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日率李順欽、中油總經理方振仁等主管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預算報告並備詢。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詢指出,中油原定去年底引進首座加氫站,「到底在那裡?」她批評李順欽領導中油「沒有大錯,但也沒有進步」,不要說跟上國際,是否跟上經濟部能源政策都令人質疑。
李順欽表示,中油首座加氫站已由德商林德集團得標,但可能廠商對該案有所誤解,原訂去年11月交貨,延至今年6月才會交貨,中油已於3月11日完成驗證。
另外,經濟部能源署已於去年11月1日發布實施《加氫站銷售氫燃料經營管理許可辦法》。李順欽表示,首座加氫站會設在高雄,中油依據該辦法向高雄市政府遞件申請,也向高雄市長陳其邁報告。
若一切順利,首座加氫站今年6月將在高雄市設置,將取得丙類工作場所執照,並且再驗證一次,有機會在今年第3季完成設置。另據了解,該座加氫站要營運,尚須取得營業執照。
亞洲規模最大的物聯網產業盛會——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將在19日正式開幕,這場盛會將帶來無與倫比的國際交流機會,為臺灣廠商帶來新一波的商機。今年來臺參與的國際企業和政府單位規模創新高,預計將與臺廠舉辦超過500場的國際媒合會,並簽署九個國際性的MoU合作備忘錄,為臺灣的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政府將全力支持各項政策,力圖讓臺灣成為全球生成式AI、淨零碳排及物聯網軟、硬體的輸出大國。這意味著臺灣將在未來的全球產業競爭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主辦單位臺北市電腦公會表示,今年共有600家廠商參展,佔據2,200個攤位,比去年成長了13%。來自全球46個國家或地區的約2,192位海外訪客將參與此次展覽,其中112個城市、超過400位市政團及80位市政首長、1,600位以上企業訪客,參展規模及海外訪客均創下新高。 此次展覽吸引了臺達電、鴻海、華碩、宏碁、東元、中華電、臺灣大、遠傳、中油等重量級大廠,以及神通資訊、成運汽車、通航國際、果核數位等各領域廠商參展。此外,財政部及金管會率領20餘家公民營銀行推出歷年規模最大的綠色金融展,國發會、交通部、經濟部等八大部會也首度以主題館參展。 高仙桂強調,臺灣不僅是半導體及資通訊硬體製造的重鎮,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及創新應用實力方面也不容小覷。政府將透過各項政策支持,打造臺灣成為全球提供綠色解決方案的亞洲重鎮及輸出大國。亞矽谷計畫1.0及2.0已在全球22縣市完成2,00多項智慧城鄉解決方案,其中107項已輸出至29個國家。未來將透過亞矽3.0、結合新創臺灣及12項關鍵戰略計畫,提升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未來,所有智慧城鄉解決方案都將導入生成式AI、5G及低軌衛星等創新技術,以掌握創新應用商機。智慧城市及淨零方案在臺灣練兵後,將輸出到東南亞、歐洲及美洲,讓臺灣成為物聯網輸出大國。這一切,都將為臺灣帶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今年共600家廠商使用2,200個攤位 ,較去年成長13%,全球46個國家或地區約2,192位海外訪客來台參 觀,較去年成長16%,其中112個城市、超過400位市政團及80位市政 首長、1,600位以上企業訪客,參展規模及海外訪客均創新高。全球 電信商大會及系統整合商大會也在展覽期間登場,預計50位電信商人 員來台。
今年吸引台達電、鴻海、華碩、宏碁、東元、中華電、台灣大、遠 傳、中油等重量級大廠,及神通資訊、成運汽車、通航國際、果核數 位等各領域廠商參展。財政部及金管會率20餘家公民營銀行推出歷年 規模最大綠色金融展。國發會、交通部、經濟部等八大部會亦首度以 主題館參展。
高仙桂表示,台灣不只是半導體及資通訊硬體製造重鎮,智慧城市 解決方案及創新應用實力亦不可小覷,政府將透過政策做多,打造台 灣成全球提供綠色解決方案的亞洲重鎮及輸出大國。亞洲矽谷計畫1 .0及2.0在全省22縣市完成2,00多項智慧城鄉解決方案,其中107項已 輸出至29個國家,未來將透過亞矽3.0、結合新創台灣及12項關鍵戰 略計畫,提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
高仙桂強調,未來所有智慧城鄉解決方案都會導入生成式AI、5G及 低軌衛星等創新技術,以掌握創新應用商機,另外,智慧城市及淨零 方案在台灣練兵後,將輸出到東南亞、歐洲及美洲,讓台灣成為物聯 網輸出大國。
經濟部為了緩和電價漲幅,計劃與臺灣中油合作,進行電業天然氣價格的調降。根據內部消息,若中油將天然氣價格每立方公尺調降1元,將可為臺電節省支出達到205億元。此外,為了降低中油的負擔,並避免引發國際間對出口產業交叉補貼的質疑,經濟部也計劃將工業氣價調整至接近成本的「貼近成本」水平。 目前,中油的天然氣價格分為電業和非電業兩個部分。對於非電業部分,包括工業和民生用氣,目前價格為每立方公尺8.27元,這個價格遠低於中油的成本,讓經濟部不得不爭取預算來補貼,從而形成一個類似於納稅人補貼臺電、中油,中油再補貼臺塑、中鋼等企業的現象,這已經觸及了WTO定義的交叉補貼爭議。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經濟部計劃將工業氣價調升至每立方公尺10元以上,以接近成本。而民生用氣價格則因為不涉及出口補貼問題,將維持不變。這項調整將對那些在製程中使用大量天然氣、擁有大鍋爐的公司產生影響,例如中鋼、臺塑等。官方估算,若工業氣價調升至每立方公尺約12元,中鋼每月將需要多支付3,000萬元。 這項措施不僅能夠幫助減緩電價漲幅,還能夠減輕中油的經營壓力,並避免因為交叉補貼問題而引發的國際爭議。對於受影響的企業來說,這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是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步驟。
經濟部官員解釋,中油氣價分為電業及非電業。針對非電業部分,目前工業、民生等非電業氣價每立方公尺8.27元,遠低於中油成本,導致經濟部爭取預算,形同納稅人補貼台電、中油,中油再補貼台塑、中鋼等,已構成WTO定義的交叉補貼爭議。因此,希望將工業氣價調升至每立方公尺10元以上,以接近成本;而民生因無出口補貼問題,民生氣價仍會維持不調整。
調升工業氣價主要影響製程中使用天然氣、有大鍋爐的公司,如中鋼、台塑等,官員表示,假設工業氣價提高至每立方公尺約12元,中鋼一個月需多付3,000萬元。
一如作為淨零碳排的前瞻使者,台綜院30周年活動特別以舉辦「淨 零與低碳研討會」作為慶祝,邀請長期與台綜院在同一領域深耕的產 、學、研機構共同發聲,真槍實彈討論碳定價實施等經濟措施、規範 企業碳排放,綠色貿易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競爭力等等。吳再益表示, 面對快速發展進步的全球化趨勢,以及日益紛繁複雜的決策環境,科 學化和創新性的前瞻政策研究成為迫切之需求與期待,台綜院除在既 有基礎上繼續奉行職責外,將與時俱進、突破創新,善盡新世紀公共 智庫的責任與使命。
吳再益指出,台綜院發展30 年來投入非常多資源,現在獲得外部 單位的重視,環境部、經濟部的能源署、產發署,甚至台電、中油公 司,也都因為大家共同面對淨零碳排目標的挑戰,需要有更多研究團 隊協助,台綜院在這個領域的人才超過100人,全力協助政府相關政 策規劃,進行滾動式機動調整,逐步克服2025、2030,及長遠目標的 2050!
吳再益說,2000年之前是石油經濟的環境,2000年以後是電力經濟 在主導,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現在到未來,全球都要走向低碳的 經濟、氫的經濟,政府部會有待調整的政策法規多如牛毛,這是智庫 發揮角色最好的時機。舉例說,蔡英文總統在任八年來極力推動再生 能源,包括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等,未來20∼30年創造更多的綠色 能源,實際上離岸風電的重要性遠大過於太陽光電,因為同規模離岸 風電的發電量是太陽光電的3倍,甚至未來可以透過過剩的離岸風電 作為電解水產出綠氫,這樣的改變需要研究人員投入、完善構思「經 濟、能源、環境」三位一體的可行政策。
此外,同樣也是劃時代作法,台綜院30周年活動上,台綜院三位副 院長陳建緯,蘇漢邦、侯仁義,將首次和創辦人劉泰英、董事長黃輝 珍、院長吳再益同台,為台綜院的世代接班準備,也就是「台綜院3 .0」拉開序幕。吳再益說,自己和「一輩子的老闆」台綜院創辦人劉 泰英,1994年一起離開台灣經濟研究院、陪著「老闆」創設台綜院, 加上他在台經院任職期間,40多年來沒有換過第二個老闆!為了能把 這般的台綜院榮光繼續傳承,2021 年起開始構思「台綜院3.0」藍圖 ,從院內拔擢三位「自家培養」的主管為副院長,每位副院長的研究 專長都和淨零碳排有關,賦與高度的挑戰和期許,讓台綜院順利邁向 未來。
台灣中油參與智慧城市展,展現ESG創能及節能方案
今年的智慧城市展在高雄盛大開幕,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前來參展,其中包括台灣中油等重量級企業。展區共計使用550個攤位,比去年增加10%,展現了台灣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
台灣中油作為台灣重要的能源企業,此次參展聚焦ESG創能及節能方案,展現了其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貢獻。中油表示,通過展會,將與其他企業攜手,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除了台灣中油外,還有台電、台達電、日月光、廣達、華碩雲端、中華電、台灣大、遠傳等大型企業一同亮相。其中,智慧醫療是今年高雄展的重要特色之一,結合南部九大醫療院所,呈現永續及元宇宙兩大主題。
此外,展會還有中華電、遠傳、光陽、神通資科、亞旭電腦、台達電、台灣世曦、農委會、標準檢驗局、韓國現代樂鐵、新科工程、施泰德及德國萊因等企業,聚焦智慧城市、淨零碳排及智慧農業的各種解決方案。
展會還舉辦了全球電信商智慧城市大會,聚焦5G專網創新應用。亞旭電腦與中華電信將在展會上展現國產5G微型基地台及點雲運算技術,並結合5G專網,實現即時同步影像至展演會場。
隨著網路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備,企業5G專網應用快速普及。亞洲矽谷5G ORAN智慧城鄉推廣計畫將有6個5G專網應用在高雄展示,展現5G在智慧城市各領域的應用潛力。
交通部也特別成立了「願景館」,邀請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亞旭電腦、和碩科技及伸波通訊等企業設攤展示5G專網在智慧交通應用。
智慧醫療是今年高雄展重要特色之一,首次結合南部九大醫療院所 ,呈現永續及元宇宙兩大主題。醫療品質策進會、廣達電腦、慧誠智 醫、華碩雲端及先進醫資等智慧醫療及智慧照護解決方案將亮眼登場 。
中華電、遠傳、光陽、神通資科、亞旭電腦、台達電、台灣世曦、 農委會、標準檢驗局、韓國現代樂鐵、新科工程、施泰德及德國萊因 聚焦智慧城市、淨零碳排及智慧農業的各種解決方案。中油、日月光 、台電興達廠、永鑫能源、力暘能源、南方電力、聯合再生、陽光花 園、裕山環工、永瑞、晉好能源、捷思環能等企業,將展示ESG創能 、節能、儲能等解決方案。
全球電信商智慧城市大會也同步登場,今年聚焦5G專網創新應用, 中華電信與亞旭電腦將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透過亞旭電腦自主研發 國產5G微型基地台、十三行互動公司的點雲運算技術、鼎拉斯數位公 司沉浸展演技術、結合中華電信的5G專網,以5G手機擷取場域中舞者 群的空間定位資訊及舞蹈畫面後,轉換擬真舞者影像即時同步至衛武 營都會公園Q棟展演會場。
5G已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更可以建立企業專屬網路應 用於智慧工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醫院、智慧倉儲、自駕車 、車聯網等領域。隨網路基礎設施日漸完備,企業5G專網應用快速普 及,亞洲矽谷5G ORAN智慧城鄉推廣計畫將有6個5G專網應用在高雄展 示。
交通部也特別成立了「願景館」,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 大、亞旭電腦、和碩科技及伸波通訊將設攤展示5G專網在智慧交通應 用。
中油最新動態!面對國際油價上漲壓力,中油啟動穩定物價措施
近來,由於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下降、約旦美軍基地遭襲,以及美國揚言反擊等新聞事件,國際油價呈現上漲趨勢。為此,台灣中油公司於4日發布公告,針對汽、柴油價格進行調整,以維護消費者利益及市場穩定。
根據中油公告,為配合春節穩定物價政策,並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從5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將維持不變,而柴油價格則將每公升調降0.1元。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售價為29元,95無鉛汽油為30.5元,98無鉛汽油為32.5元,超級柴油則為27.4元。
中油強調,在春節期間,為確保物價穩定,汽、柴油價格將依「只跌不漲」的原則進行調整。此外,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的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1.09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7元,國內油價計算後漲幅為0.9%。
按照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價格應調漲1.8元及2.1元。然而,為了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中油決定每公升汽、柴油價格各吸收1.1元及1.9元。由於95無鉛汽油價格將超出30元,中油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計算,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3元。
為進一步穩定春節期間的物價,中油還特別加碼吸收汽油0.4元,合計汽、柴油各吸收1.8元及2.2元。這樣一來,本周國內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價格則實際每公升調降0.1元,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多優惠。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元、95無鉛30. 5元、98無鉛32.5元、超級柴油27.4元。中油表示,另春節期間穩定 物價政策,2月5日至18日汽、柴油價調整依「只跌不漲」的原則辦理 。
中油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的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1.09美元,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7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0.9%。 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周參考零售價格相 比,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漲1.8及2.1元;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 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價每公升各吸收1.1及1.9元,吸 收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售價超出30元,中油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 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計算,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3元。另 依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汽油再加碼吸收0.4元,合計汽、柴油共 各吸收1.8元及2.2元,因此本周國內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實際每公 升調降0.1元。
【台灣中油新聞稿】 近年來,台灣金融市場熱鬧非凡,特別是公發公司的募資活動,去年更是創下新紀錄。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的統計,去年公發公司的公私募金額達到1.32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公募金額超過1兆元,私募金額則是3,054億元,年增率分別達到32%和81%。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台灣市場的活力與投資者對於公發公司的信心。 尚光琪主任秘書進一步分析,去年公發公司募資金額創新高,主要原因是百億元以上個案增多。在這些案件中,普通公司債的募資案尤其受到關注,去年共發行了26件,比2022年的15件多出11件。而這些資金的用途,大多以「充實營運金」和「償還債務」為主。 以台灣中油為例,它去年發行了236億元的普通公司債,這也是去年發債量最高的五個案例之一。這一舉動不僅有助於公司降低利息負擔,還能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更穩定的資金支持。此外,台電和台積電等大企業也相繼發行了普通公司債,這一現象反映了市場對於這些企業的強烈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衝擊,台電受到影響較大,上半年就發行了623億元的普債。這一舉動不僅有助於公司應對短期資金壓力,還有助於其長期發展。 在募資計劃資金運用方面,償還債款佔了43%,充實營運資金佔34%,擴充廠房設備佔18%。這一結構反映了企業在利用募資資金時的理性態度,既有對短期營運的關注,也有對長期發展的考慮。 尚光琪主任秘書強調,企業在募資時會根據當前狀況來確定募資用途,若未來有擴充廠房設備的需求,企業會根據營運需求來籌資。這一策略有助於企業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
證期局主任秘書尚光琪分析,公發公司募資金額去年創新高,主要 是百億元以上個案較多,光是普通公司債募資案就有26件,較2022年 只有15件多出11件,資金用途以件數來看,多半是「充實營運金」; 以金額來看,多是「償還債務」。進一步觀察,普通公司債發債量拉 高,主要是企業籌資以發新股容易擴大股本、稀釋每股盈餘,因此去 年大多在衡量利率水準、利息負擔後,採發公司債來籌資,其中普通 公司債就有26件,前五大發債案包括國泰人壽250億元、中油236億元 、富邦人壽225億元、台電兩筆各222億元與219.5億元,且台電發六 次普債、台積電也發四次普債。
台電去年狂募資主要受俄烏戰爭衝擊,全球性燃料成本飆漲導致虧 損嚴重,上半年普債就發623億元;台積電上半年也發600億元。另外 ,台電上半年辦理私募普通股1,499億元,也是推升去年私募金額增 到3,054.07億元、年增高達82%的主因。
就募資計劃資金運用,償還債款達4,157.88億元、占43%,且年增 47%;其次充實營運資金、擴充廠房設備分別占34%、18%。以件數 來看,充實營運資金最多、有221件,其次償還債款206件,擴充廠房 設備僅44件。
尚光琪說明,一般公司在募資時,會依當時狀況來填寫募資用途, 若是募資當下沒有明確擴充廠房需求,就會先以「充實營運資金」為 主,今年是否有擴充廠房設備的需求難預測,企業會依營運需求來籌 資。另公發公司國內募集9,501.02億元占總募集金額93.64%,海外 募集644.93億元僅占6.36%,顯示企業仍以國內募資為主。
台灣中油開年發債強勁,1月債券發行金額達202億元,創下今年最高紀錄,也帶動整體企業債市場開年火熱。根據櫃買中心統計,1月份傳統發債大戶全員出動,僅剩台積電尚未加入戰局。除了中油外,台電也發行了149億元的債券,整體1月份企業債發行金額達625.5億元,創下近十年來1月的最高紀錄。 去年企業債市場一路強勁,尤其在6月一舉突破千億大關,但去年底發債有所緩慢,11月僅325億元,12月僅剩416億元,全年公司債規模達7,733.56億元,無緣挑戰史上最高8,425億元的紀錄。今年首月企業重啟發債,單月債券發行金額重回600億元以上。 目前台灣債利率維持在1.2%,導致去年第四季發債規模最大的時期,在年底時索性先休兵。但進入2024年,企業按既定規劃繼續發債,今年包括台電、中油兩大國營事業,合計規劃發債金額達2,538億元,較去年1,649億元大增近54%,今年公司債規模仍可期。 在1月的公司債發行量中,中油發行的債券期限為5年、7年、10年,總額達202億元;台電則發行了5年、10年券,總額為149億元。其中,兩家公司主要發行的10年期券規模分別達108億元、79億元。 票面利率方面,台電的5年期新券利率維持在1.7%的水準,與前次持平;中油的5年期券利率則上揚至1.66%,顯示發債成本有略為上揚的趨勢。券商主管預測,今年台電、中油籌資規模都比去年更高,另一發債大戶台積電的發債規模應該會高於去年857億元。今年信用評等AAA級的三大發債戶,籌碼供應即超過3,000億元,但市場供需壓力或將影響利差收斂幅度,不排除其他企業發債意願因此下降。
台灣中油針對環保團體關於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施工造成附近海域漂沙的指控,於昨日(29日)進行再次澄清。根據施工前的航照圖顯示,漂沙現象在此之前就存在,強調這是自然現象,與三接工程無關。中油自三接108年開始施工後,便持續監測大潭沿岸的漂沙情況,並進行藻礁生態觀察調查,否認柴山多杯孔珊瑚所在地面積縮小的說法。此外,中油也強調,為了維護藻礁生態,觀塘工業港採用離岸開放式設計,並經過成功大學水工所的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對藻礁生態系統的影響極小。
去年企業發債一路強勁,6月更一舉突破千億大關,但去年底發債 踩煞車,11月僅325億元、12月僅剩416億元都全年公司債規模達7,7 33.56,無緣挑戰史上最高8,425億元難度大增。今年首月企業重啟發 債,單月衝出625.5億元,重回600億元之上。
目前台債利率維持在1.2%,有點不上不下,導致過去發債規模最 大的第四季,去年底索性先休兵,進入2024年企業按既定規劃繼續發 債,今年包括台電、中油兩大國營事業,今年合計規劃發債2,538億 元,較去年1,649億大增近54%,今年公司債規模仍可期。
觀察1月公司債發行量,包括台電、中油發債大咖均登場,中油發 債202億元籌資最高,其次為台電發債149億元。
中油發行期別為5年、7年、10年券,台電發行5年、10年券;以額 度來看,中油及台電主要10年券為主,規模分別達108億元、79億元 。
票面利率方面,有「類公債」地位的台電5年期新券,利率維持在 1.7%的水準,與前次持平,中油5年期1.66%,較前次上揚,顯示發 債成本有略為上揚的趨勢。
券商主管表示,今年台電、中油籌資規模都比去年更高,另一發債 大戶台積電則尚未公布發債規模,但考量資本支出居高,發債規模應 該會高於去年857億元,今年信用評等AAA級的三大發債戶,籌碼供應 即超過3,000億元,但若考量市場供需壓力,發債量大將壓縮利差收 斂幅度,不排除其他企業發債意願因此下降。
中油自三接108年施工以來即持續監測大潭沿岸漂沙,並進行藻礁生態觀察調查,柴山多杯孔珊瑚所在地面積絕非環團人士所言縮小。
中油表示,依據三接工程施工前的航照圖顯示,當時即有漂沙現象,幾乎年年如此,顯示這原本就是自然現象,與三接工程無關。
中油自三接施工以來即持續監測大潭沿岸漂沙情形,每季也執行高解析度地形地貌攝影,透過歷次監測結果顯示G1區呈現冬季覆沙、夏季裸露情形,G2區無明顯變動,G3區則為長年全區覆沙情形,未來還會持續監測以累積更多資料,關注環境及生態方面的變化。
至於環保團體去年底赴三接藻礁現勘時指出,當地柴山多杯孔珊瑚生態受三接工程影響,面積有縮小的情形,中油澄清,受限於調查當日的天候、退潮程度、水體混濁程度等不同影響,可觀測柴山多杯孔珊瑚之群株數及面積不盡相同。且依歷年G2區柴山多杯孔珊瑚平均面積統計結果檢視,並無面積縮小趨勢。
為求檢測結果更精確,海洋大學團隊已改採國際間最新量測方法-影像辨識進行實際量測,以確實掌握當地生態與環境變化。
中油再次強調,為了維護藻礁的生態,觀塘工業港採離岸開放式設計,且經過成功大學水工所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局部地點雖有流速及流向改變等現象,但沿岸海流仍然能夠維持暢通,不影響藻礁生態系營養鹽補給。
同時顯示建港後沿岸侵蝕或淤積情形與現況接近,也就是工業港因為採開放式設計,突堤效應不顯著。
【台灣中油新聞】 哈囉大家,今天要來報導一則關於我們台灣中油的好消息!大家知道嗎?環境部最近公布了一個大計畫,就是要從2024年到2027年,整整四年,全力推動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這個方案超級重要,因為它要對我們的生活環境做出很大改變。 這個二期方案,簡單來說就是要在電動車、充電樁和能源補充設施等方面加大力度,預計要投入766億元,讓我們的空氣更清新。其中,台灣中油這個大家熟知的國營企業,也將投入650億元,幫助改善製程、提升防制設備效率,還有推動郵務車電動化,這對我們的環境保護來說,可是非常大的貢獻哦! 環境部還規劃要投入79億元,來幫助我們增設充電樁、打造電動車友好的路網,讓電動公車能夠更加普及。經濟部和交通部等部會也會投入相當於19億元的資金,專門用於綠色運輸和改善河川揚塵。 不僅如此,環境部還要嚴格控制石化業的排放,對光電與半導體產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也要減量,甚至還要對餐飲業的油煙防制設施進行輔導。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空氣品質更好,大家能夠健康地呼吸。 最後,環境部的大氣司司長張順欽也說明了,今年就要投入6億元來優化電動公車路網,並且會在全台灣的400處公有場域設置充電樁,讓電動車的使用更加方便。這樣的計畫,對我們的環境保護和能源轉型來說,真的是一大步進展啊!大家期待未來我們的空氣越來越好,生活環境更美好嗎?那就讓我們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吧!
行政院去年底核定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朝向結合淨零排放並 整合跨部會量能,進一步從污染源頭改善來提升空氣品質。環境部表 示,第二期方案將持續提升行業減量技術、強化車輛及機具管理、推 動減污減碳共利策略並加強特定季節應變,跨部會投入發展綠色技術 、力行淨零綠生活。
其中,環境部規劃投入79億元,新增補助電動公車、增設充電樁及 優化電動公車路網,打造電動車友善環境;經濟部投入約18億元用於 工業輔導改善、電動物流車、電動機車能源補充設施;交通部和農委 會等部會預計投入約19億元於綠色運輸與改善河川揚塵。
在國營事業部分,台電、中油、中鋼、中華郵政等國營及政府轉投 資事業,規劃共計投入650億元分別進行製程改善、提升防制設備效 率、郵務車電動化等對空氣污染改善有助益的措施。
除了補助外,對產業影響較大的面向,主要還包括石化業將會加嚴 廢氣燃燒塔、儲槽及設備元件減量;對光電與半導體產業將加嚴揮發 性有機物排放減量;對餐飲業輔導裝設油煙防制設施。
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張順欽表示,第二期的改善目標將鎖定細懸浮微 粒(PM2.5)及臭氧(O3)等二種空氣污染指標污染物,強化管理中 南部區域、結合淨零排放政策。
他指出,環境部今年就會投入6億元,推動電動公車的路網優化, 希望加速電動公車普及與電動巴士的使用量,同時也會運用新增或擴 充電動車公共能源補充設施場域計畫,來增加充換電設施,預計在全 台400處公有場域示範導入充電樁、友善電動車的使用環境。
台灣中油為應對國家能源政策,正加速推進天然氣接收站、綠能投資、碳捕捉與氫能應用等布局。中油董事長李順欽透露,公司將於2024年在高雄自有場域設置首座示範加氫站,並與公部門合作,開啟氫能巴士的規劃,以跨入氫能領域。此外,中油對氫能生產進行評估,並規劃建立藍氫示範工場,尋找適合的場址。 根據政府「2050淨零排放路徑」計劃,中油積極參與再生能源的發展,並計劃在2025年達到地熱發電20MW目標。目前,中油正以開發淺層地熱能為目標,並計劃將成功經驗拓展至宜蘭及花東地熱區。為了開發大屯山區的酸性熱液潛能,中油與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合作,並與中研院合作尋求深層地熱潛能。 至2022年底,中油已完成宜蘭仁澤3、4號井及土場14至18號井共七口地熱井鑽探。仁澤電廠於2023年10月24日啟用,預計年發電量達470萬度;土場電廠則預計2024年啟用。中油太陽光電方面,已完成255座太陽光電系統,並有18件建置計畫進行中,預計2024年完工併聯送電。 在碳捕捉技術方面,中油在煉油廠內建置了「二氧化碳捕捉與轉化甲醇」試驗設施,以胺液吸收劑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其轉變為甲醇,作為重要化學品原料。這項試驗將為中油2030年規劃建置大型二氧化碳捕捉工場提供技術支援。
台灣中油以應對全球電動車與碳中和趨勢為目標,全力推動轉型升級,聚焦於「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其中,「優油」高值化布局是轉型升級的關鍵焦點。董事長李順欽表示,2024年將部署四項高值化項目,包括瀝青系碳纖維、雙環戊二烯(DCPD)、鈦酸鋰(LTO)電池關鍵材料、高階碳系材料,並搶進尖端航太、5G高頻基板、風電葉片、光學鏡片、電動巴士、電動車電池材料等領域,強化中油營運效能。
李順欽指出,中油已與三陽達成「車/電分離」策略合作計畫,配合電池材料支應,上半年將推出二輪新純電車款,並在台南市進行大型區域實證計畫。若推展成效良好,將啟動百億元年產5,000噸高階碳系材料新廠投資。此外,中油還規劃「煉化轉型產業升級」計畫,以年產百萬噸乙烯新廠為基礎,進行尖端材料布局,並搭配碳捕捉再利用技術,實現100%碳回收循環模式,預估投資約達千億元。
在專訪中,李順欽詳細解釋了高值化轉型布局的進度。他表示,優油策略是通過調整原油種類、變換操作模式及投資關鍵設備等方式,以減產油品燃料、增產石化高值材料為目標。目前高值化布局包括關鍵觸媒、瀝青系碳纖維之開發,及雙環戊二烯(DCPD)、鈦酸鋰(LTO)電池關鍵材料、高階碳系材料五項目。
李順欽還提到,年產8噸純度>95%雙環戊二烯(DCPD)試量產工場預計2024年首季開始試產。DCPD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中有廣泛應用,並可作為5G高頻基板、風電葉片、光學鏡片之樹脂材料(黏著劑)及p-DCPD工程塑膠等,支援半導體產業所需關鍵材料,並發展更多新應用商機。
在電池材料布局方面,年產1,200噸的鈦酸鋰(LTO)電池關鍵材料生產工廠,預計2024年首季進行試生產。LTO可作為電能巴士、大型儲能系統等鋰電池所需的負極材料,並有實際動力載具及储能系統應用。此外,中油研發的先進軟碳材料,具有壽命長、放電強、容量高等特性,可作為電動車與小型储能系統的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