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8)日表示,核四不發電,最快四年後就需面對分區限電,屆時調度方式將首重支援產業用電,民生其次。
核四封存,若無替代電源,將會在2018年出現限電風險。根據經濟部評估,高耗能產業如鋼鐵、石化、水泥、汽車產業將首當其衝。
除製造業外,官員透露,服務業用電量比製造業小,但北部供電原就吃緊,且工商業密集,桃園航空城未來缺電風險也增大。
張家祝說,他不定期主持排除投資障礙跨部會會議,以往土地問題為大宗,但水電供應隱憂已漸浮現,不僅國內投資可能冷卻,重大公共建設運作也有困難。
據了解,核四封存將影響製造業投資,尤其是電子業與機械業的投、增資意願。
若電力不足,民生、工業供電如何抉擇?張家祝說,工業用電占整體用電六成,電子業就高達五分之一,有些產業更是一缺電「就會垮掉」。他說,沒有產業,怎麼支撐民生?所以若限電,會優先調度供電給產業。
相關人士表示,工業限電除會造成重大損失之外,還會造成立即性工安及環保問題;限民生用電,較不會有大規模傷害。
張家祝表示,台電主管去年底就示警,北部變電所無法動工,導致北部地區今、明年供電有疑慮。由於電力調度環環相扣,除興建中用於舉行世大運的遠雄大巨蛋恐無電可用,也將影響捷運松山線及鄰近內湖、南港等科學園區;變電所興建不及,勢必得調度電力,但調度空間不斷受限縮,核四不發電,未來要從哪調電也是問題。
今年聖嬰現象恐再現,夏天用電拉緊報。
核四廠封存停工,核三廠一號、二號及核一廠二號機組歲修停機,台電大潭電廠一部發電機組原預定昨天歲修,台電緊急決定大潭電廠該部機組延後兩天進入歲修,大潭電廠六部機組全天更以每小時438萬發電量滿載發電,解決國內用電吃緊危機。
核四封存,若無替代電源,將會在2018年出現限電風險。根據經濟部評估,高耗能產業如鋼鐵、石化、水泥、汽車產業將首當其衝。
除製造業外,官員透露,服務業用電量比製造業小,但北部供電原就吃緊,且工商業密集,桃園航空城未來缺電風險也增大。
張家祝說,他不定期主持排除投資障礙跨部會會議,以往土地問題為大宗,但水電供應隱憂已漸浮現,不僅國內投資可能冷卻,重大公共建設運作也有困難。
據了解,核四封存將影響製造業投資,尤其是電子業與機械業的投、增資意願。
若電力不足,民生、工業供電如何抉擇?張家祝說,工業用電占整體用電六成,電子業就高達五分之一,有些產業更是一缺電「就會垮掉」。他說,沒有產業,怎麼支撐民生?所以若限電,會優先調度供電給產業。
相關人士表示,工業限電除會造成重大損失之外,還會造成立即性工安及環保問題;限民生用電,較不會有大規模傷害。
張家祝表示,台電主管去年底就示警,北部變電所無法動工,導致北部地區今、明年供電有疑慮。由於電力調度環環相扣,除興建中用於舉行世大運的遠雄大巨蛋恐無電可用,也將影響捷運松山線及鄰近內湖、南港等科學園區;變電所興建不及,勢必得調度電力,但調度空間不斷受限縮,核四不發電,未來要從哪調電也是問題。
今年聖嬰現象恐再現,夏天用電拉緊報。
核四廠封存停工,核三廠一號、二號及核一廠二號機組歲修停機,台電大潭電廠一部發電機組原預定昨天歲修,台電緊急決定大潭電廠該部機組延後兩天進入歲修,大潭電廠六部機組全天更以每小時438萬發電量滿載發電,解決國內用電吃緊危機。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8)日親上火線說明,核四停工不等於停建、廢棄,也不涉及重大政策變更。他強調,行政部門已在合法框架下,做出最大讓步,盼以核四公投留給下一代選擇權。
針對核四封存、停工後,國內恐將面臨電價上漲、缺限電危機,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未來電價漲幅要視發電配比決定,不過,若是一座核電廠都不要,以能發電較穩定的天然氣廠取代設算,未來電價將漲四成。
近期經濟部也指示,台電在6月底前估算核四日後重新「啟封」所需成本,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說,一號機與二號機情況不同,需要精算。一位台電主管也提及,在美國曾有核電在封存十多年後啟封,耗費30億美元,仍比蓋一座新電廠便宜。
府院黨上周日做成兩決議,一是即日起核四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二是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為避免台灣重演2000年民進黨政府宣布核四停建,造成股市重挫,江揆昨天一早帶著副院長毛治國、張家祝與黃重球,一同對外說明。台股盤中由黑翻紅,昨天以小漲作收。
江揆表示,核四廠機組封存與停工,不同於停建核四,更不是廢棄核四,「停建、廢棄是指,現在、將來都不會用核四,等於是把過去投資的2,800多億元丟掉」,停工則是保留給下一代可以選擇使用的機會。
他強調,核四停工符合去年2月立院朝野協商共識,不涉及重大政策變更。當時朝野協商要求,核四廠僅可進行已發包或與安檢工作有關工程,其餘包括二號機應立即停工,據此,目前核四一號機尚在安檢作業中;二號機去年迄今都處停工狀態。
江揆形容,過去政院是核四安檢通過後,就做公投,但是現在政府明白說要「封存」、不會放置燃料棒,而且也無公投時間表,這已是政府做出很大讓步了。
針對核四封存、停工後,國內恐將面臨電價上漲、缺限電危機,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未來電價漲幅要視發電配比決定,不過,若是一座核電廠都不要,以能發電較穩定的天然氣廠取代設算,未來電價將漲四成。
近期經濟部也指示,台電在6月底前估算核四日後重新「啟封」所需成本,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說,一號機與二號機情況不同,需要精算。一位台電主管也提及,在美國曾有核電在封存十多年後啟封,耗費30億美元,仍比蓋一座新電廠便宜。
府院黨上周日做成兩決議,一是即日起核四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二是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為避免台灣重演2000年民進黨政府宣布核四停建,造成股市重挫,江揆昨天一早帶著副院長毛治國、張家祝與黃重球,一同對外說明。台股盤中由黑翻紅,昨天以小漲作收。
江揆表示,核四廠機組封存與停工,不同於停建核四,更不是廢棄核四,「停建、廢棄是指,現在、將來都不會用核四,等於是把過去投資的2,800多億元丟掉」,停工則是保留給下一代可以選擇使用的機會。
他強調,核四停工符合去年2月立院朝野協商共識,不涉及重大政策變更。當時朝野協商要求,核四廠僅可進行已發包或與安檢工作有關工程,其餘包括二號機應立即停工,據此,目前核四一號機尚在安檢作業中;二號機去年迄今都處停工狀態。
江揆形容,過去政院是核四安檢通過後,就做公投,但是現在政府明白說要「封存」、不會放置燃料棒,而且也無公投時間表,這已是政府做出很大讓步了。
核四封存,將造成台灣每年電力缺口約193億度,相當於全年用電量5%。為補足用電缺口,政府擬三管齊下,包括經濟部擬爭取核一、二廠延役、開放新一波民營電廠,以及台電計劃在桃園大潭電廠新增三部天然氣發電機組,全力搶救缺口。
依經濟部發布最新備用容量率預估,最快2018年備用容量率會降至9.8%,2021年一口氣降至5.4%,確定一定會限電。官員表示,在此時程下,要補足缺口,無縫接軌,唯一方法就是核一、二廠延役。
目前核一廠已經在2010年向原能會申請延役,但一直被擱置,預期將在2018、2019年陸續除役,核二廠一號機預定2021年除役,二號機在2023年除役,目前都尚未提出延役申請。核三廠則陸續在2024年至2025年間除役。三個核電廠的發電量是400億度,因此若能順利延役,不僅可補齊缺口,還可增加供給量。
其次則是開發新一波民營電廠,增加供電。經濟部長張家祝昨日表示,民營電廠發電主要是自用,若有餘裕,台電過去也是以補貼方式向民營電廠購電,未來向民營電廠購電也會反應在電價成本上。台電公布,截至今年3月,向民營電廠的購電成本為每度3.09元,高於平均每度電價2.88,可預見成本會增加。
同時台電計畫在桃園大潭電廠新增三部天然氣發電機組,每年約增發電108億度。然而興建電廠有環評要突破,且時間須八至十年,無法補上原訂2015、2017年要運轉的核四一號、二號機。
台電副總兼發言人李鴻洲表示,台電早已計畫在桃園大潭新增三部天然氣發電機組,由於原是替核一、二、三廠延役所預備,原訂計畫是十年左右完工,而今若要彌補核四缺口,仍需突破環評、增建第三方天然氣接收站等阻礙。
依經濟部發布最新備用容量率預估,最快2018年備用容量率會降至9.8%,2021年一口氣降至5.4%,確定一定會限電。官員表示,在此時程下,要補足缺口,無縫接軌,唯一方法就是核一、二廠延役。
目前核一廠已經在2010年向原能會申請延役,但一直被擱置,預期將在2018、2019年陸續除役,核二廠一號機預定2021年除役,二號機在2023年除役,目前都尚未提出延役申請。核三廠則陸續在2024年至2025年間除役。三個核電廠的發電量是400億度,因此若能順利延役,不僅可補齊缺口,還可增加供給量。
其次則是開發新一波民營電廠,增加供電。經濟部長張家祝昨日表示,民營電廠發電主要是自用,若有餘裕,台電過去也是以補貼方式向民營電廠購電,未來向民營電廠購電也會反應在電價成本上。台電公布,截至今年3月,向民營電廠的購電成本為每度3.09元,高於平均每度電價2.88,可預見成本會增加。
同時台電計畫在桃園大潭電廠新增三部天然氣發電機組,每年約增發電108億度。然而興建電廠有環評要突破,且時間須八至十年,無法補上原訂2015、2017年要運轉的核四一號、二號機。
台電副總兼發言人李鴻洲表示,台電早已計畫在桃園大潭新增三部天然氣發電機組,由於原是替核一、二、三廠延役所預備,原訂計畫是十年左右完工,而今若要彌補核四缺口,仍需突破環評、增建第三方天然氣接收站等阻礙。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28)日表示,核四停工,可讓核四列為台電「資產」而非「負債」;若是「停建」,則從「投資」轉為「負債」,導致台電破產,「若要台電不破產就只能增資,結果仍是全民埋單。」
杜紫軍說,台電若要增資,最終須送到立法院同意,萬一立法院不同意,台電就將破產清算,短期電力供應雖不致產生問題,但將長期來看,台電破產將影響信評,包括採買燃料等財務調度將出現問題。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昨天出席江揆記者會時,也被問及,何不就讓台電破產,再分割為四、五間小公司,落實電業自由化,黃重球苦笑,「因破產而分割,品項、鑑價都會不好,這種做法在國外來看,也很奇怪」,目前政院研議中的電業法,會針對自由化另案處理。
杜紫軍說,台電若要增資,最終須送到立法院同意,萬一立法院不同意,台電就將破產清算,短期電力供應雖不致產生問題,但將長期來看,台電破產將影響信評,包括採買燃料等財務調度將出現問題。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昨天出席江揆記者會時,也被問及,何不就讓台電破產,再分割為四、五間小公司,落實電業自由化,黃重球苦笑,「因破產而分割,品項、鑑價都會不好,這種做法在國外來看,也很奇怪」,目前政院研議中的電業法,會針對自由化另案處理。
談到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你心裡面浮現出的形象是什麼?是企業家夫人?前台視主播?四個孩子的媽媽?以上答案都對,但在過去的一年,你可能更常聽到、看到陳藹玲的身分是「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發起人」。
陳藹玲出身媒體,過去20年持續透過富邦文教基金推動親子教養、媒體素養等活動,這回踏上第一線呼籲「停建核四」,直接碰觸台灣爭論多年仍無進度的話題。
「這不是一個反動,是透過理性溝通,幫政府做對的事。」陳藹玲說,富邦文教基金會一直在推動媒體素養、生命教育,鼓勵青少年利用工具去搜集資料、思辨各種議題,勇於參與、成為積極的公民,這剛好是個practice(實踐)。
對於核電的安全性,她透露,原本也覺得「政府沒這樣講,OK啦!」直到2012年底,與朋友蔡康永的聚會,眼見向來談話平溫的蔡康永突然非常激動、憂心地講到核電的危險性,才讓她起了好奇心。
發揮新聞人的本性,做了很多功課後,陳藹玲才與家人分享心得,發現小孩也知道核電和想像中的認知不同。陳藹玲說,「一定要先了解、先關心。」這份心,促使她和一群同樣關心台灣下一代的媽媽們在去年3月成立「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要用教育與理性的訴求,喚起民眾重視核電廠議題。
「大家都以為不建核四就會沒電,過去幾年在最熱的日子,台電還有20%備載電量。」過去一年來,陳藹玲馬不停蹄研究資料、與馬英九總統見面表達來自民間的聲音。
如今的她,已從核電門外漢變成專家,在記者採訪時,可以不看資料,講出各種國內外佐證數據,包括根據IEA統計,台灣每人每年用電量高居全球第11名,而前十名均為擁有天然資源國家,又如過去20年中,台灣二氧化碳增加量為全球第八大。
陳藹玲也從自己、家庭的食衣住行落實節能減碳。飲食方面,她不吃肉類、海鮮已經19年,加上近幾年科學資料顯示肉食者的碳排量遠高於茹素,更堅定她的信念,影響所及,大董(媒體對陳藹玲的夫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的稱呼)只要中午不應酬,也只吃蔬果養生;她也常透過momo、安心購等網站下單小農商品,方便又節能。
住的方面,去年3月,家中全面替換LED燈,每月可省25%電費,更換費用在一、二年內便可回本,蔡家成員更是相互監督,看看誰出房門沒關燈、關電腦。
行的方面,即便是身為國內第二大民營金控董事長夫人,若剛好遇上家中車子沒空,陳藹玲從文教基金會下班時,就會直接搭公車回家,連大董也曾跟她一起搭過公車,就連捷運也是陳藹玲帶媽媽出遊的快速幫手,而她的兒子、女兒也是現在台北市最夯Ubike的使用者,她希望自己也有機會一試。
衣的方面,她直言,真的是比較難抗拒的事,但還是會儘量選擇質感好的基本款衣服,不僅可以多穿幾年,也可以跟大女兒分享。
除家庭到企業,富邦金控也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去年主動更換節能的辦公室照明設備,並推廣營業據點招牌燈提早一小時關閉等節能減碳自主管理措施,已連續三年獲得行政院環保署頒發「節能減碳行動標章」。
儘管做了這麼多,仍不足以滿足行動力十足的陳靄玲。她新近的目標是促成政府單位成立專責、客觀、公正的核能管制委員會,早早給台灣民眾更安心的居住家園。
陳藹玲出身媒體,過去20年持續透過富邦文教基金推動親子教養、媒體素養等活動,這回踏上第一線呼籲「停建核四」,直接碰觸台灣爭論多年仍無進度的話題。
「這不是一個反動,是透過理性溝通,幫政府做對的事。」陳藹玲說,富邦文教基金會一直在推動媒體素養、生命教育,鼓勵青少年利用工具去搜集資料、思辨各種議題,勇於參與、成為積極的公民,這剛好是個practice(實踐)。
對於核電的安全性,她透露,原本也覺得「政府沒這樣講,OK啦!」直到2012年底,與朋友蔡康永的聚會,眼見向來談話平溫的蔡康永突然非常激動、憂心地講到核電的危險性,才讓她起了好奇心。
發揮新聞人的本性,做了很多功課後,陳藹玲才與家人分享心得,發現小孩也知道核電和想像中的認知不同。陳藹玲說,「一定要先了解、先關心。」這份心,促使她和一群同樣關心台灣下一代的媽媽們在去年3月成立「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要用教育與理性的訴求,喚起民眾重視核電廠議題。
「大家都以為不建核四就會沒電,過去幾年在最熱的日子,台電還有20%備載電量。」過去一年來,陳藹玲馬不停蹄研究資料、與馬英九總統見面表達來自民間的聲音。
如今的她,已從核電門外漢變成專家,在記者採訪時,可以不看資料,講出各種國內外佐證數據,包括根據IEA統計,台灣每人每年用電量高居全球第11名,而前十名均為擁有天然資源國家,又如過去20年中,台灣二氧化碳增加量為全球第八大。
陳藹玲也從自己、家庭的食衣住行落實節能減碳。飲食方面,她不吃肉類、海鮮已經19年,加上近幾年科學資料顯示肉食者的碳排量遠高於茹素,更堅定她的信念,影響所及,大董(媒體對陳藹玲的夫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的稱呼)只要中午不應酬,也只吃蔬果養生;她也常透過momo、安心購等網站下單小農商品,方便又節能。
住的方面,去年3月,家中全面替換LED燈,每月可省25%電費,更換費用在一、二年內便可回本,蔡家成員更是相互監督,看看誰出房門沒關燈、關電腦。
行的方面,即便是身為國內第二大民營金控董事長夫人,若剛好遇上家中車子沒空,陳藹玲從文教基金會下班時,就會直接搭公車回家,連大董也曾跟她一起搭過公車,就連捷運也是陳藹玲帶媽媽出遊的快速幫手,而她的兒子、女兒也是現在台北市最夯Ubike的使用者,她希望自己也有機會一試。
衣的方面,她直言,真的是比較難抗拒的事,但還是會儘量選擇質感好的基本款衣服,不僅可以多穿幾年,也可以跟大女兒分享。
除家庭到企業,富邦金控也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去年主動更換節能的辦公室照明設備,並推廣營業據點招牌燈提早一小時關閉等節能減碳自主管理措施,已連續三年獲得行政院環保署頒發「節能減碳行動標章」。
儘管做了這麼多,仍不足以滿足行動力十足的陳靄玲。她新近的目標是促成政府單位成立專責、客觀、公正的核能管制委員會,早早給台灣民眾更安心的居住家園。
核四停工風暴延燒,鋼鐵業估算,台灣若不用核電,鋼鐵產業成本每年最高增加155億元。豐興、東鋼、威致等電爐煉鋼廠更悲觀地認為,成本墊高後,部分市場將拱手讓人,業界以「割地賠款」形容即將到來的困境。
自5月10日到9月底近四個月,台電實施夏日限電,有不同方案給業者選擇,豐興、東鋼、威致等5月10日就開始實施,屆時電爐煉鋼廠產量將大幅縮減30%以上。
業界指出,未來若電費上漲,不排除自行擴大減產來因應,屆時產能利用率偏低、設備閒置,將深度侵蝕產業結構。
自5月10日到9月底近四個月,台電實施夏日限電,有不同方案給業者選擇,豐興、東鋼、威致等5月10日就開始實施,屆時電爐煉鋼廠產量將大幅縮減30%以上。
業界指出,未來若電費上漲,不排除自行擴大減產來因應,屆時產能利用率偏低、設備閒置,將深度侵蝕產業結構。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28)日不願表態擁核或反核立場,但強調充足且穩定供電,是晶圓廠營運的必要條件,未來擴產計畫會視供電情況而定。
台積電是高通、蘋果、聯發科等大廠重要夥伴,也是台灣重量級權值股。因應龐大訂單需求,台積電多次表態近年將維持高資本支出,今年資本支出上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是台灣半導體業投資手筆最大的業者。
業界人士認為,晶圓廠擴產資金、土地需求大,若未來台灣電力供應不足,影響台積電擴產計畫,不僅衝擊台積電後續營運動能、減少台灣人才就業機會,更會牽動全球電子業供應鏈,影響甚大。
台積電表示,充足穩定的供電是晶圓廠營運必要條件,現階段電價雖然占公司營運成本不高,但電力供應充足與穩定與否,確實攸關台積電重大投資動向。
台積電表示,公司雖不樂見營運成本增高,但為了有充足且穩定的供電,若須調漲電價,還是會接受。
台積電因獨吃蘋果A8處理器訂單,未來也將分食大部分蘋果下世代A9訂單,公司本季起加快20及16奈米製程進度及衝刺產能。半導體設備商透露,台積電預定在明年底之前,20╱16奈米月產能衝刺到11萬片,藉此拉開競爭對手差距。
據了解,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主要用在高階製程產能擴充,旗下南科14廠第五期計畫(P5廠)已正式量產蘋果處理器產品;第六期計畫(P6廠)規劃下半年完工,隨即開始裝機;第七期計畫(P7廠)則會在2015年5月加入量產行列。
外資近期持續力挺台積電,近二日仍站在買方,買超張數7,085張,昨日買超張數3,202張,收盤價119元,上漲0.5元。
台積電是高通、蘋果、聯發科等大廠重要夥伴,也是台灣重量級權值股。因應龐大訂單需求,台積電多次表態近年將維持高資本支出,今年資本支出上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是台灣半導體業投資手筆最大的業者。
業界人士認為,晶圓廠擴產資金、土地需求大,若未來台灣電力供應不足,影響台積電擴產計畫,不僅衝擊台積電後續營運動能、減少台灣人才就業機會,更會牽動全球電子業供應鏈,影響甚大。
台積電表示,充足穩定的供電是晶圓廠營運必要條件,現階段電價雖然占公司營運成本不高,但電力供應充足與穩定與否,確實攸關台積電重大投資動向。
台積電表示,公司雖不樂見營運成本增高,但為了有充足且穩定的供電,若須調漲電價,還是會接受。
台積電因獨吃蘋果A8處理器訂單,未來也將分食大部分蘋果下世代A9訂單,公司本季起加快20及16奈米製程進度及衝刺產能。半導體設備商透露,台積電預定在明年底之前,20╱16奈米月產能衝刺到11萬片,藉此拉開競爭對手差距。
據了解,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主要用在高階製程產能擴充,旗下南科14廠第五期計畫(P5廠)已正式量產蘋果處理器產品;第六期計畫(P6廠)規劃下半年完工,隨即開始裝機;第七期計畫(P7廠)則會在2015年5月加入量產行列。
外資近期持續力挺台積電,近二日仍站在買方,買超張數7,085張,昨日買超張數3,202張,收盤價119元,上漲0.5元。
據悉,府院黨對核四存廢底限,是核四不能馬上廢掉,核四一號機暫不運轉予封存是底限。不過,面對電力短缺,決策高層強調,應優先以核一、二廠延役作為配套,最遲年底或明(104)年初針對核一廠延役須作出決策。
經長張家祝更強調,核四廠若立即停建廢掉,對資本額3,300億元 台電而言形同破產,台電營運馬上會垮掉。
府院黨對核四存廢爭議,同意核四廠一號機完成安檢後暫不運轉,以類似「封存」概念,採取最低人力維護,等待有需要隨時可再啟封,裝填燃料前伺機舉行公投。據悉,這已是府院黨讓步底限,藍營內部多數人認不能再讓步。
台電高層表示,核四封存後,電力短缺問題仍得務實解決,今年下半年起,林口60萬千瓦,還有大林、通宵、協和等共九部火力電廠老舊機組陸續除役,但深澳更新電廠地方抗爭不准蓋,北部將嚴重缺電。
經長張家祝更強調,核四廠若立即停建廢掉,對資本額3,300億元 台電而言形同破產,台電營運馬上會垮掉。
府院黨對核四存廢爭議,同意核四廠一號機完成安檢後暫不運轉,以類似「封存」概念,採取最低人力維護,等待有需要隨時可再啟封,裝填燃料前伺機舉行公投。據悉,這已是府院黨讓步底限,藍營內部多數人認不能再讓步。
台電高層表示,核四封存後,電力短缺問題仍得務實解決,今年下半年起,林口60萬千瓦,還有大林、通宵、協和等共九部火力電廠老舊機組陸續除役,但深澳更新電廠地方抗爭不准蓋,北部將嚴重缺電。
政府決定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是否意味等同宣告台電破產?經濟部政次杜紫軍表示,核四一號機停止施工,但安檢後封存,這部分仍算資產,不能列入損失。
至於二號機尚未完工,也未再追加預算,形同實質停工,全面停工會衝擊多大,台電能否不列入損失、能撐多久,將由台電詳細評估後續狀況。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是依綠營所提的停建等於投入的收不回,台電負債將超過資本額新台幣3,300億元,等同宣告破產。如果是一次性提列虧損,難逃馬上宣告破產命運,分次提列可能好一點。但全面停工就不至於。
杜紫軍也表示,封存後機器仍需維護,仍算資產,未來仍隨時可啟用,不會立即變成負債,全面停工與廢核並不同。
至於二號機尚未完工,也未再追加預算,形同實質停工,全面停工會衝擊多大,台電能否不列入損失、能撐多久,將由台電詳細評估後續狀況。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是依綠營所提的停建等於投入的收不回,台電負債將超過資本額新台幣3,300億元,等同宣告破產。如果是一次性提列虧損,難逃馬上宣告破產命運,分次提列可能好一點。但全面停工就不至於。
杜紫軍也表示,封存後機器仍需維護,仍算資產,未來仍隨時可啟用,不會立即變成負債,全面停工與廢核並不同。
府院黨敲定,核四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台電高層昨(27)日表示,依會計法,一個本來可賺錢的資產,現在恐因封存後啟用時間不明,須改列負債,台電距離破產不遠了。
府院黨昨天下午做出決議後,台電晚間立刻開會因應。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表示,封存不運轉,等於先前的投入收不回,「核四的虧損,台電無法自行吸收,如果是一次性提列虧損,難逃馬上宣告破產命運,分次提列可能稍微好一點」,除非政府有其他特別做法,不用認虧損,否則眼前這關很難過。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也說,依照會計法精神,核四工程現在可在帳上列為資產,但是封存不運轉後,未來收益無法實現,必須提列虧損。
府院黨昨天下午做出決議後,台電晚間立刻開會因應。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表示,封存不運轉,等於先前的投入收不回,「核四的虧損,台電無法自行吸收,如果是一次性提列虧損,難逃馬上宣告破產命運,分次提列可能稍微好一點」,除非政府有其他特別做法,不用認虧損,否則眼前這關很難過。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也說,依照會計法精神,核四工程現在可在帳上列為資產,但是封存不運轉後,未來收益無法實現,必須提列虧損。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27)日表示,如果台灣完全廢核,核一、二、三、四廠全都不要,未來每度電價預估上漲四成。
杜紫軍昨天是在台電主辦「日本核電再出發」論壇時,做出上述表示。目前國內每度平均電價是3.15元,上漲四成是4.41元,若以小家庭每月用電330度估算,一年將多出4,990元電費。不過,此為單純估算電價,一般認為,電價上漲還將帶動其他物價上漲。
杜紫軍表示,若核一、二、三、四廠完全不運轉,改以可24小時發電不中斷的天然氣來替換,估算未來電價將比現在多出四成。近來有反核人士堅持廢除核四,他說,「台灣不會蓋核五,核四是最後一座電廠。
杜紫軍昨天是在台電主辦「日本核電再出發」論壇時,做出上述表示。目前國內每度平均電價是3.15元,上漲四成是4.41元,若以小家庭每月用電330度估算,一年將多出4,990元電費。不過,此為單純估算電價,一般認為,電價上漲還將帶動其他物價上漲。
杜紫軍表示,若核一、二、三、四廠完全不運轉,改以可24小時發電不中斷的天然氣來替換,估算未來電價將比現在多出四成。近來有反核人士堅持廢除核四,他說,「台灣不會蓋核五,核四是最後一座電廠。
台電主管昨(24)日指出,核電廠長期封存代價高,封存後啟封的費用驚人,若核四確定要長期封存,「距離判(核四)死刑也不遠了」,對台電與核四員工信心是一大打擊。
執政黨決定推動核四封存,台電高層第一時間聞訊十分錯愕,但表示若政府指示台電要怎麼做,台電一定照辦。台電高層表示,核四封存對電廠與對台電財務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慎重評估。
另外,台電將面對兩大財務地雷:近3,000億元的核四建廠投資該怎麼認列?另外,核四封存衍生的合約與保固糾紛賠償恐破百億元。
台電累計虧損突破2,000億元,已經虧掉三分之二個資本額。台電原寄望核四商轉挹注營收,若核四長期封存,可能拖垮台電財務。目前核四投資金額為2,838億元,若核四長期封存,要怎麼認列這筆投資,令人頭痛,最糟的情況是全額認列虧損,這代表台電會把3,300億元的資本額都燒光,宣告倒閉。
台電主管指出,過去台電沒有封存核電廠的經驗,但包括美國與加拿大都有核電廠封存後再啟用的例子,台電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研擬適合核四的封存方式。
雖然封存技術可行,但台電主管表示,核四封存情況會比國外的案例更複雜,因為核四廠一號機已經完工,二號機施工進度為91%,兩部機組情況不同,封存的方式也不同。
台電主管說,從美、加核電廠封存後再啟封的經驗來看,封存費用或許不高,但啟封重新讓核電廠運轉的費用,極可能逼近新建電廠的花費。
台電主管說,電廠長時間封存,管路情況難以掌握,以國內的民情來看,長期封存後,社會對核電廠商轉的接受度更低,「等同判核四死刑」。
核四封存另一個衝擊是,台電須重新調配核四龍門施工處的人力,從目前以建廠和安檢人力為主的安排,改為以封存和維護人力為主,這對台電來說將是全新的挑戰。
執政黨決定推動核四封存,台電高層第一時間聞訊十分錯愕,但表示若政府指示台電要怎麼做,台電一定照辦。台電高層表示,核四封存對電廠與對台電財務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慎重評估。
另外,台電將面對兩大財務地雷:近3,000億元的核四建廠投資該怎麼認列?另外,核四封存衍生的合約與保固糾紛賠償恐破百億元。
台電累計虧損突破2,000億元,已經虧掉三分之二個資本額。台電原寄望核四商轉挹注營收,若核四長期封存,可能拖垮台電財務。目前核四投資金額為2,838億元,若核四長期封存,要怎麼認列這筆投資,令人頭痛,最糟的情況是全額認列虧損,這代表台電會把3,300億元的資本額都燒光,宣告倒閉。
台電主管指出,過去台電沒有封存核電廠的經驗,但包括美國與加拿大都有核電廠封存後再啟用的例子,台電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研擬適合核四的封存方式。
雖然封存技術可行,但台電主管表示,核四封存情況會比國外的案例更複雜,因為核四廠一號機已經完工,二號機施工進度為91%,兩部機組情況不同,封存的方式也不同。
台電主管說,從美、加核電廠封存後再啟封的經驗來看,封存費用或許不高,但啟封重新讓核電廠運轉的費用,極可能逼近新建電廠的花費。
台電主管說,電廠長時間封存,管路情況難以掌握,以國內的民情來看,長期封存後,社會對核電廠商轉的接受度更低,「等同判核四死刑」。
核四封存另一個衝擊是,台電須重新調配核四龍門施工處的人力,從目前以建廠和安檢人力為主的安排,改為以封存和維護人力為主,這對台電來說將是全新的挑戰。
府院黨昨(24)日敲定,現階段暫時「封存」核四,未來將由公投決定核四去留。外界關注「封存期」有多長?經濟部指出,2016年起,台灣就會出現缺限電危機,公投結果早日確定,還能及早做備援方案;一旦公投拖過2016年,真的太危險了。
若依照台電預期,核四安檢報告最遲9月底全數送交原能會審查推算,要在年底七合一大選前舉辦核四公投,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依照府院思維,最適合舉行核四公投時間,是在原能會審議經濟部與台電提交的核四安檢報告後,讓外界周知核四的安全狀況,再做表決。
一旦公投結果支持核四,台電就可裝填燃料棒,讓核四一號機試運轉,之後再步入商轉。
據了解,兩年前,經濟部已將核一廠延役案,送入原能會審議,但是,當時府院高層認為,若是核四廠可以運轉,核一廠就不需要延役,原能會迄今未展開審議,核四問題綁著核一廠,核四去留早日明朗,核一廠要不要延役,才會跟著明朗。
原能會昨天表示,先前已針對核四運轉,設定75項管制清單,目前台電已有34項結案,尚有41項未完成。台電表示,未結案的41項中,約有八項已送交原能會審查中,6月底會再送一批。
若依照台電預期,核四安檢報告最遲9月底全數送交原能會審查推算,要在年底七合一大選前舉辦核四公投,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依照府院思維,最適合舉行核四公投時間,是在原能會審議經濟部與台電提交的核四安檢報告後,讓外界周知核四的安全狀況,再做表決。
一旦公投結果支持核四,台電就可裝填燃料棒,讓核四一號機試運轉,之後再步入商轉。
據了解,兩年前,經濟部已將核一廠延役案,送入原能會審議,但是,當時府院高層認為,若是核四廠可以運轉,核一廠就不需要延役,原能會迄今未展開審議,核四問題綁著核一廠,核四去留早日明朗,核一廠要不要延役,才會跟著明朗。
原能會昨天表示,先前已針對核四運轉,設定75項管制清單,目前台電已有34項結案,尚有41項未完成。台電表示,未結案的41項中,約有八項已送交原能會審查中,6月底會再送一批。
江揆昨(21)日表示,核四案不只是電廠存廢運轉與否問題,還牽涉國家能源政策,政府立場是「確保核安、穩健減核」。他說,核四廠若無法如期商轉,核一二三廠不延役,不但有電力缺口,且電價會上漲。
經部預估核四若不商轉,替代能源短期內無法取代核四,即使用電成長率減半,最快2年內就有缺電風險。
在江蘇會後,媒體提問,核四若確定公投停建,核一、核二、核三是否該延役?江揆說,政院基本立場希望核一、核二、核三廠如期除役,核四就能如期商轉,才能銜接電力缺口,若公投或將來氣氛使得核四無法如期商轉,就牽涉核一二三廠是否如期除役。
而蘇貞昌則迴避談論立場和主張,表示不藉機置入性行銷。
台電4月初有評估報告,若國內3座核電廠自民國107年陸續除役,改採燃煤、燃氣發電,初估需多花新台幣1.6兆元,但如果3座核電廠選擇延役,仍需再投入350至400億元更新相關設備。
經濟部評估,即使核四順利商轉,未來核一、二及三廠將在民107 年至114年間陸續屆齡除役,屆時電力供應將減少約4百億度。
經部預估核四若不商轉,替代能源短期內無法取代核四,即使用電成長率減半,最快2年內就有缺電風險。
在江蘇會後,媒體提問,核四若確定公投停建,核一、核二、核三是否該延役?江揆說,政院基本立場希望核一、核二、核三廠如期除役,核四就能如期商轉,才能銜接電力缺口,若公投或將來氣氛使得核四無法如期商轉,就牽涉核一二三廠是否如期除役。
而蘇貞昌則迴避談論立場和主張,表示不藉機置入性行銷。
台電4月初有評估報告,若國內3座核電廠自民國107年陸續除役,改採燃煤、燃氣發電,初估需多花新台幣1.6兆元,但如果3座核電廠選擇延役,仍需再投入350至400億元更新相關設備。
經濟部評估,即使核四順利商轉,未來核一、二及三廠將在民107 年至114年間陸續屆齡除役,屆時電力供應將減少約4百億度。
台電公司表示,核四6月底完成安檢,9月向原能會申請反應爐裝填燃料棒的計畫仍在「掌握之中」,但對核四沒有設定商轉日程。
萬一核四無法在2016年商轉,台灣將面臨備用容量率降至10.2%,恐面臨缺電風險。台電公司已著手核一、二、三延役的準備與計畫,為之後的政策選擇留有空間。
萬一核四無法在2016年商轉,台灣將面臨備用容量率降至10.2%,恐面臨缺電風險。台電公司已著手核一、二、三延役的準備與計畫,為之後的政策選擇留有空間。
台電評估,若核一、二、三廠延役,需投入350至400億元汰換更新設備;但若不延役,改以燃煤、天然氣發電,初估20年需多花1.6兆元的發電成本。
台電專業總工程師蔡富豐昨(8)日表示,依美國核電廠延役標準,核一、二、三最多延役20年,是否延役仍需經過嚴謹評估,並汰換零件、設備,經原能會專家審查後才能決定。
由於核四去留迄今仍未有定案,故台電已著手籌備核四不商轉的預備措施。台電表示,核四已投入2,800億興建,還是優先希望推動核四於2016年商轉。
台電強調,是否改以核一、二、三延役替代核四商轉,目前政府仍未有定案,台電只是預做評估。
核電廠期滿若欲延役,需提早5年向原能會提出申請;台電表示,核一延役計畫已提交,福島核災後暫停審查,目前已恢復審查。除役則要期滿前3年提出,若核一廠要除役,最慢明年底提出申請。
另外,若決定朝延役方向準備,也未必三座核電廠皆申請延役。目前北部地區缺電較嚴重,應是核一、二優先延役。
台電表示,若核四不商轉,加上火力發電廠將陸續除役,2016年的備用容量率將降至10.2%,即將面臨缺電風險。一般歐美國家的備用容量率約為15%,代表台灣面臨缺電已在到數計時了。
蔡富豐表示,目前核四1號機試運轉已完成95%,安檢達成82%,目標是6月底前完成試運轉與安檢,9月底送交原能會申請審查。
台電專業總工程師蔡富豐昨(8)日表示,依美國核電廠延役標準,核一、二、三最多延役20年,是否延役仍需經過嚴謹評估,並汰換零件、設備,經原能會專家審查後才能決定。
由於核四去留迄今仍未有定案,故台電已著手籌備核四不商轉的預備措施。台電表示,核四已投入2,800億興建,還是優先希望推動核四於2016年商轉。
台電強調,是否改以核一、二、三延役替代核四商轉,目前政府仍未有定案,台電只是預做評估。
核電廠期滿若欲延役,需提早5年向原能會提出申請;台電表示,核一延役計畫已提交,福島核災後暫停審查,目前已恢復審查。除役則要期滿前3年提出,若核一廠要除役,最慢明年底提出申請。
另外,若決定朝延役方向準備,也未必三座核電廠皆申請延役。目前北部地區缺電較嚴重,應是核一、二優先延役。
台電表示,若核四不商轉,加上火力發電廠將陸續除役,2016年的備用容量率將降至10.2%,即將面臨缺電風險。一般歐美國家的備用容量率約為15%,代表台灣面臨缺電已在到數計時了。
蔡富豐表示,目前核四1號機試運轉已完成95%,安檢達成82%,目標是6月底前完成試運轉與安檢,9月底送交原能會申請審查。
由於電價漲幅仍未完全反應發電成本,台電昨(8)日表示,截至3月,累計虧損已達2,094億元,幾乎燒掉三分之二的資本額。因今年1、2月稍有獲利,預料全年虧損幅度能縮小至約100億元。
台電資本額約3,300億,台電表示,暫時沒有增資計畫,將繼續活化資產、開源節流,輔以發行公司債方式維持營運。但隨著累計虧損增加,勢將被下調債券評級,增加發債利息成本。
台電指出,電價調漲後,電費收入能增加近500億元,全年收入上升至6,000億元,但仍未能解決台電虧損窘境。台電解釋,虧損原因是能源配比高度仰賴天然氣發電。目前,天然氣發電約占整體三成,核能近兩成。
台電資本額約3,300億,台電表示,暫時沒有增資計畫,將繼續活化資產、開源節流,輔以發行公司債方式維持營運。但隨著累計虧損增加,勢將被下調債券評級,增加發債利息成本。
台電指出,電價調漲後,電費收入能增加近500億元,全年收入上升至6,000億元,但仍未能解決台電虧損窘境。台電解釋,虧損原因是能源配比高度仰賴天然氣發電。目前,天然氣發電約占整體三成,核能近兩成。
電老舊輸配電線纜汰舊換新標案沒著落、企業投資意願不如原先預期、國際銅價又走跌,國內線纜業者今年陷入苦戰。大亞(1609) 、宏泰(1612)、台一(1613)、大山(1615)、億泰(1616)等多家線纜廠為分攤內銷市場風險,正積極拓展銷往東南亞、中東或歐洲等地市場。
多位線纜廠主管指出,今年元月銅均價延續去年12月7,202.95美元漲勢而達7,294.89美元,上漲1.28%,部分廠商2月雖調漲線纜報價 2%,但台電老舊輸配電汰換標案遲遲不再招標,民間企業不論是建廠或建築業建案都出現提貨意願低落,最近國際銅價又再度走跌,一度跌破7,100美元價位,業者現面臨市況差,3月電力線纜報價不漲反跌,今年經營陷入苦戰。
大亞、宏泰、大山及億泰等多家線纜業者因國內電力線纜需求萎縮,為風散經營風險,提高設備稼動率,今年決定強化外銷。大山主管指出,大山通訊線纜銷往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市場,每月外銷金額至少1、2千萬元,今年還要加強外銷。
大亞主管表示,大亞面臨國內電力線纜及漆包線需求明顯不足,今年內銷營收可能衰退的局面,正找代理商或透過台商,打算將中低壓線纜銷往印尼、緬甸、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擴大外銷市場版圖,還在起步階段。
多位線纜廠主管指出,今年元月銅均價延續去年12月7,202.95美元漲勢而達7,294.89美元,上漲1.28%,部分廠商2月雖調漲線纜報價 2%,但台電老舊輸配電汰換標案遲遲不再招標,民間企業不論是建廠或建築業建案都出現提貨意願低落,最近國際銅價又再度走跌,一度跌破7,100美元價位,業者現面臨市況差,3月電力線纜報價不漲反跌,今年經營陷入苦戰。
大亞、宏泰、大山及億泰等多家線纜業者因國內電力線纜需求萎縮,為風散經營風險,提高設備稼動率,今年決定強化外銷。大山主管指出,大山通訊線纜銷往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市場,每月外銷金額至少1、2千萬元,今年還要加強外銷。
大亞主管表示,大亞面臨國內電力線纜及漆包線需求明顯不足,今年內銷營收可能衰退的局面,正找代理商或透過台商,打算將中低壓線纜銷往印尼、緬甸、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擴大外銷市場版圖,還在起步階段。
行政院周三(26日)將審議新版電業法修正草案,這次電業法鬆綁投資發電業條件,最先受惠將是再生能源電業,只要再生能源業者找到銷售電力用戶,可以不再參加競標機制,直接賣電給用戶,為太陽光電業者及風能發電業開出活路。
電業法修正草案已五進五出行政、立法兩院,這次新版出爐,配合當前經濟情勢及產業發展環境鬆綁,與97年版最大不同,就是改革台電綜合電業型態,切割出發電、輸配電二大部門,要求水力、核能維持公營,電力調度中心成立獨立財團法人,統籌全國電力調度,並成立公法人或機關的獨立電價管制機構。
這次新版電業法共有102條文,大幅鬆綁民間者進入發電市場門檻,為電業市場走向自由化跨出一大步,意味台電會先自由化再走向民營化,105年元旦就會先切割成鄉5個事業部。
這次修法發電業可以自由買賣電力的鬆綁,最先受惠的應是再生能源及汽電共生業者,尤其對扶植再生能源業者發展有不小助益。
未來開放發電業申設,受惠也是再生能源發電業者,因為既有IPP 發電業與台電綁約25年,除非與台電解約;新設發電建廠也要2年以上,因此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業者,只要選擇改走電業法規定,可以不必參加再生能源條例競標機制,找好客戶就可賣電,為再生能源業者鬆綁經營發展條件,有助太陽光電及風力等產業發展。
此外,汽電共生業者應也是初期開放受惠者,例如台塑集團關係企業有不少汽電共生業廠,新電業法鬆綁允許可在集團內部賣電,有助減輕集團用電成本,台塑三寶應率先受惠。
官員說,未來電價雖可自由化,但仍有參考基準值,因為初期家庭商業及低壓等一般用戶未來開放自由買賣電力,電費須經電價審議機制審議,目前工業用戶每度2.7元,若未來民間電業開出的價格太離譜,電力用戶仍會選擇向台電購電。
電業法修正草案已五進五出行政、立法兩院,這次新版出爐,配合當前經濟情勢及產業發展環境鬆綁,與97年版最大不同,就是改革台電綜合電業型態,切割出發電、輸配電二大部門,要求水力、核能維持公營,電力調度中心成立獨立財團法人,統籌全國電力調度,並成立公法人或機關的獨立電價管制機構。
這次新版電業法共有102條文,大幅鬆綁民間者進入發電市場門檻,為電業市場走向自由化跨出一大步,意味台電會先自由化再走向民營化,105年元旦就會先切割成鄉5個事業部。
這次修法發電業可以自由買賣電力的鬆綁,最先受惠的應是再生能源及汽電共生業者,尤其對扶植再生能源業者發展有不小助益。
未來開放發電業申設,受惠也是再生能源發電業者,因為既有IPP 發電業與台電綁約25年,除非與台電解約;新設發電建廠也要2年以上,因此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業者,只要選擇改走電業法規定,可以不必參加再生能源條例競標機制,找好客戶就可賣電,為再生能源業者鬆綁經營發展條件,有助太陽光電及風力等產業發展。
此外,汽電共生業者應也是初期開放受惠者,例如台塑集團關係企業有不少汽電共生業廠,新電業法鬆綁允許可在集團內部賣電,有助減輕集團用電成本,台塑三寶應率先受惠。
官員說,未來電價雖可自由化,但仍有參考基準值,因為初期家庭商業及低壓等一般用戶未來開放自由買賣電力,電費須經電價審議機制審議,目前工業用戶每度2.7元,若未來民間電業開出的價格太離譜,電力用戶仍會選擇向台電購電。
經濟部力推電業自由化,台電昨(23)日表示,七年內就要台電從廠網獨立走向廠網分離,無異是七年內完成民營化,時間太短。台電也認為,經濟部要成立獨立的電力調度中心,到頭來須跟台電調兵遣將,「這個不能免費出借,還要再談」。
政務委員薛琦周三(26日)將邀相關部會討論電業法修正案,作為「事主」之一的台電表示,過去半年來,能源局辦過很多條文修正座談會,台電均積極參加,可惜,台電很多務實的建議,能源局修法時都沒採納。
台電舉例,電業法要求台電在七年內做到廠網分離,「廠網分離就是民營化,要做分離,要先跟員工溝通;另外,能源局對於廠網分離後的市場自由化規劃也不夠具體,貿然推動會有問題。」
台電期盼,經濟部能緩步、分階段開放新進電廠可以直接供電。此外,政府日後要成立獨立電力調度中心,免不了要跟台電現有的電力調度處調兵遣將,這部分的know-how與人員調度,都需要負擔相當費用,還有很多細節要談。
政務委員薛琦周三(26日)將邀相關部會討論電業法修正案,作為「事主」之一的台電表示,過去半年來,能源局辦過很多條文修正座談會,台電均積極參加,可惜,台電很多務實的建議,能源局修法時都沒採納。
台電舉例,電業法要求台電在七年內做到廠網分離,「廠網分離就是民營化,要做分離,要先跟員工溝通;另外,能源局對於廠網分離後的市場自由化規劃也不夠具體,貿然推動會有問題。」
台電期盼,經濟部能緩步、分階段開放新進電廠可以直接供電。此外,政府日後要成立獨立電力調度中心,免不了要跟台電現有的電力調度處調兵遣將,這部分的know-how與人員調度,都需要負擔相當費用,還有很多細節要談。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