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潤發流通事業(未)公司新聞
大潤發賣場創新搶客 百變店中店體驗佳
過去量販業者競爭規模,近期全聯、大潤發、家樂福等歸本土經營的業者,紛紛以創新經營模式搶客。其中,異業結合、多元店中店導入,已逐漸瓜分百貨、購物商場的市場。 大潤發、家樂福近期加速朝百貨化發展,除了引進店中店,商品貨架高度的調整也大有學問。百貨業強調每層樓櫃位的穿透性,大潤發、家樂福將服飾運動休閒專區、保健區貨架高度降低10公分,提升消費者視覺穿透性,讓採購更便利、縮短購物時間。此外,多元店中店的導入,也相對增加了購物時間和消費量。 今年大潤發內湖店獲英國IGD零售組織評選為全球30家後疫情時代創新門市之一。內湖店因「增強顧客體驗」脫穎而出。因此,大潤發今年在台北開設的新店,會導入更多顧客體驗元素。除既有店中店型態外,更將引進在地好食、藏酒棧、寵物專區等,運用集團資源招商,創造賣場亮點。而在前年加入全聯關係企業的大潤發,3月才合體打造新店型,大 潤發總經理Pascal Delval看好新店型未來發展,並以大潤發嘉義店 為例,引進IKEA後雖縮小量販店營業規模,但因集市效應,業績反而 成長25%。他強調,大潤發未來會以不同型態店型呈現。
家樂福指出,隨著零售無界限,無論是家樂福超市、精緻超市Mia C’bon、家樂福量販店,皆將依商圈屬性不同開出不同型態店型,引 進店中店型態行之已久,此次中原店停業近半年,斥資數億元打造升 級版Hyper3.0,店舖規模3,000坪賣場除擁有全台最大冷凍區外,並 首度引進親子娛樂老虎歡樂世界店中店,及攜手酒條通打開24小時銷 售店中店,連日業績居大桃園之冠,相較去年同期更是雙位數成長。
家樂福目前全台擁有店中店品牌,涵蓋迪卡儂、ABCmart、宜得利 家具等,中原店導入新品牌老虎歡樂世界、酒條通等,正呼應在地商 圈與社區家庭需求。家樂福強調,主要是創造不同亮點與新概念店型 ,再就不同店型的亮點,持續於既有店進行改裝導入,讓店中店提供 消費者更多選擇與遊逛體驗,未來會持續發展不同新店型,店中店導 入還要視店型大小而定,24日家樂福南投店亦將開出宜得利店中店, 屆時有望再挹注新客群。
大潤發在加入全聯體系之後,店中店品牌從迪卡儂擴展到宜得利、 IKEA等店中店,同步全聯大型化之後引進店中店型態亦相當精采。大 潤發指出,店中店型態讓顧客時間拉長,也帶動不少遊逛消費,搭配 季節性優惠促銷均帶動至少雙位數業績增長。
以近期大潤發、家樂福逐步走向百貨化的動作,不僅只在引進店中 店,商品貨架高度也隱藏不少魔鬼細節,像是百貨業近年來強調每個 樓層櫃位的穿透性,也運用在家樂福的服飾運動休閒專區、保健區, 貨架高度大降10公分,增加消費者遊逛採購的視覺穿透性,易逛易買 ,縮短購物者採買時間,加上店中店導入更多元,讓購物者採買時間 與採買數量相對增加。
今年大潤發內湖店獲得英國IGD零售組織疫後評選為全球30家未來 創新店之一,大潤發內湖店即因「增強顧客體驗」脫穎而出,也因此 在今年包括台北新開店就會導入更多顧客體驗,包含既有店引進的店 中店型態,及在地好食、藏酒棧、寵物專區等,在集團資源優勢下招 商,創造不同亮點。
**台積電營運強勁 半導體產業能見度高**
根據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的分析,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營運動能持續強勁,長線看好。 曹富凱指出,隨著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被企業大量導入,對於高效能運算的需求持續爆發性成長,帶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訂單大增。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具強勁競爭力,產業能見度很高。 台積電3月營收達195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3%;今年首季營收5,926.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5%,優於預期。高速運算相關需求保持穩定,長線看好。 曹富凱表示,市場對人工智慧的前景依然樂觀。受惠於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預計首度突破百億美元,創下新高,成為全球AI熱潮的大贏家之一。 台積電期貨夜盤交易的開通,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熱情,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交易。在長期基本面展望穩定的情況下,若台積電近期因利空消息導致股價回測季線關卡,將是長線投資人伺機布局的好時機。包括7-ELEVEN、全家等超商爭相推出IP聯名造型冰品搶話題,全聯 今年獨家聯名冰品有蜷尾家、CoCo都可、亞尼克、點水樓,還有日韓 系大勢品牌明治、四葉乳業、樂天、賓格瑞等,及經典不敗的哈根達 斯等。
全聯觀察,近年冰品市場有三大現象趨勢,包括聯名冰帶動業績成 長、進口冰占比逐年提升、水果冰、迷你冰等輕盈系當道,因應市場 趨勢,全聯推逾30款獨家冰品搶市,第二波活動還搭配桶裝冰淇淋最 適合的牛奶、巧克力風味甜筒、摩納餅,預計將在6月底檔期接力販 售。
全聯去年一口氣推出超過30款聯名冰品,相關品項業績較前一年雙 位數成長,今年首波新增阿奇儂x蜷尾家、阿奇儂x亞尼克、PoKi xC oCo都可、杜老爺x點水樓等四款聯名商品。
全聯強調,不只聯名冰品受歡迎,進口冰品業績近年也持續成長, 去年較前年成長超過20%,其中又以歐美進口冰品占比過半最大宗, 其次為日、韓冰品,每年業績增幅都超過20%。
大潤發量販則指出,今年冰品的銷售業績年增約2成,看準商機, 大潤發推出「冰瘋趣」活動,集結近400款各國冰品,並引進超過10 0款的特色新品,除有優惠折購價,更推出指定商品買就送發幣、滿 件送發幣等活動,預估將帶動業績成長2成。
**台新Pay擴展支付場域至42萬家台灣Pay特約商家** 台新銀行持續致力於打造便利的金融生態圈,即日起將Richart Life APP中的台新Pay串接台灣Pay支付服務,擴大可用場域至全台超過42萬家特約商店。 台新Pay適用範圍涵蓋超商、超市、餐飲、百貨、美妝、交通、旅遊等生活場景。民眾透過台灣Pay或TWQR特約商家掃碼即可支付,享有更便捷的行動支付體驗。 台新Richart Life APP串接財金公司後,可支援銀行及電子支付機構的台灣Pay或TWQR特約店,以及台新銀行自有的「台新Pay」和「EMV QR Code」行動支付場域。 為慶祝串接台灣Pay,台新銀行祭出多項優惠活動。例如,6月30日前至cama café指定門市出示會員卡並使用台灣Pay付款,滿200元可獲贈40元購物金;於福懋人工加油站使用台灣Pay付款,每公升汽油現折1.5元。 此外,申辦@GoGo卡並於台新Pay綁定消費,可享最高3.8%回饋。指定通路包括大潤發、Richart Mart、新光三越百貨、中友百貨、康是美、光南大批發等。 更多優惠活動可至台灣Pay官網查詢。
台新銀行為提供客戶更便利的行動支付體驗,將台新Richart Life APP台新Pay適用範圍擴展到民眾於生活中經常消費的超商超市、餐飲茶飲、百貨購物、生活美妝、交運運輸、旅遊飯店、生活繳費等商家。台新Pay與財金公司介接,可串接銀行及電支機構,台新Richart Life APP將可於銀行及電子支付機構支援之台灣Pay或TWQR特約店使用,亦可於台新銀行的「台新Pay」,以及國際組織「EMV QR Code」行動支付場域使用,不僅提高用戶便利性,也讓支付流程更迅速。
自22日起綁定台新銀行帳戶,於支援台灣Pay╱TWQR之商家完成支付,可享有各項專屬優惠活動,如6月30日前,至cama café指定門市,出示「cama café APP」會員,並使用台灣Pay付款條碼進行支付,單筆滿200元以上,即可獲得cama購物金40元;6月30日前,到受理台灣Pay之福懋人工加油站,並出示台灣Pay付款條碼進行支付,單筆消費汽油1公升以上,即享有每公升現折1.5元優惠等。
為回饋台新Pay忠實用戶,現在申辦@GoGo卡,立即於台新Pay綁定消費可再享最高3.8%回饋,指定通路含Richart Mart、新光三越百貨、中友百貨、康是美、光南大批發、大潤發等,更多最新優惠活動可參考台灣Pay官網說明。
全聯併大潤發違承諾遭重罰2千萬
公平會22日公告,全聯因未履行併購大潤發流通事業的結合承諾,遭裁罰新台幣2,000萬元。全聯強調,供應商是重要夥伴,會秉持與廠商共好的原則,提供消費者物美價廉的商品。
全聯指出,一直以來,秉持「平抑物價」、「讓利消費者」的理念,販售大宗民生物資,配合政府政策減輕物價飛漲,也支持農漁畜產品認購,未來會持續與合作夥伴良好互動,滿足消費者日常需求。
據了解,全聯尚未收到處分函。業界表示,若依據先前公平會對家樂福收取廠商「贊助費」判罰150萬元的判例,全聯重罰金額可能上訴申訴。
業界指出,全聯合併大潤發經公平會審議期間,曾因部分委員質疑其「寄賣」營運模式,要求補件。但寄賣模式不僅是全聯,百貨公司專櫃、便利商店、量販業的短期快閃活動,也都採用寄賣模式。至於與廠商協商議價是商業交易常見模式,全聯被重罰,讓業界感到不安。
全聯遭重罰2,000萬 業界質疑公平會抓錯重點
全聯福利中心因違反「禁止最惠客戶政策」,遭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重罰2,000萬元,創下歷年來公平會對通路商罰緩最高紀錄。不過,業界對此決定提出質疑,認為公平會畫錯重點,應更深入了解市場機制。
業界人士表示,公平會保護弱勢供應商的用意雖然良好,但在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下,採購量大的業者本應享有較高的議價權。公平會應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全聯合併大潤發後,是否藉此要求更低的折扣。
供應商指出,貨品進入全聯通路需依不同特性協商,除了進價,還有上架費、建檔費等費用。但公平會要求全聯收購大潤發後三年內不得收取上架費,因此全聯應不會向供應商收取更高的費用。
供應商認為,同行業者誤解全聯合併大潤發後不能議價,這與市場現實不符。採購量增加,卻反降折扣,並不合理。
業者強調,公平會過度關注「最惠客戶」政策,卻忽略全聯許多貨品採用寄賣方式,對供應商較為不利。公平會應深入了解市場實際狀況,避免錯誤執法。
業內人士表示,公平會為保護弱勢供應商的立意雖美,但在市場自由競爭的前提下,採購量大者本就擁有較高議價權,因此,公平會的重點應放在:全聯合併大潤發後,是否藉此要求「更低的折扣」,才是適宜。
供應商指出,目前貨品若要在全聯上架,根據其物品的特性而有不同的方式,背後所要談的條件也大不相同,除了貨品的進價外,還有一般常見的上架費、建檔費、促銷費、特殊架位費等各式各樣的附加費用。
不過,公平會也要求,全聯在合併大潤發後,三年內對於供貨廠商不得收取上架費、新點贊助費等,因此全聯應該不至於向供應商收取更高的費用。
供應商認為,應該是供應商同業,誤以為全聯合併大潤發後就不能要求相對議價權,但這其實是跟市場現實不符合,那有可能採購量變大,反而折扣變少了。公平會把關鍵點放在「最惠客戶」這上面,但全聯現在許多貨品都是用寄賣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其實更不利於供應商,銷售上恐更為弱勢,公平會應該深入了解。
全聯聲明指出,一直以來,秉持「平抑物價」、「讓利予消費者」 的理念,販售大宗民生物資,配合政府政策減輕物價飛漲的影響,並 力挺農漁民支持認購農漁畜產品,往後仍會繼續與合作夥伴良好互動 ,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
據了解,全聯截至22日尚未收到處分函。業界表示,若按前次公平 會對家樂福向廠商收取「贊助費」、判罰150萬元的判例,全聯有可 能對此重罰提出上訴。
據業界指出,全聯在併購大潤發經公平會審議期間,曾因部分委員 對全聯採「寄賣」的營運模式不以為然,多次要求補件,事實上,寄 賣模式不只是全聯營運模式,百貨公司專櫃、超商、量販業短期快閃 活動,都是以寄賣模式辦理。至於與廠商談判議價,本就是商業交易 模式,談判期間參考價格不也是條件選項,全聯被處以重罰,讓業界 噤若寒蟬。
【臺灣新聞】阿里巴巴集團退出實體零售的傳聞近日沸沸揚揚,最新消息指出,阿里可能將旗下零售超市盒馬鮮生和大賣場大潤發,以人民幣300億元的價格賣給中糧集團,其中大潤發預估約100億元,盒馬則預估200億元。不過,這項消息被盒馬和大潤發相關負責人於17日雙雙否認。其實,阿里的實體零售業務近期來表現不佳,盒馬持續虧損,市場對其信心大受打擊。去年11月,阿里宣佈暫緩盒馬IPO,而去年12月傳出阿里CEO吳泳銘計畫出售盒馬,但盒馬隨即闢謠。今年2月,又有報導稱阿里巴巴正在尋求出售大潤發、盒馬等資產,轉向電商核心盈利部分。不過,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退出需要時間。最近,大潤發Super珠海融德店開業,這是高鑫零售旗下中型超市業態大潤發Super在珠海的首個門市,顯示阿里巴巴仍在持續拓展實體零售業務。從今年1月起,高鑫零售加速開店步伐,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商店等多個業態今年將在全大陸陸續開出21家門市,並對十年以上大潤發門市進行重裝改造,預計完成90家門市的改造計畫。
【專欄】從大潤發的動脈,看阿里巴巴的零售策略轉向
近年來,阿里巴巴集團在實體零售的布局似乎有些波折。不過,最近有傳聞指出,阿里有意將旗下的零售超市盒馬鮮生和大賣場大潤發,以3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脫給中糧集團,其中大潤發估價約100億元,盒馬則估價200億元左右。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不過,盒馬和大潤發相關負責人迅速出面辟謠,稱上述消息並不實。
事實上,阿里巴巴在實體零售的發展路上,一直有些艱難。以盒馬鮮生為例,根據阿裡2023財年報顯示,這個品牌持續虧損,儘管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但市場對其信心仍顯不足。去年11月,阿里正式暫緩盒馬的IPO進程,隨後,出售的傳聞不斷浮出水面。
去年12月,市場傳出阿里集團CEO吳泳銘計劃出售盒馬,不過,盒馬迅速辟謠。今年2月,又有路透報導稱,阿里巴巴正在尋求出售大潤發、盒馬鮮生、商場銀泰商業等資產,目的是為了脫離虧損中的非核心部門,將發展重點轉向電商這個核心盈利部分。
在阿里巴巴的資產負債表上,還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並不是阿裡的核心聚焦業務。在2月的財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退出這些業務是合理的,但考慮到當前市場情況,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不過,即便有這些傳聞,阿里巴巴仍在不斷擴展其實體零售的版圖。3月17日,大潤發Super珠海融德店正式開幕,這是高鑫零售旗下中型超市業態大潤發Super在珠海的首家門市。從今年1月開始,高鑫零售加速開店步伐,預計今年將在全大陸開出21家新門市,並對十年以上大潤發門市進行重裝改造,計劃完成90家門市的改造。
看來,阿里巴巴對於實體零售的布局,仍然充滿信心。雖然傳聞不斷,但實際情況如何,還需要觀察未來的發展走向。
阿里巴巴近期傳出將出售旗下大潤發和盒馬鮮生給中糧集團,總價值人民幣300億元,折合新台幣約1,320億元。這則消息讓市場議論紛紛,普遍認為這是阿里創辦人馬雲下的決策。不過,也有分析指出,這次轉手可能是為了讓阿里能夠專注在電商核心業務上,同時加碼投資於AI和雲計算等新興領域。 大潤發和中糧集團的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大搖籃。中糧集團作為中國糧食業的龍頭企業,其資金實力雄厚,旗下品牌如蒙牛、酒鬼酒等皆為人熟知。而大潤發則以其完善的零售通路和實體店鋪網絡,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次合並,對中糧集團來說,將有助於其銷售通路的補強,對大潤發則可能意味著在新的母公司帶領下,進一步拓展市場。 根據一財網的報導,阿里巴巴在考慮出售銀泰百貨之後,又傳出將部分消費部門資產,包括盒馬鮮生和大潤發,轉手給中糧集團。雖然盒馬和大潤發相關負責人均對出售消息予以否認,但市場上傳聞不斷,讓人猜測這次交易是否真的將成真。 在2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阿里董事長蔡崇信對於「阿里退出實體零售」的傳聞給予了回應。他表示,阿里的資產負債表上還有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並非核心業務,因此退出是合理的。然而,考慮到當前市場情況,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 凱度消費者指數總監楊傑全指出,隨著阿里管理層的變動,公司更加專注於核心業務,這顯然是中國內地電商的一個重要趨勢。未來,阿里更希望將資源投入到AI、雲計算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張上。 大潤發方面則透露,目前正在大陸全國擴張,今年1月開始,高鑫零售(大潤發主體上市公司)加速開店。預計今年將在大陸開出21家新門市,包括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商店等多個業態。 總結來說,這次阿里巴巴將大潤發和盒馬鮮生出售給中糧集團的消息,讓人們看到了電商市場的變革趨勢。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新興科技與傳統零售業的結合,以及跨行業的合作模式。
中糧集團是央企,為大陸糧食業龍頭企業,資金實力雄厚,旗下有蒙牛及酒鬼酒等知名品牌,但其通路相對薄弱,若能收購零售通路,有助於補強其銷售通路。
一財網報導,阿里在傳出正考慮出售銀泰百貨後,又有消息指出,阿里正在尋求出售部分消費部門包括盒馬鮮生、大潤發等資產,阿里內部基本已確定把大潤發和盒馬出售給中糧,大潤發約人民幣100億元,盒馬約人民幣200億元。對此,盒馬及大潤發相關負責人皆否認出售消息。
事實上,今年2月,阿里董事長蔡崇信在其財報電話會議上對「阿里退出實體零售」消息回應稱,阿里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它們不是核心的聚焦業務,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慮到當前的市場情況,退出可能需要時間去實現。
路透2月初曾指,有知情人士表示,關於上述出售計畫正值蔡崇信和新任命的首席執行官吳詠銘領導下,已將重點轉向核心盈利電子商務業務模式,同時切割非核心虧損部門之際。
市場研究公司凱度消費者指數總監楊傑全分析,隨著阿里管理層的變動,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而「這顯然是中國內的電子商務」,未來,阿里更希望投資更多AI人工智慧、雲計算以及海外擴張。
第一財經指出,大潤發方面稱,目前正忙於在大陸全國擴張,從今年1月開始,高鑫零售(大潤發主體上市公司)便加速開店。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商店等多個業態今年將在大陸開出21家門市。
中新經緯報導,阿里內部基本上已經確定,把大潤發和盒馬出售給中糧,雙方框架協議已經擬定,是馬雲在阿里內部做了最後拍板。
值得注意的是,盒馬已不只一次傳出售消息。去年12月,盒馬也曾否認被出售傳聞,另外,今年3月初,多家盒馬門店傳出撤櫃關門的消息。盒馬聲明稱,由於物業合約到期,和個別商場不景氣等原因,今年上半年盒馬鮮生正常進行尾部門店汰換,在大陸關閉六至七家門市,目前有超過360家門市正常運作中。
阿里的生態圈內,實體零售業務一直走的不太順,盒馬正是最佳例 證。紅星新聞報導,根據阿里2023財年(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年 報顯示,盒馬持續虧損。儘管虧損幅度已大幅收窄,但市場信心嚴重 下降,去年11月,阿里正式宣告盒馬IPO進程暫緩,隨後出售傳聞甚 囂塵上。
去年12月,市場傳出阿里集團CEO吳泳銘做出一系列資本規畫,其 中包括出售盒馬。不過盒馬立刻闢謠稱「傳聞不實」。今年2月,路 透報導,阿里巴巴正尋求出售旗下大潤發、盒馬鮮生、商場銀泰商業 等資產,以剝離處於虧損中的非核心部門,將公司發展重點轉向電子 商務「核心盈利部分」。
此外,今年2月阿里財報會議上,面對市場詢問「出售非核心資產 」問題時,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目前阿里的資產負債表 上仍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不是核心的聚焦業務,阿里退 出也很合理。但考慮當前市場情況,退出需要時間去實現」。這也讓 盒馬的前景更加風雨飄搖。另外,盒馬各地門市3月初也曾傳出撤櫃 關門的消息,對此盒馬解釋,是因為物業合約到期、加上個別商場不 景氣等原因,上半年部分業績墊底的門市將進行汰換,預計全大陸將 關閉6∼7家門市。但仍有超過360家門市正常營運。
面對最新出售傳聞,盒馬和大潤發負責人在17日指出消息不實。報 導指出,阿里巴巴仍在持續拓展實體零售業務布局。3月17日,大潤 發Super珠海融德店正式開業,這是高鑫零售旗下中型超市業態大潤 發Super在珠海的首個門市。大潤發是高鑫零售主要品牌,阿里巴巴 是高鑫的大股東。報導指出,從今年1月開始,高鑫零售便加速開店 步伐,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商店等多個業態今年將在全大陸 陸續開出21家門市,並基於當地市場和顧客需求變化進行營運調整, 將對十年以上大潤發門市進行重裝改造,預計完成90家門市的改造計 畫。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户户都開始籌備辦年貨,這個時節,各大銀行自然也看準了這個商機,紛紛與大型量販店合作,推出各種刷卡優惠活動。其中,中信銀行就與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量販店合作,提供最高1,200元的刷卡回饋,還有全聯福利中心滿額贈福利點的優惠。而凱基銀行則是看準了網購市場,與PChome、momo、蝦皮等線上平台合作,最高可獲得8%的回饋。不僅如此,還有銀行推出了美食外送、生鲜雜貨等優惠,讓民眾在辦年貨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到便利與實惠。 大潤發流通事業在這波年貨商機中,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刷卡分期消費回饋優惠,單筆消費分期滿額最高可獲得1,400元的現金抵用券。這樣的優惠,對於準備過年大採購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吸引。不僅如此,大潤發還與永豐銀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刷卡優惠活動,讓消費者在購物時,能夠得到更多的回饋。 國泰世華銀行也不甘示弱,他們推出的CUBE卡在過年期間,在各大量販店滿額最高可獲得13%的回饋,同時還有單筆滿額贈福利點的優惠。在線上購物方面,與momo、PChome及蝦皮等平台合作,滿額最高可獲得1,000元的回饋。這些優惠活動,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也讓過年購物更加划算。 在這波年貨商機中,各大銀行與量販店的合作,不僅提供了消費者實惠的購物體驗,也為銀行自身帶來了可觀的商業利益。然而,銀行也提醒消費者,在享受優惠的同時,要注意優惠的期限、門檻和上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後顧之憂。
看準年貨商機,中信銀推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刷卡分期消費,強 調最高1,200元回饋,及每周六、周日全聯福利中心單筆消費滿額贈 福利點。同時看準民眾過年穿新衣、戴新帽需求,與連鎖服飾UNIQL O、NET、ZARA、迪卡儂、鞋全家福等獨立實體門市,祭出滿額最高給 3%回饋(需登錄)。
鎖定網購優惠方面,凱基銀行強調,為方便民眾採購年貨,推PCh ome、momo、蝦皮、東森、淘寶等線上購物平台消費,達指定門檻最 高8%回饋(有限量)。另為滿足小家庭採購量可能不多,提供food panda採購美食或生鮮雜貨外送,刷卡單月累積滿額的2.5%刷卡金回 饋。
國泰世華銀行則是量販、網購優惠全包,國泰世華銀說明,在家樂 福、全聯門市採買過年年貨,刷CUBE卡滿額最高13%回饋;同時還提 供省錢秘技,周六、周日到全聯刷CUBE卡單筆滿額可拿福利點(有限 量)。另在家樂福線上購物,結帳輸入折扣碼cube2024,單筆滿額可 現折回饋,刷CUBE卡並切換集精選權益方案,每筆權益3%小樹點回 饋且無上限;momo、PChome及蝦皮刷卡辦年貨,滿額最高1,000元回 饋。
永豐銀行也推家樂福、大潤發及愛買刷卡消費回饋優惠,特定商品 單筆消費分期滿額最高回饋1,400元現金抵用券;3月底前的天天永豐 日,單月累積一般消費滿額且完成登錄,及當月指定日特選商店消費 加碼回饋,另有天天共七大指定特選商店,除卡片既有回饋權益,額 外再加碼2%回饋。
大潤發流通事業再創驕人紀錄,榮獲英國IGD零售組織疫後評選為全球30家未來創新店之一,成為台灣唯一入選的零售企業。這次榮耀不僅代表大潤發的卓越成就,也顯示了台灣零售業的創新力量。
IGD自1905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促進食品與消費品行業的發展,並在2023年通過全球零售之旅,評選出30家符合未來商店模型的商店。這30家商店在優化營運、創造價值、增強顧客體驗以及積極影響等方面表現突出,其中大潤發內湖店因其在「增強顧客體驗」上的優異表現而脫穎而出。
內湖店的成功,部分歸功於其對當地產品的重視,特別是設有專用貨架展示台灣不同地區的特色產品。此外,店內還提供了包容性購物體驗,如為孕婦和殘障人士設置優先結帳通道,以及為寵物主人提供大型一站式服務區,這些都是大潤發追求差異化和卓越的具體體現。
大潤發強調,其成功不僅來自於實力雄厚和價值實在,更來自於不斷追求卓越的信念。從2002年開幕至今,內湖店不斷進行階段性優化,從美商街、樂食匯、LaPlace到賣場,每一次的改裝都旨在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和消費體驗。
2018年,大潤發內湖店進行全面改裝為Life store,並與金石堂、迪卡儂及寵物公園等專業合作夥伴合作,讓顧客在購物時享有更多樂趣。2023年,無印良品Muji的加入,更是讓顧客能夠一站式購足所需。
透過優質的商品陳列、透明的價格、加強的顧客互動體驗,大潤發內湖店不僅蟬聯多年全台業績店王,也成為顧客心目中的理想購物目的地。這次榮獲全球未來創新店殊榮,更是對大潤發創新精神與貢獻的肯定。
大潤發流通事業再創里程碑!內湖店改裝啟用,帶給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
【台北訊】近期,大潤發內湖店完成改裝並正式開啟,這一里程碑的達成,不僅象徵著大潤發的發展進入新階段,也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自2017年起,大潤發便開始推行Life Store改裝新店型,強調購物旅程的體驗,並在數位化購物上進行不斷創新。
除了內湖店,今年全台還有中壢、忠明、平鎮及員林共計五家店完成改裝。未來,大潤發計劃在2024年再進行二至四家店的改裝,以逐步完成全台Life Store的全新店鋪改造。
改裝後的內湖店,除了賣場環境和設施的改善,還加入了許多新服務,如生鮮蔬果自助過磅區、自助結帳機台等,讓消費者可以更加自主地完成購物過程。這些新服務在疫情期間尤其受到歡迎,據調查,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會選擇使用自助收銀台,年長者也能輕鬆使用,增強了購物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大潤發在加入全聯集團後,全支付的挹注也為大潤發帶來了數位化省力化生活圈的擴大,提升了服務品質。目前,使用全支付的消費者已佔來客數的3成以上。
購物體驗的改善從停車場開始,現在的收費制有效地解決了周邊辦公大樓上班族搶占車位的问题,讓消費者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出停車場。結帳過程的便利性也得到提升,結合科技與數位整合,未來預計將全部落實電子貨架等新設施。
從2017年Life store改裝開始,法籍總經理陸晏德就著眼於提升顧客的購物舒適感與員工的工作心情。賣場環境的改善、清潔、安全,甚至燈光的溫暖,都是為了呼應顧客的需求。大潤發營運總監賴淑子表示,透過滲透率數據調整商品,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創造出良好的業績。
內湖店的改裝計畫成為品牌經營的焦點,其成功經驗將為未來的改裝計畫提供參考。未來,大潤發將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喜好和競爭環境,量身打造符合當地需求的改裝計畫,以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