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電、中油兩大國營企業首次導入民間資金,合組新公司營運天然氣(LNG)接收站,全案預計6月拍板。未來官、民股投資比例分別為 49%與51%,但單一民股持股比不高於官股,政府仍希望對這間民營公司擁有影響力。
核四封存後,等待全民公投結果,行政部門得先提早考慮能源配比問題。經濟部長張家祝年初確定,由台電、中油轉投資新公司營運天然氣接收站,經濟部3月底委外進行財務可行性研究及股權結構分析,5月初已完成初稿,月底定稿後,呈送經濟部拍板。
據了解,天然氣接收站至少須投入7百億元,台電、中油各約需出資175億元,其餘357億元則由民股挹注。未來台電、中油將「各憑本事」各自對外尋找氣源,新公司則是扮演「天然氣接收服務」之代操作者,以向兩大國營事業收取服務費。
目前國內天然氣市場由中油壟斷,其中台電向中油購買天然氣高達 6成,其餘則是民營電廠及民間瓦斯業者。身為中油最大客戶,台電一直都希望能夠拿回天然氣購買權,經濟部出面「喬」定讓台電、中油轉投資新公司,盼能擴大國內天然氣供卸量及儲運能力。
台電副總李鴻洲表示,去年台電光向中油購買天然氣付出高達2,5 00億元,未來國內天然氣採購若打破中油壟斷局面,對於想邁向電業自由化的台電來說,可降低購買燃料成本,減輕財務壓力。
至於民股資金來源,經濟部官員表示,財務金融公司、銀行及壽險業者都有興趣,一旦新公司籌備處成立後,將對外公開投標,「但個別民股絕不會高於官股」。
不過,評估報告初稿顯示,未來此公司得先由股東出資高達7百億蓋廠,建置時間至少10年,且投資報酬率恐將低於10%,能否吸引民間法人投入,不無疑問。
民國89年底,政院有條件同意桃園縣觀塘工業區為工業專用港,民國91年,環保署也陸續進行3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隔年,因東鼎公司未取得台電大潭電廠之天然氣供氣合約,造地5公頃後全面停工。官員表示,因相隔年代久遠,若要重啟開發,還得再做環差報告,時間上恐也不是經濟部能掌控。
核四封存後,等待全民公投結果,行政部門得先提早考慮能源配比問題。經濟部長張家祝年初確定,由台電、中油轉投資新公司營運天然氣接收站,經濟部3月底委外進行財務可行性研究及股權結構分析,5月初已完成初稿,月底定稿後,呈送經濟部拍板。
據了解,天然氣接收站至少須投入7百億元,台電、中油各約需出資175億元,其餘357億元則由民股挹注。未來台電、中油將「各憑本事」各自對外尋找氣源,新公司則是扮演「天然氣接收服務」之代操作者,以向兩大國營事業收取服務費。
目前國內天然氣市場由中油壟斷,其中台電向中油購買天然氣高達 6成,其餘則是民營電廠及民間瓦斯業者。身為中油最大客戶,台電一直都希望能夠拿回天然氣購買權,經濟部出面「喬」定讓台電、中油轉投資新公司,盼能擴大國內天然氣供卸量及儲運能力。
台電副總李鴻洲表示,去年台電光向中油購買天然氣付出高達2,5 00億元,未來國內天然氣採購若打破中油壟斷局面,對於想邁向電業自由化的台電來說,可降低購買燃料成本,減輕財務壓力。
至於民股資金來源,經濟部官員表示,財務金融公司、銀行及壽險業者都有興趣,一旦新公司籌備處成立後,將對外公開投標,「但個別民股絕不會高於官股」。
不過,評估報告初稿顯示,未來此公司得先由股東出資高達7百億蓋廠,建置時間至少10年,且投資報酬率恐將低於10%,能否吸引民間法人投入,不無疑問。
民國89年底,政院有條件同意桃園縣觀塘工業區為工業專用港,民國91年,環保署也陸續進行3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隔年,因東鼎公司未取得台電大潭電廠之天然氣供氣合約,造地5公頃後全面停工。官員表示,因相隔年代久遠,若要重啟開發,還得再做環差報告,時間上恐也不是經濟部能掌控。
第2季以來國內公司債標售熱鬧滾滾,繼台塑、台電、鴻海、亞泥先後均順利標售後,昨(6)日龍頭鋼廠的中龍鋼鐵也完成120億元無擔保公司債標售,其中5年期定價1.4%,7年期定價1.75%,均符合市場預期。
券商主管表示,中龍鋼鐵為中鋼100%持股子公司,昨日5年期無擔保公司債以票面利率1.4%定價,發行70億元,7年期以1.75%定價,發行50億元,標售結果符合市場預期的5年券1.37∼1.42%區間,7年券1.73∼1.78%區間。中龍長期發行人評等現為twA+。
券商主管說,近來重量級公司債標售,包括台塑60億元、台電168 億元、鴻海120億元、亞泥80億元,標售結果除台電正因遭逢核四議題爭擾期間影響,利率因而高於市場預期,其他均符合或低於預期。
券商主管認為,台電債標售結果雖因核四爭議,券商出手偏保守,讓定價高於市場預期,但總發行量從預計的120億元,加碼至168億元,代表市場沒有預期來得悲觀,只是台電必須付出略高的籌資成本。
券商主管分析,反核四爭擾在政府宣布核四停工下,引發市場對台電可能發生重大財務危機的疑慮,衝擊台電標售結果,但台電是百分之百國營事業,且經營的是獨佔的電力事業,信用評等更高居twAAA ,在台電順利發債後,對後續公司債標售具正面助益。
券商主管說,至於台塑公司債方面,長券受到籌碼因素影響,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還有其他的鴻海與亞泥的公司債標售結果,反應同樣顯得熱絡,都可視為是未來國內公司債市的利多。
券商主管表示,中龍鋼鐵為中鋼100%持股子公司,昨日5年期無擔保公司債以票面利率1.4%定價,發行70億元,7年期以1.75%定價,發行50億元,標售結果符合市場預期的5年券1.37∼1.42%區間,7年券1.73∼1.78%區間。中龍長期發行人評等現為twA+。
券商主管說,近來重量級公司債標售,包括台塑60億元、台電168 億元、鴻海120億元、亞泥80億元,標售結果除台電正因遭逢核四議題爭擾期間影響,利率因而高於市場預期,其他均符合或低於預期。
券商主管認為,台電債標售結果雖因核四爭議,券商出手偏保守,讓定價高於市場預期,但總發行量從預計的120億元,加碼至168億元,代表市場沒有預期來得悲觀,只是台電必須付出略高的籌資成本。
券商主管分析,反核四爭擾在政府宣布核四停工下,引發市場對台電可能發生重大財務危機的疑慮,衝擊台電標售結果,但台電是百分之百國營事業,且經營的是獨佔的電力事業,信用評等更高居twAAA ,在台電順利發債後,對後續公司債標售具正面助益。
券商主管說,至於台塑公司債方面,長券受到籌碼因素影響,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還有其他的鴻海與亞泥的公司債標售結果,反應同樣顯得熱絡,都可視為是未來國內公司債市的利多。
核四問題持續延燒,經濟部已決定在6月完成核四安檢,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5)日再加碼,經濟部及台電6月同時交出核四封存費用估算、無核四之替代能源評估,以及核四廠改建為火力發電廠或汽電共生計畫。
核四興建工程經歷多次延宕,台電過去曾依法提出2次建廠執照展延申請,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證實,去年12月台電再提第3次展延申請,目前仍待審查。原能會已要求台電應於封存前30日告知其封存計畫,屆時將與建廠執照展延申請,併案審查。
在府院宣布,核四1號機安檢後封存,2號機就現況停工封存後,外界相當關切核四廠的封存費用。經長張家祝表示,以美國封存經驗來看,每部機組年花費約台幣10∼20億元,只要封存時間不長,費用不會太高,但因2號機組未完工,未來一旦終止契約,將衍生賠償金問題。
朝野對公投時間及命題,至今仍無法決定,加上核四安檢工作即將在6月完成,張家祝說,「封存是現階段一個必要做法」,安檢之後交由公投決定,而在公投前得做好維護,就是封存。他更強調,政府若把核四這2700億之設施直接廢棄、停建,將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另外,立委關切,台電應評估核四改建為燃煤或天然氣發電的可行性,張家祝表示,之前曾針對核四現址改建,進行評估,但認為並不可行、不符經濟效益,因為土地需撤銷並重新徵收,而現有設備改為天然氣廠利用率僅3%。
經濟部雖早已針對核四是否改建為燃氣電廠,提出評估報告指出,北部天然氣管線鋪設不易,也會墊高發電成本,各項評估結果都顯示,此項提議不切實際。不過,因為立院要求台電得在1個月內提出核四廠改建規劃,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也只能答應再做一次評估。
核四興建工程經歷多次延宕,台電過去曾依法提出2次建廠執照展延申請,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證實,去年12月台電再提第3次展延申請,目前仍待審查。原能會已要求台電應於封存前30日告知其封存計畫,屆時將與建廠執照展延申請,併案審查。
在府院宣布,核四1號機安檢後封存,2號機就現況停工封存後,外界相當關切核四廠的封存費用。經長張家祝表示,以美國封存經驗來看,每部機組年花費約台幣10∼20億元,只要封存時間不長,費用不會太高,但因2號機組未完工,未來一旦終止契約,將衍生賠償金問題。
朝野對公投時間及命題,至今仍無法決定,加上核四安檢工作即將在6月完成,張家祝說,「封存是現階段一個必要做法」,安檢之後交由公投決定,而在公投前得做好維護,就是封存。他更強調,政府若把核四這2700億之設施直接廢棄、停建,將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另外,立委關切,台電應評估核四改建為燃煤或天然氣發電的可行性,張家祝表示,之前曾針對核四現址改建,進行評估,但認為並不可行、不符經濟效益,因為土地需撤銷並重新徵收,而現有設備改為天然氣廠利用率僅3%。
經濟部雖早已針對核四是否改建為燃氣電廠,提出評估報告指出,北部天然氣管線鋪設不易,也會墊高發電成本,各項評估結果都顯示,此項提議不切實際。不過,因為立院要求台電得在1個月內提出核四廠改建規劃,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也只能答應再做一次評估。
就是要避嫌!國內發電到核廢料處理皆由台電一手包辦,為避瓜田李下之嫌,經濟部政務次長杜紫軍昨(5)日指出,擬訂成立「獨立性質的行政法人」接手未來的核廢料處理事宜,已在國內辦理公聽會,會盡快將該案送進行政院審議。
核廢料處理成為昨日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的討論焦點,國民黨立委江惠貞質詢時問道,台灣對核能的組織政策有問題,核能發展包含發電、供電、輸電、配電及核廢料處理等都是由台電負責,如此機制有「球員兼裁判」之嫌。
對此杜紫軍表示,關於發電、供電等都由台電供應的問題,電業法修正案在行政院審查,未來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台灣發電、輸電、配電等業務就可切割,不會再有「綜合電業」的情形。江惠貞隨即要求,應將電業法列為最優先法案,盡速處理。
至於棘手的核廢料處理問題,杜紫軍說,擬訂成立「行政法人」,未來在處理核廢料時,將由此獨立處理,希望可避免社會對台電的質疑,正在北、中、南部舉辦公聽會,接著會儘速將草案送進行政院、立法院審查。
核廢料處理成為昨日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的討論焦點,國民黨立委江惠貞質詢時問道,台灣對核能的組織政策有問題,核能發展包含發電、供電、輸電、配電及核廢料處理等都是由台電負責,如此機制有「球員兼裁判」之嫌。
對此杜紫軍表示,關於發電、供電等都由台電供應的問題,電業法修正案在行政院審查,未來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台灣發電、輸電、配電等業務就可切割,不會再有「綜合電業」的情形。江惠貞隨即要求,應將電業法列為最優先法案,盡速處理。
至於棘手的核廢料處理問題,杜紫軍說,擬訂成立「行政法人」,未來在處理核廢料時,將由此獨立處理,希望可避免社會對台電的質疑,正在北、中、南部舉辦公聽會,接著會儘速將草案送進行政院、立法院審查。
朝野對核四公投仍存有爭議,不過,產業界更關心,一旦沒有核四,面臨電力不足時,該如何決定供電順序?經濟部長張家祝昨(5) 日在立院備詢時明確指出,工業用電並非全部產業都優先供應,但關鍵的高科技業絕對會維持供電穩定性。
對於全國能源會議,張家祝表示,將在會上討論核四若無法如期商轉,該如何重新評估國內能源政策,以避免發生供電缺口。他強調,未來若改用其他燃料,勢必墊高電價成本,鼓勵措施效果不彰,因此未來有意擬定強制節電措施,祭出強制性做法才能讓全民及產業一起面對節電問題。張家祝指出,重要關鍵製造業除自身要有節電措施外,行政部門不能讓供電穩定性產生問題,「一下子有電、一下子沒電,高科技業會無法生產。」
他也強調,部分工業屬於耗能產業,「那部分絕不會優先供電」。
據能源管理法之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指出,若電力短缺時, 台電應針對「計畫型負載限制」訂出分類,主要區分為工業用戶限電及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其中,又以工業用戶限電列為首要目標。不過,經濟部已強調,屬連續型生產製程產業,包括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將不列入首要限電範圍內。
至於民生用電部分,張家祝認為,冷氣、電梯等不能算是真正民生必要使用,未來一旦面臨電力不足時,得要執行優先節電措施。
對於全國能源會議,張家祝表示,將在會上討論核四若無法如期商轉,該如何重新評估國內能源政策,以避免發生供電缺口。他強調,未來若改用其他燃料,勢必墊高電價成本,鼓勵措施效果不彰,因此未來有意擬定強制節電措施,祭出強制性做法才能讓全民及產業一起面對節電問題。張家祝指出,重要關鍵製造業除自身要有節電措施外,行政部門不能讓供電穩定性產生問題,「一下子有電、一下子沒電,高科技業會無法生產。」
他也強調,部分工業屬於耗能產業,「那部分絕不會優先供電」。
據能源管理法之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指出,若電力短缺時, 台電應針對「計畫型負載限制」訂出分類,主要區分為工業用戶限電及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其中,又以工業用戶限電列為首要目標。不過,經濟部已強調,屬連續型生產製程產業,包括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將不列入首要限電範圍內。
至於民生用電部分,張家祝認為,冷氣、電梯等不能算是真正民生必要使用,未來一旦面臨電力不足時,得要執行優先節電措施。
政府決定召開全國能源會議,商討如何彌補核四「封存」造成的用電缺口。消息人士透露,規劃方案已出能源局大門,會議聚焦在減少用電與增加發電,並研擬夏季營業場所冷氣提高至28℃,用電尖峰時段高鐵減班、會展限辦等強制性節電措施的可行性。
台灣過去曾舉辦過三次全國能源會議,最近兩次在2005年與2009年召開,籌備期約有半年。江揆下令將在今年8月底至9月初召開大會,日程急迫,能源局日夜加班,並於4月30日將方案呈交經濟部。
據了解,在減少用電方面,不排除祭出「2.0版」的強制性節電政策;在去年3月已針對旅館、百貨等11類業者實施冷氣不外洩、禁用白熾燈泡,冷氣溫度限制26℃等限制的基礎上,將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業別,冷氣溫度提高至28℃,並加強違規稽查。
夏季用電尖峰時段,將研究會議展覽移至非尖峰時段舉辦,以及高鐵減班的可行性。必要時刻,辦公時間則擬比照日本,採分時段休假,避免所有人集中在周一到周五辦公等。
家電節能方面,過去能源局已對冷氣與冰箱訂出五級的能源效率標示,一級產品最省電環保,五級最差。用電缺口擴大後,節電標準勢將更嚴格,能效標示擬從冷氣、冰箱擴大至其它家電;若能達成共識,節能效率差的家電產品將停產、停售,受衝擊層面包括製造、通路與消費者,政府也勢必對廠商進行輔導轉型。
發電供給增加方面,將討論核一、二、三廠的延役,開放民間增設天然氣發電廠,蓋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海外天然氣採購權也從中油一家獨大,新增其它參與者。
而屢屢遭到環評障礙的火力發電廠新建計畫,是否放寬碳排放標準,將邀環保署一同討論。
外界批評,台電經營成效不彰,導致供電效率低落,擬以廠網分割方式增加經營效率。因此電業法修正草案是否要在立院加快審議通過,也將列為全國能源會議討論題目。
全國能源會議將邀各部會首長跨部會協商,其它包括產學研專家、工商團體、社會團體及立法委員將受邀。
台灣過去曾舉辦過三次全國能源會議,最近兩次在2005年與2009年召開,籌備期約有半年。江揆下令將在今年8月底至9月初召開大會,日程急迫,能源局日夜加班,並於4月30日將方案呈交經濟部。
據了解,在減少用電方面,不排除祭出「2.0版」的強制性節電政策;在去年3月已針對旅館、百貨等11類業者實施冷氣不外洩、禁用白熾燈泡,冷氣溫度限制26℃等限制的基礎上,將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業別,冷氣溫度提高至28℃,並加強違規稽查。
夏季用電尖峰時段,將研究會議展覽移至非尖峰時段舉辦,以及高鐵減班的可行性。必要時刻,辦公時間則擬比照日本,採分時段休假,避免所有人集中在周一到周五辦公等。
家電節能方面,過去能源局已對冷氣與冰箱訂出五級的能源效率標示,一級產品最省電環保,五級最差。用電缺口擴大後,節電標準勢將更嚴格,能效標示擬從冷氣、冰箱擴大至其它家電;若能達成共識,節能效率差的家電產品將停產、停售,受衝擊層面包括製造、通路與消費者,政府也勢必對廠商進行輔導轉型。
發電供給增加方面,將討論核一、二、三廠的延役,開放民間增設天然氣發電廠,蓋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海外天然氣採購權也從中油一家獨大,新增其它參與者。
而屢屢遭到環評障礙的火力發電廠新建計畫,是否放寬碳排放標準,將邀環保署一同討論。
外界批評,台電經營成效不彰,導致供電效率低落,擬以廠網分割方式增加經營效率。因此電業法修正草案是否要在立院加快審議通過,也將列為全國能源會議討論題目。
全國能源會議將邀各部會首長跨部會協商,其它包括產學研專家、工商團體、社會團體及立法委員將受邀。
台電累積虧損已占資本額的三分之二,每年支付的利息成本高達200億元,台電高層表示,改善台電財務結構最有效的辦法只剩下「增資」,若大家都袖手旁觀,任由台電破產,後果恐非各界所樂見的。
台電已多次提出增資計畫,但屢遭到駁回,改以發行公司債、商業本票及銀行貸款來彌補現金缺口,迄今累計的長短期借款已上升到1.18兆元,每年支付的利息成本高達200億元,對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台電是台灣債券市場最大的公司債發行機構,台電流通在外的公司債發行餘額約占台灣整體公司債及金融債流通在外餘額的16.3%。
中華信評昨天表示,目前對台電公司債的信用評等仍為twAAA,展望為負向;若核四一號機「停工」懸而未決,將有下調信評風險。
截至3月,台電累計虧損達2,067億元;儘管府院黨高層暫時定調以核四「停工」取代「停建」,但台電資本額僅3,300億元,加計核四工程預算2,838億元;台電與宣告破產僅一線之隔。
台電已多次提出增資計畫,但屢遭到駁回,改以發行公司債、商業本票及銀行貸款來彌補現金缺口,迄今累計的長短期借款已上升到1.18兆元,每年支付的利息成本高達200億元,對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台電是台灣債券市場最大的公司債發行機構,台電流通在外的公司債發行餘額約占台灣整體公司債及金融債流通在外餘額的16.3%。
中華信評昨天表示,目前對台電公司債的信用評等仍為twAAA,展望為負向;若核四一號機「停工」懸而未決,將有下調信評風險。
截至3月,台電累計虧損達2,067億元;儘管府院黨高層暫時定調以核四「停工」取代「停建」,但台電資本額僅3,300億元,加計核四工程預算2,838億元;台電與宣告破產僅一線之隔。
行政院定調核四停工,瑞信證券示警,該公司認為,核四停工將對台灣的財政、通膨、貿易順差、經常帳盈餘等層面,都將帶來負面影響。
瑞信證券台灣總體經濟分析師Christiaan Tuntono指出,核四停工對台灣總體經濟帶來衝擊,主要是基於三大理由。
一、因核四停工造成台電損失,政府可能得注資5,400億元給台電,相當於台灣經濟成長率的3.7%,將使政府財政更困難。二、若全面廢核,電費將調漲30%,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恐增0.7個百分點。三、若全面廢核,台灣為應付發電,將大幅提高對煤與天然氣的進口需求,傷害台灣貿易順差與經常帳盈餘優勢。
不過,德意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曾慧瓊指出,核四停工只對心理面有影響,德意志證券估算,就算沒有核四廠,台灣在2020年以前,電力供給仍足以應付高峰時段需求,且估計台灣2020年前經濟成長率仍有3.38%以上水準,市場無需過度擔憂核四停工問題。花旗環球證券也認為,核四停工並不會對台灣長遠經濟發展帶來太大危害。
瑞信證券台灣總體經濟分析師Christiaan Tuntono指出,核四停工對台灣總體經濟帶來衝擊,主要是基於三大理由。
一、因核四停工造成台電損失,政府可能得注資5,400億元給台電,相當於台灣經濟成長率的3.7%,將使政府財政更困難。二、若全面廢核,電費將調漲30%,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恐增0.7個百分點。三、若全面廢核,台灣為應付發電,將大幅提高對煤與天然氣的進口需求,傷害台灣貿易順差與經常帳盈餘優勢。
不過,德意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曾慧瓊指出,核四停工只對心理面有影響,德意志證券估算,就算沒有核四廠,台灣在2020年以前,電力供給仍足以應付高峰時段需求,且估計台灣2020年前經濟成長率仍有3.38%以上水準,市場無需過度擔憂核四停工問題。花旗環球證券也認為,核四停工並不會對台灣長遠經濟發展帶來太大危害。
核四建廠執照將於今年12月15日到期,在行政院長江宜樺拍板核四停工不停建的底線後,經濟部與台電規畫讓核四建廠執照展延五年,保住核四的一線生機。台電昨天證實,已向原能會申請第三次展延核四建廠執照。
政府自1999年3月核發核四建廠執照後,因核四歷經停工、復工等紛擾,已兩度展延建廠執照,第二次建廠執照展延效期到今年12月15日。
台電高層指出,依據「核子反應器設施建廠執照申請審核辦法」,在建廠執照期限滿一年前就必須提出展延申請,雖然國民黨已決定要推動核四封存,台電依規定還是必須申請展延。
台電主管說,核四廠並非一般電廠,特別是核四廠已購置872束燃料棒,目前就存放在一號機反應爐旁,加上一號機可能要以動態封存方式維護核心組件性能,若建廠執照到期不展延,核四就等於停建。
台電主管說,由於政府已定調要封存核四,台電等6月底核四一號機安檢結束後,同時評估核四封存方式,屆時向原能會補提核四建照展延理由。
經濟部官員表示,依照過去經驗,核四建照可展延五年,建照展延可讓台電維護核四機組零件,原能會也可持續檢查核四機組情況,若未來公投決定核四要商轉,核四啟封維修的費用可望降低,啟封時間也可以縮短,這是為台灣供電保留一個選項。
原能會官員指出,已收到台電申請展延核四建照,原能會預估要到下半年才會召開會議審查,核四封存維護方式,將會是審查主題之一。展延核四建照,台電必須先取得經濟部同意函,另還須獲得環保署核四環境監督委員會的同意。
經濟部官員表示,核四停工封存,核四燃料棒規格因與國內其他三座核電廠不同而無法轉用,因此暫時仍將存放在核四廠區中,在沒有經公投同意核四商轉前,核四不會裝填燃料,核四廠區也不會有輻射的問題。
政府自1999年3月核發核四建廠執照後,因核四歷經停工、復工等紛擾,已兩度展延建廠執照,第二次建廠執照展延效期到今年12月15日。
台電高層指出,依據「核子反應器設施建廠執照申請審核辦法」,在建廠執照期限滿一年前就必須提出展延申請,雖然國民黨已決定要推動核四封存,台電依規定還是必須申請展延。
台電主管說,核四廠並非一般電廠,特別是核四廠已購置872束燃料棒,目前就存放在一號機反應爐旁,加上一號機可能要以動態封存方式維護核心組件性能,若建廠執照到期不展延,核四就等於停建。
台電主管說,由於政府已定調要封存核四,台電等6月底核四一號機安檢結束後,同時評估核四封存方式,屆時向原能會補提核四建照展延理由。
經濟部官員表示,依照過去經驗,核四建照可展延五年,建照展延可讓台電維護核四機組零件,原能會也可持續檢查核四機組情況,若未來公投決定核四要商轉,核四啟封維修的費用可望降低,啟封時間也可以縮短,這是為台灣供電保留一個選項。
原能會官員指出,已收到台電申請展延核四建照,原能會預估要到下半年才會召開會議審查,核四封存維護方式,將會是審查主題之一。展延核四建照,台電必須先取得經濟部同意函,另還須獲得環保署核四環境監督委員會的同意。
經濟部官員表示,核四停工封存,核四燃料棒規格因與國內其他三座核電廠不同而無法轉用,因此暫時仍將存放在核四廠區中,在沒有經公投同意核四商轉前,核四不會裝填燃料,核四廠區也不會有輻射的問題。
核四封存不運轉,未來幾年台灣將有缺限電風險。行政院昨(29)日表示,待全國能源會議召開後,較能匯集各界對未來發電組合想法,屆時就可計算出台灣還需要多少家民營電廠。目前行政院在審中的電業法草案,也將鼓勵市場自由競爭,提高電力市場經營效率。
過去20年來,因台電開發電力屢遭環保抗爭,經濟部曾四度開放民營電廠參與發電,再售電給台電,目前全台一共有九家民營電廠。外界關注,在核四封存後,未來電價有上漲之虞,且將出現缺限電危機,經濟部可能再公告開放新的民營電廠,參與發電。
政院官員表示,電力市場注重供需,蓋了過多電廠用不上也會形成浪費。經濟部預計在8、9月全國能源會議時,廣邀各界討論合理的發電組合與用電成長率,待社會有共識後,較能清楚需要何種型態、多少家的民營電廠業者。
過去20年來,因台電開發電力屢遭環保抗爭,經濟部曾四度開放民營電廠參與發電,再售電給台電,目前全台一共有九家民營電廠。外界關注,在核四封存後,未來電價有上漲之虞,且將出現缺限電危機,經濟部可能再公告開放新的民營電廠,參與發電。
政院官員表示,電力市場注重供需,蓋了過多電廠用不上也會形成浪費。經濟部預計在8、9月全國能源會議時,廣邀各界討論合理的發電組合與用電成長率,待社會有共識後,較能清楚需要何種型態、多少家的民營電廠業者。
近年來新興市場崛起,許多品牌廠商躍躍欲試,但發現如果沒有通路,再好的產品品質及品牌形象,也是走不通。無論理論或經驗都顯示,通路的改變的確影響市場競爭結構,好的改變,可以貨暢其流,生產及消費者受益,壞的改變,通路不通,只凸顯通路商本身利益,但卻造成生產消費訊息大亂。
政府通常會在壞的改變介入,而不介入好的改變,問題是隨著通路形態的多變,好壞已很難直接判斷,政府介入原則也會受到考驗。就以最簡單的通路商大量收購商品的行為來說,日前全聯大量收購盛產蒜頭而獲得好評,但更先前有些通路商的囤積豬肉,卻受政府查緝。通路商的角色,到底只是扮演好貨暢其流,忠實反映生產價格?還是被期待調節供需?
其他的案例,包括未來台電民營化,屬於通路端的輸配電與發電部門該不該分割?中華電信的最後一哩通路該不該釋出?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通路業者更是主導了整個台灣頻道及內容業者的發展方向,而所謂五大「多系統整合經營者(MSO)」更擁有全台59家系統台的35家,這樣的電視通路影響力與規模效率間的平衡,也一直是電視產業發展爭論的焦點。
另外,通路商開賣自有品牌商品,是否也有不公平競爭的疑慮?雖然通路商自有品牌在國外,尤其是歐洲最司空見慣,但許多製造商同時也經營品牌,如果為通路業者生產商品,然後到通路上和自己的品牌競爭,等於幫敵人製造武器,再讓敵人拿這個武器和自己對打,受訪製造商無奈表示:「那也沒辦法,通路商很強勢。」這已是普遍實際存在的商業模式。更不用說,在去年初便利超商7-11與商周上架的爭議,也凸顯通路商的相對壟斷力優勢。
不過,這些通路商壟斷力優勢,正逐漸發生改變,因為網路及其社群力量的崛起,就以7-11與商周上架爭議為例,在過去可能是商周道歉了事,但這回商周靠著網路社群力量,引起政府展開限制競爭或不公平競爭行為調查,逼得7-11說明是物流配送作業不及,而非刻意不上架。
這個教訓顯示,倘若通路商認為產品商內容有問題,可能損及其利益,應就有爭議的產品內容調解,再也不能以通路壟斷優勢把產品凍結在通路裡,無論內容對錯,通路不通,一定是錯的一方。
網路及其社群力量的興起,雖然箝制了通路商壟斷優勢,卻也帶給了通路商更多更大的通路匯流商機。流通,基本上可以分為人流、物流、金流及資訊流,過去,各有各的通路商,各有各的勢力範圍,井水不犯河水,但現在跨流已成趨勢,業者如不因應恐被淘汰。
過去,便利商店開始代收業務,一腳跨入金流領域,現在電子商務結合第三方支付,更是整合資訊流、物流及金流業務,過去金流體系最為封閉與保守,倘若不思因應,將來就等著被裂解。在人流的跨界匯流上,除了觀光客與購買物流及金流已有許多試驗計畫外;先前大家覺得遠通電收etag賺很大的原因,除了通行費外,更重要的是,遠東集團可以因此整合人流、金流及資訊流,而獲致消費者資訊及潛在商機。
總之,通路跨界匯流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通路商應積極因應甚至整合,而不要再想著以通路壟斷優勢獲取超額利益或設置檢查障礙,同時,隨著未來台灣服務業的開放,也將很快面臨外來競爭的挑戰。
但就政府及消費者而言,跨界匯流的出現,不僅新的壟斷力量可能產生、消費者隱私也可能被濫用或被洩露,種種這些現象,也將很快面臨,如果不及早因應,消費者可能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政府通常會在壞的改變介入,而不介入好的改變,問題是隨著通路形態的多變,好壞已很難直接判斷,政府介入原則也會受到考驗。就以最簡單的通路商大量收購商品的行為來說,日前全聯大量收購盛產蒜頭而獲得好評,但更先前有些通路商的囤積豬肉,卻受政府查緝。通路商的角色,到底只是扮演好貨暢其流,忠實反映生產價格?還是被期待調節供需?
其他的案例,包括未來台電民營化,屬於通路端的輸配電與發電部門該不該分割?中華電信的最後一哩通路該不該釋出?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通路業者更是主導了整個台灣頻道及內容業者的發展方向,而所謂五大「多系統整合經營者(MSO)」更擁有全台59家系統台的35家,這樣的電視通路影響力與規模效率間的平衡,也一直是電視產業發展爭論的焦點。
另外,通路商開賣自有品牌商品,是否也有不公平競爭的疑慮?雖然通路商自有品牌在國外,尤其是歐洲最司空見慣,但許多製造商同時也經營品牌,如果為通路業者生產商品,然後到通路上和自己的品牌競爭,等於幫敵人製造武器,再讓敵人拿這個武器和自己對打,受訪製造商無奈表示:「那也沒辦法,通路商很強勢。」這已是普遍實際存在的商業模式。更不用說,在去年初便利超商7-11與商周上架的爭議,也凸顯通路商的相對壟斷力優勢。
不過,這些通路商壟斷力優勢,正逐漸發生改變,因為網路及其社群力量的崛起,就以7-11與商周上架爭議為例,在過去可能是商周道歉了事,但這回商周靠著網路社群力量,引起政府展開限制競爭或不公平競爭行為調查,逼得7-11說明是物流配送作業不及,而非刻意不上架。
這個教訓顯示,倘若通路商認為產品商內容有問題,可能損及其利益,應就有爭議的產品內容調解,再也不能以通路壟斷優勢把產品凍結在通路裡,無論內容對錯,通路不通,一定是錯的一方。
網路及其社群力量的興起,雖然箝制了通路商壟斷優勢,卻也帶給了通路商更多更大的通路匯流商機。流通,基本上可以分為人流、物流、金流及資訊流,過去,各有各的通路商,各有各的勢力範圍,井水不犯河水,但現在跨流已成趨勢,業者如不因應恐被淘汰。
過去,便利商店開始代收業務,一腳跨入金流領域,現在電子商務結合第三方支付,更是整合資訊流、物流及金流業務,過去金流體系最為封閉與保守,倘若不思因應,將來就等著被裂解。在人流的跨界匯流上,除了觀光客與購買物流及金流已有許多試驗計畫外;先前大家覺得遠通電收etag賺很大的原因,除了通行費外,更重要的是,遠東集團可以因此整合人流、金流及資訊流,而獲致消費者資訊及潛在商機。
總之,通路跨界匯流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通路商應積極因應甚至整合,而不要再想著以通路壟斷優勢獲取超額利益或設置檢查障礙,同時,隨著未來台灣服務業的開放,也將很快面臨外來競爭的挑戰。
但就政府及消費者而言,跨界匯流的出現,不僅新的壟斷力量可能產生、消費者隱私也可能被濫用或被洩露,種種這些現象,也將很快面臨,如果不及早因應,消費者可能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核四爭議開始對金融市場產生實質影響,公司債市場資金出現轉單效應。債券商指出,搶在台灣電力發債前一天發債的台塑企業,標售結果昨(29)日出爐,因買家轉檯捨台電、買台塑,得標利率低於預期,降幅在2~3bp間 。
台塑今年首度發債,分10年、12年兩種年期。其中10年期利率1.83%、發行10億元,12年期利率1.92%、發行50億元,合計60億元。
債券承銷商說,核四議題延燒,對台電發債籌資不利,不少投資人預期台電財務可能受影響,大量買進難和公司內部風控單位交代,因此縮手、減少購買額度。
券商說,並不擔心台電會倒,但核四爭議還在風頭上,有必要先避風頭,尤其萬一台電被調降評等,得面臨「報告寫不完」的窘境。
市場盛傳投資人預期台電前景不妙,因此轉單去買台塑債,讓台塑利率下滑、台塑因此省下不少利息。
台塑之外,今年二度發債的鴻海精密,標債結果則顯示,比起長天期債券,短年期債券較受買家青睞。
昨日鴻海的3、5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分別為1.17%和1.37%,發行金額各為28.5億元和16億元,利率同樣低於預期,顯示買盤為降低利率風險,購買債券捨長取短。
至於鴻海7年和10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分別拉高至1.7%和1.95%;債券商說,鴻海公司債標售結果,有如翹翹板的兩端,相較於短券利率下修,長券利率反倒往上彈。
券商主管說,前幾周銀行發行大量的次順位金融債,年期與利率多數都是7年1.7%、10年1.85%,企業法人長券需求滿足不少,因此,同年期公司債的發行利率,很難低於這個水準。
特別是鴻海10年債,得標利率比次順位金融債高出10個基本點,顯示買盤對於景氣波動還是很憂慮;比起變化較大的電子股,台塑等傳統產業,讓投資人更放心。
至於在外流通餘額超過4,000億元的台電,有核四問題,標售結果難以樂觀。
台塑今年首度發債,分10年、12年兩種年期。其中10年期利率1.83%、發行10億元,12年期利率1.92%、發行50億元,合計60億元。
債券承銷商說,核四議題延燒,對台電發債籌資不利,不少投資人預期台電財務可能受影響,大量買進難和公司內部風控單位交代,因此縮手、減少購買額度。
券商說,並不擔心台電會倒,但核四爭議還在風頭上,有必要先避風頭,尤其萬一台電被調降評等,得面臨「報告寫不完」的窘境。
市場盛傳投資人預期台電前景不妙,因此轉單去買台塑債,讓台塑利率下滑、台塑因此省下不少利息。
台塑之外,今年二度發債的鴻海精密,標債結果則顯示,比起長天期債券,短年期債券較受買家青睞。
昨日鴻海的3、5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分別為1.17%和1.37%,發行金額各為28.5億元和16億元,利率同樣低於預期,顯示買盤為降低利率風險,購買債券捨長取短。
至於鴻海7年和10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分別拉高至1.7%和1.95%;債券商說,鴻海公司債標售結果,有如翹翹板的兩端,相較於短券利率下修,長券利率反倒往上彈。
券商主管說,前幾周銀行發行大量的次順位金融債,年期與利率多數都是7年1.7%、10年1.85%,企業法人長券需求滿足不少,因此,同年期公司債的發行利率,很難低於這個水準。
特別是鴻海10年債,得標利率比次順位金融債高出10個基本點,顯示買盤對於景氣波動還是很憂慮;比起變化較大的電子股,台塑等傳統產業,讓投資人更放心。
至於在外流通餘額超過4,000億元的台電,有核四問題,標售結果難以樂觀。
憂心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加速退場、利率步步高升,第2季債市湧現600億元發債潮;台塑、鴻海、台電等企業,4月合計發債300億元後,中龍鋼鐵、亞洲水泥也將於5月接棒發債。
加計中龍鋼鐵與亞泥,第2季以來,國內企業累計已發行480億元的公司債,若盛況不減,本季有機會突破先前預估的600億元水準、上看700億元。
債券商指出,中龍鋼鐵為中國鋼鐵的子公司,訂於5月5日標售公司債100億元;另外,非公開競標的亞洲水泥,近日也啟動80億元的公司債詢價作業。
券商指出,中龍鋼鐵預計發行5、7 年期公司債,各50億元,各年期的發行金額可增減50%,但總金額不得超過220億元。
債券商透露,亞泥今年首度發行無擔保公司債,預計發行額80億元,年期則是以不超過5年的短券為主,詢價利率也以固定利率1.8%為上限。
第2季企業蜂擁發債,主要就是擔心美國經濟復甦、量化寬鬆加速退場,恐將帶動債券利率扶搖直上;在市場利率尚未反應前,企業搶先發行債券,可將資金成本鎖在低點,減輕利息支出負擔。
加計中龍鋼鐵與亞泥,第2季以來,國內企業累計已發行480億元的公司債,若盛況不減,本季有機會突破先前預估的600億元水準、上看700億元。
債券商指出,中龍鋼鐵為中國鋼鐵的子公司,訂於5月5日標售公司債100億元;另外,非公開競標的亞洲水泥,近日也啟動80億元的公司債詢價作業。
券商指出,中龍鋼鐵預計發行5、7 年期公司債,各50億元,各年期的發行金額可增減50%,但總金額不得超過220億元。
債券商透露,亞泥今年首度發行無擔保公司債,預計發行額80億元,年期則是以不超過5年的短券為主,詢價利率也以固定利率1.8%為上限。
第2季企業蜂擁發債,主要就是擔心美國經濟復甦、量化寬鬆加速退場,恐將帶動債券利率扶搖直上;在市場利率尚未反應前,企業搶先發行債券,可將資金成本鎖在低點,減輕利息支出負擔。
為提升大台南經濟發展,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積極進行工業區開發更新,除了吸引外資設廠,也全力配合「低碳城市」政策,全面導入太陽能光電系統,將永康科技園區打造成「綠能科技」園區。
為配合低碳城市的施政目標,永康科技園區全區照明採用LED節能燈具,並建置全區太陽能發電設施,八座停車場架設太陽能棚架,服務中心及污水處理場、高架水塔設置大型太陽能板,預估每天可產生380千瓦電量,每年總發電量共41.6萬度,除可供園區內公設及電動車充電之用,更能將太陽能板所發電量躉售台電。
此外區內有南台灣唯一合法的「金屬表面處理專區」,擁有兩座專業污水處理廠,專門處理「電鍍專區」工業用廢水及全部園區的廢水,並承接區外電鍍工廠的廢水處理,解決電鍍廢水汙染的問題。(黃逢森)
為配合低碳城市的施政目標,永康科技園區全區照明採用LED節能燈具,並建置全區太陽能發電設施,八座停車場架設太陽能棚架,服務中心及污水處理場、高架水塔設置大型太陽能板,預估每天可產生380千瓦電量,每年總發電量共41.6萬度,除可供園區內公設及電動車充電之用,更能將太陽能板所發電量躉售台電。
此外區內有南台灣唯一合法的「金屬表面處理專區」,擁有兩座專業污水處理廠,專門處理「電鍍專區」工業用廢水及全部園區的廢水,並承接區外電鍍工廠的廢水處理,解決電鍍廢水汙染的問題。(黃逢森)
一旦國內面臨電力不足,究竟供電順序為何?經濟部高層表示,從產業發展角度,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連續製程產業的供電,應被排除限電,生產及民生用電依照既定辦法進行限電或分區停電。
根據經濟部訂定行政規則顯示,工業限電先於民生用電。但經濟部長張家祝日前則說,考量經濟發展情況下,電力調度將首重產業用電,否則「一下子沒電會完蛋」,未來一旦國內有電力缺口,將由民生用電吸收。
從民國95年公告之行政規則來看,與張家祝所說的「首重產業用電」不同。
據能源管理法授權訂定的限電辦法,若電力短缺時,台電應針對「計畫型負載限制」訂出分類,主要區分為工業用戶限電及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其中,又以工業用戶限電列為首要目標。
經濟部官員解釋,所謂產業優先供電應指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產業,這些屬於連續型生產製程,平時只要一遇上地震都得要讓生產線停機,重新設定、微調其生產參數,若真有停限電狀況出現,損失難以估計。
根據經濟部訂定行政規則顯示,工業限電先於民生用電。但經濟部長張家祝日前則說,考量經濟發展情況下,電力調度將首重產業用電,否則「一下子沒電會完蛋」,未來一旦國內有電力缺口,將由民生用電吸收。
從民國95年公告之行政規則來看,與張家祝所說的「首重產業用電」不同。
據能源管理法授權訂定的限電辦法,若電力短缺時,台電應針對「計畫型負載限制」訂出分類,主要區分為工業用戶限電及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其中,又以工業用戶限電列為首要目標。
經濟部官員解釋,所謂產業優先供電應指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產業,這些屬於連續型生產製程,平時只要一遇上地震都得要讓生產線停機,重新設定、微調其生產參數,若真有停限電狀況出現,損失難以估計。
台電昨(28)日標售120億元公司債,但遭遇核四停工爭議,讓券商主管表示,標單明顯「少很多」,市場觀望氣氛偏濃,並且投標利率也小幅提高,不排除發債結果沒有2月時順利,利率預料也將上揚。台電本次標債標售結果預訂30日公布。
券商主管指出,這次台電標售3、5、7、10年期公司債,額度各為 15、35、20、50億元,根據市場原預估,各年期得標利率分別為1.0 5∼1.1%、1.35∼1.4%、1.65∼1.7%、1.85∼1.9%,但以昨日投標情況來看,投標利率已有攀升之勢,尤其標單減少的情況非常明顯,主要就是因為核四議題引發的觀望氣氛。
券商主管認為,台電在2月時曾標售156億元公司債,且不管3、5、 7、10年券的得標利率1.1%、1.4%、1.74%、1.92%均低於市場預估區間。券商表示,本次市場原本估計因市場資金寬鬆,各年期債券利率區間應會比2月再下滑,但在核四停工變數出現後,預料得標利率將反向走高,發行總額也可能下修,甚至不排除出現流標。
至於公司債最重要的信評方面,中華信評強調,這次停工不影響台電原「twAAA/負向/twA-1+」信評,主要是政府宣示核四在公投舉行前將停工,實質上與先前對核四廠的公開聲明並無重大不同,但長期的不確定性恐將對台電的信用地位有負面影響。
但中華信評也強調,在台電未能及時並且充分獲得來自政府直接支持的情況下,全面放棄核四廠計畫,可能對台電的財務結構帶來重大壓力,並明顯削弱台電的信用結構,恐將導致評等遭調降數個級距。
券商主管強調,由於台電為百分之百的國營事業,業務又是具獨占性的電力,長期以來評等優良,發行利率往往是公司債市場主要參考指標,目前中華信評的台電評等為twAAA,未做調整,台電公司債仍具有等同於公債的地位。
券商主管指出,這次台電標售3、5、7、10年期公司債,額度各為 15、35、20、50億元,根據市場原預估,各年期得標利率分別為1.0 5∼1.1%、1.35∼1.4%、1.65∼1.7%、1.85∼1.9%,但以昨日投標情況來看,投標利率已有攀升之勢,尤其標單減少的情況非常明顯,主要就是因為核四議題引發的觀望氣氛。
券商主管認為,台電在2月時曾標售156億元公司債,且不管3、5、 7、10年券的得標利率1.1%、1.4%、1.74%、1.92%均低於市場預估區間。券商表示,本次市場原本估計因市場資金寬鬆,各年期債券利率區間應會比2月再下滑,但在核四停工變數出現後,預料得標利率將反向走高,發行總額也可能下修,甚至不排除出現流標。
至於公司債最重要的信評方面,中華信評強調,這次停工不影響台電原「twAAA/負向/twA-1+」信評,主要是政府宣示核四在公投舉行前將停工,實質上與先前對核四廠的公開聲明並無重大不同,但長期的不確定性恐將對台電的信用地位有負面影響。
但中華信評也強調,在台電未能及時並且充分獲得來自政府直接支持的情況下,全面放棄核四廠計畫,可能對台電的財務結構帶來重大壓力,並明顯削弱台電的信用結構,恐將導致評等遭調降數個級距。
券商主管強調,由於台電為百分之百的國營事業,業務又是具獨占性的電力,長期以來評等優良,發行利率往往是公司債市場主要參考指標,目前中華信評的台電評等為twAAA,未做調整,台電公司債仍具有等同於公債的地位。
台股「多事之春」,金管會兵分四路嚴密監控資本市場及金融市場穩定。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8)日表示,正密切觀注台灣股市、債市、金融市場及F股的變化,目前確定台股初步回穩,債市中的台電 公司債交易穩定。
此外,他指出金融機構體質仍向上茁壯,同時本周五前證交所就會確認F-再生的財報真實度,將各項不確定性降到最低。
第一是台股近來受到F-再生財報可能失真、政府打房可能衝擊金融股及核四案影響,波動度較大,曾銘宗表示,他本人、證期局及證交所隨時都在關注資本市場變化,28日台股上漲35點、成交量有973億元,外資也買超40億元,看起來已初步回穩,但後續仍在密切觀察。
第二是債市部分,核四停建可能衝擊台電獲利,金管會也嚴密掌控 台電公司債動向,昨天交易正常,曾銘宗表示,台電是經濟部持股逾 98%的公營企業,台電的借款或發債,幾乎等於是政府借錢,政府不會放手讓台電倒閉,因此不必擔心銀行抽銀根或未來借不到錢的問題,目前有些公營事業年年虧損,銀行依舊借款且利率也未飆很高。
第三是金融股部分,國銀逾放比已從0.35%再降為0.33%,同時呆帳覆蓋率也提高到350%以上,體質維持史上最佳狀況,曾銘宗說:「放心啦,銀行體質很健全。」
第四就是近日受到外國研究單位格勞克斯出具報告的F-再生,金管會已要求證交所周五前釐清財報正確度,且向外界說明,目前初步掌握的是格勞克斯過去出具的報告,僅1/3是正確,同時這家外資特別愛盯上具陸資成分的公司。
金管會目前也在調查F-再生近期交易資金及是否有禿鷹等問題,要還給投資人正確的訊息。
此外,他指出金融機構體質仍向上茁壯,同時本周五前證交所就會確認F-再生的財報真實度,將各項不確定性降到最低。
第一是台股近來受到F-再生財報可能失真、政府打房可能衝擊金融股及核四案影響,波動度較大,曾銘宗表示,他本人、證期局及證交所隨時都在關注資本市場變化,28日台股上漲35點、成交量有973億元,外資也買超40億元,看起來已初步回穩,但後續仍在密切觀察。
第二是債市部分,核四停建可能衝擊台電獲利,金管會也嚴密掌控 台電公司債動向,昨天交易正常,曾銘宗表示,台電是經濟部持股逾 98%的公營企業,台電的借款或發債,幾乎等於是政府借錢,政府不會放手讓台電倒閉,因此不必擔心銀行抽銀根或未來借不到錢的問題,目前有些公營事業年年虧損,銀行依舊借款且利率也未飆很高。
第三是金融股部分,國銀逾放比已從0.35%再降為0.33%,同時呆帳覆蓋率也提高到350%以上,體質維持史上最佳狀況,曾銘宗說:「放心啦,銀行體質很健全。」
第四就是近日受到外國研究單位格勞克斯出具報告的F-再生,金管會已要求證交所周五前釐清財報正確度,且向外界說明,目前初步掌握的是格勞克斯過去出具的報告,僅1/3是正確,同時這家外資特別愛盯上具陸資成分的公司。
金管會目前也在調查F-再生近期交易資金及是否有禿鷹等問題,要還給投資人正確的訊息。
對於政府宣布核四停工,中鋼董事長鄒若齊昨(28)日以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的身分,表達深感痛心立場,他說雖然短期內還不致衝擊鋼鐵業的用電,但長期而言,若台電供電系統不穩定,勢必影響鋼鐵產業的生存發展。鄒若齊強調,站在台灣鋼鐵業的發展,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核四維持運轉,且核一至核三廠必須延役,才足以供應工業所需電力。
受到核四廠停建影響,鋼鐵族群昨天股價均下挫,其中,中鋼下跌 0.15元、收25.2元。
受到核四廠停建影響,鋼鐵族群昨天股價均下挫,其中,中鋼下跌 0.15元、收25.2元。
未來若發生限電危機,供電優先次序為何?根據經濟部現有的辦法,限電優先由工業用電開始,再來才是一般民生用戶,但辦法中也有但書,包括國防、交通及其他重要用戶不受限制。
據了解,科技部將以「重要用戶」為由,力爭排除或延後科學園區的限電順序。
執政黨做出核四停工的決定後,經長張家祝說,一旦國內電力不足,會限制民生用電先於產業用電,此說與民國95年公布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不同,經濟部是否會修改行政命令,備受矚目。
在民國78至85年,即因核四工程延宕,國內沒有足夠發電機組以彌補缺口,加上時值工商業蓬勃發展,使得民國82年備用容量率一度降低至4.2%,當年度限電次數多達4次,隔年雖備用容量率漸升為4.8 %,但限電次數翻4倍至16次。因此台電過去即訂有「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當國內供電能力不足時得依照優先次序供電。
第一階段要被限電的是與台電簽約的用電大戶,因為他們的電價,屬於議約時可討論的「批發價」,價格較便宜,但亦承諾萬一電力吃緊,須配合限電。目前約30多戶。
第二順位是工業用戶,並未享有電價優惠,依契約容量,有不同比重的限電,最高上限達到15%。最後,才是容量未超過一千瓩之工業用戶,以及一般民生用戶。
科技部長張善政昨(28)日在立院受訪時也呼籲,台電一旦面臨停、限電時,應對產業有特別考慮,尤其是國內科學園區是經濟產值的重要來源,若須限電時,科學園區應排除在外。
據了解,科技部將以「重要用戶」為由,力爭排除或延後科學園區的限電順序。
執政黨做出核四停工的決定後,經長張家祝說,一旦國內電力不足,會限制民生用電先於產業用電,此說與民國95年公布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不同,經濟部是否會修改行政命令,備受矚目。
在民國78至85年,即因核四工程延宕,國內沒有足夠發電機組以彌補缺口,加上時值工商業蓬勃發展,使得民國82年備用容量率一度降低至4.2%,當年度限電次數多達4次,隔年雖備用容量率漸升為4.8 %,但限電次數翻4倍至16次。因此台電過去即訂有「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當國內供電能力不足時得依照優先次序供電。
第一階段要被限電的是與台電簽約的用電大戶,因為他們的電價,屬於議約時可討論的「批發價」,價格較便宜,但亦承諾萬一電力吃緊,須配合限電。目前約30多戶。
第二順位是工業用戶,並未享有電價優惠,依契約容量,有不同比重的限電,最高上限達到15%。最後,才是容量未超過一千瓩之工業用戶,以及一般民生用戶。
科技部長張善政昨(28)日在立院受訪時也呼籲,台電一旦面臨停、限電時,應對產業有特別考慮,尤其是國內科學園區是經濟產值的重要來源,若須限電時,科學園區應排除在外。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8)日表示,全國能源會議會在下會期開議9 月以前規劃舉行,將探討核四無法運轉後,如何規劃穩定能源供應,至於核一到核三廠是否延役,全國能源會議中也會討論。
張家祝並指出,如果核四不商轉、核一、二、三如期除役,零核電若全用天然氣取代,電價會漲4成以上。惟日本福島核災後停用核電,過去三年大量使用天然氣累積超過21兆日圓,讓貿易順差變成逆差,對發電燃料成本上漲衝擊很大。
在府院黨決定核四封存停工之後,天下雜誌昨天公布最新民調,有近6成民眾贊成停建核四,主因為對政府的核安承諾沒有信心,但反核者卻有逾5成不願接受高電價,顯示多數民眾雖反核,卻不願承擔沒有核電的代價。
對於「如果核四停建,會造成缺電,是否願意接受限電措施?」受訪者中回答「能接受」及「不願接受」者,分別為54%及40.9%;而對於「若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將延後除役」,47.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接受」,有36.6%的受訪者則是全面捍衛非核家園理念。
張家祝昨天在行政院記者會表示,全國能源會議利用立法院休會期間,規劃8、9月間辦理,邀請產官學研各界探討核四停工,或將來無法運轉,未來核一二三廠如果除役時,台灣未來替代能源從那裡來,也會討論核一二三廠是否延役,考量產業及民生需求規劃穩定能源。
如果核四不商轉,何時限電?張家祝說,從103年到105年,包括大林通宵等四座電廠持續約有10部機組除役,新建機四部,107年預定核一廠一號機開始除役。
當核四不商轉,現有核電廠也除役,根據台電中間值情境分析,1 07年以後備用容量率會降至10%以下,陸續往下降到7%,依過去經驗就會開始分區限電。
他說,唯一替代方案只有興建新天然氣電廠,且要在很短時間內因應,還有天然氣供應等複雜問題,這是能源會議要審慎面對的課題。
張家祝並指出,如果核四不商轉、核一、二、三如期除役,零核電若全用天然氣取代,電價會漲4成以上。惟日本福島核災後停用核電,過去三年大量使用天然氣累積超過21兆日圓,讓貿易順差變成逆差,對發電燃料成本上漲衝擊很大。
在府院黨決定核四封存停工之後,天下雜誌昨天公布最新民調,有近6成民眾贊成停建核四,主因為對政府的核安承諾沒有信心,但反核者卻有逾5成不願接受高電價,顯示多數民眾雖反核,卻不願承擔沒有核電的代價。
對於「如果核四停建,會造成缺電,是否願意接受限電措施?」受訪者中回答「能接受」及「不願接受」者,分別為54%及40.9%;而對於「若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將延後除役」,47.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接受」,有36.6%的受訪者則是全面捍衛非核家園理念。
張家祝昨天在行政院記者會表示,全國能源會議利用立法院休會期間,規劃8、9月間辦理,邀請產官學研各界探討核四停工,或將來無法運轉,未來核一二三廠如果除役時,台灣未來替代能源從那裡來,也會討論核一二三廠是否延役,考量產業及民生需求規劃穩定能源。
如果核四不商轉,何時限電?張家祝說,從103年到105年,包括大林通宵等四座電廠持續約有10部機組除役,新建機四部,107年預定核一廠一號機開始除役。
當核四不商轉,現有核電廠也除役,根據台電中間值情境分析,1 07年以後備用容量率會降至10%以下,陸續往下降到7%,依過去經驗就會開始分區限電。
他說,唯一替代方案只有興建新天然氣電廠,且要在很短時間內因應,還有天然氣供應等複雜問題,這是能源會議要審慎面對的課題。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