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瑞汽車公司新聞
2014年的耶誕節,國瑞汽車當年生產的第20萬輛車下線,親自出席見證的和泰集團總裁蘇燕輝相當激動,當年政府要推動的「年產20萬輛大汽車廠」計畫,在他手上實現了!向世界證明,台灣確實有參與汽車業全球分工的實力。
蘇燕輝在2017年出版自傳回憶錄《我與豐田、和泰的汽車生涯》,內文中提到,對於當年爭取導入豐田汽車,申請設立汽車廠長達28年的努力過程,感觸甚多,卻也是他在台灣汽車業最大的成就。
1977年禁止日本車進口的年代,蘇燕輝推動在地生產豐田汽車計畫,然向政府申請20萬輛大汽車廠未果,直到1982年標下華同汽車,改制國瑞汽車,1988年第一輛國產豐田汽車開始生產,踏出大汽車廠夢的第一步。
國瑞汽車成立後,一方面拓展國內銷售,另一方面,蘇燕輝也深知,要達成年產20萬輛的目標,必須要積極爭取參與豐田的全球分工,終於從2009年起外銷台灣產製的CorollaAltis車款至中東,隨外銷量逐年成長,終於在2014年締造整車出口近10萬輛的台灣紀錄。
國瑞全年新車產銷突破20萬輛,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在中鋼董事長任內倡議的「年產20萬輛、半數外銷」的大汽車廠,在蘇燕輝的手上實現。
儘管完成了台灣車業的重要成就,但蘇燕輝始終秉持儒商的謙謙君子風範,以陶朱公理財十二則戒為座右銘勉勵自己,更督促員工「於最好的時候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帶領和泰度過禁止進口、金融危機等一次次難關。
蘇燕輝相當重視員工,不僅待人和氣,更不吝於員工分享公司的利潤成果。早在1960年代初期,蘇燕輝就訂下將獲利公平分配給員工原則,只要公司有獲利,每年春節都加發三個月獎金,沿襲迄今,讓和泰車成為高員工福利、人人稱羨的幸福企業,擁有高員工向心力、可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讓和泰汽車集團有永續經營的尖石基礎。
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近日強調,政府若真想重視汽車產業,就應該從調降進口汽車零件關稅做起,這樣才能讓台灣車廠有更多底牌,與國外車廠競爭。林永裕指出,雖然台灣已經加入世貿組織,整車進口關稅從30%降至17.5%,但進口零組件的稅率卻沒有跟著調降,讓國產車在起跑線上就處於劣勢。國瑞汽車堅守60%自製率,不僅為了自身發展,也為了帶動整體產業。林永裕呼籲政府支持進口零件關稅調降和汽車汰舊換新補助,讓車廠安心投資,並吸引外國廠商來台。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林永裕以「一」字匾寓言勉勵同仁,強調在環境變化無法預測的情況下,要堅持練好基本功,做出更好的車。他也期待政府能夠伸出援手,讓國產車在這個嚴峻時刻得到更多關注。
國瑞汽車是台灣最大的汽車製造廠,由日本豐田汽車集團與台灣和泰汽車合資成立,2014年曾締造汽車製造20萬輛的里程碑,迄今無其他車廠能望其項背。而國瑞生產的豐田品牌Altis車款,2009年起更整車外銷中東海灣國家,迄今累積外銷量超過50萬輛。
面對近來部分網紅、民意代表,只憑刻板印象就批評國產車不長進,更輕易說出取消進口車關稅、不要再保護國產車的言論,聽在林永裕耳裡相當不服氣,直言國瑞生產的車一直在進步,品質絕對經得起考驗,不怕與進口車競爭。
林永裕指出,豐田每年對全球生產基地會進行品保監察活動,從生產線上隨機抽查20輛車,針對3,000的項目進行嚴格的評價,去年國瑞的中壢、觀音兩座工廠都獲得「零缺點」的最高評價,其中生產Altis的中壢工廠更是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不止日本肯定,國瑞生產的Altis從2009年開始輸出中東海灣國家,要知道中東買家對汽車是出了名的挑剔,台製Altis能取代日製車,證明國產車的製造水準。林永裕指出,一輛75萬元的國產車,要做出要價超過200萬的進口車水準絕非易事,但國瑞辦到了。進口車有經濟規模的低成本優勢,加上低進口關稅撐腰,國瑞生產的Altis仍連續19年高居台灣銷售NO.1,顯見台灣消費者對國產車仍相當肯定,也對於高CP值國產車具有極高需求。
林永裕說:「神車,可不是那麼容易造出的!」是經過種種的努力,造就今日市場上對於Altis實用、耐用、開不壞的印象,中東買家不惜多花點錢也要買國瑞生產的Altis,就是衝著高品質與保值度高的優勢。
林永裕認為,台灣發展汽車工業,大家應該要著眼於能帶來多少「附加價值」,只是用引擎、變速箱能否自製來評斷台灣是否需要汽車工業,「根本是劃錯重點!」他指出,台灣發展汽車業的過程中創造出10∼30萬的就業人口、每年高達5、6千億元的產值,近年更培養出汽車電子這個具競爭力的「附加價值」;如果現在就放棄汽車業,不僅業界過去六、七十年努力將化為泡影,更遑論未來台灣要參與、發展電動車的可能性。
汽車零件調降案去年立院闖關未果,讓國內汽車業心急如焚,認為再拖下去,只會拱手將台灣汽車市場讓給進口車,「把GDP留在國外!」
林永裕指出,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整車進口關稅稅率從30%降至17.5%,降幅超過四成,但進口零組件稅率卻沒有等比調降,讓國產與進口車的競賽還沒起跑,國產車就先輸了十幾趴的稅負成本。
儘管國產車稅負成本優勢流失,但這些年來,國瑞還是堅守國產車60%自製率的底線,沒忘記帶動台灣整體汽車、零組件產業的責任。
林永裕認為,不只業者自己要努力,政府的態度更是關鍵。建議政府可以先從支持「進口零件關稅調降」、「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助延長實施」做起,表態支持發展汽車產業,讓國內車廠吃下定心丸,願意繼續投資台灣,更能依此說服國外母廠,導入更多新車產品、技術。
國瑞2018年底面臨產品世代交替前的業績低潮期,好不容易去年有全新世代Altis車款投產,今年下半年又將有全新國產SUV(運動休旅車)問世,前景轉多之際,無奈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
林永裕苦笑之餘,引用台南首廟天壇的「一」字匾寓言:「千算萬算,都不抵天公一劃」,表示既然環境變化無法操之在我,國瑞汽車能做的,就是繼續堅持練好基本功,追求做出更好的車。他也認為,當此刻產業嚴峻時刻,政府若能幫忙推一把,相信絕對能讓好的國產車被更多人看見。
【台灣汽車業界新聞】 近來,台灣汽車業界再傳佳音,國瑞汽車(2207)不僅業內外營運同步成長,更在去年創下營收獲利雙雙創高紀錄。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和泰汽車(2207)去年税後淨利達到117億元,連續四年突破百億元大關,EPS達21.55元,創下上市車商年度獲利新高。 26日,和泰汽車董事會決議擬配息14元,配息率約65%,以當日收盤價463元計,殖利率約3%。今年度股東會將於6月19日召開。 面對疫情影響,和泰汽車今年首季新車銷售業績仍能持續成長,暫無調整今年營運目標的計畫,維持全年總市場45萬輛、自家新車銷售14.6萬輛的成長預估。 去年底,和泰汽車股價一度飆破700元大關,但受疫情影響,外資大舉賣超,3月來股價大幅回檔,一度下探335元低點。然而,隨著全球股市反彈,和泰車股價也快速收復400元大關,26日漲幅超過6.3%、收463元,成交量放大至1,505張。 去年,和泰汽車本業在新車銷量成長帶動下,特別是高單價進口車銷售占比大增,推升營收與毛利率。其中,豐田RAV4、Altis推出大改款新車熱賣,豪華進口車凌志(Lexus)全年銷售突破2.2萬輛創新高,帶動和泰車2019年繳出獲利逆勢成長。 除了本業表現亮眼,和泰車的業外收益也表現出色,包括和泰產險、和潤企業、和運租車、車美仕、國瑞汽車、大陸豐田與雷克薩斯汽車經銷商等轉投資事業,獲利全面上揚,挹注和泰車整體獲利衝鋒。 今年截至3月20日,和泰汽車新車銷售已突破3萬輛大關,進度大幅超前,市場看好和泰車首季獲利將維持高成長態勢。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變數,和泰汽車仍對今年市場保持樂觀看法,並有望推升今年台灣車市成長至45萬輛,自家也訂出14.6萬輛的成長目標。
近期疫情籠罩,但和泰車今年首季新車銷售業績仍持續成長,暫無 調整今年營運目標的計畫,維持全年總市場45萬輛、自家新車銷售1 4.6萬輛的成長預估。
和泰車26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擬配息14元,配息率約65%,以26日收 盤價463元計,殖利率約3%。今年度股東會將於6月19日召開。
和泰車去年底股價一度飆破700元大關,但受疫情影響,外資大舉 賣超,3月來股價大幅回檔,一度下探335元低點;近日隨全球股市反 彈,和泰車股價也快速收復400元大關,26日漲幅超過6.3%、收463 元,成交量放大至1,505張。
和泰車去年本業在新車銷量成長帶動下,特別是高單價進口車銷售 占比大增,推升營收與毛利率;尤其去年3月起,兩大銷售神車豐田 RAV4、Altis推出大改款新車熱賣,豪華進口車凌志(Lexus)全年銷 售突破2.2萬輛創新高,帶動和泰車2019年繳出獲利逆勢成長。
同時業外收益表現亮眼,包括和泰產險、和潤企業、和運租車、車 美仕、國瑞汽車、大陸豐田與雷克薩斯汽車經銷商等轉投資事業,獲 利全面上揚,挹注和泰車整體獲利衝鋒。
今年截至3月20日,和泰車新車銷售已突破3萬輛大關,進度大幅超 前,市場看好和泰車首季獲利將維持高成長態勢。
面對近期疫情對車市可能帶來變數,和泰車表示,對於今年市場仍 維持樂觀看法,尤其在汽車汰舊換新政策實施進入最後一年,搶搭優 惠末班車的買氣將出籠,有機會推升今年台灣車市成長至45萬輛,自 家也訂出14.6萬輛的成長目標。
國瑞汽車面臨零部件供應危機,業界關注大陸復工情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組車廠的零部件供應出現了疑慮。雖然目前初估到2月底沒有短缺問題,但業界並不諱言,如果中國大陸零組件廠從17日再推遲一周復工,將會對台灣組車廠3月的供料造成影響,台灣可能會出現缺車的情況。
以國瑞汽車為例,它組裝的Toyota與裕隆的NISSAN各式國產車款,許多零組件都來自大陸。目前國瑞和裕隆等國產車廠都在日以繼夜地盤點零部件,同時關注大陸零組件廠的復工狀況。
據了解,有些汽車座椅、內飾件等部件都仰賴大陸供應,台灣要取代這些供應目前還是不可能的。國產車仍舊有不少零件來自大陸、日本,疫情造成大陸許多城市仍舊處於封城狀況,復工進度並不一致,台灣產線受到影響的程度成為各家業者討論的話題。
車廠指出,因為過年假期的關係,各車廠都在1月底前備妥了相關的零部件庫存,估計到2月底之前不會有問題。不過,大陸的零部件廠復工情況不一,有些工廠預計17日復工,有些則情況未定,也有一說會再延至23日,到底何時才能開始生產還待觀察,目前無法掌握。
此外,即使23日可以全面復工,還有生產與運送的諸多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台灣的產線受到影響,3月的產線與產能已出現缺料危機。
業者也指出,過年後,台灣車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出入公共場所都有不少顧慮,普遍門市的來客數大約少了二成。但銷售情況並沒有差這麼多,主要是不少消費者希望減少使用大眾運輸的機會,降低風險,因此在過年後買賣成交速度反而加快。
不過,業者也預警,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後續買氣恐怕也會再擴大衝擊,對車市造成不利影響。
包括國瑞汽車組裝的Toyota與裕隆的NISSAN各式國產車款都有許多零組件來自大陸,目前國瑞和裕隆等國產車廠幾乎是天天盤點,也同時隨時關注大陸零組件廠復工狀況。據了解,有些汽車座椅,內飾件等都仰賴大陸供應,台灣要取代暫時不可能。
目前國產車仍舊有不少零件來自大陸、日本,疫情造成大陸許多城市仍舊處於封城狀況,復工進度並不一致,台灣產線受到影響的程度成為各家業者討論話題,開頭一句話就是「你料夠撐多久?」
車廠指出,因為過年假期的關係,各車廠都在1月底前備妥相關的零部件庫存,估計到2月底之前不會有問題。不過大陸的零部件廠復工情況不一,有些工廠預計17日復工,有些則情況未定,也有一說會再延至23日,到底何時才能開始生產還待觀察,目前無法掌握。
此外,即使23日可以全面復工,還有存在生產與運送的諸多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台灣的產線受到影響,3月的產線與產能已出現缺料危機。
業者指出,過年後,台灣車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出入公共場所都有不少顧慮,普遍門市的來客數大約少了二成。但銷售情況並沒有差這麼多,主要是不少消費者希望減少使用大眾運輸的機會,降低風險,因此在過年後買賣成交速度反而加快。
不過業者也指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後續買氣恐怕也會再擴大衝擊,對車市造成不利影響。
台灣車業龍頭國瑞汽車近期公布年終獎金,不僅維持去年水平,還根據員工表現有所調整,顯示公司對員工的關懷。隨著農曆年的即將到來,各大車商紛紛公布年終獎金,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肯定與鼓勵。 國瑞汽車這次年終獎金的平均發放金額從12個月起跳,這一點在業界中相當受到矚目。雖然去年整體營運環境不甚理想,但國瑞汽車仍能保持這樣的待遇,實屬不易。這也反映出公司對員工的認可與支持,讓員工在這個時節感受到溫暖。 除了國瑞汽車,其他車商如龍頭和泰汽車也公布了自己的年終獎金。和泰汽車去年前三季每股淨利達16.2元,創下同期新高紀錄,預計全年將賺逾兩個股本。這也讓和泰汽車的員工年終獎金相當可觀,樂觀預期將比2019年更上一層樓。 不過,裕隆汽車則因為受到大環境和國產車銷量下滑的影響,去年全年財報出現赤字。但據悉,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為了鼓舞士氣,仍決定發放年終獎金,雖然金額較去年有所縮水,但依個人績效表現不同,平均加發約三至五個月獎金。 總結來說,台灣車業龍頭們在年終獎金上的表現,不僅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也顯示了對員工的關懷。在這個時節,這些車商的決定讓員工感受到了公司的支持與鼓勵,也讓整個車業界充滿了希望與活力。
隨農曆年將近,各車商員工年終獎金行情陸續揭曉,包括國瑞汽車、台灣本田等外資車廠,依慣例給予員工平均四至五個月的年獎,維持與去年相當水準,但業者強調,會因員工考績高低,而有不小的差異。
三陽工業受惠於汽車事業獲利持穩,機車事業銷量、市占提升,尤其近20億元的內湖土地處分利益入袋,推升去年獲利勁揚,年終獎金規劃發放逾二個月,略優於去年。
和泰汽車去年前三季每股淨利達16.2元,改寫同期新高紀錄,法人推估全年將賺逾兩個股本,2020年員工年終獎金樂觀較2019年更上層樓。
據了解,和泰車年終獎金分兩大部分,除每年保障三個月的獎金於農曆年前發放外,每年7月入帳的紅利更是重點,端視公司前一年度獲利高低而定。
2019年獲利可望創高下,和泰車今年員工紅利可望優於去年的平均九個月,加上固定三個月的年終,合計年終高達12個月起跳,員工連年「領雙薪」,羨煞同業,高待遇更成為和泰車吸納人才的利器。
裕隆集團總管理處終於核定年終獎金基數,陸續通知旗下各企業,考量2019年大環境不佳、國產車銷量下滑等影響,裕隆集團的年獎行情連兩年下修。
裕隆集團金雞母裕日車去年儘管新車銷量逆勢成長,但因毛利偏低導致本業獲利較2018年略減,今年獎金行情大致維持平盤,均值約為4.5個月,中華車平均約四至五個月,依考績高低而異。
母公司裕隆汽車受到自主品牌事業納智捷汽車轉型等影響,2019年全年財報難逃赤字,原本員工對年終獎金不抱希望,但據了解,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為鼓舞士氣,仍做成發放獎金的決議,惟金額較去年縮水,依個人績效表現不同,平均加發約三至五個月獎金。
隨國際油價回穩,推升油國經濟,2020年中東豐田經銷商對台下單 預購Altis數量較2019年進一步成長,下半年國瑞將投產全新外銷戰 略車-豐田品牌小型跨界休旅車,加入整車外銷中東市場行列,中華 車爭取新改款輕商車得利卡優先在中東上市,車廠樂觀今年MIT汽車 出口量將站上4萬輛大關,未來五年更有機會出現逐年成長的榮景。
近年來,台灣汽車製造廠主要透過參與國外技術母廠的國際分工, 爭取到整車外銷機會。尤其自2009年國瑞汽車生產的豐田Altis開始 外銷中東海灣六國後,中東成為台灣整車出口最重要的市場,包括中 華汽車生產的三菱Lancer轎車,也曾出口至中東販售。台灣整車外銷 量,也從2009年3萬多輛的水準,一路走高,2014年曾達9.55萬輛的 高峰。
然受到國際油價下滑,中東經濟情勢逆轉,加上當地原本大量雇用 外籍勞工的政策轉向,造成台灣出口中東最大宗的中型轎車產品的需 求大減,導致MIT整車出口輛數自2015年起逐年下滑,2018年更跌破 2.4萬輛,不到極盛時期的1/3。
所幸MIT汽車外銷量跌跌不休的局面,在去年開始翻轉。國瑞去年 初投產Altis大改款新車,年中開始外銷中東,隨中東經濟景氣上揚 ,2019全年Altis外銷量回升至3.2萬輛,較2018年增加逾8,000輛。 國瑞認為,Altis有國瑞的生產品質、具競爭力的成本價格優勢,樂 觀今年估計Altis外銷量將更上層樓。
此外,國瑞預告今年下半年將投產全新豐田品牌小型休旅車,並將 加入產品外銷中東等國行列,有機會搭著全球休旅車銷售熱,成為國 瑞新一代的外銷神車。
中華汽車提前上市Zinger、菱利的六期新車,符合中東地區新的安 全形式規範,2019年重啟整車外銷,全年外銷來到近1,000輛水準, 較2018年倍增。
2020年中華車向日本三菱汽車爭取,將去年中在台上市的得利卡六 期新車,優先外銷中東,估今年整車外銷量將可持續成長。
車商分析,近年台灣車市消費風向快速向運動休旅車產品移動,然 以往國產車以傳統轎車為主力,對應不及進口車及時、靈活,導致近 年國產車市占流失。
同時由於環保、安全法規加嚴,及市場萎縮等因素,多款國產車陸 續停產,或改以進口方式取代,更加快國產車市占下滑的速度。
為搶回市占,同時維繫汽車製造廠起碼的產能利用率,各車廠加快 今年國產新車導入腳步,同時新國產車型選擇上,聚焦於快速成長的 休旅車產品。
2020年國產新車由裕隆自主品牌納智捷打頭陣,全新5+2人座多功 能休旅車URX元月開始交車,期待成為品牌振興的重要車款;福特六 和預計第二季推出國產休旅車Kuga大改款,企圖複製去年Focus大改 款熱銷的勝利方程式。
國瑞汽車兩年前錯失國產化豐田休旅車RAV4的機會,扼腕不已;這 次把握豐田推出全新小型休旅車產品的機會,成功向原廠爭取國產化 ,規畫下半年在台投產上市。
據了解,這款尚未命名的新車,是國瑞成立以來生產的首款休旅車 產品,該車更被豐田列為區域戰略車款,國瑞除將供應台灣市場外, 並確定將外銷供應中東等其他海外市場,看好將成為國瑞新一代的業 績台柱。
三陽去年底停產現代Santa Fe、起亞(Kia)Carens兩款車,為填 補汽車產能空缺,同時看好台灣小型休旅車市場的成長潛力,宣布將 在第三季導入現代小型休旅車Venue,全力提升品牌市占率。
裕日車去年先結束國產小車March生產,小型掀背車Livina也規畫 在今年中停產,裕日車一方面透過增加進口車產品彌補業績差距,也 將在今年第四季推出主力國產轎車Sentra大改款,劍指市占排名重返 市場前二強的目標。
業界說,一個品牌新車款的模具與設備投資,動輒數十億元,新車生命周期約六到七年,而國產組車廠決定生產製造到投產大約要三年的時間,組裝、銷售期間約四到五年,換言之,每四到五年就要豪賭一次,但只要賭錯了,就只能慘澹經營。
國瑞汽車認為,為了不要讓台灣汽車製造供應鏈陷於「賭局」之中,呼籲政府讓汽車零組件的關稅稅率更合理,讓國產車有更穩定的產製環境。
如此一來,台灣六大車廠結合台灣極具競爭力的零組件體系,就可望將應該屬於國產車領域的百萬元以下車款市場重新搶回,也為台灣產業保留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較於進口車大廠,國產車供應鏈的投入金額高、時間也長,要提前三年的時間預判未來的需求,結合眾多協力廠商的開發,千頭萬緒的籌備,結局如何誰也不知道,確實需要政府來推一把。
國產車產業被進口車「壓著打」由來已久,和泰車與旗下國瑞汽車在Altis車款的產製、銷售上,均受TOYOTA肯定,是奠定此次奪得組裝、銷售新單的關鍵,外銷地區為中東市場。
國瑞為和泰車持股三成、TOYOTA持有七成的組車廠,前此,因應Altis改款而導入全新TNGA底盤,投入60億元的設備與模具開發,在改款訂單注入、新車開賣後,國瑞組裝的Altis在台銷售亮眼,外銷中東更較去年增約1萬台,重回3萬台的佳績,一洗Altis改款前的銷售陰霾。
由於台廠製造、銷售受肯定,國瑞更是模範生,該公司挾著台灣整體供應鏈體系的優勢,打敗土耳其同業,取得明年TOYOTA小休旅新車款外銷中東的資格。
據了解,小型休旅車是TOYOTA後續車款重點,也是台灣和泰車目前最欠缺的車款,國瑞汽車加緊開發,預計將可在明年量產,將同時供應台灣與中東市場,也為和泰車帶來銷售利基。
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指出,土耳其距中東更近,人員的成本也低於台灣,一直想搶走TOYOTA外銷中東的市場。國瑞為了鞏固中東市場,每年都要和土耳其比價,國瑞汽車的弱勢是台灣的薪資與運輸成本均較土耳其高,但TOYOTA原廠基於各種條件的考量、評估,最終還是選擇台廠。
TOYOTA選擇台廠的原因中,「生產品質好」是很關鍵的一環,因此,也進一步獲得中東客戶的信任,再加上台灣零組件廠的競爭條件,不只持續保有中東市場,未來在新車款加入台灣市場的同時,也將繼續從台灣外銷中東。
國瑞是台灣最大組車廠,也是最大外銷車廠。台灣內需市場有限,對新車製造模具的開發成本攤提相當不利,因此新車訂單的導入自然不易,但打入外銷市場將能有效分攤模具與設備的成本,能大幅提高競爭力。
和泰車今年的營收與獲利雖然都創下新高,但進口車款RAV4卻是帶動營收獲利的重要車款。和泰車銷售強勁,但國產車供應鏈體系受惠有限,營收普遍衰退。
依據汽車零組件廠指出,國瑞將在明年底前推出的全新國產車款是小型休旅車,供應鏈體系並已蓄勢待發,期待國瑞汽車的全新車款可以反攻市場。以主流的小型休旅車協助國產車搶回五成以上的市占率。
因應國瑞汽車明年的新車規劃,協力廠已取得相關的開發計畫,即將投入。並傳出國瑞的全新車款有機會獲得母廠的支持,全新的小休旅不只供應台灣內需市場,也作為外銷中東的新戰略車款,消息一出,供應鏈體系大為振奮。
不過國瑞的全新車款要到明年底才會開始準備,這段期間零組件廠仍然要承受市場縮減的痛苦,另外內銷市場規模有限,銷量如果無法有效擴增,成本也很難有效降低,與進口車相抗衡,是否能取得外銷中東的機會,對零組件廠意義重大。
和泰車今年獲利大幅攀升主要是兩款神車Altis與RAV4在第1季發表改款新車後,銷售量大增,今年第3季夏季競賽創佳績,豪華車品牌LEXUS今年銷售也大增,高價車款高毛利率都是挹注和泰車第3季獲利創歷史單季新高的重要因素。
法人指出,和泰車第3季獲利歷史單季新高,第4季和泰車獲得原廠暢銷車款的配額提高,銷量將可增加,而且明年過年提前,市場買氣並可能提前再爆發,第4季的銷售看好,獲利並可望再攀高,全年獲利預期將再創下歷史新高。
和泰車今年前三季的獲利8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5%,成長來源主要是本業新車銷售成長帶動獲利,但也因為新車銷售成長,帶動和泰車的轉投資事業獲利成長,呈現加乘效果。包括融資、產險與國瑞汽車的組車業務都因而受惠,這也是和泰車獲利大幅成長來源。
今年台灣車市受到和泰車兩款神車市影響不小,和泰車10月營收195.4億元,年增22.4%,直逼200億元的單月營收。
上月和泰車宣布,因為日本原廠提供和泰車的配額增加,尤其是油電車款原本嚴重短缺,配額增加後,銷售將可再增加4,000台,使和泰車全年銷售增至13.5萬台。
柯拔希表示,台灣機械業每當景氣好轉訂單湧入之際,習慣會以增 加庫存或批量生產來因應缺料的問題,但等到景氣轉差後,部分業者 開始採取讓員工放無薪假方式來縮減開銷,這都不是很好的對策,他 建議業界不妨利用目前接單較不足、時間上較為充裕之際,來徹底進 行公司生產製程的改善活動,例如運用TPS精實管理來消除生產浪費 、縮短交貨期與提升品質,及準時交貨,為企業經營厚植競爭力。
臺灣機械公會近幾年來與大陸企業交流時發現,大陸企業已經開始 正視工廠管理的問題,不少陸企陸續跨海來台聘請TPS輔導人才,柯 拔希提醒台灣中小企業要正視這樣的趨勢,趁著目前景氣較冷清的時 候,調派人力專注去做生產改善活動,例如將公司生產線情報可視化 、落實5S運動、正視囤積以久的倉庫問題,及試著讓二代接班人進入 生產線銜接管理工作等,透過TPS改善活動去動員各部門,點檢現有 的作業慣性將其成為明確的訊息,再開始檢討其中的盲點進行改善, 當活動擴散到全員時,就會為企業的DNA注入不一樣的元素,企業的 競爭力無形中也大幅提升。
機械公會從2018年起與國瑞汽車TPS推進中心合作,提供其會員廠 商TPS的相關說明、釋疑,並促成諸多輔導案,其中第一家接受輔導 的業者就是全球傳動公司。
業界分析全球傳動推動TPS在短短一年內就有很好的成效,首先是 有機械公會在幕後扮演重要推手,在活動前為雙方協調折衝意見,建 立合作共識。其次,全球傳動總經理李進勝在推展過程中親力親為, 帶領團隊一起學習成長,迎接挑戰。再者,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秉 持著TPS「造物必先造人」的理念,要求國瑞團隊把全球傳動當成自 己的公司來輔導,協助對方育成諸多TPS改善人才,並多次親臨現場 指導與勉勵,為全球傳動提供了許多具體有效的改善方案,讓其成果 能在短期內被看到。
「全球招商論壇」是經濟部一年一度的招商重頭戲,今年別出新裁 ,設計「雙十」主題,迎接雙十光輝。去年起因美中貿易戰,台灣再 次成為外商投資焦點,因此經濟部今年首次頒發「傑出貢獻外商獎」 10家外商,表彰其對台投資貢獻。
經濟部表示,今年獲獎的10家外商,包括蘋果、應材、康寧、戴爾 、國瑞汽車、默克、美光、三井不動產、松下電器、新思科技等,根 據經濟部資料,這些外商在台投資達到新台幣6,700億元,且在台耕 耘多年,累計帶動及創造就業機會約13.1萬個。
經濟部指出,蘋果是全球最具品牌價值影響力企業,自1990年起在 台投資,在台約有近77個核心供應商共同開發產品,每年持續投入支 持供應商人才培訓,並持續擴大在台研發。美光在台打造DRAM卓越中 心,象徵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獨特地位;而應材是全球最大的 半導體與顯示器設備廠商,今年又起用第二座台南顯示器設備製造中 心與研發實驗室,顯示台灣已是其全球顯示器設備製造基地。
另國瑞汽車透過在地製造及研發,深化與本地供應商合作,帶動車 輛相關零組件產業鏈發展;台灣松下電器在台已近60年,產品與服務 橫跨生活家電、系統設備等,透過教育訓練、供應商大會等方式持續 與供應商共同成長;三井不動產近年陸續啟動包括MITSUI OUTLET P ARK及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等商業設施、飯店投資項目, 帶來新型商業模式。
陳建仁則表示,國際指標型企業,陸續擴大在台投資規模,在台設 立物聯網創新中心、AI研發中心等,除了看中台灣半導體、資通訊實 力與人才創新力外,更看重的是台灣尊重隱私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讓外商放心。
交通部數據所昨(1)日公布,7月領牌台數48,429輛,月增26.6% 、年增12.5%,優於汽車業者原預估7月新車領牌4.4萬輛。其中,和 泰汽車3月陸續發表RAV4與ALTIS大改款新車,帶動TOYOTA與LEXUS兩 品牌銷售,七月延續氣勢,領牌登錄達17,193台,逼近13年同期歷史 新高,市占率來到35.5%;若以TOYOTA單一品牌計,領牌數為14,31 7台,搶下近30%市占率,持續穩坐台灣汽車市場龍頭寶座。
和泰汽車主管指出,和泰車7月主打送Dyson吹風機策略奏效,消費 者要求業務員抵扣車價比例不高,銷量超過1萬台,和泰車還向Dyso n總代理恆隆行緊急補貨,也帶旺7月整體車市需求。
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本周三(31日)出席豐田HILUX運動皮卡新 車發表會時,深恐LEXUS最後一天領牌小輸勁敵BENZ汽車,幸好LEXU S NX車系7月領牌台數1,167輛,改寫台灣高級豪華車單一車型銷售新 高,LEXUS以2,876輛小贏BENZ汽車2,464輛,這也是LEXUS出現2012年 元月失去豪華車市銷售冠軍以來,首度重返高級車市場龍頭。
值得注意是,BENZ、MAZDA、BMW、VW總計4個進口車品牌分居5、7 、8、9名,僅BMW新車領牌較去年同期成長。
累計今年前7月新車領牌255,351輛,年減幅降至3.7%。和泰車主 管表示,第一季車是比去年同期衰退,主因是和泰車3月才陸續推RA V4及ALTIS兩款重量級新車,4∼7月車市均比去年同期成長,今年車 市規模估計約42.5萬輛,和泰車兩汽車品牌總銷量將從去年12萬輛增 加至13.1萬輛。
業者表示,鬼月車市買氣向來淡,業者全在7月舉辦經銷商銷售競 賽,昨(1)日起進入鬼月開始度小月,預估8月車市約2.1萬輛。車 市轉淡,各汽車廠生產線8日起也陸續放暑假。國瑞汽車安排8日∼1 8日長達11天暑休;裕隆集團旗下裕隆及中華兩汽車廠規劃10日∼18 日工廠暑休。
和泰車是台灣車市的龍頭,組車廠國瑞汽車是台灣最大組車廠,不只供應和泰車在台的內銷汽車需求,也是豐田體系Altis外銷中東的組車廠,因為規模很大,釋出的零組件規模,也是支撐台灣汽車零組件持續發展的重要來源。
去年國瑞汽車因為Altis進入改款前的銷售低潮期,內銷規模減少;而外銷中東的市場,又因當地產業結構改變,外銷數量縮減,國瑞汽車在去年第4季實施員工七成薪休假。
國瑞汽車減產,不只對和泰車的轉投資收益造成影響,零組件廠也會受到衝擊,其中台灣最大車燈廠大億交通就是受害者,去年營運受到波及。
今年Altis改款上市後熱銷,國瑞汽車上個月開始外銷中東市場,需求量較去年提升,不僅國瑞、和泰車都受到鼓舞,大億等汽車零組件廠今年營收表現也可望明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