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投信(公)公司新聞
聯邦投信台股團隊表現持續受肯定,聯邦金鑽平衡基金採彈性波段操作,靈活掌握股票與債券雙重獲利契機,因應市場變動調整最佳股、債投資比例,過去曾榮獲2015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三年期以及2018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五年期,今年再度奪得獎項顯示長期表現非常穩定。
近一個月來,新冠肺炎散播至全球,為有效控制疫情,各國紛紛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各國央行及政府亦分別推出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支撐投資人的信心,全球股市也因此出現不小的漲幅,然基本面仍出現多空紛雜的情況,也因此考驗經理人操盤能力。
聯邦金鑽平衡基金經理人洪浩哲表示,整體產業狀況在受新冠肺炎影響下,近期較為穩定的電子產業,集中在NB(筆電)、Server(伺服器)相關的領域,主要受惠於各國實施封城,要求員工在家上班(Workfromhome)的緣故,惟餐飲、服飾、航空業因歐美封城解禁預計落在5月上旬,屆時待疫情控制住後,該產業表現可望恢復過去的活力。
整體而言,洪浩哲認為在新增確診人數開始下滑、恐慌情緒減緩與全球資金寬鬆下,預期股市將逐步回升,下半年投資報酬率股將優於債,故建議投資人可於此時分批進場布局,以便迎接後第二季跌深反彈格局。
近期因疫情導致市場震盪人人自危,資產管理業更需要將危機化為轉機,聯邦投信表示,將以超過20年的資產管理經驗,致力為投資人創造長期財富,在波動中主動挖掘投資機會。
隨著全球貿易戰和地緣政治風雲變幻,市場波動不斷,許多國人開始尋求更穩定的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投資因為其簡便性和分散風險的優勢,逐漸成為投資新趨勢。這種投資方式不僅能讓投資者省去不斷關注市場波動的麻煩,還能在市場低迷時買進更多單位,進而拉低平均成本,當市場回升時,投資回報也會更亮眼。 在台灣,統一、元大、摩根、復華、群益、國泰、保德信、野村以及瀚亞投信等投信公司的定期定額產品相當受歡迎。特別是那些專注於台股和大中華地區的基金,以及以生技、印度基金為主打的強項基金,都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根據近三年的數據,台灣投信市場的定期定額投資成長率呈現兩極化趨勢,有的投信成長迅猛,有的則成長緩慢。在這之中,合庫、聯邦、安聯、中國信託、復華、台新、柏瑞、統一、野村以及群益投信等公司的定期定額投資成長率名列前茅,其中合庫投信的成長率更是高達1,421.5%,聯邦投信也以427.8%的成長率表現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安聯投信的定期定額產品一直以來都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尤其是該公司推出的台股基金,在市場上表現突出。這也反映了以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台股投資,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投資風格。 瀚亞投資表示,對於波動較大的中長線市場,定期定額投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投資者不必過度關注市場變化,也能夠分散投資風險,進行長期投資。近年來,印度和中國的經濟增長迅速,吸引了許多台灣投資者通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布局。
以定期定額金額來看,前十大是統一、元大、摩根、復華、群益、國泰、保德信、野村以及瀚亞投信。觀察各投信定期定額的前三大基金,則是以台股、大中華基金最多,不過也有投信以其強項如生技、印度基金進入前三強。
國內投資市場近三年定期定額成長率,則是呈現分化表現,有超高成長也有負成長。近三年定期定額成長率前十強分別為合庫、聯邦、安聯、中國信託、復華、台新、柏瑞、統一、野村,以及群益投信。其中合庫投信成長率高達1,421.5%,聯邦投信也有427.8%,安聯、中國信託投信則都有破百的成長率。
安聯投信不論是在近三年來或是還是2019年統計至11月底的定期定額金額中,成長比率都名列前茅,最受定期定額族青睞的就是安聯三檔表現優異的台股基金,顯見以定期定額參與台股成長,已成為近來不可忽略的趨勢。
瀚亞投資指出,具備中長線題材且波動度大的市場最適合定期定額,投資人可以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市場,就能分散進場點位與風險,達到長期投資的效用。而印度、中國過去幾年處於經濟高度成長環境,吸引許多台灣投資人定期定額布局。
加速內部資訊流通
莊雅晴先後於摩根、貝萊德等外商投信投身行銷、業務相關職務。她表示,客戶開發並非單純的買賣交涉,更是個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在這樣的想法下,她覺得自己是享受著與客戶的每一次談話。
也因為有對等的良性溝通,能夠更了解對方的需求,進而提供適切的服務。
莊雅晴認為,處理客戶關係如此,在公司內部的跨部門合作也是如此。她視各單位為身處一線的夥伴,而非上下屬的層級關係,期能教學相長。
為提高資訊的流通性,她積極建立內部的溝通平台,「投信各部門性質不同,即使是同一部門中的小單位,所處理的事項也可能有不小的差異,若訊息無法正確且快速地流通,容易步調不一,影響合作的效率,彼此間有暢通的資訊傳遞管道非常重要。」
強化投研提升效能
聯邦有集團的資源,聯邦銀行業務推動效率高,為各資產管理業者募集新基金或協銷基金時,多能達標,近年來更積極布局數位金融科技。
而在母公司的利基與管理階層的創新動能支持下,聯邦投信將陸續投入資源於交易系統等軟硬體設備,以及強化經理人、分析師等投研相關人才,期望能最大化營運效能。
除了來自集團的投入,莊雅晴期望將自己在外商的經驗帶進聯邦投信這個本土公司裡。她說,相較於外商投信,同仁在主動性和創新性上是稍微保守些,如能帶起各方更積極的討論風氣,有益於商品研發與決策流程優化。
就公司藍圖擘畫上,莊雅晴提到,將努力提升所有基金短中長期的績效表現,目標設定在同類型基金排名的前二分之一,未來再提升至前四分之一。低波動的固定收益產品會是未來聯邦投信耕耘重點之一,這類產品本來就符合多數投資人的理財喜好,如今又符合市場需求,現階段國際政經變化快速,金融市場多空節奏不易掌握,投資人傾向選擇相對穩健的資產。
產品滿足投資需求
伴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與理財觀念的更新、普及,透過定時定額來做退休規畫已是不可忽視的需求,相應的服務和商品也是重點發展路線。
此外,近期受市場關注的境外資金回流,同是公司重視的一環,聯邦集團會持續尋找更多投資的可能性,來創造更多商品來符合境外資金的需要。
展望未來,莊雅晴表示,團隊將不停精進各項能力,提升服務完整性,以引導客戶做最佳的資產配置,實踐公司「穩健」、「專業」、「誠信」的經營理念。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富達投信、台新投信、聯邦等投信新任總經理都已確定,分別由曾秋美、葉柱均及莊雅晴出任,另外,永豐投信和國票華頓投信也都公告新任總經理分別由陳宗熙及忻維毅接任。
至於貝萊德和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目前雖分別由貝萊德投信執行總經理佘曉光及德銀遠東投信主管劉芝齡代理總經理職務,據了解,德銀、遠東集團內部已內定由百達投顧總經理梅以德出任,該項人事案正待金管會核可。
也因此,年初傳出總經理出缺的投信名單中,只剩貝萊德集團至今尚未對外宣布新任人選。
國內投信董事長、總經理,每年幾乎都是四分之一以上要經過大換血,投信董總周轉率偏高也顯示國內投信經營不易,尤其在基金規模未達經濟規模的投信來說,要轉虧為盈更不容易。
根據Fundlover資訊顯示,在39家投信中,元大投信在2018年淨利逾10億元居冠,另安聯投信、國泰投信、野村投信、復華投信以及貝萊德投信等多家去年獲利也都逾5億元,仍有八家投信去年還是處於虧損,甚至有數家投信幾乎年年虧損。
基金界人士表示,即使投信每年有獲利,若沒達到預期目標,董事長、總經理還是會被檢討。
觀察2018年3月中美貿易戰開打,至9月中旬正式對大陸2,000億美 元商品課徵10%關稅,與這次爭端加劇,亞洲高收益債券指數表現越 來越佳。其中第一次最大跌幅約4.72%、第二次正式課稅約跌4.24% ,近期爭端加劇,仍維持高檔不墜,若以近期高點估算,跌幅僅0.5 8%,S & P 500則重挫4.55%。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指出,累計2018年3月22日至2019年5月17日期間 ,亞高收債券指數報酬率5.48%,略低於S & P 500指數為8.16%, 但亞高收債券指數具波動性較小的穩定性,適合追求適度風險與合理 報酬的投資人。
亞洲高收債具高殖利率與低存續期間的特性,對中美貿易戰干擾逐 漸產生鈍化的免疫效果。聯邦投信研究團隊強調,亞高收債更具有三 大優勢,即亞洲基本面強勁、收益收息兼具與流動性轉佳,及多國央 行相繼降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支撐亞高收債表現,目前美國聯準 會不升息環境下,仍是最佳投資標的之一。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分析,4月底亞洲高收債存續期間為2.98年、殖 利率達7.39%,高於長期平均的6.7%,且亞洲經濟成長強勁,違約 率持續下滑,資金連續七周流入高收益債券,預計行情持續走升。
聯邦永騰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產業布局分散,包括房地產、主權/ 類主權債券、原物料、能源與消費產業等,靈活調整投資部位以降低 風險。基金並設有新台幣、人民幣避險與美元三種計價幣別,還有配 息與累積級別供選擇,滿足多元幣別理財需求,有利資金運用更靈活 。
【台灣金融新聞】 近來,台灣投信業界人事異動頻繁,不僅是總經理層的更迭,更是整體產業環境變遷的反映。2018年,就有超過十家投信公司進行了總座的人選更換,而2019年這股風潮依然未歇,至今已有五家投信總座空缺。 今年開始,至少有兩家投信總經理發生變動。其中,宏利投信在11日宣布,前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將接棒成為宏利投信的新總座,雖然此任命還需經過金管會的核准。而柏瑞投信在年初也完成了總座的人選更替,董俊男接任,原總經理楊智雅則升任為董事長。 在眾多投信公司中,目前還有包括貝萊德投信、德銀遠東投信、聯邦投信、富達投信和台新投信等公司總經理的位子尚處於空缺狀態。國票華頓投信在街口網絡併購後,總裁和總經理也將在本月由董事會重新任命。 特別是聯邦投信,自總經理范玲玉在2018年底退休後,至今總經理一職仍處於空缺。而台新投信則由葉柱均暫代總經理。 另外,德銀遠東投信總座的傳聞人選為前保德信行銷長周偉德,但德銀遠東投信對此傳言並未作出評論,目前前總經理李沛華已離職,由代理總經理處理日常業務。 宏利投信對於馬瑜明的任命表示,他將領導公司在台灣市場的證券投資信託與資產管理業務,制定並執行相關策略。未來,馬瑜明將著重於擴大宏利與銀行通路合作夥伴關係,發展機構業務,並參與退休金改革的發展。馬瑜明將向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機構投資業務部主管暨宏利北亞區財富及資產管理部主管(日本除外)陳展宇匯報工作,陳展宇也擔任宏利投信的董事。 據了解,馬瑜明擁有約20年的產業經驗,其中大部分時間在貝萊德投信工作,過去六年擔任台灣業務總經理。他是投信投顧公會董事會成員,以及境外基金業務委員會主席。而過去一年代為領導台灣業務的代理總經理梁雅倩,將繼續領導台灣直銷業務。
目前包括貝萊德投信、德銀遠東投信、聯邦投信、富達投信和台新投信的總經理都還懸缺,而國票華頓投信在被街口網絡併購後,董、總也將在本月由董事會重新任命。
其中,聯邦投信總經理范玲玉在2018年年底退休後就一直懸缺至今,而台新投信目前的總經理由葉柱均暫代。據了解,德銀遠東投信總座傳將由前保德信行銷長周偉德接任,德銀遠東投信表示,前總經理李沛華已離職目前是代理總經理,對於傳言不予評論。
宏利投信指出,馬瑜明將領導宏利投信在台灣市場的證券投資信託與資產管理業務等,制定並執行策略,未來將專注於擴大宏利強大的銀行通路合作夥伴關係,發展機構業務,並參與退休金改革的發展。此外,他也將向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機構投資業務部主管暨宏利北亞區財富及資產管理部主管(日本除外)陳展宇匯報工作,陳展宇亦擔任宏利投信的董事。
宏利投信指出,馬瑜明擁有約20年的產業經驗,其中大部分時間任職於貝萊德投信,在過去六年擔任該公司台灣業務的總經理。他是投信投顧公會董事會成員,以及境外基金業務委員會主席。至於過去一年代為領導台灣業務的代理總經理梁雅倩,將繼續領導台灣直銷業務。
聯邦前瞻六脈基金採取主題式概念投資策略,聚焦於發展與提供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自動化、物聯網、智能運輸、健康與醫療、銀髮消費,以及清潔能源與環境保護等前瞻六大產業之相關技術、服務與產品之企業;投資流程首先是透過產業產值、成長潛力、供應鏈等面向綜合判斷潛在商機與投資機會,以決定各產業的投資優先順序,並配合行業景氣循環,決定產業配置比重;最後,由各產業中依據其核心技術與商業模式,挑選具有投資價值與成長潛力之投資標的。具有多元主題、分散投資風險的優勢,較不受單一產業景氣影響。
投資研究部協理郭明玉表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美國,經濟展望仍持續樂觀,在通膨回升下,預期股票投資,在升息環境中可望維持相對突出表現,加上目前亞洲經濟基本面健康,成長動能無虞,且亞洲企業市值和獲利成長快速,皆有利推升國際資金布局亞股意願。若從估值角度來看,多數亞太股市估值尚未達到高峰,亞股仍具投資潛力,在價位合理的情況下,可望成為國際資金加碼回補的首選。
聯邦投信總經理范玲玉亦指出,智能應用包羅萬象,在需求持續升溫帶動下,各大科技巨擘及新創獨角獸企業無不摩拳擦掌,極欲切入市場淘金;該基金投入大量研究資源,積極建構智能主題供應鏈資料庫,有效率地整合相關資源並動態建構優化投資組合,解決投資人個別選股的難題,聯邦前瞻六脈基金即是現階段最值得長期布局的投資選項。(李佳濟)
馬磊相對看好消費、資訊科技及工業等行業,目前投資A股市場仍以散戶為主,市場走勢仍深受到短期消息面及羊群心理影響,隨著A股入摩和巿場進一步開放,預計這一風格將會轉變,因為法人傾向進行長線投資,而非短期炒作。
他認為,在消費及工業升級推動下,消費、技術及工業板塊在未來三至五年有望實現持續而穩健的增長,因此有較大機會成為法人長期投資標的。
MSCI資本國際公司於15日公布半年度指數權重調整報告,A股首度納入新興市場相關指數,MSCI採取兩階段納入A股比重的方式,基於2.5%的納入因子將於今年6月1日生效、基於5%的納入因子將於9月3日生效,5%的基礎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占比約0.8%。
高盛證券之前即預估將吸引達205億美元資金流入,短期實質增量資金影響有限,但這是A股首次納入MSCI指數,大陸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階段性意義重大,對照過往台灣與南韓的經驗,首度納入MSCI指數後,陸股仍可望有所表現。
法人指出,新經濟產業強勁成長動能及銀行業獲利前景改善驅動下,MSCI中國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今年企業獲利預估有望分別達到23%與16%,搭配評價水準偏低優勢以及中國存託憑證(CDR)與MSCI納A題材發酵,陸股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青睞。
聯邦投信投資長郭明玉表示,各主要國家目前的指數位置和2007年高點比較,現在唯有上海綜合指數仍低於2007年6,124點的高點,今年陸股雖然有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等紛擾,由於大陸政權已鞏固,接下來領導人應會全力拚經濟,加上經濟開放、降低關稅等將吸引外資進入,看好陸股中長期後市。
群益投信表示,CES展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可說是科技趨勢前哨站。據中國媒體預估,今年CES展將有近4,000家廠商參展,近20萬人次觀展,規模空前。
受年度盛事即將登場、以及科技股指標那斯達克(Nasdaq)指數新年開工即強漲影響,台股科技型基金近一周績效全數收紅,平均績效達4.1%。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今年參展產品的五大趨勢包含:平板電腦、超輕薄筆電(Ultrabook)、網路電視加上3D功能、連網汽車(Connected Car)、及應用程式(App)。
最大亮點預料將是車商與網路軟體大廠共同打造的「四輪電腦」。此外,消息指出,音樂串流服務MOG預計宣布與多款汽車合作,車用電子領域未來的發展不容小覷,台灣相關科技概念股的前景令人期待。
陳煌仁表示,2018年的趨勢題材,包括AI人工智慧、3D感測、EV電動車、5G通訊,投資人須多留意。
機器人產業也是今年CES大展關注主題之一。第一金投信表示,機器人產業近年成長迅速,以工業機器人為例,2017年全球出貨量達34萬台,較前一年成長超過15%,預料未來三年將維持同等成長幅度。
聯邦投信指出,受惠於大數據、語音、視覺辨識與深度學習技術提升,今年CES大展將可看到更多人工智慧應用的產品及服務,包括擴增或虛擬實境、遊戲、自動駕駛、智能家居、OLED電視等都是業者持續推動創新的項目。
CES 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將於1月9日至12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聯邦投信在2016年11月推出以低波動選股策略加計債券部位的聯邦全視界平衡基金,表現深獲投資人高度肯定,加上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溫和復甦,再度規劃以低動波、高股息雙核心的高股息商品。
聯邦邦投信總經理范玲玉表示,作為長期秉持專業及注重操作績效的團隊,為了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化的選擇,推出以高股息、低波動核心策略的股票配置投資組合,來守護投資人的財富並完成投資人的夢想。
目前,美、歐洲區景氣仍處擴張期,且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處2.3%低檔,市場資金依然充裕,有利風險性資產持續表現。
聯邦全球高息策略基金經理人王光毅表示,新基金的投資策略,是以高股息、低波動為主軸,並配合計量模型選股,投資組合具產業分散、投資區域分散的效果,適值目前全球科技股回檔,「聯邦全球高息策略基金」可提供客戶穩定的現金股息,並在大盤指數盤整時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股票。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指出,統計自2008年初金融海嘯爆發前至今年3月底止,如以S&P 500高股息低波動股票指數與S&P 500股票指數比較,可看出這九年多來,S&P 500高股息低波動股票指數表現明顯較佳,累計投資報酬率達105%,優於S&P 500指數的72%;另外在年化波動度的表現上,S&P 500股票指數則相較低了約15%。因此,聯邦投信認為,以高股息、低波動為核心的選股策略,不僅能嚴控股票的下檔風險,更能有效守護投資人的資產。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繼2016年11月推出低波動選股策略,加計債券部 位的聯邦全視界平衡基金,獲投資人肯定後,這次再推出「聯邦全球 高息策略基金」;聯邦投信總經理范玲玉表示,作為長期秉持專業及 注重操作績效團隊,為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以高股息、低波動 核心策略的股票配置投資組合,為投資人創造更有利的財富。
觀察美國、歐洲區景氣仍處擴張期,且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處 2.3%低檔,市場資金依然充裕,有利風險性資產持續表現;聯邦投 信強調,聯邦全球高息策略基金一方面可參與全球經濟成長果實,一 方面可享有穩定現金股息,提高長期投資勝率。
基金經理人王光毅指出,這檔新基金投資策略以高股息、低波動為 主軸,配合計量模型選股,精選出低波動的投資組合,排除主動式操 盤基金可能追高殺低的疑慮,以及投資指數型股票基金(ETF)可能 過度集中大型權值股風險,在遵守篩選優質高股息企業的選股邏輯, 與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的選股架構,建立計量智慧選股模組,為投資 人掌握長期全球股市優異的投資回報。
統計2008年初金融海嘯爆發前,至今年3月底,以S & P500高股息 低波動股票指數,與S & P500股票指數作比較,顯示9年多來S &P 500高股息低波動股票指數表現明顯較佳,累計投資報酬率為105%, 優於S & P500指數的72%;年化波動度上,S & P500股票指數相較 低了約15%,代表以高股息、低波動為核心的選股策略,不僅嚴控股 票下檔風險,更有效守護投資人資產。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因為財務政策跟隨母集團等因素影響,獲利狀況不完全反映資產規模,並影響稅負多寡。
外資投信的基金商品向來以境外基金為主力,但因財務政策依循集團方針或有特定營運規劃,或是把資源分散至投顧等多個據點,獲利不全然反映營運狀況。
例如,富蘭克林將境外基金業務分至投顧,投信以境內基金為主,帳上獲利看來就不比其他外資,但業界仍會關注單一投信經營情形。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通常有數十億元的營收實力,包括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聯博投信、貝萊德投信等,去年營收介於10-20億元,但營業費用也相對高,扣除費用後的稅前淨利僅剩數億元,繳交的所得稅費用相對少。
去年所得稅繳最多是獲利排名稱冠的元大投信,稅費近2億元,幾乎是其他投信全年獲利總額。
野村投信獲利排第二,稅費1.4億元也排亞軍,但其在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僅第七,排名更前的聯博、摩根、安聯、貝萊德等,稅費都少於億元。
群益、國泰、富邦獲利排名前段班,稅費也擠入前十名,獲利排名第十的瀚亞因稅費5,103萬元,略少於保德信的5,270萬元,掉到十名以外。
至於去年淨利和稅費差距最大,當屬聯邦投信,去年稅後淨利3,883萬元,所得稅費僅1萬6,951元,聯邦投信指出,主要是往年虧損,依照法令可抵免稅費,因此稅費看來與獲利差異極大。
去年轉盈的合庫投信、持續虧損的德信、華頓投信等,也因財務虧損未列稅費,同樣轉盈的永豐、宏利投信,則繳交百萬元稅費,比去年稅後淨利來得多。
IMF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預計今年世界經濟成長率由1月的預測值3.4%下調為3.2%,相較去年10月及7月預估值3.6%、3.8%,已是連續四度下修,但對於大陸經濟評估正面肯定,在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對世界各國的經濟實力進行排名,大陸占全球GDP的17.1%已超越美國15.8%,經濟規模成為世界第一大。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發現,大陸企業在第1季海外併購交易規模達到1,130億美元,幾乎與2015全年的併購規模相當,大陸藉由併購世界各領域知名企業或擁有創新先進技術的公司,來達到擴增經濟規模目的;由此可見大陸積極獲取全球資源配置,用實際行動優化本身的經濟結構,進而促進亞洲經濟增長,加上「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全方位的經濟合作策略,為亞洲市場注入活力。
聯邦投信研究團隊分析,2016年全球經濟市場以投資亞洲最有商機,因為和評級相同的美國企業債比較,大陸與亞洲新興國家債券存在一定的利差收斂空間。上大部分亞洲國家的低通膨,央行仍有續採寬鬆貨幣環境,也有調降利息空間,加上經常帳盈餘及具吸引力的利率可繼續支撐部分國家的貨幣,因此亞洲新興國家主權債,是投資布局的好時機。
亞洲高收益債券與其他債種相比擁有年化收益率最高、存續期間最短、利差空間最大的優勢,又與動盪不安的原物料商品、油價相關債券占比最低,波動幅度較小,並與亞元指數、美元指數等風險因子低度相關,所以投資亞洲高收益債券,是低利率環境、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投資選擇。
聯邦永騰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中國地產與部分亞洲新興國家主權債,制定符合現下亞洲經濟現況的投資策略,將資金視時局作靈活的投資應用,可以幫助投資人在亞洲市場作合理的資產配置與布局。
IMF報告指出,亞洲仍是最有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特別將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元月的6.3%調高至6.5%;而且「2016亞洲經濟前瞻指數」調查顯示,拉動亞洲經濟的貿易投資,大陸「一帶一路」戰略位居首位,「一帶一路」中所規劃布局的基礎建設將亞洲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連接起來,區域整合的顯性利多充滿無限想像空間,激發巨大經濟潛力和市場需求,打造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即使亞洲經濟正翻轉全球經濟活力,在投資地區上,亞洲更無法被忽略,然而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金融市場都處於波動不定之際,選擇投資一定要慎選投資區域以及設定好風險底限。
聯邦投信表示,亞洲高收益債券擁有高殖利率與高票面利率的特性,在低利率、低成長、低油價、低通膨的環境中,仍將保有高成長、高收益的投資表現。
且因亞洲高收益債券中能源產業債券占比低使得亞洲高收益債券價格與油價美聯儲貨幣政策、美元指數、亞元指數等風險因素呈現低度相關,亞洲高收益債能為投資組合提供良好的風險分散效果。
除此之外,聯邦投信指出,亞洲高收益債券與其他類型債券相比較,有存續期間短、波動幅度小、利差空間大、年化收益率高等優勢,以美元計價的亞洲高收益債券流動性較當地貨幣計價債券高、匯率風險較低且具備相對適中的信用評價,所以,亞洲高收益債券是目前投資人的首選。
聯邦永騰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擬布局大陸地產與亞洲部份新興國家的主權債券,因看好亞洲續航潛力,在企業債與主權債之間彈性配置比例,藉由分散投資來降低企業違約風險,是投資人在2016年最佳的投資選擇。
全球股市在短期急挫之後,不少投資人正等著逢低承接,但要承接什麼標的,卻讓投資人傷透腦筋。
聯邦投信說,運用ETF投資工具能將資金有效運用在看好的國家、區域或是其他產業,並能有效追蹤看好標的國家、區域、或是產業走勢,避免選股誤差,造成看好市場卻因選錯標的,無法享受指數上漲的機會。
聯邦全球多元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袁永騰表示,ETF所以誘人,在於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流動性高、減少主動選股的誤差以及幾乎可以獲得與指數相當貼近的報酬率,因此獲得許多機構法人以及一般投資人的青睞。
雖然近期全球股市因希臘債務問題讓而重挫,但就整體經濟景氣環境來看,聯邦投信認為全球景氣持續好轉,不管是成熟國家或是新興市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與驚奇指數都已呈現向上翻揚,顯示今年的投資可以更積極一點。
因此,建議投資人,未來可以用ETF取代直接投資股市或債市,用被動式管理代替主動選股,減少選股誤差。
舉例來說,截至今年6月22日為止,2015年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不到1%,代表台灣加權指數權重前70%的台灣50指數則上漲約3%,追蹤台灣50指數的ETF漲幅也達3%以上,表現貼近指數。
但占台灣50成分股權重最重的個股,2015年漲幅僅0.7%左右,而第三大權重之個股,年度表現則為下跌超過6%。在市場波動,掌握個股難度愈來愈高的情況下,直接投資ETF,不僅參與該指數的上漲波段,也可免除選股的煩惱與誤差。
此外,在台灣法規逐漸開放的利多下,槓桿型ETF、反向型ETF及商品ETF也都被列為可投資標的,因應市場的變化,聯邦投信表示,該投資團隊可運用的ETF種類就更多,也更能達到多元化的配置,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建議投資人在未來的投資工具中,不妨加入ETF組合,讓投資更加多元化。
聯邦投信研究發現,多元投資配置能為投資人帶來投資效益,同時也可有效控制下檔風險,因為自2004年以來,單一商品很難連續出現連續3年以上好報酬率,往往前一年表現最佳之商品或市場,到第二年反而表現落後,顯示市場輪動快速且波動度高。
聯邦全球多元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袁永騰表示,以MSCI新興亞洲股票指數為例,以2004年至2014年為例,過去11年的平均年化投資報酬率約為6∼7%,但波動度卻高達27∼28%(2004∼2014年);但同一期間,多元資產配置的年化報酬率約近7%,波動度卻只約有14%。
而且,在所有的投資標的中,在過去10年中,僅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高收益債能有比多元資產配置更好的風險與報酬。
由於今年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美國將升息」相關債券投資波動度恐怕也會較過去提高,因此在股市來到相對高檔、債券也有升息負面因素牽動之際,聯邦投信認為,多元化商品有別於傳統的平衡型基金,不再只是「非股即債」,而是透過更多樣化的商品,讓投資組合操作更靈活、更能因應當下變化萬千的投資環境。
也因此,多元化產品相當適合目前的投資策略,尤其更是不知道錢該往何處擺的投資人最佳的投資標的。
正因為符合市場投資趨勢,近幾年多元資產配置類型基金規模大增,根據晨星(Morningstar)統計,去年全球資金淨流入多元資產配置類型基金規模達2,295.9億美元,已大幅超越固定收益類型基金的404.6億美元,今年預估流入金額上看2,734.2億美元,可望續創新高,並擠下股票基金,成為第二大流入資產,成為全球最吸金的基金類別之一。
由於歐美領軍帶頭景氣復甦,不管是成熟國家或是新興市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與驚奇指數,都呈現向上翻揚,顯示投資仍可積極。投信建議,投資人用ETF取代直接投資股市或債市,用被動式管理代替主動選股,減少選股誤差。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全球ETF規模穩健成長,截至2015年3月,全球 ETF市場規模達到2.926兆美元,但早在十年前ETF的規模才僅4,280億美元,這十年來成長相當驚人。國際機構預估,至2020年,全球ETF規模將有上看5兆美元的實力。
聯邦投信表示,運用ETF投資,更能將資金有效運用在看好的國家、區域或是產業。
舉例來說,自2012年以來生技產業表現不凡,NBI生技指數近三年來報酬率超過九成,同期間在台銷售35檔生技醫療相關主動型基金平均報酬僅25%,但若直接投資生技產業ETF,追蹤NBI指數之ETF同期間報酬率亦達九成,直接投資ETF,不僅參與該產業的上漲波段,亦可以免除選股的煩惱與誤差。
聯邦投信指出,雖然台股常受到國際股市的影響而波動,但是基金是屬於長期投資的商品,事實也證明,只要拉長投資期間,獲利的機會相對較大。近期台股在基本面好轉加上政策作多,就如同財政部長張盛和所言,只要穩健發展,台股指數自然會往上。
聯邦中國龍基金經理人李博琛表示,目前外資在期貨市場仍然呈現淨多單狀態,顯示外資對後市仍相當看好,雖然短線創新高之後不排除有賣壓出籠,但長期而言,台股仍是個緩步盤堅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