宣告利率由9月的2.9∼3.1% 調高為3∼3.2%;全球人壽因要強化保障型保單銷售,有微調一張長 年期美元利變壽險,上調5個基本點到3.25%;三商美邦人壽則是調 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10個基本點,降到1.1∼1.55%。
至於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與台灣 人壽都表示10月宣告利率不調整,新台幣利變主力保單宣告利率依舊 在1.35∼2.05%間,美元利變主力保單則在2.6∼3.3%之間,仍是美 元保單賣相較佳。
2021年主要戰場是投資型保單,前八月已吸收56%以上新契約保費 ,剩下近3千億元保費又被美元保單拿走快2千億元,等於新台幣保單 今年幾乎沒有銷量,若再扣提一定是以新台幣計價的健康險與意外險 ,等於新台幣傳統壽險加新台幣利變年金等,八個月才賣700多億元 。
主要是新台幣利率已在歷史最低點,以台銀、合庫與一銀的二年期 定儲利率計算出的保單分紅利率,在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後,當 年4月就降到0.81%的史上最低水準,由於9月央行依舊維持利率不動 ,若中間沒有變化,則0.81%會至少持續到今年12月。
由於新台幣債券利率亦低,因此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暫時都沒有調 高的跡像,美元保單則因7月與8月美債殖利率比6月低,加上金管會 緊盯壽險業是否有以高利吸金,所以近期大型壽險公司也沒有拉高宣 告利率。
為協助保戶因應新冠肺炎衝擊,22家壽險公司自7月1日到9月30日 推出保單紓困貸款方案,只要有保單價值可借、且壽險公司開放納入 方案的保單,每一位保戶在同一壽險公司最高可借10萬元,三年都是 同一利率1.28%,比現行短期保單優惠貸款利率2%,及一般保單貸 款3∼6.9%的利率低很多,吸引不少保戶動支,最後四個工作日,每 天都有逾2∼3億元的申請量,最終超過各壽險公司的預估。
累計三個月有逾16萬人次申請保單紓困貸款,動用保單張數約18∼ 19萬張,總申貸金額143億元左右,由於此數字僅先統計到9月30日下 午3點,壽險公司有些還會繼續收件,後續也還要核貸,所以金額還 會有些變動,但已算是超出最初壽險公司規劃的數十億元借款量。
保單紓困貸款承作量第一名是國泰人壽,有超過6萬人次申請,動 用逾7.5萬張保單,總申貸金額近54億元,占這次保單紓困貸款總量 近38%。
第二名是南山人壽,有2.46萬人次申請,申貸金額22.8億元;第三 名是富邦人壽,有逾2.1萬人次申貸,金額17.8億元;新光人壽有逾 1.5萬人次申請,申貸13.91億元,排名第四;三商美邦人壽申貸人數 8,400多人,申貸金額7.2億元,是第五大;全球人壽則以申貸金額6 .84億元,7千多人申請,排名第六。
中國人壽亦有近6,400人申貸,金額共5.91億元;至於台灣人壽該 方案受理到今年12月底,到9月底已有近5,200人申貸,金額共4.57億 元;另外如遠雄人壽有3千多人申貸,金額2.35億元;宏泰人壽亦有 近1,400人申貸共1.21億元。
台灣南山人壽近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健康險產品,這款產品特別針對「三高」族群,也就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群體。這款外溢型創新健康險不僅提供健康時年年還本、身故時100%保本,還有許多實用功能,讓消費者能夠在享受保障的同時,也能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根據南山人壽的資料,全球真正健康的人只佔5%,大部分的人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南山人壽開始走「分眾」路線,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專屬的保單。這次推出的專屬保單,就是針對40~60歲的「三高」族群,相關指標符合一定數值者,經評估為標準體後才會被保險。
台灣「三高」問題相當普遍,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高血壓,1/4男性有肥胖問題,1/3有代謝症候群問題。而國泰人壽先前已經針對三高族群推出弱體保單,但與南山人壽的產品相比,國泰的保單則是定期健康險,保障到80歲,並沒有生存還本金及外溢機制。
南山人壽的這款新保單有三個特色:一是活著還本、身故保本,保障到99歲;二是保單搭配外溢機制,若被保險人的健檢結果血壓、總膽固醇及空腹血糖等三項指數達標,則保單第四週年保額增加25%;三是智慧健康管理跨業合作機制,提供遠距健康管理,保戶可選擇方案,保單即有合作的醫院、生技公司、健康管顧等,協助保戶在家自行測量生理數據,並提供定期醫生線上諮詢。
這款生存還本兼身故保本型健康險目前還在試水溫階段,南山人壽表示,今年約銷售了1,500多張,保費收入達2.5億元。這款產品的推出,不僅能夠幫助「三高」族群降低風險,還能鼓勵他們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