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徵信(未)公司新聞
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簽訂在即,中華徵信所昨(21
)日發布報告指出,這對金融業絕對是長期利多,總經理張大為
表示,台灣金融集團過去三年每年營收在新台幣1到1.1兆元左右
,一旦大舉登陸,一年營收總額可望提升到5.5兆元。
這場登陸卡位戰尚未開打,哪家最有競爭力?中華徵信所認為,
民營金控的國泰、富邦,在大陸布局進度和能力都最強,登陸最
具競爭力;新光金控在大陸壽險公司剛開幕,布局動作也不慢。
中華徵信所昨日公布2009年台灣大型集團研究。張大為說,根據
中華徵信所對百大集團內的13個金控集團所做的競爭力評估,等
到MOU簽訂完成,國泰金、富邦金以及新光金是最有能力在大陸
市場卡位的金控集團。
張大為說,大陸金融業的大餅相當誘人,假設台資銀行登陸後,
可服務10萬名台商,每名台商一年融資人民幣1,000萬元計算,換
算即達新台幣4.5兆元,同時假設這10萬名台商的家庭理財市場,
每戶新台幣1,000萬元,也高達新台幣1兆元;亦即,台資銀行登
陸後,單單來自大陸台商的商機即高達5.5兆元,對金融業來說,
絕對是未來成長動力的來源。
張大為表示,以目前的布局進度和布局能力來看,民營金控中的
富邦和國泰,無疑表現最佳,富邦已參股大陸廈門商銀,產險公
司也即將設立,銀行、保險、證券都已設立大陸辦事處;國泰金
控的上海國泰人壽也營運多年,今年在北京開設壽險公司的新光
金,也開始加快在大陸的布局。
中華徵信所徵信研發部總編輯劉任指出,大陸金融市場大餅固然
誘人,但並非見者有分,許多台資業者想參股城市銀行,但大陸
90多家城市商銀,條件不一,建議現在登陸的業者,可選擇內陸
富庶地區進駐,目前最看好天津、重慶、青島、武漢等地的城市
商業銀行潛力。
)日發布報告指出,這對金融業絕對是長期利多,總經理張大為
表示,台灣金融集團過去三年每年營收在新台幣1到1.1兆元左右
,一旦大舉登陸,一年營收總額可望提升到5.5兆元。
這場登陸卡位戰尚未開打,哪家最有競爭力?中華徵信所認為,
民營金控的國泰、富邦,在大陸布局進度和能力都最強,登陸最
具競爭力;新光金控在大陸壽險公司剛開幕,布局動作也不慢。
中華徵信所昨日公布2009年台灣大型集團研究。張大為說,根據
中華徵信所對百大集團內的13個金控集團所做的競爭力評估,等
到MOU簽訂完成,國泰金、富邦金以及新光金是最有能力在大陸
市場卡位的金控集團。
張大為說,大陸金融業的大餅相當誘人,假設台資銀行登陸後,
可服務10萬名台商,每名台商一年融資人民幣1,000萬元計算,換
算即達新台幣4.5兆元,同時假設這10萬名台商的家庭理財市場,
每戶新台幣1,000萬元,也高達新台幣1兆元;亦即,台資銀行登
陸後,單單來自大陸台商的商機即高達5.5兆元,對金融業來說,
絕對是未來成長動力的來源。
張大為表示,以目前的布局進度和布局能力來看,民營金控中的
富邦和國泰,無疑表現最佳,富邦已參股大陸廈門商銀,產險公
司也即將設立,銀行、保險、證券都已設立大陸辦事處;國泰金
控的上海國泰人壽也營運多年,今年在北京開設壽險公司的新光
金,也開始加快在大陸的布局。
中華徵信所徵信研發部總編輯劉任指出,大陸金融市場大餅固然
誘人,但並非見者有分,許多台資業者想參股城市銀行,但大陸
90多家城市商銀,條件不一,建議現在登陸的業者,可選擇內陸
富庶地區進駐,目前最看好天津、重慶、青島、武漢等地的城市
商業銀行潛力。
中華徵信所昨(21)日公布2009台灣百大集團排名與研究,以
2008年的數據統計,霖園集團再度蟬聯總資產冠軍寶座,不過,
新成立的台灣金控虎視眈眈、緊追在後。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台灣百大集團洗牌效應不明顯,
沒有任何一家集團被海嘯擊垮,顯示百大集團的根基不錯。尤其
以兩岸營收前五大集團比較,大陸前五大集團全由國營事業包辦
,背景類似70年代的台灣;反觀台灣營收前五大集團均為科技產
業集團。
此外,百大集團的大陸投資占集團總比重五年來持續成長,投資
台灣比重逐年下降。大陸獲利占集團獲利總比重較2007年成長一
倍,依賴大陸獲利挹注程度明顯升高。百大集團中有七個集團稅
後純益逆勢成長,分別是台灣汽電共生集團、李長榮化集團、富
邦集團、中鼎工程集團、廣達電腦集團、遠雄集團及有宏達電撐
腰的威盛電子集團。
中華徵信所指出,台灣前十大資產集團以金融為主,僅第六名的
台塑是非金融集團。前十大集團排名依序為霖園、台灣金、合庫
銀、兆豐金、台新金、台塑、中信、富邦、新光、第一金。
金融業的資產雖高,卻因金融海嘯受創,沒有一家入榜營收前十
大。富邦因有金融與電信兩大支柱挹注,成為賺錢最多(稅後純
益)的第五大集團,也是獲利唯一成長的前五大集團;台塑集團
則受到南亞科與華亞科拖累,首度退出十大獲利集團。華南金、
合庫銀、第一金則列入最會賺錢十大排行榜的第二、第五與第八
名。
台塑集團資產排名從第二下滑至第六,鴻海科技也從第12名滑落
至第16名。台塑十寶稅後純益大減、獲利褪色;台積電雖榮登最
會賺錢、賺最多的雙冠王,但獲利也下滑至千億元以下,較2007
年減少92.44億元。鴻海續居獲利亞軍,但稅後純益衰退三成七以
上。
賺最多(稅後純益)前十大集團分別為台積電、鴻海、中華電信
、遠東、富邦、威盛電子、中鋼、廣達電腦、聯發科與友達明基
。
中華徵信所分析指出,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2008年100大集團的
整體表現欠佳。
2008年的數據統計,霖園集團再度蟬聯總資產冠軍寶座,不過,
新成立的台灣金控虎視眈眈、緊追在後。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台灣百大集團洗牌效應不明顯,
沒有任何一家集團被海嘯擊垮,顯示百大集團的根基不錯。尤其
以兩岸營收前五大集團比較,大陸前五大集團全由國營事業包辦
,背景類似70年代的台灣;反觀台灣營收前五大集團均為科技產
業集團。
此外,百大集團的大陸投資占集團總比重五年來持續成長,投資
台灣比重逐年下降。大陸獲利占集團獲利總比重較2007年成長一
倍,依賴大陸獲利挹注程度明顯升高。百大集團中有七個集團稅
後純益逆勢成長,分別是台灣汽電共生集團、李長榮化集團、富
邦集團、中鼎工程集團、廣達電腦集團、遠雄集團及有宏達電撐
腰的威盛電子集團。
中華徵信所指出,台灣前十大資產集團以金融為主,僅第六名的
台塑是非金融集團。前十大集團排名依序為霖園、台灣金、合庫
銀、兆豐金、台新金、台塑、中信、富邦、新光、第一金。
金融業的資產雖高,卻因金融海嘯受創,沒有一家入榜營收前十
大。富邦因有金融與電信兩大支柱挹注,成為賺錢最多(稅後純
益)的第五大集團,也是獲利唯一成長的前五大集團;台塑集團
則受到南亞科與華亞科拖累,首度退出十大獲利集團。華南金、
合庫銀、第一金則列入最會賺錢十大排行榜的第二、第五與第八
名。
台塑集團資產排名從第二下滑至第六,鴻海科技也從第12名滑落
至第16名。台塑十寶稅後純益大減、獲利褪色;台積電雖榮登最
會賺錢、賺最多的雙冠王,但獲利也下滑至千億元以下,較2007
年減少92.44億元。鴻海續居獲利亞軍,但稅後純益衰退三成七以
上。
賺最多(稅後純益)前十大集團分別為台積電、鴻海、中華電信
、遠東、富邦、威盛電子、中鋼、廣達電腦、聯發科與友達明基
。
中華徵信所分析指出,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2008年100大集團的
整體表現欠佳。
由中華徵信所進行調查的台灣地區大型企業2009 TOP 5000排
名出爐,穎杰公司在2008年度營收大幅成長到11.1億元的亮麗水
準下,不僅排名躍進到第2,128名,營業規模更居全國各鑄造廠之
冠,年營收甚至超越慶鴻、合濟、建德、伍將、春日、歐馬等多
數工具機母機廠,表現耀眼。
依據台灣區機器公會最新彙整的資料顯示,去年度進入TOP
5000內的國內金屬加工業者,前五大依序為東台精機、台中精機
、油機、永進與協鴻,年營收分為62.55億元、54.41億元、46.05
億元、45.51億元與38.45億元。穎杰以11.1億元居第27名,其年營
收成長率高達51.13%,名列第三,僅次榮田與油機兩家公司;公
司純益率為8.11%;每位員工年產值則高達755萬元,各項營運力
指標都相當健康,且在機械業界名列前茅。
穎杰去年度在全球金融風暴陰霾籠罩下,營收仍能強勁成長
,要歸功於董事長涂美華、總經理涂南昌兄妹兩人前瞻的經營眼
光,與帶領經營團隊不斷追求鑄造品質與技術的提升,才能獲得
今天的重大營運成果。
鑄造業在國內屬於3K產業,在作業環境砂塵飛揚、危險,愈
來愈難找到工人下,絕大多數業者都不想在台灣擴大投資。但涂
美華深知鑄件是決定機械品質好壞、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其
需求量長期仍會伴隨台灣機械產業的壯大而成長,因而下定決心
興建第二廠區,於2003年斥下巨資自義大利引進台灣第一套石夫
喃無砂箱自動造模設備,讓品質穩定可靠的中小型鑄件從此可以
源源不斷快速產出,奠下穎杰營收大幅躍進的有利基礎。
在鑄件的造模過程中,如果對再生砂的使用管控不夠嚴謹,
很容易會因砂模內砂粉過多、LOI(樹脂灼熱燒失量)太高、黏接
劑不佳等問題,削弱了砂模的強度,在銑鐵水注入時出現砂模「
崩砂」報廢的現象。涂美華近年來不斷增購篩砂機、砂模強度機
、水份儀、黏度計、酸鹼值測定儀等再生砂檢測儀器,終於克服
問題,將不良率由以往的5%水準,降至目前的僅約2%水準,為
工具機客戶提供最高品級的鑄件。
而在鑄造技術能力的精進方面,穎杰長期來與日本廣島縣福
山市的田口鑄造株式會社合作,引進對方最新的鑄造技術來提升
自我,並禮聘日本工學博士張博來台指導,讓國內鑄造業者跟隨
學習,嘉惠同業。如今穎杰的鑄件已順利打入對品質要求最「龜
毛」的日本市場,開始供應給OKUMA、MORI等日本數一數二的工
具機大廠使用,合計佔穎杰總營收的一成以上;而即使國內工具
機業界生產龍門銑床時,最常遭遇的工作台內縮問題,穎杰也都
有能力予以解決。
看好綠能產業前景亮麗,涂美華強調,近期已買下第一廠區
旁的鄰地,將予以整併,斥資3、4億元興建一棟佔地6,000餘坪的
新廠,用來生產風力發電機組使用的球墨鑄件。該棟廠房最大特
色為白天完全不用燈光照明,設置有天然的自動換氣系統,且屋
頂將提供光電業者裝置太陽能板自產電能,建成後將是國內高科
技環保節能廠房的最佳示範。
名出爐,穎杰公司在2008年度營收大幅成長到11.1億元的亮麗水
準下,不僅排名躍進到第2,128名,營業規模更居全國各鑄造廠之
冠,年營收甚至超越慶鴻、合濟、建德、伍將、春日、歐馬等多
數工具機母機廠,表現耀眼。
依據台灣區機器公會最新彙整的資料顯示,去年度進入TOP
5000內的國內金屬加工業者,前五大依序為東台精機、台中精機
、油機、永進與協鴻,年營收分為62.55億元、54.41億元、46.05
億元、45.51億元與38.45億元。穎杰以11.1億元居第27名,其年營
收成長率高達51.13%,名列第三,僅次榮田與油機兩家公司;公
司純益率為8.11%;每位員工年產值則高達755萬元,各項營運力
指標都相當健康,且在機械業界名列前茅。
穎杰去年度在全球金融風暴陰霾籠罩下,營收仍能強勁成長
,要歸功於董事長涂美華、總經理涂南昌兄妹兩人前瞻的經營眼
光,與帶領經營團隊不斷追求鑄造品質與技術的提升,才能獲得
今天的重大營運成果。
鑄造業在國內屬於3K產業,在作業環境砂塵飛揚、危險,愈
來愈難找到工人下,絕大多數業者都不想在台灣擴大投資。但涂
美華深知鑄件是決定機械品質好壞、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其
需求量長期仍會伴隨台灣機械產業的壯大而成長,因而下定決心
興建第二廠區,於2003年斥下巨資自義大利引進台灣第一套石夫
喃無砂箱自動造模設備,讓品質穩定可靠的中小型鑄件從此可以
源源不斷快速產出,奠下穎杰營收大幅躍進的有利基礎。
在鑄件的造模過程中,如果對再生砂的使用管控不夠嚴謹,
很容易會因砂模內砂粉過多、LOI(樹脂灼熱燒失量)太高、黏接
劑不佳等問題,削弱了砂模的強度,在銑鐵水注入時出現砂模「
崩砂」報廢的現象。涂美華近年來不斷增購篩砂機、砂模強度機
、水份儀、黏度計、酸鹼值測定儀等再生砂檢測儀器,終於克服
問題,將不良率由以往的5%水準,降至目前的僅約2%水準,為
工具機客戶提供最高品級的鑄件。
而在鑄造技術能力的精進方面,穎杰長期來與日本廣島縣福
山市的田口鑄造株式會社合作,引進對方最新的鑄造技術來提升
自我,並禮聘日本工學博士張博來台指導,讓國內鑄造業者跟隨
學習,嘉惠同業。如今穎杰的鑄件已順利打入對品質要求最「龜
毛」的日本市場,開始供應給OKUMA、MORI等日本數一數二的工
具機大廠使用,合計佔穎杰總營收的一成以上;而即使國內工具
機業界生產龍門銑床時,最常遭遇的工作台內縮問題,穎杰也都
有能力予以解決。
看好綠能產業前景亮麗,涂美華強調,近期已買下第一廠區
旁的鄰地,將予以整併,斥資3、4億元興建一棟佔地6,000餘坪的
新廠,用來生產風力發電機組使用的球墨鑄件。該棟廠房最大特
色為白天完全不用燈光照明,設置有天然的自動換氣系統,且屋
頂將提供光電業者裝置太陽能板自產電能,建成後將是國內高科
技環保節能廠房的最佳示範。
中華電信(2412)轉投資的中華黃頁,昨(28)日宣布與中
華徵信所合作,提供企業認證機制。中華黃頁表示,今年底將推
出台灣工商大黃頁,預計要發行7.5萬冊,在中國大陸方面將與中
國電信合作,將黃頁產品推廣到長江三角洲,至於明年度將在廈
門發行。
中華黃頁預定年底前要推出台灣工商大黃頁,初步發行 7.5萬
本,除了台灣之外,也會在中國大陸發行,預計要跟中國電信合
作,在上海及附近的長江三角洲一帶發行,明年則是會在廈門推
出。
至於中華黃頁去年營收為6.7億元,每股稅後獲利為5.3元,但
因為今年度經濟不景氣,新增客戶有限,再加上今年擴展市場、
成本支出較多,該公司預期今年度的營收與去年相當,但獲利會
大幅下滑,預計每股稅後盈餘為2元左右。
華徵信所合作,提供企業認證機制。中華黃頁表示,今年底將推
出台灣工商大黃頁,預計要發行7.5萬冊,在中國大陸方面將與中
國電信合作,將黃頁產品推廣到長江三角洲,至於明年度將在廈
門發行。
中華黃頁預定年底前要推出台灣工商大黃頁,初步發行 7.5萬
本,除了台灣之外,也會在中國大陸發行,預計要跟中國電信合
作,在上海及附近的長江三角洲一帶發行,明年則是會在廈門推
出。
至於中華黃頁去年營收為6.7億元,每股稅後獲利為5.3元,但
因為今年度經濟不景氣,新增客戶有限,再加上今年擴展市場、
成本支出較多,該公司預期今年度的營收與去年相當,但獲利會
大幅下滑,預計每股稅後盈餘為2元左右。
中華徵信所2009年版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調查果18日
出爐,鴻海精密連續4年蟬聯製造業榜首,並以年營收新台幣1.47
兆元,合併營收1.95兆元的成績,穩坐台灣最大企業的寶座。而
華碩、友達光電及仁寶則退出了台灣前10大企業的榜單。
連續4年蟬聯製造業榜首的鴻海,除了穩坐台灣最大企業的寶座,
並在營收方面與第2名的台灣中油拉開了超過500億元的差距;儘
管鴻海獨佔?頭的態勢明顯,但是在稅後純益表示上卻是從2007
年的776.89億元下滑至551.33億元,落在台積電的999.33億元之後
。
在10大民營製造業排名上,前10名分別為鴻海、台塑石化、台灣
中油、廣達、緯創、友達、仁寶、英聯達、台積電以及奇美規子
。其中廣達從2007年的第2名落至第4;友達、仁寶也分別較2007
年跌落1個;至於緯創則從2007年的第9名晉升至第5;英業達也行
2007年的11名跨入前10名,名列第8。
出爐,鴻海精密連續4年蟬聯製造業榜首,並以年營收新台幣1.47
兆元,合併營收1.95兆元的成績,穩坐台灣最大企業的寶座。而
華碩、友達光電及仁寶則退出了台灣前10大企業的榜單。
連續4年蟬聯製造業榜首的鴻海,除了穩坐台灣最大企業的寶座,
並在營收方面與第2名的台灣中油拉開了超過500億元的差距;儘
管鴻海獨佔?頭的態勢明顯,但是在稅後純益表示上卻是從2007
年的776.89億元下滑至551.33億元,落在台積電的999.33億元之後
。
在10大民營製造業排名上,前10名分別為鴻海、台塑石化、台灣
中油、廣達、緯創、友達、仁寶、英聯達、台積電以及奇美規子
。其中廣達從2007年的第2名落至第4;友達、仁寶也分別較2007
年跌落1個;至於緯創則從2007年的第9名晉升至第5;英業達也行
2007年的11名跨入前10名,名列第8。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台灣前100大企業也無法倖免。中華徵信所
昨(15)日指出,今年上半年百大企業總體獲利下滑21.56%,其
中,多達69家集團獲利衰退,更有16家集團已處於虧損,中華徵
信所預估,下半年下滑幅度可能更大。
對近日財經部會頻頻釋出利多,到底對企業獲利有多大幫助,中
華徵信所認為,值得後續觀察。
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表示,以過去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來看,
台灣經濟將在2009年到2010年才會觸底。到底哪些產業獲利下滑
最多、甚至出現虧損?中華徵信所以保護客戶資料為由,不願對
外公布。不過,一般認為,金融產業應該是這波不景氣中,獲利
衝擊最大者。反觀台積電、中鋼、聯發科等集團,財務結構相對
穩健,應有餘力適時擴大全球版圖布局,抵擋景氣衝擊。
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資料顯示,資產總額排名前十大企業中,有
九家為國內知名的金融機構,除了台塑集團排名第二外,國泰金
、合作金庫、台新金與兆豐金等,都排名前五大。金融等產業獲
利受挫,是否讓台灣前十大、前百大企業重新洗牌?劉任認為,
金控公司資產總額皆高達上兆元,即使資產出現數十億元的減損
,退出前十大的機率並不高,僅排名可能會有些許異動。
全球化讓企業併購更加頻繁,加上前百大企業中,69家集團獲利
出現衰退景象,明星產業可能竄起,劉任認為,反而是百大企業
排名洗牌的機率較往年劇烈。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百大集團去年全球合併資產總額
逾41.7兆元、營收總額超過17.6兆元。
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最亮眼者以科技、製造業為主,國泰金控勉
強打入第十名。中華徵信所表示,這顯示科技業、製造業創造營
收的能力強,前百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超過1.2兆元,張大為表示
,百大集團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不過,劉任提醒大型企業,應該加強專業經理人制度,因為國內
有超過七成家族企業仍習慣用自己人做經營班底,從永續經營的
角度來看並不妥當。
昨(15)日指出,今年上半年百大企業總體獲利下滑21.56%,其
中,多達69家集團獲利衰退,更有16家集團已處於虧損,中華徵
信所預估,下半年下滑幅度可能更大。
對近日財經部會頻頻釋出利多,到底對企業獲利有多大幫助,中
華徵信所認為,值得後續觀察。
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表示,以過去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來看,
台灣經濟將在2009年到2010年才會觸底。到底哪些產業獲利下滑
最多、甚至出現虧損?中華徵信所以保護客戶資料為由,不願對
外公布。不過,一般認為,金融產業應該是這波不景氣中,獲利
衝擊最大者。反觀台積電、中鋼、聯發科等集團,財務結構相對
穩健,應有餘力適時擴大全球版圖布局,抵擋景氣衝擊。
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資料顯示,資產總額排名前十大企業中,有
九家為國內知名的金融機構,除了台塑集團排名第二外,國泰金
、合作金庫、台新金與兆豐金等,都排名前五大。金融等產業獲
利受挫,是否讓台灣前十大、前百大企業重新洗牌?劉任認為,
金控公司資產總額皆高達上兆元,即使資產出現數十億元的減損
,退出前十大的機率並不高,僅排名可能會有些許異動。
全球化讓企業併購更加頻繁,加上前百大企業中,69家集團獲利
出現衰退景象,明星產業可能竄起,劉任認為,反而是百大企業
排名洗牌的機率較往年劇烈。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百大集團去年全球合併資產總額
逾41.7兆元、營收總額超過17.6兆元。
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最亮眼者以科技、製造業為主,國泰金控勉
強打入第十名。中華徵信所表示,這顯示科技業、製造業創造營
收的能力強,前百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超過1.2兆元,張大為表示
,百大集團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不過,劉任提醒大型企業,應該加強專業經理人制度,因為國內
有超過七成家族企業仍習慣用自己人做經營班底,從永續經營的
角度來看並不妥當。
鉅亨網記者陳毓婷/台北• 5月24日 05/24 18:45
根據中華徵信所公布的2000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
排名 TOP5000」調查結果顯示,國內5000家最大企業平
均每家員工人數為 405人,較1999年平均人數 392人,
成長3.3%,顯示好公司仍然持續在擴充規模,僱用人數
有增無減。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雖然主計處公布的
失業率節節昇高,同時預測 5月份可能創下6%的歷史新
高紀錄,但是由該公司調查顯示,好公司較能因應不景
氣的衝擊。
另外,根據中華信評的調查指出,製造業前 500大
企業平均每家員工人數為1198人,較1999年的1093人,
成長9.3%;服務業前 500大企業平均每家員工人數為
821 人,較1999年的 797人成長3.0%。至於一般俗稱金
飯碗及鐵飯碗的銀行業及公營事業,其員工人數每家平
均分別為1581人及4507人,均較1999年增加,銀行業成
長幅度達5.0%,公營事業則為2.9%。
根據中華徵信所公布的2000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
排名 TOP5000」調查結果顯示,國內5000家最大企業平
均每家員工人數為 405人,較1999年平均人數 392人,
成長3.3%,顯示好公司仍然持續在擴充規模,僱用人數
有增無減。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雖然主計處公布的
失業率節節昇高,同時預測 5月份可能創下6%的歷史新
高紀錄,但是由該公司調查顯示,好公司較能因應不景
氣的衝擊。
另外,根據中華信評的調查指出,製造業前 500大
企業平均每家員工人數為1198人,較1999年的1093人,
成長9.3%;服務業前 500大企業平均每家員工人數為
821 人,較1999年的 797人成長3.0%。至於一般俗稱金
飯碗及鐵飯碗的銀行業及公營事業,其員工人數每家平
均分別為1581人及4507人,均較1999年增加,銀行業成
長幅度達5.0%,公營事業則為2.9%。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