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工業(未)公司新聞
今晨,光陽集團於高雄盛大召開股東會,會議現場氣氛莊重而莊嚴。在五位常務董事的慎重投票下,新任董事長的人選終於揭曉,他就是柯俊斌。這一決定標誌著光陽集團正式踏上了新的領航階段。
柯俊斌原任執行長一職,如今則成為董事長,而這一職位將不再補充人選。原董事長柯勝鈺則將以執行董事的身份,繼續為光陽集團的全球產品規劃、集團策略發展以及海外事業佈局提供力勁。柯勝鈺表示,在三大家族股東的共同努力下,光陽集團打破了60年來的股東治理慣例,透過現任執行長柯俊斌轉任董事長,將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給專業經理人來執行。
柯勝鈺在會上強調:「雖然推動過程中波瀾洶湧,引發了廣泛關注,但我對最終結果深感肯定,對於新局面的發展也充滿期待。」柯俊斌則表示,自己在各大家族股東的一致支持下,感到非常榮幸能夠接任董事長一職。
「我將全力以赴,致力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與永續經營,帶領我們優秀的專業經理人團隊,為光陽創造新的輝煌篇章。」柯俊斌的這番話,不僅表達了他對未來的信心,也反映了光陽集團對於未來發展的期許。
今年的股東會董監事改選,因為柯勝鈺一周前突然請辭董事長,帶來了巨大的震撼。這一決定讓人們對光陽集團的未來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如今,選舉結果已經明朗,柯俊斌全票通過,但未能如願兼任執行長。這也讓人們看到,在光陽幾大家族中,長輩們為了集團的未來,確實投入了大量的心力進行協調。
「表面上看起來是路線之爭,但追根究柢,兩人不和早在15年前就開始。」一位在高雄的光陽經銷商說。
光陽工業的成立背景是1960年代,日本本田(Honda)除了北部的三陽工業外,還想在台灣南部設第二座合作工廠,因此三陽的創辦人之一黃繼俊(三陽前董座黃世惠的父親)便將「國語學校」的同學柯光述(柯勝峯祖父)引薦給本田,理由是「有同窗之誼,未來不會惡性競爭」。柯光述於是在1963年結合高雄旗山的同鄉宗族、好友成立光陽,五大創始股東「三柯二陳」成為光陽的權力核心。
因為創始股東多,柯光述在擔任光陽第一任董事長後,為了避免股東間的紛爭,便一直奉「以和為貴」為企業文化,有什麼決策都事先與其他股東充分溝通。後來股東們也各發展其他事業,彼此又互相投資持股,關係更加緊密。
1981年,第二大股東家族的柯新坤(柯俊斌祖父)接任第二任董事長;柯新坤於1991年過世後,再由第一大股東家族的二代柯弘明(柯勝峯之父)擔任第三任董事長,這時柯俊斌已在光陽工作8年之久。
照前兩代由兩大家族互輪董事長的「慣例」,由第三代中較年長的柯俊斌接任董事長應是理所當然,但2010年,柯弘明將43歲的柯勝峯召回光陽擔任副董事長,讓第二家族代表53歲的柯俊斌升任副總;隨後自己卸任董事長,由當時的執行長王雙慶接任第四任董事長,輔佐柯勝峯準備接班。
柯俊斌在升任副總後,從2011年起光陽連續5年市佔率超過4成,這也是光陽工業自成立以來,市佔率最高的5年。當年電視廣告上那句「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成為許多光陽人至今難忘的台詞。
經銷商觀察,「柯勝峯接任副董事長那幾年,正是柯俊斌最風生水起的時候,甚至有些功高震主。」2014年,柯勝峯正式接棒當上董事長,柯俊斌升為總經理,2年後升任執行長,「柯俊斌雖努力賣車,想靠成績挽回局勢,最後仍無力回天,對於第一大家族打破這個不成文(兩大家族互輪董座)默契,心中不免留下心結。」
柯勝峯時代,柯勝峯領軍電動機車開發,柯俊斌穩守油車通路與產品,兩人分工沒多久,便從表面上的和諧、平衡,走向明爭暗鬥,尤其2022年董監事改選時,柯俊斌在董事會企圖反撲失敗,同一年光陽痛失22連霸的燃油機車銷售冠軍,柯勝峯親自介入油車業務,只讓柯俊斌負責通路。
「這等於讓執行長做協理的事。」一位在光陽銷售單位擔任中階主管的老員工表示,「那應該是『副總』(老下屬對柯俊斌的稱法)在光陽最失意的時候,有時連新車發表會都沒上台。」
在光陽老員工眼裡,為人海派的柯俊斌長年攏絡不少經銷商,他每天在Line的群組與各地經銷商分享市場成績,也經常與各地經銷商喝酒、喝茶搏感情;柯勝峯很有理想但不喜歡交際,很少看到他到基層車行拜訪。
不僅行事風格迥異,雙柯對事業經營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失掉油車冠軍寶座是事實,柯俊斌在被削權後也接受現實,但對於電車發展的看法,始終與柯勝峯南轅北轍。柯俊斌認為,直到目前為止,電車的獲利模式一直沒看見,後續還要繼續不斷投錢下去。他一句「電車做愈多、虧愈多」,終於讓兩人的恩怨情仇搬上檯面。
平心而論,一輩子都在光陽的柯俊斌也好,或是後進光陽的柯勝峯也罷,兩人都稱得上是光陽工業近15年來極重要的領航人。基層出身的柯俊斌創下光陽有史以來僅有的4成市佔率,留美的柯勝峯勇於開創Ionex的電動車新世代,未來光陽的路要向左走或是向右走?就等4月16日見分曉。
高雄之光陽工業,在創立60週年之際,內部權力鬥爭的陰影逐漸浮出水面。董事長柯勝鍾於4月10日提出震撼彈,建議三大家族退出經營階層,此舉引發內部重大變革。而這場權力鬥爭的源頭,則可追溯至15年前,當時柯勝峯與執行長柯俊斌的理念之爭便已開始萌芽。
光陽工業的創立背景源於1960年代,當時日本本田決定在台灣南部設立第二座合作工廠。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便引薦了柯光述(柯勝鍾的祖父)給本田,基於同窗之誼,預期未來不會發生惡性競爭。於是,柯光述在1963年與同鄉宗族、好友共同創立了光陽工業,這五大創始股東「三柯二陳」成為了光陽的權力核心。
為避免股東間的紛爭,柯光述一直秉持「以和為貴」的企業文化,所有決策都會事先與其他股東充分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股東們發展了其他事業,並互相投資持股,關係更加緊密。1981年,第二大股東家族的柯新坤(柯俊斌的祖父)接任第二任董事長;1991年,柯新坤過世後,由第一大股東家族的二代柯弘明(柯勝鍾之父)接任第三任董事長,當時柯俊斌已在光陽工作8年。
按照前兩代由兩大家族互輪董事長的慣例,柯俊斌接任董事長似乎屬於順理成章之事。然而,2010年,柯弘明召回43歲的柯勝(峰)擔任副董事長,並將柯俊斌升任副總經理,此舉讓兩人關係變得複雜。在柯俊斌升任副總之後,光陽市佔率連續5年超過4成,創下歷史新高。
2014年,柯勝(峰)正式接任董事長,柯俊斌升任總經理,2年後再升任執行長。然而,兩人的關係逐漸從表面上的和諧走向明爭暗鬥。2022年,柯俊斌在董事會企圖反撲失敗,同時光陽痛失燃油機車銷售冠軍,柯勝鍾親自介入油車業務,讓柯俊斌只負責通路。
在光陽老員工眼中,柯俊斌長期與經銷商攏絡,每天與各地經銷商分享市場成績,並經常與他們互動。相比之下,柯勝峯則不喜歡交際,很少到基層車行拜訪。兩人在事業經營的看法上也截然不同,柯俊斌對電車發展的看法與柯勝峯南轅北轍。
對於電車的獲利模式,柯俊斌認為目前並未看見,且預計需要持續投資。他的這番話,讓兩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終於公之于世。無論是柯俊斌這位基層出身的執行長,還是柯勝峯這位留美的董事長,兩人都是光陽工業近15年來的重要領航人。未來光陽的路向何方,將在4月16日的董監事改選結果中見分曉。
光陽工業,這家曾經在台灣家喻戶晓的家族企業,近期來卻掀起了一陣風波。在董事長柯勝(峰)於10日召開的記者會上,他坦白承認公司內部正處於一場經營權之爭。這場風暴不僅揭開了光陽茶壺裡的暗流,更顯露出多家族企業在權力分配與決策治理上的結構性挑戰。
兩位核心領導者之間的意見分歧,導致內部矛盾逐漸浮出水面。董事長積極推動銷量提升市占,而執行長卻堅持機種漲價與減少促銷;董事長認同廣宣與獎勵專案,執行長卻卡關預算。這種領導理念的南轅北轍,在兩股力量相當時,很容易導致企業陷入多頭馬車現象,甚至組織失能,失敗時還會出現互相指責的狀況。
在這場權力之爭中,光陽在2022年痛失穩坐22年的機車冠軍地位,這一點也不奇怪。其實,在台灣,像光陽這樣的多家族共治企業並不少見。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一些企業選擇引入專業經理團隊,讓家族成員退居策略顧問角色,將日常決策權交給專業經理人。另外,也有企業設立輪流主導機制,各大家族雖有成員位居經營層,但建立定期溝通平台,權責分工明確,避免權責重疊帶來衝突。
面對市場競爭與油電轉型的挑戰,光陽的經營權之爭不僅是家族企業治理挑戰的縮影,同時也為其他類似企業提供了一面借鏡。這場風波讓人思考,如何在家族企業中平衡權力與決策,以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
光陽工業,這個曾經連續22年蟬聯機車銷售冠軍的台灣知名企業,近年來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的光陽,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創新技術,在機車市場上建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由於公司內部高層多年來的權力鬥爭,導致發展受阻,最終在三年前讓出了龍頭寶座給了三陽。
光陽執行長柯俊斌曾經對電動機車在台灣的發展前景持有保留態度,認為當前還不是最佳發展時機。而董事長柯勝則持相反看法,強調油電並重的重要性。這兩位領導者的投資態度和資源分配思維不同,進而影響了公司的發展方向。
在油車市場,由於資源分配不均,光陽的新車開發速度遠遠落後於三陽,這也讓光陽失去了在燃油車領導地位的優勢。而在電動車市場,光陽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如今,柯俊斌有機會翻盤,這也許正是部分股東期待看到改變的時刻。
在這個關鍵時刻,光陽工業能否重新找回過去的辉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一切,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南霸天光陽工業近期內部風波不斷,股東之間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下周將進行董事改選,董事長柯勝(峰)於10日召開記者會,對外揭示公司內部高層理念上的分歧,並直言「經營權爭奪正在上演」。柯勝(峰)呼籲公司三大家族都應退出經營階層,並率先宣布自己將不爭取下任董座。
柯勝(峰)指出,光陽長期以來面臨的治理矛盾,只有讓三大家族都退出經營階層,才能讓公司徹底擺脫高層的對立與衝突。他認為,現任執行長柯俊斌及由第三大家族股東出任的協理都應不再續任,以打破光陽60年來的家族共治局面。
對於柯勝(峰)指控柯俊斌消極守成、不追求市場領先,並主張公司虧損可以關廠以利土地利用,柯俊斌則強烈反駁,稱其說法與事實不符。柯俊斌強調,公司組織運作一向依據公司法及相關規定,並致力于公司長期發展,同時關注員工的工作環境及待遇。
柯俊斌的友人則為其辯護,認為柯俊斌家族作為第二大股東,柯俊斌本人更是自光陽基層做起,絕無傷害公司的想法。友人還指出,近期公司並未裁員、關廠,反而還添購土地建設噴漆廠,並預告下周結果將會出爐。
實際上,光陽曾於3月發表聲明,否認公司高層存在不合,但柯勝(峰)在10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該聲明並未說明正式真相。柯勝(峰)回憶,自己擔任董事長已滿10年,期間公司獲利與股東報酬均優於其接班前,並帶領公司順應潮流發展油電並重,帶領IONEX轉虧為盈。
然而,柯勝(峰)也坦言,公司長期以來兩大家族股東確實存在經營理念不合,導致公司經營效能不彰。他進一步指出,數月前外界開始傳出關於自己的負面不實傳聞,同時發現柯俊斌正私下運作,欲讓其出任董事長兼任執行長,全面掌控公司主導權。柯勝(峰)認為,這種做法非常不合理,不顧家族間60年的交情,沒有任何知會與協商。
柯勝(峰)認為,要解決經營高層與大股東不合的問題,只能讓各家族都退出經營階層,由專業經理人出任。只要第一、第三大家族達成共識,就能在常董會或董事會中占超過半數,決定董事長、執行長及總經理人選,讓光陽成功轉型。
柯勝峯說,第二大股東執行長柯俊斌聯合其家族企業光州建設董事長柯俊吉運作,要在4月董監事改選讓柯俊斌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逼他退出公司經營高層。他呼籲柯俊斌不再擔任執行長,三大股東全面退出公司經營,由專業經理人負責公司發展。
光陽成立超過60年,連續22年在台灣機車市場居銷售冠軍,台灣擁有上千萬名使用者,外銷機車百餘國。最近幾年被三陽拿下銷售冠軍寶座,但在台灣機車市場的地位仍極為重要。
柯勝峯坦承,公司目前正面臨經營權之爭,他和柯俊斌長期以來理念不同,作法不同,想法也不同,他積極推動銷量與提升市占率,柯俊斌卻要求機種漲價與減少促銷。他認同廣宣與獎勵專案時,卻被卡關預算而被迫取消。多頭馬車下的內耗與分裂,造成組織運作失能。
柯俊斌對此指責表示與事實不符。柯俊斌指出,組織運作一切依據公司法及公司相關規定執行,對於公司經營方向一直著眼長遠發展,生產優質產品滿足顧客,使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良好的待遇,股東有穩定的投資報酬為目標。
至於柯勝峯將不再選董事長,並呼籲柯俊斌不再擔任光陽執行長,柯俊斌僅聲明,依公司法董事會決議為主。
柯勝峯召開記者會時先向大眾道歉。理由是今年3月公司聲明的內容,包括「公司高層並無不和,經營團隊運作正常,沒有經營權之爭問題,媒體傳聞內容不實」。但事實上公司高層理念不同,團隊運作效能不彰,經營權爭奪正在上演,市場傳聞非空穴來風。董事會發布的聲明並未說出真相。
柯勝峯表示,他有公司三成股權,柯俊斌是擁有二成股權的第二大家族代表。柯勝峯說,柯俊斌聯合家族企業光州建設董事長柯俊吉,運作在4月董監事改選時,讓柯俊斌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他強調,光陽三大家族都退出經營階層,他不再擔任董事長,柯俊斌不再擔任執行長,第三大股東也主動辭去協理職務,全面由專業經理人擔當,才能讓光陽擺脫經營高層的對立與衝突。
光陽執行長柯俊斌原先認為電動機車在台灣還不是最佳發展的時候,董事長柯勝峯則認為油電並重。投資態度不同,資源分配的想法也不同,影響所及是油車新車開發速度跟不上三陽,失去在燃油車領導地位,在電車部分也有類似的情況。此次柯俊斌有機會翻盤,可能就是部分股東希望改變現況。
出口導向的傳產業者,因對等關稅之亂,近一周來心情猶如洗三溫 暖般,原本前一天盪到谷底的心情,沒想到隔天一早就被美國客戶的 下訂電話、訂單傳真給吵醒。
輸美沙灘車大廠光陽,高層10日一早緊急與美國客戶連線討論,達 成盡可能在90天內趕工出完一年貨量的默契。光陽表示,除公司自家 產能調整,衛星工廠調料、客戶是否有足夠庫存空間等,都仍須協調 。除光陽外,另一沙灘車代工大廠宏佳騰也朝此一方向努力,不過目 前仍在與客戶溝通當中。
高球桿頭代工業者也緊急對應此一關稅措施的轉變,龍頭復盛、二 哥明安10日都接獲客戶通知全面恢復出貨,至於鉅明則未因關稅問題 而有變動,「稅前稅後都持續生產、出貨」。
美國對等關稅出現轉圜,受創慘重的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鬆口氣, 部分廠商還新增美國客戶或代理商下單,業者競相將外銷美國列入優 先排程,通知員工4、5月加班,趕在90天緩衝期內出貨。程泰及友嘉 兩集團計劃多備美國子公司庫存,上銀多備所有海外子公司庫存。
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者原本因對等關稅實施,不少美國外銷訂單遭 取消或要求推遲拉貨,所幸川普政府宣布暫緩執行,包括榮田、東台 、台灣瀧澤、協易機等工具機廠紛紛與代理商或美國客戶協商重新議 價,並將新增或原本接單而暫緩出貨訂單優先排入生產排程,趕在9 0天緩衝期內裝船出貨。
三鋒總經理郭璦玫指出,三鋒10日接獲不少美國客戶代理商電話, 多增10多台訂單,其中有位客戶一口氣下3台大型車床訂單,要求5月 底前出貨至美國,三鋒將外銷美國列為優先生產排程。
螺絲業也因為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有望受惠。業者表示,大陸 被美課徵125%超高關稅下,台灣稅率較低,有機會取得轉單,挹注 業績。
光陽內部的矛盾,在柯勝(峰)發表的聲明中得以顯現。他指出, 當董事長積極推動銷量提升市占時,執行長卻要求機種漲價與減少促 銷;董事長認同廣宣與獎勵專案時,執行長卻卡關預算。
銷量及獲利孰輕孰重,其實見仁見智,但這種領導理念的對立,當 兩股力量相當時,就容易導致企業多頭馬車現象,甚而組織失能,且 更容易出現失敗時互相指責的狀況。
國內其實有不少多家族共治的企業,除引入專業經理團隊,家族成 員退居策略顧問角色,日常決策權交給專業經理人的作法外,亦有設 立輪流主導機制的作法,各大家族雖有成員位居經營層,但建立定期 溝通平台,且權責分工明確,明訂角色分工避免權責重疊帶來衝突。
面對市場競爭與油電轉型挑戰,光陽在2022年已痛失22連霸地位, 此次的經營權之爭,不僅是家族企業治理挑戰的縮影,也為其他類似 企業提供了一面借鏡。
隨公司長期面臨治理矛盾,柯勝(峰)表示,只有讓三大家族都退 出經營階層,才能讓光陽徹底擺脫經營高層的對立與衝突,他認為, 光陽執行長柯俊斌,及由第三大家族股東出任的協理,皆應不再續任 ,徹底打破光陽60年來各家族共治局面。
不過,對柯勝(峰)指控自己消極守成、不追求市場領先,甚至推 動裁員減薪,且主張公司虧損可以關廠以利土地利用,柯俊斌也聲明 表示「完全與事實不符」。柯俊斌強調,公司組織運作一向依據公司 法及公司相關規定,且自己對光陽經營方向,一直期望著眼公司長期 發展,也致力讓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及待遇。
柯俊斌友人則認為,柯俊斌家族身為第二大股東,本人更是自光陽 基層做起,絕不會有傷害公司的想法與作法,且近期不但沒有裁員、 關廠,反而還添購土地建設噴漆廠,並指出下周結果就會出爐,「家 醜實在不需外揚,影響公司形象。」
事實上,針對大股東不合傳言,光陽曾於3月發聲明,提及公司高 層並無不合,柯勝(峰)10日也戲劇化翻轉表示鄭重道歉,指出「聲 明並未說明正式真相」。柯勝(峰)指出,自己擔任光陽董事長已滿 10年,期間公司獲利與股東報酬均優於其接班前,更順應潮流油電並 重發展,並帶領IONEX轉虧為盈。
但柯勝(峰)坦言,公司長期以來兩大家族股東確實存在經營理念 不合問題,也使公司一直存在經營效能不彰的問題。
柯勝(峰)進一步點出,數月前外界開始出現自己的負面不實傳聞 ,同一時間他也發現,柯俊斌聯合其家族成員,正私下運作要讓其出 任董事長兼任執行長,「逼我退出公司經營層,全面掌控公司主導權 。」柯勝(峰)認為,這樣的作法師出無名,尤其不顧家族間60年交 情,沒有任何知會與協商,就想透過突襲,將握有超過3成股權的現 任董事長踢出經營階層,非常不合理。
柯勝(峰)認為,要讓經營高層擺脫大股東不合窘境,只能讓各家 族皆退出經營階層,全由專業經理人出任。只要他所屬的第一大家族 與第三大家族達成共識,無論是在常董會或董事會,都能超過半數, 決定董事長、執行長及總經理人選,讓光陽成功轉型。
美國對等關稅的波動,讓全球經濟情勢變得不明朗,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峰)於9日對此表示,這將對全球經濟景氣和消費力道造成衝擊,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對於今年來的機車市場,這波影響將更加顯著,預計將變得更加難以預測。然而,光陽工業並未放棄,積極深耕國內市場,並即將推出全新的大眾機種,目標是今年市占率重回30%,並繼續向「油電雙冠」目標邁進。
9日,光陽工業在高雄總廠舉行了RTS第2萬輛的下線典禮。柯勝(峰)在典禮上表示,自去年6月推出RTS以來,該車型即受到車主的廣泛認可,加上台灣隊長陳傑憲的加持,使得RTS的訂單量迅速突破2萬輛。為了應對這個需求,光陽工業的生產線全力加足生產量能。特別的是,9日還有陳傑憲共同見證了第2萬輛RTS從生產線上駛出,這是光陽工業的一個新里程碑。
柯勝(峰)指出,RTS的成功吸引了年輕族群的注意,而以RTS R 165為首的光陽新世代白牌旗艦運動車款,將改寫白牌機車市場的版圖。雖然今年機車市場的變數不斷增加,但他對光陽KYMCO品牌在台灣市場的穩健布局充滿信心,並相信將能持續推出新車款,以穩步擴大品牌市占率。
對於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柯勝(峰)認為,由於全球經濟都將受到衝擊,各行各業無法倖免。然而,光陽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相對較小,銷往美國的車種主要為沙灘車(ATV)及多功能車(UV),在光陽的業績占比也較小,因此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但柯勝(峰)也強調,這波影響是全全球性的,可能會影響後續的全球經濟景氣和消費力轉弱,因此仍需持續關注。
光陽9日於高雄總廠舉行RTS第2萬輛的下線典禮。柯勝(峰)表示 ,自去年6月推出RTS後,即受到車主肯定,再加上找來台灣隊長陳傑 憲加持更添買氣,一舉突破2萬輛訂單,產線全力加足生產量能,因 此9日特別找來陳傑憲共同見證第2萬輛RTS從生產線上駛出,達成新 里程碑。
柯勝(峰)表示,RTS成功吸引年輕族群認同,樂觀以RTS R 165為 首光陽新世代白牌旗艦運動車款,將改寫白牌機車市場版圖。他表示 ,雖今年機車市場變數日增,不過相信光陽KYMCO品牌將穩健布局台 灣市場,持續推出新車款,挹注品牌市占穩步擴大。
面對對等關稅震撼彈,柯勝(峰)認為,因全球經濟都將受到衝擊 ,各行各業都無法倖免於外,但光陽對美國市場依賴相對較小,銷往 美國的車種以沙灘車(ATV)及多功能車(UV)為主,在光陽業績占 比相對也較小,因此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不過,柯勝(峰)也強調 ,這波影響為全球性的,恐影響後續全球經濟景氣和消費力轉弱,都 需持續觀察。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態失衡的嚴峻挑戰,台灣光陽機車表現出對未來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近日,光陽機車榮獲邀請參與工商時報舉辦的《第二屆企業永續ESG校園徵影活動》,以「國民無敵神車綠生活」為主題,展現其在電動機車領域的綠色革命。
隨著全球對電動汽機車的關注度提升,光陽機車把握產業轉型關鍵時刻,積極倡導綠色革命。作為活動的協辦單位,光陽機車期望透過這項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到企業在推動永續發展中的責任,並建立一個涵蓋電動機車和電池交換站的完整產業體系,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宣示,將實現「Make Innovation Grand-創新無界,偉大無限!」的改革進化願景。他強調,光陽不僅要帶領機車業邁向永續未來,更將從產品研發、銷售策略到使用者體驗,全方位提升市場競爭力。
此次企業永續ESG校園徵影活動,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凝聚政府、企業與學校共同努力的平台。光陽機車透過此活動,鼓勵大專院校的青年學子運用創意影像,探討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並通過影像藝術吸引更多民眾關注環保議題。
展望未來,光陽機車期待與年輕世代攜手,嚴肅面對環境挑戰,共同推動企業永續與環保意識,為打造更美好的明天努力。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考光陽機車官網:www.kymco.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