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對於日本股市的短線震盪表現出高度關注。儘管短期內有波動,但從基本面來看,日股的向上走勢仍具有持續性。元大投信的研究團隊指出,日本今年財年第一季企業財報整體表現超過市場預期,企業獲利率持續改善,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投資的良機。 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的研究團隊也強調,日本企業的獲利率持續上升,勞動市場的改善和政府的數位化政策都將對經濟成長產生正面影響。此外,大陸經濟的復甦動能逐漸減弱,這也促使海外投資者將資金轉向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 元大投信進一步分析,隨著晶片短缺問題的緩解,日本汽車業的營收和獲利創下了新高。特別是豐田汽車,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汽車製造商,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潛力不容小覷。除了油電混合車,豐田在固態電池、氫能源車等領域的研發投入,也將為其帶來長線的潛在價值。 日本央行持續實施寬鬆的货币政策,這對於日本企業的競爭力產生了積極影響。再加上報復性旅遊觀光人潮的湧入,日本經濟全面升溫,成為投資者「錢」進的佳選。 野村投信的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則認為,日本股市已經迎來了30年來的最佳表現,第二季的GDP大增,主要得益於海外資金的流入、觀光旅遊業的增長以及製造業出口的激增。他建議投資者選擇由在地日本團隊操盤的基金,這樣能更精準地把握具有爆發性、轉機和新創題材的企業,從而創造更多超額報酬。 瀚亞投資的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則預期,市場對日股未來的潛在上漲空間充滿信心,這主要基於當地經濟的轉向正循環、企業財務結構的重整以及股票估值的偏低。投資者可以伺機進場布局,以把握這波投資機會。
台灣元大投信近日針對疫情解封後的日本旅遊趨勢進行分析,指出隨著大陸旅客對日本旅遊的限制放寬,日本經濟有望迎來新一波成長。根據統計,赴日旅遊的外國觀光客中,韓國及台灣民眾佔了大頭,而大陸旅客的到訪人數雖然較疫情前有所減少,但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逐步回升。此外,日本旅遊的復甦將帶動當地的運輸、餐飲、旅遊、化妝品及零售等產業,預計將對日本國內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也指出,國際旅客的到來將為日本各產業帶來順風及爆發性成長機會,預期將推動公司未來6至12個月的獲利成長。對於長期投資日本股票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完備的投資情境。 元大投信進一步強調,日圓的貶值使得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以第二季GDP的表現來看,出口增速是日本GDP增長的主要動力。加上日本在技術上的優勢,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地位。元大投信建議投資者可以挖掘關鍵製造領域的「JapanInside」,如半導體設備、手機製造等,這些領域的產品技術難以被取代,且擁有全球高市占率。 即使今年來日本企業股價已有顯著上漲,但股價淨值比成長仍未完全反映其獲利能力的提升。以全球最大車廠豐田為例,第二季營業利益創下單季紀錄,但目前股價淨值比僅約1.1倍,與蘋果、特斯拉等公司的股價淨值比相比,顯示出較高的投資價值。
日本股市近期震盪,從基本面看,股市向上走勢仍具可持續性。投 信法人認為,
日本今年財年第一季企業財報整體優於市場預期,日股 基本面持續改善,短線會
有所波動,回檔修正是進場日本的投資良機 。
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企業的獲利率普遍 持續改
善、勞動供需及工資的變化有利國內經濟成長,政府推動數位 化轉型等技術革
新,政策推動及企業獲利率提升將是中長期利多因素 ;大陸復甦動能疲弱,相關
風險系數調整後報酬低及地緣政治風險考 量,促使海外投資人將資金轉向日本及
其他亞洲國家。
元大投信分析,在晶片短缺緩解後,日本車好品質加上日圓貶值有 利出口報
價,推動汽車業普遍營收獲利創高。豐田為蟬聯多年全球銷 量第一的汽車業者,
豐田在新能源車領域長線潛力可期,目前除了是 油電混合車龍頭,更掌握關鍵技
術並採取多線並進策略,在包含固態 電池、氫能源車等研發能量不容小覷,有機
會爭奪全球新能源車龍頭 。
歐美庫存去化接近底部,有望轉為補庫存,日本央行續行寬鬆政策 ,弱勢日
圓將持續支撐日本企業的競爭力,日本製造業龍頭喜迎景氣 成長循環,再加上報
復性旅遊觀光人潮,日本經濟全面升溫,現在正 是「錢」進日本良機。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日本擺脫長年的通縮束 縛,日股
也迎來30年來最好的表現,第二季日本GDP大增,理由有三 ,包含海外資金動能
強勁流入日股、觀光旅遊業貢獻增長、製造業出 口激增。接下來推動日股行情上
漲要靠類股輪動,建議最好選擇基金 操盤人為在地日本團隊,投資需要在地化分
析,能精準把握具爆發性 、有轉機、新創題材的企業,為投資帶來更多加乘效
果,投資主動型 日本基金可創造更多超額報酬。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預期,市場對日股未來潛在上 漲空間仍
充滿信心,主要因素來自於當地經濟轉向正循環、企業財務 結構重整及股票估值
偏低,都有助於買盤挹注,投資人可逢修正伺機 進場布局。
股表現。投信法人表示,日本一向是觀光大國,疫後大陸 旅客再次開放,預期
將進一步帶動日本經濟成長,彌補日本薪資受通 膨縮水的不足。
根據高盛集團統計,截至6月底,赴日旅遊的外國觀光客以韓國、 台灣民
眾為大宗,大陸旅客到日本人數僅占所有旅客13%,距離疫情 前30%仍有一大
段差距,疫情之前陸客到日本消費金額約1兆7,000億 日圓,比重達36.8%,居
所有國家之冠;預估將隨時間拉長,在陸客 龐大的消費能力助攻下,日本經濟
有望進一步推升動能。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國際旅客赴日觀光,將 帶動當
地運輸、餐飲旅遊、化妝及零售等產業順風及爆發性成長機會 ,預期將更進一
步推動日本國內經濟發展消費力道,並可推升公司未 來6至12個月的獲利成
長。
長期投資日本股票的情境與理由仍相當完整,儘管近期股市走勢稍 作休
息,但短期的回檔正是創造進場加碼時機,建議投資人可在每次 拉回整理時,
進一步增持手上日股基金的部位,並以較大規模、中長 期績效較亮眼的基金商
品作為主要入手商品。
元大投信認為,日圓貶值讓日本產品更具出口競爭力,以第二季G DP表現
來看,出口增速是現階段日本GDP增長最主要項目,加上日本 本身的技術優
勢,使其位居全球供應鏈安全的重要位置。挖掘關鍵製 造領域的「Japan
Inside」,如半導體設備所需的化工材料與精密零 組件、手機製造所需的工具
機及鏡頭感測元件等,日本掌握核心技術 難以被取代,擁有全球高市占率。
即使經過今年來大漲,日本企業股價淨值比成長仍未完全反映獲利 能力的
提升。
元大投信強調,全球最大車廠豐田(Toyota)第二季營業利益高達 1.1兆日
圓,創日本企業單季紀錄,但目前股價淨值比僅約1.1倍,相 比蘋果的46.4倍、
特斯拉的14.8倍,有顯著不同投資價值取向。
高股息台股ETF基金今年可是大放異彩,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投資產品!規模狂飆,已經超過2,300億元,比起去年底增加了超過6成,這個成長幅度遠超過整體台股ETF基金的36%。這股狂潮下,投信業者紛紛搶食高息ETF市場的蛋糕,讓整個市場排名也來了個大洗牌。 你說奇不奇?今年復華、群益、兆豐投信這三家「黑馬」突然冒出來,排名飛躍上升。其中,復華投信推出的月配息高息基金,規模竟然成長了將近40倍,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群益投信也不甘示弱,規模翻揚了十倍以上,從去年的第七名一躍升至第五名。兆豐投信也是靠著多檔高息產品,從排名十名之外晉升至第八大。 這麼多投資者為什麼會對高股息ETF基金情有獨鍾呢?主要原因是兩個。一來,多檔ETF在9月份公布了令人滿意的配息率;二來,金管會將對收益平準金配息進行控管,未來的平準金啟動條件和運用情況將更加公開透明,這讓市場對這類基金更加有信心。 像國泰永續高股息這樣的ETF,就憑著8月中旬公告的配息,以及主動揭露未動用平準金的消息,就意外地刺激了買氣,受益人數直衝108萬人,創下新高。這家投信業者強調,收益平準金最大的目的是維持配息的穩定度,並且期待這項政策能帶來更多正面效益。 到了9月4日,台股ETF(包含槓反)總共有了53檔,規模從去年底的8,715億元增至1.19兆元,成長幅度達36.6%。其中,台股高股息ETF基金去年底規模為3,662億元,到了9月4日已經增至2,358.9億元,規模首次突破6,000億元,佔所有台股ETF基金的一半以上,真的是台股ETF規模增長的主力。 去年底台股ETF基金規模排名前三的元大、國泰、富邦三家投信,今年在高息基金的幫助下,依舊穩坐前三把交椅。復華、群益的躍升更是讓人驚艷,兆豐投信的崛起也不容小覷。
高股息ETF基金買氣增溫,二大主因一是多檔ETF9月公告不錯的配 息率,二是金管會將控管收益平準金配息,未來平準金啟動條件、運 用情況都將公開透明及受限,市場估現有平準金的基金應不溯及既往,更讓資金搶進。
擁有百萬受益人、亦是市場上首檔採平準金的高股息台股ETF國泰 永續高股息,8月中公告配息,主動揭露此次「完全」未動用平準金,意外刺激買氣更旺,受益人數達108萬人、創新高。
投信業者強調,收益平準金最大目的在維持配息穩定度,可配合金 管會規定公開相關配息資訊,且期待帶來更多正面效益。
統計至9月4日止,台股ETF(包含槓反)共53檔,總規模從去年底的8,715億元,增至1.19兆元,成長幅度36.6%,復華、群益、永豐、兆豐等投信,今年有相關基金募集,規模成長幅度皆優於整體平均。
若單看台股高股息ETF基金,去年底規模3,662億元,至9月4日已大 幅成長64%,增至2,358.9億元,規模首度突破6,000億元大關,佔所 有台股ETF基金中一半以上,可說是推升整體台股ETF規模的主力。
去年底台股ETF基金規模排名前三大的元大、國泰、富邦三家投信,今年有高息基金助陣,依舊穩坐前三大,復華投信則靠首檔月配息 高息基金帶動規模成長近40倍,群益投信也翻揚十倍以上,排名分別 從去年底的第十與第七,躍升至第四與第五,另外,兆豐投信因多檔 高息產品,快速從十名之外晉升至第八大。
財政部自民國98年度起公布申報股利所得人數,至110年度首度佔 總申報人數申報超過5成,等於每兩個受薪階級或是退休族,至少有 一個透過股息增加現金收入。
元大投信分析,在年增67.4萬領息族中,25至34歲區間新增21.6萬 人最為顯著,平均年領6萬等於每月約加薪5,000元,對照近年ETF的 投資人數成長,更可看出從存高殖利率股、金融股,逐漸轉向具備分 散風險、自動汰弱留強特色的高股息ETF。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相較全球主要股市具有高殖利率優勢,上市櫃 企業透過股利發放定期分享獲利成果,從股利所得申報人數成長趨勢 ,搭配集保、證交所定期定額數據觀察,投資人更高比例透過台股E TF存股領息,也代表台人投資習慣改變由個股轉向布局ETF,同時也 開始透過不同特色商品進行個人資產配置客製化。
投信業者分析,除穩定的現金流吸引投資人外,ETF稅賦優勢也是 誘因之一。依據2023年綜所稅申報規定,股息股利所得算入54C項目 ,如果採用8.5%減應納稅額,每人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反推減 免金額,等於股利收入可達約94萬元。
如適用稅率5%的小資族年收入48萬元、股利所得10萬元計算,扣 除一般單身小資族有9.2萬元免稅額、12.4萬元標準扣除額、20.7萬 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後,可退稅850元,如果更積極存股,股利所 得增加至15萬元,可退稅2,400元。
近期,台灣ETF市場上的高息ETF產品,如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成為投信業界競爭的焦點。這些產品的規模不斷擴大,讓投信公司們爭相瓜分這塊大餅。然而,隨著金管會對ETF配息規範的出手整頓,這場戰爭似乎將進入新階段。
根據新聞報導,台股高股息ETF的規模已經膨脹至5,944億元,受益人數達289萬人,相當於每八個台灣人中就有一人持有高息ETF。這些產品的配息殖利率成為投信業界攻防的終極武器,引來主管機關表態將出手整頓。
金管會已經表態要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協助訂定交易規範,但主要ETF業者都不願表態,強調現行ETF可配息來源包括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等,未來也一定會遵守政策規定,制定配息規劃。
不具名業者分析,未來影響的恐怕是送審排隊等待被放行的高息ETF,尤其是有平準金機制的ETF進入停擺。而新規範出爐後,業者推測,過去高配息平準金的ETF不能再以此吸引投資人,但勢必也有部分尚未動用平準金機制的高息ETF將因此受惠。
此外,投信公司們在配息策略上的競爭也相當激烈。最近,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在第二階段公告配息時,因股利占比不足5%,引發業界議論。而後,這些投信公司火速公告配息組成,自清兩檔配大多數來源都是76W財產交易(國內)所得,非市場傳言的高配收益平準金。
投信業者表示,ETF納入收益平準金是為了講求公平,確保長期想領穩定現金流投資者的權益。過去,不乏投資人在ETF宣告配息至除息前這段時間搶進,導致ETF單位數增加,但ETF原有應配發的息值不變,使每人平均分配到的收益減少。納入收益平準金後,新進的投資人便需要提撥等比例息值至收益平準金的會計科目中,避免Free rider行為。
總之,隨著金管會對ETF配息規範的出手整頓,台灣ETF市場的競爭格局將發生變化。投信公司們必須重新思考配息策略,以應對新的挑戰。
對於金管會表態要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協助訂定交易規範,主要ETF業者都不願表態,強調現行ETF可配息來源包含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等,未來也一定會遵守政策規定,制定配息規劃。
不具名業者分析,未來影響的恐怕是送審排隊等待被放行的高息ETF,尤其有平準金機制的ETF進入停擺,而在新規範出爐後,業者推測,過去高配息平準金的ETF不能再以此吸引投資人,但勢必也有部分尚未動用平準金機制的高息ETF將因此受惠。
統計至31日,台股高股息ETF共計14檔,規模已膨脹至5,944億元,受益人數289萬人,相當於每八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持有高息ETF,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中,人潮就代表錢潮,成為每家發行ETF的投信業者最想瓜分的大餅。
這次業界的平準金機制大戰引爆點,來自有業者透過資本利得來高配息,大量吸引市場資金,引發同業眼紅。
最近的例子是日前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在第二階段公告配息時,因股利占比不足5%,引發業界議論,而後群益及國泰投信火速公告配息組成,自清兩檔配大多數來源都是76W財產交易(國內)所得,非市場傳言的高配收益平準金。
另一是有業者將配息免稅的不能說祕密將成訴求重點,更是業界大忌,畢竟一旦引來財部注意,勢必被檢討、納入規管。
國內收益平準金制度最早由復華投信研擬使用,旗下ETF只要有配息就納入此機制,是投信中運用最為全面;隨後國泰、元大、群益等投信也跟進採用,通常被訴求是穩定配息的投資優勢,而現在有規劃配息的新成立ETF普遍也會納入收益平準金。
業者表示,ETF納入收益平準金是為了講求公平、最大優點就是後進者不會稀釋原有受益人權益,確保長期想領穩定現金流投資者的權益,過去不乏投資人在ETF宣告配息至除息前這段時間搶進,導致ETF單位數增加,但ETF原有應配發的息值不變,使每人平均分配到的收益減少。
納入收益平準金後,新進的投資人便需要提撥等比例息值至收益平準金的會計科目中,簡單來說是避免Free rider行為。
不過,平準金機制被部分聰明業者破解後,反成為吸金利器。
【台灣金融新聞】 電支平台基金銷售競賽熱鬧開打!元大投信帶頭,與icash Pay、好好證券、全支付等平台合作,讓小資族也能輕鬆投資基金。近期,國泰投信也加入戰局,與悠遊付合作推出「電支買基金」服務,讓投資管道更加多元。
元大投信與icash Pay的合作,讓投資門檻降低至單筆或定期定額每月只需1,000元,而好好證券與全支付的「電支雞」則是最低門檻300元起跳。國泰投信與悠遊付的合作則是單筆最少要1萬元。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與悠遊付的合作是看準其在台北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已擁有穩定收入與資產的客群。目前,可透過電支申購的基金共有14檔。
元大投信年初與icash Pay推出的電支買基金服務,除了人氣商品0050、0056ETF連結基金,以及當紅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外,9月1日後將再上架超過10檔以上商品,讓投資人能夠透過電支方式申購更多元化的產品。
好好證券則強調,這種結合支付和投資的懒人理财方式,適合抗通膨、稳健理财的族群,包括上班族、忙碌族、手機族、月光族等,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新投資管道。
日股成為今年台灣投資圈的超級熱門,帶動日本基金規模像坐火箭一樣飆升。到了7月底,台灣銷售的境外日本股票基金已經有40檔,這些基金的表現一直很亮麗,吸引著投資人的目光。他們的規模也是一飛沖天,淨申購金額也是節節高升。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看得很清楚,日本成長股和價值股之間的價值差距還是挺大的,這在歷史上看來還是相當稀有的。他們在中小型價值股中看到了不少投資機會。 日本經濟現在處於一個很好的位置,能夠應對地緣政治的變化。中美兩國都是日本的關鍵貿易夥伴,日本在電子零組件、材料及機械等領域提供著關鍵技術。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強調,他們對長期投資日股的態度還是堅定不移。因為日股的估值還是有吸引力的,外資也在繼續進場,日本政府還推出了不少優惠政策,鼓勵民眾投資股票。在內外資的雙重推動下,日股的需求還是會持續上升。雖然近期股市有點震盪,但每次修正都是一個進場的好機會,他們建議投資人可以持續定期定額買進日股基金。 元大投信也對這個趨勢看得很清楚。他們指出,日本第二季的GDP年增率竟然高達6%,遠超過預期的3.1%,還比美國和歐元區的增長率高。這個數字是歷史新高的,而且今年以來的GDP季增年率都是高於美國、歐元區和台灣的。 元大投信解釋,日本GDP增長的三大原因是:汽車出口激增、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大增,以及日圓貶值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再加上股神巴菲特也公開表示看好日股,這讓國人對日本投資的興趣大增。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成長股與價值股之 間的估值差距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在中型價值股發現更多的投資機 會。
日本經濟位居有利的位置,能夠因應地緣政治升溫帶來的任何影響 ,中美兩國均為日本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提供這兩國關鍵技術,包 括:電子零組件、材料及機械等。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長期投資日股的定調仍 未改變,因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外資持續買入日股,日本政府也推 出優惠政策,鼓勵當地民眾將資金投入股票,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 ,估計日股的需求仍會延續;近期雖處高檔震盪格局,但任何修正都 是提供投資人介入的好時機,建議持續定期定額買進日股基金。
元大投信認為,日本政府內閣府近期公布日本第二季GDP年增率高 達6%,不僅遠高於預期的3.1%,更高於美國的2.4%、歐元區的1. 1%。觀察歷史數據可發現,日本GDP今年以來快速成長,第一季GDP 季增年率較上季大增3.5個百分點來到3.7%,第二季GDP季增年率持 續上攻2.3個百分點來到6%,今年以來GDP季增年率皆高於美國、歐 元區與台灣。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GDP大增主因有三大原因,一為日本汽車出口 激增;二為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且本次校正後的GDP實際值 達560.7兆日圓,遠高於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三為受惠日圓貶值,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股票動能強勁。再加上巴菲 特日前公開表示看好日股表現、將持續加碼日股,使得國人近期對日 本投資的興趣大幅增加。
就投資門檻來看,好好證券與全支付推出的「電支雞」算是最低, 「零錢存」最低門檻只要300元,「定期投」最低為900元;元大投信 與icash Pay則是無論單筆或定期定額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投資門 檻也不高;國泰投信與悠遊付則是單筆最少要1萬元。就投資標的來 看,icash Pay、悠遊付都超過十檔基金可選,而全支付只有四檔嚴 選基金。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截至7月底,國泰投信整體ETF與共同 基金的受益人數已超過194萬人,這次和悠遊付合作,即是看好悠遊 付在台北市府的大力推動下,已擁有穩定收入與資產可觀的穩定客群 ,雙方聯手,邀民眾體驗基金理財新服務。目前依法開放成年國民申 購「以新台幣收付」,且可電支申購的基金共有14檔。
元大投信年初攜手icash Pay推出電支買基金服務,除人氣商品00 50、0056ETF連結基金,及目前最火紅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 外,9月1日後將再上架超過10檔以上商品,讓投資人透過電支方式即 可申購元大投信更全面的產品。
好好證券說明,這樣結合支付和投資的懶人理財法,最適合想抗通 膨、穩健理財的族群,包括上班族(擁有固定收入)、忙碌族(沒時 間看市場)、手機族(常用電子支付)、月光族(很難存到錢),都 可以試試。
臺灣的家长们,對孩子的教育投資總是毫不吝嗇,不論是基礎教育、大學學費還是出國留學,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幫助家長們解決這個問題,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基富通證券與六大基金公司聯手,於9月23日晚上在兒童新樂園舉辦了一場「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感恩璀璨星光夜」活動。這場活動不僅是為了讓全臺的爸媽們帶著12歲以下的寶貝一起參與公益,同時也傳遞了理財教育的理念。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在活動中強調,親子理財的意義重大,透過穩健的理財規畫,可以為孩子的未來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他提到,基富通今年度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的框架下,推出了「好好長大」活動,幫助父母們及早儲備教育或成長基金。 為了確保活動的品質和參與者的體驗,基富通與其他基金公司共同挑選了適合親子理財需求的專案基金,並提供申購0手續費、低經理費的優惠。對於20歲以下的開戶客戶,還能夠享受基富通全平台終身VIP資格。 活動當晚,現場有基富通的吉祥物小雞迎賓、益智闖關、帶動唱跳與公益捐贈等精彩節目,以及超過20項樂園設施,讓參與者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公益的力量。為了維護現場秩序,活動採預先報名的方式進行。 這場活動的網址是www.2023kidsfundrich.com.tw,只要是基富通的12歲以下客戶,其家長都可以免費報名參加。這次活動不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更是為了讓家長們了解到,透過正確的理財方式,可以為孩子的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
今年日本股市可是風風光光,創下新高啦!看起來,大型股帶動了這波漲勢,但專家們卻說,接下來是小型股的時機到來了。對於那些喜歡找尋低估股票且期待大漲的投資人來說,這可是個好機會,透過投資中小型公司,我們可以挖掘出獲利的機會哦! 日本內閣府最近公布的數據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第二季度的GDP季增年率竟然高達6%,這個數字遠超過預期的3.1%,甚至比美國和歐元區的成長率都要高。看起來,日本經濟今年來得真的挺猛的。第一季度的GDP季增年率是3.7%,第二季則是6%,整年來的GDP季增年率都高過美國、歐元區,甚至是台灣呢! 元大投信的分析師們表示,這波日本GDP的大漲有三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汽車出口的激增,第二是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的消費,最後是日圓貶值,吸引了海外資金湧入日本股市。再加上股神巴菲特也對日股表態看好,我們可以想像,最近對日本投資的興趣真的是有增無減。 景順日本股票團隊的佐藤靖子總監也說,隨著日本經濟後疫情重啟,許多公司的獲利開始提升,投資人應該會開始尋找更多優質的投資機會。特別是那些表現落後的成長型股票,它們有著巨大的潛力,甚至有可能取代目前的主導地位。中小型股有望成為下一波成長的引擎。 根據證交所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近一個月來,日股ETF-元大日經225的交易量大幅增加,相較於去年同時期增加了近七倍。近三個月的績效成長了14.3%,今年以來上揚了27.5%,近三年來則成長了53.5%,這些數據都顯示,日本企業的成長帶動了股市的價值提升。 除了ETF,元大投信還在7月初募集成立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這個基金應對國人的投資需求,再次開放申購。這意味著投資人可以把一部分資金配置到台股以外的市場,跟隨不同國家的龍頭企業,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帶來更多元的成長獲利潛力。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每位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管是基礎義務教育、大專院校或出國留學,都是一筆不能輕忽的開銷,與退休準備同樣道理,若等到要支出時才來想辦法,恐怕已來不及,因此基富通今年度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架構下,推出「好好長大」活動,協助父母及早儲備教育或成長基金,快樂養育兒女。
王浩宇強調,別小看親子理財的威力,透過可靠的理財平台,定期定額穩健規畫,長期下來有機會累積一筆不小的基金。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新的或流行的理財商品,卻不一定適合親子理財需求。「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的專案基金都有專家把關,依基金績效、波動風險、規模、計價幣別等條件,從市面上2,000檔合法基金中挑選而出,並提供申購0手續費、低經理費,20歲以下開戶再享基富通全平台終身VIP資格。
進一步推廣親子理財教育的觀念與公益做愛心,集保結算所、基富通邀集元大投信、安聯投信、百達投顧、國泰投信、富蘭克林投顧與摩根投信六大基金公司,於9月23日晚上6點到9點半,在兒童新樂園舉辦「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感恩璀璨星光夜」主題日活動。
活動當晚將安排基富通吉祥物小雞迎賓、益智闖關、帶動唱跳與公益捐贈,還有超過20項樂園設施,為控管人潮、維持現場安全秩序,活動採預先報名方式參加。只要是基富通12歲以下客戶,其家長都可免費報名參加,網址:www.2023kidsfundrich.com.tw。
日本政府內閣府近期公布日本第2季GDP季增年率高達6%,不僅遠高於預期的3.1%,更高於美國的2.4%、歐元區的1.1%,觀察歷史數據可發現,日本GDP今年以來快速成長,今年第1季GDP季增年率較上季大增3.5個百分點來到3.7%,第2季GDP季增年率持續上攻2.3個百分點,來到6%,今年以來的GDP季增年率皆高於美國、歐元區以及台灣。
元大投信表示,本季日本GDP大增,主因有三:一為日本汽車出口激增;二為疫情解封後,訪日旅客消費,且本次校正後的GDP實際值達560.7兆日圓,遠高於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三為受惠日圓貶值,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股票動能強勁。
此外,巴菲特日前公開表示看好日股表現、將持續加碼日股,也使得國人近期對日本投資的興趣大幅增加。
景順日本股票團隊總監佐藤靖子指出,隨著日本在疫情後的經濟重啟,許多公司獲利開始提升,預期投資人會開始更全面尋找優質投資機會,以提升日本投資的報酬,因此,小型股中尤其是表現大幅落後的成長型股票,具備龐大機會,且小型公司在創新趨勢方面仍有大量成長空間,甚至有機會取代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司,中小型股有望成為第二波成長引擎。
根據證交所截至7月底數據顯示,日股ETF-元大日經225近一個月交易量相較於近一年來大幅增加近七倍,且近三個月績效成長14.3%、今年以來上揚27.5%、近三年來成長53.5%,顯示日股在日本企業成長帶動下價值已大幅提升。
除ETF之外,剛於7月初募集成立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因應國人投資需求再度開放申購,投資人資產配置可將部分資金投入台股以外的市場,在不同國家的龍頭企業引領下,可望為投資組合帶來更多元的成長獲利潛力。
台灣金融新聞:元大投信解析全球債市動態,短天期投資級債成投資佳選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麗,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銷售成長超乎預期,市場對聯準會(Fed)會議紀要做鷹派解讀,導致多數債券資產走跌。不過,在全球債市ETF獲資金青睞的背景下,資金走向卻呈現分歧。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1.3億美元,其中全球、美國分別獲3.1億、0.7億美元淨流入,但新興市場、歐洲、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分別出現11.0億、1.9億、0.3億美元淨流出。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通膨仍是未來六至12個月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期未來幾季利率將維持在5%以上。她強調,固定收益資產正重回與股票的低相關性,具備良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功能。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則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升息後,主要國家的實質利率已陸續回到正值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利率風險應會低於去年。
對於台灣的投資者來說,元大投信指出,短天期投資級債具有存續期間短、價格波動較低,以及殖利率優於被視為資金停泊站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的優勢。這使得短天期投資級債成為現階段讓資金運用有效的好選擇。元大投信還強調,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並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
總結來說,在這個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應該注重分散風險,並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而短天期投資級債,作為一個穩健的投資選擇,值得關注。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1.3億美元,其中,全球、美國分別獲3.1億、0.7億美元淨流入,但新興市場、歐洲、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分別出現11.0億、1.9億、0.3億美元淨流出。
就債券信評類別而言,投資級債ETF獲6.2億美元淨流入,但非投資級債ETF出現16.6億美元淨流出。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通膨仍是未來六至12個月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期未來幾季利率將維持在5%以上,所幸固定收益資產正重回與股票的低相關性,具備良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功能。
考量目前的殖利率水準以及利率即將到高點的預期,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因應景氣走緩,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而精選非投資級債也有助於爭取更高的收益空間。
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升息過後,主要國家的實質利率已陸續回到正值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利率風險應會低於去年,加上債券收益率拉高後,投資吸引力增加,可將債券維持於較高水位。
不過,因通膨降溫的速度與幅度低於預期,年內降息機率低、資本利得空間有限,宜以收息為累積報酬率主要方式,建議可聚焦聚較佳收益且評級相對較高的多元信用債,在追求收益率的同時也平衡潛在未消退的景氣衰退疑慮、並降低來自單一券種的波動風險。
元大投信則表示,短天期投資級債具有存續期間短、價格波動較低,以及殖利率優於被視為資金停泊站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的優勢,是現階段可讓資金運用有效的好選擇。
目前國內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前三大投信分別安聯、元大與統一投 信,針對台股跌破季線後,三大投信業者一致定調為「短空長多」, 建議投資人可觀望等待買點,但不須過度悲觀。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由於AI需求剛開始萌芽,AI伺服器出貨量 仍難以和傳統伺服器相比,短線上密切關注產值倍增、足以抵銷出貨 量排擠因素的受惠次產業,如散熱、電源供應、PCB、CCL等族群。
面對近期修正壓力,但AI仍具長線趨勢,不會有泡沫,這波修正是 本益比、非獲利。按照過去股市季節性效應,7到9月通常台股較弱, 11月到隔年3月表現較佳,逢震盪拉回進場,可望參與新一波行情。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研究團隊分析,美債殖利率走高,拖累科技股 評價。另一方面,大陸爆發房市及金融風險問題,期待大陸祭出新一 輪刺激政策恐落空。
短線上台股失守季線,AI概念股股籌碼不穩,但建議把握利空訊息 逢低布局具備價差空間的市值型ETF,靜待電子業庫存去化告一段落 ,出口動能趨於好轉。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近期科技股修正主要是漲多回檔,使市場 出現較大震盪,但基本面最壞情況已過,台股後市仍有機會震盪向上 。產業方面,AI具實際訂單支撐,且長線成長趨勢明確,仍是未來最 有機會重獲資金流入的族群。尤其是AI伺服器供應鏈,最具成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