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強調,油氣探勘屬於高風險、高投資事業,國際油公司通常會尋求合作公司共同分攤風險,而將礦區部分權益轉讓;海南華信仍為持有中油查德礦區35%權益之合作公司,至於經營,只要合作公司皆可表達意見,中油在查德礦區的各項標案皆依政府採購法辦理,且由中油主導管理經營責任。
查德礦區係中油首次在海外擔任礦區經營人,努力探得的第一船原油運回台灣深具意義,也符合台灣中油當初到海外探勘之宗旨,希望藉此拓展全球探採版圖,提高國際能見度。
中油指出,油氣探勘者常會面臨可採油藏量可能下修、油價持續低迷及地主國變更石油法規等諸多風險,為分散風險降低對公司營運的影響,國際油公司通常會尋求合作對象共同分攤風險,而將礦區部分權益轉讓。
中油指出,各礦區經營,合作公司皆可要求派遣借調人員,同時學習礦區經營事宜,中油查德礦區合作對象包括查德國家石油公司及華信公司,兩家皆有派出借調人員協助、學習礦區業務,但由中油管理、中油是經營人,對各項業務握有最後的決定權。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事業部近日積極回饋社會,為了幫助弱勢慈善團體及充實教育資源,特別於10月27日捐贈了一批再生電腦給社團法人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這個行動不僅體現了台灣中油對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也展現了企業應有的社會關懷精神。
自102年以來,台灣中油润滑油事業部就積極參與再生電腦的捐贈活動,多次將公司清查並重新檢修的電腦設備捐給弱勢慈善團體和偏鄉學校。這次的捐贈,期望能夠幫助慈善團體提升服務品質,並縮小弱勢家庭的數位落差。
捐贈儀式在高雄市社會局謝琍琍局長的見證下進行,由台灣中油润滑油事業部執行長林忠亮代表贈予再生電腦,並由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張來川理事長受贈。
林忠亮執行長在致詞中強調,台灣中油長期以來都堅持資源再利用的理念,將公司的電腦設備重新整理後捐贈給需要的人。他說,這次的再生電腦捐贈計畫,不僅是響應政府的社會關懷政策,也是希望能夠帶動更多企業加入這項公益活動,共同幫助經濟弱勢家庭,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資訊科技素養。
本著照顧弱勢慈善團體、充實教育資源的初衷,自102年至今,台灣中油公司潤滑油事業部多次捐贈再生電腦予弱勢慈善團體及偏鄉學校,期待透過再生電腦的捐贈,有助提升慈善團體推動弱勢家庭服務及學童課後照顧之服務品質,縮小弱勢家庭的數位落差。
此次捐贈儀式於社團法人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舉辦,在高雄市社會局謝琍琍局長見證下,由中油潤滑油事業部執行長林忠亮代表贈予再生電腦一批,並由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張來川理事長受贈。
林忠亮執行長表示,台灣中油公司長期以來均落實資源再利用的理念,將公司清查並重新檢修之電腦設備整理成再生電腦,並捐贈弱勢團體;此次再生電腦捐贈計畫,除了響應政府推動社會關懷、照顧弱勢家庭及支持文教公益活動,更希望能藉此機會拋磚引玉,使更多企業共同幫助經濟弱勢家庭,共同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及資訊科技素養。
活動抽獎作業在律師見證下,由台灣中油油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羅博童抽出頭獎(光陽機車)發票號碼100組、貳獎(環島之星觀光列車旅遊套票)發票號碼90組及參獎(國內金門、澎湖來回機票)發票號碼400組,消費者只要憑9月在台灣中油加油站消費50元(含)以上發票,無須登錄,即可至台灣中油活動網頁兌獎。使用雲端發票者,請先行至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或便利商店多媒體服務機台查詢發票資訊。
中獎發票號碼及領獎方式等相關資訊查詢台灣中油活動網頁:https://www.cpc.com.tw/News_Content.aspx?n=30&sms=8967&s=5266,領獎期間至11月30日,台灣中油24小時免付費客服專線1912。(金萊萊)
國內最權威、規模最盛大的企業、建築獎項「第22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暨第17屆國家品牌玉山獎」頒獎典禮於10月6日晚上7時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二樓卓越堂盛大舉行,為每年全國營建、企業矚目的焦點,吸引全國共700多位產、官、學界菁英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頒獎典禮莊嚴隆重,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立法院院長游錫(方方土)、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內政部部長徐國勇、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顏久榮、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等親臨致詞頒獎,並代表政府給建築營建及企業最大的支持與鼓勵,肯定所有得獎人的成就是臺灣的驕傲。
大會主任委員鍾佳濱立委指出,國家品牌玉山獎肯定企業濃厚的台灣文化內涵,鼓勵企業重視服務品質與研發創新,促使台灣產業更加蓬勃發展,把台灣推向國際。
賴副總統致詞表示,國家品牌玉山獎就是鼓勵企業增加服務的質與量、深度與廣度,並在技術、專利上繼續努力創新研發,且加速推動「創新驅動」的新經濟模式,結合雲端、大數據、電子商務應用,重視「系統整合與商品服務」,更在國際間展現台灣企業優質形象及品牌高認知度。
陳前副總統指出,國家建築金質獎以安全為優先,推動建築節能永續概念,獲國家建築金質獎肯定的作品都是以「安全、舒適及便利」為中心,以「數位化、資訊化及智慧化」生活為目標,滿足住戶使用,並節能減碳減少對環境的衝擊,提高營建業的信心與榮譽感,讓國人享受高品質生活。
大會執行長陳振茂表示,本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共有48件得獎作品,獲獎企業如國泰建設、太平洋建設、尚志資產開發、亞昕國際開發、豐邑建設、樂揚建設、宏普建設…等皆為優良信譽之企業。
國家品牌玉山獎參選踴躍,參選作品逐年成長,本屆計選出150件得獎作品,獲獎知名企業如國泰人壽保險、南山人壽保險、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元大證券、日盛證券、台灣中油、台灣電力…等。
國家建築金質獎暨國家品牌玉山獎主辦單位為中華民國國家企業競爭力發展協會,頒獎相關資訊詳見「國家建築金質獎」網站:www.yestaiwan.com.tw,「國家品牌玉山獎」網站:www.twyushan.com.tw。
台灣中油最新動態:與多廠商合作搶攻全球市場,技術轉移成果豐碩
近日,台灣房市熱絡,六大都市的交易量激增36%,達到2.4萬棟,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不過,這並不是我們今天要報導的重點。
讓我們把焦點轉移到科技領域,特別是經濟部轄下的研發法人。這些法人今年在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中,再度蟬聯獲獎,並與台塑、台灣中油、有量科技、格斯科技等廠商展開緊密的合作關係。
經濟部於昨日舉行得獎技術的展示說明會,其中,工研院「染料敏化電池應用於智慧家庭技術」、金屬中心的「無停轉風機無人機巡檢系統技術」等技術,都受到廣泛關注。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強調,解決產業問題是研發法人最重要的任務。2019年,每1元法人科專經費促成廠商投資效益達4.79倍,顯示出研發成果的實際價值。
此外,過去三年間,這些研發法人累積獲得4,638件專利,其中近五成為國外專利,對於企業進軍全球市場有著重要幫助。
台灣中油作為與研發法人合作的重要廠商之一,其技術轉移成果豐碩。不僅如此,台灣中油還與其他廠商合作,共同搶攻全球市場,展現出台灣企業的創新與實力。
總結來說,台灣中油與其他廠商的合作,以及研發法人的優秀技術,共同推動了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為台灣的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有科技產業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公布2020年得獎名單,經濟部轄下研發法人勇奪六項大獎,創下連續13年蟬聯獲獎的佳績,並已分別與台塑、中油、有量科技、格斯科技等廠商展開合作。
經濟部昨(5)日舉行得獎技術的展示說明會。在技術處科技專案與能源局能專計畫的支持下,今年獲獎技術包括:工研院「染料敏化電池應用於智慧家庭技術」、「高能量及高安全樹脂固態電池」、「慢性傷口智慧照護」;金屬中心的「無停轉風機無人機巡檢系統技術」、「可控水反應鎂合金」技術;資策會的「數位孿生品質決策支援系統」等。
目前相關技術已分別與台塑、中油、有量科技、格斯科技等廠商合作,希望在後疫情時代搶攻全球市場。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解決產業問題」是研發法人最重要的目標,在2019年,平均每1元法人科專經費促成廠商投資效益達4.79倍;這些年來也看到科技專案運用專利成果促進產業技術創新,2017年至2019年間,累積獲得4,638件專利,其中近五成為國外專利,有助授權企業進軍全球市場。
他表示,百大科技研發獎是全球研發界最具代表性的獎項之一,過去13年法人已累積59項獲獎技術,有超過九成技轉國際大廠或國內廠商,希望科專法人未來持續助產業一臂之力,將研發成果化為實際的產業價值。
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今年百大科技研發獎只有16個獎是由非美國機構獲獎,其中,台灣包括經部法人與源星科技囊括七個,日本有五個,顯示出台灣是獲國際肯定的創新國家。工研院13年來累計得獎有44項技術,有九成已技轉產業應用。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說,台塑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染料敏化電池,此次也獲獎,顯示出台塑的創新研發能量與商品化能力被科技界肯定。
由於中油已開始執行的天然氣台中廠三期、第三接收站一期等投資 ,預計111∼115年陸續完工,若加計上述新增投資,中油當前規劃的 十年重大計畫共達13項,總投資規模達3,105億元。
面對油品外銷疲軟,防疫、經濟復甦長期作戰,中油除強化鞏固國 內油品市場,目前執行包括成品油輪新建計畫及高雄洲際運儲中心、 天然氣接收站等九大重大投資如火如荼推進,合計投資規模1,918億 元,藉此支持國內石化升級、能源轉型目標。
中油強調,考量政府能源政策中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50%,中油也 針對天然氣台中廠四期擴建與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二期布局持續進行超 前部屬,方能穩健配合天然氣發電占比目標的運儲等重要基礎支援。 其中,台中廠港外四期擴建將興建4座18萬公秉地上型全容式LNG儲槽 、1,600噸/時之氣化設施、2席LNG卸收碼頭等。
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二期則是在既有觀塘工業區投資區域中,規劃包 括新建第二席碼頭及興建6座18萬公秉地上型液化天然氣儲槽、1,20 0噸/時之氣化設施,待獲得環評通過即啟動投資,以期能與一期設 備銜接,合併操作營運。
此外,中油煉製研究所致力高值碳材料開發,運用煉化廠的塔底油 研發出高值精碳材料,可運用於電動機車儲電及精製瀝青等應用產品 ,這些高值化產品不僅是中油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成果,也將逐步轉 型升級為高價值、高技術的產業。
中油指出,目前以自有重質油料經過自行研發的精煉製程,開發出 長壽命非晶型軟碳材料,作為動力鋰電池中的負極材料。中油非晶型 軟碳主要特點在於快速充放電能力、快充下長壽命的維持、高安全性 及一般使用下超長的循環使用壽命等,這些特性都遠優於目前商用石 墨產品。
賴弦五建議電信三雄先帶頭降低4G手機補貼、以及拉高4G資費,新進業者跟著在後面跟進,大家一起努力,才有機會拉動5G成長力道。
不過他也坦言,目前看起來5G用戶成長的時程,恐怕還得等到2021年下半年甚至2022年。
對於台灣之星未來是否與台灣大或中華電洽談類似遠傳入股亞太電信的策略合作模式?賴弦五強調,一切都不排除,持開放態度。
台灣4G服務快速成長,但行動通訊營收從2015年至今持績衰退,2018年衰退12.5%、2019年衰退7.9%、2020年上半年衰退5.4%。今年雖有5G服務,但行動營收在2021年預期仍然是衰退局勢。
賴弦五說,5G至今尚未看到關鍵應用,但台灣已率先破了世界紀錄,那就是5G標金飆高至全球第一,5G釋照制度巳對整體電信產業造成很大壓力,若無節約成本、創造獲利的商業模式出現,面對高額標金、持績衰退的營收及低ARPU貢獻,產業經營會十分困難。所以遠傳及亞太電信整合,為的是分攤成本,因為標金及建設成本確實非常高。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說,4G頻譜經過三次競標,中華電信共繳出600億元標金,5G第一次就繳出484億元,中華電信原本手中還有800億元現金,現在要舉債300億元,雖有舉債,但中華電信一定會先把3.5GHz網路建設到位,加上政府目前祭出加速網路建設補助機制,5G未來透過數位轉型扭轉,有機扭轉電信產業衰退局勢,創造成長契機。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認為,台灣電信整體營收跌破三千億元,是政府應該正視的議題。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各家電信公司都花了大錢標5G頻譜,後續還有5G網路建設要考慮,政府在補助業者建設5G網路上面,建議應該加速加碼。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昨(28)日證實,南韓樂金化學確實表達意願,有意加入中油與Pertamina合作的印尼石化園區上游輕裂廠投資案,目前合作細節仍在討論中,如果敲定,最快可能今年底到明年3月間,將重新簽訂合作前約,改成三國合作。
在此之前,中油與Pertamina早在2018年就簽訂合作意向書(MOU),雙方擬共同在印尼興建年產100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及石化下游工廠,經過一年半的討論,今年6月雙方又簽訂合作前約,投資比重分布為中油與印尼Pertamina各出資45%,剩下的10%股權則開放台灣或國際的中下游廠商投資。
如今傳出南韓樂金化學有意參一腳,三方投資比重將重談。據了解,由於三方都想占大股,未來可能形成三足鼎立,各持股約三分之一,但實際細節仍待討論。
張瑞宗說,現在投資計畫仍處於初步的可行性評估階段,未來三方簽訂新前約後,會成立合資公司,全案將繼續往前推進,但目前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張瑞宗表示,印尼投資案的規模為年產100萬噸乙烯,原本中油和Pertamina依照出資比例各分得同比例的乙烯等上游原料,雙方再各自尋找中小游石化業者合作。
中油原本是希望扮演母雞帶小雞的角色,率領國內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廠一起到印尼投資,但國內廠商響應程度未如預期,目前只有中石化、申豐的投資意願較明確,考量下游生產線的規模無法全數去化上游乙烯產能,中油一直有在接洽日本、德國、南韓等其他國家的石化廠商一起合作,最後以樂金化學的合作意願最為積極。
由於LG化學曾為全球前十大化工公司之一,本身就有中下游的布局,未來加入後,有利上游乙烯的去化,對於中油印尼投資案而言,陣容將更加堅強。
業內人士表示,自8月開始,亞洲各大輕裂廠業者進入密集歲修潮,包括韓國YNCC、韓國SK、新加坡殼牌、新加坡艾克森美孚和台塑化等均安排產能大修,導致石化基本原料供給出現吃緊。台塑化昨(28)日股價上漲0.5元,收在80.6元。
同時,Laura颶風在上個月底侵襲墨西哥灣,影響德州及路州石化原料生產重鎮,有多座以乙烷作進料的裂解廠被迫停產,波及對亞洲供料,反觀下游各衍生品生產廠看好後市,正持續回補原料庫存,帶動石化基本原料價格連翻上揚。
以上周來看,漲勢以丁二烯最兇,面對ABS廠家近期需求火熱,除了東南亞業加碼進場布局外,大陸業者為因應家電廠搶搭水災商機,也展開備料,使得報價加速拉漲,上周大漲每公噸70美元,周漲幅達9.2%。
至於乙烯和丙烯也維持上攻走勢,上周各漲價每公噸10美元,乙烯周漲幅1.2%、兩烯周漲幅為1.1%。
法人指出,台塑化和中油對下游的每個月原料供應價調整,係依據現貨行情、上游石油腦成本等變化結算,按此估算,本月丁二烯價格起碼有調漲上百美元空間,乙烯和丙烯則漲價每公噸二、三十美元,挹注獲利。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分析,印尼擁有多達2.67億人口,為其最大優勢。相較於台灣2,300萬人口,擁有約400萬噸的乙烯產能,包含台塑化300萬噸和中油100萬噸;印尼的人口數將近台灣的12倍;但印尼目前乙烯產能100萬噸,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缺口相當大。尤其看好印尼未來經濟快速發展,對於石化原料的需求勢必會跟著上升,為此案最大的利基點。
不過,中油前進印尼投資,最重要是扮演火車頭角色,帶領國內泛中油體系的中下游石化業者一起打亞洲盃,先前中油接觸對象包括國喬、聯成、台橡、中纖、中石化等,但各業者評估後,普遍興趣缺缺,讓中油印尼投資計畫效益大減。
業者觀望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中油幾年前也曾主導印度投資案,但經過四年努力,最後換來一場空。此次中油再度號召赴印尼投資,合作夥伴態度偏向保守觀望。昨天詢問國內中下游業者對於印尼投資案的評估結果?有業者直言:「這個案子很久沒聽說了。」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昨(28)日表示,隨著國際油價回升,中油虧損逐步收斂,7、8月開始賺錢了,且9月會繼續賺錢,只是沒有8月賺那麼多,估計單月獲利介於30億-40億元之間。
張瑞宗分析,由於國際油價漲勢趨緩,加上國內浮動油價機制有一條維持亞洲鄰國(日本、南韓、香港)最低價的條件,目前國內油價已頂到亞洲鄰國最低價的天花板,中油的國內油品售價已經14個禮拜沒有足額調漲,由中油吸收,這對公司獲利多少會造成一些影響。
張瑞宗說,韓國LG化學在石化領域耕耘已久,且下游產線布局眾多,決定加盟前進東南亞、東協市場耕耘,目前上游輕裂廠三方持股架構還在協商,至於相關下游投資也盼採取相互參與方向規劃。
此外,中油雙印南向布局,採一貫、專業廠雙策略分進,除印尼一貫投資外,中油也與中石化達成印度新合作模式協商,有意與印度國營石化公司,透過採購其上游原料丙烯,再合資展開下游AN等專業項目布局,粗估年建置產26萬噸AN、8.5萬噸MMA布局,投資總額約8億美元,藉此達成切入印度石化市場,且降低風險。
中油今年6月與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印尼石化園區上游輕裂廠合資前約」,確認雙方投資輕油裂解廠的意向。
原先規劃,中油與印尼Pertamina各持股45%,剩下10%保留給台灣或國際其他中下游廠商投資;且考量石化上下游產業景氣的風險控管,台資體系的中油與泛中油業者都會參與上下游部分股權投資,但以中油主投資、督導上游,專業廠主投資、督導下游模式進行。不過,考量台灣下游石化業確定參與不多,目前只有中石化還有一橡膠公司申豐確定投資,因而開始接洽日、韓等國際企業加盟。
張瑞宗說,印尼人口3億多,但當地輕油裂解遠遠不足,整體乙烯產能僅百萬噸,近年印尼經濟成長明顯,發展脈絡與先前大陸相似,有助拉抬石化需求能量;目前與印尼政府已爭取到前20年100%營所稅減免、以及進口原物料免稅等投資獎勵條件。
中油因進口原油成本占油品總成本超過八成,加上原油採購、煉製成油品上市約2∼3個月,但國內汽、柴油銷售價以即期原油現貨周均價依油價公式進行即時調整,此部分時間差,若逢油價連續下跌,將造成煉製成本遠高於油品售價的成本落後反應現象,導致毛利縮小或虧損。
尤其,中油需遵守儲備前12個月國內石油平均銷售量、及使用量不低於60日之安全存量政策,上半年國際原油劇跌,存貨跌價損失也將加重。
所幸,隨著國際油價回升,中油營運虧損逐步收斂,7、8月開始賺錢,9月還會繼續獲利,只是沒有8月賺那麼多,粗估單月獲利約30∼40億元。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表示,由於國際油價漲勢趨緩,加上國內浮動油價機制有一條維持亞洲鄰國(日本、韓國、香港)最低價的條件;目前國內油價已頂到亞洲鄰國最低價的天花板,中油的國內油品售價也連續14個禮拜沒有足額調漲,由中油吸收,這對公司獲利多少會造成一些影響。中油評估,今年底前國際油價約在每桶37至45美元區間震盪,第四季應可繼續維持獲利,力拚全年不虧錢。
張瑞宗說,除本業持穩改善提振外,中油探勘事業布局也有所進展,由中油擔任經營人的查德礦區探勘成功,查德和中油拍板以奧瑞(Oryx)為查德油田命名,並從106年起展開為期25年的開發/生產期,目前已進入開發/生產階段。
有趣的是,經部技術處長一職,長年有個不成文規定,非「博士」資格不用,因為技術處要督導工研院及資策會等法人機構,這二大智庫幾乎都是博士級主管,近20年來舉凡陳昭義、黃重球、吳明機、傅偉祥、羅達生,及內定的邱求慧,皆頂著博士冠冕,無一例外,且後來不乏成為工業局長或次長級候選人。
邱求慧是鳳還巢,他出身工業局資訊室,除工業區組外,包括電子資訊、金屬機電、民生化工、產業政策、永續發展、知識服務等工業局各組,他幾乎都歷練過副組長或組長,是經部培養的明日之星。
55年次的他,台大機械工程系博士畢業,張善政任科技部長時,為強化與產業界接觸,從工業局借將到科技部產業園區司,這次羅達生南下高雄,經長王美花再度向科技部商調他回娘家。
此外,油電高層皆面臨屆齡問題,但因油電肩負民生福祉重任,需經驗老道者坐鎮讓府院高層無後顧之憂,因此中油、台電董總座人事,據悉皆朝穩定方向布局。
中油總座李順欽,政院日前核定延任一年;外傳董座歐嘉瑞最近請辭其實僅屬誤傳。據悉,歐嘉瑞年初曾因中油不時有工安、漏油意外,壓力頗大,一度倦勤請辭,但未獲時任經長沈榮津批准。
至於台電董總,總經理鍾炳利9月底屆齡,董座楊偉甫10月底前亦屆齡,據悉,經長王美花與府院高層已有默契,台電董、總座延任的人事案將一併簽報,經部所屬國營事業高層人事,短期內暫無異動打算。
高雄市政府為應對11日前鎮區乙烯管線外洩事件,要求台塑、台聚集團暫停三條管線運作,幸得中油即時支援,讓台塑、台聚、亞聚和台氯等廠家得以維持EVA、PE、VCM和PVC等生產線正常供料,把握商機。市府於本月11日下午接獲報告後,迅速組織專家現場勘查,並判定華運輸送至台塑、亞聚和台氯的三條乙烯管線外洩可能性較高,下令相關業者暫停使用管線。此舉雖打亂了廠家的乙烯料源調度規劃,但隨著中油增援供料,各廠家已逐步恢復正常生產。中油表示,旗下林園廠的新三輕和四輕兩座裂解廠已全開工,全力解決台塑和台聚集團的缺料問題。目前,台塑的PE廠、台聚和亞聚的PE及EVA廠,以及台氯的VCM和PVC生產線均已恢復正常運作。
【台灣新聞】台塑暫停接單,EVA價格創五年新高,太陽能與製鞋業需求旺帶動供應緊張
近日,由於中國大陸太陽能板裝置的加速推進,以及運動鞋底原料的需求增加,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現貨價格一路攀升,已經達到逾五年來的最高價位,每公噸1,650美元。這種情況下,台灣的EVA供應商台塑決定暫停接單,並對下游用料廠商客戶調漲價格。
根據大陸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7月新增戶用太陽能裝機量達到886.7MW,累計達到2.9351GW,這意味著下半年太陽能裝機量需要全面衝刺才能達到目標。同時,製鞋業也進入備料旺季,對EVA的需求看漲至年底。
台塑集團表示,今年初受疫情衝擊,EVA行情跌至谷底,但隨著各地解封和經濟重啟,原料需求加速釋出,太陽能發電裝置目標40GW,上半年僅裝機11GW,下半年裝機轉為積極,帶動EVA需求放大。
供應面也出現變化,亞洲料源方面,泰國一家大廠配合政策轉產聚乙烯(PE)製造防護衣,近期又有一家廠商生產線故障停擺。遠洋料源方面,因運輸、風災等問題,抵岸數量大減,進一步推升EVA價格。
台塑、台聚和亞聚決定本月不接新單,進入封盤階段,並醞釀本月底以漲價開出10月價格。法人分析,目前EVA每公噸生產成本約1,000美元,現貨價格則高達1,650美元,毛利空間逾500美元,這將有助於提升業者的獲利表現。
市府是本月11日下午獲報,會同相關單位和專家現場勘查後,研判以華運輸送至台塑、亞聚和台氯的三條乙烯管線外洩可能性較大,要求業者停止管線使用。
市府此舉打亂相關廠家的上游乙烯料源調度規劃,近日來歷經減產、停產過度期,在中油及時增加供料量下,正恢復正常產銷作業。
中油昨(16)日表示,旗下林園廠內的新三輕和四輕兩座裂解廠正以滿載全開,以化解台塑和台聚集團缺料的燃眉之急。
目前台塑的PE廠、台聚和亞聚的PE和EVA廠,以及台氯的VCM和PVC生產線等,均正常運轉。
EVA依醋酸乙烯含量不同,主要有兩大使用範圍,首先是太陽能級品項用於太陽能板封裝膜、熱溶膠等;其次是發泡級品項,用於氣墊鞋、登山及休閒鞋、拖鞋。台灣三大生產廠台塑、台聚及亞聚均配置產能。
根據大陸國家能源局公布的7月全國戶用太陽能安裝數據,7月新增戶用太陽能裝機886.7MW(百萬瓦),截至7月累計戶用太陽能裝機2.9351GW(10億瓦),只達到全國戶用太陽能6GW的48.9%,若要達標,下半年大陸太陽能裝機量要全面衝刺。另外,製鞋業也進入備料旺季,EVA需求一路看旺至今年底。
台聚集團表示,今年初受疫情衝擊,EVA行情一落千丈,如發泡級原料由每公噸1,400至1,500美元跌破1,000美元後,再下探至900美元,跌幅近四成。
但隨著各地解封、經濟重啟,原料需求加速釋出,以太陽能級原料來看,大陸今年太陽能發電裝置目標40GW,但上半年僅裝機11GW,因此下半年裝機轉為積極,帶動EVA需求放大。
業者指出,目前供應面出現變化,在亞洲料源方面,泰國一家大廠配合政策,產能轉做聚乙烯(PE)製造防護衣,近期又有一家廠商生產線故障停擺。而遠洋料源部分,美國銷往東南亞、歐洲和中東賣到大陸的料源因運輸、風災等問題,抵岸數量大減,推升EVA價格。
台塑表示,亞洲EVA現貨15日最高成交價達每公噸1,650美元,為2015年5月以來最高價位。因應目前供需失衡市況,正祭出限量對策,暫停對貿易商接單,對下游用料廠商客戶則調漲每公噸80美元。
台聚和亞聚決定本月不接新單,進入封盤階段,並醞釀本月底以漲價開出10月價格。法人說,台塑、台聚和亞聚本月向台塑化和中油進料的的乙烯價格約每公噸700美元,加上工繳費300美元,EVA每公噸生產成本為1,000美元,相較現貨價,毛利空間逾500美元,有助提升業者獲利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