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全球主要央行全面降息救市,央行3月時也調低政策利率1碼(0.25個百分點),使得重貼現率來到1.125%的歷史新低,市場利率探底,在「有發就有賺」激勵下,第二季公司債發行籌資熱翻天,累計總量破2,640億元,創史上單季最大量。
券商指出,央行第一季降息,使長期以來市場資金過剩的情況更嚴重,資金滿溢無處去化,長短率雙雙探底,提供企業發債籌資前所未有的好時機,積極進場發債以鎖住低成本資金;雖然央行第二季理事會按兵不動,未再進一步降息,但利率已低無可低,預料尚未進場的企業第三季將跟進發債,第三季可望維持相對較高的發行量。
根據央行及櫃買中心統計,公司債今年4月單月共有1,156億元發行量、創單月最大量,前高為2008年12月的1,047億元。5月單月發行量略減為635億元,但6月再增至850億元,合計第二季單季總發行量達2,640億元,遠高於第一季的884億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前高為2012年第二季的1,716億元。
券商主管表示,觀察第二季的指標大型龍頭企業認為資金成本低到前所未見,搶進發行公司債,規模動輒百億元起跳。其中以台積電合計360億元最大量,其次是台電357億元,再來是台泥200億元,中油也有177億元,台新金及中信金各為百億元。其他如台塑、統一、亞泥、和潤、遠東新、遠鼎、中龍等也都超過50億元。
根據櫃買統計,以具有指標地位的信評AAA等級的發債公司來說,護國神山的台積電5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僅0.52%,具類公債地位的中油5年期票面利率也是0.52%,一樣是類公債的台電5年期票面利率0.53%。對照五年前發行的5年期舊債票面利率多在1%之上,等於省到一半的利息成本,試算每100億元資金,一年就可省下5千萬元利息支出。
疫情發生以來,中小型企業在政府紓困方案的幫助下,有助度過短期資金難關,大型企業有相對更佳的實力應對,更可透過更低利率發行公司債取得資金。券商主管強調,疫情終有過去的一天,短期或許非加碼投資、擴大營運的好時機,但發行低成本新債以償還舊債,也可說是「有發就有賺」。
大同電力公司近來展開了一系列的轉型策略,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作為台灣百年老店與國民品牌,大同電力積極推動「建立新能源版圖」、聚焦「電力暨智慧電網」、實現「智慧生活新樣貌」、強化「政府資通訊暨資安與國安」以及「活化資產」等五大策略,展開跨入下一個百年的轉骨工程。這些策略的實施,不僅為大同帶來亮麗的營運成績,也讓公司在台灣電力行業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2019年,大同電力全年EPS達到1.24元,創下23年來新高。今年第一季EPS也以0.15元開出好彩頭,顯示公司營運逐漸進入佳境。大同電力積極配合「2025年綠能國策」,全台含離島已布建超過140MW太陽能,並搭載智慧監控系統結合氣象資訊,提升營運效率。
近期,大同電力與日本日與四國電力攜手在台南七股打造最大容量85MW太陽能電廠,展現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進攻姿態。同時,大同電力也搶進新電業法規定全台電大戶五年內導入10%再生能源的新商機,目標今年底太陽能產量達200MW,未來三年則拚500MW至1GW。
大同電力重電事業群作為台電的堅強後盾,將跟進台電強韌計畫,更新設備、擴大發電量,並協助布建台灣自行研發的先進讀表系統,管理全台約60%的總用電量。此外,大同電力還外銷智慧電表至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十餘國,並開發各式節能高效馬達,投入高壓電動車用馬達開發,迎接電動車時代商機。
大同電力不僅是台灣第一品牌電鍋,家電產品也全面應用感測與物聯網技術,打造智慧新生活。公司還提供智慧化客服給超過百萬的大同會員,並致力於智慧農業監控系統的開發,幫助農民邁入智慧農業。在防疫期間,大同電力積極參與製造防疫呼吸器,協助政府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國家隊。
大同電力30年來助政府e化不遺餘力,參與了戶政、機場港口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勞保資料庫、國防部電訊室等重大項目。公司還參與了花東鐵路電氣化、蘇花改、高雄輕軌、雪隧的交控系統等項目,持續打造全球信賴的系統與解決方案。
在老舊廠房資產活化方面,大同電力推出的大同世界一期二期、大同璽苑、大同莊園等高品質建案,屢創佳績。中和捷運聯開發案也取得捷運萬大線第一期LG07站優先投資權,與台北市政府簽訂投資契約,預計109年第四季申請建造執照,再創大同建案新里程。
大同配合「2025年綠能國策」在全台含離島已布建超過140MW太陽能,搭載智慧監控系統結合氣象資訊,提高營運績效。
日前更引進日本((又又))日與四國電力,攜手在台南七股打造最大容量85MW太陽能電廠。同時,搶進新電業法規定全台電大戶五年內導入10%再生能源的新商機,喊出目標:今年底太陽能衝200MW,未來三年拚500MW至1GW。
大同重電事業群數十年來都是台電的堅實後盾,將跟進台電強韌計畫,更新設備、擴大發電量,協助布建首套台灣自行研發、針對大型工業用戶高壓用先進讀表系統,和智慧電表近3萬台,管理全台約60%的總用電量,智慧電表外銷日、泰、馬等十餘國。並開發各式節能高效馬達,投入結合控制器之高壓電動車用馬達開發,迎接電動車時代商機。
大同除了是台灣第一品牌電鍋外,家電產品全面應用感測與物聯網技術,打造智慧新生活。並針對超過百萬的大同會員提供智慧化客服。甚至致力智慧農業監控系統,精準控制溫室環境,幫農民邁入智慧農業。也由於大同家電廠具產品FDA與工廠GMP認證經驗,和旗下精英電腦積極加入製造防疫呼吸器,協助政府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國家隊。
大同30年來助政府e化不遺餘力,包括戶政、機場港口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勞保資料庫,甚至國防部電訊室、軍情局、軍購局電子公文系統。更參與花東鐵路電氣化,蘇花改、高雄輕軌、雪隧的交控系統,持續打造全球信賴的系統與解決方案。
在老舊廠房資產活化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已推出大同世界一期二期、大同璽苑、大同莊園(黃金級綠建築及鑽石級智慧建築)等高品質建案,屢創佳績。
中和捷運聯開發案前已取得捷運萬大線第一期LG07站優先投資權,去年11月就與台北市政府簽訂投資契約,預計109年第四季申請建造執照,再創大同建案新里程。
今年下半年,兩個讓人都頭痛的都更案終於有好消息啦!台北市的正義國宅案和台電嘉興街案,過去因為整合不易,問題重重,但現在都開始招商了。不僅如此,新北市也有板橋區府中段、中和區復興段等老舊公寓都更案,推動得熱火朝天。 以前都更最棘手的就是整合問題,特別是私有產權複雜,利益分配容易成為「諜對諜」,整合起來更是難上加難。正義國宅和台電嘉興街都曾經遇到這樣的困難。 正義國宅位在北市精華地段,住戶多達175戶,產權複雜加上各方勢力爭奪,趁勢抬價、待價而沽的情況不斷,讓整合變得特別困難。但現在都更條例修法後,容積獎勵變得明確,逐漸獲得住戶信任,預計今年下半年商場招商,未來將成為「Diamond Towers」,商場面積達4,338坪,將成為百貨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台電嘉興街都更的整合難度也不輸於正義國宅,近十年來,從建商到營建署,從民辦都更轉到公辦都更,進度一直很慢,原因也是產權複雜,除了台電、北市府外,還有67位私有土地所有權人。國家住都中心接手後,展現誠意挨家挨戶拜訪,爭取私地主信任,已有98%私地主簽下同意書,預計今年6月底就會公告招商,投資約30億元,更新後價值達90億元,已有不少建商表達興趣。 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後,也推出都更三箭,剛剛宣布畫定板橋區府中段周邊為更新地區,面積1,348坪,預計下半年啟動招商。
大同公司,這家歷史悠久的企業,剛剛宣布了其百年創業的全新發展方向。作為國家政策的忠實支持者,大同將以六大營運主軸,開創新局。這六大主軸分別是:建立新能源版圖、聚焦電力暨智慧電網、實現智慧生活新樣貌、強化資通訊暨資安與國安,以及活化資產再創新里程。 近年來,大同的營運狀況逐漸顯現出曙光。2019年,每股純益達到1.24元,今年第一季每股純益更是達到0.15元,這都標誌著大同的營運已經漸入佳境。 在新能源方面,大同積極配合「2025年綠能國策」,太陽能累計建置超過140MW,遍布全台,總數超過800個案場。這些案場都配置了自行研發的智慧監控系統,提高了營運績效,降低了維運成本。大同還結合氣象資訊進行發電監控與預測,預計今年底累計建置目標量將達200MW,並與政府合作建置大型地面案場,未來三年要達到500MW至1GW的目標。 大同重電事業群也跟著台電強韌計畫,及電廠設備更新或擴大發電量,帶動訂單增加。大同已協助台電布建國內第一套國內自行研發、大型工業用戶高壓用先進讀表系統,和智慧電表近3萬台,管理全台約60%的總用電量。此外,大同還將智慧電表外銷至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在智慧生活方面,大同除了台灣第一品牌電鍋外,還開發了智慧電器產品,包括商用與家用節能空調、家電產品等。這些產品透過感測與物聯網技術,提供消費者用電管理、遠端控制、排程控制與個人化模式等服務。 大同還積極參與國家資訊科技發展與資安需要,過去30年來,除了協助政府e化,還建置了戶政系統、機場港口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勞保資料庫等。大同強調,積極活化老舊廠房或持有多年的土地進行資產開發,已推出大同世界一期、二期、大同璽苑、大同莊園等高品質建案。此外,中和捷運聯開發案已取得捷運萬大線第一期LG07站優先投資權,並與台北市政府簽訂投資契約書,預計今年第4季申請建造執照。
台灣夏日炎炎,冷氣開到最大,用電量也創下新高!台電宣布,22日下午13點59分,最高用電量達到3,662.7萬瓩,不僅是今年以來的用電高峰,也打破了6月份的歷史紀錄。隨著天氣持續熱鬧,台電預估今年夏季尖峰用電可能會達到3,791萬瓩,比2019年7月17日的歷史最高用電量還要多出52.7萬瓩。 不過,台電也強調,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由於通宵電廠聯外電纜超高壓345kV電源線在4月30日完工,已經增加輸送100萬瓩電力。此外,台南七股的太陽光電廠預計8月全數併聯,將增加150MW的裝置容量,成為夏季供電的強力後盾。 近期,各地陸續傳出有停電、跳電的情況,甚至在蘭嶼出現了停電半小時的狀況。台電解釋,這是因為民眾出遊增多,蘭嶼遊客數量激增,一度讓供電吃緊。台電已啟動相關備援計畫,逐步提升供電穩定度。 對於近日出現的機械故障,台電副總徐造華表示,用電量與用電設備故障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是與高溫有關。他強調,變壓器與開關場都是電器,高溫導致電器散熱出現問題,而民眾在夏季啟動冷氣,不會直接導致用電量增加讓電器設備故障率提高。
過去都更最頭痛的問題在於整合難題,尤其當私有產權複雜,利益分配容易形成「諜對諜」,整合起來難度更高,正義國宅、台電嘉興街都曾面臨這樣的問題。
正義國宅位處北市精華地段,全區住戶高達175戶,產權複雜加上各方勢力角力,趁勢插旗抬價、待價而沽的狀況不斷,導致整合困難。不過在都更條例修法後,容積獎勵趨於明確化,逐漸獲得住戶信任,預計今年下半年商場招商,未來將搖身一變成為「Diamond Towers」,其中面積共達4,338坪的商場,將成為百貨業兵家必爭之地。
台電嘉興街都更整合難度不遑多讓,過去近十年來,從建商到營建署,從民辦都更轉到公辦都更,進度牛步,原因也是產權複雜,除了台電、北市府外,還有多達67位私有土地所有權人。
國家住都中心接手嘉興街都更案後,展現誠意挨家挨戶拜訪,爭取私地主信任,已有98%私地主簽下同意書,預計今年6月底就會公告招商,將投資約30億元,更新後價值達90億元,據悉已有不少建商表達興趣。
而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後射出都更三箭,日前也宣布畫定板橋區府中段周邊為更新地區,面積合計1,348坪,預計下半年啟動招商。
大同表示,營運漸露曙光,2019年每股純益達1.24元,今年第1季每股純益0.15元,代表營運開始漸入佳境。
大同指出,配合「2025年綠能國策」,目前太陽能累計建置超過140MW(百萬瓦),遍布全台,總數超過800個案場,全數配置自行研發的智慧監控系統,提高營運績效,降低維運成本。而結合氣象資訊做發電監控與預測,可提高發電收入,今年底累計建置目標量將達200MW,並與政府合作建置大型地面案場,未來三年要達到500MW至1GW(10億瓦)目標。
大同重電事業群跟著台電強韌計畫,及電廠設備更新或擴大發電量,帶動訂單增加。大同已協助台電布建國內第一套國內自行研發、大型工業用戶高壓用先進讀表系統,和智慧電表近3萬台,管理全台約60%的總用電量,研發智慧電表外銷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實現智慧生活新樣貌方面,除台灣第一品牌電鍋外,主力產品是開發智慧電器產品,包含商用與家用節能空調、家電產品,透過感測與物聯網技術,提供消費者用電管理、遠端控制、排程控制與個人化模式等服務。
大同表示,過去30年來配合國家資訊科技發展與資安需要,除協助政府e化,建置戶政系統、機場港口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勞保資料庫,甚至國防部電訊室電子公文系統、軍情局公文檔案管理系統等。
大同強調,積極活化老舊廠房或持有多年的土地進行資產開發,已推出大同世界一期、二期、大同璽苑、大同莊園等高品質建案。另,中和捷運聯開發案已取得捷運萬大線第一期LG07站優先投資權,並與台北市政府簽訂投資契約書,預計今年第4季申請建造執照。
台電指出,周一天候炎熱,在用電量最高當下,太陽光電發電量達到227.5萬瓩。而今日備轉容量約385萬瓩,備轉率約10.51%,供電燈號為「供電穩定」的綠燈。
台電預估,今年夏季尖峰用電可能來到3,791萬瓩,比2019年7月17日創下的歷史最高用電量3,738.3萬瓩,多了52.7萬瓩。備轉容量率預估維持在10%以上,備用容量率則可維持在15%以上。
面對今年供電可能持續飆高,台電表示,今年由於通宵電廠聯外電纜超高壓345kV電源線已在4月30日完工,增加輸送100萬瓩電力;另外台電在台南七股的太陽光電廠預計8月可以全數併聯,增加150MW的裝置容量,成為夏季供電的救火隊。
連日用電量激增,近期各地陸續傳出有停電、跳電狀況,甚至在蘭嶼出現停電半小時狀況。台電解釋,由於近日民眾出遊多,蘭嶼遊客數量暴增,一度讓供電吃緊,台電已啟動相關備援計畫,會逐步提升供電穩定度。
面對近日出現機械故障情況,台電副總徐造華說,用電量與用電設備故障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是與高溫有關。他說,變壓器與開關場都是電器,高溫導致電器散熱出現問題,民眾則是在夏季高溫時紛紛啟動冷氣,但不能直接說用電量增加讓電器設備故障率提高。
據悉,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已下令,各部會儘快盤點手中銀彈,並由國發會彙整31個部會單位所提報,在既有年度經費中可投入國旅的金額、效益等資料,近日已交行政院擇期宣布,料將提振國旅消費信心。
作為觀光業主管機關的交通部,除了火速推39億國旅補助,上周也由高層召集內部會議,邀本部及旗下事業單位,將所能動用的員工訓練、會議座談等年度既有經費,進行彙整。與會官員透露,交通部連同轄下台鐵、中華郵政、港務公司等,可籌措1.6億經費、創6.8萬國旅人次。
官員解釋,除事業單位的員旅、員工訓練,交通部也思考針對國門尚未開啟、受創最深的業者給予重點協助,例如交通部原規劃的親子活動考慮改去桃園機場,帶小朋友體驗開飛機、吃美食街、聽導覽解說,替機場帶人氣、衝買氣。
其次,國旅卡商機上半年因疫情關係,消費力道受壓抑,現進入解封,預估最多35萬名公務員投入這波國旅振興,經費最高達56億,每人額度1.6萬元,其中一半須用於觀光住宿。國發會曾評估,這28億經費可創造三倍外溢效果、即84億觀光效益,加上今年國旅卡消費不分平假日,更是國旅一大利多。
金管會已協調金融業投入30.3億元支持國旅。觀光局透露,已設專責窗口與金融總會溝通,由於業者舉辦形式各有不同,像有業者開放員工自由行、事後報帳等,故觀光局將盡快彙整安心旅遊優惠方案、及先前徵選出爐的優質行程資訊,給金融業參考。
財政部也是一大亮點,將串聯台酒、八大公股行庫等公股機構,要投入8.9億元經費,舉辦像是移地辦理自強文康活動、球類運動賽事、員工教育研習、協同員工眷屬及親子旅遊、家庭日活動等,甚至去「促參場所、標竿企業」參訪,貢獻21萬人次。
經濟部也將攜手國營事業、公股企業,包含中油、台電、台糖、台水、中鋼、台船,員工加眷屬共18萬人次、砸5.5億出遊去。
台電離岸風電大躍進!彰化縣芳苑海域8公里處的離岸風電一期工程,這周開始陸續動工了,目標在8月上旬完成水下基礎,並力拚年底前完工併網。這項工程未來每年可發出3.6億度綠電,對台灣的綠色能源發展來說,可是個重大里程碑。 這個離岸風場位在彰化縣芳苑鄉西側海域,是能源局離岸風場示範案之一。標案由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商日立共同承攬,總決標金額249.9億元,預計今年底完成併聯發電。 台電副總徐造華表示,聯合團隊將負責水下基礎安裝、風機構製吊裝、海纜布設,以及完工後5年的風機運轉維護等工作。基樁施工船(Aegir)已經於15日抵達風場,展開基樁安裝作業,總計將安裝21座風機水下基礎,共84支基樁和21組套筒桁架。 由於國際疫情影響,施工船無法順利來台,台電特地委由其他作業船隻支援,將首批水下基樁從台中港拖運至風場,再由現場打樁船「守護者號」進行安裝。 台電從2016年開始布局離岸風電,已完成設置海氣象觀測塔,並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奠定海事工程的基礎。為了推動離岸風電,台電還特別成立了「海域風電施工處」,未來也將負責第一期計畫的監造。 而後續的離岸風電二期工程,也已在這周順利標出,預計2025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機組接受安全調度,風場裝置容量達300MW,年發電量預計超過10億度,可以供應約27萬家戶一年的用電需求。
台電一期風場位在彰化縣芳苑鄉西側海域約8公里處,是能源局離 岸風場示範案之一。一期風場標案是由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商日立共 同承攬,決標金額249.9億元,預定在今年底併聯發電。
台電表示,聯合團隊將負責台電離岸風電一期的水下基礎安裝、風 機構製吊裝、海纜布設,及完工後5年的風機運轉維護等工作。
台電副總徐造華指出,基樁施工船(Aegir)15日抵達風場預定位 置進行基樁定位架前置作業,隨即展開基樁安裝作業,總計將安裝2 1座風機水下基礎共84支基樁、21組套筒桁架,預計8月上旬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疫情不斷延燒,讓施工船無法順利來台,台電 離岸風電一期風場也受到影響。台電說,施工商委由其他作業船隻支 援拖帶基樁運輸駁船「東方巴法洛號」,將首批水下基樁一共12支從 台中港拖駁至台電一期風場後,再交付給現場打樁船「守護者號」, 以配合風場預定施作工期。
為了離岸風電開發,台電早在2016年開始布局,4年前完成設置海 氣象觀測塔,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奠定海事工程的基礎,該設 施從規劃、設計、船機動員至海事工程皆由國人研發自製及組裝。
台電還為了離岸風電,特別成立「海域風電施工處」,宣示風力發 電從陸地走向海洋,全力推動離岸風電,未來也將負責第一期計畫監 造的任務。
至於後續計畫,台電離岸風電二期在本周順利標出,預計2025年9 月底前完成「全部機組接受安全調度」,風場裝置容量達300MW,較 離岸一期大幅增加,預計年發電量超過10億度,可供給約27萬家戶一 年用電。
台電離岸風電二期風場終於決標!富崴能源奪標,預計2025年完工
經過一年的努力,台電離岸風電二期風場終於在15日成功決標,由國內廠商富崴能源奪得標案,總金額達628.88億元,裝置容量為300MW。這個重要里程碑被視為台灣本土廠商開發離岸風場的重要指標。
台電表示,這次得標的富崴能源將與新加坡海事工程廠商TERAS OFFSHORE合作,並採用西門子歌美颯的離岸風力機組。預計在2025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機組的安全調度,並在完工併聯後,年發電量將超過10億度,可供約27萬家戶一年用電。
這個離岸風電二期計畫是台電獨立開發的,去年5月23日首次上網公告。雖然前四次開標都無人投標,但台電在刪除「具有離岸風電開發經歷」等相關資格後,今年6月3日第九度上網公告,並在資格、規格及價格審查均符合規範後,終於在15日順利決標。
台電副總徐造華指出,這次標案開標後,只有富崴能源一家來投標,經過資格與規格審查後,最終以628.88億元決標。該風場將建置在彰化縣鹿港西側約14.7公里處。
值得注意的是,西門子歌美颯原定在台組裝廠2022年後調整生產內容,預定2023年停產8MW的風機,轉為生產14MW的大風機。徐造華表示,若未來有變化,必須依照合約調整,後續相關環差及各項申請,都需要得標廠商來負責。
富崴能源隸屬正崴集團,表示將積極投入台灣每年千億元的離岸風電EPC工程商機,並預計有上千億市場商機。隨著經濟部計畫開放第三階段區塊開發,2026年至2035年台灣海域每年將增加1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對富崴能源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台灣各風場的作業時程一個個都延後了,這對各業者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像是台電的離岸風電一期原計劃在5月開始的海上施工作業,也因應此狀況而延期。但就在6月13日清晨5點,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首批台灣本土拖駁運輸的水下基樁終於抵達台電離岸一期風場,準備進行基礎打樁作業啦! 這個風場位於彰化芳苑外海,距離海岸7.2到8.7公里,預計將設置21部風機,每部風機的裝置容量有5.2MW,整體的總裝置容量是109.2MW。這些風機的目標是年底前完成併網發電,將為9萬家戶提供一年的電力需求。 為了這次的重要任務,台電特別租用了宏華營造去年新購的拖船「東方八號」和運輸駁船「東方巴法洛號」。這兩艘船在經過一年的準備後,今年三月抵達台灣,並由東方風能接管運營。接著,它們經過了MWS和CMID的嚴格審核,並完成了出航前的所有檢驗,最終於上個月啟程前往海能風場執行任務。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台電一期風場的作業受到影響,所以施工商紧急調派「東方八號」前去支援拖帶基樁運輸駁船「東方巴法洛」。這批水下基樁一共12支,從台中港被拖駁至台電一期風場,並交付給現場的打樁船「守護者號」,以配合風場預定的施作工期。 這是台灣船隊首次完成的水下基礎運輸任務,有「東方八號」的支援,讓延宕了超過一個月的風場建置得以啟動。這次的成功,讓全世界看到了台灣團隊的執行能力,真的是太厲害了!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昨日(15日)宣布,彰化外海的離岸二期計畫終於決標,總金額達628.88億元,由國內廠商富崴能源得標,並與新加坡海事工程TERAS OFFSHORE合作。這個計畫將採用西門子歌美颯的8MW離岸風力機組,預計2025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機組接受安全調度,完工後年發電量將超過10億度電,可供27萬家戶一年的用電需求。
富崴能源是正崴集團旗下永崴投控的轉投資公司,專注於大型太陽光電及陸域風電、水力電廠等業務。該公司將與本土性企業如中鼎、世紀鋼構、華城電機等合作,組建離岸風電產業工程在地化團隊,並與國際海事工程公司如TERAS OFFSHORE、Seaway7等進行合作,累積相關經驗。
台電強調,這個離岸二期計畫是根據經濟部「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容量分配作業要點」申請參與遴選而獲配案場,並承諾進行高度產業關聯在地化。台電將與得標廠商共同檢討整合產業關聯執行方案,以達成離岸風力發電任務,並促進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發展。
富崴能源預計今年開始進行風機設置的海域調查及地質鑽探,明年進行細部設計作業,並從2022年起進行下部結構、風力發電機及相關設備的製造。2024及2025年將進行海纜布纜、水下基礎及風力發電機組的安裝,全部機組接受安全調度後,再進行五年的機組運轉維護工作。
國產署昨日(15日)公布今年第三批太陽光電標租案,共釋出四塊土地,分別位於桃園市、苗栗縣、台南市及屏東縣,總面積達2.87公頃,裝置容量約2,874千瓦,預計7月15日將進行開標。這四塊土地分別是桃園市觀音區、苗栗縣竹南鎮、台南市歸仁區和屏東縣里港鄉,其中桃園和屏東兩案超過1公頃。值得一提的是,桃園一案也是國產署首次在北部地區推出標租光電標的。 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表示,太陽光電標租案受到業者的熱烈追捧。去年4月,國產署首次釋出太陽光電標租案,共列標11筆土地,最終標脫九筆,標脫土地合計面積近15公頃,整體標脫率近九成。以5月開標的嘉義縣大林鎮兩案為例,兩案共吸引21封標單,回饋金比率達23.8%,遠超過底價,創下新高。 游適銘強調,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太陽光電是未來政策趨勢之一。國產署選擇標的時會考慮地勢平坦、方便使用太陽光電的土地,並確保台電饋線容量足夠。許多前置作業已在國產署完成,讓業者接手後能更輕鬆推動。自國產署推動國有非公用土地標租太陽光電以來,市場反應良好。 國產署預計每年推出四批太陽光電標租案,除已公告的第三批外,日前已與地方政府會議,正在篩選適合的國有地。預計9月將公告第四批標租,10月進行開標。
台電大動作!離岸風電與電網計畫全力推進,預計年發電量超過13.5億度
近年來,台電在綠能發展上不遺餘力,積極推動離岸風電建設及電網計畫。目前,台電共有三期主要計畫,包括一期、二期及一期加強電網,總投資金額將近1,500億元。其中,一期計畫已於今年6月開始海上施工,預計年底完成併聯發電,年發電量達3.6億度,可以滿足約9萬家戶一年的用電需求。
台電自辦監造的一期風場工程計畫預算251.8億元,預計2021年12月底全部完工。而離岸二期計畫總預算640.5億元,再加上606.8億元的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網一期計畫,台電合計投入1,500億元,開發離岸風電及發展相關技術。
台電透露,離岸二期計畫將於2025年完工,預期投資高峰將在2024年末期施工階段。當離岸一期風場與二期計畫併聯發電後,未來一年將可發出超過13.5億度綠電,助力台灣達成綠能發展的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此外,台電也積極配合政府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政策目標,透過「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網第一期計畫」滿足離岸風電業者的併網需求,為台灣的綠能發展盡一份力。
台電彰化芳苑外海離岸風電一期工程,雖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5月開始的海上施工作業延後,但好消息來了!6月13日清晨5點,首批台灣本土製造的水下基樁終於抵達台電離岸一期風場,準備進行水下基礎打樁作業。這批基樁將為台電一期風場提供堅固的基礎,讓風機能夠穩定發電。 由於疫情原因,台灣今年各風場的作業時程都往後推遲,不過台電一期風場在東方風能的緊急支援下,已經調派東方8號拖駁運輸駁船——東方巴法洛,將首批水下基樁從台中港拖駁至台電一期風場。這批基樁共有12支,將由現場打樁船「守護者號」進行安裝。 這次拖駁船隊使用的拖船是宏華營造去年新購的——東方8號,以及運輸駁船東方巴法洛號。這兩艘船在抵達台灣後,經過MWS和CMID的重重審核,並完成出航前的檢驗,於上個月啟程前往海能風場執行任務。 台電離岸風電一期位於彰化芳苑外海,距離海岸7.2到8.7公里,目標是年底併網發電,預計可供應9萬家戶1年的用電需求。這項工程對台灣的綠色能源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台電表示,台電二期離岸風場由國內廠商富崴能源得標,由新加坡 海事工程廠商TERAS OFFSHORE擔任分包商,預定將採用西門子歌美颯 之離岸風力機組,預計2025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機組接受安全調度 」,完工併聯後,預計年發電量超過10億度,可供給約27萬家戶一年 用電。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計畫由台電獨立開發,去年5月23日首度上 網公告,其中經歷前四次開標皆無人投標狀況後,台電刪除「具有離 岸風電開發經歷」等相關資格後,今年6月3日第九度上網公告,經過 資格、規格及價格審查均符合規範後,終於在15日順利決標。
台電副總徐造華指出,這次標案在9日開標後,僅有富崴能源一家 來投標,經過資格審查與規格審查後,15日進行價格標作業,最終敲 定以628.88億元決標。台電離岸二期計畫申請參與場址遴選時,獲分 配在彰化縣鹿港西側約14.7公里處建置裝置容量300MW風場。
值得注意的是,風機製造商西門子歌美颯原定在台組裝廠2022年後 調整生產內容,預定2023年停產8MW的風機,轉為生產14MW的大風機 ,未來台電風機機型勢必要調整。徐造華表示,依照投標資料顯示, 西門子歌美颯要提供8MW機型,若未來有變化,必須依照合約調整, 後續相關環差及各項申請,都需要得標廠商來負責。
隸屬正崴集團的富崴能源表示,經濟部計畫開放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2026年∼2035年台灣海域每年要增加1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十年 估有兆元商機,富崴能源透過台電二期標案,將取得EPC(工程總承 包)風場建置資質及維運合約,未來將可積極投入台灣每年千億元離 岸風電EPC工程商機,後續也還有20年運維商機,每年高達百億,預 估有上千億市場商機。
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指出,近一年來我國太陽光電土地標租率近九 成、市場反應熱絡,雖然回饋金比率底標僅3%,但部分案件因多家 企業搶標,像嘉義大林案同時有10家企業投標,回饋金比率喊到23. 8%、競爭激烈,顯見民間廠商已嗅到綠電商機。
國產署官員則分析,近幾年太陽能面板價格較過去更平價,發展綠 電成本降低,而且國產署打理好行政程序也是重點,像協調用地變更 、請台電先行保留變電箱所屬饋線與對應容量,每一件的裝置容量下 限就是基本的饋線保證容量,業者需做的只有投標跟專心建置發電設 備,投資意願自然提高。
舉例來說,像今年第三批光電標的,桃園市觀音區案面積為1.16公 頃,保證金115.8萬元,原本土地是鄰近的三塊用農牧用地,國產署 整理好、綁在一起做標租,投標裝置容量設定為1,158KW∼2,895KW( 峰瓩),每年售電收入至少579.6萬元,國產署已請台電保留1,158K W饋線保證容量。
而屏東縣里港鄉案同樣也是大案,面積1.29公頃,保證金128.4萬 元、裝置容量1284KW∼3210KW,每年售電收入至少642.6萬元以上。
另外兩案則面積較小,售電收入有限。苗栗縣竹南鎮案為0.25公頃 、保證金24.5萬元,裝置容量為245KW∼612KW,每年售電收入約122 .6萬元以上;台南市歸仁區案為0.19公頃、保證金18.7萬元,裝置容 量為187KW∼467KW,每年售電收入僅93.6萬元以上。
游適銘表示,據國產署初步規劃,2020年第四批太陽光電招標預計 今年9月公告、10月開標,目前仍在前置作業期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