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汰換舊車救空污。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昨(13)日表示,已經掌握10年以上汽機車數量與形式,這次空污法修法正案,出廠10年以上老舊汽車,必要時可加嚴標準,未來以棍棒、胡蘿蔔並進方式要求汰換舊車。
詹順貴昨赴民進黨中常會報告「空污現況與政府作為」,報告指出,每年平均有30.2%的PM2.5來源是大陸,到冬季提高到39.2%,而且冬季時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用煤量與發電度數都往下降,因此空污問題不能簡化變成單一是中火因素。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中裁示,近日PM2.5的問題,相當高比例來自國境外經由大氣環流的擴散移入,這就說明為何在用電量低的冬季,空污情形卻比夏季更為嚴重。她強調,政府必須要讓國民清楚了解包括污染成因在內的正確資訊,才能做好正確的防範,避免讓謠言或錯誤資訊帶來不必要恐慌。
詹順貴表示,許多人認為非核家園政策會增加燃煤發電,導致非核家園轉型背負惡名,但事實並非如此。詹說,政府已提出14+N空污防制策略,降低基礎污染排放,並以滾動式檢討空污改善策略,只要跨部會一同努力,空污防制絕不會影響政府推動非核家園,2025非核家園目標一定可以達成,空污治理不會是非核家園的絆腳石。
對空污防制,詹順貴指出,經過多年改善,台電、中鋼、中油等國營企業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已分別減量35%和19%,經跨部會討論後,國營事業會再繼續改善到47%及30%;其中台電將改變能源結構、提升防治效率;中鋼將在主要排放源增設防制設備;中油則是要推動製程尾氣回收取代重油為燃料。
移動污染源方面,詹順貴指出,空污法修正案第36條規定,主管機關可以視空氣品質需求,加嚴使用10年以上交通工具排放標準,預計109年7月1日上路,屆時可對10年以上汽車,要求最新排放標準。
詹順貴強調,已經盤點好出廠10年以上汽機車的牌照和形式,只要法律工具一出現,就可立即上路。在109年7月1日之前,有兩年半時間緩衝期可鼓勵汰換,不是只有棍棒,還有胡蘿蔔。
不過,環保署目前僅針對一、二期柴油車推出鼓勵汰換措施,並鼓勵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沒有額外對一般汽油車提出補貼鼓勵汰換措施。官員表示,由於舊型柴油車被WHO視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優先補貼要求汰換。(相關新聞見A4)
詹順貴昨赴民進黨中常會報告「空污現況與政府作為」,報告指出,每年平均有30.2%的PM2.5來源是大陸,到冬季提高到39.2%,而且冬季時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用煤量與發電度數都往下降,因此空污問題不能簡化變成單一是中火因素。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中裁示,近日PM2.5的問題,相當高比例來自國境外經由大氣環流的擴散移入,這就說明為何在用電量低的冬季,空污情形卻比夏季更為嚴重。她強調,政府必須要讓國民清楚了解包括污染成因在內的正確資訊,才能做好正確的防範,避免讓謠言或錯誤資訊帶來不必要恐慌。
詹順貴表示,許多人認為非核家園政策會增加燃煤發電,導致非核家園轉型背負惡名,但事實並非如此。詹說,政府已提出14+N空污防制策略,降低基礎污染排放,並以滾動式檢討空污改善策略,只要跨部會一同努力,空污防制絕不會影響政府推動非核家園,2025非核家園目標一定可以達成,空污治理不會是非核家園的絆腳石。
對空污防制,詹順貴指出,經過多年改善,台電、中鋼、中油等國營企業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已分別減量35%和19%,經跨部會討論後,國營事業會再繼續改善到47%及30%;其中台電將改變能源結構、提升防治效率;中鋼將在主要排放源增設防制設備;中油則是要推動製程尾氣回收取代重油為燃料。
移動污染源方面,詹順貴指出,空污法修正案第36條規定,主管機關可以視空氣品質需求,加嚴使用10年以上交通工具排放標準,預計109年7月1日上路,屆時可對10年以上汽車,要求最新排放標準。
詹順貴強調,已經盤點好出廠10年以上汽機車的牌照和形式,只要法律工具一出現,就可立即上路。在109年7月1日之前,有兩年半時間緩衝期可鼓勵汰換,不是只有棍棒,還有胡蘿蔔。
不過,環保署目前僅針對一、二期柴油車推出鼓勵汰換措施,並鼓勵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沒有額外對一般汽油車提出補貼鼓勵汰換措施。官員表示,由於舊型柴油車被WHO視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優先補貼要求汰換。(相關新聞見A4)
經長沈榮津日前宣示,電價上漲會帶動物價,明年4月電價凍漲,將啟動電價穩定基金壓低電價。然而,依台電明(107)年度預算,燃料成本將比今年度大漲400億元,若透過電價穩定基金補貼,成本等於變相由國庫埋單。
立法院經委會昨續審台電明年度預算,根據行政院核定台電預算,明年度採購燃料預算為2,625億元,較今年度2,225億元增加400億元,燃氣、燃煤,以及燃油採購成本全面上漲,分別增加200億元、148億元和109億元。
台電表示,目前國際能源價格維持穩定上漲趨勢,煤、油、氣價格都上漲,短期沒有回落趨勢,所以採購燃料編列預算較今年度增加。
依電價公式,台電成本、利潤除以售電度數就是平均每度電價。台電指出,台電每年售電度數約2,200億度,若燃料採購成本增加400億元,單因燃料成本增加,平均每度電價約需增加0.18元。(註:400除以2200=0.18,供參)
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燃料成本約占總成本55%,實際燃料成本還是要由電價審議會精算,而且電價還需考量人事、設備等其他成本,這部分若減少,也可以平抑燃料成本上升,不能單以燃料成本推估電價。
對於電價帶動物價說法,林全能保證,委員會職責就是「忠實檢視電價成本有沒有準確反映」,物價是否隨電價攀升不會在委員會討論的範圍。
從台電燃煤預算增加可看出燃料成本壓力沈重,台電明年編列購煤預算778億,被立委質疑台中與興達火力電廠分別被減煤500萬噸和60萬噸,共計560萬噸,為何購煤金額不減反增?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解釋,國際燃煤價格一路從每噸80美元,上漲至95美元,漲幅將近20%,預算未隨減煤減少是為了反映成本,量價相抵。台電指出,明年購煤預算每噸原定82美元,現國際價格到95美元,發電壓力很大,台電目前是以100美元評估,未來只能視國際價格操作調整,儘量壓低成本。
不過,最終立院仍決議凍結台電10%購煤預算,約77.8億元,待台電提出能源政策檢討、減煤計畫專案報告後,再評估是否解凍。
立法院經委會昨續審台電明年度預算,根據行政院核定台電預算,明年度採購燃料預算為2,625億元,較今年度2,225億元增加400億元,燃氣、燃煤,以及燃油採購成本全面上漲,分別增加200億元、148億元和109億元。
台電表示,目前國際能源價格維持穩定上漲趨勢,煤、油、氣價格都上漲,短期沒有回落趨勢,所以採購燃料編列預算較今年度增加。
依電價公式,台電成本、利潤除以售電度數就是平均每度電價。台電指出,台電每年售電度數約2,200億度,若燃料採購成本增加400億元,單因燃料成本增加,平均每度電價約需增加0.18元。(註:400除以2200=0.18,供參)
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燃料成本約占總成本55%,實際燃料成本還是要由電價審議會精算,而且電價還需考量人事、設備等其他成本,這部分若減少,也可以平抑燃料成本上升,不能單以燃料成本推估電價。
對於電價帶動物價說法,林全能保證,委員會職責就是「忠實檢視電價成本有沒有準確反映」,物價是否隨電價攀升不會在委員會討論的範圍。
從台電燃煤預算增加可看出燃料成本壓力沈重,台電明年編列購煤預算778億,被立委質疑台中與興達火力電廠分別被減煤500萬噸和60萬噸,共計560萬噸,為何購煤金額不減反增?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解釋,國際燃煤價格一路從每噸80美元,上漲至95美元,漲幅將近20%,預算未隨減煤減少是為了反映成本,量價相抵。台電指出,明年購煤預算每噸原定82美元,現國際價格到95美元,發電壓力很大,台電目前是以100美元評估,未來只能視國際價格操作調整,儘量壓低成本。
不過,最終立院仍決議凍結台電10%購煤預算,約77.8億元,待台電提出能源政策檢討、減煤計畫專案報告後,再評估是否解凍。
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台電估算明年度燃料成本大增400億元,經部擬透過電價穩定基金壓低電價,然而,對工商界來說,電價並非重點,穩定、不限電的供電環境才是企業所關切,電價穩定基金運用機制宜儘早制度化,勿淪為政治操弄的工具。
依新版電價公式設計,電價每次漲跌幅不超過3%,全年不超過6%;也就是說,基金使用時機應該是在每次漲幅超過3%部分,以電價穩定基金補貼。如此既可兼顧民生,讓電價波動不至於過大,亦可讓台電反映成本。
現在經濟部宣示明年4月電價漲幅全透過電價穩定基金補貼,可以說是大大破壞當初「電價公式」設計的宗旨,未能依公式適度反映成本。對電價穩定基金如何運用,過往能源局多模糊帶過,僅表示由電價審議會來決定,預留模糊空間,不免有推託之嫌,應儘速向外界說明電價穩定基金使用時機、使用方式,應建立透明化機制,對外界交代。
倘若開了電價穩定基金「完全凍漲」先例,待明年10月第二次調整電價時,距離年底期中選舉更接近,經部豈有不再利用電價穩定基金凍漲的道理?
目前電價穩定基金逾800億元,基金設立宗旨是讓電價波動不至於過度劇烈,是基於長期供電穩定考量;國際能源價格走勢難以預測,若只為明年選舉考量,全年凍漲電價,把基金用罄,穩定電價反淪為短線護盤的政治工具,就完全違背當初設立的宗旨。
電價應回歸電價公式制度,勿以政治力干預,產業界才能有所本,也才有信心加碼投資,對台灣產業發展才能形成正向循環。
依新版電價公式設計,電價每次漲跌幅不超過3%,全年不超過6%;也就是說,基金使用時機應該是在每次漲幅超過3%部分,以電價穩定基金補貼。如此既可兼顧民生,讓電價波動不至於過大,亦可讓台電反映成本。
現在經濟部宣示明年4月電價漲幅全透過電價穩定基金補貼,可以說是大大破壞當初「電價公式」設計的宗旨,未能依公式適度反映成本。對電價穩定基金如何運用,過往能源局多模糊帶過,僅表示由電價審議會來決定,預留模糊空間,不免有推託之嫌,應儘速向外界說明電價穩定基金使用時機、使用方式,應建立透明化機制,對外界交代。
倘若開了電價穩定基金「完全凍漲」先例,待明年10月第二次調整電價時,距離年底期中選舉更接近,經部豈有不再利用電價穩定基金凍漲的道理?
目前電價穩定基金逾800億元,基金設立宗旨是讓電價波動不至於過度劇烈,是基於長期供電穩定考量;國際能源價格走勢難以預測,若只為明年選舉考量,全年凍漲電價,把基金用罄,穩定電價反淪為短線護盤的政治工具,就完全違背當初設立的宗旨。
電價應回歸電價公式制度,勿以政治力干預,產業界才能有所本,也才有信心加碼投資,對台灣產業發展才能形成正向循環。
經濟部長暗示電價到明年10月都不會調漲。電價漲與不漲,經長說了就算,但也要提醒,如此一來,電價費率審議會卻也形同虛設,根本無法反映成本,遑論專業。
按照電價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設置目的是「建立公平合理電價結構、反映電業合理供應成本、建立電價及各項費率專業審查制度」,以增進全民福祉。但如今電價卻因顧及「政治禁忌」、「民怨禁忌」,即便國際燃料價格確定上漲了,卻又政策性的「凍漲」。
電價費率審議會都還沒召開,經長就可以政策宣誓電價不漲,當中的玄機,正是電價費率委員會是由政府機關、工商及消費者團體、專家學者三方組成,共17席的代表,其中政府機關就占了過半的九席,也就是說,即便外部委員都持反對意見,若按人數表決,還是政府說了算。
正面來看問題,這代表執政者對電價政策負責,但也意味著所有外部委員,都只是來充當政府的橡皮圖章,政府可根據各種不同「禁忌」,對電價下指導棋。不禁令人擔憂,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的電價「凍漲」政策,讓台電公司累積虧損一度逾2,000億元,距宣告破產只一步之遙,這狀況是否再次發生?
日前經濟部表示,因距離明年4月調整電價時間太近,電價費率審議會今年確定不召開,如今經長又暗示,因有800億的電價穩定基金,電價到明年10月都不調漲。如此看來,在台灣,電價這項相當敏感的議題,恐怕還是只能政治決定,與專業無關、成本無關。
按照電價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設置目的是「建立公平合理電價結構、反映電業合理供應成本、建立電價及各項費率專業審查制度」,以增進全民福祉。但如今電價卻因顧及「政治禁忌」、「民怨禁忌」,即便國際燃料價格確定上漲了,卻又政策性的「凍漲」。
電價費率審議會都還沒召開,經長就可以政策宣誓電價不漲,當中的玄機,正是電價費率委員會是由政府機關、工商及消費者團體、專家學者三方組成,共17席的代表,其中政府機關就占了過半的九席,也就是說,即便外部委員都持反對意見,若按人數表決,還是政府說了算。
正面來看問題,這代表執政者對電價政策負責,但也意味著所有外部委員,都只是來充當政府的橡皮圖章,政府可根據各種不同「禁忌」,對電價下指導棋。不禁令人擔憂,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的電價「凍漲」政策,讓台電公司累積虧損一度逾2,000億元,距宣告破產只一步之遙,這狀況是否再次發生?
日前經濟部表示,因距離明年4月調整電價時間太近,電價費率審議會今年確定不召開,如今經長又暗示,因有800億的電價穩定基金,電價到明年10月都不調漲。如此看來,在台灣,電價這項相當敏感的議題,恐怕還是只能政治決定,與專業無關、成本無關。
電價可望在明年10月前凍漲。經濟部長沈榮津昨(11)日宣示,雖然國際能源價格有上漲趨勢,但電價上漲會帶動物價,將透過800多億元電價穩定基金把「電價調漲壓到幾乎沒有。」
沈榮津昨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報告並備詢。綠委黃偉哲直言,油電雙漲在台灣現今社會是「政治上的禁忌」,不論國際能源價格如何,在政治上電價、油價上漲就是不行。然而,現在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定,油價、天然氣價格長期看漲,如何因應?
沈榮津指出,國際能源價格確實有上漲趨勢,惟電價上漲會影響物價,要非常謹慎處理。電價是否上漲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依照現制,明年4月會討論是否調漲電價,若委員會決議電價應調漲,會優先動用電價穩定基金。
原先經濟部僅宣示330度以下民生用電不漲,沈榮津表示,超過330度以上部分也需要注意,調漲也會帶動物價,會盡量「透過電價穩定基金把電價調漲壓到幾乎沒有。」
依照電價公式,經濟部每年4月和10月檢討電價。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預計明年3月審議委員會將開會討論是否調整電價,屆時台電會依照明年上半年發電成本和未來燃料成本推估提出分析報告,再由委員會決議是否調整電價。
因應年初電業法修法,能源局上月公告新版電價公式,原規劃12月召開電價審議會,後決議明年4月再一併討論是否調整電價。
電業法修法後,依規定台電扣掉5%合理利潤後,須提撥超額盈餘當作電價穩定基金,李君禮表示,電價穩定基金運用辦法將在明年上路,3月開完審議委員會若決議調漲電價,就會運用電價穩定基金。
截至今年11月底,台電今年度仍有獲利,稅前盈餘為173億元,少於去年同期216億元。
立法院昨審查台電明年度預算。台電預估,明(107)年預計稅前盈餘為89億元,較今年度預算盈餘減少127億元,主要是因燃料價格較今年度上漲,加上核能發電量減少,燃料及購電支出增加430億元所致。
台電評估,預算為1年多前編列,目前能源上漲趨勢超乎當時預期,明年要維持獲利「會有難度」。
沈榮津昨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報告並備詢。綠委黃偉哲直言,油電雙漲在台灣現今社會是「政治上的禁忌」,不論國際能源價格如何,在政治上電價、油價上漲就是不行。然而,現在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定,油價、天然氣價格長期看漲,如何因應?
沈榮津指出,國際能源價格確實有上漲趨勢,惟電價上漲會影響物價,要非常謹慎處理。電價是否上漲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依照現制,明年4月會討論是否調漲電價,若委員會決議電價應調漲,會優先動用電價穩定基金。
原先經濟部僅宣示330度以下民生用電不漲,沈榮津表示,超過330度以上部分也需要注意,調漲也會帶動物價,會盡量「透過電價穩定基金把電價調漲壓到幾乎沒有。」
依照電價公式,經濟部每年4月和10月檢討電價。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預計明年3月審議委員會將開會討論是否調整電價,屆時台電會依照明年上半年發電成本和未來燃料成本推估提出分析報告,再由委員會決議是否調整電價。
因應年初電業法修法,能源局上月公告新版電價公式,原規劃12月召開電價審議會,後決議明年4月再一併討論是否調整電價。
電業法修法後,依規定台電扣掉5%合理利潤後,須提撥超額盈餘當作電價穩定基金,李君禮表示,電價穩定基金運用辦法將在明年上路,3月開完審議委員會若決議調漲電價,就會運用電價穩定基金。
截至今年11月底,台電今年度仍有獲利,稅前盈餘為173億元,少於去年同期216億元。
立法院昨審查台電明年度預算。台電預估,明(107)年預計稅前盈餘為89億元,較今年度預算盈餘減少127億元,主要是因燃料價格較今年度上漲,加上核能發電量減少,燃料及購電支出增加430億元所致。
台電評估,預算為1年多前編列,目前能源上漲趨勢超乎當時預期,明年要維持獲利「會有難度」。
核四3年封存期將於今年底到期,台電初步規劃,將核四轉型為結合風力、太陽光電以及火力發電的綜合園區,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昨(11)日表示,核四周遭空地如何發展正規劃中,綠能評估可行就會先做,風力、太陽光電都會優先做。至於火力機組部分,燃煤、燃氣機組同時評估。楊偉甫指出,台電會在明年上半年提出核四廠整體轉型計畫,所需預算視規劃情況而定。
楊偉甫表示,計畫出來之後要跟當地居民溝通,有地方支持推動起來才會順利。現在當地比較擔心火力電廠部分,若規劃燃氣機組,投入成本比較高,且還需要建置接收站,若是燃煤機組,現有港口就可以運輸,但兩者都不排除,但現在規劃是綠能優先。
台電表示,核四廠區以及周遭土地共有480公頃,包含山地和平地。平地部分約有120公頃可優先使用,其中用於核四廠區已占約60公頃,粗估至少還有60公頃以上土地可用於綠能火力園區。
至於核四封存廠區設備部分,楊偉甫指出,核四資產處理是另一回事,目前核燃料棒還在接洽當中,計畫也還需再經過審計單位評估,透過經濟部來處理。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補充,庫存設備材料台電會去評估能否立即運用,核四資產設備要如何處理,以資產利用最大化為原則,這需交由行政院核定。至於核燃料處理進度,核四廠內有1,744束燃料棒,當初花費新台幣80億元採購。林德福表示,年底前將與美商奇異公司簽訂處理合約,在2至3年內全部運完。
楊偉甫表示,計畫出來之後要跟當地居民溝通,有地方支持推動起來才會順利。現在當地比較擔心火力電廠部分,若規劃燃氣機組,投入成本比較高,且還需要建置接收站,若是燃煤機組,現有港口就可以運輸,但兩者都不排除,但現在規劃是綠能優先。
台電表示,核四廠區以及周遭土地共有480公頃,包含山地和平地。平地部分約有120公頃可優先使用,其中用於核四廠區已占約60公頃,粗估至少還有60公頃以上土地可用於綠能火力園區。
至於核四封存廠區設備部分,楊偉甫指出,核四資產處理是另一回事,目前核燃料棒還在接洽當中,計畫也還需再經過審計單位評估,透過經濟部來處理。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補充,庫存設備材料台電會去評估能否立即運用,核四資產設備要如何處理,以資產利用最大化為原則,這需交由行政院核定。至於核燃料處理進度,核四廠內有1,744束燃料棒,當初花費新台幣80億元採購。林德福表示,年底前將與美商奇異公司簽訂處理合約,在2至3年內全部運完。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1)日主持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拍板《空污法》修正草案,未來若遭遇空污嚴重惡化時,部分需以台電燃煤機組降載因應,並刪除燃氣機組空污排放「天花板」,補足燃煤機組降載的供電空缺。
《空污法》修正案預計本周四送行政院會通過,明年農曆年前可望經立法院臨時會三讀。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昨表示,根據第14條,若遇空污惡化緊急情況,將要求台電燃煤機組降載,並以燃氣機組補足其供電空缺,排除燃氣機組空污排放天花板上限,經環保署與經濟部「會商」後,原則由環保署定案。
目前我國運轉中的天然氣接收站有2座,分別位於台中港及高雄永安,若空污嚴重惡化導致燃煤機組降載,燃氣機組是否足以因應供電缺口?蔡鴻德指出,需優先盤點燃氣機組負擔的供電缺口,才會會商經濟部確認燃煤機組降載量,避免因空污導致缺電問題。
空污總量管制攸關供電,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未來遇到停、限電危機時,期待能有鬆綁總量管制空間,即臨時上修甲電廠空污排放量,因應乙電廠排除故障期間的供電缺口。
蔡鴻德指出,除燃氣機組補足燃煤機組降載缺口明定於《空污法》修正草案中,其餘因應停、限電危機措施將回歸《能源管理辦法》規範。
經長沈榮津也說,環境保護跟經濟發展應取得平衡點,為避免大開空污防制漏洞,當備轉容量率到達一定數值才可申請放寬排除管制上限。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也指出,外界希望燃煤電廠減少使用量,減少燃煤透過燃氣機組是最大選項,若能在特殊情境下讓燃氣機組申請放寬空污管制總量,就可彌補燃煤機組減少的發電量。能源局長林全能補充,未來燃氣機組如何放寬,應會在空污法子法明訂。
《空污法》大翻修有6大修正亮點,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轉述行政立法協調會共識指出,固定污染源將從燃料、產品源頭管制,限制燃料成分及混燒比例,而工廠排放標準將增訂有害空污項目,並考量健康風險訂定排放標準值;同時擴大刑罰管制對象從行為人至負責人及監督策劃人,罰鍰則從100萬提升20倍至2,000萬,追償不當利得。
此外,全台有120萬輛二行程機車等移動污染源,此次修法將加嚴出廠10年以上交通工具的排放標準;交通工具管制目標擴增至船舶、施工機具等;並劃設空氣品質維護區,禁止柴油汽、機等車駛入,否則將處以1,500元至6萬元不等罰鍰,目前全台已有61處空品淨區,未來有望持續增加。
《空污法》修正案預計本周四送行政院會通過,明年農曆年前可望經立法院臨時會三讀。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昨表示,根據第14條,若遇空污惡化緊急情況,將要求台電燃煤機組降載,並以燃氣機組補足其供電空缺,排除燃氣機組空污排放天花板上限,經環保署與經濟部「會商」後,原則由環保署定案。
目前我國運轉中的天然氣接收站有2座,分別位於台中港及高雄永安,若空污嚴重惡化導致燃煤機組降載,燃氣機組是否足以因應供電缺口?蔡鴻德指出,需優先盤點燃氣機組負擔的供電缺口,才會會商經濟部確認燃煤機組降載量,避免因空污導致缺電問題。
空污總量管制攸關供電,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未來遇到停、限電危機時,期待能有鬆綁總量管制空間,即臨時上修甲電廠空污排放量,因應乙電廠排除故障期間的供電缺口。
蔡鴻德指出,除燃氣機組補足燃煤機組降載缺口明定於《空污法》修正草案中,其餘因應停、限電危機措施將回歸《能源管理辦法》規範。
經長沈榮津也說,環境保護跟經濟發展應取得平衡點,為避免大開空污防制漏洞,當備轉容量率到達一定數值才可申請放寬排除管制上限。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也指出,外界希望燃煤電廠減少使用量,減少燃煤透過燃氣機組是最大選項,若能在特殊情境下讓燃氣機組申請放寬空污管制總量,就可彌補燃煤機組減少的發電量。能源局長林全能補充,未來燃氣機組如何放寬,應會在空污法子法明訂。
《空污法》大翻修有6大修正亮點,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轉述行政立法協調會共識指出,固定污染源將從燃料、產品源頭管制,限制燃料成分及混燒比例,而工廠排放標準將增訂有害空污項目,並考量健康風險訂定排放標準值;同時擴大刑罰管制對象從行為人至負責人及監督策劃人,罰鍰則從100萬提升20倍至2,000萬,追償不當利得。
此外,全台有120萬輛二行程機車等移動污染源,此次修法將加嚴出廠10年以上交通工具的排放標準;交通工具管制目標擴增至船舶、施工機具等;並劃設空氣品質維護區,禁止柴油汽、機等車駛入,否則將處以1,500元至6萬元不等罰鍰,目前全台已有61處空品淨區,未來有望持續增加。
賴揆6日宣示,台中火力發電廠兩部新燃氣機組,提前兩年至2023 年完工。對此,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昨(7)表示,第五天然氣接收站 環評前置作業需同步提前,若環評作業順利縮短,中火第一部燃氣新 機組可望在2023年9月提前完工。
楊偉甫表示,台電規劃在台中港自建第五天然氣接收站計畫正加速 進行,目前天然氣接收站計畫完成內部評估,已提至經濟部,近期會 將計畫提報至行政院,由政院主導的專案小組協助環評。
台電第五天然氣接收站原訂2024年完工,但須經環評,能否提前完 工仍有變數。楊偉甫認為,相較於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台電第五 接收站在台中港內,面臨環評爭議會較小,預計明年上半年提出環評 。
中火要新增兩部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各為130萬瓩,由台電自建第 五天然氣接收站來供氣。對於氣源,楊偉甫表示,除自建接收站外, 還要再和中油研商氣源供應。他強調,二者要同步進行,天然氣調度 才可互相調配。
楊偉甫表示,一旦順利,中火第一部機組會在2023年提早完工,另 一部機組會提早至2024年完工。
此外,高雄興達電廠燃氣機組計畫也可望提前上陣。楊偉甫表示, 正在評估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計畫能否提前。
惟燃氣機組也受到空污排放總量管制,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 現在排放總量固定,沒有彈性空間,希望空污法修法給予部分彈性, 若遇到火力機組破管、燃煤機組空污降載等供電緊急情況,燃氣機組 空污排放可排除在總量管制外。
目前台灣僅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分別為中油永安接收站、台中接 收站,中油擬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接收站,並擴建台中接收站;台電 擬在基隆自建第四(協和)接收站,在台中港自建第五接收站。
楊偉甫表示,台電規劃在台中港自建第五天然氣接收站計畫正加速 進行,目前天然氣接收站計畫完成內部評估,已提至經濟部,近期會 將計畫提報至行政院,由政院主導的專案小組協助環評。
台電第五天然氣接收站原訂2024年完工,但須經環評,能否提前完 工仍有變數。楊偉甫認為,相較於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台電第五 接收站在台中港內,面臨環評爭議會較小,預計明年上半年提出環評 。
中火要新增兩部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各為130萬瓩,由台電自建第 五天然氣接收站來供氣。對於氣源,楊偉甫表示,除自建接收站外, 還要再和中油研商氣源供應。他強調,二者要同步進行,天然氣調度 才可互相調配。
楊偉甫表示,一旦順利,中火第一部機組會在2023年提早完工,另 一部機組會提早至2024年完工。
此外,高雄興達電廠燃氣機組計畫也可望提前上陣。楊偉甫表示, 正在評估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計畫能否提前。
惟燃氣機組也受到空污排放總量管制,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 現在排放總量固定,沒有彈性空間,希望空污法修法給予部分彈性, 若遇到火力機組破管、燃煤機組空污降載等供電緊急情況,燃氣機組 空污排放可排除在總量管制外。
目前台灣僅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分別為中油永安接收站、台中接 收站,中油擬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接收站,並擴建台中接收站;台電 擬在基隆自建第四(協和)接收站,在台中港自建第五接收站。
為防制空污,地方政府接連核減生煤使用量,其中,台中火力發電 廠9座機組遭減煤24%、興達火力發電廠冬季也遭減煤2成。台電粗估 ,中火燃煤發電減少約61億度,需增加80萬噸天然氣需求因應,如此 台電擔憂增加用量將減少安全存量天數,將增加能源調度風險。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指出,天然氣供應牽涉到天然氣來源、儲存等問 題,台電正積極與中油協調增加天然氣供應,增加80萬噸天然氣供應 大致無虞,相較之下,天然氣輸送會是挑戰。
楊偉甫指出,台灣天然氣是透過船運進口,會受到天候因素影響, 若天候不佳影響船隻進港,就會影響供電穩定。天然氣安全存量是否 會因此降至7天安全存量是一大顧慮,要避免這種極端情況發生。
由於天然氣發電成本高於燃煤發電,是否對電價造成影響?楊偉甫 認為,對電價可能會有影響,粗估發電成本會因此增加1%至2%,但 攤提到電價公式中,影響幅度小,且電價調漲否,由電價審議委員會 決定。
經部官員表示,目前台灣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約在7至12天之間, 因地方減煤要求,台電需增加向中油採購天然氣數量,這部分油電二 家國營事業要再去協調;惟提升天然氣發電量將增加能源調度風險。
對照鄰近國家,日本天然氣安全存量為14天,南韓12天,皆高於台 灣。
官員表示,能源局將提高天然氣安全存量法定天數,並增訂罰則, 2019年法定安全存量為7天,2022年提高至8天,2025年提高到11天, 最後在2027年達到14天。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指出,天然氣供應牽涉到天然氣來源、儲存等問 題,台電正積極與中油協調增加天然氣供應,增加80萬噸天然氣供應 大致無虞,相較之下,天然氣輸送會是挑戰。
楊偉甫指出,台灣天然氣是透過船運進口,會受到天候因素影響, 若天候不佳影響船隻進港,就會影響供電穩定。天然氣安全存量是否 會因此降至7天安全存量是一大顧慮,要避免這種極端情況發生。
由於天然氣發電成本高於燃煤發電,是否對電價造成影響?楊偉甫 認為,對電價可能會有影響,粗估發電成本會因此增加1%至2%,但 攤提到電價公式中,影響幅度小,且電價調漲否,由電價審議委員會 決定。
經部官員表示,目前台灣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約在7至12天之間, 因地方減煤要求,台電需增加向中油採購天然氣數量,這部分油電二 家國營事業要再去協調;惟提升天然氣發電量將增加能源調度風險。
對照鄰近國家,日本天然氣安全存量為14天,南韓12天,皆高於台 灣。
官員表示,能源局將提高天然氣安全存量法定天數,並增訂罰則, 2019年法定安全存量為7天,2022年提高至8天,2025年提高到11天, 最後在2027年達到14天。
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日前召集跨部會協商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替代 方案,張昨(6)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今日清晨5點將與環團一同現勘 第三接收站預定地及周邊環境退潮時的情況,目前替代方案普遍獲得 環團與專家學者的認同,不過仍需持續溝通,期待盡快推動第三接收 站進度。
張景森表示,替代方案秉持3大原則,藻礁及沙灘不填土、活水交 換以及設施上岸;原來預定將G1區域65公頃土地填海造陸,現取消「 活埋」藻礁的計畫,改建離岸碼頭讓海水自由流動,有望對藻礁生長 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比目前的情況還要好。
取消填海造陸計畫後,張景森說,所有設施都要上岸,並且在原有 的天然沙灘上興建,台電的熱水排水口也要改道,避免破壞生態,希 望藉此將延宕一年多的中油第三接收站「趕進度」,不過還需要進一 步與環團多溝通。
張景森表示,另已要求台電及中油,針對環團提出的將第三接收站 移至林口、台北港、台中等地之方案,深入研究分析並將困難對外說 清楚,力求面對面溝通,雖目前還不知道環團的態度,但期望儘速獲 得共識。
台電規畫,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2023年1月啟用,2024年7月9號機上 線,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持續延宕,恐將會導致後續大潭電廠2 機組無氣可用,影響整體供電情形。
張景森表示,替代方案秉持3大原則,藻礁及沙灘不填土、活水交 換以及設施上岸;原來預定將G1區域65公頃土地填海造陸,現取消「 活埋」藻礁的計畫,改建離岸碼頭讓海水自由流動,有望對藻礁生長 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比目前的情況還要好。
取消填海造陸計畫後,張景森說,所有設施都要上岸,並且在原有 的天然沙灘上興建,台電的熱水排水口也要改道,避免破壞生態,希 望藉此將延宕一年多的中油第三接收站「趕進度」,不過還需要進一 步與環團多溝通。
張景森表示,另已要求台電及中油,針對環團提出的將第三接收站 移至林口、台北港、台中等地之方案,深入研究分析並將困難對外說 清楚,力求面對面溝通,雖目前還不知道環團的態度,但期望儘速獲 得共識。
台電規畫,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2023年1月啟用,2024年7月9號機上 線,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持續延宕,恐將會導致後續大潭電廠2 機組無氣可用,影響整體供電情形。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不只是要替電動機車普設充(換)電池站,中油董事長戴謙發揮創意,未來打算拉攏鄰近社區大樓做為基載能源,將社區內多餘太陽能綠電,收集到加油站作為儲能站,讓綠能源源不絕,進一步成為穩定供應來源。
戴謙舉例,夏天太陽大,但在白天許多人都外出上班,社區用電量可能不大,加裝太陽能板形同浪費。中油思考如何充分運用綠能,例如在加油站建置儲能系統,將多餘綠電留下來,不論是回售給台電或是其他用戶,都是很好的選項。
戴謙認為,不是只有台電才能做基載,透過積沙成塔的概念,綠能也可成為基載。
不只是要替電動機車普設充(換)電池站,中油董事長戴謙發揮創意,未來打算拉攏鄰近社區大樓做為基載能源,將社區內多餘太陽能綠電,收集到加油站作為儲能站,讓綠能源源不絕,進一步成為穩定供應來源。
戴謙舉例,夏天太陽大,但在白天許多人都外出上班,社區用電量可能不大,加裝太陽能板形同浪費。中油思考如何充分運用綠能,例如在加油站建置儲能系統,將多餘綠電留下來,不論是回售給台電或是其他用戶,都是很好的選項。
戴謙認為,不是只有台電才能做基載,透過積沙成塔的概念,綠能也可成為基載。
空汙問題嚴重,成為國人健康隱形殺手,秋冬季節一到,全國西部 走廊一片霧茫茫,近日北中南民眾都十分「有感」。但管制空汙與供 電穩定,孰輕孰重?賴揆將面臨兩難抉擇。
環保署與經濟部這次在空汙法修法中,針對「會同」或「會商」產 生的爭議,正是環保與經濟多年來衝突的「縮影」,尤其這兩年,火 力發電所在綠營執政縣市,均以改善空汙為名要求台塑麥寮汽電、中 火、興達等減少生煤使用量,造成電力短缺,光中火缺口就占全國供 電2%。
面對賴揆在「五缺」對策宣示,明年備轉容量達6%以上、不缺電 等宣示,台電董總恐怕最忐忑難安。不過,賴揆也無法置身事外,因 為一旦缺電,執政團隊不可能只拿董總或經長當祭品對外交代,賴揆 拚經濟確保供電穩定承諾一旦跳票,內外資勢不敢來台投資,對台灣 投資動能疲弱更雪上加霜。
環保署不想被經濟部掐住脖子,擬掌控防制空汙自主權,不難理解 。尤其據學界統計,2016年台灣一整年PM2.5濃度低於15微克天數, 竟只有不到10天。更糟的是,台灣因肺癌死亡人數逐年飆升,空汙的 可怕夢魘,環保署自無法視若無睹。
只不過,經濟部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在蔡政府2025年全面轉型走 向非核家園之際,經濟部除一面力推再生能源,另一面也要力求電力 穩定供應,若轉型過程年年缺電,「非核家園」不過是天邊美麗的彩 虹罷了,禁不起檢驗。因此,經濟部苦心孤詣設法穩定供電及確保能 源安全之際,地方群起減煤的效應,是「穩定供電」不可承受之重。
即使未來燃氣占比要調至50%,但燃氣碳排也會超過許可上限,加 上燃氣只要海象不佳或人為疏失,就可能斷氣,氣源從哪來,能否穩 定供應,在在都面臨挑戰。
減煤和非核形成強烈矛盾,蔡政府放著尚未除役的核一、二廠不用 ,卻時時擔心減煤對供電的衝擊。看來,賴揆在為空汙和能源安全扮 公道伯之際,應務實考量祭出核電最後手段的適當時機了!
環保署與經濟部這次在空汙法修法中,針對「會同」或「會商」產 生的爭議,正是環保與經濟多年來衝突的「縮影」,尤其這兩年,火 力發電所在綠營執政縣市,均以改善空汙為名要求台塑麥寮汽電、中 火、興達等減少生煤使用量,造成電力短缺,光中火缺口就占全國供 電2%。
面對賴揆在「五缺」對策宣示,明年備轉容量達6%以上、不缺電 等宣示,台電董總恐怕最忐忑難安。不過,賴揆也無法置身事外,因 為一旦缺電,執政團隊不可能只拿董總或經長當祭品對外交代,賴揆 拚經濟確保供電穩定承諾一旦跳票,內外資勢不敢來台投資,對台灣 投資動能疲弱更雪上加霜。
環保署不想被經濟部掐住脖子,擬掌控防制空汙自主權,不難理解 。尤其據學界統計,2016年台灣一整年PM2.5濃度低於15微克天數, 竟只有不到10天。更糟的是,台灣因肺癌死亡人數逐年飆升,空汙的 可怕夢魘,環保署自無法視若無睹。
只不過,經濟部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在蔡政府2025年全面轉型走 向非核家園之際,經濟部除一面力推再生能源,另一面也要力求電力 穩定供應,若轉型過程年年缺電,「非核家園」不過是天邊美麗的彩 虹罷了,禁不起檢驗。因此,經濟部苦心孤詣設法穩定供電及確保能 源安全之際,地方群起減煤的效應,是「穩定供電」不可承受之重。
即使未來燃氣占比要調至50%,但燃氣碳排也會超過許可上限,加 上燃氣只要海象不佳或人為疏失,就可能斷氣,氣源從哪來,能否穩 定供應,在在都面臨挑戰。
減煤和非核形成強烈矛盾,蔡政府放著尚未除役的核一、二廠不用 ,卻時時擔心減煤對供電的衝擊。看來,賴揆在為空汙和能源安全扮 公道伯之際,應務實考量祭出核電最後手段的適當時機了!
為救空氣品質,環保署長李應元昨(30)日表示,明年520時,如果PM2.5紅色警戒站日數減量未達2015年的20%,他會提辭呈負起政治責任。但他希望能給相關單位一些時間,「這些事情不可能一天就改變」。
李應元說,2015年紅色空汙警戒站日數為997次,若明年520沒有減兩成、即低於798次,他會下台負起政治責任。
他表示,空汙減量不可能一天就改變,因此以2015年為基準年,2016年要比基準年減一成、2017年減兩成,到2019年底要比基準年減五成。2019年底PM2.5濃度要降18%。
不過李應元訂下的空汙減二成目標,今年內就可達標,因為截至11月底,今年紅色警戒站日數為374次,不太可能超過798次。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指出,近期已盤點完成國營事業包含台電、中鋼及中油等的空汙減量空間,應該做什麼降低汙染排放、什麼時候要改善等期程都已排出來,也將持續管制工廠鍋爐,減少汙染排放。
李應元表示,南韓首爾人可以節省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若六都人民平均每人每年節電1,000度,一年就可讓三部台中火力機組停機。他說,首爾有980萬人,一年省了96億度電,平均一人節了千度電;若台灣六都1,620萬人,平均每人每年節千度電,約可節160億度電,是台中火力發電廠三部火力發電機組一年發電量。
最近一連三天,空氣都會維持不良狀態,要等東北季風南下,吹散汙染物,才有機會變好,尤其南部要明天以後才有降雨機會。
台灣空氣行動聯盟召集人葉光芃醫師表示,面對嚴重空汙紅害,只是「人民有感、政府無感」。如果強烈颱風來襲,政府會如何看待?理論上八小時前就能做空汙預報了,在國外也是這樣,至少一天三次,清晨民眾出門上班前會示警,小朋友是否適合到戶外上課等。
李應元說,2015年紅色空汙警戒站日數為997次,若明年520沒有減兩成、即低於798次,他會下台負起政治責任。
他表示,空汙減量不可能一天就改變,因此以2015年為基準年,2016年要比基準年減一成、2017年減兩成,到2019年底要比基準年減五成。2019年底PM2.5濃度要降18%。
不過李應元訂下的空汙減二成目標,今年內就可達標,因為截至11月底,今年紅色警戒站日數為374次,不太可能超過798次。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指出,近期已盤點完成國營事業包含台電、中鋼及中油等的空汙減量空間,應該做什麼降低汙染排放、什麼時候要改善等期程都已排出來,也將持續管制工廠鍋爐,減少汙染排放。
李應元表示,南韓首爾人可以節省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若六都人民平均每人每年節電1,000度,一年就可讓三部台中火力機組停機。他說,首爾有980萬人,一年省了96億度電,平均一人節了千度電;若台灣六都1,620萬人,平均每人每年節千度電,約可節160億度電,是台中火力發電廠三部火力發電機組一年發電量。
最近一連三天,空氣都會維持不良狀態,要等東北季風南下,吹散汙染物,才有機會變好,尤其南部要明天以後才有降雨機會。
台灣空氣行動聯盟召集人葉光芃醫師表示,面對嚴重空汙紅害,只是「人民有感、政府無感」。如果強烈颱風來襲,政府會如何看待?理論上八小時前就能做空汙預報了,在國外也是這樣,至少一天三次,清晨民眾出門上班前會示警,小朋友是否適合到戶外上課等。
近日國內紅害肆虐,環保署昨日啟動紅色一級預警,並大陣仗召開記者會,環保署長李應元最後只呼籲全民節電、並且宣示明年520負責政治責任。此兩項說法,凸顯出執政黨對空氣汙染防制已黔驢技窮,恐將承擔偏頗能源政策的政治後果。
近年來各縣市政府、環保署都非常積極減排,對固定汙染源管制一再加嚴,也不斷要求電廠降載,但從中央到地方官員都感受到,明明很認真在管制、減排,幾乎所有管制政策都使上了,空汙改善依然很有限,人民依然不滿。
近來幾波空汙,很明顯都是來自境內汙染,加上天候條件無法消散所致,而境內PM2.5最大來源就是火力電廠,因此環保署每每遇紅害都要協調台電降載,但降載又會危及供電穩定性,並非長久之計。
而且為了2025年能源轉型,火力電廠比重還會提升,2025年之後也無法退場,因為再生能源必須靠火力電廠備援,現今德國情況就是如此。這意味著,即便2025年能源轉型成功,花大錢蓋綠電、買綠電,國內空汙也不會改善,人民不會滿意。
面對人民對空汙議題高度關切,若蔡政府依然堅持非核家園神主牌,就得採取更激烈的管制措施,包括大幅提高電價鼓勵節電、仿效新加坡或上海採「擁車證制度」、開徵交通擁塞費、管制車輛進入市區等等手段,然而選舉在即,執政黨又顯得投鼠忌器。
受困於偏頗、失衡的能源政策,又沒魄力採行更激進的空汙管制措施,人民感受最深的空汙勢將無解,政策相互制肘,自我綑綁,最後執政終落入困境。
近年來各縣市政府、環保署都非常積極減排,對固定汙染源管制一再加嚴,也不斷要求電廠降載,但從中央到地方官員都感受到,明明很認真在管制、減排,幾乎所有管制政策都使上了,空汙改善依然很有限,人民依然不滿。
近來幾波空汙,很明顯都是來自境內汙染,加上天候條件無法消散所致,而境內PM2.5最大來源就是火力電廠,因此環保署每每遇紅害都要協調台電降載,但降載又會危及供電穩定性,並非長久之計。
而且為了2025年能源轉型,火力電廠比重還會提升,2025年之後也無法退場,因為再生能源必須靠火力電廠備援,現今德國情況就是如此。這意味著,即便2025年能源轉型成功,花大錢蓋綠電、買綠電,國內空汙也不會改善,人民不會滿意。
面對人民對空汙議題高度關切,若蔡政府依然堅持非核家園神主牌,就得採取更激烈的管制措施,包括大幅提高電價鼓勵節電、仿效新加坡或上海採「擁車證制度」、開徵交通擁塞費、管制車輛進入市區等等手段,然而選舉在即,執政黨又顯得投鼠忌器。
受困於偏頗、失衡的能源政策,又沒魄力採行更激進的空汙管制措施,人民感受最深的空汙勢將無解,政策相互制肘,自我綑綁,最後執政終落入困境。
近期嚴重空汙問題,地方政府紛對燃煤火力電廠祭出反空汙措施, 要求台電減少生煤使用量,供電出現沈重壓力。不過據悉,桃園大潭 電廠7部燃氣機組已於11月初超過環評承諾空汙排放上限,至今已超 標排放336噸氮氧化物,粗估增加8千萬噸碳排,且仍持續增加,若燃 煤改燃氣機組,也有空汙排放超標問題。
經長沈榮津昨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可理解地方維繫空氣品質壓力 ,但他也呼籲:「電是大家要用的,是嚴肅問題」,中央電力供應也 面臨嚴峻挑戰,要取得平衡點。
燃氣機組碳排遠低於燃煤機組,地方政府多以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 管制,據悉,今年因為供電吃緊,尤其是北部用電需求較大,大潭電 廠為穩定供電,氮氧化物排放量已於11月2日超過上限值4759噸。
依台電估算,大潭電廠超標後一直到昨日已多發出2.2億度電。也 就是說,以燃氣機組每度僅排放0.369公斤碳排計算,大潭電廠已超 標排放8千萬噸碳排。
台電表示,超出排放標準將面臨地方政府罰款命運,不過為穩定供 電,只能持續發電,並於非尖峰時段降載因應。目前台電大潭、通霄 、興達、南部和大林共22部燃氣機組,除了大潭電廠面臨空汙排放上 限超標問題外,其餘燃氣電廠並無此問題。
台中火力電廠9部機組明年遭減500萬噸生煤使用量,將短少約45億 度電;興達電廠也已有2部機組被高雄市府要求至明年3月要減煤約1 5萬噸,將再短少3.6億度電;再加上雲林台塑麥寮電廠也還在與地方 政府商討明年生煤分配量,明年供電狀況更加嚴峻。
沈榮津指出,中火被減煤量相當於一部55萬瓩火力發電機組的發電 量,中火為基載電廠,會從燃氣機組調度,不過,燃氣機組也要考慮 到環評、天然氣存量的問題,正請台電研擬因應措施。未來有沒有可 能中火全改為燃氣機組?沈榮津說,要考量能源多元化,否則一旦天 然氣接收站出問題,「將是國安問題」。台電昨緊急召開應變會議, 台電董座楊偉甫表示,缺口將透過燃氣電廠補齊,然而,大潭等電廠 已面臨環評空汙排放上限,會與地方政府協調,能否放寬限制,盼「 增大彈性」。
經長沈榮津昨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可理解地方維繫空氣品質壓力 ,但他也呼籲:「電是大家要用的,是嚴肅問題」,中央電力供應也 面臨嚴峻挑戰,要取得平衡點。
燃氣機組碳排遠低於燃煤機組,地方政府多以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 管制,據悉,今年因為供電吃緊,尤其是北部用電需求較大,大潭電 廠為穩定供電,氮氧化物排放量已於11月2日超過上限值4759噸。
依台電估算,大潭電廠超標後一直到昨日已多發出2.2億度電。也 就是說,以燃氣機組每度僅排放0.369公斤碳排計算,大潭電廠已超 標排放8千萬噸碳排。
台電表示,超出排放標準將面臨地方政府罰款命運,不過為穩定供 電,只能持續發電,並於非尖峰時段降載因應。目前台電大潭、通霄 、興達、南部和大林共22部燃氣機組,除了大潭電廠面臨空汙排放上 限超標問題外,其餘燃氣電廠並無此問題。
台中火力電廠9部機組明年遭減500萬噸生煤使用量,將短少約45億 度電;興達電廠也已有2部機組被高雄市府要求至明年3月要減煤約1 5萬噸,將再短少3.6億度電;再加上雲林台塑麥寮電廠也還在與地方 政府商討明年生煤分配量,明年供電狀況更加嚴峻。
沈榮津指出,中火被減煤量相當於一部55萬瓩火力發電機組的發電 量,中火為基載電廠,會從燃氣機組調度,不過,燃氣機組也要考慮 到環評、天然氣存量的問題,正請台電研擬因應措施。未來有沒有可 能中火全改為燃氣機組?沈榮津說,要考量能源多元化,否則一旦天 然氣接收站出問題,「將是國安問題」。台電昨緊急召開應變會議, 台電董座楊偉甫表示,缺口將透過燃氣電廠補齊,然而,大潭等電廠 已面臨環評空汙排放上限,會與地方政府協調,能否放寬限制,盼「 增大彈性」。
台灣空汙問題嚴重警戒,環保署長李應元昨(30)宣示防治空汙決 心,強調明年520之前,空氣品質指標PM2.5紅色警戒站日數減量未達 20%,也就是未減至798次時,他將會負起「政治責任」,主動向賴 揆請辭,而政務副署長詹順貴也表示同進退。
另為對抗空汙,賴揆昨接受三立電視專訪時,再拋我國全面使用電 動車時程表,力推2030年電動機車、2040年電動汽車相關政策,預計 近期對外公布。賴揆強調,台灣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通政策,研擬比照 英國、法國、德國等,2040年不再販賣汽柴油汽車,並過渡到電動車 時代。賴指出,放眼一線國際城市,2030年將禁止使用燃油機車,並 轉變為電動機車,距離2030年還有13年,政院正在研擬分3年、5年、 10年、12年等階段,逐步實施電動機車,2040年接著電動汽車。
針對移動汙染源,李應元昨召開記者會表示,雖然世界各國主要城 市,包括倫敦、北京、上海等城市則實施壅塞費等措施,單雙日汽車 入城管制,義大利米蘭、羅馬、新加坡,針對移動汙染源都有管制措 施,購車甚至要取得購車證,「但我們不希望國家走到這個階段」。
上任後深感亟需改善嚴重空汙的壓力,李表示,空汙減量不可能一 天就改變,他提出以2015年為基準,每年PM2.5紅色警戒站日應每年 減少10%、兩年減少20%,總共4年要減少50%。
李應元說,針對台中火力發電廠等工業汙染源,已提出1年2000億 元空汙防治方案,希望提供經濟誘因與季節性空汙費差別費率訂價, 減少秋冬季工業汙染源排放,環保署也請地方依預警等級管制要領, 加強汙染減量工作,並請台電依備載等因素調度調整。
全台周三幾乎天空灰濛濛,李應元解釋,受到偏東風的影響,南部 空汙狀況先嚴重,然後向中、北部擴散,使得全台都陷入嚴重狀況。
另為對抗空汙,賴揆昨接受三立電視專訪時,再拋我國全面使用電 動車時程表,力推2030年電動機車、2040年電動汽車相關政策,預計 近期對外公布。賴揆強調,台灣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通政策,研擬比照 英國、法國、德國等,2040年不再販賣汽柴油汽車,並過渡到電動車 時代。賴指出,放眼一線國際城市,2030年將禁止使用燃油機車,並 轉變為電動機車,距離2030年還有13年,政院正在研擬分3年、5年、 10年、12年等階段,逐步實施電動機車,2040年接著電動汽車。
針對移動汙染源,李應元昨召開記者會表示,雖然世界各國主要城 市,包括倫敦、北京、上海等城市則實施壅塞費等措施,單雙日汽車 入城管制,義大利米蘭、羅馬、新加坡,針對移動汙染源都有管制措 施,購車甚至要取得購車證,「但我們不希望國家走到這個階段」。
上任後深感亟需改善嚴重空汙的壓力,李表示,空汙減量不可能一 天就改變,他提出以2015年為基準,每年PM2.5紅色警戒站日應每年 減少10%、兩年減少20%,總共4年要減少50%。
李應元說,針對台中火力發電廠等工業汙染源,已提出1年2000億 元空汙防治方案,希望提供經濟誘因與季節性空汙費差別費率訂價, 減少秋冬季工業汙染源排放,環保署也請地方依預警等級管制要領, 加強汙染減量工作,並請台電依備載等因素調度調整。
全台周三幾乎天空灰濛濛,李應元解釋,受到偏東風的影響,南部 空汙狀況先嚴重,然後向中、北部擴散,使得全台都陷入嚴重狀況。
台中市府昨(29)日通過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第1至8號與第10號機組,共9座機組許可證展延案,中火遭減煤年500萬噸、減幅24%。無獨有偶,高雄市府環保局昨也要求台電興達發電廠,自收到公文起到明年3月,減少2成燃煤用量,改以天然氣機組替代發電,做為展延操作許可證條件。
中火建廠以來首度生煤量遭減,台電每年發電將出現45億度缺口,約占全台發電量2%,供電壓力沈重,若改以燃氣機組替代,將多支出39億元成本。
台電台中火力電廠共計9座燃煤機組許可證展延案,11月24日提出補正,允諾減煤年315萬噸,減幅15%;全廠空氣污染物減量5%,但台中市環保局昨逕予核定中火要減煤年500萬噸、減幅約24%,由每年2,100萬噸刪減至1,600萬噸;全廠空氣污染物減量24%,創下中火1992年啟用後,首次核減生煤的紀錄。
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市府呼籲中火盡速調整生煤使用,明年2月24日許可證到期前,要做到符合市府規定用量,以減輕空汙影響程度。白智榮強調,中火展延審查核定權,是市府權限,若台電對上述核定有異議,可提出訴願行政救濟。
中火生煤遭減24%如何確保供電穩定?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原本台電自提減少315萬噸生煤,與市府要求差距185萬噸,年發電量差距約45億度,目前台電年發電量約2,300億度,減少45億度等於出現2%缺口,對供電會造成壓力。供電缺口將以天燃氣機組替代,粗估約需增加60萬噸天然氣用量,惟燃氣機組也有環保限制,且天然氣供應來源也是很大挑戰。
目前燃煤發電成本每度1.31元、燃氣每度2.18元,也就是說,台電發電成本支出將增39億元。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增加成本是否反映在電價,要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中火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55萬瓩,9部燃煤機組裝置容量計495萬瓩。林德福表示,夏季尖峰時段燃煤、燃氣機組基本上需要滿載發電,大方向上會減少中火冬季發電量,以因應夏季的供電所需。
繼台中市府後,高雄市府昨晚也跟進,以減少污染排放為由,要求台電興達電廠收到公文起至明年3月為止,減少20%、約15萬噸燃煤用量,改以天然氣機組替代。林德福表示,興達電廠展延許可證於今年7月11日到期,台電到期前半年就密切與市府意見交流,目前尚未收到進一步資料。
中火建廠以來首度生煤量遭減,台電每年發電將出現45億度缺口,約占全台發電量2%,供電壓力沈重,若改以燃氣機組替代,將多支出39億元成本。
台電台中火力電廠共計9座燃煤機組許可證展延案,11月24日提出補正,允諾減煤年315萬噸,減幅15%;全廠空氣污染物減量5%,但台中市環保局昨逕予核定中火要減煤年500萬噸、減幅約24%,由每年2,100萬噸刪減至1,600萬噸;全廠空氣污染物減量24%,創下中火1992年啟用後,首次核減生煤的紀錄。
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市府呼籲中火盡速調整生煤使用,明年2月24日許可證到期前,要做到符合市府規定用量,以減輕空汙影響程度。白智榮強調,中火展延審查核定權,是市府權限,若台電對上述核定有異議,可提出訴願行政救濟。
中火生煤遭減24%如何確保供電穩定?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原本台電自提減少315萬噸生煤,與市府要求差距185萬噸,年發電量差距約45億度,目前台電年發電量約2,300億度,減少45億度等於出現2%缺口,對供電會造成壓力。供電缺口將以天燃氣機組替代,粗估約需增加60萬噸天然氣用量,惟燃氣機組也有環保限制,且天然氣供應來源也是很大挑戰。
目前燃煤發電成本每度1.31元、燃氣每度2.18元,也就是說,台電發電成本支出將增39億元。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增加成本是否反映在電價,要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中火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55萬瓩,9部燃煤機組裝置容量計495萬瓩。林德福表示,夏季尖峰時段燃煤、燃氣機組基本上需要滿載發電,大方向上會減少中火冬季發電量,以因應夏季的供電所需。
繼台中市府後,高雄市府昨晚也跟進,以減少污染排放為由,要求台電興達電廠收到公文起至明年3月為止,減少20%、約15萬噸燃煤用量,改以天然氣機組替代。林德福表示,興達電廠展延許可證於今年7月11日到期,台電到期前半年就密切與市府意見交流,目前尚未收到進一步資料。
電價確定暫時先不漲。因應電業法修法,經濟部研擬新版電價公式,並在本月公告,考量若現在召開電價審議會,與下次明年4月調整電價時間太接近,經濟部決議本次電價審議會暫不召開,待明年4月再研擬是否調整電價。
另外,受益於國際油價大漲,中油、台塑大賺,立委提案設立油價平穩基金平抑油價漲跌。惟經濟部仍需進一步研究。
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新版電價公式11月才公告,台電需要時間評估成本,大概要明年1月才能送件,離明年4月下次調整電價時間太接近,經研議決定明年4月再討論電價是否調整。
配合年初電業法修法,經濟部研擬新版電價公式,維持每年4月、10月調整電價機制,增列每次跌幅3%地板,並同意台電將災損分攤至成本,經濟部原擬於近期召開電價審議會,最後決定今年不召開,今年電價確定不動。
油價部分,今年國際油價從年初至今不斷攀升,中油受益於油價上漲,截至今年10月盈餘達412億元。
立委提案設立油價平穩基金,比照台電電價平穩基金方式,待油價大幅波動時,用以平抑油價。
經長沈榮津指出,過去有討論過是否設立油價平穩基金,不過,現有浮動油價公式,原油大跌時對油公司不利,大漲則會對油公司有利,因為有成本落差,要再請國營會檢討。對此,國營會也表示會回去評估,官員說,若有油價平穩基金,原油大跌時油價波動不致太大,大漲時中油也不致出現太多超額盈餘。
另外,受益於國際油價大漲,中油、台塑大賺,立委提案設立油價平穩基金平抑油價漲跌。惟經濟部仍需進一步研究。
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新版電價公式11月才公告,台電需要時間評估成本,大概要明年1月才能送件,離明年4月下次調整電價時間太接近,經研議決定明年4月再討論電價是否調整。
配合年初電業法修法,經濟部研擬新版電價公式,維持每年4月、10月調整電價機制,增列每次跌幅3%地板,並同意台電將災損分攤至成本,經濟部原擬於近期召開電價審議會,最後決定今年不召開,今年電價確定不動。
油價部分,今年國際油價從年初至今不斷攀升,中油受益於油價上漲,截至今年10月盈餘達412億元。
立委提案設立油價平穩基金,比照台電電價平穩基金方式,待油價大幅波動時,用以平抑油價。
經長沈榮津指出,過去有討論過是否設立油價平穩基金,不過,現有浮動油價公式,原油大跌時對油公司不利,大漲則會對油公司有利,因為有成本落差,要再請國營會檢討。對此,國營會也表示會回去評估,官員說,若有油價平穩基金,原油大跌時油價波動不致太大,大漲時中油也不致出現太多超額盈餘。
台中市環保局昨(29)日有條件通過台中火力發電廠九部機組操作許可證展延,要求中火每年生煤許可總量,必須從2,100萬噸降至1,600萬噸,每年削減500萬噸,減幅24%,這也是中火建廠以來首次核減生煤用量。
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強調,中火九部機組許可證展延申請,到明年2月24日許可證到期之間,還有三個月緩衝期,屆時若中火未落實減煤減排,將依「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裁罰最高100萬元罰款,並得按日連罰。
台中火力發電廠發電機組操作許可證展延,將從明年2月25日起為期兩年,並適用新的減煤規定,到2020年2月24日止。
但據了解,中火全廠生煤每年實際使用量平均在1,840萬噸左右,若依台中市環保局昨天核減數量計算,實際減幅僅約13%。白智榮說,大砍中火生煤使用量,可以讓中火不會再有所謂「火力全開」的狀況。
中火今年11月6日首次提出第1至第8與第10號機等九部機組許可證展延申請,但因中火對於減煤、減排及改善期程,在申請書中「隻字未提」,未落實中央與地方環保政策目標,也不符合市民期待,遭到環保局退件。
白智榮指出,環保局在11月24日接獲中火補正資料,文件中雖已補充說明階段性許可量減煤比率為15%,但與自治條例階段減煤目標仍有落差。
白智榮說,環保局依國家電力發展規劃,台電電力調度特性及汙染防制設施進度等多方面嚴加審查,最後核定全廠生煤許可總量每年2,100萬噸削減500萬噸,用量降至1,600萬噸。
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強調,中火九部機組許可證展延申請,到明年2月24日許可證到期之間,還有三個月緩衝期,屆時若中火未落實減煤減排,將依「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裁罰最高100萬元罰款,並得按日連罰。
台中火力發電廠發電機組操作許可證展延,將從明年2月25日起為期兩年,並適用新的減煤規定,到2020年2月24日止。
但據了解,中火全廠生煤每年實際使用量平均在1,840萬噸左右,若依台中市環保局昨天核減數量計算,實際減幅僅約13%。白智榮說,大砍中火生煤使用量,可以讓中火不會再有所謂「火力全開」的狀況。
中火今年11月6日首次提出第1至第8與第10號機等九部機組許可證展延申請,但因中火對於減煤、減排及改善期程,在申請書中「隻字未提」,未落實中央與地方環保政策目標,也不符合市民期待,遭到環保局退件。
白智榮指出,環保局在11月24日接獲中火補正資料,文件中雖已補充說明階段性許可量減煤比率為15%,但與自治條例階段減煤目標仍有落差。
白智榮說,環保局依國家電力發展規劃,台電電力調度特性及汙染防制設施進度等多方面嚴加審查,最後核定全廠生煤許可總量每年2,100萬噸削減500萬噸,用量降至1,600萬噸。
台中市環保局昨(29)日「有條件」展延台中火力發電廠申請九部機組操作許可證,要求中火明年2月25日起的生煤許可須減量24%。台電對此回應表示,中火將因此少發45億度電,對整體供電有極大壓力。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中火生煤用量減幅很大,台電電力調度會優先保證讓中火於夏季尖峰期滿載發電,春季、秋冬時靠電力調度撐過。
台電表示,台中市府要求中火的生煤減少年用量,比台電提的減少計畫,兩者之間差距高達185萬噸,影響中火發電量約減少45億度。
台電表示,由於短少45億度的發電量非常大,若以天然氣機組替代,燃氣機組也有環保排放的限制,且台電粗估約需增加60萬噸天然氣用量,對中油的天然氣供應來源也是很大挑戰,對整體供電造成極大壓力。
按中市府要求,中火必須由2,100萬噸削減500萬噸,總計用量降至1,600萬噸,減幅高達24%。台電本月24日送交補件提的減少生煤許可量315萬噸,降幅15%。
至於這是否對明年夏天供電帶來壓力?經濟部僅表示,能否改以天然氣發電,台電還在精算中,過幾天可以更明朗。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中火生煤用量減幅很大,台電電力調度會優先保證讓中火於夏季尖峰期滿載發電,春季、秋冬時靠電力調度撐過。
台電表示,台中市府要求中火的生煤減少年用量,比台電提的減少計畫,兩者之間差距高達185萬噸,影響中火發電量約減少45億度。
台電表示,由於短少45億度的發電量非常大,若以天然氣機組替代,燃氣機組也有環保排放的限制,且台電粗估約需增加60萬噸天然氣用量,對中油的天然氣供應來源也是很大挑戰,對整體供電造成極大壓力。
按中市府要求,中火必須由2,100萬噸削減500萬噸,總計用量降至1,600萬噸,減幅高達24%。台電本月24日送交補件提的減少生煤許可量315萬噸,降幅15%。
至於這是否對明年夏天供電帶來壓力?經濟部僅表示,能否改以天然氣發電,台電還在精算中,過幾天可以更明朗。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