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房市在2024年底迎來一抹小陽春,全年房貸市場開低走高,新承做房貸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根據中央銀行於22日公布的數據,去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達到1,004.67億元,全年度累計金額更突破1.163兆元,創下新紀錄。同時,房貸利率也升至2.224%,為2009年1月以來的16年新高。
央行官員指出,去年新承做房貸金額的顯著成長,主要是因為市場交易量的增加以及房價的上升。市場預估去年買賣移轉棟數達到35萬棟,創近11年來新高。房價方面,信義大台北房價月指數及政大永慶房價指數等調查顯示,房價年增率上漲,成為推升新承做房貸上揚的主要因素。
根據央行統計,12月份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及第一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41%,較11月下降0.025個百分點;房貸利率則上升0.015個百分點至2.224%。央行官員表示,房貸利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銀行下半年受到銀行法規範的影響,授信量相對受控;二是9月央行實施信用管制,導致銀行利率向上調整。
被認為是推升房市火熱的新青安貸款,12月份在新承做房貸中的占比降至32.26%,為2023年9月以來新低,也是新青安貸款上路實施以來最低。央行官員強調,新青安貸款占比的大幅回落,從去年6月的高點40.92%大幅回落至19.12%,顯示打炒房政策已逐步見效。
央行官員進一步指出,從移轉棟數、購屋貸款等數據來看,去年第四季房貸量能相對前幾季有所降温。然而,由於主要調研機構對房價的數據評估存在差異,央行對房價的走向仍保持謹慎態度。根據信義大台北房價月指數,12月雙北房價月增2.15%、年增10.43%;政大永慶房價指數顯示,第四季台北市季減2.96%、新北市減1.75%、全國合計減2.88%,但由於數據方向不一致,對房價的評估仍需謹慎。
近年來,台灣金融業不斷強化綠色金融的推動,特別是公股銀行在這一領域的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各銀行的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聯貸案件數已佔整體聯貸案件數的7成至9成不等,顯示出對綠色金融的堅定承諾。
在這波綠色金融的浪潮中,臺灣銀行表現突出。該行統計去年全年ESG聯貸案件數約占整體聯貸案件數的7成左右,而兆豐銀行的ESG聯貸案比重則約占2/3,合庫銀行占比7成,土地銀行的比重更是高達9成。在金額方面,土地銀行的綠色融資授信餘額年成長逾4成,而統籌主辦的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總金額年成長達1倍以上。
兆豐銀行的綠色授信聯貸金額年增超過百億元,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金額也較前年略增,這主要得益於去年承作風電相關產業的聯貸案。
合庫銀行表示,今年該行將主要發展綠色授信聯貸,特別是離岸風電領域。該行目標是繼續統籌主辦具有ESG連結機制的案件,如節能減碳、環境保護、綠建築/智慧建築、社會公益和公司治理等,以鼓勵企業積極實踐永續經營。
第一銀行的主管分析,預計再生能源產業在國內能源政策推動下,將持續有資金需求。上半年預計將有多件離岸風電聯貸案推出。此外,AI產業的發展前景樂觀,對高效能運算與雲端產業的需求也相當旺盛,這將帶動電子廠的資本性支出和營運資金需求。政府標案的陸續開出,將為工程業帶來購料、履約保證金及工程週轉金等需求。
不動產市場方面,預期金融機構將更聚焦於都更危老等土建融案件。值得一提的是,一銀、兆豐銀和合庫銀共同統籌主辦的漢皇開發120.57億元聯貸案已於日前完成簽約,共獲九家金融機構支持,認參總金額達179.48億元,近1.5倍。該聯貸案主要用於支應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都更案所需資金。
因應春節跨行交易公布三大措施,確保農曆春節期間金流不卡關, 央行請財金公司督促金融機構留存充足跨行清算資金,以利跨行交易 24小時順暢運作。每年金融機構均於春節假期前一日留存充足清算資 金,以支應春節期間跨行提款轉帳交易24小時運作所需。2024年約留 存4,512億元,足以支應ATM跨行提款及轉帳金額1,939億元(筆數1, 586萬筆),2025年預計留存金額將達到4,535億元,金額比去年更高 。
其次,央行已請財金公司加強維護跨行系統運作,財金公司1月函 請各金融機構,加強監控清算資金使用情形,金融機構如有臨時性的 緊急資金需求,可利用央行與財金公司增撥跨行清算資金機制辦理; 另財金公司也將加強維護金融資訊系統,以確保跨行業務正常營運。
三是金管會已函請銀行公會轉知全體金融機構,加強春節期間ATM 補鈔及電子銀行服務。
央行指出,包括臺灣銀行等八家金融機構選定456個據點,自1月2 0∼24日辦理新鈔兌換作業;另為推廣行動支付,央行鼓勵民眾以數 位方式進行紅包轉帳傳遞心意,包括利用手機門號跨行轉帳發放數位 紅包。
央行官員表示,去年新承做房貸金額破兆元,且較2023年的7,666 億元大幅成長,主要反映價、量兩因素,以成交量來看,市場推估去 年買賣移轉棟數上看35萬棟,創近11年來新高;價格方面從信義大台 北房價月指數及政大永慶房價指數等調查,房價年增率同樣上漲,成 為推升新承做房貸上揚關鍵。
根據央行統計,12月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 加權平均利率升為2.141%,較11月下降0.025個百分點;房貸利率上 升0.015個百分點至2.224%。
央行官員說明,房貸利率來到高點同樣歸納兩主因,一是因銀行下 半年受到銀行法72-2條規範,授信量相對受控管,銀行以價制量導致 ;二是9月央行信用管制,也多少使銀行利率向上調整。
被認為是推升房市火熱的新青安,12月占新承做房貸比重降至32. 26%,為2023年9月以來新低,同時也是新青安上路實施以來最低。 央行官員說,新青安占比已向下,從去年6月高點40.92%大幅回落, 推出時的2023年8月占比僅19.12%。
打炒房政策已逐步見效,央行官員認為,從移轉棟數、購屋貸款等 數據來看,央行內部資料均顯示,去年第四季房貸量能相對前幾季降 溫;但關鍵的價格部分,因主要調研機構數據目前仍不同調,央行要 繼續觀察,目前價還沒有明確方向。
根據信義大台北房價月指數,12月雙北房價月增2.15%、年增10. 43%;政大永慶以季為單位,第四季台北市季減2.96%、新北市減1 .75%、全國合計減2.88%,即央行所指數據方向不一致,因此對房 價還要謹慎評估。
臺灣銀行統計,去年全年ESG聯貸案件數約占整體聯貸案件數7成左 右,兆豐銀行ESG聯貸案比重約占2/3,合庫銀行占比7成,土地銀行 比重高達9成。從金額來看,土銀綠色融資授信餘額年成長逾4成,統 籌主辦的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總金額年成長達1倍以上;兆豐銀綠 色授信聯貸金額年增超過百億元,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金額也較 前年略增,主因去年承作風電相關產業聯貸案。
合庫銀指出,今年主要發展綠色授信聯貸為離岸風電,統籌主辦案 件持續以設有ESG連結機制為目標,如連結節能減碳、環境保護、綠 建築/智慧建築、社會公益、公司治理等各個面向,以鼓勵企業積極 實踐永續經營目標。
第一銀行主管分析,觀察國內市場聯貸案件及目前洽談中案件,預 期再生能源產業在國內能源政策推動下,持續有資金需求,上半年將 有多件離岸風電聯貸案將推出;AI產業發展樂觀,高效能運算與雲端 產業需求也相當旺盛,亦將帶動電子廠資本性支出、營運等資金需求 ;另政府標案陸續開出,工程業將持續有購料、履約保證金及工程週 轉金等需求;在不動產市場方面,預期金融機構將更聚焦於都更危老 等土建融案件。
一銀攜手兆豐銀及合庫銀統籌主辦漢皇開發120.57億元聯貸案日前 完成簽約,共獲九家金融機構支持,認參總金額達179.48億元、近1 .5倍。一銀說明,這次聯貸案主要用於支應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都更 案所需資金。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臺灣金融巨頭臺銀展現了其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該銀行不僅運用自身的金融影響力,更積極推動淨零進程,與地球暖化作戰。迎接2025年,臺銀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以實現減緩全球暖化的目標。
為了響應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的目標,臺銀決定修訂其政策,對燃煤及非常規油氣產業的融資進行限制。該行動將對那些營收中煤礦開採、燃煤發電,以及非常規油氣開採、運輸銷售及基礎設施等相關業務占比超過50%的企業產生影響。從2035年起,除非這些企業提出具體的減碳目標或轉型計畫,或資金用途符合永續發展,否則臺銀將不再為這些企業提供新的融資。
此外,臺銀也將對既有授信部位進行觀察,並與企業就淨零目標進行溝通與協商,以促進產業的永續轉型。
作為永續推手的臺銀,不僅將淨零轉型落實於日常營運,還自願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並設定了一個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與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42%的目標。
為了幫助企業進行淨零轉型,臺銀在2024年推出了「企業淨零轉型診斷資訊服務」。這項服務協助企業梳理氣候風險及財務衝擊,並提供綠色及再生能源貸款、低碳智慧納管貸款、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商品,以及專業的輔導團隊,共同打造企業專屬的淨零轉型解決方案。
臺銀不斷發揮金融核心職能,積極接軌國際標準,全面推動綠色金融理念。該行動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深植於企業的日常營運及投融資管理中,以具體行動支持政府政策,並與企業夥伴共同邁向淨零未來,實現永續願景。
臺銀此次政策修訂,對於煤礦開採、燃煤發電,以及非常規油氣(如頁岩油和油砂)開採、運輸銷售及基礎設施等相關營收占比超過50%之企業,除非其提出具體減碳目標或轉型計畫,或資金用途符合永續發展用途,否則2035年起將不再新增承作。同時,對於既有授信部位,臺銀亦將透過觀察企業減碳作為及成效,積極就淨零目標與企業進行溝通與議合,全力扶植我國產業邁向永續轉型。
臺銀肩負永續推手的責任,除將淨零轉型落實於日常營運活動中,自願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以2023年為基準年,設定在2030年前降低範疇一與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達42%之目標。2024年臺銀於授信業務推出「企業淨零轉型診斷資訊服務」,協助企業梳理在轉型過程中的氣候風險及財務衝擊,並結合綠色及再生能源貸款、低碳智慧納管貸款、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等多元金融商品,以及專業輔導團隊,共同打造企業專屬的淨零轉型解決方案,輔以媒合各界法人減碳資源,為企業打造一站式淨零轉型服務。
臺銀持續善用金融核心職能,積極接軌國際標準,全面推動綠色金融理念,將ESG深植於企業日常營運及投融資管理中,以具體行動支持政府政策,推動企業夥伴共同邁向淨零未來,攜手實踐永續願景。
近年來,數位金融風潮席卷全台,各銀行紛紛祭出優惠策略,力圖吸引更多客戶轉向數位帳戶。其中,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表現亮眼,去年數位帳戶開戶數大幅成長,全年增幅高達65%,顯示數位帳戶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臺銀數位帳戶的特色在於,客戶可以隨時隨地線上開戶,並享受更便利的理財服務。該行除提供超優活存利率外,還提供跨行轉帳、跨行提款等優惠,儘管這些優惠利率多有額度限制,但對於小資族來說,仍具有強大的誘因。
為搶攻年輕客群,臺銀的數位帳戶活存利率不亞於民營銀行,並採用機動利率加碼計息。臺銀對不分新舊戶,全年10萬元以內的活存利率達2.075%,同時,網路銀行跨行轉帳每月最高99次免收手續費,外幣換匯還能減碼。截至去年底,臺銀數位存款帳戶數已達38萬戶,年成長率約65%。臺銀目標今年將達成50萬戶。
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的數位帳戶也表現出色,年增幅接近6成。土銀表示,今年將持續推動數位帳戶的發展,對於10萬元內的存款,提供按定期儲蓄存款一年期一般機動利率加0.215個百分點的優惠利率計息,目前為1.94%。此外,還提供跨行轉帳每月十次、跨行提款每月五次免手續費,以及外匯存款、基金申購手續費優惠。
合庫銀(以下簡稱「合庫」)截至去年底,數位帳戶已申辦逾85萬戶,較前年底成長約26%。合庫銀目標今年新增20萬戶,總戶數累計達105萬戶。對於新台幣數位存款帳戶,12萬元內活存優惠利率為1.5%,並對新戶提供開戶日起6個月內的每月跨行轉帳免手續費16次、跨行提款免手續費8次優惠。
華南銀行(以下簡稱「華銀」)的SnY數位帳戶設有指定條件,每月完成一筆信用卡消費,次月起新台幣存款10萬元內活儲優惠利率為2.3%。第一銀行(以下簡稱「一銀」)的iLEO數位帳戶提供12萬元內2%高利活儲。兆豐銀行(以下簡稱「兆豐」)的MegaLite數位帳戶則提供10萬元以內存款活儲利率1.975%。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底,公股銀行數位帳戶數排名依次為一銀、華銀、彰銀、合庫銀、土銀、兆豐銀、臺銀、臺灣企銀。這些銀行在數位帳戶的競爭中,不斷推出創新優惠,以期在數位金融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臺灣銀行總行於20日一早迎來了換新鈔的人潮。現場共開設了六個專櫃,專為民眾提供快速的新鈔兌換服務。在數位化浪潮的影響下,今年換新鈔的首日,排隊人數相比往年有所減少,這與數位紅包和轉帳功能的普及不無關係。此外,ATM機也能領取新鈔,使得更多民眾選擇在臨櫃兌換新鈔時,是因為有大額需求或希望獲得連號鈔票。
中央銀行指定了八家金融機構,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企銀以及郵局等,共設置了456個兌換新鈔的地點。這些地點將在1月20日至24日的五個營業日內為民眾提供服務。在這五天內,民眾只需帶著等額的舊鈔,無需攜帶其他證件,也無額外費用,即可進行舊換新。
銀行主管提醒民眾,若有意進行新鈔兌換,建議避開三個熱門時段:銀行剛開始營業時、中午時段以及銀行營業時間結束前。若時間不允許,民眾也可以選擇在ATM機上提領新鈔,這些ATM機24小時供應新鈔。但對於特殊面額的鈔票,如200元、2,000元等,則只能在臨櫃進行兌換。
除了臺灣銀行外,其他各地兌換新鈔的據點也出現了人潮。許多人利用好天氣,一大早就到現場排隊。然而,在土地銀行基隆分行發生了一起小插曲,ATM機領不到錢的情況。據了解,臺灣銀行上周已經宣布部分ATM機已經備有新鈔,土地銀行也同時在兌鈔據點的ATM機上備好了新鈔。由於周末已有許多民眾提前提領新鈔,加上魚市攤商在凌晨領錢,導致基隆據點領錢人數集中,新鈔供應出現緊急狀況,當下已啟動補鈔機制。
央行表示,20日至24日期間,共有7家銀行的373家指定兌鈔分行以及中華郵政公司的24家指定兌鈔郵局將開設新鈔兌換專櫃。同時,59家偏遠地區的郵局將在一般營業櫃台辦理兌換新鈔。央行還建立了新鈔兌換地點一覽表,結合Google地圖及QR Code,方便民眾使用手機查找鄰近的換新鈔地點。
近期,央行打房政策效應持續發酵,對台灣房地產市場產生顯著影響。以土建融為主力的台灣銀行(土銀)在2024年底的土建融餘額達到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了378億元,降幅達7.42%,這是連續第二年出現衰退現象。而與此同時,臺銀近三年的土建融餘額也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
土銀預計,在2025年建築貸款承作量仍將持續放緩的情況下,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調整其授信結構。作為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的土地銀行,其土建融餘額的變動主要受到中央銀行「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和對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影響。此外,政府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之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之貸放條件,也促進了相關案件的動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底土建融的衰退已經是八年來首次。對於今年不動產授信業務的展望,土銀表示,自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其建築貸款市占率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並且自2023年起建築貸款餘額已逐年遞減,成長率呈負成長。因此,土銀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調整其授信結構。
此外,市占第二的台灣第一銀行(一銀)去年底的土建融資餘額超過2,400億元,雖然年增3.4%,但成長速度較2023年的7.4%有所緩慢。一銀強調,其增長主要來自都更危老放款,成長率約21.7%,並表示這是對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的響應,旨在改善居住環境和提升建築安全。
合庫銀行(合庫)的土建融資則呈現降低趨勢。兆豐銀行去年底的與土建融相關的銀行法第72-2條比率低於法定上限30%,該行將持續依法規及主管機關要求,妥適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以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公股銀行主管指出,央行期望到明年底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能降到35%。隨著建案陸續完工,土建融餘額降低,同時交屋後分戶房貸增加,這一來一往的平衡將有助于符合央行的管控期待。此外,銀行也將轉向都更危老案件承作。
台灣房貸市場近況再引矚目,最新統計顯示,去年12月新青安房貸受理數達4,571戶,月增率達5.4%,終止了連續六個月的減少趨勢。然而,公股銀行指出,整體市場熱度仍然持續降溫。累計去年共核貸7.4萬戶,總金額達5,753.7億元,這一數字至少佔據全體房貸市場的四成以上。
在眾多公股行庫中,土銀單月撥貸額度達140億元,創下紀錄天量,這一現象凸顯了過去幾個月民眾湧入該行的趨勢。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的統計數據,八大公股行庫在去年12月共受理4,571戶,總金額達355.6億元;撥貸5,161戶,總金額409億元,與上個月相比,受理及撥貸數均微幅增加。不過,公股銀行主管認為,這一增長與建商年底前交屋時程有關,而撥貸金額僅比上月增加7億元,整體市場仍呈現穩定偏淡的態勢。
在八大公股行庫中,臺銀和土銀的撥貸戶數仍然保持在千戶以上,而其餘六大行庫中,僅臺企銀的戶數超過500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土銀在去年12月的撥貸數量達1,777戶,總金額達140億元,創下了青安房貸的歷史紀錄。這一數字顯示,在多數行庫實施流量控管的情况下,市場對土銀的熱情不減,這主要是因為土銀作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條比率限制,吸引了大量申辦者,導致案量暴增。從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待撥房貸餘額已達1,600億元。
數位帳戶特色在於隨時隨地都能線上開戶,理財更便利,銀行業者 除提供超優活存利率,通常還會搭配跨行轉帳、跨行提款等優惠,儘 管這些數位帳戶優惠利率多有額度限制,但對小資族來說仍具誘因, 為搶攻年輕客群,公股銀數位帳戶活存利率不亞於民營,多採機動利 率加碼計息。
臺銀不分新舊戶全年度10萬元以內有2.075%高利活存,且網路銀 行跨行轉帳每月99次免收手續費優惠,外幣換匯還能減碼,統計至去 年底,數位存款帳戶數約38萬戶,年成長約65%。臺銀指出,今年目 標預計將達成50萬戶。
土銀數位帳戶數年增幅也接近6成,土銀表示,今年以持續成長為 目標,具體策略包括數位帳戶存款於10萬元內,按定期儲蓄存款一年 期一般機動利率加0.215個百分點優惠利率計息,目前為1.94%;另 提供跨行轉帳每月十次、跨行提款每月五次免手續費,及外匯存款、 基金申購手續費優惠。
合庫銀截至去年底數位帳戶已申辦逾85萬戶,較前年底成長約26% ,其中新台幣戶數約46萬戶、外幣戶數約39萬戶。合庫銀說明,今年 以新增20萬戶,總戶數累計達105萬戶為目標,目前新台幣數位存款 帳戶12萬元內活存優惠利率1.5%,另針對新戶自開戶日起6個月內, 提供每月跨行轉帳免手續費16次、跨行提款免手續費8次優惠措施。
華南銀行SnY數位帳戶設有指定條件,每月完成一筆信用卡消費, 次月起新台幣存款10萬元內活儲優惠利率2.3%;第一銀行iLEO數位 帳戶提供12萬元內2%高利活儲;兆豐銀行MegaLite數位帳戶10萬元 以內存款活儲利率1.975%。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底,公股銀數位帳戶數排名依 序為一銀、華銀、彰銀、合庫銀、土銀、兆豐銀、臺銀、臺灣企銀。
中央銀行指定八家金融機構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企銀及郵局等,共計456個兌 換新鈔地點,於1月20日至24日五個營業日辦理換鈔。20日首日民眾 只要帶著等額舊鈔,不用攜帶其他證件、無額外費用,就能以舊換新 。
銀行主管提醒,有換新鈔需求的民眾,可避開三個熱門時段,包括 銀行剛開始營業時、中午時段以及銀行營業時間結束前,若時間無法 配合,也可以選擇在ATM提領新鈔,24小時均供應;不過,如是特殊 鈔券如200元、2,000元等,就只能在臨櫃兌換。
除了臺銀外,各地兌換新鈔的據點都出現人潮,不少人趁著好天氣 ,一早就到現場排隊,但也有小插曲,土地銀行基隆分行一度發生A TM領不到錢的狀況。
據了解,臺銀上周即宣布部分ATM已備有新鈔,土銀也同步在兌鈔 據點ATM備妥新鈔,周末已有許多民眾提前提領新鈔,加上魚市攤商 多會在凌晨先領錢,但因基隆據點較少,領錢地點相對集中,民眾提 領新鈔需求攀升下,導致20日上午未能即時供給,當下已緊急啟動補 鈔機制。
央行指出,20日至24日期間,7家銀行共373家指定兌鈔分行,及中 華郵政公司位於都會區的24家指定兌鈔郵局,均將開設新鈔兌換專櫃 ;另59家偏遠地區郵局,於一般營業櫃台辦理兌換新鈔,同時央行也 建立新鈔兌換地點一覽表,結合Google地圖及QR Code,方便民眾使 用手機查找鄰近的換新鈔地點。
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土地銀行,截至去年底止土建融餘額為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378億元或7.42%、較2022年底減少402億元或7.85%。變動主因為中央銀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另該行為因應央銀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加上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之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之貸放條件促其動工所致。事實上,2023年底土建融較上年衰退即為八年來首見。
對於今年不動產授信業務展望,土銀表示,自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土銀建築貸款市占率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且自2023年起建築貸款餘額已逐年遞減,成長率呈負成長情形,預期2025年建築貸款承作量仍持續放緩之情形下,該行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調整授信結構。
目前市占第二的一銀去年底土建融資餘額逾2,400億元、雖年增3.4%,但較2023年成長7.4%趨緩,其中一般土建融放款餘額增幅趨緩,且主要成長來源是來自於都更危老放款增加、成長率約21.7%,一銀強調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有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之成效。至於第三的合庫則降低。
兆豐去年底與土建融相關的銀行法72-2條比率低於法定上限30%,該行將持續依法規及主管機關要求,妥適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以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
為符合央行管控,國銀放緩土建融腳步,且多以老客戶為主,更不願承做轉貸(代清償)戶。公股銀主管指出,央行期望到明年底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能降到35%。因此隨著建案陸續完工,在審慎承作新戶之下土建融餘額降低,同時交屋後分戶房貸增加,一來一往平衡才能符合央行管控期待。另也將轉向都更危老案件承作。
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八大公股行庫去年12月共受理4,571戶、金額355.6億元;撥貸5,161戶、金額409億元,受理及撥貸均較上月微幅增加,不過,公股銀主管認為應與建商年底前交屋時程有關,且撥貸僅也較上月增加7億元,整體而言市場仍持穩定偏淡,同時,針對違規戶的清查及追回利息補貼動作持續進行。
八大公股行庫中,臺銀、土銀維持撥貸戶數單月千戶以上,其餘六大行庫僅剩臺企銀超過500戶。土銀則是撥貸數連續第三個月超越臺銀,值得一提的是,土銀去年12月撥貸爆出1,777戶及140億元大量,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因土銀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比率限制等,使得民眾湧入申辦,導致案量暴增,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待撥房貸餘額達1,600億元。
2024年前11月美元兌台幣升值5.6%,強勢美元換成弱勢台幣時,國銀外幣存款餘額自然「增胖」,加上出口暢旺,企業海外貨款匯入也存放外幣部位,使前11月增額破兆元,估12月將續增。
國銀20年外幣存款史上,全年增額破兆元有四個年度,分別是2013年、2014年、2021年及2022年,2024年將是第五個年度,全年增額料飛越2013年的1.04兆元,名列第四大。增量顛峰是2022年美國開啟暴力升息,美元雙率雙升,全民瘋外幣使當年外幣存款大增1.76兆元。
展望2025年,銀行圈對外幣存款動能看法不一,樂觀者認為,川普2.0來襲讓美元利率走勢存在不確定性,台美存款仍有利差,外幣存款仍具吸引力;保守者則指出,即便降息減速但仍屬「進行式」,料外幣存款量將緩步下滑。
據了解,預料2025年續降息,已有企業減降外幣定存部位,或趁美元高檔結售台幣做獲利了結,使部分銀行外幣存款動能趨緩。
銀行主管說,各銀行吸收外幣存款有三大好處,一、台美利差仍有利差,可續做SWAP(換匯交易)賺投資收益,二、從外存戶中挖掘財管大戶,三、外幣資產池愈大,資金成本愈低,有助提升淨利差。
金管會公布,2024年11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5兆587億元續寫史上高峰,已連三個月「月月攻頂」,11月單月增加1,841億元或1.2%也是近四個月最高,金管會指出是美元兌台幣升值1.3%所致。
若以11月底美元兌台幣匯率32.457元換算,11月底外幣存款餘額是4,640億美元,月減4億美元,連兩個月下滑,顯示剔除匯率變動因素後,兌回原幣的外幣存款水位反下滑,可能與企業年底營運資金調度有關。
累計前11月外幣存款大增1兆341億元,因12月美元續走升,估2024年全年增額可望衝破1.05兆元,擠入史上第四大增量。
去年11月底有六家擠入「兆元俱樂部」,包括中信銀、兆豐銀、北富銀、臺銀、玉山銀和第一銀行,估到2024年底將維持這前六大不墬。11月底以中信銀1兆4,220億元居冠,兆豐銀1兆2,690億元次之,老三是北富銀1兆2,033億元。
成長動能最強者則是老四臺銀1兆816億元,年增19%,累計前11月增加1,731.5億元,年增率和前11月增額都是最高。
去年,在金融市場的熱絡氛圍中,公股銀行在房貸市場上的表現相當亮眼。以新青安帶動的風潮為背景,兆豐銀行房貸成長率超過7成,合庫銀行則以近6成的成長率位居第二,臺灣銀行也不遑多讓,年增幅逾4成。土地銀行同樣表現亮眼,新承作房貸金額有顯著成長。這些銀行的新青安貸款占比大約在4成到5成之間。
然而,隨著中央銀行對不動產總量進行管制,公股銀行預測今年房貸市場可能僅微幅成長,甚至有可能出現衰退。市場普遍認為,房市將以剛性需求為主,可能會出現價穩量縮或價跌量縮的趨勢。
公股銀行指出,去年房市熱絡的原因之一是通膨帶動的購屋需求,再加上新青安貸款的優惠條件以及建案的陸續完工,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房貸市場的成長。
不過,由於國銀房貸水位已經相當緊張,加上央行的管制措施,整體房市逐漸放緩。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及合庫銀均表示,今年房貸市場的發展將以自住首購客群為主,並將持續配合財政部辦理新青安貸款,預計房貸餘額將呈現微幅成長。
兆豐銀行則表示,將配合央行的不動產集中度自主管控政策,今年將以理財型房貸和信用貸款為主,房貸承作將優先考慮首購客群,預計理財型房貸餘額將微幅成長,整體房貸市場可能會出現衰退。
合庫銀則預測,今年市場將回歸剛性購屋需求,主要市場將集中在七都等核心城市。
公股銀行面對川普新政,預期市場波動可能加劇,近期股市操作將更加謹慎。根據最新新聞,台灣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開始規劃第一季度的投資策略,並將優先布局具競爭力且產業展望較佳的個股。
台灣銀行指出,川普上任後,市場對於加徵關稅、減稅、鬆綁產業監管等政策的具體實施措施及順序感到不確定,這將成為金融市場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因此,投資策略將強調審慎操作,並伺機布局AI等個股。此外,對於川普執政可能受害的產業,如與油價相關的綠能、塑化,以及醫療、大陸生產輸美如家具、鞋類等,將避免選擇。
兆豐銀行也指出,股債配置將隨時因應調整,並強調股票投資策略將以审慎為主,伺機布局AI等個股。合庫銀行則表示,將持續關注中美角力及地緣政治影響,並以現行持股水位操作,機動調整持股部位與操作策略。
在債券方面,兆豐銀行認為,川普政策可能推升美債殖利率,因此將觀察市場走勢、美國聯準會(Fed)動向及川普政策落實程度,伺機於利率高檔分批加碼固定利率債券,並搭配投資浮動利率債券,以提升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率。合庫銀行則將持續關注金融市場情勢,並慎選優質發行主體,以提升整體收益並兼顧衡平利率風險。
臺銀強調,市場對於川普新政令通膨再起的擔憂,將持續關注市況變化,並在利率彈升時分批進場布局。總之,在這波不確定性增加的市場環境下,台灣銀行等金融機構正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再創佳績,根據金管會銀行局最新公布數據,截至去年11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首度衝破15兆元大關,達到15.06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成就是由於出口動能強勁,帶動企業營收增加,進而推升外幣存款的成長。
銀行局指出,11月外幣存款餘額較10月增加1,841億元,月增1.2%,為去年8月以來單月新高,其中美元升值是主要推手。在過去11個月裡,外幣存款累計增加超過1兆元,年增率達到4倍。
從美元的角度來看,外幣存款已連續四個月維持在4,600億美元左右。以11月底新台幣對美元匯率32.457元計算,11月底外幣存款金額為4,640億美元,雖然較10月底略減4億美元,但去年前11月還是增加了77億美元。
在這波外幣存款成長潮中,中信銀行、兆豐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臺灣銀行、玉山銀行和第一銀行等六家銀行的外幣存款餘額均維持在兆元以上,且較去年同期都有所成長。其中,臺灣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和第一銀行的外幣存款增加均超過千億元,分別增長1,738億元、1,411億元和1,356億元。中信銀行的外幣存款餘額則以1.4兆元高居第一。
北富銀分析,11月外幣存款受到美國降息影響,部分定存客戶續存意願下滑,前11月年減6%,主要原因是美元強勢及投資動能影響,資金轉向行情佳的股債市。法人戶則月增2.26%,年增16.5%,這主要應該是企業貨款收入、投資款及股利匯回等因素帶動。
第一銀行則認為,川普2.0政策的不確定性對美元未來利率走勢造成影響,但新台幣及美元存款之間仍存在利差,因此外幣存款對民眾仍具吸引力。中信銀行雖然11月外存減少了267億元,主要原因是定存減少,但存量仍屬高檔,整體年增率為6.03%。雖然降息進行式,但預期外幣存款短期將緩步下降。
銀行局表示,11月外幣存款餘額較10月增加1,841億元、月增1.2% ,為去年8月以來單月新高,主要是美元升值因素;前11月出口成長 、挹注企業營收,大幅推升外幣存款,累計增加破兆元、達1.03兆元 ,年增為去年同期2,412億元的4倍。
還原美元來看,外幣存款連四個月維持4,600億美元左右。以11月 底新台幣對美元匯率32.457元換算,11月底外幣存款4,640億美元, 較10月底略減4億美元,去年前11月增加77億美元。
統計至11月底外幣存款餘額維持兆元有六家,包括中信銀行、兆豐 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臺灣銀行、玉山銀行和第一銀行,六家較去年 同期都成長,其中三家新增破千億元,包括臺銀增1,738億元、北富 銀增1,411億元、一銀增1,356億元,另就餘額來看,中信銀1.4兆元 最高。
北富銀觀察,11月外幣存款受到美降息,部分定存客戶續存意願下 滑,前11月年減6%,主要因美元強勢及投資動能影響,資金轉向行 情佳的股債市;法人戶月增2.26%,年增16.5%,主要應是企業貨款 收入、投資款及股利匯回等因素。
一銀認為,川普2.0政策有極大變化,使美元未來利率走勢仍存在 不確定性,但新台幣及美元存款仍有利差,外存對民眾仍具吸引力。
中信銀11月外存減267億元,主要因定存減少,但存量仍屬高檔, 整體年增6.03%;前11月累積增加約456億元,成長幅度超過去年同 期,但降息進行式,預期外幣存款短期將緩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