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瑞汽車(未)公司新聞
和泰車今年獲利大幅攀升主要是兩款神車Altis與RAV4在第1季發表改款新車後,銷售量大增,今年第3季夏季競賽創佳績,豪華車品牌LEXUS今年銷售也大增,高價車款高毛利率都是挹注和泰車第3季獲利創歷史單季新高的重要因素。
法人指出,和泰車第3季獲利歷史單季新高,第4季和泰車獲得原廠暢銷車款的配額提高,銷量將可增加,而且明年過年提前,市場買氣並可能提前再爆發,第4季的銷售看好,獲利並可望再攀高,全年獲利預期將再創下歷史新高。
和泰車今年前三季的獲利8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5%,成長來源主要是本業新車銷售成長帶動獲利,但也因為新車銷售成長,帶動和泰車的轉投資事業獲利成長,呈現加乘效果。包括融資、產險與國瑞汽車的組車業務都因而受惠,這也是和泰車獲利大幅成長來源。
今年台灣車市受到和泰車兩款神車市影響不小,和泰車10月營收195.4億元,年增22.4%,直逼200億元的單月營收。
上月和泰車宣布,因為日本原廠提供和泰車的配額增加,尤其是油電車款原本嚴重短缺,配額增加後,銷售將可再增加4,000台,使和泰車全年銷售增至13.5萬台。
柯拔希表示,台灣機械業每當景氣好轉訂單湧入之際,習慣會以增 加庫存或批量生產來因應缺料的問題,但等到景氣轉差後,部分業者 開始採取讓員工放無薪假方式來縮減開銷,這都不是很好的對策,他 建議業界不妨利用目前接單較不足、時間上較為充裕之際,來徹底進 行公司生產製程的改善活動,例如運用TPS精實管理來消除生產浪費 、縮短交貨期與提升品質,及準時交貨,為企業經營厚植競爭力。
臺灣機械公會近幾年來與大陸企業交流時發現,大陸企業已經開始 正視工廠管理的問題,不少陸企陸續跨海來台聘請TPS輔導人才,柯 拔希提醒台灣中小企業要正視這樣的趨勢,趁著目前景氣較冷清的時 候,調派人力專注去做生產改善活動,例如將公司生產線情報可視化 、落實5S運動、正視囤積以久的倉庫問題,及試著讓二代接班人進入 生產線銜接管理工作等,透過TPS改善活動去動員各部門,點檢現有 的作業慣性將其成為明確的訊息,再開始檢討其中的盲點進行改善, 當活動擴散到全員時,就會為企業的DNA注入不一樣的元素,企業的 競爭力無形中也大幅提升。
機械公會從2018年起與國瑞汽車TPS推進中心合作,提供其會員廠 商TPS的相關說明、釋疑,並促成諸多輔導案,其中第一家接受輔導 的業者就是全球傳動公司。
業界分析全球傳動推動TPS在短短一年內就有很好的成效,首先是 有機械公會在幕後扮演重要推手,在活動前為雙方協調折衝意見,建 立合作共識。其次,全球傳動總經理李進勝在推展過程中親力親為, 帶領團隊一起學習成長,迎接挑戰。再者,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秉 持著TPS「造物必先造人」的理念,要求國瑞團隊把全球傳動當成自 己的公司來輔導,協助對方育成諸多TPS改善人才,並多次親臨現場 指導與勉勵,為全球傳動提供了許多具體有效的改善方案,讓其成果 能在短期內被看到。
「全球招商論壇」是經濟部一年一度的招商重頭戲,今年別出新裁 ,設計「雙十」主題,迎接雙十光輝。去年起因美中貿易戰,台灣再 次成為外商投資焦點,因此經濟部今年首次頒發「傑出貢獻外商獎」 10家外商,表彰其對台投資貢獻。
經濟部表示,今年獲獎的10家外商,包括蘋果、應材、康寧、戴爾 、國瑞汽車、默克、美光、三井不動產、松下電器、新思科技等,根 據經濟部資料,這些外商在台投資達到新台幣6,700億元,且在台耕 耘多年,累計帶動及創造就業機會約13.1萬個。
經濟部指出,蘋果是全球最具品牌價值影響力企業,自1990年起在 台投資,在台約有近77個核心供應商共同開發產品,每年持續投入支 持供應商人才培訓,並持續擴大在台研發。美光在台打造DRAM卓越中 心,象徵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獨特地位;而應材是全球最大的 半導體與顯示器設備廠商,今年又起用第二座台南顯示器設備製造中 心與研發實驗室,顯示台灣已是其全球顯示器設備製造基地。
另國瑞汽車透過在地製造及研發,深化與本地供應商合作,帶動車 輛相關零組件產業鏈發展;台灣松下電器在台已近60年,產品與服務 橫跨生活家電、系統設備等,透過教育訓練、供應商大會等方式持續 與供應商共同成長;三井不動產近年陸續啟動包括MITSUI OUTLET P ARK及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等商業設施、飯店投資項目, 帶來新型商業模式。
陳建仁則表示,國際指標型企業,陸續擴大在台投資規模,在台設 立物聯網創新中心、AI研發中心等,除了看中台灣半導體、資通訊實 力與人才創新力外,更看重的是台灣尊重隱私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讓外商放心。
交通部數據所昨(1)日公布,7月領牌台數48,429輛,月增26.6% 、年增12.5%,優於汽車業者原預估7月新車領牌4.4萬輛。其中,和 泰汽車3月陸續發表RAV4與ALTIS大改款新車,帶動TOYOTA與LEXUS兩 品牌銷售,七月延續氣勢,領牌登錄達17,193台,逼近13年同期歷史 新高,市占率來到35.5%;若以TOYOTA單一品牌計,領牌數為14,31 7台,搶下近30%市占率,持續穩坐台灣汽車市場龍頭寶座。
和泰汽車主管指出,和泰車7月主打送Dyson吹風機策略奏效,消費 者要求業務員抵扣車價比例不高,銷量超過1萬台,和泰車還向Dyso n總代理恆隆行緊急補貨,也帶旺7月整體車市需求。
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本周三(31日)出席豐田HILUX運動皮卡新 車發表會時,深恐LEXUS最後一天領牌小輸勁敵BENZ汽車,幸好LEXU S NX車系7月領牌台數1,167輛,改寫台灣高級豪華車單一車型銷售新 高,LEXUS以2,876輛小贏BENZ汽車2,464輛,這也是LEXUS出現2012年 元月失去豪華車市銷售冠軍以來,首度重返高級車市場龍頭。
值得注意是,BENZ、MAZDA、BMW、VW總計4個進口車品牌分居5、7 、8、9名,僅BMW新車領牌較去年同期成長。
累計今年前7月新車領牌255,351輛,年減幅降至3.7%。和泰車主 管表示,第一季車是比去年同期衰退,主因是和泰車3月才陸續推RA V4及ALTIS兩款重量級新車,4∼7月車市均比去年同期成長,今年車 市規模估計約42.5萬輛,和泰車兩汽車品牌總銷量將從去年12萬輛增 加至13.1萬輛。
業者表示,鬼月車市買氣向來淡,業者全在7月舉辦經銷商銷售競 賽,昨(1)日起進入鬼月開始度小月,預估8月車市約2.1萬輛。車 市轉淡,各汽車廠生產線8日起也陸續放暑假。國瑞汽車安排8日∼1 8日長達11天暑休;裕隆集團旗下裕隆及中華兩汽車廠規劃10日∼18 日工廠暑休。
和泰車是台灣車市的龍頭,組車廠國瑞汽車是台灣最大組車廠,不只供應和泰車在台的內銷汽車需求,也是豐田體系Altis外銷中東的組車廠,因為規模很大,釋出的零組件規模,也是支撐台灣汽車零組件持續發展的重要來源。
去年國瑞汽車因為Altis進入改款前的銷售低潮期,內銷規模減少;而外銷中東的市場,又因當地產業結構改變,外銷數量縮減,國瑞汽車在去年第4季實施員工七成薪休假。
國瑞汽車減產,不只對和泰車的轉投資收益造成影響,零組件廠也會受到衝擊,其中台灣最大車燈廠大億交通就是受害者,去年營運受到波及。
今年Altis改款上市後熱銷,國瑞汽車上個月開始外銷中東市場,需求量較去年提升,不僅國瑞、和泰車都受到鼓舞,大億等汽車零組件廠今年營收表現也可望明顯成長。
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等團體去年底向勞動部陳情,反映國產車市場衰退,影響國內數十萬勞工的工作權,希望政府能搶救汽機車產業,隨後相關部會和車輛業者展開對話。財政部、經濟部高層回應,經過相關部會研議後,僅調降國內未生產的汽車關鍵零組件進口關稅一項可行,經濟部已著手研議。
公聽會上,車輛工會、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等團體主要提出三大訴求,包括: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2021年1月落日後,能夠延長實施;針對國內未生產的汽車關鍵零組件如引擎等調降進口關稅,由17.5%降至合理稅率;研議對購買一定金額以下國產車提供獎勵措施。
行政部門對於「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部分,認為落日時程尚早暫不考慮;「購買一定金額以下國產車提供獎勵措施」部分,則是完全不考慮;僅針對零組件進口部分,初步已選定23項零件包含引擎、安全帶、保險桿、離合器等相關零件,將進一步研議調降的項目及合理稅率。
車商與業者表示,過去六、七年國產車每年銷售量尚可達25萬輛規模,但今年恐下降至21萬輛左右。國產車銷量低迷,也直接反映在雇用員工數上,根據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資料,六大車廠現在的員工人數,平均比全盛時期少了四成,更有車商從全盛時的3,700人,如今不到900人,足足減少七成。
儘管降零件關稅也許是國產車的強心針,卻也是雙面刃,參加公聽會的六和機械工會理事長高劍龍表示,國產組件的利潤已不到5%,一方面每年被國內車廠砍價,若未來又要面臨進口零件降稅,恐面臨生存壓力。
車商表示,國產車供應鏈的存在,除了10多萬的工作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車主往後維修成本的降低。福特六和副總經理蘇嘉明指出,近50年前創立於中壢的福特六和,是帶起台灣汽車供應鏈重要的領頭羊,另一方面國產車換修零件的價格較低,提供服務也較好。現在進口車挾低關稅、低成本搶市,國產車毫無價格優勢區隔,未來一旦國產車完全消失,那麼不論車價或者換修零件,都將掌握在外國母廠手上,說漲就漲。
另一方面,面對政府推動環保節能政策,汽油車款未來面臨淘汰命運,同樣也衝擊勞工工作權,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也建議,汽車油耗期程政策及實施,應重新檢討;二輪機車電動化的進程,回歸市場機制以漸進方式調整。
衝刺市場,豐田(Toyota)汽車拚了!台灣生產基地國瑞汽車大膽砸下60億元鉅資,導入新一代中型轎車Altis生產,打出入門即標配滿版安全配備的旗號,並推出價格親民的油電環保車款。總代理和泰汽車對新Altis年銷3.2萬輛的目標信心滿滿,期待延續「銷售神車」的不敗傳奇。Altis自國產化以來,已連續18年蟬聯台灣新車銷售冠軍,並曾創下一年外銷中東近10萬輛的紀錄,台灣領先亞洲各國,於27日上市全新Altis。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新Altis採用豐田新一代TNGA平台打造,滿足台灣消費者對安全的關注,新車價格從69.8萬元起跳,讓銷售戰力倍增。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強調,新Altis的生產線翻新耗資60億元,創下豐田在台單一車型投資最大手筆紀錄,並能夠帶領國產車反擊進口車的壓力。新Altis首度導入油電複合動力車型,油耗低於每公升25公里,價格親民,預計將加速台灣油電車市場的發展。Altis油電款預計上市即缺車,並將出口至中東市場,對台灣汽車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Altis自國產化以來,已連續18年奪下台灣新車銷售冠軍,且曾締造一年外銷中東近10萬輛的紀錄,無論內外銷均創台灣紀錄,也因此台灣領先亞洲各國,在27日上市全新Altis。和泰車期待,透過Altis上市,讓轎車能自運動休旅車手上奪回市場話語權。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新Altis採用豐田新一代TNGA平台打造,且自入門車型起,就把七氣囊與TSS等滿版主被動安全配備送上,滿足台灣消費者重視安全性的需求,加上新車69.8萬元起的入手價,對新Altis銷售戰力信心滿滿。
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指出,為導入生產新Altis,國瑞砸下空前的60億元鉅資,全面翻新產線,這也創下豐田在台單一車型投資最大手筆紀錄。他舉例,因應新Altis的車體焊點較前代大增超過三成,生產線必須增購許多與日本原廠相同的高階機械手臂或機器人因應。
林永裕認為,全新Altis競爭力大幅提升,可以帶領國產車大軍,反擊過去幾年進口車的步步進逼,更可以發揮將市場目光從運動休旅車拉回轎車的功效。
新Altis這次的產品亮點,就是首度導入油電複合動力車型,創造出每公升超過25公里的超低油耗,號稱從台北101開到高雄85大樓不用半桶油,兼具環保與經濟性,加上81.8萬元起的親民價,與汽油款同級車價差壓低在5萬元以內,看好將加速台灣油電車的銷量與市場接受度。
和泰車透露,Altis上市前已經累積超過1,500張訂單,其中高達四成買家指定油電款,加上今年起豐田將油電車動利電池保固拉長至八年或16萬公里,及5月中政府可望公布計程車換購油電車每車25萬元的補助方案,「Altis油電款可以說一上市就會缺車!」台灣Altis油電車大賣,更讓豐田決定自台灣出口Altis油電款至中東市場銷售,也讓台灣躋身油電環保車輸出國之列,對汽車產業而言意義重大。
台灣車業龍頭和泰汽車(2207)近期表現亮眼,主要因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預售告捷,訂單量持續攀升。據了解,RAV4大改款自上周末開放預售以來,短短兩日便接獲千張訂單,之後以每日逾百張的速度累積,預計至2月底,預售訂單將突破2,000張。這股熱潮帶動和泰車股價22日爆量衝高至315元,創近十個月新高。 和泰汽車的優異表現,不僅來自RAV4大改款,其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也將於3月下旬發表。Altis已蟬連台灣最賣車款寶座18年,市場對新改款車型充滿期待。在RAV4與Altis雙箭頭領軍下,和泰車今年新車銷售業績有望逆勢成長。 此外,和泰汽車的轉投資事業也表現出色,包括國瑞汽車、和通汽車、和泰產險、和潤企業(6592)、車美仕等,今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法人預測,和泰汽車本業與轉投資齊發,今年獲利將創新高,市場看好其將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好業績成為上市櫃車商股價的保證,在興櫃掛牌的汎德永業(2247),也因為保時捷運動休旅車Cayenne大舉交車,1月營收猛增逾五成,激勵股價重返200元大關。
裕日車(2227)去年11月上市全新小型運動休旅車Kicks,短短3個月吸引超過6,000張訂單,推升裕日車業績與股價反彈,農曆年前更有相當數量的訂單來不及交車。
和泰車將於3月4日上市豐田品牌進口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新車未上市先轟動,上周末開放預售,前兩日就快速接獲千張訂單,之後更以每日逾百張的速度,快速累積。和泰車估至2月底,全新RAV4的預售訂單將能突破2,000張。
除全新RAV4熱賣,和泰車3月下旬還將發表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Altis已連續18年蟬連台灣最賣車款寶座,對即將上市的大改款寄予厚望。料在全新Altis與RAV4雙箭頭領軍下,和泰車今年新車銷售業績將逆勢成長。
法人出具報告,點名國瑞汽車、和通汽車、和泰產險、和潤企業(6592)、車美仕等和泰車重要轉投資事業,今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本業、轉投資齊發下,今年獲利將逾兩股本創新高,市場也看好和泰車近日將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台灣汽車市場的領頭羊和泰汽車,近期因旗下RAV4、Altis等熱門車型銷售亮眼,將帶動公司2019年營運進入「五年一度的春天」。根據市場分析,和泰車2019年預計整體新車銷量將逆勢年增9%,營收成長12%,EPS預計達到21.14元新高,2020年更上看21.89元,有望成為上市車商每股獲利新王者。 分析師指出,和泰車代理的豐田品牌車2019年將進入改款周期,豪華車品牌凌志銷量持續成長,預計2019年銷量將較去年成長18%。此外,Altis與RAV4的全新大改款上市,將讓豐田品牌擺脫連續兩年新車銷量下滑的困境。 和泰車的獲利成長主要來自進口車銷售比重的提升,進口車單價高於國產車,對提升毛利大有助益。同時,和泰車持股三成的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2019年也因Altis大改款上市,產銷量大幅提升,對和泰車的獲利貢獻度將大增4成至6.8億元。 和泰車轉投資事業中,主控大陸汽車經銷事業的和通汽車,也將受惠於大陸調降進口車關稅,預計新車銷售業績可望續增,對和泰車獲利將再增二成至9.5億元。法人普遍看好和泰汽車今明兩年營收獲利將持續成長,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360元,並預期和泰車有望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法人19日出具報告指出,和泰車代理的豐田品牌車2019年進入改款周期,旗下豪華車品牌凌志銷量持續成長,預估和泰車2019年整體新車銷量將逆勢年增9%、營收成長12%,預估2019年EPS將達21.14元新高,2020年更上看21.89元,有機會超越裕日車成為上市車商每股獲利新王者。
法人分析,受惠於Altis與RAV4兩款大改款新車上市,豐田品牌將擺脫連續兩年新車銷量下滑的局面;凌志品牌更因台灣消費者對於SUV(運動休旅車)與平價豪華車的喜好度提升,預估銷量將較去年成長18%。
對於獲利成長的推估,法人表示,和泰車進口車銷售比重持續提升,由於進口車單價高於國產車,對提升毛利有利;此外,和泰車持股三成的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2019年也因Altis大改款上市,產體產銷量較去年大幅提升,對和泰車的獲利貢獻度將大增4成至6.8億元。
此外,和泰車轉投資事業中,主控大陸汽車經銷事業的和通汽車,受惠於大陸調降進口車關稅,新車銷售業績可望續增加,估今年貢獻和泰車獲利將再增二成至9.5億元。法人看多今明兩年營收獲利將持續成長。
銷售神車Altis再掀風潮!國瑞汽車今年逆勢調高新車生產目標,全新第12代大改款Altis即將發表,預計挑戰6萬輛銷量。總經理林永裕期待政府出台明確政策,讓國產車業發展無阻。Altis不僅蟬連台灣銷售冠軍,更成為全球最賣車款,今年將帶動國產車市占回升。國瑞汽車也將重啟油電車生產線,展現對台灣環保油電車生產的決心。
但對於節節下滑的國產車市占,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仍憂心忡忡 ,期待政府有明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提供願意在台投資、貢獻稅 收的國產車廠更多活路,讓每年創4,000億元產值、直間接養活12萬 人口(家庭)的汽車產業,能在台灣發展下去。
Altis不僅是全球最賣車款,導入國產化以來,連續18年蟬連台灣 銷售冠軍,極盛時期月銷有超過五千輛的成績,一款車比多數汽車品 牌全部新車銷售總和還多,贏得「銷售神車」、「神A」等美譽。
去年台灣國產車市占率下滑,Altis被同業指為頭號戰犯,因為改 款在即,導致銷量減少,全年銷售約2.8萬輛,但仍居銷售冠軍。
預計3月下旬發表的全新第12代Altis,銷售實力被看好,豐田台灣 總代理和泰車去年第四季引進Altis孿生進口車Auris試水溫,市場反 應熱烈,讓和泰車與國瑞對全新Altis寄望甚高。
國瑞自信,全新Altis內銷量年銷將回到4萬輛以上高水準,加上中 東今年外銷估約2萬輛,今年Altis整體產量可回升至6萬輛,較去年 大增約二成,國瑞去年底縮減工時「放無薪假」的窘況,今年篤定不 會再現。
此外,國瑞前兩年停產的油電車產線,也將隨這次全新Altis導入 油電車款而重啟。國瑞透露,油電車組裝設備將從觀音廠移往生產A ltis的中壢廠,讓台灣環保油電車的生產國行列。
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數據,讓大家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情況。截至上個月15日,全台實施無薪假企業數量減少到只有19家,受影響人數也降到667人。這個數字比之前少了很多,勞動部的人員說,這是因為一個大廠——國瑞汽車,它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了,所以不用再實施無薪假了。 我們知道,無薪假對於員工來說影響很大,所以這個數字的變化讓大家很關心。根據統計,這一期實施無薪假最多的行業是金屬機電工業,有7家企業,影響到267人;其次是資訊電子工業,有3家企業,影響到176人;第三是化學工業,有2家企業,影響到123人。除了這些,還有服務業等其他行業,共有7家企業,影響到101人。 國瑞汽車這家汽車大廠,它恢復正常生產的消息,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預計過年後,它會完成產線的調整,應該就不會再實施無薪假了。這樣一來,對於員工和企業都是一個正向的轉變。
據統計,本期實施無薪假企業為19家,實施人數也降至667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有7家、267人;其次為資訊電子工業,有3家、176人;第三為化學工業有2家、123人,其他包括服務業等也有7家、101人。
勞動部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25家事業單位通報實施無薪假,涉及人數達3,521人。其中,國瑞汽車一舉將無薪假實施人數推升至2,400多人,這是該公司近三個月來第三次實施無薪假。根據勞動部的統計,上期的無薪假實施人數為887人,但此次公布的人數又回升至3,521人,事業單位家數也從23家增至25家,其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領域較為集中。 國瑞汽車方面表示,由於豐田重量級車款ALTIS將在第一季改款上市,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投入前期的相關作業。去年第四季的七成薪假期,今年將不會再出現。國瑞採取了調配的方式,讓員工盡量將假期排在ALTIS上市前,以便在車款上市後能迅速進入戰備狀態,全力應對市場挑戰。目前,國瑞汽車先以台灣市場為主,準備迎接ALTIS的大改款上市,預期將再次吸引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從去年10月和11月開始,桃園市汽車製造大廠國瑞汽車就曾經通報實施無薪假,但每次實施時間都只有半個月。此次,國瑞汽車第三次通報實施無薪假,人數超過2,400人。有關官員表示,國瑞汽車實施無薪假以半個月為期,是與工會協商後的結果。這次通報的實施方式是生產線同時停工五天,並連接元旦假期,同時允許勞工搭配使用特休假,並提供約七成薪資給配合實施無薪假的員工。
勞動部最近公布了一則關於無薪假的新聞,讓人們對於勞動市場的動態有更清晰的了解。根據最新數據,去年12月底,有25家廠商實施了減少工時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了知名的桃園汽車大廠——國瑞汽車。這個數字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高紀錄,讓人不禁想起2015年12月底的57家廠商、4,756人實施無薪假的高峰時期。 不過,勞動部官員也特別強調,這次無薪假增加的現象並非整個產業的普遍現象,而是單一個案。國瑞汽車這次實施減少工時,主要是為了應對產線調節的變化。而且,這個措施是經過勞資雙方協商後達成的,並非單方面的決定。在實施期間,部分員工選擇請特休假,另有部分員工則是領取了協商後的7成薪資,並非完全無薪。 勞動部也提醒廠商,在受景氣因素影響而需要減產或停工時,若要實施無薪假,必須經過勞資雙方的協商同意。無薪假的時間不應超過3個月,且減少後的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此外,未來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必須依法扣除實施無薪假的工時與工資。 為了幫助勞工在縮減工時期間穩定就業,勞動部也鼓勵勞工參加在職訓練,並提供訓練津貼,以維持勞工的生計。
根據勞動部統計,上期無薪假實施人數已減為887人,但這次公布人數再度回升到3,521人。家數則由23家增至25家,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較多。
對此,國瑞汽車表示,豐田重量級車款ALTIS將在第1季改款上市,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前期的相關作業。去年第4季的七成薪假期,今年將不會出現。國瑞採取調配的方式,讓員工盡量將假期排在ALTIS上市前,在ALTIS上市後即進入戰備模式,全力應戰。
國瑞目前先固守台灣市場,熱銷車款ALTIS即將改款,而且是大改款,再加上投入更多配備,預期將再展現神車的超級魅力,3月以後的生產線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桃園市汽車製造大廠國瑞汽車自去年10月、11月都曾通報實施無薪假,但實施時間都只有半個月。這次,國瑞汽車第三度通報於12月下半月實施無薪假,人數2,400多人。
官員表示,國瑞汽車之所以實施無薪假以半個月為期,主要是與工會協商之結果。以這次為例,通報實施方式是一個月內生產線同時停五天,再連著元旦假期;同時允許勞工搭配使用特休假,而配合實施無薪假勞工,也可有約七成薪資。
據了解,這次仍是桃園汽車大廠國瑞汽車通報與勞工協商減少工時。
據統計,前次高點是在2015年12月底時,當時有57家廠商、4,756人實施無薪假。勞動部官員解釋,近幾期的數字增加減少,是因為國瑞因應產線調節、反覆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實施人數」,而業者主要實施的時間都在上半個月,根據桃園縣政府勞動局回報,業者皆有做到事前勞資協議、薪資按規定發給等事項,且實施期間有部分員工選擇請特休假、另有部分員工領協商後的7成薪資,並不是完全無薪。此案例採取「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是單1個案,並非該產業普遍現象,後續會繼續關注。
勞動部提醒,如果企業受景氣因素影響致停工或減產,為避免資遣勞工,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才能暫時縮減工作時間與減少工資,除減少後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企業實施無薪假的時間以不超過3個月為原則,而且未來勞雇雙方終止勞動契約、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必須依法扣除實施無薪假的工時與工資。
勞動部表示,為協助與雇主達成協商縮減工時的勞工穩定就業,鼓勵勞工在縮減工時期間參加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分署辦理的在職訓練,在訓練期間也提供每小時133元,每月最高100小時的勞工訓練津貼,以維持勞工生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