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受惠人工智慧(AI)伺服器出貨持續暢旺,及歐美年底消費旺季拉貨效應,上市櫃公司10月合計營收連續兩個月維持4兆元以上高檔水準,但仍未脫「只有AI好,其他表現持平」的基調。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股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企業獲利年增表現均將明顯成長,加上美股往年自11月至隔年元月多頭氣勢旺盛,建議透過10月營收挑選第4季動能強勁、且獲法人力挺的個股,提高操作勝率。
篩選10月營收月增率在10.2%至58.8%不等,且法人近五日大舉買超1,900張以上個股,包括:英業達、鴻準、神達、昇陽半導體、寶成、中興電、美時、華城、冠德、奇鋐等,主要分布於AI供應鏈及重電族群。
英業達10月營收達646.8億元,月增14.9%,年增60.1%,連二月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主要受惠輝達 (NVIDIA)Hopper平台AI伺服器需求優於預期;神達10月營收71.4億元,締造歷史新猷,月增35.7%、年增149.7%,動能來自伺服器業務持續增溫,及車用事業穩健增長。
華城拜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北美外銷市場需求強勁,10月營收19.6億元,月增11.4%,年增46.3%,隨訂單能見度高,且後續新增產能陸續開出,營運可望更上一層樓;另一家中興電10月營收23.2億元,月增10.3%,為近七個月新高水準。
美時10月營收跳增至18.9億元,月增58.8%,106.7%,主因在於血癌藥Lenalidomide美國市場出貨。
臺灣缺電問題持續緊張,臺電的電力備載容量長期低於法規要求,讓能源產業界對未來5至10年的能源供應感到憂心。能源署為了因應未來雙向的智慧電網趨勢,提出廣設儲能設備的建議,認為在需量反應與儲能需求的影響下,儲能設備將扮演關鍵角色。
除了用電大戶或企業界積極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外,建置儲能設備也成為一項重要的能源方案。這些設備佔地不大,除了能夠作為備載電力應付停電之外,還能提升廠內電力品質,並通過賺取電價差盈利。隨著電價調漲的趨勢,投資儲能設備的效益可望愈來愈高。
昇陽電池總經理姚松廷博士表示,去年以來,鋰電池價格下降三至四成,現階段是裝設儲能設備的黃金時機。由於目前電池市場供過於求,價格調整,一旦市場消化完畢,供需反轉,鋰電池價格可能反彈向上。
昇陽電池去年從專注圓柱型高功率LFP電池轉型開發方型LFP電池,應用於儲能和特殊電動車市場。目前,公司推出的單體3.2V、305Ah方型儲能電芯,以52顆串組成約50度電模組,再堆疊組合8個模組成為406度電的(Rack)儲能系統。該系統工作電壓高達1,300多V,採用液冷式設計,並內建消防安全機制IP67防護。透過BMS電池管理系統和消防系統偵測系統,能夠早期發現並解決單一模組的安全問題。
面對缺電及減碳議題,用電大戶或企業界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外, 建置儲能設備也是很好的能源方案,其占地不大,作備載電力應付停 電之外,也能提高廠內電力品質,並賺取電價差盈利,隨著電價調漲 趨勢,投資效益可望愈來愈高。
昇陽電池總經理姚松廷博士表示,去年以來迄今,鋰電池價格下降 三至四成,現在是裝設儲能設備最好的時機;由於現在電池市場供過 於求,價格修正,一旦市場消化完畢,供需反轉,鋰電池價格可能反 彈向上。
去年昇陽電池從過去專注圓柱型高功率LFP電池,轉型開發方型LF P電池,用於儲能、特殊電動車市場,目前單體3.2V、305Ah方型儲能 電芯以52顆串組成約50度電模組,再堆疊組合8個模組成406度電的( Rack)儲能系統;系統工作電壓高達1,300多V,內部採液冷式設計, 內建消防安全機制IP67防護,透過BMS電池管理系統、消防系統偵測 系統,早期發現針對單一模組去噴灑,早期解決安全問題。
台灣電力龍頭大亞電力(1609)近期公布第3季財報,稅後純益達2.58億元,年增長達31.3%,每股純益為0.26元。儘管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4.17億元,年減少42.4%,每股純益1.84元,但大亞電力在電線電纜事業的表現仍然亮眼。
去年,大亞電力因處分保瑞、穎崴等持股,獲利成長幅度較大。今年,電線電纜事業成為主要獲利來源。該公司表示,由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推動,電線電纜在手訂單維持高檔水平。近期,大亞電力除了成功簽得七股到南科的161KV超高壓線纜約10億元的訂單外,還將參與興達港到南科的饋線標案,銷售狀況相當不錯。
近年來,大亞電力積極投入綠能布局。目前,太陽能建置已超過200MW,並預計今年可取得台南漁電共生約35MW建照。長期目標則是達到500MW。在储能方面,目前已有36MW的储能能力,而台中龍井儲能案場預計明年可完成,長期目標為180MW。
在漆包線事業方面,大亞電力於9月底決議停產位於中國大陸江蘇省昆山的恒亞電工。該公司指出,由於受到大陸景氣不景氣的影響,以及營運策略的考量與整體經營環境的變化,決定停產。目前,恒亞電工是否出售尚在評估中。
大同董事會昨天並通過新派任財務長人事案,由連展科技公司總經理柳夜沙出任,即日起生效。
大同第3季合併營收121.2億元,受惠於電線電纜持續出貨及提升生產效率,年增5.9%,但較第2季略減4.3%。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356.1億元,年減0.5%。
由於芙蓉大樓資產交易於第3季完成入帳,今年累計至9月底營業利益70.6億元,淨利65億元,集團獲利大幅增加。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攀升至67.4億元,累計每股盈餘達3元,本業獲利創近八季新高。
為反映營運績效並落實股利政策,加速實現經營團隊明年發股利回饋股東的目標,大同董事會分別通過活化芙蓉大樓及北市精華地段大安區復興南路不動產。其中,芙蓉大樓交易於第3季全數入帳,復興南路案則力拚今年底前交割,兩案總售價逾220億元以上,預期產生重大處分利益將對營運、獲利及股東股利大有助益。
展望第4季,大同指出,電力事業群在電力變壓器與台電進入出貨密集期,海外變壓器及發電機組訂單也進入最後出貨準備階段,營運將優於第3季,加上產線皆趨滿載,新能源事業拓展樂觀正向,重電訂單能見度已可看到2027年,且在全球能源積極轉型、台灣工業電價調漲下,明顯感受政府電力基礎建設與企業節能設備和創能儲能系統設置的相關需求湧現,其中,非晶質變壓器等利基型商品及光儲能案場增加最為顯著。
大亞去年因處分保瑞、穎崴等持股,讓獲利成長幅度較大,今年則是以電線電纜事業表現最佳,大亞指出,電線電纜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手訂單維持高檔,近期除了獲得七股到南科的161KV超高壓線纜約10億元的訂單外,之後也會參與興達港到南科的饋線標案,整體銷售狀況表現不錯。
大亞近年積極投入綠能布局,太陽能建置目前已有超過200MW掛表,今年可望取得台南漁電共生約35MW建照,長期目標為500MW。儲能方面,目前有36MW,台中龍井儲能案場明年可望完成,長期以180MW為目標。
漆包線事業方面,大亞9月底決議停產恒亞電工,大亞指出,受到大陸景氣不佳影響,基於營運策略的考量與整體經營環境的變化,決定將位在中國大陸江蘇省昆山的恒亞電工停產,恒亞電工廠是否要出售尚在評估中。
台泥綠能為台泥100%持股的子公司,目前已上線的綠能包括嘉義 布袋漁電共生一期A∼F六區,至今已為台電發出137,496,643度綠電 。另外,彰化風電場域也已併網發電共30.6MW。正開發中的還有台東 地熱發電。
在發展綠電同時,台泥指出,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氣候變遷 、海洋過度捕撈及海水溫度上升,將導致2050年全球漁獲量減少約1 5%。相較於畜牧業,水產養殖因生長期短且碳排放量僅為牛羊的一 半,被視為低碳且穩定的永續蛋白質來源。
台泥綠能積極響應全球減碳需求,以穩定的低碳養殖水產品,應對 遠洋漁業的高碳足跡與資源耗竭挑戰。
台泥綠能指出,子公司台泥嘉謙綠能已成立專責漁管團隊,四位養 殖專業科系的高材生實際投入養殖並近距離與養殖戶交流切磋,研發 生產低碳養殖水產品。台泥嘉謙綠能漁管團隊目標,是攜手養殖夥伴 建立無毒減碳的水產供應鏈。
台泥綠能5日特別在嘉義布袋漁電共生案場舉辦「漁電共生,健康 共享」活動,展現台泥養殖團隊與養殖夥伴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活動 特邀出身嘉義的雲朗觀光主廚阿華師,以台泥漁電共生案場當季養殖 收成的泰國蝦與鱸魚,布袋鎮義竹鄉當令生產的白玉苦瓜、紅鬚玉米 筍、水晶米、桑椹搭配遠近馳名的15年黑金老菜脯,設計出「漁電共 生10全10美海鮮饗宴」,邀請養殖戶夥伴與地方村里長、社區意見領 袖一起品嚐。
台泥綠能董事長呂克甫指出,希望發展綠電不只是對2050淨零目標 做貢獻,也有機會讓青年返鄉,讓養殖更有規模,並引進新的技術。
華城最早搶灘美國變壓器市場,在強勁的需求下,今年底前變壓器 產能將提高4成,同步招募技術工、海外業務人員,以支援海外市場 的需求。法人指出,華城在美國部分州打開市場,變壓器出貨旺盛, 外銷北美的比例已經提高到4成左右,預估2025年將會達到5成,因此 要率先在當地布局業務、服務等人力。
華城計畫在2025年第一季開出20%的新產能,變壓器產品將有針對 客戶所需的電網設置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取單能力。
法人表示,亞力目前在手訂單到百億,訂單能見度達到2028年,其 中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約占4成,科技廠訂單約2成,軌道建設約1成, 今年營收和獲利都可望續創新高。
亞力楊梅二廠變壓器產線已經投產,但仍然進行台電驗證流程,因 此新廠主要供應科技大廠變壓器,預估2025年新廠可以開始出貨台電 訂單,並能填滿產能。
亞力表示,重電產品需求旺盛,下半年營運審慎樂觀,2025年因半 導體客戶海內外續建廠,以及AI需求帶動IDC機房商機,營收將可望 持續成長。
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表示,電價調漲,中鋼一定會受到影響,只是影 響程度會收斂。例如這次工業電價調漲14%,中鋼估算一年大概要增 加11億元的電費,但中鋼本身就有汽電共生可自己發電,因此約一半 的電是靠台電,另外一半的電則是靠高爐、轉爐產生熱能、蒸氣回收 去發電。
黃建智指出,中鋼的策略就是利用台電的「需量競價」,在系統高 載時期,台電收購費率較高,趁此時賣電給台電,算是種回饋收入。 此外,中鋼也會利用離峰電力,盡量夜間電力便宜的時候去生產,因 此人員、產線的調度也很重要,如何去優化集中,各項設備的優化也 會累積,視狀況來調整。
黃建智表示,工業電費調漲後,中鋼成本勢必會增加個幾億元,但 中鋼不會什麼都不做。在儲電方面,中鋼目前有三套設施,第一套為 1.8MW,第二套則是2.2MW,第三套今年8月也已經完成,有7.7MW,等 於目前中鋼就有11.7MW的儲能系統,其中也有收入,透過台電的電力 交易平台,收入將近3,000萬元,不過第二套、第三套就不會以售電 為主,而是中鋼自用。
黃建智表示,2022年的303大停電,中鋼其實也遇到一些問題,若 遇到電力突然無法正常供給的時候,就必須仰賴儲能系統,縮短廠區 恢復正常運作的時間,中鋼內部廠區的電網也還必須持續優化,做細 部的調整,不只是儲能可以賣電,而是中鋼要自用。
颱風康芮猛攻台灣,全台交通大亂、超過62萬戶停電,台電全力搶修
颱風康芮來勢洶洶,橫掃全台各地,導致交通運輸陷入混亂,曾停電戶數高達62萬戶。面對這樣的緊急狀況,府院總動員,全力搶修,以確保交通運輸能夠盡速恢復正常,並確保供電無虞。
在這場颱風的威脅下,國營台電公司也不遺餘力地展開搶修工作,為了鼓勵員工們的辛勤付出,公司甚至調整了29項危險工作項目加給,約調漲七成,以慰勞這些搶修的台電人員。
不過,颱風對台灣的影響並未完全局限於停電和交通運輸的混亂。竹科、中科、南科管理局在30日分別成立應變中心,截至31日晚間,這些科學園區均無災情發生。竹科所轄的新竹、竹南、銅鑼、龍潭、宜蘭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等運作正常;南科也維持正常營運;中科則在31日傍晚風雨稍大時,依舊無任何災情,維持正常運作。
然而,颱風強風豪雨的肆虐,導致全國曾停電戶數高達62,128戶,其中484,159戶已修復,但仍有137,121戶尚未復電。台東地區超過30,000戶未復電,桃園、新北市也各有20,000戶以上未復電,共19個縣市出現停電案例。
台電指出,康芮颱風是30年來襲台暴風半徑最大的一次,也是史上首個在10月下旬登陸台灣的強颱。強勁的風勢及雨勢導致部分線路受損及樹枝觸壓電線,導致停電災情。為了加速復電時效,台電已啟動跨區支援機制,擴大搶修量能,目前動員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及屏東等5個區處共14班73人支援花蓮、台東等災情較嚴重地區。
今年台灣頻遭強颱來襲,為了鼓勵員工的辛勤工作,國營司特別調整29項危險工作項目加給,約調漲七成。此外,颱風也導致國內外航班共取消615架次,包括國內線229架次及國際暨兩岸航線316架次,另有15架次國際線航班延誤。預估1日仍有部分航班取消。離島交通船也有11航線、139航次停航,預計1日再停航14航線、127航次。
11月1日,立榮航空返南北竿航班全取消,華信航空下午4時前取消航班,預計1日下午4時後恢復航班。鐵公路方面,台鐵西部區間車機動行駛,區間車全面停駛。高鐵成立防颱應變中心,並調整營運模式。公路局則實施23處預警封閉。
雖然康芮颱風來勢凶猛,但在竹科、中科、南科管理局30日分別成 立應變中心下,截至31日晚間均無災情。竹科方面,所轄新竹、竹南 、銅鑼、龍潭、宜蘭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等科學園區運作正常;南科 亦未有淹水或停電災情,全日維持正常營運;中科直至31日傍晚風雨 稍大,依舊無任何災情,維持正常運作中。
不過,在強風豪雨肆虐下,截至31日下午7時,全國曾停電戶數62 1,280戶,其中484,159戶已修復,但仍有137,121戶尚未復電,包括 台東超過30,000戶未復電,桃園、新北市也各有20,000戶以上未復電 ,共19個縣市出現停電案例。
台電表示,強颱康芮為30年來襲台暴風半徑最大、且為史上首個1 0月下旬登陸台灣的強颱。強勁風勢及雨勢引起部分線路受損及樹枝 觸壓電線,導致停電災情,為加速復電時效,台電已啟動跨區支援機 制、擴大搶修量能,目前已動員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及屏東等5 個區處共14班73人支援花蓮、台東等災情較嚴重地區。
台灣今年頻遇強颱來襲,國營司為此調整29項危險工作項目加給, 約調漲七成,以慰辛勤搶修的台電人員。強風豪雨也導致國內外航班 31日共取消615架次,包括國內線229架次及國際暨兩岸航線316架次 ,另有15架次國際線航班延誤;預估1日仍有部分航班取消。另外, 離島交通船有11航線、139航次停航,預計1日再停航14航線、127航 次。
11月1日也部分國內外航班取消,包括立榮航空返南北竿航班全取 消,華信下午4時前取消,預計1日下午4時後恢復航班。
在鐵公路方面,台鐵西部區間車機動行駛,區間車也全面停駛。高 鐵亦成立防颱應變中心,並調整營運模式。而公路局則實施23處預警 封閉。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29日)在立法院舉行的能源配比報告會中,強調支持台電發展新電廠以及綠能發展的重要性,並以一句「就是支持護國神山台積電」來呼籲各界共同挺進半導體產業。在會中,郭智輝還對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的觀點作出回應,谷立言曾指出台灣水電供應有限,將成為台積電赴美投資的關鍵因素。 郭智輝在會上表示,台灣與美國在能源問題上具有相當深入的討論,並對未來2030年的電力供需表達信心。他強調,只要按照現有計畫進行,並得到各方的支持,台灣的電力將充足無虞,綠電的發展也將同樣蓬勃。 在會議中,郭智輝還回答了關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投資條件。黃仁勳曾提出,為了回台投資,需要100億度的綠電供應。對此,郭智輝不僅一口答應,還表示:「他開出條件,我們可以給他。」此言一出,引發了立法院民眾黨立委張楷的質詢。 張楷質疑,台灣當前綠電總量僅約200億度,黃仁勳的投資條件就佔了總量的二分之一,郭智輝如何能夠保證供應?對此,郭智輝解釋,黃仁勳並非立刻就需要100億度的綠電,經濟部已經與全球大廠保持互動,了解其電力需求時機。他並強調,電力的供應並非一開關就有的,需要創新能源,其中包括風力、太陽能、地熱能以及氫能轉換等綠能技術。 郭智輝的這番說法,不僅展現了台灣在綠能發展上的決心,也凸顯了台積電在台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他呼籲全社會共同支持台電的發展和綠電的推廣,進而確保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發展,維持台灣在國際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期在立法院的會議上,對於明年電價是否會調漲的問題做出了重要回應。他強調,政府最關心的目標是確保民眾的用電成本穩定,並表示撥補台電預算的用途主要是為了補貼民生用電,期待立法院能夠盡快完成審查程序。
在會議中,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提出了關於台電財源的質疑,指出政府已經給予台電約3,000億元的資金支持,並在去年調整了兩次電價。她問及,如果立法院批准經濟部申請的2,000億元補助,未來電價能否保持不調漲,以及是否可以確保明年不會調漲民生電價。對此,卓榮泰表示,今年10月的電價調整並未對民生用電造成影響,而未來政府將會努力維持民生的電價穩定,這將是政府的首要任務。
此外,卓榮泰還提到了經濟部長郭智輝的期望,希望台電的財務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國民黨立委牛煦庭則指出,雖然原物料價格已經逐漸回穩,但台電的支出仍然高居不下,她要求台電在四年內提出財務重整計畫。對此,卓榮泰回應,他希望經濟部長郭智輝能夠加強對台電的監督,並在兩年內讓台電的財務狀況有顯著的好轉。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則關心,如果2,000億元的撥補預算未能到位,台電將如何應對?是否會被迫調漲民生電價,甚至導致破產的風險。卓榮泰解釋,撥補預算的用途也包括了強化電網的韌性,如果這筆預算沒有得到通過,台電的財務缺口將會持續擴大。他強調,電價審議委員會將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考慮,而政府方面則是希望相關預算和追加預算能夠盡快獲得通過。
環評大會今(30)日將對台中電廠(中火)二期環評進行審查,這一議題再次將中火爭議推向了風口浪尖。環保團體呼籲拆除退役燃煤機組,並將燃氣機組減半,但台電強調,中火自2019年起發電量已經不敷應用於台中用電需求,推動新燃氣機組可以同時滿足用電需求並減少煤炭使用。
中火擔負著重要的基載電源任務,雖然它是全台首座經環評審核通過後興建的電廠,但在環保意識抬頭、民眾對空氣品質日益關注的背景下,台電近年來更讓中火加入了「增氣減煤」的行列,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一環。2021年立法院通過「中火以氣換煤」主決議,2022年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台電隨即規劃將中火燃煤機組轉為緊急備用,並以燃氣機組取而代之。燃氣二期計畫則是接續一期計畫,利用原燃煤1號、2號機組用地與空地,設置燃氣3號至6號複循環機組,將台中電廠燃煤5號至10號機組(共六部)轉為緊急備用電力設施。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日上午將召開記者會,並在環評會前「連線」表達台中人民的訴求。立院黨團強調,台中市民支持增設燃氣機組,但中央政府應承諾「新建燃氣必須拆除燃煤」,若只是蓋燃氣而不拆燃煤,將讓下一代面臨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的環境問題。
中部環團在多日前已開始串連中台灣八縣市首長,希望能積極表態,並甚至邀請縣市首長出席環評大會,力圖阻擋中火擴廠。環團的訴求包括要求燃氣機組減半,支持1比1等量「以煤改氣」;要求中火二期燃氣至多新建二部氣電機組,並最遲在2029年達到無煤中火;並且要求將至多四部中火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並對其啟用條件進行嚴格規定。
對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指出,台灣無法提供足夠水電、台積電才會赴美投資,並指出台灣綠能無法滿足未來AI、半導體的需求。
郭智輝昨日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報告能源配比並備詢,他表示,台灣與美國基本上是互補,彼此都有相當深入討論,到2030年為止,若按計畫進行、大家都能夠同意,電是充足的,綠電也是一樣。
郭智輝表示,若大家都支持台電建廠、支持綠電發展,也就是支持半導體在台灣有更大發展,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大家支持台電。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質詢時指出,黃仁勳回台投資條件開出要100億度綠電,郭智輝立即回應,「我們可以給他」。
但張啓楷質疑,台灣綠電僅200億度左右,黃仁勳開口就要走二分之一,經長如何能掛保證?郭智輝回應,黃仁勳不會現在就要100億度綠電,經濟部有跟世界大廠互動,了解對方何時需要多少電力,「但電不是開關打開來就有,需要創電,而綠電包括風力、太陽光電、地熱、氫能轉換等。」
卓榮泰昨日赴立法院報告我國未來能源配比並備詢,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質詢,包含增資、補助,政府給予台電財源已達3,000億元左右,今年漲了兩次電價,經濟部如今又向立院申請2,000億元補助,假使立院都同意,未來可以多久不漲電價?是否能確保明年不漲電價?
卓榮泰回應,今年10月電價調整,並未調漲民生用電,至於明年,政府會努力讓民生穩定,這是政府第一目標。他也提到,經濟部長郭智輝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讓台電財務健全。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原物料價格已趨平穩,台電支出卻仍居高不下,要求以四年為期,提出財務重整計畫。
卓榮泰回應,希望經長郭智輝能督促台電,並在二年內讓台電財務狀況好轉。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則問,若2,000億元撥補未到位,台電如何因應?是否就要漲民生電價?或台電是否就可能破產?
卓榮泰說明,撥補預算也用於強化電網韌性,若2,000億元撥補沒通過,台電財務缺口持續擴大,將來要如何調整,電價審議委員會就會有其考量,站在政院立場,相當希望相關預算、追加預算都能儘速通過。
中火背負重要的基載電源任務,由於汽力機組是以燃煤為主,即便是全台首座經環評審核通過後才興建的電廠,在環保意識抬頭、民眾重視空氣品質後,台電近年更讓中火加入「增氣減煤」,成為能源轉型重要的拼圖。
在2021年立法院通過「中火以氣換煤」主決議、2022年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後,台電規劃中火將燃煤機組轉為緊急備用,改以燃氣機組上線,燃氣二期計畫也是接續一期計畫,利用原燃煤1號、2號機組用地與空地,設置燃氣3號至6號複循環機組後,台中電廠燃煤5號至10號機組(共六部)將依序轉為緊急備用電力設施。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日上午將召開記者會,趕在環評會前「連線」表達台中人民訴求。立院黨團表示,台中支持增設燃氣機組,中央應承諾「新建燃氣必須拆燃煤」,只蓋燃氣不拆燃煤將留給下一代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
中部環團多日前即開始串連中台灣八縣市首長,希望能積極表態,甚至邀請縣市首長出席環評大會,力擋中火擴廠。環團訴求包括要求燃氣機組減半,支持1比1等量「以煤改氣」;中火二期燃氣至多新建二部氣電機組,最遲2029年無煤中火;至多四部中火燃煤機組轉備用,啟用條件要加嚴。
對於部分已安裝電表但尚未安裝通訊模組的用戶,台電指出,已要 求承攬商加速安裝,用戶若有用電異常情形,台電亦可透過現場讀表 的方式分析掌握。
根據台電智慧電表專區,截至9月底止,全台已安裝近323.7萬具智 慧電表,高雄市與新北市皆布建近40萬具,是全台灣智慧電表最多的 縣市前二名。
台電表示,高壓用戶已於2013年全面布建完成,2.5萬戶的用電量 就占全台6成,低壓用戶的數量遠超過高壓用戶,約有1,450萬戶,目 前布建規劃主要採區塊安裝,原則上以用電量較大或較具有節電潛力 等地區為優先。如果用戶申請使用時間電價、需量反應方案,或住家 有設置再生能源併網時,台電也將會主動協助換裝。
有部分已安裝智慧電表卻沒有網路功能,台電說明,目前台電主動 規劃的布建區內,僅約5,000多戶已安裝電表但尚未安裝通訊模組, 主要是由於電表與通訊模組承攬商的安裝時間落差,已要求承攬商加 速趕辦安裝,針對尚未安裝通訊模組的用戶,也可透過現場讀表分析 方式,掌握異常用電。
台電布建智慧電表採逐年分批布建,規劃原則以用電量較大及供電 瓶頸地區等具節電潛力地區作為優先布建目標,目前雖然尚未開放用 戶臨櫃申請,不過,當用戶申請時間電價方案,或住家有設置再生能 源併網時,台電會主動換裝智慧電表。另外,智慧電表由台電統一採 購並依行政院核定的布建規劃期程逐年進行安裝,因此民眾不需要支 付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用;而智慧電表內部運轉所消耗的電力有特別設 計,也不會計入用戶電費帳單。
郭智輝說,經濟部與世界大廠有互動,了解何時需多少電,但電不 是開關開起來就有,必須透過風力、太陽光電、地熱、氫能轉換、碳 捕捉等途徑創電。
立法院29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賴清德政府能源配比及電價 政策」專案報告,朝野立委關切綠電供給是否能滿足產業需求,陪同 備詢的郭智輝表示,世界資料中心大廠都想來台灣,因台灣AI晶片和 伺服器是世界第一,加上電費相對不貴,不過他們希望使用綠電,所 以政府要強化綠電的供應,希望2030年綠能占比提升至30%。
郭智輝直言,長遠來說,零碳是最終目標,但目前「綠」一定要放 在前面,這是選擇性的問題;支持台電建廠、綠電發展就是支持半導 體發展,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支持台電 。
卓榮泰也宣示,因應國際綠色供應鏈趨勢,2030年能源配比將達「 綠電3成,燃煤2成,燃氣5成」目標,在此之前,太陽光電設置量將 從13.6GW增加到2026年20GW,離岸風電從2.7GW增至2028年7.9GW,同 時加速淺層地熱6大案場、10大潛能區開發及探勘,布局深層地熱開 發,並推動對環境影響低的小水力發電。
對核電,郭智輝直言,「在AI時代,電力等於國力,我們不會視而 不見」,但安全、核廢料可處理、具全民共識是最重要的三個前提; 全球發電技術估將於2040年之前就會穩定,因此,他相信在2030年的 時候,世界會有非常大的改變,而核電廠從除役至重啟,至少需耗時 3年到5年。
卓榮泰說,至於新核能技術,現在沒有辦法預測其發展速度和方向 ,但採取絕對開放態度,也願意學習和討論。
卓榮泰在立法院答詢時說明,政府非常感謝參與國產化的業者,沒 有他們,離岸風電前兩階段也不可能陸續開發完成,政府不會讓這些 廠商沒有去向,將從政策面提供實質協助,讓他們往國外發展;經濟 部長郭智輝補充,國產化如果只看國內市場就太小了,政府的政策並 沒有反覆,而是向上走。
郭智輝表示,過去部分風場無法如期併網,是因為資金、技術、國 產化不足等問題,以及受俄烏戰爭影響,歐洲的船無法進來台灣施工 ,都是環境上造成的。
對於立委建議3-3期不應獨尊國產化承諾,必須納入更多風險管理 指標,郭智輝表示,如期併網才能確保綠能政策on time(準時), 他完全同意,因此,3-3期將開始面對這些重點,以能夠如期併網為 第一優先。
卓榮泰回應,經濟部和台電目前對3-3期的規劃就是朝向這樣的目 標在走,希望未來在台灣風場建設到一定程度後,必定要往國際去做 發展,所以培養國際競爭力是必要的。郭智輝也允諾,針對離岸風電 選商規則,經濟部將於3個月內研議並提出檢討報告。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先前說,會持續朝風電國產化努力,希望落實 在地採購零件,嘉惠國內供應商,並帶動綠領人才就業機會,強化能 源韌性,未來也希望支援全球離岸風機市場,爭取全球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