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表示,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145、146、147號井經過一年來加速開發,終於在今年初加入台灣自產天然氣的行列,預估每日產量可達10萬立方公尺,為油氣探勘開發超過百餘年的出磺坑老油田再續新生機。
中油指出,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145井於99年鑽探成功,發現逾1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蘊藏量,由於145號井鑽探成功,探勘人員接著就在同井坪內,依序向南北兩方向鑽鑿146及147號兩口佐證井,不但證實多層油氣蘊藏的範圍,也同時可以生產不同地層的油氣,進一步提升油氣採收率。
中油指出,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145井於99年鑽探成功,發現逾1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蘊藏量,由於145號井鑽探成功,探勘人員接著就在同井坪內,依序向南北兩方向鑽鑿146及147號兩口佐證井,不但證實多層油氣蘊藏的範圍,也同時可以生產不同地層的油氣,進一步提升油氣採收率。
台灣中油:石化工業是國家重要基礎工,業為國內經濟奠定長期穩定的基石。近年來,世人環保意識抬頭,國際間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規範日趨嚴格;此外,台灣面積狹小且缺乏天然資源,對高耗能、高排放的傳統大型石化業產未來發展倍受限制,因此透過「石化高值化」進行產業升級,順應國際環保趨勢並提升產業競爭力,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未來政府將以強化我國既有強項產業的產業鏈完整性產品、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原材料,及產品附加價值率大於30%的產品等三原則,作為我國未來發展石化產業高值化的產品範疇,並協助業者規劃高值化發展項目的選擇、研發策略及國際布局,制定石化高值化方向、策略與政策,持續提升我國石化業競爭力,期望我國未來成為亞太地區高值化石化產品發展與運籌重鎮,確保石化產業及關聯產業競爭力,維持經濟與環境均衡發展。
台灣中油公司身為國營企業,更為國內石化產業龍頭,響應政府石化高值化政策當仁不讓,因此成立「綠能科技研究所」與「新材料試量產及認證中心」,並於煉製研究所新設立石化產品組以提升研發量能。
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總研發預算由每年新台幣17億元增加至50億元,並進一步結合產業界、研究機構及學術界組成策略聯盟,透過不同領域的專長共同合作,不僅為政府的產品發展政策注入一劑強心針,更可將石化業上下游作出完整的垂直整合,期待到民國105年,高值化研發成果能為中油創造超過700億元的營收,並帶動台灣石化產業邁向另一個高峰。
帶動產業鏈緊密合作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塑膠及橡膠為石化產業中下游兩大基礎產業,支持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除了是民生產業不可或缺的上游產業外,更可提供高科技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及零組件,支援光電、電子、機電、運輸工具及建材、綠能、精緻農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
整體來說,對我國經濟繁榮的貢獻甚大,地位非常重要。
目前塑橡膠製品附加價值約於24~25%左右,在石化工業中居冠,且在經濟部石化高值化政策引導下,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義不容辭的擔任起推動塑橡膠產業高值化的推手,協助產業強化產品功能及機能,研發新製程、新技術、新材料,朝向高階工程塑橡膠、高效導熱、耐高溫,及具機能控制的塑膠製品、新橡膠彈性體、新生質材料發展。
以滿足我國塑橡膠產業,能自主供應光電、電子、機電產業及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塑橡膠材料及零組件/製品的需求,並與其他國家產品產生差異化,同時將整合上、中、下游達到產業鏈緊密的合作,強化台灣產業群體競爭力,達成整體石化及相關產業附加價值提升目標。
培養企業長期競爭力
長春集團:面對新興國家大量擴充新產能,以及國內資源有限、環境負荷限制,預期未來石化產業競爭愈為激烈,因此石化產業高值化是國內業者必須走的路,石化業高值化目的是培養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長春集團長期以來積極投入石化高值化,不但研發經費無上限,且每年持續提撥研發及設備經費,透過持續的研發,開發出多種高值化石化原料,並且系列性的開發下游塵用產品,讓石化原料可以生產更多高附加價值產品,逐漸取代先進國家產品。
目前,長春集團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品項,都有超過30%的附加價值率。
因此選擇適合公司發展的高值化石化項目,長期有規劃的投入研發,可以建立公司長期競爭力。
未來政府將以強化我國既有強項產業的產業鏈完整性產品、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原材料,及產品附加價值率大於30%的產品等三原則,作為我國未來發展石化產業高值化的產品範疇,並協助業者規劃高值化發展項目的選擇、研發策略及國際布局,制定石化高值化方向、策略與政策,持續提升我國石化業競爭力,期望我國未來成為亞太地區高值化石化產品發展與運籌重鎮,確保石化產業及關聯產業競爭力,維持經濟與環境均衡發展。
台灣中油公司身為國營企業,更為國內石化產業龍頭,響應政府石化高值化政策當仁不讓,因此成立「綠能科技研究所」與「新材料試量產及認證中心」,並於煉製研究所新設立石化產品組以提升研發量能。
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總研發預算由每年新台幣17億元增加至50億元,並進一步結合產業界、研究機構及學術界組成策略聯盟,透過不同領域的專長共同合作,不僅為政府的產品發展政策注入一劑強心針,更可將石化業上下游作出完整的垂直整合,期待到民國105年,高值化研發成果能為中油創造超過700億元的營收,並帶動台灣石化產業邁向另一個高峰。
帶動產業鏈緊密合作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塑膠及橡膠為石化產業中下游兩大基礎產業,支持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除了是民生產業不可或缺的上游產業外,更可提供高科技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及零組件,支援光電、電子、機電、運輸工具及建材、綠能、精緻農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
整體來說,對我國經濟繁榮的貢獻甚大,地位非常重要。
目前塑橡膠製品附加價值約於24~25%左右,在石化工業中居冠,且在經濟部石化高值化政策引導下,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義不容辭的擔任起推動塑橡膠產業高值化的推手,協助產業強化產品功能及機能,研發新製程、新技術、新材料,朝向高階工程塑橡膠、高效導熱、耐高溫,及具機能控制的塑膠製品、新橡膠彈性體、新生質材料發展。
以滿足我國塑橡膠產業,能自主供應光電、電子、機電產業及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塑橡膠材料及零組件/製品的需求,並與其他國家產品產生差異化,同時將整合上、中、下游達到產業鏈緊密的合作,強化台灣產業群體競爭力,達成整體石化及相關產業附加價值提升目標。
培養企業長期競爭力
長春集團:面對新興國家大量擴充新產能,以及國內資源有限、環境負荷限制,預期未來石化產業競爭愈為激烈,因此石化產業高值化是國內業者必須走的路,石化業高值化目的是培養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長春集團長期以來積極投入石化高值化,不但研發經費無上限,且每年持續提撥研發及設備經費,透過持續的研發,開發出多種高值化石化原料,並且系列性的開發下游塵用產品,讓石化原料可以生產更多高附加價值產品,逐漸取代先進國家產品。
目前,長春集團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品項,都有超過30%的附加價值率。
因此選擇適合公司發展的高值化石化項目,長期有規劃的投入研發,可以建立公司長期競爭力。
「綜觀我國大環境,目前無法進行量的擴充,因此石化業必須轉型,師法先進國家朝向高值化方向,因應未來新興國家帶來的衝擊。」經濟部長施顏祥說。
「石化產業高值化是一條必走的路」,石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的。我國石化業由1960年代開始發,歷經近50年的投入發展,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8兆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基礎產業。現在,在國光石化投資案中止後,再接續政府104年對中油五輕的遷廠承諾,我國的石化產業已經走入一個劃時代的分水嶺上。
發展高值化,提升材料自主力
新年來,中東產油國家與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快速增建輕裂廠,預期未來將逐漸衝擊我國石化上游業者;若要能與之有所競爭,必須進行量的擴充,但大環境無法進行量的擴充,因此師法先進國家朝向高值化方向,是石化業必走的方向。
策略規劃會議於2月份展開會前會,歷經六次會前會,約200人次的專家出席,共同深入探討我國石化高值化初步規劃。綜整石化上、中、下游意見,針對短、中、長期提出建議,對每個時期的發展方向、發展項目、發展政策等,皆提出初步構想,期能將石高值化的效益受惠於所有的上中下游產業。
我國許多製造產業在國際上佔有領導地位,惟相當多關鍵原料仍需仰賴國外業者,使得材料來源受到壟斷,國內廠商的獲利更是嚴重被材料商侵蝕,因此透過發展石化高值化,可將材料本土化,健全下游業材料供應鏈,提升國內材料的自主能力。
產品高值化 目標提升逾30%
高值化是每個產業追求的目標,但是要使產品高值化必須有許多要件,大體而言就是產品有有創新性、獨特性,市場進入障礙高,如此才有高值化的利基。對石化產業而言,高值化主要就是將泛用的塑膠或人纖原料,予以精緻化、精密化、精準化、下游客戶將其用於產製高單價的製品上,這就是高值化追求的目標。
「附加價值」為產業獲利能力的表徵。近5年台灣石化產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在14.7%,而日本、歐美可達30%,因此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仍有很大空間。而國內石化產業也有很多廠商以高值化產品為目標,例如長春集團,公司平均產品附加價值都超過30%,而且幾乎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獲得,每年投入研發比例在3%以上。
我國石化業者多以製造為重心,較不注重產品研發,因此不易達到產業高值化,分析2009年我國石化業研發投入占營業額比例僅達0.32%,預計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後,2016年我國石化研發投入比例目標達到1%,2020年我國石化業研發投入比率可達到2%。
永續經營 精進核心技術
面對內外均不利環境中,台灣的石化產業唯一必走的路,就只有高值化。因此,政府在國光石化中止時,定調未來的石化產業政策,就已點出「質的提升在台灣,量的擴充在海外」。因此,石化上中游產業的出走,是台灣近年必須面對的事實。不論原料來源從何而來,石化的製程與高值化的技術仍不會改變,因此對於產品生命周期可以達百年的石化產業,核心技術的精進與掌握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最大基石。
為達成高值化發展目標,經濟部將透過我國石化產業高值化策略規劃會議,在國內與業者形成共識,作成政策,未來將透過科技專案計畫、輔導計畫,及研究發展投資抵減等鼓勵,協助業者進行轉型,相關目標也會納入業者國內、外相關投資審查及環評審查的建議參考依據,基本原料的分配及管制,及大型石化廠公共安全管理合督導計畫的廠商挑選指標,相關石化品也會納入ECFA、FTA等與各國關稅談判之開放與否及時間先後的規劃依據。
「石化產業高值化是一條必走的路」,石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的。我國石化業由1960年代開始發,歷經近50年的投入發展,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8兆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基礎產業。現在,在國光石化投資案中止後,再接續政府104年對中油五輕的遷廠承諾,我國的石化產業已經走入一個劃時代的分水嶺上。
發展高值化,提升材料自主力
新年來,中東產油國家與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快速增建輕裂廠,預期未來將逐漸衝擊我國石化上游業者;若要能與之有所競爭,必須進行量的擴充,但大環境無法進行量的擴充,因此師法先進國家朝向高值化方向,是石化業必走的方向。
策略規劃會議於2月份展開會前會,歷經六次會前會,約200人次的專家出席,共同深入探討我國石化高值化初步規劃。綜整石化上、中、下游意見,針對短、中、長期提出建議,對每個時期的發展方向、發展項目、發展政策等,皆提出初步構想,期能將石高值化的效益受惠於所有的上中下游產業。
我國許多製造產業在國際上佔有領導地位,惟相當多關鍵原料仍需仰賴國外業者,使得材料來源受到壟斷,國內廠商的獲利更是嚴重被材料商侵蝕,因此透過發展石化高值化,可將材料本土化,健全下游業材料供應鏈,提升國內材料的自主能力。
產品高值化 目標提升逾30%
高值化是每個產業追求的目標,但是要使產品高值化必須有許多要件,大體而言就是產品有有創新性、獨特性,市場進入障礙高,如此才有高值化的利基。對石化產業而言,高值化主要就是將泛用的塑膠或人纖原料,予以精緻化、精密化、精準化、下游客戶將其用於產製高單價的製品上,這就是高值化追求的目標。
「附加價值」為產業獲利能力的表徵。近5年台灣石化產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在14.7%,而日本、歐美可達30%,因此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仍有很大空間。而國內石化產業也有很多廠商以高值化產品為目標,例如長春集團,公司平均產品附加價值都超過30%,而且幾乎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獲得,每年投入研發比例在3%以上。
我國石化業者多以製造為重心,較不注重產品研發,因此不易達到產業高值化,分析2009年我國石化業研發投入占營業額比例僅達0.32%,預計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後,2016年我國石化研發投入比例目標達到1%,2020年我國石化業研發投入比率可達到2%。
永續經營 精進核心技術
面對內外均不利環境中,台灣的石化產業唯一必走的路,就只有高值化。因此,政府在國光石化中止時,定調未來的石化產業政策,就已點出「質的提升在台灣,量的擴充在海外」。因此,石化上中游產業的出走,是台灣近年必須面對的事實。不論原料來源從何而來,石化的製程與高值化的技術仍不會改變,因此對於產品生命周期可以達百年的石化產業,核心技術的精進與掌握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最大基石。
為達成高值化發展目標,經濟部將透過我國石化產業高值化策略規劃會議,在國內與業者形成共識,作成政策,未來將透過科技專案計畫、輔導計畫,及研究發展投資抵減等鼓勵,協助業者進行轉型,相關目標也會納入業者國內、外相關投資審查及環評審查的建議參考依據,基本原料的分配及管制,及大型石化廠公共安全管理合督導計畫的廠商挑選指標,相關石化品也會納入ECFA、FTA等與各國關稅談判之開放與否及時間先後的規劃依據。
加值不加量 永續為台灣 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成立 鼓勵產業提升價值打造新藍海 點石成金
製造海灘鞋的EVA一公斤50至70元;而製造太陽能皮保護膜EVA一公斤則高達180至250元,同樣都是EVA原料,但價值卻有如天壤之別,而這中間的關鍵就在於「高值化」。
「高值化」是在提升產業的價值、墊高產業的門鑑,讓產業從一片紅海中找出新的藍海商機。
「石化產值化」就是基於這樣利基,將一樣的材料做出高價值的產品線。過去台灣石化業在大宗石化產品的發展已達到成熟期,受到中東等新興國家大量投入石化上游原料生產,不但產品市場受到衝擊,且中下游產品線也陷入低價競爭的惡質循環。為此,經濟部工業局、石化產業大廠等共同研擬訂出產業建議方針,規劃我國石化業高值化方向、策略、政策的細節,長期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提升我國石化業的競爭力。
推動辦公室
輔導創研、升級
其中,「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於12月30日在台北科泰大樓六樓正式掛牌成立,也象徵為台灣石化產業刻畫新的里程碑。
推動辦公室將從技術研發、產業推動、國際合作,及市場行銷等,全面性協助台灣石化產業,希冀以全面性的策略行動,鼓勵產業邁向高值化,為台灣石化產業打造藍海。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杜紫軍表示,石化產業是國家的基礎工業,也是政府極為重視的產業,而石化產業高值化是大家所認同的產業目標。
「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在產業連結上,一方面推動產業籌組研發或策略聯盟、建立產業資訊平台、促成國際合作、引進技術與人才、提供研發獎勵措施的協助、協助料源取得、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將協助產業,透過產創條例及科專計畫,補助廠商研發經費。
經濟部也積極要求法人投入,如工研院、塑膠中心,以法人的研發能量協助廠商,同時,也將透過國際合作技術引進方式,以填補國內廠商技術缺口,全方位的協助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
整合產業鏈
發展高值化品
目前經濟部設定國內石化產業的高值化目標,2020年要將「附加價值率」從過去平均的15%提高到20%,「石化研發比率」則從0.32%提高到2%。以附加價值率來評量產品的看,近5年台灣石化產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在14.7%,而日本、歐美可達30%,因此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仍有很大空間。
而國內石化產業也有很多廠商以高值化產品為目標,例如長春集團,公司平均產品附加價值都超過30%,而且幾乎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獲得,每年投入研發比例在3%以上,以成功發展的本土化製造的PVA(聚乙烯醇)為例,經過超過十年的研發、試量產、量產、行銷、已經擁有整個聚乙烯醇產業鏈相關產品,成為全球最主要的供應商,在高科技用EMC封裝材料也佔有全球八成市場占有率。諸多研發成果為公司帶來長達的競爭力。
國內其他石化業在追求公司的長期成長,也逐漸投入發展高值化產品,例如中油公司為國內石化業的龍頭,率先規劃取得國外技術石化高值化技術,與下游廠商結合共同發展高值化石化產品,並於高雄成立新料試量產中心和綠能研究所,協助國內石化業上下游整合、是量產所需的人才、設備、公用系統。
產官學攜手
厚植長期競爭力
台橡公司投入下一代環保節能輪胎原料研發,以符合國際環保輪胎的新標準。
李長榮公司於高雄成立集團研發中心,研發重點為太陽能、風力發電、LED、環保輪胎、生質能源等新技術。台塑公司則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太陽能用EVA、電解液等材料,並由旗下四家市公司分別與工研院簽約發展高值化技術。
我國石化業者長期重視大宗石化產品的生產,過去在研發投入不足,因此高值化材料的技術主要掌握在先進國家手中;今在政府的努力下,經濟部成立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負責整合國內石化業上下游業者共同研發,並投入研發輔導經費、要求國內法人共同參與,期能在業界、學界和政府共同努力下,加速提升我國石化產業的技術能力,厚植國內重要支柱產業的長期競爭力。
製造海灘鞋的EVA一公斤50至70元;而製造太陽能皮保護膜EVA一公斤則高達180至250元,同樣都是EVA原料,但價值卻有如天壤之別,而這中間的關鍵就在於「高值化」。
「高值化」是在提升產業的價值、墊高產業的門鑑,讓產業從一片紅海中找出新的藍海商機。
「石化產值化」就是基於這樣利基,將一樣的材料做出高價值的產品線。過去台灣石化業在大宗石化產品的發展已達到成熟期,受到中東等新興國家大量投入石化上游原料生產,不但產品市場受到衝擊,且中下游產品線也陷入低價競爭的惡質循環。為此,經濟部工業局、石化產業大廠等共同研擬訂出產業建議方針,規劃我國石化業高值化方向、策略、政策的細節,長期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提升我國石化業的競爭力。
推動辦公室
輔導創研、升級
其中,「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於12月30日在台北科泰大樓六樓正式掛牌成立,也象徵為台灣石化產業刻畫新的里程碑。
推動辦公室將從技術研發、產業推動、國際合作,及市場行銷等,全面性協助台灣石化產業,希冀以全面性的策略行動,鼓勵產業邁向高值化,為台灣石化產業打造藍海。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杜紫軍表示,石化產業是國家的基礎工業,也是政府極為重視的產業,而石化產業高值化是大家所認同的產業目標。
「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在產業連結上,一方面推動產業籌組研發或策略聯盟、建立產業資訊平台、促成國際合作、引進技術與人才、提供研發獎勵措施的協助、協助料源取得、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將協助產業,透過產創條例及科專計畫,補助廠商研發經費。
經濟部也積極要求法人投入,如工研院、塑膠中心,以法人的研發能量協助廠商,同時,也將透過國際合作技術引進方式,以填補國內廠商技術缺口,全方位的協助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
整合產業鏈
發展高值化品
目前經濟部設定國內石化產業的高值化目標,2020年要將「附加價值率」從過去平均的15%提高到20%,「石化研發比率」則從0.32%提高到2%。以附加價值率來評量產品的看,近5年台灣石化產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在14.7%,而日本、歐美可達30%,因此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仍有很大空間。
而國內石化產業也有很多廠商以高值化產品為目標,例如長春集團,公司平均產品附加價值都超過30%,而且幾乎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獲得,每年投入研發比例在3%以上,以成功發展的本土化製造的PVA(聚乙烯醇)為例,經過超過十年的研發、試量產、量產、行銷、已經擁有整個聚乙烯醇產業鏈相關產品,成為全球最主要的供應商,在高科技用EMC封裝材料也佔有全球八成市場占有率。諸多研發成果為公司帶來長達的競爭力。
國內其他石化業在追求公司的長期成長,也逐漸投入發展高值化產品,例如中油公司為國內石化業的龍頭,率先規劃取得國外技術石化高值化技術,與下游廠商結合共同發展高值化石化產品,並於高雄成立新料試量產中心和綠能研究所,協助國內石化業上下游整合、是量產所需的人才、設備、公用系統。
產官學攜手
厚植長期競爭力
台橡公司投入下一代環保節能輪胎原料研發,以符合國際環保輪胎的新標準。
李長榮公司於高雄成立集團研發中心,研發重點為太陽能、風力發電、LED、環保輪胎、生質能源等新技術。台塑公司則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太陽能用EVA、電解液等材料,並由旗下四家市公司分別與工研院簽約發展高值化技術。
我國石化業者長期重視大宗石化產品的生產,過去在研發投入不足,因此高值化材料的技術主要掌握在先進國家手中;今在政府的努力下,經濟部成立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負責整合國內石化業上下游業者共同研發,並投入研發輔導經費、要求國內法人共同參與,期能在業界、學界和政府共同努力下,加速提升我國石化產業的技術能力,厚植國內重要支柱產業的長期競爭力。
南韓湖南、仁川輕製及中油三輕等輕裂廠將於第一季未停爐或關廠;總年產能180.7萬公噸乙烯在市場上驟然消失,台塑化(6505)、中油將因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價格將有一波漲勢而受益。
台塑化上周五股價收93.8元,平盤作收。
除了了烯之外,台灣與南韓三套輕裂廠停爐後,丙烯總年產能近100萬公噸、丁二烯近40萬公噸也同時消失在市場上,供貨吃緊下,行情可望上揚;尤其是,原本供應緊繃的丁二烯,行情很可能再度重回每公噸4,000美元價位,將衝擊到合成橡膠、塑膠原料業者。
丁二烯是合成橡膠與特用塑膠的主要原料之一,合成橡膠有丁苯橡膠(SBR)、丁基橡膠(BR),熱可塑性橡膠(TPE)生產廠商有台橡、南帝、榮化等;特用塑膠是丙桸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產產廠商有台達化、國喬、台化、奇美實業等。
上述三套將於今年第一季末停爐的輕裂廠中,最令石化業者關注的是,中油公司第三輕油裂解廠將永遠除役。仰賴中油供料的下游台化廠強調,今年4月至2013年9個月期間,三輕退役、新三輕尚未投產,九個月的空窗期,很可能是台灣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最缺料的黑暗期。
就在中油三輕永遠除役之際,南韓湖南(Hunan)石化、仁川輕製中心(YNCC)將於3、4月進行為期45天大修期。其中,湖南石化乙烯年產能72萬公噸、丙烯36萬公噸、丁二烯13萬公噸;另一YNCC乙烯年產能85.7萬公噸、丙烯48.5萬公噸、丁二烯22萬公噸。
兩家輕裂廠乙烯總年產能157萬公噸、丙烯84.5萬公噸、丁二烯35萬公噸。如加上中油三輕乙烯年產能23萬公噸、丙烯10.43萬公噸、丁二烯3.5萬公噸,今年第一季末,東北亞停爐的乙烯總年產能高達近180.7萬公噸、丙烯94.93萬公噸、丁二烯38.5萬公噸。
其實,東北亞三座輕裂大廠停爐的效應,俏俏地在市場上發酵了。其中,丁二烯的情況特別明顯,現貨價格從去年12月中旬每公噸2,800美元,暴漲至去年年低每公噸3,100美元,漲幅高達10.71%。原料暴漲,進而威脅到合成橡膠、塑膠原料生產廠商。
台塑化上周五股價收93.8元,平盤作收。
除了了烯之外,台灣與南韓三套輕裂廠停爐後,丙烯總年產能近100萬公噸、丁二烯近40萬公噸也同時消失在市場上,供貨吃緊下,行情可望上揚;尤其是,原本供應緊繃的丁二烯,行情很可能再度重回每公噸4,000美元價位,將衝擊到合成橡膠、塑膠原料業者。
丁二烯是合成橡膠與特用塑膠的主要原料之一,合成橡膠有丁苯橡膠(SBR)、丁基橡膠(BR),熱可塑性橡膠(TPE)生產廠商有台橡、南帝、榮化等;特用塑膠是丙桸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產產廠商有台達化、國喬、台化、奇美實業等。
上述三套將於今年第一季末停爐的輕裂廠中,最令石化業者關注的是,中油公司第三輕油裂解廠將永遠除役。仰賴中油供料的下游台化廠強調,今年4月至2013年9個月期間,三輕退役、新三輕尚未投產,九個月的空窗期,很可能是台灣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最缺料的黑暗期。
就在中油三輕永遠除役之際,南韓湖南(Hunan)石化、仁川輕製中心(YNCC)將於3、4月進行為期45天大修期。其中,湖南石化乙烯年產能72萬公噸、丙烯36萬公噸、丁二烯13萬公噸;另一YNCC乙烯年產能85.7萬公噸、丙烯48.5萬公噸、丁二烯22萬公噸。
兩家輕裂廠乙烯總年產能157萬公噸、丙烯84.5萬公噸、丁二烯35萬公噸。如加上中油三輕乙烯年產能23萬公噸、丙烯10.43萬公噸、丁二烯3.5萬公噸,今年第一季末,東北亞停爐的乙烯總年產能高達近180.7萬公噸、丙烯94.93萬公噸、丁二烯38.5萬公噸。
其實,東北亞三座輕裂大廠停爐的效應,俏俏地在市場上發酵了。其中,丁二烯的情況特別明顯,現貨價格從去年12月中旬每公噸2,800美元,暴漲至去年年低每公噸3,100美元,漲幅高達10.71%。原料暴漲,進而威脅到合成橡膠、塑膠原料生產廠商。
公平會昨日通過台橡與中油公司,以及中鋼與欣欣水泥公司兩結合案,同時也准予包括聯華實業等6家廠商申請延展共同合船進口大麥聯合行為的許可,許可期限為3年至103年12月31日止。
台橡與中油將共同成立台耀石化材料科技公司,主要是從事異戊二烯等由C5餾份精密分離後生成的石化中間體以及「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簡稱SIS的製造。
公平會指出,兩家結合是屬垂直結合型態,同時,合資成立的台耀石化公司製造SIS所需的苯乙烯單體是由國內業者供應,而中油公司並無從事苯乙烯單體的製造,因此,兩家結合行為不會影響國內相關市場的競爭,對國內石化基本原料市場的占有率也不會改變。
而中鋼與欣欣水泥結合,公平會指出,欣欣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包括水泥用與煉鋼用的水泥與石灰石,中鋼需要石灰石作為煉鋼時的助熔劑之用。
公平會不禁止兩家結合,是因為中鋼公司雖在國內冷熱軋鋼品市場是龍頭,但在國內與中鋼競爭的同業有12家,而在欣欣水泥方面,在國內還有啟欣及榮豐等競爭業者,公平會因此認定兩家結合後,對現有鋼鐵市場結構不會產生變化。
台橡與中油將共同成立台耀石化材料科技公司,主要是從事異戊二烯等由C5餾份精密分離後生成的石化中間體以及「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簡稱SIS的製造。
公平會指出,兩家結合是屬垂直結合型態,同時,合資成立的台耀石化公司製造SIS所需的苯乙烯單體是由國內業者供應,而中油公司並無從事苯乙烯單體的製造,因此,兩家結合行為不會影響國內相關市場的競爭,對國內石化基本原料市場的占有率也不會改變。
而中鋼與欣欣水泥結合,公平會指出,欣欣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包括水泥用與煉鋼用的水泥與石灰石,中鋼需要石灰石作為煉鋼時的助熔劑之用。
公平會不禁止兩家結合,是因為中鋼公司雖在國內冷熱軋鋼品市場是龍頭,但在國內與中鋼競爭的同業有12家,而在欣欣水泥方面,在國內還有啟欣及榮豐等競爭業者,公平會因此認定兩家結合後,對現有鋼鐵市場結構不會產生變化。
受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提高每日產油量上限、歐美等國石油需求疲弱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走跌,促使國內油價連二周調降。中油、台塑化宣布調降汽、柴油每公升降0.3元。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降至30.6元,95無鉛31.3元、98無鉛32.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8.8元。 中油指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108.95美元下跌為105.77美元,匯率貶值0.105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2.06%;減半調整後,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降0.3元,累計吸收汽油每公升3.3元、柴油3.2元,將於日後跌價時回補。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降至30.6元,95無鉛31.3元、98無鉛32.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8.8元。 中油指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108.95美元下跌為105.77美元,匯率貶值0.105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2.06%;減半調整後,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降0.3元,累計吸收汽油每公升3.3元、柴油3.2元,將於日後跌價時回補。
為對抗景氣寒冬,台塑化與中油兩大油品公司有機會攜手合作。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台塑化三套烯烴廠產能利用率僅到86%,為開發新客戶,不排除將丙烯賣給中油,滿足更多中下游石化廠商需求。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副執行長林金柱表示,中油生產的基本原料原本就不夠下游使用,還須從國外進口,如果台塑化生產的丙烯、乙烯及丁二烯過剩,確實有機會可賣給中油。他說,歡迎台塑化與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結成供貨聯盟,最好是台塑化將產品賣給中油,中油再透過管線將這些原料供應給中油下游石化廠。
兩大廠若談成合作,意味著兩家長期處於競爭態勢的業者,將化敵為友,有助於塑化下游業者的營運,在塑膠、化纖原料的供貨與價格上將趨於穩定,有助於下游廠商如台聚、李長榮、中石化、台橡等業者提升競爭力。
曾任中油副總經理及國光石化總經理的曹明,今年11月加入台塑化,接任總座後隨即面臨景氣寒冬,如何去化台塑化產品,成為他上任後的第一道難關。曹明指出,要開發新客戶,目標鎖定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廠商。
但因這些石化廠商輸送管線與中油相連結,台塑化若要供貨給這些本土中下游石化廠,勢必借道中油的輸送管線。曹明指出,以往,台塑化也供應給中油下游的廠商榮化丙烯用量,均透過槽車運送,量能太小,運送成本也高,不排除將丙烯直接銷售給中油,透過其管線輸送,以期將產能利用率提升到95%以上。
台塑化目前生產的丙烯、乙烯及丁二烯,絕大多數是供應給台塑集團自家使用;中油的中下游客戶則包括台聚集團、榮化、中石化、台橡等17家廠商。
業界指出,台塑化與中油原本是競爭激烈的對手,但隨著台塑集團工安事件不斷,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及曹明先後以中油人背景進駐,兩家公司競合關係出現變化,台塑化若將產品賣給中油,將成為兩家公司首度合作之先例。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副執行長林金柱表示,中油生產的基本原料原本就不夠下游使用,還須從國外進口,如果台塑化生產的丙烯、乙烯及丁二烯過剩,確實有機會可賣給中油。他說,歡迎台塑化與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結成供貨聯盟,最好是台塑化將產品賣給中油,中油再透過管線將這些原料供應給中油下游石化廠。
兩大廠若談成合作,意味著兩家長期處於競爭態勢的業者,將化敵為友,有助於塑化下游業者的營運,在塑膠、化纖原料的供貨與價格上將趨於穩定,有助於下游廠商如台聚、李長榮、中石化、台橡等業者提升競爭力。
曾任中油副總經理及國光石化總經理的曹明,今年11月加入台塑化,接任總座後隨即面臨景氣寒冬,如何去化台塑化產品,成為他上任後的第一道難關。曹明指出,要開發新客戶,目標鎖定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廠商。
但因這些石化廠商輸送管線與中油相連結,台塑化若要供貨給這些本土中下游石化廠,勢必借道中油的輸送管線。曹明指出,以往,台塑化也供應給中油下游的廠商榮化丙烯用量,均透過槽車運送,量能太小,運送成本也高,不排除將丙烯直接銷售給中油,透過其管線輸送,以期將產能利用率提升到95%以上。
台塑化目前生產的丙烯、乙烯及丁二烯,絕大多數是供應給台塑集團自家使用;中油的中下游客戶則包括台聚集團、榮化、中石化、台橡等17家廠商。
業界指出,台塑化與中油原本是競爭激烈的對手,但隨著台塑集團工安事件不斷,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及曹明先後以中油人背景進駐,兩家公司競合關係出現變化,台塑化若將產品賣給中油,將成為兩家公司首度合作之先例。
為了滿足未來核電廠除役後發電所需氣源,中油董事長朱少華昨(6)日在中東與卡達簽下為期21年,每年供氣150萬公噸液化天然氣(LNG)氣源合約,同時中油也將斥資184億元,在台中港興建第二座LNG接收站。
業界預估,中油這兩項動作,將牽動未來國內新增六座火力發電廠,台泥、遠東及台塑等集團都將是潛在爭取對象。
中油公司表示,自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及海嘯後,各國為降低對核能的依賴,均致力於擴大低碳天然氣的使用,預估今年中油LNG進口量將達1,200萬噸。
台灣為降低對核能的依賴,訂定減核時間表;即民國107年核能發電廠一廠除役,108年核二廠接著除役。核一廠裝置電力為130萬瓩、核二近300萬瓩。如果要利用火力發電填補核電廠電力,以每座火力發電廠將載電力70萬瓩,至少需新增六座火力電廠,LNG的需求量相當龐大。中油主管強調,如果以每年500萬公噸天然氣替代燃料油,約可減少35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閱報秘書/LNG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
天然氣是來自於長期沈積在地下的古生物遺骸,慢慢轉化為氣態碳氫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無色、無味、無毒的特性。
液化後體積縮小為氣態時的六百分之一,再以船自產地運送到世界各地,是極安全、方便、高效率的一種燃料,更被公認是地球上最乾淨的能源之一。
業界預估,中油這兩項動作,將牽動未來國內新增六座火力發電廠,台泥、遠東及台塑等集團都將是潛在爭取對象。
中油公司表示,自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及海嘯後,各國為降低對核能的依賴,均致力於擴大低碳天然氣的使用,預估今年中油LNG進口量將達1,200萬噸。
台灣為降低對核能的依賴,訂定減核時間表;即民國107年核能發電廠一廠除役,108年核二廠接著除役。核一廠裝置電力為130萬瓩、核二近300萬瓩。如果要利用火力發電填補核電廠電力,以每座火力發電廠將載電力70萬瓩,至少需新增六座火力電廠,LNG的需求量相當龐大。中油主管強調,如果以每年500萬公噸天然氣替代燃料油,約可減少35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閱報秘書/LNG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
天然氣是來自於長期沈積在地下的古生物遺骸,慢慢轉化為氣態碳氫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無色、無味、無毒的特性。
液化後體積縮小為氣態時的六百分之一,再以船自產地運送到世界各地,是極安全、方便、高效率的一種燃料,更被公認是地球上最乾淨的能源之一。
有鑑於第4季石化市況需求降溫,原定明年2月歲修的中油4輕,提前從昨(5)日開始歲修38天,供料打7折。不過,為彌補4輕歲休的乙烯等原料需求,原本減產的3輕和5輕,產量則提升到85%到90%。
仁武石化廠商表示,面對今年第4季的石化需求降溫,區內廠商平均減產約30%,特別是PE(聚乙烯)需求下滑、價格疲軟,台塑、台化、台聚、以及亞聚等相關廠商,第4季營收將較第3季減少30%左右。
廠商指出,表現相對強勢的則是建材所需的PVC(聚氯乙烯),包括台塑和華夏等廠商的第4季銷售,大約比第3季增加10%左右。
中油表示,由於今年第4季的石化產品需求不若預期,因此,面對下游石化廠的減產動作,原本預定明年2月才歲修的4輕廠,決定提前歲修,並於昨日正式停爐38天,農曆年前復工。
中油4輕停爐後,對下游客戶將減量供料,以正常量的70%供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原料,由於4輕乙烯總產能占中油的35%,中油指出,為了滿足石化下游廠商的基本需求,原本就已經減產的中油3輕和中油5輕,產量將相對提升到85%到90%。
仁武石化廠商表示,面對今年第4季的石化需求降溫,區內廠商平均減產約30%,特別是PE(聚乙烯)需求下滑、價格疲軟,台塑、台化、台聚、以及亞聚等相關廠商,第4季營收將較第3季減少30%左右。
廠商指出,表現相對強勢的則是建材所需的PVC(聚氯乙烯),包括台塑和華夏等廠商的第4季銷售,大約比第3季增加10%左右。
中油表示,由於今年第4季的石化產品需求不若預期,因此,面對下游石化廠的減產動作,原本預定明年2月才歲修的4輕廠,決定提前歲修,並於昨日正式停爐38天,農曆年前復工。
中油4輕停爐後,對下游客戶將減量供料,以正常量的70%供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原料,由於4輕乙烯總產能占中油的35%,中油指出,為了滿足石化下游廠商的基本需求,原本就已經減產的中油3輕和中油5輕,產量將相對提升到85%到90%。
伊朗與西方國家緊張情勢升高,催化國際油價反彈回升,中油、台塑化宣布調漲汽、柴油價格各0.1元。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元,95無鉛31.7元,98無鉛每公升33.2元、超級柴油則為29.2元。
中油指出,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從每桶107.62美元提高為109.06美元,匯率升值0.07元,依公式計算漲幅0.88%,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應各漲0.2、0.3元。依循減半調整原則後,目前累計吸收金額增加為汽、柴油每公升3.5元。
中油指出,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從每桶107.62美元提高為109.06美元,匯率升值0.07元,依公式計算漲幅0.88%,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應各漲0.2、0.3元。依循減半調整原則後,目前累計吸收金額增加為汽、柴油每公升3.5元。
歐洲債信問題擴散、市場對歐美景氣缺乏信心,國際油價持續走跌,國內油價也同步調降。中油、台塑化宣布,汽、柴油每公升調降0.3元。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回落31元之下,來到30.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98無鉛汽油33.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9.1元。
中油指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110.90美元下滑為107.62美元,匯率貶值0.159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1.96%,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本應調降0.5元、0.6元。
經過減半調整後,汽、柴油每公升各降0.3元。累計吸收各3.4元、3.3元,將於日後跌價時回補。
中油指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110.90美元下滑為107.62美元,匯率貶值0.159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1.96%,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本應調降0.5元、0.6元。
經過減半調整後,汽、柴油每公升各降0.3元。累計吸收各3.4元、3.3元,將於日後跌價時回補。
南韓仁川輕裂中心(YNCC)、台塑化、中油等輕裂大廠停爐或減產後,石化廠認為,丁二烯將於12月反彈上揚,上游台塑化(6505)有機會受益,台橡等卻將因原料上漲利潤被壓縮。
中油公司等上游輕裂廠認為,近期因泰國嚴重水患,致位於曼谷日本本田亞洲第二大汽車裝配廠及美國固特異輪胎廠被迫關閉,合成橡膠需求銳減下,丁二烯需求疲弱,令丁二烯行情直線下滑。只要泰國水患解決,需求恢復後,丁二烯行情自然上漲。
中油公司主管強調,7月至今,丁二烯行情重挫了60%以上,跌幅高達每公噸2,700美元,行情跌至每公噸1,600美元左右。但經過多家輕裂廠減產及中油四輕提前大修後,丁二烯價格可能會因跌深率先反彈。
不過,丁二烯反彈後,合成橡膠、塑膠原料等丁二烯衍生物行情會因為時間落差無法即時反應成本;緩慢反映原料成本期間,將壓縮產品的利潤。業者透露,目前唯一還能賺錢的是合成橡膠,丁二烯如短期內反彈,將衝擊到合成橡膠業者獲利。台橡昨(23)日下跌2.7元,收70.6元。
台塑化三座烯廠與中油三座輕裂廠連袂減產20%因應此波的不景氣,全球最大的石油腦買家之一紛紛減產後,日本東京石油腦現貨價格跌至11個月來新低,21日單日重挫每公噸15.5美元,來到每公噸854美元,跌幅達1.73%。石油腦重挫後,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也受到波及,亞洲區乙烯現貨價格面臨每公噸1,000美元的保衛戰。石化上游業者認為,如果沒有採取必要的手段,乙烯跌破1,000美元是遲早的事。
中油公司等上游輕裂廠認為,近期因泰國嚴重水患,致位於曼谷日本本田亞洲第二大汽車裝配廠及美國固特異輪胎廠被迫關閉,合成橡膠需求銳減下,丁二烯需求疲弱,令丁二烯行情直線下滑。只要泰國水患解決,需求恢復後,丁二烯行情自然上漲。
中油公司主管強調,7月至今,丁二烯行情重挫了60%以上,跌幅高達每公噸2,700美元,行情跌至每公噸1,600美元左右。但經過多家輕裂廠減產及中油四輕提前大修後,丁二烯價格可能會因跌深率先反彈。
不過,丁二烯反彈後,合成橡膠、塑膠原料等丁二烯衍生物行情會因為時間落差無法即時反應成本;緩慢反映原料成本期間,將壓縮產品的利潤。業者透露,目前唯一還能賺錢的是合成橡膠,丁二烯如短期內反彈,將衝擊到合成橡膠業者獲利。台橡昨(23)日下跌2.7元,收70.6元。
台塑化三座烯廠與中油三座輕裂廠連袂減產20%因應此波的不景氣,全球最大的石油腦買家之一紛紛減產後,日本東京石油腦現貨價格跌至11個月來新低,21日單日重挫每公噸15.5美元,來到每公噸854美元,跌幅達1.73%。石油腦重挫後,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也受到波及,亞洲區乙烯現貨價格面臨每公噸1,000美元的保衛戰。石化上游業者認為,如果沒有採取必要的手段,乙烯跌破1,000美元是遲早的事。
因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可望好轉,以及歐洲積極遏止歐債危機擴大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漲,故中油及台塑化決議本周調漲汽油每公升0.4元、柴油每公升售價則調漲0.5元。
而兩家公司本周調整後的每公升油品價格則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5無鉛汽油32元,超級柴油是每公升29.5元。
而兩家公司本周調整後的每公升油品價格則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5無鉛汽油32元,超級柴油是每公升29.5元。
台塑化(6505)昨(9)日董事會通過總經理曹明人事案。曹明表示,台塑麥寮建廠才12年,算是世界級規模的新廠,會參考中油及外國大廠的經驗去找原因、加強工安檢查,再應變預防。20年前中油也遇到類似情況,制度的落實很重要,麥寮的SOP可適當修正。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指出,曹明在工廠管理、煉製、設備管線都是專家;先後負責高雄煉油總廠公關、中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中油副總、國光石化總經理等,經歷完整又紮實。雙方從9月15日開始談,經過一個多月才順利邀請入列。未來董事長著重經營大方向,總經理則以業務、執行面為主。
媒體問及對改善台塑化麥寮廠區工安想法,及企業文化適應。曹明表示,降低成本、追求利潤、穩定生產在公營和民營企業其實都一樣,但公營企業的限制比較多;像政府減半調漲油價,影響就很大。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指出,曹明在工廠管理、煉製、設備管線都是專家;先後負責高雄煉油總廠公關、中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中油副總、國光石化總經理等,經歷完整又紮實。雙方從9月15日開始談,經過一個多月才順利邀請入列。未來董事長著重經營大方向,總經理則以業務、執行面為主。
媒體問及對改善台塑化麥寮廠區工安想法,及企業文化適應。曹明表示,降低成本、追求利潤、穩定生產在公營和民營企業其實都一樣,但公營企業的限制比較多;像政府減半調漲油價,影響就很大。
台橡(2103)、中油及富邦金控創投於昨(8)日完成合資協議,投資86億元成立台耀石化,打造國內唯一高值化碳五(C5)產業鏈,將在中油新三輕旁興建三大生產線,預計2012年動工、2014年投產,初估每年可貢獻56億產值。台橡昨(8)日股價收在77.6元,下跌0.9元。該公司昨日宣布,配合政府高值化政策,將與中油、富邦金創投共同合作,打造三大高值化產品,包括年煉量15萬公噸之碳五分離、3萬公噸之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IS),及2萬公噸的C5石油樹脂工廠。
三方合資成立的新公司台耀石化,資本額86億元,中油出資49%、台橡出資48%、富邦金控創投出資3%。原料由中油四輕及新三輕供應,再利用台橡自有技術並購買外部技術,發展垂直整合產品,生產SIS及增黏劑等產品。未來董座人選由中油任命,總座由台橡派任。
台橡總經理涂偉華說明,碳五系列石化品的終端用途,SIS與間戊二烯、雙環戊二烯都可能廣泛應用在黏著劑、油漆及橡膠加工等配方調配使用,領域涵蓋標籤、黏接固定、包裝、電絕緣甚至是醫療用途,是目前增黏劑中最環保種類,也是政府最提倡高值化產品。
台橡目前生產的SBR與BR等合成橡膠,係以丁二烯進料,屬於碳四(C4)系列,但其高雄廠區其實十幾年來,已陸續生產碳五系列的SIS,年產能僅有1萬公噸。
三方合資成立的新公司台耀石化,資本額86億元,中油出資49%、台橡出資48%、富邦金控創投出資3%。原料由中油四輕及新三輕供應,再利用台橡自有技術並購買外部技術,發展垂直整合產品,生產SIS及增黏劑等產品。未來董座人選由中油任命,總座由台橡派任。
台橡總經理涂偉華說明,碳五系列石化品的終端用途,SIS與間戊二烯、雙環戊二烯都可能廣泛應用在黏著劑、油漆及橡膠加工等配方調配使用,領域涵蓋標籤、黏接固定、包裝、電絕緣甚至是醫療用途,是目前增黏劑中最環保種類,也是政府最提倡高值化產品。
台橡目前生產的SBR與BR等合成橡膠,係以丁二烯進料,屬於碳四(C4)系列,但其高雄廠區其實十幾年來,已陸續生產碳五系列的SIS,年產能僅有1萬公噸。
中油、台橡及富邦金控創投,攜手進軍碳五產業。昨(8)日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合資簽約,將設立台耀石化材料科技公司,資本額新台幣86億元,中油、台橡分別持股49%、48%,富邦金創投持股3%。
配合中油供應原料、台橡主導技術的運作模式,未來董事長將由中油陣營出任,總經理由台橡舉薦。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台耀石化將興建年產量15萬噸碳五分離、3萬噸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IS)及2萬噸C5石油樹脂(Tackifier)等工廠,預計2年後投產,年產值約56億元。推估未來台耀石化營運報酬率約12%,中油依持股可獲得16%投報收益率。
台橡總經理涂偉華指出,碳五產品全球競爭對手不超過10家,上述產品經可行性分析後,保守估計毛利率18、19%,廠房位於中油新三輕廠附近,且因台橡提供技術,中油將一次性支付台橡一筆為數可觀的技術授權費,預計明年支付。
台耀石化將以中油四輕及新三輕生產的不飽和五碳烴為原料,利用台橡自有技術加上購買外部技術,從碳五原料中分離出異戊二烯、間戊二烯及雙環戊二烯,並向下整合發展下游系列產品,生產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及增黏劑等產品。
其中,SIS為台橡自有技術發展的產品,應用於醫療、電絕緣、包裝、標籤、黏接固定等領域,具有不含熔劑、無公害、耗能小、設備簡單、粘接範圍廣的特點。增黏劑則廣泛應用於黏著劑、油漆及橡膠加工等配方調配使用,近年發展快速,深具市場潛力。上述產品客戶為市場最熟悉的3M等公司。
涂偉華強調,這項合資案充分延伸碳五產業鏈的產品價值,為台灣石化高質化、上下游整合跨出重要一步。台耀石化材料2014年量產SIS出來後,台橡高雄廠既有的1萬噸SIS將轉做其他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配合中油供應原料、台橡主導技術的運作模式,未來董事長將由中油陣營出任,總經理由台橡舉薦。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台耀石化將興建年產量15萬噸碳五分離、3萬噸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IS)及2萬噸C5石油樹脂(Tackifier)等工廠,預計2年後投產,年產值約56億元。推估未來台耀石化營運報酬率約12%,中油依持股可獲得16%投報收益率。
台橡總經理涂偉華指出,碳五產品全球競爭對手不超過10家,上述產品經可行性分析後,保守估計毛利率18、19%,廠房位於中油新三輕廠附近,且因台橡提供技術,中油將一次性支付台橡一筆為數可觀的技術授權費,預計明年支付。
台耀石化將以中油四輕及新三輕生產的不飽和五碳烴為原料,利用台橡自有技術加上購買外部技術,從碳五原料中分離出異戊二烯、間戊二烯及雙環戊二烯,並向下整合發展下游系列產品,生產異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及增黏劑等產品。
其中,SIS為台橡自有技術發展的產品,應用於醫療、電絕緣、包裝、標籤、黏接固定等領域,具有不含熔劑、無公害、耗能小、設備簡單、粘接範圍廣的特點。增黏劑則廣泛應用於黏著劑、油漆及橡膠加工等配方調配使用,近年發展快速,深具市場潛力。上述產品客戶為市場最熟悉的3M等公司。
涂偉華強調,這項合資案充分延伸碳五產業鏈的產品價值,為台灣石化高質化、上下游整合跨出重要一步。台耀石化材料2014年量產SIS出來後,台橡高雄廠既有的1萬噸SIS將轉做其他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因應高質化石化趨勢的技術升級,中油一改長期以來的獨資慣例,首度以結盟技術、資金合作的三方合資新模式,啟動一系列碳烴衍生物的新投資布局,大力推動企業運作的創新。
由於合資企業屬中油轉投資事業,仍遵循立院預算督導原則,但合資模式讓中油透過結盟,強化技術實力,民營企業特性,又可增添對市況的及時掌握,提升運作績效,而持股領先又可讓中油掌握經營主導性,兼收四大利基,中油石化事業佈局愈顯靈活。
有鑑於四碳烴到九碳烴所需原料都是原本當汽油摻配料、燃料油的低價副產品,中油利用這些原料再提升更高附加值。惟相關技術均具獨特屬性,尋求國內外盟友就成為中油營運升級的關鍵。
據悉,中油此一系列碳烴衍生物投資,扣除六~八碳烴的芳香烴環節外,將以三、四、五、九碳烴衍生物為耕耘焦點,粗估一系列碳烴衍生物投資總額上限上看200億元。
除三碳烴因可開發產品繁多,仍處在研究評估階段外,中油也與日本協和酵素達成默契,聯手開拓四碳烴商機。
全球具四碳烴技術者僅2家公司,中油成功與日本協和酵素攜手,由日方負責技術提供,已規劃總投資額68億元;其中,中油、日方持股各47%,第三合作伙伴持股6%。
接下來,中油已找尋一家國外廠商,洽商合資推動九碳烴事業開拓,為三方合資的高階石化事業佈局,再下一城。
面對環保意識抬頭,全球傳統石化投資機會愈顯艱難,加上中油國營企業立場,目前難以登陸投資,營運前景備受考驗。如今透過高質化石化投資的三方結盟模式,為中油與國內外石化業,開啟全新的合作契機,也讓中油石化事業得以順利再延伸開展。
由於合資企業屬中油轉投資事業,仍遵循立院預算督導原則,但合資模式讓中油透過結盟,強化技術實力,民營企業特性,又可增添對市況的及時掌握,提升運作績效,而持股領先又可讓中油掌握經營主導性,兼收四大利基,中油石化事業佈局愈顯靈活。
有鑑於四碳烴到九碳烴所需原料都是原本當汽油摻配料、燃料油的低價副產品,中油利用這些原料再提升更高附加值。惟相關技術均具獨特屬性,尋求國內外盟友就成為中油營運升級的關鍵。
據悉,中油此一系列碳烴衍生物投資,扣除六~八碳烴的芳香烴環節外,將以三、四、五、九碳烴衍生物為耕耘焦點,粗估一系列碳烴衍生物投資總額上限上看200億元。
除三碳烴因可開發產品繁多,仍處在研究評估階段外,中油也與日本協和酵素達成默契,聯手開拓四碳烴商機。
全球具四碳烴技術者僅2家公司,中油成功與日本協和酵素攜手,由日方負責技術提供,已規劃總投資額68億元;其中,中油、日方持股各47%,第三合作伙伴持股6%。
接下來,中油已找尋一家國外廠商,洽商合資推動九碳烴事業開拓,為三方合資的高階石化事業佈局,再下一城。
面對環保意識抬頭,全球傳統石化投資機會愈顯艱難,加上中油國營企業立場,目前難以登陸投資,營運前景備受考驗。如今透過高質化石化投資的三方結盟模式,為中油與國內外石化業,開啟全新的合作契機,也讓中油石化事業得以順利再延伸開展。
針對環保署以中油高雄煉油廠偷排污水,開罰逾2千萬元,中油副總陳綠蔚表示,一切相關廢水處理廠運作正常,違法指責並非事實。環保署這次僅依據工廠操作紀錄、分析比對,遽以判定開罰,造成公司聲譽受損,中油深表遺憾。未來將尋求行政救濟向環保署說明。
行政院環保署指出,中油高雄煉油廠將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偷排入後勁溪,使附近地區瀰漫異味。經蒐證證實,中油近3年不法排放廢污水55次等,遭裁罰新台幣2630萬元。
對此,中油強調,高雄煉油廠為符合國家放流水標準及更嚴格的環評承諾值,投資數十億興建3座廢水處理措施,並將處理後的放流水送至海洋放流管排放,以減輕直接排放至後勁溪時對當地居民的影響,且3座廢水處理場皆正常操作,未曾因想減少成本而停止操作。
行政院環保署指出,中油高雄煉油廠將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偷排入後勁溪,使附近地區瀰漫異味。經蒐證證實,中油近3年不法排放廢污水55次等,遭裁罰新台幣2630萬元。
對此,中油強調,高雄煉油廠為符合國家放流水標準及更嚴格的環評承諾值,投資數十億興建3座廢水處理措施,並將處理後的放流水送至海洋放流管排放,以減輕直接排放至後勁溪時對當地居民的影響,且3座廢水處理場皆正常操作,未曾因想減少成本而停止操作。
今年來國際原油價格多處高檔,中油配合穩定物價政策,採行減半調漲措施,前三季合計自行吸收成本達497億元,一舉侵蝕其他轉投資等收益貢獻,整體營運苦吞200億元虧損。
記取虛耗資源,引發國家倒債疑慮教訓,中油除持續推動節能減碳目標,更大力疾呼節能觀念,並舉辦「優油台灣 珍愛地球」創意徵文及漫畫競賽,以加強傳遞全民珍惜石油、減碳意識。
中油規劃99~104年第二階段二氧化碳減目標為85萬噸。去年實際減少34.5萬噸,今年完成規劃減碳目標16.7萬噸;截至9月底前已減量約13.1萬噸。惟節能行動對生態長期永續的貢獻遠大於減碳效益,更是全民努力目標。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中油過去油價調整均依循亞鄰競爭國最低價原則,去年底至今,針對油價浮動機制,啟動減半調整原則。今年5月又配合交通部及農糧署辦理計程車、客運業及載客小船(渡輪)業及農機用油油價補貼,協助支持政府補貼弱勢族群、減輕大眾能源負擔主張。
然而,在協助國內能源波動相對穩健之際,中油上述穩定物價措施,已導致油氣價格應調未調的自行吸收包袱達497億元。前三季稅前虧損200億元,前10月稅前虧損又擴大達265億元。凸顯國內節能概念亟需強化落實的必要。
中油本次「優油台灣 珍愛地球」徵文及漫畫競賽活動,各分為社會組及兒童組(國小學生),將分別選出首獎及佳作等各16名,獎金三萬元至三千元不等,徵件時間為100年11月10日至11月30日止,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記取虛耗資源,引發國家倒債疑慮教訓,中油除持續推動節能減碳目標,更大力疾呼節能觀念,並舉辦「優油台灣 珍愛地球」創意徵文及漫畫競賽,以加強傳遞全民珍惜石油、減碳意識。
中油規劃99~104年第二階段二氧化碳減目標為85萬噸。去年實際減少34.5萬噸,今年完成規劃減碳目標16.7萬噸;截至9月底前已減量約13.1萬噸。惟節能行動對生態長期永續的貢獻遠大於減碳效益,更是全民努力目標。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中油過去油價調整均依循亞鄰競爭國最低價原則,去年底至今,針對油價浮動機制,啟動減半調整原則。今年5月又配合交通部及農糧署辦理計程車、客運業及載客小船(渡輪)業及農機用油油價補貼,協助支持政府補貼弱勢族群、減輕大眾能源負擔主張。
然而,在協助國內能源波動相對穩健之際,中油上述穩定物價措施,已導致油氣價格應調未調的自行吸收包袱達497億元。前三季稅前虧損200億元,前10月稅前虧損又擴大達265億元。凸顯國內節能概念亟需強化落實的必要。
中油本次「優油台灣 珍愛地球」徵文及漫畫競賽活動,各分為社會組及兒童組(國小學生),將分別選出首獎及佳作等各16名,獎金三萬元至三千元不等,徵件時間為100年11月10日至11月30日止,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