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花旗(台灣)銀行本周內若不對員工權益說清楚、講明白,恐怕別 想賣資產。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6日透露,金管會已在25日發函給花 旗銀,要求在本周內就本次出售資產相關契約條款是否符合憲法保障 人民工作權及相關勞動法令,由銀行法務、法遵及律師出具意見,並 要洽詢勞動主管機關意見。
童政彰強調,無論合約是否涉及保密條款,銀行任何交易的整個過 程都要符合政府各部門所有法規,若不合法,就要立即補正,「各國 監理機關都一樣,沒有辦法受理不合法令規範的申請案件」。即花旗 銀未確定合約符合勞動法規前,出售資產案將無法送件申請。
金管會要求花旗銀檢視合約條款,並洽勞動主管機關意見後,除報 告金管會之外,必須第一時間讓員工、客戶及社會大眾了解,不合法 的合約,併購雙方都會有法律責任,應儘速修正。
花旗總部決定出售包括台灣在內的13區市場消金業務,花旗(台灣 )銀行被員工指控,在保密合約中,與潛在買家簽署不得挖角、惡意 雇用花旗員工的條款,造成員工跳槽受影響。
童政彰表示,金融業是高度遵法行業,不是光遵守金融相關法令, 還包括政府各部門規定,銀行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法遵要檢視及確認 相關過程,符合政府各法令才能進行。併購案亦同,相關契約不管是 否受保密條款約束,都要確認任何契約都不能牴觸或違反政府法令。
他說,花旗銀出售消金資產案,不管是花旗或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 ,都應有此認知,「各國監理機關都一樣,沒有辦法受理不合法令規 範的申請案件」。
童政彰強調,守法重紀的金融產業,自律更勝他律,相關爭議、適 法性檢視,一定要先自發性檢視,第一時間說清楚講明白,彰顯公司 治理,贏得員工及客戶的信賴,一旦啟動他律(即金管會或政府介入 調查),將造成信賴資產流失,不利相關交易進行。
童政彰強調,無論合約是否涉及保密條款,銀行任何交易的整個過 程都要符合政府各部門所有法規,若不合法,就要立即補正,「各國 監理機關都一樣,沒有辦法受理不合法令規範的申請案件」。即花旗 銀未確定合約符合勞動法規前,出售資產案將無法送件申請。
金管會要求花旗銀檢視合約條款,並洽勞動主管機關意見後,除報 告金管會之外,必須第一時間讓員工、客戶及社會大眾了解,不合法 的合約,併購雙方都會有法律責任,應儘速修正。
花旗總部決定出售包括台灣在內的13區市場消金業務,花旗(台灣 )銀行被員工指控,在保密合約中,與潛在買家簽署不得挖角、惡意 雇用花旗員工的條款,造成員工跳槽受影響。
童政彰表示,金融業是高度遵法行業,不是光遵守金融相關法令, 還包括政府各部門規定,銀行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法遵要檢視及確認 相關過程,符合政府各法令才能進行。併購案亦同,相關契約不管是 否受保密條款約束,都要確認任何契約都不能牴觸或違反政府法令。
他說,花旗銀出售消金資產案,不管是花旗或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 ,都應有此認知,「各國監理機關都一樣,沒有辦法受理不合法令規 範的申請案件」。
童政彰強調,守法重紀的金融產業,自律更勝他律,相關爭議、適 法性檢視,一定要先自發性檢視,第一時間說清楚講明白,彰顯公司 治理,贏得員工及客戶的信賴,一旦啟動他律(即金管會或政府介入 調查),將造成信賴資產流失,不利相關交易進行。
針對花旗(台灣)出售引發的員工權益爭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5日在立法院財委會指出,已在22日傍晚和銀行局長莊琇媛要求花旗董總至金管會說明,並且要求花旗必須在一周內提出報告,釐清是否違反勞工權益。
黃天牧指出,花旗向金管會說明,仍有200、300名員工離職到其他金融業上班,但對此金管會已要求花旗必須清楚說明,這些離職的員工是在何時離職、以及去哪些金融機構就業,這些金管會都會了解清楚,同時已要求花旗若認為員工有誤解之處,應該清楚的向員工溝通、說明,金管會也已通知勞動部,一起了解花旗是否有違反國內勞動法規。黃天牧應允,一周內會完成要求花旗說明是否有違勞動法規。
至於富邦金董事蔡明興染疫、由董事蔡明忠暫代職務,黃天牧則表示,已要求富邦金「兩周內不得作重大決策」,且將在代理兩周期間仔細對富邦金「聽其言、觀其行,看他們怎樣作事情」,如果兩周後有必要再延長(代理期)的話:「我們(金管會)會再斟酌」。
此外,國泰世華銀行上周系統當機,25日在財委會也引發立委關切,對此黃天牧指出,已在上周二、四分別出動銀行局、檢查局到國泰世華了解,調查報告也將在本周內出爐。
黃天牧對此表示,已要求國泰世華提出檢討報告,不希望未來銀行再發生這種ATM系統出錯的狀況,影響消費者權益。
黃天牧指出,一般來說,核心系統轉換時,較有可能因系統轉換出錯,但國泰世華並非核心系統,而是ATM系統出錯,很不應該,已要求國泰世華提檢討報告,不希望未來銀行再發生這種ATM系統出錯的狀況,影響消費者權益。
黃天牧指出,花旗向金管會說明,仍有200、300名員工離職到其他金融業上班,但對此金管會已要求花旗必須清楚說明,這些離職的員工是在何時離職、以及去哪些金融機構就業,這些金管會都會了解清楚,同時已要求花旗若認為員工有誤解之處,應該清楚的向員工溝通、說明,金管會也已通知勞動部,一起了解花旗是否有違反國內勞動法規。黃天牧應允,一周內會完成要求花旗說明是否有違勞動法規。
至於富邦金董事蔡明興染疫、由董事蔡明忠暫代職務,黃天牧則表示,已要求富邦金「兩周內不得作重大決策」,且將在代理兩周期間仔細對富邦金「聽其言、觀其行,看他們怎樣作事情」,如果兩周後有必要再延長(代理期)的話:「我們(金管會)會再斟酌」。
此外,國泰世華銀行上周系統當機,25日在財委會也引發立委關切,對此黃天牧指出,已在上周二、四分別出動銀行局、檢查局到國泰世華了解,調查報告也將在本周內出爐。
黃天牧對此表示,已要求國泰世華提出檢討報告,不希望未來銀行再發生這種ATM系統出錯的狀況,影響消費者權益。
黃天牧指出,一般來說,核心系統轉換時,較有可能因系統轉換出錯,但國泰世華並非核心系統,而是ATM系統出錯,很不應該,已要求國泰世華提檢討報告,不希望未來銀行再發生這種ATM系統出錯的狀況,影響消費者權益。
大立光昨(25)日宣布,董事會通過今年上半年盈餘每股擬配發31元現金股利,以上半年每股純益61.69元估算,配發率50.3%。這是大立光首度配發半年度股利,預計共計發出41.58億元股息。
大立光在今年8月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改為每半年配發股利,為公司股利政策一大突破。市場解讀,大立光改為每半年配發股利,應為吸引長期投資人、大型投資法人機構或壽險基金長期持有,最重要的是,有助於增加股價穩定性。
根據大立光最新年報揭露的前十大股東名單,最大股東為大立光創辦人林氏家族旗下控股公司-茂鈺紀念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1%,第二大股東為創辦人之一陳世卿,持股5.04%,第三大股東為陳世卿配偶蔣翠英持股4.94%。除了董監事之外,其他大股東還包括國泰、南山等大型壽險公司,以及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等外資機構。
目前台股逐季配息或每半年配息的指標,當屬「護國神山」台積電。市場分析,相較於每年領一次股利,股利再投入動作只能執行一次,改為季季配息或半年配息之後,投資人拿到的股息可持續投入,增加持股數量,加速投資複利速度。
另一方面,現金股利改採多次發放,也較容易填息,且配發股利前,融券強制回補,有利壓抑空方勢力。
大立光股利政策在今年度兩次轉彎,今年2月董事會決議將去年度盈餘配發現金股利拉高至91.5元,創歷史新高,並寫台股新猷,配發率50%,為11年來新高,打破連七年配發率低於四成的往例。昨天董事會決議今年上半年配發31元股息,將配發率再拉高至50.3%。
大立光主要客戶華為遭美國制裁,拖累大立光出貨量大減,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35.36億元,年減23%,每股純益為100.91元,大立光股價今年自高點3,590元下跌,本月曾跌到波段低點1,960元,波段跌幅達45%,昨日跌10元,收2,015元。
大立光在今年8月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改為每半年配發股利,為公司股利政策一大突破。市場解讀,大立光改為每半年配發股利,應為吸引長期投資人、大型投資法人機構或壽險基金長期持有,最重要的是,有助於增加股價穩定性。
根據大立光最新年報揭露的前十大股東名單,最大股東為大立光創辦人林氏家族旗下控股公司-茂鈺紀念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1%,第二大股東為創辦人之一陳世卿,持股5.04%,第三大股東為陳世卿配偶蔣翠英持股4.94%。除了董監事之外,其他大股東還包括國泰、南山等大型壽險公司,以及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等外資機構。
目前台股逐季配息或每半年配息的指標,當屬「護國神山」台積電。市場分析,相較於每年領一次股利,股利再投入動作只能執行一次,改為季季配息或半年配息之後,投資人拿到的股息可持續投入,增加持股數量,加速投資複利速度。
另一方面,現金股利改採多次發放,也較容易填息,且配發股利前,融券強制回補,有利壓抑空方勢力。
大立光股利政策在今年度兩次轉彎,今年2月董事會決議將去年度盈餘配發現金股利拉高至91.5元,創歷史新高,並寫台股新猷,配發率50%,為11年來新高,打破連七年配發率低於四成的往例。昨天董事會決議今年上半年配發31元股息,將配發率再拉高至50.3%。
大立光主要客戶華為遭美國制裁,拖累大立光出貨量大減,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35.36億元,年減23%,每股純益為100.91元,大立光股價今年自高點3,590元下跌,本月曾跌到波段低點1,960元,波段跌幅達45%,昨日跌10元,收2,015元。
花旗銀行擬出售在台灣消費金融業務,不僅前一天才告知金管會,之後又傳出要求潛在買家三年內不得直接或間接招募僱用花旗銀行員工,成為昨(25)立法院質詢焦點。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日親自表示,上周五(22)日已要求花旗銀行(台灣)董事長、總經理到金管會了解狀況,當面「嚴肅」告知員工權益是審查要點,並要求花旗在本周五之前必須對外說明相關適法性問題。
針對花旗要求潛在買家不能雇用花旗員工的爭議,黃天牧說,他和銀行局長上周五傍晚要求花旗董總到會說明,並嚴肅告知金管會的審查條件,維護員工和客戶權利是金管會的基本立場,也是金管會的審查重點。
黃天牧說,對於立委質疑花旗在消息發布前一、兩天才告訴金管會,根本是不把金管會放在眼裡,黃天牧說,花旗這次要出售13個地區的業務,主要考量商業機密和股市等因素,因為花旗是美國的上市公司。
此外,立委質詢,花旗銀出售消金業務,和潛在買家15家銀行簽了密約,三年內不得雇用花旗銀行員工,甚至擬定留人獎金新制,限制員工跳槽轉職,涉嫌違反勞基法,傷害員工權益。
黃天牧說,花旗董總上周五面談時表示和事實有出入,「花旗銀是最應該對外說明相關作法的適法與合理性的」,他要求花旗釐清法律層面和勞動部相關法規是否相符,也已請花旗提出書面法律證明,之後金管會問勞動部看法,以了解真相。
針對花旗要求潛在買家不能雇用花旗員工的爭議,黃天牧說,他和銀行局長上周五傍晚要求花旗董總到會說明,並嚴肅告知金管會的審查條件,維護員工和客戶權利是金管會的基本立場,也是金管會的審查重點。
黃天牧說,對於立委質疑花旗在消息發布前一、兩天才告訴金管會,根本是不把金管會放在眼裡,黃天牧說,花旗這次要出售13個地區的業務,主要考量商業機密和股市等因素,因為花旗是美國的上市公司。
此外,立委質詢,花旗銀出售消金業務,和潛在買家15家銀行簽了密約,三年內不得雇用花旗銀行員工,甚至擬定留人獎金新制,限制員工跳槽轉職,涉嫌違反勞基法,傷害員工權益。
黃天牧說,花旗董總上周五面談時表示和事實有出入,「花旗銀是最應該對外說明相關作法的適法與合理性的」,他要求花旗釐清法律層面和勞動部相關法規是否相符,也已請花旗提出書面法律證明,之後金管會問勞動部看法,以了解真相。
花旗銀台灣消金出售案進入第二輪出價雖然爆出勞資爭議,但出售案仍有最新進度。花旗銀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莫兆鴻昨(25)日以「我們會持續聆聽同仁的心聲」為主旨,對花旗銀全體員工發出一封信,信中提到,已經看到許多信譽良好的買家展現強烈興趣,正在與潛在買家進行溝通過程。
信中提到,已經進行上百場管理團隊簡報,以及回應上千個問題,將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對同仁以及客戶最好的結果。
花旗銀在台消金出售業務,由於客戶忠誠度高,且多為優質客戶,因此引起多家買家關注,市場點名包含富邦金、國泰金、渣打銀、星展銀等。現在出售案關鍵在於買家願意出資多少錢買下,近期花旗銀的勞工爭議能否在出售案前解決,也可能是買家關注的重點。
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約有3,000名員工,而統計至24日為止,已經有七成將出售的消金員工加入16日剛成立的花旗銀工會。工會理事長陳培芮昨日表示,希望爭取基本的工作權。
昨日立委江永昌邀集金管會銀行局、勞動部以及台北市勞動局召開相關會議,據了解,銀行局承諾調閱競標相關合約以確認事實; 勞動部亦表示三年競業禁止確將影響員工擇業自由,需再與金管會配合瞭解詳細內容;至於「交易獎金」內容爭議,要求花旗延長審閱期並擴及100%的員工,以及希望花旗資方能儘速與企業工會展開相關議題協商。
花旗銀昨日下午展現誠意回應,莫兆鴻對全體花旗銀員工保證,前往競標買家的公司應職沒有問題。他對員工解釋,「禁止招攬條款在併購交易的保密協議(NDA)裡是相當常見的條款,用意在確保買方不會不當使用在交易過程中取得的賣方機密資料。」
所以只要買家並未取得並在招募過程中利用相關機密資訊挖角,或員工經過「一般管道」、如徵才廣告謀職,花旗銀絕對不會阻擋任何花旗同仁至潛在買家或其他公司任職,花旗銀也將與相關競標買家再次澄清說明,在這樣的情況下,「聘用花旗員工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關於「交易案件獎金」內容爭議,花旗銀同意將同意書審閱期,從原本的10日延長至30日,並會將「交易案件獎金」的適用範圍擴充到所有(100%)的消金同仁作為額外保障。
信中提到,已經進行上百場管理團隊簡報,以及回應上千個問題,將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對同仁以及客戶最好的結果。
花旗銀在台消金出售業務,由於客戶忠誠度高,且多為優質客戶,因此引起多家買家關注,市場點名包含富邦金、國泰金、渣打銀、星展銀等。現在出售案關鍵在於買家願意出資多少錢買下,近期花旗銀的勞工爭議能否在出售案前解決,也可能是買家關注的重點。
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約有3,000名員工,而統計至24日為止,已經有七成將出售的消金員工加入16日剛成立的花旗銀工會。工會理事長陳培芮昨日表示,希望爭取基本的工作權。
昨日立委江永昌邀集金管會銀行局、勞動部以及台北市勞動局召開相關會議,據了解,銀行局承諾調閱競標相關合約以確認事實; 勞動部亦表示三年競業禁止確將影響員工擇業自由,需再與金管會配合瞭解詳細內容;至於「交易獎金」內容爭議,要求花旗延長審閱期並擴及100%的員工,以及希望花旗資方能儘速與企業工會展開相關議題協商。
花旗銀昨日下午展現誠意回應,莫兆鴻對全體花旗銀員工保證,前往競標買家的公司應職沒有問題。他對員工解釋,「禁止招攬條款在併購交易的保密協議(NDA)裡是相當常見的條款,用意在確保買方不會不當使用在交易過程中取得的賣方機密資料。」
所以只要買家並未取得並在招募過程中利用相關機密資訊挖角,或員工經過「一般管道」、如徵才廣告謀職,花旗銀絕對不會阻擋任何花旗同仁至潛在買家或其他公司任職,花旗銀也將與相關競標買家再次澄清說明,在這樣的情況下,「聘用花旗員工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關於「交易案件獎金」內容爭議,花旗銀同意將同意書審閱期,從原本的10日延長至30日,並會將「交易案件獎金」的適用範圍擴充到所有(100%)的消金同仁作為額外保障。
花旗(台灣)銀行要出售在台消金業務,卻跟十多家併購買家簽「密約」,不得挖角或僱用花旗員工,嚴重影響員工求職權益。銀行局昨(21)日表示,要求花旗銀行儘速提出報告,並提出三點要求,包括:一、保密契約也得符合國內法令;二、參與併購雙方都需保障員工權益且「不應對社會有不良影響」;三、金管會將會同勞動部一起督促緊盯。
花旗銀回應,「對於近來一些關於本行限制員工轉職的不正確且誤導的消息,花旗(台灣)銀行在此澄清相關陳述與事實全貌不符。誠如本行一再重申,保障員工工作權與發展前景是本行宗旨,在審酌買家時,始終將買家願意承諾給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就業保障作為重要考量。」
花旗銀出售台灣子行消金業務,正與潛在買家洽談中,傳出要求曾參與的潛在買家都要簽署保密條款,其中包括不得主動挖角或僱用花旗員工等條款,花旗銀消金部門約有2,500位員工,工作權益受損,透過全金聯向金管會陳情,引發爭議。
花旗銀回應,「對於近來一些關於本行限制員工轉職的不正確且誤導的消息,花旗(台灣)銀行在此澄清相關陳述與事實全貌不符。誠如本行一再重申,保障員工工作權與發展前景是本行宗旨,在審酌買家時,始終將買家願意承諾給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就業保障作為重要考量。」
花旗銀出售台灣子行消金業務,正與潛在買家洽談中,傳出要求曾參與的潛在買家都要簽署保密條款,其中包括不得主動挖角或僱用花旗員工等條款,花旗銀消金部門約有2,500位員工,工作權益受損,透過全金聯向金管會陳情,引發爭議。
富邦金控昨(21)日代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公告,擬投資金融相關事業,外界猜測,是為併購花旗銀行預作準備,對此,富邦金回應,目前僅能提供公告上的訊息,台北富邦銀行董事會決議擬投資金融相關事業,待交易確認後再行補充公告。
花旗集團宣布將退出13個國家消金市場,目前潛在買家包括星展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渣打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新銀行等。根據彭博資訊日前報導,花旗集團台灣資產賣價可能約20億美元,不排除上看40億美元。
花旗集團宣布將退出13個國家消金市場,目前潛在買家包括星展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渣打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新銀行等。根據彭博資訊日前報導,花旗集團台灣資產賣價可能約20億美元,不排除上看40億美元。
花旗(台灣)銀行疑似因出售案「卡」員工離職,金管會銀行局2 1日提三點要求,一是保密契約亦要符合相關法令,花旗銀行應對外 說明釐清外界疑慮;二是參與併購雙方都要保障客戶與員工權益,且 不應對社會有不良影響,花旗應儘速依勞動法規檢視約定合法性,三 是金管會將協同勞動主管機關一起督促花旗銀行確保員工權益。
銀行局已要求花旗(台灣)銀要儘速針對與買家合約的適法性、合 理性進行檢視,並向金管會提出報告,銀行局會再檢視花旗是否有違 反台灣勞動法規。
花旗銀消金部門約有2,500位員工,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的確 有相關陳情案,目前仍在等待花旗銀報告,另外花旗企業工會21日針 對交易獎金確認書亦有新的陳情,但並沒有附上確認書等證據,初步 看來是花旗銀更動內部獎金制度,是否與併購案有關,也待後續檢視 。
銀行局的三點要求,一是員工工作權陳情案,涉及花旗銀與買方簽 屬的保密契約條款,但契約條款也需符合法令規定,針對外界疑慮, 應由花旗銀對外說明、釐清;二是員工是銀行的重要資產,金管會尊 重銀行經營策略及市場機制的併購活動,但過程中必須要符合政府各 部門的法規,參與併購雙方都要保障客戶與員工權益,且不應對社會 有不良影響。
因此案涉及花旗銀消金部門員工權益,金管會已要求花旗銀應儘速 依勞動法令檢視該約定合法性,向金管會提出說明;同時間花旗銀也 應向員工說明、釐清疑慮。
三是此案涉勞動法令,屬勞動主管機關的權責,但基於政府一體, 金管會將待花旗銀向金管會提出說明後,再與勞動主管部門共同督促 花旗銀,充分保障員工權益。
銀行局已要求花旗(台灣)銀要儘速針對與買家合約的適法性、合 理性進行檢視,並向金管會提出報告,銀行局會再檢視花旗是否有違 反台灣勞動法規。
花旗銀消金部門約有2,500位員工,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的確 有相關陳情案,目前仍在等待花旗銀報告,另外花旗企業工會21日針 對交易獎金確認書亦有新的陳情,但並沒有附上確認書等證據,初步 看來是花旗銀更動內部獎金制度,是否與併購案有關,也待後續檢視 。
銀行局的三點要求,一是員工工作權陳情案,涉及花旗銀與買方簽 屬的保密契約條款,但契約條款也需符合法令規定,針對外界疑慮, 應由花旗銀對外說明、釐清;二是員工是銀行的重要資產,金管會尊 重銀行經營策略及市場機制的併購活動,但過程中必須要符合政府各 部門的法規,參與併購雙方都要保障客戶與員工權益,且不應對社會 有不良影響。
因此案涉及花旗銀消金部門員工權益,金管會已要求花旗銀應儘速 依勞動法令檢視該約定合法性,向金管會提出說明;同時間花旗銀也 應向員工說明、釐清疑慮。
三是此案涉勞動法令,屬勞動主管機關的權責,但基於政府一體, 金管會將待花旗銀向金管會提出說明後,再與勞動主管部門共同督促 花旗銀,充分保障員工權益。
美商花旗集團(Citigroup)預計出售在台灣的信用卡、財富管理等個人金融資產,傳出驚人天價。彭博資訊報導,台灣部分的資產,「甚至可能賣到40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116億元,震撼國內金融圈。
彭博資訊報導,花旗集團計劃脫售亞洲消費者金融資產,引起多家銀行興趣,包括星展集團和渣打集團都醞釀出價競標。其中台灣資產賣價可能約20億美元,甚至可能賣到40億美元。
花旗集團正醞釀脫售遍布亞洲區五大市場的消金資產,其中對花旗印尼、菲律賓、台灣和泰國資產具約束力的投標將在22日(周五)到期,對花旗印度部門的投標將於下周到期。
知情人士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對花旗的印尼和台灣資產有興趣收購,打算提出具有約束力的報價。他們說,花旗的台灣消金資產有望賣到20億美元左右,除了星展之外,渣打、國泰金控、富邦金控都準備投標。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認為,台灣資產的賣價甚至有可能逼近40億美元,視收購交易納入哪些資產而定。
渣打一位發言人對此傳言不予置評,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未立即回應彭博記者的電話和電郵採訪。
隨著出售腳步接近,花旗台灣也出現員工向金管會陳情事件。傳出花旗銀要求實地查核銀行簽競業禁止條款,不利於員工轉職。金管會官員昨(20)日證實的確接獲陳情,已請花旗銀向員工說明,並強調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所有契約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據了解,9月底,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向金管會提出陳情,並在10月前往金管會陳情,陳情內容提到,花旗要求參與實地查核銀行必須同意競業禁止約定,員工認為侵害到其工作權。
金管會官員證實已經接獲陳情,官員指出,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必須符合政府各部門法規,包含勞動部勞基法相關規定,在送件給金管會之前,該金融業法遵就必須檢視,「不合法不能送件」。
花旗銀昨日對此回應,保障員工工作權與發展前景是花旗銀宗旨,在審酌買家時,始終將買家願意承諾給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就業保障作為重要考量。
彭博資訊報導,花旗集團計劃脫售亞洲消費者金融資產,引起多家銀行興趣,包括星展集團和渣打集團都醞釀出價競標。其中台灣資產賣價可能約20億美元,甚至可能賣到40億美元。
花旗集團正醞釀脫售遍布亞洲區五大市場的消金資產,其中對花旗印尼、菲律賓、台灣和泰國資產具約束力的投標將在22日(周五)到期,對花旗印度部門的投標將於下周到期。
知情人士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對花旗的印尼和台灣資產有興趣收購,打算提出具有約束力的報價。他們說,花旗的台灣消金資產有望賣到20億美元左右,除了星展之外,渣打、國泰金控、富邦金控都準備投標。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認為,台灣資產的賣價甚至有可能逼近40億美元,視收購交易納入哪些資產而定。
渣打一位發言人對此傳言不予置評,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未立即回應彭博記者的電話和電郵採訪。
隨著出售腳步接近,花旗台灣也出現員工向金管會陳情事件。傳出花旗銀要求實地查核銀行簽競業禁止條款,不利於員工轉職。金管會官員昨(20)日證實的確接獲陳情,已請花旗銀向員工說明,並強調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所有契約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據了解,9月底,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向金管會提出陳情,並在10月前往金管會陳情,陳情內容提到,花旗要求參與實地查核銀行必須同意競業禁止約定,員工認為侵害到其工作權。
金管會官員證實已經接獲陳情,官員指出,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必須符合政府各部門法規,包含勞動部勞基法相關規定,在送件給金管會之前,該金融業法遵就必須檢視,「不合法不能送件」。
花旗銀昨日對此回應,保障員工工作權與發展前景是花旗銀宗旨,在審酌買家時,始終將買家願意承諾給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就業保障作為重要考量。
花旗「花落誰家」懸而未定,但市場爆出花旗要求潛在買家簽署承 諾書:「參與實地查核的銀行均必須同意不得招募、雇用花旗員工」 ,否則就會喪失競標權。該要求除引發花旗員工反彈,在全國金融業 工會聯合總會陪同下向金管會陳情,金管會銀行局已出面了解,並介 入調查花旗與潛在買家間的締約是否不當妨害員工就業權益。
目前外傳進入第二輪競標的潛在買家,有中信、國泰、台新、星展 、凱基等銀行。
根據全金聯所掌握的同意書內容,花旗要求參與實地查核的銀行均 必須同意在簽約該同意書的三年內,不得直接或間接招募或僱用花旗 的人員為正式員工、顧問或獨立承包人員,亦不可鼓勵員工取消和花 旗間的雇用關係。
全金聯質疑,即使是勞基法所規定的「競業條款」也頂多兩年,而 花旗要求三年,且即使潛在買家後來沒得標,也必須遵守,要求太過 嚴苛,更傷害員工工作機會。
全金聯指出,花旗經營高層在內部員工說明會表示上述條款「僅限 惡意挖角」,但金管會應該要求花旗及其他潛在買家把簽約文件交出 來檢視,看條款的文字內容是否已實際限縮絕大多數花旗員工向其他 金融業者尋求新工作的權益。
全金聯指出,目前金管會已針對花旗和潛在買家訂定的承諾書、意 向書等內容進行調查,倘若真有訂定這種對員工的「不平等條款」, 金管會應要求花旗與締約的銀行解除該條款,甚至應該以此來重新檢 視是否同意花旗的業務讓售計畫。
花旗(台灣)銀董事長莫兆鴻則發出最新的員工信,強調近來在社 群媒體提及的對於花旗員工轉業限制是「不正確」消息,並指先前就 已陸續有花旗同仁轉戰到其他金融業,「可見公司不會妨礙員工的職 涯規劃」。
目前外傳進入第二輪競標的潛在買家,有中信、國泰、台新、星展 、凱基等銀行。
根據全金聯所掌握的同意書內容,花旗要求參與實地查核的銀行均 必須同意在簽約該同意書的三年內,不得直接或間接招募或僱用花旗 的人員為正式員工、顧問或獨立承包人員,亦不可鼓勵員工取消和花 旗間的雇用關係。
全金聯質疑,即使是勞基法所規定的「競業條款」也頂多兩年,而 花旗要求三年,且即使潛在買家後來沒得標,也必須遵守,要求太過 嚴苛,更傷害員工工作機會。
全金聯指出,花旗經營高層在內部員工說明會表示上述條款「僅限 惡意挖角」,但金管會應該要求花旗及其他潛在買家把簽約文件交出 來檢視,看條款的文字內容是否已實際限縮絕大多數花旗員工向其他 金融業者尋求新工作的權益。
全金聯指出,目前金管會已針對花旗和潛在買家訂定的承諾書、意 向書等內容進行調查,倘若真有訂定這種對員工的「不平等條款」, 金管會應要求花旗與締約的銀行解除該條款,甚至應該以此來重新檢 視是否同意花旗的業務讓售計畫。
花旗(台灣)銀董事長莫兆鴻則發出最新的員工信,強調近來在社 群媒體提及的對於花旗員工轉業限制是「不正確」消息,並指先前就 已陸續有花旗同仁轉戰到其他金融業,「可見公司不會妨礙員工的職 涯規劃」。
花旗銀行雖然打算出售台灣消金業務,但未來仍持聚焦台灣企金業務,花旗銀昨(18)日宣布,包含台灣在內,2022年花旗暑期實習生及儲備主管計畫的招募,與全球花旗集團同步進行。
花旗集團在全球各市場即日起展開2022年暑期實習生與儲備主管招募,花旗(台灣)銀行將於本月20日起舉辦一系列不同主題的線上徵才說明會,讓有志進入金融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不論科系,都能第一手獲得管理團隊的分享,進一步了解花旗各部門業務運作與領先業界的人才培訓制度。
1977年起,花旗銀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進台灣,建構全面完整人才培訓制度,為花旗台灣、甚至台灣金融業培育許多優秀的人才。花旗台灣銀行高階主管,像是董事長莫兆鴻及總經理張聖心都是透過儲備主管計畫加入花旗。
花旗銀指出,儲備主管不只在台灣有跨部門的職涯發展,更有機會參與跨國的人才發展計畫,近來有越來越多優秀同仁前往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等國家工作交流,獲得更多成長及開拓海外視野的機會,成為全方位的跨國金融人才。
近年花旗銀更積極投注資源培訓暑期實習生 – 實習生已成為花旗儲備主管最主要的人才來源。學生參與暑期實習計畫,除了能實際了解金融業實務運作,建立專業人際網絡外,近幾年已有超過七成表現出色的暑期實習生,於實習結束時直接獲取成為隔年的儲備主管。
花旗集團在全球各市場即日起展開2022年暑期實習生與儲備主管招募,花旗(台灣)銀行將於本月20日起舉辦一系列不同主題的線上徵才說明會,讓有志進入金融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不論科系,都能第一手獲得管理團隊的分享,進一步了解花旗各部門業務運作與領先業界的人才培訓制度。
1977年起,花旗銀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進台灣,建構全面完整人才培訓制度,為花旗台灣、甚至台灣金融業培育許多優秀的人才。花旗台灣銀行高階主管,像是董事長莫兆鴻及總經理張聖心都是透過儲備主管計畫加入花旗。
花旗銀指出,儲備主管不只在台灣有跨部門的職涯發展,更有機會參與跨國的人才發展計畫,近來有越來越多優秀同仁前往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等國家工作交流,獲得更多成長及開拓海外視野的機會,成為全方位的跨國金融人才。
近年花旗銀更積極投注資源培訓暑期實習生 – 實習生已成為花旗儲備主管最主要的人才來源。學生參與暑期實習計畫,除了能實際了解金融業實務運作,建立專業人際網絡外,近幾年已有超過七成表現出色的暑期實習生,於實習結束時直接獲取成為隔年的儲備主管。
花旗(台灣)銀行致力於升級數位金融服務,打造嶄新數位平台, 將數位技術融入生活場景,滿足行動時代消費者的需求,營造更具個 人化的數位體驗,花旗行動生活家App提供客戶流暢的使用體驗,全 新介面更好操作,分類清晰簡單,提供客戶安全嚴密的防護,客戶可 透過行動密碼或生物辨識登入,自由設定,安全有保障。
花旗(台灣)銀行表示,為提供客戶更直覺、無痛點的數位體驗, 花旗行動生活家App新增「整合式信用卡帳戶總覽」功能,持有多張 信用卡的客戶,只要登入花旗行動生活家App,就可以瀏覽名下所有 的信用卡帳戶,輕鬆管理所有信用卡消費與帳單資訊。
除了信用卡資訊,花旗進一步整合銀行帳戶明細,客戶透過花旗行 動生活家App也能瀏覽銀行帳戶交易資訊,讓客戶一指掌握信用卡消 費、紅利點數、哩程累積以及資產明細。
此外,有別於傳統銀行須請客戶致電客服中心服務,花旗銀行於行 動生活家App建置客服即時通系統,客戶可直接透過行動生活家App即 時與客服中心連線詢問相關事項,也可直接點選欲查詢事項,包括信 用卡、帳單、相關權益、信用卡繳款等資訊,並得到即時回覆,節省 客戶等待的時間。
針對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轉帳/繳費功能,客戶於花旗行動生活 家App中也能進行操作,不須出門尋找ATM或分行,簡單地在APP中輸 入帳戶資訊與指定密碼,即可快速完成,省時又環保。花旗行動生活 家App,使客戶能夠隨時追蹤財務目標、即時掌握帳務狀況,實現人 生的規劃。
在財富管理領域,花旗持續精進App介面、升級全方位財智規劃 ( Total Wealth Advisor)服務,結合目標導向的財務諮詢及規畫、全 方位資產配置檢視、直覺且簡單易懂的圖像式介面等三大亮點,讓客 戶能夠隨時隨地檢視投資組合及完成投資決策。同時,行動生活家A PP也提供查閱市場與匯率資訊服務,客戶能夠主動設定追蹤清單,輔 助投資決策,並進行外匯與美股等交易。
為了讓客戶進一步體驗花旗便利的數位服務,即日起至2021年10月 31日推出「花花樂園歷險記」抽獎活動,歡迎客戶踴躍參加闖關探險 活動,只要客戶完成登入花旗行動生活家App、啟用LINE個人化服務 或是註冊銀行/信用卡電子月結單服務等指定任務,就可享抽獎機會 ,抽獎獎項包含iPhone 13 Pro、礁溪老爺溫泉酒店一泊二食住宿券 ,以及LINE POINTS即享券100點等獎項。
花旗(台灣)銀行表示,為提供客戶更直覺、無痛點的數位體驗, 花旗行動生活家App新增「整合式信用卡帳戶總覽」功能,持有多張 信用卡的客戶,只要登入花旗行動生活家App,就可以瀏覽名下所有 的信用卡帳戶,輕鬆管理所有信用卡消費與帳單資訊。
除了信用卡資訊,花旗進一步整合銀行帳戶明細,客戶透過花旗行 動生活家App也能瀏覽銀行帳戶交易資訊,讓客戶一指掌握信用卡消 費、紅利點數、哩程累積以及資產明細。
此外,有別於傳統銀行須請客戶致電客服中心服務,花旗銀行於行 動生活家App建置客服即時通系統,客戶可直接透過行動生活家App即 時與客服中心連線詢問相關事項,也可直接點選欲查詢事項,包括信 用卡、帳單、相關權益、信用卡繳款等資訊,並得到即時回覆,節省 客戶等待的時間。
針對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轉帳/繳費功能,客戶於花旗行動生活 家App中也能進行操作,不須出門尋找ATM或分行,簡單地在APP中輸 入帳戶資訊與指定密碼,即可快速完成,省時又環保。花旗行動生活 家App,使客戶能夠隨時追蹤財務目標、即時掌握帳務狀況,實現人 生的規劃。
在財富管理領域,花旗持續精進App介面、升級全方位財智規劃 ( Total Wealth Advisor)服務,結合目標導向的財務諮詢及規畫、全 方位資產配置檢視、直覺且簡單易懂的圖像式介面等三大亮點,讓客 戶能夠隨時隨地檢視投資組合及完成投資決策。同時,行動生活家A PP也提供查閱市場與匯率資訊服務,客戶能夠主動設定追蹤清單,輔 助投資決策,並進行外匯與美股等交易。
為了讓客戶進一步體驗花旗便利的數位服務,即日起至2021年10月 31日推出「花花樂園歷險記」抽獎活動,歡迎客戶踴躍參加闖關探險 活動,只要客戶完成登入花旗行動生活家App、啟用LINE個人化服務 或是註冊銀行/信用卡電子月結單服務等指定任務,就可享抽獎機會 ,抽獎獎項包含iPhone 13 Pro、礁溪老爺溫泉酒店一泊二食住宿券 ,以及LINE POINTS即享券100點等獎項。
第一金投顧發布最新第四季台股展望,美國舉債上限協議延後,但 聯準會年底將啟動縮減購債,引發市場震盪,台股面臨回檔壓力,第 四季加權指數區間預測落在16,000∼17,900點。
第一金投顧在第四季看好晶圓代工、矽晶圓、伺服器、遊戲、解封 受惠概念、電動車及汽車,及原物料七族群,選股不選市。
包括台積電、環球晶、緯穎、信驊、鈊象、儒鴻、美食-KY、王品 、麗豐-KY、金可-KY、巨大、美利達、興富發、海悅、貿聯-KY、康 普、智伸科、台塑、台聚、亞聚及中鋼等。
台股在雙十國慶連假前夕因獲利了結賣壓出籠,指數拉回,反彈行 情中斷,在連假期間,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美股四大 指數收黑。
惟本周美股財報周起跑,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 旗、高盛打頭陣,而美國眾院將表決暫時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約 4,800億美元,確保美國財政部繼續支付至12月3日。
11日台股及韓股休市,但日股及港股出現強彈,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陳奕光指出,台股多頭部隊有望在連假過後重啟爐灶,搭配台積電1 4日法說釋出的訊息,上攻萬七關卡深水區。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統計過去2007年以來台股月漲跌幅,雖然10月份 平均跌幅為0.61%,但主要均為重大事件,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2 018年美中貿易戰所造成指數下跌。
展望10月份股市面臨的變數,包括通膨數據升溫、產業面臨庫存與 需求調整、大陸恆大集團財務風險、限電危機等。不過,由於台股短 線跌幅已深,加上低檔年線支撐,預估10月中下旬將有機會出現反彈 走勢。
第四季台灣經濟成長率仍處高峰,估達4.01%,但未來逐季收歛, 第一金投顧預測,第四季指數區間落16,000∼17,900點。
第一金投顧在第四季看好晶圓代工、矽晶圓、伺服器、遊戲、解封 受惠概念、電動車及汽車,及原物料七族群,選股不選市。
包括台積電、環球晶、緯穎、信驊、鈊象、儒鴻、美食-KY、王品 、麗豐-KY、金可-KY、巨大、美利達、興富發、海悅、貿聯-KY、康 普、智伸科、台塑、台聚、亞聚及中鋼等。
台股在雙十國慶連假前夕因獲利了結賣壓出籠,指數拉回,反彈行 情中斷,在連假期間,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美股四大 指數收黑。
惟本周美股財報周起跑,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 旗、高盛打頭陣,而美國眾院將表決暫時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約 4,800億美元,確保美國財政部繼續支付至12月3日。
11日台股及韓股休市,但日股及港股出現強彈,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陳奕光指出,台股多頭部隊有望在連假過後重啟爐灶,搭配台積電1 4日法說釋出的訊息,上攻萬七關卡深水區。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統計過去2007年以來台股月漲跌幅,雖然10月份 平均跌幅為0.61%,但主要均為重大事件,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2 018年美中貿易戰所造成指數下跌。
展望10月份股市面臨的變數,包括通膨數據升溫、產業面臨庫存與 需求調整、大陸恆大集團財務風險、限電危機等。不過,由於台股短 線跌幅已深,加上低檔年線支撐,預估10月中下旬將有機會出現反彈 走勢。
第四季台灣經濟成長率仍處高峰,估達4.01%,但未來逐季收歛, 第一金投顧預測,第四季指數區間落16,000∼17,900點。
第一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評鑑結果正式揭曉,致力升級數位 金融服務的花旗銀行,數位資訊服務獎銀行組優質獎殊榮,在合計高 達81件參與競比、競爭最激烈的銀行組中,脫穎而出,是此次評鑑極 少數獲獎的外商銀行。
花旗銀行致力升級數位金融服務,打造嶄新數位平台,滿足行動時 代消費者需求,擴及消費金融的行動銀行和財富管理數位服務平台。 其中,花旗行動生活家App提供客戶流暢的使用體驗,全新介面更好 操作、分類清晰簡單、安全嚴密的防護,客戶可透過行動密碼與指紋 登入,自由設定,安全有保障。
「行動生活家App已進一步結合大數據,打造客製化的金融服務」 ,花旗銀行表示,依據客戶消費習慣,量身訂做屬於客戶的專屬優惠 ,即時提供客戶最新的產品資訊,客戶亦可持指定花旗信用卡,直接 在行動生活家App完成消費折抵,只要點選每筆消費,檢視細節,當 消費明細出現「消費折抵」活動資格圖示,即可使用花旗點數,隨心 選擇折抵金額,輕鬆完成「消費折抵」,即使1元也能折抵。
在財富管理領域,花旗同時精進數位服務平台,升級全方位財智規 劃(Total Wealth Advisor)透過目標導向的財務諮詢及規畫、全方 位資產配置檢視、直覺且簡單易懂的圖像式介面,結合理專遠端視訊 諮詢服務,隨時隨地檢視投資組合及完成投資決策,即時進行財務管 理,助客戶隨時掌握財務目標。
花旗銀行致力升級數位金融服務,打造嶄新數位平台,滿足行動時 代消費者需求,擴及消費金融的行動銀行和財富管理數位服務平台。 其中,花旗行動生活家App提供客戶流暢的使用體驗,全新介面更好 操作、分類清晰簡單、安全嚴密的防護,客戶可透過行動密碼與指紋 登入,自由設定,安全有保障。
「行動生活家App已進一步結合大數據,打造客製化的金融服務」 ,花旗銀行表示,依據客戶消費習慣,量身訂做屬於客戶的專屬優惠 ,即時提供客戶最新的產品資訊,客戶亦可持指定花旗信用卡,直接 在行動生活家App完成消費折抵,只要點選每筆消費,檢視細節,當 消費明細出現「消費折抵」活動資格圖示,即可使用花旗點數,隨心 選擇折抵金額,輕鬆完成「消費折抵」,即使1元也能折抵。
在財富管理領域,花旗同時精進數位服務平台,升級全方位財智規 劃(Total Wealth Advisor)透過目標導向的財務諮詢及規畫、全方 位資產配置檢視、直覺且簡單易懂的圖像式介面,結合理專遠端視訊 諮詢服務,隨時隨地檢視投資組合及完成投資決策,即時進行財務管 理,助客戶隨時掌握財務目標。
新台幣去年猛烈升值,新台幣11月主動關閉網銀和手機App的「eF X外匯交易」服務,暫停新台幣和外幣間幣別轉換交易,今年2月則是 改為限制每筆交易金額100美元以上,9月花旗則再度公告通知客戶該 業務「重新開放」。
金融業主管透露,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央行的匯率常有「兩盤價」, 銀行客戶透過手機App當日買進、收盤後賣出,導致花旗交易室意外 虧損,這次該行重啟服務,「應該是花旗相信央行不再干預、不再兩 盤價」。
依花旗的公告,網路銀行及行動生活家「eFX外匯交易」服務開放 新台幣和外幣間幣別轉換,但新台幣外匯交易服務需求,要在銀行營 業日的「上午9點至下午3點半」至eFX平台辦理轉換。仍有防範客戶 從中「作價」之意。
花旗銀是台灣市場美元交易最大量的外商銀行,網銀等科技工具方 便客戶「自行辦理」台外幣交易,銀行自創的「eFX外匯交易」因價 格變動快速,讓客戶更容易掌握價格敏感的匯市交易。
金融業者指出,台幣對美元匯率今年第二季最強,因為出口暢旺、 商品貿易出超增加致使經常帳順差擴大,支撐新台幣匯率;但以實質 有效匯率的變動來看,證明央行最近已沒有在操縱匯率。
金融業主管透露,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央行的匯率常有「兩盤價」, 銀行客戶透過手機App當日買進、收盤後賣出,導致花旗交易室意外 虧損,這次該行重啟服務,「應該是花旗相信央行不再干預、不再兩 盤價」。
依花旗的公告,網路銀行及行動生活家「eFX外匯交易」服務開放 新台幣和外幣間幣別轉換,但新台幣外匯交易服務需求,要在銀行營 業日的「上午9點至下午3點半」至eFX平台辦理轉換。仍有防範客戶 從中「作價」之意。
花旗銀是台灣市場美元交易最大量的外商銀行,網銀等科技工具方 便客戶「自行辦理」台外幣交易,銀行自創的「eFX外匯交易」因價 格變動快速,讓客戶更容易掌握價格敏感的匯市交易。
金融業者指出,台幣對美元匯率今年第二季最強,因為出口暢旺、 商品貿易出超增加致使經常帳順差擴大,支撐新台幣匯率;但以實質 有效匯率的變動來看,證明央行最近已沒有在操縱匯率。
新光投信總經理陳文雄從花旗銀行開啟職涯,後於摩根資產管理服務,投入基金產業已累積了逾20年金融理財經驗,現今在新光投信扮演公司領導者之一,如何創造效率和舒適的工作環境,是他最關注的事。
陳文雄表示,許多人在當員工時,都能體會到在工作缺乏自主性的情況下,對工作的熱情會逐漸失去,那麼,在成為管理者後,是否也會如此考量員工的處境,頗值得管理者自省。
充分授權及同理容易理解,實際落實卻有難度,且作為管理者,在維持公司運營時,工作性質講求效率、精準,不免偏重管理技術的運用,而忽略了管理一事要以人為本。因此,在討論、決策的時候,每每都會提醒自己要適時給予員工空間;員工有了自己發揮的機會,自然可將工作視為創造活動,帶來更多想法、變革。
以網站等行銷規劃為例,新光投信即從尋求公司內部年輕同事的意見開始來發想,讓行銷方向能夠貼近目前年輕族群的喜好以及理財需求;此次網站建置一別過往制式化的呈現,改以會隨平日與假日時間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設計,創造活潑的氛圍。
長期而言,陳文雄表示,不論網站、後台系統更新,或經營面向擴展,新光投信持續改變的步調不停歇,公司將逐步架構新環境,使後勤到前台運作更順利,投資端與業務端合作更暢通。
陳文雄表示,許多人在當員工時,都能體會到在工作缺乏自主性的情況下,對工作的熱情會逐漸失去,那麼,在成為管理者後,是否也會如此考量員工的處境,頗值得管理者自省。
充分授權及同理容易理解,實際落實卻有難度,且作為管理者,在維持公司運營時,工作性質講求效率、精準,不免偏重管理技術的運用,而忽略了管理一事要以人為本。因此,在討論、決策的時候,每每都會提醒自己要適時給予員工空間;員工有了自己發揮的機會,自然可將工作視為創造活動,帶來更多想法、變革。
以網站等行銷規劃為例,新光投信即從尋求公司內部年輕同事的意見開始來發想,讓行銷方向能夠貼近目前年輕族群的喜好以及理財需求;此次網站建置一別過往制式化的呈現,改以會隨平日與假日時間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設計,創造活潑的氛圍。
長期而言,陳文雄表示,不論網站、後台系統更新,或經營面向擴展,新光投信持續改變的步調不停歇,公司將逐步架構新環境,使後勤到前台運作更順利,投資端與業務端合作更暢通。
外銀子行花旗銀行計畫出售在台消金業務,最新消息傳出,原9月底出售案可能會推遲到10月底,更因為傳出有人「插花喊價」,抬高底價到600億元,由於價格真的太高,競標買主仍需審慎評估,不想輕易出手。
此交易案可否成功關鍵,在於買主能否一次買到包含台灣的多國消費金融業務,否則花600億元只單買台灣消金業務,實在太貴。
花旗集團今年4月宣布要出售台灣在內的13個地區消金業務,在台灣部分,共有1,400億元左右的房貸,接近2,000億元的財富管理AUM、接近50萬名的財富管理客戶、270萬張左右信用卡、3,300名員工等。
當時市場估值為,利用花旗銀售價淨值比1.5倍計算,花旗銀台灣去年底淨值約1,051億元,被民營高層估算聘金可以超過500億元,前陣子更喊出600億元為其底價,價格太高,阻礙不少買主參與意願。
實務上,花旗銀在這13個市場的消金業務,根據路透報導,去年總共虧損4,000萬美元,而又如果參考前一次澳盛銀出售五個亞洲市場財富管理與零售業務,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要用600億元售出並不算便宜。
當年澳盛銀以8,000萬美元(當時折合新台幣約25億元)價格賣給星展銀,星展銀當時約拿下170億星元(折合新台幣約3,490億元)存款業務、110億星元(約新台幣2,260億元)放款業務等等個人金融業務,星展銀拿下130萬名客戶,包含台灣50萬名客戶。
外銀人士認為,外銀著眼收購花旗銀的利基點,在於可以一次收購花旗銀其他地區的消金市場,如果單單僅賣台灣市場,不見得符合外銀原本期待。
因此日前傳出,雖然台北富邦、國泰世華、渣打以及星展銀行進入第二輪議價,且花旗集團的委任財顧為JP Morgan,但其中似有大型金融業者純以「參加為榮、喊高價為輔」,拉高了此次出售案價格,但干擾此案順利進行,讓有意願收購花旗集團消金業務的銀行業者更為著急。
併購案進行過程,各路人馬會傳出紛至沓來的訊息,有人認為,許多花旗銀行人才早已前往國內大型金控高就,各大金控團隊中原本就有許多花旗幫強將,他們對花旗銀內部系統很熟悉,這場搶親活動中,以兩大壽險金控為主的人馬,深入了解花旗銀的狀況,並非難事,因此市場盛傳若本土銀行買花旗銀行,並不會有文化扞格的衝突,併後磨合期不會太長。
此交易案可否成功關鍵,在於買主能否一次買到包含台灣的多國消費金融業務,否則花600億元只單買台灣消金業務,實在太貴。
花旗集團今年4月宣布要出售台灣在內的13個地區消金業務,在台灣部分,共有1,400億元左右的房貸,接近2,000億元的財富管理AUM、接近50萬名的財富管理客戶、270萬張左右信用卡、3,300名員工等。
當時市場估值為,利用花旗銀售價淨值比1.5倍計算,花旗銀台灣去年底淨值約1,051億元,被民營高層估算聘金可以超過500億元,前陣子更喊出600億元為其底價,價格太高,阻礙不少買主參與意願。
實務上,花旗銀在這13個市場的消金業務,根據路透報導,去年總共虧損4,000萬美元,而又如果參考前一次澳盛銀出售五個亞洲市場財富管理與零售業務,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要用600億元售出並不算便宜。
當年澳盛銀以8,000萬美元(當時折合新台幣約25億元)價格賣給星展銀,星展銀當時約拿下170億星元(折合新台幣約3,490億元)存款業務、110億星元(約新台幣2,260億元)放款業務等等個人金融業務,星展銀拿下130萬名客戶,包含台灣50萬名客戶。
外銀人士認為,外銀著眼收購花旗銀的利基點,在於可以一次收購花旗銀其他地區的消金市場,如果單單僅賣台灣市場,不見得符合外銀原本期待。
因此日前傳出,雖然台北富邦、國泰世華、渣打以及星展銀行進入第二輪議價,且花旗集團的委任財顧為JP Morgan,但其中似有大型金融業者純以「參加為榮、喊高價為輔」,拉高了此次出售案價格,但干擾此案順利進行,讓有意願收購花旗集團消金業務的銀行業者更為著急。
併購案進行過程,各路人馬會傳出紛至沓來的訊息,有人認為,許多花旗銀行人才早已前往國內大型金控高就,各大金控團隊中原本就有許多花旗幫強將,他們對花旗銀內部系統很熟悉,這場搶親活動中,以兩大壽險金控為主的人馬,深入了解花旗銀的狀況,並非難事,因此市場盛傳若本土銀行買花旗銀行,並不會有文化扞格的衝突,併後磨合期不會太長。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至今年7月底,花旗銀行資產僅8,823億元,名列國內銀行第18名,資產規模已經追不上國內本土銀行。
「這是對的決定」,外銀人士指出,花旗銀撤台決定是對的,主因有三點:第一,觀察花旗集團的市場競爭力。2018年前,花旗集團資產曾經是美國最大銀行,但現在早已被後浪追上,目前美國大型銀行多半深耕企業金融,例如JP Morgan在台灣也沒有消金業務。
第二,在台灣,外商銀行已經很難追上本土銀行,過去外銀為了在台灣拉抬消金業務,帶來集團資源,花旗銀過去在台品牌含金量高,是留學生、海外人士常使用的國際金融服務品牌;但在花旗銀持續將國際金融資源與知識帶進台灣,外銀想在其他人主場打仗,確實難敵當地銀行。
第三,外銀在台沒有上市櫃,對一般投資人討論度也沒有本土上市櫃金控來得高,在本土上市櫃金控持續招募人才,擴大在台版圖,外銀留台吸引力越來越少。
「這是對的決定」,外銀人士指出,花旗銀撤台決定是對的,主因有三點:第一,觀察花旗集團的市場競爭力。2018年前,花旗集團資產曾經是美國最大銀行,但現在早已被後浪追上,目前美國大型銀行多半深耕企業金融,例如JP Morgan在台灣也沒有消金業務。
第二,在台灣,外商銀行已經很難追上本土銀行,過去外銀為了在台灣拉抬消金業務,帶來集團資源,花旗銀過去在台品牌含金量高,是留學生、海外人士常使用的國際金融服務品牌;但在花旗銀持續將國際金融資源與知識帶進台灣,外銀想在其他人主場打仗,確實難敵當地銀行。
第三,外銀在台沒有上市櫃,對一般投資人討論度也沒有本土上市櫃金控來得高,在本土上市櫃金控持續招募人才,擴大在台版圖,外銀留台吸引力越來越少。
因為這五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很多信用卡等消費金融業務已經數位化,而老字號的花旗集團出售多國消金業務時,原本扎根地方甚深的實體分行與人員,已不再是花旗集團消金業務出售案的優勢,還可能讓潛在買主因此挑三揀四。
其實不只在台灣的花旗消金業務出售案進程緩慢,就連花旗集團在南韓消金業務的出售案也一波三折,並且讓花旗推遲退出計畫,外媒報導,有些買家僅對花旗集團南韓零售業務的信用卡或財富管理業務有興趣,對實體分行興趣缺缺。
金融人士指出,花旗集團的高端客戶金字招牌,是潛在買家想要競標消金業務的主因,但實體分行與人員的確也是花旗集團的成本,尤其人事成本高昂,買家考量只願意買進有效益信用卡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
其實不只在台灣的花旗消金業務出售案進程緩慢,就連花旗集團在南韓消金業務的出售案也一波三折,並且讓花旗推遲退出計畫,外媒報導,有些買家僅對花旗集團南韓零售業務的信用卡或財富管理業務有興趣,對實體分行興趣缺缺。
金融人士指出,花旗集團的高端客戶金字招牌,是潛在買家想要競標消金業務的主因,但實體分行與人員的確也是花旗集團的成本,尤其人事成本高昂,買家考量只願意買進有效益信用卡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
上周全球股市震盪起伏,美股從高檔回落,投資人擔憂疫情衝擊經濟,加上美股先前迭創新高,出現獲利賣壓,成熟市場中,日股一枝獨秀;新興市場方面,陸股出現跌深反彈走勢。
野村投信表示,上周初美股受到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相繼下調美國GDP預期的影響,出現大幅下跌,然而,即使美國疫情因Delta病毒持續升溫,但經濟持續復甦的方向不變,上周公布初領失業金人數減少3.5萬至31萬人,是疫情爆發後新低,且降幅為6月底以來最大。
整體而言,美股將持續震盪整理走勢,市場除關注疫情與經濟數據,聯準會何時啟動縮減購債計畫也是觀察指標。但即使縮減購債,市場資金仍很充沛,美股低檔有撐,建議續採逢低介入策略。
上周陸股出現反彈走勢,野村投信表示,受到大陸政策影響,近期市場對於陸股前景持較悲觀看法,大陸各種媒體報出對行業的負面意見,都被市場過度解讀,投資氣氛不佳也造成股價在短時間大幅波動。而在這一次的股災中,先前已走弱大半年的許多優質公司都值得投資人留意。
下半年預期原物料成本將回到合理走勢,對通膨和製造業相關的公司壓力降低,先前受到壓抑的毛利率有機會在下半年回復擴張,加上零組件缺貨問題第3季開始有所好轉,預期仍有不少類股獲利能力將進入新一輪的成長期,也是目前逢低布局的良好機會。
債市方面,可留意亞洲債市投資機會。野村投信指出,以利差角度而言,目前亞洲高收益債的利差頗具長期投資吸引力。根據花旗銀行統計,近期公布的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在45家密切追蹤的大陸房地產商中,有17家在較低風險的綠檔(比2020年底的12家增加)。目前開發商流動性比較緊,大陸方面也會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未來土地及房屋市場更可能在供給端出現放鬆,讓房地產有能力加大供給。
野村投信表示,上周初美股受到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相繼下調美國GDP預期的影響,出現大幅下跌,然而,即使美國疫情因Delta病毒持續升溫,但經濟持續復甦的方向不變,上周公布初領失業金人數減少3.5萬至31萬人,是疫情爆發後新低,且降幅為6月底以來最大。
整體而言,美股將持續震盪整理走勢,市場除關注疫情與經濟數據,聯準會何時啟動縮減購債計畫也是觀察指標。但即使縮減購債,市場資金仍很充沛,美股低檔有撐,建議續採逢低介入策略。
上周陸股出現反彈走勢,野村投信表示,受到大陸政策影響,近期市場對於陸股前景持較悲觀看法,大陸各種媒體報出對行業的負面意見,都被市場過度解讀,投資氣氛不佳也造成股價在短時間大幅波動。而在這一次的股災中,先前已走弱大半年的許多優質公司都值得投資人留意。
下半年預期原物料成本將回到合理走勢,對通膨和製造業相關的公司壓力降低,先前受到壓抑的毛利率有機會在下半年回復擴張,加上零組件缺貨問題第3季開始有所好轉,預期仍有不少類股獲利能力將進入新一輪的成長期,也是目前逢低布局的良好機會。
債市方面,可留意亞洲債市投資機會。野村投信指出,以利差角度而言,目前亞洲高收益債的利差頗具長期投資吸引力。根據花旗銀行統計,近期公布的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在45家密切追蹤的大陸房地產商中,有17家在較低風險的綠檔(比2020年底的12家增加)。目前開發商流動性比較緊,大陸方面也會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未來土地及房屋市場更可能在供給端出現放鬆,讓房地產有能力加大供給。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