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指出,新三輕是在今年2月中旬停產,展開為期兩個月歲修工程,上周完成收尾後,陸續啟動冷凍壓縮機系統;昨日上午已開始進料石油腦生產,下午即有合格乙烯產出,預計今(14)日可把產能提高至100%。
該工廠設計煉量方面,乙烯產量一天為2,000公噸、丙烯產量一天1,000公噸,還有每天300多公噸的丁二烯產出,將對下游各石化廠解除減量供料措施,依據合約量正常出料。
對於新三輕重新轉運,目前下游各石化廠都好做增加提料的準備,打算把旗下各生產線拉高至滿載水準,補充見底的產品庫存。
法人指出,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和原油重挫的打壓,輕裂廠使用的石油腦和產出的三大石化基本原料現貨行情全面大跌,使得中油4月供應給下游的乙烯、丙烯及丁二烯都有每公噸上百美元的跌價空間,對國喬等衍生品廠營運是大利多。
在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12日達成協議,同意在5月至6月期間每天減產970萬桶原油,以穩定受疫情衝擊導致供給過剩的低迷油價。
而原油減產對泛用樹脂市場所產生的效應提前在上周顯現,如苯乙烯(SM)、聚苯乙烯(PS)、PP聯袂走揚,各漲價每公噸30至60美元, 油價進一步如期反彈,有機會激勵各項原料啟動輪漲攻勢,讓業者以新三輕恢復供料為後盾,帶動營運上攻。
環保署日前宣布,將在年底推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其中引人關注的「碳費」政策將對台電、中鋼、中油等大型排碳企業產生影響。這項修法將不僅徵收碳費,還將對減碳成效显著的企業提供補助,以鼓勵企業主積極參與減碳行動。環保署長張子敬在立法院強調,將會參考國際碳定價方式,並與產業界進行廣泛溝通。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自實施以來,首次進行修法。張子敬長官表示,修法將會結合「棒子」與「胡蘿蔔」策略,既徵收碳費,也提供減碳補助,並強化行政管制及效率,擴大公民參與。環保署官員透露,初步溝通結果顯示,對於徵收碳費的方向已達成共識,但碳費費率及針對哪些排放源等細節尚待確定。 全球多國已通過碳費、碳稅等手段加強溫室氣體減量,如德國每噸碳需付25歐元(約新台幣800元),加拿大則約20加幣(約新台幣420元)。台灣的碳費費率將可能效法亞洲國家,如新加坡每噸課徵5新元(約新台幣100元),而非歐美的高費率。 環保署表示,過去在推動汙染者付費方面已有相關經驗,因此修法中規劃收取碳費。未來環保署所收取的碳費將專款專用,用於減碳設備和鼓勵乾淨能源等,並對減量有成的企業提供補助。
溫管法已實施五年,將首度展開修法。環保署長張子敬日前已在立法院承諾,將在年底提出草案,並參考國際碳定價方式,開始徵收碳費;搭配減碳補助等手段,形成經濟誘因。此外修法也涵蓋強化行政管制及效率、擴大公民參與等。
環保署官員表示,初步與各界溝通溫管法修法,對於徵收碳費的方向基本上有共識,只不過碳費費率、針對哪些排放源等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定價與研擬,價格必須能達到經濟誘因效果,讓企業願意共同來減碳,同時也會進行經濟效益衝擊評估,並聽取產業界意見。
世界已有不少國家透過碳費、碳稅等來強化溫室氣體減量,不過費率上因國情、經濟發展等因素而異。
德國國會去年底通過碳定價協議,每噸碳須付25歐元(約新台幣800元);加拿大碳稅目前約每噸碳課徵20加幣(約新台幣420元);不過亞洲國家費率較低,像新加坡目前每噸課徵5新元(約新台幣100元)。據目前討論方向,我國碳費較不可能比照歐美高費率,較有機會效法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費率來徵收。
官員表示,環保署過去在推動汙染者付費上已有相關經驗,因此才會在修法中規劃納入收取碳費,未來在推動修法時,也會了解財政部方面推動碳稅的進度,最後一定是兩者擇一。初步規劃,未來環保署所收取的碳費將專款專用,其支出必須是有利於減碳,像是減碳設備、鼓勵乾淨能源等,對減量有成的企業也會有「蘿蔔」,鼓勵企業自願性減量。
中油總經理李順欽前周赴立法院報告指出,油價暴跌,中油光是3月虧損恐高達60億至80億元,加上2月已虧損18億元,整體第1季虧損金額恐逼近百億元。台塑化同樣面臨沈重的庫存跌價損失壓力,法人估,本季虧損將重演2014年第4季,單季虧損恐超過百億元。
中油主管昨天表示,這波國際油價跌勢非常猛,是供給面和需求面同時出問題,情況非常罕見。供給面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減產談判破裂造成國際油價暴跌;需求面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汽柴油和航空燃油的需求下降幅度都非常大。
由於國內原油庫存有法定60天的安全存量規定,不可能減少庫存;現階段需求減少,只能暫時性減少煉量。
台灣早年實行計畫經濟,以國家資本成立了許多公司,近30年來包括中鋼、台船、中華電信等多家國營事業公司逐漸民營化並股票上市,另有如中油、台電等公司並未上市,這些泛國營事業目前在國內各產業仍占據一片天,中油等公司的年營業額甚至能排進我國前十大企業。
國營事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相關公司的人事安排影響重大,但近年不論哪一黨執政,國營事業酬庸的話題始終存在。在不少國營事業的人事安排中,常見政府安排與執政黨關係良好的政治人物、退休部會官員出任董事長,而總經理多數仍由該公司的員工拔擢升任,這樣的安排在過去市場變化較慢、競爭強度不高的承平時期或可安然度過,但在當今國內外政經情勢變化飛快之時,「董事長做人,總經理做事」的布局就難以跟上市場的變化,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也有其缺陷。
過去國營事業董事長安排通常以相關部會退休官員為主,對國營事業的業務還有相當認識,加上本身具管理長才,這樣的安排較少出錯,即便董事長「佛系治理」,公司也不會出太大的亂子。但近年政府在安排國營事業董事長人選時,愈來愈重視政治背景,而非企業管理實力。日前請辭的台水董事長魏明谷跟台水的淵源低,本身也非相關專業,前兩任董事長郭俊銘與阮剛猛亦是同樣模式,都是在政治圈打滾後轉任國營事業董事長。
郭俊銘在台水任內推動新南向,就是一個極有爭議的決策。台水主要業務就是做好國內供水,郭任內配合蔡政府政策跨足新南向,要在海外興建淨水廠等基礎設施,不論從經驗、財力與人才來看,都非台水所長,但官派董事長要這麼做,下面的專業經理人也未能提出異議,以致於迄今尚未看到台水新南向的成果,但已白白浪費了評估的時間與經費。台水短短幾年更換多位董事長,國人卻沒看到台水有脫胎換骨的表現。
台水的人事頻繁更迭只是眾多國營事業人事所託非人的縮影,我們並非認為「空降」與「官派」就不好,而是有沒有如同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說的國營事業要用人唯才。舉例來說,當年經濟部次長黃重球空降台電擔任董事長,一開始外界也不看好能做出成績,但最終黃重球在任內推動電價公式修正、降低台電負債,並成功讓台電展開電業自由化的前置作業,被視為近年來對台電做出相當貢獻的一位董事長。
近日的國營事業高層人事地震,已引發卸任國營事業董事長的反擊,讓風波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此事除了政治層面的攻防,酬庸的標籤將會排擠優秀的人才進入國營事業,這對每年上兆營收的國營事業來說是一場災難,既不利國營事業自身的經營,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距離蔡總統520第二任期展開已不到兩個月,現在是蔡總統籌畫新執政團隊的關鍵期,我們呼籲蔡總統除了思考國安與內閣團隊,也應討論國營事業董事長的人選。近期民進黨內各派系對國營事業人事的明爭暗鬥,已失去國營事業經營者必須用人唯才的方向,蔡總統必須以總統和民進黨領導者的高度,對國營事業人事做出妥善安排,莫再淪為派系競逐的犧牲品。
台灣中油公司近期宣布,由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進行汽、柴油價格調降。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價格將從18.5元降至18.2元,95無鉛汽油則從19.7元降至19.6元,98無鉛汽油則維持在21.7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15.4元。這次價格調降將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特別是對於長期以來油價持續走高的台灣來說,這次調降更顯得來之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02年以來92無鉛汽油價格首次低於19元,以及自2004年以來98無鉛汽油價格首次低於22元。這次的價格調降也反映了全球原油市場的現狀,沙俄等油國削價增產,美國各州新冠肺炎疫情病例激增,導致原油價格持續下滑。 台塑化也宣布將參考零售價格進行調整,其92無鉛汽油價格為每公升18.2元,95無鉛汽油為每公升19.6元,98無鉛汽油則為每公升21.7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15.2元。 然而,這次的價格調降對於中油和台塑化來說,並非全然利好。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兩家公司面臨著跌價損失,首季營運可能會出現虧損。中油1月獲利21億元,但2月受國際油價下挫影響,營運虧損達16億元,3月則預計虧損約60~80億元。
繼92無鉛汽油跌破2字頭後,95無鉛汽油也將來到1字頭。中油前次92無鉛汽油價格低於19元為2002年9月27日18.5元;98無鉛汽油前次低點則是在2004年1月7日當時為22.3元。
此外,台塑化30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18.2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19.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1.7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15.2元。
中油表示,受制沙俄等油國削價增產、美國各州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滑走跌;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28.01美元下跌至24.99美元,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07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8.61%,92無鉛汽油及柴油均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汽、柴油應各調降0.8元,足額調整。
面對國際原油價格狂瀉,連帶拖累塑化報價疲軟走跌,中油、台塑化帳上跌價損失包袱愈顯沈重,首季營運恐雙雙淪落虧損窘境。
其中,中油1月自結獲利21億元;2月受制國際油價每桶下挫10美元,庫存跌價損失驚人,單月營運虧損16億元;3月油價持續下挫,推估虧損約60~80億元。
中油調整後的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0.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1.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3.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17.7元。
另外,台塑石化加盟加油站參考零售價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0.3元、95無鉛汽油21.7元、98無鉛汽油23.8元、超級柴油17.5元。
中油指出,受沙、俄兩大產油國從減產改為增產,以及大陸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崩跌。本週調價指標週均價為每桶33.66美元,較前週50.5美元下跌16.84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74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26.55%,92無鉛汽油及柴油均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故汽、柴油應各調降3.8及4元。
中油透露,國際油價每桶下跌1美元,旗下煉油事業需承擔的庫存跌價損失達1.8億元。以近日油價短線每桶再度下挫10美元來看,煉油事業的潛在庫存跌價損失即達18億元;另石化事業也因油價續跌價格走弱,不僅產品利差萎縮,石化庫存跌價損失也加重。
據瞭解,台塑化2月底在途、庫存跌價損失也高達50億元。台塑化指出,油國若在4月回復各自生產運作,推估沙國每日將增加200∼300萬桶,俄國約增加50∼100萬桶,加計原先推估全球約新增每日200萬桶額度,亦即屆時全球原油產量每日一舉暴增500∼600萬桶。
交通部紓困方案已全數獲得政院點頭,包含人才培訓8億元,提供 旅行業、旅宿業、觀光遊樂業、民宿業12億融資及利息補貼等;而補 助旅行業營運損失救濟像是陸客團提前離境等,先前已公告,共有2 4家旅行社、58團提出申請,總計12億將於3月底前核撥完畢。
在運輸業紓困方案中,交通部預計13日公告協助受疫情衝擊「計程 車油料補助作業要點」,公路總局表示,日前已和經濟部能源局、中 油、台塑完成協商,將自4月1日起至9月底共半年期間,發給計程車 司機每人一張IC卡(油卡),每人每月可享汽油500公升、每公升折 抵4元優惠,未用完餘額可使用至2020年底,粗估至少有9.2萬輛計程 車受惠。
官員表示,油卡申請、發放等行政作業,將由中油、台塑加油站負 責,運將只要拿行車執照即可前往申請,例如在中油申請、油卡只能 在中油任一加油站使用。而為避免運將重複冒領,公路總局也與中華 電信合作,每月更新合格計程車車籍資料給兩家油品公司,以利查核 ,兩家業者則每月結算一次向公路總局請款,所需的11.04億元經費 ,則是源自編列的特別預算。
據悉,中油1月自結獲利21億元,2月受制國際油價每桶下挫10美元,庫存跌價損失驚人,單月營運虧損16億元;若以當前油價跌勢未歇來看,3月營運虧損恐將再擴大。
中油透露,國際油價每桶下跌1美元,旗下煉油事業需承擔的庫存跌價損失達1.8億元。以近日油價短線每桶再度下挫10美元來看,煉油事業的潛在庫存跌價損失即達18億元;另石化事業也因油價續跌價格走弱,不僅產品利差萎縮,石化庫存跌價損失也加重。據瞭解,台塑化2月底在途、庫存跌價損失也高達50億元。
先前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衝擊國際油價,每桶跌破50美元,導致國內汽、柴油價格連兩周調降;不料近日因沙、俄兩國引爆「石油戰爭」,國際原油價格單日狂瀉24%,按當前國際油價粗估,下周國內油價恐調降3.8∼4元,惟最終調整方案仍以中油公布為準。另台塑化也將同步跟進反應。
台塑化指出,油國若在4月回復各自生產運作,推估沙國每日將增加200∼300萬桶,俄國約增加50∼100萬桶,加計原先推估全球約新增每日200萬桶額度,亦即屆時全球原油產量每日將一舉暴增500∼600萬桶。
然而,近年因環保、天然氣及煤價等因素影響,原油支應燃燒取暖等需求已明顯縮減,約70%需求來自交通。如今疫情持續蔓延,大大限制交通行動,重擊原油需求,在需求急凍、供給暴增下,不利國際油價支撐。
台灣中油公司近來在市場上表現亮眼,不僅是能源產業的領軍者,也積極與各大企業合作,拓展多元服務。在近期與中信銀的合作中,台灣中油透過聯名卡、數位支付等產品,打造了更加便利的交通生活體驗。以下是台灣中油公司在市場上的新動向: 首先,台灣中油與中信銀的合作,推出中油聯名卡,為消費者帶來加油、停車、洗車、旅遊等多項優惠。這不僅是台灣中油拓展服務範圍的重要一步,也展現了其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感知。透過這樣的合作,台灣中油成功將其品牌與消費者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其次,台灣中油積極投入數位化轉型,透過與中信銀的合作,推出數位支付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的支付體驗。這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 此外,台灣中油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得益于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公司不斷投入資源,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在這過程中,台灣中油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也為整個能源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總結來說,台灣中油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矚目。透過與中信銀的合作,不僅拓展了服務範圍,也提升了品牌價值。在數位化的浪潮中,台灣中油積極應對,以創新和實力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未來,台灣中油有望在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答:中信銀去年較大的組織調整,以前主要按產品區分,像是信用卡處、財富管理處等。現在改按客群區分,比較有錢的客群,就是財富管理要服務的客群。
比較特殊的部分,我們成立了digital mass(數位客群總處),要經營比較mass market(大眾市場),這類客群在我們銀行的財富度不是那麼多。
中信銀除了獲利是台灣第一外,客戶數有920幾萬人,台灣跟銀行往來的民眾有一半以上是中信銀客戶。我跟同事說,我們壓力好大,因為中信銀服務是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分析這900多萬名客戶,270萬左右半年內沒動,六個月裡面沒提款、匯款,或購買什麼東西,等於半靜止,或稱低度往來。另外,一個月至少交易一次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300萬名左右而已。這些低度往來的大眾客群,維護成本很高,大部分的銀行當然比較集中在富有客層的服務。
但是,大眾客層我們看到的是機會,而且數位技術進步以後,我們更應該深耕這些客層。
希望未來能夠觸動客戶的往來頻率增加一點,如果能夠增加,銷售其他產品的機會就會增加,這個是我們今年很大的一個重點。
問:個金還有哪些組織上的調整?
答:我們同仁提議成立「外場景經營部」,我也接受。現在的零售趨勢,要把金融服務融入客戶的生活中,他的生活很容易聯想到你的產品,像LINE Pay就是中信銀過去三年來很成功的產品。
此外,像是跟中油公司合作推廣中油pay,我們是中油聯名卡的發卡銀行,希望建構交通生活的場景,在這個App裡面,客戶可以得到很多加油的資訊跟優惠,停車、洗車、旅遊等,「外場景經營部」的人就是要想,還有什麼場景可以開發。
問:對數位科技的想法?
答:大數據跟AI(人工智慧)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中信銀去年成立大數據科技中心,這裡面有部分人是專門做AI的,這個單位中的24個人,有八個是博士,都是資工的博士,負責建立大數據的演算法。
大數據科技中心員工一方面幫中信銀把很多的服務更數位化,另外就是能夠做到比較精準的行銷。
銀行的數位化分成兩方面,分行服務更數位化、流程更自動化,我們這幾年在這方面的投資非常大。流程自動化方面已經導入200多台流程機器人。
問:中信銀的信用卡發展策略?
答:信用卡未來是我們建「外場景」很重要的工具。中信早期最賺錢的產品是信用卡,後來大家都進來很競爭,我們近年轉型發展LINE Pay,跟社群媒體結合,把支付導入手機裡面,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LINE Pay現在有308萬客戶,一年消費量2,300億左右。我們國內回饋1%、海外可能是2.5%,一年光LINE Pay的回饋點數就有30億元的支出,成就所謂的點數經濟圈。
LINE Pay在獲取客戶變得很容易,現在有17萬個商家,商家為何願意提供折扣,因為看到有30億元的消費力,而且還在成長。
LINE Pay的308萬客戶裡面有160萬是簽帳金融卡,不是信用卡,使用者可能是30歲以下年輕人,個人信用狀況沒辦法取得信用卡的核准,或是有些人比較保守不想用信用卡,簽帳金融卡讓年輕人享受到信用卡的服務,以前台灣推簽帳金融卡,幾十年都不成功,現在竟然LINE Pay可以有160萬人,一年消費金額大概600億元,相當驚人。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4.9元、95無鉛汽 油每公升26.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8.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2.7元 。
此外,台塑化10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 24.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6.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8.4元、超級 柴油每公升22.5元。
中油表示,本周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58.45美元下跌至54.3 2美元,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84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5 .86%,92無鉛汽油及柴油均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汽、柴油應各調降 1元,足額調整。
受到美股再創新高的帶動,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3月原油期貨 2月6日收盤上漲0.4%,成為每桶50.95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 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則因擔憂OPEC+進一步擴大減 產仍有變數,下跌0.6%,每桶54.93美元。
媒體報導OPEC+聯合技術委員會提議再減產60萬桶/日,並持續至今 年6月,但該建議仍須待部長會議的落實,而據傳俄羅斯仍較抗拒減 產。分析師認為,俄羅斯較為抗拒可能是一般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在4 月前就會達到高峰,因此第二季繼續擴大減產時機似乎還不成熟。
【台灣中油環保新動力】 在環保與石化高值化的趨勢下,台灣中油煉製研究所不斷推陳出新,積極投入先進技術研發,以提升競爭力。其中,研發的「長壽命軟碳材料」更是引人注目,這款材料利用煉廠生產的重質油料,經過專利製程精煉,擁有快速充放電的能力,只需6到20分鐘就能高速充電,並具有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壽命可超過7年。 為落實加油站能源轉型政策,中油選定了嘉義信義路加油站作為「智慧綠能加油站」的第一階段示範站。這座加油站結合了太陽能產電、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以及智慧型EMS能源管理系統,能夠滿足加油站營業用電與電動機車充/換電的需求。 此外,為滿足未來5G世代對高頻、高速或高功率的需求,煉研所利用輕裂工場副產品的原料優勢,朝下游整合開發雙環戊二烯(DCPD)之衍生物相關材料,這些高值材料符合產業需求,並向廠商開放合作或產品測試。 在AI應用方面,中油煉製研究所與煉製事業部與高雄科技大學陳彥銘教授合作,透過貝氏網路優化工場操作,解析低硫燃油之流動點問題,改善製程操作條件,以生產高品質油品,降低客訴,並投入大數據及AI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煉研所還研發出「N-乙醯葡萄糖胺生產技術」,這是本土新菌種醱酵製程,生產N-乙醯葡萄糖胺純度99%以上,並已授權商業化生產。這一系列的研發成果,不僅展現了中油在環保與高值化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也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石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
另配合加油站能源轉型政策,中油指定嘉義信義路加油站為第一階段「智慧綠能加油站」示範站,結合中油「創能、儲能、用能」的推動目標,以太陽能產電,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儲能,再透過智慧型EMS能源管理系統(EnergyManagementSystem)進行電力調節,提供加油站營業用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
中油同時表示,因應未來5G世代高頻、高速或高功率的需求,煉研所利用輕裂工場副產品的原料優勢朝下游整合,開發雙環戊二烯(DCPD)之衍生物相關材料,符合產業需求之高值材料,歡迎廠商洽談合作或產品測試事宜。
而面對當前AI應用,中油煉製研究所與煉製事業部結合高雄科技大學陳彥銘教授共同合作的「利用貝氏網路優化工場操作-解析低硫燃油之流動點問題」可協助改善製程操作條件,以產出高品質油品,降低客訴,期盼藉此投入大數據及AI應用。
中油指出,除石化、電池材料應用升級耕耘外,煉研所研發出「N-乙醯葡萄糖胺生產技術」,此為本土新菌種醱酵製程,生產N-乙醯葡萄糖胺純度99%以上,並授權商業化生產。
這是國內油價連三周調降,調整後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5.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7.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9.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3.7元,皆為近一年新低。
中油主管說明,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為每桶58.45美元,較前周63.32美元下跌4.87美元,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276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5.47%,92無鉛汽油及柴油均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故汽、柴油應各調降0.9及1.0元,足額調整。
台塑化3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5.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7.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9.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3.5元。
廠商認為,武漢肺炎、OPEC+的生產調節,及氣候變遷對化石能源消費的影響,將會是今年左右油價表現的三大主要因素。近期油價已因武漢肺炎引發的需求擔憂,下跌15%,在疫情確實受控前,油價都可能繼續下滑。
中油表示,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從每桶63.32美元下跌至58.45美元,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276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5.47%,92無鉛汽油及柴油均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汽、柴油應各調降0.9及1.0元,足額調整。
因擔憂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將降低石油需求的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3月原油期貨1月30日收盤下跌2.2%,成為每桶52.14美元,創半年來收盤新低;歐洲ICE期貨交易所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2.5%,每桶58.29美元。
分析師指出,武漢肺炎疫情還未觸頂,市場對石油市場乃至於全球經濟衝擊也依然未知。即使OPEC+進一步減產,未必能發揮作用。
台灣中油新三輕、四輕兩座輕裂廠為後盾,台聚(1304)、台苯、華夏、中石化等十多家泛用樹脂生產廠春節假期也決定不放棄,卯起來全力衝刺產量,為的就是應對年節後市場的買盤釋出。這波行動,讓市場人士看到美中貿易協議第一階段簽署後,泛用樹脂需求熱絡,近兩周來原料價格也是節節上升。 以聚乙烯(PE)為例,農業用膜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塑膠袋生產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價格,各漲了每公噸40美元、30美元。再來是沙灘鞋、家電產品包裝用膜的聚苯乙烯(PS)和汽車、家電用的ABS,也都漲了每公噸20美元。至於建築材料用的聚乙烯(PVC)則是每公噸漲了10美元。 中油體系上下游趁勢追擊,春節假期也沒閒著,展開產量衝刺,庫存也隨之增加,以便後市銷售。中油透露,年產3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1月上旬完成大修後,現在煉量已達滿載水準,每天乙烯產量約1,100公噸、丙烯產量520公噸、丁二烯產量130公噸。而年產72萬公噸乙烯的新三輕,則是維持全開工狀態,每天乙烯產量2,000公噸、丙烯產量1,000公噸,還有每天300多公噸的丁二烯,再加上本月從國外進口近萬公噸乙烯,年節期間可以全面滿足下游提料需求。
市場人士表示,受益美中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帶動泛用樹脂需求加溫,近兩周來各相關原料報價一路上揚。以聚乙烯(PE)來看,用於農業用膜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用於塑膠袋生產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各漲價每公噸40美元、30美元。
使用在沙灘鞋、家電產品包裝用膜的聚苯乙烯(PS)和用於汽車、家電的ABS也都上漲每公噸20美元,至於作為建築材料的聚乙烯(PVC)漲每公噸10美元。
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中油體系上下游準備乘勝追擊,展開一波產量衝刺,推高庫存,以利後市銷售。
中油指出,年產3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1月上旬完成大修、重新復工後,目前煉量已提升至滿載水準,每一天乙烯產量約1,100公噸、丙烯產量520公噸、丁二烯產量130公噸。
在此同時,年產72萬公噸乙烯的新三輕維持產能全開狀態,包括乙烯產量一天為2,000公噸、丙烯產量一天1,000公噸,還有每天300多公噸的丁二烯產出,加上本月自國外進口近萬公噸乙烯,年節期間可全面供應下游提料需求。
此外,台塑化20日凌晨2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 27.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6元、超級 柴油每公升24.8元。
台塑化認為,首季油價約是全年高點,受產油國再度減產達170萬 桶影響,每桶落在65∼66美元;第二季石化廠進入歲修,需求降低, 油價約61∼62美元;第三、第四季需求帶動油價上漲至62∼63美元。
美國參議院通過美墨加協議,以及中美簽署貿易協議均將有助於提 振需求;大陸承諾採購更多的美國能源產品,而加拿大與墨西哥是美 國原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也是美國油品出口的前兩大市場,紐約商 業交易所(NYMEX)2月原油期貨1月16日收盤上漲1.2%,成為每桶5 8.52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 原油也攀揚1%,每桶64.6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