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司新聞
台股ETF今年續夯,新增近20萬人投資,七檔人氣台股ETF出線,根 據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2月21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66檔台股ETF 受益人今年來增加19萬1,212人,總人數來到1,041萬7,048人、創歷 史新高。
今年來新增萬人以上的共七檔,分別為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 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其中市值型的分占一、二名,但以檔數來 看高息型還是較具人氣、有五檔。
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中長線台股基本面有支撐,對台股 後市仍持正面看法,因此盤勢回檔建議採取逢低買進策略。
法人分析,0050挾費用率最低與即將分割議題優勢,新增人數破1 0萬人,農曆春節後各周均為人氣第一,勝過台積電、高股息ETF。去 年全年含息報酬率48.2%,現在已是市面上費用率最低的台股ETF, 未來透過分割,讓1張近20萬元價格降至4萬元左右,搭配成立以來近 1,000%報酬率,小資族積極買進。
今年雖然人氣最旺是市值型ETF,但高股息ETF仍有一票粉絲,以00878為例,截至今年2月21日,受益人數突破160萬人,今年以來增近 5萬受益人。法人指出,00878配息穩定性且選股落實風險分散,半導 體、電腦周邊設備及金融族群占比各約2成,等於買進一籃子大企業 股票。
00918自2022年底掛牌以來,規模與受益人都成長,目前在高股息ETF中規模排名第七,台股原型ETF中排名第9,目前持股以AI相關消 費性電子商品的未來發展為持股重心,27日公告此次配息0.7元,年 化配息率逾12%。
ETF熱賣後,截至2024年底止,投信規模前三大已由國內投信包辦 ,分別是元大投信、國泰投信以及群益投信,外資投信排名則節節後 退,安聯投信排名第四、聯博投信退居到第五名,然前五名投信基金 規模都逾兆元,規模全都創下歷史新高水位。
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台灣境內外基金總規模達新台幣14兆元,續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底的10. 6兆元,淨增加近3.5兆元,年成長率達33%。其中,ETF市場的成長 尤為顯著,規模近新台幣6.4兆元,較2023年的3.9兆元,增加2.5兆 元,年增64%,顯示投資人對ETF的青睞持續升溫。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指出,受惠於境內ETF需求大增,在境內外基金總規模方面,元大投信在2024年底穩坐龍頭,基金總規模近新台 幣2.2兆元,其中高達1.9兆元則來自ETF業務;國泰投信超越安聯投 信,成為市場第二大業者,總規模達1.3兆元;群益投信則從第五名 躍升至第三名,基金規模達1.2兆元,較2023年增加5,467億元。
從淨申購金額來看,ETF仍是2024年市場主流,全年淨申購金額高達2.3兆元,其中股票型ETF占1.2兆元,債券型ETF則約1.1兆元。相 較之下,主動型基金雖然流入金額較少,但因2024年股市多頭,仍較 2023年有顯著的成長,淨申購金額達853億元是2023年淨流入273億元 的三倍多。前三大投信均靠ETF撐起半壁江山;而安聯投信、聯博投 信的兆元規模仍是靠主動式基金打天下。
主動式ETF在2025年即將上路,截至2月26日止已有5家投信送件申請,外資投信有野村投信、聯博投信等加入,其他外資投信仍在鴨子 划水。法人表示,隨著投資人對ETF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預料未來 ETF市場將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投資人將有更多元的選擇。
本土投信創新步伐不歇,近日發生重大事件,統一投信正式送件申請發行主動式台股ETF,這是台灣金融市場上的首例。該公司長期深耕台股主動式基金市場,25日將申請文件送至主管機關,正式啟動募集「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基金」的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統一投信首次涉足ETF市場,而是在去年底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後,繼外商野村投信後,又一個重要的申請案。目前市場上已有四家投信送件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除了野村和統一申請主動式台股ETF外,聯博投信申請募集主動式債券ETF,凱基投信則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
統一投信在台股主動式基金市場的規模位居第二,去年更是創下單月定期定額金額突破10億元的新紀錄。這些成就主要來自旗下多檔招牌基金的長線穩定表現,以及公司在台股主動式基金上的豐富操盤經驗。因此,市場普遍預期統一投信的申請將獲得主管機關的批准。
在ETF市場方面,目前市占率前五大的投信包括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信,這些公司都將在新型ETF市場中發揮作用。對於主動式台股ETF而言,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安聯和復華投信,這些公司在台股主動式基金領域有著良好的成績,未來是否會申請發行主動式台股ETF,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此外,台灣市場上尚有部分外商投信尚未發行ETF,這些公司在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布局上需要較長時間,後續送件將採取「申請」制。而像野村、凱基和統一這樣已有發行ETF經驗的公司,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牌。
市場人士預測,未來還將有更多基金公司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其中主動式ETF除了台股型外,還可能涵蓋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基金業者普遍認為,市場高峰可能會落在第二季,而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隨著投資者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度提高,這將成為整體市場的重要活水。
主管機關在去年底,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後, 至今共有四家投信送件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包括野村和統一,均 送件募集主動式台股ETF,聯博投信申請募集主動式債券ETF,凱基投 信則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
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最新揭露,在聯博投信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 一檔主動式債券ETF後,統一投信25日送件申請募集。統一投信為全 市場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去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 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關鍵在於旗下的數檔招牌基金,長線績 效穩健,在台股主動式基金的豐富操盤經驗,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 股ETF在市場意料之中。
據了解,目前ETF市占前五大是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 信,都不會在新型ETF市場中缺席,至於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目 前關注的焦點,在於台股主動式基金有不錯成績的安聯和復華投信, 何時會送件。
至於在台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因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 布局,需較長作業時間,後續送件須採取「申請」制,已有發行ETF 經驗而採申報制的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 牌。
市場人士透露,近期還有基金公司將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 主動式ETF方面除了台股型,可能還會有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基 金業者預估,高峰應會落在第二季,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且 以目前業者送件的熱度來看,只要投資人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 度夠高,將是挹注整體市場的重要活水。
今年政策開放ETF新商品成為推動ETF持續成長的動力之一,根據投 信投顧公會官網最新公布的境內基金申報申請案件統計,繼野村投信 先前申報送件募集台股主動型ETF後,第二檔主動式ETF申請送件的也 是外商投信,即21日聯博投信申請送件募集「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 ETF基金」,主動式台股、債券ETF基金的送件申請都由外商投信搶得 頭香。
今年政策同時開放多重資產型ETF則由凱基投信搶發送件,凱基投 信19日申報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基金」,將可望成為國內首檔股 債兼具的ETF。據悉,接下來還有投信業者將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海 外股票型ETF、主動式台股ETF、多重資產型ETF,新ETF商品將是第二 季新基金募集主力,也挹注今年ETF市場的重要活水。
目前主動式股和債ETF送件申請,頗令市場意外地都由外商投信搶 頭香,可見境外基金業者將近年來在ETF市場快速發展下,被境內基 金大幅追趕後的壓力山大,多希望透過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型ETF開 放,能搶佔先機,逐漸拉近和境外基金的差距。
據悉,接下來還有外商投信計畫運用海外主動式股票或債券ETF掛 牌發行經驗,加速插旗台灣資產管理市場;至於國內投信業者也計畫 送件申請台股主動式ETF或海外股票型主動ETF、多重資產型ETF,預 期新ETF商品募集,第二季將熱烈引爆。
金管會預估,三年內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規模可達2,000 億元。但基金業者強調,以目前各家投信積極準備搶攻新ETF商品的 企圖心來看,中大型國內投信加入後,「市場規模一定會比2,000億 元還高」,但也應關注對既ETF市場的排擠效應,都將是關注焦點。
統計至今年1月底各家投信ETF規模,元大投信近2兆元穩坐龍頭寶 座,國泰投信1.18兆元居次,去年底衝上兆元的群益投信緊追在後; 富邦投信因市值型與科技型ETF買氣增溫,以6,804億元排第四;第五 名是近年在ETF發行相對多元的中信投信5,404億元拿下;復華投信3 ,974億元排第六名。
投信表示,國內整體ETF規模雖頻創新高,但規模上千億元的基金 公司卻只有八家,且三家坐擁上兆元規模合計就瓜分逾6成市場,雖 然外商投信也開始積極搶攻ETF,小型投信以產品線齊全考量加入戰 場,但歷經去年股債ETF規模爆發式成長後,大型投信在既有基礎上 ,市占率已有難以撼動的優勢,凸顯大者恆大趨勢將持續。
投信指出,今年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ETF與多重資產型ETF,目前出 乎意外,先由外商野村投信搶頭香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股ETF,據 了解,接下來還會有大型投信、外商投信陸續計畫送件申請主動式債 券ETF與台股ETF;多重資產型ETF也有國內投信送件,大型投信狹其 既有主動式ETF發行經驗與客群基礎,持續壯大ETF市場版圖的勝率較 高,成為大者恆大趨勢深化的主因。
以目前市況來看,投信預期,中大型投信間的角力也會更為激烈, 例如睽違兩年募集台股市值型ETF的富邦投信,近期募集採預購方式 ,據悉因今年台股波動加劇頗具吸引力,加上有金控旗下通路奧援, 市場推估募集至少逾百億元水準,加上旗下ETF產品線齊全,近期美 股、科技相關ETF績效出色,今年整體規模可望有較高成長,甚至使 得投信ETF規模排名洗牌,備受市場關注。
目前66檔台股ETF規模達2.92兆元,創歷年新高紀錄,今年來增逾 1,189.43億元,去年買氣與人氣集中高息型ETF,但第四季開始隨部 分配息縮水,規模與受益人也明顯減少,趨勢延續至今年,資金也轉 進配息較高的高息型ETF與市值型ETF。
元大投信指出,ETF具有分散風險、定期調整持股等有利存股領息 特性,帶動領息資金積極從存個股轉為存ETF,推動0056跟上0050腳 步規模突破4,000億元,加上市值型ETF成長潛力,1月定期定額前十 大戶數中,高達九檔是台股ETF。
00878經理人游日傑表示,AI仍然是全球未來數年內的投資主軸, 台股在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權值股帶領下屢創新高,台灣AI產業 極具競爭力,在技術大幅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前提下,台股仍握有籌 碼,可望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但由於美股變動大,連帶影響台股 變數也多,布局應力求產業均衡,避免偏重個股,如市值型ETF即較 具優勢。
00919經理人謝明志認為,今年環境受降息、地緣政治風險、川普 亂世等影響瞬息變化,在面臨市場波動時,高息資產具備易漲抗跌特 性,在震盪的市況中穩步達成財務目標,納入高息股可望為投資組合 帶來穩定收益,台股無論現金股利率或配發率以及報酬率在全球均名 列前茅,若能有股息、又有潛在價差空間可期,高息ETF仍受到資金 青睞。
以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來看,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穩居 龍頭,國泰投信與群益投信則分別有1.38兆元與1.25兆元,富邦投信 則以7,785億元居第四,復華投信以6,607億元居第五。不過若以增速 來看,統一投信近一年規模增胖1,390億元至2,971億元,增幅達到8 7.96%最為驚人。
根據統計,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5檔基金中,去年3月才新 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皆 貢獻超過300億元,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 931B)近一年規模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 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也成統一規模成長最 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堪稱去年最風光的ETF,因搭上AI長線趨勢火熱,美國科技股 躍升為重要的投資配置,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 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股王,規模年成長1.6倍,因應該ETF衍生性 商品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期交所2月3日新增統一FANG+ETF期貨(U R)、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是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 ETF。另統一在台股主動式基金以長線績效出色稱著,也是定期定額 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中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 16%至212億元,近二年增幅高達185.8%。
台灣資本市場再掀一波ETF新商品競賽熱潮,近期來,多家投信紛紛送件申請發行各種類型的ETF基金,其中,元大投信的動作格外引人關注。
根據最新消息,元大投信已經搶先一步,申請發行台灣市場首檔主動式台股ETF。這一動作不僅展現了元大投信在ETF市場的領先地位,也反映了台灣資本市場對新金融商品的渴求。
在這波ETF發行潮中,除了元大投信之外,還有其他知名投信如聯博投信和凱基投信也加入競爭。聯博投信在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一檔主動式債券ETF,而凱基投信則在19日率先送件申請募集股債平衡型ETF,這將成為台灣市場首檔多重資產型ETF。
今年,台灣主管機關開放多重資產型ETF的申請,這一政策為ETF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元大投信等投信業者積極把握這一機遇,預計將為台灣ETF市場帶來新的活水。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元大投信等投信業者的積極布局,預計第二季將會有更多新ETF產品陸續推出,這將進一步推動台灣ETF市場的發展。
金管會預估,未來三年內,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的規模可達2,000億元。而元大投信等投信業者的積極參與,將可能使市場規模超越預期。
不過,市場人士也提醒,新ETF產品的推出可能會對既有ETF市場產生排擠效應,這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去年股債ETF規模迅猛增長,讓整體ETF市場規模衝破6.38兆元大關,多家投信資產規模也創下新高。目前市場上已有三家ETF整體規模突破兆元,兩家超過5,000億元,其中五大投信佔據約8成市場份額,並且今年以來持續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
根據今年1月底的統計數據,元大投信以近2兆元的規模穩坐龍頭寶座,國泰投信以1.18兆元位居第二,去年底躍升為兆元級別的群益投信則緊隨其後。富邦投信因市值型與科技型ETF買氣熱絡,規模達到6,804億元,位居第四名;中信投信則以多元的ETF發行品項,規模達到5,404億元,排在第五位;而復華投信則以3,974億元的規模名列第六。
雖然整體ETF規模不斷創新高,但規模上千億元的基金公司只有八家,其中三家投信擁有上兆元規模,共占市場超過6成份額。雖然外商投信開始積極進攻ETF市場,小型投信也以產品線齊全為優勢加入競爭,但大型投信在去年股債ETF規模爆發式成長後,基礎穩固,市占率難以撼動,大者恆大的趨勢將持續發酵。
今年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ETF與多重資產型ETF,意外地先由外商野村投信搶先申請募集主動式台股ETF。預計接下來,大型投信和外商投信也將陸續申請主動式債券ETF與台股ETF。而多重資產型ETF也有國內投信提出申請。大型投信基於既有主動式ETF發行經驗和客群基礎,有望在ETF市場版圖上持續擴張,進一步深化大者恆大的趨勢。
目前市場預期,中大型投信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例如,富邦投信睽違兩年再次募集台股市值型ETF,採用預購方式,由於今年台股波動加大,加上金控旗下通路的支持,市場預估募集規模將超過百億元。此外,富邦投信旗下ETF產品線齊全,近期美股、科技相關ETF表現亮眼,整體規模有望實現更高成長,甚至可能引發投信ETF規模排名的洗牌,受到市場關注。
台股ETF市場持續沸騰,今年規模已超過千億元,累計至19日已達2.92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預計本季新基金的募集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有望再攀3兆元的高峰。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ETF規模均突破4,000億元,佔整體市場的43.7%。若再加上排名第四與第五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與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其占比更高達62%。
目前台股ETF總共有66檔,規模達到2.92兆元,今年來增長超過1,189.43億元。去年市場對高息型ETF的熱情持續,但隨著第四季分配息縮水,規模和受益人也明顯減少。不過,這一趨勢在今年繼續,資金轉向配息較高的高息型ETF與市值型ETF。
元大投信分析,ETF的分散風險和定期調整持股等特性,吸引了領息資金從個股轉向ETF,這也是元大高股息(0056)和元大台灣50(0050)規模突破4,000億元的原因之一。同時,市值型ETF的成長潛力也不容小覷,1月定期定額十大戶數中,有九檔是台股ETF。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的經理人游日傑表示,AI技術仍將是全球未來數年的投資主軸。台股在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權值股帶領下,不斷創出新高,台灣AI產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在技術上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前提下,台股仍掌握著主動權,有望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然而,由於美股變動不定,台股的變數也較多,因此布局時應力求產業均衡,避免過度偏重個股,市值型ETF因此更具優勢。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的經理人謝明志則認為,今年市場環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降息、地緣政治風險、川普亂世等,市場波動頻繁。在這樣的環境下,高息資產具有易漲抗跌的特性,能夠在震盪的市況中穩步達成財務目標。台股的現金股利率、配發率以及報酬率在全球均名列前茅,若能夠同時具有股息和潛在價差空間,高息ETF將繼續受到資金的青睞。
市場動態熱絡,台灣投信基金市場規模近一年來呈現驚人成長,突破9.78兆元,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截至1月底,台灣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四家公司的基金規模增幅超過5成。其中,統一投信以近9成的規模增幅,僅用兩年時間實現規模雙倍以上成長,展現了強大的發展勢頭。群益投信成長逾7成,元大投信和國泰投信的成長也均超過5成。
在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方面,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穩坐龍頭寶座,國泰投信和群益投信分別以1.38兆元和1.25兆元位居第二、三名。富邦投信以7,785億元位居第四,復華投信則以6,607億元位居第五。然而,若從增速來看,統一投信近一年規模增長達1,390億元,增幅高達87.96%,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五檔基金中,去年3月新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和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對規模增長的貢獻均超過300億元。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的規模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成為統一規模成長最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ETF在去年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因為它搭上了AI長線趨勢的熱潮,美國科技股的崛起使其成為重要的投資選擇,並在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的股王。該ETF規模年成長達1.6倍,對應的衍生性商品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2月3日,期交所新增了統一FANG+ETF期貨(UR)和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這是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ETF。
在台股主動式基金方面,統一投信以其出色的長線績效而聞名,並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16%至212億元,近兩年增幅高達185.8%,充分展現了統一投信在投信市場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發展潛力。
台股市場近期將迎來一波現金配息潮,元大投信旗下多檔ETF將於20日同時發放現金配息,總規模高達9,088億元,預計將發放175億元現金,為台股注入活水。這波現金配息將對台股產生正面影響,市場法人普遍看好2月份台股有望挑戰24,000點關卡。
此次發放現金配息的ETF包括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中信成長高股息等9檔,其中元大台灣50和元大高股息兩檔ETF將分別釋出11.3億元和60億元的現金配息。此外,還有永豐ESG低碳高息、永豐台灣ESG、野村趨勢動能高息、中信臺灣智慧50、元大MSCI台灣、中信上櫃ESG 30等ETF,共同推動台股資金行情。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和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共同指出,台股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有望達4兆至4.3兆元,若以6成配息來估算,今年配息有望達到2.5兆到2.6兆元。股息再投資的行情將為台股帶來資金活水,特別是高殖利率股將受惠於自營部與壽險等大型法人機構在第一季的布局。3月底前上市櫃公司將公布去年財報並宣布股利政策,預期高殖利率股將成為市場焦點。
國泰證券證期處協理蔡明翰則表示,儘管美國前總統川普釋出的晶片關稅政策一度引起市場擔憂,但由於市場已經反應過一段時間,且關稅從原先提及的100%降低至25%,對市場來說轉為利多。展望後市,市場最擔心的關稅議題已經明顯削減,看好台股2月底前有望挑戰24,000點關卡。
台灣金融市場的動態持續發展,其中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發展尤為顯著。昨日(19日),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在春酒活動上表示,今年將是ETF成長的一年,雖然面對川普2.0的不確定性,但對行情的看法仍保持审慎樂觀。劉宗聖預估,今年ETF規模可增長5,000億元,台股主被動基金在台股市值比重將持續提升。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統計,截至1月底,台灣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其中台股ETF規模為2.76兆元,占比高達42.6%。劉宗聖指出,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相較於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占比約3%,顯示台灣ETF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劉宗聖強調,政府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今年國內ETF市場都將持續成長。他看好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在台股總市值中的比重將持續提升。 劉宗聖進一步分析,在悲觀和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介於2,000至5,000億元之間。樂觀情境下,有三個主要成長動能:一是定期定額資金的持續挹注,每月約百億元,一年可帶進1,200億元;二是新商品的發行,今年開放主動式ETF等新商品,加上更多投信加入台股ETF發行,預計可帶來千億元新增規模;三是台股行情若持續上漲,假設台股漲10%,整體規模也可自然成長二、三千億元。 在商品別方面,高股息ETF成為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的主要推手,占比達66%,而市值型ETF占34%。劉宗聖分析,由於高股息ETF本息雙收,吸引了大量市值型ETF投資人的資金轉進。但今年來,已經看到投資者資金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許多高股息ETF配息縮水,以及市場波動帶來的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逢低買進、買黑賣紅、定期定額」等策略,進而帶動資金持續流向市值型ETF。劉宗聖看好今年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將朝更均衡的發展方向進展。
觀情境下,預估今年ETF規模可增長5,000億元,台股主被動基金占台股市值比重,將較現行3%持續提升。
台灣ETF規模持續創高,當中又以台股ETF成長力道最強勁。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至1月底,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台股ETF達2.76
兆元,占比衝高至42.6%。
劉宗聖昨天出席投信投顧公會春酒時表示,目前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對比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大約占3%多,相較於
美國等國家的ETF占股市比重超過一、二成,台灣ETF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他強調,政府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提供投資人更多元選擇,今年國內ETF市場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都是持續成長
的一年。
劉宗聖也看好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占台股總市值將持續提升。他分析,在悲觀、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界於2,000~5,000億元之
間。
以樂觀情境來看,有三大成長動能:一是定期定額資金持續挹注:目前ETF定期定額每月約百億元,在台股行情無大變化下,一年可帶進
1,200億元;二是新商品發行:今年開放主動式ETF等新商品,加上有愈來愈多投信加入台股ETF發行,大概也可帶來千億元新增規模;三是台
股行情若持續上漲,假設台股漲10%,以目前規模換算,整體規模也可自然成長二、三千億元。
以商品別來看,高股息ETF是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最大推手,且大幅超越市值型產品,與國外趨勢大相逕庭。以元大、國泰、群益、富
邦、復華等前五大投信的台股ETF商品結構來看,高股息ETF占比已拉高至66%,而市值型ETF占34%,然近期高股息、市值型ETF規模、受益
人數出現消長變化。
劉宗聖分析,前兩年高股息ETF本息雙收,吸引很多市值型ETF投資人資金轉進,但今年來,已經看到投資者資金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的
現象,因很多高股息ETF配息縮水,加上市場波動帶來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逢低買進、買黑賣紅、定期定額」等策略,帶動資金持
續流向市值型ETF,看好今年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朝更均衡發展。
可為台股注入活水,為台股開啟一小波資金行情,法人看好 台股2月有望挑戰24,000點關卡。
根據統計,這9檔台股ETF有月配、雙月配、季配、半年配等標的,包括了千億規模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兩檔ETF將分別釋出11 3
億、60億元的現金配息,再加上百億規模的中信成長高股息,還有 永豐ESG低碳高息、永豐台灣ESG、野村趨勢動能高息、中信臺灣智慧 50、元
大MSCI台灣、中信上櫃ESG 30等,9檔ETF總計將發放175億元 的現金配息,開啟台股資金行情。
彙整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看法,台股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有望挑戰4兆至4.3兆元,若以6成配息來估算,今 年配
息有望來到2.5兆到2.6兆元,股息再投資的行情有望可為台股注 入資金活水,其中,高殖利率股將受惠自營部與壽險等大型法人機構 在第一季布
局的備供出售行情,3月底前上市櫃公司將公布去年財報 與陸續宣布股利政策,預期高殖利率股將成為市場焦點。
國泰證券證期處協理蔡明翰表示,儘管川普釋出晶片關稅政策,不過由於先前市場已經反應過一段,且本次談話由於原本提及將課徵高 達
100%的關稅,轉為課徵25%的關稅,對市場來說轉為利多,展望 後市,原先市場最擔心的關稅議題已經明顯削減,看好台股2月底之 前有望挑
戰24,000點關卡。
台積電拉尾盤,終場指數成功補足農曆春節跳空缺口,將目標指向1月7日的高點。在此背景下,台股ETF規模也隨著市場熱情增胖,其中元大高股息(0056)正式突破4,000億元大關,成為繼元大台灣50(0050)與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之後,第三檔達成此里程碑的ETF。這一成就是市值型、高股息台股ETF發展的新里程碑,也顯示了市場對此類ETF的熱情持續升溫。
從ETF規模前十大標的來看,4,000億元以上的有元大台灣50的4,656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的4,098億元、元大高股息的4,021億元;3,000億元則有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的3,206億元、元大美債20年的3,031億元;2,000億元則包括群益ESG投等債20+的2,669億元、國泰20年美債的2,513億元、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的2,146億元、富邦台50的2,082億元;至於元大AAA至A公司債則為1,6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8日規模改寫歷史新高的都是台股標的,包括元大台灣50、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富邦台50。元大投信指出,ETF的分散風險和定期調整持股等特性,吸引了領息資金從存個股轉向存ETF,這一轉變推動了元大高股息和元大台灣50規模的突破性增長。根據證交所數據,1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十大中,高達九檔是台股ETF,這一數據反映了國人投資趨勢的轉移,動能強勁。
元大高股息是市場上唯一採用「預測未來一年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低」選股的ETF,其成分股有較大機會因盈餘成長而增加股利發放金額,從而提升指數殖利率,維持其高股息投資特色。國泰永續高股息則以最快的速度達到4,000億元里程碑,這一成就是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所領導團隊的成果。張雍川表示,國泰永續高股息的崛起相當不易,但透過對市場趨勢的領先洞悉,該ETF在受益人數和定期定額戶數上都位居全台ETF之首,並創造了多項台灣ETF新紀錄。
近期,元大台灣50因調降費用率及分割議題受到關注。該ETF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隨著規模的增長,費用率也持續調整,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更加有利。未來規模若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的回報轉移給投資者。
進一步檢視ETF規模前十大標的,4,000億元之上有元大台灣50的4,656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4,098億元、元大高股息4,021億元;3,000億元則有群益台灣精選高息3,206億元、元大美債20年3,031億元;2,000億元有群益ESG投等債20+的2,669億元、國泰20年美債2,513億元、復華台灣科技優息2,146億元、富邦台50的2,082億元;至於元大AAA至A公司債1,617億元。其中,18日規模改寫歷史新高的也都是台股標的,有元大台灣50、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富邦台50。
元大投信指出,ETF具有分散風險、定期調整持股等有利存股領息特性,帶動領息資金積極從存個股轉為存ETF,推動元大高股息跟上元大台灣50腳步規模突破4,000億,加上市值型ETF成長潛力持續吸引投資人,據證交所1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十大中,高達九檔是台股ETF,顯示國人投資趨勢持續轉移,動能十分強勁。
元大高股息為市場唯一採「預測未來一年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低」選股,成分股相對更有機會由盈餘(EPS)成長帶動股利發放金額增加,進而提升指數殖利率,持續維持高股息投資特色。
國泰永續高股息目前是台灣ETF史上以最快速度達到4,000億元里程碑的ETF。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因切入ETF市場時間比較晚,國泰永續高股息誕生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透過持續領先市場洞悉趨勢,為投資人提前卡位產業或市場的成長契機,讓該ETF目前在受益人數、定期定額戶數都位居全台ETF第一,陸續締造多項台灣史上的ETF新紀錄。
近期因調降費用率及分割議題成為討論焦點的元大台灣50是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且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台灣金融市場今日傳來重大新聞,元大投信旗下台灣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即將啟動分割作業。為了降低投資門檻並提升基金流動性,元大投信已於17日公告,將於4月24日以書面方式召開受益人會議,議題關注於是否同意對0050進行分割。
若分割案通過,0050將以受益人會議當日基金淨值為基準,採回到發行價36.98元以上最大整數倍為分割倍數。預計分割後,每張「入手價」將低於40,000元,成為台股ETF分割的首例。
元大投信預估,0050的分割倍數將為5倍,但實際分割倍數將依當日分割後淨值計算。舉例來說,若當日淨值在147.92元至184.89元之間,分割倍數為4倍;淨值在184.90元至221.87元之間,則為5倍,以此類推。
為了確保分割作業的順利進行,元大投信將於4月2日至4月21日進行電子投票,並提供受益人會議表決票回郵投票。所有投資人,無論持有多少受益權單位,都有權參與投票。
元大台灣50自初次發行以來,受益人數已達約77萬,基金規模高達約4,300億元,成為國內第一大規模基金。隨著台股近年來的長期上漲,0050的市價已達200元一股,是當時掛牌價的5倍,投資門檻逐漸提高。為了讓基金交易價格回歸市場習慣的交易區間,並降低投資門檻,元大投信決定進行分割作業。
分割案是否通過,將需經過持有代表已發行受益憑證之受益權單位總數過半以上的受益人出席,並經出席受益人的表決權總數半數以上同意。若分割案通過,將進行每單位淨值與持有股數的調整,以確保基金流動性和投資效益。
元大投信昨日(17日)宣布,旗下國內最悠久、規模最大的ETF——元大台灣50(0050)ETF將啟動分割,成為台灣ETF市場的先鋒。分割後的每受益權單位淨值預計將大於等於初次發行價格36.98元,目前預計將進行「1拆5」的分割作業,這將顯著降低投資人的進場門檻。
昨日,元大台灣50的收盤價為196.95元,按照「1拆5」的分割比例,未來投資人購買一張0050ETF的價格將從19.695萬元降低至3.939萬元,甚至只需4萬元就能買進一張,大幅降低投資门槛。
元大投信表示,若受益人大會通過,將以會議當日淨值為基準,採回到初始發行價36.98元以上最大整數倍為分割倍數,進行每單位淨值與持有股數的調整。元大台灣50自2003年6月25日成立以來,收盤價為196.95元,淨值為196.87元,受益人數達84.91萬人,規模高達4,606.8億元,是目前台灣ETF市場規模最大的一檔,並在受益人數上排名第七。
在台灣ETF市場日益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元大投信不僅近期宣布調降經理費、保管費,將合計費用率降至0.14%,為全台股ETF最低,更進一步推出0050分割策略,以降低民眾投資門檻,提升市場流動性。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看好台灣市值型ETF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元大台灣50的目標是成為國內首檔規模達到5,000億元的ETF。未來,元大投信將持續推動產業的市值型與高股息ETF均衡發展,符合國際市場趨勢,並引領台股走向亞洲及國際市場。
元大台灣50的分割投票將於4月2日至4月21日進行電子投票,並於4月24日以書面方式召開受益人會議,決議是否進行分割。對於受益人來說,ETF分割後,不會影響其持有的總資產價值。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目前0050的市價已經是初次發行價格的五倍,投資門檻逐漸提高,為了讓基金交易價格保持於投資人習慣的合理區間,並降低投資門檻及提升流動性,執行分割是必要的策略。考慮到台股市場的習慣以一張(1,000股)為單位交易,且零股市場撮合時間需待5秒撮合,流動性較低,高價格的單張會增加投資人參與的難度,分割之後將有助於降低投資門檻及增加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