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為鼓勵各銀行積極辦理各部會及自行辦理的紓困振興貸款,金管會訂定「獎勵本國銀行加速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方案」,分別就「金額」、「件數」及「效率」三面向分組進行評比,另外,對配合政府紓困後的振興經濟作為,例如協助振興三倍券發放等,也列入評比加分項目。
獎勵方案分二期實施,第一階段是3月1日到6月30日,第二期,則是到9月30日。昨天公布的績優銀行,是第一期評比結果。
受獎的為輸銀、合庫、兆豐、華銀、一銀、彰銀、台銀、土銀及台企銀等九家公股行庫,以及中信銀、玉山、台北富邦、國泰世華、高雄銀行等民營銀行。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致詞時表示,國內紓困已有相當成效,振興措施將接續維持經濟活水的任務,希望銀行能繼續全力支持振興措施,協助辦理三倍振興券發放與兌付,共同協助政府刺激國內消費、帶動旅遊、活絡商圈等,達成加速經濟轉動,振興產業的目的。
金管會表示,到7月27日止,銀行配合各部會紓困及自辦案件,受理件數包括企業及個人共計129萬多件,申請額度1.59兆元。
已核准112萬多件,已核准額度有1.46兆元;其中件數核准比率為87%,金額核准比率則有92%。
中信銀勞工紓困貸款收件數、核保數都是第一,並在此次頒獎場合分享如何克服大筆申貸數量帶給同仁的工作量及資訊系統的承載上限。
中信銀表示,勞動部4月30日開辦勞工紓困貸款業務後,便在當天以QR code提供客戶在線上申請貸款,採全數位化的客戶申貸與內部處理流程,還利用具案件分流處理能力的智能化徵審決策引擎,加上能處理大量重複作業的流程機器人,使中信銀收件及核保數都很高。
據了解,聯貸銀行包括玉山銀行、合作金庫銀行、華南銀行、土銀、台銀、兆豐銀、上海商銀、一銀、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等九業者。
奇鋐第2季稅後純益5.67億元,季增192%、年增145.4%,每股純益1.61元,較今年首季每股純益0.55元、去年同期每股純益0.65元成長,是近20年單季獲利新高。
奇鋐今年上半年整體營運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優於市場預期。法人表示,除筆電外,5G基地台建置趨勢發酵,加上手機、伺服器散熱需求與規格提高,也帶動散熱產品單價提升。
臺灣銀行今(109)年上學期就學貸款臨櫃申辦作業已正式開跑,從8月3日開始至9月30日結束。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申請貸款,臺灣銀行特別推出「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從8月1日起就開放上網填寫申請書,讓大家不用再花時間現場填寫和等待。這個網站可是非常實用哦,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亮點吧! 首先,臺灣銀行非常鼓勵那些同一學程續貸的學生們,透過「線上申貸」來辦理手續。這個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評價,並且教育部也呼籲各校積極參與,讓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到這個便利的服務。透過網路申貸,學生們可以避免奔波於馬路,還能享受減半的手續費優惠,真是太實惠了! 對於是第一次前往臺灣銀行辦理對保的學生,建議可以同時開立一個活期存款帳戶。這樣,未來當你們需要辦理續借或自動扣繳手續時,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了。 這項就學貸款政策是政府為了照顧經濟弱勢家庭學生而設計的,多年來已經幫助了無數學子解決就學經濟上的困難。有關詳情,你可以上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https://sloan.bot.com.tw)瀏覽,或者直接到臺灣銀行各營業單位詢問。
臺灣銀行積極推廣同一學程續貸者「線上申貸」作業,主管機關教 育部對此便民措施深表肯定,更呼籲相關學校踴躍參與、積極配合, 使各校之學生得有機會採用「線上申貸」作業,以網路取代馬路,免 於往返奔波及排隊等候之苦,兼享手續費減半之優惠。建議首次前往 該行辦理對保之學生同時開立活期存款帳戶,俾便將來可以利用「線 上申貸」方式,辦理續借或屆期授權自動扣繳手續,一舉兩得。就學 貸款乃政府為照顧經濟弱勢家庭之學生,協調相關銀行開辦之優惠貸 款,多年來已嘉惠莘莘學子無數。
詳情可至「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
(https://sloan.bot.com.tw)瀏覽或至各地營業單位洽詢。
【金融新聞】近期金融市場熱鬧非凡,中央銀行最新公布的一項數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台灣的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金額,竟然一舉突破了兆元大關,達到了1兆93.29億元的驚人紀錄!這個數字,無疑是對台灣金融市場強勁增長的最佳證明。
這次的增長,主要是受到今年稅收延遲和資本支出與週轉金貸款增加的影響。其中,週轉金貸款的數額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8,448.48億元。這也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活絡,以及企業對未來的信心。
在這波增長中,購屋、資本支出、週轉金貸款都表現亮眼,分別增加了81.95億元、265.74億元、3,442.62億元。即使消費性貸款有所減少,但新增的金額仍高達176.41億元,位居歷史第四高。
其中,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在市場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其新放款占比更是市場前五,具有指標性意義。這些銀行的表現,也反映了整個台灣金融市場的動態。
央行官員指出,5月份的勞工紓困政策,使得消費性貸款金額創下了歷史新高。而到了6月份,這一數字雖然有所減少,但仍然保持在相對高水準。這也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不僅如此,央行統計的6月份新增購屋貸款金額也達到了524.72億元。這主要是由於新完工交屋的整批分戶貸款增加,以及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讓人們對房貸市場的信心逐漸恢復。
總的來說,這次的數據充分展示了台灣金融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以及企業和消費者對未來的信心。相信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經濟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台灣金融新聞】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傳來重大喜訊!根據央行最新公布,台灣銀行等五大銀行在6月份的新增放款金額達到了1兆93億元,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的首次,也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這一成績的達成,無疑是台灣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明證,也反映了台灣經濟的復甦與企業的活躍。 在這五大銀行中,台灣銀行的表現尤其亮麗。該行在6月份承做的購屋貸款、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貸款等四大類放款合計達到了8,448億元,這一數字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也顯示了台灣銀行在服務台灣企業與消費者方面的強大能力。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解釋,這次放款金額的突破性增長,主要是因為政府鼓勵台商回流,這些企業在回台後有著對建廠、購買機器設備等資金的需求,進而推動了銀行的資本支出與周轉金貸款增長。此外,政府借款和公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也在6月份顯著增加。 具體來看,6月份的資本支出借款達到了944億元,這是半年來的新高,主要受到土建融、危老和都更案等项目的推動。這些數據都表明,台灣金融市場正在健康發展,企業對於未來的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的消費性貸款雖然有所減少,但利率卻有所上升,這主要是因為5月份大量承做的勞工紓困貸款與就學貸款在6月份減少,導致比較基期因素造成的影響。 總的來說,台灣銀行等五大銀行在6月份的放款成績,充分展示了台灣金融市場的活力與潛力,也為台灣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持。
肺炎疫情引發的全面衝擊,6月持續造成全面反應,根據央行公布的五大銀行當月新承作放款統計,購屋、資本支出、週轉金貸款全面增加,月增各為81.95億元、265.74億元、3,442.62億元,其中除週轉金貸款創新高,資本支出貸款也是史上第四高。另,消費性貸款雖然月減152.52億元,但新增176.41億元,仍居史上第四高,因此,合計全部的新增貸款一舉衝破兆元大關,刷新最高紀錄。
央行統計的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一銀等新放款占比為市場前五大,具有風向球的意義。央行官員指出,當月資本支出及週轉金貸款大增,因政府借款及公民營企業借款增加使然,其中土建融則是危老都更及社會住宅貸款需求增加,還有包括台商回流看好未來展望,增加投資的結果。
央行官員補充說,5月勞工紓困啟動效應使得新增消費性貸款金額達328.93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利率下探至1.889%、為歷史最低紀錄。6月金額大幅減少,主要是上一個月高基期效應,且紓困額度已用罄,但新增金額其實還是居相對高水位。
央行統計並顯示,6月新增購屋貸款金額524.72億元。央行官員強調,主要是新完工交屋的整批分戶貸款增加,觀察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移轉棟數,月增14.9%,年增也有3.4%,但上半年難免受疫情影響,累計新增移轉棟數年減2.1%。新增房貸利率則是止跌小幅回升至1.359%,因4、5月陸續反應央行降息下滑較明顯,6月略見回升,應與當月房貸結構有關(即利率的優房貸戶較少)。
央行官員認為,觀察3、4月肺炎疫情最重的時期,購屋人相對偏向觀望,「但4月中旬之後已有回溫跡象」,因房貸作業約需費時1個月至1.5個月以上,即反應在6月新增房貸金額增加。目前來看,台灣疫情控制仍良好,銀行對6月之後的房貸趨勢看法相對樂觀。
央行昨日公布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等五大銀行,6月新承做購屋貸款、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貸款等四大類放款合計1兆93億元,創歷史新高,月增3,638億元。
不畏新冠肺炎疫情,國銀放款能量持續增加、逆勢飆新高,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說明,政府鼓勵台商回流,這些企業回台後,有建廠購買機器設備等資金需求,促使銀行資本支出與周轉金貸款明顯升溫。
此外,6月包括政府借款、公民營企業都有明顯資金需求。
央行統計顯示,五大銀行6月四大類放款裡,除消費性貸款外,購屋貸款、資本支出、周轉金貸款均為增加。
其中,新增周轉金貸款8,448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月增3,443億元。
吳懿娟指出,6月周轉金貸款增加,主要是政府借款、大額公民營企業周轉金貸款增加,周轉金貸款利率1.15%,月減0.105個百分點,主要是政府借款以及大額公民營企業借款利率較低所致。
五大銀行6月資本支出借款944億元,為半年新高,月增266億元,增加主因為土建融、危老和都更案,加上雙北社會住宅及企業資本支出增加。
統計顯示,6月資本支出貸款利率1.607%,較5月下滑0.054個百分點,同樣也因低利率的政府借款及大額優質企業貸款案增加。
6月四大類放款裡唯一下滑的消費性貸款,主要是5月承做較多勞工紓困貸款與就學貸款,墊高比較基期,6月消費性貸款176億元,月減153億元。
另外,消費性貸款利率1.918%,月增0.029個百分點,同樣是因為比較基期因素,5月大量承做的勞工紓困貸款、就學貸款利率較低,6月這類貸款金額減少,利率隨之上升。
臺灣銀行推出超級豪華回饋方案,激勵消費!為了感謝廣大消費者的支持,臺灣銀行特別推出一系列超值好禮,讓消費者們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也能獲得豐厚的回饋。只要在臺灣銀行的「振興三倍券」網頁上登錄,並使用「台灣Pay」綁定該行卡片(信用卡或金融卡),累計消費滿3,000元,就有機會獲得「三倍券加碼禮」。原本的300元加碼,現在直接升級到500元,但這個好康僅限前33,333名消費者,之後的消費者將獲得200元的回饋。 除此之外,臺灣銀行還有「獨家早鳥禮」,對於在9月底前累計消費滿3,000元的1萬名卡友,將再加碼1萬個名額,提供額外的300元回饋金。對於新加入的台灣Pay用戶,首刷還有100元好禮相送! 不僅如此,從7月15日至9月30日,臺灣銀行還會舉辦「十倍奉還」抽獎活動,總金額高達110萬元。只要在指定通路使用台灣Pay掃描消費滿3,000元,就有機會中獎,獎金從1萬元到1千元不等。 綁定「台灣Pay」的消費者,還可以參加台灣Pay舉辦的500萬元抽獎活動,獎品種類豐富,包括百萬元名車、電動機車、iPhone、dyson吸塵器,以及5萬元禮券等。此外,台灣Pay還與餐飲、百貨業等行業合作,推出數十檔行銷活動,提供約八折優惠,讓消費者享受更多購物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銀行也受經濟部委託辦理紙本振興三倍券兌付作業,從7月23日起開始接受店家兌領,但受託範圍不包括破損紙本振興三倍券換發。這些活動不僅讓消費者能夠享受購物樂趣,同時也為台灣經濟注入新活力。
台灣Pay自推出以來,在消費及稅費繳納領域都顯現強勁成長,其中與台灣銀行(台銀)的合作尤為亮眼。台銀在台灣Pay的稅費繳納市場佔據超過一半的業務量,成為推動稅費繳納的重要支柱。根據最新數據,台灣Pay已涵蓋全國超過6千項稅費生活帳單,而台銀負責的帳單服務達2,800多家事業機構,占比近半。 為了提升公務機關稅費繳納的效率,台銀特別設計了臨櫃掃碼繳費機制,讓民眾掃描櫃台QRCODE即可完成繳費,大幅提升民眾及公務機關的作業效率與便利性。這項服務不僅適用於一般稅費繳納,連公家機關發出的罰單也能透過台灣Pay來繳付。 在台銀的帶領下,台灣Pay在稅費繳納市場的成長速度驚人。今年前五月,金額和筆數的成長率均超過200%。除了學校機構的學雜費,台電及中華電信的電費及通信費用也透過台銀的台灣Pay進行繳費。 台銀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台銀加入台灣Pay陣容後,申請及使用戶數已達29萬戶,申請台灣Pay的代收費稅委託單位也有2,861家。今年前五個月,稅費繳納的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30%及233%。 台銀已受理210個公務機關的台灣Pay導入申請,其中105個單位已申請臨櫃繳費。自2019年10月至今年5月,這210個機關的繳費金額累計達9.4億元。 未來,台銀還計劃在第四季推出臨櫃換匯服務,利用台灣Pay進行,以取代現金支付。消費者在櫃台掃描QRCODE條碼即可完成結匯,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
根據最新統計,現在台灣Pay已導入超過全國6千多項稅費生活帳單,其中台銀就包辦了2,800多家事業機構的帳單服務,可說將近一半的比重集中在台銀。
財金公司為了能在公務機關各種稅費繳納順利推展用台灣Pay來取代現金支付,針對公務機關各項規費繳費特性,設計公務機關臨櫃掃碼繳費機制,提供民眾掃描櫃台QRCODE即可繳費,不論是民眾繳費或是收款公務機關的作業效率及便利性均大增。除一般公務機關的稅費繳納之外,連帶公家機關開的「罰單」,都可以用台灣Pay來繳納。
除了在全國稅費繳納的高市占率,台銀在這塊領域也有驚人的成長,例如,今年前五月比起去年同期,不論是金額或是筆數,成長率均超過200%,除了多所學校機構的學雜費繳納,台電及中華電信的電費及通信費用,現在也透過台銀的台灣Pay繳納。
根據台銀最新統計,自從台銀加入台灣Pay陣容,申請及使用戶數截至今年5月底止,已成長至29萬戶,而申請台灣Pay的代收費稅委託單位,截至5月底止同樣成長至2,861家。以成長率來看,今年前五月不論是稅費繳納的交易筆數或是交易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30%及233%。
台銀表示,截至5月底止已受理210個公務機關完成公務機關導入台灣Pay的申請,其中已有105個單位申請導入「臨櫃繳費」,從2019年10月至今年5月,七個月內這210個機關繳費金額已有9.4億元。
此外,台銀預計在第四季推出用台灣Pay來進行臨櫃換匯,以取代現金支付,消費者只要在櫃台掃描QRCODE條碼就可完成結匯。
除了加碼禮500元、獨家早鳥禮300元、新用戶首刷禮100元外,臺銀從7月15日至9月30日,祭出三倍券台灣Pay「十倍奉還」抽獎活動、總金額達110萬元,只要至指定通路進行台灣Pay掃描消費滿3,000元,即可參加抽獎,獎金1萬元共十名及獎金1千元共1,000名。
綁定「台灣Pay」的消費者,還可參加台灣Pay舉辦、價值500萬元抽獎活動,獎品計有:百萬元名車、電動機車、iPhone、dyson吸塵器、5萬元禮券等豐富大獎。另外,台灣Pay針對餐飲、百貨業等,同步推出數十檔行銷活動,提供約八折優惠,包括:統一時代百貨、統領百貨、京站百貨等滿額贈禮活動,另外還有聖德科斯、漢來美食集團系列餐廳、漢來海港餐廳、鬍鬚張以及三商餐飲,以該行信用卡綁定台灣Pay消費皆有優惠。
另外,臺灣銀行受經濟部委託辦理紙本振興三倍券兌付作業,但受託範圍不包括破損紙本振興三倍券換發。紙本振興三倍券自7月23日起開始接受店家兌領。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為應對疫情對中小企業造成的衝擊,台灣中央銀行推出的2千億元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自4月啟動後成效顯著。根據統計,截至6月底,累計核准金額已達813.89億元,預計7月將突破千億元大關。 該專案旨在「直接打到企業」,以實現快速紓困。自4月1日啟動A、B二方案後,4月20日再增加C方案,滿3個月來,核貸金額逐月上升,4月73.44億元,5月335.33億元,6月則達381.12億元,累計已超過800億元。 在A、B、C三方案中,最高貸款額別別為200萬元、600萬元及50萬元。至6月底,合計核准14,815戶、7,851戶及70,519戶,其中C方案的小規模營業人占比最高。 在銀行方面,合庫銀、華銀、台企銀、彰銀及台銀為前五大核准金額的銀行,合計達495.55億元,占比56.46%。兆豐、一銀、台北富邦、土銀、玉山銀則位居六至十名,前十大銀行合計663.7億元,占比81.55%。 銀行主管表示,雖然國內疫情控制良好,但國際上仍有二次疫情爆發的風險,中小企業仍需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將持續滾動式檢討,若總額不足,可再調高一倍至4千億元。 進入下半年,央行最新統計顯示,中小企業紓困貸款再新增66億元。銀行主管指出,由於加速並簡化核貸流程,作業時程縮短,核准戶數及金額增加,預計7月將正式突破千億元。
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方案,央行設定目標是「直接打到企業」, 以最新統計的進度來看,可說發揮有效的紓困效益。統計4月1日正式 啟動A、B二方案,4月20日再增加小規模營業人簡易申貸的C方案,實 施滿3個月以來,4月核貸金額僅73.44億元,5月加速核貸後暴增至3 59.33億元,6月再增為381.12億元,合計突破800億元至813.89億元 ,若增速不變,預料7月將正式突破千億元大關。
進一步觀察A方案最高可貸200萬元、B方案最高600萬元、C方案最 高50萬元,至6月底止,各核准14,815戶、7,851戶、70,519戶,累計 核准金額各為201.50億元、275.41億元、336.98億元,仍以C方案的 小規模營業人的占比最多。
從各別銀行核准金額來看,前五大銀行依序為合庫銀、華銀、台企 銀、彰銀及台銀,合計495.55億元、占比56.46%。排名六至十名依 序是兆豐、一銀、台北富邦、土銀、玉山銀,合計前十大共計663.7 億元、占比達81.55%。即紓困貸款占比較大,主要還是公股銀行, 民營銀行中的台北富邦及玉山銀行也相對給力。
銀行主管認為,儘管國內疫情控制維持良好,但國際上卻有爆二次 疫情的隱憂,中小企業仍難免受到衝擊,總共2千億元額度,就算破 千億元,也還有一半可發揮紓困最大效益,央行總裁楊金龍更強調, 持續滾動式檢討,若總額有所不足,經理事會討論可再調高一倍至4 千億元絕對沒問題。
進入下半年以來,央行最新公布至7日止的統計,中小企業紓困貸 款再新增66億元。銀行主管指出,由於加速並簡化核貸流程,全力縮 短作業時程,明顯反應在核准戶數及金額增加上,依目前核貸的速度 來估計,7月累計將突破千億元。
台灣各大銀行為應對下半年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已陸續宣布下修獲利目標。根據財政部指示,在勞資雙方共識下,各大行庫可進行調整。其中,台灣銀行(台銀)預計將將獲利目標調降三成,甚至可能達到四成。其他公股行庫如合庫、台企銀等,調整幅度也將在兩成至四成之間。此一調整主要受到利息收入損失的預估影響,包括企業展延降息、加碼降息,以及央行降息對NCD轉存款利息的衝擊。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機場分行的匯兌收入造成影響,以及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匯損問題,也是影響獲利目標的重要因素。
看好台股除權息行情,台灣大型銀行掀起加碼潮!近期,隨著股匯連日走強,以及上市公司的除權息行情即將在7月啟動,台灣大型銀行如合庫、台銀、兆豐銀、華銀等紛紛加碼台股投資,以尋求更高的投資報酬。
根據了解,截至6月底,台灣八大行庫的台股總投資水位接近千億元。在這波加碼潮中,合庫的買進力道最為強烈。作為放款量最大的上市銀行,合庫不僅僅僅次於龍頭銀行台銀,還積極從財務投資著手,不論是台股還是債券,都加大了投資力度。
特別是台灣股匯的走強,讓合庫對台股的加碼力道進一步加大。甚至原來的台債投資部位,在到期或提前獲利了結後,也轉而投資台股。
7月除權息行情正式啟動,各大行庫除了在6月提前獲利了結一批台股投資外,還新買進了一些有快速填權息潛力的上市公司,期待在7、8月間獲取可觀的股息收益。
其中,華銀也在加碼台股之前,先獲利了結部分持股,並在6月底比5月底再淨增加約10億元投資,相比去年底則淨增加15億元。華銀主管表示,他們已經在6月加碼高殖利率、有快速填權息潛力的個股,期望能夠在7、8月獲得豐厚的股息收穫。
根據各大行庫內部最新提出的各種版本,合庫的調整幅度約在兩成 上下,台銀調整幅度三成起跳,甚至會調降到四成,台企銀獲利目標 下修幅度亦有可能多達四成。
土銀、華銀、彰銀等三家行庫的調降幅度,則大致介於兩至三成, 一銀調幅最多二成,兆豐銀則大約在三成左右。
大型行庫主管對於調降獲利目標指出,各大行庫調降獲利目標的幅 度,有部分比起今年前五月的獲利降幅還要來得大,最主要原因在於 對下半年利息收入損失的預估。比起放款利息因為對企業展延降息、 加碼降息等折損,還有財務操作面的息收損失,除了聯準會降息衝擊 美債收益,包括央行降息也直接衝擊NCD轉存款利息。
以台銀為例,台銀的NCD部位目前超過9千億元,台銀內部估計,央 行降息效應將使下半年的台銀NCD利息收入減少約20億元;至於其他 行庫,像是合庫的NCD利息收入預估將少9億元、一銀、華銀則約少7 、8億元左右,都成為下半年必須調降獲利目標的其中一項原因。
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國際機場幾乎形同唱「空城計」,也 使台銀、兆豐銀兩大匯銀的機場分行匯兌收入近半年來幾乎「掛零」 ,兩家銀行的機場分行所帶來的匯兌收入原本都有至少7、8億元的水 準,如今在各國彼此「鎖國」的情況,國際機場分行的匯兌營收貢獻 兩家銀行也不敢期待。
另一方面,近來新台幣急升,各大行庫眾多的海外分行獲利,未來 在回歸總行時,也會有帳面上的「匯損」問題必須解決,這可說是除 了新冠疫情本身對海外業務的衝擊之外,另一個影響海外分行獲利貢 獻母行的不利因素,上述均為在放款利息損失外,公股銀行勢必大降 獲利目標的重要原因。
根據各大行庫對台股投資部位的最新統計,除合庫已投資逾210億 元,台銀的投資部位大約100億元、兆豐銀約80億元、華銀,以及一 銀則各約130億元,倘若兩家銀行合計對其他公股行庫的長投股權部 位,則分別為250億元、230億元,彰銀投資台股部位則約70億元。
各大行庫之間,目前以合庫買進力道最強。合庫為放款量最大的上 市銀行,全體放款規模僅次於龍頭銀行台銀,不過由於央行降息、加 上新冠疫情對企業紓困採取減息等措施將影響放款利息收入,對此合 庫的重要因應對策之一即是從財務投資著手,不論台股或債券投資都 加大力道執行。
尤其是近來台灣股匯齊揚,對此合庫亦放大對台股的加碼力道,甚 至原台債投資部位若有到期,或是提前獲利了結的部位騰出來,在投 資報酬率的考量下,亦有相當的台債部位移作台股投資。
7月除權息行情正式啟動,大型行庫主管表示,目前已知各大行庫 除了在6月已先提前獲利了結一批台股投資之外,亦再新買進一些有 快速填權息潛力的上市公司來「等候」除權息行情。
包括原本水位已在高檔的華銀,在加碼台股之前亦先獲利了結部份 持股再「換檔」操作。對此華銀主管指出,先前趁高檔已先獲利了結 一批台股投資,而截至6月底,較5月底再淨增加約10億元投資,若較 去年底則淨增加15億元,並已先在6月加碼高殖利率、有快速填權息 潛力的個股,希望能在7、8月間獲取可觀的股息收益。
八大行庫加碼推三倍券行銷,滿額禮提升至500元!為了推動振興三倍券的使用,政府計劃再針對非現金行動支付進行加強行銷。據了解,目前實體券的領取比率已達84%,為了吸引民眾使用行動支付,政院將在今日召開八大行庫總經理會議,討論最新的行銷策略。 財政部已於7日下午召開「會前會」,與八大行庫商討行銷對策。其中,八大行庫將對「滿額禮」進行加碼,原來的300元將提升至500元。這意味著每家行庫將需要多準備至少666萬元的預算。政院會議將會確認更多行銷優惠細節,預計行銷費用可能再增加1千萬元。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在會議中強調,八大行庫需多開發台灣Pay的應用場域,增加特約店的使用,以提升民眾使用台灣Pay的意願。根據最新統計,截至7日,綁定台灣Pay的總戶數已達11,9787戶,其中一銀以20,059戶的戶數領先,華銀以19,751戶居次,其他行庫的綁定戶數也相當亮眼。 此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透過引流民眾使用行動支付綁卡,減輕實體券的作業負擔。財部指出,目前非現金綁卡戶數已超過130萬戶,但這還不到已登記現金券人次的兩成。因此,財部期望透過行庫的積極推動,將更多民眾從實體券導向行動支付綁卡。
據指出,目前已經確定的部分為八大行庫對所謂的「滿額禮」還要再加碼,從原本的300元放大到500元,對此行庫估算,每家依3萬多戶的滿額禮估算,每家行庫將再多出至少666萬元,等今日政院召行庫開會,將再確認更多的行銷優惠細節,各大行庫估算,行銷費用可能會再追加上看1千萬元的額度。
財部7日由次長阮清華出面,召集八大行庫總經理開會。據指出,財政部在7日的會中,也指示八大行庫要多開發台灣Pay的應用場域,亦即特約店,希望透過使用場域的增加,讓更多人有使用台灣Pay的意願。
根據財政部對八大行庫的振興券綁台灣Pay最新統計,截至7日止,綁定台灣Pay的總戶數為11,9787戶,一銀已破2萬戶為20,059戶,華銀19,751戶居次,其他行庫則分別為台銀16,377戶、土銀10,051戶、合庫16,675戶、彰銀16,382戶、兆豐15,585戶、台企銀4,907戶。
財政部召各行庫開會,最主要是希望透過引流更多民眾到行動支付綁卡,來減輕實體券作業負擔。與會人士指出,財部特別提出數據指出,目前合計信用卡在內的所有非現金綁卡有130多萬戶,占已登記現金券800多萬人次不到兩成,希望透過行庫努力,把民眾從實體券引流到行動支付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