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運汽車製造(未)公司新聞
在此前提下,台灣電動巴士產業有望拚整廠輸出,供應鏈人士指出,電動巴士展現商機,若能夠整廠輸出,則不只台灣市場快速爆發,相關供應鏈包含車王電(1533)、東元、緯創等相關業者都可望因此跨出台灣市場,同步受惠。
近日電動巴士廠成運汽車與華德動能受到高度矚目,在官員帶領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貝尼亞參訪後,南美的電動巴士需求更受矚目。
車王電更指出,該集團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組建培訓南美洲團隊,集團內目前已有七位 來自巴拉圭的工程師,後續將會進一步推動車王電及華德動能綠能載具及關鍵零組件製造及營運服務。
另外,成運看好全球電動巴士需求湧現,最快可於2026年時取得一年2萬輛的訂單。成運汽車除了要將台灣成熟的電動巴士科技及快充技術移轉至友邦巴拉圭落地生產,同時要將台灣運行成熟的車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智慧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慧站牌及手機APP公車動態查詢系統導入巴拉圭。
華德動能為車王電旗下,在此次巴拉圭總統當選人參訪之前,華德動能深耕台灣電動商用車市場,大南汽車已經向華德動能採購之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6月底才舉行通車典禮。2022年華德與日本住友商事策略合作,成功進軍日本電動巴士市場,已經有多輛車在日本北九州進行運行,目標在未來三年內成為日本最主要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
今年5月,華德動能並與美國OPTIMAL 集團簽訂框架協議書,將啟動開發設計符合美國IRA法案獎勵標準之大型電動校車、V2G智慧充電等商品及服務,並進行北美投資設廠之規劃,目標在未來幾年內與OPTIMAL共同成為美國電動巴士最主要的供應商。
台灣電動巴士領軍企業成運汽車製造,看準全球市場機遇,近期將在巴拉圭設立電動巴士廠,展開國際布局。該公司計畫投資約40億元,並目標取得51%的股權,不僅要供應當地市場,也將作為外銷鄰近國家的生產據點。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貝尼亞率團訪台,特別參觀成運五股場,現場展出了12米電動彩繪公車及電動城際巴士。成運董事長吳定發和總經理吳忠錫親自介紹,強調巴拉圭的電力屬於全綠電,成運的快充型純電巴士將創造全球第一個全綠電公共交通典範。
吳定發指出,巴拉圭雖然有豐富的電力資源,但汽柴油全數進口,導入電動巴士將能大幅節省燃料成本,並減少外匯支出。吳忠錫透露,巴拉圭新任總統規劃將當地約4,000輛傳統巴士全部更換為電動巴士。
成運將將台灣成熟的電巴科技與快充技術帶入巴拉圭,目標達到35%當地自製率,並獲得南美洲共同市場的免關稅優勢。此外,公司還將導入台灣成熟的車隊管理系統、智慧交通系統、智慧站牌及手機APP公車動態查詢系統。
吳忠錫強調,成運與巴拉圭業者已就投資細節進行討論,並期望年底前達成共識。此外,成運看好巴西市場,政府已訂立推行1萬輛電動巴士政策,市場規模預估超過200億元。成運的快充技術在市場上具有優勢,對於公司在中南美洲的布局具有戰略意義。
成運汽車製造目前與多國廠商洽談合作,包括美國、印度、日本及卡達等地,未來可能進行技術授權或直接投資設廠。公司今年上半年已損平,預計全年可獲利,營收將突破30億元,並為上市做準備。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貝尼亞(Santiago Pena)近日訪問台灣,13日 特別率團參訪成運五股場。成運於現場展出12米電動彩繪公車及電動 城際巴士,並由董事長吳定發及總經理吳忠錫親自接待說明。
吳定發表示,巴拉圭與巴西共有的Itaipu水電站是全世界發電量最 大的水力發電廠,因此巴拉圭的電力屬於全綠電,成運的快充型純電 巴士導入巴拉圭生產製造,並使用巴拉圭的全綠電,將創造全世界第 一個全綠電公共交通典範。
吳定發進一步指出,巴拉圭雖有充沛電力,但汽柴油卻全數進口, 發展電巴將可充份使用該國過剩電力,大幅節省燃料成本90%,省下 巨額購油外匯。吳忠錫表示,根據巴拉圭新任總統規劃,主要希望在 任內將當地約4,000輛傳統巴士全數汰換為電動巴士。
此次進軍巴拉圭,吳忠錫說,成運將把台灣成熟的電巴科技與快充 技術移轉至當地落地生產,希望達到35%當地自製率、以獲得南美洲 共同市場的免關稅優勢,同時也會導入台灣運行成熟的車隊管理系統 、智慧交通系統、智慧站牌及手機APP公車動態查詢系統,為台灣電 巴廠整廠輸出邦交國首例。
吳忠錫指出,成運與巴拉圭業者目前已就投資細節討論,希望年底 前可以拍板,設廠後估每年只要生產達500輛規模就可達到損平,而 除巴拉圭市場外,成運更看好鄰近國家都陸續訂出電巴政策的效益。
以巴西為例,吳忠錫說明,政府已訂立推行1萬輛電動巴士政策, 快充電巴商機保守估逾200億元,雖已知有包括賓士、比亞迪將進駐 巴西,但成運的快充技術仍具有相當優勢,未來巴拉圭據點對成運於 中南美洲布局,將有重要戰略意義。
除在巴拉圭已有較具體的計畫,吳忠錫進一步透露,由於目前全球 電動巴士趨勢已確立,亦吸引包括美國、印度、日本及卡達當地廠商 洽談合作,除技術授權模式,美國市場亦有可能直接投資設廠,預期 明年就可有較明確的進展。
吳忠錫強調,成運今年上半年已經損平,全年可望獲利,營收也將 突破30億元,也將朝向掛牌上市做準備。
裕隆集團旗下的成運汽車製造(1525)近期表現亮眼,繼第一季獲利創下單季新高後,股價也因應市場對電動車、電動巴士的熱潮,連續七個交易日大漲逾39%,成為證交所列出的注意股。公司1日提前公告,4月自結稅後純益達1,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46倍,每股純益0.2元。 交通部1日宣布,將投入643億元強化推動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市場普遍看好成運汽車將因此受惠。在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的背景下,預計明年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成運汽車已全面盤點產線狀況,並為滿足電巴大單,去年已新增專門產線,目前主要採取單班加班生產,未來將根據需求調整為兩班制甚至三班制。 根據交通部資料,目前國內已有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目要求,並在國內設廠生產。為達成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尚有約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汰換。成運汽車表示,公司除自身外,華德動能等主要大廠也是其客戶。 在客戶增加下單的情況下,成運汽車第一季電巴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296%。目前巴士車架在手訂單逾800輛,公司積極提升產能,目標年產能達1,500輛。隨著出貨量增加,公司樂觀預期今年本業業績將逐季成長,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法人預測全年可望挑戰歷史新高紀錄。 除了電動巴士,成運汽車近期也獲得高速巴士大單,首批出貨達100輛,後續還將有第二波下單,預計最慢第四季出貨。若順利接獲第二波訂單,將同步推升明年業績成長動能。受本業成長及大陸轉投資杭州廠一次性處分利益影響,成運汽車第一季稅後純益達1.92億元,每股純益2.63元創單季新高。 在題材面與業績基本面利多下,成運汽車1日股價再漲3.5元,收於113.5元,改寫近六年新高。不過,成交量較前一日的1.85萬張明顯縮水。
交通部1日宣布將斥資643億元強化推動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市場 看好江申受惠程度可望擴大。
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預期明年市場需求將更進一步擴大下, 江申也已全面盤點產線狀況;為滿足電巴大單,江申去年已新增電巴 專門產線,目前產線主要先以單班加班因應,未來一旦單量續增,可 進一步增為兩班制甚至三班制生產。
根據交通部說明,目前國內已有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 目要求,並在國內設廠生產,另有四家車廠也積極對應國產化項目中 ,為達成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尚有約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汰換 。江申表示,除成運之外,國內包括華德動能等主要大廠皆為公司客 戶。
在部分客戶已開始增加下單情況下,江申第一季電巴營收較去年同 期大增296%,目前合計巴士車架在手訂單逾800輛,為滿足市場需求 ,江申也已積極拉高產能,目標增至年產能達1,500輛水位。
隨著出貨量持續放大,江申因此樂觀今年本業業績將逐季成長,下 半年表現將更優於上半年。法人看好,全年可望挑戰歷史新高紀錄。
事實上,除電動巴士外,江申近期也接獲高速巴士大單,首批出貨 就達100輛,後續還將有第二波下單,目前預計最慢第四季出貨,客 戶希望在明年第一季出貨完畢,緊接著若順利再接第二波訂單,也都 將同步推升明年業績成長動能。
隨本業成長,加上大陸轉投資杭州廠一次性處分利益,江申第一季 稅後純益1.92億元,每股純益2.63元創單季新高。
受惠題材面與業績基本面利多,江申1日股價再漲3.5元、收113.5 元,改寫近六年新高,不過成交量4,057張較前一日的1.85萬張明顯 縮水。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帶著台灣企業的熱情與期待,於23日親率訪問團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參加台沙貿易合作的重頭戲——利雅德台貿中心的開幕典禮。這是台灣在中東地區設立的第五個貿易據點,對於開拓沙烏地阿拉伯的商機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 典禮現場,超過150位貴賓及企業領袖共襄盛舉,包括我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鄧盛平,以及擁有26萬5千位企業會員的利雅德商工會(Riyadh Chamber)。當日,貿協與利雅德商工會也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台灣企業在當地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黃志芳在會上強調,台灣作為全球產業及經貿大國,不僅擁有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同時也願意與沙烏地阿拉伯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各種商機。他提到,台灣在航太國防、智慧移動、交通物流、食品農業、建築元件與服務、娛樂休閒運動、水電與再生能源、醫療護理、消費品與零售、電信及傳播等領域,都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未來與沙國的合作前景廣闊。 此次黃志芳帶領的「2023年中東藍海旗艦團」,由包括成運汽車、奇景、研華、馳諾瓦與台中榮總等10家重量級企業組成。團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基金、公共交通公司、上市控股集團以及利雅德商工會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貿協也在開幕日舉辦了「台灣科技日」,與當地重要企業進行了一對一洽談,為台灣企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貿協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成立台貿中心,23日盛大開幕,同時舉辦「2023年中東藍海旗艦團」參訪活動。
貿協鎖定沙國規劃的2030願景商機,舉辦「中東藍海旗艦團」,邀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等三大領域的國內業者,包含鴻海、成運汽車、馳諾瓦(飛宏子公司)、中華電信、研華、奇景光電、利凌、台中榮總等前來考查,期望能創造雙贏,協助沙國推動智慧城市,打造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產業生態圈,推動國內的廠商能進軍黑金商機。
黃志芳表示,沙國政府制定「2030願景」政策,將斥資超過5,000億美元進行「新未來(NEOM)計畫」,分別為文創娛樂(Qiddiya)、紅海計畫(The Red Sea,含觀光旅遊)、打造未來城(NEOM)、社區翻修計畫(ROSHN)。
這些計畫有一個重要的特色,不是只有銷售商品,也希望強調在地化的合作投資。
黃志芳說,沙國發展有13個重要項目,貿協整理出來對於台灣廠商最有利的有六大項目,包含醫療照護、電動車、食品農業、航太國防、交通運輸以及綠能。
黃志芳分析,電動車產業是全球新趨勢,沙國也在積極發展,預計2021至2027年期間,沙國電動車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42.5%的速度快速擴大,首都利雅德已宣布,將於2030年前達到30%車輛電動化。
貿協此次邀請電動車國家示範隊成員成運汽車,將與沙烏地國際工業園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規劃在延布(Yanbu)設廠生產電動巴士。
另外,鴻海也宣布與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設立合資企業Ceer,打造技術先進的轎車及休旅車(SUV),目標2025年推出品牌電動車。
隨著沙國電動車數量逐漸增加,周邊商機如充電站等同步放大,有利台灣電動車充電站硬體或解決方案的企業前來發展。
台灣醫療發展全球有名,穆斯林每年至麥加朝覲人數眾多,衍生對醫療救護器材需求大,參訪團成員認為,健康照護是中東、北非地區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這次前來的台中榮總,就是智慧醫療百大醫院之一。
開幕典禮逾150位貴賓及企業領袖蒞臨,包含我國駐沙烏地阿拉伯 王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鄧盛平、擁有26萬5千位企業會員的利 雅德商工會(Riyadh Chamber)等。此外,貿協當日亦與利雅德商工 會(Riyadh Chamber)簽署合作備忘錄,壯大在地企業盟友。
黃志芳表示,貿協在台灣的重要貿易夥伴國皆設有據點,沙國是中 東第一大經濟體,目前正在全力推動2030國家願景建設計畫,於利雅 德成立台貿中心將協助我國商品拓展貿易商機,亦將尋求我企業與沙 方合資或公私合營方式,爭取沙國改革開放政策下龐大轉型商機。
黃志芳強調,台灣是全球產業及經貿大國,具能力亦有意願與沙國 攜手合作,包括航太國防、智慧移動、交通與物流、食品與農業、建 築元件與服務、娛樂休閒運動(如電競)、水電與再生能源、醫療照 護、消費品與零售、電信及傳播等,都是台灣產業具競爭優勢領域, 未來可加強與沙國合作爭取商機。
黃志芳此次親率鴻海、成運汽車、奇景、研華、馳諾瓦與台中榮總 等10家重量級業者組成的「2023年中東藍海旗艦團」,陸續與投資2 030願景計畫的沙烏地主權基金(PIF)、沙烏地公共交通公司(SAP TCO),及負責沙國新未來城NEOM計畫並跨足建材、製造、石化產業 的上市控股集團Zamil Group、大型集團Ajlan & Brothers及利雅 德商工會等深度交流,貿協並於開幕日舉辦「台灣科技日」,與當地 重要企業進行一對一洽談。
【台灣新聞】彰化二林中科園區興建亞洲最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成運汽車搶攻全球市場
台灣電動巴士製造龍頭成運汽車,近日於彰化二林中科園區啟動全台灣第一座、亞洲除大陸以外最大的電動巴士產業園區建設,投資金額高達25億元。該園區預計明年年底完工,將成為成運汽車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在動工儀式上表示,投產後的園區將能夠年產2萬輛的KD件與組裝整車6,000輛,創造超過5,000億元的產值,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發展將產生顯著影響。
二林電巴園區佔地20公頃,不僅包括研發中心、自動化大樑生產製造中心,還有市區公車長途客運底盤廠和車身廠的主廠房,以及辦公大樓、交車中心、次系統廠房,並且擁有自動化電池芯和電池模組pack生產線。
動工儀式當日,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長王美花等政府高層出席,同時日本東芝Toshiba和日本合作公司代表也到場,顯示成運汽車進軍日本市場的決心。
成運汽車總經理吳忠錫透露,公司已在台北國際智慧移動展上展出首款電動城際巴士,並已有國內客運業者洽談示範運行合作,海外市場如日本旅行社也對該款車表達高度興趣。
吳忠錫強調,成運的電動城際巴士具有卓越性能,每日行駛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充電效率高,電池壽命長,適合城際運輸需求。
自2003年成立以來,成運汽車已製造超過7,000輛巴士,擁有自主設計開發能力,未來將繼續拓展全球市場,成為電動巴士領域的領先者。
全台首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在彰化二林中科園區正式動工,這是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這個園區將成為非紅色供應鏈的最大電動巴士廠,未來四到五年內,預計一年可接單2萬輛電動巴士,對台灣整體供應鏈產值推升至5,000億元具有重要意義。 投資這個園區的老牌巴士大廠成運汽車,背後的大股東包括了電子大廠緯創、國泰私募基金,以及大同企業,供應鏈合作夥伴還有台塑、東元等47家企業。成運董事長吳定發對全球電動巴士市場前景充滿信心,預計最快2026年就能取得一年2萬輛的訂單。 動土典禮吸引了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多位高階官員出席。成運汽車投入這個產業園區,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還因為已與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地的相關業者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可望成為最快整車外銷的企業。 吳定發強調,政府推動的示範型計劃為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成運汽車已與緯創、大同、東元、台塑等47家企業進行合作对接,並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簽訂協定,力圖以最快速度進入新加坡市場。 在生產規劃方面,成運汽車今年預計交付249輛示範型計劃電巴和39輛一般型電巴,共計288輛。從9月份開始,預計每月出貨25輛,全年總計388輛。明年出貨預估將達700輛,並有望突破千輛,成運汽車在大量出貨後,今年已經開始獲利。
全台第一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位於彰化二林中科園區,主要投資者是老牌巴士大廠成運汽車,而成運背後的大股東也都大有來頭,除了電子大廠緯創、國泰私募基金,還有大同。供應鏈合作對象則除了上述大廠外,還有包括台塑、東元等47家企業。
成運董事長吳定發昨日表示,看好全球電動巴士需求湧現,最快可於2026年時取得一年2萬輛的訂單,台灣整體供應鏈產值並可望推升至5,000億元。
昨日動土典禮出席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鳯、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等。
成運投入二林電巴產業雲區,主要是電動巴士產業前景看好,除了政府政策鼓勵外,成運已與日本、新加坡、印度相關業者簽約合作,未來可望成為最快整車外銷,而且帶動國內相關業者。
吳定發指出,政府推動示範型計劃奠定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基礎,到今年7月15日前成運將有350輛電巴在全台營運,目前成運正在與緯創、大同、東元、台塑、義隆、公信電子、寶錄、飛宏、旭隼、格斯科技、輝創、起而行等47家業者對接中,也已經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簽訂協定,將用最快速度進入新加坡市場。
對於生產規劃,成運表示,今年除預計交249輛示範型計劃電巴、39輛一般型電巴共288輛,吳忠錫指出,9月起可望開始出貨採用東元國產馬達的電巴,期望9月到12月每月都出25輛,這樣估算,今年交貨有望達388輛,明年出貨預估700輛起跳,並可望上看千輛,成運在大量出貨後,今年已經開始獲利。
成運二林電巴園區占地20公頃,除規畫研發中心、自動化大樑生產 製造中心和市區公車長途客運底盤廠和車身廠的主廠房,還有辦公大 樓、交車中心、次系統廠房,及自動化電池芯和電池模組和pack生產 線。
7日的動工儀式除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長王美花等政府高 層出席,國外主要供應鏈日本東芝Toshiba也派代表出席,更有日本 合作公司代表到場,未來將與成運合作前進日本市場。
事實上,成運4月於台北國際智慧移動展上,就已展出第一款電動 城際巴士。成運總經理吳忠錫表示,成運的電動城際巴士除已有國內 客運業者洽談示範運行合作,海外更有許多潛在買家,例如日本旅行 社看好疫後旅遊需求,對該款車表達高度興趣;隨著成運電動城際巴 士於今年12月量產,可望擴大海外訂單。
吳忠錫說明,成運的電動城際巴士被規畫為在台北至桃園機場、台 北至桃園、台北至基隆、台北至宜蘭等城際運輸的最適運具,經車輛 研究測試中心測試,每日行駛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是目前全球電 動巴士最佳性能表現之一,可充分滿足城際之間的里程要求。
吳忠錫進一步指出,成運快充電動巴士採用LTO鋰鈦氧電池,可在 15分鐘內從20%充電到80%,且電池壽命長,充放電循環可高達2萬 次,可做為動力電池十年以上,並在車輛退役後再轉作儲能電池十年 以上。
成運汽車成立2003年,為擁有自主設計開發能力之巴士製造商,至 今製造超過7,000輛巴士。
成運電動中巴將於明年第二季上市,客戶日本兩備公司旗下350輛 車要汰換為成運的7米電動中巴,預料帶起成一波業績成長潮。
吳忠錫透露,他近期將拜訪印度的清奈與孟買。其中清奈共有500 輛柴油車要汰換為電動車,預定明年底完成,成運將帶著供應鏈在當 地就近生產與供貨。至於印度孟買的馬哈拉什特拉邦,計畫在2040年 將2萬輛燃油公車全部汰換為電巴,商機看好。
吳忠錫強調,每個國家或地區,都關心就業率與稅收,且全球都在 講在地化,都希望將部分稅收與就業,留在當地。面對此一趨勢,成 運的電巴供貨,將以整廠輸出模式,將台灣生產的零組件,運送至國 外組裝,以符合對方採購的要求。至於成運電動車的馬達與東元電機 合作,希望今年9月以後,東元馬達供應量每月可達25輛,明年提升 至50輛。
台塑集團近期將加大在電動巴士及儲能领域的布局,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透露,電動巴士方面,集團正在與成運汽車製造、順益、華德動能、愛巴士等積極洽談合作。同時,也在印度尋求電動巴士的合作機會。在儲能領域,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預計年底完工,將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電網級」儲能案場。王瑞瑜強調,鋰鐵電芯對電動車和儲能系統等多元領域提供穩定的電力。過去,電動巴士所需的電池多仰賴進口,但隨著國產鋰鐵電芯即將量產,台塑集團已與上述四家電動巴士公司密切合作,期望早日確定電芯規格。在儲能方面,台塑新智能與翰可能源、眾樹能源在台南市永康設置的首個案場已啟用,並計劃在雲林、南投、嘉義等地設置更多儲能案場。此外,集團已在日本通過安規認證,並成立示範點,未來將加快步伐進軍日本儲能市場。美國市場方面,台塑集團也在積極尋找經銷商中。
智慧城市展昨日盛大開幕,東元(1504)在會場上展出了國內首創的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SiC(碳化矽)高功率直驅電動車用驅動器。東元機電系統暨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高飛鳶在活動中透露,公司的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在國內市場上成功獲得成運巴士的訂單,而海外市場方面,印度的電動巴士及貨卡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並出貨。 高飛鳶強調,目前台灣前兩大電動巴士製造商——華德動能和成運巴士,都已經採用東元的電動車動力系統,並且完成了國產化電動巴士的認證。首批DMIT(設計製造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已經交付給客運業者,準備投入路線營運。而新接到的成運巴士訂單,也將從今年開始逐步出貨。
至於儲能方面,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最快今年底分階段完工,屆時將成為全台最大規模的「電網級」儲能案場。
王瑞瑜指出,鋰鐵電芯可為電動車及儲能系統等多元領域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然而,過去電動巴士所需電池都仰賴進口,隨國產鋰鐵電芯即將量產,目前已跟成運、順益、華德動能、愛巴士這四家電動巴士密切接洽,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把巴士所需要的電芯規格定案下來。
儲能部分,台塑新智能已與翰可能源、眾樹能源在台南市永康設置的首個指標性案場,去年12月中旬已啟用,在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最快年底分階段完工,屆時將成全台最大規模「電網級」儲能案場;另外,在雲林、南投、嘉義也都有設置儲能案場的規畫。
王瑞瑜表示,去年12月已在日本通過安規認證、也已成立示範點,未來將會加快腳步,跟合作夥伴雙日集團、東京電力公司等,正式進軍日本儲能市場。至於美國市場部分,目前也在積極尋找經銷商當中。
高飛鳶表示,目前台灣前兩大電動巴士車廠華德動能及成運巴士,皆已使用東元電動車動力系統,且完成國產化電動巴士認證,首批DMIT(設計製造在台灣)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已交付客運業者,即將投入路線營運,新接獲成運巴士訂單也將在今年開始出貨。
成運指出,今年參展的最大亮點-電動城際巴士,採用輪邊感應馬 達,搭載109kwh的LTO電池,為台北至中正機場、台北至桃園、台北 至基隆、台北至宜蘭等城際運輸最適運具,經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 RTC)測試,每日行駛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堪稱目前全球電動巴士 最佳性能表現之一,可充分滿足城際之間的里程要求。
12米2門低地板電動市區巴士甫通過交通部111年度示範型計畫,採 用國產東元中央馬達,搭載109kwh高安全性的LTO鋰鈦氧電池,15分 鐘內可從20%充電到80%,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達2萬次,使用十年 以上,在車輛退役後再轉作儲能電池十年以上。
公司說明,成運的電巴快充不僅為今年參與智慧城市展的亮點,更 是爭取訂單的利器。
成運交給國光客運於新北市運營三條路線的30輛電動公車,自202 1年6月7日至去年底累積已行駛約250萬公里,每趟充電皆在10分鐘以 內。這些電動公車皆通過車輛測試中心測試,每天可行駛500公里以 上,預計今年第三季將測試台北-新竹每日行駛750公里、台北-高雄 每日行駛1,400公里。
成運指出,目前已上路的車型,包括12米2門、12米3門、9米1門等 三款電動市區公車,近期與欣欣客運合作打造的羅斯福路幹線電動公 車,獲得交通部電動公車示範型計畫補助,將於30日通車,成運也攜 手欣欣客運在木柵打造北市第一座電巴快充場域,也將同時揭幕。
除市區公車之外,成運透露已研發出電動遊覽車及全國第一輛電動 城際巴士,皆使用LTO鋰鈦氧電池,快充速度可在15分鐘內從20%充 電到80%,且充放電循環可高達2萬次。
成運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及2050淨零碳排目標,國內電 巴市場可期,未來除將爭取更多合作案訂單,在現有6,000多坪的屏 東工廠外,也已宣布於中科二林園區興建國內第一座結合智慧技術的 製車產線,預計明年量產,年產能上看3,000輛。
成運汽車商務採購部副總經理吳怡儂指出,導入知識管理系統能強 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及優化流程。吳怡儂分享,電巴產業每2至3年就 會推出新車型,製造所需的零件品項多元,加上公司內部職能面向相 當廣,與不同供應商交易的過程中,會累積大量合約、重要信件等資 料與紀錄。
過往大多得靠搜尋E-mail信件來回溯與客戶、供應商的往來紀錄, 在跨單位與時間的溝通下,難以在短時間內清楚掌握整體狀況,甚至 遇到人事異動,資料就容易石沉大海。為優化作業流程效率,成運決 定導入知識管理系統,讓來自不同人、事、物的資料可以集中留存, 不再為文件或前人經驗遺失而增加作業時間,更能把心力放在問題解 決與開發設計等更重要的工作項目上。
吳怡儂舉例,公司與廠商的歷史往來,過去都要從個人信箱去翻找 ,若是時間久遠或相關同仁已離職,就要憑印象人工登入一個個歷史 帳號查閱。導入Vitals ESP後,讓這些文件能集中的被保存與查找, 同仁可以透過關鍵字隨時調閱,可以快速的與查閱公司過往資料,讓 新進同仁更快速進入狀況,大幅縮短學習曲線。更重要的是,可以幫 助公司做完善的知識資產保存與累積。吳怡儂強調,對車廠而言,車 輛設計與研發的紀錄相當珍貴,企業不僅能從成功案例延續正確知識 ,也能透過失敗案例,從錯誤中學習,不斷反覆驗證,找出最佳解方 。
吳怡儂提到,近期成運申請ISO 16949認證,為統整各部門複雜的 作業程序書,利用Vitals ESP直觀的操作介面,集中且有規則的管理 所有最新發行文件,透過留言與提及功能提升跨部門溝通效率,彈性 的權限管控,能分責分權設定員工查找文件的權限,兼顧資安及保密 安全性,在因應稽核時,精準快速的搜尋,也能節省許多人力與時間 成本。
在叡揚專業顧問的輔導下,成運也透過Vitals ESP,提升人才培育 效率。吳怡儂強調,系統化的價值在於,完整保存歷史資料,呈現客 觀的公文、合約、報價等歷史狀態,新進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快速 掌握公司與客戶的合作模式,幫助其較快進入工作狀態。資深員工也 能將實務經驗進一步傳承,小到簡易表格建立,大到複雜的解決方案 ,讓新進人員有學習素材,而不是一片空白,從頭學習。對於帶領新 人的資深員工來說,也可省下大量教學時間。
吳怡儂觀察,過去產業環境變化較小,再加上工作內容及往來對象 固定,員工多以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面對職場環境,現在為 能夠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組織內部須達成共識才能聚焦,並就重點議 題討論,得出有效解決方案,因此知識管理能幫助員工培養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來面對各項職場議題。此外,導入Vitals ESP, 讓企業內部知識共享效率提升,使員工思維從個人主義轉為團體意識 ,促使組織之間有更多互動交流,增強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