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科技發展驅動消費習慣與商業模式轉型
舉例來說,過去我們想聽某位歌手的歌曲,就得去各唱片行購買C D,但現在只要到Apple Music、Spotify或是KKBOX等音樂平台就能隨 選隨聽。過去想觀賞某部電影,就得去百視達租借影帶,並在期限內 歸還,現在只要在Netflix、Disney^+或是HBO等影音串流平台上就能 隨選隨看。
訂閱業務的成功在於其能夠提供穩定且可預測的收入流,這使得企 業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財務規劃和資源分配。每月或每年的訂閱費用使 得企業能夠避免收入的大幅波動,從而增強經營的穩定性。依據202 4年第二季度Netflix官方財報顯示,其淨收入達到21.5億美元,比去 年同期增長了44%。公司當季收入為95.6億美元,年增17%。全球訂 閱者數量增加805萬,總數達到2.78億,主要增長來自亞太地區和歐 洲、中東、非洲地區。
此外,訂閱業務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可以直接從消費者的資料中獲取 洞察,從而優化產品和服務。通過分析訂閱者的行為數據,企業可以 精確瞭解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進行個性化推送和服務改進,從而提 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歸納訂閱經濟的成功要素(指標),根據商 研院分析大致有下列三點:
一、忠誠度與黏著度:會員制的目的在於長期培養與顧客穩定之關 係,藉由良好的互動與體驗,對產品產生喜好並持續訂閱,一方面可 以保障金流的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使用者推薦來增加顧客數量 。
二、顧客數據:由於顧客是定期訂閱,因此可以透過顧客的性別、 年齡層、消費能力以及平常使用的習慣,根據其特性來做行銷。如此 ,透過數據與數位工具分析市場及會員特性,可以更精準描繪顧客的 特徵與需求,進而留住顧客。
三、服務體驗:為持續穩定既有客戶,以及擴大會員數量,勢必不 斷更新功能及持續優化服務體驗,如藉由數據分析按年齡層、性別、 平時的習慣等特性洞悉顧客喜好,吸引新客戶並留住既有客戶。
「產品服務化」,可促進環保永續
許多企業正從傳統的所有權買斷模式轉型為以使用權為主的訂閱制 ,以打造一個更加永續的商業模式。自2020年起,IKEA開始為企業客 戶推出家具租賃和訂閱制服務,這項服務旨在提供企業所需的家具和 擺飾,允許用戶在使用一定時間後,由IKEA回收再利用。合約到期後 ,IKEA會將回收的二手家具進行清理和翻新,並以折價的方式再次出 售或重新出租,這不僅滿足企業對靈活家具配置的需求,也實現循環 經濟中的「產品服務化」(Product as a Service)理念。此項服務 已經在台灣展開,並與台北101及台電等企業合作。透過這樣的模式 ,IKEA幫助企業定期改造辦公環境,同時減少資源浪費,推動可持續 發展。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升家具的利用效率,也為企業提供一種經 濟且環保的選擇。
訂閱制商業模式已成為各行各業中強而有力的變革模式。企業若想 採用此模式,需謹慎評估自身產業的適用性,並進行優劣分析。在訂 閱經濟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以客戶為中心,持續讓服務不斷加值。 企業得以在充滿變局的環境中,保有韌性與競爭力,同時加強與忠誠 訂閱者之間的聯繫。
台電供應商再添融資利器,板信攜手打造永續供應鏈
為滿足企業即時資金需求,板信商銀今日宣布與台灣電力公司合作,整合台電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線上金融服務。此舉透過降低資訊落差和授信風險,為承包商提供更便利的融資管道,創造多贏局面。
板信商銀總經理徐樹人表示,此次合作旨在支持台電電力設備產業鏈邁向永續轉型,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可負擔的永續能源」和「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板信商銀將運用供應鏈管理平台中的採購和履約紀錄等資訊,優化對廠商的授信評估。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王振勇指出,這項合作將提升台電供應鏈透明度,有助於降低採購成本,同時也讓承包商在電器設備採購和廠房營建等方面獲取更多資金支持。此外,板信商銀重視中小企業扶植,將提供額外保證,以加強對企業的融資服務。
板信商銀董事長謝娟娟強調,該行將持續深耕供應鏈融資市場,並提升授信品質和獲利能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政策性貸款,展現對ESG永續發展理念的重視。
此次板信商銀與台電公司攜手合作,支持台電供應商融資方案,透 過台電公司供應鏈管理平台中材物料採購、廠商履約紀錄等資訊,降 低板信商銀對廠商的資訊落差與授信風險,亦為承包商提供了更便利 的融資管道,創造台電公司、供應商與板信商銀多贏之局面。協助台 電電力設備產業鏈邁向永續轉型,共同打造對環境友善且具有社會責 任的供應鏈,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7可負擔的 永續能源」及「SDG 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為環境貢獻心力。
板信商銀為一優質全功能的商業銀行,主要授信業務有一般房貸及 建商土地建築貸款、企業購建廠融資、機器設備貸款、企業週轉金融 資、國際貿融進出口等業務。除此之外,板信商銀創建營造商供應鏈 金融服務,深獲信保基金肯定,續與信保基金合辦直保供應商融資業 務,將供應鏈融資概念擴大至各產業體系間,此次與台電公司合作, 亦顯示該行持續深耕供應鏈融資市場之決心;另板信商銀特別注重扶 植中小企業,輔以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保證,以加強提供企業全方 位融資服務。
板信商銀表示,新任董事長謝娟娟於今年7月1日就任後,積極優化 該行授信結構,提升授信品質,增強獲利能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 政策性貸款,並持續加強在地連結,多方關注公益議題,善盡企業社 會責任,投入更多的愛與關懷,落實ESG永續發展理念。
此項業務由板信商銀總經理徐樹人與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王振勇於台電大樓簽訂「台電材物料供應鏈數位協作契約」。
此次板信商銀與台電公司攜手合作,支持台電供應商融資方案,透過台電公司供應鏈管理平台中材物料採購、廠商履約紀錄等資訊,降低板信商銀對廠商的資訊落差與授信風險,亦為承包商提供更便利的融資管道,創造台電公司、供應商與板信商銀多贏的局面,協助台電電力設備產業鏈邁向永續轉型,共同打造對環境友善且具有社會責任的供應鏈,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及「SDG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為環境貢獻心力。
板信商銀為一優質全功能的商業銀行,主要授信業務有一般房貸及建商土地建築貸款、企業購建廠融資、機器設備貸款、企業周轉金融資、國際貿融進出口等業務。
除此之外,板信商銀創建營造商供應鏈金融服務,深獲信保基金肯定,續與信保基金合辦直保供應商融資業務,將供應鏈融資概念擴大至各產業體系間,此次與台電公司合作,亦顯示該行持續深耕供應鏈融資市場的決心;另板信商銀特別注重扶植中小企業,輔以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保證,以加強提供企業全方位融資服務。
板信商銀表示,新任董事長謝娟娟於今(113)年7月1日就任後,積極優化該行授信結構,提升授信品質,增強獲利能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政策性貸款,並持續加強在地連結,多方關注公益議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更多的愛與關懷,落實ESG永續發展理念。
**台電協力公車電動化 充電智慧化省電又顧電池**
台灣電動公車未來將愈來愈普遍,2030年目標全面電動化,預計上路1.2萬輛電動大巴,每天電量需求達24萬度。為克服充電管理挑戰,交通部將補助業者導入「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可降低台電契約容量需求最高達50%,延長公車電池使用年限20%,並節省30%人力和20%成本。
交通部「電動公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補助機制」草案將於兩周內出爐,只要充電場站導入升級至Level 3的智慧充電系統,就能申請補助經費。
目前全台已有3,300輛電動公車,預計2030年將達1.2萬輛。平均每輛電動公車每日耗電約200度,屆時將帶來24萬度電的充電需求。而每一輛電動公車儲存的電力約為300瓩,如同「行動電源」,必要時可用物聯網與V2G技術將多餘電力賣回台電,強化區域電網韌性。
傳統的充電模式耗費大量人力,為此交通部運用AI與物聯網開發出「智慧充電管理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每輛電動公車的營運、電量使用、電池健康等指標,協助業者預測充電需求,提升用電效率和電池壽命。
交通部「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總經費核定為643億元 ,最高補助達830萬元,包含購車、保養體系、營運及路網優化等, 降低業者轉型負擔,規劃明年起加碼「充電場站」項目,若場站導入 「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升級充電智慧級數至Level 3,將併入補助 經費申請。
目前全台共有1,800輛電動公車,年底可達3,300輛。運研所表示, 平均每台電動巴士每日約使用200度電,推算2030年將出現每天約24 萬度電的充電需求。而電動公車平均每台可儲存300瓩電力,如同裝 了輪子的「行動電源」,供電緊迫時,應用物聯網與V2G技術,可將 電動巴士多餘電力回賣給台電緩解,而2030年的1.2萬輛電動公車, 相當乘載360萬瓩備用儲存電力,有助強化區域電網韌性。現行充電 模式,過程耗費大量人力運算和紀錄,運研所在傳統充電架構上,運 用AI跟物聯網整合技術,開發電動公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透過 大數據平台資料分析每輛電動公車不同狀況的營運調度、電量使用、 電池健康度等指標。
**國發基金強化投後管理,評估撤出如興**
針對投資事業如興及 Gogoro 等連年虧損的狀況,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國發基金已針對投後管理進行討論,包括評估是否撤出如興。
劉鏡清強調,國發基金不以獲利為目的,但仍會持續強化投資管理。除了加強投前機制,投後管理也建置預警系統,並成立投後管理小組掌握營運。
此外,國發基金正強化執行退場機制,對於爆雷企業如如興,或長期虧損者如 Gogoro,都會評估處理方式。
台電調漲電價,經濟部:可評估編列預算凍漲台鐵票價
針對台電調漲電價可能連動台鐵票價,劉鏡清表示,會溝通影響層面。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則指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可考慮編列預算凍漲,或建議減免或優惠。
何晉滄指出,已有前例顯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可評估產業狀況,以穩定物價為原則,並兼顧民生。例如,電價調漲後台水電費會增加 3.56 億元,但目前沒有漲價計畫。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7日邀國發會和經濟部專案報告「我國政府對新 創及中小企業扶植政策執行狀況與未來精進措施。立委質詢時表示, 國發基金有20家投資事業連年虧損,其中只有五家破產、解散、歇業 ,剩下15家也應有所處置。
劉鏡清說,國發基金不以獲利為目的,去年也為國家創造288億元 獲利,且一直在強化投資管理,除了投前機制增加轉型能力審查及市 場趨勢分析、公司治理門檻;投後管理也建置預警系統、成立投後管 理小組掌握營運。
此外,國發基金正強化執行退場機制,包括定期檢討轉投資事業, 依退場機制執行釋股,回收資金後持續協助其他產業發展;對於爆雷 的企業像如興,或長期虧損者如Gogoro,都持續有在評估怎麼處理。
針對台電調漲電價可能讓凍漲29年的台鐵票價動起來。劉鏡清表示 ,會去溝通影響層面有多大;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則說,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可以評估編列預算,或許可以讓價格凍漲,或者建議減免或優惠 。
何晉滄表示,先前已有醫院、社福機構、農漁業等產業曾申請凍漲 或減免前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可進行產業狀況評估,以穩定物價為 主,並兼顧民生。例如電價調漲後台水電費會增加3.56億元,但目前 沒有漲價的規劃。
**台電強勁商機帶動 士電深耕綠能再創新局**
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回升,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龐大的強韌電網商機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其中,士電在掌握台電百億元商機的同時,也持續擴展其在綠電產業的布局,並在市場需求的快速成長下,迎來營收大幅躍進的亮眼成績。
士電總經理謝漢章表示,為全力拓展綠能市場,公司特別成立「綠巨能」跨事業單位的組織,整合既有資源,持續擴大新能源事業版圖。綠巨能組織涵蓋綠電供應、升壓站建置、儲能案場和綠能應用等四大領域,以滿足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需求。
隨著油價攀升和供電不穩等因素的影響,各國政府和企業紛紛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以確保能源安全和降低碳排放。士電在綠能領域的深耕,恰好迎合了這股趨勢,也吸引了許多國際大廠加入合作。
在太陽能產業方面,士電從2018年開始布局地面型太陽能電廠的建置,從升壓站、單元變電站到光場建置,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建置者,也是最完整的EPC廠商。此外,士電也積極投入儲能案場的建置,並已完成多個儲能場的上線供電,成為國內市占率最高的儲能電廠EPC廠商。
憑藉著成功的工程實績和堅強的技術實力,士電在綠能領域樹立起強大的競爭優勢。截至目前為止,太陽能升壓站和儲能升壓站的市占率已超過六成以上,展現出其在再生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
**台電攜手微電能源**
微電能源積極展現其光電開發實力,目標在 2027 年達成 850MW 的總開發量。其規劃涵蓋屋頂型、地面型、漁電共生及農電共生等各種型態,並根據不同類型的特性進行適性規畫。
值得一提的是,微電能源與台電合作,在缺乏饋線的區域興建共同升壓站,讓光電案場得以順利併接與共用。藉由智慧維運與資產管理系統,微電能源為案場持有者及投資人提升投資效益。
資產管理系統整合發電、建置、融資和監控等資料,讓投資人可以預測投資收益、監控收益,並管理獲利。智慧維運系統則結合發電監控、設備異常管理、工單管理及維運履約管理等功能。
微電能源表示,基於 10 年以上的能源數據經驗,其智慧維運系統能細分為 22 項根因分析,即時掌握案場運作與控制維運成本。對於大規模分散的案場,這套系統將顯著提升營運績效。
台電挹注儲能市場 前瞻台塑攜手搶攻
台灣電力秉持能源轉型目標,積極推動工廠用電表後儲能,拉大尖離峰電價差擴至4倍,帶動儲能產業蓬勃發展。前瞻能源科技攜手台塑集團,開發專用樹脂,生產高階PP、PE聚烯烴微多孔隔離膜,搶攻備援電池市場。
前瞻能源執行長李建興表示,前瞻成功進軍汽車動力、儲能系統與半導體電池領域,針對AI資料中心的UPS備援電池系統,開發出差異化的產品,拓展新市場。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AI資料中心備用電源需求預計激增10倍,綠色資料中心成為趨勢。前瞻的高孔隙率隔離膜技術賦予電池強大的充放電性能,可快速供電,符合綠色資料中心概念。
李建興強調,前瞻獨特的隔離膜結構設計,孔隙率超過50%,薄型化且具備優異強度,提升電池充放電速率,減少溫升,延長壽命。其低阻抗特性也適用於半固態或準固態電池,符合高階儲能、高倍率充電電池的需求。
前瞻能源於2012年成立,股東陣容堅強,2023年更獲得創投機構入股。公司斥資12億元興建南科二廠,預計明年第二季量產,基膜產能達8,000萬平米,另有塗覆膜產線,年產能2,000萬平米,生產高耐熱性隔離膜等產品。目前過半數台灣電芯廠為其客戶,且與日本頂尖電池廠商Kaneka合作開發配方,成為儲能系統廠商儲盈科技指定採用。
李建興分析,日本隔離膜廠商品質優異,陸廠則以低價策略競爭。他認為,價格競爭導致電池品質難以兼顧,部分市售產品安全係數不足。前瞻南科一、二廠產能總計上看1億平米,滿足台塑、鴻海等大型廠商的投資需求,外銷日韓也已啟動,預估年營收將超過15億元。
鋰電池材料價格下滑,儲能設備建置成本大幅下降,加上台電推動工廠用電表後儲能機制,帶動儲能建置潮。前瞻能源運用產品差異化策略,避開與中國低價競爭,看好未來發展前景。
**桃園太陽光電大躍進 台灣電力推ESCO模式助攻**
桃園市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以太陽光電為主,目標2030年達到1吉瓦(GW)的建置量。太陽光電類型以屋頂型為主,目前已達757.7百萬瓦(MW),居北台灣之冠。 桃園市工廠及公有建物屋頂量能豐富,因此積極利用這些場域設置太陽光電系統。此外,市府也盤點一地兩用的土地,如殯葬用地、停車場和光電運動場等,逐步增加建置容量。 初期推廣太陽光電時,政府提供補助作為誘因。隨商業模式成熟,市府已逐步退場補助。桃園市曾推行「PV-ESCO」躉購機制,由台電和光電業者合作,協助民眾和企業建置太陽光電系統,並提供20年躉購合約,促進太陽光電的普及。 市長張善政上任後,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自2023年起不再補助太陽光電建置,但建置量仍持續成長,2024年更創下歷史新高。這顯示PVESCO模式已有一定成效,未來市府將重點轉向自用和轉供。 目前桃園市公有場域已開發約57.5MW的太陽光電容量,未來將逐步加入企業綠電認購平台(CPPA),提供企業綠電。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在太陽光電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技術支援和躉購機制,促使桃園市太陽光電產業蓬勃發展。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儲能扮演要角 開陽揮軍儲能維運搶市占
隨著再生能源蓬勃發展,儲能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開陽集團布局儲能產業,目前持有台灣最大的40MW嘉一儲能案場。董事長蔡宗融指出,儲能可強化電網韌性,扮演關鍵性角色,開陽預計將投資超過3GW的儲能系統。
蔡宗融強調,儲能應該朝分散式發展,表後儲能應用已從工廠擴展到商業和住宅領域。開陽看好光電搭配儲能的市場前景,將評估現有案場後積極拓展投資業務。
儲能系統的維運管理非常嚴謹,技術難度高於太陽光電。蔡宗融表示,改組後的開元佳能擁有專業能力,目前維運的儲能案場總容量超過145MW。對照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參與輔助服務的儲能容量約1GW,開元佳能的維運規模在業界名列前茅。
```**台電聯手公會辦嘉年華 「魚你尬電」七股亮點多**
【台灣新聞】台灣電力公司攜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將於11月23日在台南七股鹽山舉辦「魚你尬電」公益光電嘉年華會。這是公會成立近15年來的首場盛會,也是再生能源業界的罕見活動。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公會社區關懷委員會主委蔡英聖表示,此次活動將為七股帶來人潮和商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他強調,成立社區關懷委員會的初衷是關懷社區,不只照顧七股的老弱族群。七股為重要漁業區,擁有眾多漁電共生案場,成為漁電示範典範。
漁電共生成功引進人才、資金與技術,翻轉傳統漁業,展現現代養殖業新面貌,也吸引年輕人投身漁村和漁業。蔡英聖說,台南以虱目魚聞名,南部的養鰻、石斑魚和東石蚵仔都享譽國際。七股當地人希望在外部資源助力下,重振漁業,迎來新的春天。
活動報名預計達2,000人,公會將提供飲用水和補給品,經費來源全由會員捐款。截至8月底,募款金額已超過百萬元。
11月23日的嘉年華會將舉辦免費6K健行活動,路線經過多處漁電共生案場,並設有特色市集和光電博覽會。晚上還安排歌手演出和七雄海鮮宴。
公會理事長廖禎松補充,漁電共生雖耳熟能詳,但許多人未曾目睹實際運作。透過參與健行或成為加油團,民眾能近距離觀察漁電案場的運行,了解養殖環境、物種生長和光電板鋪設等細節。這是結合光電與漁業的生態休閒活動,意義非凡。
**台灣電力整合光電進度緩慢 土地徵用成最大阻礙** 綠能投資盛行,但台灣太陽光電建置進度卻大幅落後,台灣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廖禎松指出,土地整合是最大的痛點,已成為發展產業的最大無形成本。 **土地取得不易 窒礙產業發展** 廖禎松表示,目前台灣太陽光電併網量已達13吉瓦,尖峰時段供應全台20%電力,扮演關鍵角色。然而,要進一步推動太陽光電,必須解決土地取得問題,否則政策再好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政府協助土地整合 避免產業受阻** 廖禎松呼籲政府正視土地整合問題,協助業者取得所需的土地。他強調,過去光電產業因為土地取得卡關而受阻,政府不應任由產業自生自滅,應積極介入協助。 **太陽光電優勢顯著 應成發展重點** 廖禎松表示,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太陽光電具備技術成熟、投資金額小、進入門檻低的優勢,應優先發展。與風電或地熱相比,太陽光電的可及性更高,近年來模組價格更是大幅下降,成為人人用得起的能源。 **儲能同步發展 台灣電力已公告異地儲能費率** 隨著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儲能技術也必須同步到位。廖禎松指出,太陽光電業者推動光儲計畫時,經常面臨供過於求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分散式異地儲能成為可行的方案。 此外,台灣電力公司已公告異地儲能的輸配電費用費率,業者可以支付費用使用異地儲能設備,有助於解決目前d-Reg儲能供過於求的困境。
**綠電需求飆漲,台電開源受考驗**
面對淨零趨勢,綠能成為各產業熱門議題。系統公會理事長廖禎松表示,政府應加強掌握需求,並擬定有效開源策略。
儘管政府強調不缺電、綠電,但國際企業紛紛加入 RE100 倡議,對綠電需求形成更大壓力。企業訂定的減碳目標不同,導致綠電需求變動。經部應普查企業綠電需求,據以訂定供給目標。
5,000KW 以上用電大戶受條款約束,而歐洲即將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對外銷歐洲企業影響甚鉅。企業普遍使用綠電因應,但 AI 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用電需求大幅增加,預測未來綠電需求將超乎預期。
廖禎松表示,光電業者尋覓再生能源建置場域困難,建議盤點無法種植低地利土地開放使用。中央應提高誘因、獎懲齊下,督促地方配合推動,避免政策淪為空談。
此外,系統公會也呼籲正視能源設施對當地民眾帶來的影響,應提供合理補償。廖禎松強調,做好地方溝通是政府及業者的責任,政府應展現公權力,避免政策因反對轉彎。
**台電開放虛擬電廠 民間參與能源轉型**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開放民間建置虛擬電廠,並透過電力交易平台提供新型態的輔助服務。能源轉型牽涉多個領域,需要廣納專家意見,打破思維藩籬,制定符合全民期待的能源發展策略。
安瑟樂威執行長鄭智文指出,民間參與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事前應召開諮詢會議,讓民眾積極參與討論和決策。此外,應採取公開競爭方式取代躉購制度,降低國家財政壓力,並促進廠商競爭力。
鄭智文強調,公開資訊和獨立的市場監管機關是公平市場的基礎。台電也不例外,希望透過發、輸、售電專業分工,讓獨立組織監管電力市場營運和系統可靠度。
鄭智文表示,自由市場才能吸引更多民間參與,但需要良好的法規和制度,廣納民間參與,以市場競爭促進創新,打造健全、快速的低碳電力市場。
<p><strong>玖鼎攜手台灣電力推進智慧能源發展</strong></p> 玖鼎電力公司近日攜手台灣ESCO公會亮相於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暨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展現其在智慧能源與永續發展領域的深耕成果。 玖鼎電力多年來致力於電力資訊技術研發,提供高效節能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的「智慧電表」、電力監控儀表等產品,已應用於台灣電力的智慧電網系統,為全球客戶提供可靠的設備。 此外,玖鼎電力積極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如充電樁量測模組、DC電表,推動綠色能源轉型。展覽期間,玖鼎電力將展示具體案例,分享推動智慧能源的經驗與成果。 此次參展,玖鼎電力與ESCO公會聯手展出節能技術、智慧能源管理等解決方案,期待透過效益分享,協助企業與組織實現深度節能。玖鼎電力在台灣電力智慧能源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將持續為節能減碳、ESG、碳盤查等產業目標做出貢獻。</p>
**台電強化電網 太電攜手產業鏈推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台北報導)太平洋電線電纜(太電)積極響應台灣電力「強韌電網計畫」,攜手產業鏈夥伴共同推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展示技術實力與對綠能發展的承諾。
太電此次展出包括230kV、345kV特高壓電纜、綠電系統工程以及釩液流儲能解決方案,為推動潔淨能源普及提供強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太電已成功打入沃旭能源(Ørsted)全球供應鏈,成為台灣唯一通過其評鑑的特高壓陸域電纜供應商。並已完成多項離岸風電專案,包括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風場的230kV電纜系統工程合約,預計2025年完工。
此外,太電也完成了IEC 345kV特高壓電纜系統定型試驗,獲得國際認證機構KEMA認證,證明其技術能力獲得國際認同。
太電與日本住友電工合作推出的釩液流儲能系統,預計2024年11月由太電為工研院南分院建置示範系統。釩液流電池具有長效穩定、深度充放電能力與高安全性特性,適用於再生能源電廠儲能,有助於提升電網穩定性和能源安全。
為響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太電與中華電纜、大亞電纜及捷全企業共同成立聯合鋁業公司,生產與加工新一代超耐熱鋁鋯合金導體,預計2025年第三季在大溪廠區量產,支持台電升級和汰換輸電主幹線。
太電表示,將持續與政府、產業及國際夥伴合作,全力推動台灣能源轉型與綠能發展,為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台灣電力產業先驅汎武 深耕配電盤市場 推動能源轉型**
在地經營36年的汎武電力,不僅是電力配電盤製造龍頭,更跨足充電樁建置工程領域,提供從發電到儲能的一條龍服務。
多年來,汎武承接許多太陽能、儲能系統的配電盤生產,並累積豐富的電力系統建置經驗。近年,汎武整合自身優勢,拓展至充電樁建置業務,服務範圍涵蓋社區、公有停車場及國道休息站等場域。
汎武的充電樁建置服務,從場勘、報價、向台電申請,到施作、驗收及後續維護,提供全方位支援。針對地下停車場,汎武採用高強度導線架,承重力高達150公斤;戶外充電樁則採防風雨配電盤和防水控制箱,確保設備品質與安全。
汎武以專業的系統化服務,榮獲全國商總「2024品牌金舶獎」,並秉持「誠信正直」的理念,成為企業能源轉型的重要夥伴。
於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期間,汎武將於南港展覽館2館4樓(S0904攤位)展示「太陽能與儲能案場-中高壓配電盤案例實績」與「充電樁建置統包」服務。歡迎各界人士參觀,共同探索能源轉型的無限商機。
洽詢電話:(07)616-79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