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達投資(未)公司新聞
富達國際表示,高通膨對企業利潤與消費者支出的影響愈來愈大, 各國央行表態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投資人擔心被迫加息可能會造 成經濟衰退的副作用,股市遭到拋售,S & P500指數連續第七周下 跌,這是自2001年網路泡沫後最長的連續下跌。同時S & P500也較 元月份的歷史高點下跌近20%,逼近熊市邊緣。另美聯準會主席鮑威 爾表示控制通膨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但如果通膨不 下降,美聯準會面對加息不會退縮。
除了美國利空頻傳,富達國際說,歐洲央行總裁暗示可能在7月啟 動十年來第一次升息,但考量歐洲經濟面臨的壓力,一次升息兩碼的 可能性較低。因此,全球資金明顯從股票基金流出。
富達投信整理,整體股票基金連六周賣超,近周單周賣超52億美元 ,國際股票基金連兩周賣超,近周單周也賣超55億美元,然而美國股 票基金連兩周買超,近周單周買超3.4億美元;歐洲則連14周賣超, 大陸股票基金連兩周賣超。
至於產業股票基金包括金融、科技類股都呈現賣超,金融股連八周 賣超,科技類股連四周賣超,但健康醫療類股已轉為買超,單周買超 2億美元。
健康醫療基金是少數法人相對看好的標的之一,群益全球關鍵生技 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生技醫療類股在其企業營運依舊穩健、EPS 預估值並未遭下修,加上醫療保健股長期而言與利率走升的關聯度較 低,因此在評價面偏低的情況下吸引資金回流。
展望後市,近期醫療保健股EPS仍處在上修趨勢,產業獲利平穩, 加上今年來FDA新益核准態度依舊積極,且接下來陸續將有多場國際 醫療盛事將登場,因此在產業基本面穩健,價值面與題材面的加持下 ,類股表現仍可期待。
富達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Hyun ho Sohn表示,最新研究數據顯示,科技股獲利表現持續亮眼,支撐科技股基本面;Refinitiv的I/B/E/S資料顯示,S&P 500指數中,預期2022全年科技股的獲利成長依然穩健。科技公司有能力抵抗通膨環境,例如在目前需求強勁且供應受限的情況下,半導體公司正在提高售價,而資訊科技公司能將壓力轉嫁給客戶,顯示科技公司有強大定價能力。
元大投信指出,科技應用中,5G、雲端等需求續增,科技股在5月歷經修正,低檔投資價值浮現。表彰全球5G產業表現的iSTOXX全球5G關鍵科技指數成分股,近期交出亮眼財報,但受到市場非理性下殺,指數本益比下滑至近兩年最低點,全球5G概念股出現被低估的情形。
觀察iSTOXX全球5G關鍵科技指數在2015年升息後半年及後一年,報酬率分別達到5.3%及29%,明顯優於表彰主要美國科技股的那斯達克100指數,顯示全球5G概念股具備強勁彈力,預期後市將重新受到市場矚目。
這項在第1季進行的調查顯示,西方經濟從疫後反彈以來,勞工短缺明顯,不僅推升企業成本,也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支出。逾42%受訪分析師表示,大部分通膨壓力來自短期因素,但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使情況更複雜,也使各地執政者更難應對物價升勢。
調查顯示,84%受訪的歐洲分析師預期,今年歐洲物價將冠居全球;76%受訪分析師則預期今年美國的物價也將上升至更高水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為多個成熟及新興經濟體的廣大家庭帶來生活成本增加的危機。部分國家收緊財政政策,將加劇擠壓消費支出。
相較之下,分析師對中國大陸的通膨預期最低,不到40%受訪分析師認為中國物價將上升。分析師對亞太地區(中國大陸與日本除外)的通膨預期也偏低。但上海這個中國製造業及金融中心仍處封城狀態,再度喚醒投資人的風險意識,因為封城將加劇供應鏈問題,從而增加物價漲升壓力,助長停滯性通膨。
富達國際亞洲多重資產投資管理主管奎夫(Matthew Quaife)表示,美國聯準會(Fed)等主要央行面臨必須升息到足以抑制通膨的水準,但美國公債市場走勢顯示,目前市場預期的升息步伐快,可能會為美國或其他地區造成龐大的經濟衰退壓力。因此,央行可能被迫放慢升息步伐。
奎夫認為,各地央行為了在對抗通膨及保持經濟成長間取得平衡,反而促使停滯性通膨風險持續。反觀中國政府已表明將繼續調低利率,放鬆銀根來進一步刺激經濟,中國面臨的通膨壓力較低。
今年以來,亞股只有三個東協市場為淨流入,即印尼的43.8億美元、泰國的35.3億美元、馬來西亞的16.6億美元;賣超則是以台股的285億美元最高,再來是印度的201億元、南韓的126億美元。至於股市表現,也是東南亞優於北亞,但最近出現補跌現象。
富達投信指出,投資人持續擔憂全球經濟前景,加上美國通膨降幅不如預期,風險資產持續震盪,全球股市連續第七周下跌。建議股票投資宜聚焦擁有強勁競爭力、強大定價能力、穩健資產負債表及評價合理的企業。
印度今年來遭外資賣超金額超200億美元。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近期盤勢不穩,印度股市雖然波動加大,但評價面已從高點回落。近期公布的企業財報大致符合預期,看好金融、疫後受惠族群、農村消費概念、公用事業等。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此波台股從元月高點拉回約下跌15%,但融資減幅只有14.1%,仍小於大盤,顯示籌碼尚未去化完畢,仍將持續整理。但從評價面來看,台股本益比低,現金股利殖利率高,投資價值漸浮現。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台股多數個股評價已回到2021年上半年水準,同時與基本面、結構性轉佳的條件並無改變,相信度過第2、3季這段不確定時期後,仍有望回升,建議在波動時伺機逐步進場。
越南上周暴跌11%,今年跌幅逾兩成,為亞股最重。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此波下修源自不動產開發商FLC操縱股價及新皇明集團發債調查,且第1季銀行信貸增長加速,越南央行限制部分地產融資,都使投資人退場觀望。
富達投信表示,近期歐美等發展成熟的經濟體成長減緩,主要基於 新冠疫情穩定後急速復甦的效應正在消退。亞洲經濟成長放緩雖然也 受到同樣因素影響,但更多來自發展週期的轉變。綜觀目前整體亞洲 經濟已進入發展週期中的成熟期,成長步伐自然由高速轉向平穩的常 態,因此富達預期亞洲經濟成長將維持在健康穩定的水準。
放眼整個亞洲地區,各地經濟並非同步復甦,資薪可能仍需一段時 間才會重拾成長,預期區內政府將採取溫和的步伐收緊刺激經濟政策 且大陸領導人將傾向更關注對大宗商品投機活動的監管。
富達說,由於不少東南亞市場如印尼、越南等國,疫苗接種進度良 好並陸續向國際旅客開放,預期將有助整體經濟復甦。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相對看好亞洲中小型股的投資展望,富蘭克林 投顧說,自2021年以來,反應亞洲本地政策面利空,以及對於美國聯 準會(Fed)政策轉趨緊縮之擔憂,亞洲市場不論大型股或小型股預 估本益比水準均遭到壓縮,掩蓋了亞洲小型股今年來企業獲利預估上 修達22.62%,遠高於大型股獲利預估上修9.78%的利多。
展望2022年,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投資團隊看好科技 與消費新興市場投資展望。
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亭安則表示,隨著亞洲新興市場疫苗 接種率上升,各國防疫措施鬆綁,經濟逐漸重啟,加上政府仍維持寬 鬆的貨幣政策,將能夠支撐亞太市場持續在經濟正常化的路上前行。
至於聯準會已啟動縮減購債,但從市場反應來看,聯準會此次漸進 式的引導帶來成效,讓市場有心理準備,預期此次將能夠避免2013年 的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對新興市場帶來的衝擊。亞太新興市 場評價面仍低於歷史平均,不管是成長股或景氣循環股都將有表現機 會。
美國聯準會(Fed)自11月中起正式開始縮減購債,雖然主席鮑爾 表示可能加快縮減每月購債規模,但強調加快縮減購債不應被視為即 將升息的訊號。富達投信認為,在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企業獲利狀況 仍佳,加上升息時程尚遠之下,對美國高收益債仍具備相當的基本面 支撐。
美國股市持續在高檔盤旋,本益比位於相對歷史高點,未來市場波 動也可能上升,即使不少法人持續看好美股後市,但若擔心美高檔投 資人,富達投信表示,具有配息機制的美國高收益債是投資人新選擇 。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美銀證券的資料顯示、截至10月低為 止,近五年ICE美銀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的波動率為7.46%,是美股 S & P500(15.2%)的一半,不難看出美國高收益債波動遠比美股 低很多。
富達投信表示,雖然美國高收益債的利差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 但不論是企業獲利、債信品質與持續下降的違約率等面向,皆支撐美 國高收益債目前的評價。
儘管升息期間市場都不看好長債後市,包括政府債、公債,甚至投 資等級債都可能承壓,但有法人對投資等級債有不同看法,M & G投 資認為,一旦各國開始啟動升息循環,所有金融商品波動度將加劇, 投資等級債波動度低,可望成為抵禦市場變數的重要標的。
根據Lipper資料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各類型資產近五年平均波 動度,以投資等級債指數最低,僅有6.39%,比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 的7.4%和新興美元債券指數的8.5%更低;至於股票市場波動度包括 新興市場股票指數、S & P500指數,及世界股票指數近五年波動度 皆超過14%。
M & G收益優化基金研究團隊也表示,雖然近期經濟增長速度不如 先前快速,但是全球總體經濟仍持續蓬勃發展,各國央行對升息態度 立場更加明確,看好金融產業獲利與前景。
近期中國人壽亦推出有連結凱基投信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的二張投資 型保單「穩盈得利」與「豐利達人」,並且在凱基銀行銷售,大有要 迎頭趕上的態勢,由於今年熱賣的投資型保單,都是月月撥回的類全 委帳戶型,中壽的保單亦是基金淨值在12美元以下時,年化撥回率約 5%,若觸及12美元或高於12美元,撥回率就會拉高到3%。
投資型保單是今年最熱銷的保單類型,據壽險公會統計,前九月投 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已達4,39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7%,不過成 長幅度已比前八個月的95%,微幅下降,主要是國壽、富邦人壽及台 壽9月都有強化美元利變壽險的銷售,希望保戶能部分布局在投資型 保單、部分放在利變壽險,即可因應未來市場不確定性及波動。
但投資型保單9月依舊銷售491億多元,國壽9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 保費依舊有134億元左右,台壽則有64億元,富邦人壽亦有32億元, 依舊是投資型保單前幾大銷售量。
國壽前九月投資型保單銷量已逼近1,200億元,穩坐市場第一大。
據壽險業者統計,如國壽銷售量極大的投資型保單「月月得益」, 前八月有230多億元保費即是國泰世華銀貢獻的,另外有連結國泰投 信類全委帳戶的「Young飛揚」、「鑫飛揚」亦有70多億元是國泰世 華銀貢獻,即有堅強的「隊友」,鞏固國壽的市場地位。
而台灣人壽前九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亦近555億元,其中最熱 賣的神單「月月好鑫」有300多億元是來自中信銀,而保單有連結中 信投信的「年年好鑫」,亦有70多億元是中信銀銷售。
富邦人壽前九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亦近435億元,其熱銷款保 單「鑫美一生」,亦有百億元是台北富邦銀貢獻,且裡面亦有富邦投 信的類全委帳戶。
等於集團作戰模式在投資型保單上展現最為明顯,不過壽險業者亦 表示,有時銀行通路亦是會要求保單要結連外商投信或一些基金銷量 較大的投信,未必一定能連結自家的投信或只連結自家投信的帳戶。
如國壽、台壽、富邦人壽的熱銷保單中亦有連結安聯、聯博、摩根 、施羅德、富蘭克林華美、富達等投信的類全委帳戶,中信銀賣台壽 的投資型保單亦有連結國泰投信的類全委帳戶,業者表示,有時是客 戶要求,銀行也希望商品線更多元,所以推銷自家兄弟保單及類全委 帳戶的前提,是歷史績效要佳,且客戶要能接受。
目前如中壽加入開發金、台新人壽加入台新金後,都一樣有自家兄 弟銀行及兄弟投信,未來亦可能走類似模式,以金控「打群架」方式 ,拉高自家業績。
今年以來,由於疫苗施打速度加快,美國經濟加速復甦,景氣循環概念股受惠,推升S&P500指數今年來漲幅逾22%。那斯達克指數表現也不弱,今年來大漲20%,道瓊指數也有17%的漲幅。另外,台股今年來上漲15%,在亞股中排第三。
展望年底之前,法人預估風險資產仍有行情可期。摩根投信表示,美國尖牙股指數預估本益比為近三年來最便宜。中國大陸、東協等亞股具潛在漲升空間,中國科技股股價便宜,東協則受惠於經濟解封。天然資源股為通膨受惠資產,已吸引全球基金經理人布局。慎選高收益債,可望有優質收益。
就季節因素來看,第4季通常為生物醫療產業旺季,富邦及國泰投信都在最近推出相關ETF,焦點放在基因免疫等利基型新趨勢。投資人可逢低投入部分資金,參與相關產業的龐大商機。
富達投信提醒,企業獲利成為檢視經濟成長力道的關鍵。美國聯準會(Fed)縮表信號明確,雖然升息時間還早,但通膨數據居高不下,債市也隨著波動。市場風險尚存,投資策略仍宜謹慎。
富達投信表示,目前市場對於英美公債的定價都分別反映了升息與 縮減購債規模的影響,考慮到市場有些過度反應下,富達認為中期來 看殖利率會回落。若債市進一步走弱,該投資團隊將加碼長天期債券 ,而殖利率上升也使歐洲邊緣國債券利差縮小,迫使對其減碼。
對於高收益債後市,富達投信指出,雖然缺工、供應鏈瓶頸與原物 料價格飆漲影響了企業獲利能力,但低違約率與良好的基本面,因此 ,對整體高收益債市持中立態度。因為受到恒大事件影響,亞洲高收 益債在9月份下跌5.9%,連帶也波及到其他優良企業,使買點浮現, 即使如此,對於大陸的非系統性風險仍需要小心,但對亞高收依然持 正面態度。
保德信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民則認為可留意美國高收益 債買點,他表示,根據美銀最新預期,去年飽受壓力的CCC最低等級 債,違約率可大幅降至10%,來到2007年新低水準,反映高收益違約 前景良好,雖然未來聯準會的政策預期、通膨壓力及經濟成動能放緩 疑慮等,都將影響市場情緒,增添震盪壓力。
但著眼於企業獲利表現良好、償債能力提升,且市場資金寬裕,有 助美高收債企業利差維持長期低位,加上近來油價明顯突破向上,能 源業占比不小的美高收信用利差可望受惠,若遇到QE縮減帶來的震盪 ,反而是提供中長線投資者分批布局機會。
張世民指出,美高收債向來具相對高息、存續期間較短等優勢,即 使面臨QE縮減、升息等外部干擾,受影響程度在固定收益資產中仍相 對較小,建議投資人不妨鎖定與景氣連動高的非核心消費產業作為布 局重心。
台新新興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則相對看好新興市場短 期高收益債,主要是因新興短期公司債的波動度約為一般新興公司債 的50%、美國高收益債的30%,但收益率高達高出一般新興公司債、 新興主權債、美國投資債等,結合低波動與高息收優勢,可以解決當 前市場大幅震盪的投資難題。
富達投信表示,IDC預估一直到2025年,5G手機將受惠換機潮的帶 動呈現雙位數成長;同時為了滿足5G高速傳輸的需求,至2025年全球 電信業者亦將投入高達9千億美元的資本資出,以健全相關硬體設備 ;至於5G相關物聯網,至2025年複合成長率也有13%的高成長。
近期受到貨幣政策、通膨與供應鏈等影響,導致美國龍頭科技股表 現受壓抑,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 市場對於殖利率上升對科技類股的影響出現疑慮,使得近期科技產業 成為拉回幅度較為明顯的類股,美股尖牙股本益比因股價下跌更來到 近三年低點。
事實上,根據FactSet統計預測,美國企業的第三季獲利可望較去 年同期成長27.6%,顯見整體景氣仍呈現成長,且科技類股中具有創 新能力的企業,更是處於長線成長趨勢軌道未變,包括雲端、數位支 付、電子商務平台等成長力道相當強勁,雲端產業如微軟、谷歌、臉 書等在資本支出上更是達到近兩年高點。
富達未來通訊多重資產收益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儘管疫情變化 仍可能持續對經濟產生影響,但在疫情的推助效應下,雲端與5G等未 來通訊領域相關的企業,預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蓬勃發展。
儘管未來五年手機整體市場趨近飽和,然而在未來萬事皆可聯網的 年代,相信在相關軟體設計、以及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皆充滿投資的 商機。
葉家榮認為,隨著經濟重啟解封後,供應面短缺推高了價格和利率 ,股市表現也深受總經數字影響,然而刺激力道漸緩及供應鏈重回正 常後,預期產業基本面將主導股市及股價的表現。
即使雲端、無線網路未來有相當大的潛在商機,經濟復甦卻帶不確 定因子,法人表示,投資人仍可採「趨勢主題+多重資產」投資策略 即可以掌握雲端商機,也可以降低資產波動。
儘管變數超多,但近期仍有數家法人持續發布可以留意陸股投資潛 力報告,對於陸股後市不必太過悲觀。
富達國際首席投資長Andrew McCaffery在富達國際大陸市場展望記 者會上表示,近期大陸加強監管的舉措,應解讀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及社會平等、並逐步轉型至消費主導型經濟的手段之一,並呼籲投資 人勿因大陸監管項措而忽視陸股未來前景。
鑑於監管浪潮並未構成大量資金外流或人民幣大幅波動,評估大陸 資本市場仍具韌性,適合全球投資人作長線投資。富達國際亞太區首 席投資長Paras Anand則表示,若比較人民幣與陸股的跌幅,可以發 現並未出現預期的資金外流情況,反映大陸資本市場的韌性。
過去十年大陸持續改革市場並與國際接軌,致力發展其資本市場及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大陸境內及海外投資人創造一個穩定的投資環 境。
大陸政府表明「三座大山:房地產、教育和醫療,是扭轉收入不平 等情況的關鍵。因大陸將建構邁向「共同富裕」的框架,短期內投資 於三座大山相關領域也許較難獲利。投資人目前可能經歷短期陣痛, 但改革應可為投資人帶來長遠效益。
針對陸股投資標的,法人相對看好特定類股,台新投信認為,展望 未來五年,最值得關注的三大投資領域,分別為「消費、科技、綠色 」,不僅政策受益,同時也因經濟和產業的轉變,未來成長性值得期 待,亦有機會反映在股價表現,建議優先布局相關政策受惠股。
安聯投信指出,相對看好再生能源、電力設備,另外,限電也有望 加速輸配電系統改革,進而提升對於特高壓、智能電網、電網自動化 設備等需求增加。富達國際則指出,主動投資策略投資陸股較能找到 符合政策的標的如綠色能源、半導體、新基礎建設、電動車供應鏈、 人工智慧,及高端製造業等。
因此,近來台灣人壽攜手富達投信,於「月月好鑫」系列投資型保單,新增富達投信投資帳戶-全球趨勢先機(美元)(本全權委託帳戶之資產撥回機制來源可能為本金),幫助民眾於後疫情時代透過掌握趨勢、掌舵收益、掌控風險三大心法,打造一個理想的退休理財規劃帳戶。
富達投信研究團隊展望七大趨勢未來三到五年的成長,組合成該投資帳戶的核心部位。精選七大趨勢分別是:亞洲消費、醫療創新、全球科技、全球人口、氣候變遷、全球品牌領導及水與廢棄物處理,多元趨勢主題投資一次擁有,更能提升投資效率。
以水與廢棄物處理趨勢為例,到了2050年,預期全球七成人口居住在城市,潔淨水、衛生設施及廢棄物處理將是巨大問題,巨大問題往往也蘊含巨大商機,讓投資人有機會參與這類公司的未來增長。台灣缺水、全球缺晶片、電動車開始改變人類的外出習慣,這些近期的事件富達在多年前便發現趨勢,並開發趨勢主題基金超前部署龐大商機,如2014年的新興市場消費看重電動車帶來的移動商機、2018年的永續水資源瞄準未來各國因城市化缺水的趨勢、全球通訊則早一步預見晶片荒所帶來的潛在商機。
台灣人壽推出的「月月好鑫」系列商品,最低保險費為新臺幣30萬元或美元1萬元,新標的具備3大特色:一、掌握七大趨勢、提升投資效率:多元趨勢主題組合放入長期核心部位、搭配短期衛星部位帶來投資成效,趨勢之間彼此低度相關,使績效有機會在長線中實現輪漲格局,得宜的權重掌握輪動,讓帳戶陪伴規劃退休或準退休的客戶走得更長遠。二、多元資產配置:嚴選結合各領域的第三方基金打造最優質的組合,增加投資彈性,滾動式調整提升整體效益。三、風險三重防護:包含日常RAI指標監控、兩階段控波機制與執行團隊風險層層把關,維護帳戶安全性,長期讓帳戶持盈保泰。
【台北訊】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開始思考退休這個議題,而一個完整的退休計劃,就像是人生的導航圖,幫助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富達投資最近就提出了制定退休路線圖的四個關鍵步驟,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想像一下自己退休後的「完美一天」,這將幫助你確定自己想住在哪裡,追求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最感興趣的活動是什麼。 接著,進行一個基線估算,這意味著要計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最低月收入,並考慮當地的通膨率,再加上一些緩衝金,以應對未預期的開支。 第三步,計算你需要的儲蓄金額。從30歲開始,每年儲蓄至少20%的稅前所得,並根據開始儲蓄的年齡調整儲蓄比例。例如,如果你從30歲開始儲蓄,那麼應該增加到24%,如果是從35歲開始,則增加到29%。儲蓄總額則應該在30歲前達到年所得的2倍,40歲前5倍,50歲前8倍,60歲前11倍,和65歲前12倍。 最後,檢視你退休後的所有收入來源,包括退休金、房地產收租、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的股息、儲蓄帳戶的利息以及債券票息。 富達投資強調,如果發現退休路線圖中存在缺口,透過謹慎的投資可以補足這個缺口。投資可以通過創造收益或資本增值來提供報酬,而債券、REIT、出租物業和配息股票都是常見的收益性投資。 在建立退休投資組合時,需要考慮成長潛力、收益潛力、保本和靈活度這四個關鍵因素。總報酬投資法是一種去除本金與收益之間的人為界線的方法,結合這四項考量因素。 至於投資組合的風險配置,富達投資指出,積極的投資組合雖然報酬潛在較高,但風險也較高,不確定性較大。因此,關鍵在於你願意承擔多少風險。 最後,富達投資提醒,規劃退休投資組合時,要考慮你的退休時間、期望的生活方式、可承受的風險以及可持續的提領率。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進行調整。而一個好的資產管理機構可以提供適當的工具和策略,幫助你達成退休目標。