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瑞汽車公司新聞
車市龍頭和泰車最新車款Corolla Cross上市後,首個周末兩天接單量驚人,超過800輛,累積訂單量已突破6,600輛,成為年底前車市最火紅的車款,讓同業都不得不提高警覺。這款新車在上周一(12日)正式發表,但發表前就已經接獲了5,500輛訂單,發表後的訂單量更是節節高升。
和泰車表示,上市後的這個周末,許多營業所都人潮湧湧,這讓公司對全新車款充滿信心。目前距離年底還不到三個月,但目標交車1.2萬輛的目標看來有望達成。每年農曆7月過後,車市都會進入年度業績的決戰階段,今年雖然疫情打亂了新車上市時程,但近期各家車廠陸續推出年度新車款,預期第4季將成為今年車市最熱的一季。
然而,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問題是全球汽車料件的供應短缺,特別是變速箱的短缺,這讓即使市場需求強勁,新車供應也相對不足。國瑞汽車正在努力向日本原廠爭取更多配額,如果配額能夠增加,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將成為影響台灣車市表現的重要因素。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預期,Corolla Cross的銷售量將超越RAV4與Altis兩款車,距離年底僅剩兩個半月,但已經預期年底前可以交車1.2萬輛,並設定年銷售4萬輛的預估數字,這將成為和泰車旗下最暢銷的車款。
今年上市的國產車款競爭激烈,不過產品規格不完全相同,如KICKS、Cross、C-RV、Venue雖然都是休旅車,但車身、空間與價格各有不同。車商們提出各種對應的促銷策略,讓消費者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車款,但也讓車市氛圍更加競爭。
和泰車過往並無國產休旅車,此次Corolla Cross在泰國發表新車後,打破遲延半年上市的慣例,大幅壓縮開發時程,並首次與泰國、台灣與巴西同步上市,預估年底前能接單1.5萬張、交車1.2萬輛,並設定年銷售4萬輛的目標,Corolla Cross有望打破4萬輛銷售紀錄。
Corolla Cross上周一(12日)正式發表,但在發表前就已接獲5,500輛訂單,加計發表後取得的訂單,累積已達6,600輛,買氣爆表。
和泰車表示,上市後第一個周末更吸引人潮,很多營業所都坐滿滿,讓公司對全新車款充滿信心。目前距離年底僅剩不到三個月時間,但交車1.2萬輛的目標可望達成。
每年農曆7月過後的幾個月是各家車廠拚全年業績重要時刻,今年因疫情打亂新車上市時程,近期各家車廠相繼推出年度新車款,包括裕日車的Sentra、本田C-RV、現代的Venue等,再加上Cross上市後帶動的買氣,預期第4季將成為今年車市最熱的一季。
不過,目前影響市場的關鍵是全球搶汽車料件,由於變速箱嚴重不足,即使市場需求強勁,但新車供應不足。
國瑞汽車正向日本原廠爭取更多配額,如果配額增加,市場規模可望進一步增加。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將成為影響台灣車市表現的重要因素。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指出,可以預期Corolla Cross銷售量將超越RAV4與Altis兩款車,距年底僅二個半月,但已預期年底前可以交車1.2萬輛,後續設定年銷售4萬輛預估數字,將成為和泰車旗下最暢銷的車款。
今年上市的國產車款競爭激烈,但產品規格不完全相同,如KICKS、Cross、C-RV、Venue雖然是休旅車,但車身、空間與價格各有不同。車商提出各種對應的促銷策略,讓消費者可以依據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車款,但也讓車市氛圍更加競爭。
和泰車過往並無國產休旅車,此次Corolla Cross在泰國發表新車後,打破遲延半年上市的慣例,大幅壓縮開發時程,而且首度泰國、台灣與巴西同步,提前二個月在台上市。預估年底前能接單1.5萬張、交車1.2萬輛,同時年銷售4萬輛的目標過去僅有兩款車曾經達成,Corolla Cross可望打破4萬輛銷售,並創下新紀錄。
不過,業界也說,隨著國產車款增多,加上和泰車旗下國瑞車廠將生產Toyota Corolla Cross小休旅,短期都將有機會搶單進口車商機。
進口車缺,其實國產車動能也強,業界說,今年6月以後,台灣車市需求強勁,包括中華車的商用車款、福特的Focus都出現因為供不應求、產線加班生產的榮景,中華車連三個月加班,積極補上需求缺口。
福特則是兩度徵才,積極擴增產能,先是因應Focus供給缺口,接著又因Kuga銷售超出預估,再徵才加班,加速趕上市場需求。所幸,有別於進口車有配額限制,而國產車只需鞏固上游料源,供應就沒問題。
此外三陽工業上月發表的小休旅Venue也因需求超出原先預估,產線加班對應。
和泰車旗下車款Corolla Cross(CC)預接單量驚人,新車尚未上市就掀起購車熱潮。這款跨界休旅車預計10月中旬上市,市場預估月銷售量可達5,000輛,目標挑戰旗下神車Altis的單月6,000輛紀錄。為應對百億訂單潮,旗下車廠國瑞汽車打破近20年來從未實施的兩班制,緊急加開產線,從第四季起對和泰車營收貢獻可望從70億元起跳,並有望挑戰百億元。CC的預接單量已達2,000輛,市場預估以每周1,000台的接單速度,上市時即可達到6,000台的預接單量。該車款被視為和泰車與日本豐田原廠的戰略車款,補充了和泰車產品線的缺口,並因為是首款國產休旅車,在配備和產品規劃上極具吸引力。國瑞汽車為滿足市場需求,已啟動兩班制生產模式,並加速新車開發速度,至少提前兩個月在台上市,對和泰車今年業績挹注可觀。
台灣汽車市場再掀熱潮,國瑞汽車搶攻新車型!
近來,ToyotaCorollaCross(CC)未上市先熱,引發市場高度期待。據和泰車內部人士透露,在車市熱度不減的情況下,該公司計劃乘勝追擊,推出「下一部神車」。而市場傳出,和泰車看好休旅車及小型休旅車的未來發展,將進一步規劃新款國產車。其中一款可能性很高的車型,就是「更小型的休旅車」。
由於ToyotaCorollaCross(CC)的預售情況異常火爆,業界預估,CC上市後將大幅提升今年車市的整體銷量。這種一輛車就能影響整個車市的情況,實屬罕見。CC的上市,不僅將對HondaHR-V與Nissan的KICKS造成衝擊,甚至可能排擠其他品牌轎車的銷售。
在CC上市之前,本田的HR-V和裕日車的KICKS每月銷售量相當穩定,成為汽車產品擴大速度最快的級距。而小型休旅車因為具有較高的視野、較好的空間、停車優勢、稅金節省及較低的入門價格等優勢,成功搶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面對如此火熱的市場,國瑞汽車的產能已經滿載,據悉,該公司可能需要擴產來應對日益增加的產量需求。
和泰車說,CC預接單已經2,000輛,預計下(10)月中旬上市,估月銷售5,000輛,期許挑戰旗下「神車」Altis單月賣6,000輛的紀錄。
和泰車透露,旗下組車廠國瑞汽車已經緊急啟動兩班制,從銷量目標看,第4季起對和泰車營收貢獻可望從70億元起跳,並有望挑戰百億元。
和泰車新車款CC,都還沒看到車,第一周就預接達1,110張訂單,第二周突破2,000台。新車預計10月12日上市,市場預估以每周1,000台的接單速度,10月上市時即可達到6,000台的預接單量。
新車款10月中開始交車,勢必帶動和泰車的業績。以單月交車5,000台的量能,每部車70餘萬元來概算,第4季營收動能估70億元起跳,再加上預接單的量能,三個月要賣百億元應無太大問題。
這部被和泰車與日本豐田原廠視為戰略車款的小型休旅車,直接補助和泰車目前最欠缺的產品級距,更因為是首款國產休旅車,在配備以及產品規劃上極具吸引力。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組車廠國瑞汽車並將重啟產線兩班制的生產模式,但台灣國產車市場規模縮減後,將近20年未見的兩班制產線,將重現江湖。
此外CC雖然被規劃為同時供應台灣市場與中東市場,不過今年尚未供應外銷市場,全力搶供台灣本地的市場,國瑞不只是新車下線後全面兩班因應,在此之前加速新車開發速度,傳統泰國發表新車後,台灣大約要遲延半年才能上市,國瑞壓縮開發時程,至少提前二個月在台上市,對和泰車今年的業績挹注相當可觀。
市場傳出,看好休旅車以及更小型休旅車的前景,和泰車將進一步規劃新款國產車,車型有可能是「更小型的休旅車」,屆時已經滿載的國瑞廠產能,恐須擴產因應。由於ToyotaCorollaCross(CC)還沒上市就先轟動,業者預估,CC上市後,會牽動今年車市的整體銷量,一部車影響車市,算是罕見的事。
在競爭品牌的影響上,業者指出,不只會影響到HondaHR-V與Nissan的KICKS,甚至也會排擠到其他品牌轎車的銷售能量。
在CC上市之前,本田的HR-V和裕日車的KICKS每個月的銷售量相當穩定,儼然成為汽車產品擴大速度最快的級距。相對於傳統的房車與休旅車,小型休旅車具備較高的視野,較好的空間,但是停車的優勢,稅金的節省及較低的入門價格,成功搶下相當大的市占比率。
【台灣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有一家汽車公司超級熱鬧!就是那家大家都熟悉的<國瑞汽車>啦!他們真的做到企業公民的範本,不僅賣車,還有愛心滿滿的公益行動!從四月份開始,國瑞汽車的協理小鹿野孝就代表公司,開始了一項超級實用的公益捐贈活動。 他們捐出了最新的六期法規大、中、小型商用車,一共16台,還有超重要的關鍵零件,像是車頭、引擎、變速箱等等,一共五套,整個市價可是高達4,800萬元呢!這麼多的車和零件,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的學校,讓學生們有更好的實習教學環境。 而且,他們還找來了專業的銷售公司長源汽車,負責提供教學支援,這樣的貼心服務,真是讓人感動!這次國瑞汽車的行動,不僅是對學校的捐贈,更是對台灣教育的一個大贈禮。這樣的企業,真的是讓人讚不絕口啊!
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汽車產業的衝擊,已從供應面逐漸轉移到需求面,讓汽車業者感到憂心。他們擔心,由於疫情影響,購車需求可能會持續下降,從國外蔓延至國內,導致內需市場「熔斷」,對整個產業的衝擊將遠超過先前的零件供應「斷鏈」危機。 業界人士呼籲政府應該超前部署,在購買氣氛真正大退潮之前,積極介入幫助台灣車業度過難關。這包括支持調降進口零件關稅、延長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甚至調降汽車貨物稅率等政策措施,以保護台灣每年數以千億計的車輛產業。 疫情對汽車業的影響一波接一波,從最初的零件供應斷鏈問題,到全球經濟景氣的下滑,車業面臨著市場緊縮和訂單下滑的嚴峻挑戰。即便是台灣最大的車廠國瑞汽車,也不得不減產應對。其他同業則坦言,現在是「剉哩等」的時候。 車商們憂心,這波疫情已經在大陸、中東、歐美等市場造成新車銷售的巨大下滑,這股火勢早晚會波及到國內市場。事實上,疫情已經開始影響國人購車的消費信心,農曆年後,汽車經銷商店頭來客數量明顯減少,4月前20天新車銷量減少了近17%,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車,銷售量都出現下滑。如果這種衰退持續擴大,許多國內車廠都可能面臨減班甚至停工的命運。車廠們苦笑說:「到時候大家都得去申請紓困了!」
台灣汽車產業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多家車廠紛紛宣布調整生產計劃。其中,國瑞汽車宣布將從5月4日起,對中壢廠進行半日生產調整,为期兩周,主要因應外銷中東訂單需求減少。不過,台灣本土市場供應不會受影響,零件供應鏈也穩定無虞。
國瑞汽車母公司,和泰車,剛剛公布的第1季業績亮眼,新車掛牌數年增率達19.4%,營收增長33.1%,創歷史次高紀錄。儘管如此,由於中東地區車市受疫情影響,國瑞汽車不得不調整生產計劃。對此,國瑞主管表示,台灣本土市場供應不受影響,且台灣政府防疫政策成效顯著,疫情控制良好,今年第1季台灣新車市場表現尚可。
除了國瑞汽車,福特六和也宣布進行產能調控,中壢廠從22日起停工,並採取先休假、後補加班時數的方式調配,約600人受影響。福特六和表示,薪水照發,並將根據生產線狀況進行滾動式生產評估。
其他車廠如裕隆、中華車以及台灣本田則表示,目前產銷維持正常,供應鏈穩定,未受到影響。中華車雖有部分汽車出口到中東,但比重不高,受到的影響有限。台灣本田則表示,供應鏈正常,庫存充足,未來兩個月應該不會有問題。
國瑞汽車昨日公布,因應新冠疫情影響,為期兩週的時間,從5月4日起將中壢廠的生產時間調整為半日生產。這次產能調整主要是因應外銷至中東地區的訂單需求下降,不過對於內銷市場並無影響。在台灣六大組車廠中,國瑞汽車的外銷數量和比重都最高,去年出口比重高達三成,其他車廠受影響相對較小。 由於台灣汽車出口面臨關稅障礙,競爭力受到影響,目前主要外銷市場為免關稅的中東地區,但整體外銷比重並不高。此外,新冠疫情也導致台灣汽車市場在4月開始出現轉疲的趨勢,法人預測,如果銷售持續下滑,包括國產車在內都將受到衝擊,內外市場都面臨壓力,國瑞汽車下半年的挑戰還未結束。 去年台灣汽車出口量約為3.3萬輛,其中國瑞汽車就占了3.2萬輛,佔據絕大部分。雖然其他品牌如中華車也將產品外銷至中東,但去年總出口量不到千輛,與國瑞汽車相比顯得相形見絀。
國瑞汽車近來面臨了不小的挑戰,因為中東市場受到疫情和油價崩盤的雙重打擊,導致外銷訂單急劇減少。為應對這個情況,國瑞汽車宣布,從5月4日開始,中壢廠將進行產能減半調節,這是近五年來第二次進行類似調整。雖然員工的出勤和收入不會受到影響,但這對公司的生產和經營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這次產能調節的原因是中東市場的變化。由於當地疫情持續蔓延,加上油價崩盤,導致當地經濟受到重創,車市也跟著受影響。國瑞汽車是豐田汽車全球分工體系的一部分,從2009年起將台灣生產的Altis車款外銷到中東海灣國家,累積外銷量超過50萬輛。但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今年的外銷訂單大幅減少,讓公司不得不採取減產措施。
不過,國瑞汽車也強調,員工仍將維持每天正常出勤,並在半天時間內進行教育訓練與工作改善活動,確保員工的差勤和收入不變。此外,對於國內的新車供應也不會受到影響。這次的產能調節,對於國瑞汽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是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的一種積極作法。
目前,國瑞汽車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並且準備在下半年推出全新的國產休旅車,這款車也將被納入整車外銷中東的行列。然而,由於近期中東市場的急凍,這項計劃也受到影響。無論如何,國瑞汽車將會繼續努力,尋找新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國瑞汽車,台灣還有另一家車廠中華車也將汽車銷往中東,但由於年銷規模僅約千輛,受影響程度有限。這次中東市場的變化,讓台灣汽車業界對今年的前景感到憂心。
國瑞母公司和泰車才剛繳出第1季超亮麗成績單,上季新車掛牌數3.55萬輛,年增率高達19.4%;首季營收565.17億元,也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3.1%,創下歷史次高,業績表現在疫情下逆風高飛。國瑞是國內最大汽車組裝廠,前年曾因國產車市場不振曾實施短暫調節生產人力,這次動作再次引發業界關注。
對此,國瑞主管昨天表示,此次減產主要因為中東地區的車市買氣受到疫情因素影響,使得國瑞外銷到中東的訂單需求減少。至於台灣部分則維持正常供應,完全不受影響,零件供應鏈也供給無虞。由於台灣政府超前布署的防疫政策奏效,新冠疫情尚在控制中,今年第1季台灣新車市場還算不錯,唯4月開始有轉弱跡象。
國瑞有中壢及觀音兩廠,預計從5月4日至18日,將調整中壢廠為半日生產、半日推動各項教育及工作改善活動,但仍然維持正常的上下班時間。
在此之前,福特六和周一也宣布進行產能調控,中壢廠從22日起停工。福特六和霸氣表示「薪水照發」,將採先休假、後補加班時數的方式調配,包括內勤行政及工廠員工,預計約600人受影響。
福特六和的停產原因與國瑞不同,主要是因為疫情延燒使得歐美生產線停工,不少零組件面臨斷鏈,福特六和才因此進行產能調控,並延後新車交期。中壢廠從22日起停工,至於生產線何時恢復?將採滾動式生產評估之後再決定。
至於裕隆、中華車,以及台灣本田,昨天都表示到目前為止產銷維持正常。
裕隆、中華車表示目前為止確定4、5月上班天數都是正常。
其中中華車雖然有部分汽車出口到中東,但比重很低,去年整體出口量還不到千輛,受到影響有限。
台灣本田也表示,目前供應鏈正常,庫存水位也都夠,從現在起算的兩個月應該都不會有問題,並沒有受到影響。
台灣汽車出口因為有關稅障礙,競爭力遭稀釋,目前主要以免關稅的中東地區為外銷主力,但整體外銷比重並不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4月開始國內車市有轉疲之勢,法人認為,接下來若銷售趨緩,包括國產車多少會受到衝擊,內外都有壓,國瑞下半年挑戰還沒結束。
其中以國瑞外銷數量最多,去年台灣汽車出口量約3.3萬輛,光是國瑞就包辦3.2萬輛。其他中華車雖然同樣也有外銷到中東國家,但去年總出口量不到千輛。
國瑞強調,中壢廠員工仍維持每天正常出勤,半天生產、半天進行教育訓練與工作改善活動,員工差勤、收入不變,對國內的新車供應也不受影響。
五年來第二次產能調節
這也是國瑞繼2018年底,因Altis新舊世代車型轉換,內外銷訂單大縮,產線減產調節、部分員工休「有薪假」(領七成薪)以來,近五年來第二次進行產能調節動作。
國瑞表示,中東疫情持續蔓延,讓當地景氣大受影響,繼之以國際油價崩盤,對中東油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車市受累,當地代理商被迫大砍包括來自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進口車訂單。
油價崩盤拖累接單少了
國瑞加入豐田汽車全球分工體系,2009年起將台灣生產的Altis車款,外銷供應中東海灣國家,累積外銷量超過50萬輛,2014年曾創下外銷中東近接10萬輛的紀錄,遠高於Altis內銷一年平均約4萬輛的需求。
2018年因Altis車型改款在即,外銷量降至2.3萬輛低點;去年全新Altis上市後,在中東恢復銷售神車本色,國瑞的整車外銷量回升至3.2萬輛,原本預期今年將更上層樓,不料遭遇疫情干擾。
國瑞透露,今年第一季Altis外銷中東1萬多輛,但4月以來外銷訂單驟減,造成生產線必須做出短期減產的對策,至於中東訂單何時能恢復,國瑞表示無法預測,會透過每周的跨國會議,即時掌握當地市況。
國瑞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全新國產休旅車,也納入整車外銷中東的行列,但因近期中東市場的急凍全盤打亂。
國瑞與中華車是台灣目前唯二有汽車外銷的車廠,中華車也有賣進中東,由於年銷規模僅約千輛,受影響程度有限。
今年車業憂心忡忡
國內車廠今年2月下旬至3月期間,才因大陸零件斷鏈問題,出現一波減產停工潮,隨大陸解封復工,4月各廠好不容易恢復生產,不料福特六和汽車因歐洲進口零件缺料,宣布4月下旬停工,國瑞也因中東外銷訂單驟減,做出5月中上旬減產的決策,接連的「疫」外,讓國內汽車業對今年車業前景大感憂心。
至於中華汽車、三陽工業、台灣本田等其他國內車廠表示,目前生產、員工差勤仍維持正常,暫無減產或停工的規畫。
業者呼籲,汽車為火車頭工業,政府應超前部署,搶在真正的買氣大退潮來臨之前,協助台灣車業挺住,包括支持調降進口零件關稅、延長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甚至調降汽車貨物稅率等積極對策,守護台灣每年數以千億元計的車輛產業。
疫情對汽車業的衝擊一波接一波,最開始的零件供應斷鏈危機還沒解決,緊接著全球經濟景氣重創,讓車業面臨市場緊縮、訂單下滑的巨大考驗。
連最大車廠國瑞都被迫減產,其他同業坦言「剉哩等」!車商憂心,這波疫情已在大陸、中東、歐美等市場造成新車銷售重挫局面,這把火遲早會燒向國內。
事實上,疫情已開始動搖國人購車消費信心,農曆年後,汽車經銷商店頭來客明顯減少,4月前20天新車銷量減少近17%,不分國產、進口車都跌,倘若衰退持續擴大,多數國內車廠都難逃減班停工的命運,車廠苦笑:「到時候大家都得要去申請紓困了!」
【台灣車業受疫情衝擊,國瑞汽車預警生產不穩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車業的衝擊,台灣車廠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瑞汽車,作為台灣知名車廠,近期也傳出生產線可能受到影響的消息。根據了解,由於全球零件供應鏈的斷裂,台灣車廠包括國瑞汽車在內,都可能出現第二波斷鏈停工潮。
以國瑞汽車為例,該公司近日表示,由於部分重要零件供應來源國宣布停工,生產線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公司已經全力協調其他國家福特工廠,尋找合格的零件替代供應商,盡快補上缺料,以力拚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對於訂單的車主,公司也強調將會耐心等候,並對好車的品質給予信心。
這次疫情對台灣車業的影響,從年初開始就逐漸顯現。由於大陸地區的零件供應短缺,許多台灣車廠被迫停工或減產。雖然在4月份,許多車廠透過緊急調度,逐漸恢復正常生產,但由於歐美國家疫情大爆發,零件供應再度出現缺口,讓台灣車廠再次面臨生產困境。
對於車主來說,這次的生產中斷對他們的購車計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以福特六和汽車的Focus為例,由於零件供應問題,訂單交車時間可能會延遲。不過,車廠也強調,將會盡力調整排班,確保在零件到貨後能夠迅速恢復生產,盡量減少對車主的不便。
總之,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車業的衝擊是深遠的,許多車廠都在努力應對這場挑戰。國瑞汽車和其他台灣車廠一樣,正全力尋找解決方案,以確保生產不斷,並盡可能減少對車主的影響。
【台北報導】2014年耶誕節,台灣汽車業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國瑞汽車正式生產出第20萬輛車輛,這個里程碑的達成,讓全體員工與業界同感榮耀。當時,和泰集團總裁蘇燕輝親臨現場,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他激動地表示,這不僅僅是國瑞汽車的成就,更是台灣汽車業的榮耀,因為這意味著台灣確實有能力參與全球汽車業的分工。 蘇燕輝在自傳《我與豐田、和泰的汽車生涯》中,詳細回憶了當年爭取導入豐田汽車,並申請設立汽車廠的過程。從1977年禁止日本車進口的年代開始,蘇燕輝就推動在地生產豐田汽車的計畫,並經過長達28年的努力,終於在1982年標下華同汽車,改制為國瑞汽車,1988年第一輛國產豐田汽車開始生產,這是國瑞汽車踏出大汽車廠夢的第一步。 國瑞汽車成立後,不僅拓展國內銷售,蘇燕輝還積極爭取參與豐田的全球分工。從2009年起,國瑞汽車開始外銷台灣製造的Corolla Altis車款至中東,隨著外銷量的逐年成長,2014年終於創下整車出口近10萬輛的台灣紀錄。 當年,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在中鋼董事長任內倡議的「年產20萬輛、半數外銷」的大汽車廠目標,在蘇燕輝的帶領下,終於實現。儘管完成了這一重要成就,蘇燕輝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並以陶朱公理財十二則戒為座右銘,勉勵自己和員工。他強調,在最好的時候也要做最壞的打算,並做好充分的準備,這讓和泰汽車集團能夠度過禁止進口、金融危機等一次次難關。 蘇燕輝非常重視員工的福利,他將獲利公平分配給員工的原則定下來,每年春節都會加發三個月獎金,這讓和泰汽車集團成為一個高員工福利、人人稱羨的幸福企業。這也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為和泰汽車集團的永續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於裕隆日產汽車好不容易在4月恢復正常工時的生產線,近日因墨西哥等重要零件供應來源國宣布停工,最快5月中也又將因缺料而減產減班。
福特六和指出,已全力協調其他國家福特工廠,找尋合格零件替代供應商,盡快將缺料零件補上,力拚最短時間內復工,也強調好車值得期待,請下訂的車主耐心等候。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大陸爆發,為防疫陸續封城停工,造成農曆年後大陸零件供應短缺,台灣車廠陸續在2月下旬至3月中期間被迫停工、減產,市場產銷秩序大亂。業者直指,今年國產車市占率跌破五成,進口零件斷鏈是元凶。
好不容易車廠透過緊急調度,改向歐美、東南亞尋求替代零件供應支援,在4月逐漸恢復正常生產之際,換歐、美國家疫情大爆發停工,讓國產車的零件供應再度出現缺口。
福特六和指出,農曆年後,主力國產車Focus月交車量驟降至900輛以下,每月至少有200張訂單無法交車,4月生產供應再度出包,決定主動公告生產線自22日起停工,單月供應量恐跌破800輛。
福特六和強調,生產線停工並非休無薪假,而是透過差勤調整方式,將後續排定的假日、暑休提前,待未來進口零件來料後,再加班增產補上。
除Focus生產中斷,福特六和原定5月中要上市的國產休旅車Kuga大改款,也因疫情恐推遲上市。福特熱銷進口車FocusST接單超過300張,首批約百輛車交付後,後續來車也因歐洲福特的停工而喊卡,「空有滿手訂單卻交不了車!」
除福特、裕隆受斷鏈影響外,包括豐田汽車台灣基地國瑞汽車、台灣本田、中華車、三陽等國內車廠,表示4月底前仍可維持正常生產。但車廠也預警,由於疫情仍持續發展,5月以後能否維持正常生產,沒人敢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